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时7个德国兵攻破敌人首都的事 详细点

纳粹政权就是玩民粹到了最极端的产物。&br&&br&什么是民粹?就是国家面临危机后,产生了两种解决的思路,一是所谓“统制派”,就是强调统治阶级的自我调整来克服危机;另一种是所谓“民粹派”,通过引导底层人民对统治阶层的“控诉”,达到部分颠覆统治秩序的目的。&br&&br&注意,民粹派与革命派的区别在于,民粹派的领导者依然是统治阶层的一部分。只不过是利用底层人民的能量,“不按套路出牌”,在统治阶层内部寻求更大权利罢了。&br&&br&由于这些民粹派部分的动员底层人民,摆出一副为民请命的架势,因此往往被与左派相混淆。他们也往往用“社会主义”之类的标签包装自己。&br&&br&具体到德国,一战后特别是1929经济危机之后,德国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民生活非常困苦。连资产阶级也陷入了危机。此时,民粹派的纳粹上台是统治阶级试图走不寻常路线解决危机的一次尝试。&br&&br&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核心就是个“购买力”的问题。希特勒向资本家借钱,搞基础设施建设,搞各种大工程,搞军工生产……既然胆大敢花钱,自然提供了购买力,经济危机也就一时“解决了”。&br&&br&从国际上说,英法虽然不喜欢希特勒这个2B,但是希望德国可以作为共产革命的防火墙。最好是德国、苏联拼个两败俱伤。所以对希特勒采取了绥靖的态度。&br&&br&可是,借的钱是早晚要还的。凯恩斯说:“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可是希特勒这2B玩的太过火,人还没死,钱就没了。&br&&br&那么怎么赖债呢?内债很多债主是犹太人,干脆干掉他们!外债债主大多是英法,那就和他们干架,自然也就不提还钱的事了。&br&&br&至于国内的债主,你看国家正打仗呢,你也不好逼的太紧是不是?&br&&br&从德国的例子可以看出民粹主义的一般发展规律:首先是经济社会的危机,部分投机者利用底层人民的痛苦,提出某个“主义”;上层束手无策的情况下,产生了让民粹派试一试的想法;民粹派上台,为了讨好其受众,要么从某些人身上割肉,要么大举借债;民粹经济无法维持,于是大力挑拨族群矛盾,希望通过杀掉少数民族或者外国人来夺取蛋糕,以延续政权寿命;扩张受阻,“希望”破灭,完蛋……&br&&br&不要以为民粹派离我们很远,二战后虽然没纳粹那么极端的,但玩这一手的还是很多。比如台湾的民进党,印度人民党,泰国的“泰爱泰”党,俄国的叶利钦,塞尔维亚的米洛舍维奇等等……共同特征都是喜欢通过挑拨族群矛盾,玩撕裂政治。&br&&br&中国也有人想复制这一道路,特别是叶利钦和米洛舍维奇的道路。近些年网上愈演愈烈的所谓“皇汉”“穆黑”之类的现象,其幕后的推手到底是谁?值得研究。&br&&br&他们的水平虽然菜鸟,他们的道路未必没有“前途”。&br&&br&说句大家不爱听的,各位网友的子孙后代死于他们所宣扬的“极端分子”的手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死在这些民粹分子的手下的可能性很大。无论是其发起的各种清洗,还是为了他们而丧命异域。
纳粹政权就是玩民粹到了最极端的产物。 什么是民粹?就是国家面临危机后,产生了两种解决的思路,一是所谓“统制派”,就是强调统治阶级的自我调整来克服危机;另一种是所谓“民粹派”,通过引导底层人民对统治阶层的“控诉”,达到部分颠覆统治秩序的目的…
谢邀。&br&&br&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讲两个费曼的小故事吧。&br&&br&1、当时曼哈顿工作区的看守是非常严密的,有人要进出都必须要进行检查、登记。费曼对此特别不满,有一次他在墙上发现了一个洞,于是就从大门出去,又从那个洞里钻进来,然后又从大门出去,再从洞里钻进来,然后再从大门出去……,如此反复多次,故意在警卫人员面前晃荡,最后终于引起了警卫的注意:“靠,怎么只看见这货出去没见他进来啊?他是怎么做到的?”于是赶快进行排查,最后才发现了那个洞。&br&&br&2、费曼这货回家探亲,在家里写了好几封信,每一封都撕得粉碎,然后装进信封里,交给他妻子说:“我走之后,你每个星期给我寄一封。”这货回到单位以后,他妻子就每个星期寄一封。按照规定,研究人员的来信都必须要事先检查的。于是安全人员打开信封一看:“我靠,都是碎纸啊。这里面一定隐藏着什么秘密。”于是赶快开始拼图,费了好大劲才拼好,一看内容神马都没有。这事情刚过去,第二个星期又来一封,于是又赶快拼图……。&br&&br&3、工程中,每天工作完资料都是要交给安全人员锁进保险柜的。结果费曼这货破解了安全人员的保险柜密码,有一次,他趁着别人不注意,把所有的保险柜全部都打开,每一个保险柜里放一张纸条。等到安全人员进来一看,靠,保险柜全部打开了。一时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按响警铃。一时间警报大作,所有的保卫人员都出来了,所有的研究人员也都出来打听是怎么回事,费曼这货也混在里面看热闹。警卫人员跑到第一个保险柜跟前,一看还有一张纸条,拿起来一看,上面写着:“请看××号保险柜”,跑到那个保险柜一看,又是一张纸条,上面还写着“请看××号保险柜”,如此这般,直看到最后一个保险柜,里面纸条上写着:“猜猜看,这是谁干的?”
谢邀。 这个问题我不知道,讲两个费曼的小故事吧。 1、当时曼哈顿工作区的看守是非常严密的,有人要进出都必须要进行检查、登记。费曼对此特别不满,有一次他在墙上发现了一个洞,于是就从大门出去,又从那个洞里钻进来,然后又从大门出去,再从洞里钻进来…
&b&Coca Cola&/b&(抠擦抠啦)应该是最典型的。&br&&br&&img src=&/22a58cfeb6dc0d07f3804a_b.jpg& data-rawwidth=&481& data-rawheight=&6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1& data-original=&/22a58cfeb6dc0d07f3804a_r.jpg&&&br&尼龙的发明者&b&杜邦&/b&也是一个。至于尼龙在二战期间最大的作用,我知道你们想的是这个:&br&&img src=&/1eb87abeafe1c5_b.jp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7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1eb87abeafe1c5_r.jpg&&有些想象力丰富的童鞋甚至已经想到了这个:&img src=&/5bc944a70ebbd5f8a55ce85b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1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5bc944a70ebbd5f8a55ce85b_r.jpg&&&br&但其实尼龙主要是用来干这个:&br&&img src=&/06cbf56f5f976e5c73d18d7_b.jpg& data-rawwidth=&498& data-rawheight=&3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8& data-original=&/06cbf56f5f976e5c73d18d7_r.jpg&&&br&然后是大家熟悉的&b&Motorola&/b&,那会儿的Moto还是长这样:&br&&img src=&/40c9bbf4a326fe0c4414_b.jpg& data-rawwidth=&202& data-rawheight=&2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2&&&img src=&/bab74d0f8dca8c2b9db8c_b.jpg& data-rawwidth=&208& data-rawheight=&24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08&&&br&还有个比较冷门的,叫&b&辉瑞制药&/b&。英文是Pfizer,他们家的盘尼西林也就是青霉素堪称降低死亡率的神器。&br&&img src=&/12b984cd5b35f019ac266b0d4b601bee_b.jpg& data-rawwidth=&643& data-rawheight=&6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3& data-original=&/12b984cd5b35f019ac266b0d4b601bee_r.jpg&&&b&好吧好吧,辉瑞就是伟哥那个辉瑞!!&/b&&br&&br&&br&此外呢,&b&派克&/b&也算是二战中发家的品牌之一了。&br&&img src=&/11fd03bbd8c6e_b.jpg& data-rawwidth=&186& data-rawheight=&22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6&&&br&&br&补充:&br&&b&宝马&/b&,二战期间生产的R75摩托车几乎成为了德国机械化步兵的代表:&br&&img src=&/6a45e2f7b9bd8cc8e51c793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4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6a45e2f7b9bd8cc8e51c793_r.jpg&&&br&还有著名的FW-190,屠夫之鸟的心脏,也是宝马制造:&br&&img src=&/c83e84690aec1a593b1b8fa21c0a45ad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c83e84690aec1a593b1b8fa21c0a45ad_r.jpg&&甚至连世界上第一种实际投入使用的喷气式战斗机Me-262最初也采用的是宝马的引擎——BMW003,不过最后由于可靠性太低德国人最后还是采用了容克的Jumo引擎。&br&&img src=&/1fdf7c2023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25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1fdf7c2023_r.jpg&&&br&&br&最后再补充一下&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如是我闻& data-hash=&eb2fb6fc703ef& href=&///people/eb2fb6fc703ef& data-hovercard=&p$b$eb2fb6fc703ef&&@如是我闻&/a&所说的保时捷。&br&保时捷的原文是Porsche,这货的创始人是Dr. Ferdinand Porsche,通常在史书里翻译成费迪南·波尔舍博士,但实际上波尔舍=Porsche=保时捷。&br&波尔舍在二战前设计的甲壳虫已经是很出名了,二战中发展出来了VW82(桶车),基本上是德国军官的标配。当然了,那时候还不叫保时捷牌小汽车,而是叫威武牌小汽车(VolksWagen)。&br&&img src=&/1f1bb9e960775cfca6e6ec_b.jpg& data-rawwidth=&440& data-rawheight=&2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0& data-original=&/1f1bb9e960775cfca6e6ec_r.jpg&&&img src=&/c760b05b06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c760b05b06b_r.jpg&&&br&之后呢,费迪南老爷子又设计出来了“虎P”(虎式波尔舍型,又叫虎P,也就是VK4502P)、“费迪南”坦克歼击车(改进后叫“象”)、波尔舍虎王(生产量很少)之类的玩意儿……&br&&img src=&/cb25e26c22fc16a1843b3_b.jpg& data-rawwidth=&555&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5& data-original=&/cb25e26c22fc16a1843b3_r.jpg&&&br&&img src=&/63f7ec83f0_b.jpg& data-rawwidth=&530&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0& data-original=&/63f7ec83f0_r.jpg&&&br&当然咯,那时候保时捷还不叫保时捷,具体看这里:&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保时捷和大众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a&&br&&br&&br&继续补充一下日本的吧。&br&首先是中岛飞机公司,战后改组为&b&富士重工&/b&。没错就是那个扫把佬,生产硬屁傻、森林佬的公司。&br&中岛公司研发的著名机型有隼、钟馗、疾风、九七舰攻、舰侦彩云、天山舰攻、二式水战、二式陆侦等,著名的“零战”虽然是三菱研发,但发动机是采用的中岛公司的“荣”系列气冷星型发动机,全部产量中有大约2/3是中岛公司生产。&br&下图是著名的舰侦彩云,由于发动机马力大、机身轻巧,所以提速特别快,很少有美国战绩能够赶得上它。舰侦彩云最著名的就是那封电报“&b&身后已无格鲁门战机&/b&”。&br&据说战后米畜用高标号燃油实验时,舰侦彩云飞出来了700KM/H的极速,基本属于那个时代风冷发动机战斗机的最高水平。&br&&img src=&/f7da6210a3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f7da6210a3_r.jpg&&&br&然后就是&b&三菱重工&/b&咯。&br&他家在二战期间飞机中的拳头产品当属“零”战,此外还有九六舰战、九六陆攻、舰战烈风、雷电、百式司侦等不同的型号。&br&除了飞机,另外一大系列产品是战舰,巅峰之作就是“武藏”,此外还有雾岛、日向两条大船。&br&&img src=&/42db64d41b8a7c10dce85a8667dbcb1b_b.jpg& data-rawwidth=&740& data-rawheight=&58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40& data-original=&/42db64d41b8a7c10dce85a8667dbcb1b_r.jpg&&&img src=&/99a8bc9cd89dcf2bcfb6b25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99a8bc9cd89dcf2bcfb6b25_r.jpg&&&br&&br&重工业的第三个应该是&b&川崎重工&/b&,这公司的摩托车貌似很牛逼。&br&二战时这货制造了榛名、伊势两大主力舰,后来又建造了加贺、瑞鹤、大凤三条舰队航母。&br&值得一提的是,“榛名”和“雾岛”分别是“金刚”级战巡的三、四号舰,分别由川崎和三菱两家民间造船厂制造。而这两条船是日本第一次由民间船厂制造主力舰,所以当时两家竞争激烈,关系极为紧张,互相彪着干活儿。&br&下图分别为伊势和瑞鹤。&br&&img src=&/32ce837bf7fbecf43c00c8c_b.jpg& data-rawwidth=&948& data-rawheight=&54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48& data-original=&/32ce837bf7fbecf43c00c8c_r.jpg&&&img src=&/d55d8b3cddab1b14006ab06_b.jpg& data-rawwidth=&1058& data-rawheight=&7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8& data-original=&/d55d8b3cddab1b14006ab06_r.jpg&&&br&当然,川崎也不只是造船,他家也造飞机,只不过没有三菱那么出名。著名的三式战飞燕就是川崎重工的产品。&br&&img src=&/a29c2dadfc32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a29c2dadfc32b_r.jpg&&&br&除了上面几个知名公司,还有一个普通人不太熟悉但是在工程器械行业里应该说是大名鼎鼎的公司:&b&小松制作所。&/b&&br&这家公司其实是发迹于二战期间为日本军队制造的推土机。&br&&img src=&/fcaa6fedb2f363ccab7268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6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fcaa6fedb2f363ccab7268_r.jpg&&多个嘴,强烈推荐模型新手尝试下田宫新的1:48系列,绝对顺心啊……&br&&br&此外呢,还有&b&佳能&/b&(那会儿叫观音)、&b&尼康&/b&(那会儿叫Nippon Kogaku)、&b&柯尼卡&/b&(03年跟美能达合并,相机业务06年移交给索尼)、&b&东京光学&/b&(那会儿叫Tokyo Kogaku,现在叫Topcon)几个光学企业,具体我也不太熟悉,就不多说了。&br&&br&除了光学以外,腕表行业也算是一个吧。沛纳海给意大利水鬼做潜水表,朗格、Laco、Stowa等几家德国厂子做飞行员和海军表,劳力士给英国人做手表,汉密尔顿也在二战期间给美国海军做过船钟。不过这些品牌里应该有很多是二战前就很出名的,&a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葛巾& data-hash=&2dfc9eff7542eb& href=&///people/2dfc9eff7542eb& data-hovercard=&p$b$2dfc9eff7542eb&&@葛巾&/a& 姐姐你来科普科普呗……
Coca Cola(抠擦抠啦)应该是最典型的。 尼龙的发明者杜邦也是一个。至于尼龙在二战期间最大的作用,我知道你们想的是这个: 有些想象力丰富的童鞋甚至已经想到了这个: 但其实尼龙主要是用来干这个: 然后是大家熟悉的Motorola,那会儿的Moto还是长这样: …
&b&超级多图预警。&/b&高赞答案已经说了一些,不过二战时纳粹德国的确处于科技爆发阶段,设计出一大票的概念性武器。这其中一些设计思路得以继承,后来发展成为常规武器。而更多的那些“逆天”玩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只能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br&&br&说它们是脑洞爆发式地大开也好,是战争、工业和艺术的结合也好,有一个词被用来统称这些设计:&b&“奇迹武器(Wunderwaffe&/b&&b&)”&/b&。&br&&br&&p&&b&1. 雷神索尔(Thor&/b&&b&)&/b&&img src=&/v2-1bd8dc3b17ee8b253c509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1bd8dc3b17ee8b253c509_r.jpg&&&/p&&br&&p&不好意思放错图了。。应该是这个。(虽然短,但咱够粗啊。。&img src=&/v2-be78a00aeb16fa85e1e62f_b.jpg& data-rawwidth=&929& data-rawheight=&6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9& data-original=&/v2-be78a00aeb16fa85e1e62f_r.jpg&&&/p&&p&尽管官方名称是&b&卡尔臼炮(&/b&&b&Karl-Ger?t&/b&&b&)&/b&,但显然它的那些绰号更有噱头,例如:“托尔”、“奥丁”还有“洛基”。这门具备自行推进能力的攻城迫击炮,堪称具备恐怖威慑力的大杀器。设计它的初衷,是为了&b&找到一种威力足够大的杀伤性武器,来破坏法国的马奇诺防线&/b&。&/p&&img src=&/v2-737a4c688b5479dc3dde000e_b.jpg& data-rawwidth=&2302& data-rawheight=&1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02& data-original=&/v2-737a4c688b5479dc3dde000e_r.jpg&&&br&&p&操作一台卡尔臼炮就需要16个人共同完成,而且装弹前要先将炮管放平进行填装,开炮时再调整到合适的仰角。由于臼炮本身的精准度并不好,只能利用威力来进行补偿。此外,为了减少巨大的后座力影响而导致的炮位频繁调整,还需要利用液压悬吊,把车身降低到贴地的程度以增加稳定性。&img src=&/v2-aabc46b815b768be7384b8b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81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aabc46b815b768be7384b8b_r.jpg&&&img src=&/v2-be711dc90cfd52728bd86_b.jpg&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v2-be711dc90cfd52728bd86_r.jpg&&&/p&&br&&p&这个庞然大物的尺寸和一头蓝鲸相当,一发炮弹都有犀牛那么大,而且确实参与了二战时某些局部战斗。当时有六台产品模型在1941年顺利完工,分别被命名为“亚当”、“夏娃”、“索尔”、“奥丁”、“洛基”、“提尔”。嗯,听名字就知道各个都是天神下凡泰坦降世。&img src=&/v2-bd9cc228fabd88bf5f0f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2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bd9cc228fabd88bf5f0f_r.jpg&&&br&&/p&&br&&p&虽然卡尔臼炮设计中的假想敌是马奇诺防线,不过由于法国的迅速投降,导致我们没法见到这对“利矛坚盾”之间的对决。不过它随后就被调派到了东线战场,蹂躏可怜的苏联堡垒去了。日,卡尔臼炮迎来人生中的第一个敌人:苏联的布瑞斯特堡(Brest Fortress),结果是显而易见的,&b&两顿重一发的炮弹,轻轻松松就轰垮了布瑞斯特堡的防御结构&/b&。随后德军发起一波总攻,轻松搞定了这场战役。&/p&&img src=&/v2-e7dfa41c891be443afdc321fc4453b9f_b.jpg& data-rawwidth=&2234& data-rawheight=&12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234& data-original=&/v2-e7dfa41c891be443afdc321fc4453b9f_r.jpg&&&br&&p&战栗吧,见识一下索尔大大的威力~&img src=&/v2-b417c172febaa43d56d44_b.jpg& data-rawwidth=&550&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0& data-original=&/v2-b417c172febaa43d56d44_r.jpg&&&/p&&br&&p&在此之后的好几场战争,比如“华沙起义(Warsaw Uprising)”和“阿登战役(Battle of the Bulge)”,人们都惊恐地见到了它们硕大的身影。然而,过于庞大的体型(总重可达124吨)反而损害了它们的实力(并且导致它们维修率过高)。最终当美国人和苏联人在1945年攻陷德国时,这些大炮都被遗憾地销毁了。&br&&/p&&br&&br&&p&&b&2. 弧线步枪(The Curved Rifle)&/b&&/p&&p&嗯,第一次见到这玩意我也震精了,听说过歪把子机枪,没听说过歪管子机枪。。(又细又长,微微上翘,说的就是咱~&/p&&img src=&/v2-9d4a0ab526e6ec34dcd41b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9d4a0ab526e6ec34dcd41b_r.jpg&&&br&&p&不可思议的野心,加上不可思议的简约思想铸就了&b&“克鲁穆拉夫(&/b&&b&the Krummlauf&/b&&b&)”&/b&。它拥有着这样奇特的外观:弧线型的步枪附件,可以帮助士兵躲藏在角落里、掩体下、墙壁后、沙发底、浴缸中。。以及一切你能想到的地方,偷偷摸摸地进行射击。&img src=&/v2-d04cfbf752dfb7796284_b.jpg& data-rawwidth=&930& data-rawheight=&90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30& data-original=&/v2-d04cfbf752dfb7796284_r.jpg&&&/p&&br&&p&这把武器的设计弊病和它的用法一样显而易见:当弧线型发射出的子弹撞击到枪膛的侧面时,会导致子弹和枪膛统统分崩离析。子弹经常在膛内爆炸的问题,&b&导致枪膛承受三百发子弹的冲击后就会彻底报废&/b&。&img src=&/v2-1cb7e3fd7c04e9c0cdccf739bc9dca0f_b.pn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44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1cb7e3fd7c04e9c0cdccf739bc9dca0f_r.png&&&/p&&br&&p&因此只有具有最小弧度(30°)的模型被量产化过,而且数量也寥寥无几。而那些更离奇的设计,比如90°弧线型的,甚至还有一种配备在坦克上的弧线炮管,都从未真正用于实战过。&img src=&/v2-b7f0bba0b5d21_b.jpg& data-rawwidth=&779& data-rawheight=&5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79& data-original=&/v2-b7f0bba0b5d21_r.jpg&&&/p&&br&&br&&br&&p&&b&3. 弹跳炸弹(The Bouncing Bomb)&/b&&br&&/p&&p&其实我觉得,简称为“跳弹”就够了。(那些想歪了的,你们够了。。&/p&&img src=&/v2-bc0c002eb9c1b43e49b7d4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bc0c002eb9c1b43e49b7d4d_r.jpg&&&br&&p&正如名字所表达的那样,弹跳炸弹是一个重达9000磅的机动炸弹。飞机将它投放在水面上,&b&随后它会沿着水面反复弹跳,直到刚好到达水下目标之上的某个地方时,才会忽然下沉到表面并引爆。&/b&&img src=&/v2-e1ce57aa0d5a403a156b42b8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6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v2-e1ce57aa0d5a403a156b42b8_r.jpg&&&/p&&br&&p&不知道是哪个货想出来的,这种武器滚来滚去的攻击手段,简直就是“卖萌”。。&img src=&/v2-b8146a98aab8e8a17a12_b.png& data-rawwidth=&661& data-rawheight=&39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61& data-original=&/v2-b8146a98aab8e8a17a12_r.png&&&/p&&br&&p&这种让炸弹沿着水面弹跳的设计,可以让它逃过等待于水下的反鱼雷设备。虽然纳粹德国确实研发了这种弹跳炸弹,但最初的发明实际来自于英国。英国皇家空军(The Royal Air Force)在1943年完成了他们的弹跳炸弹,并在当年五月成功地使用它攻击了德国水坝。&img src=&/v2-2dd1accaa8b_b.jpg& data-rawwidth=&616& data-rawheight=&2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6& data-original=&/v2-2dd1accaa8b_r.jpg&&&/p&&br&&p&然而,一架RAF飞机坠毁在德国,其搭载的弹跳炸弹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随后德国人获得了它,并开始着手逆向工程开发出自己的山寨版本。但所幸,他们从未成功开发出盟军所掌握的那种本体自旋以及引擎技术,最终不得不放弃了这个项目。&/p&&img src=&/v2-c1a128eaa6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37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v2-c1a128eaa6_r.jpg&&&br&&br&&br&&p&&b&4. 太阳炮(the Sun Gun)&/b&&/p&&p&同理,可以简称为“日炮”,简直佩服。。&/p&&img src=&/v2-5201ddec817eab21cba56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5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v2-5201ddec817eab21cba56_r.jpg&&&br&&p&听名字就知道了,太阳炮的恐怖野心,足以让纳粹的其他武器黯然失色。拥有这么一个毫不掩饰的名字,&b&太阳炮的设计就是利用太阳能制造大规模杀伤&/b&。1596年,苏格兰数学家约翰·纳皮尔(John Napier)在他的小说中,曾提到过一个巨型镜子的情节,利用它可以聚焦太阳的光线来燃烧敌人的船只。&img src=&/v2-415d9d136e571d1a204dcb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86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415d9d136e571d1a204dcb_r.jpg&&&/p&&br&&p&这个看上去比小说还小说的太阳炮计划,其实基于德国物理学家&b&赫尔曼·奥伯特(Hermann Oberth)&/b&几十年前所描述的一个设想:发射一个由金属钠制成的,超过5000英里直径的巨型反射器进入太空,随后利用它使得太阳的能量集中在一个设定好的城市之上,以便使其燃烧。&img src=&/v2-a324db28d56ebcb8eff3dd_b.png& data-rawwidth=&572& data-rawheight=&1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2& data-original=&/v2-a324db28d56ebcb8eff3dd_r.png&&&br&&/p&&p&毋庸置疑,这个项目是最雄心勃勃,最具毁灭性的,同时也是最不现实的。德国科学家确实参加了该项目的工作,但美国专家怀疑纳粹德国至少需要50至100年的时间来完成它。因此他们肯定无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它。&/p&&img src=&/v2-c753d72b218ddef624cada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c753d72b218ddef624cada_r.jpg&&&br&&p&不过在007系列的《择日而死》(Die Another Day)中,大反派复刻了太阳炮命名为&Icarus&,并计划用它来攻击韩国。&img src=&/v2-ac3eeef818_b.png& data-rawwidth=&853&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53& data-original=&/v2-ac3eeef818_r.png&&&/p&&br&&br&&br&&br&&p&&b&5. 载人炸弹(Manned Bombs)&/b&&/p&&br&&p&相对来说,Fieseler Fi 103R并不是一个具有强大毁灭性的炸弹。但它有一个相当可怕的优势:它通过载人来实现人工制导,这显然可以带来更高的准确性。纳粹德国因此投入生产,甚至进行了测试飞行。(就是不知道测试员活着回来没有。。&img src=&/v2-27eadb0df7d9d63cabc58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27eadb0df7d9d63cabc58c_r.jpg&&&/p&&img src=&/v2-b3e0b5d4ffc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b3e0b5d4ffc_r.jpg&&&img src=&/v2-0dc033bc6beca3f018ba758_b.jpg& data-rawwidth=&634& data-rawheight=&4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4& data-original=&/v2-0dc033bc6beca3f018ba758_r.jpg&&&br&&p&
然而,最后希特勒的一些军事顾问终于说服了他,&b&因为自杀式攻击不符合德国战争传统&/b&,于是他们在1945年初放弃了该项目。(毕竟神风、一亿玉碎啥的,只有霓虹人才干得出来。。&/p&&br&&br&&p&&b&6. 古斯塔夫巨炮(the Great Gustav)&/b&&/p&&br&&p&对于炮来说,大才是硬道理。&/p&&img src=&/v2-a7b5fe3b1168dcfe15bc4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a7b5fe3b1168dcfe15bc4_r.jpg&&&br&&p&人们可以通过它的规格尺寸,了解到这门铁路火炮的庞大,也就是众所周知的&b&“古斯塔夫巨炮(&/b&&b&the Great Gustav&/b&&b&)”&/b&:&b&155英尺长,1350吨重,需要250 名成年男子进行装配,11英尺长的弹壳,每个重达7吨。。&/b&&img src=&/v2-67b86e7e13c1ca5c157773cec6da85b3_b.jpg& data-rawwidth=&1280& data-rawheight=&4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80& data-original=&/v2-67b86e7e13c1ca5c157773cec6da85b3_r.jpg&&&/p&&br&&p&然而即便掌握所有这些数字,也几乎无法想象出这门巨炮的尺寸。更加可怕的是,这门纳粹德国的超级兵器甚至参与过战争。在上世纪30年代后期开发成功后,它被期望于摧毁法国的马奇诺防线。(求马奇诺防线的心理阴影。。&/p&&img src=&/v2-d7aa9d25f69_b.jp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d7aa9d25f69_r.jpg&&&br&&p&事实上从1941年开始,它就被准备派上战场了。然而法国的快速投降,导致古斯塔夫巨炮不再被需要。它只在二战结束前,在东线面对苏联的战役中被极其有限地使用过。&img src=&/v2-8e71b9c4fc220bc4ff0747_b.jpg& data-rawwidth=&602&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2& data-original=&/v2-8e71b9c4fc220bc4ff0747_r.jpg&&&/p&&p&虽然古斯塔夫巨炮的大小使其难以移动和使用,但德国人还是建造了一个它的姐妹版本——&b&“多拉巨炮(Dora)”&/b&。
类似的大小,和同样可怕的弹壳(尺寸可见下图),多拉巨炮在从前线被撤回之前,参与了对苏联的一小部分战事。&/p&&img src=&/v2-dd840f6a2d409dfbf5db634f_b.jpg& data-rawwidth=&512& data-rawheight=&3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12& data-original=&/v2-dd840f6a2d409dfbf5db634f_r.jpg&&&br&&p&最终,多拉巨炮和古斯塔夫巨炮在1945年被销毁:后者由美国人所销毁,而前者是由纳粹德国自己亲手销毁的,为了防止它落入即将到来的苏联人手中。&/p&&br&&br&&p&&b&7. 巨无霸坦克(Gigantic Mega Tanks)&/b&&/p&&p&古斯塔夫巨炮和多拉巨炮最可怕的设计,在于它们都被建议放置于可以容纳它们的移动平台,从而组合成为一个被称为&b&“陆地巡洋舰&/b&&b&P1500号(Landkreuzer P. 1500&/b&&b&)”&/b&的怪物。当巨炮和移动平台合体后,就会变身成为一架史无前例的巨无霸坦克。&img src=&/v2-8ccaf73b8ecb_b.jpg& data-rawwidth=&924& data-rawheight=&7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24& data-original=&/v2-8ccaf73b8ecb_r.jpg&&&/p&&br&&p&的确再没有比这个更合适的名字了。它的载重被建议设计为可以承载200只大象(一发炮弹就有一只大象的体重),这台陆地巡洋舰是前所未有的最大坦克。&img src=&/v2-f9a0d6eb67f7e9d56391_b.jpg& data-rawwidth=&629& data-rawheight=&4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9& data-original=&/v2-f9a0d6eb67f7e9d56391_r.jpg&&&/p&&br&&p&它还有一个双炮管版本,更加变态。。&img src=&/v2-34fe10fca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3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34fe10fca_r.jpg&&&/p&&img src=&/v2-218d631ef8fd51e7a2ee71f79abebcdf_b.jpg& data-rawwidth=&1254& data-rawheight=&6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54& data-original=&/v2-218d631ef8fd51e7a2ee71f79abebcdf_r.jpg&&&br&&p&&b&德国军备部决定挑战一下如此巨大的尺寸,并在1942&/b&&b&年提出了设计方案。&/b&值得盟军为之庆幸的是,在第二年纳粹德国承认他们在运输和推进方面遇到了困难,并取消了该项目。一些规格更大的纳粹轨道炮,实际上已经投入生产,如下图所示,1945年被美国部队所缴获,22个人站在炮管上。&img src=&/v2-aceca13f7b9d0d5db49dee8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8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aceca13f7b9d0d5db49dee8_r.jpg&&&/p&&br&&br&&p&&b&8. 火百合(The Fire Lily)&/b&&/p&&br&&p&“火百合”其实是一种花的名字,它的原型长这样:&/p&&img src=&/v2-2ffba9e1e1d_b.jpg& data-rawwidth=&1728& data-rawheight=&11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728& data-original=&/v2-2ffba9e1e1d_r.jpg&&&br&&p&如果有人要问,干嘛要用载人炸弹,用导弹不就好了嘛?其实导弹当时也在研制中,如果成功通过测试的话,纳粹德国的两枚&b&“火百合(&/b&&b&Feuerlilie&/b&&b&)”&/b&导弹将派上大用场。这两枚远程控制的超音速导弹被设计为用于击落敌机。&img src=&/v2-90e42f864b9cfff19b2f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90e42f864b9cfff19b2fd_r.jpg&&&/p&&br&&p&这相当于纳粹在1944年的大卖点:当盟军在德国本土轮番轰炸之后,它们可以帮助扭转战局。&b&然而导弹的飞行稳定性,从来没有达到可接受的标准&/b&,因此“火百合”从来没有现身于战场之中。&/p&&br&&br&&p&&b&9. 非洲凤仙花(Busy Lizzie)&/b&&/p&&br&&p&不知道德国人为什么这么钟情用花做武器的绰号,它的原型长这样:&/p&&img src=&/v2-e498bfce6537cdefeeec9_b.jpg& data-rawwidth=&468& data-rawheight=&3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8& data-original=&/v2-e498bfce6537cdefeeec9_r.jpg&&&br&&p&身为另一台尺寸庞大的纳粹武器,V-3大炮(绰号非洲凤仙花)也是一门无与伦比的超级武器。上世纪40年代初,德国已表现出进攻法国和英国的意图,于是列库林公司的工程师昆达根据战争的需要,提出了多节远程大炮计划。他先是在公司内进行过一些试验,并制造了一门20毫米口径的模型炮,取得了一些数据,随后就希望面见希特勒,奉上这一构思。&img src=&/v2-d1a4fa3016dec64e3ec8cef32fb8a691_b.jpg& data-rawwidth=&533& data-rawheight=&7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3& data-original=&/v2-d1a4fa3016dec64e3ec8cef32fb8a691_r.jpg&&&/p&&br&&p&其实很早以前,就有人试验过多节远射程大炮,但都失败了。昆达当然知道研制这种兵器的困难程度,但他更知道希特勒想要有一种能直接打到伦敦的炮。于是投其所好,向希特勒推销他的超远程大炮。&img src=&/v2-4f4de0efd6b2dff2989197_b.jpg& data-rawwidth=&551& data-rawheight=&29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51& data-original=&/v2-4f4de0efd6b2dff2989197_r.jpg&&&/p&&br&&p&V-3大炮正确的打开方式如下:将多节炮身组装在一起,顺着山坡布置成一定的仰角,最佳倾角为55度。炮身从下到上呈多节形状,每一节炮身的左右两侧都有一个火药室,许多节炮身连接在一起,像多节蜈蚣一样。&b&在发射时,最下端的火药室先点火,使炮弹开始运动,随着炮弹快速地飞过各节的火药室,各节火药室也依次适时地点火,使炮弹不断地被加速。&/b&最终可使炮弹离开炮口的初速度达到 1800 米/秒,最大射程可达 300千米。&img src=&/v2-474e9e44efc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5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474e9e44efc_r.jpg&&&/p&&br&&p&由于长度达到约430英尺,V-3需要建立在山坡上以支持其庞大的尺寸(该炮的炮身长达150 米,口径为150 毫米)。纳粹所选择山丘的位置,揭示了他们为何需要如此一门巨炮:首先,这座小山在法国北部,距离伦敦只有100英里
,而巨大的V-3是唯一拥有这么长射程的大炮。&b&纳粹当时计划用射速每小时数百发,重达310磅的庞大炮弹轰击伦敦。&/b&&img src=&/v2-8cec9f5fcabc8761cddc7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v2-8cec9f5fcabc8761cddc7_r.jpg&&&/p&&br&&p&不过据当时亲自参观V-3大炮的专家利夫将军所说,这种多节远射程大炮与其说是一件兵器,不如说是个高压泵。。而且需要很多人联合操作,而当时现场很多工程技术人员都是门外汉,简直跟施工工地一样乱。&/p&&br&&p&后来在测试过程中,一个测试故障导致一门巨炮出现了损毁,于是项目随之遭到关闭。其他外形相似,但尺寸略小些的纳粹大炮在一些战役中被使用。但那些大炮的尺寸依然过于庞大,再加上短缺的弹药,使它们基本上毫无用处。&/p&&br&&br&&br&&p&&b&10. 美国轰炸机(The Amerika Bomber)&/b&&/p&&br&&p&虽然名字叫“美国轰炸机”,但人家是用来炸美国的。。&/p&&img src=&/v2-4e7a1bf1f186befb9f5af831aa4aa468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4e7a1bf1f186befb9f5af831aa4aa468_r.jpg&&&br&&p&根据阿尔伯特·斯派尔(Albert Speer)的说法,军备生产部长兼希特勒的信徒菲舍尔,痴迷于看到纽约市成为一片火海的场景。所以在二战甚至没有正式开始之前,纳粹德国就玩票般地开发了“美国轰炸机”项目,&b&其目标是开发出可以飞行3600英里,穿越大西洋轰炸美国本土的轰炸机。&/b&&/p&&img src=&/v2-3a5bdbf5d83eb832eabb516_b.jpg& data-rawwidth=&475&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5& data-original=&/v2-3a5bdbf5d83eb832eabb516_r.jpg&&&br&&p&到了1942年,纳粹德国改变计划,转而开始研发可以跨海攻击的小型飞机,包括如图所示的&b&“容克 Ju 390(Junkers Ju 390)”&/b&。这架飞机的原型在1943年底成功试飞,但1944年的德国却无法大规模量产,因此项目只能告吹。尽管如此,一些公认有争议的文件指出(主要源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由飞行员兼作家威廉·格林报告的盟军情报文件),1944年初容克 Ju 390事实上完成了从德国到纽约的侦察飞行,只不过盟军将它包围住了。&img src=&/v2-32a285fd2b427ef4ce4b64e_b.jpg& data-rawwidth=&736& data-rawheight=&53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36& data-original=&/v2-32a285fd2b427ef4ce4b64e_r.jpg&&&/p&&br&&p&继容克 Ju 390之后,纳粹德国开发出了更稳定可靠的“美国轰炸机”,&b&“梅塞施米特Me 264(Messerschmitt Me 264)”&/b&。和前者一样,梅塞施米特 Me 264也是一台被设计用于轰炸纽约的强大战机。但它也有着和容克 Ju 390一样的宿命,即便通过了原型机测试,仍然胎死腹中。&/p&&img src=&/v2-a6a46e45340fdefaa7e8e_b.jpg& data-rawwidth=&1825&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25& data-original=&/v2-a6a46e45340fdefaa7e8e_r.jpg&&&br&&br&&br&&p&&b&11. 核武器&/b&&/p&&br&&p&这玩意要是被纳粹成功研发出来,世界历史就妥妥被改写了。&/p&&img src=&/v2-9dffed606fbf0a1f0f1f0a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3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v2-9dffed606fbf0a1f0f1f0a_r.jpg&&&br&&p&如果“美国轰炸机”真的被投入战场毁灭美国,希特勒希望它们不仅携带常规炸弹,而且携带核武器。当然了,纳粹德国从来没有成功制造过任何核武器。但和所想不同的是,人们惊讶地发现他们曾如此接近目标。&/p&&br&&p&事实上,世界上第一枚核武器背后的关键过程——核裂变,最初正是由德国科学家奥托·哈恩(Otto Hahn)在1938年的研究中率先发现的。随后纳粹德国迅速走在其他大国前面,开始尝试将这个重大发现武器化。&img src=&/v2-6d17ba32983c4fbe5cffba_b.jpg& data-rawwidth=&1417& data-rawheight=&10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17& data-original=&/v2-6d17ba32983c4fbe5cffba_r.jpg&&&/p&&br&&p&然而纳粹德国自己关闭了命运的大门,&b&他们的极端统治导致许多学者纷纷逃到国外,而且由于战时需要,很多研发所需的资源也被迫分配到了其他地方。&/b&最终,美国人幸运地率先开发出核弹,当德国在1945年投降之后,美国人和苏联人俘获了一大批可能与纳粹核武器项目有关的人员以及相关材料。(如下图所示,工人们在核反应堆中工作)&/p&&img src=&/v2-a289a5ea0d1a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8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a289a5ea0d1ab_r.jpg&&&br&&br&&br&&p&&b&12. 球型坦克(The Ball Tank)&/b&&/p&&br&&p&要说咱是坦克中的萌系产品,应该没人会反对吧?&/p&&img src=&/v2-76d6a46d3b8b7a50b87f055ab9b4db06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76d6a46d3b8b7a50b87f055ab9b4db06_r.jpg&&&br&&p&虽然有很多纳粹德国武器只存在于理论和设想之中,但&b&“库格尔潘泽(Kugelpanzer)”&/b&是独一无二的。它的名字可以翻译为“球型坦克”。&img src=&/v2-ca57d33b7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8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v2-ca57d33b7_r.jpg&&&br&&/p&&br&&p&这名字一目了然,但也是我们仅此得知的大部分内容了。苏联人在二战结束时发现一个它的原型体,但并未发现相关的文件,而且其内部设置大都被掏空了。直到今天,“库格尔潘泽”仍然笼罩着神秘,一切都只能靠猜测。鉴于它的尺寸和轻型发动机,我们可以确信它是一台前所未有的轻型侦察坦克。或许球型坦克并未得到纳粹德国的重视,而仅仅被运往日本参与侵华战争,因此苏联人最终发现了它们。&img src=&/v2-16d6ad68482bcc6ff30019e_b.jpg& data-rawwidth=&2048& data-rawheight=&136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048& data-original=&/v2-16d6ad68482bcc6ff30019e_r.jpg&&&/p&&br&&br&&br&&p&&b&13. 鼠式坦克(Maus)&/b&&/p&&br&&p&虽然名字比较猥琐,但咱可是货真价实的保时捷出品。&img src=&/v2-deebe8b584ddbb49ab8ce8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deebe8b584ddbb49ab8ce8_r.jpg&&&/p&&br&&p&不仅仅是最大号的轨道炮和轰炸机,纳粹德国还生产了世上规格最大的全封闭式装甲战车,并命名为&b&“Panzer VIII Maus”&/b&(讽刺的是,它意为“老鼠”)。&/p&&img src=&/v2-dd90ea9c782cf0_b.png& data-rawwidth=&596& data-rawheight=&35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6& data-original=&/v2-dd90ea9c782cf0_r.png&&&br&&p&1942年3月中旬后,保时捷车厂收到一份合约,要求制作一款新式的坦克。&b&而且希特勒无视坦克设计的常识,亲自要求新坦克必须达到120吨以上,还要求坦克应坚不可摧,并且无坚不摧,搭配高性能的坦克炮。&/b&最终斐迪南·保时捷教授(Professor Ferdinand Porsche)亲自参与研发,造就了八号坦克鼠式(Panzerkampfwagen VIII Maus)。&img src=&/f28ccc5ef9adf73bd5d7a_b.jpg& data-rawwidth=&469&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9& data-original=&/f28ccc5ef9adf73bd5d7a_r.jpg&&&/p&&br&&p&&b&鼠式坦克不仅是二战中的最重型坦克,也是全世界到目前为止最重型坦克纪录保持者。&/b&这台巨兽般的坦克重达188吨,几乎是两头蓝鲸的重量(对比一下,一般的主战坦克只有40-60吨)。&img src=&/v2-3e6eecfd33e4b9c7fb652e94f3534fa2_b.jpg& data-rawwidth=&574& data-rawheight=&2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4& data-original=&/v2-3e6eecfd33e4b9c7fb652e94f3534fa2_r.jpg&&&/p&&br&&p&然而当前苏联部队攻占测试厂之前,只有两台坦克模型接近于完成。同样值得盟军庆幸的是,鼠式坦克从没有上过战场:考虑到庞大的身形和同样庞大的炮管,&b&它可以从两英里之外,轻易地摧毁盟军当时任何一辆战车。&/b&&/p&&img src=&/v2-7a4b62e71a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8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7a4b62e71a_r.jpg&&&br&&br&&br&&p&&b&14. 彗星(Komet)&/b&&/p&&br&&p&虽然短小了点,但哥精悍啊~&/p&&img src=&/v2-bb8ff10bb3c274a4d7d77e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bb8ff10bb3c274a4d7d77ef_r.jpg&&&br&&p&另一个具有辉煌的开拓性,但同时有着致命缺陷的纳粹武器,就是&b&“梅塞施米特Me 163 彗星(Messerschmitt Me 163 Komet)” &/b&,这是第一架也是唯一一架曾经运行过的火箭动力战斗机。根据一些文档记录,火箭动力可以使得“彗星”打破当时的飞行速度记录,在1944年试飞期间达到不可思议的时速700 英里。&img src=&/v2-962d2c194eca1aea533ee_b.png& data-rawwidth=&4181& data-rawheight=&29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181& data-original=&/v2-962d2c194eca1aea533ee_r.png&&&/p&&br&&p&所谓萌系飞机,就是咱这造型的~&/p&&img src=&/v2-07bdf9ac7e_b.jpg& data-rawwidth=&1440& data-rawheight=&8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440& data-original=&/v2-07bdf9ac7e_r.jpg&&&br&&p&虽然外形是个小胖子,但却是个灵活的胖子。&b&凭借超高的机动性,彗星甚至可以轻松地围绕着二战其他军队的常规喷气机飞行。&/b&但由于缺乏这种飞机所需的特殊燃料,而且纳粹德国的基础设施对于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项目而言过于落后了,只有大约370架飞机被生产出来,随后项目也惨遭关闭,资源被调用到了别的地方。&img src=&/v2-6f37d99a01ba74a84c3b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49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6f37d99a01ba74a84c3b_r.jpg&&&/p&&br&&br&&br&&p&&b&15. 美国火箭(The Amerikarakete)&/b&&/p&&br&&p&美国轰炸机的兄弟产品,就是咱美国火箭。(那个。。菊花被你们弄得略痛&/p&&img src=&/v2-823a3a3f7c504bfbe293c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v2-823a3a3f7c504bfbe293c_r.jpg&&&br&&p&纳粹德国最先进和最成功的军事成就,是他们的&b&“阿格里加特(Aggregat)”系列火箭&/b&。
这个系列的成功在1944年达到了顶峰:他们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枚远程导弹弹道导弹Aggregat 4(A4)。但是,这一系列那些更雄心勃勃的后续产品全部失败了。&img src=&/v2-a56caabe65ce_b.jpg& data-rawwidth=&1660& data-rawheight=&7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60& data-original=&/v2-a56caabe65ce_r.jpg&&&/p&&br&&p&也许所有的武器计划里,最可怕的就是A9“美国火箭”(以及它的兄弟产品A10):这是一枚长达66英尺,时速2700英里,能够从德国东部直接打击到美国本土的火箭。&/p&&img src=&/v2-dd0b1e2e22bbf49c1db7_b.jpg& data-rawwidth=&300& data-rawheight=&45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00&&&br&&br&&p&&b&16. 天空之锤(The Aerial Rammer)&/b&&/p&&br&&p&猜猜看,哥头上的黑粗硬是干啥用的?&img src=&/v2-af541a297c527f00dc44_b.jpg& data-rawwidth=&1017& data-rawheight=&50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7& data-original=&/v2-af541a297c527f00dc44_r.jpg&&&/p&&br&&p&在战争后期,纳粹德国面临一个严重的问题(其实还有很多很多问题啦。。):盟军轰炸机经常轰炸德国城市。因此德国人产生了一个充满自我毁灭的,但又有些不切实际的想法,或是一个解决方案:使用特殊架构的飞机撞向盟军轰炸机,并把它们撞下来。&img src=&/v2-da797d39fe9e098c412d64_b.jpg& data-rawwidth=&802& data-rawheight=&3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2& data-original=&/v2-da797d39fe9e098c412d64_r.jpg&&&/p&&br&&p&这就是&b&“齐柏林战锤(Zeppelin Rammer)”&/b&被设计的目的。有着钢铁机翼以及战锤一般的机头的它们,可以撞向通盟军轰炸机的机翼和机尾,把它们撞落的同时保持自身完好无损(虽然这可能并不能做到)。&img src=&/v2-dfe9ca10cdf6bec_b.jpg& data-rawwidth=&2394& data-rawheight=&186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394& data-original=&/v2-dfe9ca10cdf6bec_r.jpg&&&/p&&br&&p&这样的武器可以解决纳粹德国的大问题,并在1945年开始开发原型机。然而,盟军轰炸了军工厂并摧毁了原型机,最终把这个项目送进了历史的垃圾箱之中。&/p&&br&&br&&br&&p&&b&17. 猛犸(Mammoth)&/b&&/p&&br&&p&除了大,我没有其他长处。&img src=&/v2-06c5adecd62ac7d764df74e0c34740b4_b.jpg& data-rawwidth=&479& data-rawheight=&32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9& data-original=&/v2-06c5adecd62ac7d764df74e0c34740b4_r.jpg&&&/p&&br&&p&也许纳粹德国的巨大原型机中,最有野心的当属&b&“容克Ju 322(Junkers Ju 322)”&/b&,又被称为猛犸象。
这种运输机拥有超过200英尺的巨大翼展,正如它的名字所示。&img src=&/v2-aa5aabf2f1c5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64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aa5aabf2f1c5_r.jpg&&&img src=&/v2-c5e5adce71d6e42f653d_b.jpg& data-rawwidth=&605& data-rawheight=&1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5& data-original=&/v2-c5e5adce71d6e42f653d_r.jpg&&&/p&&br&&p&除了它的巨大尺寸之外,“猛犸”令人印象深刻的,&b&是它那完全由木材制作的机身&/b&(这样金属等其他原料就可以用于别的项目)。它的重量仍然达到了22000磅以上,是霸王龙的1.5倍。尽管有着这样不同寻常的体型,“猛犸”曾在1941年进行了相当成功的试飞。但最终,稳定性和着陆问题迫使纳粹德国在量产开始之前放弃了该计划。&br&&/p&&br&&br&&br&&p&&b&18. 吸血鬼(Vampir)&/b&&/p&&br&&p&对比纳粹德国其他的那些超级武器,绰号吸血鬼的&b&“Zielger?t 1229 &/b&&b&”&/b&可能会显得黯然失色。但这台搭载红外线瞄准镜,可以让士兵在夜晚进行有效射击的枪械,对于纳粹军队而言是无比重要的。一些“吸血鬼”事实上被用于战争的最后阶段。&/p&&img src=&/v2-03ef9c2afbc8a0fadd72f54d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03ef9c2afbc8a0fadd72f54d_r.jpg&&&br&&p&有报告称,使用该装备的狙击手,甚至连机枪手都占据了对敌优势。然而,像众多其他纳粹项目一样,尽管该项目在战争中取得了非凡优势,却从未得到任何接近发挥其全部潜力的机会。&img src=&/v2-8d4fcb6e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v2-8d4fcb6e_r.jpg&&&/p&&img src=&/v2-52b0afaebd3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52b0afaebd31_r.jpg&&&br&&br&&br&&p&&b&19. 龙(Dragon)&/b&&/p&&br&&p&比起Dragon来,其实这货更像Dragonfly。&img src=&/v2-d41a6960f87ecbcecfd11f84_b.jpg& data-rawwidth=&709& data-rawheight=&2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9& data-original=&/v2-d41a6960f87ecbcecfd11f84_r.jpg&&&/p&&br&&p&令我们感到恐怖的是,从火炮到火箭再到其他方面,纳粹德国曾在如此多的军事技术上占据领先地位。再比如说:直升机。1936年,德国工程师&b&海因里希·福克(Heinrich Focke)&/b&成功制造出世界上第一架兼具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直升机,&b&“福克沃尔夫Fw 61(Focke-Wulf Fw 61)”&/b&。&img src=&/v2-9c9c17e5b_b.jpg& data-rawwidth=&704& data-rawheight=&4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4& data-original=&/v2-9c9c17e5b_r.jpg&&&/p&&br&&p&三年后,他推出了一款更大更雄心勃勃的直升机模型——&b&“龙Fa 223”(Dragon Fa 223)&/b&。这架革命性质的直升机,最高速度超过每小时100英里,运输能力更是超过2000磅。&img src=&/v2-47cad6a9b30cfe8e5763682_b.jpg& data-rawwidth=&1600& data-rawheight=&9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600& data-original=&/v2-47cad6a9b30cfe8e5763682_r.jpg&&&/p&&br&&p&“龙”看上去为纳粹德国取得了不可思议的科技优势,他们掌握了无可比拟的直升机技术。但由于盟军对军工厂的破坏,加上测试时间超过纳粹头目本来所期望的,他们只生产了几十架“龙”,战争就结束了。&/p&&img src=&/v2-0eeab263cbfe6f8cf0dd6fc171ca624f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37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v2-0eeab263cbfe6f8cf0dd6fc171ca624f_r.jpg&&&br&&br&&br&&br&&p&&b&20. 弗里茨X(Fritz X)&/b&&/p&&br&&p&在纳粹德国拥有的一大长串的世界第一中,&b&弗里茨X是第一枚在战斗中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b&。在它之前,军队必须将炸弹和导弹瞄准目标,并希望它们能够命中。&b&但&/b&&b&弗里茨X&/b&&b&所使用的无线电控制导航系统,可以让德国人在导弹飞行中控制其方向,并命中目标。&img src=&/v2-59bb91c3e37f6c4eecdd_b.jpg& data-rawwidth=&1800& data-rawheight=&108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800& data-original=&/v2-59bb91c3e37f6c4eecdd_r.jpg&&&/b&&/p&&img src=&/v2-872df185fae0a9e265c1a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2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872df185fae0a9e265c1a1_r.jpg&&&br&&p&显然,这对纳粹德国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优势。“弗里茨X”确实在有限的几次机会中被证明是有用的:主要体现于年间在意大利海岸的战役,还包括对美国海军的破坏性打击。然而由于盟军快速开发出电子对抗措施,加上有限的生产能力,“弗里茨X”并没有兑现其潜在潜力。&img src=&/v2-c8669cbcb824c36d7f36c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v2-c8669cbcb824c36d7f36cb_r.jpg&&&/p&&img src=&/v2-370dfae1d8e16e_b.jpg& data-rawwidth=&546& data-rawheight=&32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6& data-original=&/v2-370dfae1d8e16e_r.jpg&&&br&&br&&br&&p&&b&21. 真实死亡射线(An Actual Death Ray)&/b&&/p&&br&&p&自从上世纪30年代,德国科学家首次开发出被称为&b&“betatrons”&/b&的粒子加速器(如图所示)之后,他们就能够使用这种技术来制造x射线武器。&img src=&/v2-de2d328ef529e77d80ef56abc3e49370_b.png& data-rawwidth=&482& data-rawheight=&35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2& data-original=&/v2-de2d328ef529e77d80ef56abc3e49370_r.png&&&/p&&br&&p&纳粹科学家们努力将这种粒子加速器打造成x射线的射束发生器和射线炮,它们能够摧毁飞机发动机,甚至可以通过辐射爆炸杀死飞行员。但是,直到美军1945年4月缴获原型机之前,这些&b&“死亡射线仪器”&/b&从未最终研制成功过。&/p&&img src=&/v2-36a5e192e1cdcb7837326ade705cc226_b.jpg& data-rawwidth=&2643& data-rawheight=&161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2643& data-original=&/v2-36a5e192e1cdcb7837326ade705cc226_r.jpg&&&br&&br&&p&====待更新的分割线===&/p&&br&&p&虽然这些“奇迹武器”已成过眼云烟,有些甚至根本没有动工生产过,但它们曾经的蓝图依然散发着难以描述的魅力,&b&毕竟,它们象征着人类军事制造的一个时代:&/b&一个在核武器、军事卫星以及尖端计算机电路诞生之前,充满奇思妙想的时代;一个疯狂地追逐更庞大、更暴力、更霸道火力宣泄的时代;一个人类处于科技爆发的顶点之上,将所有的智慧都用于“怎样更好地毁灭世界”的时代;一个九头蛇完爆神盾局的时代。。&img src=&/v2-bc86cbc1c16e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bc86cbc1c16e_r.jpg&&&/p&&br&&p&(本答案部分内容引用自由我编写的公众号“利维坦”文章:“纳粹的23种武器”)&/p&
超级多图预警。高赞答案已经说了一些,不过二战时纳粹德国的确处于科技爆发阶段,设计出一大票的概念性武器。这其中一些设计思路得以继承,后来发展成为常规武器。而更多的那些“逆天”玩意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最终只能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说它们是脑…
不正确。&br&纳粹德国和老牌资本主义列强是一丘之貉,它的所作所为与年轻时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致,正如所谓的邪教只是尚未成为老牌的宗教而已;与老牌资本主义列强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粹德国在工人革命高潮的新时代被资本主义世界赋予了充当反共桥头堡的历史使命,法西斯主义其实就是资本主义面对无产阶级革命的终极手段,正如罗马共和国的元老院在紧急状态搬出了独裁官。&br&相比之下,苏联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资产阶级专政、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无产阶级专政,在经济基础和阶级力量上就推翻了有史以来的一切资本主义国家的根基,仅仅因为表象就说苏联和纳粹德国是一丘之貉实在是太肤浅。况且德国和苏联在宣传画和军歌的风格方面明明就很不一样,更不用说所谓的煽动性意识形态宣传本来就是各个国家的共性。&br&&br&简而言之,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是敌我矛盾、和老牌资本主义列强以及其他法西斯国家之间是资本主义内部矛盾。&br&&br&什么,你说纳粹主义叫“国家社会主义”所以和社会主义的苏联是一丘之貉?苏联是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要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实现解放的,这和大资产阶级代理人鼓吹民族国家是超阶级共同体的“国家社会主义”能尿到一个壶里?法兰西第二帝国的拿破仑三世和德意志帝国的威廉二世也都自称社会主义者,他们也和苏联是一丘之貉咯?&br&纳粹德国毫无疑问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摆在明面上的就有粉碎自由工会、取消罢工自由、以及“工作簿”制度这种赤裸裸地帮助资本家禁锢和压榨工人的制度。纳粹德国自称抑制资本,然而戈林这样的党阀都能发战争财变成新财阀,更不必说克虏伯等老牌财阀。&br&而苏联内部尽管存在着企图复辟资本主义的修正主义官僚集团,但它直到解体为止都维持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br&《共产党宣言》已经对那些名为“社会主义”的剥削阶级意识形态做出了足够的批判,自己去读一读就明白了。
不正确。 纳粹德国和老牌资本主义列强是一丘之貉,它的所作所为与年轻时的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一致,正如所谓的邪教只是尚未成为老牌的宗教而已;与老牌资本主义列强的不同之处在于,纳粹德国在工人革命高潮的新时代被资本主义世界赋予了充当反共桥头堡的历史…
这个事情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br&&br&那些说德国如何优秀的人,如何解释1918年以后德国一蹶不振最后导致纳粹上台,而1945年后却复原得很好?而且1918年德国本土几乎没有遭到破坏,只是失去了一些工业,而1945年是真的被炸平了。&br&&br&&b&真正的原因就是拼爹。&/b&&br&&br&二战结束时清算过,二战前德国欠下的债务(入侵捷克的真正目的就是赖债)+二战中从欧洲各国掠夺的资产和劳力,折合1938年德国的GDP 3倍(账目数字没有那么高,但是当时德国和被占领国间的交易都是不平等交易,实际额度要高得多)。可以想见,背着这个包袱,德国到现在也未必能恢复起来。因此所有马歇尔计划的受援国都必须签署一份协议——冻结所有德国对外债务。同时德国政府对国民的债务一并消除,不再承认。1953年各国进一步签署协议,提供了一个复杂的债务偿还方案,纳粹上台前(1932)的债务打折,之后的债务包括战争负债待德国统一后再商议。德国统一后欧洲并没有人再旧事重提,这笔债务实际上就赖掉了。&br&&br&而且战败国不像其他列强需要处理海外殖民地问题,可以心无旁骛专心内部建设,还干脆没有了军备(如果战前日本不在军事上花费那么多资金,会比现实中强大得多)。其实英法等国在50年就已经回复到战前水平了,但是因为处理海外问题和欧洲主权问题与美国抬杠,背上了包袱(尽管如此欧洲50年代发展得也相当不错了)。&br&&br&没有了历史包袱,过渡期的生活物资由美援解决,那么德国剩下的就是纯粹的生产问题了。德国和日本类似,战前工业水平相当高,但是体系不合理,战后借助美国技术、设备,管理的引入,使得生产力出现了质的飞跃。&br&&br&实际上,马歇尔计划的核心是推广美国的意识形态——自由市场经济。它要求受援国消除贸易壁垒,实现经济一体化。这样一直困扰德国的市场不足问题就彻底解决了(早有这个计划也就不会有一战二战),如果有了这么好的条件还干不好,那德国人就真是劣等种族了。&br&&br&&b&最好的对比,自然是要看被苏联人祸害得东德,到现在也没缓过来,还拖累了西德,而两边除了爹以外,完全一样。&/b&(其实苏联在东德的投入一点不比西边小,但爹自己的体制问题还没解决呢,把儿子也带沟里去了)&br&&br&所以说,才能和努力都是必要的,但是有爹的孩子像块宝。&br&&br&(今天又成功散播了负能量,心情舒畅)&br&&img data-rawheight=&276& data-rawwidth=&460& src=&/a104cc7b5c9e86b1e070e419e29039c5_b.jpg&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a104cc7b5c9e86b1e070e419e29039c5_r.jpg&&
这个事情可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 那些说德国如何优秀的人,如何解释1918年以后德国一蹶不振最后导致纳粹上台,而1945年后却复原得很好?而且1918年德国本土几乎没有遭到破坏,只是失去了一些工业,而1945年是真的被炸平了。 真正的原因就是拼爹。 二战结束…
1、不要相信意大利人&br&2、不要相信日本人&br&3、其实你是河北人,欢迎到河北省来&br&4、喂斯大林&br&5、七万个嫂夫人挨个biu&br&6、妨碍咱都渣渣&br&7、搞比利
1、不要相信意大利人 2、不要相信日本人 3、其实你是河北人,欢迎到河北省来 4、喂斯大林 5、七万个嫂夫人挨个biu 6、妨碍咱都渣渣 7、搞比利
&p&非常美国派的将军。&/p&&img src=&/v2-f43eb9aeab8e3aa3c1fcc91_b.jpg& data-rawwidth=&570& data-rawheight=&71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70& data-original=&/v2-f43eb9aeab8e3aa3c1fcc91_r.jpg&&&br&&p&&b&首先,出身根正苗红的西点军校&/b&,而且他入学的1911年那一届(即1915届毕业生)被称为“ The class the stars fell on”(将星聚落),很多之后如雷贯耳的二战名将都出身自这一届毕业生。&/p&&p&与范弗里特同届的,有五星上将两名,艾森豪威尔和布拉德利&/p&&p&&i&1912年时西点军校的橄榄球队,左起第三个是艾森豪威尔,最右是布拉德利&/i&&/p&&img src=&/v2-0afac063b8d3b83f942a226_b.jpg& data-rawwidth=&623& data-rawheight=&2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3& data-original=&/v2-0afac063b8d3b83f942a226_r.jpg&&&p&同届的算上范弗利特有四星上将两名,另一位是Mc Narney&/p&&p&另有中将7名,少将24名,准将24名&/p&&p&&b&其次,作战经验丰富&/b&,一战时赴欧陆参战,在潘兴将军麾下做营长,起点就很高,同时参加欧战的还有同届的布拉德利,也是营长,而艾森豪威尔却在一战期间呆在国内。&/p&&p&二战时被任命为第八步兵团团长,并参与诺曼底登陆,虽然一开始有点屈才,但很快在艾森豪威尔的帮助下,一直升到军长,后来投入巴顿麾下的第三军。战后又以军事顾问的身份介入希腊内战。在之后的朝鲜战争中接替李奇微指挥美第八军团,任联合国军总司令&/p&&p&这出身和阅历,放在美国军界算是牛逼哄哄的人物了&/p&&p&&b&接下来就是闻名于世的范弗利特弹药量&/b&(van Fleet's load)&/p&&p&这里第五次战役的前后就不赘述了,就看看范氏是如何成就范弗利特弹药量的名号的&/p&&p&第五次战役期间,范氏曾对自己的参谋说&/p&&p&&i&“I want to stress again that my idea of obstacles and fire power is vast. We must expend steel and fire, not men. I want to stop the Chinaman here and hurt him. I welcome his attack and want to be strong enough in position and fire power to defeat him. I want so many artillery holes that a man can step from one to another. This is
I mean it!” &/i&&/p&&p&&b&我再次强调我的观点,掩体与火力须足够大。我们必须倾泻钢铁与烈焰而不是人员。我要在此阻止住中国佬并重创他们。我欢迎他们来进攻,我要挺立在阵地上用炮火击溃他们。我要留下无数个炮兵的弹坑,以致能让人连着从一个弹坑跳到另一个弹坑里。老子没吹牛逼,老子是认真的!&/b&&/p&&p&&i&—— 选自《朝鲜战争概览》(Overview of the Korean War) Earle Rice Jr著&/i&&/p&&p&光这豪言壮语就够配得上这弹药量了。&/p&&p&再看看在范弗利特接掌帅印后,美国炮兵得消耗情况&/p&&img src=&/v2-321e6514bcab9f31e3e4233efea80898_b.jp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304&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p&结果就是联合国军疯狂的向志愿军阵地倾泻炮火。&/p&&p&&i&1951年夏一个美军M101型105毫米榴弹炮阵地&/i&&/p&&img src=&/v2-9f2fcd7f_b.jpg&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38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3& data-original=&/v2-9f2fcd7f_r.jpg&&&p&&i&1951年夏一个韩军M110型203毫米榴弹炮阵地&/i&&/p&&img src=&/v2-ce14fbbe7db78c8ac3897dc_b.jpg& data-rawwidth=&473& data-rawheight=&3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3& data-original=&/v2-ce14fbbe7db78c8ac3897dc_r.jpg&&&p&&i&战后留下的炮弹壳足以堆成一座座小山&/i&&/p&&img src=&/v2-9b579e1bd247f7c4a312a9cefa74dbd2_b.jpg& data-rawwidth=&564& data-rawheight=&4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4& data-original=&/v2-9b579e1bd247f7c4a312a9cefa74dbd2_r.jpg&&&p&不过这也是二战前后美国陆军将领的一贯作风,作风硬朗,意志顽强,敢打敢拼,但能用炮弹解决的战斗,尽量不用血肉去拼。节约生命比节约炮弹要重要的得多&/p&&p&只是范式这炮弹消耗量让后勤部门蛋疼不已。临近战争结束,美军居然出现了弹药紧缺的问题&/p&&p&&i&日,澳大利亚报纸《堪培拉时报》(The Canberra Times)就报道了战争期间美军弹药紧缺的问题&/i&&/p&&img src=&/v2-810bea439a17f0b19d5bb86_b.jpg& data-rawwidth=&617& data-rawheight=&4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7& data-original=&/v2-810bea439a17f0b19d5bb86_r.jpg&&&p&最后,就个人生活而言,如知友说的,他确实是个不幸的人。快耳顺之年却痛失爱子,而且是在同一战场。日其独子小詹姆斯 范弗利特在驾驶B-26轰炸机执行任务时被志愿军的高炮击落阵亡&/p&&p&&i&当时还仅报道其独子失踪,后被证实阵亡。&/i&&/p&&img src=&/v2-fb6d8937_b.jpg& data-rawwidth=&700& data-rawheight=&50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0& data-original=&/v2-fb6d8937_r.jpg&&&p&而他们自己却非常长寿,一直到1992年以百岁高龄辞世。&/p&&p&-----------------------------------------------------------------------------------------------------------------------&/p&&p&如果说范弗利特给PLA留下什么印象,那大概就是炮火覆盖可以变态到什么程度,以及军队的后勤有多么重要&/p&&p&其实对炮兵的重视并非始自朝鲜战争。早在抗日期间(就是李云龙那个年代)坚持敌后抗战的八路军就意识到火炮对步兵支援的重要性。从简易的迫击炮到92式步兵炮,八路军在从日军那里缴获到的几门炮身上开始接触到炮兵的概念&/p&&p&&i&进行迫击炮训练的八路军战士&/i&&/p&&img src=&/v2-48cad379c9afec46d210e364c06be2ea_b.jpg& data-rawwidth=&615& data-rawheight=&5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15& data-original=&/v2-48cad379c9afec46d210e364c06be2ea_r.jpg&&&p&&i&进行92式步兵炮操练的八路军士兵&/i&&/p&&img src=&/v2-013af385c85cabd0322c3b_b.jpg& data-rawwidth=&768& data-rawheight=&43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68& data-original=&/v2-013af385c85cabd0322c3b_r.jpg&&&p&&i&八路军也缴获了不少简易炮瞄设备&/i&&/p&&img src=&/v2-73aad2afc_b.jpg& data-rawwidth=&372& data-rawheight=&46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2&&&p&到后来的解放战争,从东北民主联军发动官兵在东北大地上搜罗日军遗留的火炮弹药,到后来缴获的成批国军的各型火炮,PLA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炮兵部队。&/p&&p&&i&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的炮兵群&/i&&/p&&img src=&/bb086f17fddfdb19c67b_b.jpg& data-rawwidth=&391& data-rawheight=&22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1&&&p&&i&1951年春被联合军俘获的志愿军火炮。包括45毫米,72毫米反坦克炮,76毫米,122毫米榴弹炮&/i&&/p&&img src=&/v2-e69a383f4f623667aafb1f55b105fe60_b.jpg& data-rawwidth=&428& data-rawheight=&3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28& data-original=&/v2-e69a383f4f623667aafb1f55b105fe60_r.jpg&&&br&&p&但是,直到遇上范弗利特,PLA才意识到,炮兵可以如此深刻的影响战局,炮火覆盖可以是如此规模。虽然日军和国军让认识到炮兵的重要性,可范弗利特却是实实在在的让PLA见识了炮兵的恐怖威力和弹药量的丧心病狂,从此患上炸逼综合症至今&/p&&p&后来,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开始建立自己的火炮与炮弹生产线。&/p&&p&后来,到了对越自卫反击战时,装备有国产各型火炮的PLA发现自己也成了大炸逼,还打出了自己的范弗利特弹药量。&/p&&p&&i&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PLA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群&/i&&/p&&img src=&/v2-1a4b85ad9cd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v2-1a4b85ad9cdb_r.jpg&&&p&&i&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一个PLA的66式152毫米加榴炮阵地&/i&&/p&&img src=&/v2-e48e37ba42e0cc647ec28d38c132ce3d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50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e48e37ba42e0cc647ec28d38c132ce3d_r.jpg&&&p&&i&向越军倾泻火力的54式122毫米榴弹炮&/i&&/p&&img src=&/v2-af8b0c4d5bbb32db845bdb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3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af8b0c4d5bbb32db845bdb_r.jpg&&&p&&i&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为70式130毫米火箭炮装填弹药的PLA士兵&/i&&/p&&img src=&/v2-bd63f8c572b_b.jpg& data-rawwidth=&750& data-rawheight=&39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50& data-original=&/v2-bd63f8c572b_r.jpg&&&p&在对越反击战打响之初,虽然我军攻势凌厉,连克越南北部边境城市,但因为之前文革多年对军队的冲击,军队尤其是单兵素养并不如长期经历战争的越军官兵,而我军的大批量的各型火炮就很好的弥补了我军的短处,并对越军造成极大杀伤。不能自主大规模量产火炮和弹药的越南只能让自己的军队忍受中方疯狂的炮火倾泻。&/p&&p&整个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我军出动48个炮兵团,共消耗炮弹106万发(当年的范弗利特在9日内消耗了36万发炮弹),而越军参战的只有9个炮兵团。而且PLA的弹药补给规模是越军远远不能比的。&/p&&p&据一些对越作战的老兵回忆,几轮炮火覆盖后,当他们冲上越军阵地的时候,阵地上几乎都是被炸得残缺不全的越军尸体,弥漫着呛人的硝烟味和人肉的腐臭味,甚至连老鼠都被炸出了地面。&/p&&p&这或许就是范弗里特对中国军队建设的意义&/p&&p&--------------------------------------------------------------------------------&/p&&p&转念一想,其实暮年丧子的范弗利特未必算得上不幸。战争本来就是生与死的拼杀,太祖的儿子都牺牲在这片战场上了,何况他一个将军。而想一想在他打出范弗里特弹药量前后,又有多少儿子,兄弟,父亲,丈夫死在他的手里?&/p&&img src=&/v2-e1bfcd148ca630ecebf059_b.jpg& data-rawwidth=&631& data-rawheight=&41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31& data-original=&/v2-e1bfcd148ca630ecebf059_r.jpg&&&br&&img src=&/v2-5c0913dfc763b6dada473c0_b.jpg& data-rawwidth=&642& data-rawheight=&43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2& data-original=&/v2-5c0913dfc763b6dada473c0_r.jpg&&&br&&img src=&/v2-7d7a511ef5dc514982caf_b.jpg& data-rawwidth=&609& data-rawheight=&4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9& data-original=&/v2-7d7a511ef5dc514982caf_r.jpg&&&br&&img src=&/v2-95f815a1fe99cc34646e68_b.jpg& data-rawwidth=&597& data-rawheight=&4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97& data-original=&/v2-95f815a1fe99cc34646e68_r.jpg&&&p&War, war never changes....&/p&&p&--------------------------------------------------------------------------------------------------------&/p&&p&等等,是不是因为写的太使劲了,反而没人注意到我其实是在嘲讽他吗?我说他是美国派的将军,其实是嘲讽语气呀2333333&/p&&br&&img src=&/v2-8fef57892ecfaaa75be8a_b.jpg& data-rawwidth=&151& data-rawheight=&2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51&&
非常美国派的将军。 首先,出身根正苗红的西点军校,而且他入学的1911年那一届(即1915届毕业生)被称为“ The class the stars fell on”(将星聚落),很多之后如雷贯耳的二战名将都出身自这一届毕业生。与范弗里特同届的,有五星上将两名,艾森豪威尔和…
日本人耻的是战争没有打赢,耻的是侵略战争完成得不好,没有耻过战争中犯过的罪行。&br&&br&坦率说,若不是德国被分割占领,列强环伺,他们的反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日本人刚反省没多久,就成为遏制红色扩张的一环,成为美国人扶持对象被放松狗链了。所谓是非公理,很多时候终不如现实利益重要。
日本人耻的是战争没有打赢,耻的是侵略战争完成得不好,没有耻过战争中犯过的罪行。 坦率说,若不是德国被分割占领,列强环伺,他们的反省也不会好到哪里去。日本人刚反省没多久,就成为遏制红色扩张的一环,成为美国人扶持对象被放松狗链了。所谓是非公理…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日本政府是坏的,但日本人民是好的。&br&事实上,无论是日本人民、美国人民、还是中国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当然在这里&b&我并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如此:&br&&/b&&blockquote&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勒庞的《乌合之众》&br&&/blockquote&&br&而这正是这部电影的意义所在,他时刻提醒我们,人类是多么残忍、可怕,只有正视这段历史,理解侵略战争的残忍,我们才能避免下一次战争的发生。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有一个误区:日本政府是坏的,但日本人民是好的。 事实上,无论是日本人民、美国人民、还是中国人民甚至是世界人民,当然在这里我并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如此: 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
淞沪战后一片狼藉,精锐军队都被重创,而且撤退混乱大大加剧了缺编数额。南京战前已不具备死守的任何资本,连能动用军队人数都是低于日军的,不仅主战派如桂系李白等主张放弃(无力再战),连亲日的主和派何应钦张群徐永昌也主张不打(避免扩大冲突)&br&&br&但是头头是蒋介石,坦白讲,我朝历史上的昏君庸君比较多,比一下千古完人其实并不算多LOW,但是光头做的有件事却是可以LOW进前十的,那就是蒋对日宣战的正式日期是日,珍珠港事变之后两天,918事变后的10年零3月。&br&&br&蒋公嘛,一直是两只手准备的,好歹自己是老板,投降做别人手下这种事自然是第二手准备,打是要打的,但是鉴于貌似打不赢,所以后路是要留的。&br&&br&那么南京守还是不守呢?蒋公说,守。因为遥远的日内瓦还有另一个战场要支援——国联的嘴炮宫,蒋公正要洋大人主持公道。战场上多撑一日,能给嘴炮官们底气不说,最起码还能给他们多喷一天的时间嘛~&br&&br&想想今天的仙岛,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br&&br&蒋公说了,南京是首都所在,有碍国际观瞻,所以在座各位粗来个背锅的来南京抗一下。&br&&br&讲道理,楼上诸位把南京当蒋公抗日丰碑的,历史本来是有可能顺从你们意志的,因为但凡需要背锅的时候,中国总有硬骨头站出来挡在敌人的血盆大口面前,用命也要硌掉敌人几颗牙。历史上不乏这种人,党国再烂,三五个愿意这么整的愣头青估计还是有的。照正常剧本,某有节气的将军站了出来,死守都城,城破不屈,好让几十年后你们这些图样的看客,可以说国府虽然弱,但是是认真抵抗了的,有骨气的云云&br&&br&&br&”现在敌人已迫近首都。首都是国父陵寝所在地,值此大敌当前,南京如不牺牲一二员大将,我们不仅对不起总理在天之灵,更对不起我们的最高统帅。本人主张死守南京,和敌人拼到底!”&br&&br&果然,还是有人站出来了,讲的还很有道理,对嘛来个硬骨头意思一下。官也不小,一级上将,还是35年的一级上将,唐生智。&br&&br&和大家想的都不太一样,好像这个人不是硬骨头愣头青一类的,这话从这个冷板凳选手嘴里说出来,现场气氛很尴尬。以至于李宗仁都对这么一个要主动去填坑而且不怎么熟的人都皱了皱眉,说了句:”孟潇,你真了不起啊!“&br&&br&至于为毛唐生智突然要去填坑,李宗仁回忆录里的说法是,这人冷板凳多年想借南京重新掌握兵权东山再起,想权想疯了连老虎嘴边的肉也要吃。&br&&br&台湾有书写说,唐生智想东山再起是其一,更重要的是唐手下有顾姓大仙给唐算了一卦,说唐是金陵王,南京是唐的福地,而且算定日军不会进攻南京。&br&&br&弱有弱的活法,有弱的打开方式,所谓“弱小和无知不是文明的生存障碍,傲慢才是”,看来不仅傲慢是,大仙也是。神智上最后一丝清明,投机客和一座城池无数百姓的最后一点共同利益,就这么莫名其妙被玄学这种东西抹掉了。&br&&br&于是乎本来硬骨头该做的事,就被一个打开方式很奇怪的板凳选手做了。&br&&br&一个寄希望与国际观瞻的领袖,一个早就变质而且还在利益争斗中落败的同盟会老泼皮,一个大仙,以及数万残军&br&&br&你们说国府弱,打不赢,呵呵,你们啊,还是不明白有多弱。&br&&br&(以下粘自以前的回答,你们那些不听劝非要关注我的人别后悔~)&br&&br&果然,想翻身的唐第一件事就是扩军,拉残军拉新军,把自己手下军队从八万6千增加到15万&br&&br&然后为了显示决心,让驻守下关的36师守住渡口不准撤退,可以开枪,下关对岸浦口守军对于撤退的军队也可以开枪,而且凿沉了渡船,誓言破釜沉舟和敌人血战~~&br&&br&话说凿船这事究竟是做样子还是真的凿了大量的船不清楚,本来的船够不够也不清楚,反正有一样是肯定的,就是凿了以后船肯定是不够用了&br&&br&12月5日,前哨和日军交战,7日,松井石根对唐生智劝降,唐生智“应以与阵地共存亡之决心尽力固守,决不许轻弃寸土”,9日,日军肃清外围,松井对唐空投最后通牒,唐不予理睬,10日日军总攻,11日日军攻陷芜湖,南京彻底成为孤城,12日城垣城楼被日军炮火摧毁,多地守军退入街巷。&br&&br&12日晚,唐生智开会,下令撤退,与会军师长一半以上拿到撤退命令后没有返回自己司令部而是直接带着金银细软去往下关渡口,各显神通拿出藏好的船当晚撤走,命令都没有传下去,跑得比唐还快,以至于唐第二天跑去下关的时候下关已经被各路听闻长官逃走的溃兵们挤得水泻不同,36师督战队此时尚能勉强维持局面,检查文件放行,据防守挹江门的36师工兵营营长萧兆庚回忆,唐本人在三辆坦克开路下,不顾人流喊话轧死轧伤无数到达渡口。再往后,堵在下关的人流汽车,踩死的尸体,数米之高,无数人踩着不能移动的汽车和尸体从墙头上跃入关内渡口,36师没有收到撤退命令,按先前的命令开火射击,溃军还击,死伤无数,最后挡不住溃军人流挤过阻拦涌入渡口&br&&br&这并木有卵用,因为并木有船,有限的船上都是各路手眼通天的军官和军官的家眷细软,为了活命无数人在隆冬泅渡长江,绝大部分冻毙,不过稍微让这些冤魂觉得欣慰一点的是,那些坐上船的货,也没那么好运气,因为唐生智并没有给对岸浦口守军下令允许撤退,所以浦口守军对着这些船开枪(包括他自己的,不过他又下了不对他船开枪的命令),日军火炮飞机也在对着江面射击,死伤无数。87师参谋李文秀回忆说有五万人死于渡江,这个数字不一定靠谱,但是肯定在两万以上。而游过长江的生还者只有200余人。&br&&br&然后是剩下不会水的溃军,只好放下武器投降,下关,草鞋峡,6天后,被铅丝反绑双手,机枪扫射加汽油焚化,54000降军被屠杀&br&&br&还有相当数量的溃军丢弃武器军装,躲往平民区,还有相当数量逃亡中立使馆区,这引来日军大规模搜捕,碰到壮年男性就扣押拘禁然后屠杀,因为溃军进入使馆区,日军以搜捕名义也进入中立区,无数在此躲避的难民因此遇难。除了少量选择往城外突围的部队外,10万人溃散溺毙被屠杀。&br&&br&&a href=&/question/& class=&internal&&唐生智在南京保卫战的指挥上是否失当? - 中国近代史&/a&这个答案下有远比我描述更不堪的详细回答。&br&&br&&br&&br&对不起,国府太弱,弱到连一个视死如归的愣头青都没能派出来打一场给你们流泪的南京保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大片德国大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