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艺门即将免费发布残疾人手工作品展示作品描述买卖?

武汉举办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_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 武汉举办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
武汉举办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
  日,湖北省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暨武汉市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启动仪式在江岸区智博长江羽毛球会所隆重开幕。全市各区近千名残疾人参加了该项活动。
  市残联副理事长苏厚平介绍,今年&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主题是&养成健身习惯、享受健康生活&,该项活动由湖北省残联、武汉市残联联合举办,旨在继续全面深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年)》,落实《残疾人体育工作&十二五&实施方案》,推动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建设,提高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积极性。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芳说:&各级残联要以&残疾人健身周&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健身服务水平,推动广大残疾人共享公共体育服务,不断激发广大残疾人追求积极健身、崇尚健康的幸福生活,努力使体育发展成果惠及每个残疾朋友。
  在启动仪式上,省残联副理事长朱志斌,江岸区人大副主任丁志勇,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王芳和副理事长苏厚平向残疾人代表赠送了健身用品。随后,各区残疾人健身活动及社区特色文化成果展示拉开序幕,江岸区智力及孤独症青少年展示的韵律操、下肢肢残表演者展示的轮椅太极剑、智障青少年表演的乐器合奏得到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残疾人明星舟舟的现场音乐指挥表演更是博得满堂喝彩。
  长江网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武汉市首届&我健康、我最棒&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主要在7个中心城区集中展示各阳光家园的特色才艺。通过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社区的文化生活,为残疾人展示艺术才华搭建引人关注的舞台,展现残艺节&我参与、我快乐&的理念。
(责任编辑:admin)
上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汉口黄孝河路101号&&电话:027-武汉举办首届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大赛_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
当前位置:&
> 武汉举办首届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大赛
武汉举办首届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大赛
(长江网记者 齐云)今日(11月20日)上午,汉口江滩市政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武汉市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比赛隆重开赛,来自全市11个区200余名残疾特艺人才同台竞技,为广大市民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
&&& 据了解,此次赛事设有器乐、舞蹈、其他等三大类,由各区残联选送的42个节目参加了比赛。各类别、各级别的残疾人通过舞蹈、变脸、相声、空竹舞龙、花样跳绳、轮椅太极剑等节目,展示了残疾人的多才多艺,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
(江岸区残联选手在表演“变脸”i记者羊习习摄影)
(舞蹈《荷塘月色》i记者余杰萍摄影)
爹爹婆婆舞“太极轮椅剑”年龄最大者77岁
&&& “轻转轮椅,两手熟练地舞起剑来,虽没有灵活的跳跃动感和矫健的步伐,却有太极剑的刚柔之美……”来自江岸区百步亭社区的残疾人选手们表演的“轮椅太极剑”赢得了观众雷鸣般的掌声。他们以其特有的方式,展示着残疾人的自行、自强。
选手们统一把剑挂在轮椅后面,准备上场
&&& 队员中年龄最大的俞奶奶,今年77岁,因中年车祸导致右腿截肢,但她始终抱着一颗乐观向上的心,在2009年成为第一批加入“轮椅太极剑”的成员,她说,“轮椅上舞剑动作幅度不大,也照顾到了残疾人肢体上的缺陷,现在每周锻炼一个小时,精神好多了,对身体也有好处。”
22名聋哑学生心手双舞《妙手生花》
&&& 现场有一群非常安静的孩子坐在看台,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他们是来自武汉市第二聋哑学校,代表洪山区残联表演群舞《妙手生花》。
&&& 带队的李老师告诉记者,这支《妙手生花》是根据郑州一所学院学生表演的舞蹈改编而来,其中蕴含了大量的手语手势,舞蹈内涵就是从我想说、想唱、想喊到我能说、能唱、能喊,用双手来舞出五彩斑斓的内心世界。
&&& 为了这次比赛,他们已经排练了一个多月,其中不少学生都是零功底,只能手把手的教。“就像咀嚼食物一样,要嚼到最碎,把每个动作分解开来,一步一步地教。”但让李老师欣慰的是,这一个多月的团队生活,孩子们都成长了许多,他随手指向其中一位男孩蔡磊,“以前总是爱贪玩,现在见到老师他懂得打招呼,也更加遵守舞蹈团的纪律。”
(比赛花絮 残疾人选手为小伙伴补妆)
(选手们带来的京剧表演)
(节目 三个和尚没水喝)
&&&&经过一天的激烈角逐,本次比赛评出三大类金奖3名、银奖5名、铜奖10名。本次特意展示赛为武汉市残疾朋友们提供一个参与社会、发挥潜能、勇敢表现的机会,使他们在参与中交流技艺、分享快乐、增进友谊、增强信心,更加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责编:郝琦
(责任编辑: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武汉市残疾人联合会 版权所有& 地址:汉口黄孝河路101号&&电话:027-[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武汉市开展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
  荆楚网消息(记者瞿祥涛 实习生张莹 通讯员蔡滢)“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也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8月7号上午,在湖北省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暨武汉市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启动,来自武汉市各道街的200余名残疾人,诠释了这句话的含义。
  看不到世界就聆听世界,四维街的“盲人乐手”高博用萨克斯演奏“回家”;智力障碍没有阻止他对音乐的喜爱,劳动街”音乐天才“舟舟表演音乐指挥赢得满堂喝彩;腿脚残疾却不认输完成常人不能完成的表演,后湖街的“舞龙达人”谢正兴的“空竹舞龙”让人耳目一新;需要手疾眼快的“变脸”在花桥街智力残疾人向涛那里变得轻而易举......
  据介绍,本次活动旨在推动残疾人“自强健身工程”建设,提高残疾人参加体育健身的积极性,进一步加强残疾人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余军)
关键词:武汉市;残疾人;特艺
相关新闻:
襄阳日报讯(记者徐勇通讯员焦华一王炜豪卫星宇)说到集中供暖,大部分人第一印象会想到烧煤,不过随着科技的发展,可利用的自...
京东宣布618战报;累计下单金额达1199亿元????京东618促销昨晚结束,京东对外发布销售数据显示,自6月1日始截至18日24点...
腾讯娱乐讯浙江卫视和腾讯视频《高能少年团》“人生十二课之表演课”上周六激烈开播。一场以手机病毒引发的争夺战,让以王大...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江岸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发文日期:
发布机构:江岸区发改委
【已阅读:】
江岸区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一系列重要部署,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为核心,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促进我区残疾人事业健康发展,实现残健共融,共建共享,同步小康目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国务院关于加快促进残疾人小康进程的意见》、《武汉市残疾人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江岸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编制背景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的数据,我区约有各类残疾人3.2万人,约占全区总人口的4.86%。其中,持证残疾人10954人。按照残疾等级具体分布如图:
(一)“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
1. 社会保障有新业绩
“十二五”期间,我区坚持每年为全区残疾人办一件实事,获得了残疾人及其家属的一致好评:2011年“为200名残疾人提供职业技能培训”;2012年“为320名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2013年“为全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居家养护补贴”,我区是武汉市第一个为辖区智力和精神残疾人实施普惠政策的城区;2014年“给全区一户多残家庭每户每月发放200元生活补助”;2015年“为全区持证残疾人购买意外伤害保险”。
2. 残障康复有新提升
建立家庭病床810例;低视力儿童康复训练54人次;提供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248人次;智力残疾儿童系统训练91人次;脑瘫儿童康复训练200人次;听力儿童康复训练22人次;验配助听器180台;盲人定向行走训练600人次;肢体残疾人社区康复训练700人次;肢体残疾人矫正手术6例;装配假肢和矫形器150件;帮助320名重症精神病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组织发放各类小型辅助器具、为“阳光家园”配备康复器材共计5000余件。
3. 公共服务有新突破
(1)特殊教育
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接受特殊教育的视力、听力、言语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稳定在98%以上;城镇残疾儿童学前教育率90%以上;达到普遍高等院校录取分数线并符合录取条件的残疾考生100%被录取。
(2)托养服务
2012年底,我区17条街(百步亭社区)实现“残疾人阳光家园”全覆盖。在开展日常托养的同时,努力探索托养服务与庇护性劳动相结合的新路子,各家园陆续开展了串珠、丝网花、十字绣、汉绣、串吊牌等一系列庇护性劳动,帮助残疾人重拾生活信心。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区“一园一品”已初现雏形,百步亭的轮椅太极及环保手工制作、丹水池的手工艺作品、劳动街的智力残疾人文体活动等都各具特色;每年举办1-2次“残疾人阳光家园”手工作品展示义卖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的大力支持;“阳光家园”工作多次接受参观学习,得到了中央、省、市等各级残联领导的充分肯定。
(3)促进就业
“十二五”期间,城镇新增残疾人就业717人;为1107人次提供按摩、电脑入门、手机维修、家电维修、烹调、月嫂、插花、创业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就业、创业。开办盲人电脑免费培训班,连续三年赠送28名学员价值千元的读屏软件,金额达2.74万元,帮助盲人朋友实现“电脑梦”,建立与外界的无障碍沟通。按每人4000元的补助标准,为全区117名自主创业残疾人提供创业扶持资金,金额达46.8万元。
(4)依法维权
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工作,及时回告,防止矛盾激化。共妥善处理来信来访3935件次,其中:上级交办件56件次,集体访15件次,重大集体访10批次。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活动,不断提高残疾人工作者、残疾人群体的法律意识,指导残疾人正确维护自身权益。“以演促学”,2012年举办了“残疾人维权模拟法庭进社区暨万名干部普法行活动”,提升了残疾人维权意识。“以考促学”,2014年举办了江岸区残疾人法律知识竞赛,在全区残疾人工作者、专门协会、残疾人中普及法律常识。并组队参加全市残疾人法律知识竞赛,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
4. 社会生活有新改善
(1)生活水平
“十二五”期间,共为286,892人次累计发放各类补助4,091.10万元:一是为全区10,585名持证残疾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共计127.02万元。二是为全区精神和智力残疾人提供居家养护补贴96,870人次,1036.54万元。三是为全区一户多残家庭提供生活补助10,381户次,239.32万元。四是为特困残疾人发放定额生活补助,累计补助102,237人次,996.13万元(2014年1月起由民政局发放)。五是为特殊困难残疾人提供临时救助1,558人次,125.95万元。六是为智力单亲家庭提供托养服务2,085人次,57.07万元。七是为严重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残疾人提供居家护理服务14,263人次,545.28万元。八是为低保精神残疾人提供定额补助43,681人次,619.81万余元。九是为残疾人和享受低保的残疾人子女就读大中专以上学校提供学费补助623人次,199.56万元。十是为下肢残疾人发放代步车燃油补贴2,151人次,55.93万元。十一是为听力言语残疾人发放信息补贴2,458人次,88.49万元。
(2)文化体育
为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区残联大力推动残疾人文体活动,先后承办了“全国两岸十七城区聋哑人摄影展”、湖北省第三届“残疾人健身周”活动暨武汉市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启动仪式、武汉市第三届残疾人艺术节“我健康、我最棒”武汉市首届千个社区残疾人特艺展示赛。举办了江岸区“残健同行——共建美好生活”主题演讲比赛、“国际残疾人日”大型文艺汇演、江岸区全民健身运动会残疾人象棋比赛、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书画展、江岸区轮椅太极比赛等。成立了江岸区启明盲人读书茶社,开展了系列“读书、品书、荐书、送书”活动,荣获了“武汉市十佳书友会”和“江岸区十佳品牌读书活动”荣誉称号。先后举办了轮椅太极教练员、声乐、象棋等培训班,2015年被市文联、市残联联合授牌“武汉市基层残疾人文化基地”。“十二五”期间,残疾人文体人才辈出:2012年,我区智障小运动员们屡获国际、国家、省特奥会金牌,荣获“全国特奥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3年,组织残疾人参加了武汉市第三届残运会、残艺节,获得了游泳团体第二、羽毛球团体第二、象棋团体第三、田径团体第三、乒乓球团体第三、举重团体第五的好成绩,共获得金牌28枚、银牌36枚、铜牌24枚。2015年,我区特奥运动员又在全国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获得了14金、8银、6铜的好成绩,金牌总数占全省代表团金牌总数的2/3;同年,残疾人王芝仙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六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象棋比赛中取得了团体第三名,个人第四名和体育道德风尚奖的好成绩;残疾人黄泽明、侯望发在市残联举办的“2015年盲人中国象棋比赛”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的佳绩;推荐和辅导视力、智力多重残疾人余凤参加“全国首届盲人网络演讲比赛”,荣获三等奖。
5. 环境建设有新成效
(1)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建成了1718平方米,集康复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服务、文化活动等七位一体的江岸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
(2)无障碍建设
“十二五”期间,已累计为120户困难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
(3)组织队伍建设
2012年11月顺利完成了区、街残联换届工作;调整了残疾人专门协会主席、副主席及成员,补充了一批优秀残疾人骨干进入协会,活跃协会工作;2014年3月,召开了江岸区残联第六届主席团第二次会议,通过了屈光辉、靳慧同志任区残联第六届主席团副主席以及新一任江岸区残联执行理事会由屈光辉同志任理事长,靳慧同志任副理事长的提议。
(4)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完善了区、街、社区三级残疾人工作网络、康复网络、就业网络等,为全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了快捷优质的信息支撑服务。
(5)社会环境建设
多次利用全国爱耳日、世界自闭症日、全国助残日、全国爱眼日、国际聋人节、世界精神卫生日、国际盲人节、国际残疾人日等各类残疾人节日节点,加大残疾人事业的宣传力度,大力宣传百步亭助残志愿服务中队、车站街助残志愿服务中队、聋协秘书长彭爱华、永清街协理员张久华等助残先进集体、先进个人等,树立典范,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二)残疾人事业发展有新经验
1. 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格外重视、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将其重大指标、主要任务、关键指标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持之以恒。
2. 政策创新力度加强,大胆探索社会组织购买助残服务路径,初步形成开放式、社会化、共融共建共享发展格局。
3. 大胆探索助残服务的运行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不断整合辖区内的社会资源为残联工作提供支持,走制度规范化、服务专业化、项目品牌化道路。
(三)残疾人事业发展遇到新问题
1. 残疾人人均生活水平低于全区人均生活水平,兜底保障任务重。“十二五”期间,由于党和政府对残疾人工作的高度重视,惠残政策越来越多,全区残疾人生活、生存状况持续得到改善,但大部分困难残疾人,其生活水平与全区人均生活水平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 残疾人就业难度仍然很大。就业仍然是残疾人工作中的短板。由于残疾人受文化水平、知识技能,以及社会参与能力等诸多因素制约,适合残疾人从事的岗位较难发掘。特别是有些社区工作岗位,残疾人同健全人竞聘上岗,缺乏竞争力。
3. 残疾人无障碍环境建设仍需重视。目前,我区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标准仍然较低,如人行道上铺设的盲道和坡道仍欠规范,各类主要公共场所,尤其一些民营的场所无障碍设施建设还不完善,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仍然较弱,特别是车辆停放占用盲道现象比较突出。
4. 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还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孤残儿童的教育问题;二是反映比较强烈的残疾人提前退休问题,残疾人个人窗口交保的补贴问题;三是 “残疾人阳光家园”独立场所建设问题,无监护人的智力、精神残疾人托养设施缺失,涉及政策和资金投入,一时难以解决;四是残疾人创业扶持力度不够,福利补贴标准较低,服务保障措施不得力,缺乏相应的技术支持。特别是相关专业人员的水平、能力需要大力提升。
二、残疾人事业“十三五”发展的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战略布局,坚持&“兜住底、补短板、促发展”的基本原则,按照“政策保障更加有力,服务功能更加完善,组织网络更加健全,助残氛围更加浓厚”的工作目标,把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重点任务,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和扶残助残服务体系,增加残疾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让广大残疾人安居乐业、衣食无忧,生活得更加殷实、更有尊严。
(二)基本原则
坚持普惠与特惠相结合。既要通过普惠性制度安排给予残疾人公平待遇,保障他们的基本生存发展需求,又要通过特惠性制度安排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和优先保障,解决好他们的特殊困难和特殊需求。
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市场推动相结合。既要突出政府责任,确保残疾人公平享有基本民生保障和基本公共服务,依法维护好残疾人平等权益,又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残疾人组织和市场机制作用,满足残疾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为残疾人就业增收和融合发展创造便利化条件和友好型环境。
坚持增进残疾人福祉和促进残疾人自强自立相结合。既要解决好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增进残疾人福祉,又要充分发挥残疾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残疾人自我发展能力,帮助残疾人通过自身努力创造更加幸福的生活。
坚持统筹兼顾与分类指导相结合。既要加强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尽快缩小残疾人生活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又要考虑不同类别残疾人小康进程,使残疾人小康进程与当地全面小康进程相协调、相适应。
坚持推进常态化工作与创新江岸特色相结合。既要执行上级部署,依法依规有序推进五年事业发展目标的完成,又要发扬“武汉精神”,积极探索江岸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规范、新程序、新经验。
(三)发展目标
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简称“两个体系”),全面建立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简称“两项制度”),重点推进“九大助残服务项目”(统称“229工程”)。精准施策,扶持全区贫困残疾人全部精准脱贫,保障残疾人基本民生;促进残疾人医疗与康复、教育与培训、就业促进与社会保障、依法维权、文化体育、环境与生活质量等基本需求得到制度性保障;促进残疾人收入水平大幅提高,生活质量持续改善;为残疾人平等参与、融合发展、有尊严生活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条件;在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与当地全面小康同步工程中,走在前列。
——构建“残疾人民生基本保障安全网”。抓政策落实,抓普惠对接,抓特惠制定,完善残疾人社会救助的运行机制。
——构建“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网络”。建立以专业康复机构为骨干、以街道为中坚、以社区为基础、以家庭为依托的康复服务网络
——构筑托养服务体系框架。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完善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推进服务专业化。
——创新残疾人就业、创业援助的体制机制。完善扶持残疾人就业、创业政策,探索残疾人分散就业、规模就业、居家就业和体面就业的实践机制,构建残疾人“阳光就业”、“阳光创业”江岸模式。
——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全面推进全纳教育、融合教育。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实施“文化助残”工程。通过“残疾人文体艺术周”,开展残疾人“读书之城”、书画交流、文娱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打造“文化助残”品牌。
——健全残疾人依法维权的体制机制。加强残疾人法制体制建设,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
——构建“枢纽型残情网络信息平台”。以区残联为统筹,街道为主抓,社区残疾专干、协理员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区残联——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推进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
——实施残联能力建设工程。推进“创新残联组织社会服务管理“试点工作,力创残疾人“三基工程”(基层组织、基本队伍和基础服务设施)取得突破性发展。
专栏1 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主要指标
1.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
2.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
3.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
4.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5.残疾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6.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脱贫率
7.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存量危房改造率
8.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
9.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率
10.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比例
三、主要任务
(一)多措并举,保障民生,加快同步小康进程
1. 实施“残疾人精准扶贫计划”。按照“产业扶持+规模就业+整体脱贫”的工作思路,构建“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残疾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运行模式和“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党员干部”三位一体的扶贫机制,将符合条件的贫困残疾人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范围,完善基本信息,实施动态管理,确保贫困残疾人稳定脱贫。
2. 继续执行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应保尽保。对丧失劳动能力,无固定收入来源且年满18周岁以上的重度残疾人和精神、智力三级残疾人单独施保,享受全额低保。
3. 继续扩大保障范围和力度。逐步建立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医疗救助制度和商业保险制度为基础,康复医疗救助制度和就业促进制度为补充,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和社会互助制度、社区服务保障为配套的残疾人生活保障体系,实现残疾人生活水平的稳定提高。
4. 实行困难残疾人专项救助工程。全面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以下简称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对纳入低保的残疾人给予每月90—130元定额生活补助。对因病因灾导致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当年一次性给予500—1000元临时救助。对患有重症的低保边缘户残疾人,视其困难程度,给予2000—8000元/年的医疗救助。对低保精神残疾人每人每月给予150元服药补贴。为贫困精神残疾人提供住院补贴。为一级、二级且需要长期照护的各类重度残疾人提供护理补贴,并逐步扩大到非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或其他残疾人。
5. 实施“贫困代际转移阻断计划”项目。全额资助低保残疾人子女小学、初中、高中的课本费和作业费,并对高中生免费入学,每人每年补助1500元生活费(含职高生)。对就读中专以上低保残疾人家庭子女,每人每年补助学费元。
6. 落实“特困残疾人安居服务”项目。将辖区低收入住房困难残疾人家庭纳入城镇基本住房保障范围。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城镇残疾人家庭优先提供公共租赁住房或发放住房租赁补贴。
(二)整合资源,增加投入,提高残疾人康复水平
1. 健全全区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以残疾儿童和持证残疾人为重点,采取政府购买、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实施精准康复,为残疾人提供基本康复服务。
2. 继续实施“0—14岁残疾儿童康复工程”。 丰富政府购买服务形式,扩大范围、规范程序,采取诊疗服务、家庭病床和入户指导等方式,为0—14岁听力、语言、肢体(含脑瘫)、孤独症、智障残疾儿童免费提供专业康复训练服务。
3. 继续实施“精神病防治康复”项目。建立健全区——街道——社区——家庭四级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网络,为稳定期的精神残疾人建2—3个“阳光驿站”。并依托街道“阳光驿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社会福利机构,试点在2—3个社区建立精神障碍患者康复乐园,实现为低收入家庭以下的精神残疾人享受免费服药和住院服务。
4. 以民办公助形式,尝试开展普通幼儿园接纳孤独症儿童的融合式教育,在全区推广“大龄孤独症、智障、青少年居家生活和社区融合能力培训项目,总结制定相关规范和验收标准。
5. 实施个性化“残疾人辅具适配工程”项目。普及助听器、助视器、假肢、轮椅、拐杖等残疾人急需的辅助器具。每年为100人(次)视力残疾人配置助视器、康复用品用具等;为90人(次)听力残疾人配置助听器、安装闪光门铃等;为3000人(次)肢体残疾人免费提供小型辅具、装配假肢、矫形器等。同时,继续开展白内障患者免费筛查活动,预防残疾。
6. 实施“肢残功能康复训练”项目。依托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及相关机构,每年为140名肢体残疾人提供肢体功能康复训练。
7. 实施“预防残疾科普知识宣讲” 项目。建立多部门联动机制,开展残疾预防宣传教育,倡导早期干预和早期康复训练,有效减轻和控制残疾发生率。针对准备怀孕的夫妇、孕产期妇女、0—6岁儿童等重点人群,利用“全国助残日”、“全国爱耳日”、“世界孤独症日”、“精神卫生日”等纪念日,举办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普及儿童残疾预防、职业病防治、精神疾病预防等知识。
(三)强化融合,注重培训,提高残疾人教育水平
1. 全面推进全纳教育,初步建立布局合理、学段衔接、普职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建立财政为主、社会支持、全面覆盖、通畅便利的特殊教育服务保障机制;基本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各方参与的特殊教育工作格局。
2. 健全残疾人特教体系。继续实施“特教提升”计划。全面推行随班就读和普通中、小学设立特教班,积极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规范化建设;落实残疾儿童接受普惠性学前教育资助政策,继续采取“一人一案”方式解决好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问题,加快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残疾人高中阶段教育,加强对普通学校实施融合教育的指导和支持;切实保障残疾人接受小、中、高等教育的权利;推动完善特教老师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3. 制定实施“晨曦暖光”计划。着力解决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孤独症、智障儿童青少年义务教育的“短板”问题。以政府购买形式,支持开办1—2个民办公助的残疾儿童康复幼儿园、师资培训班和教学班。利用特校等资源开展手语知识普及班,盲文学习体验班,推广特殊教育体系的教学研究成果。
4. 实施“阳光扶残助学”计划。继续实施残疾学生和贫困残疾人家庭子女助学金制度。积极争取实施上级助学项目,动员社会各界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开展扶残助学活动,帮助贫困残疾高中、大学生完成学业。
(四)整合资源,规范管理,提高残疾人就业率
1. 依法大力推进残疾人按比例就业,建立用人单位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公示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残疾人就业保护和就业促进法规大检查。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和《残疾人就业条例》。落实辖区内对残疾人集中就业单位税收优惠和对从事个体经营的残疾人实施收费减免、税收扶持有关政策,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使用管理政策。将残疾人就业纳入各级政府就业联动和督导工作。实现零就业残疾人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2. 大力推进残疾人网络就业。引进“职业康复威客互助项目”。结合新兴媒体技术,利用互联网平台,招募合作企业,创建残疾人网络就业培训基地,采取“双托+双管”的服务模式,每年对辖区内10名具有高中学历以上的残疾人进行网络工作技能培训,作为“威客创业”的种子选手,利用互联网进行创业,提升残疾人创业质量。
3. 创新构建残疾人“阳光创业”江岸模式。创立区级“残疾人创客空间”,为残疾人创业者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综合服务平台和发展空间;扶持一批吸纳较多残疾人从业、具有较好市场发展前景的残疾人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帮助500人(次)在新兴领域实现规模就业、居家就业和体面就业。
4. 继续实行“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以就业为导向,实施残疾人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定岗培训,帮助300人(次)实现就业。提高残疾人培训后就业率。
5. “协理员专业技能提升”项目。每年组织一次街道专干、社区康复协理员职业能力培训。提升社区残疾人协理员的专业能力和政策法规的理解力与执行力。
6. 实施“残疾人就业导师”计划,扶持建设残疾人就业辅导员培训专业机构,培训50名就业辅导员,帮助更多智力、精神残疾人实现支持性就业。
7. 实施“阳光职业腾飞”计划。继续开展残疾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技能比赛,及大龄自闭症的培训融合,并向正规化、专业化、学历化方向发展,五年累计培训残疾人1100人(次),不断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竞争的能力,使残疾人就业率达到85%左右。
(五)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完善托养服务体系
1. 建立健全以家庭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实现与儿童、老年人护理照料服务体系的衔接和资源共享。
2. 继续实施“阳光家园计划”,支持日间照料机构和专业托养服务机构为1万人(次)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护理照料、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训练、职业康复、劳动技能培训、辅助性就业等服务。提高托养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为盲、聋、智障等残疾老人提供养老服务,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
3. 依托康复机构继续实施“特殊儿童艺术疗育项目”,进一步促进残障儿童及其家庭的社会融合。
4. 实施残疾人养老“晚霞金辉”计划,探索发展公益性、专业化残疾人养老服务,采取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形式,力争到2020年建立一所残疾人养老机构,创立残疾人养老服务规范。
5. 以残疾人康复护理、托养照料、生活服务、扶贫解困、职业培训、就业创业服务、专业社会工作服务、家居无障碍环境改造等为重点,逐步完善《区残联购买残疾人服务指导性目录》《残疾人社会服务标准》《区残联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暂行管理办法》《残疾人入住社会福利机构补贴办法》等一系列扶残、助残政策。扩大政府购买规模。
6. 实行“关心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继续落实中残联与李嘉诚基金会在湖北省实施的“长江新里程计划”。培育孵化助残服务组织5家机构,建立助残志愿者的适配机制,营造“共建、共融、共享”的社会参与环境。
(六)依法维权,畅通渠道,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1. 加强残疾人法制体系建设。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为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积极配合各级人大、政协开展执法检查、视察和调研,依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将《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纳入全区普法规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依法维护残疾人权益的意识,提高残疾人对残疾人保障法等法律法规的知晓率,提升残疾人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拓展残疾人法律服务工作领域和服务内容,开展“送法进社区”等活动,把残疾人法律服务向社区延伸,五年累计受教育残疾人及亲友分别达到500人(次)和1000人(次),为残疾人提供个性化、专业化服务,依法解决残疾人切身利益问题。
2. 深入开展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着力解决残疾人普遍性、群体性的利益诉求。督促用人单位依法为残疾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为符合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条件的残疾职工办理相关手续,残疾职工失业后按规定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将残疾人纳入就业扶持和就业援助政策范围,对企业吸纳、灵活就业和公益性岗位安置的残疾人,按规定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为残疾职工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
3. 完善残疾人信访工作机制。畅通信访渠道,健全信访事项督查督办与突发群体性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将残疾人信访反映的困难和问题解决在基层。根据各类别残疾人的不同特点、需求,制定出台相关政策,解决残疾人在社会保障和服务等方面普遍性、群体性的权益诉求。加大重大侵害残疾人权益的信访案件协调督办力度,严厉打击侵害残疾人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残疾人权益和社会稳定。
(七)加强宣传,优化环境,营造残疾人生活氛围
1. 继续实施“牵手同行”计划。围绕“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重要活动和重点工作,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形成规模效应,努力形成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风尚。
2. 开展文化进家庭“五个一”项目。帮助困难残疾人家庭每年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五年累计开展活动20场(次),不断丰富和活跃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提高残疾人文化素质。
3. 推进残疾人特艺人才“十百千”工程。五年内累计成立4个区级残疾人文体培训基地,加强文体人才的培养和训练,不断发展残疾人特殊艺术,提高残疾人体育运动水平,到2018年培养出5名能在武汉市残疾人文体领域有影响的优秀人才。利用辖区残疾人体育及健身运动基地,吸引更多的残疾人参加群众体育活动,推广“自强健身示范点”建设。五年累计残疾人参加群众文体活动1.5万人(次)。积极组团参加全市残艺节、残运会、特奥会等赛事,争取优异成绩。
4. 做大做强做优具有武汉特色的“集善工程*惠残空间”在江岸生根发芽,丰富内涵,完善机制,提升层次,强化管理,增强在地活力。
5. 落实“武汉善谷”计划。争取“武汉善谷”计划惠及江岸区残疾人及家庭。
(八)夯实基础,凝聚合力,提升扶残助残的能力
1. 全面推进无障碍环境建设。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加强无障碍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和监督使用,改进方便残疾人交通出行的服务举措。大力推进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信息服务无障碍,鼓励支持服务残疾人的电子产品、移动应用软件(APP)等开发应用。推进政府信息以无障碍方式发布,逐步实现公共服务机构、公共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无障碍服务,加强残疾人无障碍应急救助服务。
2. 继续实施“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工程”项目。平均每年对10—15名有需要且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工程。
3. 实施区级“残情网络信息平台”建设。以区残联为统筹,街道为主抓,社区残疾专干、协理员为依托,构建三位一体的组织体系,形成区残联——街道——社区三级服务网络,推进残疾人信息交流无障碍。
4. 有效开展100个“志愿助残”示范项目,阳光行动,支持助残志愿服务组织与残疾人、残疾人家庭和残疾人服务机构开展长期结对服务,为残疾人提供扶贫解困、生活照料、支教助学、社区导医、文化体育、出行帮助等服务。完善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服务记录、组织管理、评价激励、权益维护和志愿服务供需对接等机制,推行结对接力等服务方式,促进志愿助残服务常态化、制度化、专业化和有效化。
5. 实施“助残社会组织培育”项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设立公益性岗位、提供管理和人员培训等方式,对符合条件的助残社会组织和专业服务组织给予扶持培育。五年培育200个助残社会组织。
6. 重视和加强残疾人事业理论研究工作。以问题为导向,以服务决策为目的,每年确定1—3个调研课题,通过政府购买形式,与理论研究单位、高校合作,及时提供调研成果,为残疾人事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四、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推进政府部门协同创新。
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将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纳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为政府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内容。残联组织要积极主动联系各级党委和政府,在残工委的领导下,协调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定期研究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热点、难点,把握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新常态,及时回应诉求,创新工作方法和措施,引领新常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残疾人组织统筹的工作机制,开创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
(二)进一步加大政府资金资助力度,建立多元投入格局
继续加大对残疾人民生保障和残疾人事业的投入力度,按照支出责任合理安排所需经费;进一步规范残疾人保障金征收管理,重点加强征管工作中的社会监督,探索残保金使用的公开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鼓励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形成多渠道、全方位的残疾人事业资金投入格局。
(三)进一步增强残联组织工作能力,充分发挥残疾人组织作用
健全基层残疾人组织,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实施残疾人组织建设“强基育人工程”,进一步扩大残疾人组织覆盖面。推进“残疾人工作示范街”的建设,不断加强街道残联和社区残协规范化建设,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健全组织,稳定队伍,明确职责和任务,规范工作程序,切实为残疾人提供服务。支持残疾人专门协会和村(社区)残疾人协会开展服务残疾人和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工作,加强经费、场地、人员等工作保障。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学习思考能力、综合服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执法监督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结合2018年市区两级残联组织换届,健全残联功能性组织,配备残联专兼职残疾人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开展社会化工作为残疾人服务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切实转变作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实情、办实事,真诚帮助残疾人解决实际困难,全心全意带领残疾人共建同享美好生活。认真实施残联系统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做好领导班子、残疾人干部的培养、教育、选拔、交流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思想好、作风硬、能力强、素质高,恪守“人道、廉洁、服务、奉献”职业道德的残疾人工作者队伍。
(四)强化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推动“互联网+助残服务”模式的创新应用
实施“互联网+科技助残”行动。提高残疾人事业信息化水平,加强对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服务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数据、残疾人事业统计数据、残疾人小康进程监测数据的综合管理和动态更新;积极融入市区大数据发展规划,开展残疾人信息数据与最低生活保障、社会救助、人力资源、社会保险、医疗康复、特殊教育、就业创业、扶贫解困等相关业务信息共享交换,为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及政府宏观决策提供支持。
实施“枢纽型残情网络信息平台”项目。兴建江岸区残疾人信息保障服务中心,逐步建成残疾人工作综合业务平台,实现数字化工作绩效管理,重点实现残疾人民生资金补贴项目的信息化管理;强化对残疾人服务信息实时响应,逐步实现扶残助残智能化。
(五)鼓励公众参与,创新参与形式,激发残疾人的潜能,发挥残疾人的能动性
开展“志愿助残阳光行动”。建立健全助残志愿者招募注册、评价激励、权益维护机制。根据不同类别残疾人的特殊需求,培育小型化、专业化志愿者队伍,逐步形成助残志愿服务常态化、邻里化。在全社会营造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社会氛围,激励广大市民踊跃加入扶残助残队伍。
开展以理想信念、奋斗精神和回报社会为主要内容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媒体、网络、基层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政府扶残助残优惠政策措施、社会各界的助残善举、和“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残疾人的典型事迹,帮助引导残疾人继续发扬乐观进取、昂扬向上的精神,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发挥潜能,动员引领残疾人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伟大实践,用自己的勤劳智慧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建立优秀残疾人人才库,选拔优秀残疾人参与社会公共管理,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帮助残疾人提高参政议政能力,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
专栏2:2016年——2020年江岸区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执行评估指标体系
残疾人全部实现应保尽保比例
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比例
城镇残疾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比例
重度残疾人单独施保比例
重度残疾、重度精神病人的家庭纳入低保比例
低保残疾人每月享受定额补助比例
家庭生活困难的残疾人享受临时救助比例
享受低保精神残疾人服药补贴比例
享受重度精神残疾人住院补贴比例
全额资助低保残疾人子女上学人数比例
特困残疾人家庭廉租住房申请户数
重症残疾人享受购买家政服务的户数比例
社区精神康复中心建设数量
预防残疾科普知识宣讲项目服务人数
贫困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工程服务人数比例
盲人提供定向行走训练人数
肢体残疾人肢体功能康复训练人数
低视力残疾人配置视力助器人数
提供适配小型辅助器具数量
智力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和居家托养服务人数
家庭无障碍环境改造户数
残障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示范项目惠及人数
阳光家园协理员专业技能提升项目服务人数
残疾人教育救助工程惠及人数
兴校助康工程支持学校数量
支持社会残疾人服务机构数量
手语知识普及班培训人数
盲文学习体验班学习人数
职业康复威客互助项目惠及人数
残疾人职业技能提升计划培训人数
阳光助残创业行动计划服务惠及人数
开展贫困智力残疾人庇护性劳动训练的托养机构数量
“残疾人保障法律法规知多少”的宣传活动惠及人数
“送法进社区”活动
社工参与残疾人信访工作工程数量
“残疾人文体艺术周”项目服务人员数量
残疾人体育训练基地建设数量
输送参加各种赛事的运动员数量
社区残疾人协会建设数量
残疾人自强典型挖掘培育数量
区、街、社区三级残疾人工作网络平台建设
残疾人综合信息数据库建设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审核征收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
“关爱你的残疾人邻居”项目服务人数
残疾人事业宣传稿件
江岸残联网站建设
不同城区之间工作经验交流次数
城镇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城镇残疾人家庭恩格尔系数
百户残疾人家庭彩色电视机拥有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廉洁文化手工作品展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