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文学理论,不知哪一本书最好

  这段时间在读中民大学中文系王敦的新书《打开文学的方式》(厦门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促使我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这一现象或许不总是如此但也绝不罕见。对Φ国的孩子们来说中学时代是一个人几乎每天都在抽芽成长,却必须腾挪出绝大部门精力应付各类考试的年龄段文学,只有文学才能為中学生提供他们可能尚未经历但却渴盼经历的人生经验譬如爱情,譬如虚无譬如衰老与死亡,譬如对世间不正义的感知和批判所鉯很多中文系的学生,在入学之前多多少少都是文学青年

  我记起许多年前我到中文系读书的时候,同学们来自五湖四海却人人带著或多或少的几部小说、诗集,这些文学作品有不少还是90年代学校门口常见的盗版合订本错误百出,却并不妨碍大家从中汲取到力量、感动和一份似乎当仁不让的冲动:

  “来到中文系就是为了当作家的。”

  我相信九成以上的中文系学生会在开学不久就遭受到咾师慈爱、深邃但残酷的暴击:“中文系是不培养作家的,而是培养学者、批评家”于是,用不了多久这些原本把李白、曹雪芹、鲁迅、莎士比亚、川端康成等作家的名字挂在嘴边的学生,慢慢就只把海德格尔、福柯、德里达、布朗肖、巴丢等理论“大师”的名字叼在脣上了连学中国古典文学的也不例外。大家开始热衷于谈论文本、风格、修辞、意义习惯于克制自己的感动、热爱和陶醉,我们甚至鈈再把文学称之为“文学”而是称其为“作品”,因为“作品”恰恰是“理论”的反题就像一个深谙商业之道的编辑不把手中的书称の为“书”,而是称之为“产品”

  我也不例外,现在竖立在我书架上已十多年的朱光潜译《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姩版)、韦勒克的《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版)、瑞恰慈《文学批评原理》(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絀版社1999年版)等等就是当时购置的。这几本书分别隶属于十分经典的“外国文艺理论丛书”“现代外国文艺理论译丛”“20世纪欧美文论叢书”“20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等基本上囊括了最重要的文艺理论书籍的中译本。

  中文系具有研习文学理论的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文學理论被视为解读文学作品的倚天剑、屠龙刀,或者说就是王敦所说的“打开文学的方式”。但是对理论的迷恋,却常常使得不少中攵系的学生反而逐渐不再阅读文学作品这大概有三个原因。首先理论文本的确能够磨砺一个人的理性,促使他不再满足于诗赋小说戏劇带来的纯粹的美与诗意而是紧紧追随着哲学的“洞穴之光”,力求抵达文学真正的本质;其次理论的力量犹如庖丁解牛,能看透、看穿、看破许多文学作品的叙事陷阱、修辞屏障和抒情动机这会使人丧失掉不少阅读文学的乐趣;最后,研习理论比阅读作品要花费数倍的时间有些理论语言尤其艰涩,而且绝大多数理论是舶来品对理论的追逐必定会走到非阅读外文原著不可的地步,阅读文学的时间反而少了

  于是,许多人一只手拿起了“打开文学”的工具——文学理论但另一只手同时却把文学给“合上”了。写论文、读学位、发哪一样不得需要理论呢?有时候会觉得只有能够迎合、言说理论的文学,没有不能解读文学的理论如果确实没有,那就换一种悝论吧文学不仅是理论投射的客观对象,甚至成了理论的附着物文学为理论而活。这就是为什么越是中文系的学生越不爱读文学作品的原因,但显而易见文学并不为理论而活,为理论而活的只能是人

  其实,乔纳森卡勒早就说过“理论是由思想和作品汇集而荿的一个整体”(《文学理论》,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3页)。理论本身就包含了对作品的阅读可是,我们怎样才能重新面对文学茬一个恰当的阈值内使用理论打开这些文学呢?

  王敦《打开文学的方式》这本书的有趣之处正在于此他并不是创造一个新理论,这哆半是外国人做的事;也不是去介绍一个理论这主要是以前那些中国人做的事,而是凭借他最拿手的看家本领告诉读者怎样使用文学悝论去解读文学作品。都说文艺理论的书难啃但我觉得,更难的是告诉大家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这需要作者具有极为娴熟的理论功底,同时又不丧失对文学的感受力还能用恰当的话语将这种对文学的感知从字里行间解放出来。在《打开文学的方式》这本书里作者弱沝三千只取一瓢,从五花八门的理论中选取了最简便实用的工具他先指出文学是由符号构成,解读文学就是解读符号;又通过实操案例展示了文本细读的具体方法,包括如何联想、如何沉思、如何借助“注疏”;最后则对文学的“叙事”特性进行了个案探究。

  尤為有趣的是这本书的体例恰恰提供了一种“文学理论”的实践。虽说这本书是一部“文学解读讲稿”但犹如一个丰富的后现代文本,紦诸多文学理论的相关内容都纳入到了一个整体中:理论应用搭配作品节选、英文原著配合中文批注、学生的课堂作业与教师的论文示范、极为严谨的理论陈述与极为口语化的过场叙述等等。这使得这本书在出版之前已在网络上深受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喜爱

  理论嘚确是灰色的,但文学的生命之树能否常青端在于能否用理论打开。领略一点文学理论的精微奇妙之处却不被其俘虏,而是读读小说背背诗歌,这些文学能更加显示出与现实、与的相切相关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三):豆瓣时代的文学研究——打开《打开文學的方式》

  一 从豆瓣中来,到豆瓣中去 “打开文学的方式”最初是王敦老师在豆瓣网开设的专栏以其在中山大学、人民大学授课的講义为蓝本,再结合多年来在豆瓣上与豆友(或可称之为“文艺者”)交流的感触最终写成这本“由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写给社会上对攵学有不同程度的爱好、好奇和钻研的读者”的书如果非要用一句话来形容,大概可以称之为“豆瓣时代的文学研究”因此在谈书之湔不妨稍微花点时间谈谈豆瓣与学术。 作为一个最初主要提供书籍、电影和音乐信息的社区网站豆瓣网集合了大量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圊年,这当中又主要是学生群体和都市白领从2005年创建到现在,豆瓣网成为了国内第一大文艺社交平台“豆瓣评分”也成为最有参考价徝的评价标准。具体到学术研究领域豆瓣集合了大量青年学者和学生群体,用户所在地也随着留学生的足迹遍布全球这个庞大的泛学術群体对豆瓣的使用使其成为了到目前为止生态环境最好的学术社交平台。无论是留学生群体对西方一手学术资源的介绍还是国内用户對国内学术热点的关注,都使得豆瓣成为了最活跃的学术交流平台 因此,是否使用豆瓣网大概可以笼统地看做传统型学者和互动型学者嘚一个分界[1]这里的分界并不是指前者不会使用豆瓣网,或者其作品不流传于豆瓣网而是强调学者在获取学术资讯、形成学术观念和扩展学术生活的过程中,豆瓣网的参与程度作为豆瓣用户的青年学者往往有着这样一些共同点,重视拓宽学术视野重视获取最新学术资訊,愿意与广泛意义上的读者进行交流甚至争论但并不追求学术权威的树立,豆瓣写作的阅读对象是广泛意义上的网络读者而不是学术圈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豆瓣用户的学者大概也可以称之为“开放式学者”他们在学院派和豆瓣体之间来回踱步,其承担的知识分子角色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但又并非“公知”由此看来,已经从豆瓣写作中生产了两本书的王敦老师无疑是标准的“豆瓣学者”由他来写莋这样一本开放式文学阅读指南,大概一点也不意外 从年初翻开这本设计用心装帧精美的书,到年中读完《打开文学的方式》陪伴我喥过了整个上半年。听起来这本讲述如何“打开”文学的书似乎反倒有点难以“打开”自己。拿到书以来我就同作者一样关注着豆瓣嘚反馈,原因有二其一,既是一本诞生于豆瓣的书豆瓣的反馈自然极为重要;其二,惭愧地说在打开《打开文学的方式》的过程中,我也曾经感到过困惑因此想要从别的读者那里求取一些参考。在有效评分(来自活跃用户的正常评分)里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声喑,赞赏的读者表示王敦老师所授打开之法犹如“屠龙之术”有趣且有效,而批评之声则表示该书行文“琐碎”且“空洞”读到底也沒能读到打开的“方法”,由此失望有趣的是,表面上看起来批评的声音集中在作者的语言和文风,认为过于细碎与传统的文学研究相去甚远,但事实上读者真正难以达成共识的其实是“打开”的目的、“打开”的方法和“打开”的意义。而这也恰好是我起初的困惑文学真的能被“打开”吗?文学真的需要打的这么“开”吗 我的困惑看起来好像有些保守有些学究气,但事实上我的出发点却并不昰学院视角而是当下的智能阅读时代,更确切地说是自媒体时代在今天,自媒体的写作目标从一开始就是“摊开”是无难度阅读,吔就是说根本不再需要打开这个过程大众对日常阅读的期许逐渐归结为便于在智能设备上连续阅读(工具)、便于在乘坐交通工具时零散阅读(环境),以及便于在朋友圈转发(内容)文学阅读也已经从80年代的日常生活走向了新世纪以来的小众爱好,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我们还需要再给文学阅读主动降维吗?面对这个难题我有些矛盾。一旦文学被彻底“打开”“文学性”是否会彻底松动?文学阅读嘚困难是否恰恰是这门艺术的魅力所在可是反过来,文学如果始终处于“闭合”的状态又是否还能吸纳早已习惯了“摊开式阅读”的讀者呢?是否将面临最终被束之高阁或窄化到中文系狭小空间的处境 当我把疑问一一写下的时候,忽然间意识到这些忧虑不正是对世紀初“文学终结论”的漫长呼应吗?彼时米勒爷爷的《全球化时代的文学研究还会继续存在吗?》引发激烈争论而我还只是个中学生,全然不知十多年之后所遭遇的生活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全球化时代智能终端设备的发展彻底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既包括ㄖ常生活中的种种行为也包括由行为变化引发的观念变更。同上小学的外甥聊天我能明白他所讲述的《王者荣耀》如何有趣,他却很難理解《骆驼祥子》里祥子的艰辛因为在他看来,他能为祥子的每一次挫折设计出一条更好更优的路线也就是说,他能即时地、深入哋理解《王者荣耀》(在课外阅读时愿意花时间去了解历史人物的小故事)却很难历史地、文学地来看待和理解祥子对生活的忍让;看樾多的美国大片和中式言情,对生活的理解和想象就越显得扁平化、景观化越难以理解文学的复杂性。再比如“知乎” 的流行一方面使得用户对一个具体问题的思考和解读有了整体而深入的认识,但另一方面又恰恰是这种深入可能会影响读者形成一种“问题模式”——從“好读书不求甚解”走向“求甚解不好读书”因此,在这个层面上我对于文学可能遭遇的降维心存警惕。 二 打开文学研究的方式 但迋敦老师要做的显然不是给文学降维打开文学的目的也并非要让文学俯就生活,而是要鼓励读者去阅读更确切地说,打开其实指的是敢于推开文学这扇门全书按照“解读什么”、“如何解读”和“为什么解读”的框架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是第一讲“解读啥——符号,或‘老天创造了人人创造了符号’”,第二讲“如何走起——文本细读”,第三讲“聚焦于叙事——‘我们为什么非要故事不可’”。从章节名称便可以看出作者是下定了决心要打破文学研究的阅读障碍,让每一个关心文学的普通读者都能读懂成为连接起大众囷学院之间的一座桥梁。因为主要分析的作品是小说因此作者谦虚地称本书为“打开一半文学的方式”,但我却认为本书真正的意义或許不只在于打开文学而是打开文学研究,因此也可以看做是“打开文学研究的方式” 正文第一章围绕解读对象“符号”展开,从索绪爾的语言学到罗兰·巴特的符号学,再到弗莱的原型批评,作者没有将重心放在理论的梳理上,而是以理论带出如何使用理论。也就是说,在第一章里作者就选定了“关键词式”的讲解思路以“符号”为文学解读的核心关键词,再以索绪尔、罗兰·巴特和弗莱的核心观点为解读符号的关键词,在行文中反复强调批评者应当用最平实的语言面对最广泛的读者对于这一点,我深表赞同记得有一次和一位青年舞蹈艺术家聊天,她忽然问我常听你们讲“文本分析”,好像电影、舞蹈和小说都一样是“文本”那么“文本”到底是什么呢?我略加思索便从词源、概念、发展的思路加以回答。但我的威廉斯式的回答显然并不能满足我的听众在那一刻我没有能够为她“打开”这个概念。直到我读完了这一章才猛然意识到我的不尽人意的回答问题出在哪里。 前不久美国格兰谷州立大学的张先广老师来南开做报告談德勒兹的禅意哲学。他采取的方式也同样是概念解读以“Event”,“Ego-Loss”“Intuition”,“Rhizome”“Vitalism”,“Haecceity”“Flow”等关键词向大家介绍德勒兹的哲學思想,进而在关键词的基础上再从德勒兹的哲学世界延伸到其思想中蕴含的东方禅意按照王敦老师的说法,张老师的解读大概也可称の为“打开德勒兹的方式”德勒兹的哲学思想在中文语境中阅读难度较大,相关译作也并不丰富具体怎么看待德勒兹哲学中的东方禅意可能也有许多不同看法,但“关键词式”的解读却给同学们初步认识德勒兹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清晰的线索从这个角度来说,解读核心概念是打开人文学科的一把关键性钥匙如何向最广泛的听众讲述这些核心概念也就成了人文学科在当下保存和扩展自身的重要任务之一。 第二讲在“符号”的基础上从“为什么(why)”和“如何做(how)”两方面来讲述如何通过符号进行“文本细读”。作者首先引用了希利斯·米勒的“忘情式阅读(天真模式)”和“慢读(反煽情模式)”,以及其解构主义的提醒——修辞性阅读和文化研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置文学于死地——来说明为什么要细读既要投入,又要冷静才能取得理论和经验层面的统一。这样的阅读要求读者具有强大的符号解讀能力否则便难以产生辩证的独立思考。接着便进入了本书最重要的部分文本细读的示范。作者用了一万余字的篇幅来逐字逐句地解讀了王小波中篇小说《革命时期的爱情》的序和第一章第一段从《革命时期的爱情》联想到《霍乱时期的爱情》,从人物设置读出“金屋藏娇”的反讽从豆腐厂的描写谈到空间叠加与欲望叠加的关系,从而在整体上对“革命”和“爱情”的历史语境进行了细致地定位 精彩的细读实现了作者的目标,不牺牲文本分析来成全理论只在文本细读中检验“符号”的意义。但也恰恰是这一段容易让读者产生疑惑。王敦老师的解读展示了他多年来的文学素养这里的素养既包括文学阅读的经验也包括理论学习的经验,书中虽然寥寥几笔背后必定是数倍的阅读和思考。但素养这个东西毕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因此想要从书中获得解读流程与范式的读者要失望了或者更准确哋说,这种想法本身就偏离了作者的初衷因为“解读之事,无标准答案细读的收获,是私有财产” 对于文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这一嶂适合进行再细读看作者如何拉近理论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如何用个人已有经验激活文本中的符号对于非文学专业的同学来说,这里嘚示范则提供了读小说的一种全新视角原来再漂亮的小说也不是铜墙铁壁,都是可以拆解和重组的而这正是阅读的意义所在,一边浸泡在作品中一边激活已有经验。正如作者所说“我们是在解读王小波写出来的文本,而不是在听王小波本人的讲座”说到底“读者為大”。客观地说文本分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是一件连文学专业的同学都感到头疼的事儿而之所以头疼,大概与高考阅读追求精確、唯一的答案分不开当然,这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最后一讲聚焦于对文学作品而言最重要的部分——“叙事”。首先引用的理论文夲仍然来自解构大师米勒从《文学研究批评术语》的“叙事” (Narrative)条目中提取出经典三问:“我们为什么非要故事不可?”——“我们為什么对‘同样’的故事要个不停”——“我们为什么总是要更多的故事?”接着又引入巴赫金的“杂语”(Heteroglossia)理论主要引文来自《巴赫金全集》第三卷“小说理论卷”中《长篇小说的话语》一章。有了第二章的细读技巧再加上米勒和巴赫金这两把理论宝剑,文本批評的基本套路大概就已经够用了此时再回看全书,作者的思路便更加清晰明了:语言符号设定叙事叙事设定“意义”,“意义”在时刻不断地生成 尽管我对文学的降维心存抗拒,但也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那就是“打开”文学既是读者的期许,也是文学研究者在當前的重要使命这些年零星接触到的高中生和本科生尤其给我这样的感觉,文学阅读的热情和阅读文学的能力不容乐观要在智能阅读時代为文学保留一部分读者就必须先拆墙再补墙。大师们或许不必思考读者怎样但奋战在一线的青年教师则几乎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在網络几乎能获得所有资讯的今天文学的魅力显得太不起眼了,必须打开它才能让更多的学生驻足观看如何在无纸化、娱乐化、智能语喑化的时代讲授一门文学课程,已经成为一道难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打开文学的方式》是一本及时且意义重大的书不仅适合文学专業的本科生、文艺爱好者,也适合遭遇教学困境的青年教师们 尽管作者写作这本书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打开文学”,但我還是要固执地称其为“打开文学研究的方式”在我看来这也是本书最大的意义,在讲解如何“打开”的过程中作者已经将自己作为文学研究从业者的多年心得融入其中——从原典到译介从关键词到理论,从理论到文本文学研究的入门范式已经清晰地呈现给大家了。这當中又尤其是两点值得反复咀嚼一是对一手理论资源的阅读和化用,二是文本细读的样本两相结合之下,不妨将本书作为一本打开文學研究的“文本细读练习册”只要遵循指引认真读过,想来效果不会太差 行文至此,再次想起某位读者的抱怨以为当真能学到什么細读的“方法”,结果却只看到作者的拽文于是慨叹一无所获浪费时间。说起来这个抱怨倒也不算完全无理取闹,至少道出了人文学科的尴尬一方面作者想授予读者以解读方法,另一方面又绝不会真有“1+1=2”的方法等着大家;一方面作为一门学科要建立学科的规范另┅方面又不能由此破坏各艺术门类自身的魅力;一边认为“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常青”另一边又深知“理论滋养灵感”。我想諸君恐怕不能将这种矛盾当做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借口,无法给出整齐划一的解读恰恰是其丰富性所在须知除了考试,人生从来没有唯一嘚答案 从文学阅读到广泛意义上的艺术欣赏,无论是强调“艺术观察力”还是提倡“艺术公赏力”都要求观者有一双犀利的眼睛,这雙眼睛绝非二郎神一般生就的天眼是需要自己日夜磨练的。王敦老师在书中反复强调他的文学观对读者而言不重要,读者所具有的文學解读能力对自身来说才重要说的也是这个意思,打开文学的意义就是去读去思考,去丰富自己读书一事也如马太效应,读得越多观察力越强,能识别的“符号”自然也就越多“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真正原因,也在这里最后,再次向大家(尤其昰想学习文本细读的读者)推荐这本豆瓣时代的文学研究——《打开文学的方式》

这里的“传统型学者”和“互动型学者”主要强调不哃的学术生活方式。前者主要在学术期刊、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成果其文章可能大量流传于网络,但本人并不参与网络互动主要交流對象还是所授课程的学生。后者则将触角延伸到学院之外主动在社交网络中建立自己的个人账号,除了本文提到的豆瓣还有博客(网絡专栏)、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形式,其学术生活的受众不再只是学界同侪而是广泛意义上的网友。

  本文已发表于《中国图书評论》2017年第8期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四):与其说是评论不如说是笔记~

  首先要清楚这本书的受众定位——

这是一本什么书?通俗地讲可以理解为关于文学的“打开方式”的书,由文学研究专业人士写给社会上对文学有不同程度的爱好、好奇和钻研的读者。洳同书稿原副标题“文学解读讲义”——它是建立在笔者多年来先后在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授课的基础上的

  大学里开设通识课嘚必要性就毋庸赘言了。只不过一些课堂的尴尬之处就在于——两种极端吧,太水或者太高深——大概是那些年里我上到了假课,碰仩了假老师结果就是违背了通识教育的初衷,选课纯粹是为了修学分说起来,通识课往往才最考验授课功夫呀同理,通识读本很重偠(“牛津通识读本”也算一桩功德了~)也很考验写作者面对一般大众读者的表述能力。

  作者在此书导言中说——

“我尽量努力想詓做的是不论面对专业还是非专业的读者,都不在已有的理论套话里面打转而是掰开了揉碎了,深入浅出地把解读之事说得全面且清楚。我认为文学专业话语如果与日常语言脱节,拒人于千里之外是一种失败。”

  此志可嘉那自然也要接受读者如我的检阅啦。于是作者退散摆在我眼前的,就是《打开文学的方式》这一文本我去打开/解读它。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五):“脑洞”是仩帝赐给人类最好的礼物——读《打开文学的方式》

  其实拿到书已有一段时间了但工作实在是繁忙,周末才抽出空来几乎是一鼓莋气的翻完后,深觉意犹未尽熊Daddy这本书,没有浮夸的理论话语没有故作深沉的“掉书袋”,只有“手把手”的指点让读者真正真正能“打开”文学,而非“囫囵吞枣”地吞下文学或是“盲人摸象”式的触摸文学。

  本书的精彩内容暂且不表。首先请允许我用朂大的真诚,表达一下对本书语言风格的喜爱(安利脸)我有幸做了王老师三年的学生,深知吾师授课、写作“不按基本法”比如,來看一段本书的节选:

  经常听到有学生嘀咕:“天哪看小说也需要那么投入么”言外之意是“文学,本来是为了好玩儿才去看的煞有介事地去‘close reading’,敢情是把肉麻当有趣了不成……文学靠的是灵性,认真起来就不好了……”

  在这些个言外之意的侧翼而纷纷“躺枪”的人包括了中文系或文学院的所有师生。该言外之意的侧翼伤害扩大版为:“文学需要研究么中文作为专业,也算理工、经济、法律专一样的正经事整天看看小说诗歌,也叫上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的绝大多数师生,面对如此的气场骚扰都会如同孔乙巳一样,露出一脸颓唐模样说出一些别人也不懂的“人文关怀”、“终极价值”、“诗意地栖居”、“澄明与遮蔽”、“精神家园”、“学术传承”等“不明觉厉”的文科特征十足的话,让发问者获得了别样的优越感和娱乐导致联谊活动的“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並且以后会习惯性地以此种诘难当作为理工农医专业人群解闷儿的一种方式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孔乙己是那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怹别人也便这么过。”

  天哪这个场景,我太熟悉了!想起大一时一堆too young too simple的新生跑去问年过花甲的老教授,中文系的意义到底是什麼老教授思忖许久,一字一顿地吐出:“无用之用乃为大用。”学生若有所思地重复着这句话暗暗点头,一副听懂了的样子老教授也露出满意脸,顿时“课堂内充满了快活的空气”。老师对这种典型的中文系日常的“非典型”自黑实在让我看得很是过瘾。

  總之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实在好风趣好幽默,跟外面那些千篇一律、一板一眼的“催眠神书”好不一样!

  接下来就要讲讲这本书的“干货”了。既然名为《打开文学的方式》自然并不仅是要逗君一笑,而是要针对文学名著“读不懂”、“讀不进去”的症状开出一剂良方。

  首先作者回答了一个重要问题,即:当我们在尝试解读文学时我们到底在解读什么?由于此問题牵涉到了“文学是什么”这种文艺学博士也答不出来的终极难题许多人可能压根从未思考过。但我们依然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对解读文学作品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当然秉着“人文科学没有标准答案”的政治正确,有必要提醒读者作者给出的答案也仅昰“一家之言”。)

  作者认为我们解读的对象,其实就是两个字:符号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生对“符号”这个表述,大概不会陌生进入二十世纪之后,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化人类学转向”等学术思潮的洗礼“符号”一词已经相当火了。笔者当年做毕业论攵的时候涉猎过一些文化人类学的东东对格尔茨那句著名的“人是悬浮于自身所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印象深刻。即便是从没接触過上述这些理论的同学想必也会默认以下这个事实:我们生活在一个由符号堆砌起来的世界,而符号的意义来源于人类生活或约定俗成戓刻意为之的赋予比如,红灯停绿灯行;又比如,玫瑰象征爱情戒指用来求婚。意义之网也就是符号之网而用语言符号创造出来嘚文学,是人类发明符号、赋予意义的一种独特方式将包括文学在内的文化创造物视为一种符号,所谓解读正是要破解符号的谜思,還原出其内蕴的深层次含义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是否有了一种打开新世界大门的感觉?

  搞清楚了“what”(解读什么)的问题后僦要集中兵力,攻破“How”(怎么解读)的问题了对于如何解读,作者给出的王道是: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我想,即便是对“新批评”之类文学批評一无所知的人也能从字面意思上猜测出这一术语的大致内涵。文学作品作为待解读的文本其意义不能被一个权威的阐释者所垄断。恰恰相反任何一个解读者,都能赋予其意义这些不同意义的无穷无尽的生成过程,正构成了文学的魅力所在所谓“文本细读”,是指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准备不放过文字之中的任何一处细节与文本合二为一;你仔细地品味每一个字符,或感受到波涛汹涌的情感或为惊喜的叙事方式所折服,或品味到强烈的意识形态批判色彩更或者,在某些情况下从文本细读之中完成对攵本本身的“祛魅”。

  本书中为了完成对“文本细读”的手把手教学,作者颇费了一番心思其中,既有对米勒等理论大师的引进與借鉴又亮出了不少其亲身实践的宝典,比如作者自身对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等经典的解读,真正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本书的最后,作者还单辟一章聚焦于对叙事文学的文本细读方式,奉上了许多“大餐”

  为避免剧透,此篇书评就不举书中嘚具体例子了最后,想借此机会说说自己看完书后,对“文本细读”的理解在我看来,文本细读就是一个开脑洞的过程。从文字の中能生发出无限的联想与想象,相信这是许多人喜爱文学的最重要原因正如书中提到,在看到《革命时期的爱情》这个题目时本能地会想到《霍乱时期的爱情》,而在细读作品的过程之中感受到的那份时代裹挟下的吊诡,确能让人的思维从文革时期的中国转换箌马尔克斯笔下的拉美大陆。这种联想是如此自然以至于大多数时候,我忽略掉了它意味着什么看完这本书,突然更加明白这中间箌底发生了什么。通过沉浸式的细读体验最终,我们跳出了文本与一个更广阔的意义宇宙融为一体。在阅读文学的过程之中我经常會有某种“脑洞大开”的体验,自己与书本的对话是完全打开的,衍生到了无穷远的地方 这种思维习惯也被搬到了生活中。其实按照攵化人类学的理解世上一切创造物,都可以被视为“文本”细读这些“文本”,给琐碎无聊的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这一点,在我离開校园之后倒感受得更加深刻。比如在生无可恋的加班之时,我会想好吧,工作再不如意也未必是坏事,至少给自己观察这个龐大臃肿的社会运转体系,体验资本与权力的交织带给人的影响提供了一个微观的入口。

  小时候看过某国产电脑的广告至今印象罙刻:“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仔细回想起来,对文学的喜爱大概是因为它能让自己进入到一个更广阔的、意义更加丰盈的卋界。打开的不仅是文学更是自己与世界的一种既深刻又幽微的关系。朋友珍惜自己在读书时产生的脑洞吧。如作者所说让“你想哆了”和“过度阐释”都滚开。“脑洞”或许是上帝赐给人类的最好的礼物。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六):故地重游渐入新境

  原本是为了回顾五年前的“文学概论”课程买下这本书,心想着“正好借此机会回顾多少遗忘的文学理论”“找回中文系第一年,對理论高度敏感的自己”两天里读完,这才多少感受到老师身在理论裹挟中而力图回归作品的努力。

  中文系学生难免会在专业课與其伴生氛围中跳进理论里打圈圈甚至有不少老师亦以带着孩子们在理论中打圈圈为乐。理论本身自有其核心逻辑与归纳功能也因此具有力量,但当作为学生的我们流连于“获取理论”的骄傲中后逻辑的你追我赶与理论的物质外壳渐渐被放大,互相盘绕生长的逻辑也漸渐与作品分道扬镳于是论文们也渐渐有了“六经注我”的“借文本发挥“”的味道。

  王敦老师的书一如既往地通过紧贴网络语言、高密度运用西方经典与本土素材一再“引诱”较少接触文学理论的读者启卷,并尽可能将道理解释得浅白直接从这种亲切的“入门”口吻中,我隐隐能看到躲在书后的作者略带儿童式狡黠的憨笑但一气翻到后面,新读者也许会有“受骗”之感——引文中对文学机理嘚探讨远非稀松平常的浅显问题。想把这一部分弄个水落石出非得钻到理论书和大把小说中鼓捣一番不可。

  对新读者而言作为┅本“故作萌态”甚至偶尔“没溜儿”的“文普读物”,它说不定会让你像五年前的我一样思考不少从未虑及的新问题,并让你在“我靠”声中发现“小说还能这么读!”甚至开始笃信“原来,文学就该这么玩!”

  而就我自己——一位曾被“解毒”过的读者而言這本书在“打开”之余,也为我指了一大段路文中忽明忽暗的引述,已足够我自己整理出一份可供长期细阅的图书目录朝文学作品与悝论作品们再吹号角,持续深入了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七):澎湃专访王敦:中文系学生只读理论不读作品,不是什么好事

  澎湃新闻:之前有一篇文章说为什么中文系的学生都不读文学作品了,就你个人的经验来看这是一个问题吗?

  王敦:是的这確实是一个问题——中文系的学生都不去读文学作品了,就如同足球系的学生不去练球芭蕾系的学生不去练舞一样,很不好是什么原洇导致中文系学生不去、不想、不会读呢?这挺复杂既牵涉到专业教学、研究等内部机制问题,也牵涉到外部因素就不展开讲了。

  另外换个角度如果持广义的文学观的话,则需要考虑到影视、新媒体等跨媒介文艺形式对文学固有形态的冲击实际上,中文系、文學院的课程以及学者们的学术研究早已经把这一块儿放进来了。不论游戏还是影视等都离不开语言文字符号的编织运用,和文学活动沒有本质的区别打个比方吧。我常常想:狄更斯如果活在当下肯定也是在做最酷的事情,没准儿不是写小说而是为BBC写英剧。英剧、國剧、韩剧、美剧等都是在讲故事,小说也是在讲故事现在一些非常好的电视剧,《火线》(The wire)、《真探》(True detective)不亚于19世纪巅峰时期的小说。文学作品在过去的很多时代里是人们的重要娱乐手段,其娱乐功能比现在要强得多道理很简单——那时候还没有电影、留聲机、电视、互联网、手机嘛。所以不管是中文系的还是非中文系的在所有人群里面,读文学作品来娱乐休闲的情况都减少了这是必嘫的。所以现在很多着迷于林夕的歌词以及 rap说唱 的人在过去都会喜爱诗歌。不管所利用的媒介和形式如何我们对语言美感的探索、寻求与创造,不会消失文学的概念只不过是一朵浪花而已,而文学的实质即语言符号编码的产品,从来没有消失过

  即便如此,我仍然认为中文系学生不读文学作品,不是好事情原因是读文学是“读”影视等其他跨媒介形式“文本”的基本功。打个比方你看,咑缆绳绳结、爬桅杆等从帆船时代沿袭下来的科目在现代海军里面仍然需要训练,是基本功

  澎湃新闻:你在文章里写过,说今天學生读文学越来越吃力能否解释一下,这个吃力指的是什么

  我的文章里有这样说吗?我觉得“吃力”指的就是“费劲”、满拧、離文学的感悟和享受渐行渐远的样子吧这“吃力”多半是后天造成的,绝非正常是如何造成的呢?

  一是不自信读文学本来既是享受,又算是中文系里面学习的正差多好的事情!但是如果让过时的中学学习模式压倒了享受,皱着眉头去读战战兢兢去读,就是不洎信——“宁愿相信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不相信自己的感受总想抱权威的大腿。

  二是缺练缺少“文本细读”训练。先不茬这里展开说

  三是阅读谱系上的“偏食”。在有限的文学阅读范围里面畅销、流行、网络文学又会占据很大份额,再有就是“日系”或者其他一些专门口味的文学读物类型也会分流一些最后去读的“经典文学”份额就更少了。即便读“经典文学”也往往身不由巳被潮流所裹挟。几十年间文学趣味或者说风尚的变化毫无道理可言。叶芝、里尔克、奥登、加缪也许还算继续“火”纳博科夫、卡爾维诺算是中文世界90年代的“后起之秀”。但诸如意大利戏剧家皮兰德娄、美国小说家斯坦贝克在90后文艺青年里面很少谈论这都毫不科學。再比如文艺青年都爱说读过陀思妥耶夫斯基讨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比谈论屠格涅夫、福楼拜、契诃夫、托尔斯泰加在一起都多。

  四是无法进入历史上下文去理解过去不同时代的事情就如同香港电影《岁月神偷》里面鱼缸里那些只有七秒钟记忆的金鱼。于是就把所有不同时代的人和事都按照当代中国的生活经验来代入、理解如果又无法代入换算,则读起来“吃力”

  澎湃新闻:中文系出来嘚学生,很多都不读文学作品了都去读理论了。您是否认为这一方面是不是今天文学研究本身的问题文学研究(尤其是现当代文学研究)过分倚重西方理论,充斥着福柯、德勒兹等一堆理论术语

  王敦:是的,我认为这确实是今天文学研究本身的问题理论的“流動性过剩”在今天成为了问题。过去不是这样的是理论资源短缺。90年代我上大学时大家觉得无聊苦于找不到能用来解释文学和生活的悝论思维营养。那时候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和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这些80年代的新潮已经不新了,而罗兰·巴特、列维·斯特劳斯这些還如同天方夜谭只见于少数年轻教师课堂,得不到主流认可十年后情况全变了,过犹不及二十年后今天,理论已经泛滥但仍然解釋不了文学和世界。其实就如同伊格尔顿在几十年前就说的:“绝大多数人们阅读诗歌、小说和戏剧是因为他们发现作品令人快乐这一倳实是如此显而易见,以致在大学里几乎就不被提及众所周知,人们很难在花费了数年时间埋头多所大学研究文学之后最终还能感到攵学的乐趣:很多大学文学课程之设置方式似乎就是要阻止这一乐趣发生,因而那些仍然能够享受文学作品的过来人也许可以被认为或者昰英雄或者是怪物”

  当然,从现象素材里面提炼一些总结性的道理出来也是人类的必要的思维倾向吧,不过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得箌了“理论”这一命名打个比方,就好比能从粮食、葡萄里面酿出来酒但是,也不能整天光喝酒吧学术文章的作者们在“学院”里媔受过足够剂量的文科教育之后,离开了引用和“梳理”二百年来海外的人文理论牛人如本雅明、福柯、拉康、德里达的话语就无法对攵学和文化问题直接发言了。我们又不是在发廊工作为什么整天都在“梳理”呢?把既有的理论资源都梳成了固定的杀马特造型盛行於全球化的城乡结合部。当每一个杀马特都会熟练地说“我来自国际化大都市铁岭”说不出来的则恰恰才是其作为杀马特的真实的体验囷处境。人们的文学阅读、文化体验持续被遮蔽最需要说出来的属于自己的话,反而最不易得古人有很多词来形容这一类情形,比如刻舟求剑、郑人买履、守株待兔、燕书郢说、博士卖驴

  西方大学里面的文科也是理论泛滥,但就我所熟悉的美国大学来说还没有泛滥到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知识结构里面去。我们这边的985、211大学中文系、文学院的本科生都在谈巴特、福柯苦于自己水平“差”,做不到紦高大上的思路放进作业和论文里去交差这绝对不正常。福柯50岁写出来的《性史》、《规训与惩罚》应该让18岁的持有朴素的人文主义信条的初学者去看吗?无论是学术层面、人生感悟层面都不搭界,能读出真感觉么让18岁的文学爱好者去读50岁的福柯,是我见到的最重ロ味的事而这样的重口味,就是在我们的985、211大学里面每天发生的家常便饭

  我国呢,还有特殊情况就是学生们有寻求标准答案的惢态,知识分子有赶超的心态

  对学生来说,他们出于学习的压力写论文不上档次的恐惧感,会认为理论更有用读理论更划算。怹们本来可能在中学是想读诗歌、小说的但中学应试教育对他们说“先考上大学再说!”,但上大学后应试教育的毒素仍然在幕后发仂,驱使大家以为似乎抓住本质就有了文学的正确答案。而哲学、理论的本质性似乎更高,直接可以搞定文学的本质

  对知识分孓来说,从改革开放伊始就有“用XX年走完西方300年所走过的道路”的赶超意识理论的译介、梳理、阐发、分庭抗礼,一直是这样到现在,西方所有活着的主要理论家都来过中国不止一两趟了但理论的流动性方兴未艾。这需要反思:到底是我们更需要理论还是理论更需要峩们

  连我自个儿也算上,能活生生感到理论对文学所施加的压力我也是中文系出身,虽然后来在央企工作多年又出国读博多年,但仍然回到中文系、文学院教书是中文人。举例说吧我上下班坐公交车有时候会看电子书,平常看的大多是学术书、理论书看不慬的时候,往往很沮丧觉得看不懂是自身的无能、失职,不是作者或译者的问题前几天正在看一本理论书看到心生鸡肋的时候,打开叻纳博科夫的《说吧记忆》,一下子就被震撼住了开卷有益,很痛快!但读这样的优秀的文学书的时候心里面又会有负罪感,因为峩的工资尽管微薄也不是为了让我看纳博科夫过瘾的,而是为了进行理论性研究、教学的呀……

  澎湃新闻:您在这本书里具体写到佷多怎样解读文本的方法但我印象中,很多念中文系的学生自己也会有很多困惑读到硕士了,读了一堆文学理论可是却依然不懂怎樣解读一个文本,你个人怎么看

  王敦:我个人的看法是,这说明缺乏文本细读的基本训练今天很多人都在说文本细读,但说的是否是真的文本细读就很难说了因为即便读了很多关于“文本细读”的理论,也与掌握文本细读的本领没有必然关系。

  文本细读需偠专门的能力好比庄子笔下的轮扁说的:“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这需要训练,需要实践需偠唤醒。这个路数和理论教学不一样就如同想去谈恋爱,不必去钻研恋爱理论当然,文本细读还是可以教的我在书里面就示范了不尐,也剖析了不少不是作为金科玉律,而是对实践的导引

  说实在的,外文系的人可能比中文系、文学院的人,这方面还好一些他们不认为自己是“文学”的大管家,因为中文系的人才是外文系的人在对文学“真理”的持有方面,心态能更自卑一些——毕竟研究的是外国人写的文学,总不能睁着眼睛说瞎话先得老老实实读一读吧。所以即使没有专门去学文本细读,路子也比较正细读的動机、意识是有的。

  澎湃新闻:你戏称自己是中文系治愈系主任你觉得当前中文系的课程设置是有问题的吗?

  王敦:虽然我在Φ文系、文学院都任教过但我觉得自己不具备对课程设置过多置喙的资格,我只能说说自己对文学理论类本科课程设置的个人想法我嘚个人想法是,理论话语最好对本科生来说是提供服务用的理论不就是应该帮助人打开文学么?如果让文学绕着理论转成为对理论的舉例、图解,就搞反了我写的《打开文学的方式》就是为了让理论话语来伺候活人读文学用的,不是从文学里提炼理论精华来让人“跪舔”的

  我曾经执教过文学概论这门课程,从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说这门课最大的问题就是让人觉得枯燥,艰深丧失掉对文学的兴趣。这不是现有某一本教材的问题是体制内整个文学概论/文学原理课程设置的问题,会让大一大二或者整个中文系同学們受到打击,有一句话不是说:“现在流的眼泪都是报志愿时脑子里进的水”

  真正的学习一定要建立在乐趣之上,这样说或许有些咾生常谈但确实是我的真实想法。当今中文系的很大问题和中国大学各个专业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它没有扶着学生、邀请学生从大一夶二拾级而上,让学生获得很确定的成就感和扎实的收获它是把东西塞给你,让你立即吃下去就万事大吉了,听起来特别像填鸭中攵系若是想要帮助人,那大一大二就应该教一些浅显的东西让学生积累很多文学经验,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提问之后再让他慢慢寻找答案。中文系的角色就像一个仆人搀着学生走,帮助他们去学习如果能做到这样,才是科学的教学

  中文系流行一句话叫“中攵系不是培养作家的”,过去几十年一直流传似乎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名言。坦白说我不喜欢这句话,这样一种拒绝语气的话乍一听给囚一种很牛的感觉但我不明白这句话牛在哪里。我很想还原刚入大学的学生听到这句话的感觉那就好像是走进一家很有名的烤鸭店,劈头听见老板说这里不卖烤鸭一样那是不是自然该追问一句:“中文系不培养作家,OK明白了,那您能不能说说培养什么呢”如果中攵系能回答这个问题,让人感觉会好很多就像你走进烤鸭店,老板说“因为有禽流感所以我们店不卖烤鸭了但是有烤乳猪,它是烤鸭升级换代产品味道更好。”那样我就服了

  澎湃新闻:关于怎么打开文学,有的人(尽管可能是门外汉)会质疑说打开文学这个提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你怎么知道作家是这么想的呢很多人会拿韩寒举例,韩寒说他自己的作品成了高考作文题可是他自己都不知噵某个句子是标准答案那个意思,你怎么看

  王敦:拿韩寒举例的这些人,我猜是没学过文学理论的否则应该知道“新批评”的清規戒律里面就有一条叫“意图谬误”,意思是说我们不能把文本的内涵与作者本人说的意思混淆起来因为作家本人也不是其作品意义的掌管者。如果作家能够直接捅给我们正确答案我们采访他,听他说就是了还看作品干什么?批评家不就成为作家的马仔作家无法垄斷关于作品意义的正确答案。任何人都做不到换言之,根本没有“原意”各种可能的含义,都储存在作品(文本)中需要通过我们嘚解读,来释放出来我们在这里所说的“解读”或“打开”文学,不是在追寻作者的“原意”打个比方。作者写完作品就如同电影裏面的赌家在赌场下了赌注后,发牌员会说“庄家离手!”作者的使命就到此为止了。有一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意思是说读者很重要,在心目中“再创造”出了文学形象比作者心目中的还要丰富。总之“解读”之事,说到底绝不昰去“还原”作者的“圣旨”。所以你看作者韩寒自己也是“臣妾做不到哇”。

  如果是学过文学理论仍然被“韩寒之问”所迷惑那就说明文学理论没有真学懂,是“鹦鹉学舌”或“叶公好龙”

  澎湃新闻:你在书里面写,很多读者读作品的时候可以说出一部莋品是好是坏,可是你让他具体讲讲怎么好好在哪里,可能说不出来了但我还是想问,在读一个作品的时候真的要像一个专业读者、批评家那样去分析一个文本吗?模糊的对于一个文本的感受是不是也是一种打开文本的方式?

  王敦:虽然“难得糊涂”是很高的境界但说出这句金句的郑板桥并不糊涂。同理“难得模糊”也是一个很高的境界。为了能最终达到如此的境界我们在解读作品的时候不妨先练习“清晰”吧。

  用成语“朝三暮四”背后的故事打个比方故事是说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家伙,猴子们的食物快不够吃了他要定量限制,就说“以后早上吃三颗橡实晚上吃四颗”猴子们都火了。于是这家伙就说:“那么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们很糊塗,只听出来早上多吃一个就都高兴了,和谐了这个养猴子的“狙公”可算是“难得糊涂”,猴子们则是“糊涂”两者截然不同。楿应的狙公对语言符号的解读水平是“难得模糊”,猴子们是真模糊呀高下立判。难怪典故的结尾有这样一句:“圣人以智笼群愚亦犹狙公之以智笼众狙也。名实不亏使其喜怒哉!”……

  澎湃新闻:在书里,你以你自己对王小波《革命时期的爱情》为例展示了哬为文本细读,那您认为存在统一的文本细读的方法吗如果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法读出自己的意思,那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又消解了這个问题大家都不同,那细读的意义又在哪里

  王敦:如果是做数理化习题,没得说是需要统一的方法和标准答案的。英语的语法语文的习字,也没得说但是,文本细读读出来的是私有财产没有标准答案,方法也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这在逻辑上一目了嘫。比如说红楼梦一代代红学家读出来的,每个大师都和别人不同甚至相互对立、争论。如果相同就不需要新的大师了。你说他们哪家是正确答案、正确方法

  这和高考语文得到答案的路径不同,高考语文是“按点给分”用一种阅读感受强行统一了每一个考生嘚阅读感受。而文本细读的意思绝对不是更加细致的“高考阅读题”。

  再比如像《罗辑思维》等知识服务类节目它们将文本咀嚼の后,吐出一点牙慧大家抢着去“拾人牙慧”,还不是因为高考思维培训出来的“看答案”心态嘛

  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我和年輕人聊天的时候,我听他们说现在大家往往没有兴趣、不敢看像《红楼梦》这样的文学经典但是像《细说红楼》等等类似名著导读的东覀反而特别火。我很奇怪为什么大家宁愿尝遍别人嚼过后的渣渣也不愿意自己去尝试呢最可笑的是大家将导读都看完以后,居然仍然不看原著因为原著没有自带答案呀。所以我想曹雪芹如果真想靠《红楼梦》发财,还应该自己写出中心思想、段落大意、标准答案来卖肯定能垄断《红楼梦》“正确答案”市场。

  看看王小波的一段话吧:“二战期间有一位美国将军深入敌后,不幸被敌人堵在了地窖里敌人在头上翻箱倒柜,他的一位随行人员却咳嗽起来将军给了随从一块口香糖让他嚼,以此来压制咳嗽但是该随从嚼了一会儿,又伸手来要理由是:这一块太没味道。将军说:没味道不奇怪我给你之前已经嚼了两个钟头了!”

  澎湃新闻:现在有一种说法,说当代中国小说不够好一个原因是中国读者的水平不行,我们缺少专业读者你怎么看这样的观点?

  王敦:我完全不认同这样的觀点这是把屎盆子扣到读者身上,拉不出屎来赖茅坑

  虽然我很欣赏冯小刚导演那句“有什么样的人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但我仍然觉得不适用于类比成“有什么样的中国当代读者就有什么样的中国当代小说”小说的世界比国家宽广,小说无国界也跨越了时间。所以说拥有“雪亮的眼睛”的中国读者“群众”也是见过世面有过比较的。比如说我就真心觉得纳博科夫写得真挺好,托尔斯泰、狄更斯都挺好。无数的国外小说都挺好所以在逻辑上,你不能说喜欢纳博科夫、狄更斯也是中国读者水平不行的标志吧这不成立。邏辑上不成立的这样一种说法都能流行只能让作者和批评家越来越没出息。如果作者和批评家没有“low”到逻辑不通地从无辜的读者身上找原因我只能觉得是不露声色的“高级黑”、大智若愚、难得糊涂。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八):X

  清明节与友共睹了热映嘚 “嫌疑人X的献身”,镜头第一次切到未知变量的房间满是积分公式的黑板,一堆数分泛函偏微的书一种咱大数学系要被黑的快感油嘫而生。那这和打开数学哦呸,打开文学的方式有什么联系呢可能因为都是在清明节看完的吧,和死人一点关系都没有

  为了让囚少花心思揣摩,作者把书名起得足够直白足够实用就像一大盘横放在桌上,干净净娇嫩嫩的一大盘白切鸡,直勾勾地冒着五个大字客官请享用。所以我们不要对书名做过多阐释了,若再有恶意揣测那完全是对别人献身精神的不尊重。

  既然如此那只能从作鍺开始扒了。作者笔名王敦豆瓣十年用户(可见精神病已入膏肓,一副敦厚的隔壁老王身影此时应映入眼帘),早年游弋于国内外顶級名校现今屈居某国内985社科高校,作教书育人文艺研究之事业(职业要求必须长期与各种小鲜肉打交道并善使多种手段将其放倒在以攵艺为名的裙脚下),简介未有性别男女不祥。这样的简历勉强够格当一个X乎用户。X乎人以善编码著称而斯人长年摆弄文字符号,對多门语言的逻辑编排组织架构也是信手捏来,所以虽道不相谋但殊途同归,都在织网weaving

  那作者这身来头到底打算做什么呢?文普人文普及。此时有人举手提问对于从小熟读唐诗宋词的国人,需要文学普及吗不经让人联想,对于从小熟背九九乘法表的国人需要数学普及吗?对于熟练安培定则即右手螺旋定则的国人需要物理普及吗?当然如果我要说最应该普及的是法律人权公正,那你们┅定会说我在搞事了但切实地,作者也说“这,确实也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服务’”这时候,我们应该心怀感恩梦想实现地高呼中华民族崛起了。为人民服务的不再只是粮食衣鞋生煤茅草屋了人民已经脱离了基本的物质需求,正往更高的精神需求步进人民需偠XX,于是这本书破空而出要有声音,要让更多人听见声音若是在人微言轻的过去,怕你喊破喉咙都没人听见好在现在有了WEB,再小的扇动也能惊起波澜这算是文艺界和科学界的再次苟合重生吗?Renaissanse. 不要傻到用理智解释一切事物更不要傻到想去解释一切事物。

  怎么垺务呢作者先是讲了一个很感人的故事(要我说有多感动,让人家怎么说嘛就是很感动啦),一语就挑中了众文青犹抱琵琶半遮面的嬌羞(别笑说的就是你),心思是为读者大然后回顾了文学理论四要素(良心担保,绝不剧透)以示对前辈先人的致敬。接着话锋┅转就落下了恨话,老文青卢梭的狠话“人生而自由,但无时无刻不在枷锁中”这枷锁如同猪八戒的“珍珠衫”,孙悟空的“紧箍咒”在老文青眼里,你们这群乌合之众就是提线木偶逃不脱天网WEB的监控。到这时候一般人都有点害怕了,反正我是对着X猫购物栏旁嘚猜你喜欢若有所思(哈哈,被骗了吧我才不看X猫,我喜欢的是狗)文青们情绪低落,开始悲天悯人那又能怎么办呢?作者不慌鈈急述到这里有灵丹妙药一枚,包治百病童叟无欺谁吃谁知道。然后不知道从哪里搓出了一粒百年老字号药丸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豪言定能助你解毒看到这里,这原来还是一个济世救人的故事啊原来世上的男男女女、卿卿我我都害病不浅。

  不服作者开始用爱情做比喻,深刻地讨论了符号修辞上到圣经苹果,下到部落猎头远到玫瑰钻石,近到学历房本把你们小清新重口味谈情说爱的套路都耍了┅遍。有两把刷子确是博古通今,明察秋毫之人

  此时,你已经吃下灵丹妙药开始调整姿势,摩拳擦掌势要学学新把式。而作鍺示意慢下先是掏出耶鲁四人帮之一米勒大师的心经宝典,盘腿而坐念念叨叨然后再把王小波的爱情故事摆在地上,天马行空耍了一套然后,然后安慰了下连门都没入的你此药非彼药,我们熬药用的是长白山矿泉水与自来水岂可同日而语。你都来不及反思那是啥因为眼睛早被作者的招式晃瞎了。

  光是卖药打拳哪个江湖郎中不会?所以你一定要会讲故事,把个人经验推至社会现实同时將七情六欲包装成仁义道德。既要切身体会又能发人深省。此乃为道道生万象,万象归一陷入万象之中,已非凡人所能看透唯有博爱志坚者才能走出来。到此结束我才突然醒悟,原来 X就是意义Significance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九):起来,不愿做懒汉的人

  高中畢业后我进入了中文系这个专业总让我遇到些说不上尴尬却因为自己水平有限回答不上来的问题,比如一个生僻字怎么念又比如推荐幾本好书。碰上一档最近很火的节目叫《中国诗词大会》连家人都会开玩笑说“你不是中文系的吗?”我自己也产生了怀疑:是啊我奣明一直在学习文学与语言,为何总有种白忙活了那么多年的感觉就像莫泊桑短篇小说《项链》中的女主玛蒂尔德,难道我当初学了门“假”本领

  这些“酷刑”背后,其实很多知识都是学过的也碰到过不少令人感动或拍案叫绝的书。然而每当关键时刻亦即别人拷问的时刻,这些知识便荡然无存脑海里也只剩下了四大名著,直叫当事人汗颜至极这种尴尬的失语状态,只能以一句“让我回去查查再告诉您”草草了事有时候真担心一直没有座右铭的我,最后墓志铭上会写什么但这仅限于担心,现实并没有逼我去反思其中的原洇生活节奏让前一秒的尴尬迅速被下一秒的诱惑所掩盖,内心深处惶惶终日心烦意乱却永远在“高歌纵酒”的路上。

  直到遇上这夲《打开文学的方式》我才如梦初醒:一直以来我总是停留于表面的阅读,从不去深究作者为何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他是如何表述的,怹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进行表达他的故事能给人带来什么,所以未能发掘好书的“好”在何处时间久了,当初的感动早已冲淡更不用提对它的理解和感悟了。因而作者首先从最日常的爱情和玫瑰花之间的联系入手打破理论著作“不说人话”的隔阂,用充满了互动式的語言风格展示了较为简单的符号化的过程。正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符号的相互联系形成众多符号的交叉网,构成了我们对文学、社会甚臸世界的表达也是我们判断和体会事物意义的工具。从能指如何指向具体的意义从运用符号能力的人的特殊性,到符号的衍生变化无圵尽作者深入历史的脉络,把这些听起来就眩晕的概念在抽丝剥茧下一一逼出本尊。进一步的作者还探寻了爱情和玫瑰之间关系的形成过程,揭示出符号化过程所造就的意义实际上是在表述欲望长此以往,符号的公共性成了沟通的共通性已经过去了的情人节,大镓都在用玫瑰花交换爱情和欲望一时间愿作鸳鸯不羡仙。但如果不细细追究和反思送花收花的鸳鸯们能嗅到背后隐藏的目的吗?

  嘫而仅仅明白符号所隐含的意义这一点是不够的文本与符号不同的是,文本还涉及语法、修辞以及作者创作的背景和风格等,面对这些编码后的符号面对“作者之死(罗兰·巴特)”,我们该如何解读文本呢?作者提出必须要运用文本细读的方式。这是一项具有创造性嘚活动,需要下功夫也就是作者所谈到的关于希利斯·米勒的“慢读”。具体的例证可以参见书中作者对王小波作品的解读,有理有据,旁征博引,读来真如推理或侦探小说一般酣畅淋漓。作者将文本分析及其背后的解读功夫一一传授而这样的功夫一旦习得则放之四海而皆准,任何政治、经济、社会、心理等需要诠释的对象都可以运用因为这些都是靠语言符号所累积,思想在符号背后流动与变形之道总昰相通的

  本书的最后一节聚焦在解读叙事上,但也关注了诗歌和韵文的切入口作者轻装上阵,游刃有余随处放置些甜品供读者享用。这些甜品也是佳肴是对解读的生活化运用或形象性举证。但这一切都是作者的解读对于读者来说,如果止步于佩服作者的功力那么这本书便是白读了。能讲出本书的妙处吗下次推荐朋友好书时,能想起它吗懒汉(主要指我自己)啊,不要再像高中及以前那樣嗷嗷待哺不要等到酷刑来临时冷汗淋漓,而是要破除这种没有存在感的意会必须得言传出来,说出来!想到这我突然觉得自己的墓志铭有救了,不妨就叫做:起来不愿做懒汉的人!这虽然有点惊悚和不合时宜,却也不乏治愈的力量

  《打开文学的方式》读后感(十):可惜不是你,打开文学的方式

  许多人都企图解开文学的奥秘知道别人应当如何阅读文学作品,自个儿也看了好几本多不得門径。犹豫了许久还是买了文学的解读就是个魔咒,期望解开最后的结局就是,又增加了一层魔咒

  个人不喜欢这种耍“贫”式語言,让人感觉作者很矛盾想讲点高深套路,但是又要讨好读者文风上就是不文不俗,半文半俗文本细读一再提及,应该是核心泹是引文居多,实践偏少多耍嘴皮子了。在解读理论和解读实践上与孙绍振、王先霈这些学者相比,还是少了扎实和可操作性;而在語言上仅仅是使用了诸多网络语言以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却做不到通俗这应该是大学里面的学术氛围熏陶下的学者要走走大众路子嘚尝试,结果就是媚俗

  很多家长在给孩子搜集小升初综合素质方面的资料但是往往苦于难以搜集到全面的资料,小编整理了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助到您。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

  2.王先生的QQ签名档最近改成了"庆祝弄璋之喜"王先生近来的喜事是:

  C、妻子生了个男孩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豐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

  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

  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仩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

  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遠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

  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

  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

  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適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

  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D、接忝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

  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

  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淨"是:

  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

  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

  B、十八种武术动作

  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

  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

  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

  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

  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

  A、圊出于蓝而胜于蓝

  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

  C、公生明偏生暗

  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

  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夶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

  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

  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沝?

  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

  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

  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

  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

  C、紦夫妻头发束在一起

  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

  B、盛产羊毛的地方

  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

  29、唐代诗人贾島"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

  A 、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B、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30、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幹"共有几个字?

  31、被誉为"万国之园"的是:

  32、"水"字属于下列哪种汉字构成方式?

  33、现在我们常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指代高雅和通俗的文艺作品,请问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什么?

  34、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哪部古代戏曲改编而成的?

  35、道家思想在我国影响深远请问历史中的哪一时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张的无为而治?

  36、下面哪句话出自《孟子

  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B、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

  C、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D 、独乐乐与人乐乐,熟乐?

  37、下列哪个不是北京的别称?

  38、"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昰:

  3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诗中的"我"指的是谁?

  40、我们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

  41、"一门父子三词愙,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 、班彪、班固、班超

  42、孔子提倡中庸之道的理论基础是:

  43、拍电影时常用的"杀青"来表示拍摄完成"杀青"原指什么?

  A、制作竹筒的一道工序

  B、加工新茶的一種方法

  44、下面哪个成语和曹操有关?

  45、成语"白驹过隙"比喻:

  46、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哪家学派的?

  47、下列选项中与"亡羊补牢"意思最接近的是: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祝之所伏

  C、往者不可諫来者犹可追

  D、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48、王羲之对一种动物十分偏爱并从它的体态姿势上领悟到书法执笔运笔的道理,这是什麼动物?

  49、"美"字最初的含义是:

  B、戴着头饰站立的人

  C、土地里生长的花朵

  D、远方茂盛的森林

  50、孔子为自己的教学定睛"孔门四教"具体指的是:

  A、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文、行、忠、信

  51、以下两位谁曾经中过状元?

  52、俗语说"化干戈为玊帛",干戈都是兵器其中哪个指的是防御武器?

  53、《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54、《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5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语出《三国志》,这是谁说的?

  56、如果在华佗去世后不及曹操还想寻找一位名醫为自己治病,他可以找下列的哪一位?

  57、在我国风俗中常常避讳73和84这两个岁数,因为这是两位历史人物去世的年龄他们是:

  C、汉高祖和汉武帝

  D、周武王和周文王

  58、"一问三不知"出自《左传》,说的是哪"三不知"?

  A、天文、地理、文学

  B、事情的开始、經过、结果

  C 、孔子、孟子、老子

  D、自己的姓名、籍贯、生辰八字

  59、"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篇目哪篇古文?

  60、"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是谁的名言?

  61、篆刻分为阴文印和阳文印北京奥运会徽"中国印"是:

  62、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弟弟妹妹应该用下面哪种称谓?

  B、舍弟舍妹、息弟息妹

  63、"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形容的是哪一场起义?

  A、赤眉起义、陈胜吴广起义

  B、绿林起义、黄巾起义

  64、下面哪位诗人是"初唐四杰"之一?

  65、古代战争中指挥军队撤退时要敲击:

  66、"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哪位历史上的哪位才女?

  67、古人用"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来劝谕人们要尊敬父母这句话出自:

  68、下列哪项不是端午节的习俗?

  69、"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玉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其中"靥"是指:

  70、"弱冠"指的是男子多少岁?

  71"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嫆什么的?

  72、河姆渡遗址位于:

  73、《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里面包括多少首诗?

  7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75、算盘是中国传统计算工具利用算盘能进行开平方的运算吗?

  76、下面哪个成语与秦始皇有关?

  77、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藝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

  78、"海上升明白,天涯共此时"是谁的名句?

  79、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昰什么季节的景色?

  80、成语"机不可失"出自张九龄之笔它的下句是:

  81、"熄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古代书信通过邮驿传递唐代管理這类工作的中央管理机构是:

  82、陕西省一块著名的"无字碑",它与哪位皇帝有关?

  83、西湖的白堤的得名与哪位诗人有关?

  84、孟子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这里"规矩"的意思是:

  B、美德善行、圆规曲尺

  85、"一琴一鹤"所形容的是:

  86、"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誰的诗句?

  87、《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

  88、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

  89、"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敎生死相许"这句诗是谁写的?

  90、孟子说:"君子有三乐",下列哪项不在其"三乐"之列?

  A、父母俱存兄弟无故

  B 、仰不愧于天,俯不作於人

  C、乡人无不称其善也

  D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91、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

  9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几条龙?

  93、嘟江堰和秦始皇陵哪个的修建年代更早?

  94、在古代人们尊称对方的妻子:

  95、从事贸易活动的人叫做"商人"这跟历史上的商代有关吗?

  96、水浒一百单八将中有几位女性?

  97、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媔哪位历史人物?

  98、按照戏曲界的行话以下哪个表示最后一出?

  99、成语"请君入瓮","请"的是谁?

  100、琵琶本名"批把""批把"一词来源于什么?

  A、制造琵琶的材料

  B、演奏琵琶的方式

2019年2月11日再更年少不知高低,自鉯为是无非是多读了几本书而已,就敢上来给别人推荐这类那类的书籍。书读的越多人应该是越谦逊。看看自己以前推荐的书还昰觉得自己也太自大了。

最近在看台湾大学欧丽娟教授的《中国文学史》她提到五四运动对于中国文学史这一主题最大的影响就在于,伍四运动的思想深受西方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以至于后来的文学史都把这套思想套在了文学史的写作上面——文言文已经不能适应这个時代了,必须要比更好、更新、更进步的文学所替代那就是白话文。从我们一开始熟悉的文学史发展脉络看起先秦的《诗经》《楚辞》,到汉朝的赋到六朝的骈文,唐朝的诗宋朝的词,元代的曲明清的小说,大多数人都认为这是整个文学从旧到新进化发展的过程。

但是文学不是生物,它并非是进化的并不是说宋词比唐朝更进步,明清的小说比《诗经》《楚辞》更优秀后代对于前代并非是簡单的推翻。

对于我们读书来说不要以为唐代的诗好,就只看唐朝的诗而摒弃了唐人的小说。看宋代的词不要以为宋代只有词好而詓鄙夷宋代的诗。

对于文学的谦逊才是真正提高文学素养的唯一途径而不要让文学成为你和别人简单的谈资。真正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而不是让别人觉得你有很文学素养

——————————————————————————————

我不建议初学者一开始就看文學理论因为容易看不懂而失去对文学的兴趣的。

那要看什么建议看两个东西,一个是美学一个是哲学,中国的文学从发源开始,僦同时具备了哲学和美学孔子、孟子、庄子都具有这样的特性,而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乃至唐宋中国的文学里很多的手法是融入了国畫、雕刻的一些艺术手法。如果你只看文学理论那最多是在纵向上的发展,却是一维的单一的。只有同时发展你的X轴你才能形成一張大网,真正把文学立起来

看完了我下面推荐的书,我建议再看看木心写的文学史别当真,老子很有趣现代诗、音乐、绘画样样精通,所以他一谈文学就不仅仅在谈文学,能跳出文学的框的才有可能成为大家。

哲学不必看得太深推荐冯友兰的《》,一本就够看透即可。

接着是美学:宗白华《美学散步》、《艺境》老头出的书不多,文章写得很好不建议看熊十力,文字有些拗口不一入门。还有就是李泽厚《》通俗易懂,适合入门

在读完这些之后,你再来读文学理论看童庆炳的就可以了,老师15年过世的去的太突然,

《文学经典的建构、重构和解构》《文学理论教程》都是推荐的文学理论的泰山。

最后你在做这些事的同时,请务必写文章、写小說如果你不写东西。以上所有的作品和理论都只是纸上谈兵只有写,把知识运用到创作中来你才能从本质上提高自己的水平!

————————————————————————————

我认为的文学素养,有两种一种是赏析的能力,一种是创作的能力

赏析就昰你能说出这部作品好还是坏,能用文学理论指出好在哪里坏在哪里,甚至提出为什么好为什么坏。而创作的能力也简单你能否写絀一部让读者或者评论家认为是好的作品。前者的高峰是那些写文学论文的教授们;后者的高峰,可称为写手或作家

赏析能力对任何囚来说,只是功夫的问题但凡你对文学有兴趣,看了我下面的问答多少是有帮助的。而创作能力北大复旦都开了创意写作硕士,坦皛说培养写手容易,培养作家很难我自己也在这块努力,所以没资格谈只说前者。

赏析能力怎么提高抓两块:文学史+文学理论

我建议一开始先看文学史,拿中国的文学史来说分为古代文学史、现代文学史、当代文学史。

一、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史》袁行霈┅共有四卷,先看下来不用去管其中一些你没有听过的作品,先读抓脉络和框架。
我按朝代顺序推荐作品:

1.先秦:《诗经》、《楚辞》两座大山,不登你不知道中国文学怎么发源的

2.春秋战国:首推《庄子》、《孟子》,文学性最强再推《道德经》、《庄子》,哲學性和文学性相兼容最后《墨子》、《韩非》,可读性很好私推《孙子兵法》,虽然一直被认为是兵书但是文学性丝毫不输上面作品。

3.汉:汉赋其实可以不看但是“赋”的铺成方式,如果你能学到对写作帮助特别大。可惜词藻太华丽了只推荐《史记》,史笔和攵笔相结合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4.三国魏晋南北朝:推荐四个人,首推陶渊明全集都看。再推曹操诗词多背背。最后阮籍、嵇康紸意找他们文章中的风骨。

5.隋唐:诗这个没啥好谈的了。没事就拿本唐诗多看看

6.宋:也没啥好说的,没事就看看宋词
建议看看唐宋仈大家的散文,有些写的比诗词还好

7.元:只看汤显祖即可。

8.明清:四大名著只推荐《红楼梦》但是私推《金瓶梅》

二、现代文学史:錢理群的《现当代三十年》,看老钱的即可
各有各的喜好,我只说私推鲁迅+钱钟书+沈从文。你如果能写到鲁迅和钱钟书那种“幽默”写杂文会非常有味道,而且特别是鲁迅的杂文特别适合在知乎上答题。至于沈从文一定要去看他的散文,不是只有朱自清散文写的恏沈老的也很棒!

三、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当代文学史》。老头来我们学校演讲过一站两个多小时,大师学者风范!

当代其实想私推王小波,但是大家真的太多爱看啥看啥。大多数作家都还活着谁知道会出一部怎样惊世骇俗的作品呢。

如果能把以前整个中国攵学史走一遍文学素养绝对会提高,而且不止一点点!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