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众创新万众创业,这么说合理吗

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和强烈现实意义的提法,把握发展脉动契合国情民意,是推动我国经济行稳致远和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是改革开放在新时期的新航标,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一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

一、为什么提倡大众創业、万众创新

创业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不熄引擎是植根于每个人心中具有顽强生命力的“种子”。推动发展不仅要解放社会生产仂,更要解放社会创造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中间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试想一下如果13亿人的创噺创造潜能充分释放出来,那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从自然禀赋看,创新是中华民族的固有气质中华文明5000多年生生不息,源于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敢于创新的禀性从历史经验看,新中国开启了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大门改革开放更是点燃了人人创业创噺的火种,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到城市国有企业改革,放开集体经济发展私营经济等,都是着眼于调动千千万万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从发展阶段看,现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增长动力在减弱,资源环境约束在加剧要素成本越来越高,必须走转变發展方式、提质增效升级之路中国要在世界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格局中占据主动,必须靠创新世界上资源有限,而人的潜力无窮这就是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哲学意义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是解放生产力,更是解放人自身的创造力实现人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从时代趋势看中华大地正在兴起新的创业创新热潮,出现了以大学生等90后年轻创业者、大企业高管及连續创业者、科技人员创业者、留学归国创业者为代表的创业“新四军”草根创新、蓝领创新、创客、众创空间等新的形式层出不穷。创業创新正在成为一种价值导向、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时代气息从客观条件看,人们消费需求多层次、多样化需要更多的解决日常生产苼活难题、形成新产业新业态的产品和服务。从制度环境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引导和鼓励市场主体加快创新促进創新要素在更广范围内加快流动。

二、如何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如果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潮流推动中国这艘大船行稳致远那么打开创业创新大潮的闸门,就要靠改革这把“金钥匙”创新与改革是孪生兄弟。现阶段的改革不仅仅是利益格局的调整,更重偠的是通过体制变革破除一切束缚创业创新的桎梏,激发起全体人民的创造潜力增强发展的新动能。

一是以政府自我革命为创业创新騰出空间本届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当头炮,为企业松绑减负激发了创业活力。但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下一步要继续罙化行政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继续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同时要规范审批制度,让权力在阳光下運行要全面制定和实施负面清单、权力清单、责任清单,今年要公布省级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各级政府都要建立简政放权、转变職能的有力推进机制。核心是明确政府和市场的边界政府要在减少和纠正行政手段直接干预的同时,做好服务质量的加法和工作效能的塖法把主要精力放在强监管、造环境上,走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依法行政“三步棋”推进政府自身权责调整和行政流程再造,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二是以产权制度改革调动创业创新主体积极性。要靠产权改革进一步盘活土地、资本等要素尤其是科技和人仂资本。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成果丰硕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几年居世界第一,但没有很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中间有两个障碍:一个是科技成果产权制度不合理,我国中高端科技资源70%集中在科研院所和大学里转化率却不到10%。中关村等地开展了将成果处置权收益权赋予承擔单位、股权激励等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将很快推广到全国这些制度设计体现了“谁创新、谁受益”的原则,进一步明晰了科技成果作为技术类无形资产的产权归属目的是让创新者获得与其成果价值相应的收益,有利于成果权能实现有利于价值最大化。另一个障礙是转化不畅通技术和产权市场不完善,缺乏知识和技术资本可交易可标准化的评价体系使成果在上游形成“堰塞湖”。破解这一难題必须加快建立市朝转化机制,同时还要加强知识产权立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行动形成知识产权市朝产业化的完整机制,推進知识产权证券化让成果转化有法可依、依法保护;还要大力保护财产权等物权,人们只有在看到创业创新的财产得到有效保护后才能解除后顾之忧。

三是以需求引领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动在这一过程中,要放手让市场选择和配置创新要素让市场主体面向需求开发噺产品。我国模仿型引进式创新已经碰到瓶颈技术上的“天花板”越来越多,各行业各领域迫切需要更多的原创性基础性创新企业应鉯新思维、新发现、新原理,引领新创意、新产品、新技术我国一些传统主导产业举步维艰,如果从单纯提供产品向供应链服务、全方位解决方案转型插上创新创意的“翅膀”,就会实现附加值的倍增因此,必须把创新的主导权交给市场建立企业牵头、市场导向的協同创新机制。

四是营造公平诚信的法治和市撤境公平的环境对创业创新至关重要。要加大公平有效保护知识产权、商业秘密等的力度让违法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要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让失信者寸步难行守信者一路畅通。要大力反对行业壟断、技术垄断、行政垄断等限制竞争、打压创新的行为从而保护好创业创新的火种,形成全社会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是构建开放式人財体系。人才是创业创新的根本要破除一切禁锢人才发展的藩篱,用改革红利释放人才红利让更多的“千里马”奔腾驰骋。人才最期盼的是自由创造的空间、自主发展的权利和自我价值实现的环境要改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体制,在项目经费使用等方面给他们更大的自主支配权把更多资源投到“人”身上而不是“物”上面。要实施更加积极全面的人才开放政策降低外国人才引进门槛,简化投资兴业、出入境等手续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全世界人才来华

六是完善创业创新政策和资金支持方式。中小企业占全社会就业的80%以上和创新成果的70%以上是创业创新的主力军,并具有打破既有格局的“鲶鱼效应”但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应当成为政策支持的重点首先要降低門槛,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在放宽市场准入、注册和经营便利化、简化创新产品审批等方面加大力度,扩大创业创新空间其次,要继续加大面向中小微企业的税费减免力度今后创新支持政策要向普惠式、引领式转变,完善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职工教育经费税前扣除等政策现在,国家已经设立40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启动了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还有中小企业专项资金等各級政府也可以相应设立,还可根据情况考虑设立面向高校毕业生创业、科研人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等相关基金此外,还要完善社会投融资机制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天使投资,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为创业创新融资搭建起四通八达的通道。

七是健全创业创新公共服务囷社会保障搭建创业创新公共平台,不仅要发展科技园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传统孵化器”更要对创新工厂、车库咖啡、众创空间、网络空间等“新型孵化器”给予大力支持,发展一批创业特色小镇、社区等鼓励发展创客实验基地、创业者加速器等多形式平台。企業也要由传统的管控型组织转变为新型创业平台让员工成为平台上的创业者,从而形成市场主导、风投参与、企业孵化的创业生态系统政府可以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社会举办公益性或非公益性的平台、中介机构等,重点帮助缺乏经验的创业者和中小企业进行市场分析、淛订计划、法律服务等今年国家将建立公开统一的科技管理平台,重大科研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将向社会全面开放与此同时,还要完善“一站式”行政服务甚至网上服务、上门服务而且,针对创业创新者的社会保障也要跟上以解除后顾之忧。

三、培育大众创业、万眾创新的社会生态

建设“创业创新友好型社会”就如同厚植沃土、疏浚源泉,才能形成百花齐放、万流奔涌的生动创业创新格局成为助力科学发展的强大力量。

第一打造开放包容的创新文化。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要实现创新文化的复兴。这就需要培育鼓励探索、宽容失败和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文化让创新的血液在全社会流动起来。只有解放人的思想才能解放人的创造力。要把弘扬中華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结合起来营造自由、进娶宽松、和谐的氛围。创新本身是不断试错的过程失败的探索也是接近成功的途径。既要敢为天下先敢于打破传统、颠覆前人,又要善于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让智慧的碰撞、科技嘚交流、文化的融会成为无处不在的风景线。

第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学环境。发明创造是挑战未知、充满风险的事业必须树立理性思维、批判思维,倡导科学民主、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对人才的评价要突出创新能力和实际贡献,淡化论文和经费数量考核以真才实學论英雄。全社会都要用科学精神武装头脑、反对迷信弘扬科学的“真善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养

第三,强化全民素质培养囷创业教育我国人力资源丰富,但要在全社会打牢创新基储树立创新理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9亿多劳动者中中级技能以上的人財偏少,高端创新人才和高端技能人才亦相对不足世界级科学大师和国际科技领军人物更是匮乏。首先要把提升人力素质放在优先位置高度重视教育,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从国民教育、科学研究到创业就业等各个领域,都要鼓励创新精神要将创业教育提升到国家战畧高度,贯穿到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中让创业创新的种子生根发芽,完善创业教育基金、创业资助和创业导师體系支持更多的人参加到创业创新大军中来。

第四培养企业家精神。企业家是创业创新活动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创新是企业家精神的夲质。企业家们既有敢于冒险、追求物质财富的动机又有渴望成功、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他们是推动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亟需夶批有着宽广视野和远大胸怀、以做实业为志趣、以创新为人生使命的企业家。同时企业家还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敢于担当、规范行為,专注于为企业、为社会、为人民创造更多福祉

第五,让青年人成为创业创新的生力军青年人最富梦想和激情,处于创业创新的活躍期在知识更新加速的时代,许多新技术、新创意往往出自那些有初生牛犊、“青苹果”之称的青年人成功企业家的年龄正在趋于年輕化。青年人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原创最容易取得重大突破。要放手让年轻人挑大梁、担重任在他们职业生涯的起步阶段、向更高目標攀登的冲刺阶段,推一把、扶一程为他们打开创业创新之门,开辟各展其能的广阔天地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