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爵位时期王的爵位都有什么?

两周实行的是五等爵制度,即公,侯,伯,子,男.统称诸侯,这个是切实的封建制度,诸侯即有食邑也有在食邑的土地(即称为诸侯国)上行使政经军的通权.  比如郑国的君主爵位是&伯&称郑伯,楚国的君主爵位是&子&称楚子等等,(虽然郑国小而楚国大,但郑伯比楚子尊贵),春秋和战国便是承袭五等爵&封&&建&制度的各国君主坐大的结果.    到战国,诸强诸侯纷纷变法尤以秦为著,为了有利战争,鼓励战功,秦设立二十等军功爵,至始皇帝混一车马,废&封&&建&而兴&郡&&县&,就将二十等爵制度完全替代了两周的五等爵制度.  其二十等爵为: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请注意十九等关内侯和二十等彻侯(汉武帝时为了避他的名讳,改称为列侯,这也是两汉魏晋最正规的侯的爵位,)这两项.第二十等彻侯(下称列侯)从名义上来说,等同两周的五等爵(公,侯,伯,子,男),亦即诸侯,不过此列侯所谓之诸侯虽有固定分封的土地食邑,却没有在分封给他的土地上行使政经军的权利.他实质上是封地地主而不是封地君主.  再看十九等关内侯,他次列侯一等,也有收入,但与列侯不同的是,列侯的食邑是在分封给他的固定的一个县或几个县的范围内,而关内侯却不能称为严格称为食邑,只能称为食户,他收取的是规定的某地的若干户的食租.而两者有一相同之处,在于关内侯与列侯都可由受封者子孙世代相袭.    到了西汉,汉承秦制,将秦的二十等军功爵制完全接受.,并大部分接受秦的郡县制,因此汉也是实行二十等爵制而不行两周的五等爵.但西汉建国的时候,鉴于秦亡的教训,在国家制度上实行的是封建与郡县并行的政策,大量的分封自己的亲属为封国的国君,这些国君有土地的使用权和在土地上行使政经军的通权,实质上相当于两周的五等爵诸侯,但在名称上,这些封国的国君都称&王&了.而二十等爵中的关内侯,列侯,和秦制相比没发生很大的变化,在名义上,列侯相当于两周的五等爵的诸侯,实质上他们没有两周的五等爵的政经军各权而只食封邑.  汉高祖刘邦立国后,令众臣设誓:&非刘姓不得封王,非军功不得封侯&,可见君主对&王&&侯&两号的珍视.这里的&侯&.即指二十等爵位制中的第十九第二十两等最尊贵的封号.    七国之乱再至武帝集权后,封国的&王&逐渐失去诸侯的实质,形似囚徒,国家的政权越来越集中到中央手里,武帝一朝对外扩张最烈,战争多的同时,因军功而封侯的人也多,关内侯与列侯此时在历史舞台上扮演着他们的最意气飞扬的角色,但也有失落的时候,&苍天无意酬飞将,李广百战不封侯&成为千载以下感慨英雄者之扼腕事也.  武帝时期与侯爵有关的另一件大事,是将列侯与三公联系起来.若有臣子被拜为三公(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而此人尚未有列侯爵位的,则即时封为第二十等列侯,这被两汉后代视为惯例制度沿袭了下去.纵观武帝一朝,关内侯与列侯的分封,还是较多的按照军功来衡量,但在&武&功之外,凭&文&功而封侯的现象在逐渐增多.    昭宣中兴,是西汉的文治时期尤其是汉宣一朝,君主鼓励循吏,擢奖良二千石,地方官吏凭借&文&功政绩封侯的情况达到极盛.此二千石通指地方行政的最高级长官郡太守(或某些&比二千石&的郡都尉).其奖励的方式,有明召表扬,增加秩禄(比如郡太守的通秩为&二千石&,郡都尉的通秩为&比二千石&,作为奖赏,增加到&中二千石&),提拔为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等等,此外,往往伴随着赐爵关内侯的同步(提拔为中央政府的三公则直接封为列侯),从这也可以看出关内侯与列侯在两汉中相对于官职角度的地位.列侯视位三公,关内侯视为上卿(即中央的九卿再加上被称为外卿的执金吾)    昭宣中兴之后,国势日下,外戚宦官相继擅权.媚国君而大量私封其亲信子弟为侯,外戚一门数侯,中官一日数侯者屡见不怪,关内侯与侯爵始有贬值之势.而自西汉后期,君主卖官弼爵敛钱之风俞盛,不仅关内侯与列侯之高等爵封滥,低等爵位也是越封越贱,终至东汉后士民于二十等爵中只重廖廖在上之高等爵也.    王莽篡汉,他是一位理想主义复古者,再将二十等爵制度搁置,重行两周的五等爵制,其略.    新朝骤灭,二十等爵复行,然在光武中兴前,长时期的乱世,绿林赤眉等政权倐忽而兴倐忽而灭,其兴时往往滥加封赏,使得显官显爵在其间成为受人轻蔑的滥职,更始政权时,长安城歌谣唱道::“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 (中郎将与骑都尉都是&比二千石&的中央级显官),则成乱世的写照.    光武中兴,官爵制度重又回到了正轨,东汉沿袭西汉的二十等爵制未有大变,稍有不同的只在东汉将西汉的第二十等列侯再分为&县侯&,&乡侯&,&亭侯&三种,&县乡亭侯&统称为列侯,位视三公,而关内侯不变,仍次列侯(县乡亭侯)一等,位视上卿.西汉的列侯都是县级侯,然而县侯与县侯间,大小有别,食邑有差,有些大侯封地有数县之多甚至跨郡,有些小侯仅一小县甚至连一县都未满,这些差别比较难以在列侯名称上体现出来,因此到东汉再将列侯分&县,乡,亭&三等,有其实情所在.    三国之中的蜀国因以继汉为正统,所以完全照搬东汉的制度,而因蜀地狭小,封侯极少封&县侯&,多以&乡侯&,&亭候&封,以先帝玄德弃群臣后诸葛丞相之功高位尊权重德至,亦封止于&武乡侯&,即可为证也.    然而魏文帝受汉禅,按五行始终说,汉为火德魏为土德,火忌水而土喜水,五行即易朝制亦得作相应之易,文帝好文学亲儒士,改制之事想在受汉禅前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其制为复行两周五等爵但并不尽废二十等爵,这也是由于三国时期争战不休,凭文政武军之功受拜关内侯与列侯的人太多,不可骤废.因此魏制定下王之后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再后为列侯(县乡亭侯),再次为关内侯,至于关内侯以后,再设名号侯,次名号侯之后再设关中侯,关中侯后再设关外侯,这些都是曹魏制度的发明了.  这个制度的内容对后史读史者来说,有一个很大缺点,容易将公侯伯子男中的&侯&,与列侯中的&侯&,以及名号侯之中&侯&三者产生混淆,影响了对某些人物的定位.    因此读两汉三国史者,应特别注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这个时间,在此时前,史书上似未出现过关外侯的称号,而在此之后,好象资治通鉴中偶有几处出现过&关外侯&的字眼,另222年改制前,一般的侯名若侯前无&乡&,&亭&字眼,应该多是县侯.而在222年改制后,若有一些侯名出现,则就应该斟酌其是五等爵的性质(位在列侯与关内侯之上),是列侯性质(位在关内侯之上)还是名号侯(位在关内侯之下)的性质了.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一直以为武乡侯的“武乡”是地名
  尽管对周代的社会生产方式还有争议,但是毫无疑问的是,两周的“封建”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封建主义”的意思。“封建主义”这个词原本是日语中的词汇,后来被直接引入了汉语。而且,所谓的五爵制也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存在这些爵位的,所谓的公侯伯子男,只是孟子的杜撰而已,这个已经为考古学所证实了。所谓公,当时其实只是一种尊称,比如周公、召公,并非是公爵的意思。子也不是爵位,而是对异族统治者的称呼。比如鼓子、肥子等等。楚当时也是被视为异族的。
  疑问:    1,开始的时候,好象秦国的爵位和官职是部分的,比如白起为大良造,这个是怎么回事?    2,西汉既然完全接受了秦国的爵位制度(主要是军工了)为什么汉武帝还实行了11级的新的军功制度?
  汉朝时为什么很少听说有除列候、关内候以外其它的十八等爵位?
  作者:lion_辛巴 回复日期: 23:45:04 
    汉朝时为什么很少听说有除列候、关内候以外其它的十八等爵位?    -----------------------------------------------------------  你看看史记里面的年表,能封侯的大概有三类人。  1,祖上是侯的继承。  2,蛮族的降将;  3,有战功的将军。    好象那些丰厚的军人里面职位都是校维什么的,已经不低了,所以封个关内侯也差不多。或者是立大功的,好象大宛列传里面有个小兵砍了一个敌酋的脑袋,也丰厚!
  汉朝时为什么很少听说有除列候、关内候以外其它的十八等爵位?    -----------------------------------------------------------  当然有啦,只是这种得低级爵的人,很多人没有资格上史记、汉书的人物传,或者史家觉得该人的爵位太低因此不加记载。汉简里面可是多如牛毛。
  好文,受教多多,不过这句不对:“(虽然郑国小而楚国大,但郑伯比楚子尊贵),”西周初的楚国比郑国小。
  简答         建安二十年就出现过关中侯、关内外侯等,就算是咸熙五等侯,亦非魏文帝黄初年间。       县侯、乡侯及亭侯前面为地名,省略多半为县侯,如汉初的双相武安侯及魏其侯,都可找到对应的「武安县」及「魏其县」。而汉寿亭侯,应句读为汉寿.亭侯,非为汉.寿亭.侯,前者为亭侯,后者变成县侯。       至于武乡侯也一样,若武乡为县,句读武乡.侯,则为县侯;反之,若武为乡名,则读为武.乡侯。       相同还有西乡侯,可读西乡.侯(县侯,地名为「西乡」此县,故称「西乡县」),或读西.乡侯(乡侯,地名为「西」这个乡,可称「西乡」)。       地名单叫「西」或单叫「武」的乡,还真少见,倒是琅琊郡辖有「武乡县」,史载可考。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     --
  受教了。  东吴的情况怎样?比如张昭生前封了由拳侯,死后谥文侯,没明白什么意思。
  作者:翅膀折了 回复日期: 23:14:11 
    疑问:        1,开始的时候,好象秦国的爵位和官职是部分的,比如白起为大良造,这个是怎么回事?        2,西汉既然完全接受了秦国的爵位制度(主要是军工了)为什么汉武帝还实行了11级的新的军功制度?  ============================================================    1、爵位和官职应该是分开的,可能是古人在称谓时比较注重爵位吧;    2、汉武帝时期进行一定的创新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不可能一成不变,要知道汉朝应该不是一个因特循守旧的朝代
  再答         地名没写则为县侯,由拳侯当然是由拳县的县侯,查了一下,由拳县在会稽郡,今浙江省嘉兴县。       至于文侯为谥号,不属爵位。       故张昭生前为县侯(由拳县),死后谥文侯。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     --
  周公非公爵,但郑庄公就应是公爵了吧。
  作者:凌云雕龙 回复日期: 15:34:10 
    再答               地名没写则为县侯,由拳侯当然是由拳县的县侯,查了一下,由拳县在会稽郡,今浙江省嘉兴县。           至于文侯为谥号,不属爵位。           故张昭生前为县侯(由拳县),死后谥文侯。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         --  ===================================================      凌云兄学识广博,实令人敬佩。    对于张昭谥文侯一说,我估计这类似于帝王死后的谥号,就象春秋战国时的晋文公,楚庄王一般。    以上共为探讨,望各位高人共抒己见
  感谢楼主  诚请楼下的高手补充
  各们高手请继续
  听说过,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县候,  蜀地狭小不是问题,他们可以封魏国和吴国的土地啊,  谁敢说那些地方不是汉朝的,呵呵
  周公不是公爵,子也不是爵位    这个有什么证据呢  
  作者:benjour 回复日期: 09:22:20 
    听说过,诸葛亮的武乡侯是县候,    蜀地狭小不是问题,他们可以封魏国和吴国的土地啊,    谁敢说那些地方不是汉朝的,呵呵    -----------------------------------------------  但如果只封空头支票,将领会不满的.  毕竟象赵云那种不计较地位利益的人是少数.  更多的是象魏延,杨仪之流.  
  作者:benjour 回复日期: 9:28:20 
    周公不是公爵,子也不是爵位        这个有什么证据呢  -------------------------------------    呵呵,周公确实不是公爵,这里的&公&只是对国君的尊称,意为王室上公,辅佐周王.  就象孔子孟子老子一样,这里的&子&也不是指的子爵,而是尊称.    不过有些&公&确实指的是公爵.比如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就为公爵,但这是因为宋为商后,需要安抚所以尊以公爵位,而且宋国的君主作宾王家,是此有金文印证.  还有一些比如齐桓公、晋文公虽然是&公&但实际上只是侯爵,  最可笑的是楚庄王,都自称王了,但实际上他的爵位只是子爵。因为是叫做&楚子&,而不是楚王.:)      
  作者:红茶杨威利 回复日期: 09:41:44 
    作者:benjour 回复日期: 9:28:20        周公不是公爵,子也不是爵位            这个有什么证据呢    -------------------------------------        呵呵,周公确实不是公爵,这里的&公&只是对国君的尊称,意为王室上公,辅佐周王.    就象孔子孟子老子一样,这里的&子&也不是指的子爵,而是尊称.        不过有些&公&确实指的是公爵.比如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就为公爵,但这是因为宋为商后,需要安抚所以尊以公爵位,而且宋国的君主作宾王家,是此有金文印证.    还有一些比如齐桓公、晋文公虽然是&公&但实际上只是侯爵,    最可笑的是楚庄王,都自称王了,但实际上他的爵位只是子爵。因为是叫做&楚子&,而不是楚王.:)  ============================================================  首先,当时的楚不属于华夏体系的,而且那个子蹶也不是人家自己封的?
  作者:翅膀折了 回复日期: 9:45:18 
    作者:红茶杨威利 回复日期: 09:41:44        作者:benjour 回复日期: 9:28:20          周公不是公爵,子也不是爵位                这个有什么证据呢      -------------------------------------            呵呵,周公确实不是公爵,这里的&公&只是对国君的尊称,意为王室上公,辅佐周王.      就象孔子孟子老子一样,这里的&子&也不是指的子爵,而是尊称.            不过有些&公&确实指的是公爵.比如春秋时期宋国的国君就为公爵,但这是因为宋为商后,需要安抚所以尊以公爵位,而且宋国的君主作宾王家,是此有金文印证.      还有一些比如齐桓公、晋文公虽然是&公&但实际上只是侯爵,      最可笑的是楚庄王,都自称王了,但实际上他的爵位只是子爵。因为是叫做&楚子&,而不是楚王.:)    ============================================================    首先,当时的楚不属于华夏体系的,而且那个子蹶也不是人家自己封的?  ------------------------------------------  看清楚了,我说的是楚的&王&是自称.    这个问题我几年前就和别人解释过了.  所谓的不属于体系那也是楚国自己根本需要提出的结论.    楚先祖是被周成王封熊绎于楚,为楚子。爵为是子爵,后来周夷王的时候,熊渠以王室衰微,说:我是在蛮夷之地,不与中国之号谥。遂自立为王。结果到了周厉王的时候,熊渠又害怕周厉王征讨自己,就自己去掉了王号。到了平王时候,诸侯相攻,楚子熊通伐随,随人称无罪,楚就让随人去周给楚请尊号。而周不允。熊通很生气,说: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遂自立为武王。    但实际上这只是楚的借口而已,因为当时的秦要说到蛮夷实际上比楚更厉害,但秦因为有功而被封为了&伯&,楚心理不平衡而找出来的借口而已.所谓的不属于华夏体系是站不住脚的.
  不错不错
  西汉立国时刘邦表示无军功者不得封侯。在他死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这条规定还是得到了相当好的执行的,直到永平十四(公元61)年宦官郑觽被封为鄛乡侯为止。之后封侯的难度便大大地降低了。     “关内侯”是商鞅在秦国设立的爵位,它的起源是商朝的“男”,又作“任”,意思就是“任王事者”,大都承担王室杂务也包括一些卫戎工作,当时“男”的地位是比较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两周时期,王室颓废,常常会遭到诸侯的侵凌,这个时候“男”便显得重要起来,以至到了商鞅设二十等的时候,“男”已经成了仅次于“列侯”的爵位,位在大庶长即大将军之上。因为秦都咸阳在关内,所以就命名其为“关内侯”。所以并不是一定要占有“关内”这片土地才能封赐“关内侯”这一爵位的,只要一个国家有都城,她的君主便可以如此做,比如刘备之封庞统、法邈。  关于关内侯的食邑,《后汉书 百官》中讲到:“关内侯,承秦赐爵十九等,为关内侯,无土,寄食在所县,民租多少,各有户数为限。”引注如淳曰:“列侯出关就国,侯但爵身,其有家累者与之关内之邑,食其租税也。”古今注曰:“建武六年,初令关内侯食邑者俸月二十五斛。” 更多的是一个虚衔。     “都亭侯”,显然她属于亭侯的一种,关于什么是亭,1993年在江苏连云港出土的尹湾简牍,上面的记载已经证明了《汉书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 》中讲到“十里一亭,十亭一乡”是错误的记载。亭和乡并不是从属关系,差别仅在于所辖户口的多少而已----这是题外话,那么“都亭”的所在为何呢?  《后汉书 皇后纪》中:(王)斌还(洛阳),迁执金吾,封都亭侯,食邑五百户。  《后汉书 何进传》中:“以进为大将军,率左右羽林五营士屯都亭,修理器械,以镇京师。”等等,似乎表明“都亭”之“都”就是京都的意思,但是这个想法是否正确呢?  再看到《后汉书 窦武传》中记载:“(窦)武、(窦)绍走,诸军追围之,皆自杀,枭首洛阳都亭。”的时候,我们仔细想想,如果“都”就表示京都之意的话,何必要画蛇添足地说是“洛阳都亭”呢?  在司马彪的注解中清楚地写道:“凡言都亭者,并城内亭也。”原来“都亭”在任何一个城都有的,不过因为城中百姓的物质条件较城外为好,受食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罢了。  而《后汉书 孝桓帝纪》中记载道:“七亭侯谓尹勋宜阳都乡、霍谞邺都亭、张敬山阳西乡、欧阳参修武仁亭、李玮宜阳金门、虞放冤句吕都亭、周永下邳高迁乡。”这里霍谞就是被封为邺城的都亭侯。  所以“都亭候”也是可以大封特封的----只要这个国家的城市够多。     那么“都乡候”是不是就是食邑为城中之乡的爵位呢?这里,需要根据年代的不同分别加以讨论。  在汉朝初年常山国有一侯国叫都乡,当时的都乡侯是县侯无疑,但到了东汉乃至三国时期,“都乡侯”之“都”则和“都亭候”之“都”有了相同的含义。  《后汉书 梁冀传》中记载:“使光禄勋袁盱持节收冀大将军印绶,徙封比景都乡侯。”  《后汉书 刘蒜传》:“徙(刘蒜)为犍为都乡侯,薨,国绝”。  梁冀和刘蒜分别被贬为比景、犍为地方的“都乡侯”。  《后汉书 邓广传》中则记载道:“分西平之都乡封(邓)广德弟甫德为都乡侯。”这样“都乡”的含义应该是比较清楚的了。  三国时期又如何呢?  《蜀书 刘琰传》:“后主立,封(刘琰)都乡侯”。  《魏书五·后妃传第五》:“初,(卞)太后弟秉,以功封都乡侯,黄初七年(226)进封开阳侯。”开阳是琅琊的一个县,这表明“都乡侯”的级别是低于县侯的。  同时在《三国志 魏书》的记载中,被封为“都乡侯”的人超过十人,其中包括张辽、曹宇、郭淮等人。而且,他们中有一大半是在曹丕践阼的时候受爵的,有部分人仅享用很少的食邑,比如张既的二百户。这表明三国曹魏所封乡、亭一级的爵位,有相当部分是“名不符实”的虚爵,而后代虚封爵号的制度也是从此开始的。  作为同时期的蜀汉,李严的“都乡侯”也是一样,是食他所在地永安城内一乡的爵位,但是并没有什么食邑,更多的是虚衔。     张飞的“西乡侯”以及诸葛亮的“武乡侯”,许多人认为他们分别遥领了涿郡的西乡和琅琊的武乡,我觉得并非如此,《汉书 地理志》记载,东汉时期的涿郡有户十九万五千六百七,口七十八万二千七百六十四,县二十九,确实有一县叫西乡。但到了东汉末年,按《续汉志》中的记载,涿郡只辖有七个县,其中没有西乡。为什么县的数目从二十九降至七个呢?原因就是人口的急剧减少,对比一下西、东汉时期各郡国的人口数目,前者几乎都要远远超出后者。比如诸葛亮的出生地琅邪郡,西汉时期“户二十二万八千九百六十,口一百七万九千一百,县五十一。”,其中有侯国名为武乡。到了东汉末年,“十三县,户二万八百四,口五十七万九百六十七。”其中也没有了武乡。而《汉书 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中言道:“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面对人口锐减的事实,为了保持县之规模,政府不得不减少县城的数量。而西乡、武乡这样的县就被去除了,那么所谓张飞、诸葛亮遥领的猜想就不符合事实了。  东晋时期的汉中确实有西乡县;而左冯翊有一县叫有王城,《史记》:秦厉恭公伐大荔,取其王城”,就是这个地方,《左传》杜预注道:“后改为武乡,在县东。”那么是否能说张飞、诸葛亮的食邑就是这两个地方呢?  两汉时期汉中郡的西乡仅仅是一个乡级行政单位,《汉书》、《后汉书》记载的汉中郡下县级单位里并没有西乡,而《后汉书 班固传》引注《东观记》曰:“其以汉中郡南郑之西乡户千封超为定远侯。”里面的“汉中郡南郑之西乡”可以证明此点。那么在东汉与东晋之间,西乡是否已经成为县,这点似乎不能确定(《华阳国志》中有西乡县),但是魏国的情况可以让我们从另一个方面加以分析。  同时期的魏国也有多人受封为“西乡侯”,一人被封为“武乡”侯。  《曹玹传》:“济阳怀王玹,建安十六年封西乡侯。”  《文帝纪》引魏略载诏曰:“(黄武六年)尚书令颍乡侯陈群为镇军大将军,尚书仆射西乡侯司马懿为抚军大将军。”《晋书 宣帝本纪》里记载此时司马懿为向乡侯,我个人以为魏略的记载更真实---它的成书要早于晋书,本国人记载本国官员的爵位是不太可能发生误差的。这里陈群位在司马懿之上,他只不过是个乡侯,司马懿不可能被封为县侯,要到了明帝即位时,他才被进封舞阳(县)侯。这表明,“西乡侯”属于乡侯一级。  而《刘放传》中的记载也可以证明这一点:“黄初初,改秘书为中书,以放为监,资为令,各加给事中;放赐爵关内侯,资为关中侯,遂掌机密。三年,放进爵魏寿亭侯,资关内侯。明帝即位,尤见宠任,同加散骑常侍;进放爵西乡侯,资乐阳亭侯。”刘放的官衔、爵位始终比孙资只高一级,所以当孙资被封为亭侯时,刘放的这个“西乡侯”也不可能是县侯。  同时,魏国的曹真、陈矫、曹衮被封为“东乡侯”,孙资后来被封为“左乡侯”,董昭“右乡侯”。我的看法,这些“东、西、左、右”乡侯的封号就好比“前、后、左、右”将军一样,只是虚指,并没有实际的领地,也都是“乡侯”一级的爵位。  我认为张飞的“西乡”虽然相当大的比重是汉中的西乡,但是并不排除只是“乡侯”一级虚衔的可能。  《裴潜传》引注《魏略列传》记载:“会以(严幹)建策捕高幹,又追录前讨郭援功,建安中,封武乡侯,迁弘农太守。”严幹是不可能因为上述的功绩在建安中被封为县侯的,那么左冯翊里的武乡在当时不可能是县,而严幹的死亡时间是魏明帝登基后数年。  既然不是遥领已经不存在的琅琊武乡,同时诸葛亮也不可能去“食”魏国境内的一个普通的“武乡”,我认为诸葛亮的这个“武乡侯”也仅仅是一个乡侯,而且很可能是没有任何领地的侯,“武”只是一个称号。     只要户口数增加到了一定程度,乡是可以成为县的。所以对“西乡”、“武乡”的讨论,如果非要追究是“西”乡亦或“西乡”县、“武”乡亦或“武乡”县,在没有确凿的证据(比如当事人的记载、蜀汉的详细行政单位记录等等)以前,似乎很难有定论。而要通过张飞、诸葛亮所立功勋的大小来判断他们的爵位,则更不是恰当的方法,魏延就被封为南郑(县)侯。  我并不完全否认“西乡”县侯的说法,但是希望可以有确凿的证据加以证明。     
  关于周爵:据史书记载,周初封国有七十一个,并有爵称等级,即《礼记·王制》所谓“王者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但本世纪以来,随着青铜器铭文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此提出质疑。 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一文,依据金文首先指出,王并不是周天子的专称;诸侯也有称王之例,古时诸侯的等级称谓,并不十分严格。郭沫若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指出:“周初分封诸侯为五等之说,完全是东周以后的儒者所捏造。”杨树达《古爵名无定称说》进一步运用金文资料,对传统的周代五等爵称制进行批驳,认为无所谓诸侯“进爵”、“降爵”之说,当时的公、侯、伯、子、男并不是诸侯的固定爵称。 另一方面,瞿同祖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书中,坚持周代确有五等爵称制。他把《春秋》所载的诸侯爵称,全部摘录下来进行排比,认为各国爵称除个别变动例外,都是固定不变的,如“宋永称宋公;齐、鲁、卫等永称为侯;郑、曹、秦等总是称伯,楚、吴等国总是称子;……许永称男”。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一文认为,自西周以来就有公;侯、伯爵称,子、男则较少见,或用于外族的君主。周平王东迁之后,五等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一文认为,探讨周代爵制,应主要依据金文材料,并且要注意各器物的年代和国别,要把当时诸侯生前称号与死后迫称区别开来。所以,他把金文材料单独同《春秋》中的有关记载比照,结果发现两者的记述大体相符,除吴、楚、秦等国存在差异外,多数国家的爵称是两相一致的。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一文称,金文中的“公”是古代的尊称,“某公”之例可以是国名、氏名、私名和谥号等,当时被称为“某公”者,往往是地位显赫的人物,并非爵称。金文中真正用作爵称的只是“侯”和部分“某伯”、“某子”中的“伯”和“子”。周代是否有五等爵称制的分封,是一个未解的史案,虽然不同的观点各有依据,但由于对史籍和金文材料的考辨和认识难以取得一致,要想取得一致结论,实非易事。
  关于周爵:据史书记载,周初封国有七十一个,并有爵称等级,即《礼记·王制》所谓“王者制爵禄、公、侯、伯、子、男凡五等”。但本世纪以来,随着青铜器铭文研究的深入,人们对此提出质疑。 王国维《古诸侯称王说》一文,依据金文首先指出,王并不是周天子的专称;诸侯也有称王之例,古时诸侯的等级称谓,并不十分严格。郭沫若发展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指出:“周初分封诸侯为五等之说,完全是东周以后的儒者所捏造。”杨树达《古爵名无定称说》进一步运用金文资料,对传统的周代五等爵称制进行批驳,认为无所谓诸侯“进爵”、“降爵”之说,当时的公、侯、伯、子、男并不是诸侯的固定爵称。 另一方面,瞿同祖在《中国封建社会》一书中,坚持周代确有五等爵称制。他把《春秋》所载的诸侯爵称,全部摘录下来进行排比,认为各国爵称除个别变动例外,都是固定不变的,如“宋永称宋公;齐、鲁、卫等永称为侯;郑、曹、秦等总是称伯,楚、吴等国总是称子;……许永称男”。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一文认为,自西周以来就有公;侯、伯爵称,子、男则较少见,或用于外族的君主。周平王东迁之后,五等爵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王世民《西周春秋金文中的诸侯爵称》一文认为,探讨周代爵制,应主要依据金文材料,并且要注意各器物的年代和国别,要把当时诸侯生前称号与死后迫称区别开来。所以,他把金文材料单独同《春秋》中的有关记载比照,结果发现两者的记述大体相符,除吴、楚、秦等国存在差异外,多数国家的爵称是两相一致的。盛冬铃《西周铜器铭,文中的人名及其对断代的意义》一文称,金文中的“公”是古代的尊称,“某公”之例可以是国名、氏名、私名和谥号等,当时被称为“某公”者,往往是地位显赫的人物,并非爵称。金文中真正用作爵称的只是“侯”和部分“某伯”、“某子”中的“伯”和“子”。周代是否有五等爵称制的分封,是一个未解的史案,虽然不同的观点各有依据,但由于对史籍和金文材料的考辨和认识难以取得一致,要想取得一致结论,实非易事。
  中国的爵位确定最初出现在周代,周爵,秦爵我刚也提过了,不再多说。  汉爵,西汉初年基本上承袭秦制,所不同的是在地方上分封诸侯,诸侯王国小者辖数郡,大者辖数十郡。汉初承袭秦二十等爵,只是到汉武帝时改彻侯为列侯,再加上诸侯王,实际上是二十一等爵位。这里要请大家注意一点的是西汉官员的等级按捧禄高低也正好分为二十一个等级,最高一级是万石,以下依次是中二千石,真二干石,二千石,比二干石,千石,比千石,八百石,比八百石,六百石,五百石,四百石,比四百石,三百石,比三百石,二百石,比二百石,百石,比百石,斗食俸。所以我们说到爵就不能离开官。  特别是到曹魏时出现官品和官秩并用的制度,首先废除了秦汉的军功爵制,改为王,公,候,伯,子,男等爵位,曹魏为了酬劳致仕的官员,设立了开府仪同三司,光禄大夫等散官。到南北朝时逐渐形成了散官制度。  隋代取消官秩,只用官品,共分正,从九品十八级。并设立了酬答官员功勋的勋官。隋代将勋宫分为上柱国,柱园等十一级。到了唐代则将四品以下官员的各品级分为上下等,变成了正,从九品三十级,将勋官改为上柱习等十二级。并设王,郡王,国公,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县侯,开国县伯,开国县子,开国县男等九等爵位。也是在唐代,正式将散官作为现任官员按资升迁的等级标志,并将文散官和武散官分开,文教官有开府仪同三司、特述等三十九阶,武散官有骠骑大将军,辅国大将军等四十五阶。从某种角度来说,散官,勋官其实也是一种爵,和爵位一样,有伴禄和礼遇,无实权。  宋元在爵位上大体沿袭唐制,例如宋代设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等九等爵位。在官品上则恢复了隋代的正,从九品十八级。在勋官和散官的级数上作了一些调整,例如,元代将勋官改为十级,将文散官改为四十三阶,武散官改为三十二阶。  明清在官品上承袭宋制,仍为正,从九品十八级。在爵位上,分宗室封爵和一般封爵两种爵位。明代宗室封爵有王,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小尉七等。一般封爵只公,侯,伯三等。清代宗室封爵前面我已说了,有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等十二级。一般封爵有公,侯,伯,子,男五级。在勋官上,明代仍实行唐宋的十二个等级。清代则取消了勋官,改设轻车都尉,骑都尉,云骑尉,恩骑尉等世职。明清散官等级也有变化。 明代文散官四十二阶,武散官三十一阶。清代文武散官均为十八阶。
  大开眼界!!
  最近看三国志,对封爵的事有时候确实是一头雾水,多谢了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 9:44:53 
    好文,受教多多,不过这句不对:“(虽然郑国小而楚国大,但郑伯比楚子尊贵),”西周初的楚国比郑国小。    这位兄台,西周初年好象还没有郑国吧?
  活活         不对,无功不得封侯,不一定指军功,萧何还不是封侯,后勤补给的大丞相,根本就不是军功。       到了汉武帝时代,军功侯只占三分之一,请详拙文《李广未得封侯析探──相校卫青及霍去病封侯数字分析》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23915&strItem=no05       (前略)       图表十二:汉武帝封侯统计(不含关内侯)           分类  军功侯 降侯  参战侯 讨逆侯 荫庇侯 三公侯 贡献侯           人数  三十  三十九 三   九   十二  四   二           百分比 34%  44%  3%   10%  13%  4%   2%           鐡口直断汉武以军功封侯并不其然,至少有诸侯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非以数人头而封侯,结论为汉武帝时代每三位诸侯之中,只有一位是军功侯。       (后删)       都亭功用可为治安单位,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汉简就有二十都亭名称并列,对应起来,包括熟悉的万岁亭侯(荀彧)、安国亭侯(张燕)及安昌亭侯(满宠)。       至于反驳武乡或西乡不为县,且以为虚领,那更无比较的必要,这句话讲的好:「益州既没有足够的乡被封,当然更无足够的县被封──所以蜀汉的县侯与乡侯一样大,都没有采邑。」魏延被封为南郑侯(县侯)、吴壹被封为济阳侯(县侯)、王平被封为安汉侯(县侯)、连姜维被封为平襄侯(县侯),而张飞及孔明只不过是小小乡侯,所以这就证明张飞及孔明在蜀汉地位不高。张飞为仅次于关羽的战将,孔明更是权倾朝野,得出两人受封地位低落,理由就是因为张飞及孔明所封为乡侯,而乡侯小于县侯,所以得证的话,这也太容易了。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     --
  作者:书生霸王 回复日期: 14:48:54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 9:44:53        好文,受教多多,不过这句不对:“(虽然郑国小而楚国大,但郑伯比楚子尊贵),”西周初的楚国比郑国小。        这位兄台,西周初年好象还没有郑国吧?        ==============  哈哈  你说得对。  我原意想说楚国不会比郑国大,后来一想完全有可能楚国更大。郑国在王畿,楚国在边远蛮荒之地。论土地可能楚国大,论人口可能郑国多。一时疏忽,居然当郑国和楚国是同期封建了。  兄台高才,仔细缜密  佩服。
  作者:书生霸王 回复日期: 14:48:54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 9:44:53        好文,受教多多,不过这句不对:“(虽然郑国小而楚国大,但郑伯比楚子尊贵),”西周初的楚国比郑国小。        这位兄台,西周初年好象还没有郑国吧?  ===========================================================    西周初并不是特指西周初年,楚国确实也是后来才分封的
  作者:凌云雕龙 回复日期: 15:22:50 
    活活               不对,无功不得封侯,不一定指军功,萧何还不是封侯,后勤补给的大丞相,根本就不是军功。           到了汉武帝时代,军功侯只占三分之一,请详拙文《李广未得封侯析探──相校卫青及霍去病封侯数字分析》           http://www.tianyaclub.com/New/PublicForum/Content.asp?flag=1&idWriter=0&Key=0&idArticle=23915&strItem=no05           (前略)           图表十二:汉武帝封侯统计(不含关内侯)               分类  军功侯 降侯  参战侯 讨逆侯 荫庇侯 三公侯 贡献侯               人数  三十  三十九 三   九   十二  四   二               百分比 34%  44%  3%   10%  13%  4%   2%               鐡口直断汉武以军功封侯并不其然,至少有诸侯有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非以数人头而封侯,结论为汉武帝时代每三位诸侯之中,只有一位是军功侯。           (后删)           都亭功用可为治安单位,相当于现在的警察局,汉简就有二十都亭名称并列,对应起来,包括熟悉的万岁亭侯(荀彧)、安国亭侯(张燕)及安昌亭侯(满宠)。           至于反驳武乡或西乡不为县,且以为虚领,那更无比较的必要,这句话讲的好:「益州既没有足够的乡被封,当然更无足够的县被封──所以蜀汉的县侯与乡侯一样大,都没有采邑。」魏延被封为南郑侯(县侯)、吴壹被封为济阳侯(县侯)、王平被封为安汉侯(县侯)、连姜维被封为平襄侯(县侯),而张飞及孔明只不过是小小乡侯,所以这就证明张飞及孔明在蜀汉地位不高。张飞为仅次于关羽的战将,孔明更是权倾朝野,得出两人受封地位低落,理由就是因为张飞及孔明所封为乡侯,而乡侯小于县侯,所以得证的话,这也太容易了。            --          旭日盈窗 格格孔明诸个亮           幽香满院 郁郁畹华梅兰芳         --  ========================================================    兄台,在下大开眼界了
      作者:suning2000 回复日期: 21:21:10 
    作者:书生霸王 回复日期: 14:48:54        作者:乌龙茶壶 回复日期: 9:44:53          好文,受教多多,不过这句不对:“(虽然郑国小而楚国大,但郑伯比楚子尊贵),”西周初的楚国比郑国小。            这位兄台,西周初年好象还没有郑国吧?    ===========================================================        西周初并不是特指西周初年,楚国确实也是后来才分封的        ============  我的本意也是指初封的时候
  受益匪浅,真是学术贴啊!
  秦时的官职    丞相——早期称相邦,是皇帝以下最重要的官职,被视为“百官之首”。  御史大夫——设立其用以牵制相权,为诸御史之首领,其地位仅此于丞相,故曰“掌副丞相”。  卫尉——负责宫廷的保卫、治安。  中尉——负责京师的保卫、治安。  廷尉——掌刑使。  博士——其职务是“掌通古今”。是唯一有权读禁书的人。  奉常——主办祭祀、宗庙之礼的官员。  郎中令——专司保卫皇帝宫殿之责。  典客——主管少数民族的事务。  宗正——主管皇族内部的事务。  治粟内史——管理农业的官职。  少府——管理皇家私家财富的机构。    郡一级官职  郡守——郡的最高长官。  郡丞——辅佐郡守管理郡中的行政和刑狱工作。  郡尉——负责郡的军事和治安。  监御使——负责监督百姓及官吏。可用来牵制郡守。    县一级官职  县令——万户以上,为一县之首。  县长——万户以下。  县丞——辅佐管理县中的行政和刑狱工作。  县尉——负责县的军事和治安。    乡一级官职,参见县一级官职设定。  里一级官职同上。  亭一级官职同上。    
  估计如果评选历史上最受欢迎的朝代的话,也许汉、唐两朝得票最多。这是最能彰显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的历史时代。    汉代是汉民族形成的时期,气势恢弘,开疆拓土,武功了得,更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令多少人热血沸腾。    唐朝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更是中国历史的巅峰,开明、开放、民族溶合、经济繁荣,真是既强且盛!    民族复兴、民族复强,匹夫有则  
  三国武将官职    名称 说明   大将军 战国置,汉因之,金印紫绶,地位因人而异,与三公相上下。汉武帝时起领录尚书事, 外主征战,内秉国政,权势过于丞相。东汉多以贵戚任之,位在三公之上。   司马 《周记·夏官》记大司马之属有军司马、舆司马、行司马。春秋晋作三军,每军别置 司马。汉宫门及将军、校尉属官有司马。边郡则设千人司马,专掌军事。曹魏公府 及大将军府设司马,秩千石,主军事。   别部司马 汉制,大将军属官有军司马,秩比千石。其中别领营属者称为别部司 马,共所率兵士数目各随时宜,不固定。   从事中郎   汉魏时,三公及将军府均设从事中郎,职参谋议,为在长史、司马下。   右部督 全称为帐下右部督。三国时将军开府者,其属官有帐下督一人,第七品。陆逊曾为孙权帐下右部督。   记室 东汉置,诸王、三公及大将军都设记室令史,掌章表书记文檄。   兵曹掾 东汉太尉属吏,主兵事,秩比三百石。魏沿之,于丞相府和大将军府各置兵曹掾 一人,三百石,第七品。   骠骑将军 汉武帝始置,以霍去病为之,秩位同大将军,金印紫绶,位同三公,三国均置。   门下督 将帅府属官。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府均置门下督一人,第七品。下属 有门下录事、门吏、门下书吏各一人。   大都督 曹魏置,第一品,不常置,属加官。加此官者,颁与代表天子威权的黄钺以节制持节将 军等高级将领。吴同魏制。蜀置中都护,统内外军事。   都护 汉宣帝时,置两域都护,为加官。东汉光武帝时设都护将军。三国魏沿置。蜀有中都护、 行都护之号,职权如大都督,总领内外诸军事。吴设左右都护,尽护诸军。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车骑将军 汉制,仅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金印紫绶,地位相当于上卿,或比三公。典京师兵 卫,掌宫卫。第二品。   卫将军 汉文帝始置,位亚三司,第二品。在将军中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辅国大将军 后汉时期设立的高级将军位,位在“四镇”大将军之上。   镇军大将军 位在大将军之下,第二品,不常置。两汉均设有大将军之职,位比三公。大将军之 上加各种名号者,东汉三国逐渐增多,三国均设此官。   镇军将军 秩位次于镇军大将军,第三品。   征东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魏文帝时位次三公,吴蜀亦置。   征南将军 魏因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征西将军 东汉置,秩二千石,第二品。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东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东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南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南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镇西将军 第二品,位次四征将军,领兵如征西将军。资深者为大将军。   左将军 汉有左将军,不常置,位如上卿,金印紫绶,掌京师兵卫及戍守边隘,讨伐四夷。平时 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参与中朝朝议,决定国家大事,若领尚书事就 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   右将军 汉有此职,金印紫绶,地位如上卿,但不常置。加诸吏、给事中等号则得以宿卫皇帝、 参与中朝议、决定军国大事,再领尚书事则负责实际政务。魏时为第三品,有官属。   前将军 三国时常设的高级将军位。负责京师兵卫和边防屯警。位次于九卿,而高于其他临时设 置的杂号将军。三国时品级下降,为第三品。开府治事,属官有长史、司马、从事中郎等。   横江将军 三国时仅吴置。以鲁肃任之,镇守沿江辖地,用以横扫来犯之敌,故名。   护军将军 秦置护军都尉,汉因之,陈平曾任此职,尽护诸将。汉武帝时属大司马。建安12年改 护军为中护军。魏亦置护军,主武官选,隶领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资轻者为中护军。   安南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三品,掌征伐。   安东将军 四安将军之一,掌武事,第三品,魏吴有置,蜀无。   平南将军 魏置此官,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平西将军 魏时为第三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征虏将军 魏沿汉制,第三品。吴蜀亦置。   后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甚多,有以前、后、左、右名之者。魏时为第三品。   武卫将军 魏置,第四品。曹操置武卫中郎将。曹丕改为武卫将军,许褚任之,都督中军宿卫禁 兵。吴亦置,典宿卫。   奋武将军 汉末,曹操、吕布曾任是官。三国时魏吴有置,蜀未见。   奋威将军 西汉始置。三国均置,第四品。   建威将军 曹魏置,第四品。吴蜀亦置。   振威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沿置,第四品。   军祭酒 即军师祭酒,陈寿撰《三国志》避晋景帝司马师讳,改为军祭酒。魏时为第五品。   昭德将军 魏置,第五品。   昭武将军 魏置,为第五品
  建武将军 曹魏置,第五品。   扬武将军 东汉年间有此职,三国均置。   平戎将军 三国吴置,步骘任是职。   虎威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魏吴有置。   辅国将军 汉献帝时伏完任此官。三国时均置此号。   安远将军 三国时杂号将军之一。   折冲将军 魏所设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吴亦置,蜀无。   破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魏时为第五品。李典、孙坚曾任。   讨逆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曹魏沿置,第五品。   讨虏将军 东汉杂号将军之一。蜀置此官,吴因孙坚曾任此职,后不复置。   讨寇将军 魏置杂号将军之一,第五品。蜀亦置。   荡寇将军 东汉末始有此名。三国均置,秩为第五品。   牙门将军 魏文帝黄初年间始置,第五品,无定员。蜀吴亦置。   偏将军 将军中地位较低者,多由校尉或裨将升迁,无定员,第五品。三国均置。   平东将军 汉置,魏时为第六品。吕布曾任是官。   平北将军 建安十年始置,第六品,下有主簿、功曹等属吏。吴蜀亦置。   奋威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之武职。有各种名号,奋威校尉仅三国吴置。   奋武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奋武校尉仅吴置,鲁肃任之。   折冲校尉 汉末,曹操任奋武将军,任夏侯惇为折冲校尉,后不置,蜀无。   越骑校尉 汉武帝始置,掌越骑。东汉沿置,设越骑校尉一人,比二千石,掌宿卫兵。三国均 置。   督军校尉 三国吴置,校尉在将军和中郎将之下。   赞军校尉 位在将军下。三国时校尉名号甚多,职责亦不同。赞军校尉为吴置,鲁肃任之,助周 瑜参赞军务,故以赞军名之。   昭信校尉 三国时蜀置,为使臣奉命出使入冠其名号。   儒林校尉 校尉为次于将军的武官,其名号甚多。由于其职务掌的不同,名号亦异。儒林校尉为 蜀所特置。周裙任是职。   军议校尉 参议军事的官位。   先登校尉 三国时统兵校尉名目甚多,先登校尉唯吴置。   汉八校尉 步兵校尉掌上林苑门屯兵。越骑校尉掌越骑。长水校尉掌长水宣曲胡骑。又有胡骑校尉, 掌池阳胡骑,不常置。射声校尉掌待诏射声士。虎贲校尉掌轻车。中垒校尉,屯骑校尉。   西园八校尉 典军、上军、中军、下军、左军、右军、助军左、右校尉
  呵呵呵呵
  本文是今年6/15发表在轩辕春秋文化论坛的文章  http://www.xycq.net/forum/index.php?showtopic=60274&st=0    楼主先生,转贴请加转。谢谢  
  比较喜欢汉代官名.以为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下,当为各杂号将军.从汉史看,一般能封将军,还是很有实力的了.而且各将军应为唯一的,即不会出现几个将军的名号一样,而且如前后左右以上的高级别将军,可能不会全部封完,会有些保留的.如,有了左将军,可能右将军就是空缺的.我觉得,以今天的眼光看,左右将军等,该是上将,集团军甚至是集团军群司令.而大将军,自然是元帅了.其他如骠骑大将军等,有副元帅的意思.所以,诸葛亮击毙张郃,曹魏的损失可真大啊,方面大将啊.
  再加一些    西汉官制简表     西汉中央部门主要官职    部类 主要官职 品
明   师保   三公        太师太傅太保   丞相(相国)         太尉(大司马)      御史大夫   金印紫绶   万石  丞相为金印紫绶,相国为金印绿绶    万石  金印紫绶    中两千石  银印青绶   位在三公之上,不常置,为辅佐皇帝的高官。   汉高祖有时置丞相,有时置相国。惠帝时改置左右丞相,其后或置一相或分置二相。哀帝时改为大司徒。      武帝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省去太尉。后又置大司马,冠以将军之号。    成帝时改为大司空,哀帝时又复置,后又改为大司空。              将    军   大将军    前、后、左、右将军              金印紫绶   武帝初为卫青而设。有时位在公之上。后又加大司马之号。   不常设,或有前、后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征伐之事。另有各种名号之将军,如骠骑将军、卫将军等。                        九                   卿             太常    光禄勋            卫尉      太仆      廷尉(大理)      典客(大鸿胪)      宗正(宗伯)      治粟内史(大司农)    少府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即秦之奉常,景帝时改为太常。    即秦之郎中令,武帝时改为光禄勋。属官甚多,有光禄大夫(即中大夫,秩比二千石)、太中大夫(比千石)议郎、中郎(比六百石)、侍郎(比四百石)、郎中(比三百石)、郎中将(比千石)、中郎将(比二千石)、仆射(比千石)等。    景帝初改名中大夫令,后复置。              景帝时曾改为大理。      景帝时改为大行令,武帝改为大鸿胪。      平帝时改为宗伯。      景帝改为大农令,武帝改为大司农。在郡国及三辅之地设有铁官。    掌山海池泽之税。属官有尚书中书、谒者等令丞,其中尚书令丞,司文书保管。成帝时置尚书五人,丞四人,东汉发展为尚书台。                   其         他   中尉(执金吾)    典属国    内史(京兆尹、左冯翊)      主爵中尉  (右扶风)    司隶校尉      城门校尉    京师八校尉        中二千石  银印青绶   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千石银印青绶    二千石银印青绶   武帝时改执金吾。    成帝时并入大鸿胪    掌治京师,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置左右内史,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    景帝时改为都尉,武帝时改为右扶风,与京兆、左冯翊合称“三辅”。    武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初置,持节,捕巫蛊,督大奸猾,察三辅、三河、弘农。    司京师城门屯兵,所属有司马、十二城门侯。    八校尉为中垒、屯骑、步兵、越骑、长水、胡骑、射声、虎贲。均武帝初年所置,率兵拱卫京师。     
  作者:fracliu 回复日期: 20:58:48 
    比较喜欢汉代官名.以为四征四镇四安四平以下,当为各杂号将军.从汉史看,一般能封将军,还是很有实力的了.而且各将军应为唯一的,即不会出现几个将军的名号一样,而且如前后左右以上的高级别将军,可能不会全部封完,会有些保留的.如,有了左将军,可能右将军就是空缺的.我觉得,以今天的眼光看,左右将军等,该是上将,集团军甚至是集团军群司令.而大将军,自然是元帅了.其他如骠骑大将军等,有副元帅的意思.所以,诸葛亮击毙张郃,曹魏的损失可真大啊,方面大将啊.    1. 蜀就是左右将军都有,左将军是马超,右将军是张飞。魏也是。  2. 现代的将军、元帅是军衔,而大将军、骠骑将军等等是军职,应当是不一样的。大将军是国防部长,骠骑将军可以说是总参谋长。一般来说骠骑将军是不亲自带兵的。  
  欢迎各位来此发表自己的见解
  “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跟秦国的二十等爵是不同的事情,后者是纯粹意义上的军功爵位,更象现代的军衔,而且有职司的不同,第一级“公士”和第二级“上造”都是步兵,第三级“簪袅”是骑兵,第四级“不更”在战车上担任车右,第五级“大夫”担任车左。一般民爵不得过公乘,因为“五大夫”以上就可以享受免税免役待遇了。史书中所谓“赐民爵一级”,其实是一种减免税优待。    “大良造”就是“大上造”,在商鞅那个时代,“大良造”权力很大,军权相权都包括了,后来把其中的相权分出来,设立“相邦”的文职。    汉承秦制,也继承了二十级军功爵制度,只是为了避汉武帝之讳,后来把“彻侯”改称“通侯”。——把“彻侯”改称“列侯”不确。古代避讳,有改字、空字、缺笔、改称等方法,改字法需要遵循义同音不同的原则,“彻”和“通”两字就是这种情况,“彻”和“列”却不是。    有种说法,说刘氏的侯称为“诸侯”,外姓的侯称为“列侯”,我认为不确,我认为“列侯”之“列”只是“列位”的意思,也就是“各位”的意思。    “汉兴,序二等”,也就是说,封功臣是大者为王小者为侯,不管王或侯,都属于诸侯,只是对于其中的王,可以称为“诸侯王”。到了高祖末年,异姓诸侯王基本都被清除,只剩下长沙王吴家,刘邦才立下了非刘氏莫王的规矩。    西汉中前期的侯主要是三种来源:军功(功劳)侯、王子侯和外戚侯。军功侯比如萧何、曹参、周勃等人,是积功而封侯;王子侯是把诸侯王不能继承王位的儿子封为侯,比如朱虚侯刘章和东牟侯刘兴居兄弟;外戚侯是后妃娘家人封侯,比如武安侯田蚡,比如临光侯吕媭(吕后的妹妹,樊哙的老婆)。    在汉武帝朝之前,做丞相的必须是侯,先封侯才能拜相,汉武帝任命公孙弘为相,打破了这一传统,是先拜相再封为平津侯。    从秦国到秦朝,二十等爵主要是军功和赏赐两种来源;到了西汉,从孝惠帝的时候开始就允许老百姓花钱买爵了,也可以卖爵;汉武帝花钱太凶,又想出“武功爵”的另外一套体系来卖,一共是十一级,名称跟二十等爵不同。
  周公本身是公爵,但他被称为周“公”是因为他是成王的太傅,三公之一。
  作者:sierpinski 回复日期: 1:15:51 
    周公本身是公爵,但他被称为周“公”是因为他是成王的太傅,三公之一。  -----------------------------------------------------------  还有燕昭公、姜(先齐)太公,鲁国(周公的封地?)也是公吧?  是这三个吧?
  一种说法是太师太公望,太傅周公旦,太保召公奭。  齐国是太公的封地无疑,鲁、燕算不算周公、召公的封地不太好说。  齐国是侯国。
  中国历代官制演变      一、卑官变为高官        汉制尚书令秩千石,尚书仆射及诸曹尚书秩仅六百石,至魏晋则令仆尚书均列三品,略与汉之二千石相当,地位高於曩昔。萧梁列尚书令於十六班,尚书左右仆射於十五班,均视二品,令仆品秩复较前为升。至陈则尚书令更升至一品,位极人臣之尊。        宋升尚书左右仆射至从一品,明升六部尚书列正二品,清复升至从一品,而仆射尚书之用亦几於极尊矣。        魏晋刘宋中书监均列三品,至陈则升至二品。又中书令魏晋刘宋陈均列三品,至唐则升列正二品,宋复升至正一品,地位亦愈升愈高。其中书侍郎,魏晋刘宋均列五品,至陈则四品。唐复升至正三品。中书令原系曹操为魏王时之秘书令,曹丕黄初中始改称,并增置监。秘书令之地位甚低,是中书令本亦卑官也。        秦之侍中本以丞相史为之,官卑可知。汉代侍中之秩尚不过千石(从“汉官秩”)至魏晋刘宋陈均列三品,北魏北齐侍中亦列正三品,地位已较前为高。唐更升侍中列正二品,宋复升至正一品,较秦之丞相史侍中者,高卑奚啻霄壤了。其给事黄门侍郎,汉代秩仅六百石,魏晋刘宋亦尚列五品。萧梁犹列十班,视五品。至陈则列四品,北魏北齐及隋之黄门侍郎亦列正四品。唐之门下侍郎更升列正三品,宋又升至正二品。亦非复汉代卑官之旧矣。        明初设内阁,直阁者悉翰林院侍读侍讲修撰编修检讨之属。品秩极卑。后渐例以殿阁大学士充之,而殿阁大学士终明之世不过正五品,仍非高官。阁臣之加官如公孤尚侍之类,皆仅虚衔,其本官固颇卑也。至清初始定满大学士正一品,汉大学士正二品,寻俱为正二品。雍正八年又俱升正一品,而大学士品冠百僚遂为常制矣。    
  二、高官变为虚衔        殷周并有太师太傅太保之官,皆为实官而非虚衔。西汉而后,此三官之地位最高,惟常有其名而不备其人,类以为加官或赠官,甚少实居其位者。间并其名亦废之。沿及清末犹存此三官之名,而固久已为虚衔矣。其少师少傅少保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诸官,亦高官也,设置较晚,而变为虚衔则同。        古之三公本指太师太傅太保而言。汉因秦制以丞相太尉为二公,并以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太尉司徒司空遂冒三公之名,亦称三司。地位尊崇,本皆实官也。及至隋代,此三官亦不备置,无其人则阙。初犹有府僚,寻皆省去。沿及唐宋,此三官遂亦仅为加官赠官而成虚衔。至元以后,并此虚衔亦无之矣。        尚书令侍中中书令至唐代已成高官,而其变为虚衔亦始於唐代。唐自太宗曾为尚书令,后无敢居之者,侍中中书令亦渐为加官及赠官而鲜有实任。宋代此三官均为虚衔,孝宗乾道八年且并此虚衔亦删去之。元代中书令例以皇太子或相臣兼掌,而实际治事者仍为相臣。明初群臣请依元制以皇太子兼中书令,不许。於是中书令继尚书令侍中之后,先中书省而永废矣。     
  三、差遣变为实官        汉文帝命丞相史出刺诸州,刺州乃差遣,非实官也。及武帝定设各部刺史,刺州乃不复为丞相史之兼差,而刺史为实官。此各部刺史,显由刺州之丞相史演变而来,故以刺史为名也。        唐常以他官参宰相职,所加使命不一,胥属差遣,均无品秩。宋之同平章事参知政事亦然,元则明定平章政事列从一品,是乃实官,非复差遣矣。        宋以朝臣出知府州,曰权知某府军府事,权知某州军州事,又有知军知监者,县令亦命京朝官出知,要皆差遣。明兴不因元制,遥承两宋,普设知府知州知县之属,惟俱有定品,则又为实官而非差遣矣,其同知通判,亦同此例。        明以都察院都?史副都?史佥都?史或各部尚书侍郎之属总督军务,巡抚地方,总督巡抚,俱无品秩,亦皆差遣。至清代则定总督从一品巡抚正二品,并为实官矣。        明制总兵官副总兵参将游击将军守备把总,无品级,无定员。总兵副总兵率以公侯伯都督充之。参将以下亦各有本官,是总兵以下把总均差遣也。至清乾隆十八年定提督军务总兵官从一品,镇守总至兵官正二品,悉停所系都督都督同知都督佥事各衔,而总兵遂为实官。其副将以下诸官则在清初即已定品矣。        明布政司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按察司副使佥事均无定员。其分司各道,名称不一。曰督粮曰督册曰分守,参政或参议之所分司也。曰提学,曰清军,曰驿传,曰分巡,曰兵巡,曰兵粮,曰水利,曰屯田,曰盐法,曰管河,曰抚治,曰监军,曰招练,曰巡海,曰粮储,曰兵备,则参政参议副使佥事均有分司者。无论所司何道,均系差遣,并无品级,其参政参议副使或佥事始为本官。清代定道员列正四品,悉废参政参议副史佥事诸官名,而道员遂非差遣矣。        清光绪元年定出使制。命侍郎郭嵩焘使英,翰林院侍讲何如璋使日,京卿陈兰彬使美及西秘,是为对外有驻使之始。郭等均带本官其出使为差遣,后此星使联翩四出,使差仍非实官其使馆中之参赞翻译各员及分设各地之总领事领事副领事亦然。光绪三十四年定头等出使大臣正一品,其下参赞正三品,通译官正五品。二等出使大臣正二品,其下参赞官,二等参赞官,三等参赞,二等通译官,三等通译官,一等书记官,二等书记官,商务委员等品级有差。其总领事列从四品,领事正五品,副领事从五品。又三等出使大臣正三品,於是均成实官。惟头等出使大臣为特使,非驻使,事毕则省。三等出使大臣亦不恒置。由使领各差至使领各官,亦差遣变为实官之例也。    
  四、实官变为虚衔        实官变为虚衔,可分为二方式。一为他官治此官之事,居此官者徒有官名而无职守,此官遂成虚衔。一为此官治他官之事或兼任他差,於其本官之事反不过问,而此官亦成虚衔。宋在元丰改定官制之前,官名职守,泰半虚寄,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三省六曹二十四司,类以他官主判,虽有正官,非予敕不治本司事。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谏议无言责,起居不记注,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司谏正言,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於仆射尚书,丞郎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八九。斯诚极实官变为虚衔之大观。又节度团练防御诸使及刺史,自宋初命朝臣出知其事,即成空名,元丰改制以后犹如是也。        明代总督巡抚总兵官副总兵之属以及布按分司诸道道员,虽各带本官,实际并不治其本官之事,一旦离差,其本官亦连带罢免,故其本官实为虚衔。清代疆吏每有就拜大学士,并不至京入阁办事。又咸同以还,勇营将领补授绿营武官实缺者,往往仍留军中带勇,不赴任。亦属此类。所不同者,明代督抚总兵等所带本官均无定员尤滥耳。    
  五、佐官变为正官 正官变为虚衔        尚书省之正官本为尚书令,其下之左右仆射均佐官也。唐代因太宗曾为尚书令,其官非人臣所敢居,遂以左右仆射为尚书省之正官。宋元丰改定官制,尚书令官高不除人,由左右仆射分任宰相,亦系以左右仆射为正官。此尚书省也。又门下省之正官本为侍中,其下之门下侍郎亦左官也。唐代侍中已成虚衔,宋元丰改定官制以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行侍中职,是门下省之佐官亦成正官矣。其中书省之正官本为中书令,中书侍郎乃其下佐官,而元丰改定官制以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行中书令之职,是亦以佐官为正官也。元代中书省左右丞相之上以皇太子兼中书令,而实际任事者仍为左右丞相。明初不设中书令,而左右丞相在名义上亦为中书省之正官矣。佐官变为正官之前,正官类已变为虚衔,如前举尚书令侍中中书令均久成虚衔,兹不赘述。尚书左右仆射诸佐官之所以变为正官,即由其正官或有其官而无其人,或有其人而不居其职故也。        六、中朝官变为外朝官 中央官变为地方官        中朝官为君主私人之官,外朝官则国家之官也。中朝官变为外朝官如大将军在汉代列中朝之首,至魏晋则为外朝官。又如侍中在汉代亦为中朝官,厥后地位日崇,亦成为外朝大臣。又如中书令在魏代本为君主私人,其后亦成为外朝高官,非复天子近臣。均其例也。中央官变为地方官如汉初刺州之丞相及武帝所设之部刺史,均非地方长吏,(刺史内统于御史中丞),至东汉末刺史兼揽地方行政权,不仅司监察,遂成为地方官。又如魏置都督,唐置节度使均系以中央官出外治军,厥后都督节度使亦均变为地方官,又如明之总督巡抚均为京官之一员,固明史职官志不列作外官,至清代则总督巡抚并为疆臣。均其例也。    
  七、长官本位变为机关本位        以长官为主,因长官而有机关,是为之长官本位,以机关为主因机关而有长官,是为之机关本位。吾国古代,类以长官为主而鲜以机关为主,降及秦汉犹然。如因丞相而有丞相府,因太尉而有太尉府,因九卿而有九卿之寺。魏晋以还,则渐入机关本位时期。曰台曰省曰寺曰监皆机关也。而诸卿之改为诸寺卿,尤为由长官本位至机关本位之象徵。隋唐逮於明清,中央几悉以机关为主,而如元之行省,明清之两司则在地方亦趋於机关本位。今吾国由中央以至於县,大都以机关为主。如委员长行营,战区司令长官部,监察使公署,行政督察专员公暑一类长官本位之机关,究属较少。盖国史之趋势如斯,不仅受他国之影响已也。      以上所述不过说明吾国过去官制曾如是变,非谓其悉如是变,亦非谓其必如是变也。而其曾如是变者,绝非偶然,兹请略为解释,并稍加评论。        大凡君主欲集权於个人,恒喜重用与己接近之小臣以夺大臣之权。小臣官卑,虽重用之,不患其逼,且系与己接近者,亦不虞其背己,此於君主有利也。固汉光武帝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而尚书职重,三公皆拥虚器。魏文帝承其父重用秘书令遗习,以中书监令并掌机密,而中书之职亦重。其侍中则在西汉已为要职。汉之侍中,直侍左右,分掌乘舆服物,下至亵器虎子之属,事至卑而与君主亦至接近,所以能预国政,正由为君主之私昵故也。然诸臣职既重要,事实上其地位亦必随之增高,官品之升,实系君主以法律承认事实。明清之大学士亦同此例。明代始则内阁与六部争权,继则六部屈於内阁之下,张居正当国时,各部尚书恂恂殆若属吏。阁臣为君主所亲信,其职重要,故部臣官虽高而不能与之抗。清代升高大学士之官品,即以法律承认阁臣事实上之地位。此前举卑官变为高官之由来也。        然君主究不欲高官要职合而为一,为免威柄之下移,常使高官无事可作,有同虚寄,故当职务重要之卑官地位增高而渐成高官之日,亦即其失职闲散渐成虚衔之时,前举尚书令侍中书令之属,由卑官而高官,由高官而虚衔,如出一辙。太师太傅太保在殷周初非最高之官,大学士在清世宗设军机房(即后之军机处)之后,虽未悉成虚衔,而重要事务移归军机,即在阁之大学士亦固已投闲置散。均可以此例通之。此前举高官变为虚衔之由来也。        政治制度虽常在变动之中,究不若实际政治变动之速,每有若干新的事务发生为旧官职守所无,而此新的事务最初每为临时的,又不值增设新官,故每於旧官之中遣人兼理。厥后所兼理之事务渐成为经常的,则势必於旧官之外命人专任,虽仍带旧官名义,实已为额外之官,其所带官名不过虚衔而已。终期以法律承认事实,以差遣为实官,於是旧官之外,复增新官。如前举总督巡抚总兵道员及出使大臣等之变为实官,均循此例。巡抚之名起於明时懿文太子巡抚陕西,成祖永乐十九年复遣尚书骞义等廿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不拘尚书侍郎都?史少卿等官,事毕复命,是巡抚尚为临时差遣,任此差者其本官亦尚非虚衔。更后巡抚成常差,例以都?史或佥都?史充之,事实上都察院中并无如是多之员缺,任抚差者,罢差之后,鲜能返院,是其差遣不啻即其本官矣。总督之设始於明景泰初,本亦非常差旋设旋罢,任此差者,或为尚书侍郎或为都御史,要皆各有本官,厥后督差经常设置,任差者之本官亦遂成虚衔,胥属因任差而加,罢差即连带失去,非任差之前即为此官,罢差之后犹为此官也。明初总兵官亦非常设,有事始遣人充之,事已则罢。稍后例设总兵官镇守各地,遂成常差,其所带本官之成为虚衔与总督巡抚同,总兵官下之副总兵等亦同其例,清代之改总督巡抚总兵等为实官,即系以法律承认事实也。清廷之遣驻使,非出本愿,故其始但命他官充之,未设专官。庚子乱后,依辛丑和约之规定,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设尚书侍郎以下各官,前此之大臣章京等悉罢,而驻外各使仍为差遣,延至七年后始改为实官,其无诚意与各国交亲,於此可见,而终不能不改,事实使之然也。其宋代知府知州知县之制较为不同,本有府尹刺史县令诸官,乃遣他官代治其事,使此诸官成为虚设,此实以他官夺此官之职,非因有新的事务而差人理之也。厥后出知者所带本官,事实上皆为虚衔,则此诸差势非变为实官不可。明代遥承宋制而不仍其差遣之旧,知府知州知县均为实官,可谓善於因袭矣。此前举差遣变为实官之由来也。        实官变为虚衔之由来,前於举例时已略述及,兹请更略论君主以他官干预此官之事而使此官变为虚衔之用心。盖居其官而无其职,则事权不属,居其职而非其官,则名义不正。或事权不属,或名义不正,则均不足以犯上而作乱。此宋初君主所以宁使官制凌乱而不加以改正也。神宗锐意改制,似不明其祖宗之微旨,然其时宋室政权已极巩固,亦不必惟事消极防范矣。至前举高官变为虚衔,本可包於实官变为虚衔之内,惟高官之变为虚衔,主因由於官高故另释於前,兹不再赘述。        佐官变为正官,正官变为虚衔,性质与卑官变为高官,高官变为虚衔相同。正官之地位较高,君主不欲其位高而职重,故使佐官行正官之事。佐官行正官之事,事实上为正官,终则名义上亦为正官。正官无事可作,其成为虚衔,又乃必然之势,前举之例均可如是解释。元常以太子兼中书令,是并较崇之虚衔亦罕予臣下矣。        中朝官变为外朝官,由中朝官干预外朝之事,中央官变为地方官,由中央官干预地方之事。君主欲集权於个人,故使中朝官干预外朝之事,欲集权於中央,故使中央官干预地方之事。干预既久,则事实上取外朝官或地方官之地位而代之,终则名义上亦成为外朝官或地方官。君主集权於中央,亦即集权於个人,要皆为其一己之私。而使朝廷大臣屈服於宫廷私人之下,地方大吏屈服於中央特派员之下,徒损朝政之尊严,加地方以压力,公正大臣,贤明有司,均不克行其志而展其才,此於国於民均不利也。故西汉自武帝以侍中或大将军预外廷之事,丞相御使大夫即鲜以贤能著称者,有之若王嘉萧望之则均不得其死。东汉三公,职既不若尚书之要,复受大将军之压迫,袁君山之流涕,非徒然矣。明初循吏辈出,而自抚按之遣成为常制,即循良日少,彼为地方官者谨事抚按之不暇,尚何能为小民造福?及干预地方事务之中央官变为地方官,地方官之阶层亦随而增多,此更有弊而无利。盖地方官阶层既多,不仅小民疾苦难以上达天听,即阶层较卑之官欲向君主提供其意见亦殆不可能。明代知府尚得直接言事,至清代督抚之权日重,则即布按两司亦仅能例请圣安,君主所听取者惟督抚之意见,使阖省官吏胥仰督抚之鼻息,阿附钻营,无微不至,地方政治欲不坏其可得乎?私心之为害若此,诚可慨也。        长官本位变为机关本位亦由於君主之私心,盖变为机关本位,则为长官者因机关而存在,非机关因彼而存在,其崇隆实较杀,此亦於君主为有利。如汉曾有左右丞相,而汉之丞相因丞相而有丞相府,元则因有中书省而有丞相,丞相之名虽同,地位实有高下之别。为君主者究何所择,可从而知矣,惟由长官本位至机关本位,究为由人治而法治之表现,利於君亦利於国。以君主之私心致之,又不啻意外之收获也。               
  军衔与军职肯定是不一样的,那时还没有现代军衔这一说呢.用之相比,是为了和现代看起来容易接受一些.
  楼主学识渊博,佩服佩服!!  令在下受益非浅
  楼主给的资料都是很好的,但我还是要很不厚道地怀疑这些是不是楼主自己写的呢?好像楼主给出的东西在很多地方都有,甚至天涯其它帖里就有,如果是转载还是要标明的好。
  例如楼主给的“中国历代官制演变”应该是陶元珍先生的文章。
  明朝摆脱灭亡的十次机会(转贴)    
1、嘉靖时代,兵部尚书夏言力主收复河套,反而被奸臣严嵩诬陷勾结蒙古意图谋反,遭嘉靖皇帝冤杀!          点评:明朝坚持文官带兵制度,兵部尚书多为毫不知兵的腐儒,难得还有夏言这样富有战略眼光者。当时蒙古内部分裂,互相攻杀,鞑靼部可汗主动请降,以河套草原为厚礼。明朝却把这天大的陷饼扔出了门外,实在是天下头号傻瓜。事实上,明朝后期与满清作战之所以不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产马的河套草原在蒙古人手里,造成了明朝马匹奇缺,以步军为主的明军难以抵挡满清骑兵的冲击。而且满清也经常通过蒙古人的控制区域袭击北京。若河套草原在明朝手里,既可为军队提供大量马匹,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骑兵队伍,又可以河套草原为基地,遏止满清对于蒙古草原的扩张,实为制约满清的一个重要棋子。可惜明朝却忙于内斗,弃重要战略要地于不顾,可悲可叹。  
  2、张居正死后,其新政措施被彻底废除,张居正家人也被办罪!          点评:明朝后期,国家财政收入不过两千万两,加上“辽响”也不过三千万左右,还闹得民变四起。以明朝巨大的社会生产力,却闹得国库入不敷出,实在是不应该。明朝税收最大的弊端,在于纳税最多的恰恰是最贫困的群体。如此荒唐的税收办法,百姓又怎能不造反。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实质上就是按照个人财产进行征税,平衡贫富差距,同时丈量土地,遏止土地兼并,缓和社会矛盾。张居正当政十年,国家财政收入每年有八千多万,超过康乾盛世的最高水平,万历九年时的国库存粮充盈,即使十年闹灾颗粒无收也足以支用,这一点连汉朝文景之治也不可及。可惜了万历皇帝这个败家子,张相国一死就倒行逆施,一条鞭法全部废除,税收改为竭泽而渔的政策,还闹的山东苏州接连发生民变。明朝后期国库的空虚,起义四起。祸根正在于此。假如明朝可以沿用张居正的财政政策,最起码国家内部可以保证稳定,明朝可以用足够的人力物力来应对满清的入侵。如此雄厚的国力,何愁满清不灭。  
  3、萨尔浒大战,明朝四路大军全军覆没,满清崛起。          点评:直到今天人们还搞不明白,十万对六万,用的也都是名将,咋就打不过努尔哈赤的六万女真人呢!其实明朝从一开战就注定了失败,国库空虚,拖欠军饷,战士士气低落,(万历皇帝的税收政策惹的祸),加上一个愚蠢的四路进兵的主意。汉武帝第一次打匈奴也是四路进兵,结果让匈奴来了个各个击破,李广全军覆没。从此再不敢分兵作战,果然打了一串胜仗。与游牧民族作战最忌分兵,敌人在暗处我在明,加之地形不熟,一旦遭敌偷袭各个击破,覆灭的下场也就不远了。若明朝四路大军合力一处,那满清至多是骚扰一下明军而已,难以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这样此战即便无功也不至大败。四路进兵的荒唐主意正是杨镐出的,此人无德无能,仅靠巴结宦官得以高官。抗倭援朝战役他冲锋在后逃跑在前,白白葬送了蔚山战役大好战局,让岛津弘义从明军眼皮子底下逃走。偏偏万历皇帝好了伤疤忘了痛,如此重大的战役又启用了这个脓包。当时的兵部尚书孙承宗就曾质疑过此战法,可惜未被采纳。其实就算兵分四路也不是没有胜利的机会,只要推进得当,相互呼应,用兵谨慎,加上良将指挥,一样可以把女真人打入死地。明朝当时不缺良将,熊庭弼和孙承宗都是文武双全的将才,可万历皇帝偏偏放着不用。以至让努尔哈赤一战定乾坤,从此和大明朝分庭抗礼。拖欠军饷,战法荒唐,用人不当,三项错误哪怕明朝少犯一个,此战也绝不会大败。满清也不会崛起,可惜,可惜。        
  4、天启末年崇祯初年,满清两次进兵朝鲜,朝鲜向明朝求救,明朝皇帝置之不理,并禁止辽东大军援救朝鲜。朝鲜灭亡,成为满清藩属。          点评:大家都说万历皇帝糊涂,从此事看来,天启皇帝和崇祯皇帝更是愚蠢到家了。万历皇帝再糊涂,也还知道朝鲜中国唇亡齿寒的道理,硬是不惜花七年时间把小鬼子打趴下。有人说明朝皇帝有骨气,看看这两个家伙的表现,是有骨气的作为吗?失朝鲜则失中国,你爷爷万历懂得,做孙子的你们怎么就不明白呢!满清攻朝鲜用了近十万人,基本上是他们全部的家当了。辽东大军驻扎在宁锦防线的不下二十万,要么抄其老窝,要么在鸭绿江断其后路,两者选其一都可把满洲人置于死地。当时的朝鲜还是打的很顽强的,几乎让满清陷入泥潭里。可惜明朝隔岸观火,坐视友邦灭亡。当然,当时明朝刚经过宁远大战,需要巩固防线,就算辽东大军准备不足,明朝全国有200万军队,山东江苏还有明朝的水师,以明朝战船的航海能力,援救朝鲜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以辽东军坚守宁锦防线,调各地精锐水陆并进援助朝鲜,水师经鸭绿江断清朝十万大军后路,纵然不能得全胜,朝鲜也不至灭亡!丢了个朝鲜事小,但明朝的不作为算是彻底让人寒心,朝鲜战前,大部分蒙古部落还是站在明朝一边,朝鲜战后,几乎全都倒戈向了满清,结果是满清之后数次从蒙古地区入寇中原,打的明朝找不到北。更为严重的,朝鲜雄厚的资源更是给了清朝以支持。若朝鲜不丢,明朝就有了一个收复辽东的基地,丢失朝鲜如损一臂膀,可谓痛心疾首。  
  5、天启末年,袁崇焕与满清议和,遭阉党诬陷,被迫解职,议和遂告破裂。          点评:宋朝出了个秦烩,从此中国人就视议和如虎,似乎谈议和就是卖国。实际上议和是个中性词,关键是看在什么条件下议和,议的又是怎样的条款,汉高祖与匈奴和亲,唐太宗与突厥订谓水之盟,从条约本身看,无一不丧权辱国,可也正是这些条约,为中国赢得了休养生息的备战时间,经过养精蓄锐,终于有了汉武帝反击匈奴的胜利和唐太宗灭亡突厥的奇功。可惜明朝皇帝鼠目寸光,一听议和就暴跳如雷,仿佛议和就是卖了祖宗的万里江山。事实上当时与满清议和,对明朝来讲有百利而无一弊。当时明朝国内朝政腐败,关中连年饥荒,民变四起。明朝军队忽发于关中,忽调往辽东,两线作战自顾不暇,明朝太需要充足的时间去整顿内部,安抚民众恢复生产了。暂时的退让以积蓄实力有何不可。况且当时的满清对中原江山还不敢存非分之想,一没敢向明朝要公主来和亲二没敢称皇上,条约里甚至连独立都不敢提,只希望明朝皇帝封其一个爵位,与明朝诸侯王平级而已。这种条约既不破财又不伤面子,损失比汉朝的和亲要少的多。更何况一旦条约订立,满清与明朝就可进入相持阶段,明朝有充足的时间和国力来准备收复辽东,而以满清的人口和国力,是无论如何也拖不过明朝的。只要明朝皇帝有收复山河的决心,女真人的覆灭就只是时间问题。可偏偏明朝皇帝一幅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概,慷慨忠烈的荒唐。此后,李自成起义,明朝军队内忧外患,两线作战,终于导致了国家灭亡的下场。  
  6、满清第一次兵围北京战役,皇太极用反间计骗崇祯杀了袁崇焕,明朝自坏长城,此后,满清数次经蒙古入寇北京,给明朝以沉重打击。          点评:整个事件里明朝一共犯了两大错误,第一就是杀袁崇焕。这是傻瓜都明白的。当时全国人民都知道袁将军冤枉,惟独北京人民和崇祯皇帝认为袁将军该杀。当时袁将军千里奔袭,阻击清军,使清军进攻被遏止,此战虽打的漂亮,但袁将军自己也承认,以九千骑兵阻击清朝十万大军,是带有赌博性质的,胜的实在侥幸。其后就坚守不战,等待援军。满清被拒在城外,就在北京城周围以烧杀抢掠泄愤,于是北京老百姓就把遭殃的帐算在袁崇焕头上。老百姓的愚昧还可以理解,但崇祯的不知兵就是荒唐了,坚守待援是每个有头脑的人都明白的道理,偏偏崇祯不明白。杀了袁将军,更是寒了二十万辽东军民的心,为了这么个糊涂蛋肝脑涂地,到头来也是被冤杀在菜市口,还有谁能为这样的朝廷尽忠。袁将军死后,其部将多人投降满清,祖大寿虽至死未给满清出一计,其部队却成了满清灭亡明朝的先锋,孔有德等人更是封王封侯。此后,明军叛变者日益增多,辽东防线更为虚弱。第二则是战术上的错误,清朝十三万人孤军深入,其实是犯了兵家大忌,长城沿线各关隘依然在明朝手里。若明朝能在京城外与敌人长期相持,再集中数倍于敌的大军封锁长城关隘(这对明朝不是难事),将其合围,满清十三万大军必将陷入死地,即使皇太极能侥幸突围,满清也必定元气大伤。(俄罗斯在对抗拿破伦时即用此法)假如明朝更有胆气一些,一面调集内地兵马援救京城,一面由祖大寿率辽东兵北攻满清老窝,引满清主力回援,再于半路截杀,(即围魏救赵之法)那更是一刀桶进满清心窝,满清势必一战即亡。可惜崇祯皇帝内不识忠奸外不辨兵事,仅将满清击退就心满意足。让本是一次置满清于死地的绝好机会白白丧失。        
  7、明朝末年,关中持续八年大旱,闹的民变四起。李自成、张献忠揭竿起义,天下大乱。明朝曾一度取得平叛胜利,收复张献忠,击败李自成,赢得了一时的安定,但天灾持续,明朝又没有采取措施进行赈济,导致民变再生,李自成东山再起,最终灭亡明朝。          点评:明朝能在两线作战的情形下平定李自成第一次起义,实在是上苍眷顾幸运之至,这本是明朝振兴的大好机会。有人说明朝灭亡是因为天谴,但仔细看看历史,汉唐时代关中也曾有过类似灾难。唐高宗时代关中曾连续干旱十年,受灾四年,结果唐高宗采纳宰相裴炎的建议,在关中第三年大旱时果断停止了对西突厥的用兵,调十万大军兴修水利,同时尽全力赈济灾民,其后七年虽旱灾横行,但关中却出现灾年无灾的奇迹。其后唐朝稳定了内部,兵发西域,灭亡西突厥,势力扩展到帕米尔高原。后来唐玄宗开元二年,关中又出现百年不遇的蝗灾,加上官吏暴虐,横征暴敛,天灾人祸激的民变四起。唐玄宗命宰相姚崇主持灭蝗,杀四十二名贪官平息民愤,并令各王公大臣拿出私家俸禄赈济灾民,一举扭转了局面,才有了后来的开元盛世。可见天灾并不可怕,重要的在于人谋。明朝的天灾,可以说是七分人祸,官吏贪婪,横征暴敛,国家不顾灾荒,一味加税,终于导致人民起义。如果在明朝平定李自成第一次起义后果断采取措施,整顿吏治和税收,调集江南钱粮赈济灾区(明朝有京杭大运河,作到这点应该不难),并花大力气治理黄河(明朝的科技和人力作到这点也不难)以稳定人心,安抚百姓。那李自成绝对没有作乱的土壤,农民军攻克北京的一幕也绝不会上演。可惜,在对待天灾问题上,崇祯皇帝连唐朝最懦弱的唐高宗都不如。      
  8、明清松山战役,明军十三万清军十万,主将洪承畴定下步步为营的战略方针,以相持战的战法,依靠优势的火器防御层层阻击清军,几乎把清军拖垮。可惜糊涂的崇祯皇帝好大喜功瞎指挥,接连四道诏书逼洪承畴出战,洪承畴痛哭一场,明知必败依然出击。结果兵败被俘。此战是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自此,明朝尽失关外堡垒,山海关成为前线。清朝掌握了全线进攻明朝的战略主动权。          点评:此战是明清之间最大规模的主力决战,几乎是关系着满清的生死,明朝胜则满清衰,满清胜则明朝再无法在关外立足。十万八旗兵几乎是满清的倾国之力,明朝也精锐尽出。应该说此战从开始阶段还是向对明朝有利的方向发展。洪承畴虽说没有气节,但军事才能还是很强的,甚至不亚于袁崇焕。更何况他的身边是袁将军留下的宁锦防线,配备大量精良火器。若打攻坚战,满清势必吃亏。祖大寿的临阵倒戈又为明朝增添了生力军,并撼动满清全线。从兵力上看,明朝十三万满清十万,但明军野战能力弱于满清八旗。更何况如此大规模的兵团作战,表面看打的是军力,实际上打的是钱粮,后勤乃至综合国力。满清国力弱小,速战速决是唯一的选择,而洪承畴制定的相持战战略则是明军扬长避短的最佳战法。只要再给洪将军个把月的时间,满清就将被彻底拖垮。而他的这一方略也眼看就要成功了。可惜崇祯皇帝连这个把月都等不了了。平心而论与宁远之战明朝政府的不作为相比,崇祯对此战还是很重视的,可事情坏就坏在他的重视上。汉武帝亲自制订攻击匈奴的方略,是因为他本人自小熟悉军事,且对匈奴的情况有完整的了解。崇祯没有汉武帝的本事,却偏偏要凑这个热闹。崇祯逼洪承畴出战的四道诏书,比秦烩催岳飞回师的十二道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哈里王子的爵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