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老年人跳的广场舞广场舞扰民吗?

当前位置:
老年人休闲娱乐广场舞 噪音却让住户苦恼不堪
&&来源:云南网
广场舞花费不多又能健身,昆明街头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参与到这项娱乐活动中来。市民建议老年朋友们尽量调低音量,以免影响到别人的正常生活 ■ 记者 张悦
除了买菜做饭带孙子,能让老年人可做和乐做的事情确实不多,而不需要太多花费的广场舞自然成为老年人们难得的休闲方式。但随着普及程度的提高,魅力四射的广场舞已陷入尴尬,噪音投诉不断、极端事件频发,都在引人思考。
与国内众多城市一样,昆明的广场舞已经成为一景,昆明也同样遇到了与其他城市相同的问题:广场舞该怎么跳,才能让舞者欢快,让市民免受噪音困扰?记者走访了昆明几个热闹的广场舞场地,了解市民和舞者的心声。
从今天起,都市时报邀您一起为广场舞出谋划策,广场舞该怎么跳,大家都来说说。
心脏病患者上完夜班难入睡
小韩是个心脏病患者,只要身处的环境嘈杂,她的身体就会出现心悸反应。几个月前,当三五成群的退休阿姨开始在小区花园里跳舞后,她的生活就受到了侵扰。
小韩家住金洲湾,小区一栋,与小区花园广场不过相距十余米。以前每天上完夜班,她都能在家好好睡上一觉。不过,从半年前开始,当小区里阿姨们每天上午7点半准时起舞后,她的睡眠就难以保障,生活也乱了套。
小韩说,每当舞蹈音乐放得太大声时,她的身体总会出现心悸反应。而她的父亲,以及小区里的一些住户,也都抱怨清晨的音乐声太吵人了。为了免受噪音干扰,她已多次向物管反映。
小区物管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跳舞的老人有10多个。半个月前,在接到居民反映后,阿姨们答应将跳舞推迟一个小时。从8点半开始。”可最近两天来,老人们又将时间提前了,“我们也没办法,她们都是小区里的住户,跳舞健身我们不能干涉,小区附近也没有大型公园。”
为让自己每天工作时能精力充沛,两个星期以来,小韩曾向城管、环保部门反映,但至今都没有任何效果。
欢乐 广场舞让老年人的生活不再枯燥
昨天上午,即便没到周末,但一大早,翠湖公园已呈现出一派热闹场景。一进到公园,游客们除了被纷至沓来的海鸥吸引外,更多的是被一群群跳广场舞的中、老年人吸引着。
舞者中最惹人眼球的莫过于有多年舞龄的于大姐。从2001年开始,于大姐就开始到翠湖跳广场舞,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10点前后必到。为了跳好舞蹈,她还请了专业的舞蹈教师来排舞。
“广场舞简单易学,能健身,能交友,还能享受一次被围观的感觉。”说起广场舞来,于大姐滔滔不绝,“过去不跳舞,每天除了做饭、看电视、接送孙子就没什么事做。从2001年开始接触广场舞后,生活开始变得丰富多彩。”于说,跳舞不仅让她心情愉快,而且还让她认识了不少同龄的新朋友。
建议 音量能不能调小一点
昨天,记者对碧鸡广场、月牙潭公园、盘龙江边进行走访时发现,广场舞现已风靡城市的各个角落。
碧鸡广场作为每天开场时间最长的广场舞集合地,与广场隔街相望的秋苑小区居民就对噪音污染深有感触。广场管理员夏先生告诉记者,他常接到市民投诉,可偌大的广场凭他们的人力很难管理控制。“居住在附近的居民常投诉舞蹈队的音响开得太大声,跳舞的都是些中、老年人,不让他们跳说不过去。可每次对他们进行劝说,话说重了,双方就会吵起来,甚至还会有肢体冲突。”
居住在秋苑小区的杨先生就深有感触,“可管理员每次才走开,跳舞的又把音响开大了。每天从7点半开始跳到晚上11点左右,我们都不反对他们跳舞,但就希望他们能自律,不要影响我们的正常作息,将音量调小一点”。
取证设备缺乏 行政成本过高
噪音扰民问题有没有什么解决的途径?记者昨天分别拨打了市环保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电话反映情况,不过得到的反馈是,“在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组织娱乐聚会活动,使用音响器材,产生干扰生活环境的过大音量的情况由公安机关管理”。
记者又拨打了110指挥中心电话。然而,接线员听到情况反映后也道出了他们的苦衷。
“广场舞音量扰民的情况存在已久,我们也没办法解决。只有在舞群严重扰民的情况下我们才会通知派出所出警,让跳舞的人把音量关小一点。可我们警力有限,总不可能24小时对他们进行跟踪。”官渡区一民警告诉记者,虽然民警有权对多次劝解无效的生活噪音按《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管理处罚,但因噪声污染取证较难,所以他们通常只采用劝解的方法。“派出所也没有监测噪音的设备,如果要取证就得请环保局带着设备仪器协助,但环保部门来后,噪音是否存在难以确认,取证难。”
凌云律师事务所张晓山律师称,针对噪音扰民有明确的处罚依据,但在实际生活中,噪音证据的收集存在困难,必须由相应环保部门具有环保监测资质的人员到现场监测并出具报告,看是否构成噪音。但往往需要多部门配合,行政成本高,因而执法机关在处理此类问题时多半采取劝解的方式,导致收效甚微。
广场舞引发多起极端事件
四川省成都市,莲花新区临街住户由于长期受到楼下坝坝舞的音响困扰,几名业主朝楼下跳舞的市民扔水弹阻止。
纽约布鲁克林的日落公园成为华人晨练、休闲、健身的重要场所,但随之而来的音乐扰民问题不断遭到周围其他族裔的投诉与抗议。一支华人舞蹈队在该公园排练时,遭到附近居民的多次报警,前来的警员将领队王女士铐起来并开传票。
家住合肥合作化路一小区的孙大妈,因为跳广场舞声音太大,遭到邻居报复,门口的垫子上被泼油漆,家门前被扔死老鼠。
家住北京市昌平区的施某因邻居跳舞放音乐音量大,将私藏的双管猎枪拿出,朝天鸣枪。11月5日,施某因涉嫌非法持有枪支罪在昌平法院受审。
江苏泰州市姜堰区公安局城东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新市民广场跳广场舞声音太响,影响周围居民休息。该派出所3名民警前往处警,要求跳舞人员调低音响,经反复做工作无果,民警将音响设备移动至旁边时,遭到部分在场人员围攻,致2名民警受伤。
2013年10月
武汉一小区内正在跳广场舞的人群遭楼上业主泼粪,再一次引发社会舆论对广场舞扰民问题的关注。
时报邀大家说说心里话
作为城市中的一员,您对舞者有什么意见、建议?作为舞者,您有什么想法要对市民说的?从今天起,都市时报将提供一个让大家都来说说话的平台,不论是住户还是舞者,你们的心声,都向大家表达出来吧。
您可以直接拨打本报热线0。并且,如果您认为居住的小区常饱受噪声干扰,本报记者将带上分贝测试仪进行测试。 广征民意,只为让居民的住所免受噪音干扰,让中老年人们尽情享受广场舞带来的乐趣。
记者 赵得智 实习生 王文馨 王晓仙 (都市时报)
责任编辑: 陈怡希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作为老年人跳广场舞扰民吗?_百度知道
作为老年人跳广场舞扰民吗?
作为老年人跳广场舞扰民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要看情况。老年人跳广场舞本身没有错误, 儿女在线下半年举办比赛,不妨参加一下。
采纳率:33%
就可以给街道办等社区治安管理部门反应情况,让老年人改改时间或者换换场合,因为广场舞有益于他们的身心健康。只要他们跳舞的时间场合合理就不算扰民,反之这个要分场合与时间。我们不能强制性的要求老年人不跳舞
不能一概而论,只要不影响休息就不算扰民。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新闻热线:0
通讯员qq群: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大妈”跳广场舞导致冲突频发。据介绍,在滕州市民政局的门口,每逢傍晚的时候,许多锻炼身体的大妈便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但是,附近居民对于跳广场舞放出的音乐声甚是反感。
  “大妈”跳广场舞导致冲突频发。被噪音骚扰得忍无可忍的小区居民,向跳舞的大妈高空泼粪、倒水、撒沙子,争吵和肢体冲突更不罕见。近日,有市民反映,滕州市民政局门口广场上每天晚上跳广场舞的音乐严重扰民,影响对面小区居民休息,当事双方矛盾日益剧增。了解情况后,滕州市城管局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及时解决了纠纷。  据介绍,在滕州市民政局的门口,每逢傍晚的时候,许多锻炼身体的大妈便聚集在一起跳广场舞,但是,附近居民对于跳广场舞放出的音乐声甚是反感。“跳舞是老年人锻炼的一种方式,我们大家也都很支持,可是,每次跳舞的时候音乐都放得很大,确实影响了我们小区居民的休息,下班回到家之后,总盼着能静静地呆一会,可没想到被这些吵人的音乐给搅了局。”一位深受其害的附近居民说道。他还告诉记者,为了化解矛盾,也为了有一个清静的休息环境,有市民拨打了市城管局公开投诉电话,效果明显,噪音几乎消失。“市城管局龙泉分局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查。经查,此活动系周围居民自发组织健身,跳舞时都播放音乐,有时播放音乐声音很大,确实存在一定扰民现象,执法人员找到当事群众,向其作了耐心细致的工作,讲解了相关法律法规,尤其是告知他们要将心比心,站在周边居民的角度来考虑跳舞扰民的问题。经劝导,群众最终对此表示理解,对以前造成的扰民行为表示歉意,承诺今后跳舞时一定把音响的声音调小,尽量降低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执法队员告诉记者说。  “跳舞健身娱乐本身是件好事情,国务院《全民健身条例》和山东省《全民体育健身条例》也都号召各地积极开展体育健身活动,并把健身运动上升到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地位,可见上级对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视程度。但是,健身运动也是有一定限度的,不能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对类似情况,建议群众及时拨打市城管局公开投诉举报电话12319,以便执法人员及时前去处理矛盾,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一工作人员说道。 (记者 姚付林)&&&
初审编辑:张敏责任编辑:田田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老年人跳广场舞引发的纠纷 成为社会棘手问题_新浪广东_新浪网
  中新网北京6月29日电(潘心怡)“广场舞老人围殴篮球小伙”、“广场舞老人为争场地互殴”、“老人广场舞扰民遭弹弓袭击”……近年来,因广场舞而起的风波在全国不少地方都曾上演,一边是老年人的健身娱乐需求,一边是公共空间的使用权之争,二者如何才能做到有效平衡?
资料图:日,成都数百市民齐聚某广场,以歌曲《天府之国》为背景音乐同跳广场舞。 张浪 摄
  地盘之争暴露活动空间不足
  场地之争、噪音扰民等等,由老年人跳广场舞引发的各种纠纷,俨然成为当今社会一个难以调解的棘手问题。近日,发生在河南洛阳的广场舞老人抢占篮球场事件,一度成为舆论焦点,这也又一次暴露出老年人健身活动空间不足的问题。
  6月24日晚,北京结束了入汛以来的一轮最强降雨,尽管路面还未干透,海淀区北蜂窝路周边一个公园内已聚集了不少跳广场舞的老年人。
  中新网记者在现场看到,除了广场舞,还有不少人在进行跑步、健步走、打太极等其他运动,不同运动项目之间的空间界线十分明确。
  长期在这里跳广场舞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刚开始的时候,打太极的、踢毽子的也跟我们争抢空地,后来我们就把跳广场舞的人分散成了两拨在公园不同的地方,现在这样和谐的情况也是在长期磨合之后才有的。”&
  显然,老年人对广场舞需求的增加,与如今中国社会的老龄化有着密切关联。
  根据国务院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60后、70后人口数量大约为4.4亿人,中国老年人数占比预计到2030年将会增至总人口的24%。
  有观点称,中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而这种人口结构的变迁,所带来的挑战是方方面面的,而广场舞仅仅只是此问题的一个表现而已。老年人群到哪里寻找自己的休闲方式和休闲空间,已成为当前全民健身发展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广场舞纠纷如何解决?
  事实上,早在日,国家发改委、国家体育总局等12个部门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在公园、广场、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广场舞活动场地。
  不过,面对愈发庞大的广场舞人群,在目前城市公共活动设施短缺的环境下,由广场舞造成的场地之争问题该如何解决,谁来监管?
  在地方,近年来,多地也都出台过相关规定,对广场舞的地点、时间、音量作出了要求,以此来探索广场舞的监管。
  例如,去年9月,新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条例》开始实施,《条例》对在居民住宅区或者毗邻居民住宅的街道、广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唱歌、跳舞、健身等活动的作出规定,明确了禁止夜间(晚上10时至次日早晨6时)在以上区域开展使用乐器或者扬声设备的唱歌、跳舞、健身等活动。
  北京今年年初出台了《全民健身条例》,并从3月起实施。新条例的颁布为公安机关执法提供了明确依据:居民在广场跳舞若被认定为扰民,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治安管理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在政策密集出台的背景下,为何广场舞引起的纠纷依然频发?记者在梳理时发现,上述广场舞相关规定的制定方分散在环保、城市管理、园林等多个部门,并未形成统一的的牵头部门,对于广场舞的规范到底谁来负责、谁来监管,依旧模糊。
资料图:武汉大妈们冒雨同跳广场舞。 张畅 摄
  老年人如何稀释孤独、融入社会?
  除了场地紧缺,广场舞背后折射出老龄化社会中更深层次的“精神养老”问题。记者走访调查发现,老人参与广场舞,除了为健身,还有不少是出于社交需求,其目的在于排解孤独。
  上述王女士就表示,自己是独居老人,周末孩子才会回来探望,“平时参与社区公园的广场舞让自己不那么孤单”。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教授何兵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广场舞的火爆其实体现了很多问题。现在老年人普遍晚年寂寞,子女忙于工作,不在身边,广场舞因此成了他们的一种社交方式,是晚年生活的“必需品”。
  广东医科大学养老产业研究院院长谢培豪此前在媒体撰文称,在未能有效解决老年人精神需求的现实问题之前,广场舞必然成为老年人追求健康、稀释孤独、融入社会、流放时间,而且直接便利低廉的主要娱乐活动形式。
  谢培豪指出,要有效逐步解决中国老年人精神需求问题,涉及到政府、社区、家庭等方面。关于老年人文娱生活需求,他提到,要确落实政府在老年人精神养老中的职责。
  具体而言包括两方面,一是政府加大投入,建设能满足老年人精神等方面需求的老年活动室、户外健身点和社区老年学校。二是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询和结对关爱活动,以及组织开展各类老年文化娱乐活动,让老年人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06-29 11:32|分享
06-29 11:32|分享
06-29 11:32|分享
06-29 11:31|分享
06-29 11:31|分享
06-29 11:31|分享
06-29 11:27|分享
06-29 10:29|分享
06-29 10:23|分享
06-29 09:48|分享
新浪地方站广场舞屡因扰民被诟病 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哪里
广场舞屡因扰民被诟病 老年人的公共活动空间在哪里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丁玉冰
  最近,“广场舞老人围殴篮球小伙”的视频风靡网络,几位打篮球的少年因与广场舞老人争抢场地而被老人群殴。这一事件引发民众热议,其起因源于双方场地之争,背后暴露出老年人活动空间“受限”的问题。本报记者近期在北京市内进行了调查访问,探寻老年人居家养老中的日常活动空间现状。
  6月4日晚,陪读家长们在毛坦厂镇一广场上跳舞健身。毛坦厂镇基本没有娱乐场所,跳广场舞成了陪读妈妈们晚间主要的娱乐方式。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相对匮乏的活动空间
  61岁的郭先生和老伴家住北京丰台区程庄路附近。自从搬家之后,他们再难找到合适的健身活动场所。他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之前住的社区紧邻公园,他和老伴每天清晨、上午和晚上都要一起去公园健身锻炼,老伴去跳舞,他学习太极拳。搬到现在这个新社区后,附近没有公园,也没有大的场地,也没人组织。他们就只能在小区楼中间的小块绿地上转转。
  43岁的徐郎家住北二环中轴路边,周末最喜欢带着10岁的儿子去打篮球,不过附近公园和社区篮球场很火爆,好几拨跳广场舞的老年人轮流使用。他们只能定时去打。好几次他们正打得起劲,遇到按点来跳舞的大爷大妈,他们只能放弃离开。不过他对这种状况还比较理解,“小区公共地方就这么大,这些老年人也不容易,没其他合适的活动地方。他们年纪大了,更需要关怀。”
  徐郎一番话道出了目前多数城市中心社区面临的窘境,即老年人活动空间明显不足问题突出。
  北京市西城区广外老年公寓院长康延玲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对位于市中心的多数养老机构来说,养老活动空间和绿化面积明显不足,只能在有限空间内给老人提供些简单的娱乐活动场地。以广外老年公寓为例,因位于小区内,室外空间较小,只能在室内为老人提供主要活动场所。
  首都体育学院近期一份针对北京市16个区县259个街道社区调查结果发现,约15%的街道社区没有健身馆;超过四分之一的街道社区健身广场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健身站点数量也有限,四成社区健身站点数量是个位数。
  长期关注老年人体育活动的北京老年医院助理研究员刘向国对《工人日报》记者直言,老年人锻炼一般遵循就近原则。因此街道社区健身场地是居家老年人锻炼的首要场所,其次是社区附近公园和广场,因为那里场地和器材免费且较适宜锻炼;最后才是大型公共体育场所。“目前,相对匮乏的健身场地很难满足老年人健身锻炼需求,成为制约和影响发展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的重要瓶颈”。
  资料图:日,成都数百市民齐聚某广场,以歌曲《天府之国》为背景音乐同跳广场舞。 张浪 摄
  几乎没有适合的专业场地
  今年60岁的杨阿姨跟儿女住在北京昌平区佳运园小区,喜欢跳广场舞的她向记者表示,因小区不远紧邻着森林公园,里面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住在附近小区的老年人不需要为没有地方跳广场舞或做集体操担心。
  事实上,记者调查发现,所谓老年人活动空间有限这一问题需细分看待,从一般意义活动空间看,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布局存在着区域分布不均衡问题,空间有限问题多出现在中心城区,部分远郊区县公共空间并不缺乏,只是缺少有效的组织和管理。
  专业从事社区养老的乐老驿站创办人董鸿乐坦言,尽管北京目前大部分社区至少有一个活动中心,但存在发展不平衡。位于城中心的东西城活动中心较少,面积也小,但这些区域老龄化程度却偏高,很多老人无处活动;而丰台、石景山、海淀、朝阳等区域活动中心稍多却缺乏管理,活动组织者较少,场地使用效率有待提高。至于远郊区县,主要表现为缺乏有效组织和引导,很多活动中心利用率不够。
  弘昆养老负责人邱筠尧认为,老年人日常健身娱乐活动相关问题更多是因缺乏组织造成的,若没有组织引导,建再多活动场所,老人也不一定愿意去。
  对城市中心的社区养老机构而言,除了老年人活动空间不足问题,还面临着场地空间不适宜老人特殊需求等状况。
  在康延玲看来,老年人对室外活动是刚需,因为有充足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广外养老公寓虽然室外活动区域较小,但紧邻公园,这基本满足自理老年人的需求。但对半失能和失能老人而言,却难以满足。因为这些老人身体条件不允许,若脱离机构保护易造成跌倒摔伤,加之行动缓慢,难以避让车辆等意外状况。
  首都体育学院调查结果发现,尽管多数街道社区已建健身广场和健身馆能兼顾老年体育活动,但参与调查的街道社区中,没有一家专供老年人健身锻炼的场馆。这种状况普遍存在且令人忧心,那就是多数社区缺乏的是真正适合老年人的专业活动场地和陪护措施。
  北京大学老年研究所教授穆光宗对《工人日报》记者表示,多项调查表明,目前城市中心区域老年人开展体育活动场地有限,且很多场地设施不完善,不符合老年人身体特征,存在安全隐患。记者王瑜
  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组织引导与政策配套并重
  当下老龄化加剧背景下,中国养老模式逐步转向“以居家为基、以社区为依托、以机构为支撑”。调查发现,在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过程中,老年人的生活场景正在延伸到各类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机构中,多数居家且没有失能的老年人日常休闲体育活动成为养老的重要内容。
  6月7日,北京市政协常委会上,政协委员特别建议按照“疏补同步”原则,支持老旧小区利用疏解腾退空间、原有锅炉房等存量公共空间建设和补充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等。
  早在日,国家体育总局联合发改委等12个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老年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现有公共设施,在公园、广场、绿地及城市空置场所等建设适合老年人体育健身的场地设施,为老年人提供广场舞活动场地,做好电源、夜间照明等基础配套设施,有条件的配置移动音箱等器材设备;要盘活存量资源,改造旧厂房、仓库、老旧商业设施等用于老年人体育健身,对现有公共体育健身场地设施进行无障碍或者适老性改造。
  此外,对于老年人活动的信息公开和组织引导工作仍需加强。
  董鸿乐表示,社区对活动中心的宣传还不够,很多老人不知道社区有活动中心,也不清楚有哪些活动,是否免费。一些活动中心是地下室或临时建设,所以很多人不清楚。他建议街道和社区可以把老年活动中心地点和内容定期公开发布,并允许跨社区参与活动;同时提高社区活动中心的组织管理,丰富内容,提高活动室效率。
  在刘向国看来,加强对老年人体育和保健知识普及,促进老年人科学锻炼同时,还应充分发挥社区养老综合服务和引导作用,将老年人体育活动纳入养老服务重要内容,在组织和管理上加强人财物投入,建设和完善社区老年人体育活动设施,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居家养老。[责任编辑:丁玉冰]
介绍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主要亮点和看点,突出此次论坛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听声音,识代表委员,看新时代。这些在两会代表委员通道上亮相的代表委员,你能猜出几个?
该游戏剪辑2018两会数次“部长通道”中部长们关于各领域民生相关的经典发声,让网友在听声音、猜部长。
3月5日上午,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取消流量“漫游”费,移动网络流量资费年内至少降低30%。
光明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妈跳广场舞扰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