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我很小有很多的小米3拍照不清楚楚诗歌

萤火虫之诗|
原创文学原创设计|
萤火虫之诗,,原创诗歌,原创文学,原创设计,原创前端,typecho前端,typecho主题
萤火虫之诗
不随波逐流,坚持做原创,我是认真的。
本站地址:
Learn·to·Code
Why Not Learn to Code?
Earlier this year, I found myself preparing to teach a class on interactive design at Our company and was faced with an interesting question: how do you teach interactive design in 2017?
When I was an undergrad in the early 2000s, the comparable class taught Adobe Flash. I took printmaking instead. I did, however, buy a book on Flash and taught myself how to use it so as not to fall behind.
I didn’t use Flash for long though. The idea of requiring a plugin to run my website wasn’t appealing to me so as soon as I discovered Jeffery Zeldman’s Designing with Web Standards, I went down the HTML, CSS, JavaScript road.
This past winter, it struck me that a course covering HTML and CSS 13 years ago would have taught me skills that I’d still be using today so I decided to teach the class I wish I’d had (albeit a much nicer experience after a decade of progress on the web).
I decided I’d focus on using web technologies as design tools since they’re ubiquitous, not to mention that it’s downright fun to get immediate results from typing some code into a document and seeing it appear in your browser.
I’m not trying to rehash the “designers should code” argument but ponder why some designers feel like coding is outside their domain, tease apart why front-end development seems so intimidating, and, if you’re a reluctant designer, maybe convince you to give coding a try.
An Irrational Fear of Code
At the start of my class at BU this year, I asked who was nervous about writing code and, understandably, nearly every hand shot up. Designers today are used to manipulating design software like Adobe Illustrator, Photoshop, or Sketch to achieve their designs and stripping away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is like taking away a security blanket — at least it was for me when I first started.
This fear isn’t isolated to students either. It stills surprises me when I speak to colleagues who describe themselves as knowing a bit of HTML but who don’t feel capable of writing “production code.”
I think everyone is selling themselves short and probably falling prey to a few common misconceptions:
“I’m not smart enough to code.”
We understand coding to be inherently complicated — which it can be, as anything is when you’re first starting out. I think designers often conflate front-end development with computer scientists or hackers but that couldn’t be farther from the truth.
To be honest, the software designers use on a day-to-day basis is far more complex than HTML and CSS. HTML is merely a structured outline of your content and CSS is a description of the styling and layout you’re aiming to achieve. Your web browser is built to read these instructions and interpret them into a design and once you understand the rules, you’ll be able to write those instructions yourself.
JavaScript is a bit more complex than either HTML or CSS but it also has a logical underpinning that you can understand with practice.
“I can’t produce perfect code, so I’m not fit for the job.”
The other thing that is frequently misunderstood is the idea of “production code” or code that has been magically optimized for distribution. It’s always a good idea to optimize your code but the fact is, it’s a game of shaving milliseconds off of load times. This is critical for big businesses but for the great majority of us, it just isn’t that big of a deal.
For some, there is a secondary pressure that the quality of your code might be judged by your peers but this virtually never happens. If your design looks good in the browser, it’s a success. If it looks broken, it’s not. This isn’t to say that you shouldn’t optimize your website but you can achieve incredible results by only optimizing your images and leaving your code alone.
“There’s so much to know, I’ll never be able to learn it all.”
This isn’t totally false but I’m guessing that you don’t know how everything in your graphics editor works either. (Who does?)
HTML and CSS are pretty extensive and nearly impossible to learn completely by heart but the good news is: you don’t need to. You could build a website with only a handful of HTML and CSS tags and it would totally work. It’s far more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of the technology rather than it’s entire specification.
Working in code is all about breaking your problems down to their tiniest pieces and solving each piece to achieve your design goal. As you do this, you’ll quickly learn how these tools work.
And if you do get stuck, there are plenty of references, online and off, to get you unstuck.
Getting Over It
Remember all those students in my class who were afraid of code? Fifteen weeks later, every student walked away with two websites under their belts and skills they can build on for the rest of their careers. They embraced the challenge of making design decisions in the browser and found joy in the small successes along the way. You can do it too so the question remains: why not learn to code?
If you’re looking for a place to start, I’d suggest this fantastic getting started guide from Mozilla .
回家的路上
回家的路上
天色逐渐老去
急于从山的怀抱脱身
脚下像踩着油
自以为的飞快
甩出去的手表
好似一个预示
隐约透露出时间的慢
钢琴前八度的E调
是心跳的声音
黑白键的相遇
如你我都曾一样
站在青春的路口踟蹰
隐藏在秒针之间的抉择
和心痛的悸动
都让迫切遗忘过去
北京的嘈杂就要干涸
此刻静谧的下班路
正诉说着我一生所有的牵绊
季节性流感
季节性流感,唯独我没有被传染
也许是我尝到了应有的沧桑
也许是外面那一层无限渴望知识的孤傲
只有车水马龙的朋友圈
好似很有研究的诉说着流感病情的危险
又或在形形色色的群里讨论着各种各样的方案
为什么还有人争着感冒?
缘于它有着音乐般的魅力还是有着某种利益关系?
多年之后如果你能懂得这一段发问
我希望你不能理解并且一直怀疑着问题所谓的真谛
原始人通常将自己的思想归结为神的声音
可到现在又有几个人能彻底的明白
思想才是自己真实的声音
莫辜负了它,泯灭了作为基本生命应有的权利
即便没有感冒相对浩瀚的宇宙也是如此的无力
那如季节性感冒一般不也是显得如此苍白吗?
我想让你明白:你的行为可以被别人左右
但你不能让谁主宰了你的思想
那些作为自由之身而死的口号以及寻求精神寄托的教派
和我们所需要遵守的法律道德是没有必要关系的
它们只是思想的代表,是你作为生命存在的义务
如果有一天你也具备了足以应对现实的智慧
那么比它更宝贵的只有你的思想了
何必要在这浮华又浮躁的世间讨论是否流感的悖论
我能想到的现阶段所能形容的最恰当的例子
就是争取让你认识一个不同的莱克斯·卢瑟
12摄氏度的声音
天空中碎掉了瓶子
玻璃茬散落在马路中央
他不明白那些花花绿绿的伞
究竟要遮挡什么
他觉得有必要宣誓些什么
只是一些碎玻璃
12摄氏度的声音
是玻璃摔痛的声音
还是他宣誓的誓词?
蚊子睡到了水泥缝隙里
他还在妄想吸干那些伞下的魂
一棵打着点滴的树说
伞下面都是行尸走肉
蚊子伸出脚说
我怕的不是玻璃
是比玻璃还凉的雨
还有那12摄氏度的声音
要等几年你才会读
要等几年你才会读?
我好像过了争强好胜的年纪
也发觉有的事情是得过且过
但你不一样
总要经历我那个轻狂的年代
想了好多办法让你不再像我一样坚强
或者说就是倔强
可能我还不该想这么远
谁知道人的本性是如何呢
有时候特别的想和你说话
我一直在努力的赶超这个时代
却一直被人性赶超
要善良的话自己说了好多次
想着去原谅邪恶的灵魂
和那些没办法的办事原则
可那又能怎么样呢?
改变什么不是那么重要
我希望以后的你能和我一样踟蹰
数字显得微弱
因为他们只关心
数字的单位是不是元
大概只有厚外套最在意
十度的距离
开始有树叶妥协
时钟指向了三点
还是十五点
也算是一种幸运
能在本该炎热的季节
青海湖边的杂草
无法彰显的灵魂
只因选择了生长在伟岸的附近
没有热情的落叶来安慰
反倒有阳光的刺痛
盐碱滩和它一起扭曲
但强大的灵魂
编织了青海湖的倒影
内向是乌云后的暴雨
等到雨季来临
却像蜻蜓点水
暴脾气的作家
诗歌中充满了温和
小说中充斥着多情
哪有那么多不愉快
醒来看见窗外的榆叶宝宝
也不完全就是
时光的石头就可以磨平的
不散发怎么有光芒呢?
写给三十岁的自己
就忘记了怎么去表达自己
头脑里都是世界
是无数个别人的世界
三十岁的自己
已无法回到自己的书中
我的童年回忆起来自己都觉得晦涩难懂,8岁之前我用家里的三个啤酒瓶子换到了此生唯一不喜欢吃的东西:蜂蜜味的冰棍。彷佛那就是个开始,我发现原来世界上也有不被人喜欢的事情,但我还是在一个百十平米的院子里探索着,极力找寻每个细节充满的神奇。
我的小学6年加上幼儿园先后辗转了5个学校,特别是一开始爸爸骑着自行车载着我走过几个村子和一条河,好像是翻山越岭去读幼儿园,我那时甚至主观的臆断是爸爸带着我周游世界。可逐渐,我才感觉到,原来我们生活的世界是那么的小。村子小,小到村里的牛羊猪狗都认识我;学校很小,小到学校的每块砖上刻了什么字我都记得。
中学时代,更多的世界进入视野,但我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地方,也许是耳濡目染了当地的教育口号:只有读好书,才能走出去。我当时还不明白为什么都要走出去,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渴望和向往,还是厌倦了这个地方的贫穷和落后?高中的图书馆很小,小到我已经翻遍了所有的书页。别人的世界如果都是那么精彩,走不走出去又有什么分别呢?语文老师经常在班上读我的作文,我不知道他说了什么,但我意识到文字是表达内心的工具。
在大学之前我写了很多文章,也发表了一些。进去大学才是写作的开始,因为我发现高中的图书馆还不及大学图书馆的一个书架大。比起写,读更让人沉迷。有时候甚至不知道自己是在什么地方生活着,我害怕自己会得精神分裂症,所以我写了《细胞飞了》,让不愿遇见的自己在书中生活着并且封存着。那时候我刚刚开始接触诗歌,我的笔记本里没有学案,都是诗歌,然后就不可收拾了。
我自认为在写作上是有天分的,即便我十分讨厌引用和模仿别人的文风,但我能心领神会的了解某个写作技巧,但是毕业之后发现,原来工作起来真的没有那么多时间写作,只能见缝插针的坚持着。见多了世态炎凉,经历了坎坷磨难,小说的素材就不缺乏了。
小村庄到小镇,小县城到大城市,好像也就是那么一回事,容纳了更多的知识,也包涵了更多的是非。突然觉得诗与远方,可能才是归宿。
可是生活始终是生活,作为一个不专业的作者,不可能辞职专门搞写作,于是就没有了安静的写作环境,也不可能再向这个世界索取安静写作的环境,只能在高处俯视着现实的自己,分裂着两个不同的心态,一个是我,另一个是超脱的我。我觉得这样也挺不错,如果那个真实的我已经是个作家,现实中的膨胀可能就导致那个超脱的我不会有更好的文字能力了。
写作是无法控制什么时候去写,什么时候去整理的。但是三十岁就好像一个节点,经历了人情冷暖和爱恨交加,突然感觉那个超脱的我应该也升华一下了,因为在不知不觉中我才发现,现实中的我已经回不到自己的书中了。
特此重新编整一本诗集《萤火虫之诗》,作为留念。
《萤火虫之诗》限量100本,感谢大家的支持!
联系方式:邮件()
比你的再一次来到更期待
我无法感受到细胞的繁衍
但却理解那股力量的伟大
从毛发开始紧张
捎带一丝激动
上一次我已经心碎
现在你重新回到那个位置
静待每一个清晨和夜晚
当你真正出现在我的诗歌里
我却没有了更好的句子
想象上一次的你
是不是也经历了许多的磨难和痛楚
爱,是强烈的
爱,是伟大的
我等待着你
你比我更期待再一次的遇见
电视剧里的诗人
电视剧里的诗人都是神经病
这样的桥段我却极度认同
如果谁把写诗当饭吃
一定能把“自己”撑死
可是电视剧有导演
生活是自己的
难道你看不见远方的荒漠正在繁衍
隆起的高原没过田园
还有你不曾看到的雄鹰
是为了饱腹而飞翔
有歉意才有我所认为的善良
我初中就读的学校离家十几里,那时候的路还都是土路,天气好可以骑自行车,下雨或者下雪只能步行前往。我已经记不得那是个什么季节,但是那天是下着小雨。
我和几个同学走在路上,刚刚走出村子,后面追上来一个老人,是喜燕的爷爷。他气喘吁吁的追上我们,手里攥紧着一张5元的钱,大概意思是说,喜燕忘了带中午吃饭的钱,让我们帮忙带过去,老人先是问了后面几个人,他们都说,我们不和喜燕一个班,不方便,最后问了我,我犹豫了一下,也跟着说,我和喜燕不是一个班,不方便。老人很失望,嘴里嘟囔了几句,还是选择了回家。
可能那个时候我的脑袋里有个想法窜出,还至于送钱,喜燕也不傻,她肯定知道先借几块钱吃饭吧。但同时可能也有另一个想法,不就是带5块钱吗,不是一个班但是找这个人太简单了啊。为什么最后没有拿呢。
大概在路上,这样的想法反反复复的出现了好多次,可是不知道后来怎么的,这种思想斗争已经被我忘记了。
到学校之后,我们上了两节课,大概早上10点钟左右,我竟然远远的看见了喜燕的爷爷来到了我们的学校,一个老人家竟然怕自己孙女吃不上饭,亲自跑到了学校。他满脚都是泥,虽然穿了一双雨靴子。十几里路,对我们来说,尚且累的不行,还要不断拿树枝剔一剔鞋上的泥片,他肯定走的更累,对于一个80岁的老人来说,要有着怎么样的毅力。
我突然觉得不自在起来,这件事在我记忆中从那个时候到现在都没有淡化过,每次遇到别人帮忙,哪怕是自己为难,我也一定会帮忙。我主观的认为这是善良的一种,不算去主动帮助别人的善良,也算是对别人被动的帮助。因为我不想再像小时候一样,心怀歉意。
成长的过程中我发现,其实这样的事情总是不可避免的。
再到现在,我越发认识到,这种歉意导致的善良,或者说,人性中最本质的一面,才是导致人不能成长的重要原因。人性丢失的越多,人的进化才离你越来越近。后来在电影《超体》中这个观点竟然得到了验证,但虽然如此,我还是相信人性美好的一面,这种歉意产生的善良终究是正能量,还是会得到弘扬。
谁没为梦想而绝望过
谁没为梦想而绝望过
练字毛笔一次次吸干了砚台
为何不把写过的字迹也吸干
窗台那一片擦不干净的玻璃
是怎么溅上那么多泥点
谁没为梦想而绝望过
要走多弯的路
才能同化那颗正直的心
要受多少欺骗
才开始怀疑所谓的善意谎言
又是谁在坚持着梦想
是那南飞的燕儿
还是东去的旅行者
我问一只孤独的蜜蜂
穿越千山万水采到的花儿
是否就一定甘甜
蜜蜂回答我
正直和善良以及梦想
都与他人无关
我来自你们所说的远方
车轮铺满了每个角落
回声穿透了高处的树叶
蓝色未来交织着古铜的旧城
和那个彷徨的人
脚印充斥的那个点
连接着不同的蜘蛛网
每张网上都有一滴眼泪
透过不常有的阳光
折射出七彩
他们顶着那把伞
在每个枝丫都画上笑脸
然后钻进更大的伞下
先进的文明是什么味道
那些胡同里闻不到
古老的历史是什么颜色
是看不到星光的暗淡
那个孤独的人想远去
却避不开金钱的汗渍
我来自你们所说的远方
那里和诗歌同在
我来自你们所说的远方
正是那里才能造就
一个对这里如此彷徨的人
BEYOURSELF
还是人工降雨
对我们无所谓
还是赐予的磨难
对我们无所谓
还是一颗糖衣炮弹
对我们无所谓
是原来的那个你
BE YOURSELF
无法企及的诱惑
骆驼喜欢吃草
可它却生活在沙漠
猫喜欢吃鱼
可它却不会游泳
上帝给了我们很多无法企及的诱惑
但那又如何
选择逃避那些诱惑
那些不属于他们的诱惑
不是因为相信了宿命
站到去年的今天
当这个环境成立时
回忆和预料完全重合
我不禁感叹
人性的优势和弱势永远没改变
看看镜子中的我
一直是坚持自我、客观分析、感性预判、中庸执行
必然承受过多的压力
甚至是一些不属于我的压力
其实我大可不必在意
可又挥之不去
这就是我的弱点
有些事就是放不下
这也许是好的
或者是近乎于我自认为的完美的我
就是在这样的永远坚持
和不断妥协下
如果只是给我一个目标
我肯定实现不了
如果那只是一个参考
我定会两倍于它
在一个三九的清晨
我与镜子中的我
被年代给予灵魂的深度
被年代留下岁月的印记
在寒冷的冬季
只是一件新衣
却是无限的温暖
我时常问他
走过半个世纪了
什么最温暖
他朴实的回答
我愿意走在那个时代
那个新衣就是幸福的年代
我倾向于认为与故人不期而遇有着最浓的回忆。
那天是我带着爷爷去体检,等体检结束爷爷问我去哪吃饭,县医院的门口我曾经走过无数次,但是至今唯一还存在着的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餐馆。其余的小商户都不见踪影了。我领着爷爷进了餐馆。角落的一个人引起的我的注意,觉得似曾相识,但是又不能立刻确认出是哪一个故人。当他站起准备走的时候,我才敢确认那个人就是老张,他的头发竟然全都白了,手里拿着就诊记录的小本子,见到我还遮遮掩掩的。后来他才告诉我,他的腿已经痛到不能睡觉的地步了。我欲言又止,不知道怎么安慰他,让他坐下一起再吃点。
学校校门口每天都会有两个人,卖报纸的老头和算命的瞎子,老头其实不老,是个少白头。瞎子其实不瞎,但是人们往往认为瞎子一般算命都比不瞎的更能让人们信服,所以慢慢的算命的就成了瞎子。他们几乎天天出现在那个相同的地点,没有任何沟通,老头看着自己的报纸寻乐,瞎子看着自己的手纹叹气。
八年前,老张拉着我的手要给我算命,我说我向来不信这个,他说信神神在。我坚持不看手相,于是买了一份报纸。瞎子满脸的不高兴,但是也只能无奈的看着我和老张、老刘走远。后来我补充说不信神神不怪。
老张其实也不老,比老刘还小两旬,也没有一根白头发,但是他的疲态比他更沧桑,因为他要面对的是一条残疾的腿,还有这条残疾的腿与正常人之间的差距,这是他皱纹的雏形与累积。多年不见,没想到此时我竟然面对一个白发的老张了,我的心开始莫名的发抖,感觉全身都在收缩着,一个渺小的我就此跟着老张的回忆走到了八年前的这个小餐馆。
老张斟满一杯酒,什么话也没说就喝下去了,这个动作与当年的他如出一辙。那时候他一进门也是自己先喝了一口,借着这一口酒劲他放出豪言要放倒我和老刘,我和老刘面面相觑然后不约而同的笑了。老刘的酒量我是知道的,我曾经说老刘身上长了酒漏子,他属于千杯不醉型的,而我,年轻气盛,即便是不能喝也应该能和老张周旋几杯子。
正如我预料的,慢慢的老张的脸就红了,开始说话含含糊糊的,老刘恰到时机的问起喝酒的原因,那个不再清醒的老张开始了说辞,从他小时候开始讲起,每当说到他对生活希望渺茫的时候就喝一口,然后给我们来一个转折,从此对生活又充满了希望,然后以此循环着,不知不觉的他已经自己又喝了一大杯。等这杯酒结束的时候才说到这次喝酒的原因。我举杯示意老刘。老张突然哭了,含含糊糊的说着什么,我们都听不清楚了,终究这次喝酒的原因还是没有讲出来,然后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老刘没说什么,我们又一起喝了几口就讨论怎么样把老张弄回去。
老张看着挺瘦,但是也很沉,再加上他喝醉了,我和老刘要负担起他全身的重量,虽然我年富力盛也无法背着他走一里多路,老刘建议我回到楼管室骑老张的三轮车,等我回来的时候老刘竟然自己又喝了好几杯酒。他也开始摇晃起来。我不明白为什么今天这两个人都这么喜欢喝独酒,干脆快点把他们弄回去。
起初老张躺在三轮车里,老刘在后面推着,后来到了校门口一段上坡路我感觉怎么也骑不动了。回头一看,老刘也躺在三轮车里睡着了。我深吸了一口气开始使劲踩着车蹬往上爬,旁边几个小姑娘看着我叽叽喳喳的笑,我心想笑你妈啊,不知道来帮着推一把。后来我也真的没劲了,捏着车闸走下来一边扶着车把一边往上坡拉。后来感觉竟然轻松了许多,回头一看是那个瞎子。我本来想说谢谢你啊瞎子,但是我一想如果真的这么说了就会马上滑下去,于是什么也没说。等到了平路我对瞎子说祝你生意兴隆啊,瞎子没说什么,带上墨镜又回去坐着了。卖报纸的老头在旁边喊,瞎子快回来,别让人看出你不是瞎子。我心想你妈的你个老不死的比他还瞎呢,一会下雨把你报纸全淋湿了。
我只是随口一说,结果我刚回到宿舍真的下雨了,而且下得很急,是能够把老头报纸全部都淋湿的那种。我叫醒老刘,把老张抬下来放上床,然后老刘也钻了被窝。我很清醒的看了看时间,然后坐到窗台边听着两个人开始呼呼大睡。雨很大了,好多学生都开始往回跑,显然是在打篮球被淋回来了,我给他们开了宿舍楼的大门,回到屋里一看,老张从床上睡到了地下。我试了试,他是在太重了,我抱不起来。我说老张醒醒啊,不醒你就在地下睡吧,反正我是抬不动你。
老张说,那年你才十八岁。我打了个冷颤。那年我才十八岁。还好我是个记忆力特别好的人。老张说其实那天喝酒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老张和老刘因为宿舍管理的事情吵了一架。我说就为这么一点逼事儿你们把我累得和孙子一样,可真是挺缺德的,早知道让你们都睡地下。老张说其实你走了之后我马上就自己爬上床了。我说你这黑色幽默还保持着说明你还可以健健康康的活几十年了。
别过之后,我带着爷爷回家了,爷爷问我,那年你是十八岁吗?
我想,是吧。
零四年,我的高中食堂还是一排排的小平房。小平房里是农家乐式的大锅饭,每个大锅附近都站着一位彪悍的女服务员,如果你问了她菜价不买的话,她就会摆出一副要阉了你的表情。每次吃饭的时候,全校的人都在各个门口徘徊,看看哪一家门口的人最多。这说明她家的饭今天做的比较好吃,“比较”这个词必须突出一下。饭菜都很便宜,一份菜只有一块钱,“便宜没好货”,我爸爸经常这么说,后来我发现我爸爸还真是一个真理爱好者。
那天一个男生突然在食堂门口大喊:“晴子,我爱你。”大家面面相觑,不约而同的骂着被樱木附体的那个傻逼。大概几秒钟之后一个高昂的女生回荡在餐厅上空:“啊-啊-啊!”大家开始还不知道怎么回事,以为是晴子附体了呢。后来从人堆里传来消息,食堂的汤锅里出现了一只老鼠。于是史无前例的,餐厅第一次全体失去了生意。
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罢餐。当时还没有想到这么传神的词汇形容,但是过了没有几天,一个崭新的大食堂就开始动工了。大家欢呼雀跃,一时间也忘记了那只老鼠以及餐厅,从此转战校门口的小吃摊子。继而,盒饭、肉夹馍、馅饼、炒饭应接不暇的出现,校门口汇集着初中高中的两个时代的学生,小商贩津津乐道,其实我们后来才知道,他妈的那些小商贩还是餐厅的人,只不过换了行头,原来餐厅的人智慧这么高,他们不应该在高中开餐厅,他们应该去大学城做餐饮。
门口的瞎子说:“挺好啊,出来算命的也多了。”我心想去你妈的吧,自己就是个无神论,还给别人算命呢。瞎子说:“其实那些小吃摊也不干净,因为小吃摊的老板往往都不吃自己家卖的东西,他们都是等学生上课了去旁边的餐馆吃点东西或者直接回家做饭吃。他们都觉得自己的东西像大粪一样。”我操,我们这些祖国的花朵之所以长的这么鲜艳都他妈的是吃大粪长大的。我说:“你个瞎子比谁的眼都亮呢,快带上你的墨镜继续装瞎子吧,省的那些卖小吃的回来揍你。”
有一天我出门,看见瞎子在吃肉夹馍,我跑过去说:“瞎子你他妈也吃大粪啦。”瞎子斜着眼睛狡辩说:“放屁,这他妈是大粪啊,这是肉,拉出来才是大粪呢。”我说:“明明是你说的这些都是大粪啊。”瞎子看了我一眼,说:“我也不是祖国的花朵,我最多是个枯叶。”后来瞎子的算命摊子上就多了一行字:枯叶大师。他还真把自己当仙了。瞎子还说我也不是鲜花,最多算个牛粪,偶尔头上插朵鲜花。我心想你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吧,反正都他妈是吃大粪长大的了。
过了几天瞎子跑到我的屋子,瞪着大眼说:“我不想干了!”我被他吓了一跳,问他:“不干什么啊?”瞎子说:“不算命了!”我说那你能干什么啊,作为一个以算命为生的无神论者你还打算去研究哲学或者搞科研?瞎子说:“我也不知道,就是不想干了。”我说:“也挺好啊,省的你传播迷信思想,迷惑大众了。要不你在校门口卖盒饭吧。”瞎子楞住了,过了一会他眼里放着光说:“卖盒饭没准还真行呢!”我微微点头,把他的墨镜拿起来戴着说:“这个就给我了。”
他的墨镜让我拿来了,过了几天瞎子就真的不给别人算卦了,他把披肩发理成了秃子,把鬼子一样的胡子也剃了,换了一件白色的干净的衣服,推着一个三轮车在校门口卖起了盒饭。他做的盒饭是唯一不掺大粪的,这不是做广告,因为瞎子自己每天也吃,周围的小吃摊也都吃他的盒饭,确实,瞎子的盒饭挺好吃,每天都卖很多。有学生就开始传言,说卖盒饭的原来是一个黑道的老大,后来看明白了社会了就不干了,自己做点小生意卖盒饭了服务人民群众。我心想你们这些傻逼,他就是那个瞎子,再说了黑道老大看明白社会了还会自己卖盒饭啊,早他妈去当官了。我还是叫他瞎子,他也不忌讳,发给我一盒盒饭,自己也拿一盒。瞎子说:“这衣服怎么样?干净不?”我点点头说:“还挺像样的。”他笑着说:“我从卫生室借的,是医生穿的袍子。”我对他翻白眼,他就哈哈大笑起来。吃饱了我问他:“给我算算命呗!”瞎子大笑,把饭粒子喷了我一身,说:“我以前算命的时候求着你你都不算,现在我卖盒饭了你又让我算命了。”我说这样才显得比较客观,否侧只是为了挣钱算命就太主观了。
瞎子看了看我的手说:“你最近有桃花运。”我说瞎子:“你可别拿我开玩笑哈,我一般不讨女生欢心的,最多给她们讲讲数学题。”瞎子说:“不是开玩笑啊,是真的,这是你第一次桃花运,不过你没经验,可能会很快就浪费了这个机会了。”我问他第二次是什么时候,他说:“第二次大概在你下一个本命年吧。”我操你大爷,我说我这桃花运的间隔也太他妈的大了吧,直接给我捅没了七年啊。瞎子说:“其实这个是不准的,我给你算的是按照桃花运的几率问题来衡量的。这就像概率问题。别的情况也有出现的几率。”我说:“概率你都懂啊,我他妈到现在都没学明白呢。”
后来学校的大餐厅盖起来了,学校再也不让学生出去吃大粪了,瞎子拿着卖盒饭的钱转战到车站附近开了一家小餐馆,瞎子打扮的像个和尚一样,不仅自己当老板,也给饭店充当着吉祥物,饭馆生意还过得去。有一次瞎子请我吃饭突然郑重其事的给我讲起神学,搞得我晕头转向的,最后的最后他说:“其实给你算命的那天我也给自己算了桃花运的概率,但是几率很小,开了这个饭馆才觉得几率也是可以改变的,你看那个怎么样?”我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那个服务员正在给客人点菜,看侧脸还算是个美人,我心想瞎子啊,你还想怎么样啊,你都快四十的人了,快点找个媳妇娶了算了吧。等那个服务员转过身我对瞎子说:“你就是个大粪!人家着实的是朵鲜花!”瞎子一脸无辜的说:“鲜花怎么了,还不是吃大粪长大的。”说完便哈哈大笑。
由于某些原因他俩结婚那天叫我我也没有到场,我给瞎子打了个电话,我说:“杨老板啊,鲜花终于栽到盆子里了,记得多上点大粪啊!争取一年之内把花种子培育出来!”老杨嘿嘿的笑。我说我已经好久没叫你瞎子了,毕竟你现在是有身份的人了。我补充一点,其实我那年的桃花运挺泛滥的,之后一发不可收拾,但是都没像你栽到盆里慢慢享受,可能的我的花盆不够大,还养不起鲜花呢。老杨说:“你会的,你的鲜花肯定比我的好。”我说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一直在我盆里就行。老杨说:“放心吧,我当时给你看手相的时候没发现你有二婚线。”我们哈哈大笑。
老杨不知道,他过的这种平凡在我的眼里以及更多人的眼中都是一种幸福。一个转变不需要多大的思想斗争,我们没有伟人的责任就没必要活在伟人一般的压力下。
住在山上的树
剪下一片阳光
小心翼翼藏在枝干中
在雪到来的时候
那就是它的心
生活就应如此
在温暖中预料严寒
总有自己或者别人
给你准备一片阳光
写过的那首歌
我写过一首歌
名字叫《碎爱》
并亲自谱曲
后来朋友问起
我才去重新记得
那不是一首歌
只是个故事
悲观者的故事
但它早已和我无关
那首歌里的眼泪
是只有我才知道的
暮春初夏的脚步间
风似轻羽带思念
想你的路没改变
碎碎的爱像斑马线
清晨耳语般唤醒我
阳光它是一圈一圈
而你已不在身边
过期的体验
碎爱一片片
不敢轻易地去捡
即使拼凑很简单
再伤感一遍
我离开你的世界好远
空气中仍有熟悉气味弥漫
碎碎的爱情
过往的片段
曾经的约定已经成虚幻
我离开你的世界好远
而今我的世界荒无人烟
如果有一天
碎爱都不见
还有谁让我能彻夜难眠
也许有一天
碎爱也不见
可能我会知道
伤爱是在所难免
阳光不曾看见
只站在自己的角度
怎么能看到
别人的艰辛
管理者不能只做向日葵
也需要化身苔藓
去体会没有阳光的生活
在夕阳时候
你也许不知道
而且是习惯性的
却让笔墨生辉
就有一种像毛笔的人
笔头既软又硬
变换的线条
生出屹立的高山
是他做人的标准
是绘画的境界
醒来的人都渐渐枯萎
冬天的气息
汇成红色的围巾
只有目的地脱口而出
来来往往的人
穿梭在他人的梦中
应该还在那个时代
交给了一片晚秋的树叶去完成
十二月的笑容
隐藏进雪花中
当我不再有回忆时
才能看清眼前的世界
还在那个时代
微笑着在远方
为我们的时代欢呼雀跃
启发了她天生的音符
再相逢,忘记了相隔多久
我们,尽力不去触痛往事
寒暄,芳草依旧
淡了容颜,浓了芳香
可你可曾记得时光的蜜蜂
还有那向着太阳的飞蛾
而今尚有的那片天空
唯一的是眼神
依旧牧歌般嘹亮透彻
再相逢,纵使世事冲刷与污浊
其余的都是旧街
布满尘土的小路喧嚣
我再也不会那么爱
即便那样让你窒息般的压抑
所以你相信了星座
你相信了成长
我的伤痛中也有劳顿与严肃
才重新庸俗
你已高处,我不胜寒
时针多少圈
终究抚平了眉结
我亲吻冰雨与天黑
大地的灯光如波涛般汹涌
阑珊的季节里
我仍旧忘不了小纸条上的温馨
又或者愤怒与踟蹰
那田园中的果子
你执意要期待
期待徒劳和更多的期待
我的不安筑起荒漠中的死城
你拥抱我的注目礼
雨季又到来,漫过绿洲
重复着沙漠边缘的芳草
给不高兴的你
每天一个触动
慢慢成为温柔的人
那个情深意重的你
透明的心情点点滴滴
我变得庸俗不堪
你却不曾风起云涌的棱角分明起来
化身春风中的树桩
无法感受到你呼吸的频率
摇曳的垂柳和小河的轻波是我的耳朵
在乍暖还寒的傍晚
你听到我些许的战栗
那是畏惧了凉风
还是恐慌着黑暗?
假如放开不去想过去
将会在哪度过这样一次劫难?
游离的光线穿梭起了你多少次的赤诚
终究让驰骋在原野的心回来
黎明的脸色苍白
让我错以为又下雪了
推窗看到久违的残月
原来是月亮
残留的气息回荡
美丽的小猫只露出一只尾巴
寒风哼唱夜曲
红格子毛巾缩成一团
我竟然直等到这安详的清晨
格子铅笔,HD
粗糙的早晨
我便画了一片
精致的叶子
它清晰又模糊
它飘忽又模糊
阳光喜欢影子
脸颊的线条
潮湿的地板
水声绘不出
冬天的河流全部变成一双冰鞋
她手上的纸戒指脱落
打开,上面写着:逃避
音乐台不停息
晚风啊,沉醉啊
其实,它丝毫不留情
将合影嵌入河中
让波澜模糊视觉
人群中发出呼哨
到底是在赞美还是抓狂
她做出蒙娜丽莎的微笑
温柔与诡异便袭向街角的他
疼痛似乎都在脑海中
哦,原谅吧
哼,不可能
忏悔对立着抱怨
终将成为雷电般的恨
酝酿已久的爆发
遗忘、平静与再会
年少的初衷
理想或者幻想
阳光还未吻透云层
红尘的纷繁和扰攘
谁没有泪珠飘向天堂
悄悄告诉你
冬日因它芬芳
你无奈的说
生活所迫啊
什么物质呀
什么纵欲啊
五颜六色的数字
都不如我的一段文字
我享受着自己的诉说
只在于怎么样说服自己
当寒雾落下
黑夜蜷缩着抱紧自己
通着生命力的松柏
睫毛也似乎有所收拢
他们试图脱下形式主义的外衣
油纸伞的路灯倾泻
她因无意中发现了这个秘密
而惊讶不已
她呼吸或者哀叹
都将在黎明映入露珠
我与你已重逢多次
在梦中,你是一条水晶蛇
那轻柔的颜色
却刺破了夜的坚强
我站在中央
望着无边的荒草
有时候飘忽不定
指向我的每个学校
就这样安静的独立着
关于那些细枝末节
便涌出梨园、枣林、麦场
成排的洋槐树
小河挥舞着衣袖
田地修补着麦蒿与杂草
回家的路上
像数学排序题
此刻的我却找不到一条
我每天途经四次的河堤
故意攀爬的高坡
让自行车的趔趄晃着童年的笑
囊括了那个时代的天空
也无法与你的承载媲美
于是我忍不住去寻找
真实的那个小路
我想我是选错了时间
你已经面目全非
泥泞的色彩不再纤细
路窄了,心窄了
我竟然不能原谅一条路的颓废
我们都在宣告
以不同的方式
宣告自己的沧桑
音乐从窗户爬进来
却像孩子爬过草木般简单
霓虹灯从落日身上抓着
终于抓到一把五光十色
音乐还在缠绕
它同太阳升起
这本应是美感的享受
不如耳塞来的实际
杨柳终于将叶子落光
只留下摇曳的松针
被洒满阳光
似人海中那一滴自信
纯洁又透着忧郁
你终于将头发留长
迎着背弃的呼唤
相逢了崩溃的夜晚
玻璃窗上留下了你的指纹
浅浅的痕迹
都藏在天堂鸟的标识里
我在梦中飞回了家
看见燕子飞回南方
现在的安睡的我
两只小狗出来迎接
却好似不认识我
这是我的灵魂
他没有味道
邻居大妈在兜售南瓜
糖分应该饱满了
我从村子中走过
那应该也是黑夜
有白色的蝎子
和蓝色的月光
前面多了一道墙
我爬上墙头
那边一片狼藉
树木都飞走了
地上良田变成大坑
延误熏黑了屋顶的白鸽
我被吓得掉了下来
墙上多了一条标语
“禁止灵魂回家”
最后一批燕子便带走了我
有雾的黎明
周身覆盖着冷漠
谁在散布谣言
朦胧了敬意
就不要故作姿态
否则爱情走的时候
玫瑰花已千疮百孔
忧郁一点是含羞草
再忧郁一点就是黑夜了
在你的身边
遍布一道道笔迹
又好像是某些符号
宣告着你的冷
你把眼镜摘下
我便假装你的敌人睡了
在全世界的梦境中
你路过着我的童话
太角落,太角落
我有多久没同你讲话
为何想你的容颜时
她总在变换
我已经相信了绝对的宿命
就像水果刀夹在秋风中
落叶,花凋
连同阳光一道道伤
再狂动的阅读
也无伤求知的功利性
一个人的挣扎
却似千军万马的溃败
自习室有着成排的阳光
从角落到角落
小自我纵横着
迎合小的理想国
未来是眼妖娆的湖泊
理想有着更妖娆的倒影
但总禁不起
北风荡开的浅浅的水波
雾气变幻山的脸谱
戏曲中无边沧桑
踩踏出寻找与迷恋
最开始的石块
没见过汗水的可爱
半山腰引发的争论
关于前进与后退
野花无声诉说
不在乎山顶的雄壮
才是一直的自我
夏末的围城
此时秋天的围城
叶落之后般的安静
十一月是齐刘海
倾国的悸动
梦像雾淞挂满枝桠
寻找冬天之前的阑珊
我在七楼的岔路口
看到玻璃窗外米字的灯光
你在夏末走过
化身一座围城
我已开始紫色的挣扎
我已经用玫瑰花帮你占了座位
并且准备好了足够的温情和阳光
等待你推开门后的那个表情
没有比说出美丽更深的恶意了
更多的孤寂和冷漠我也都准备好
这只是为了
接受你不久之后的离去
你的芳香围剿了我的形容词
你的呢喃掏空了我的想象力
我只能拥着残留的青春发呆
你却先给了我电话
灯光虚幻夜的洗礼
红上衣年轻的牢固
收获了更多等待
花开的尾声
狂傲国王化身奴仆出逃
请不要支离破碎
你的容颜是个梦
我在路上等着你醒来
你的声音似阵风
我追随着落叶的旅程
女人的眼神似蛇的语言
已经无法用美学解释
一支晚餐的红烛
微光在镜子中寻找自我
可童话的背后
散落的南瓜子发芽
青苗飞奔着成长
另一个时空的通道显出茶色
魔方的一角归位
诺言像风筝断线
咬饼干的清脆声
浅浅的装饰了
那人透明澄澈的梦
我走错教室
翻开了别人的课本
在书本的那一页
我看到似曾相识的文字
原来你与我有着
同样感伤的情结
我起身离开
在门口处与你擦肩
多想告诉你此刻的心情
你粲然一笑
我便成了柔波
老屋漏雨了
承载了两代人
细微生活的点滴
溶蚀了回忆的一角
父亲曾在此流汗
儿子曾在此流泪
儿子的汗水滴在老屋
记录亲情的土地
和着两代人的汗水和思想
发出青草与小花
如果这是全部
我将不遗余力
可是它不会是
若把梦想装进小瓶
我不会一瓶装满
我要储备更多的小瓶
一个小瓶放一个梦想
我将为了全部的小瓶
即便摔碎了其中一个
继续为另一个奋斗
故乡的声音
向一个陶罐流去
是哪个蟋蟀跳出来?
它高歌的音符
碰碎了陶罐
故乡的声音迸散开来
细雨与我无关
却给我诗歌的幸福感
月光与我无关
却为我铺就了思乡路
雾气是城市的淡妆
晚霞的羞涩还未消去
已被黄昏染上了忧郁
小路上你独行着
你的走走停停
已美化了我的夜色
大故事套小故事
原来一直都是那个主人公
瓦檐的流苏裙
雨丝的早晨
青草香托起鸟儿的喘息
花朵均匀着水滴
色彩斑斓的伞下
遮不住斑斓的小自我
不锈钢的上午
急行号角互相吹捧
孤独如海的容颜
只有压力笼罩着
蚂蚁的流向
小憩字里行间的游记
隐藏的天使
升级的大婶
反正你就是会出现
在天秤的右端
暖风吹来美轮的睡意
富有挑逗意味
又盛满诗意的矜持
雾气翻卷着绿叶的体香
我用柔软的毛笔
在天空写下离奇无常的欣赏
享受是流动的水
抽不断纵情的和声
惯性的审美
让灵魂轻轻触碰
柳絮在白色的孤傲中
水彩画的小河
又一个妈妈
记忆的的味道发散
房间拥挤着
逻辑运算与文艺思维
交汇却不语
踩着各自的意识水花
浮躁和高温争夺反义词
凉爽和冷静
预防四面八方的无聊
日复一日日复一日
重蹈覆辙为的是
矛盾的最终解
小孩拿着雨季的折痕
仿佛要叠起老人的皱纹
空虚的知了落地了
紧张的飞过狭窄小溪
鱼竿那端是耐心
另一端是饥饿
青草阵阵劝阻
打乱了电缆的沉默
树叶的翅膀呢?
为何压抑着不飞翔
枝头那朦胧的爱意
这才是矛盾的最终解
体温计的夏天
阳光与乌云相互吞噬
争抢着拉上人们的眼帘
我在手指夹满粉笔与腋窝夹满体温计中飘荡
我梦见健康的自己背着生病的自己走过家门
本来可以让我泪流满面
我在马路的一边
晒着太阳看着另一边下雨
这是个分割线!
这是个分割线?
在青年与成年之间
这不是诗歌
旋律中那个半睡半醒的我
看不到自己的脚印
没有愤怒的花儿再长出来
我留在那个时间段的声音渐渐地消散
却害怕眼泪像极了清晨露珠的样子
他们的窃窃私语
什么时候开始的?
这成长的褶皱竟然与笑纹窃窃私语
房间里那种乳臭未干的味道
像爸爸的刮胡刀被遗忘在角落
却又被我不经意的捡起
那个时间的标杆是否还停留在胡茬上
应得的费解流露出来
咒语比力量虚幻却不经风霜
我走到岔路口左转
错过了早餐时间的免费报纸
小巷的另一头充满更多岔路口
原来是要去错过更多的更多
到如今数不清的路口倒立着
我却不能倒立着走回童年
可是拥有猜测才是美的
那清澈而嘹亮的另一个我
又或者那慷慨而战栗的我
此时在那个路口踟蹰
我们会在同一个世界相会着老去吗
从不妥协的指甲剪
把那长的参差不齐的岁月
剪得整整齐齐
可本来就各异的手指
怎能就范?
梦是写满邪恶与放肆的卷轴
展开便是淅淅沥沥的失眠
它们之间保持着警惕
像文字之间的勾心斗角
战斗的结局空余疲倦的身体
思维的标签混淆了
秋日的深处不止寒意
那远方的疯狂的颜色互相撕扯
云层里埋藏的记忆透出一角
曾经你幻想做一只愤怒的苍鹰
却被冬天的雪覆盖
安详的七彩小鸟来临
成熟的孩子终究像果子一样掉下来
我将把那飞走的红伞捡回来
在这雨季的分割线上
望着深渊那边的另一个我
那个只是沸腾的你
不再是这个安静的我
最近翻阅旧纸堆,翻到很多自己高中时写的一些小说,有些还是颇为精彩的。那字里行间穿透的气息已与现在的我迥然不同,晚上竟然梦见很多彼时的人,而今物是人非事事休,醒来才觉得人的成长不是一个过程,而是好多个瞬间。
和着夜语声
和着夜语声
聆听桔子的倾诉
给我一分钟
梦境自己行驶过来
我躲过一排排卡车
等待的最后一辆
是载着满车的平静
银杏树的叶子黄了
昂扬的告别仪式
请不要等我醒来
从清晨开始
燕子山的黄昏
燕子山的黄昏
光明被无力感攫紧
月亮埋进云端
繁衍子子孙孙
星星蹦蹦跳跳
陪衬着乌红的暖色温
路灯期待浓黑的夜入侵
好点起他骄傲的心
沾满蚂蚁的糖渍
是否能把梦想剽取
他昨晚来过
他昨晚来过
玻璃上留下的手指印
消失与出现
再消失与再出现
留着长头发的她
落叶落了又落
轮回般的迎接另一种生活
酷热像铅笔头的足迹
喘息越抹越重
树叶懂得沉默
蓄养体力维持着绿
缠绕着课本
挣扎的单词挤出来
午睡的猫被惊醒
喵喵声融化了
厚厚的眼镜片
看不清矿泉水
模糊的字迹
写着与冬天的距离
残留的冷静
被湿毛巾擦去
移情别恋的蜗牛
足迹晒干留下无奈
小风那么细
梳妆着忧郁
太阳在等什么?
果实成熟在梦里
纹丝不动的一切
那颗心是我最珍惜
怀旧是阴天容易的情绪
怀旧是阴天容易的情绪
想一个人总绝口不提
我有足够的骄傲孤独和冷漠
等待你的眼神
时间错开了各自的狂欢
我在白天昏睡
你在深夜无眠
模糊的天色
培育刻意的冲动
试探缺少你的日子
那更灰色的天空
爱意带着谦卑
不是礼尚往来的那一刻
你就属于我
梦境自己驶来
穿透了我而走远
请给我一分钟
在它的后方
看清那是谁
改变的意义
连绵的季节
我在马路上画一条线
站在无雨的这边
看着另一边下雨
它看着其他的果子掉下来
成熟的孩子
人性的两面
他们看着那个他们死去
红色的火山停止喧嚣
平静的死灰下埋伏着不安与惶恐
我在呼唤七彩
你可曾听到过?
我对我所处的世界
隐藏着爱心
自行车爆胎
我擦伤了皮肤
捡起地上的钉子
回到我的家
对着电视机上的图像说
戏演的好假
季节的时钟紊乱
捣碎青蛙的梦
睡眠中丢了月亮
鸣叫让声音多于风景
白天在强光中被遗忘
仓促而万变的脸谱
收获着怜悯
细雨的早晨
逃亡的油脂作祟
我荒废的翅膀
碱性电池的悲剧
潜伏到敌后
报告给我讯息
无耻总是能喂饱激愤
之前的博客采用WordPress,虽然很漂亮,但是程序太复杂,加上服务器配置不高,决定自己重新换个程序。
目前的博客基于typecho,添加了分类导航,整个内容共2.1M,比较轻巧,速度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此次采用的主题都是基于原版主题修改,在模仿之前WordPress主题的前提下,精简大量代码。最主要的是响应式设计。
其实博客的写作不在于采用什么程序,也不在于网站外观设计,主要是能坚持就好。
寒冬的油脂
消耗了春日以来的荷尔蒙
雾霾为阴云背负罪名
河畔残存的梧桐叶
对着冷风露出谄媚的笑
避雷针锈掉了怒火
冷色调的爱情里
路灯仰望繁星
一串音符躲进笛子
等待乐师给他光明
天空容易受伤的季节
白云敷在伤口
鸟儿即将沉睡
树叶却因此失眠
昆虫在爱情中死亡
风带不走猜不出地点的虫卵
两个人的自行车
总留下孤独的脚印
窗帘在梦中变成长袖
金黄散漫原野
暮霜看不出太阳睡衣的褶皱
树干与草本植物翻来覆去
露珠焦急它染不上夜色
女人的床上
发丝写成一串字
陪衬半疯的花朵
劫·白天鹅
白天鹅喜怒无常在装满墨水的白云下
翅膀总凋谢
芙蓉花开不过书香
一滴晨露顶着草叶儿
阳伞遮不住
奔跑在青春路上的心
短篇:半个世纪的诅咒
村子的学校已经荒废数年了,新上任的村主任汪主任决定把旧学校拆除,在上面新建一家养鸡场,可是这个地方要建养鸡场还是有些小,汪主任说:“要不这样吧,我们把后面那片树林腾出来,一起规划在养鸡场的范围内。”村委会的干部们一听脸都变白了一个色,在底下叽叽喳喳的议论纷纷,汪主任很奇怪,“怎么了?大家有什么意见吗?小刘,你说说!”小刘站起来支支吾吾的说:“我们倒是没意见,就怕鬼不愿意啊!”汪主任扶了扶眼镜说:“鬼不愿意?”“其实不是鬼不愿意,是怕刘老太不肯啊!”汪主任更奇怪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啊?你们给我说清楚点!”于是小刘开始和汪主任讲起了诅咒的故事。
学校后面的那个树林是刘老太的地方,刘老太名叫刘米欣,刘老太从文革后就一直住在那里。树林也不是很大,因为树林原本是刘老太的庭院,但是却种了很多的树,这些树很有规律的分布着,中间是一棵很大的桑葚树,四周则是十二棵桃树,像一面钟表的样子。这些树是刘老太的宝物,就是在她的栽培下这些树才从小树苗长成枝叶茂盛的大果树的。
汪主任说:“你的意思是刘老太靠着这些果树养家吗?那好,我们可以买下来啊!然后把刘老太请到敬老院啊!”
小刘笑了笑,“前几任主任就想让刘老太去敬老院,可是村里人和刘老太都知道,她不能去的!我才刚刚说了一个开始,关键的还在后面呢!”
刘老太最高兴的事情就是每年果树成熟的时候看着孩子们在树上摘果子吃,刘老太只是拿其中一小部分自己吃,村里给她买了养老保险,她的生计不是这些果树。
六十年代时刘翰仁刘家是当地的富农,刘米欣十五岁就嫁到刘家,刘翰仁是个口碑不错的人,就是脾气不太好,做什么事情就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当时很多人都向刘家赊欠粮食,收获了再还,当时村子里有个叫王协的人,赊欠了刘家一袋粮食,可是由于王协的房子四处漏雨,收获粮食后,粮食被雨水淹了很多,发现时粮食已经长芽了,于是王协就给了刘家一头羊作为抵押,并且交代来年还把羊赎回来。可是由着自己性子的刘翰仁却把羊给杀了,吃了一顿饱饱的舒舒服服的羊肉,王协一气之下竟然上吊自杀了,刘翰仁对这件事很过意不去,可是当他听说王协临死之前给刘家下了一个诅咒—刘家会因为杀了这只羊而绝后—之后,刘翰仁也表示是王协心思太重,自求丧生之路,开始刘翰仁和刘米欣把诅咒看的很重,毕竟他们还没有孩子,可是后来有了孩子就忘记了。
文革过后,刘家的地位一降千丈,刘翰仁就带着刘米欣在现在的学校后面的小房子里生活了,虽然没有万贯家财,但是一家三口开了个小菜园,养了一头牛,几只羊,也过得其乐融融,全家人都已经忘记了二十年前的那个诅咒,因为他们的儿子快十岁了,可是就在全家都忘记诅咒的时候,诅咒生效了。
那天见老刘翰仁带着儿子去河边放羊,儿子被栓羊的绳子绊了一下,滚到了河里,说来也巧,刘翰仁的儿子是会游泳的,可是那天就是游不出那条河,刘翰仁一边喊人一边跳下去救儿子,等到他跳下去才发现自己的腿也使不上劲了,等到人们赶过来才发现他儿子已经死了,人们把刘翰仁抬回去又发现刘翰仁的腿也不能动了,人们都说这件事是犯了邪了,当人们议论纷纷时,刘米欣喊了一句:“诅咒···诅咒···那个可怕的诅咒···来了!”说完就晕过去了,人们扶起她,惶恐的看着刘翰仁,刘翰仁叹了一口深气,闭上眼睛沉思起来。
第二天,刘米欣请来了一个法师,法师在房前装神弄鬼的作弄了好一会。给了刘米欣一张纸,要她在房前栽一棵桑葚树,然后在周围栽十二棵桃树。
儿子死了之后,刘翰仁怕真的绝后,急于再要一个,可是几次下来却发现自己已经真的失去了“续种”的能力,抑郁的刘翰仁又是生气又是难过,两周以后就命归黄泉了。于是人们开始了对诅咒的议论,可是在刘翰仁下葬的第三天,刘米欣发现自己原来早就怀孕了,刘米欣恨丈夫死的不值得,又恨王协的诅咒,不过为了孩子,刘米欣很快就从悲伤中恢复过来。
按理说,这件事情就该到此结束了,诅咒也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可是人们却忘记了去检验刘米欣的怀孕是不是也是一件很巧的事情,忘记了检验解除诅咒的办法是否灵验,忘记了这个不再迷信的时代是否还有迷信的事情发生。
刘米欣给儿子起名叫刘福,就是留住现在的幸福,解除诅咒的意思。可是让人奇怪的是刘福从小就被不允许接近羊,但是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越是自己得不到的越是好的,从小刘福就很喜欢羊,见到小羊就赖着不走,可是刘米欣却不让他接近羊,刘福就大哭大闹的,最后刘米欣没办法只好在去外面玩的时候让刘福和别人的羊玩一会。时间长了以后刘米欣就渐渐放松了对诅咒的警惕。
眼看着刘福四岁了,有一天傍晚刘米欣去买东西,回来一看刘福不见了,于是动员了全村的人开始找,有个小孩向人们说了一件事,听的人们都竖起了寒毛。那个小孩说他正好去自己家的平屋顶上拿晒干的枣子,结果爬上去以后看见有一个长着羊头的人从刘福的家门口走过去,刘福傻傻的跟在后面,吓的他趴在屋顶上抽泣,不敢出声,他的爸爸妈妈也说:“我说刚才孩子怎么哭呢?还以为是在房顶上下不来了呢,抱下来也不说话,原来是吓坏了啊!”
刘米欣一听,当时就瘫在地上了,村里几个大胆的顺着路去找了好久也没找到羊头妖怪和刘福,连影子也没看见,人们越想越害怕,开始联想到那个诅咒,人们心里莫名的害怕起来,大半夜的天,人们就回家了。
后来刘米欣到处打听也一直没找到,可是她就是不相信儿子是被羊头妖怪抓走了,就那样傻傻的一直在家门前等着,说孩子肯定会回来的,可是十几年过去了,刘米欣从一个刘阿姨成为了刘奶奶,刘福还是没回来。
汪主任听的也是一身的寒毛,可是毕竟事情过去好久了,汪主任看看大家的眼神说了一句让人们不可思议的话:“我相信刘福没死,我们把他找回来!!!”
从那往后的几天,汪主任天天去刘老太家了解,旁敲侧击的打探刘福的特征,可是毕竟是旁敲侧击,再加上刘老太警惕的眼神,连续好几天没什么收获。
那天汪主任正想离开,一撸袖子看看手表说:“不早了,我先回去,您也该吃饭了!”
刘老太说:“我儿子的手上也有个手表,不过他那个是胎记,特别像手表的胎记。” 汪主任好像想到了什么,简单道别之后就回去了。
人们对这件事情的积极性也上升了,全村寻子的事情从乡里传到镇里,又传遍了全县,传到更远的地方,只有刘老太还傻傻的站在门前。
两周后,村里来了一辆汽车,开车的一下车就直奔村委会,没错,这个人就是刘福。
刘福来到自己阔别多年的家门口,望着刘老太,一撸袖子,“娘————!” 所有的人,所有的,都哭了。半个世纪的诅咒在这一刻被泪水消融了。
那天的晚霞特别的美,特别的红,让人们以为不是自己哭红了眼睛,而是晚霞映红了人们的眼睛,映红了这个世界。
半个小时以后,汪主任才向大家解释说,当时小孩看到的其实是一个卖面具的商贩,商贩没留意后面跟着小孩,结果刘福就自己乱走,走到了大路上,是经过这里的一对天津夫妇在大路上捡到了他,由于当时天黑也不知道走到哪里,就开车带着他去天津了,那对夫妇也没有孩子,想送回来又忘记了地方,何况还有些舍不得。直到前几天才凭借胎记找到了孩子的出生地和亲生母亲。
第二天,养鸡场就动工了,刘老太在敬老院里看着自己的儿子乐的又回到了从前的年轻时代。
汪主任后来被上调了,汪主任走了,村委会办公室留下一幅照片,照片里是刘老太久违的笑容,汪主任善良的笑容,还有刘福和他儿子的天真笑颜。
在诗歌中飞舞的萤火虫
春风回家,温暖逼近我笔下的萤火虫
舞步蹒跚着预料的足迹
没有人能忘记温暖
关于春风的种种说法全部成立
发芽的种子属于萤火虫的灯光
飞翔的柳絮也属于她
她从书角掠过
一些不明真相的文字也开始北移
谁能捕捉到她此时的表情
我从未幻想过她停留在这一页
或者下一个章节
那神秘的回归线隐约
我曾经试图
触摸她掉落的灯光
她的逃离比飞舞更加优美
这聪明的虫儿
这成长的灯火
我已经五年没有见过老刘了,他比我印象中老了许多。
他握着我的手,像是面对一个睽违多年的情人,而我此时也不知道说些什么。来之前我已经做了足够的情感缓冲,所以我接受的没有距离感,但是一些不容易挖掘出来的片段还是不断地涌出来。
曾经的青春光影里遍布空洞、疼痛和伤痕的感触,都湮没在人生压抑和无奈的故事中。时间很长又很短,回忆起来都不觉得过去曾经停留在那个时代。
七年前老刘在宿舍当楼长,我通过机缘巧合认识了他,后来老刘给我和表弟开小灶,单独给我们分了一间不停水不停电的宿舍。再后来,老刘被分派到了新的宿舍楼管理宿舍,他便邀请我到了新的宿舍楼。
如果老刘是司令,那时候我就是参谋长,他有什么事情都是和我商量着办,这让十七岁的我有一种成熟的感觉,也就是这种超前的优越感让我慢慢和这个大我六十岁的老头的交情更深了。
我发给他一根烟,他说不抽。我以为他戒烟了没想到老刘还抽着自己卷的烟,那个时候我们发给他一根带过滤嘴的他也都不要,说那些烟没有劲,抽起来像钻在灶膛里。
他一边抽烟一边和我讲起那个时候的事情,仍然意气风发。老刘那个时候脾气挺暴躁,有学生违反了纪律,他从来不给那些学生讲什么大道理,直接上去一巴掌。老刘年轻的时候曾经当过村长,是当地有名的暴脾气。后来的后来我竟然也耳濡目染了他的暴脾气。晚上十点全体宿舍查寝,我也通常把那些违反纪律的人拽出来乱踢一通。我不曾看到自己恶狠狠的表情,但是现在想想挺可笑的。
回忆的感觉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惋惜,一种便是可笑。说起这些老刘总是对我赞口不绝的,他从来都是觉得我是最气势凌人的。我笑着说现在我已经没有了那种气势了,他微笑的很神秘,像蒙娜丽莎,我搞不懂这是对还是错。
他说有一件事你肯定还记得。
有一天老刘上楼去查寝,我在楼下吃东西,过了一会他气冲冲的下来说有学生顶撞他,我扔下饭盆抄起拖把杆冲了上去,老刘在后面一路小跑,到了楼长我对着那个顶撞老刘的学生上去就是一拖把,把他的手敲出一滩血,开始的时候那个宿舍的人都是张牙舞爪的,等到张牙舞爪的我冲上去耍了一通棍子,他们全都吓到了,拿出他们觉得最好的烟分给老刘。老刘一手推开:“不抽。”他们想发给我一根,我眼睛一横,他们的手就缩了回去。后来老刘说要上报政教处,那群学生全都吓傻了,第二天买了一条将军送给老刘,老刘说,要不就算了。我点点头,老刘就把罚分条给撕了。从此以后老刘再也没有遇到过顶撞他的人。说起这件事,老刘满面红光,好像沉浸在那个年代中。
分别时我说了一句很煽情的话,我说我这辈子都不会忘了你这个老头了。老刘呵呵的笑。在我恶狠狠的青春时期遇到一个恶狠狠的老头,然后五年后相逢,他却温和起来,而我也渐渐向温和靠拢。有个忘年交,我不会因为青春的荒凉而惊心。
萤火虫之诗
坚持原创,不为成就,只为记录最精彩的自己。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信小视频不清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