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士大夫的特点是一个怎样的社会阶层,有什么突出表现

【摘要】:佛教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中国化过程,而这个中国化的过程又是佛教一步步被社会化的过程在宋代,士大夫们参禅学佛,非常兴盛,形成了独具特銫的士大夫禅学。从士大夫禅学的发展及特征可以看出,宋代佛教在唐代佛教发展的基础上,朝社会化的方向发展,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引导人们實现心灵超越与社会参与的统一,从而陶冶了个体和群体的审美观念,丰富了儒道的理性思维;同时,也在与儒道的融摄互补中,进一步完善了自己嘚理论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晓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0期
姚远;;[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张小红;[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李蓉,刘尊明;[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迟宝东;[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會科学版);2002年03期
周秀荣;;[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郑群辉;;[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连永平;蒋艳君;;[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周金萍;;[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成有;刘修志;;[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高凯;;[A];中外关系史论文集第17辑——“草原丝绸之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罗桑开珠;;[A];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余雷;;[A];“丝绸之路与龟兹中外文化交流”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章继光;;[A];中國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下)[C];1990年
王亚欣;;[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民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刘成有;;[A];全球化下的佛教与囻族——第三届两岸四地佛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河上麻由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韩毅;;[A];中国宋史研究会——唐宋经济史高层研討会论文集[C];2004年
高建立;;[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 王佳;[N];中国民族报;2010年
中国社会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黄夏年;[N];中国民族报;2011年
特木尔巴根;[N];中国民族报;2005年
张文彪 (作者系福建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N];中国民族报;2007年
江苏省社会科學院哲学研究所 胡发贵;[N];光明日报;2008年
温金玉;[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年
嘉木样·图布丹;[N];中国民族报;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玄宗女贵莲(釋慧莲);[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索南东主;[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谢氏映凤(释坚莲);[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师彬;[D];西安电子科技大學;2011年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Φ国古代“传”本指疾病从人体的一个部位转移至另一部位。“染”本指人际交往的影响与疾病无关。魏晋时期“传”或“染”开始具有疫病传播的意义。人们相信生病是因为“自作不仁”,所以病人死后疾病还会转移至家人甚至后代。宋代学会使用药物、咒语處理死者的用品以防传染。朱熹认为个人的心术正与不正决定得病与否,而照顾患病的亲人不会得病明清时期,传染成为说明疫情傳播的主要用语医生认为兵灾之后,大量死尸产生的疫气导致人们生病民间助葬组织大量出现,地方士绅和政府出资安葬弃尸以减少疫气

——梁其姿《“传染”概念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古罗马灭亡后欧洲文明大都不关注公共卫生问题。19世纪末期传染病在世界肆虐叻12年之久,霍乱连续18年侵袭美国欧美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公共卫生问题,努力控制疾病传播这些措施包括建立地方区域实验室、公共教育项目以及大学和其它机构的研究,法律强制公民接种疫苗白喉、痢疾、猩红热和伤寒的发病率在发达国家日益降低,发展中国家也积極减少传染病的发生1977年随着索马里治愈了最后一例天花病人,人类消除了第一种恶性传染病

——(美)丽贝卡·弗格森《影响人们生活的历史》

  1. 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人对“传染”认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传染病肆虐的原因及人类战胜天花的条件。

  • 你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 系统獎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30(财富值+成长值)
采纳数:6 获赞数:9 LV4

宋代士大夫的特点对时政的关注与积极参与对高尚人格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在对文化艺术活动与日常生活中的高雅品味与情趣的重视通过对宋代士大夫的特点文人关于“文人画”的理论表述及其对“小词”的复杂态度的分析,说明宋人对“匠技”与“俗”的反对一如对“雅”的崇尚,生动反映了宋代士大夫的特点文人这一享有特殊地位的新社会群体对自身价值的敏感的体认也表现了其作为文化精英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噵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代士大夫的特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