18戏剧与影视学研究生 求书,有没有要卖的

  很多次的打开这个页面,很多次的也想写下点什么,但是一直没有勇气,写写删删,我不知道该如何的表达自己这几年的心态,的确,我如愿以偿了,考到了自己喜欢的学校,学了自己喜欢的专业,好像这一切真的是理所当然,但是很少有人会问我这个背后的心酸,尤其面对南大这样的985院校,我更是不敢有所期盼,但是心里的那份不甘心,还是让我坚持了下来,确实,我也尝到了胜利的喜悦。可是,我总是觉得,除了这个欣喜的过程之外,我应该给大家分享一下那个五味杂陈的过程,所以,在这个阳光有些浓烈的午后,我敲下了这些字。
楼主发言:1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对啦,如果有同学要考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的艺术学理论,可以问一下我的同学,她今年的初试是第一名,引文关于这个专业网上的资料真的是太少了,所以大家可以问一下。
  其实在考这个专业之前,我也上网收索了很多的信息,无奈这个专业真的是考的人太少了,尤其是南大这样的985院校,对于影视学招生的人就更少,今年我们一共才要了三个人,其实说真的,竞争还是蛮大的。但最好的一点就是我本科本身就是学电影的,所以基础还是有点,加上宿舍的两个姐妹都要考电影方面的研究生,所以我们的目标就更明确了,今年我们三个人都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学校和专业,一个去了中国人民大学,还要一个和我一样,在南京大学读艺术学理论。  为了考研,尤其考电影学的研究生,我们真的是在找各种的资料,因为考你的人实在太少,所以资料收集起来真的是比较麻烦,所以我今天整理了一下我考研时的一些资料,大家如果有兴趣的可以买来看下,因为我们现在也是学生,所以资料的出售还是看自己的兴趣。一零六五五一一五二七,现在学校已经开学了,如果大家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我,我尽量解答吧。非诚勿扰,谢谢。  专业课复习资料如下:  真题及参考答案(Word打印版)  616 戏剧与电影基础(,年)  因为真题也是我当时备考的时候请人在南大买的,学校也是这个价钱,希望大家理解,当时我在学校买的真题是一份10元,总共是9年,所以90元,我备考时归纳的参考答,150元(38页)2014年我也是和同学回忆的,所以就是赠送的。总共240元  世界电影史题集及参考答案:53页。20元  《中国电影史》题集及答案 15页;5元  中国电影史模拟试题一 3页;5元  中国电影史模拟试题二 3页:5元  电 影 理 论 复习提纲 20页:5元  港台电影知识 24页:12元  中外电影史名词解释汇总 11页:12元  外国戏剧史复习讲义 66页; 外国戏剧史复习纲要 5页:20元  中国戏曲史复习讲义 22页:10元   关于论文都是我从网上精心筛选或购买的期刊中的优秀论文,购买时的价格为5角/页。每篇论文页数不等,一般在8页以内。现出售每篇价格1元。  电影部分共50篇论文。是关于国内著名导演电影风格与镜语特点分析的论文,导演涉及谢晋,李安,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姜文,王家卫,吴宇森,贾樟柯,宁瀛,徐静蕾,第五代导演VS第六代导演,等等。  戏剧部分12篇论文,主要关于茶馆,北京人,雷雨,福斯塔夫,易卜生,牡丹亭等的比较分析,因为我考的方向是电影学,所以论述题的准备重点不是在戏剧部分。论文看你自己的喜好,论文总共50元。  下面是复试的时候我自己整理的一些,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帮助。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复试信息相关   1、复试导师背景信息,参与面试有几位导师?(研究偏重方向、课题)   面试共三位导师,分别是:周安华,解玉峰,胡星亮, 分别侧重研究电影、戏剧(外国戏剧和中国话剧)、中国古典戏曲三个方向。课题不太清楚。  2、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笔试题目?   复试参考书和初试是一样的。  笔试题目给出了10道,考生从中选择3道题作答。50分每题,满分150分。我选的是:一,老舍《茶馆》的“京味儿”特点;二,以《黄土地》和《红高粱》为例分析陈凯歌和张艺谋不同的电影风格;三,评述法国新浪潮  3、英语复试(口语、听力、笔试)怎么准备?   南大的英语复试没有笔试。  口语和听力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姓名;家乡简介;本科院校简介;本科专业简介;本科教育给予了你什么(如:学识,视野,朋友);为什么报考南大(如:师资,声誉,南京这个城市的魅力);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专业(如:兴趣,职业规划);最喜欢的导演;最喜欢的电影;以所学电影理论阐释一部电影,表达个人观点。把这些方面都要用英文写成通顺的短文,常读,达到侃侃而谈的程度。  4、综合面试怎么准备?综合面试被问到哪些话题   综合面试侧重于考察个人所报考的方向。比如,你报考“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电影学方向,那么在复试时导师会先了解你的兴趣方向随后提问这个方向的问题。如果老师没有预先问你考什么方向,那么你要找机会主动点明。面试时知道就有条理地回答,不知道就诚实说不知道。  在准备复试期间,重点要放在具体的报考方向上,不必把专业所有方向都复习,因为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反而不利于做精。  我被问道如下话题:1,你读过哪些电影理论的书籍?介绍一下。2,李安的《少年派》对于3D技术做了什么发展。3,《舌尖上的中国》看过吗?评价一下。4,解释一下“老虎美学”。5,将来的个人发展方向是什么  5、参加本专业初试有多少人?复试有多少人?最后录取多少人?   初试多少人不清楚。复试3人,最后录取2人。  6.专业最高分是多少?   总分最高分是377分(英语67政治72,专业课一科111,一科127)  7.描述下你的复试流程?   第一天上午,资格审查并缴纳复试费。  第一天下午,专业课笔试,三个小时。  第二天上午,英语听力和口语以及专业课综合面试。每人大概20分钟。  第二天下午,体检。  8、一句话总结复试最重要的是?   认真准备,诚实回答。大家如果有需要加我,注明资料,没事勿扰。
  尤其要说一下,南京大学文化艺术教育中心的资料真的是太少了,而且在网上的资料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当时都是自己亲自去学校找师姐问的,其中的心酸估计经历过考研的都会明白吧,大家真的要加油,不会的就一定要问,文化中心今年和艺术研究生合并了,所以现在招生都是叫艺术研究院,所以大家要有所关注。
  最近问题很多,大家加
  精品香烟,屌的飞起,装逼送礼必备q??  
  你们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加
  各位好好加油啦
  诚招淘宝客服,淘宝美工,打字员和专业刷单人员,全职兼职都可以,有兴趣可私聊,kk  
  @xiahouzi729
12:55:43  最近问题很多,大家加  -----------------------------  今天特别的开心,去年的两个女孩都进入了复试,真的是特别的开心,我知道考研的不易,尤其咱们这个专业的资料实在是太少,所以能帮助他们一点点我也是开心的,加油,在文院等着你们。
  @xiahouzi729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复试信息相关   1、复试导师背景信息,参与面试有几位导师?(研究偏重方向、课题)   面试共三位导师,分别是:周安华,解玉峰,胡星亮, 分别侧重研究电影、戏剧(外国戏剧和中国话剧)、中国古典戏曲三个方向。课题不太清楚。  2、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笔试题目?   复试参考书和初试是一样的。  笔试题目给出了10道,考生从中选择3道题作答。50分每题,满分150分。我选的是:一,老舍《茶馆》的“京味儿”特点;二,以《黄土地》和《红高粱》为例分析陈凯歌和张艺谋不同的电影风格;三,评述法国新浪潮  3、英语复试(口语、听力、笔试)怎么准备?   南大的英语复试没有笔试。  口语和听力我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姓名;家乡简介;本科院校简介;本科专业简介;本科教育给予了你什么(如:学识,视野,朋友);为什么报考南大(如:师资,声誉,南京这个城市的魅力);为什么选择报考这个专业(如:兴趣,职业规划);最喜欢的导演;最喜欢的电影;以所学电影理论阐释一部电影,表达个人观点。把这些方面都要用英文写成通顺的短文,常读,达到侃侃而谈的程度。  4、综合面试怎么准备?综合面试被问到哪些话题   综合面试侧重于考察个人所报考的方向。比如,你报考“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的电影学方向,那么在复试时导师会先了解你的兴趣方向随后提问这个方向的问题。如果老师没有预先问你考什么方向,那么你要找机会主动点明。面试时知道就有条理地回答,不知道就诚实说不知道。  在准备复试期间,重点要放在具体的报考方向上,不必把专业所有方向都复习,因为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反而不利于做精。  我被问道如下话题:1,你读过哪些电影理论的书籍?介绍一下。2,李安的《少年派》对于3D技术做了什么发展。3,《舌尖上的中国》看过吗?评价一下。4,解释一下“老虎美学”。5,将来的个人发展方向是什么  5、参加本专业初试有多少人?复试有多少人?最后录取多少人?   初试多少人不清楚。复试3人,最后录取2人。  6.专业最高分是多少?   总分最高分是377分(英语67政治72,专业课一科111,一科127)  7.描述下你的复试流程?   第一天上午,资格审查并缴纳复试费。  第一天下午,专业课笔试,三个小时。  第二天上午,英语听力和口语以及专业课综合面试。每人大概20分钟。  第二天下午,体检。  8、一句话总结复试最重要的是?   认真准备,诚实回答。
  今年研一的都来了哈
原来都是看了资料的
命中率还是有的
  @xiahouzi729 10楼
20:42  @xiahouzi729 南京大学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复试信息相关   1、复试导师背景信息,参与面试有几位导师?(研究偏重方向、课题)   面试共三位导师,分别是:周安华,解玉峰,胡星亮, 分别侧重研究电影、戏剧(外国戏剧和中国话剧)、中国古典戏曲三个方向。课题不太清楚。  2、专业课复试参考书目,笔试题目?   复试参考书和初试是一样的。  笔试题目给出了10道,考生从中选择3道题作答。50分每题,满分150分。我选的是:一,老舍《茶馆》的“京味儿”特点;二,以《黄土地》和《红高粱……  -----------------------------  
  你好,我想问下艺术学理论的情况,想了解有几位导师 ,他们都各自研究什莫方向啊,急需  
  楼主好  我是真心很想很想考南大的戏剧,跨校跨专业,不知道南大有没有985歧视之类的?本科院校并不太理想。不知道能不能回我一下,我有几个小问题。
  @叫不醒装睡的人
17:24:55  楼主好  我是真心很想很想考南大的戏剧,跨校跨专业,不知道南大有没有985歧视之类的?本科院校并不太理想。不知道能不能回我一下,我有几个小问题。  -----------------------------  真的不会啊,老师就是看中你的实力呢,学校不能说明一切呢,加油好好考就是呢,别的都不要担心,先把初试过了再说呢
  您好学姐,请问下是属于文学硕士还是艺术学硕士  
  @叫不醒装睡的人
17:24:55  楼主好  我是真心很想很想考南大的戏剧,跨校跨专业,不知道南大有没有985歧视之类的?本科院校并不太理想。不知道能不能回我一下,我有几个小问题。  -----------------------------  5、我学校很烂,会不会影响老师对我的印象?  并不会,要对自己有信心,这个专业还有专升本,考上来的,这足够让你相信南大的公平了吧
/note// 里面有写
  哈哈哈哈已考上学姐超详细真题笔记出,需要联系qq,一起上南大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问题补充&&
本页链接:
猜你感兴趣想考河大戏剧影视文学,求前辈指点【河南大学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27,144贴子:
想考河大戏剧影视文学,求前辈指点收藏
我是山西滴,想了解一下河大的戏剧影视文学专业。求前辈帮助。
零基础入门到精通,就在营销中心!
没有学长学姐关怀吗?那我一会儿再来!
我这里有历年的考试用书,想要私聊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年鉴(2013年度)
来源:招生办发布日期:点击率:137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建设年鉴(2013年度)
主& 编&& 沈振煜
副主编&& 李敬一& 肖杏兵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编
主& 编:沈振煜
副主编:李敬一& 肖杏兵
&&& &&王瞻宁& 刘九洲& 李敬一& 李黎明
&&&&& 李世萍& 沈振煜& 肖杏兵& 张& 征
代& 辉& 白云玲& 向& 俊& 陈& 晨& 张& 漫&
张冬瑾& 沈& 洁& 郑雅丽& 徐晓璐& 王乾榕
范自力& 熊& 吉
迄今为止,我国高校的基本框架仍以学科为核心构建,学科是高校凝聚人才组建教学科研队伍、实施人才培养、开展科学研究且不断推出成果的最重要的平台。国家对于高校学科建设的指令十分明确,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设置与管理办法》,不仅适用于硕士博士的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也适用于本科各学科专业类的学士培养与学位授予。教育部于2012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硕士、博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基本对应,均分列从哲学到艺术学共13个学科门类,本科专业目录13个学科门类所包含的92个专业类,与硕博学科授予目录中各一级学科也基本对应,国家进行学位授权审核与学科专业建设管理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是高校开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位授予工作的基本依据,也对高校学科专业建设提出了规范要求。
我校作为一所建设具有鲜明传媒文化与科技教育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新型高校,从2006年起就提出以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带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全局工作,促进学校事业健康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并且不断创造条件努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在这项系统工程中,我们坚持凝练践行科学先进的教育理念,依托专家教授包括&双师型&骨干教师,带领中青年教师主力军努力教书育人、开展科研、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不断积累经验,厚实基础,开拓发展方向,推出了一系列成果。
2010年至2011年,湖北省教育厅在全省31所独立学院中立项建设40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学(现更名&广播电视学&)、动画3个本科专业经充分论证申评,同时获准立项建设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在全省独立学院与民办高校该项目立项中,我校占比超出平均值一倍多。尔后动画专业又获批为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其间,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于2013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成为全省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该学科中唯一的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此举再次证实我校在学科专业建设中思路正确、举措得力、成效明显。
至此,加快加强建设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就成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在学校指导下,学科首席负责人会同学科内设四大方向的专家、教师确定了学科建设的主攻目标、发展方向,经研讨进一步明确了各发展方向的研究领域,以及需巩固和凸显的优势与特色;同时切实加强支撑本一级学科的研究基础与平台建设,在已有的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基础上大力推进,一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而且,按照既定计划,将及时总结建设经验成果逐年结辑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年鉴》,此次先将2013年度《年鉴》付梓,作为学科建设思路、举措与成效的一种沉淀,也方便于校内外同行交流与相互借鉴。
因而我对《年鉴》的印发表示热烈祝贺,对参与此项重点学科建设的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在祝贺感谢之余,也略述数言供大家参考:
首先,我认为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集中了我校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若干重要领域的优势强项,是最能体现我校传媒文化(含艺术)教育特色的学科建设项目,而且其涵盖面宽,横跨新闻传播、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与数字艺术、表演艺术、艺术设计等五个学院的6个本科专业,还有与其关联的一些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所关涉的师生面几占学校一半以上,在学校教育事业发展战略中可谓举足轻重,必须继续加大投入、重点建设、重点督办、务求实效。
其二,要进一步加强学科内涵建设。对现有的学科建设规划要进一步细化充实,尤其要适应大数据时代全媒体大传播格局下相关人才培养和重点开发&学研产&结合项目的需求,在学科建设发展目标与工作思路、主要研究方向及实施等方面提出更为切实可行的举措办法,并在规划的设计与实施中体现相当的前瞻性、创新性,促使我们的团队能走出一条具有&华传&特色的学科建设之路。
其三,学科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队伍建设。因此不仅要充实各研究方向的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而且要带动、提升整个教学、科研队伍的建设,要加大教师队伍内培外引力度。凡学科团队成员都要进一步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开阔学术研究视野,努力从日新月异的学科发展与科研进展中汲取新的营养,寻找最佳进修提高机会。重点学科建设要紧密结合我校工作实际,大力推进队伍建设及教师教学、科研水平的迅速提升。
其四,在学校加大支持(包括必要的人、财、物投入)力度的基础上,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总体建设应该分阶段推出教学、科研尤其是&产学研&结合的成果。学科建设是否成功,最终要靠人才及其教学、科研的成果来说话,要力争多上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还要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的项目中取得突破,推出有影响力的成果。这就需要在加强内涵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与实习实训基地、战略合作单位的联系、协调与互动。大量的具体工作和长远的奋斗目标,唯有以富于创新的实践、真抓实干的劲头去落实、落实、再落实,才能如期完成建设目标任务,推进学校事业发展。
第一章&& 学科概况篇
第二章&& 规划与管理篇
第三章&& 团队与名师篇
第四章&& 条件建设篇
第五章&& 学科成就篇
第六章&& 学术交流篇
第七章&& 对外合作篇
第八章&& 人才培养篇
第九章&& 学术主张篇
第一章& 学科概况篇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批文
我校举办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
日下午2时30分,我校在圆形报告厅举办湖北省省级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揭牌仪式。天有教育集团副总魏燕、院长沈振煜、党委书记周挥辉、副院长李雪早、院长顾问张钜斌、党委副书记邹少军及各职能部门及院(系)负责人出席此次揭牌仪式,副院长李雪早主持仪式。
& &&&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申报成功得益于各领导及各部门教职工的辛勤汗水,让我们共同见证这神圣的时刻。&伴随着李雪早的讲话本次揭牌仪式拉开帷幕。
& &&& 随后,周挥辉宣读了省教育厅文件及学校关于成立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的文件。沈振煜和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李敬一共同为&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揭牌。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刘萍、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刘静、动画研究院院长陈瑛、表演艺术学院主任助理付莉等四位学科负责人分别为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与数字媒体和表演与戏剧影视美术四个专业方向进行授牌。接着,周挥辉为学科首席负责人李敬一、邓青颁发聘书。
& &&& 表演艺术学院院长张征作为专业代表简单介绍了表演艺术学院(原表演系)从05年建系开始所创下的硕果,并结合现阶段教育团队实力予以评价。他提到,该院现已拥有一支包括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剧及舞美设计专业人才在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师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素质高,教学思维敏捷,教师队伍在年龄结构上已经形成&老中青&较合理的状态。
& & 学科首席负责人李敬一则用&感谢&、&责任&和&希望&这三个词概括了他的讲话内容。他指出,&戏剧与影视学&的学科建设是一个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各职能部门的全面组织和协调。相关负责人要理清学术思路,打造学术团队,通过确立课题、创办刊物、购置设备、争取项目、筹备经费等途径为学科研究方向构筑学术平台。他希望校领导及各职能部门予以关注和支持。
& &&沈振煜发言时讲道,&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的申报成功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在学科全局中发挥着龙头平台的作用。&这是一个零的突破,不仅符合高等院校发展规律,更是结合我校实际的巨大飞跃。&他说。
& & 最后,李雪早作大会总结。他呼吁,要加强产业开发及科研项目申报工作,齐心协力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推向新层面。
& &&据悉,我校&戏剧与影视学&进入湖北省重点培育学科名单,这是我校自建校以来首次获批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建设立项,实现了我校在省级重点学科建设上的重大突破,并使我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趿身全省独立学院及转设高校前列。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所属专业及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是中南地区唯一的传媒类本科高校。学校发扬华中师范大学百年名校的优良教育传统,凝炼践行人本、博雅、创新的教育理念,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已发展成为具有鲜明传媒文化与科技教育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等学校。学校目前设有新闻传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表演艺术学院、传媒技术学院、文化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8个学院和1个公共课部,已开办文、管、工、艺等多个学科门类的24个本科专业,并针对就业市场的需求,增设了多个本科专业培养方向。2013年我校&戏剧与影视学&一级学科获批为湖北省高校该学科唯一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我校重点培育学科&戏剧与影视学&主要包含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表演与戏剧影视美术四个研究方向,根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各方向研究领域、相关专业及方向各具特色,具体如下:
播音与主持艺术研究方向
&&&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原为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新闻传播学院下属的播音与主持艺术系,该系播音与主持专业是学校最富特色、最有影响和最具规模的专业之一。该专业学科发展快速,现已有省级精品课程《电视节目主持艺术》一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为省级重点培育专业。获得多项省级社科项目和多项其它科研项目。而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依托于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致力于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的播音主持创作特点、规律与技巧的研究,探讨播音主持与文学、艺术、新闻传播、戏剧影视的关系。
学科所属播音主持专业经过9年多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专业人才雄厚,科研成果显著,教学体系完善的省级(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校级重点专业,拥有以李敬一(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静(全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职评委、全国&金话筒&奖三届得主)等为代表的校级优秀教学团队,包括专、兼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10人、有博士学位的5人、有硕士学位的10人,大多为双师型教学人才。学科研究及专业建设成果突出,近年来获国家、省级科研项目 3 项,省级教研项目 2 项。专业主干课《电视节目主持艺术》获省级精品课程立项;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教师与学生在全国专业大赛中成绩优异,多人次获得金奖,获奖规格和人数都在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学科研究与专业教学条件优越,已建有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非线性编辑机房、教学用音频实验室、5.1声道和双声道录音棚(专业级)、形体房、视频资料库、摄影棚、摄影教学示范室等共27间,省级精品课《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网站1个,院外实习基地31个,为学科研究方向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和艺术实践研究的发展优势。
广播电视编导研究方向
&&& 广播电视编导研究方向依托于广播电视节目编导专业,重点培养具备该专业理论知识及媒体工作能力,适应广播电视机构及相关单位需求的实用性、复合型人才,同时积极开展相关专业理论课题研究,与媒体合作不断推出创编作品等成果。
&&& 该专业拥有一支学术研究和创作经验丰富的、年龄层次分布合理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坚实的媒体合作基础。其中专职教师全部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其中有六位青年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在读)。有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术带头人&&博导刘九洲教授和具有多年媒体实践经验、创作成果丰富的国家一级导演刘萍教授。近五年内,刘九洲教授主持参与了教育部重点攻关课题两项、文化部重点课题一项;刘萍教授主持担任了湖北省教研课题一项;青年骨干教师中瞿文妍、屈定琴、邱晓璐、王子也多次获得过国家级专业领域创作奖项。屈定琴创作的电视连续剧《哎呀妈妈》在深圳电视台、中央电视台播出。该方向在中央媒体建立了三个实习点,与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和武汉市广播电视总台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师生实践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此外,该方向所依托的专业考生录取线在全校各专业中最高,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考研率5%,社会美誉度较高。
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
&&& 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研究方向依托于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该院以培养动画专业人才为主,其教育模式以专业制作为主体,教学、创作、科研并重,多学科、多层次协调,培养动画专业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为数字媒体环境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网络多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虚拟现实表现、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进行研究。
&&& 该研究方向涵盖我院动画及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下多个专业方向,拥有9年的办学积累,2009年获&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优秀本科院校&称号,2010年获批&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规范为标准,基于工作过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以优质实习基地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就业规划开展体验式教学,在探索&实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初见成效。本方向已形成一支以教授和企业专家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其研究领域契合国家战略性新型(支柱)产业政策支持下的文化产业范畴;依托拥有高端设备、教学科研设施完善的动画创新实验中心平台,立足于地方产业服务,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品牌推广、作品原创等课题研究,具备较强的前沿性、广泛性和行业指导意义,已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科研优势与社会影响力。
表演与戏剧影视美术研究方向
表演与戏剧影视美术研究方向依托于表演艺术学院,该方向注重在戏剧小品编导演、音乐短剧编导演、电视短剧编导演、微型电影编导演、演艺主持、戏剧影视美术等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
我校在湖北省独立院校中是唯一开设表演专业的高校,其中表演(演艺主持专业方向)也是由我校首创并率先在全国开办的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新型特色专业,而戏剧影视美术专业的人才培养与文化产业项目开发也富于创新性。就业途径多元化,毕业生可对应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选择就业发展的空间。师资队伍结构合理,已拥有一支包括国家一级演员、一级编剧及舞美设计专业人才在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课程设置科学规范,教学过程中突出实践环节,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实践空间,重点培养锻炼学生的表演实践与舞美设计能力。在科研方面,除涉及相关理论课题研究之外,侧重于戏剧影视、演艺主持等领域的文化产业项目开发,既培养人才,又致力于推进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工作。
《光明日报》日专文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华中师大武汉传媒学院特色办学纪实
今春开学伊始,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又传喜讯:湖北省教育厅公布部分高校重点学科名单,艺术类一级学科 &戏剧与影视学&作为省级重点培育学科首次花落该校。这是该校在学科建设方面的一大重要进展。
近年来,作为中南地区唯一的传媒本科高校,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立足于传媒及相关行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传媒人才培养新模式,采取了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等重要举措。
一、凝炼特色,拓宽学科专业发展空间
&作为一所独立学院,办学资源相对有限,特别是在高校林立的湖北。因而只有真正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才能有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学院院长沈振煜教授说。
  质量和特色是民办高校的生命线,办学8年多来,该校以&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为办学理念,实施全面素质教育基础上富有特色的专业教育,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努力拓展学科发展空间,从建校初仅开办4个专业发展扩大至建立8个学院和1个公共课部,共设有24个本科专业,18个专科专业。学院形成了以传媒艺术为主体,传媒管理和传媒技术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式专业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还以&巩固优势专业,扶持新办专业,突出特色,打造品牌&的专业建设思路,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专业。2009年,该校全面启动了从校级到省级重点专业的建设工作;2010年,广播电视新闻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3个专业被确定为&湖北省独立院校重点培育本科专业&;年,&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电视采访&连续获批为湖北省高校省级精品课程。该校的专业与课程建设水平也一直居于湖北省独立学院前列。
二、改革教学,培养实践特长突出的专业人才
  该校还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不断调整课程结构,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方法改革。构建并实施以突出实践教学为主要特色的&3 1&人才培养模式,即本科四年中,课堂教学时长为3年,集中性实践教学为1年。此外,在课程教学全过程中还安排大量的实验、实践环节,使实践为主的教学课时开出比例在50%以上。这一举措很好地实现了&3 1>4&的育人效果。
  同时,积极构建了&三个课堂&结合的课程体系:&第一课堂&即各专业公共课和专业课的课程教学;&第二课堂&开展集中性的实践教学环节;&第三课堂&开展创新技能培养,包括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竞赛,以及各种形式的素质教育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
  为此,该校特聘一批来自传媒业界和相关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双师型&专任教师,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有力保障。此外,为紧扣特色办学主线,学校大胆进行教改实验。如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依托校内外资源开办实验班,集中优质资源培育优秀学生;表演艺术学院成立教改课题班,借助小班教学模式打造适应社会需求的集编、导、演于一体的演艺人才,文化管理学院与深圳天助人和信息公司合办&天助班&,对口培养电子商务创新人才。
三、重视实践,搭建学生专业发展&练兵场&
  该校在实践教学中树立能力本位理念,提倡大实践观,积极为学生搭建专业能力锻炼的&练兵场&。从课堂的&现场模拟&到课外的社团组织,从校内的各类晚会、学生媒体实践到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从平日需要动手完成的作业到寒暑假的异地生存体验和媒体实习演练&&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真刀实枪&的专业训练中,过足&实践瘾&,增强了学业自信。
  同时,该校通过资源整合,集中投入,组建校实验教学中心并下设7个专业实验教学分中心,为学生搭建校园媒体实践平台,指导和支持学生创办报刊,创作各类影视动漫作品。该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武帅、张竞恒、王子厚3位学生,历经一年零八个月制作出的反映大武汉历史变迁的纪录片《三镇三秋》于2012年在全国巡演。
  颇值一提的是,该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和专业比赛以育人为根本目标,紧密依托专业建设扎实开展,并成为专业教学的辅助手段和重要补充。从校内大型晚会、毕业大戏、校园艺术节、文化周活动到省市级乃至国家级庆典晚会和大型专业比赛,都活跃着该校学子的身影。该校2011年组织300余名学生参演湖北省纪念辛亥革命、武昌起义10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世纪之光》,在全场17个节目中出演了13个。2012年5月该校有65名学子参加&光荣颂&&武汉工会成立9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演出,都受到社会一致好评。自2008年以来,该校学生还获得相关专业的国际性赛事奖项40余人次、全国性赛事奖项300多人次。
&与同类高校相比,我们最大的特点是狠抓实践教学,让更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参与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中得到很大锻炼。&该校党委书记周挥辉教授说。这也是该校学生能脱颖而出,到企事业单位入门快、干得好、留得住的重要原因。
四、校企合作,提升的关键一招
  为更好地服务社会,该校清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面向广播影视网络等信息传播、文化传媒行业第一线,面向地市州县传媒部门,面向广大企事业单位培养有特长的人才,使其为传媒、文化及相关事业和产业服务,为国家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目前,该校已与福建广电总局、惠州传媒集团、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电视总台、武汉广电总局、湖北天门、咸宁、黄冈、襄阳等各市县级电视台共计200多家新闻单位实现&联姻&,逐渐探索出了&订单培养、工学交替&的合作办学模式,建立了专业教学、实践(实习、实训等)基地,形成有利于学生发展就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校企合作办学,还极大地强化了学生专业基本技能训练与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业已成为该校提升毕业生就业率的&关键一招&。近年来,该校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4%以上,在各大新闻广电媒体工作的毕业生比重逐年提升。更为重要的是,该校在发挥服务社会的职能中,以办好基础性传媒学科专业为底蕴,又适时开设地方经济建设急需的艺术、信息、管理类专业。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设置、实训基地建设,都体现了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办学特色。承担湖北襄阳市隆中风景区三维动画片《隆中对》的编制,与湖北电视台合办《荆楚纵横》《荆楚名校》等栏目,参与武汉数字媒体艺术公司20集动画片《孔子的故事》的制作,均是该校&学研产&结合的突出成绩。
[责任编辑:李平沙]
第二章 &规划与管理篇
第二章 &规划与管理篇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三年周期
建设与发展规划
(2013年至2016年)
学校名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重点学科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重点学科类别:一级学科重点培育
第一章& 总 括
省重点学科是根据富民强省战略和教育强省建设的需要,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择优确定并重点建设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平台,是推动全省高等教育上质量、上水平的重要支撑。
湖北省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布局合理、特色优势明显的学科建设体系,提升湖北高等教育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为推动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提供强大的人才保证与智力支持。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层次的重要考核指标,对带动和促进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科建设规划内容包括基本概况、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研究方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队伍建设、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管理体制等方面。
第二章& 基本概况
一、本学科现有工作基础和水平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各个专业方向均属于我校校级重点专业方向且都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有稳定的学科梯队,学科带头人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较强的学术组织能力,学术骨干中具有博士学位者达到了一定比例。
本学科各专业方向有较好的科研实验条件,有专用于科学研究的实验室,有较齐全的图书资料,健全的管理制度。几年来承担了多项部省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较充足,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教学改革成绩突出。
&戏剧与影视学&获批为我校首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是我校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是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信任,也是我校九年来办学成果的积累。学科的建设、发展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我们将全面规划,精心组织,有序指挥,各方齐心协力、共同推进重点(培育)学科的建设。因此,我们要集全校人力、智力、财力之优势,奋斗三至五年,保证&戏剧与影视学&基本建设目标得以圆满实现,并以这一重点学科为龙头,带动我校办学层次踏上更高的台阶,把争取获批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在二本分数线上招生,作为更高的期待目标。
二、当前本学科领域的发展趋势
艺术学升格门类后,戏剧与影视成为一级学科,发展的空间增大了很多,促进了戏剧与影视相关专业的发展。一级学科的成立对戏剧影视学科目录、人才培养与层次,以及课程和院系设置带来的新的理念与变化,为本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机遇和可能性。我国戏剧戏曲学科的发展和研究方向正逐渐完备、完善,在总结以往各方向理论和相似专业发展的基础上,积极拓展了与现代社会文化发展密切关联的新的学科领域。如此同时,在一些率先成立本学科的专业院校和研究机构中电影电视学科主要发展和研究方向逐渐细化、多样化,并且向纵深挺进,近几年在传媒专业中的相关方向知识课程与相关教材逐渐出现并蕴藏着强大的生命力,例如中国电影史、非线性编辑、摄影与实践、电视新闻与采编、大众传播、电视记录片,媒体运营管理,网络电视研究等在社会发展建设的运用中更加常见与突显。
戏剧与影视教育是艺术教育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本学科的变革推动了艺术教育的发展。随着国家艺术教育政策的力度加大和资金的投入 增多,电影电视学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大发展时期。各地高校的电影方向的建立,拓展了产业的发展与艺术研究、数字媒体等多领域的教育。
除了专业教育领域向纵深发展之外,在学科的普及教育上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如京剧进入中小学课堂,&教育戏剧&概念的推广,使戏剧戏曲在素质教育和文化环境建设方面的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
三、本学科的国家和我省需求分析
戏剧影视是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戏剧影视教育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有目共睹。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知识经济的发展开始改变广大群众的生活方式,在电子产品飞速发展之际,音乐歌曲、戏剧与微电影的流行以及互联网与手机等媒介工具与软件的大量开发与更新预示着文化产业作为新生行业蓬勃发展起来。
与戏剧与影视相关的文化产业如雨后春笋,林立于商业领域之中,与此相关的人才培养以及需求问题相继提上日程。可以看到,电影、传媒、动画、舞台美术行业等创作从文化底蕴深厚的大型城市毅然发展到地方市场,趋势如火如荼,且呈现项目多而创意少,人才少供求不足的情况,其现状,一方面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人才质量不高,创作能力不强,不能胜任群众需求标准,以湖北为例,动画产业发展雷声大而雨点小,高质量高水准作品少,多数传媒类作品处于攀爬阶段,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存在综合性差距。舞台美术设计人才培养青黄不接,制作具有挑战性的大戏离不开发达城市的外援设计力量,等等现象充分说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在我省发展的必要性。戏剧影视领域与信息技术的结合,及其面向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代表了科技信息与文化艺术的发展趋势。本学科的发展正是迎合了社会、国家及国际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在以韩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影视动漫影响下的国际环境中,积极发展我国戏剧与影视学科,充分发挥我国悠久的金典文化传承与群体需求力,有利于争取本行业领域的国际地位与特色,对我国戏剧与影视业的发展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第三章& 建设目标及发展思路
一、建设目标
围绕建设&以发展传媒类艺术类特色专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及文化管理为两翼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高校&的战略构想,学校&十二五&期间学科建设和科学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3-5年建设,在我校现有学科基础上,加强结构调整,优化学科结构和学科研究方向,大力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扶植新的学科增长点,形成具有特色的、基本能够覆盖广播影视及其他传媒类学科的学科体系;学科结构布局合理、门类相对齐全、自我发展能力较强,既具有多学科综合优势,又能够在某些具体学科领域内占据国内领先地位,为我国广播影视等传媒行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资源。
&&&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服务经济社会、服务学科建设、服务人才培养&的目标,立足湖北,面向全国。服务经济的建设思路;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导,以学术梯队建设为核心,以提高科研层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重点,大力加强学科建设,树立争优意识、特色意识,促进科学研究上水平,人才培养上质量。建设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具有领先地位、特色鲜明的学科基础力量。
二、发展思路
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学科发展理念,进一步强化戏剧与影视学在我校的龙头学科地位,引领学科建设,提升学科水平。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传媒行业提供人才、智力和文化支持,形成特色鲜明的学科优势。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戏剧与影视学发展趋势,加强创新团队建设和学科平台建设,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加强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促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在3-5年内,力争建成为中南地区同类高校中最具影响力的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并争取获得本学科相关硕士点。
加强本学科专业建设。打破院系界限,整合学科队伍,形成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打造强势戏剧与影视学学科梯队。力争到2015年,在现有5个校级重点专业基础上,再建成5个左右校级重点专业;在现有3个省级重点培育专业基础上再创建2~3个省级重点培育本科专业,争取有1~2个重点培育专业建设成国内同类院校中知名度较高和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在加强专业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凝炼学科发展方向,加强人才培养、科研以及服务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的重点工作,不断推出人才培养与科研成果,尤其是产学研一体化的项目成果。
三、打造学术团队
1、近期确定学科首席负责人(时间:学年第二学期末酝酿接班候选人)
2、各方向确定一名40岁左右的第一负责人。(时间:学年第二学期至下学期初)
3、各方向在2013年底前选拔、确定自己的学术骨干团队,提供条件,明确方向,规定任务,加强培养。(时间:本学期末至下学期初)
4、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学年第二学期至下学期初)
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独立建制或挂靠科技处,由专职人员协调、落实各项建设指标。
第四章& 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省重点学科建设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突出重点,优化结构;分层建设,整体提高;自主创新,服务湖北&的方针,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以凝炼学科方向、汇聚学科队伍、构筑学科基地为重点,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构建科学合理的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引领和支撑湖北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为主要建设内容。
本学科密切掌握本学科领域前沿研究动态,紧密结合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根据学科自身特色与优势,科学确定本学科研究方向。
一、近三年主要任务
1、确定各研究方向的科研课题。(学理课题、应用课题,2-3项,学年暑假前完成)
2、确定跨专业及学科融合科研课题。(学理课题、应用课题,2-3项,学年暑假前完成)
3、积极申报省级和国家级人文社科课题和教学研究课题。(学科范围内争取在2014年度获得1-2项)
4、加强社会服务与合作,积极争取横向课题。(2014年内学科每方向各一项)
5、学科范围内每年度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其中核心期刊以上论文6篇)。
6、学科涉及的5个专业,每年度提交专业建设总结报告1份。
7、创办学术期刊1本(内部刊物,每年两期,2013年12月出第一期),每年度编制《学科发展年鉴》一册。
8、2014年秋季启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
二、本学科主要研究方向
1、戏剧影视表演方向
戏剧影视表演方向主要研究领域为当下中国表演艺术市场和大众传媒急需紧缺、且为世界发展趋势明显的戏剧小品编导演、音乐短剧编导演、电视短剧编导演、微型电影编导演、礼乐主持和娱乐主持的演艺主持、中国写意戏曲和西方写实戏剧及蒙太奇影视的美术设计等研究方向为主要内容。
优势与特色:
(1)表演专业是我校在湖北省独立院校中唯一开设的专业,其中表演(演艺主持专业方向)也是我校首创并率先在全国招生的具有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新型特色专业。
(2)就业途径多元化且就业前景非常广阔。表演毕业生就业呈现出较为灵活的特点,近年来迅猛发展的文化产业,电影、电视剧、音乐制作、广告、婚庆主持、新媒体传媒行业等,为表演专业的人才提供了各种各样的岗位,使学生在就业时有了较大的选择空间,就业形势良好。
(3)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表演专业的教师团队已具规模,现正重点培养和引进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双师型&教师。
(4)课程设置科学规范,与时俱进。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紧密结合,将学生的技能培养与市场需求结合,增设了顺应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如戏剧、音乐、舞蹈、主持等),并将这些专业发展与市场需求形成的新观点、新信息、新思路引入表演课专业教学内容中。在课程教学设置中加大实践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舞台实践空间,锻炼实践表演能力。
2、播音主持艺术方向
播音主持艺术研究方向依托于我校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专业致力于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有声语言表达、广播电视节目和栏目播音主持创作等方面的特点、规律与技巧的研究,探讨播音主持与文学、艺术、新闻传播、戏剧影视的关系。我校播音主持专业经过9年多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专业人才雄厚,科研成果显著,教学体系完善的省级(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专业)、校级重点专业。我专业现拥有李敬一(原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传播学者、国学专家)、刘静(全国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高职评委、全国&金话筒&奖三届得主)等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9人,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7人,有硕士学位的21人。我们力求将教师培养成双师型教学人才,以适应播音主持操作性强的专业特征,现有近一半的老师,已经或正在专业媒体中顶岗工作。近年来,本专业获国家、省级科研项目 3 项,省级教研项目 2 项。专业主干课《电视节目主持艺术》获省级精品课程立项。本专业实行的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取得显著成效,教师与学生在全国专业大赛中成绩优异,多人次获得金奖,获奖规格和人数都在同类专业中名列前茅,本专业也因而在本省及中南地区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专业教研条件日臻完善,现建有实景演播厅、虚拟演播厅、非线性编辑机房、教学用音频实验室、5.1声道和双声道录音棚(专业级)、形体房、视频资料库、摄影棚、摄影教学示范室等共27间,省级精品课《电视节目主持艺术》网站1个,院外实习基地31个。专业建设的发展为学科研究方向搭建了坚实的平台和艺术实践研究的发展优势。
3、动画与数字艺术
动画与数字艺术为数字媒体环境下动画、数字媒体艺术、游戏、网络多媒体、影视摄影与制作、虚拟现实表现、电子出版物等文化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之研究。
优势与特色:本研究方向涵盖我院动画及数字媒体艺术本科专业下多个专业方向,拥有9年的办学经验。2009年获&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养优秀本科院校&称号,2010年获批&湖北省独立学院重点培育本科专业&。构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规范为标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形成了以优质实习基地为载体,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结合就业规划开展体验式教学模式并在探索&实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个性&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初见成效。本方向已形成一支以教授和企业专家为骨干、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富于创新精神的学术团队,研究领域契合国家战略性新型(支柱)产业政策支持下的文化产业范畴;在依托拥有高端设备、教学科研设施完善的动画创新实验中心平台下,立足于地方产业服务,积极开展文化产业发展、品牌推广、作品原创等课题研究,具备较强的前沿性、广泛性和行业指导意义,已形成一定的教学特色、科研优势与社会影响力。
4、广播电视编导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办于2008年,是目前专业特色鲜明、办学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编导专业。从湖北省内来看我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现有学生1200余人。2011年该专业首批应届毕业生毕业,就业率达到98%。2012年我专业在学校学科委员会指导下,顺利完成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使该专业培养目标更加清晰,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为培养具备广播电视节目编导、策划、创作、制作等方面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应用型专门人才方面打下基础。
&创办5年以来,逐步建设了与中央级、省市级、地市级等不同级别、不同性质的传播媒体稳定合作的良好机制,打造了一批供师生实践学习的良好平台。该专业师生每年都有大量优秀作品在不同层次的专业评奖中获得显著成绩。
三、学术队伍建设
汇聚学科队伍是重点学科发展的关键。各专业及所在学院加强创新团队建设,明确专业带头人在学科建设中的职责,努力保持学科队伍稳定,建立有利于优秀中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展开以下举措:
1、加强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以&外引&、&内培&等方式.多渠道加强高端人才建设,每年引进2-3名正高级职称教师,选送3-5名青年骨干教师赴国外进修;
2、完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遴选和管理,遴选3名左右学科带头人和10名左右学术骨干,培养造就部分在省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
3、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到2015年,使本学科35岁以下青年教师具有硕士学位比例达到80%;确保每年引进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3名左右。实行导师制,落实名师和青年教师&一对一&的帮扶计划,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四、人才培养,硕士点申报
严格管理,扩大规模,提升层次,形成布局合理、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适应、与科技产业紧密联系、彰显学校特色和优势的学科与学位点结构体系。力争在2014年秋季启动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戏剧与影视学&硕士学位授权点申报工作。
五、科学研究
1、以争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高层次科研项目为牵引,做好项目申报和论证工作,5年内争取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5项以上;为地方经济和行业企业服务横向合作项目10项以上,年均横向科研经费达到20万元以上。
2、鼓励教师发表高水平论文、出版高质量专著、创作高水平的文艺作品。在核心及以上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保持年均20篇以上,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年均3部以上,创作戏剧影视、动画、音乐、艺术设计等作品5部以上。
3、强化应用对策的研究,每年完成2-3篇有影响的调研报告和咨询报告,为地方经济发展决策参考;
六、学术交流与合作
深入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以本学科的发展为基础打造学术交流活动的主要平台。积极举办大型学术会议、学术讲座,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跃学术气氛,提高和扩大学科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
发展产学研结合是重点学科开展社会服务的重要途径。各专业应主动与企业开展项目对接与科技合作,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联盟建设,实现学科优势与产业优势的有机结合。
建立学科网站,介绍本学科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动态,促进信息交流;积极参与&湖北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用网&建设,实现学科间的资源共享与科研协作。
当前,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发展面临着极好的历史机遇,同时,日趋激烈的传媒专业教育竞争也要求学校进一步开创学科建设与科研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加强国内外高层次学术交流进一步发挥学科优势,拓宽视野广泛联系兄弟院校及前沿动态,并与行业之间开展横向成果的研究探讨,积极加强社会服务与合作。根据建设目标,各方向拟在2014年时间段内立项或结题1-2项项目,以体现重点专业在教学与科研中的带头作用。
七、教学科研基础条件建设
构筑学科基地是重点学科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保障。本学科切实加强仪器设备、现代化信息环境、图书文献等基础设施条件建设,科学制定创新平台建设规划,提高学科在建的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水平。
&&按照《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科研团队的组建管理办法》,围绕本学科建设发展需要,建设4个左右科研创新团队。
&&加强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科研平台的搭建,全面推进与湖北、武汉广播电视台及地市级广电系统、文化产业部门单位的合作,推出人才培养与文化产品成果,并每年增设3-5个新的实习点和学科实践基地。
&&争取将动画创新研究中心建设成为省级重点动画产业研究基地。
1、努力在科研项目、科研论文、科研队伍、科研平台上等方面储备力量,并依托学校在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坚持创新,形成开放的跨领域交叉学科特色。
2、进一步推进对湖北省戏剧影视艺术学会的建设力度,为学科建设、&产学研&发展将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
八、组织保障与制度保障
学校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行垂直领导,负责学科建设工作的顶层设计;以学科首席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负责落实本学科的总体发展目标和阶段工作计划,加强检查和考核,确保目标落实完成。
严格执行我校已制定的《十二五专业建设规划》、《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研究项目经费管理办法》、《教学成果奖励基金实施办法》、《实验室管理制度》、《教师进修、培训管理办法》和加强学科建设发展的有关政策和规章制度,以保障本学科的有效培育和成长。
第五章& 建设资金的筹集与使用意向
一、本学科建设资金的来源和依据
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经费,加大学科建设和科研发展的投入,实行保证重点、规划实施、立项管理的有效措施,按照不同层次学科的不同建设目标和内容开展学科投资项目建设,使投入的资金能发挥最大的效能。
学校设立专项资金300万作为投入本学科建设首要周期经费,每年投入100万。争取在3年内使本学科的教学设施、实验设备、图书资料及科研条件建设跃上一个新台阶,充分满足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建设一批专业实验室、拓展专业实习基地,并且充实教师队伍,建设一批省级、校级精品课程。
二、资金使用意向安排
申请学科建设专用经费300万元,用于办公、接待、差旅、购置设备(各方向提交所需设备清单,由校实验中心统一建设与管理,学科建设办公室协调专用),论文版面、成果鉴定、学术研讨及科研人员必要津贴等。
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范围主要包括:
1、条件建设:主要用于购置学科建设所必需的关键仪器设备、重点图书资料及信息化设备。
2、学科梯队建设:主要用于人才引进和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所需要的进修、培训经费。
3、科学研究:主要用于设立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进入学科进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开放经费,也可适当用于学科主要成员出版重要专著或在重要刊物发表论文所需经费的补贴。
4、学术交流:主要用于学科人员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和举办重要的国际和全国性学术会议。
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专款专用,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截留、挪用和挤占;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如土建、房屋装修等)、购买交通工具或大型通用设备,不得用于非学术性出国考察、个人补贴和劳务费等开支,不得用于各种罚款、还贷、捐赠赞助等支出。学校单独设立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账户,实行专款分科目立账,并保证配套经费如期足额入账。
为加强省重点学科的管理,学校可在学校配套经费中按5%的比例安排部分管理费用,用于申报、检查、验收等管理环节的支出。
省重点学科建设经费的使用由学科带头人负责,报学校重点学科管理部门审批。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履行指导、监督和服务职责,对经费的使用进行检查与审计,并对经费使用效益做出评估。
&&& 使用省重点学科建设专项经费所产生的科研成果、专著、论文以及购置的仪器设备,需统一注明为&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资助&。
第六章& 检查验收
学校定期组织专家组对重点学科建设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中期考核在建设期的第二年年底进行,中期考核的合格指标应达到建设期任务的50%。对中期考核达到要求的专业,学校继续投入进行建设;对未达到要求的,将取消其重点专业设置资格。建设期满,完成建设期任务的专业视为考核合格,并择优推荐申报省级重点专业。
& 每年12月,对本校省级重点学科进行自查,主要内容包括年度阶段性目标完成情况和经费开支情况等,并于次年1月将自查报告报送省教育厅。
五年建设期满,省教育厅将对省重点学科进行验收评估,主要内容是建设计划任务完成情况和经费使用情况。验收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并将验收结果作为下一轮省重点学科立项的重要依据。
第七章& 预期建设成效分析
湖北省重点学科(年)建设成效汇总表
学校名称: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学科名称:戏剧与影视学
学科整体情况
建设前(2013年)
建设期间(年)
建设后(2015-
建设前后对照增长率(%)
已毕业的本科生(人)
已毕业的硕士生(人)
副高职称(人)
正高职称(人)
国家杰出人才基金获得者(人)
获长江学者与楚天学者(人)
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总数
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总经费(万元)
发表论文总数(篇)
核心期刊论文数(篇)
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篇)
出版著作总数(部)
申请专利数(项)
授权专利数(项)
已获得的国家级科研奖(项)
已获得的省部级科研奖(项)
已获得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项)
已获得的省部级教学成果奖(项)
主办国际会议(次)
主办国内会议(次)
仪器设备总值(万元)
图书总藏量(万册)
其中电子图书(万册)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省级重点学科建设
专项经费管理办法
&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建设研讨会召开
日下午,&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建设研讨会在行政楼602会议室召开。院长沈振煜,常务副院长孙松发,副院长李雪早,&戏剧与影视学&学科首席负责人李敬一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会。会议由学科建设管理办公室主任科技处处长肖杏兵主持。
&&& 研讨会重点围绕&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的研究方向建设、专业发展建设、共同平台搭建和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展开。此外,为有效整合学科队伍,提升学科水平,进一步强化&戏剧与影视学&的龙头地位,会议还充分研讨确定了&戏剧与影视学&学科建设总体目标及&播音与主持艺术&、&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表演与戏剧影视美术&、&广播电视编导&四个学科方向的分目标。
&&& 会上,广播电视编导方向的学术骨干刘萍,以中国传媒大学学科建设的思路为例,指出在学科研究方向建设上,广播电视编导方向要增设教研室,根据社会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教研活动。她建议,&建立学生音、视频库,收集保存历年实践教学、科研文档,开展相关展览以提升师生的创作灵感。&她还补充道,广播电视编导方向将改革毕业论文审核标准,开设特色实验班并根据教学实际编写实用性教材,满足现阶段的市场就业需求。&
&&& 播音与主持艺术方向学术骨干李黎明就该学科专业发展建设发表看法。他认为,&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的发展需要重抓课改班,将科研与教学齐头并进,将教学和实习实训相结合。他表示,近几年我校相继与武汉电视台、湖北东风电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媒体洽谈合作,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有利于我校培养创新型实用型人才。&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刘静则表示,&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的建设需要加强高端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引进,实行&导师制&,落实名师与青年教师&一对一&的帮扶计划,打造一支双师型教师队伍。
提升学科水平搭建平台是关键。与会人员就我校重点学科平台建设和机制建设各抒己见。表演与戏剧影视美术方向的学术骨干张征认为,搭建校级公共平台要立足社会现实,以行业就业率为目标,在对市场进行跟踪调查、了解市场就业趋势的基础上,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针对管理机制的完善方面,动画与数字媒体艺术方向学术骨干王瞻宁表示,应加强实践教学检查、调整组织结构和师资队伍结构。&只有明确&戏剧与影视学&的目标、建设手段和管理机制,才可能提高课程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推动精品课程的建设。&
李敬一则表示,&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建设下一步将积极打造一流学术团队,成立学科建设领导小组和下属办公室的同时,努力申请项目经费并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做到&大事大办,特事特办,实事实办,好事好办&。
沈振煜总结说,学校将进一步明确&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的总体目标、内涵建设思路,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推动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强化&戏剧与影视学&在我校的龙头学科地位。
&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征集项目
答辩评审会
&日,&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征集项目答辩评审会在行政楼602会议室如期召开。本次项目评审是&戏剧与影视学&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013年3月份获批以来的首批征集课题评审。
担任此次评审会的专家有院长沈振煜、科技处处长肖杏兵和来自重点学科五个学院的负责人,他们是重点学科首席负责人李敬一教授、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刘九洲教授、表演艺术学院院长张征教授、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世萍教授、动画与数字研究院院长陈瑛教授。
&本次会议重点评审了12个征集科研项目。经过3个小时的答辩评审,会议确定了一批今后需要重点支持和推进的项目内容。同时结合项目答辩评审情况,各位专家还围绕重点学科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思路进行了交流讨论。刘九洲院长认为,重点学科项目建设应当做到:&一是以项目聚合各专业力量,打造重点学科建设平台,二是突出重点学科实习平台的建设,以平台为基础达到产学研结合的目的&。张征院长提出需要进一步加大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力度。李敬一教授作为&戏剧与影视学&重点学科首席负责人,肯定了项目评审会议的及时性与必要性,并对组织力量编撰重点学科建设大事记等重要工作提出了建议。
沈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重点学科建设要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凝聚团队力量,与行业互动结合。要抓好团队建设工作,充实和完善平台建设,努力完成一批高难度高质量的科研课题,切实提高重点学科建设质量和效益。&
本次评审会由科技处处长肖杏兵主持。据悉,本次科研项目答辩评审会议结束后,还将召开重点学科建设院长讨论会,进一步推动落实重点学科建设的有关事宜。
我校召开2013年青年教师科研培训会议
日下午,2013年青年教师科研培训会议在圆形报告厅召开。院长沈振煜、科技处处长肖杏兵、思政课部主任梅传声、外国语学院院长郑征、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叶同春、图书馆馆长邓均华、&两代会&宣传委员丁智擘、新闻传播学院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副教授屈定琴、文化管理学院教授叶鹏及各学院青年教师参加此次会议。会议由肖杏兵主持。
&屈定琴围绕横向科研课题发言。横向科研项目是指由社会需求单位,如企业、政府机构等委托的科学研究等项目。屈定琴强调了横向科研课题的重要性,介绍了横向科研课题相互间的承接、实施中的体会和四个主要步骤,即选题立项、过程管理、经费申报、推广跟踪四步,还以学校老师曾经研究过的课题为例,对横向科研课题作出深入的具体性的讲解。
丁智擘围绕纵向科研课题发言。纵向课题是指由各级政府指定的科研行政单位,如教育部、教育厅等代表政府立项的课题。她介绍了纵向课题的两大分类,并列举事例作出深入讲解。她还就课题申报的日常准备和临时准备作出具体说明,着重强调了课题名称学术、简明、新颖、具体的特点。
叶鹏以项目申请书的填写方式及信息检索为主题发言。他详细讲解了项目申请书的填写、项目论证、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基本思路、研究方法及重点难点。邓均华则围绕着查找科研常用的信息资源、检索方式展开论述。
谈及青年教师的成长与科研工作,肖杏兵提出并解答了三个问题,即高校为什么要做科研、我校为什么要做科研,和青年教师为什么要做科研。他说:&学校做科研,是高等教育发展形势所迫、实现阶段性发展任务所需、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所系的原因。&他用具体数据介绍了我校青年教师科研工作的现状,并且鼓励我校青年教师积极展开科研工作。
沈振煜作总结发言并介绍了科研团队人员名单及申报情况。他对国内外大学的科研状况作出比较,强调了学校科研的必要性,并对我校科研人员提出更新思想观念、加强课题创新、真抓实干,厚积薄发、创造自身特色的要求。
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研讨会召开
为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版)修订工作,日上午,教务处组织各学院负责人在602会议室召开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意见征求座谈会。与会人员主要围绕各学院专业定位、核心课程设置标准、如何凸显专业特色以及未来3年如何进行专业建设积极交流研讨。常务副院长宗微出席并讲话。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叶绪民主持。
&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也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叶绪民表示,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历时1年多,方案的落实到位、有效运行离不开各学院的积极参与和实践。他希望在座各位根据各自学院专业特点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与会人员首先围绕各自学院本科专业定位、核心课程设置、特色专业修订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进行汇报。新闻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叶同春表示,该院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小修小补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科建设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和前瞻性,&根据时代发展和人才培养定位,学院将开设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同时,加强专业实践教学比重&。谈及未来3年专业建设,叶同春表示将进一步有效整合专业、整合资源。为培养个性化人才,叶同春建议,学校还应探索如何打破专业限制,鼓励学生根据兴趣在全校辅修10至20分的&通关学分&。
&座谈会上,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副院长刘静围绕该院专业特点,指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将根据行业需求,以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为基础进行修订。&方案修订应坚持科学化、专业化原则,注重表述的逻辑性,不能太粗放,这样才能为未来的专业建设打好基础。&艺术设计学院院长李世萍则表示,该院将在打通专业课程选修、克服实践教学薄弱环节方面积极探索,未来3年计划启动艺术展览馆的筹建工作,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尽力。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荣琦认为,专业定位可根据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进行设置,但也不能盲目跟风。他提出,课程设置方面可进行&修完专业核心课程后再选修其他课程&的探索,多元化培养人才。文化管理学院院长颜海表示,该院秉承&文化&特色,坚持&管理&为根基的原则,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详细修订。他还提议,&人才培养方案应加强顶层设计,共性方面可制订统一的验收标准可提高修订效率。&传媒技术学院院长黄求根谈及该院未来3年专业建设时表示,将努力扩大学院招生规模;严格落实学校相关要求,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表演艺术学院教学秘书罗妍围绕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定位、课程设置等方面表示,该院将搭建专业课程互通平台,积极整合资源。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师刘冠男表示,在专业建设方面,该院对毕业论文设计和毕业实习如何更好衔接进行探索,统一课程设置专业性,并将毕业论文设计改为提高动手能力的创作报告,提高了动漫人才的培养质量。
会上,叶绪民还强调,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不是各自学院自己的事情,而是大家共同思考的问题。随后,他还简单介绍了教务处2014年的工作计划,表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服务好学校事业发展。
宗微总结说,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制订应加强顶层设计,坚持科学、严谨、实用的原则,发挥团队协作力量,修订出更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宗微强调,下一步各学院要积极转变作风,加强教学管理,以良好的教风带动学风;积极筹备成立纯粹的学术委员会;定期定员召开教务工作例会。宗微还指出,&提高办学质量,任重而道远。&各学院应积极整合和规范专业建设,加强实践教学,注重专业能力训练,打造并提高自身的&看家本领&。最后,她希望各学院的专家骨干在学院和专业建设方面积极谋划,&眼光不应总放在过去,规划设计应有前瞻性,传媒学科的建设更是如此&。
第三章 &团队与名师篇
第三章 &团队与名师篇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科研团队简介
&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科研团队一览表
团队负责人
新闻传播学院
电影叙事策略科研团队
青年科研团队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虚拟现实动画创新科研团队
青年科研团队
新闻传播学院
中国微电影发展科研团队
青年科研团队
新闻传播学院
影视剧创作科研团队
青年科研团队
表演艺术学院
音乐剧创编科研团队
领航科研团队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主持人副语言培养科研团队
领航科研团队
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网络播音主持艺术科研团队
领航科研团队
新闻传播学院
全媒体新闻传播科研团队
领航科研团队
电影叙事策略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电影叙事策略科研团队 & & &
团队类型:青年科研团队 & & &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团队负责人:万丽娅
团队构成情况:万丽娅& 雷莹 &黄晋 &柯婧 & 张歌
团队的形成背景、研究方向:团队成员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骨干教师。在电影叙事学的大背景之下,每个老师根据自己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与路径。本团队中,既有研究电影理论与电影批评方向的成员,也有剧本创作、电影录音、影视后期等不同方向的成员,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团队,也是一个具有可塑性与创造力的团队。
一、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如下:
1、小说改编电影的叙事策略
2、电影剧本创作中的叙事技巧探析
3、大片镜头画面叙事技巧研究
4、电影叙事中的声音叙事特色
5、3D电影的叙事特色研究
二、年度目标
1、2013年度目标: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整合。
2、2014年度目标:完成论文的研究与写作。
3、2015年度目标:整理所有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三、总目标
通过团队的研究与合作,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共同进步。
四、今后的发展目标
青年团队的建设促使所有成员实现个人发展目标。通过所研究的项目,对当下的国内电影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
虚拟现实动画创新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虚拟现实动画创新科研团队 & &&&
团队类型:青年科研团队 & & &
学院: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
团队负责人:刘冠南
团队构成情况:刘冠南& 张佳丽&&黄莹 &马双梅 &杨明 &尤丹 &荆茜 &方慧 &刘融融 &尹霁佳 &张冬瑾 &邹超颖
团队的形成背景、研究方向:本团队是在动画创新实验中心无纸动画实验成立的基础上,为了研究和解决无纸动画的制作和教学研究,同时为学生搭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创新活动平台,并以竞赛和展览活动为依托,促进我院的教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全面提高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第一阶段:年度
1、改革动画专业课程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本着&必需、够用&为原则,根据行业需求,对动画专业有关课程内容进行适当的增、删,将传统动画教学模式逐渐改革为无纸动画教学;
2、培养青年教师,选送青年教师到合作企业实践锻炼,通过参与合作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从而开阔眼界,加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着力提高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3、团队定期开展研讨,聘请承担有科研项目的老师或企业一线的项目专家,介绍他们项目研发的经验或讲授最新的计算机技术知识等;
4、将课堂学习、课内外实践、竞赛创作三者相结合,从低年级的时候就希望能养成学生随时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提炼生活进行创作的习惯,启发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培养他们的自我动手能力,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阶段:年度
1、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选送1-2名优秀教师到企业顶岗,并给予经费支持,继续取得&无纸动画教师资格认证&,提升团队实力;
2、进一步改革专业课程内容,合作企业共同进行专业前沿知识习讨,促使新的技术和课程不断的加入,提升无纸动画的教学水平;
3、组织团队教师编写无纸动画相关教材1-2本;
4、积极申报校级精品课程1-2门,争取将现有校级精品课程扩充完善资料,冲击省级精品课程。
第三阶段:年度
1、完善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的转化,在积极开展和研究探索过程中,合理分析学科领域中的新知识和新方法,将无纸教学研究和教学成果进行有效的转化,指导学生创作能形成一些具有国内影响力的作品;
2、建立无纸动画培训认证资格体系,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同时,让学生毕业之前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增强学生就业能力;
3、完善原创动画片《阿寻的世外桃源》系列剧集制作,进一步加强团队人员共创性,逐渐完善团队建设;
4、实现打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品牌团队&,打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无纸动画教学研究创作品牌,策划学院动画类竞赛和展览活动,提升高校知名度。
今后的发展目标及预期成果
为进一步完善科研团队建设,拟达到以下目标:
1、编写无纸动画相关教材1-2本,完善配套科研书籍资料;
2、团队每年争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2篇;
3、建立无纸动画培训认证资格体系,将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为学院创收集资;
4、完善科研学术梯队,能够承接社会与无纸动画相关的横向课题;
5、实现打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品牌团队&, 打造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无纸动画教学研究创作品牌。
中国微电影发展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中国微电影发展科研团队&
团队类型:青年科研团队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团队负责人:瞿文妍
团队构成情况:瞿文妍&&吴迪 &熊文醉雄 &丁智擘 &程尚 &陈颂 &程以鹏
团队的形成背景、研究方向:本团队成立得益于学院领导班子非常强的创新理念和决心,成员来自于新闻传播学院三个系:广播电视编导系(3名)、广播电视新闻系(3名)、中文系(1名),是一支全部成员平均年龄不超过30岁的年轻教师队伍,都是具备非常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教师,成员研究方向从影视理论到影视实践,理论与实践兼顾,从文学理论到新媒体研究跨学科整合科研优势明显。在当前微电影创作的潮流与趋势中,本团队的形成旨在整合相关学科在影视创作中的作用和优势,弥合影视理论与实践之间常有的鸿沟,跨学科进行资源整合、合作创新。团队的研究方向拟整合研究基础、结合成员优势,围绕国内微电影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展开。
拟开展的研究工作:国内微电影实践调查和理论研究。
在此研究目标指导下,本团队的具体分工如下:
瞿文妍负责研究微电影创作;吴迪负责研究微电影生态;熊文醉雄负责研究微电影的美学价值;丁智擘负责微电影的新媒体受众研究;程尚负责微电影文本研究;陈颂负责微电影技术研究;程以鹏负责微电影营销模式研究。自此,从理论到实践、从前期到后期、从艺术到技术、从传者到受者、从制作到营销建立起了一个完整的研究圈。
年度目标:
2013年,广泛调研,查阅和观看微电影从诞生至今的相关作品和文献资料,同时与国内微电影创作团队进行业内交流,试图梳理出其发展路线,例如整体题材,制作和包装特点,从前期创作到后期市场运作方方面面,各时期是否有明显变化,制作微电影2013年度发展报告。
&2014年,继续搜集相关资料,持续观察其发展走向,并将重点放在网络热议和高回报的作品分析上(至少三部),结合微电影文本分析、受众分析和营销模式研究找出其成功原因,分析结果。在持续调研的同时挂靠校园平台和教学实践,进行实验性质的微电影创作(至少一部),从实践层面去检验已有结论。
&2015年,汇总前两年的实践和调查成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不同分析研究思路,旨在发现微电影在看似自然,实则经过市场考验和衡量标准下所走出的发展路线,总结成功作品和失败作品背后的原因所在,为后来的艺术创作进言劝行。争取将理论研究成果汇集成书并出版。
三年总目标:
三年中,本团队成员将会围绕以下多方面的内容进行研究探讨,跟上微电影发展的趋势和国内外形势。
(1)通过搜集国内微电影相关作品和文献资料,作品及观众数量等,并预测其接下来的发展趋势和市场走向;
(2)通过对代表性的作品建立微电影发展年表和大事记,并以图表方式描绘其自诞生以来的发展情况,包括团队,行全方位的分析来找出其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为之后的微电影创作提供参考意见;
(3)通过创作微电影(策划、投资、剧本、拍摄、剪辑、包装、推广等)的完整流程来推理和验证国内微电影创作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理论提炼和总结,建立国内微电影理论体系。
今后的发展目标:
1、对国内微电影的发展情况进行持续观察,并且不断的更新发展年表和大事记,及时跟进最新的微电影发展趋势,看其是否符合团队的方向预测。
2、跨学科团队科研的想法一旦获得支持,特别是通过第一个研究方向的检验和锻炼,本团队将越来越成熟,并延续团队自身的科研特色,对交叉学科、学科交叉领域进行多方研究,取得更大发展和科研成果。
3、希望本团队的年轻老师能成为学校将来微电影理论与创作方向的骨干教师,具备相当科研与教学能力,虚心学习,与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其他高校传媒类同类专业教师队伍抗衡并勇于超越他们。
&4、希望本团队的年轻教师掌握微电影发展趋势,拥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水平,为学校与国内外高校进行合作交流、提高学校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贡献
影视剧创作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影视剧创作科研团队
团队类型:青年科研团队
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团队负责人:屈定琴
团队构成情况:屈定琴& 刘萍& 代辉& 尹利群& 张歌
团队的形成背景、研究方向:团队成员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骨干教师。在影视行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之下,每个老师根据自己不同的学术研究方向,找到适合自己的具体研究课题与路径。本团队中,既有研究影视理论的成员,也有剧本创作、影视导演、影视制作、影视录音、影视后期等不同方向创作的成员,可以说是一个比较全面的团队,也是一个具有可塑性与创造力的团队。
一、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研究内容如下:
1、小说改编影视剧的方法研究
&目前名著和点击率高的网络小说,成为影视剧改编的热点,本研究主要分析小说改编影视为什么成为热点。小说与电影、电视剧是不同的艺术门类,其异同点是什么?怎么才能成功地将小说改编成影视剧,并获得口碑与票房、收视率的双赢。
2、影视剧本创作中的技巧探析
探讨影视剧本创作的方法和技巧,并将理论付诸实践,指导影视剧本创作;或从影视剧本创作的实践中总结归纳相关技巧和方法,形成理论上的完善和创新。
3、电视剧受众研究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在收视率为王的时代,电视剧受众研究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电视剧再生产的问题,关系到电视剧如何健康发展的问题。
4、影视剧审美化发展研究
影视剧有教育功能,也有娱乐功能,探讨影视剧具有娱乐性而非娱乐化很重要,影视剧审美化发展有一个漫长的道路,需要我们时刻保持正确的方向和保证正确的导向。
5、电视剧叙事研究
&&& 电视剧作为一种叙事艺术,其叙事特点是用画面和声音进行叙事。因此电视剧的叙事具有独特的特点。
7、影视剧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研究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影视剧高额利润驱使很多创作者只关注影视剧的商业利益,而忽视影视剧作为艺术的艺术功能,往往出现影视剧品位低下的现象;另外一种情况是影视剧的品位很高,但是票房和收视率却并不好,影响影视剧的再生产,因此如何在艺术性与商业性上获得平衡,将是一个现实而又长远的话题。
二、年度目标
1、2013年度目标
关注当下电影和电视剧热点问题,关注获奖和票房、收视率高的电影和电视剧,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整合,写出调查报告。
2、2014年度目标
继续关注当下电影和电视剧热点问题,关注获奖和票房、收视率高的电影和电视剧,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与整合;关注社会热点,寻找合适的题材,进行影视剧本创作;选取有市场前景的影视剧本,进行拍摄制作,并寻找发行渠道。
3、2015年度目标
完成论文和著作的研究与写作;整理所有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
三、总目标
通过团队的研究与合作,以科研带动教学,实现科研与教学的共同进步,并实现产、学、研一体化。
四、今后的发展目标
团队的建设促使所有成员实现个人发展目标。通过所研究的项目,对当下的国内影视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与启示。最长远的规划能够打造出一个既能进行学术研究,又能进行实际创作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双师型团队。
音乐剧创编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音乐剧创编科研团队
团队类型:领航科研团队
学院:表演艺术学院
&& 团队负责人:张征
&& 团队构成情况:张征 &沈洁 &陈斌善 &张龑 &付莉 &&郑雅丽 &&吴巍丽 &李静涛 &顾雅欣 &周薇 &黄璐 &&杨哲芬 &&牛菁 &冯微 &潘琼 &袁新民 韩伯晨 &罗妍 &王玥
团队的形成背景、研究方向:表演艺术学院科研团队有17位教师组成,该团队的组建涉及到我院课题创新研究教研室、影视表演教研室、音乐表演教研室、声乐教研室和综合实训实验室等5个专业教研室。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5人,中级职称7人,研究生学历的5人,学术型教师占30%,应用实践型教师占70%,教师知识结构丰富,专业素质高,并具有较好的科研能力和科研基础。大多数毕业于国内外著名的艺术院校,教学思维敏捷,教学方法手段新颖有特色,老师们兢兢业业、勤奋上进,教学质量显著。在高规格、高水平的国际、国家级的艺术舞台上获得各类专业比赛大奖数十项。
表演艺术学院科研团队的研究工作及目标主要以应用型研究为主,拟开展的和正在研究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新专业方向&演艺主持&的课题研究
今后的发展目标:以&演艺主持&课题研究为依托,加快专业学科建设,使演艺主持成为真正意义上一门专业学科。提升演艺主持专业的知名度,并在全国传媒类艺术高校中形成普及性的专业学科。第一、着力于培养一批高质量高效率的演艺主持人才,为社会做贡献。第二、带动和培养一批从事演艺主持研究与教学的年轻骨干教师,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第三、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加快课程建设,规范和优化课程体系,体现先进科学的专业教育思想。第四、加强演艺主持专业教材的建设。带领团队教师编写演艺主持专业各类课程的教材,使其课程内容规范化和系统化。
二、结合表演艺术学院的有利资源,综合音乐表演、影视表演、舞蹈表演、演艺主持这四大专业方向,成立音乐课题研究班,着力于音乐剧研究与教学。
三、整体发展思路与规划
1、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优秀人才,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
2、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组织科研培训和学习,普及科研知识,组织教师参加国际、国家级等高水平的教学研讨和学术交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与水平。
&&& 3、积极申报科研立项和精品课程。
&&& 4、提高科研成绩。达到论文发表人数教师比为40%,艺术作品的创作以教研室为单位,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继续开展表演系文化周活动,参与高平台的演出实践,排演毕业大戏等。
&&& 5、与行业之间进行横向联会,纵向多层次的联合传媒行业进行实践,加大社会艺术实践的参与力度。
主持人副语言培养科研团队
团队名称:主持人副语言培养科研团队
团队类型:领航科研团队
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团队负责人:李敬一
团队构成情况:李敬一 &辛逸乐 &黄金婷 &谭珊&&朱砂
团队的形成背景、研究方向:了解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对受众的探究与把握,是受众与主持人目标与价值达成一致的基础与必然途径,也是主持人形象塑造获得受众认同的必要条件。以受众认同为目的的主持人形象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戏剧与影视学考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