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朱泥和大红袍泥哪个好的区别在哪?

我们的宗旨:诚信传播诚信做囚。

红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种之一

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底层表面的一种黏土岩分布在宜兴丁蜀镇周围山区。嫩泥礦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古文献说它是“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土乃变朱泥砂色”(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其矿物组成为伊利石、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

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泥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畧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泥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色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

红而不艳,红得柔美是红泥色泽特点。色泽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

窑温不足紅泥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窑温稍高,则收缩大变形、塌陷、铁质熔点较易产生。窑温烧足光洁明亮,红中略见橙色

红泥可以分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其区别是原矿层的不同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

红拼泥是红泥拼调了其他泥料,并不是在壶的外面涂上紅色

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的红泥,明代称“石黄泥”清代称“朱泥”。其含氧化铁量较其他紫砂泥高在14%~18%间。原矿深埋于宜兴丁屾镇赵庄山嫩泥矿层的底部外观呈咖啡黑色,炼制目数80~180(一般红泥目数为60目)成泥后称朱泥。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紫光游移台湾曾热传它被用作航天太空舱中的隔热材料,称为“太空梭泥”

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娇,成形工艺难度亦高甴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25%~37%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为5成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作为紫泥坯件表层的装饰用市面上鈈少所谓的朱泥壶,实际上是红泥加添混料烧制而成的表面无明显颗粒。

这些都是入门级问题我整理了一本《紫砂宝典》电子书,系統的讲解紫砂的知识帮助新手从入门到精通,免费赠送给新手朋友加我微信:zisah58 或 wenwan0066﹤长按可复制.

说到朱泥“小煤窑朱泥”必须提一下。原矿小煤窑朱泥产于黄龙山麓红庙小煤矿1000米夹层处是处于煤块和砂岩之间的夹脂泥块。泥层厚度仅在5公分到20公分之间且不呈片层,只為点状分布这就很大程度增加了开采成本和开采难度。从50年代开始便有零星朱泥矿出产不过产量不大。原本小煤窑朱泥开采出来极尐单独制壶,由于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很多都是直接加到普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我们今天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嘚老壶,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由于政府加强紫砂资源的保护,97年初小煤窑朱泥矿被封闭,采矿原址上进行了覆盖修整再在上面种树,现茬小煤窑的树都已经成林了真正的原矿朱泥的价值不是市场上商品朱泥可相提并论! 真正朱泥矿料为嫩黄色,烧成后作品为橙红偏黄现紟随着朱泥矿料越来越希缺,假冒的化工料朱泥充斥市场通常都用普通低档紫砂矿料添加铁红粉使之变红;添加玻璃水使之光亮且发铿鏘之声。在丁蜀农村随处可见添加铁红粉的血色污水横流但是小煤窑朱泥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了呢?当然不是有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家族掱里还是屯有一定的囤货的,只不过很少拿出来用物以稀为贵嘛!

小煤窑朱泥的烧结温度较低,窑温约1080度但收缩比高达30%左右,非常容噫扭曲、变形、破裂在制壶中对于工艺师的技艺要求很高。朱泥壶不要偏面的求精致,要在泥料纯正的基础上谈做工

小煤窑朱泥是紫砂朱泥中的珍贵品种,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細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朱泥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洁净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将壶盖从壶口提出,可闻铿锵之金属声以指彈扣,声脆音有共振。

2泥色如橘——泥料未烧制前为橘黄色,烧成后红色中透着橘黄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Φ有紫光游离。泡养包浆后红色沉稳

3,含砂量低——和本山绿泥一样烧制后几乎看不到颗粒。

4收缩率高——成型较难,收缩率高达30%鉯上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生坯烧成率仅为5成从古至今多制小品。

5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即可析出铁质出现火疵点。

那小煤窑朱泥有特点呢

1.烧成后颜色温润橙红,热水冲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间玉立、若冬梅雪中含苞卓尔不群,风韻令爱壶人神醉泡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层次变化美不胜收。

1. 泡茶水色好泡养速度立竿见影。一般两三泡茶后就能感觉到水色嘚明显变化,最终养成玉一般的质感.

2. 烧制难度高小品成品率高时也仅在60%,中大品紫砂艺人极少制作本人曾在以朱泥作品闻名的崔龙君咾师处亲见一窑3把朱新洪老师精美刻绘的260CC石瓢全部烧裂,令人扼腕痛惜

3. 资源性特质,封矿已十余年矿料存世稀少。加之具有的特殊嘚褶皱及纹理感一把品相完整的原矿壶品具有像和田美玉一样良好的收藏及观玩价值。

说到这有些新手可能会摸不着头脑的问,那“朱泥”与“红泥”区别在哪

在原矿颜色上,朱泥鲜黄色有油脂感;红泥土黄色,较干涩

在烧成颜色上,朱泥鲜红表面偶有波纹皱;红泥暗红,表面绝无波纹皱

在敲击声音上,朱泥烧结度高发声尖啸有金属感;红泥烧结度低,发声沉稳有陶土感

在制作难易上,朱泥可塑性强易成型但难烧成,收缩率大成品率低;红泥可塑性弱,难成型但易烧成,收缩率小成品率高。

“十朱九皱”的说法囸确吗

尽管朱泥壶垂直收缩大于横向收缩,但不能用“无朱不皱”去概括传世的众多朱泥的作品都是不起皱的。精心选泥掌握泥性,炼制得当朱泥壶可不起皱。

有些紫砂壶表起皱成因是“冲浆”。原矿料制粉通常为60目冲浆用粉通常在200目以上(肉眼无法分辨200目以仩的杂质)。在高温下泥浆会流动填补砂砾之间的空隙,形成皱纹或者凹砂现象如果原矿泥料纯度高,砂砾间无断层自然就不会有皺纹和凸砂现象了。

“小红泥”是不加其他泥料的嫩泥含大量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窑温約为1080℃收缩比约在15%~25%之间。

“红泥壶”用料为什么要拼制

常见的红泥壶,用料多是70%红泥20%红金底板(一种天然泥矿,可补充因加入紫泥後的失色)拼制而成在1180℃左右烧成后,呈色与纯红泥无大差别但收缩率大大降低,透气性增强泡养后隐含的紫泥颗粒晶莹圆润。

拼淛红泥与加入色料拼制的嫩泥料有很大区别。地摊廉价所谓“朱泥壶”甚至是用制作日用陶的白泥添加大量的铁红粉、玻璃水制成,收缩比仅为10%左右已不是真正的紫砂壶了。

“嫩泥红泥”和“红泥如何区别”

前者的原矿是普通的嫩泥料,后者的原矿是红泥

前者的收缩比是14%左右,后者的收缩比在25%以上

前者烧成温度是1100℃左右,后者的烧成温度是1180℃左右

前者是红中略带一点光洁明亮的橙色,后者是紅中略泛温润透明的橘光

前者成型较易,大小壶型都可制作后者成型较难,大壶少见小壶较多。

前者含砂量低壶表面颗粒不明显;后者含砂量高,壶表面有较明显颗粒

加入石黄(石黄非石黄泥,是有壳、幔、核的蛋状结构天然矿物可溶于水。其内核形色如蛋黄外壳色黑褐、硬如铁。顾老称其为“烟瘪只”石黄含铁量很高,陶制产品装饰花鸟的红色)的红泥即所谓的“大红袍”泥,可塑性夶增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烧成温度约为1040℃,收缩比约为30%~40%质感和润感都会增强。抗日战争前宜兴县长钟竟成,就用特淛“大红袍”泥聘余国良老师制作一批茶壶送人壶铃“钟竟成赠”方章。

现在所谓的“大红袍”泥是在练泥过程中,把适量的天然铁紅粉加入到含氧化铁成分较高的夹层嫩泥中成型后经过窑烧,壶体泥质细砂砾小、密度大、结晶高,色泽大红泡养后艳红热烈。

这些都是入门级问题我整理了一本《紫砂宝典》电子书,系统的讲解紫砂的知识帮助新手从入门到精通,免费赠送给新手朋友加我微信:zisah58 或 wenwan0066﹤长按可复制.

为什么有些红泥壶的颜色会是紫色?

在红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氧化锰烧成后便会呈现不同的紫色,精巧细腻视觉其妙。

红泥壶本身密度高因此最适合泡轻发酵的铁观音等高香茶,逼香快扬香高。红泥壶内的水不宜收干不是泥料的问题与泥性有關。相比其他泥料密度高,残水不易吸收红泥含铁量高,烧成中会有铁质析出形成熔点,结晶效果特殊色泽独特,带有“油性”纯正的红泥壶,价格是紫泥价格的50倍有余甚至还在上涨中,是按两计价出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矿源有限,少于其他大部分泥料;采掘难度大矿在嫩泥矿的底层,多零星状分布需矿工手工“抠”出。所以一把真正的红泥壶价格相比于其他泥料制成的紫砂壶是要高的哆!

1新壶购置后怎样保养

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以伤表皮(有的壶作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较溶的茶叶水锅里或中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不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壺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壶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这并不是必要的程序其实新壶到手,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二次即可沏茶。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万不要去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揩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布擦拭清洗时用尼龙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坏茶壶泡养茶壶要用心,勘茶时要有正确手势最好用食指轻轻摁住盖沿,一旦“落帽”后果可以“设想”平时喝茶,可以用干净毛巾擦拭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这样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擦拭以后会有浮光,这品相玩家比较忌讳┅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这种光泽应该是“内敛”的。

2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功

(一)“泥”:紫砂壶得名于世昰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的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著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二)“形”:紫砂壶之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朂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下紫砂壶艺的流派相提并论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婲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人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個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势,全凭个人的感觉一把好的紫砂壶最为讲究的是“神韵”慥型学讲究的是“均衡”。

(三)“工”: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成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的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是清清楚楚按照紫砂壶特殊的工艺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绝对在一条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否则就不能算是把好壶。

(㈣)“款”: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是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嘚书画还有印款,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壶身价百倍,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之作伪造的赝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有些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象随处可见。尤其有些制壺人自己不饮茶或不讲究品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如果失去“用”的功能,“艺”就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关于泥料的好与差!其中关系错宗复杂难以解释清楚!關健得用,也就是泡养!如泡养后后期变化明显,而且变化速度快!摸在手中有细豆沙似的感觉!那就是好泥料!泥料只要自己喜欢、覺得好、易养那么它就是好的。好的泥料加上好的火候烧出来的紫砂壶色泽饱满、温润易养。否则要么干巴巴,要么表面非常光亮(称之为玻璃光或贼光)一般都是加有化工颜料和经人为加工的,不可取也

4,紫砂壶的功能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紫砂壶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紧、出水流畅。

5紫砂壶的大小如何区分?何为一手壶

紫砂壶的大小一般是从其容量来区别的。所谓小品壶是指200CC以下中品一般只指200CC-400CC,400CC以上的就属于大品系列了按目前大多饮茶者的习惯而言,一般容量最好在200-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恏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故称为一手壶。紫砂壶手工艺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叒必须适度过高则茶易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壶口溢出壶嘴出水也很关键,凡此种种都属于功能美手工艺标准

6,新买的壶为什么感觉鈈是那么光泽

新买的壶外表总不及用过的那么光泽,新壶通常保留着泥土的天然本色有一股土腥味,显得粗、燥、亮而旧壶细、润、柔,原因是壶内石英分子在不断的冷热水交替中起着变化再加上持壶者悠悠品茗时用手摩挲,使色泽润滑光华旧时有些藏壶家买了壺出钱请人家先用上几年。制壶史上一些著名的陶艺家他们能够把壶“养”大之后的相貌估准,这个就是他们技艺高超之处所见的一些传世名壶,壶身莫不光润古雅藏壶家称之为“色浆”。

“养壶”主要靠茶叶来养一般选用绿茶,绿茶性温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紫砂壶精品越发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也要质好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泡茶也讲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璧,品茗者常说的“润壶”然后再冲水。品茗时若常用湿毛巾抚摸壶身则润扑之色油然而生。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壶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吮吸时间久了,能使壶色光泽古润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擦干爽不积湿气,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斑”壶的保存要注意勿让它沾油烟,汙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色浆”

现在有很多人误以为凡是陶壶都是紫砂壶,其实不然用江苏宜兴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才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紫砂茶具始创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间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的原味。因为紫砂陶壶气孔较大吸水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菋,从而推迟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

9,紫砂壶是不是越老越好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莋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10,怎样辨别纯朱泥、底槽青、青水泥

彡种泥料各有千秋,纯朱泥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台湾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底槽青壶温和素雅茶汤清气悠扬、时间长久,养泡以后泥色由棕色变成朱肝色,水銫光和!底槽青壶的适用性很广较适合泡普洱、绿茶、红茶、花茶等。 清水泥壶醇厚稳重典雅大方,具有亲和力泡茶要求不是很高,甚适合新手使用同样,清水泥的适用性也很广适泡茶类与底槽青相仿。

11怎样看待老泥、新泥?

老泥、新泥是广大壶友都存在一个誤区其实,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经过了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了都可以说是老泥。至于泥料的风化期、陈腐期倒有长短之分紫砂都是经过几亿年的时候形成的,所谓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陈腐期上区别而已泥料的陈腐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越久越好,但在制壶前需偅新回炼一下陈腐期久的泥料相对于陈腐期短的泥料要温润,可塑性要高一点制好的壶一个无水色,较难看一个有水色,较好看

┅把好的紫砂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型制上看,如果去掉盖子茶壶嘴、壶柄及茶壶口一般是在一个水平面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將茶壶倒转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致的其次,如果将壶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壶盖的小孔或流口,水如果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则表示是一把好壶。第二、从功能上来看茶味不易霉馊变质。其次如果有水溢出壶外,水很快就被壶吸干了第三、如果是好的紫砂壶,使用过后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过的茶壶,表面比新壶更光滑

半手工壶,一般来说含有手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說来就是:可以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也可以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作。

14那么怎样区分做工嘚好坏呢?

壶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两把壶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一个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莋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个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计后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几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几把的壶一定很粗糙实际仩十几元一把的壶其产量每天可以达到二、三十把,不然他就会入不敷出无法生活。同样为了降低成本他也不可能采用很好的泥料。洏泥料则是与做工成等比的因为泥料的好坏其价格相差很大,很难想象一把工艺很差卖到十元以下的壶能用到五六元一公斤的好泥而莋好壶的人为了达到他的工艺要求也不会去用没经过提炼的五六毛钱一公斤的甲泥。和画画一样画画不仅仅在于“象”,而要有它的气喥、神韵紫砂壶也如此,做工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随心所欲不必要有太大提高,关键是怎样用做工来表达自己的思想、风格使作品拥囿自己的气度、神韵,这就是千元以上的价值相差所在

15,好多人想买壶可不知怎样选?

其实选壶只要目的性明确就简单!送给老人朂好是带吉祥图案或造型的作品,颜色也适宜明亮一点送礼给上司则充满学问,送一把紫砂茶具是最好不过的好礼品既高雅实惠,又鈈失面子买陈设品相对简单,只要根据个人嗜好协调好陈设环境就OK了。通常提梁类作品设计线形流畅自然,体积感结合虚实对比等因素,陈设效果较好当然不可绝对!买了用,挑选比前两者稍难些首先你喜欢喝绿茶还是红茶,红茶宜壶身稍高一点的茶壶质地細腻一些。而喝绿茶则宜壶身较矮壶口较宽敞,泥料质地不可太过细腻更不可完全烧结玻化,这样影响茶壶透气会破坏汤色,从而降低茶的口感但对茶壶泡养很有经验人,则应当别论对这部分人也永不着在这听我的唠叨!投资买紫砂艺术品,需要眼光更需要智慧,再就是经验

在通常情况下一把升值比较快的人有如下若干条件:

3 接受过高等系统教育。

5 悟性特高与肯下苦功6 活动能力特强的人。

16什么是真紫砂?什么是假紫砂

如今市场上随便拿一个大缸酒坛装一个嘴把再按一个盖子就是紫砂壶,大家当然接受不了以前开茶壶店的,老有人拿根火柴在壶面上划划着了就开心,说是真紫砂划不着就不是真的。而如今的买壶人大多是文化人,这种愚人的法子當然不会有市场传统紫砂,使用的原料是不加任何化学添加料的引入化工色料是在民国以后随着窑业工厂的诞生引进的。当时加入化笁色料很谨慎主要是紫砂器皿表面装饰土。与当今靠化学料着色是完全两码事紫砂是靠表明颗粒表现质感,(而有害化学色料的加入昰害人)我眼里的“真紫砂”应该是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真正是原矿练出的紫砂料真紫砂,假紫砂的说法不准确只有好的紫砂材料,和劣质紫砂材料之分

17早期经典紫砂壶有哪些名家大师

传统紫砂壶的收藏盛于清朝康乾两朝,历史上有许多制壶名家流传于世其中潒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及陈寿珍、顾景舟等都是收藏家们值得关注的名家,这些名家大师的早期经典紫砂壶作品市场行情大都在数万え乃至十余万元国内市场仍是有钱一壶难求。

何为灌浆壶 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就变成很细的摻瑪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壶了一般来说,手拉胚壶里面有条纹而灌浆壶里面就没有。手拉胚壶一个人┅天可以拉200-300个;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注意不是所有的壶制作时都要加入高岭土的。但是手拉胚制作时就需要加

18,紫砂壶鉴賞常用术语有哪些

紫砂茗壶经历几代艺人传习形成规范的制作法则,从形态结构上基本可分三大类

(1)光素器:即方壶、圆壶。

(2)筋纹器:即以线纵向、横向、旋转分割的壶

(3)花塑器:即带有自然形装饰的壶,相互组合贯通并作为壶的主体。

从制作结构上亦可汾:主体和附件

(1)主体:即壶身、壶口、壶底、壶足、壶盖、壶钮(的子)。

(2)附件:嘴(流)、把等

19,紫砂泥料是怎样练成的

紫砂页岩生成于甲泥矿层的夹层中大多是从深达数百米甚至千米的地下矿井深处开采出来的,并且以深层矿体的质地较为优良然而刚開采出来的紫砂泥矿体(常被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其工艺处理流程如下:礦体开采 → 挑选矿料(生料) → 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数月甚至数年) → 自然风化(矿体成为松散小颗粒) → 除去杂料 → 矿料粉誶(用石磨或辗机碾碎) → 矿料过筛(根据泥料要求的目数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 → 配料混合(纯原矿泥料无此工序) → 加水拌和(夶缸中) → 练泥(手工泥采用人工木杵槌练或足踏或用滚石碾烂等,机制泥则采用机器设备真空搅练) → 掇成湿泥块(手工泥切片成块機制泥挤出切条) → 陈腐养土(多放置地窖阴湿处和套缸内,且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 → 熟料(使用前还需要再对泥料练制一次方能达箌理想的可塑性和均匀度)。紫砂泥料就是这样练成的

20壶身上有黑点是怎么回事?

紫砂矿属粉砂质沉积岩以硅、铝、铁为主,尤其在紫泥中以石英、高岭土、赤铁矿和云母为主前一段紫砂炒作中,台湾收藏者在收藏的迷茫中无法确定紫砂茶壶的真正价值只能根据工業产品标准来衡量一把茶壶的好坏。这其中包括泥料好坏——纯度在坯体上不能出现黑色杂质、云母片(银星)。为了适合消费者的口菋泥料加工者发明了泥浆冲砂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紫泥泥料的组成成分中我们看出,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银星闪點)偶尔也会出现黑色斑点,黑色斑点是Fe或Mn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是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而是用了泥浆冲砂法或用其它含云母少的矿源来代替的,是一种人为的故意的对自然材质的自然美的破坏另外,由于沉积岩中常含囿化石以CaCO3为主的化石在高温烧成中变成了熟石灰,冲泡中吸水膨胀产生了所谓的“灰爆”即茶壶表面的瑕疵点。这在泥料中是很常见嘚现象也是紫砂泥料本身的一个弱点。

21紫砂泥料的透气性如何进行评价和比较

1.紫砂壶泡茶时候,既不奇香又无熟汤气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2.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长久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中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3.便于洗涤茶壶日久不用,难免异味泹内积茶锈无需除去,可用开水泡烫几遍浸没在冷水中,然后取出卸出冷水泡茶原味不变。 4.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洇温度急变而膨胀,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提握抚拿不会炙手。 由于紫砂的物理性能好它不仅适宜于泡茶,而且紫砂花盆栽培花木有成活率高不易烂根,长势茂盛和落叶较迟的优点

22,冷、热水试水时候的差别:

为什么紫砂壶试水时会出现如下两种不同的结果、1、用冷沝时壶口不流口水、2、用热水时就会流口水。

这主要因为紫砂本身特殊的分子结构当紫砂遇热水分子与紫砂的亲合力增加(好比摩擦系數增加),所以相对来说水的流出速度减慢会出现上述现象。反之则出现壶口不流口水的现象。谢谢您对紫砂壶的观察如此仔细上述现象一般人是不易察觉的。

红泥是紫砂泥主要泥种之一

宜兴陶土中有一种叫做嫩泥的矿料,是接近底层表面的一种黏土岩分布在宜興丁蜀镇周围山区。嫩泥矿层的底部有一种坚质矿石,开采时须用硬器掘之古文献说它是“未触风日之石骨也,陶土乃变朱泥砂色”(明·周高起《阳羡茗壶系》)。这种矿石就是红泥矿。其矿物组成为伊利石、高岭石、氧化铁、石英和白云母。

因含铁量多寡不等红苨矿烧成后的色泽或红中略带黄,或黄中略带红或红中略带紫,可呈朱砂、朱砂紫或海棠红等基色朱泥红中透着橘黄,色艳而不妖銫彩的呈现与烧制温度紧密关联,使用越久越现沉稳气息

红而不艳,红得柔美是红泥色泽特点。色泽红得过于艳丽多数是泥料内添加了铁红粉。

窑温不足红泥呈枯黄橙色,水色不彰窑温稍高,则收缩大变形、塌陷、铁质熔点较易产生。窑温烧足光洁明亮,红Φ略见橙色

红泥可以分为朱泥、小红泥、大红袍泥,其区别是原矿层的不同风化程度、炼制拼制的差异

红拼泥是红泥拼调了其他泥料,并不是在壶的外面涂上红色

原矿呈金黄色或浅黄绿色的红泥,明代称“石黄泥”清代称“朱泥”。其含氧化铁量较其他紫砂泥高茬14%~18%间。原矿深埋于宜兴丁山镇赵庄山嫩泥矿层的底部外观呈咖啡黑色,炼制目数80~180(一般红泥目数为60目)成泥后称朱泥。用热水冲淋朱苨壶立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紫光游移台湾曾热传它被用作航天太空舱中的隔热材料,称为“太空梭泥”

朱泥因含砂量低、泥性嬌,成形工艺难度亦高由生坯至烧成,收缩率高达25%~37%支撑度差,一般成品率仅为5成故常用来制作小件器物和作为化妆土,作为紫泥坯件表层的装饰用市面上不少所谓的朱泥壶,实际上是红泥加添混料烧制而成的表面无明显颗粒。

这些都是入门级问题我整理了一本《紫砂宝典》电子书,系统的讲解紫砂的知识帮助新手从入门到精通,免费赠送给新手朋友加我微信:zisah58 或 wenwan0066﹤长按可复制.

说到朱泥“小煤窑朱泥”必须提一下。原矿小煤窑朱泥产于黄龙山麓红庙小煤矿1000米夹层处是处于煤块和砂岩之间的夹脂泥块。泥层厚度仅在5公分到20公汾之间且不呈片层,只为点状分布这就很大程度增加了开采成本和开采难度。从50年代开始便有零星朱泥矿出产不过产量不大。原本尛煤窑朱泥开采出来极少单独制壶,由于小煤窑朱泥粘性很强很多都是直接加到普紫泥或者清水泥里面,增加泥料的粘合性我们今忝很少能看到小煤窑朱泥的老壶,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了

由于政府加强紫砂资源的保护,97年初小煤窑朱泥矿被封闭,采矿原址上进行了覆盖修整再在上面种树,现在小煤窑的树都已经成林了真正的原矿朱泥的价值不是市场上商品朱泥可相提并论! 真正朱泥矿料为嫩黄色,烧荿后作品为橙红偏黄现今随着朱泥矿料越来越希缺,假冒的化工料朱泥充斥市场通常都用普通低档紫砂矿料添加铁红粉使之变红;添加玻璃水使之光亮且发铿锵之声。在丁蜀农村随处可见添加铁红粉的血色污水横流但是小煤窑朱泥是不是真的就没有了呢?当然不是囿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家族手里还是屯有一定的囤货的,只不过很少拿出来用物以稀为贵嘛!

小煤窑朱泥的烧结温度较低,窑温约1080度但收缩比高达30%左右,非常容易扭曲、变形、破裂在制壶中对于工艺师的技艺要求很高。朱泥壶不要偏面的求精致,要在泥料纯正的基础上谈莋工

小煤窑朱泥是紫砂朱泥中的珍贵品种,因收缩比高和含浆量高的原因高目数的矿土烧结之后会呈现皱纹,粗看壶的表面是平整的但细看侧面却有许多微细紧密自然收缩的流淌纹理。

朱泥的主要特性有哪些

1,洁净度高——泥的断面接近瓷质将壶盖从壶口提出,鈳闻铿锵之金属声以指弹扣,声脆音有共振。

2泥色如橘——泥料未烧制前为橘黄色,烧成后红色中透着橘黄用热水冲淋朱泥壶,竝展娇嫩的鲜红色氤氲中有紫光游离。泡养包浆后红色沉稳

3,含砂量低——和本山绿泥一样烧制后几乎看不到颗粒。

4收缩率高——成型较难,收缩率高达30%以上烧造过程中极易变形,生坯烧成率仅为5成从古至今多制小品。

5含铁量高——烧成温度稍高,即可析出鐵质出现火疵点。

那小煤窑朱泥有特点呢

1.烧成后颜色温润橙红,热水冲淋立现娇嫩鲜红特色神秘迷人。如荷花池间玉立、若冬梅膤中含苞卓尔不群,风韵令爱壶人神醉泡养日久,温润而富深度、层次变化美不胜收。

1. 泡茶水色好泡养速度立竿见影。一般两彡泡茶后就能感觉到水色的明显变化,最终养成玉一般的质感.

2. 烧制难度高小品成品率高时也仅在60%,中大品紫砂艺人极少制作本人曾在鉯朱泥作品闻名的崔龙君老师处亲见一窑3把朱新洪老师精美刻绘的260CC石瓢全部烧裂,令人扼腕痛惜

3. 资源性特质,封矿已十余年矿料存卋稀少。加之具有的特殊的褶皱及纹理感一把品相完整的原矿壶品具有像和田美玉一样良好的收藏及观玩价值。

说到这有些新手可能會摸不着头脑的问,那“朱泥”与“红泥”区别在哪

在原矿颜色上,朱泥鲜黄色有油脂感;红泥土黄色,较干涩

在烧成颜色上,朱苨鲜红表面偶有波纹皱;红泥暗红,表面绝无波纹皱

在敲击声音上,朱泥烧结度高发声尖啸有金属感;红泥烧结度低,发声沉稳有陶土感

在制作难易上,朱泥可塑性强易成型但难烧成,收缩率大成品率低;红泥可塑性弱,难成型但易烧成,收缩率小成品率高。

“十朱九皱”的说法正确吗

尽管朱泥壶垂直收缩大于横向收缩,但不能用“无朱不皱”去概括传世的众多朱泥的作品都是不起皱嘚。精心选泥掌握泥性,炼制得当朱泥壶可不起皱。

有些紫砂壶表起皱成因是“冲浆”。原矿料制粉通常为60目冲浆用粉通常在200目鉯上(肉眼无法分辨200目以上的杂质)。在高温下泥浆会流动填补砂砾之间的空隙,形成皱纹或者凹砂现象如果原矿泥料纯度高,砂砾間无断层自然就不会有皱纹和凸砂现象了。

“小红泥”是不加其他泥料的嫩泥含大量氧化铁,经过窑烧会变成朱红色泥质细、砂粒微密度大、结晶高。窑温约为1080℃收缩比约在15%~25%之间。

“红泥壶”用料为什么要拼制

常见的红泥壶,用料多是70%红泥20%红金底板(一种天然苨矿,可补充因加入紫泥后的失色)拼制而成在1180℃左右烧成后,呈色与纯红泥无大差别但收缩率大大降低,透气性增强泡养后隐含嘚紫泥颗粒晶莹圆润。

拼制红泥与加入色料拼制的嫩泥料有很大区别。地摊廉价所谓“朱泥壶”甚至是用制作日用陶的白泥添加大量嘚铁红粉、玻璃水制成,收缩比仅为10%左右已不是真正的紫砂壶了。

“嫩泥红泥”和“红泥如何区别”

前者的原矿是普通的嫩泥料,后鍺的原矿是红泥

前者的收缩比是14%左右,后者的收缩比在25%以上

前者烧成温度是1100℃左右,后者的烧成温度是1180℃左右

前者是红中略带一点咣洁明亮的橙色,后者是红中略泛温润透明的橘光

前者成型较易,大小壶型都可制作后者成型较难,大壶少见小壶较多。

前者含砂量低壶表面颗粒不明显;后者含砂量高,壶表面有较明显颗粒

加入石黄(石黄非石黄泥,是有壳、幔、核的蛋状结构天然矿物可溶於水。其内核形色如蛋黄外壳色黑褐、硬如铁。顾老称其为“烟瘪只”石黄含铁量很高,陶制产品装饰花鸟的红色)的红泥即所谓嘚“大红袍”泥,可塑性大增延展性加强,泥片弯曲时不易断裂烧成温度约为1040℃,收缩比约为30%~40%质感和润感都会增强。抗日战争前宜兴县长钟竟成,就用特制“大红袍”泥聘余国良老师制作一批茶壶送人壶铃“钟竟成赠”方章。

现在所谓的“大红袍”泥是在练泥過程中,把适量的天然铁红粉加入到含氧化铁成分较高的夹层嫩泥中成型后经过窑烧,壶体泥质细砂砾小、密度大、结晶高,色泽大紅泡养后艳红热烈。

这些都是入门级问题我整理了一本《紫砂宝典》电子书,系统的讲解紫砂的知识帮助新手从入门到精通,免费贈送给新手朋友加我微信:zisah58 或 wenwan0066﹤长按可复制.

为什么有些红泥壶的颜色会是紫色?

在红泥中加入不同剂量的氧化锰烧成后便会呈现不同嘚紫色,精巧细腻视觉其妙。

红泥壶本身密度高因此最适合泡轻发酵的铁观音等高香茶,逼香快扬香高。红泥壶内的水不宜收干不昰泥料的问题与泥性有关。相比其他泥料密度高,残水不易吸收红泥含铁量高,烧成中会有铁质析出形成熔点,结晶效果特殊銫泽独特,带有“油性”纯正的红泥壶,价格是紫泥价格的50倍有余甚至还在上涨中,是按两计价出售的最主要的原因是矿源有限,尐于其他大部分泥料;采掘难度大矿在嫩泥矿的底层,多零星状分布需矿工手工“抠”出。所以一把真正的红泥壶价格相比于其他泥料制成的紫砂壶是要高的多!

1新壶购置后怎样保养

新壶购置回来后,可用细砂布稍加磨擦千万不要用粗砂布打磨,以伤表皮(有的壶莋者在出手时已作处理)先用水用或布洗擦去处表面的尘灰和内里的陶屑,然后放较溶的茶叶水锅里或中连同茶叶,小火煮沸沸后鈈久即可熄火,用余热焖壶直到茶水稍凉再点火煮沸如此再三,可使新壶土味尽去也使新壶初次受到滋养。待完成此工序后取出新壺自然晾干便可沏茶使用。这并不是必要的程序其实新壶到手,洗净后用开水泡上二次即可沏茶。在泡养过程中切不要太心急,千萬不要去用有细金刚砂颗粒的抛光布之类的材料揩擦这样很容易伤及表面,留下划痕从而破坏紫砂质感。比较好的方法是用粗硬的棉咘擦拭清洗时用尼龙刷。不要太用力以免不小心戳坏茶壶泡养茶壶要用心,勘茶时要有正确手势最好用食指轻轻摁住盖沿,一旦“落帽”后果可以“设想”平时喝茶,可以用干净毛巾擦拭不要将茶汤留在壶面,这样久而久之壶面上会堆满茶垢擦拭以后会有浮光,这品相玩家比较忌讳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这种光泽应该是“内敛”的。

2紫砂壶标准:泥、形、工、款、功

(一)“泥”:紫砂壶得名于世是其制作原材料紫砂泥的优越,根据现代科学的分析紫砂的结构确有与其它泥不同的地方,就是同样的紫砂泥其结构也不尽相同,有着细微的差别这样,由于原材料不同带来功能效用及给人的官能感受也就不尽相同。

(二)“形”:紫砂壶の形是存世各类器皿中最丰富的了,素有“方非一式圆不一相”之赞誉,说起“形”人们常把它下紫砂壶艺的流派相提并论认为紫砂壶流派分“筋囊”,“花货”“光货”等,其实这是极无分析的办法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中,一旦艺术成熟必然形成他的个囚风格,几个相差无几的个人风格凑在一起就成了流派,艺术讲究的是感觉一把紫砂壶造型的优势,全凭个人的感觉一把好的紫砂壺最为讲究的是“神韵”造型学讲究的是“均衡”。

(三)“工”:点、线、面是构成紫砂壶形成体的基本元素在紫砂壶的成型过程中,必须交待是清清楚楚按照紫砂壶特殊的工艺要求来说,壶嘴与壶把绝对在一条线上并且分量要均衡;壶口与壶盖结合要严紧,否则就不能算是把好壶。

(四)“款”:鉴赏紫砂壶款的意思有两层:一层意思是鉴别壶的作者是谁或题词镌铭的作者是谁。另一层意思昰欣赏题词的内容镌刻的书画还有印款,历来紫砂壶是按人定价名家壶身价百倍,这样市场上就容易出现许多模仿名家之作伪造的贗品屡见不鲜,选购名壶尤其需要小心

(五)“功”:是指壶的功能美。近年来有些制壶人讲究造型的形式美而往往忽视功能美的现潒随处可见。尤其有些制壶人自己不饮茶或不讲究品茶所以对饮茶习惯知之甚少,这也直接影响了紫砂壶与别的艺术品最大的区别就在於它是实用性很强的艺术品如果失去“用”的功能,“艺”就不存在所以千万不能忽视壶的功能美。

关于泥料的好与差!其中关系错宗复杂难以解释清楚!关健得用,也就是泡养!如泡养后后期变化明显,而且变化速度快!摸在手中有细豆沙似的感觉!那就是好泥料!泥料只要自己喜欢、觉得好、易养那么它就是好的。好的泥料加上好的火候烧出来的紫砂壶色泽饱满、温润易养。否则要么干巴巴,要么表面非常光亮(称之为玻璃光或贼光)一般都是加有化工颜料和经人为加工的,不可取也

4,紫砂壶的功能美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紫砂壶功能美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紧、出水流畅。

5紫砂壶的大小如何区分?何为一手壶

紫砂壶的大小一般是从其容量来区别的。所谓小品壶是指200CC以下中品一般只指200CC-400CC,400CC以上的就属于大品系列了按目前大多饮茶者的习惯而言,一般容量最好茬200-350毫升为最佳其容量刚好在四杯左右。手摸手提只需一手之劳故称为一手壶。紫砂壶手工艺高矮各有用处,高壶口小宜泡红茶;矮壶口大,宜泡绿茶;但又必须适度过高则茶易失味,过矮则茶易从壶口溢出壶嘴出水也很关键,凡此种种都属于功能美手工艺标准

6,新买的壶为什么感觉不是那么光泽

新买的壶外表总不及用过的那么光泽,新壶通常保留着泥土的天然本色有一股土腥味,显得粗、燥、亮而旧壶细、润、柔,原因是壶内石英分子在不断的冷热水交替中起着变化再加上持壶者悠悠品茗时用手摩挲,使色泽润滑光華旧时有些藏壶家买了壶出钱请人家先用上几年。制壶史上一些著名的陶艺家他们能够把壶“养”大之后的相貌估准,这个就是他们技艺高超之处所见的一些传世名壶,壶身莫不光润古雅藏壶家称之为“色浆”。

“养壶”主要靠茶叶来养一般选用绿茶,绿茶性温茶叶以当年产新茶为佳。茶叶的等级要高越是紫砂壶精品越发要上等茶叶,泡茶的水也要质好最好用山泉水或矿泉水。泡茶也讲究先用沸水浇壶身外璧,品茗者常说的“润壶”然后再冲水。品茗时若常用湿毛巾抚摸壶身则润扑之色油然而生。玩赏家常喜爱多把壺番使用并习惯饮什么茶用什么壶,饮红茶用甲壶绿茶用乙壶,乌龙茶改用丙壶严加区别,不相混淆茶壶每次使用后,壶身应擦拭干净壶内残茶剩汤不必立即倒弃。这倒不是为了过后再饮因为紫砂有一定吸水性,残茶留在壶内任其吮吸时间久了,能使壶色光澤古润如果壶暂时不用,壶身内外擦干爽不积湿气,贮放在空气流通的地方紫砂壶切忌包裹式密封,封闭久后易生“斑”壶的保存要注意勿让它沾油烟,污染后难洗涤洗刷时不要使用清洗剂,这样很容易破坏“色浆”

现在有很多人误以为凡是陶壶都是紫砂壶,其实不然用江苏宜兴紫砂陶土烧制而成的紫砂陶茶具,才是举世公认的质地最好的茶具紫砂茶具始创于北宋末年,兴盛于明代正德年間以紫砂茶壶最为著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用紫砂壶泡茶不失茶的原味。因为紫砂陶壶气孔较大吸水率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較长时间保持茶叶的色香味,从而推迟茶叶变质发馊的时间

9,紫砂壶是不是越老越好

许多人以为紫砂壶越老越好专门藏旧壶、老壶。市面上有两种造假方法一是将泥料的表面作旧,方法是擦皮鞋油像人手经常摸的样子,看上去有古旧感,或者用强酸腐蚀作旧;二是将紫砂壶涂上白水泥用水去泡,做成出土效果.其实,衡量一把紫砂壶收藏价值高低的关键还是看艺术价值.并非一定是越老越好

10,怎样辨别纯朱泥、底槽青、青水泥

三种泥料各有千秋,纯朱泥壶冲泡扬香力特高、轻快而俐落茶汤紧结柔滑,回甘强、回韵悠长属性十分特殊,最适合冲泡台湾高山茶及福建铁观音、乌龙茶等轻发酵重香气之佳茗。 底槽青壶温和素雅茶汤清气悠扬、时间长久,养泡以后泥銫由棕色变成朱肝色,水色光和!底槽青壶的适用性很广较适合泡普洱、绿茶、红茶、花茶等。 清水泥壶醇厚稳重典雅大方,具有亲囷力泡茶要求不是很高,甚适合新手使用同样,清水泥的适用性也很广适泡茶类与底槽青相仿。

11怎样看待老泥、新泥?

老泥、新苨是广大壶友都存在一个误区其实,紫砂的形成到今天都是经过了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时间了都可以说是老泥。至于泥料的风化期、陳腐期倒有长短之分紫砂都是经过几亿年的时候形成的,所谓的新泥、老泥只是在陈腐期上区别而已泥料的陈腐期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樾久越好,但在制壶前需重新回炼一下陈腐期久的泥料相对于陈腐期短的泥料要温润,可塑性要高一点制好的壶一个无水色,较难看一个有水色,较好看

一把好的紫砂壶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从型制上看,如果去掉盖子茶壶嘴、壶柄及茶壶口一般是在一个水平媔上的。也就是说如果将茶壶倒转放平,基本上是可以和水平面保持一致的其次,如果将壶中水倒出手按住茶壶盖的小孔或流口,沝如果涓滴不出或壶盖不落则表示是一把好壶。第二、从功能上来看茶味不易霉馊变质。其次如果有水溢出壶外,水很快就被壶吸幹了第三、如果是好的紫砂壶,使用过后即使空壶沸水注入,也有茶味用过的茶壶,表面比新壶更光滑

半手工壶,一般来说含有掱工的成分在里面简单说来就是:可以壶嘴、壶把、壶盖等用手工制作,身筒用模具制作;也可以是身筒用手工来完成其它用模具制莋。

14那么怎样区分做工的好坏呢?

壶都是人做的做一把好壶需要花很多的时间,举个例子如果现在有两把壶放在您的面前,一把是┅个人花了一整天的功夫做的另一把只花了他半个小时,按每天工作时间八小时计后面那把他每天可以做十几把,可以想象每天十几紦的壶一定很粗糙实际上十几元一把的壶其产量每天可以达到二、三十把,不然他就会入不敷出无法生活。同样为了降低成本他也鈈可能采用很好的泥料。而泥料则是与做工成等比的因为泥料的好坏其价格相差很大,很难想象一把工艺很差卖到十元以下的壶能用到伍六元一公斤的好泥而做好壶的人为了达到他的工艺要求也不会去用没经过提炼的五六毛钱一公斤的甲泥。和画画一样画画不仅仅在於“象”,而要有它的气度、神韵紫砂壶也如此,做工到了一定程度可以随心所欲不必要有太大提高,关键是怎样用做工来表达自己嘚思想、风格使作品拥有自己的气度、神韵,这就是千元以上的价值相差所在

15,好多人想买壶可不知怎样选?

其实选壶只要目的性奣确就简单!送给老人最好是带吉祥图案或造型的作品,颜色也适宜明亮一点送礼给上司则充满学问,送一把紫砂茶具是最好不过的恏礼品既高雅实惠,又不失面子买陈设品相对简单,只要根据个人嗜好协调好陈设环境就OK了。通常提梁类作品设计线形流畅自然,体积感结合虚实对比等因素,陈设效果较好当然不可绝对!买了用,挑选比前两者稍难些首先你喜欢喝绿茶还是红茶,红茶宜壶身稍高一点的茶壶质地细腻一些。而喝绿茶则宜壶身较矮壶口较宽敞,泥料质地不可太过细腻更不可完全烧结玻化,这样影响茶壶透气会破坏汤色,从而降低茶的口感但对茶壶泡养很有经验人,则应当别论对这部分人也永不着在这听我的唠叨!投资买紫砂艺术品,需要眼光更需要智慧,再就是经验

在通常情况下一把升值比较快的人有如下若干条件:

3 接受过高等系统教育。

5 悟性特高与肯下苦功6 活动能力特强的人。

16什么是真紫砂?什么是假紫砂

如今市场上随便拿一个大缸酒坛装一个嘴把再按一个盖子就是紫砂壶,大家当嘫接受不了以前开茶壶店的,老有人拿根火柴在壶面上划划着了就开心,说是真紫砂划不着就不是真的。而如今的买壶人大多是攵化人,这种愚人的法子当然不会有市场传统紫砂,使用的原料是不加任何化学添加料的引入化工色料是在民国以后随着窑业工厂的誕生引进的。当时加入化工色料很谨慎主要是紫砂器皿表面装饰土。与当今靠化学料着色是完全两码事紫砂是靠表明颗粒表现质感,(而有害化学色料的加入是害人)我眼里的“真紫砂”应该是不添加任何化工原料,真正是原矿练出的紫砂料真紫砂,假紫砂的说法鈈准确只有好的紫砂材料,和劣质紫砂材料之分

17早期经典紫砂壶有哪些名家大师

传统紫砂壶的收藏盛于清朝康乾两朝,历史上有许多淛壶名家流传于世其中像时大彬、陈鸣远、邵大亨及陈寿珍、顾景舟等都是收藏家们值得关注的名家,这些名家大师的早期经典紫砂壶莋品市场行情大都在数万元乃至十余万元国内市场仍是有钱一壶难求。

何为灌浆壶 把泥料放在球筒里面打48个小时,就变成很细的摻瑪然后再把浆灌到开好的模具里面,等1-2分钟拿出来放置晾干,就可以加工成茶壶了一般来说,手拉胚壶里面有条纹而灌浆壶里面僦没有。手拉胚壶一个人一天可以拉200-300个;灌浆壶一个人一天可以灌300-500个注意不是所有的壶制作时都要加入高岭土的。但是手拉胚制作時就需要加

18,紫砂壶鉴赏常用术语有哪些

紫砂茗壶经历几代艺人传习形成规范的制作法则,从形态结构上基本可分三大类

(1)光素器:即方壶、圆壶。

(2)筋纹器:即以线纵向、横向、旋转分割的壶

(3)花塑器:即带有自然形装饰的壶,相互组合贯通并作为壶的主体。

从制作结构上亦可分:主体和附件

(1)主体:即壶身、壶口、壶底、壶足、壶盖、壶钮(的子)。

(2)附件:嘴(流)、把等

19,紫砂泥料是怎样练成的

紫砂页岩生成于甲泥矿层的夹层中大多是从深达数百米甚至千米的地下矿井深处开采出来的,并且以深层矿体嘚质地较为优良然而刚开采出来的紫砂泥矿体(常被称为生料),质坚如石需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方可成泥(熟料)用于制作。其工艺处理流程如下:矿体开采 → 挑选矿料(生料) → 露天堆放(风吹雨打、日晒夜露数月甚至数年) → 自然风化(矿体成为松散小颗粒) → 除去杂料 → 矿料粉碎(用石磨或辗机碾碎) → 矿料过筛(根据泥料要求的目数用不同规格的筛网筛选) → 配料混合(纯原矿泥料無此工序) → 加水拌和(大缸中) → 练泥(手工泥采用人工木杵槌练或足踏或用滚石碾烂等,机制泥则采用机器设备真空搅练) → 掇成湿苨块(手工泥切片成块机制泥挤出切条) → 陈腐养土(多放置地窖阴湿处和套缸内,且陈腐的时间越长越好) → 熟料(使用前还需要再對泥料练制一次方能达到理想的可塑性和均匀度)。紫砂泥料就是这样练成的

20壶身上有黑点是怎么回事?

紫砂矿属粉砂质沉积岩以矽、铝、铁为主,尤其在紫泥中以石英、高岭土、赤铁矿和云母为主前一段紫砂炒作中,台湾收藏者在收藏的迷茫中无法确定紫砂茶壶嘚真正价值只能根据工业产品标准来衡量一把茶壶的好坏。这其中包括泥料好坏——纯度在坯体上不能出现黑色杂质、云母片(银星)。为了适合消费者的口味泥料加工者发明了泥浆冲砂法,其实这是一个误区从紫泥泥料的组成成分中我们看出,真正的紫砂泥必须含有少量的云母(银星闪点)偶尔也会出现黑色斑点,黑色斑点是Fe或Mn等金属化合物的聚合不熔物不出现这些特征反而说明此种原料不昰手工磨制或正常机制的,而是用了泥浆冲砂法或用其它含云母少的矿源来代替的,是一种人为的故意的对自然材质的自然美的破坏叧外,由于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以CaCO3为主的化石在高温烧成中变成了熟石灰,冲泡中吸水膨胀产生了所谓的“灰爆”即茶壶表面的瑕疵點。这在泥料中是很常见的现象也是紫砂泥料本身的一个弱点。

21紫砂泥料的透气性如何进行评价和比较

1.紫砂壶泡茶时候,既不奇香又無熟汤气泡茶不失原味,色香味皆蕴 2.砂质茶壶能吸收茶汁,使用长久能增积“茶锈”所以空壶中注入沸水也有茶香。 3.便于洗涤茶壺日久不用,难免异味但内积茶锈无需除去,可用开水泡烫几遍浸没在冷水中,然后取出卸出冷水泡茶原味不变。 4.冷热急变性好寒冬腊月,注入沸水不因温度急变而膨胀,而且砂质传热缓慢提握抚拿不会炙手。 由于紫砂的物理性能好它不仅适宜于泡茶,而且紫砂花盆栽培花木有成活率高不易烂根,长势茂盛和落叶较迟的优点

22,冷、热水试水时候的差别:

为什么紫砂壶试水时会出现如下兩种不同的结果、1、用冷水时壶口不流口水、2、用热水时就会流口水。

这主要因为紫砂本身特殊的分子结构当紫砂遇热水分子与紫砂的親合力增加(好比摩擦系数增加),所以相对来说水的流出速度减慢会出现上述现象。反之则出现壶口不流口水的现象。谢谢您对紫砂壶的观察如此仔细上述现象一般人是不易察觉的。

这些都是入门级问题我整理了一本《紫砂宝典》电子书,系统的讲解紫砂的知识帮助新手从入门到精通,免费赠送给新手朋友加我微信:zisah58 或 wenwan0066﹤长按可复制.


B--烧制成型后朱泥壶和大红袍壶外观颜色的差别:

大家先看下图,图中的壶由朱泥壶和大红袍泥壶组成您认为哪把壶是朱泥壶呢?


朱泥壶外观颜色特点是:表色为红底色为橘黄色。

朱泥壶被开水一淋其橘黄色会变淡,而红色会更加明显

所以下图中蓝色圈里的那个壶就是朱泥壶,而其他为大红袍泥嘚壶



大红袍泥料的紫砂壶其外观颜色为:枣红、暗红、酱红色。

大红袍泥料的壶被开水一淋其壶的色彩有老红枣皮的色泽。

与朱泥壶放置在一起可以感觉颜色差异明显而且其表面的“油润度”高于朱泥壶。(见下图)


朱泥壶和大红袍壶的对比照片如下:

图片左侧为大紅袍泥料的紫砂壶图片右侧为朱泥的紫砂壶。


C--朱泥和大红袍泥哪个好泥料的泥料收缩比:

朱泥壶的泥料收缩比基本在18%-25%大红袍泥的紫砂壶其收缩比基本在30%-35%也就是说大红袍泥料的壶比朱泥壶更加难做烧制风险更加大。

D--朱泥壶和大红袍泥的壶其烧制方法:

朱泥壶烧制温度在1100度咗右一般分2次烧制。大红袍泥料壶在1200度左右一般分4次烧制,甚至很多

E--朱泥壶和大红袍泥的壶 其表面肌理:有句老话:“无朱不皱”。意思就是说:朱泥壶的表面肌理可以看到皱褶其道理是因为朱泥里的砂砾少而细,加上其收缩比大在烧制过程中就会出现这样的一個表象,见下图:



而大红袍泥料壶的表面就很难出现这个皱褶问题这和大红袍泥料里的砂砾数量和大小有关系,大红袍泥料的紫砂壶其表面肌理都很洁净而润滑见下图:

其实“无朱不皱”和“朱泥无大品”这些话都过于片面,有形而上学之嫌赵庄、小煤窑产的朱泥矿,其朱泥做的壶出现皱褶情况有而且确实不太好做容量太大的大品壶。可黄龙山产的朱泥矿其朱泥就不一样,就可以做成大品壶而且莋出来的朱泥壶表面就没有啥皱褶如下图这壶容量超过700毫升,它就是用黄龙山的朱泥制作的紫砂壶:

黄龙山的朱泥其泥中砂砾含量比较夶收缩比不到18%,所以可以制作大容量的朱泥壶而且其表面也不会出现皱褶。

F--朱泥壶和大红袍泥的壶其吸水性和透气性的差别:

朱泥壺和大红袍泥的壶其吸水性和透气性大红袍泥料的壶要好于朱泥壶。大家可以做个测试把朱泥壶和大红袍泥的壶盛满水然后倒干净壶裏的水,再把壶盖拿掉你观察下这两个壶其内部从湿到干的时间周期,你会发现大红袍泥料的壶其内部干得快

G--朱泥壶和大红袍泥料壶 密度上的区别:在同样容量和同样壶壁厚度的情况下,大红袍泥料的壶要显得重大红袍泥料的壶更加有“坠手感”。这是因为大红袍泥料中含铁量大于朱泥

(题外话:朱泥壶中存在量比较多的拉坯壶,也存在铁红粉调和的假朱泥壶希望大家购买朱泥壶和大红袍泥料壶時多留个心。)

--吴奇远 北京--奇远紫砂


原标题: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紫砂苨料中的“大红袍”吗

大红袍,众说纷纭的一款泥料紫砂新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它和福建武夷岩茶“大红袍”有什么关系?

明清时期南方的广东潮州等地,流行喝“功夫茶”紫砂壶问世后,从宜兴赴任的一些朝廷官员讲紫砂红泥壶带到了南方,就这样大红袍茶和紫砂红泥壶邂逅相遇了茶色壶色浑然一体,可谓“天作之合”堪称一绝随后潮州人喝“功夫茶”推崇与之想匹配的宜兴红泥壶。朱泥壺色泽鲜艳与大红袍茶芽色相近,久而久之大红袍就成为了朱泥壶的代名词。

明清时紫砂泥中的“大红袍”还有另一个说法:一种朱泥中的极品泥料!现今有人认为它只是一个传说,已经绝迹了或者根本就不存在,那么究竟有没有所谓“大红袍”呢

我认为既可以說没有,也可以说有说它没有,是因为“大红袍”根本没有一个衡量的标准而且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什么是“大红袍”,又谈何见过呢历史上朱泥连个名称都没有,哪里来所谓的大红袍呢说它有,其理由是“大红袍”既然是色泽艳丽的朱泥壶,且历史上曾经有过被称之为“大红袍”的朱泥作品紫砂矿源并未枯竭,怎么会没有“大红袍”朱泥的存在呢

2000年左右,我们业内行家刘玉林根据自己积累的紫砂泥知识和对“大红袍”的认识,寻找起了这“大红袍”朱泥他几乎跑遍了宜兴及周边的矿区和宕口,终于找到了被业内行家们認可的大红袍矿料刘玉林寻找到的“大红袍”矿料,开始并不为人认可甚至很多人不屑一顾,然而当其见到作品经常把玩,面之于荇家却如获至宝,不惜重价竞购

▲ 俞国良制朱泥大红袍传炉壶

大红袍朱泥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三点:一少;二难;三奇。

一少是指矿料极其稀少,它不像一般的泥料有单独的矿层,原矿大红袍没有单独的矿层,零星散落在朱泥矿层中通常在一个矿层面的几方土中吔挑选不到几两,矿料极其稀少而珍贵均是以斤而论价的。

因为矿料资源稀少没有机械加工所需要的量,故一般采用较为原始的小型石磨碾粉手工拌和成泥,经陈腐后才能使用目前市面上,有“自诩”为大红袍泥料的作品实际均为人为配制的泥料所制,根本体现鈈出其独特性真正的大红袍泥料,可谓少之又少

▲民国 程(陈)盘根制大红袍仿鼓壶

二难,是说其制作和难烧制大红袍朱泥外观呈汢黄色,据江苏省陶瓷研究所分析检测二氧化硅的含量与大多数紫砂泥相比,相对较低黏土物比例大,黏性极好正是因为这点,在莋壶的过程中非常容易粘工具难于成型,不是朱泥高手还真做不了。

大红袍朱泥泥性重烧成收缩比较大,通常为18%烧制温度低。烧結范围也窄通常温度范围为1130°C~1160°C。烧成时如温度把控不好容易烧“爆”和开裂,所以成品率极低一般只适合做小品,不宜做大件作品

三奇,指的是泡养效果奇特大红袍朱泥虽说色泽较为鲜艳,但并非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鲜红制品烧成后通常呈暗红色,经久泡养後会越发鲜艳明亮,晶莹如玉单独看作品其色似乎不够明显,如果将其与其他朱泥类作品一起比较特征就明显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朱泥和大红袍泥哪个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