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族歌手根呷的老婆唐卡嘎玛呷孜的简介

您的位置:
十年如一日传承钦孜派唐卡——次仁罗布
时间:编辑:西藏中国青年旅行社
唐卡作为西藏独特的产物,已经有了多年的历史。这一西藏特色能够传承至今,是在很多前辈大师的努力下才得以完成的,次仁罗布就是其中之一。
偶然间与钦孜派唐卡结缘
次仁罗布是拉萨市曲水县人,1980年刚刚初中毕业的他就师从著名钦孜派唐卡画师丹巴嘉措之子次仁学习技艺,他对启蒙老师次仁有着很深的感情,“那个时候我还小,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次仁老师在我们学校旁边画画,当时我就很感兴趣,初中一毕业就跟随次仁老师学习画唐卡,一学就是5年,现在想起来,时间过得可真快,一晃就是28年了。”
次仁罗布很感谢次仁老师对他的栽培,“如果当时没有次仁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也不会取得现在的成绩,所以如今我会愿意帮助更多的人去了解、学习钦孜派唐卡。”
“我平时也会帮助寺庙进行一些唐卡的修复工作,像大昭寺、色拉寺等,只要是我能帮得上忙的地方,我一定会尽全力。”次仁罗布除了给一些寺庙绘制唐卡以外,自己还经营着一家小店,店面虽然不大,但里面展示的作品可不少,前来订购唐卡的顾客更是络绎不绝。“店里现在放置的唐卡基本上都被订购了,有时我还会赠送一些作品给别人,不为别的,就是想让更多人了解钦孜派唐卡。”
钦孜派唐卡的历史渊源
“钦孜派唐卡是由艺术大师钦孜钦莫于15世纪中叶创立的,目前是西藏重要的画派之一。我们这个画派的绘画风格对后藏艺术产生了较广泛的影响。一般来说,钦孜派比较擅长对密宗中佛、菩萨等题材的描绘。”一聊起钦孜派的由来,次仁罗布就像对自家门牌号的了解一样,信手拈来。
据次仁罗布介绍,钦孜派创始人钦孜钦莫大师一生不仅潜心致力于艺术创作,同时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艺术家。这些传承人在17世纪的西藏艺术创作舞台上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像山南的曲科杰寺密宗乐园殿、拉萨的哲蚌寺集会大殿等一些有名的建筑中,都能看到钦孜派的艺术家们绘制的壁画及唐卡。”
以后的工作重心可能会无偿带徒
次仁罗布是中国西藏唐卡之都协会的理事,这个协会就是为了让大众更直观地感受唐卡艺术。据次仁罗布介绍,中国西藏唐卡之都预计将在11月初对外开放,他也会在那里带更多的徒弟。“以后我的工作重心可能更多地会放在那里,因为我不想让这么优秀的传统文化流失,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一定会将我知道的都传授给他们。”
说起无偿带徒弟,次仁罗布有自己的想法:“现在很多家庭也都不容易,我这样做一是可以减轻徒弟家里的经济负担,另一个就是想让他们无后顾之忧,有了一门手艺之后好好将钦孜派唐卡发扬光大。我收徒弟有个标准,就是年龄不能太大,这样学习起来也比较快,我自己也是在这几十年的不断摸索中,才慢慢悟出了一些门道,我希望我的徒弟可以在唐卡文化的推广中传递正能量。”
次仁罗布以后还打算将钦孜派的一些绘制技艺整理成册,从而更加全面地展示钦孜派唐卡。当问起为什么不将手艺传给自己的孩子时,他眼里满是慈爱:“我对孩子们的想法不太克制,如果他们有兴趣我就会教,没有的话我也不强求,画唐卡这件事情勉强不来,就像你如果被迫选择了一份不喜欢的工作,你肯定也不会高兴一样。”
当问起平时有什么业余爱好时,次仁罗布说道:“我也没什么兴趣爱好,就是喜欢画唐卡,只要是有关唐卡艺术的东西我都喜欢。平时没事干也爱琢磨一些钦孜派的绘制技巧,这样我在教徒弟时才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
次仁罗布就是这样一个人:简单而又坚持。一个普通的藏族汉子几十年如一日,就是为了让钦孜派得到大众认可;而通过他的坚持,钦孜派唐卡才得以不断丰富,唐卡艺术的内涵也得以很好延伸。
拉萨当地中青旅:一位“80后”西藏僧人的唐卡艺术梦
日10:59&&&&来源:
原标题:一位“80后”西藏僧人的唐卡艺术梦
在西藏自治区群艺馆的钦孜派唐卡展厅里,32岁的桑杰顿珠身披绛红色僧袍,双手来回比划,热情地为观众介绍自己历时一年半创作的《喜金刚》系列唐卡。
桑杰顿珠出生在昌都地区昌都县约巴乡的偏远村寨,家里算不上殷实,却充满艺术气息:他的爷爷顿都拉松和爸爸尕玛根敦都是当地颇有名气的嘎玛嘎赤画派唐卡大师。
从乡村孩童到西藏自治区一级唐卡画师,桑杰顿珠整整花了20多年时间才圆了自己的“唐卡艺术梦”。“我从小就羡慕爷爷和爸爸,如果给我一支五彩的笔头,我也要画出心里满满的色彩。”他说。
8岁那年,小桑杰开始跟父亲学习嘎玛嘎赤画派唐卡绘画技艺,从最基础的勾线开始,一次次下笔又一次次抹去。勾线功底纯熟后,构图、上色等功课又轮番上演……一支笔给了他一个世界。与同龄人相比,他少了顽皮,多了宁静。
年龄渐长,从小就爱幻想的桑杰顿珠很快领悟到嘎玛嘎赤画派的“魂”――诗情与意境。18岁那年他正式出师。但后来一次机缘巧合,让他转而学起了钦孜画派技艺。
钦孜派唐卡绘画于15世纪由贡嘎岗堆?钦孜切姆创立,这一画派擅长以藏传佛教密宗中佛、菩萨等为题材,人物面相多为威严的忿怒相,且具有立体感,与嘎玛嘎赤画派有较大差异。
2003年桑杰顿珠第一次在拉萨见到钦孜派绘画时,发现与自己擅长的画风不同且独具艺术美感,没多想便决定冲破自我,“拿下”钦孜派唐卡绘画技艺。
“我还年轻,有足够的精力学习新的艺术类型,况且我有嘎玛嘎赤画派的功底,学起来应该不难。”桑杰顿珠说,“钦孜画派的传承人并不多,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项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尽一把力。”
下定决心后,桑杰顿珠开始行动。他三天两头前往存有大量钦孜派壁画和唐卡的贡嘎曲德寺,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学习、临摹。天黑了,他便用手机拍下未临摹完的壁画和唐卡,带回拉萨继续加班。
钦孜派画风精密而复杂,为此桑杰顿珠没少吃苦头。有时眼睛累极了,笔下出现幻影,他只能闭上眼睛凝神片刻后接着绘画,常常熬夜到天亮。
“我相信临摹是最好的老师。”他说,自己独自面对壁画和唐卡的真迹度过了足足5年的白描时光后,才真正地掌握了钦孜派绘画作品中的动态和神韵。
畅游在藏传佛教的世界久了,桑杰顿珠渐渐领会到佛学功底对唐卡绘画的重要性。“学习唐卡绘画的同时,还得学习佛经,这样才能在创作时真正做到身、语、意合一,并有所创新。”他说。
于是,2005年桑杰顿珠入寺为僧,潜心修习佛理,后经上师允许,离寺修行。如今,他除了严格遵循着僧人的宗教仪轨,剩余时间几乎全扑在唐卡创作上。
出自桑杰顿珠之手的《喜金刚》和《秽迹金刚》等一系列唐卡精品陆续出炉,并得到钦孜派唐卡绘画大师们的肯定。目前,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意将他的作品申报为区级非遗传承人。
“唐卡绘画不只是一种艺术,也是对佛菩萨的供养。作为僧人和唐卡画师,每一笔都必须细心并投入身心。”他说,自己的作品不打算出售,只要能展现在更多的人眼前,心里就很满足了。(新华网拉萨4月16日电 记者许万虎)
(责编:闫妍)
扫描二维码浏览    
认知统一战线唐卡艺术系列丛书—嘎玛嘎孜画派唐卡
(货号:l8.17)
开&&&&&&本:16开页&&&&&&数:字&&&&&&数:I&&S&&B&&N:0售&&&&&&价:666.40元
原书售价:980.00元品&&&&&&相:运&&&&&&费:北京东城
至快递:6.00元上书时间:购买数量:(库存3件)
微信购买商品分类:关 键 字:详细描述:暂无详细描述。
店主推荐880.00元480.00元150.00元266.00元330.00元
&店主QQ:手机:微信:微信订阅号:北京博文书社实体店地址: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北小街内2号楼一层534.00元550.00元150.00元150.00元150.00元150.00元150.00元830.00元360.00元126.00元
Copyright(C)
孔夫子旧书网
京ICP证041501号
海淀分局备案编号
成功加入购物车来自:恐龙书社您可以西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第十一代传承人再展“指尖神韵”
  藏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第十一代传承人再展“指尖神韵”
  【解说】4月24日,“指尖神韵”西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传承人丁增平措个人作品展在拉萨开幕,30多幅精品唐卡展示出自藏族民间唐卡艺术家指尖的独特“神韵”,同时为喜欢唐卡艺术的市民及游客呈现一场文化艺术盛宴。
  丁增平措于1986年出生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是西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第十一代传承人。他自幼跟随其爷爷、西藏唐卡大师嘎玛德勒学习绘制唐卡。至今其创作、绘制的不同尺寸唐卡、壁画已达到400余幅。
  【同期】(西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第十一代传承人 丁增平措)
  从11岁开始跟随爷爷嘎玛德列学习画唐卡,从基础绘画白描开始学习,到现在已经有20多年了,一直在我的爷爷嘎玛德列身边学习。
  【解说】丁增平措告诉记者,绘制唐卡需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对每一笔画需要精益求精,来不得半点马虎,但是当他还是幼年时,曾有过内心静不下来,甚至对绘制唐卡产生过动摇的情况。然而,其爷爷的谆谆教诲及家族的使命,让他很快抛开杂念,重新握起笔接下90岁高龄的爷爷传递给他的“接力棒”。
  【同期】(西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第十一代传承人 丁增平措)
  我对绘画很感兴趣,也很喜欢,主要是我们家族包括我爷爷嘎玛德列,嘎玛噶赤画派已经传了十一代人,我是家族第十一代传承人,所以觉得到我这里同样需要继续传承下去。
  【解说】“85后”的丁增平措虽然刚过而立之年,但在他的家乡这位年轻的唐卡画师,常年开展嘎玛噶赤画派传承人的培养工作,招收来自各地的学徒,并免费为他们传授嘎玛噶赤画派唐卡的绘制技法,免费为学徒提供食宿,解决他们在生活上的后顾之忧。
  【同期】(西藏唐卡嘎玛噶赤画派第十一代传承人 丁增平措)
  现在嘎玛噶赤画派已经在很多地方流传广泛,手工绘制的唐卡质量也非常好,我们家乡有很多青年也喜欢画嘎玛噶赤唐卡,我也想培养更多的学徒,对此也有很大的信心。
  【解说】“指尖神韵”西藏唐卡系列展自2014年举办以来,共举办了10期唐卡系列展,6期唐卡传承人论坛,成为外界了解藏族唐卡艺术、唐卡艺术家展示技艺的良好平台。
  记者 贡桑拉姆 西藏拉萨报道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责任编辑:AP010
本文相关推荐
涉事幼女先称“被两名老师强奸”,后又承认“编造了情节”。风波渐息,但漩涡仍在。
相比于各种以讹传讹的文章中描述的惊悚场景,“暗网” 的体量没那么夸张,但正在滋生壮大的暗网世界依旧引...
北京,没有2000万人假装在生活;只有那些不懂奋斗意义的人,才在假装生活、无病呻吟。
为什么买东西叫做买东西,而不叫买南北呢?终于找到答案啦!
经常会人会问:“总说日本房子比国内便宜,那日本的房价究竟是多少呢?”
24小时点击排行榜
频道信箱: news#(#改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藏族名字呷西哈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