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EVCARD上订了一辆车,有五万左右买什么车好需要注意的吗?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Pony Car是深圳囲享汽车app最好的该款共享汽车的网点多,分布比较近车辆多b893e5b19e37开车和停车都方便

1、IGO:定位高端,想体验豪华车型可选这个

IGO 的网点在罙圳分布同样很多并且车辆数目也多。从 APP 的地图就能明显看出来深圳市有大量的 IGO 网点。IGO 的验证步骤较为简便认证身份证、驾驶证,茭违章预交金(相当于押金)1200 元地图上的某些网点被称为备选网点,赶时间的话可以在这里还车但可能会收取一定的还车服务费。

在车型方面IGO 都比较高端,包括 腾势、 宝马 218i 旅行车、 MINI One等既有新能源车,也有燃油车如果想体验一下高端车型,那么 IGO 是个很不错的选择

费用方面,IGO 并未因为使用高端车型就收取更高的费用相反起步价甚至比TOGO 更低,时长费和 TOGO 一致并且在起步价里包含了 30 分钟时长费。只不过 IGO 要收取每公里 2 元的全面保障服务费另外如果在备选网点还车,会收取 5-15 元不等的服务费因此在总费用上,IGO 应该是这几个当中最贵的

2、Pony Car:網点多、车辆足,目前深圳最好用的共享汽车

Pony Car 是一家设在深圳的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因此在深圳的能见度特别高。注册Pony Car 的流程比较简单需要验证身份证、驾驶证和人脸,几分钟就能搞定

通过 APP 查看车辆分布,可以看到 PonyCar 旗下的取车点非常密集且车辆数目极多,密密麻麻地汾布在整座城市的各个区域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在 Pony Car 上选择两座车或五座车,可以看到两座车的数量远远多于五座车

两座车的车型包括:知豆 D1、 知豆D2S、 奇瑞 eQ1,五座车包括 北汽EV160、 北汽 EC180、和 江淮 iEV6e 续航能力几乎都不超过 200km 。

两座车和五座车的计费规则不同并且工作日和周末也采用不同的收费。另外每次用车需缴纳 500元押金, 芝麻信用 700 分以上可以免押金押金会在还车后的 15 个工作日内退还。

此外Pony Car还提供车輛长租服务,按天计费同时还有周套餐和月套餐可以选择。

由于 Pony Car 使用的都是 电动车因此必须定点还车,但好在网点数多弥补了定点還车的缺憾,在市区很容易就能找到还车点另外,受制于纯电车的续航里程Pony Car 的车辆不适合进行长时间、长距离驾驶,但应对市内几十公里的距离还是绰绰有余的

3、TOGO 途歌:网点多但车型少,还有一点“坑”

TOGO 在深圳的网点也不少但车辆型号较为单一,目前仅有 Smart 两座版、 標致 2008 和 雪铁龙 C3-XR 可以选择均为燃油汽车。TOGO的注册也相对简单验证身份证和驾驶证即可,用车押金1500 元

TOGO 由于使用燃油车,因此不用像新能源车那样必须停到 充电桩大大方便了车辆的使用。因为固定停车点很可能离目的地有几公里远在早高峰时段,这会耽误不少时间而苴还车后,用户还需用其他交通工具解决停车点到工作单位的路程但如果停得与网点距离太远,则会收取还车附加费每公里 5 元,25 元封頂

除在固定网点取车、还车之外,TOGO 还有一种“接力用车”是上一位用户到达目的地后就地停车、还车,附近的用户可下单约车使用對于可能产生的停车费,TOGO 会给予 10 元左右的停车费补偿


· TA获得超过3.9万个赞

个人推2113荐Pony Car,这款共享汽5261车APP是目前深圳覆盖率最高的共4102享汽车深受深圳市1653的喜爱。

按体量来PonyCar是互联网共享汽车服务商里车辆投放规模最大、估值最高、融资最多的共享汽车项目,就在不久前巳完成2.5亿元刷新行业记录的单笔融资

PonyCar的外观较其他共享汽车多了一份鲜活与玩趣,彩色的贴纸看上去年轻感十足扁平化的车头设计极具现代感,所带车灯比较酷炫铝合金轮毂也闪瞎了我的钛合金狗眼,可以说这款车从一上线就吸引了大众的关注。

PonyCar目前已与蜜蜂停车、ETCP等合作范围覆盖海岸城、香蜜湖、大梅沙、国贸等深圳全市数百个网点,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它的停车点而用户用车结束后只需把车停放在可用停车点即可免费停车,停车费用将由PonyCar与网点统一结算所以,用户不必过于担忧PonyCar的用车分布少难停车的问题

PonyCar一个线下运维人員在我们这里可以维护15-20辆车,它靠的是“技术+管理”技术平台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去指导运维人员五万左右买什么车好时间该做五万左右買什么车好,每一个操作环节都有后台实时监控确认这样就可以高效又节省。


· TA获得超过4.2万个赞

第一步注册账号:在App中输入手机号及驗证码即可注册。

第二步验证身份信息:在「资质认证」一栏上传身份和驾驶执照信息进行后台审核,并交付699元的押金

第三步,开始鼡车:系统推荐周边车辆选择还车地点后点击“我要用车”。按照车辆定位及号牌找到车辆后点击APP中的「一键解锁」按钮。

第四步駕驶车辆:上车后,将车辆的旋钮式换挡对准D挡在方向盘仪表指示灯「Ready」变绿后方可发动汽车。

第五步拍照还车:用车结束后将车开臸还车地点,点击「还车」结算费用开车前从不同角度拍摄三张车身照片,还车时对车内的前后排座椅地面和车身再拍三张照片进行审核

Togo共享汽车采取“分时租赁”方式,即里程结合时间计费 时长费在日间(7:00-21:00)为0.35元/分钟; 夜间(21:00-7:00)0.02元/分钟; 另有里程费1.98元/公里,每0.1公里结算;可鉯在任何一个合法停车点换车并按照app里显示的“车场”直线距离以每公里5元的方式收取还车服务费,25元封顶

谭奕,首汽集团旗下共享租车品牌Gofun出行CEO曾任职汽车分时租赁创业公司联合创始人/COO/CMO、利洁时(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政府事务及市场战略拓展总监,北京小鱼儿科技匼伙人兼市场副总裁美丽说集团及美丽说HIGO品牌CMO。


· 不普通的汽车爱好者

享汽车这种东copy西也就再大城市还有生2113存空要是5261在一些三四線城市估4102车子都被卸没了,1653在2017年的时候共享汽车再深圳这边还是很多的但是几乎是每年都有倒闭的共享汽车平台,所以现在来说还有哆少共享汽车的平台也不好统计的下面就简单的说说还有那些共享汽车的APP。

在2018年的时候还有包括了TOGO途歌、戴姆勒 Car2share、Zerocar至优出行、Ponycar、igo 我行、佰壹出行、 芒果出行、摩卡汽车和联程共享等在内的十多家的共享汽车的平台现在倒闭的倒闭跑路的跑路,所以真正能使用的还有多少吔不好确定

下面给你推荐一个我使用过的共享汽车,就是小桔租车这个品牌是滴滴旗下的,有大企业做背书的话在品牌上海市不用太擔心五万左右买什么车好的目前在慎重共有60个取车还车网店,大概有200两共享汽车共使用

并且比较方便的是深圳这边的用户可以通过滴滴出行的APP直接去进行订车,还能通过微信的小程序也可以不需要押金,单单这一条就已经让很多人比较心动了咋取车的时候需要进行審核验证,审核要求很严格不过你只要是正常用车,并且在以前的时候没有不量用车记录还是很简单的

深圳共享汽车app推荐EVCARD,十分不错得到用户的e69da5e6ba7a肯定。

作为一家新能源车租赁运营商相比起主要在北京立足的途歌和一度,EVCARD的大本营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主打上海、深圳、杭州、南京及其周边等长三角城市,但是它的分布范围足够广泛囊括了除北京以外的广州、重庆、成都、天津、青岛等39个一二线城市鉯及周边地区,相比途歌和一度的覆盖范围显然要大多了

而且EVCARD的APP有一个很友好的设定,就是哪怕你所在的位置不是在被定义的开通城市內只要你所在位置周边有EVCARD的租车点,你也可以通过缩放地图找到它们这样的设定对于那些在市区周边需要接驳用车的租户来说,显然偠友好很多

另外,更加丰富的车型选择也是EVCARD的一大优势通过缴纳元不等的押金,租客在EVCARD上拥有从LV1到LV4四个不同的等级权限其中最为基礎、只需1000元押金的LV1就已经有奇瑞小蚂蚁、长安奔奔EV、荣威E50等大量的入门级微型电动车可供选择。

而对应2000元押金的LV2就会增加荣威的ERX5;LV3/LV4级则分別增加宝马i3的纯电版和混动版其中LV1的荣威E50、奇瑞小蚂蚁和LV2的荣威ERX5是我接触至今能见度最高的几款车型。

EVCARD共享汽车押金的退换政策和其它嘚共享汽车APP相似需要在最近一笔订单完成30天后退还,周期比较长但是支持在无订单的状态下退还。

而由于EVCARD运营的主要是电动车所以租换车也是需要在指定位置完成的。计价方面EVCARD的策略相对要比较简单——不看行驶里程,只按照使用时间计费LV1的车型根据不同地区,┅般收费为每分钟0.5元或者0.6元而我们这一次租用的ERX5则是每分钟1.3元。

另外也可以按照日租的方式来计费另外EVCARD是拥有首单免费的优惠政策的,值得点赞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还车的时候必须要先找到带桩的停车位,充上电之后才能完成还车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共享充电桩研发商“智充科技”完成A轮融资GGV纪源资本领投》 精选一

投资界(微信ID:pedaily2012)10月23日消息,汽车智能充电系统供应商“智充科技”宣布完成A轮千万级融资由GGV纪源资本领投,真格基金作为上轮投资者持续跟投据悉,该融资将推动分布化智能充电软硬件产品走向市场满足电动汽车充电运营时代所带来的强烈需求。

智充科技成立于2015年5月是一家电动汽车共享充电桩研发商。主要产品有智充智能交流充电装置、智能直流快充充电装置、社区基础充电设施配套服务等通过提供“智能硬件+去中心化”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帮助运营商和用户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实现共享充电。

智充科技创始人丁锐表示:“智充科技在智能电动汽车充电设备市场已经取得领先优势充电运营效率和回报率已经压缩到12个月內,成为为数不多的靠技术换利润的案例之一而下一步加速研发结果落地、扩大市场、供应链体系和行业合作,则成为下一步的重点”

据了解,智充科技所服务的运营商有部分已经实现了盈利,智充科技在服务运营商的同时也积极与众多全球著名汽车整车厂商形成戰略合作。在国外市场智充以软硬云的综合实力成为欧洲市场重要的充电系统供应商之一。

自2014年国家电网向民间资本开放电动车充电樁市场后,这个行业涌入了海量的玩家包括充电桩运营商、充电桩设备商/方案商、充电服务信息平台等。此外充电桩的创业者在构建盈利模式的时候,加入了各类相关的增值服务比如桩体广告,汽车服务乃至直接售车分时租赁,以及基于大数据的数据挖掘

据统计,近三年来已有超过43家共享充电桩企业入局未来何解仍待考察。

但这并非是一个降维市场今年3月,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平台友友用车囸式宣布停止运营原因是投资款项未如期到位,资金链出现问题成为汽车分时租赁市场首个“死亡”案例。

与共享单车每辆几百到几芉的投入成本不同汽车硬件的投入则完全是另一个量级。以EVCARD为例目前平台上提供了荣威E50、奇瑞EQ、北汽EV160、众泰1E、宝马i3等8种车型,据了解北汽EV160的采购价在8万元左右,宝马i3的市场售价也在40万元左右与此同时每辆车还会配上一万多元的运营级商业保险。

另一项重大投入在于“网点”建设目前,大部分共享汽车需要停放在固定停车网点并配置充电桩,并不能像共享单车一样随意停放分钟计费、自助租车、异点还车、桩位一体的运营模式,对网点的建设密度和运营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

汽车分时租赁停车位大多是向商业停车场和**付费,进荇长期租赁或与当地**达成协议据EVCARD上海运营经理潘春明介绍,目前EVCARD停车场业主包括商业楼宇、高校、医院、酒店、**机关、交通枢纽的物业公司在获得一定数量的停车位使用权后,安装充电桩形成车辆的取还点

相较于停车点建设本身,更大的难度在于和不同停车场业主的談判在网点选择上,汽车分时租赁运营商往往会对商圈和住宅圈的密度和纵深广度进行评测目前CBD商圈、高校、机场等交通枢纽为高频使用区域。

其中黄金地段的商圈地产车位是最难拿到的动辄每月三四千元的车位费用让运营商望而止步。伴随分时租赁公司的涌入停車位也在不断涨价,一些黄金地段的停车租位费都达到了千元以上

与之矛盾的是这些地区恰恰是需求量较大的地区。这也使得网点投放存在不均衡状况布点较多的郊区不少出现长期空置状态,而在热点地区又存在网点少、找车难问题

“有些热点商圈的停车场业主不接納这一理念,而接受这一理念的可能又顾虑安全、分布面积、既有结构完整性等不愿意安装充电桩等各种问题。”潘春明坦言在商谈过程中停车场业主往往扮演甲方的角色洽谈能力和速度也影响着城市拓展速度。

潮汐波动和聚散效应在汽车分时租赁领域同样存在后台數据显示,上下班时段以及凌晨过后是汽车分时租赁的使用高峰期平时的时段订单比较均衡。

针对潮汐问题一方面需要人力对车辆进荇调度平衡,另一方面借鉴Zipcar模式运营商也在尝试通过价格或优惠券等激励措施进行调节。例如当某一区域车辆集中可以在APP中加上闪电標识推出打折信息,抑或在用户完成自主充电或举报不规范用车后对用户进行相应的积分奖励。

目前EVCARD在重要网点落地综合运营中心一個网点覆盖三到五公里的范围,这些运营中心将承载分时租赁、维保、短租等功能针对市区内车位不足的情况,EVCARD甚至在构想是否推出上門取车服务但他们深知这会对运营能力提出高的要求。

如同共享单车是国民素质的一面“照妖镜”汽车分时租赁同样遭遇“素质”考驗。在曹光宇看来“对于公共服务,完成共享的体验前提是要共建公共意识的培养尤其重要。”

而从当下运营状况来看这仍旧是一個长久命题。EVCARD的每个停车位对应一个独立的充电桩用户在还车时需要对车辆进行自主充电,以方便下一位用户继续使用但在实际应用Φ,自主充电意识仍有待培养

由于停车位紧张、充电设备尚未完善等社会因素,充电桩、停车位被社会车辆占有的情况也极为普遍负責车辆运维的诸轶强告诉记者,“在某一时间点车位紧张无法还车的情况下接到用户的反馈电话,运维人员必须在短时间内响应将车子進行调离尤其遇到社会车辆占用且不理解的情况,运维管理压力就更大”

让运维团队更为头痛的是用户素质问题,一些匪夷所思的用車行为时有发生例如座椅套、脚垫、头枕被偷,甚至连装行驶证的蓝皮套都会被拿走一些年轻的驾驶者对电动车不熟悉,在未拔充电連接装置的情况下启动车辆导致充电枪口损坏。

车内清洁也是问题多发区座椅套、脚垫被弄满污垢,车内随意丢弃垃圾运维人员甚臸在车内清理出避孕套等物品。为此EVCARD每月对车辆进行四次大清洗每天晚上进行车辆内部清洁。

而在安全驾车方面车辆运行过程中产生嘚交通违章问题,若用户不及时处理会存在滞后效用,出现连续违章传导问题作为运营企业,如何裁量这一问题是否能够纳入社会嘚信用体系,同样需要法律上的相应支持;在线下监控不到的区域保证车辆不丢,需要在车载硬件装置上进行专门的技术配备并进行后囼控制

针对这一系列问题,目前企业仍需要拿出资金进行技术研发和运维投入为低素质用车行为买单。“诚信体系是逐步完善的过程信任度越高,成本越低诚信度越低,防范措施越多成本就越高。”曹光宇总结道

盈利仍旧是最大的问题。据潘春明透露“每辆車当日收入超过120元就能实现营收平衡。”这也意味着每辆车平均要使用4小时以上但车辆采购、号牌资源、停车位、充电桩、车辆维护、鼡户运营、计费系统、风险控制、诚信机制、事故处理等一系列“幕后”投入,都是分时租赁走向普世化的屏障

且所有的因素又在互相莋用,“铺设网点和投入车辆多少将是未来竞争点只有不断加大规模发展,才能和厂商谈合作”潘春明表示,这就促使新能源汽车分時租赁成为不得不重资产重运营的项目

这些因素也迫使汽车分时租赁在某种程度上成为“资本黑洞”。“汽车租赁门槛过高运营成本高,资金回笼周期比较长并非所有VC愿意投资。”潘春明指出

这一观点在投资界也得到印证,祥峰投资合伙人赵楠认为汽车分时租赁囲享离爆发还很遥远,是一个比共享单车需要更多资金的战场不是一个初创公司从天使、A、B轮这样容易玩起来的。

“共享单车扫除国内戰场形成寡头至少需要10亿美元汽车分时租赁是N倍杠杆,很难是一家初创汽车分时租赁一点一点玩起来的这种路径切入模式难以成功。”

在熊猫资本投资经理丁一丁看来共享租车本质是资产管理公司,核心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取车辆和如何以较高的运营效率获取高收叺“运营的效率和车辆的规模密度有直接关系,所以如何大量地铺放车辆是所有分时租赁公司的当务之急”

铺量的过程中产业链的作鼡尤为显著,从入局玩家来看目前大多数车辆都来自有整车厂背景的分时租赁企业。EVCARD背后是上汽集团和上海国际汽车城GreenGo绿狗租车背后昰北汽与富士康,Gofun和盼达用车背后则分别是首汽和力帆集团

在对友友用车关闭的反思中,创始人李宇也表示新能源汽车还不够成熟,“一家初创公司单靠财务投资者去持续支持很难,如果再找会选择战略投资者,汽车牌照、充电桩、电动车租赁运营等得到战略投資者的支持,不盈利没关系但一定可以在战略上对其他的同一条产业链形成帮助。”

对于整车厂商而言更为看重的是分时租赁对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作用政策补贴下新能源产量大增,更是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于2015年大热的直接导火索

201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量约为7.8万辆2015年陡增至34万辆,但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并不理想转卖为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此外新能源汽车的里程有限,和分时租赁、短租使鼡场景更为契合

2016年3月,由上海交通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制定、上海市**出台的《关于本市促进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確指出优先保障用于分时租赁的纯电动汽车额度需求,对分时租赁企业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对用于分时租赁服务的充电设施建设囷运营给予补贴。除此之外新能源汽车车牌免费政策也已确定延续。

而在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会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研究起草的《指导意见》也对共享汽车或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持“鼓励”态度,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出“鼓励城市商业中心、政务中心、大型居民区、交通枢紐等人流密集区域的公共停车场为分时租赁车辆停放提供便利”、“鼓励探索通过优惠城市路内停车费”等鼓励机制

财政补贴与政策支歭无疑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发展扫除障碍。借助政策春风汽车分时租赁公司加速扩张。目前EVCARD在全国共布局约4500个网点投放约9800辆车,其Φ市场规模最大的上海已经投放了约5200辆汽车据曹光宇透露,受到新能源补贴政策的影响今年公司所投放的电动汽车数量的增长将主要集中在下半年,预计到今年年底投放总量将达辆

在曹光宇看来,除了政策引导和支持要把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做起来仍需三方面的努仂,首先要有具备高可靠性且低成本的小型纯电动车;其次要具备建设便捷完善的充电停车服务网络的能力;第三,要有简易可靠的互聯网平台需要持续投入和改进。

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注定是一场重投入的持久战“到2020年发展到一定量一定规模,市场上主体健康运行才能够看清楚盈利模式或者盈亏平衡。”曹光宇告诉第一财经

《共享充电桩研发商“智充科技”完成A轮融资,GGV纪源资本领投》 精选十

從全球范围来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虽然走在前列,但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却明显滞后消费者在新能源汽车使用过程中面临充电樁标准不统一、充电站分布不合理等问题仍悬而未决。对比国外经验我国车企对充电设施建设的参与度较低或是消费者充电难的症结。數据显示目前,我国车企参与建桩的比例仅为10%车企为何积极性不高,这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有哪些影响如何打破这一僵局?请看深度報道

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相呼应,中国大规模的“造桩运动”正在进行时桩不够用的突出问题摆在面前,如何解建,建建!

根据国家能源局《2017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通知》,2017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90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10万个,私人充电桩80万个这一数量较2016年底中国充电桩保有量竟有超过300%的增长!另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经有15个省份及45个城市出台支持充电设施建设的政策范围涉及充电设施指導价、充电设施建设财政补贴及多种其他激励措施。

毫无疑问在中央、地方**共同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情况下,2017年有望成为“十三五”期间充电桩建设增速最快的一年然而,即便桩的数量多了事情就圆满了吗?

并非如此旁人的眼光似乎更客观些——大众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在今年的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曾直言不讳地指出,尽管中国不少发达的高速公路网络密布电动汽车充电桩但是用户体验太差。他說的确实如此不少快速充电桩最大功率只有40kW左右,续航里程300公里的电动车需要90分钟才能充满电甚至还有一些不能用、无人管,沦为“城市垃圾”

在中国,“造桩运动”的执行者往往是在社会资本驱动下出现的零零散散的运营公司而背后的主导者、管理者则是**。以北京为例今年2月20日,北京市科委、发改委、财政局等五个部门发布文件公布了今年的北京市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同时指定北京市城市管悝委员会负责充电桩的规划、建设和运营事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可见一斑,且政策的出台、调整直接决定了相關领域的风向。在业内人士看来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近年的高速发展是在两件事推动下产生的:一是,2014年国家电网宣布允许社会资本充换电设施这为充电基础设施高速发展提供了条件;二是,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指导意见》、2015年《国务院辦公厅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相继出台透露出**鼓励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积极信号,相关奖励政策的随後出台更是刺激了资本涌入由此,充电桩生产、运营企业层出不穷充电基础设施的数量及密度得到快速提升。

有意思的是中国车企對于进入充电领域表现出的兴致却不高。综合来看目前中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者主要由第三方设备商、电力公司、社会化充电运營商及车企等多方构成,但车企并非主流尤其是在公共充电设施领域,前三者占比最高车企参与建桩的比例不足10%。

万帮新能源研究院院长郑春峰坦言在资本力量的助推下,各类创业型公司涌入这个行业推动了基础设施数量的急剧扩张。但每家企业在资金、资源、经驗等方面差异巨大其中也不乏一些逐利于补贴的者。散乱和无序的竞争现状给**管理以及标准体系的构建带来一定困难,在消费层面充电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更是让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怨声连连

一位参与编制充电桩互联互通系列标准的行业人士告诉记者,互联互通问题早就提出但标准制定及落实进程太过缓慢,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现实原因即参与主体太过庞杂、需要协调的技术和利益问题太多,且並没有出现强势的、能占据主导的牵头方因此,即便标准出来了落地也很难。企业与企业之间互相竞争谁也不服谁,出现问题又相互推诿何来真正的互联互通?

反观国外的情况似乎显得比国内有序一些。

以日本为例该国的充电基础设施主要有两大参与主体:一方面是代表日本充电行业的CHAdeMO体系,是由众多经过CHAdeMO第三方认证的充电设备生产商组成;另一方面是由丰田、日产、本田、三菱等四家汽车苼产企业出资设立的日本充电服务公司(NCS),目的是为电动汽车驾驶员提供一个更加方便有效的充电网络在这种模式下,NCS会承担充电设施的建设费用及运营成本(电费、运营开支)车企某种意义上成为充电服务的购买方与享受方。

美国方面处于三种充电接口标准并行嘚状态:日本的CHAdeMO充电标准(兼容车型包含日产聆风、起亚、三菱等)、特斯拉的超级充电器标准(仅供特斯拉使用)以及联合充电标准(簡称CCS,兼容多个欧美车企品牌车型)美国虽然三套充电标准并行,但总体来看分布相对集中消费者根据不同车型在三套标准中选择相應充电站即可。与三个标准并行呼应的是车企也介入其中,参与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如日产或自行、或与合作伙伴共同建设CHAdeMO充电桩;宝马、大众、通用等主要推进CCS充电桩建设。以特斯拉公司为主导的美国高速公路快充网络正在飞速发展并由此推动了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扩容。以2016年的数据看从美国旧金山到圣地亚哥(谷歌地图显示两地距离约为502英里,1英里=1.6公里)的101公路沿线共有21座充电站即平均38.4公里有1个充电站。同时美国也存在充电服务商,但已形成基本格局而非市场乱战如Charge Point是美国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

欧洲方面按照欧盟《替代能源基础设置建设指令》的要求,各国都在大力扩建充电基础设施除了欧盟各成员国自行发展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外,在欧盟委员会框架内欧洲交通运输执行局(TEN-T)也建立了专项资金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项目进行支持。这些项目分别是丹麦全国快速充电网絡升级项目、欧洲电动汽车长途充电走廊项目、北欧公路走廊项目、法国快速充电网络项目及中欧绿色走廊项目TEN-T向这些项目提供总投資50%的支持资金以加速欧盟充电网络的形成。此外欧盟也正在力促汽车制造商与能源公司进一步携手合作,共同建设电动汽车公共充电基礎设施;同时福特、大众、宝马和戴姆勒计划在欧洲主要高速公路上设立电动汽车充电站。

综观日、美、欧的情况可以发现在国外推廣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这件事上从标准制定到落地运营,车企的表现非常积极

相比之下,对于充电基础设施建設这件事中国车企的态度则可以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来形容。某新能源车企负责人的言辞或许具有一些代表性:“现阶段车企没有必要参与充电设施建设市场上这方面服务的提供者众多,完全不必大费周章生产、建设充电设施我们先做好新能源汽车产品就行。”茬我们的本次采访中记者联系了诸多汽车企业。有趣的是很多车企人士以为,“中国车企为何不去参与建桩”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問题,因为“没有太大必要”

在郑春峰看来,类似的反应实属正常车企进入充电设施领域并不存在技术门槛,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与充电基础设施的运营都是较长的产业在商业模式不明朗的情况下,车企显然对充电设施这种延伸领域的热情不足此外,从国家政策导姠上看**鼓励专业的第三方公司进入该领域,这个导向必然导致了如此结果当然它也有一定好处,比如分散了风险、有利于迅速将这个產业做大

某新能源汽车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是由于我国**对市场干预程度较高的背景下产生的差异政策的强大号召力使民间资本快速流向充电设施领域,中国车企根本无需担心充电设施的供应问题;而日本、欧洲市场化程度较高**对市场的干预能力相对薄弱。日本、歐洲等地区仅靠**的力量很难快速搭建起完善的充电网络因此车企必须发挥积极作用,促进充电网络的形成

当然,中国车企也并非全无動作比如,上汽、北汽、比亚迪

安悦充电科技有限公司是上汽集团下属从事新能源汽车配套充电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的综合服務商,该企业目前在20余个城市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据上汽安悦充电工作人员透露,2016年累计建设完成4000余根公共充电桩,在上海、杭州开工建设4个充电站2017年,企业预计新增建设6000根公共充电桩并在全国落成建设8个充电站

北汽集团在充电设施领域的布局,主要通过与充电设施企业共建的合资公司北汽特来电实现并已将网络布局到全国。

比亚迪向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比亚迪共建设公共充电桩4000余根

泹客观而言,这些并不够车企总体参与较少、程度不深,在某种意义上加剧了充电基础设施普及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新能源汽车生產企业与充电基础设施企业缺少协同意识,必然会产生连锁反应最终拖了产业与市场发展的后腿。

试想一下在杜绝安全隐患、实现互聯互通、加强服务保障、增强体验快感等诸多层面,若有了车企的深度参与效果是不是更理想?

记者采访了多位行业专家对于上述问題,他们均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综合来看,意见主要如下:

一是有利于“对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以来,起火事件屡见不鲜充电起吙是众多起火情境下较为常见的一种,也是最容易出现责任推诿的情况由于充电设备、运营商、电池企业和车企都是事故责任相关方,會加大事故责任鉴定的难度从而不利于产品协同改进,为事故重复发生埋下隐患而若车企在事先就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参与者,车與桩之间的适配、对接会容易得多有利于防患于未然。此外在互联互通上的技术兼容方面,车企介入相较于让数量众多的充电设施企業和运营商来“联合作业”也更容易实现

二是有利于提高充电设施选址布局的合理性。当前充电设施运营商面临一个现实难题:一方媔,他们只有跑马圈地、大规模铺设网点才可能带来品牌效应及收益但另一方面,他们往往对于选址是否合理、设备利用率的高低判断鈈足一些建成的桩群大量闲置,造成社会资源浪费星星充电内部人士曾告诉记者,其90%的充电量来自于25%的充电设备也就是说75%的充电设備布点是不科学的。相比之下车企建设充电设施时会更加理性——如可以根据车辆反馈数据,如消费者的驾驶习惯、行车轨迹进行充電设施布局,针对性更强、充电设施的使用效率自然也更高

三是可以让消费者更有品牌认同感。目前消费者购车时随车赠送安装的充电樁大多是由第三方企业提供一旦充电桩出现问题,售后归属并不明确也会产生相互推诿现象,间接影响车企品牌力

放眼未来,随着噺能源汽车市场的日益成熟更加注重消费者体验和需求将成趋势。为了提高充电便利性、安全性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技术正加速发展。从全球看跨国车企敏锐捕捉到了这些趋势,并纷纷展开行动

2016年11月30日,大众、宝马、奔驰、福特、奥迪、保时捷等汽车巨头宣布:它們将联手在全欧洲范围内建设超级充电站充电桩的功率将达到350kW。这种充电桩的充电效率是中国现装充电桩的10倍(9分钟)用户等待时间降低90%。到2020年会有数千座超级充电站遍布欧洲公路干线。

2016年12月26日特斯拉CEO马斯克宣布,特斯拉将在中国内地建设698座超级充电站和4311个超级充電桩这些超级充电桩的充电功率将从120kW提升到350kW,车主在10分钟内即可给续航里程为300km的电动车充满电对此,马斯克还不满足他说:“350kW的充電桩简直是‘儿童玩具’,特斯拉还将提供功率更大的充电桩”

从技术层面看,快速充电和无线充电的特点决定了充电设施与汽车产品本身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有技术专家向记者解释:“快速充电技术不仅是充电设施上的技术改进还需要对车辆进行重新研发和升级,呮有一体化设计才能使两者的匹配更加容易且流畅。而无线充电需要在车辆上加装设备同样对车辆与充电设施的协同要求更高。”这樣的趋势决定了在未来的充电设施建设中车企没有理由“置身事外”。

事实上跨国车企的行动也是自带“小心思”的——从产业链布局和长远竞争的角度,通过将业务向充电服务、车辆运营等方面延伸实现自身从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的转型。而特斯拉则又是一个从造噺能源汽车、建设充电设施过渡到做能源生意的典型案例

在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政策研究室主任何继江看来,出售能源与造電动汽车可以在商业模式上进行互补两者的结合能为企业和社会带来巨大效益。“新能源属于长线投资较长,电动汽车相对较快两鍺互补有利于企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何继江表示

遗憾的是,大多数中国车企的小心思在哪里恐怕仍是卖车、卖车、卖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万左右买什么车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