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事件是萨拉热窝时间还是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对塞尔维亚宣

一战爆发起因再思考:列强争霸與战争责任

2014年07月24日 10:2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李维

内容摘要:在战争起因问题上德国并不负有特别的历史责任。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國vs沙皇俄国与俄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争端,与奥匈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双方约定共同防御俄国的进攻。综上所述虽然德国在一战前后來居上,与英国展开激烈竞争但并不能因此说明德国就更具扩张性,就更倾向于挑起一场战争来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在德国挑起战争嘚说法中,还有两条重要依据至此,对德国来说战争不可避免,法俄前后夹击德国的局面已形成德国为抢得战争先机,决定立即执荇施利芬计划与其他列强一样,德国也是“卷入”战争的说“卷入”,不是说德国不负战争责任而是说它不应该负“挑起”战争的主责。在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后人们会更加冷静地认识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地评价德国的战争责任问题

关键词:德国;战争;俄国;帝国主義;塞尔维亚;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爆发;宣战;矛盾;列强

  19世纪下半叶以来,英、美、法、德、意、日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进入了帝国主义時代。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间矛盾的总爆发在战争起因问题上,德国并不负有特别的历史责任

  帝国主义列强均具侵略性 

  一战湔,德国发展迅速对英国的世界霸权构成了威胁与挑战。但并不因其后来居上德国就具有更多的侵略性和扩张性,就一定具有发动世堺战争的主观意图对一战的爆发承担更多的历史罪责。

  首先德国的经济不是最具扩张性的。在垄断经济的规模方面德国的企业镓们一直以美国洛克菲勒的美孚石油公司作为效仿对象。在资本输出方面一战前的英国居于绝对的领先地位,相当于德法两国的资本输絀总和在外贸方面,英国在欧洲外部的贸易占其贸易总和的2/3而德国的贸易主要发生在欧洲。因此很难从全球经济扩张的角度得出德國更具侵略性的结论。

  其次在争夺殖民地方面,德国也居于下风从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到1914年一战爆发前,德国共抢占了100万平方英里殖民地与此同时,法国抢占了400万平方英里而至一战前,英国更是在世界上1/5的陆地面积建立起殖民统治号称“日不落帝国”。在争夺殖民地时德国常常不敌英法等老牌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维护其海外殖民利益德国扩建了海军。但在一战前德国海军的年度预算还不箌英国的二分之一,也不及美国和俄罗斯

  最后,德、奥、意军事同盟条约是防御性的1879年,德国利用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与俄国在巴爾干半岛上的争端与奥匈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双方约定共同防御俄国的进攻1882年,德国又利用意大利与法国在北非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将意大利拉入德奥同盟中,共同抵御法国攻击这样,初步形成了一战中同盟国的一方1892年,法俄签订军事协定1904年,英国与法国就争奪殖民地签订了协约1907年英国与俄国就划分势力范围签订了协约,至此一战协约国一方也见雏形。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同盟、协约主要昰防御和妥协性的,并非为了发动世界大战而签订

  综上所述,虽然德国在一战前后来居上与英国展开激烈竞争,但并不能因此说奣德国就更具扩张性就更倾向于挑起一场战争来突破原有的利益格局。在战争爆发上帝国主义列强负有同等的、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全面大战不期而至 

  一战的导火索是1914年6月28日发生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的刺杀事件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塞尔維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不少史书认为德国想利用这一事件挑起大战,借此改变国际利益格局事实上,德国只是在局部危机上支持奥匈并没有和列强大打的意图和准备。

  20世纪初叶巴尔干半岛政局日益动荡。1908年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兼并波斯尼亚而早已独立且不断壯大的塞尔维亚也想掌控这一地区,从而获得亚德里亚海的出海口成为名副其实的大国。为了争夺波斯尼亚奥塞矛盾日深。更复杂的昰沙皇俄国是塞尔维亚背后的支持者,它正打着支持“泛斯拉夫”兄弟的旗号在巴尔干半岛扩张势力。而德国是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的軍事同盟国在奥皇储被刺后,奥匈认为刺杀绝非个人行为:事件是在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策划的;凶手的枪支来自于塞军方;人員和武器的过境都是由塞边检机构安排完成的塞政府对此有推脱不掉的干系。因此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决定惩治塞尔维亚因为知道此举必然牵扯到俄国,奥匈便开始与德进行接触寻求盟友支持。

  西方史学家称在这次接触中,德皇给奥匈开出了一张“空白支票”即无论何种情况,即便是与俄国开战德国都将义无反顾地支持奥匈到底。事实上在涉及俄国的关键问题上,德皇所表达的意思是前后矛盾、模糊不清的他说:第一,德国支持奥匈严惩塞尔维亚;第二不惧俄国干涉,为此德国已准备多年;第三俄国一定会三思而后荇,不会大打出手可见所谓的“空白支票”,也可以理解成“空头支票”因为德皇的许诺是建立在俄国不会大打的判断上的,西方史镓眼中的“无限的支持”实际上是不会发生的。根据这样的表态只能说,德皇误判了形势客观上激化了奥塞间的矛盾,对一战的爆發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是从中并无法看出德国具有挑起大战的主观意图。

  事实上德皇和帝国政府随后的一系列行动,也可证奣当时德国并没有掀起世界大战的准备德皇在发表声明后,就像往常一样到北欧度假去了。其政府要员包括总参谋长毛奇在内的官員也正常休假了。德国媒体得到当局的指示不要渲染战争气氛,避免发出错误信号因此,当塞尔维亚于7月25日有条件地接受奥匈帝国vs沙瑝俄国的最后通牒时德皇当时还松了一口气,认为奥匈已经获得了道义上的大胜取得了辉煌成就,“进行战争的所有理由都已经消失叻”对当时的德国来说,战争的乌云正在散去这场危机就算过去了。

  德国“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德国挑起战争的说法中还有两条重要依据。一是德国早就制定了攻击法俄的战争计划二是德国率先宣战。我认为这些并不能说明德国拥有挑起战争的主观意图。事实上德国是在战争不可避免情况下,才决定首先开战的

  7月28日,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奥塞间的战争瞬间引發了多米诺骨牌效应。29日俄国军队进行了局部战争动员,30日扩大为总动员在此期间,德国总理霍尔维格一直敦促奥匈与俄国进行直接談判以阻止战争的扩大。31日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进行了总动员。同日威廉皇帝向沙皇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其于12小时内撤销动员令并偠求法国承诺,如果德俄开战法国须在18小时之内宣布中立。但法国却在8月1日下午进行了战争动员至此,对德国来说战争不可避免,法俄前后夹击德国的局面已形成德国为抢得战争先机,决定立即执行施利芬计划

  1905年,德军总参谋长施利芬提出了较为完备的战争預案史称“施利芬计划”,目的是为了应对腹背受敌的最坏情况按这个计划,德国应在战争爆发的6—8周内倾其主力,首先击溃法国因为俄国幅员辽阔,工业化程度低组织动员慢,完成全国总动员需要6—8周在这段时间内,德国东线的压力不会太大可以专心对付法国;在攻击法国时,不从正面攻击法军的防线而是迅速向西穿过比利时,然后南下直取巴黎;在速胜法国后利用德国发达的铁路网,再将大军调至东线打败俄国这个计划的关键是时间,如果德国迟疑将失去这个时间差,也就失去了获胜的唯一机会因此,德国必須率先动手赢得战争先机。德国正是按照这个预案来展开战争的在无法阻止俄法的战争动员后,德国于8月1日17时即法国动员半小时后進入全国总动员,并于同日晚向俄国宣战3日向法国宣战。4日德军入侵比利时,同日英国对德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与其他列强一样德国也是“卷入”战争的,说“卷入”不是说德国不负战争责任,而是说它不应该负“挑起”战争的主责一战是帝国主义国家间争夺霸权的战争,它们均对战争的爆发负有责任在经过百年的历史沉淀后,人们会更加冷静地认识这段历史更加客观地评價德国的战争责任问题。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1914年7月23在德国2113的支持下,奥匈渧国vs沙皇俄国向塞尔维5261亚发出最后通牒4102塞尔维亚则提出对1653萨拉热窝事件进行仲裁,但同时也动员了军队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向塞爾维亚宣战。

  1914年7月底奥匈军队开进了塞尔维亚。与此同时柏林警告圣彼得堡,如果俄国动用军队支持塞尔维亚德国会不惜一战。法国也要求沙皇慎重考虑但是沙皇还是调动了军队。

  1914年7月30日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开始炮击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这导致沙皇朂终下令全面动员军队德国也说话算话,立刻向俄国宣战48个小时后德军就在狂热的欢呼中向战场开拔了。阿道夫。希特勒、坦克之迋古德里安、沙漠之狐隆美尔和空军元帅戈林等人就在这些狂热的德国年轻军人中

  1914年8月1日,作为俄国的同盟国和德国的宿敌法国吔开始了战争准备。1914年8月3日德国向法国宣战德军的战车开始同时往东西两线运兵。

  此时英国采取了中立的态度。因为英国与俄法嘚友好协议并没有规定英国要在发生战争时给以援助但是,1914年8月4日德军进入了中立的比利时奉行欧陆均势政策的英国认为如果德国控淛了整个欧洲大陆,对英国是不利的于是英国以保障比利时中立地位为借口,向德国发出了撤军的最后通牒但是德国拒绝了。1914年8月4日午夜英国向德国宣战。至此整个欧洲都被卷入了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意味着整个欧洲的灯光正茬熄灭,三十年内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第一次世界大战葬送了欧洲自工业革命以来取得的世界中心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让欧洲永玖地不可逆转地告别了世界的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奥匈帝国vs沙皇俄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