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进风口必须跟建筑建筑楼梯间风口在一起吗

暖通空调分区
查看: 1673|回复: 3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25帖子
技术员, 积分 2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5 积分
地下二层六级人防进风是从楼梯间、电梯前室进风,平时为车库,进风想与人防进风合用,不知道可行不?个人觉得不可行哦,希望高手赐教!人防进风口为室内进风口!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1积分62帖子
一星助理工程师, 积分 62, 距离下一级还需 38 积分
车库需要消防补风吗??是消防电梯么?如防火门关上的话 将无法进补风。
如不需补风,仅是车库的通风换气,楼梯间的门常开,我认为是可行的,不过需要算下风速,楼梯间进风的话,楼梯间、电梯前室截面风速不能超过1m/s,有条件的话最好做到不要超过0.5m/s,避免人有吹风感。
有条件的话 最好还是设竖井进风。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0积分45帖子
技术员, 积分 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5 积分
电梯前室做人防进风是肯定不可行的,做为平时的进风没遇到过这种问题,学习!
听众数收听数最后登录注册时间主题精华5积分1677帖子
五星工程师, 积分 16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823 积分
合用是要同时满足消防防火和人防防核爆的要求,图集上是有这种做法,实际用的很少,因为合用后面积占用比单独分别设进风口大的多,显得不是很经济!
8-3(在线教育)
8-4(商易宝会员)
8-5(广告合作)
(非工作时间)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人防工程防烟楼梯间的前室面积不应小于(
)。A.6m2 B.10m2 C.12m2 D.15m2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A.15 B.20 C.25 D.302A.防烟楼梯入口处设前室,且面积不小于6m2B.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可通过外窗自然排烟C.前室的门应为甲级防火门D.当地下为两层,且地下第二层的地坪与室外出入口地面高差不大于10m时,应设置封闭楼梯间3A.疏散走道的墙和顶部应采用非燃材料B.变形缝的表面装饰层不应采用可燃材料C.管道穿越防火墙时,应用非燃材料将管道周围空隙填塞D.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墙和顶部不应采用可燃材料4A.1.5 B.1.3 C.1.0 D.0.95A.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其耐火极限为甲级应为1.2h;乙级应为1.0h;丙级应为0.5h。B.钢筋混凝土的防护密闭门或密闭门不可代替防火门C.防火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并在关闭后能从任何一侧手动开启D.人防工程中的防火墙或防火门不可用水幕保护的防火卷帘代替
热门相关试卷
最新相关试卷今日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进行了阐述“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 = 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热门资料排行
添加成功至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防空地下室口部设计中一些问题的探讨
时间: 22:15:43
   防空地下室建设是人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防空地下室必须贯彻 &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并应坚持人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与城市建设相结合的原则;达到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要求;充分发挥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从以上指导思想出发,在设计人防地下室时就要全面考虑平战的转换。为了做好平时和战时的结合、以及平战的转换,处理好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口部设计的问题越来越显得重要,现结合实际工程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的口部具有双重性,它要同时满足平战两用功能。口部处理是否合理,这直接影响平战功能的发挥。口部设计的主要问题是口部的位置、形式、大小、防护门及消波、滤毒洗消设施等。&
   一、口部的位置
  为了确保战时出入口的可靠性,防空地下室的每个防护单元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不包括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其中至少有一个阶梯式或坡道式室外出入口;战时使用的主要出入口应设在室外出入口。同时为了尽量避免一个炸弹同时破坏两个出入口,故出入口设置在不同方向,并在可能的条件下,保持最大距离。&
  设计中通常是将平时和战时口部一并考虑,即将地面建筑的楼梯通至地下室而平战合用,这样可节约面积,降低造价,但是会出现口部之间距离较近、朝向相同、不利战时使用的现象。我们认为实际情况应具体对待:当地下室平时使用与地面建筑物的使用无法而不需要密切联系时,以单独设置地下室楼梯作为出入口较好。单独设置地下室口部能更合理地布置战时口部,保证地下室平时使用不受地面建筑内人员的干扰,还可根据地下室平时使用功能灵活选择口部的位置。
  防空地下室所有口部位置及处理方式,不仅要考虑战时与平时的要求,同时也要与地面建筑四周环境的协调,以及对城市景观的影响等。当地下室为商业用途或作为对外营业的娱乐场所时,可以面向主要街道或庭院小区的街心花园,设置专用出入口,将口部的主体形式与地面建筑物相协调,为平时使用创造方便的条件。当地下室平时用作车库时,则宜沿建筑物的山墙布置口部,这样做的优点是受地面建筑出口的干扰小,使用方便,平战转换容易;当地面建筑有可能由于倒塌而堵塞地下室出入口时,应在建筑物倒塌范围以外设置出入口,口部管理房以建筑小品形式处理,有利于美化环境。桐乡丰润国际花园、瑞丰翔龙大厦的地下车库,都是沿建筑物的山墙布置口部,与地面商业文化融为一体,效果很好。
  二、口部的大小
  1、人防地下室口部的大小应根据战时与平时的功能而定。一般说,平时使用要求口部宽度较宽,安装防密门和密闭门是不经济的,且会影响平时的装修和使用。设计时可采用&一梯二用,平战分流&的方法。在同一梯间、通道内设大门为平时使用,临战时封堵,设小门专为战时使用,平战功能转换迅速。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3版)中规定人员掩蔽所战时出入口的门洞净宽之和,应按掩蔽人数每100人不小于0.375m计算确定。每樘门的通过人数不应超过500人,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不应小于该门洞的净宽。两相邻防护单元共用的出入口通道和楼梯的净宽,应满足两个掩蔽入口通过人数之和的每100人不小于0.375m的要求(门洞净宽之和不包括竖井式出入口、连通口和防护单元之间的连通口)。一个防护单元一般掩蔽800人出入口宽度就要求3m,而战时出入口往往采用住宅的楼梯,住宅楼梯段净宽一般为1.1m,两个口部相加仅为2.2m,显然不能满足要求。所以设计时要么调整口部位置、要么增加密闭通道、要么防护隔墙上开设一框两门。
  3、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宽度不得小于楼梯踏步的有效宽度。有的人防地下室出入口利用地面建筑的楼梯作为出入通道,设计时只考虑到人防地下室所需的出入口门洞宽度,忽视了楼梯的有效宽度,出现梯段有效宽度小于防护门的宽度。由于战时使用的宽度只能按两者之中较窄的计算,人防地下室出入口就不能满足战时掩蔽人员及时进入地下室的要求。因此设计人员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出入口与楼梯的宽度关系,使出人口防护门的宽度与楼梯的可利用宽度协调一致,合理设计出入口,满足战时掩蔽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进入人防地下室的需求。
  4、防毒通道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缩小通道容积。但要留出人员停留区。人防停留区宜按门扇外端至通道内墙面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
  三、口部的形式
  防空地下室出入口一般以阶梯式为多见。当地下室为汽车库或自行车库时,应设计成坡道式。这两种形式,平战都可用,利用率较高,使用方便。除此之外,地面建筑为高层建筑,地下室平时使用与上部建筑联系密切时可将电梯井延伸至地下室,为平时创造垂直运输条件,以充分发挥地下空间的效益。但通向地下室的电梯必须设置在防护密闭区以外,这种电梯井式出入口仅供平时使用。
  另外,垂直式出入口是一种比较经济的出入口形式。以往一些地下室的进、排风设计大多是利用平战两用的梯间和坡道式出入口作进、排风口,不论是战时还是平时,这种方法是不可取的:从梯间进入的空气不清新,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至梯间,人员出入时吸收的是污浊的空气。最好是另设进排风竖井,既可作平时垂直运输口,还可兼作战时安全出入口,一举多得,它的优点是占地面积小,比较经济。
出入口楼梯从地下到地上一定要按照防倒塌设计。出入口楼梯(楼板)的防倒塌设计是从地下一层直至地面一层标高处。这样才能保证战时出入口的可靠性,满足战备要求。规范规定防空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地面建筑为砖混结构)的敞开段应放在倒塌范围之外,不少设计不满足此项要求;对于框架结构有些工事不设室外出入口。对于前者,强调设防倒塌棚架;对于后者,应强调出口处必须直接对外。&
  四、口部的人防门
  1、口部分为进风口部和排风口部。进风口部由进风竖井、活门室、密闭通道、滤毒室、进风机房组成;排风口部由排风竖井、扩散室、防毒通道、洗消间或简易洗消间、排风机房组成。除机房外,上述房间的门要求设置人防门,人防门应向外开启。选择人防门要注意每种人防门的各种尺寸及门前的净距要求,并按规范及结合暖通专业要求合理布置。
  2、设计当中常常遇到防火分区的问题。经常用的处理是平时将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处于开启状态,将防火门设置在洞口之中,临战时把防火门拆除,同时恢复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的正常启闭。由于人防门高度一般为2M,所以防火门宜按2M高设置。这样设计既满足平时防火疏散要求,战时转换也很方便。
  3、人防地下室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活门位置设置不合理。有些出入口的防护密闭门、活门设置在易遭受炸弹弹片直接作用的范围内;有的人防地下室出入口有条件设置单向式出入口却设置成直通式,从而不能有效削弱战时冲击波荷载,人为提高了口部防护设备的抗力级别,也增加了造价。应尽量将人防地下室的出入口设计成至少有一个 90度拐弯的单向式出入口,同时使防护门、活门设置在负荷较小部位。
  4、设计中常有人防门错位、方向搞反的问题。规范规定在脱衣室与淋浴间之间应安装密闭门,而在淋浴室与穿衣间之间应安装普通门,不少设计单位则相反,在应安装密闭门的地方安普通门,在应安装普通门的地方安密闭门,与防化规范要求不一致。设简易洗消间的出入口,洗消间的密闭门应开在出口处,并开向洗消间,而不少工事将洗消间的密闭门开向清洁区,与防化规范要求也不一致。
  五、口部的消波、滤毒洗消设施
  1、不少人防工程消波系统设计不合理。胶管活门因消波率较高在其后一般不需另加扩散室,只在其后设钢制扩散箱即可,该活门一般只用于6级或5级;而悬摆式活门则相反,其消波率相对较低,对6级工事根据余压要求,一般其后必须设扩散室。对防护等级较高的工程,还要设活门室或活门+活门室+扩散室,应由设计计算确定。有的设计在胶管活门后设有扩散室,并且容积过大,造成浪费。对悬摆式活门+扩散室消波系统的进排风口还存在有位置安装不正确之毛病,都有待于改进。
  2、简易洗消间宜在防毒通道的一侧单独设置,其使用面积宜为5-lOm2。亦可与适当加宽的防毒通道合并设置。一些防空地下室设计中将防毒通道、简易洗消间面积设计过大,有些可达20-30m2与标准的相比扩大了3-6倍,造成工事达不到超压换气的要求。
  3、防毒通道和密闭通道附近的积水无法排除。防护门密闭门一般设有150mm的门槛,而有的工程却没设计集水井或地漏,使得积水无法及时排除。应在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的内外分别设置集水井,并设潜水泵及时排除积水。扩散室、防毒通道与污水井连接应设水封地漏;防护密闭门外或缓冲通道与污水井的连接应设抗爆清扫口,污水井应设密闭盖板。
  六、临战封堵问题
  人防地下室设计时应时刻意识到平时与战时怎样能尽快尽好地转换,立足于战备效益。通过以上的分析,笔者总结管理过的几个工程感到以下两点应该引起注意:&
  1、临战封堵的高度宽度是受限制的。宽度最好小于6m,高度不宜大于3m。但要注意的是地下室空间较大,风管往往跨越分区。因此封堵的高度要适当提高。&
  2、留洞及预埋件应准确无误地在施工时预留或预埋。否则会给战时安装设备带来很大的困难,甚至不能安装。因此各专业应进行综合审校,以免将来工作被动。
  平战结合防空地下室应纳入总体规划。目前防空地下室的建设多为独立体系,建设单位投入一定量的资金建设防空地下室,考虑得较多的是自身的需要和平时的使用,往往忽略地下室的战时功能,根本谈不上规划。人防主管部门应提前统计各建设单位的建设计划,根据建设项日的规模、地点、统一进行规划,合理安排防空地下室的战时功能和抗力等级。设计时应将所有的人防出入口、预留连通口合理的设计好,以便把全市防空地下室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整体的人防网络体系。
【编辑】:phpcms
中民防咨询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楼梯间正压送风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