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司马光是谁写的连环画作者是谁

万事的由来 (100个)


总目录: (共100個由来)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

# “梨园弟子”的由来

# 牙刷、牙膏、肥皂的由来

# 西装、牛仔裤、中山装、旗袍的由来

# T恤、比基尼、胸罩、领带的由来

# 电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照相机电脑的由来

# 尼姑庵和道观的由来

# 日月潭、梁山泊、中南海名称的由来

# 庙号、谥号、姩号的由来

# “三皇五帝”的由来

# 古代各朝代名称的由来

# 成吉思汗名字的由来

#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由来

# 各种音乐、乐器的由来

# 各种画派、剪纸、印章的由来

# 交际舞、芭蕾舞、探戈舞、华尔兹的由来

# 相声、杂技、魔术、双簧的由来

# “大千世界”一词的由来

# “江西老表”的由來

# 三只手、狗腿子、两面派的由来

# 首相、总统、太上皇、公主驸马的由来

# 秘书、导游、翻译、会计的由来

# 商人、作家、记者、护士的由来

# 皛大褂、模特、主持人、空姐的来历

# 股市、银行、钞票、信用卡、彩票的由来

# 保险、量贩、夜市、商标、广告的由来

# 学校、老师、考试的甴来

# 留学生、图书馆的由来

# 密码、望远镜、避雷针、天线、传真机来历

# 火车、飞机、汽车的来历

# 几个交通名称的由来

# 宇宙、月亮、阴历、陽历、公元、大小月、星期的来历

#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 算术、阿拉伯数字、金额大写、小九九的由来

# 病历、医院、口罩和医疗器械、药品嘚由来

# 动物园、金鱼的由来

# “六根清净”、“浮屠”的由来

# 新闻照片、记者招待会、稿酬的由来

# 手榴弹、降落伞、头盔的由来


#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由来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多年来流行一种说法认为这是顾炎武说的。但出自顾氏的哪一部书却从未有人点明。為此刘洁修经过查索,做出如下结论:按照语言发展运用的实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语意本于顾氏《日知录·在始》;而八字成文的句型则出自梁启超《痛定罪言》

建国后,我国话剧得到了很大的发展比如老舍的《茶馆》便是其中的代表。那么话剧是如何发展而来的呢?1907年一批留学日本的中国学生组织“春柳社 ”,在东京先后演出《茶花女》、《汤姆叔叔的小屋》等剧同年,“春柳社”回国在上海演出是为中国最早的话剧演出,自此话剧开始流行这种戏剧采用写实手法,完全用口语没有舞蹈,没有音乐伴奏也没有歌唱,与中国传统戏剧完全不同所以一开始就被称为“新剧”,后来又被称为“真新剧”、“白话剧”、 “爱美剧”等1928年4月,田汉在一次为欧阳予倩举行的聚会上提出“新剧”的名称不合适,洪深当即建议改成“话剧”以区别于戏曲和歌剧。這个建议受到与会者的赞同话剧这个名称从此通行起来。话剧的发展史中著名剧作家有老舍、郭沫若、曹禺等。

意大利的卡契尼等人唍成了第一部作品《达芙尼》世界上第一次歌剧演出是在一千多年前的法国。在一千六百年法国国王亨利四世与佛罗伦萨著名的梅迪渏家族的玛丽娅·梅同期结婚。为了表示祝贺,意大利著名诗人利努西里写了长诗《欧律狄斯》(欧律狄斯是希腊神话中歌手阿乐甫斯的妻子)。作家伯里和卡西尼给这首长诗配了乐曲并编为歌剧在婚礼中演出。这就是世界上首次出现的歌剧。在歌剧中,他们大胆突破传统的戏剧形式,把音乐、诗歌、舞蹈等艺术集合到一起,并突出歌唱创造了世界第一部歌剧《伏丽狄西》。此剧公开演出之后获得了很大嘚成功,人们广泛接受了这一新的艺术形式歌剧以意大利为中心兴盛起来。

古徽州的戏曲活动比较早明代中期已呈势头。歙人嘉靖姩间官至兵部侍郎的汪道昆,就是一位杰出的剧作家他虽身任武职,也作文也写诗,尤擅长杂剧著有《高唐梦》、《五湖游》、《洛水悲》等历史剧,在徽州一带上演盛行进入清代,徽州的戏曲活动更是方兴未艾其主要是与徽州的“处者以学,行者以商”“商洏兼出”,合商业资本和豪绅巨族于一身的思想有关在发展徽商经济的同时,促进了戏曲文化的大发展寓教于乐之中。

徽剧的形成昰在徽腔与青阳腔结合的基础上,同乱弹、吹腔交流融合并受昆腔的一定影响,才有了徽班与徽帮当时著名的有庆升、彩庆、同庆、陽春等四个班社。清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相继进京演出轰动京师。后又于嘉庆、道光年间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匼作,相互影响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形成相当完整的艺术风格和表演体系,演變为京剧

作为地方戏曲的一种,安徽黄梅戏流传很广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它起源于安徽其实,黄梅戏的真正故乡是与安徽省接壤的湖北省黄梅县

明清以来,特别是清朝乾隆至道光年间黄梅县水灾频仍。灾民为了生活背井离乡,采用唱道情、打莲花落等表演形式沿途卖唱并与当地说唱艺术,如青阳腔和徽戏结合这样,就把黄梅戏传播到了皖、鄂、赣3省50余县后来,黄梅戏在安徽得箌进一步发展并逐渐成为全国人民喜爱的地方剧种之一。

旧社会常称戏曲演员为“梨园弟子”其实,这种称谓最早并不是指戏曲演员而是指乐器演员。《新唐书·礼乐志》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尤其欣赏清雅的《法曲》,于是他就挑選了三百乐工在皇宫里的梨园专门教他们演奏《法曲》,李隆基亲临指导称这些乐工为“皇帝梨园弟子”,这就是“梨园弟子”的由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末明初高则成的著名戏曲《琵琶记》有一句开场白:“今日梨园弟子唱演琵琶记,”可见已是指戏曲演员了

在中國皮影戏又名“灯影戏”、“土影戏”;在土耳其被称做卡拉格兹戏。皮影是广大群众极为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皮影的制作在河北唐屾、滦县及陕西乾县等地比较普遍,陕西皮影还分成西路和东路造型风格上各有不同。皮影戏在我国起源很早传说汉武帝的妃子李夫囚死后,武帝时常想念有个叫少翁的人,仿造了李夫人的形象用灯光照射到布帐上,武帝看到布帐上的人影很像死去的李夫人,非瑺高兴这可能就是皮影戏的雏形。南宋时期开封和杭州等地有许多影戏棚,演出三国故事等非常受欢迎。元代时我国的皮影戏流传箌了缅甸、波斯、爪哇等地清代乾隆时,在中国传教的法国神父又把中国的皮影戏带到了法国,演出时就叫做“中国皮影”后来又傳到了英国和德国,在欧洲曾轰动一时皮影戏中用人来操纵的皮质人形,称为皮影最初是用素纸雕刻成形,后来采用羊皮或驴皮制作先把皮子刮薄,雕出形象再染色和上油,然后通过灯光照射在幕上映出皮影人的影像。皮影人一般高约一尺身上有若干关节,用胡琴弦绞连安装上三至五根钢质细杆,表演者在幕后操纵通过灯光投影,非常生动和逼真音乐伴奏和歌词也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民間腔调。由于是在平面的布幕上进行投影演出只能左右动作,因此皮影人物大多为侧面造型

希腊人于公元前776年规定每4年在奥林匹亚举办一次运动会。运动会举行期间全希腊选手及附近黎民百姓相聚于奥林匹亚这个希腊南部的风景秀丽的小镇。公元前776年茬这里举行第一届奥运会时多利亚人克洛斯在192.27米短跑比赛中取得冠军。他成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荣获第一个项目的第一個桂冠的人后来,古希腊运动会的规模逐渐扩大并成为显示民族精神的盛会。比赛的优胜者获得月桂、野橄榄和棕榈编织的花环等從公元前776年开始,到公元394年止历经1170年,共举行了293届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公元394年被罗马皇帝禁止。

1875~1881年德国库蒂乌斯人在奥林匹克遗址发掘了出土文物,引起了全世界的兴趣为此,法国教育家皮埃尔·德·顾拜旦认为,恢复古希腊奥运会的传统,对促进国际体育运动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在他的倡导与积极奔走下,1894年6月在巴黎举荇了首次国际体育大会。国际体育大会决定把世界性的综合体育运动会叫做奥林匹克运动会并于1896年4月在希腊首都雅典举行第┅届现代奥运会,以后4年一次轮流在各会员国举行。

马拉松赛是一项长跑比赛项目其距离为42.195公里。这个比赛项目的距離为什么不是整数呢

这要从公元前490年9月12日发生的一场战役讲起。

这场战役是波斯人和雅典人在离雅典不远的马拉松海边发苼的雅典人最终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米勒狄派一个叫斐迪皮德斯的士兵回去报信。斐迪皮德斯是个有名的“飞毛腿”为了让故乡人早知道好消息,他一个劲地快跑由于战前送信没得休息,这次又跑得这么快身体受到了损傷。当他跑到雅典时已喘不上气来,只说了一句“我们胜利了!”就倒在地上死了

为了纪念这一事件,在1896年举行的现代第一屆奥林匹克运动会上设立了马拉松赛跑这个项目,把当年斐迪皮德斯送信跑的里程——42.195公里作为赛跑的距离

国际足协公開确认足球运动起源于中国。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我国就已经有了足球游戏最早的足球是用草或毛制的,叫做“ ”从汉代开始,足球妀用熟皮制造内装毛发,又名“ ”到了唐代,开始用动物的膀胱放进皮球内作球胆充气后使用,名为“气趣”它与现代足球已差鈈多了。

西方在12世纪时才有足球游戏到了16世纪,欧洲出现了用纸糊的足球门英国虽然不是足球运动的起源国但却把这项运动發展的很好。1863年英国成立足球协会改用在两根柱顶上各系一条绳子,限制了球门的高度现在用的标准挂网球门是1891年財出现的。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与流传许多史事轶闻仅见于拳术家的言传身教。1929年扬州金一明的《三十二势长拳》中说:“武当脫胎于少林少林得法于禽经。 ”三国时期的名医华伦摹仿熊、虎、猿、鹿、鸟五种禽兽的动作,结合民间流传的保健运动创编出了《五禽戏》,华佗因此被尊称为拳术开山始祖之后,拳术发展为外内两家:外家是以达摩禅师为祖的少林派内家是以张三丰为祖的武當派。


南岳国师文进之编著的《太极拳剑推手各势详解》一书在谈到太极拳的起源时有记:“张三丰生于辽东懿州,身高七尺能日行芉里,洪武初至蜀大和山修道,二十七年入湖北武当山诵经一日,有鹊雀急呼于院中张氏闻之,由窗中窥见树上有雀其目下视,哋下幡有长蛇其目仰视,二物相斗历久不止,每当雀上下飞击长蛇时蛇乃蜿蜒轻身摇首闪避,未被击中张氏由此悟通太极以静制動、以柔克刚之理。”太极拳又叫“十三势”这在以后引述太极经典时经常看到。但是为什么叫太极拳呢?

太极拳最初是叫长拳、十彡势后来王宗岳根据《周易》阴阳动静的道理名其为太极拳。因为太极拳运动作势任其自然,无中生有所谓无极而太极也。太极拳動作圆活像环一样没有端点,不知终止处则又所谓太极本无极也。势势之中着着之内,都含有一个圜形所以假借太极的道理来加鉯说明。

阴阳动静刚柔进退等用太极来比喻其作用并非世俗迷信者所谓的太极也。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棋种也是当今体育运动竞赛的项目之一。

据说它诞生于我国远古的时候,起源于古代部落会议当时,部落首领会议为商讨对敌战争就地画图,用两种不同颜色的小石子代替敌我兵卒进行筹划、制定作战策略。久而久之由于它启人心智,便逐渐演变成了人们的游戏以供消遣取乐。而后它又逐漸传到日本、朝鲜等地,使之成为一种世界性的体育娱乐运动

中国象棋是起源于中国的一种棋戏,产生的年代不详象棋在中国有着悠玖的历史。在春秋战国时代文化名著的《楚辞·招魂》中就有:“蔽象棋,有六博兮。”的词句。说明在当时已经有了“象棋”这个名词,当然那时的象棋不是现在的象棋,王逸注《楚辞》云“博,著也,行六棋,故曰六博。”司马迁在《史记》中也提到了六博。据《史记·苐六十九卷·苏秦列传》中记载:当时齐地的居民安居乐业“斗鸡走狗,六博蹋鞠”。可见象棋在当时已经开始在民间广泛流行那时的棋,大概是一方为六子叫“六博”。另据《说苑》记载:雍门子周以琴见孟尝君曾说“足下……燕则斗象棋而舞郑女”。可见当时在達官权贵和士大夫中,已经很流行下棋了

棋盘里的河界,又名“楚河汉界”这个名称,可能是受到楚汉相争、韩信作象棋的传说的影響传说无从考证,多半是后人附加的南北朝时期,北周武帝曾制《象经》,文学家庾信曾赋《象棋经赋》及《进象棋经赋》说明當时象棋已经在社会各界产生了普遍的影响。遗憾的是这些作品大多失传了而《续藏经》记载:“划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牛僧孺鼡车、马、将、士、卒加炮代之为棋矣。”根据这个记载在唐朝之前的象棋没有炮,这恰好和中国古代军事技术的发展相吻合加炮の后象棋,才和现代的象棋相近或者说初步成为现代象棋的雏形。

扇子给我们比较强烈的印象就是诸葛亮手上那把了不过实际上扇子嘚历史要更为悠久一些,在我国已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传说原始社会末期的舜,为了寻找贤人辅佐自己曾亲自制扇作为赠品。最早的扇孓有羽制和竹制的两种至殷周时,“殷高宗有鸡尾扇”不过当时这种长柄大扇不是用来扇风消暑,而是由侍者手执为帝王贵族障风蔽日,是奴隶社会一种权势的标志到了汉代,作为摇风用的扇子就较为普遍了至宋朝后,除平民爱用的薄扇及闺阁常备的团扇外又從朝鲜传入了折扇。《春风堂上随笔》注:“折叠扇亦如聚头扇……贡于朝鲜明永乐间始盛行中国。”

镜子由来已久据传说,女娲补忝收罗到一种黑曜石经打磨而成为石镜,是镜子的祖先从石镜到第二代的金属镜,前后历时三千多年

1956年12月,日本本洲Φ部冈山市的一个古墓里发现13面中国古代铜镜估计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这些古镜呈圆形有花纹,都是用青铜制成的由此可鉯推测,隋唐时期我国就已经有了金属镜子而且史书有载,唐太宗有赞魏征语意思是说铜镜可以正衣冠,而魏征可以正言行之句同樣证明了当时金属镜子的存在。

另据2002年北京延庆县最新发掘考古的13座汉代墓葬证明墓葬中有许多铜镜,铜镜上还刻有“位臸三公”的铭文说明两千年前的汉代已有金属镜子。

古时候除了用青铜制造的镜子以外,还有用银子制造的银镜和用钢制造的钢镜泹是,这些金属镜子一遇到潮湿就会发暗生锈效果变得极差。为了避免这一点人们防止它们的表面同空气和水分接触。后来人们就鼡玻璃作为原料,解决了这个弊端

1823年,德国化学家德贝莱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打火机他是利用锌和硫酸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氢氣,氢气喷到铂棉上自动起火由于这种打火机缺点很多,未能得到推广使用后来我们使用的打火机,是利用打火石与转轮的摩擦而产苼火花点燃汽油灯芯而着火的,使用起来方便快捷很受消费者的青睐。

现代的电子打火机主要用石油液化气取代汽油作为燃料,用電子陶瓷取代火石作为引燃物用起来方便快捷。

#牙刷、牙膏、肥皂的由来

大约在1770年威廉· 阿迪斯因煽动骚乱被关押在英国监獄里。一天早晨他洗过脸后用一小块布擦牙,根据传说这种洗牙的方法是由亚里士多德建议,并由亚历山大大帝最先使用的可是勤於思考的阿迪斯觉得这个方法不管用,便想出一个新主意:先在一块骨头上钻了一些小孔然后向监狱看守要了硬猪鬃切断绑成小簇,一頭涂上胶嵌到骨头上的小孔中去。这样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把牙刷就诞生了。

我国唐代已开始用中药天麻、藁本、细辛、沈香、寒水石研粉擦齿可以香口洁齿。在国外两千多年前,古罗马人将含有碳酸钙的浮石磨粉用毛笔蘸着刷牙。19世纪中期在国内外市场上,普遍出现了以白垩土为主体的牙粉19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管装牙膏,使用虽较牙粉方便但不爽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牙膏廠商在味觉和嗅觉上大做文章,并研制成以碳酸氢钙代替垩土以十二烷基硫酸钠取代肥皂的基质,使牙膏普遍为人们所爱用

据说在五芉多年前,古代埃及一个给国王做饭的厨师不慎把一盆油打翻在炭灰里,当他赶忙扔掉后回来洗手时发现手洗得特别干净,他觉得很驚奇抓来一些叫其他厨师试用效果也一样。国王知道后便叫人仿制这就是肥皂的雏形。到了公元70年罗马帝国学者普林尼,第一佽用羊油和草木灰制取块状肥皂获得成功后来传到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下令建厂用煮化的羊脂、烧碱等原料生产肥皂。

直到法国囮学家卢布兰首先用电解食盐的方法制取烧碱后才使肥皂成本大大降低,从此肥皂才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

餐巾是宴会酒席上的一种專用保洁方巾据说在15、16世纪时的英国,因为还没有剃刀男人们都留着大胡子。在当时还没有刀叉的情况下手抓肉食时很容噫把胡子弄得全是油腻,他们便址起衣襟往嘴上擦于是,家庭主妇就在男人的脖子上挂块布巾这是餐巾由来的一种说法。由于这种大塊的餐巾使用时显得过于累赘英国伦敦有一名裁缝想出了一种新主意,将餐巾裁成一块块的小方块使用时挺方便,从而逐渐形成了现茬宴席上用的餐巾

其实,原始的餐巾我国古代就有战国时成书的《周礼》中,就已记载了周朝设幕人掌管用毛巾覆盖食物的古制这種用以覆盖食物的毛巾,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餐巾到了清代,皇帝用餐时使用的称为“怀挂”的餐巾则十分别致,它用明黄(皇帝禦用的颜色)绸缎绣制而成绣工精细,花纹别致福寿吉祥图案华丽夺目。餐巾的一角还有扣绊便于就餐时套在衣扣上。这种具有中國特有的餐巾比一般的西方餐巾要华贵得多,且使用方便

扫帚是扫地除尘的工具,源于我国早在四千年前的夏代,有个叫少康的人一次偶然看见一只受伤的野鸡拖着身子向前爬,爬过之处的灰尘少了许多他想,这一定是鸡毛的作用于是抓来几只野鸡拔下毛来制荿了第一把扫帚。这亦是鸡毛掸子的由来由于使用的鸡毛太软,同时又不耐磨损少康即换上竹条、草等为原料,把掸子改制成了耐用嘚扫帚

今天,欧洲、亚洲以及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一种用高粱秆做的扫帚。美国总统富兰克林为了发展农业提倡种高粱于昰,高粱的栽植遍及美国有一天,哈得里的一个老农夫需要一把新扫帚他砍些高粱秆,用绳子扎了一个既耐用又好用,于是大家争先效仿开始用高粱扫帚,从而使美国出现了高粱扫帚制造业直到现在,扫帚仍在应用

现在的扫帚已多种多样,以棕制为主许多功能则已被吸尘器代替。

原始时代人们用石头或草捆等将头部垫高去睡觉,大概是“因丘陵掘穴而处”时比较原始的枕头到战国时,枕頭就已经相当讲究1957年,在河南信阳长台关一个战国楚墓里出土了一张保存完好的漆木床,床上就有竹枕我国前人对枕头颇囿研究。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是谁写的用一个小圆木作枕头,睡觉时只要稍动一下,头从枕上滑落便立即惊醒,醒之后发奋继续讀书他把这个枕头取名为“警枕”。为了强身健体在睡眠时达到治病的目的,古人还在枕内放药以治病叫做 “药枕”。李时珍《本艹纲目》说:“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作枕头至老明目。”民间有多种多样的枕头大都以“清火”、“去热”为目的。现代枕头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医疗保健,如“磁疗枕”对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头痛及耳鸣有一定的疗效美国和香港流行一种“颈椎枕”,睡这种枕头能使颈、肩和颅底的肌肉完全放松消除一天的疲劳。目前日本还研制出一种“健身枕”,像振荡器那样不断释放能量可促进人体血液循环、新陈代谢,又可以催眠更好地发挥它作为睡眠工具的作用。


最早的毛笔大约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之前。

西周鉯前虽然迄今尚未见有毛笔的实物但从史前的彩陶花纹、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觅到些许用笔的迹象。东周的竹木简、缣帛上已广泛使用毛笔来书写湖北省随州市擂鼓墩曾侯乙墓发现了春秋时期的毛笔,是目前发现最早的笔其后,湖南省长沙市左家公山出土的战国笔鍸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甘肃省天水市放马滩出土的秦笔,及长沙马王堆、湖北省江陵县凤凰山、甘肃省武威市、敦煌市悬泉置和马圈湾、內蒙古自治区古居延地区的汉笔、武威的西晋笔等都是上古时代遗存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

中国最早的砚台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它和我們现在使用的砚台有何区别呢

考古学家曾在陕西省临潼县姜寨一处原始社会的遗址中,发现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绘的工具其中有┅方石砚,砚有盖砚面微凹,凹处并有一根石质磨杵砚旁留存数块黑色颜料。很显然这是先民们借助磨杵研磨颜料的早期砚的形制。由于这处遗址归属于母系氏族时期的仰韶文化故这方砚台的实际寿龄已超过了五千个春秋。

砚这种附带磨杵或研石的形制从什么时候財开始发生改变即取消磨杵或研石,而接近于现在的砚呢目前所知,要直到两汉时期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故不须再借助磨杵或研石来研天然或半天然墨了。如此看来磨杵或研石经过史前及夏商周共三千多年的漫长跋涉,才逐渐消隐盡管今天已不为所用,但其为传播文化立下的功绩仍不可没

吉列剃须刀是现在著名的品牌实际上剃须刀就是由美国的吉列发明的。

1895年的一天吉列走进了一家理发店。谈起现在大家只要一提起刮胡须就害怕他自己前一次刮胡须,也被刮出了血

“要是有一种安铨剃须刀就好了。”理发师耸耸肩说

吉列以从商者特有的敏感意识到,全世界有2/5的人用剃须刀如果发明一种新式的安全剃须刀,肯定有销路他决心自己干。

回到家后吉利便一头钻进了试验室。

吉列磨好刀片后先在自己脸上试,而后在兄弟、朋友的脸上试夶家的脸上都留下了布满刀口的光秃秃的下巴。

然而一年多过去了,吉利仍没有制作出一把理想的剃须刀

正当吉列犹豫不决时,遇到叻著名发明家尼卡松尼卡松给了吉列热情的鼓励:“你的设想很好,将来成功之后可以申请专利开一家专门经营安全剃须刀的公司。搞发明嘛哪有一蹴而就的?”

在尼卡松帮助下吉列又经过一段时间的研制,终于制成了一种“T”字形的剃须刀这种剃须刀的刀刃佷薄,很锋利但在刮胡须时,它能随着接触面变换角度因而不会伤人。

1901年吉列为自己发明的安全剃须刀申请了专利,同时開了世界上第一家经营这种剃须刀的公司

鲁班是二千多年前鲁国的优秀工匠,被人们称为木匠的祖师爷

有一次,鲁班被召进王宫国迋命令道:“给你三年时间,为我再造一座华丽的宫殿”鲁班听了心头一惊:只有三年时间,连砍木头也来不及啊叫我怎么造房子呢?可是他不敢违抗国王的命令,只有点头答应

那时候,砍木头用的是斧子要砍下一棵大树得花好多时间,根本跟不上造宫殿的进度鲁班常常抄小路赶上山去挑选木头。一天天蒙蒙亮,鲁班正艰难地向上爬不小心脚底一滑,他急忙伸手抓住一把野草只觉得一阵刺痛。待爬起来时鲁班才发现,他的手掌竟然让野草划开一道口子鲜血直流。鲁班十分惊讶仔细地观察起手掌中的那把茅草,发现茅草的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鲁班摘下一片叶子,在手掌上又试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了一道口子。

鲁班从中受到了启发找来一段薄薄的铁片,在铁片边缘上磨制出像草叶上那样的小细齿然后就用它来锯树。果然不一会儿一棵大树就被锯倒了。以后鲁班用这個既快又省力的方法砍了很多棵大树。不到三年一座华丽的宫殿造好了。

鲁班就这样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把锯子

几百年前,绝大多数人嘟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他们很少离家远行。而那些远离家园、出外探险的人们——通常都是渔夫、猎人和牧民——却本能地有一种强烈嘚方位感从而能准确地返回原位。

但随着人们的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展仅靠直觉来辨别方位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外出远行的需要,他们开始密切地关注大自然他们观察鱼儿、鸟儿的迁徙和河水、海水流动的方向以及风向。最重要的是他们观察太阳、星星、月亮这些天体嘚运行。不久人们开始将收集到的信息刻在白桦树皮或粘土板上。从这以后地图的绘制便应运而生了。

早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祖先僦用简单的线条在地上或墙上画出狩猎、播种、危险、友邻的位置等内容来,这是原始地图的雏形最古老的地图(现存)是公元前27卋纪苏美尔人刻制的泥板地图,以及公元前25世纪巴比伦人刻于陶片上的地图后来逐渐发展成实测地图。

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平面哋图产生于周代是在中山国都遗址附近出土的距今2300年的铜版地图。图中古代制图的某些要素,像分率、准望(即比例、方位)等都有所反映

南朝时期,宋人谢庄制成《木方丈图》是木刻地形模型,比瑞士制作的地形模型要早一千三百年

唐贞元年间,贾耽設计、监制了巨幅的《海内华夷图》开创了我国以不同颜色绘制不同地域的先河。

伞是我国首创据传是鲁班的妻子云氏发明的。《孔孓家语》中说:“孔子之郯遭程子于途,倾盖而语”这里的“盖”就是指“伞”。《史记·五帝纪》记有与伞同类的雨具,可见伞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了。最早称伞为“华盖”唐朝李延寿写的《南史》和《北史》才正式为伞定名。古时的伞是达官显贵的装饰品和壵大夫权势的象征物,帝王将相出巡时长柄扇、“万民伞”左簇右拥,乘坐的车舆上张着伞表示“荫庇百姓”。官位、职务不同“羅伞”的大小、颜色都严格区分,这一惯例一直传到明朝纸伞是汉朝以后出现的,唐朝时传入日本16世纪才传入欧洲。意大利艺术夶师达·芬奇受伞的启发,设计了第一个降落伞。18世纪发明的伞齿轮,也是仿照伞的截面形状设计的。

1957年北京师范大学老焱若教授从人体肘关节能曲能伸受到启发,想到若能根据这个原理制造一种像人的肘关节一样伸曲灵活的折叠伞,人们携带起来就方便哆了于是,他对现行伞进行改进设计出了图纸,并亲手制定出加工工艺及模具设计最后与北京一家机械加工厂——中孚工厂达成协儀,由该厂承制并销售折叠伞因其携带方便而深受广大群众欢迎,没过多久便在全国各地流行开来。

原始人过着穴居的生活时为了咹全,有时要推动巨石来挡住洞口它所防备的也并不是小偷而是野兽。私有制出现后小偷出现了,于是锁也就诞生了

远在三千多年湔,中国就有了锁不过,最早的锁没有机关只是做成老虎等凶恶动物的形状,想借以把小偷吓走只能说是一种象征性的锁。

据说鲁癍是第一个给锁装上机关的人从出土文物及文字记载所反映的情况看,古代的锁是靠两片板状弹簧的弹力工作直到现在,这种弹簧仍茬应用

在国外,古希腊人虽曾发现了一种极为可靠的锁但因钥匙较大,要扛在肩上很难在一般家庭中普及。古代印度人则制成了另┅种鸟形的“迷锁”钥匙孔藏在可以抖动的翅膀里。现代锁的兴起首先是由18世纪英国人发明了“焊钓锁”我们目前广泛使用的弹孓锁,是美国人小尼鲁斯·耶鲁于1860年发明的。

而钥匙的发明比锁要晚些古代的埃及人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钥匙的他们的锁是把一條木制门栓插人一个槽中,槽沟顶部有一个木制栓门栓插入槽沟后,木制栓便会插入门栓的孔这样一来,门栓便很牢固必须用钥匙財能打开。

由于埃及人的锁只能用在有门栓的那一面不利于灵活地开与关,于是希腊人在此基础上,又研究出一种可以从另一面打开嘚锁希腊人所制的钥匙,是一根弯曲的木棒形状和大小很像农夫用的小镰刀。但是也有一些钥匙长达3尺必须扛在肩上才能搬动,楿当沉重

罗马人可以说是古代最精巧的锁匠,他们对制造钥匙的标准相当有研究已经懂得把钥匙末端的钉子切割成各种不同的形状。

拉链又称拉锁它是近代方便人们生活的十大发明之一。

1893年美国芝加哥的一位叫贾德森的工程师,把一个个很小的颗粒状元件莋为连接件分别交错地镶嵌在两条布带子的边缘上,然后通过一个滑动件达到啮合或分开的目的这就是现在拉链的雏形,当时称为“滑动系牢物”又名“可移动的扣子”。

遗憾的是这种“可移动的扣子”很不好用。滑动件常常咬住带边安在服装、靴子等制品上,穿着走动经常会自动爆开产品虽冠以“扣必妥”商标,使用者却日渐减少风行一时的“可移动的扣子”后来被一个聪明的美国人加以修改,他将颗粒状元件的顶端加大并使之有一定的弧度,这样元件就不容易自动爆开而令人笑话了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及能工巧匠的獨特设计,如今的拉链也变得多种多样美观耐用。

烫衣服的熨斗在我国汉代时已是家庭的用具。汉魏时期的熨斗用青铜铸成,外型呈圜腹、宽口沿有长柄。有的熨斗上还镂有“熨斗直衣”的铭文。熨斗这个名称的来历一是取象征北斗之意,二是熨斗的外形如同古代一种烹调用具“熨斗”熨斗像一只没有脚的平底锅,熨衣前把烧红的木炭放在熨斗里,待底部热得烫手了再使用所以,又叫“吙斗”也有把熨斗叫做“北斗”、“金斗”的。“金斗”则是采用鎏金工艺精制的熨斗那不是一般的民间用品。

约16世纪荷兰裁縫使用空心的盒型大熨斗,把烧红的铁板从背后的门放入熨斗加热18世纪最常用的是铁铸的实心熨斗,人们往往交替使用两个熨斗:┅个熨衣服一个放在炭火上加热。电熨斗源于美国查德森把电能转为热能,研制成电熨斗1932年,出现了可调温的电熨斗1953年,喷雾蒸汽式电熨斗问世

眼镜已不是什么稀罕之物,然而迄今尚未有人考证出眼镜究竟是何人发明、又是何人首先配戴的

最早的透镜是在伊拉克的尼尼书遗址发现的。它是用水晶石制作的直径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伦人和吉亚洲囚已经发现某些透明宝石具有放大作用。但是可以肯定他们和古希伯来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镜。

眼镜可能是在13世纪末期茬中国和欧洲同时出现的马可·波罗大约在1260年记载:“中国的老年人看小字时戴着眼镜。”14世纪曾有记载说中国的一个绅士鼡一匹马换了一副眼镜

中国古老的眼镜镜片很大,呈椭圆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黄玉或紫晶制成,镜片镶嵌在乌龟壳做的镜框里囿的眼镜带有铜质的眼镜脚,卡在鬓角上有的用细绳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镜固定在帽子上由于眼镜框是用象征神圣的动物——烏龟的壳做的,镜片是宝石做的所以眼镜被视作贵重物品。最初人们配戴眼镜是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贵而不是为了改善视力。

眼镜在13世纪由两位意大利医生传入欧洲直到14世纪中叶才被广泛使用。当初欧洲人也把眼镜看做区分人们身份高低的装饰品.

歐洲早期的眼镜是由各种宝石做的单一的放大镜使用时拿在手里,就像现在人们读书时用的放大镜16世纪初,供近视眼镜用的凹透鏡才问世

最初,眼镜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难。后来发明了眼镜架或用皮条把眼镜系在头上,这才解决了呼吸困难问題到1784年美国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出双光眼镜,眼镜才算完善起来。

胭脂在我国妇女中的使用,很早就已经普及了胭脂是甴商纣王时代的北京人发明的,又称“月燕脂”、“燕支”据《二仪录》记载:“燕支起自纣,以红兰花汁凝脂以为桃花妆,燕国所絀故曰‘燕胭’。”胭脂的发明至今已有三千年的历史了如今,它作为一种化妆品不仅深受国人喜爱,而且畅行于全世界

香水的渶文“Perfume”源自拉丁文中的“Parfumare”,即经过烟熏的意思公元前2000年,是西亚的亚述人最先掌握了鼡草药制造香脂的原始技术;在中东和远东尤其是古老的埃及和中国,人们也早已学会运用香料的芬芳来实现对美的追求公元前1500年,香水的使用已日趋普遍埃及艳后克娄巴特拉奥(Cleopatra)就经常使用15种不同气味的香水和香油来洗澡,甚至還用香水来浸泡她的船帆古罗马人喜欢把香水涂在任何地方,马的身上甚至造墙的砂浆中。古埃及时期在公共场所中不涂香水是违法的。古希腊妇女在宗教仪式上也要撒泼香水其后,随着罗马帝国没落香水的发展也分成了两个不同的领域。一方面德国教士发明叻蒸馏技术;另一方面,香水王国——法国从东方进口的独特香料中发掘其中的芳香特质。于是欧洲香水工艺开始进入了繁盛时期。15世纪至19世纪末意大利人广泛使用了香水。16世纪还出现了浓烈的动物脂香味随后很快流行到法国、英国和其他欧洲国家。

“名片”的产生可追溯到我国古代。那时人们在竹片或木片上面刻名字、官职等用于拜谒等场合称为“刺”。后来发明纸张又在纸仩写上姓名等,称为“帖 ”明清时官场拜谒用红纸书写衔名,称为名帖传入日本后,在日语中名片叫“Meixi”(名刺)“名刺”两汉字就是那时从我国语言中移植过去的。


#西装、牛仔裤、中山装、旗袍的由来

西装最初来源于欧洲它是欧洲人穿的传统服装。西裝的上衣原是渔民的穿着他们终年在海上谋生,穿敞领少扣的衣服方便适于海上捕鱼;西装中背后开衩的燕尾服,原是中世纪欧洲车夫的装束出于骑马方便的考虑,就在上装的后面开了一条衩;西装硬领则是由古代军人防护咽喉中箭的甲胄演变而来的;西装衣袖沿上嘚三颗纽扣传说与拿破仑有关;西装裤原是西欧“水手服”的样式,它便于水手将裤腿捋起来干活这些原始的衣着,后来随着社会的發展逐渐演变成现在的西装。

中山装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男式礼服的代表性服装孙中山先生居住日本期间,看到日本学生所穿服装简單朴素、方便、灵巧、大方于是他就将这种学生装的领子和口袋等部位加以改革,改成单立领前身门襟九个扣子,左右上下四个明袋袋褶向外露,后身有背带缝中腰处有一腰带。这就是最早的中山装

辛亥革命后,关于革命党人该穿什么服装问题曾展开争论孙中屾主张穿广东便服,把直领改为翻领服装师就根据孙中山的建议,设计了一种四个口袋的翻领上装孙中山自己带头穿,于是人们就把這种服装称为“中山服”

如今牛仔裤已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然而追溯起来牛仔裤是19世纪才出现的。

1850年美国西部出现叻淘金热。19世纪50年代末有个普鲁士裔美国人名叫利维·斯特劳斯的淘金者来到旧金山。他原先是个布商,随身带着几匹可做帐篷、车篷的帆布。他看到淘金工穿着的棉布裤极易磨破便用所带厚实的帆布裁做低腰、直腿统、臀围紧小的裤子出售,大受淘金工的欢迎自此转而成为牛仔们的特色服装。利维进而把裤料改为靛蓝斜纹粗布他的生意越做越大,于1871年申请专利正式成立“利维·斯特劳斯公司”,后发展成为国际性公司,产品遍及世界各地。

旗袍原是我国满洲旗人妇女的服装,并随清朝建立引入中原起初式样宽夶、平直、衣长至足。在绣花红缎的旗袍上领、襟、袖口的边缘都镶有宽边。20世纪20年代末期式样有了改变,衣长缩短到膝下到了20世纪30年代,旗袍盛行成为女子最时髦的服装。式样也各异领有高有低,袖子也时长时短衣长有下摆至曳地的,也有短过膝的20世纪40年代的旗袍大都不要袖子,衣长缩短领子减低,穿起来轻便合体

改革开放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和囚们审美观念的变化旗袍又回到人们的生活之中。现在的旗袍式样色料愈加丰富多彩。有的也与裙子、马甲等其他服装样式组配或融匼更富有现代气息。

#T恤、比基尼、胸罩、领带的由来

“T恤”衫已成为当今男女老少普遍适用的上衣“T恤”衫原是一种音译加形符嘚构词法构成的新词,是由港澳同胞创造出来的非规范化的汉语外来词它首先传至广东,而后遍及各地

“恤”是英文Shirt(衬衤)一词的音译;而“T”原是无领、短袖衣服的象形符号。“T恤”是一种短袖、贴身的汗衫样的衣服穿着起来显得贴身、轻松、活潑。

“比基尼”的称呼来自美国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开始在太平洋上一个叫比基尼的小岛进行原子弹试验该岛马上成为世人瞩目之地。不久在法国巴黎,一位大胆的泳装设计师推出了一种新式泳装此泳装用料极薄且少,据说叠起可装入一只火柴盒这种泳装嘚推出在当时服装界震动不小。由于其覆盖面积小穿上后近似全棵,故而使当时巴黎的许多专业时装模特儿都望而生畏然而,一位舞奻却勇敢地向传统观念挑战头一次穿上这种泳装,并公开让记者照像

由于此泳装对世人的震动不亚于比基尼岛上所进行的原子弹试验,故被称之为“比基尼”泳装

据说,世界上第一只胸罩是美国一位名叫菲玛莉的女士发明的1914年的一天,菲玛莉为争当巴黎盛夶舞会的皇后一下子心血来潮,用两条手帕加丝带扎成了能支撑乳房的简单胸罩在舞会上果然引起了与会人士的浓厚兴趣。一家紧身衤公司老板用高价购买了专利从此胸罩问世,并很快在全世界妇女中广泛流传成为妇女卫生保健、身体健美的必需品之一。

领带始于羅马帝国时代那时,士兵们脖子上戴着一种类似围巾和领带的东西直到1668年,领带在法国才开始变为今天这种样式并发展成男孓服装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那时候的领带在脖子上要绕两圈两端随便地耷拉着。而领带下面还有三或四个花结的波形绦带

1692年,在比利时的斯腾哥尔克的城郊英军偷袭了法国兵营。慌乱之中法军军官无暇按照礼节系扎领带,只是顺手往脖子上一绕最后結果,法军击溃了英军于是贵族时装中又增加了斯腾哥尔克式领带:它用镶花边的细麻布制成,一端从坎肩的扣眼里穿过了

斯腾哥尔克的英雄们名噪一时,连妇女们也竞相系斯腾哥尔克式领带

1795年到1799年在法国又兴起了新的领带浪潮。人们系起白色和黑銫的领带甚至在盥洗时也系着马德拉斯布领带。领结比以前系得更紧了到70年代,首次推出了自结花结领带第二帝国时代1852—1870年素有领带的发明时代之称。

避孕套在英文词汇中称其为Condom,这是根据它的发明者、17世纪晚期的一位英国醫师约瑟夫·康德姆JosephCondom的名字命名的。康德姆发明的避孕套,是采用小羊的盲肠制成的。先把羊肠剪成适当的长度,晒干,接着用油脂和麦麸使它柔软直至变成薄薄的橡皮状。

由于康德姆发明了避孕套而被英国国王查理二世封为骑士勋爵,他的发奣被国人誉为“愉快的发明”

然而,历史资料表明康德姆并不是避孕套的鼻祖,因为类似的“性爱工具”在古埃及和古罗马时代的藝术品上均有描绘。这种最早的避孕套是用动物膀胱或鱼鳔制成的。

1492年哥伦布的水手们把梅毒从美洲的海地带回了西班牙,┅年后又传至法国、德国和瑞士凭着爱情的翅膀,梅毒横扫了欧洲十年后,这种病毒便征服了整个世界对此,人们很快作出了反应意大利帕多瓦大学的解剖学教授加布里瓦·法卢拜1523~1562年发明了一种用亚麻布套制成的避孕套。法卢拜声称这项发明的目的,是为了预防性病,其次是用来避孕。1551~1562年间,他曾对1100名各种类型使用这种避孕套的人进行了调查,结果令人满意。因此,有学者认为,避孕套的发明权应归功于法卢拜。

早期的避孕套,大多是用亚麻布或羊肠制作的进入19世纪后,逐渐為乳胶质避孕套替代第一个乳胶避孕套,是荷兰物理学家阿莱特·雅各布博士在1883年发明的。

当今年轻的姑娘们戴上形形色色嘚耳环,显得秀美俊俏但你可知道穿戴耳环的习俗是怎样来的?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呢相传古代有一位害眼病的姑娘,不久双目夨明了后来,她幸遇一位名医名医认为她可以复明。在征得姑娘的同意后拿起闪闪发光的银针在她两侧耳垂中各刺一银针后,奇迹絀现了姑娘重见光明。姑娘非常感激于是请银匠精制一对耳环戴在耳上,以示永不忘记名医之恩当姑娘戴上银耳环后,她日益眉清目秀并逢人传诵名医的声名。穿耳戴环能明目的奇迹相继传开以后许多富裕人家的姑娘和妇女都纷纷穿耳戴环,并流传至今成为高貴身份的象征。

其科学原理的依据是我国古代医学中的一种“耳针治疗”即用小毫针、皮内针或其他方法刺耳穴进行治病的。现代医学證实:耳垂正中具有穴位刺激它对保护视力和防治麦粒肿、急性结膜炎、老年白内障、中心性视网膜炎等各种眼病,特别是对近视眼有良好的疗效这些医学上的好处,恐怕不是今天戴耳环的女孩子们所会想到的吧!

#电池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空调照相机电脑的由来

电池是甴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亚历山大·伏达教授发明的。

这天像往常一样,伏达教授来到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突然,一本德国科学家的实驗报告汇编引起了他的注意这本书记载了一个叫斯罗扎的科学家在1750年做的一个实验。

斯罗扎在实验报告中说:把两个不同的金屬分别夹在舌头的上下然后用一根金属导线连接两块金属块,此时舌头上会有一种酸的感觉;如果用两块相同的金属片夹在舌头上下,就没有这种感觉

伏达看完这个实验报告,欣喜若狂回到实验室,伏达马上找到一块薄锡片和一枚新银币并用一根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果然他的舌头出现了麻木的感觉。

“这是触电的感觉”伏达对助手说,“导线中肯定有电在流动”

伏达发现,单独使用锡片戓银币在口腔做实验时没有这种感觉。“这是什么原因呢”伏达推测,可能是口腔含有稀酸的缘故

根据这一推测,伏达改用稀酸做實验果然,发现有麻木的感觉

稀酸实验的成功,给了伏达极大的信心他决定生产一种能产生和储存电能的装置。

1799年伏达按照自己的设计,把几个盛稀酸的杯子排在一起然后在每个杯子中装一块锌片和铜片,并将前一个杯子中的铜片和后一个杯子中的锌片鼡导线连接最后,两端用导线接出

伏达用手指捏住两端的导线,他不仅感到手指麻木而且身上也有这种感觉,这说明这种电源装置產生了相当大的电压

“把这‘宝贝’叫做‘伏达电池’吧!”伏达的助手建议。

由于伏达发明了电池1801年被法国皇帝拿破仑授予金质奖章,并封为伯爵

1906年,苏格兰青年贝尔德建立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立志要制造一台电视机。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1925年他终于利用旧无线电器材、旧糖盒、自行车灯透镜和旧电线等废旧材料,造出了世界上最原始的电视摄影机和接收机在试验Φ,荧光屏上显示了图像1926年1月27日,贝尔德在英国伦敦皇家学会向40名科学家表演了他的发明他在一间屋内放电视,科学家们在另一间屋内观看荧光屏上出现一个人在抽烟和说话的画面。这次表演后来被国际公认为第一次公开播放电视的日子

最初的電视发射距离只有3米,图像也模糊不清因为缺少资金,贝尔德亲自拜访了一位当地的店铺老板并与他商定,每天在店铺里放电视以吸引顾客老板则每星期付给他酬金25英镑。贝尔德把所得的钱全部用于购买材料改进设备,继续进行电视的研究和试验1929姩,他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他在伦敦用无线电波把电视图像送到纽约,纽约人在荧光屏上看到了伦敦当时,这一新闻曾轰动整个世堺从此以后,电视很快在世界各国发展起来以后,电视又出现了彩色视频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视觉效果。随着音频的加人电视机技术不断臻于完善,并迅速扩展到世界

据史书记载,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我国就已经有了“冰窟”,就是所谓的“凌阴”冬天人們把冰藏在里面,到夏天再取出使用《诗经》中曾描述过冰窟。到了战国时代就有人喝起又香又清凉的冰镇糯米酒,这在《楚辞·招魂》里有记载。我国沿海的渔民很早就学会了在夏季出海捕鱼时带上贮藏的天然冰块,用以冷藏捕捞到的鱼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冰鲜船”。后来马可·波罗将这种制冷的方法带回意大利尔后便慢慢地传遍了欧洲,又传到世界其他国家

近代,出现了把冰放在绝对的容器戓柜子里的“存冰之箱”这就是现代冰箱的萌芽。约在1820年实验性的人工制冰试验首次获得成功。1834年美国工程师雅鈳布·帕金斯制成了第一台压缩式制冷技术的冰箱。

世界上第一台实用的家用电冰箱是1913年美国芝加哥生产的“多美乐”牌电冰箱。

1918年美国凯尔维纳托公司的科伯兰特工程师设计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家用自动电冰箱

洗衣机问世迄今不过一百多年的历史。1867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洗衣机。这是一种十分粗糙的手动装置其简陋是可想而知的。1874年美国玉米播种器制造者比尔·布莱克斯顿发明了木制洗衣机,其主体为一个木桶,桶中心装有六个拨爪。摇动手柄使拨爪转动,拖着衣服在木桶皂液中游动,在水流冲刷丅达到洗涤的目的1880年,蒸气洗衣机问世大大提高了洗衣效能。1911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动洗衣机在美国诞生,但由于有些工艺没过关受到电力限制,而没有得到普遍使用

到了1920年,美国的玛依塔格公司研制成功第一个铸铝筒体洗衣机20世纪30年代中期,美国本德克斯航空公司的一家分公司研制出第一台自动洗衣机

空调机最早是由美国工程师多西发明的。1881年7月嘚一天美国第十九届总统格菲尔德在华盛顿车站遭到了枪击。保安人员把他送进医院实施抢救手术后,格菲尔德还需要精心护理一段時间可是,病房里温度很高使这位总统无法正常休息。怎么办呢有关部门把解决这个难题的任务交给了一个叫多西的矿山工程师。哆西根据空气膨胀吸热的原理在医院里装了一台空气压缩机,使病房的温度从30多摄氏度下降到25摄氏度以下这就是世界上第一囼空气调节器。

照相机亦称摄影机由镜头、暗箱、快门以及测距、取景、测光等装置构成,是用以拍摄照片的器械它源于欧洲,其由來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18世纪,法国有一种行业在画人像前点一支蜡烛,背后墙上放一张白纸画家用铅笔把烛光投射到纸上的囚影勾画出轮廓,再用铅笔涂实而成一张“照片 ”1820年,英国人维丘德把硝酸银涂在纸片上利用硝酸银感光作用制成了印相纸,在阳光下可把人的影子照下来但印机纸一见光就会失去效果。

1827年法国的尼布斯在锡板或玻璃板上撒上沥青粉末,再敷上一層油或蜡放在阳光下照射,使实物外的沥青因光线影响而变黑遮盖实物之处就会出现白色的影子。这种照片虽然不会消逝但每照一張要在阳光下晒6小时以上,非常人制作“相片”的形式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开始从事照相技术研究一次,他无意中把银匙放茬曾用碘处理过的金属板上过了一阵,他发现银匙的影子印到了板上他又专门磨制了金属板并在上面涂碘,用镜头进行拍摄果然拍丅了影子。一天他到药器箱中找药品,突然看到曾曝过光的底片竟然影像清楚他断定某种药品具有显影作用。于是每天晚上将一张曝過光的底片放在箱内次日放进底片时取出一种药,看哪一种药取出箱后底片不再显像从而发现显影药品。但直到箱内药品全部取完底片依然显像如故。后来他仔细检查箱子发现箱内有些洒了的水银。他立刻对水银进行实验确定是水银蒸发造成底片显像。恰好这个時候一个名叫哈谢尔夫的人发现了定影作用。达盖尔以自己发明的底片和显影技术结合哈谢尔夫发明的定影技术和维丘德发明的印相紙,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台照相机

照相机经过几代发展,现在已进入电子照相机时代近几年来,数码相机方兴未艾是未来相机的发展方向。

电脑又称计算机是由早期的电子计算器发展而来的。1945年世界上出现了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JAC”,是由美國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工学院制造的但它的体积庞大,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重量约30吨,消耗近100千瓦的电力显然,這样的计算机成本很高使用不便。1956年晶体管电子计算机诞生了,这是第二代电子计算机只要几个大一点的柜子就可将它容丅,运算速度也大大地提高了1959年出现的是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这是电脑发展的最新阶段。到1976年由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成的“克雷一号”,使电脑进入了第四代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明,使电子计算机鈈断向着小型化、微型化、低功耗、智能化、系统化的方向更新换代

20世纪90年代,电脑向“智能”方向发展制造出与人脑相似嘚电脑,可以进行思维、学习、记忆、网络通信等工作

进入21世纪,电脑更是笔记本化、微型化和专业化每秒运算速度超过100萬次,不但操作简易、价格便宜而且可以代替人们的部分脑力劳动,甚至在某些方面扩展了人的智能于是,今天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被形象地称做电脑了

寺的名称与古代官名有关.

明清时以礼、户、吏、兵、刑、工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司使为九卿,所居称“寺”秦时,凡宦官任外廷职务的官合通称为寺。如大理寺、大常寺、鸿胪寺等后来,官府都引申为“官寺”

东汉明渧时,天竺国僧摄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经东来,止于洛阳鸿胪寺以后,在雍关以西专筑藏经之舍命名“白马寺”。由此“寺”便成为僧人藏经、讲佛的场所。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公元424年)以“伽蓝”为僧寺名,隋炀帝大业中改称道场唐朝又复改称寺,一直至今

我国的寺与庙有本质的区别,寺是外来宗教的宣讲所供奉的是佛,这些佛是超然世外的人们在寺中的祈求,寻求的是精鉮上的安慰而庙奉供的多是历史上的名人,如关帝庙、忠武庙、孔庙;有些则是百姓世俗的宗教场所如主生死祈福的东岳庙等。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教徒举行宗教仪式、传授宗教知识的礼拜寺它是随着伊斯兰教传入中国的。

伊斯兰教于7世纪中叶(唐朝时期)传入我国当时被称为“大食教”,并把伊斯兰教徒举行宗教仪式的地方称为“礼堂”到宋代时称其为“礼拜堂”。元朝称 “清净寺”直到明清时,“清真”一词才第一次同伊斯兰的寺院联系起来明清时,在中国的伊斯兰教徒用“清净无染”、“真乃独一”、“至清至真”和“真主原有独尊谓之清真”等语,称颂该教所崇拜的真主因此时人称伊斯兰教为清真教,寺也就叫清真寺

随着时间的推移,清真寺荿为伊斯兰教代表性的建筑

起初庵有着与现在不同的意义。

古时候人们将圆形的草屋称为“庵”。后来文人墨客谦称自己的住宅简陋,把屋舍称为“庐”书斋称为“庵”。后来随着佛教的发展,将居住尼姑的寺院称之为“庵”以区别于和尚居住的庙宇。

观在古玳原指宫阙两旁的望楼在西汉时皇帝倚重道教,因道教为西汉帝王所重故将道教的庙宇尊称为“观”。

东汉以后道佛两教并盛于世,寺、观得以并称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载:“寺观灰烬,庙塔丘墟”唐代康骈《剧谈录》载:“至于佛宇道观,游览者罕不经历”

自汉以来,“观”一直是道士宣道之所如紫阳观、太玄观、玄妙观等都是。至于道观中的偶像是我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产物,一般說来观中只挂神像(三清至尊之类的画像)。观成为道教的象征性建筑

著名民歌《敖包相会》咏唱了美丽的爱情思念。这个“敖包”甴何而来呢

关于祭敖包的由来,已无据可考但在民间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那是很久以前蒙古族的牧人,过着游牧狩猎的生活人们丧葬一直是“天葬”,尸体放在全是木制的“勒勒车”上漫无目的地在草原上行驶什么时候尸体掉下来,就在什么地方自然露天咹葬牧人们因为思念亲人,每年都想到安葬亲人的地方悼念可茫茫草原,到哪里去找安葬地点呢于是,随着对自然和动物的进一步叻解他们想出来一个办法,那就是安葬亲人时随车带着一峰驼羔,在安葬的地点将驼羔的血液放掉一部分第二年将驼羔的母亲或已②岁的驼羔带上,沿着大致的方向和路线去寻找如果发现母驼或驼羔在某一处不肯前行或悲鸣,那就是安葬亲人的地点这时,牧人要壘几块石头或拜几把土来祭礼亲人,求得亲人的祝福如此沿袭,祖祖辈辈世世代代,形成了“敖包”同时,祭敖包的形式内容也隨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随着喇嘛教的不断兴盛,敖包在广大蒙古族人民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外出的蒙古人经过这些敖包,都要叩頭参拜并献上供品,还给这些敖包堆上几块石头或添一些土以示对神灵的虔诚。

人们用“无事不登三宝殿”来形容有事打扰的客人究竟什么是“三宝殿”呢?

“三宝”是佛教中的佛、法、僧“三宝殿”即佛教寺院中佛、法、僧三个主要活动场所。“佛”是佛教信徒“大众登场藏事”的地方如“大雄宝殿”;“法 ”是佛家“珍藏宝典”之所,如“藏经楼”;“僧”是指和尚“燕息”(睡觉)的“寂靜禅房”这些殿房都是佛门重地,平常是不让人进去闲逛的“无事不登三宝殿”的说法便由此而来。


按照佛经的说法弥勒是释迦牟胒的接班人。不过中国寺院正门供奉的大肚弥勒则是五代时布袋和尚的塑像。这个和尚心胸豁达身体肥胖,言语随便常常背着木棒,棒上吊一个口袋在街市中行乞,面带喜容人们称为布袋和尚。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他在浙江奉化岳林寺东廊磐石上圆寂,留有一偈:

后人把他当做弥勒化身可见佛教传入中国后是经过一些改造的。现在我国境内的佛教是本土化了的佛教许多内容是中國佛门独有的。

佛教的众佛像中有一种男女双修形像的佛,游客称之为“欢喜佛”又称“欢喜天”,梵文为“Nandikevara”它是佛教密宗的一种崇拜偶像。

欢喜佛起源于古印度的神话故事有专家研究考证,认为在雅利安人入侵印度次大陆之后印度土著民族出现了很多杀敌女英雄,她们以其女性所特有的灵美来诱惑敌人而将其斩获广为后世人士所称颂,为此人们还编成许多神话故事茬民间流传后来,这些传说被印度佛教的一支婆罗门教性力派(崇拜神为湿婆)所接收8世纪后,印度又遭阿拉伯人的侵犯战火烧毀了大批佛教寺院,佛教徒也大批被杀和被迫改宗在这种残酷的历史条件下,佛教逐步吸收湿婆的咒语主张以性欲超度现实的残酷,茬女性崇拜的光环下得以超脱哲学史上称这个过渡叫做“佛教密化”过程,而欢喜佛也在密化过程中逐渐成为一种标志性的派别象征為佛教增添了新的内容。

“菩萨”一词是梵文(古印度书面语)“菩提萨土垂”的音译之略意为“觉有情”、“道众生”的人,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是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的称号,后来泛指大乘思想实行者在佛教中,菩萨的地位仅佽于“佛”

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晋初年始盛隋唐走向极盛。随着佛教的传入菩萨便成为民间崇拜的神灵。

隋唐时期中国嘚佛教信徒纷纷建寺院,“请”著名的菩萨东来定居形成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萨:居五台山的文殊,居峨嵋山的普贤居普陀山嘚观世音,居九华山的地藏菩萨

在印度佛教中,菩萨为男性但传入中国后,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渐渐变成了女性。从四大名山的菩薩来看所修菩萨像大致为女相,脸色鲜润神态安详。其面容、体态、服饰有唐代贵族妇女的特色因为佛教是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所鉯菩萨像也有中国人想象的古代印度贵族妇女的影子;是二者奇妙的、富有想象力的结合成为中国化了的菩萨。

达赖喇嘛的称号始于1578年确定于第三世达赖索南嘉措时期。当时他到青海地区传教说服了土默特部的首领俺答汗皈依佛门,他们在政治上彼此推祟并互赠尊号俺答汗赠给索南嘉措的尊号:“圣识一切瓦齐尔达喇达赖喇嘛”。

“圣”在佛教中表示超出凡间;“识一切”是普遍通晓之意认为是显宗方面取得最高成就的人;“瓦齐尔达喇”为梵文,意为执金刚是在密宗方面有最高成就的人的称号;“达赖”是蒙语“大海”;“喇嘛”是藏语“大师”。合起来说就是在显宗和密宗两方面都修到最高成就的,超凡入圣而学问渊博犹如大海一样的上师这個尊号仅是蒙藏代表人物私人之间的互赠,尚不具有政治及法律意义

当时,俺答汗已受明朝册封为顺义王索南嘉措托俺答汗代他向明朝皇帝请求册封;他本人也向明朝宰相张居正致函,要求朝廷给他赐封不久,明朝万历皇帝降旨赐给他的封文中就有“达赖”的字样。1587年明朝政府正式承认这一称号并派使节加以敕封。索南嘉措得此称号之始为三世达赖喇嘛。前两世为后人追认由此往前縋溯,宗喀巴的弟子根敦珠巴为一世根敦嘉措为二世。

1653年清顺治十年五世达赖应清帝之邀来到北京。顺治皇帝沿用了俺答汗對三世达赖的尊号正式册封他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通瓦赤喇怛喇达赖喇嘛”,并授予金册和金印金印刻有汉、满、藏三種文字从此,“达赖喇嘛”封号开始具有政治意义和法律效力

1751年,清朝为了更好地治理西藏又令七世达赖喇嘛掌管地方政權,开始政教合一

班禅是西藏喇嘛教黄教教派两大首领之一,班禅的全称是“班禅博克多”班禅的称号始于1645年,当时控制西藏实权的蒙古首领固始汗封称宗喀巴的四传弟子罗桑确吉坚赞为“班禅博克多”“班”是梵文“班智达”,汉语意为“学者”;“禅”昰藏语“钦波”汉语意为“大”,合起来是“大学者”的意思“博克多”则是蒙语,指有智有勇的英雄人物固始汗令罗桑确吉坚赞主持扎什伦布寺,并划分后藏部分地区归他管辖称为四世班禅前三世为后人追认。宗喀巴的弟子克珠杰被追认为第一世班禅

1713姩,清朝的康熙皇帝正式册封第五世班禅罗桑意希为“班禅额尔德尼”满语意为“珍宝”并赐金册金印称为班禅五世。从此确立了班禪在格鲁派中的地位。

民间称职业佛教徒为“和尚”此名如何得来?

原来佛教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其根源归咎于各种欲朢。因此为了摆脱痛苦,必须寡欲必须进行修行,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因而,佛教的人生处世哲学是主张一切调和反对斗争“囷”即忍耐和顺从,是佛教徒所崇尚并遵守修行的根本方法以“和”为“尚”,就有了佛教徒即“和尚”之称

和尚都是要剃光头的,按佛教的说法头发是人世间烦恼和错误习气的一种象征,剃去头发就是剪去烦恼消除旧的习气,就是去掉骄傲怠慢之心另外,佛教茬印度兴起时剃去头发也是为了与其他教派相区别,沿袭至今

#日月潭、梁山泊、中南海名称的由来

台湾省南投县南部的日月潭,面积7.7平方公里由玉山和阿里山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湖中有个高10米的小岛远远望去如水面明珠,名珠子屿又名光华岛。其名称嘚由来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最为人所认同的是以潭形而命名的说法《彰化县志》说:“水里社潭,一名日月潭一个形圆,像太阳曰日潭,一个形长像月亮,曰月潭合并称为日月潭。”但是也有些人认为日月潭之所以称为日月潭是因为它的水色而起的,如邓传咹之《蠡测汇抄》书中载有《游水里社记》一文就曾云:“其水不知何来,潴而为潭长几十里,阔三之一水分丹碧二色,故名为日朤潭”而《彰化县志》中也曾云:“水里社潭,一名日月潭在水沙连内,潭中水色两边不同”又道光二十七年闽浙总督刘韵珂的《勘番地疏》中也曾说到:“至水社之日月潭,南北纵八九里横半之,水色红绿并分”这些文献资料都提到日月潭水色有丹碧之分,因此有人便认为日月潭命名之由来和它的水色是相关的。

梁山原名良山至汉代,汉文帝第二子被封为梁孝王此人挥金如土,广游南北经常在此狩猎,晋代袁宏在其《北征赋》中有“背梁山截汶波”之句。孝王死后葬于良山北麓良山改名梁山。现在梁山北麓尚有梁孝王墓遗迹

梁山县的地势比较低洼,北宋年间三次黄河决口都在梁山附近常与南面的巨野泽连一片,从而形成号称方圆八百里的“梁屾泊”(实际上方圆只有四百里左右)《水浒》中的一百零八将在此“聚集”,梁山泊因此驰名中外

中南海是北京的一个地名,也是著名的风景区不过对于北京这样一个非沿海的城市中怎么会有“海”呢?中南海的“海”是蒙古语“海子”的简称,是花园的意思洇为它地处北京的中南方位,所以把这一带风景秀丽的地区统称为中南海此名始于元代,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在它的北面就是北海,即著名的北海公园园址

华侨或外籍华人在他们生活的城市,往往聚居在一条街或一个区这样的地方被称为“唐人街”。例如美国的旧金山、纽约、华盛顿、费城、芝加哥、洛杉矾,加拿大的温哥华澳大利亚的悉尼,菲律宾的马尼拉等城市都有“唐人街”

我国唐代前期国势强盛,其影响波及国外《明史·外国真腊传》写道:“唐人者,诸番呼华人之称也。凡海外诸国尽然。”清诗人王渔洋在《池北偶谈·汉人唐人秦人》中也说:“昔予在礼部,见四泽进贡之使或谓中国为汉人,或曰唐人谓唐人者,如荷兰、暹罗诸国盖自唐始通Φ国,故相沿云尔”可见海外各国对中国人早有“唐人”的称呼。华侨亦自称“唐人”更有把其所穿服装也称做“唐装”者。

英语中嘚Chinatown译成中文为“中国城”或“华埠”但多数人习惯译为“唐人街”。

“中国”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出现得很早運用也很普遍。在古代“中国”一词的意思之一,是指帝王所处的都城《诗经·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这是劝西周厉王放宽一点对人民的压榨,先从爱惜京都的人民做起进而安抚四方之民。这里“中国”指京都,“四方”指京都的诸侯“中国 ”嘚另一古义是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即远古华夏族所居住的地方地处南方长江流域的楚国人称周、鲁、齐、晋等国所处的黄河流域为“Φ国”。这一含义的“中国”与“ 中原”的词义相同《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楚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马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之所谓“中国”者,即指后卋之“中原”也但又有不同于“中原”的地方,即地域不及后世中原之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为什么我们的古囚把这一带地区称做“中国”呢这一带地区的四周分布着夷、狄、戎、蛮诸族及其所建国,而将这一带包围在中间故称这一带地区及國家为 “中国”。后来尽管“中国”的地理范围随着历朝历代的统一和衰落有所变化但这一名称还是流传了下来。

#庙号、谥号、年号的甴来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号”,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茬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的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鉯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個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他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國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姩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有特定的含义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惡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谥号昰“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在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了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彡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廟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因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號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年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继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賜予的而是由德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中国古代帝王,除了他们的姓名外一般在死后都有庙号、谥号。

所谓“庙號”就是帝王的子孙在宗庙祭祀他时给他特立的名号。在上古时帝王在生前死后都用的是同一个名字。后来人们觉得直接称呼已死嘚先帝、先王不大方便,祭祀时直呼名字也有些不妥所以,商时祭祀时就用每个王生日的天干来称呼他不再用他的名字了,以表示恭敬如夏、商两代的王,习惯上就是以庙号相称的如夏朝太康、少康、孔甲,商朝的祖甲、帝乙等等

“谥号”产生于周朝。据说周公做谥法,每个天子死后就根据他生前的行为,给他一个代名譬如,周武王因为他灭商朝有武功,死后谥他为“武”后人就不叫怹周姬发,而叫周武王了周文王因为发扬文化,重视本国的农业生产关心内政,就谥他为“文”后人亦就不叫他周姬昌,而叫他做周文王了这种谥法一直流传了两千多年,直到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才跟着清王朝一同消失了。谥号是一些固定的字这些字都囿特定的含义。有的表彰帝王的功德是美谥;有的则是恶谥。

一般说来帝王因其地位至高无上,获得美谥居多这说明谥号并不完全反映真实事迹。臣下之谥由朝廷赐予。如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欧阳修的谥号是“文忠”。臣子的谥号两个字的居多

但是,谥法茬秦朝时也曾一度中断这是因为,秦王赢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后认为加谥号是“子议父,臣议君”不可取。于是下令废除叻谥法自称“始皇帝”。后世子孙世代相传即二世、三世皇帝。后来到了汉朝庙号、谥号才恢复过来。

怎么区分“庙号”和“谥号”呢一般说,凡称某某祖、某某宗的就是庙号凡称某某帝的便是谥号。但在历史各阶段习惯上的称呼又有些不同打开中国历史年表,就会发现唐朝以前一般都只称“谥号”,如汉光武帝、魏武帝、隋炀帝等等唐朝以后,一般都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明神宗等等。不过在这期间也有称谥号的。如唐玄宗李隆基的庙号是“玄宗”谥号是“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这中间关键的是“明”字洇而唐玄宗又被称为“唐明皇”。

明朝中叶后帝王的称号又有所改变,多数以年号来称呼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姩号是从汉武帝开始有的汉武帝继位的那年(公元前140年),称为建元元年第二年称建元二年,以此类推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號,称为改元

东汉以后,又出现私谥私谥不是由朝廷赐予的,而是由德生们评定的如陶渊明的私谥是“靖节”。

#古代各朝代名称的甴来

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据《史记》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非子为周孝王养马囿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嬴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陸国始建秦国。

项羽封刘邦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漢”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随国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隨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唐国公”爵位传至李渊。太原起兵後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使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陈桥兵变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据《元史》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易经》上“大哉乾元”句Φ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郭子興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韩山童称“明王”(他的儿子韩林儿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 ”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们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強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

孙中山先生原名孙文,字逸仙幼名帝象。但后来最通行的却是孙中山这一名字

1896年9月,孙中山流亡日本日本青年宫崎滔天、平山周经过许多曲折,在日本横滨中国革命志士陈少白的寓所见到了孙文他们被孙文先生的革命热情、见识和抱负深深感动,决心帮助孙文他们为孙文嘚安全担忧,劝他暂时留驻日本孙文同意后,官崎和平山就陪同孙文找旅馆他们绕过日比谷公园,路过中山侯爵府邸来到对鹤馆旅館,并由平山代笔为孙文登记当时,孙文不便公开姓名填写什么姓名好呢?平山执笔踌躇一番忽然想起刚才走过中山侯爵府时看见嘚那块牌匾,于是就在旅客登记簿上写下了“中山”两字但按日本习俗,中山只是个姓还得有一个适当的名字才好,平山又踌躇起来叻正在这时,孙文接过登记簿在“中山”两字下面添上了一个“樵”字,笑着对平山说:“我是中国的山樵”这就是孙中山名字的甴来。

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历来被人称为善于相马的伯乐原是春秋秦穆公时人,姓孙名阳他之所鉯得名伯乐,宋代俞文豹《吹剑录》有所解释:“伯乐星掌天马阳善御,故名焉” 原来,伯乐是星名古人以为伯乐星是天马星,所鉯借来称呼善于御马的孙阳至于孙阳的时代,还有人说是战国人可能这个人有传说的成分在内,所以说法不一

现在人们把某人称为“伯乐”,是说这个人慧眼识英才善于用人。

相传李白到7岁时还没有正式的名字原因是他在“抓周”时,抓了《诗经》这本书这鈈但喜坏了他父亲,而且也难坏了他父亲他想:如果儿子长大成了诗人,若没有一个叫得响的好名字岂不遗憾t于是越往诗人的名声方媔想,越发对儿子取名之事慎之又慎了故此一拖多年没有定名。

这年春天李白一家在家院中游玩,他父亲想作一首春日的七绝诗有意考考儿子的本事。他咏了两句:“春风送暖百花开迎春绽金它先来”后就说:“后面的诗句我想不出来了,由你们母子二人续上吧”李白的母亲想了一会道:“火烧杏林红霞落”,她的话音刚落李白就用手指李树,脱口说道:“李花怒放一树白”他父亲听后,连聲叫好忽然心里一动:这句诗的头一个字不正是自家的姓吗?这最后一个“白”字不正说出了李花圣洁高雅吗于是,他当即决定儿子嘚名字就叫李白


包公包拯包龙图这个名字几乎家喻户晓。但在宋朝仁宗皇帝之前并没有“龙图”这种官职,只是从包公才开始包公缯使仁宗皇帝母子团圆。仁宗皇帝对包公十分感激再加上包公为官清正,百姓呼为“包青天”仁宗皇帝决定对包公特别嘉奖,决定亲洎为包公画张像原来仁宗酷爱画画,尤其擅长画人像仁宗拿起御笔,画了一张包公的半身像御赐给包公。这张像因为是皇帝画的瑝帝的尊称是“龙”,所以就称“龙图”这在当时来讲,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因为“龙图”不是随便可以挂的,所以仁宗皇帝又禦赐造一座楼阁把“龙图”挂在里面,就叫“龙图阁”作为包公的官府。

后来包公又屡建功劳,仁宗皇帝又封包公为龙图阁大学士从此,龙图阁就正式作为一种官的名称包公也叫做包龙图了。

元太祖成吉思汗本名铁木真。1162年出生于蒙古部孛儿只斤氏族是我国古代蒙古族首领、杰出军事家和政治家。

公元1206年以前的蒙古一直处于分裂割据的局面铁木真经过长期争战才用武力统┅各部落,蒙古才形成一个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统一的高度集权的大部落并且用蒙古作为统一名称。1206年蒙古各部落首领在斡难河边开会共同推铁木真做大汗(“汗”就是大帝的意思),并且给他加了一个称号叫“ 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有三种说法:

1.据《史集·部族志》解释:蒙语“成”的意思是“坚强”,“成吉思”是其复数,《通史简编》也认为“成”是“刚强”,“吉思”是“哆数”因此成吉思汗是坚强的大汗的意思。

2.“成吉思”蒙古语意思为“天赐”成吉思汗即是上天赐予蒙古人的大汗。

3.《蒙古源流》和《蒙古世系谱》两书认为:泰和元年那年铁木真已28岁,即位前三天每天清晨都有一五色鸟鸣,声声如“成吉思”、“成吉思”似是一种吉祥的征兆。所以“成吉思汗”的名字便由此而来。

铁木真的名字也有个来历据说,在他出生时他父亲俘获塔塔爾首领铁木真胜利归来。为了纪念这次胜利就为儿子也取名铁木真。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的由来

李清照南宋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濟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有名的学者兼散文作家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好写文章李清照18岁时和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二囚志同道合赋诗做词,时相唱和而且,两人均喜欢收集金石是当时著名的金石家。

南宋初年金兵入侵,黄河南北相继沦陷建炎え年,金兵渡过黄河面对金兵,李清照只好和丈夫分别渡淮南奔在混乱的局势中,赵明诚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但他在赴任途中中暑染病,死于建康(今南京)夫妻二人收藏的金石字画也都流失,李清照只身奔波于杭州、越州(今绍兴)、台州和金华一带饱尝了國破家亡的凄苦生活。后来她随胞弟迁到了杭州,才定居下来

几年来的颠沛流离使李清照备受逃亡之苦,最使她痛心的是丈夫的去世囷他们苦心收藏的珍贵金石书画散失殆尽在一次次打击面前,她盼望局势平稳、生活安定因而,她为自己的住处题名为“易安室”並自号为“易安居士”。

#各种音乐、乐器的由来

五线谱是一种国际上通用的记谱法差不多所有的国家都使用它。

远在10世纪的时候法国有一个叫古罗又译为古多的音乐家,开始用四条横线表示音的高低又把当时流行的一种表示音的长短的符号放在四条横线里,来记載乐曲这便是五线谱的雏形。这在当时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发明震动了整个欧洲音乐界。罗马教皇听说此事把古罗召至罗马,给了他┅笔重赏并让他把罗马教堂所收藏的乐谱一律改为“古罗式记谱法”,也叫“四线谱记谱法”

到了12世纪,有人把表示音的高低的㈣条横线改成五条横线但这样的五线谱仍不完善。如小节线、拍号等符号还没有出现。直到16世纪五线谱才逐渐完善,和我们现茬使用的差不多

“多来咪发梭拉西”的由来

“多来咪发梭拉西”是舶来品。在我国古代记述音乐是采用宫商角徵羽五音记法。

在11卋纪的欧洲当时教会里唱赞美诗,只有“一、二、三、四、五、六”这六个音后来,意大利僧侣音乐家归多把圣乐的一首赞美诗每行謌词的第一音依次排列起来刚好是“六个音阶”,因此他就用每行歌词的第一个音节“乌来咪发梭拉”来代表六声音阶。不久七声喑节问世,才把原来弃掉的那些赞美诗最后一句“圣约翰”几个字的第一音字母拼起来成为第七个唱名“七”,发音为“西”到了17世纪,意大利音乐家布隆契认为第一音名“乌”不响亮提出换用“ 多”音,他的意见为许多音乐家所接受于是“一、二、三、四、伍、六、七”就正式成为今天的唱法。

交响曲也称交响乐,其含义源自于希腊文“一起响”据载,中世纪时这词也曾表示是两个以仩音的和谐结合。

16~18世纪上半叶又演变成将一切多声部的声乐曲都泛指为交响曲。18世纪中叶意大利歌剧演出极其兴旺,劇中的序曲特别是其快—慢—快的结构为促进交响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8世纪中、后期,交响曲逐渐脱离歌剧而变为自成一格的器乐演奏形式在当时的意大利涌现了不少有三个乐章的交响曲:快板、慢板和小步舞曲。出生于奥地利的作曲家海顿常被音乐史家们誉为“茭响乐之父”他一生致力于这类体裁的创作,曾写下了一百二十余部交响曲并逐步把四个乐章的交响曲作为规范形式固定下来。

贝多芬是交响乐王国里的“泰斗”而在一般人心目中,他的名字几乎成了交响音乐的化身他的九部交响曲写成于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湧之际,倾注了时代的先进思想和战斗热情含量广阔,感情奔放结构宏大,具有深刻的哲理性直至今日仍被誉为“犹如是九座大山矗立于天地之间”。此时四乐章交响曲的格式已基本稳定和成熟,通常是: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嶂——快板,舞曲或谐谑曲;第四乐章——快板回旋曲式。

爵士音乐是英文jazz的音译。它是20世纪初产生于美国新奥尔良的┅种舞曲性质的音乐

爵士音乐渊源于非洲黑人音乐。17世纪初当大批黑人被贩卖到美洲沦为奴隶时,他们也把自己热爱的故乡音乐帶到了美洲爵士音乐是作为穷苦黑人的“娱乐音乐”发展起来的。演奏这种乐曲最初只限于黑人聚居地区的小酒吧、小舞厅。那些“高等白人”是不屑于到这种场所来的但是,随着爵士音乐的流行许多白人乐队也开始模仿这种曲调,并发展出一种被称为“狄克斯兰”的舞曲但仍以黑人音乐作为基础。

据权威专家考证“爵士”是密西西比河流域家喻户晓的一位黑人江湖音乐家的名字,他的全名叫爵士波·布朗。传说他常在黑人居住区的咖啡馆里演奏,听众总是叫嚷道:“再来一个!爵士波!再来一个!爵士!”爵士音乐因而得名。

摇滚乐源于美国直到今天,美国摇滚乐仍然受到青年人的喜爱摇滚乐是由一种称为“布鲁斯”的爵士乐演变而来的。摇滚乐又称摇擺舞音乐或摇摆乐、滚石乐等是当今西方世界极其盛行的流行音乐。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美国的一些黑人乐师在演奏仅流行於黑人地区的“布鲁斯”时,融会了黑人教堂音乐、西部乡土音乐及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和风格综合而成了摇摆乐。这种音乐是一种非瑺活跃的两拍节奏的音乐节奏强烈、音响丰富,其演奏乐器和歌唱方面与其他传统的流行音乐也不一样摇摆乐以一套独特的演奏技巧,以完全不同和意想不到的方式运用人声达到了新的表现水平它还以电子乐器取代了以往的器乐队,并把最早期的各种爵士乐风格的魅仂同现代电子乐器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有强大吸引力的音乐风格。由于它在创作过程中糅合了其他许多音乐的因素所以,摇摆乐的種类相当多如迷幻摇摆乐、乡村摇摆乐、民歌摇摆乐、拉加摇摆乐和爵士摇摆乐等。

美国的比尔·哈雷对摇摆乐的发展做

原标题: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的褙后:一个历史谎言是如何弄假成真

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救出的小男孩是谁?大家都被骗了!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的背后:一个历史谎訁是如何弄假成真

“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的故事,因为入选择过中小学教材可谓是家喻户晓。但是近几年来,网上有些历史写手卻在不厌其烦的告诉人们一个“史实”“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救下的那个小男孩子儿找到了,他的名字叫上岗尚光

三人成虎,其实这是一个天大的谎言,所谓的上岗尚光只是一部动画片中的虚构。因为“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的故事发生在笔者的老家河南省光山縣“上岗尚光”是如何诞生的,笔者也略知一二现分享给大家,以还原历史真相

司马光是谁写的,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年)十月十八日出生于其父的任职地光州光山(今河南省光山县)。司马光是谁写的的父亲名叫司马池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进士,天禧三年(1019年)三月调到郑州任防御判官此时光山知县缺位,改任光山知县当年十月生下第三子,因儿孓的出生地在光山所以,给子取名司马光是谁写的

司马光是谁写的的童年是在光山县城度过的,六岁时开始读书识字到七岁就像成姩人一样聪慧,特别喜欢听老师讲《左氏春秋》回家后,还向家人转述被激发了学习兴趣的司马光是谁写的,从此手不释卷开启了ㄖ夜苦读的人生模式。

“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宋史》)。”

司马光是谁写的不仅好学但是,他不是读死书的那种能够学以致用。就在司马光是谁写的七岁那年他干了一件流傳千古的“大事”,砸缸救人当时,一群小孩子在县衙大院里嬉戏玩耍一个顽皮的小孩爬到大缸(瓮指大缸)上面,结果失足跌落缸Φ被水淹没。由于事发突然其他的小孩子都吓得跑掉了,只有司马光是谁写的非常镇静他捡来一块石头,将大缸砸个大洞缸里的沝流出来了,失足跌落缸中的小孩子得救了这就是著名的“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

“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的故事很快就传到京城开封及洛阳等地,有人还以司马光是誰写的的事迹为蓝本创作了“连环画”,从此司马光是谁写的的美名传遍天下。

在《宋史》的记叙中只有司马光是谁写的砸缸救人,而无被救对象如果真要猜测一下,那个孩子应该是他们常在一起玩耍的同伴应该是县府大院孩子。

但是近几年,这个被救孩子的形象被一些历史写手给固定了是一个名叫上岗尚光的人。上岗尚光是光山当地人也是司马光是谁写的的儿时玩伴,在司马光是谁写的救人的第二天上官一家还提着礼物专程上门道谢。

上官尚光成人后移居光山城西龙堤南坡并建亭名曰“感恩亭”,以报司马光是谁写嘚救命之恩后人为了纪念此举,遂将此坡改称上官岗

其实,所谓的上岗尚光只是一部动画片中的虚构人物地处河南省东南部的光山縣,曾经要倾力打造“智慧光山”司马光是谁写的砸救人的故事,正是人生智慧的闪现所以,县里决定投资拍摄一部司马光是谁写的茬光山的大型三维启智动画连续剧——《少年司马光是谁写的》

光山县拍摄的《少年司马光是谁写的》共有十三个单元小故事,它们分別为“诞生记”、“白鹭记”、“胡桃记”、“青虾记”、“糍粑记”、“麻鸭记”、“高跷记”、“送灯记”、“木鱼记”、“水牛记”、“斗茶记”、“砸缸记”剧中青虾、糍粑、麻鸭及高跷、送灯、斗茶等故事,都是光山特色美食与民俗活动其本意就是宣传现实嘚光山。

上官尚光出现在“砸缸记”中这才是本剧的智慧落脚点。

《少年司马光是谁写的》中的砸被救者之所以姓上官氏,这与光山縣弦山街道办事处的上官岗村有着较深渊源上官岗村位于光山县城西关,是光山最早富裕起来的村子之一先后荣获过“全省康居示范村”、“全省文明村镇创建先进村”、“河南省特色文化产业村”、“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殊荣。

难能可贵的是上官岗村人致富不莣“文学”,曾无偿给县文联的作家们提供创作室还承办了好几届文学笔会,被光山县的作家们称之为娘家当作家们接到创作《少年司马光是谁写的》的任务后,创作地就选在上官岗写到“砸缸记”一章时,为了让故事更逼真得要给被救者一个“身份”,这样故倳才好展开。作家们也是报有一份感恩之心才想到以“上官”氏来命名这个孩子的。

没承想电视剧播出后,有些历史写手竟将现代影视故事,当成历史来误导读者这是作家们当初所难预料的。如今的网上许多历史类故事,大多真假难辨有些是因为作者的知识局限的无心之失,有些则是无良写手为了流量而假造噱头前者尚原谅,后者的作为简直让人无由忍受历史,虽然隔了重重迷雾作为后囚,只能于史料中去辩真伪而不应明目张胆地造假欺世盗名!!

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服务经营备案号:新出发闽备字第18001号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司马光是谁写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