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艺术批评家网不懂中国发生的“划时代艺术”到底是不是“当代艺术?

当代艺术和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文化的思考——丁绍光先生讲学实录
当代艺术和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文化的思考——丁绍光先生讲学实录
汇看魅丽誓言
马汉跃题编者按:丁绍光先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已蜚声海外,享誉世界,是当今画坛最具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华人艺术家之一,现代重彩画大师,在年轻一辈艺术家眼中更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大家,为此,我们特邀丁先生为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画名家推广工程成员们授课。该工程的60位成员全部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其中大部分在省美协、地方画院以及各大艺术院校从事艺术创作,都具有较高的创作能力和学术水平。此次丁先生能够前来授课,学员们期待已久、倍感激动。现征得丁绍光先生同意,特将丁先生讲课内容整理,以飨读者。主讲人:丁绍光主持人:马汉跃时 间:日上午地 点: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馆226室▲丁绍光先生为中国画名家推广工程学员讲学今天我讲几个关键词:责任、自由、包容、原创。原创里我想强调三个词:灵性、想象力、感受力,主要围绕这几个关键词谈我的想法。知识性的东西少说,这些都是网上可以查到的,今天我会牵扯到世界美术史的一些东西,这是必然的。关于知识我就不再过多的强调,更多的是谈一些想法,最近在思考什么。关于责任我想不用多讲,我们中国画名家推广工程举办的目的和意义也是要把中国的艺术重新振作起来,重振中华雄风。曾经有一段时间我们落寞了,所以才重振,我们的责任就是重振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雄风。要打进国际潮流,要让中华文化在国际上重新成为一种主流。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正在崛起,每一个大国的崛起都有几座大山要爬:工业大国、金融大国、科技大国、军事大国、文化大国,这当中最难的是文化大国。中国有很好的根基,但今天我们的文化是不是已经在世界成为主流?我们还有一段路要走。在文化这个现象上很重要的一点,你不能强加于人,用武力、用经济、用政治不行,必须让世界心悦诚服的接受。在历史上我们做到了,通过丝绸之路,中国的茶叶、瓷器、丝绸征服了全世界,全世界是心悦诚服,充满感激,举着双手接受的。我们今天的文化,离这一天还有很多的路要走。▲马汉跃先生主持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从秦始皇到乾隆这一段,中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经济收入,唐朝时占全世界总收入的70%,乾隆时期占全世界总收入的40%,美国最盛的时期占全世界总收入的40%。后来为何受到那么多欺辱签订了那么多不平等条约,在世界的位置落了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西方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启后,西方世界的发展速度一年等于一百年的发展,这就是中华民族末落下去的原因。工业革命以后,工业大发展,生产开始产业化、市场经济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授课现场今天,我们讲中华民族的崛起,要把文化打入世界,让人心悦诚服的接受,成为主流文化。中国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这样一个主流文化、国际性潮流任何人不能否定,不可能没有中华民族,但需要做很多的努力。中国的落伍,是封建王朝达到最后的时候,乾隆把中国大门锁起来60年,闭关。而且在这个时候,科技的发展是一个主要因素,工业革命应该在“工匠大国”中国最早出现,但是没落的封建王朝扼杀了这个发展机遇。火药是中国人发明,外国人学习了以后制作长枪大炮,中国还是长矛、大刀,八国联军进京的时候只是几千人,杀掉中国上万人。弱国无外交,在那种时候,中国人受尽屈辱。作为画家、艺术家,我们的责任是把中华民族文化重新振作起来。从美术史来讲,工业革命以后西方美术史的发展起到绝对的变化,那就是促成了现代美术运动。西方世界简单的讲,从希腊文化、文艺复兴到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三个高潮。出现了很多了不起的艺术家: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达芬奇、拉斐尔,古典主义的伦勃朗、委拉斯贵兹,浪漫主义的藉里柯、德拉克罗瓦,现实主义的米勒、库尔贝,这一段西方艺术基本是写实的。当时的画家很大的一个功能是记录当时的音容笑貌,留下当时人物的形象,这是其他艺术不能取代的。工业革命后出现了照相机,对艺术是很大的震撼,似乎艺术家的功能从某些意义上要被代替,整个美术界陷入了一种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两种现象,有些艺术家直接搞电影、摄影,还有一些在找出路,想画出一种让摄影、电影不能代替的新的绘画。工业革命,现代科技促成现代美术运动。现代艺术之父塞尚讲的一句话:“不要再画眼睛看到的世界,应该画心灵感受的世界”。大家听到这句话都不感到陌生,因为中国画就是这样。高更非常清楚的说,眼睛不再要看着古希腊、古罗马,应看着东方。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很重要的高潮,现代美术运动开启了,出现了一批非常杰出的艺术家,个性鲜明、风格突出。对古典艺术、古典美学进行了彻底颠覆,艺术的各种可能性都做了探索。艺术中形式美的法则,每一位艺术家都在挖掘,出现了空前的百花齐放,从前期印象派到后期印象派,塞尚、高更、梵·高,从毕加索、马蒂斯到夏加儿,这些画家每个人都有非常清楚的风格和面貌。这一点特别值得中国画家思考。下面我想讲是关于自由,艺术家是自由职业的人,要有独立的人格、要有自由的精神,你没有自由的精神你的创作不可能成功。自由是人性里最重要的东西,每个人都在追求自由,自由有主客观的原因,今天我们不讲客观原因,很多的不自由是自己主观造成的。要创作个人风格、个人独有的东西是非常难的。大家知道一个很著名的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他有一句醒世警言,非常简单:“你是谁?”。你经常要问自己“你是谁?!”。鲁迅称他是灵魂的拷问者。美国出了一本书,书名叫《智慧书》,是十七世纪的哲学家葛拉西安写的,出版面世后立即闯进了美国十大畅销书的排行榜。它提出人生犹如一出三幕戏剧:第一幕是和逝者的对话,和历史上精英分子对话、学习古人;第二幕是与生者交流,与同时代人交流,向身边人学习,同董其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一样的;第三幕是和自己谈心,葛拉西安认为第三幕才是最伟大的一幕,而与自己谈心并非易事,很多人的悲剧、失败都是由于他拒绝“与自己谈心”。在这风云变幻、纷杂、旋转的社会舞台,你置身出场了几幕人生?更重要的,你能保持经常与自己谈心吗?自省,逆向思维,敢于否定自己,你才能勇往直前。西方艺术家经常做一种忏悔,卢梭有一本《忏悔录》,中国历史上很少有这样的人,我们中国文人经常找各种借口原谅自己,比如在富与贵、物质与精神、艺术和生命中有很多纠结,但是你可以找很多理由把自己原谅,这就是没有认清自己,找不到自己。要有独立的人格,自由的精神,就要经常反问自己——“我是谁?!”,要有自知之明。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塑造自我的过程,它在肯定、否定、否定的否定中不停的追求与思考中升华。人类的潜能、素质深入海洋。在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处在休眠状态下的“超级矿藏”,这是每个人自己独具的内在力量,需要我们投入巨大的勇气去开发。俄国作家屠格涅夫说,“在一切天才之上,我敢说重要的是称之为自己声音的一种东西,是生动的、特殊的、个人所有的声音,这些音调在其他人的喉咙里是绝对发不出来的”。穷一生之力,寻找自我,正如石涛所说,“独行,不求伴侣,你才可能真正创造有价值的个人风格、智慧与面貌”。死神不至,生命不息。刚才我讲,现代美术运动以后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现代美术运动已经成为西方大家所认可的、没有争议的,对毕加索、马蒂斯、夏加儿是公认的。当代还有许多处于争议的,我大概讲一下当代。现代美术运动真正传到中国是80年代以后,现代美术运动出现后东西方文化有了交融,西方很多画家基本都用线,没有一个例外,东方艺术的很多营养被西方艺术所吸收了。我在西方常常感叹:这样的作品应该出自中国啊!是我们首先画出来,我们现在的画家反而跟他们学——当然也不能绝对化——这是我当年幼稚的想法,但真正深入看的话不是这么简单。大写意就是抽象吗?西方的抽象就是大写意吗?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我们看大写意,看着很抽象实际上还是有许多东方的内核:书法、诗词、山水情结,西方的抽象画家不是这样的,他有他们的文化根基。我觉得西方现代美术运动是很值得我们思索的,80年代,中国的艺术院校开始研究现代美术运动,开始强调个人风格的出现。以前外国人看中国全国美展也很惊讶,全国这么多人画的像一个人画的,是佩服也是批评,我们仅仅是靠一个技法风格的不断重复,西方特别强调的是一种个性和自由。80年代,西方现代美术运动进入中国,我们还来不及消化,当代艺术就如洪水猛兽扑向中国。什么是当代艺术,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应引起中国美术界广泛关注。长期以来,我们基本处于失语、无语或无言乱语的状态。美国到了30年代,成立了黑山艺术学院,艺术教学方法与中国现代的院校教学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国内特别强调基本功训练,每天不停的画,手上功夫很强。黑山艺术学院的很多教学方法是启发性的、强调学生的独立性,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独立造型,推动了当代艺术的发展,当代艺术其实是从黑山艺术学院开始的,它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当代艺术家,比如抽象表现主义、行为艺术的艺术家。到1945年时,二战后欧洲很贫穷,美国富裕,开始了援欧计划。美国在援欧计划里拿出5%资金资助艺术,把美国艺术推向欧洲。除了美国政府,还有一百多个基金会出钱,比如福特基金会、洛克菲勒基金会都参与进来,把美国艺术包装出去。用3M作为守则:市场(Market)、博物馆(Museum)、媒体(Media)。通过欧洲的市场,广泛的建立博物馆,通过媒体将美国艺术推向高潮,如洪水猛兽一般席卷了整个欧洲。同时成立了一个世界个人主义大会,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组织的共产国际针锋相对,开始了文化冷战。美国强调个性解放,苏联强调艺术为政治服务。美国有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不强调地域、不讲历史,就讲今天。美国把当代与前卫混淆了。什么叫前卫艺术,前卫是从来没有出现的东西,当前卫变成了商品、被人们承认,前卫的价值就消失了,像安迪·沃霍所讲,能出名一天就够了。当时他们推出了一个重要人物杰克逊·波洛克,行动画派的代表人物,他很了不起,他的颜色的组合、画面充满了强大的冲击力。他几乎在一夜之间成为美国的民族英雄,他之前很贫穷,美国艺术家很大一部分是很艰苦的,不像现在的中国艺术家,中国艺术家的现状在整个人类史上都是空前的。当时波洛克的画几十块钱,有一个开出租车的老太婆花五块钱买了他一幅画,存了大约有20-30年,后来画廊出300万美元买,但老太太拿到拍卖行,拍到7000万。美国在欧洲成立了很多画派,年轻的艺术家凡是尊崇美国艺术哲学的都会带到美国去培养。“个人主义大会”后,艺术家个人的“狂”达到了高峰。很多艺术家开始探索画人类史上最后一张画,这张画完成以后将不再存在绘画。比如,艺术家在白画布上画很不明显的三角形,只有在近处才能看到一些痕迹;还有的画布不画任何东西,单纯的是正方形或者长方形的空白(至上主义)。这些作品有没有意义?我觉得也很有他们的想法,白画布每个人看都会有不同的画面。一万人看有一万幅画,十万人看有十万幅画,这位画家声称,这是人类美术史上最后的一幅作品。再往前走,有一个展览,把博物馆的所有东西都拆掉,只留一个空空的展厅,留给人无限遐想(大部分观众不明白这个展览是什么意思)。这个时期艺术家很狂,出现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最大距离(观众无法理解艺术家的创作)。我个人参加过一个行为艺术的展览,一个画家往墙上撞,撞在墙上再返回来向另一面墙上撞,来来回回,直到被救护车拉走。我问旁边的观众有什么看法,观众觉得艺术家好可怜。当代艺术越走越远,有很多超出了艺术家的范畴,有些人认为架上绘画在消亡,不再存在手绘的作品等等,很多观念。当代这种思潮的存在很值得我们思考,毕加索研究什么是艺术,当代主义之父杜尚研究什么不是艺术,强调什么不是艺术,把艺术跨行业了,和很多东西联系在一起,这可以去思索,不要简单的否定。过去了这么多年,我们看一下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双年展,像威尼斯双年展,今年的主题有很大的改变:艺术万岁。艺术开始回归,架上绘画并没有消亡,还是有很多的艺术家在改造,他们不是保守,而是尽量的去超越。绘画的流派不再像过去那样分的那么细,更多的是表现一种状态,综合性的,用各种可能性来创造作品,使我们的视野开阔。“艺术万岁”口号的提出,说明艺术开始向人文靠拢,向传统靠拢,当然,他们有新内含,新的追求。现代艺术运动发展到今天,我们值得参考的就是把它分割,他们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作为艺术家要认清自己是谁,创造自己独立的美学和风格,找到属于自己的造型语言,有了它才真正有了自由。艺术教育和其他学科不同,最好的结果是每个人有不同的面貌和风格,美术存在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任何的姐妹艺术代替不了的。作为一个画家,别的画家不能代替你,你才有价值,这是你生存的重要因素。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毛病,要去想,宁可眼高。对艺术的逆向思维是将来向前走的重要前提。鲁迅讲:中国的知识分子不敢正视自己,不敢正视现实,往往在逃避。“真的猛士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当代中国我们应该强调的是精神富有,而不是物质富有。中国的精神贵族大约有三种类型:一是屈原类型,二是陶渊明类型,不为五斗米折腰;三是曾国藩、王阳明类型,在体制内独善其身。缺乏内在精神,不做精神贵族,那艺术就是苍白的。民国时期,鲁迅造就了一种新的精神贵族,拿笔当刀,戳向中华民族灵魂最丑恶的所在。鲁迅那句话讲的好:我已决定一个也不饶恕。对民族的大恨反应的恰是对民族的大爱,只有无情的鞭打自己,才能进步。下面谈一下包容。牛顿在遗嘱中写道:“我不过就像是一个在海滨玩耍的小孩,为不时发现比寻常更为光滑的一块卵石或比寻常更为美丽的一片贝壳而沾沾自喜,而真理大海却任然在我的面前,我无法解开她的秘密。如果说我看得比笛卡尔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他巨人的肩膀上”。笛卡尔是位著名的哲学家,牛顿从他的著作中受益匪浅。“我思,故我在”,这就是一个伟人的思想境界。学而有思,学而不思是可悲的,无知之思会使思想漫无归宿、远离真理之路,不仅可怕而且危害更大,不仅害己而且害人。我们要学习前人,要找到真正巨人的肩膀,那是经过历史考验,经得起千斤重担,永远屹立不倒、高山大石般巨人的肩膀。比如三星堆,秦始皇兵马俑,敦煌艺术,顾恺之的《洛神赋》与吴道子一脉相承的《八十七神仙卷》、《朝元仙仗图》、八大山人天人合一的绘画境界,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法无定相,气概成章”的高论,这些就是真正的巨人的肩膀。如果你选错了肩膀,你会跟着他一起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艺术家有很重要的一条是原创性。在今天越来越难,现代的原创不是要求改革,我们这么多年画画走了很长的路都是在搞改良,改良是走不通的。刚才讲到了中华文化的全面提升,在这个基础上我认为应该把全世界的文化和东方文化作比较,你才会明白中华文化的特点,对比当中才会看出差别。现代艺术向东方靠拢但绝不等于臣服东方,在日本的时候有一个很重要的批评家向我提出这个问题,他为日本人不平。大家知道梵·高有一幅自画像的背景是日本的浮世绘,他就很不服气,因为现代艺术运动的影响,这张版画现在卖到了一百万,但是梵高这幅画可以卖一亿。梵·高让东方的东西从内而外变成了自己的东西,梵·高的画像火在燃烧,充满了热血与激情,和手工制作的版画是两种概念,他用的只是日本的造型,赋予的却是梵·高划时代的艺术生命。大家应该注意,艺术史应该有两部,我们学习的时候应该抓住精华。我刚才讲,你只是重复,学习东方、西方的艺术,你学一辈子也学不完,没有那么多时间,没有谁能停留在传统、停留在过去,要很快的通过、很广泛的去看,看完后赶快往外跳。我发现很多画家非常崇拜某位画家,而那个画家就像魔爪紧紧抓着你,永远跳不出他的手掌心。美术史就像无情的淘太史。有史以来,大家想一想,有多少画家?真正能留名的很少。还有一部艺术史是我们脑海中的巨匠、大艺术家,这些就是肩膀,不多。中国的八大山人,神来之笔,无迹可寻;董其昌说笔墨本身的价值,强调自然平淡;石涛的“笔墨当随时代”“法无定向、气概成章”。西方也有几个人:菲狄亚斯、米开朗基罗、德拉克洛瓦、塞尚、梵·高、莫奈、毕加索等。当然中国的汉代石雕、三星堆、永乐宫、敦煌石窟也都是这部真正艺术史的重要组成。新的科技基因生物工程、人工智能,一日千里,迅猛发展。而今天科技的发展对我们画家的震动,比起十九世纪、二十世纪初摄影的出现、电影艺术的突飞猛进对现代画家的震动要强烈百倍、千倍,只是我们许多人浑然不觉。一维是条线,二维是个面,三维是立体,我们眼睛看到的就是三维的世界。今天,四维影像已经出现,量子卫星拍下的整座城市,每一个人放大就如近在眼前,就连车牌号都看得清清楚楚,720度高空摄影,出现了如中国画长卷的形式。电影特技在电脑的参与下,人类以前绘画中几乎所有的技巧、形式、美感,都以动态出现在巨大的屏幕上,从具象到抽象、从场面到特写、各种对比手法、人类视觉所能辨别、感受的种种因素都已通过镜头展现在荧幕上,加上文学、音乐、舞蹈作为一种综合的艺术形式,不仅是视觉,而是对人眼、耳、鼻、舌、身,整个感官的震撼。神秘、宁静、庄严、恐怖、悲哀、欢乐、孤寂、死亡、冲动、无奈等等等等,人类的感受都强有力的出现在荧幕上。我曾经一度失去画画的信心与信念,思来想去我终于有所醒悟,美术不会消亡,电影镜头不就是动着的画面吗?许多画面的组合拍摄,原创者还是画家。认真思考一下,分析一下,不难发现有些电影的蒙太奇手法还是来自一些世界绘画大师的技法。法国印象派电影,采用了的前期印象派的色调与色彩对比,美国科幻大片你可以看到,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身影。简单讲,电影已经充分利用了前人美术家的成就。当代电影还没有出现当代的美术,还有待当代艺术家去创造,电影美术、电影美学已是美术的一部分,而美术不会也不应该被取代,但我们也应该了解其它姐妹艺术的发展,去思考与挖掘世界艺术的新领域,加强美术的视觉冲击力,以适应当代人视觉感受的需求。作为画家,人工智能是否能代替画家?我认为不能。人具有感情、理智、思想,想象力,最重要的是想象力,原创力对画家尤其重要。教育的重点应该是启发人的想象力。想象力有几个重要源泉:一是科技发展到什么程度、用什么对抗、可以并驾齐驱不被代替;还有就是文化,会引起我们当代人重新认识。大家知道中国的《易经》,非常古老,现在研究最多的反而是西方前沿的科学家,都在当中得到启发。如二进位数学制,就是依据《易经》中的阴阳观念、六十四卦发明的。中国古代哲学有很多可以挖掘,增加我们的想象力。比如儒家讲入世、佛家讲遁世、道家讲出世。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争斗、天人合一等等,都可以增加我们的想象力。1990年,美国一位著名未来学家出版了《权力的变异》一书,阐述了世界历史上权力的三大要素:(一)低级权力是暴力,用恐怖统治,叫力本位。(二)中级权力是金钱,以资本主义为标志,叫金本位。(三)现在高文化时代,高级权力是知识,叫知本位。知本位的兴起出现了像比尔盖茨这样的知本家,已经开始奏响了新世纪的序曲。爱因斯坦预言过,“文化制胜时代崛起,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过去我们判断人,首先是智商,后来又增加了情商,如今应当加上一个更重要的——想象力智商。西方学者认为,人类新的感受力是追求幸福的能力,幸福将代替温饱,将是未来人类最主要的生存需要,我们应当重新建构一个教育体系,把知识的获取和占有向增加想象力、感受力转变,使人更具有灵性来应对迅猛崛起的人工智能潮流。概括中国文化,是修身、静心、养性的哲学,以灵性、悟性去了解、感受、想象宏观世界、微观世界。以大观小,是指人的心胸肚量要大,能承载宇宙万物,包容万象。以小观大,对天地、对人类、对万千生灵要有敬畏之心。中国画一定要取乎其上,要有理想。人的生命是这样、人类历史长河也是这样,都是由昨天、今天和明天排列组合而成,这三个当中,只有今天是个实体,不要做今天的匆匆过客,主宰今天,在今天播种的人,明天才有收获,要无休止的耕耘下去,要相信中国老百姓的话,“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播什么种子,开什么花,结什么果。尼克松回忆录说“我们每个人必须把每一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努力使每一天活得有价值。昨天是今天的昨天,明天是今天的明天,所以一天就是三天。”我们要理解他这种把实体的今天当三天过的生命哲学。让心归于零,一切重新开始,是一种精神境界的重生。丢掉过往生命中的所谓成就、金钱、物质、名誉、地位等等的包袱,从零开始,轻装上阵,创造新的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与人工智能一较高下,现代科学,古文化和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源泉,从宏大久远的人类史中,艺术始终以意想不到的创新方式拓展着人类的发展,哲学与艺术一直是走在前面的先行者,人是思想躯体和灵魂的结合,人之所以立于天地间,成为万物之灵,是因为站在想象力、感受力、思想的岩石上。知识带来力量,理想带来希望,信念坚定意志,这三根支柱可以让人类立于不败之地。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吧!丁绍光丁绍光 是当今画坛上最有影响的华人艺术家之一,现代重彩画大师。他成功的融合了东方古典主义和西方现代艺术的特色,采用以展望二十一世纪理想主义的艺术形式,表现对人类共同理想境界的追慕与神往。他在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印度、菲律宾举办过数百次个人画展,获得热烈的欢迎和巨大的反响,对传播东方文化艺术作出卓越的贡献。世界各国的艺术家曾发表了数百篇的评论及多本专著,高度评价了他以和谐为中心的浪漫主义艺术。长期以来,丁绍光以自己的艺术称职的、慷慨的支持联合国事业、海内外的艺术发展以及国际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曾获得美国、日本、菲律宾等国许多城市、社会团体和组织所颁发的 ”美国移民楷模”、” 荣誉市长”、”荣誉市民”、”杰出艺术家”、”丁绍光日”等荣誉和奖状。丁绍光还被中外十余所高等院校聘为荣誉教授和客座教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汇看魅丽誓言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学会改变,做自己从现在开始
作者最新文章有哪些值得推荐的关于现当代艺术的书? - 知乎938被浏览27359分享邀请回答39835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54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查看更多回答什么是中国当代艺术?
摘要:往&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中国当代艺术&六个汉字,可以找到2.480.000个条目,输入&当代艺术&这个词更是有多达15.700.000个相关结果。当代艺术这几个字被我们这些艺术圈里人整天挂在嘴边,似乎大家对这个概念熟稔已极,但…
推荐关键字
  往&百度&搜索引擎里输入&中国当代艺术&六个汉字,可以找到2.480.000个条目,输入&当代艺术&这个词更是有多达15.700.000个相关结果。当代艺术这几个字被我们这些艺术圈里人整天挂在嘴边,似乎大家对这个概念熟稔已极,但是,如果我们纵观时下中国艺术家的创作,遍览今日艺术批评家的相关言论,就会发现当代艺术这个词的含义竟如此芜杂纷纭,甚至彼此扞格,以致人们莫衷一是。  难道真的可以套用那句早已被庸俗化了的名言&&&一千个中国艺术家就有一千种中国当代艺术&吗?抑或者真的可以说&什么都是当代艺术&,&人人都是当代艺术家&吗?  作为一个长期兼事西方现当代艺术史研究和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专业人员,本人试图从中西当代艺术比较的角度,依照世界文明的发展规律和人类艺术演变的内在逻辑,谈谈对中国当代艺术的初浅认识。  首先,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界限如何划定?  &当代&原本是一个历史分期概念。在西方,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后的历史被称为当代(Contemporary Age)。在中国,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被视为当代历史的起点。  但在艺术史上,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这一概念的使用都与历史分期没有关联。也就是说,作为时间界限,当代艺术与当代历史的划分并不相同。  在西方艺术史著述中,&二战结束的1945年&、&20世纪6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都曾被人确定为当代艺术的起始点。而在本人翻译并于前年出版的《当代艺术》一书中,作者英国艺术评论家朱利安&斯塔拉布拉斯(Julian Stallabrass)则为当代艺术找到了这样一个时间节点&&1989年,因为那一年及其随后出现的一系列世界大事件&&德国统一、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和全球贸易协定的签订&&带来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经济全球化时代。我们应该承认,对于西方乃至整个世界而言,1989年的确算得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年份。由此可知,在这位英国评论家看来,当代艺术就是全球化时代的艺术。  我国与西方的历史从未同步,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艺术,我们不可能也不愿意采用西方人的分期标准。最近几年,中国艺术批评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时间节点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这就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更确切地说是1978年,因为那一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将全党的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转移到&发展经济&上来,从此我国进入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历史时期。  定义中国当代艺术,比时间界限的划分更重要的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精神内涵和表达方式的确认。实际上,人类艺术史最基本的问题始终是&画什么&(内容)和&怎样画&(形式),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千变万化推动了人类艺术史的发展,而所谓&时代精神&永远是通过艺术的内容和形式来体现的。  人们公认,时代精神是每一个时代特有的精神实质,是一种超越个人的集体的价值倾向和精神追求。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当代艺术?什么才是具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当代艺术?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首先需要确认我们今天究竟处在一个什么样的时代,以及什么才是中国当下的时代精神。我认为只有深刻认识中国当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特征,才能然后透过现象看本质,从物质世界、精神世界和社会关系的变化中透视当下中国人普遍的愿望和意志。
(责任编辑:王博彦)
注: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雅昌艺术网的价值判断。
预展时间:日 14:预展地点:杭州、北京、成都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上海延安饭店预展时间:日-22日预展地点:吴东魁艺术馆
[] [] [] [] []
12345678910
论坛/博客热点
责任编辑:杨晓萌0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批评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