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做太极拳时腰部扭伤锻炼时,首先要求进入怎样的心理状态

练习太极拳17个注意事项_运动养生_养生之道网
///文章正文
练习太极拳17个注意事项
养生之道网: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练习太极拳有很多注意事项,例如地点、时间的选择,饮食的调理搭配等,下面之道网为您总结了练太极拳要注意什么,看看吧。
1、太极拳和其它锻炼一样,讲究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但是要因人而异不能强求一律,特别是中老年朋友和病患弱者,每次修练时间不要超过二十分钟。练习时要根据个人体质,循序渐进。开始练时可先分段练,渐渐打完整套拳路,当身体不适时,应酌情暂停。
2、避免在密闭的环境中练功,不宜在煤烟弥漫、空气污浊的庭院里进行锻炼,练太极拳应选择公园、广场、树林、花园等环境安静而幽美、空气清新而旷达的场所。应选择向阳、避风的地方进行锻炼(有雾时不宜在室外进行)。
3、饱食及醉酒之后,也不可立即练习。
4、口渴时不要图痛快大量饮水,最好是温适当补充食盐。
5、、柠檬、是首选的蔬果,多食大有好处,但要注意不要贪食生、冷或不洁的食物,以免染上痢疾、腹泻等。
6、避免正中午气温高阳光下去练功,上午应在太阳出来后,吃过早在阴凉通风处树荫下适当去练,下午三四点钟以后或是在傍晚。
7、如果选择在室内进行锻炼时,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不要边练拳边与人交谈,以致失去锻炼的功效。
8、不要急于求成,千万不要故意用力呼吸来达到所谓的&气沉丹田&,以免出现头晕目眩,气促等现象,影响自然呼吸。
9、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准备活动,如伸展、弯腰、下蹲等,否则容易引起扭伤、碰伤、等。
10、正在咯血、的患者更不宜练拳,练习时若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锻炼,不要紧张,可坐下或半卧位休息片刻,如疼痛无缓解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缓解疼痛,及时去医院检查。
08/0408/0408/0408/0408/0408/0407/2107/2107/2107/21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08/07
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为您详细介绍夏至习俗、夏至吃什么、夏至养生食疗、夏至节气饮食等与夏至节气有关的饮食养生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与夏至节气有关的养生知识,请关注养生之道网夏至养生专题。...浅谈太极拳对大学生的作用
所在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班级:
2014 年 5月 10 日 浅谈太极拳对大学生的作用 摘要: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太极拳对人体健康的调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拳术,太极拳具有修心防身、强身健体的效果和理论,因此受到各个年龄阶层人士的青睐。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与演练,可以治疗、缓解和控制一系列心理、身体疾病,达到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境界。身心素质的下降使得当代大学生更迫切需要一种合适恰当的方法来进行锻炼。 关键词:太极拳,大学生身体心理健康 一、太极拳的起源 太极学说,是中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之意为“至极”,即为世间万物之顶端、之根源。这一学说源自于《易经》中的《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此也可看出,太极之含义。 关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其中以陈王廷最为著名。现在有许多拳家都以“现传各式太极拳均源出陈式太极拳”之说为本,而陈氏太极拳的创编人就是陈王廷,他是清中叶一位卓有成见的武术家。 虽然太极拳是源自于河南温县陈家沟的,但它转变为现代的太极拳却是在河北邯郸的永年广府,由武式和杨式太极拳所完成的。所以,人们常说广府城是太极拳的发祥地。 武式太极拳的宗师叫武禹襄,他的师傅是杨氏太极拳的宗师杨露禅。所谓名师出高徒,大概就是如此,武禹襄成功运用了自己的文化素质,悉心研究王宗岳所著的《太极拳谱》,终于受到启发,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成立了武式太极拳。此式不同于陈式之老架与杨式的大架,这是一种特点鲜明、别具一格的太极拳. 纵观太极之历史,可发现,它竟与中国近代史的节拍基本相同,这一点使人惊奇,却又带着一种必然性――太极拳的历史中间经过了一次不小的转折。 自杨露禅将太极拳带出了陈家沟并带进了广府,太极拳就发生了深刻的转变。 在广府之前的太极拳,是以搏击打斗为主的,它是中华民族长期战争总结出的一种搏斗的技艺,主要功能还是近身搏击,只是每一招式的注重点不同,有的注重于进攻,有的注重于防守,有的注重于拳,有的注重于脚。甚至还有的注重借力打力。在那时的冷兵器时代,太极拳是一种很有效的防身术,所以无论在民间还是江湖都广为流传。 而在广府之后的太极拳,则是以强身健体为主了,这也并不奇怪,因为在那时已经出现了热兵器,这让太极拳的应用价值大幅度地降低了,而学拳的人则开始在太极拳的其他功能上下功夫。最终,他们发现了太极拳极为突出的文化内涵与强身的作用。就这样,太极拳的形象也被重新塑造了。 二、太极拳对大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
太极拳具有多方面的作用,例如调整气血、平衡阴阳、疏经通络的功用。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太极拳圆活缓慢并且动作柔和,同时要求呼吸和动作自然配合,全神贯注,在连贯练习时它强调用意念来引导动作,从而达到使全身肌肉既保持一定的劲力内畜并且有周期的放松的效果。第二,太极拳运动的基础与规律在于阴阳之道,太极拳理论创立于中国古代哲学的阴阳学说。比如太极拳各招各式讲究的是左右平衡,通过左右的协调配合使得人体左半身与右半身的经络气血得到均衡的锻炼从而保证了经络系统的阴阳平衡。正因为太极拳运动具有的这些独特之处,所以它对体力的恢复有极大的帮助,并且容易促进睡眠。 太极拳在锻炼时要求“以意导体、以体导气”,使意识、呼吸和动作密切结合,促使气血通畅;在技术上太极拳要求无拘无束,松静自然,“无使有凹凸、无使有缺陷”,“动静作势、纯任自然”,”松腰敛臀、微微合胸”,在运动中则调息自然呼吸顺其自然,屈伸开合听自由,行拳圆活流畅,动急则急应,动缓别缓随,虽然动作变化万千但精髓内涵始终如一。中医学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人体健康的关键在于气血的调和与通畅。 太极拳强调的是慢中求动,训练放松,在进行太极拳锻炼时要充分理解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实中有虚、虚中有实的精髓与内涵。太极拳讲究的是刚柔并济,天人合一,在行拳时首先心要平静,动作看似圆润轻缓,实则力度十足,稳而有力,角度位置适中,无过而不及。在练习当中体会到阴阳相生,浑然天成的意境,产生自然而然的美感,从心灵到身体彻底的净化。 太极拳的动作姿势要求身体的各个部位须保持一定的弧形或圆,便于身体各部位肌肉放松,这种身体姿势有利于经络与气血舒畅地运行,不易造成运动性的局部受挤压而产生组织器官缺氧,从而使周身气血运行流畅,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太极拳能使气血不通之处畅通,这样慢性病症状就得到缓解或消除。 具体的来说,太极拳运动是大脑中枢神经的一种指挥动作,在它处在松、静的要求下镇定的完成, 使得交感神经的活动降低, 使血流中能够引起血管收缩性的一些物质的活性降低,例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激素。并且血液中能够引起血管舒张的物质的活性相互升高,例如组织胺, 激肽胺等。由于全身的肌肉处于放松状态,血管壁也反射性的放松,二者协同下,使得在一般情况下只能轮换开放的毛细血管网、毛细血管进行扩张, 并且微循环增强, 从而降低了血管总外周阻力, 致使血压降低, 是有效治疗高血压病的有效手段。太极动作缓慢, 是一种中正的缓慢, 肌肉和骨节不处在某一特定角度, 而是用许多不同角度完成一系列伸缩和旋转, 因此能够发展骨骼的支撑力和肌肉的弹力及韧性, 增加力量和耐力, 提高平衡能力。在解剖学领域中来解释: 头颅内有脑、脑是神经系统中枢, 有司令部称。太极拳要求头部自然正直, 虚领顶劲, 可以使头部在意识的指挥下, 在上领虚顶中相应肌肉轻微收缩, 从而减轻十多斤头颅对颈椎的重压, 使身体有轻灵感, 对颈椎长期处于弯曲状态的伏案工作者来说, 是非常有益的。而且, 头的要求是在意识调控下进行, 使大脑相应中枢得到良性刺激, 促进了脑的血液循环, 有助于健康。对于太极拳中的“慢”能大大提高内脑器官的一系列功能, 因为调节内脑运动的植物性神经传导速度较身体运动的躯体慢, 所以慢练通过肌群有效治疗神经衰弱,有序和协作改善神经调节。 三、太极拳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
太极拳的修炼充分的表达了中国文化沉着安详、松静自然、刚柔相济、进退有节、内外兼修的精神内涵和对生命的关怀。在太极拳的动作练习中,我们把这些精神内涵贯穿于练习的始终, 在意识上对每做一个动作都要至少进行一次重复、强化训练,所以整个练习的过程, 就是一个练习者自我熏习、自我暗示的过程,练习者的心行是立足点。正因为此,太极拳可以不断地对练习者的意识产生正面影响。
太极拳具有强大的健身功能, 大量的科学实验与事实能够充分证明, 太极拳是一项对身心都十分有益的健身活动。太极拳独特的技术要求以及它特有的运动形式决定了它的健身育心作用。太极拳是通过心理活动引起生理变化, 从而身心养修来达到健身作用。太极拳讲究心静用意, 即要求练拳过程中心理活动平衡, 用意识支配动作, 使人的思想活动集中在练拳上, 排除杂念, 免受不良思绪干扰, 从而使神经系统受自我意识控制力提高,“善养生者养内,不善养生者养外所”。以太极拳拳理重在养心,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尽管这些太极拳机理,仍以经验形态存在,但对现代人调节心理状态有很大 的作用太极拳调心调息调身进入抱元守一的太极功能状态也是达到了太极拳对心理调节的最高境界,谨查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使人体系统消除被日常生活所造成的心理秩序混乱,维持人的心理平衡,以求达到养心的目的。 太极拳作为一种健身方式的同时其演练本身还是一锻炼个意志行为过程,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不断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同时也不断锻炼自己的意志水平。在其他方面,使人提高自制力,变得刚毅开朗乐观,人格更加完善,个性不断成熟,学会处理、安排、解决事情,太极拳活动还能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互相接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人消除孤独感,忘记烦恼和痛苦。 大学生目前的身体素质极不乐观,来自生活、学业、爱情、亲情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困扰着大学生,竞争激烈,压力大,缺乏体育锻炼致使大学生亚健康状态极为普遍。大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用来学习、上网等,这些活动需要久坐并且消耗大部分体力与精力,尽管大部分学校开设体育课,但是枯燥古板的课程丝毫提不起学生的兴趣,加之校园体育器材、场地等硬件设施条件有限,更限制了学生的锻炼,削弱其兴趣,同时,同学们自身锻炼意识不强,不重视自身健康,这一些列因素造成了不容乐观的大学生身体状况。
当今的大学生不仅身体素质水平低,而且心理承受能力也令人堪忧。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长期受到来自父母、长辈、老师的呵护与爱怜,形成了自私、任性、脆弱的心理,抗打击、抗压力能力极差,意志薄弱。 如果大学生们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练习太极拳,使身心进入到柔和、舒适、平静的状态,摆脱烦躁和焦虑,这对调解心理、生理平衡都很有好处。可以说太极拳是一种心神体操,练太极拳时,大脑入静,用意念来引导动作,使身体各部位放松。经常练习的人都会产生这样一种感觉,太极拳真的是一种很有兴趣的运动,练拳的时候,感觉活泼,精神焕发,周身感觉舒适,反应灵敏。这些都是练拳人的兴趣浓厚和情绪提高的证明。情绪提高,可以使各种生理机制活跃起来,从而对中枢神经系统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太极拳可以使慢性病人脱离病态心理,更重要的是提高其情绪,这对提高治疗功效来讲很重要。在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做到集中精力并且放松,从而更好的沉浸其中,使得大脑与身体都处在安静的状态下,紧张与紊乱的情绪一扫而空,对于嘈杂噪声和周围的干扰听而不闻,视而不见,是整个身心处于宁静状态,气血导通,运转顺利,压力、焦虑、烦恼统统摆脱,身体与精神双重净化修炼。双重修炼。大大的缓解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 同时太极拳能有效地磨练人的精神,发展人的心理素质,使人沉浸在太极拳活动中,会感受到丰富多彩的内容,这种感受会对人的心理过程的调节产生积极的影响,太极拳不但对身体健康起着关键作用,而且还能使人的心理平静下来。 终身体育是现代人生活方式的一种需求,太极拳运动则是终身体育教育的首选项目和最佳运动方式。太极拳属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健身项目,在全民健身中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这不仅因为它具有强身健体功能,更主要的是人们在这项渊源流传的且极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运动中体会到了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中华文明的复兴需要国民特别是青少年对本民族的传统有高度的认同感, 尤其是我国现阶段, 无论成年人还是青少年, 心灵缺少皈依之处, 文化认同意义十分重大。和谐社会的构建应当从青少年的心灵开始,大学体育作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衔接的关键,处在重要的位置,更迫切需要把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作为首要目标,作为武术运动中一项主要的健身项目的太极拳必将会受到更多大学生的欢迎,并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健康保健意识,培养正确的终身体育观。 参考文献 [ 1] 朱月龙. 心理健康全书(修订版) [M].北京: 海潮出版社. [ 2] 张敬义. 太极拳理传真[M]. 重庆: 重庆人民出版社. [ 3] (法)一行禅师. 生命的转化和治疗[M].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4]朱月龙,主编?? 心理健康全书[M]??北京: 海潮出版2006. [5]孙德瑞,等??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成因及对策[ J]育学刊, 2001(7). [6]旷文楠??道家保健体育的新使命[ J]??成都体育学院报,1997(1). [7]张敬义,编著?? 太极拳理传真[M]??重庆: 重庆出版,2005. [8]张肇平、杜飞虎??论太极拳[ 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版社,2005. [ 9]王丽娟. 高校健美操教学探析[ 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4. [ 10] 纪秋云. 健美操教学在高校体育与健康教育中的独特作用[ 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 9: 363.&p&上次在&a href=&/question//answer/& class=&internal&&&span class=&invisible&&https://www.&/span&&span class=&visible&&/question/5795&/span&&span class=&invisible&&8671/answe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
里提到,心理学一般通过自我诊断的方式来判断人格。那么我继续抄书了……&/p&&p&下面几项描述里,非常同意打2分,同意打1分,否认打0分。但要注意不仅仅是说当前的心情或行为,而是过去数年来的感觉,尽量避免“不同意也不否认”的状态。&/p&&ol&&li&担心害怕被重要的人抛弃,拼命地抓住对方或者是为了不让对方离开做出一些事让他困扰。&/li&&li&不是把对方想得太理想,就是幻灭得太严重,两者落差很大。&/li&&li&有时候会越来越搞不清楚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人。&/li&&li&会做出冲动、危险的事情来。&/li&&li&曾经想自杀或是宣称自己想自杀,使周围的人困扰。&/li&&li&一天当中心情在两种极端之间变化。&/li&&li&心里总觉得有空虚感。&/li&&li&就算只是一点不如意,就会陷入激烈的愤怒之中。&/li&&li&对自己想法深信不疑,或是有时候会突然失去部分记忆。&/li&&li&觉得自己是没什么价值的人。&/li&&/ol&&p&如果结果有6分以上时,就可以认为有边缘型人格的倾向。
&/p&&p&边缘性人格的人,心里有着深深的自我否定与情感饥渴,拥有一颗不安定容易受伤的心。即使客观来看他们拥有一般人以上的容貌或能力,也一样会觉得自己是个没有用的人,认定自己诞生到这个世界是个错误。
&/p&&p&在两性关系方面,无论对方如何爱他,他也无法确实地感觉到,总觉得对方有一天会抛弃自己,自己其实是得不到任何爱的人。在这样的情况发生前,他们自己会提出分手,“如果是被抛弃的话还不如死了算了”,往往会一下子跳到这种极端的自毁结论。
&/p&&p&自我否定或被抛弃的感觉增强之后,冲动型的人自残或企图自杀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但是他们刚开始给人的印象经常都是非常有魅力、感觉很好的人。边缘型的人和依赖型的人一样,因为都是用谄媚他人,引起他人关心的方式来支撑自己,所以他们很有服务精神,也很懂得讨对方欢心的方法。
&/p&&p&但因为根本上缺乏安全感,因此只要一点点事情就很容易使心情动摇,刚刚满面笑脸好像心情很好,结果突然因为一点小事就忧郁得判若两人。
&/p&&p&和恋人或朋友的关系也是,其实很需要他们,却会伤害他们,或者是一点点小事就觉得自己受伤了,很容易有摩擦。一开始的时候把对方过度理想化,往往觉得遇到了很棒的人,但是只要看出一点点缺点,感情一下子就冷却,反而开始挑他毛病,认为对方是最差劲的人。
&/p&&p&极端情况下,他们会把想自杀这件事挂在嘴边,或是真的去死,让周围的人经常为此慌张。因为想到如果让他心情不好就糟了,所以周围的人会为了避免造成他的不稳定而紧张兮兮如履薄冰,唯唯诺诺配合他变成理所当然。结果就是他控制了身边的人,然后按照他的意思生活。&/p&&p&
“我什么都无所谓”、“活着好空虚”等否定一切的话也是特征之一。他们大多时候感觉非常敏锐,表现力也很优秀。不稳定又变化多端的这一点,是他们的缺点却同时也是魅力所在。
平常是很温和的人,但是会突然像变了个人似地暴怒,或是突然做出意想不到的行为。会发生这样的状况,是因为他们以为自己被抛弃了。当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被爱的时候,就会想把一切都破坏掉。
&/p&&p&边缘型的人之所以会有深刻的自我否定或为了可能会被抛弃感到不安的背景,是与幼年时期爱被剥夺或是曾经被抛弃的经验,心里留下的伤痕有关。家庭关系复杂,或是跟父母关系不融洽,这都是很常见的情况。
&/p&&p&依附关系不稳定、与母亲的关系不稳固、父亲的缺席等,这些情况都不少。认为自己不被爱的想法很强。随着不稳定的依附情感,也有许多人带着未解决型的依附情感,因此在怀抱着可能被抛弃的不安,同时又变得很容易受伤。
&/p&&p&边缘型的人在恋爱与人际关系上,容易让周围的人困惑,是因为他们经常做出违心之举。其实是很寂寞希望人家安慰,但是却会采取让对方焦躁、愤怒的态度,即使对方靠近,也会顽强地拒绝。那是因为你被过去遭到抛弃的经验伤害,为了保护自己而学会的顽固反应模式。然而,这却会毁了好不容易得到的幸福,真心爱着你的人也有可能因此远离。
&/p&&p&这一类型的人要能稳定下来,得到安定的幸福,关键就在依附情感是否能安定下来。因此,有一个能持续担任“安全基地”角色的人很重要。有不少是由伴侣或配偶担任这个角色。但是即便你好不容易遇见真正爱你的人,你也不要一味地仰赖对方的爱,把好不容易得来的爱消磨殆尽。你会自己把安全基地破坏掉。&/p&&p&爱情本来就是对等的,单方面从对方身上获得,总有一天对方的心也会枯竭。如果你希望永远都能得到不变的爱,那你也必须为对方付出。然而,这一类型的人一旦得到爱情,总会在不知不觉间当成是理所当然的,追求更刺激的爱情或快乐,忘了自己也被人重视,结果最后背叛了长年支持你的人,伤害了对方,摧毁了得来不易的幸福。&/p&&p&这一类型的人比起知足更容易感到不满。觉得不是一百分就是零分,一点小缺陷就想成全都是坏的。然而这样一来,不论跟谁在一起都不可能会幸福。&/p&&p&改变这种处境的方法是,让自己意识到,重要的不是让对方为自己做些什么,而是为了自己能为对方付出而感到喜悦。这么做的时候,如果一点点小事也能感到开心,也会觉得感恩,那就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了。&/p&&p&如果你的伴侣是这种人格,很重要的是一再地表达“我一直都把你看得很重要”,让他安心。因为无论多么被爱着,他都无法相信爱情,所以平常就必须不厌其烦地强调:绝对不会抛弃他。&/p&
里提到,心理学一般通过自我诊断的方式来判断人格。那么我继续抄书了……下面几项描述里,非常同意打2分,同意打1分,否认打0分。但要注意不仅仅是说当前的心情或行为,而是过去数年来的感觉,尽量避免“不同意也不否认”的状态…
&p&来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认真回应一下题主的疑惑。&/p&&p&题主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我想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喜欢上彼此的那一刻,我们希望这种愉快感觉能够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往往在最初的吸引力过去之后,很多情侣的相处并不愉快,其中一些人像题主所说,选择了立即分手,另一些人则渡过了这样的时刻,维持了长久的亲密关系。&/p&&p&题主抛出了两个疑问:“爱一个人为什么不能一直保持热情?”以及“为什么有些人成功渡过了恋爱时期的不愉快,另一些人则不能?”我们来回答下这两个方面。&/p&&br&&p&首先要告诉题主的是,&b&爱的热情可能真的不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是一个个不连续的瞬间。&/b&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Barbara Fredrickson在近年来通过研究,对于“爱”有了新的认识。她指出,&b&持续不断的爱是不存在的,只存在一瞬间一瞬间的爱。 她把爱定义为一个个“发生了积极共鸣的微小瞬间”(micro-moment of positivity resonance)。&/b&&/p&&p&她在十几年的时间里持续研究“爱”这种感情和身体关系之间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她偶然发现在我们感受到“爱”这种情感的时候,我们会有一些神经和荷尔蒙的变化,这些变化是短暂的。&/p&&p&这也就意味着,&b&当我们把“我爱你”作为一种“持续的状态”去说出来的时候,我们体会到这种情感的方式仍然只能是通过一个一个的瞬间。即便是最美好的一段关系,我们也不可能在每时每刻都体会到“爱”。&/b&某种程度来说,所有的爱都是不连续的,断开的。&/p&&p&&b&我们一定会在一些瞬间里,比在另一些瞬间里更爱对方。而另一些时候感受不到爱的存在(但在信念中它仍存在)。即便是最相爱的情侣,也会在有些瞬间感到对对方的厌恶和仇恨。&/b&&/p&&p&我们往往在谈论爱时,把爱想象得过于宏伟。其实,正因为爱的感受发生在一个一个的瞬间里,也就意味着它有可能在一个一个微小的瞬间中被磨没。&/p&&p&华盛顿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John Gottman和妻子在长达40年的时间里,致力于研究决定一段长期亲密关系好坏的到底是什么。他们发现,对于那些最初都非常相爱的伴侣来说,最容易导致他们分手的并不是大的困难,而是生活的琐碎。很多伴侣可以在困难时互相支撑,而当一切顺风顺水时,却无法再维持一段关系。&b&在一段关系的后期,决定满意度的是双方如何在细节上处理这段关系。&/b&&/p&&br&&p&&b&那么,我们是不是一遇到琐碎、不合就要放弃呢?或者说,为什么有些人就能渡过那些“不合适”的瞬间,而有些人却频繁的在“不合适”的瞬间打转,最后放弃一段关系?&/b&&/p&&p&研究证明,这两类伴侣的相处模式确实有很大差异。心理学家John Gottman把伴侣分为两类,一类是“Master”型的伴侣(后称成功型),一类是“Disaster” 型的伴侣(后称灾难型)。他们的相处模式在各方面都表现出差异。&/p&&p&1986年,Gottman建立了一个“爱情实验室”,在实验室里,他们让不同的伴侣坐在一起叙述这段关系,比如如何相遇、如何争吵,有哪些共同的甜蜜回忆,同时用电极来记录他们的血流、心跳速度和汗腺的分泌。&/p&&p&在这些伴侣走出实验室后,研究者对他们进行了6年的跟踪回访,最终对比发现,出汗、心跳加速等身体上的活跃表现,能够准确预测他们之后的关系状况——&b&当他们坐在一起谈论这段感情时,生理上的反应越活跃,关系恶化的速度就越快。&/b&&/p&&p&其中,“灾难型”伴侣坐在自己的另一半身边,描述那些经历的时候,尽管表面看起来可能很冷静,但电极记录的心跳和血流速度却很快,汗腺也非常活跃。他们的身体处于一种“攻击或逃避模式”,即便是在说开心的事情或者没有什么意义的情节时,他们的身体反应也好像面对一只剑齿虎——&b&随时准备好攻击或者被攻击。&/b&&/p&&p&&b&而“成功型”的在和伴侣一起讲述的过程中,各项生理指标都是平稳的,他们有能力营造出让对方信任和亲密的气氛。&/b&&/p&&p&&b&两类伴侣处理对方情绪需求的方式也是不同的。&/b&1990年,他邀请130对新婚夫妇来校园中进行一天的度假,结果发现,当伴侣发出和对方“连接”的情绪需求时,面对请求的不同回应方式会对夫妻的幸福程度造成深远的影响。&/p&&p&比如,一个是鸟类狂热爱好者的丈夫,在草坪上看到一只金翅雀,他对妻子说,“看那只鸟多漂亮!”——他认为这只鸟已经足够重要到发起一场两人对话。&/p&&p&这时,面对这句问话的反应,便体现出了不同的相处模式。尽管对鸟不感兴趣的人都会觉得它小小的、有点蠢,但一种妻子(成功型)会选择回应,表现出很感兴趣;而另一类妻子(灾难型)则会选择避开,有的继续做自己的事,比如看电视;有的还会表现出敌意,比如说“别打扰我,我在看书呢”。&/p&&p&6年后,他回访了这些伴侣,他们中的有些人离婚了,有些人还在一起生活。&b&在离婚的夫妇中,只有33%在当初能够回应对方的情绪需求;而仍然在一起生活的夫妇中,有87%在6年前就表现出了对彼此情绪需要的回应。&/b&&/p&&p&经过十余年的研究,Gottman总结出,根据情侣在一起时生理的紧张反应,以及他们对彼此情绪需求的回应方式,可以准确预测他们在6年后的关系满意度,预测准确度高达94%——无论这些伴侣是异性恋还是同性恋,富有还是贫穷,是否有孩子。&/p&&p&他在多年研究后总结到两种伴侣最本质的区别:&b&那些“成功型”伴侣习惯去搜索伴侣身上那些值得欣赏、感谢的部分,他们会有意识、有目的地建立起这种尊重和欣赏的习惯;而那些“灾难型”伴侣则会注意和寻找伴侣身上的错误,他们习惯表达批评,而不是尊重和欣赏。&/b&&/p&&p&后者会带来“蔑视”,这一在众多促使分手的因素中的头号杀手。那些非常微小的蔑视对方的举动也会引发对方的愤恨。&/p&&p&前者则是一种“善意”(kindness)。研究中发现,这一因素最能准确预测一段满意而稳固的婚姻。而这里所说的善意,正是在许多个细节的瞬间里,你选择对待对方的态度和方式。&/p&&p&当我们在一段婚姻或长期亲密关系中时,会不得不应对堆积如山的压力,它们消磨和分散着你们的浪漫。不同的是,&b&一些人懒得在关系中做出努力,那些琐碎的抱怨积累起来,终有一天将他们分开;而另一些人则选择用善意去对待对方,并且不断提升双方在细节上的沟通。他们之所以能够牢牢联结在一起,正是因为在每个可能可以选择猜疑的小瞬间里,他们都选择了用善意去揣测和对待。&/b&&/p&&p&我想,这就是题主表达的相处中“努力”的重要性。&/p&&br&&p&但最后,不得不提的是,即便我们强调伴侣相处的重要性,但这也并非是万能的,尤其是,一段健康稳定的亲密关系,是无法仅靠一方的努力就得到维持,更多的情况下,我们要在选择伴侣的时候就明确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愿意与这个人进入到一段关系、对一段关系负责。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成为自己的伴侣,这是肯定的,所以在选择伴侣的时候不能自我欺骗,更加不能“自毁”。我们无法抱着“改变一个人”的心态进入到一段关系,因为改变,从来都只能由某个人自己来进行。我们也无法忽略与一些人“不来电”的现实,因为虽然有化学反应不一定就是真爱,&b&但如果没有化学反应的感觉,爱情显然也并不存在。&/b&&/p&&p&而对于那些频繁的选择进入一段恋爱关系又频繁分手的人,这种现象背后可能包含了更多其他的情况,比如,或许你需要停下来思考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自己是真的要选择一段亲密关系,还是在自我逃避些什么?&/p&&p&以上。希望能对关注此题的大家有所帮助。有亲密关系疑问的小伙伴,也欢迎大家留言给我们或者邀请我们答题哦。&/p&&p&相关文章 &a href=&///?target=https%3A//mp./s%3F__biz%3DMzI1OTAwNDc1OA%3D%3D%26mid%3D%26idx%3D2%26sn%3D97e2d43deffed%26chksm%3Dfe3acb08e1aea49f53cbfad31f5e801c9%26mpshare%3D1%26scene%3D1%26srcid%3D0408qCpOVdmWuKLDTJFk8bIl%26key%3D2d0f2b2dfdf04d61538fb5efacffff08ea8abddb5e82a01a47ae841f98fa4bf0dc49ca5dd3ecee723dfde729b020d4ee0b68b57%26ascene%3D0%26uin%3DNDg0OTUzNzc1%26devicetype%3DiMac%2BMacBookAir6%252C1%2BOSX%2BOSX%2B10.11.6%2Bbuild%%26version%3Dnettype%3DWIFI%26fontScale%3D100%26pass_ticket%3D%252BxlmAm2IheEKK3qPu7f%252Fqyda8nWH6b3sLjmJ6IGRW9HD0FbA1yfqMB75mO3k9%252FF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为什么你的爱情会输给日常琐碎?| 旧文回顾:相爱容易相处难&i class=&icon-external&&&/i&&/a&&/p&&p&了解更多与心理相关的知识、研究、话题互动、人物访谈等等,欢迎关注&a href=&/org/knowyourself-1/activities& class=&internal&&KnowYourself - 知乎&/a&&/p&&p&&i&宇宙中最酷的心理学社区,人人都能看懂,但只有一部分人才会喜欢。&/i&&/p&
来从心理学研究的角度认真回应一下题主的疑惑。题主观察到的这个现象,我想其实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喜欢上彼此的那一刻,我们希望这种愉快感觉能够永远持续下去,但是往往在最初的吸引力过去之后,很多情侣的相处并不愉快,其中一些人像题主所说,选择…
题主你的观察并不全面。事实上,如今到处可见的都是娓娓道来的失败故事,这是一种涂抹了蜜糖的毒药,恐怕并不弱于口号式的成功学鸡汤。&br&&br&真正失败过而不是浅尝辄止即失败的人,会明白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不断的失败只是知道很多条不可行的路;最终你要找到正确的方向才能真正优化,小成功才是大成功之母。&br&&br&日本将棋界最强棋士羽生善治,历史上第一个七冠王,百年一遇的奇才,赢了一千两百多局,然而他在传记中说他成为职业棋士后输了四百局。再说个大家熟悉的,拿破仑,经常被人反攻、占地盘,部队成建制地被灭,但拿破仑往往在失败后反复再战,一直打到赢为止,甚至在打俄国失败被赶到小岛之后,还能再打一次。历史上有很多将军是没打过败仗的,你能说出几个名字?&br&&br&而吾等小民和羽生善治、拿破仑比起来简直平庸到渺小,怎么可能不失败?这些失败是很折腾人的,但不折腾什么事情也办不成,开始做些事情总是风险,重点是我们承认失败的常态、折腾的必然。&br&&br&我向来是“精神胜利法”的人,这个东西是良药也是毒药。良药是什么?是总会有一个坦然的心态。首先要说明,我这里说的“精神胜利法”不是那些错误的、传统意义上的自我逃避。作为贬义存在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指的是当某人花很多努力、时间、心血之后都无法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甚至比自己预期更差的时候,下意识为了防卫自己的舒适圈、给自己台阶下,找一个理由来自我催眠,典型的方式是“攻击与否认”,输了就说对方作弊,产品失败就归咎于竞争对手抹黑,不管真相如何,潜意识都对自己说“一定不是我的问题。”另外一个常见的特征是“幸灾乐祸”,在鲁迅小说中常见,说的是当没有强大的能力击败对手时,只好“诅咒”。当看到对方因为各种原因甚至不可抗力而失败的时候,第一个跳出来拍手叫好,大喊“遭报应了吧!”其实内心比谁都清楚,今天对手会失败和自己毫无关系,不过是从旁看戏。终极的招式,是当出现没有人可以怪罪、又无法给自己台阶下的时候,就会变相的扭曲认知,想办法找寻一个更高端的“价值”来合理化,比如说做得很差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件事其实不重要,XX才重要。&br&&br&我自己的精神胜利法是什么?是当我失败以后,会诚实面对自己的情绪,接受自己就是因为过去的懒散、蠢笨或某个可避免的错误才招致失败,并且从不相信下次会更好。反正都是自己的错,谁也怪不了,我不失败谁失败?自然坦然面对。否则,总觉得是自己运气差那么一点点,无论吃饭睡觉洗澡,失败的痛苦必然无所不在。&br&&br&把失败经历写得绘声绘色、有条有理,不过是活在“下次会更好”的幻梦里。向他人诉说自己的惨痛经验,只是一种心理需要,并不能帮助你找到真正的失败源头。失败其实是生命中的必然,成功才是偶然,所以每天都应该准备好面对失败,这时眼前的难题才会显现得清清楚楚,不再迷茫困惑,而是从容面对。&br&&br&当你懂得更诚实客观地看待失败、看待自己的时候,你会发现某些以前没有发现的特质,看事情的角度跟观点也会变得不一样,那些痛会让你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更加锐利。&br&&br&那我的“精神胜利法”弊端在哪呢?在于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之后往往选择退却。而很多时候人的进步都是因为把退路切断。本来我是一个很不喜欢工作的人,但后来逐渐发现人生不过就是“交换”,拿你的时间交换、拿你的知识交换、拿你的作品交换、拿你的顺从交换,获得其他资源,不管是物质利益还是社会认同。如果我不愿意遵守规则,那我就无法获得社会能给我的那些东西。许多事情从来都没有习惯,只是不再抱怨了。因为脸皮厚,对于他人对自己一无所成的批评熟视无睹,导致了我欠缺了前进的动力。&br&&br&所以失败以后,最不应该做的事情就是抒发自己的感受,不让自己轻易有撒娇的环境,不让自己轻易听到别人说“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轻易让自己在外面做砸了然后收拾包袱逃避。这样,你才会习惯自己做决策,才会忘记很多原本你以为自己无法忍受的痛苦,才会习惯真实世界的残酷,才会随时观察世界运行的原则。&br&&br&失败可以允许,但只有你能让自己做到不能后退、只能前进,才会有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对,仅仅是可能性。愿不愿意为可能性而无视“失败”,决定了你是否能“成功”。
题主你的观察并不全面。事实上,如今到处可见的都是娓娓道来的失败故事,这是一种涂抹了蜜糖的毒药,恐怕并不弱于口号式的成功学鸡汤。 真正失败过而不是浅尝辄止即失败的人,会明白失败不是成功之母,不断的失败只是知道很多条不可行的路;最终你要找到正…
&p&第九集出了之后我好气啊!感觉第九集和第八集两集根本不是一个编剧哦!第八集的主题还是爱情一集都在说全员单恋,第九集就变成了:只讲maki(彰子)的故事,以及只表现“欢笑与泪水交融在一起/みんなのことが大好き/四重奏最高”的感觉了。难道是结束的这天来的太过突然太被动所以大家反而对四重奏变得无法割舍了?第九集虽然也有不乏“金句”不过总体感觉比较失望。摊手。希望最终回能让我みぞみぞする起来吧!&/p&&p&———————————雀—————————————
&/p&&img src=&/v2-6c67dbe2ad6cefd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6c67dbe2ad6cefd_r.png&&&img src=&/v2-0bf94cacda52ec951a45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0bf94cacda52ec951a45_r.png&&&p&几乎同时出现的两处ちょうど暗示我们,雀和别府对待爱情的态度很像,那就是“只求适度而不贪婪(理性而有节制地喜欢一个人)”。这和雀小时被父亲当作行骗敛财工具长大被同事发现后遭到欺凌,别府生于音乐世家却没有天赋有关。与之相反的是maki,她的身世和经历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波澜不惊得多,一路走来生活很安稳没什么不顺(看完本集才知道原来maki的身世和经历反而是个隐藏情节),所以对待生活难免会带有理想主义气质,比如她会混淆喜欢和婚姻,比如她本集无法接受四重奏有人退出。&/p&&img src=&/v2-6e777eb8b9e7ebbd5b1e53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6e777eb8b9e7ebbd5b1e53_r.png&&&img src=&/v2-ccfae9d0035adbcd1af3c7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ccfae9d0035adbcd1af3c7_r.png&&&p&这个比喻我觉得超级贴切因为我自己就真的错过旅行几年来反而对它念念不忘。雀明确的表达出自己选择单相思的理由:她想留下和别府的回忆,而不想创造和别府的未来(这恰恰是别府喜欢maki的理由),不是“一晌贪欢,一时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放纵”(这恰恰是maki痴迷于婚姻和四重奏的理由)。&/p&&p&这里的雀所谓的“旅行与回忆”让我想到了前面的某一集里,我个人特别特别特别喜欢的一句话:别府的女同事婚前被别府弓虽上后并没有对别府生气,反而对他说: “把现在的这一刻当作我和你的climax难道不好么?” 「それが、私と君のクライマックスでいいんじゃない?」雀无数次回忆起并梦见自己和别府的那个意大利面的往事,而这段往事几乎是雀这份“小小恋歌”里唯一美好,唯一能让雀笑出来的部分了。现实中的她,天天和别府生活在一起天天看到他毫不掩饰地喜欢maki(后面我会详细说别府的爱情观),得到的只有痛苦。雀宁愿,也只好,把自己和别府的那段关于意大利面的往事,当作自己最美好的梦,当作这份爱情的全部,这是一份只属于自己的爱情,一份已经(在那段往事发生的那一刻就)达到了climax的爱情。&/p&&p&(画外音———如果所谓的爱情或者所谓的现实给你的只有痛苦,这样的爱情又怎么可能让你幸福?这样的现实怎么可能让你不去逃避?如果人能永远活在最美好的回忆里,那该多好!)&/p&&p&雀不会去主动追求别府,雀不需要别府的回应,她不需要别府对她做任何事。雀心疼自己,所以雀必然也心疼别府。她知道喜欢一个人是多痛苦的事情,報われない恋(得不到回报的单相思———《人渣的本愿》里的描述)有多么让人绝望。&/p&&p&所以,雀希望别府和maki能够在一起。而当她真的为了促成两个人做了很多事情之后,雀显然变得更加痛苦了(偷偷去音乐会会场看到了两个人从会场走出来然后默默走开)。或许,正是她对痛苦的极致的感受,又反过来加强了她对别府的喜欢?也正是这种“让人痛苦的(切ない)喜欢”让这份单相思达到了climax。&/p&&p&———————————别府————————————&/p&&img src=&/v2-134aeab2a0a02e90536c7d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134aeab2a0a02e90536c7d_r.png&&&img src=&/v2-8aebdf1406fdd93b1bb466c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8aebdf1406fdd93b1bb466c_r.png&&&p&正如我之前说的那样,这里也能看出别府和雀实际上真的很像:他们都是在感情方面有自控力的人,在对待感情时和maki都与很不一样,能够做出违背自己情感&本愿的决定。别府和雀同样无法忍受这种“自己喜欢的人不喜欢自己还不得不生活在一起天天都必须看见”的现实,他们两人一个选择打从一开始就不说出来喜欢两个字,一个选择与其痛苦倒不如分开;一个选择立马找到工作随时都可以搬出别墅,一个在犹豫到底该不该彻底解散(这个已经没啥价值了的)四重奏。&/p&&p&(这里我具体说一下为啥四重奏已经没啥价值了。别府作为四重奏的“金主”和“leader”,他组建四重奏的目的是———和maki生活在一起&通过四重奏来实现自己还有没死透的音乐梦。然而现实是:maki拒绝了他的表白&他们只是三/四流的乐者。但别府一直以来始终没有放弃追求maki,其原因是:maki的丈夫一直处于失踪状态。注意:maki丈夫出现的那两集编剧安排别府被关在仓库里,并不是拍拍脑门觉得别府的剧情不好安排之类的,反而更像是有意为之。这个安排的结果是:别府自始至终不知道maki丈夫的出现,而他从仓库被maki救出来之后发现maki和丈夫竟然已经离婚了。别府在得知这件事后内心os一定是这样:“哈哈哈哈哈!女神和她老公稀里糊涂地就离婚了!天助我也!”也就是说,别府在本集想必一直都在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打算对maki展开“疯狂”追求的。但结果毫无悬念———maki再次拒绝了他。别府的内心os变成了:“女神就算离婚了也不考虑我“。想必必各位看官多多少少都可以揣摩这种“从天堂到地狱的失落感”。maki一直都知道别府喜欢自己,但她到最后还是不打算照顾别府的心情(気持ち)。关于maki的自私我后面会说到。也就是说,本就对雀和家森没啥特殊感情的别府,在面临“不再做天真的音乐梦了”+“maki就算离婚了也不考虑我”+“父亲弟弟要卖别墅并且他们还认为这几个人都是ダメ人間(废物)”这些情况下,会做什么样的决定是显然的。)&/p&&p&我觉得,自从当初在女同事的结婚典礼上极不情愿地接受了从此再和女同事无缘的事实后,别府就既认同了女同事的那个climax的看法,同时也变得比以前更坚强了:他变得更加喜欢maki认定maki了,他变得再也不会找个喜欢自己的人随便将就了(这是我认为别府今后也绝对不可能考虑雀的原因)。虽然别府执着地喜欢maki,但是他的喜欢是有理性有节制的。他清楚,如果maki始终无法喜欢他接受他(正如他自己也无法委屈自己和雀在一起)的话,坚持下去是毫无意义的。这就是别府和雀完全不一样的地方———雀甘愿委屈自己,但别府绝不肯委屈自己。别府执着地喜欢maki,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绝对坦诚。同时他又能对他人做到绝对坦诚,从不会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别府是最初“巧遇”maki的三个人中唯一没带着坏心眼的人,因为他真的就只是打算冲上去让maki认识自己;别府会说出“你们在垃圾眼里也是垃圾”这种极为伤人的话;别府会愤怒指责弟弟“你有什么资格说别人是废物” ;别府甚至敢直接弓虽上女同事;(最最最重要的是)别府是他们四个单相思的人里唯一真正做过表白的人(maki对丈夫说的那个好きだったよ不算表白而是算分手),完全是那种脸不红气不喘地“直球表白どストライク”!别看四个人中别府最木讷最内敛话最少,最坦诚,最勇敢,对自己对他人都负责的人反而是他。别府不想让自己受雀那样的委屈,不想让自己痛苦,不想默默祝自己喜欢的人幸福。他喜欢一个人就会去追求(何况maki是他从大学时代就一直一直一直喜欢的人,是他那个命中注定的有缘人)。&/p&&p&但如果这种喜欢终究只是“果たせない恋(实现不了的感情)”,别府一定会选择理智地抽身离开———完全是因为同样的理由:别府对自己绝对坦诚,他绝对不会委屈自己,不会让自己痛苦,不会和无法在一起的这个喜欢的人天天见面还假装自己不喜欢她。&/p&&p&和雀一样,别府的单相思也有climax。依照别府的性格,何时会是他选择抽身离开的那一刻并不难想到:那就是他的单相思的climax刚刚过去,单相思的痛苦开始占据上风的那一刻。maki钢琴演奏的时候正是他的单相思的climax,表白被残忍拒绝的时候正是但相似的痛苦开始占据上风的那一刻。&/p&&p&为什么这么说呢?别府听到maki弹钢琴时,再次表现得像极了当年自己上大学时听到maki拉琴后立刻爱上了maki一样———他慢慢走近maki,静静地陶醉于音乐声中与maki脸庞里。此时的别府无疑处于一种极度欣悦的状态,此即他的单相思的climax。但在maki演奏完毕,听到她说“拉了小提琴以后我一直没再弹过钢琴”之后,别府表情骤变,被拉回到现实,然后眼神坚毅地扭头走开。此时我猜测别府的内心os一定是:“我好喜欢她啊!我太喜欢她了!我控制不住自己!不行不行不行!我不能这么地随便而仓促地(慌てて軽くて)表白,我要找个看不见她的地方静一静。” 再之后他不小心打碎了桌子上的盘子。在和maki一起捡碎片的时候,别府终于还是没有忍住,直接就对maki表白道:“我果然还是喜欢你,maki桑。”旋即被又一次残忍拒绝的别府体验到了“从climax到痛苦的失落感“。于是他说:「もう一緒にいるのつらいです。このままだったら離れたほうが...」”(和你在一起生活)这样去太痛苦了。既然如此,还不如分开(更好)。”无疑,别府在短短的几分钟里,经历了如下过程:他体验到了自己的单相思的climax---&表白被残忍拒绝之后他感受到了痛苦(つらい)---&为了不让自己痛苦他变得想和maki分开———亲手抹杀掉刚刚达到climax的单相思。&/p&&p&(画外音———如果所有的爱情,都能像樱花一样,在最美好的时候死去,那该有多好!)&/p&&p&(画外音———致各位看官。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如果你知道所有故事的结局,你还会去认真地读每一本小说么?你还会去狠狠地爱每一个精彩的角色么!如果有些东西,比如爱情,是你自己无论怎么努力也永远无法得到的,你是会选择去做个英雄勇敢争取呢?就像别府一样。还是会选择做个“懦夫”趁早放弃呢?就像雀一样。是会像别府一样,亲手抹杀掉刚刚达到climax的单相思呢?还是会像雀一样,把已经达到climax的单相思化作永远的回忆呢?)&/p&&p&PS:别府当然知道雀是喜欢自己的。雀kiss了自己后说“wifi连上了”,怎么想别府都应该知道这是一种变相的表白吧?但别府自始至终并没有对雀动过啥感情,否则别府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松加愉快地收下雀送自己的票,然后一点儿都不客气地带着自己喜欢的人去听音乐会?&/p&&p&———————————真纪————————————&/p&&img src=&/v2-0aaa844fbfc1d37f7becafab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0aaa844fbfc1d37f7becafab_r.png&&&img src=&/v2-f1dd7ef39ce58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f1dd7ef39ce58_r.png&&&img src=&/v2-aaea5b1cd6a2c_b.png& data-rawwidth=&1920& data-rawheight=&108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920& data-original=&/v2-aaea5b1cd6a2c_r.png&&&p&在我来看,maki这个人实际上真的真的真的很自私。她明明早就知道别府喜欢自己。这次在听到别府又一次的表白后,她脱口而出说了好几遍またですか(又来?),而没有说arigatou(谢谢)。这就说明她当时心里其实是很烦的,没有任何欣悦或者觉得亏欠,也毫不在乎照顾别府的心情(気持ち) 。她内心os一定是这样的:“我不听我不听!我知道你喜欢我,求别说!请你假装自己不喜欢我”,这更突现了她的自私。我不想把这种行为粗暴定义为“绿茶”,但是你既然不接受人家或者希望别人不要喜欢你,为什么还给人家幻想和机会,为什么还逼着人家同意和你生活在一起,为什么还坦然地享受着人家给予你的好意(拿票去听音乐会)?(后面我会再说这里,她的自私并不是“坏心眼”的“绿茶”,而只是为了让别府不离开四重奏从而破坏她的climax。)你看别府就是个正直的人嘛!自从女同事的事情之后,别府就知道了:不喜欢对方还去利用对方是不对的。别府不喜欢雀,但别府从来没有利用过雀或者吊着她,因为不喜欢就是不喜欢。&/p&&p&就在别府理智地想抽身离开,彻底结束自己单相思的时候,maki的反应是什么?她不能接受别府退出。“我想四个人永远在一起”“现在就可以死程度的喜欢现在的生活”。还逼着别府说了“冗談です(我开玩笑的)”这种为了缓解尴尬收回前言的话。这不是利用别府是什么?&/p&&p&注意!敲黑板!别府这里的“冗談です”是为了收回“太痛苦了不如分开(原句在图上)”这句话,不是收回“我喜欢你”这句话。大部分弹幕还把这句话当成家森“saj”的原样实现,求你们动动脑子好么!别府的“冗談です”和家森的“冗談です”是180°相反的!是对比不是对应!&/p&&p&在我来看,maki的自私,应该不是坏心眼,而是幼稚。她是真的喜欢自己的丈夫,是真的喜欢四重奏,她是真的想去听音乐会(不在乎和自己一起去的另一个人是谁),她是真的喜欢当下的生活,她是真的觉得自己对四重奏的感情/需求和其他人对四重奏的感情/需求一模一样。但她却完全没有兴趣了解(或者)装作不知道丈夫和别府的内心,甚至利用&逼迫他们使自己得到满足,不管丈夫和别府为了做到这点有多么辛苦。我之所以认为她是幼稚而不是坏,正是因为她这么想这么做很大可能是她真的从来不自知。&/p&&p&maki“现在就可以死”程度地“喜欢现在的生活”,也就是说:对她而言,四重奏就是她的climax。但看官们是否依稀记得:上一集,是谁差点儿就退出了四重奏?正是maki,因为她丈夫回来了。她在缺少她就会解散的四重奏与盼望已久的丈夫之间,毫不犹豫地(甚至略显冷酷地)选择了自己的丈夫,一秒钟都不想呼吸家外面的空气(倒是本集萌生退出四重奏想法的雀在上一集满世界追maki严辞质问她“你回家住的话四重奏怎么办?”)。所以是什么让maki仅仅一集就180°大转弯,把四重奏视作自己的climax了?是“自己的丈夫仍旧不,今后也不会喜欢自己”。这样来看,四重奏不过是maki的“备胎climax”而已。maki想要的始终是一个家庭,自己丈夫不喜欢自己和与丈夫的离婚让她从此失去了家庭,这让maki开始从心理上把四重奏当作一个可以给予她家庭错觉的寄托。而maki本人对于这一点应该是不自知的,我很难想象她真的有认真思考过自己的婚姻(在丈夫失踪期间)和四重奏的未来,她始终只是在享受当下而已(之前那次让他们比划样子的音乐剧演出maki也是四人唯一一个觉得应该同意安排的人)———所谓的“一晌贪欢,一时的自我满足和自我放纵”。&/p&&p&我之前看到弹幕里有人说:有朱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人物。虽然看起来好像是这样的,但其实并不是。想想这剧的一番是谁?是松隆子饰演的maki。第八集和第七集相比,四个人都巨大变化,其直接原因就是maki和丈夫离婚(离婚的决定是maki自己下的)。离婚间接导致了别府和雀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果不是maki的离婚,我相信四个人都更倾向于一直以四重奏的形式生活下去。正是因为maki的离婚,别府和雀才变得想要退出四重奏,maki才变得想永远留住四重奏。这难道不是很讽刺吗?maki的离婚让四个人都是单身了,却并没有让他们的乐队和生活从此稳定下来,反而让四重奏变得难以维持下去了。&/p&&p&对待各自的climax,雀的做法是让它成为回忆,别府的做法是抹杀它,maki的做法是想永远留住它。仔细想想,maki真的做得到么?四重奏不止有她一个人,如果别府和雀任何一个人离开了四重奏,maki的climax都将消失,也就是说———maki是没有随意处置自己climax的能力的。与之对比,雀和别府的climax反倒都是他们只靠自己就可以处置的。这种对于难以把握自己热爱的东西的无力,才真的让人心疼。maki真的是个可怜人(虽然她是四个人里单相思恋的顶端)。&/p&&p&————————————家森———————————&/p&&p&家森毕竟是四番,戏份最少而且在我看是最像正常人的那个。他喜雀的表现是:喜欢黏着雀,不停找机会和雀说话,制造亲密接触(凑近雀的脸),经常和雀拌嘴打闹,默默对雀好(买小丸子给她吃),知道雀喜欢别府后帮她出谋划策劝她勇敢去追求,不认真找工作而倾向于天天留在别墅里因为这样可以和雀在一起时时刻刻看得到她,好几次对雀借着“来你冲我表白”的这种小孩儿过家家般的情景模拟来使自己得到满足(雀自己都说“你还真是喜欢这个啊”),包括这次这个saj。这简直完全就是处于青春期的我国中学少男少女才会做的事儿啊!&/p&
第九集出了之后我好气啊!感觉第九集和第八集两集根本不是一个编剧哦!第八集的主题还是爱情一集都在说全员单恋,第九集就变成了:只讲maki(彰子)的故事,以及只表现“欢笑与泪水交融在一起/みんなのことが大好き/四重奏最高”的感觉了。难道是结束的这天来…
关于女人要的安全感,我看过的最好的一篇文章:&br&&a href=&///?target=http%3A//www.projectup.net/blog/index.php%3Foption%3Dcom_content%26view%3Darticle%26id%3D2-02-05-04-12-06%26catid%3D10%3Amy-view-of-the-world%26Itemid%3D24&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www.&/span&&span class=&visible&&projectup.net/blog/inde&/span&&span class=&invisibl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05-04-12-06&catid=10:my-view-of-the-world&Itemid=24&/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i class=&icon-external&&&/i&&/a& &br&贴上简体版。&br&&blockquote&你自问自己是个众人眼里的好男人 - 不抽菸、不喝酒、不赌博、不上酒店、生活单纯、且作息正常。 平时有稳定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就准时回家。 收入或许不高、但也算过得去。 薪水因平时不乱花,每月大多存起来。 唯一的兴趣可能是玩玩单眼、(or)买计算机设备、(or)看看漫画、(or)打打游戏机、(or)骑骑单车、(or)研究计算机、(or)上网、(or)逛信息展这类。 换言之,除了偶尔花钱在嗜好上,并没甚么太多花费。 不讲究吃,也不讲究穿,衣服鞋子觉得可保暖就好,理发或外在打扮更不觉得重要。&/blockquote&&blockquote&此外,你自觉「专情」、「认真」、及「正直」这几个形容词,恐怕是没甚么人比得上你的,唯一呢.. 只缺有女生愿意给你展现的机会。&/blockquote&&blockquote&所以每次碰到想交往的女生,你都尽一切力量讨好她。 为了彰显你对她的重视,你努力扮演一个「绅士」。 毛手毛脚随便碰人家这种事当然绝对不应该,甚至跟对方讲话时都觉得该保持距离以避免亵渎了她。 为彰显自己尊重女生,所以去哪里也好、吃甚么也好、你都努力询问女生的意思。 平时的嘘寒问暖自不说、买早餐送消夜、温馨接送情、各大节日的礼物也好,你都尽心准备。 总之,只要一通电话,你就立刻办到。&/blockquote&&blockquote&可是两人若有似无的出去过一段时间,没想到某天她居然某天跟你讲说:「觉得彼此不太适合」。 逼问到底,她也说不出来到底哪里不对,只说「觉得你很好,可是就是觉得还有些甚.么.不.够。」 你心里莫名其妙,想说我这样一心一意、老实、专情、又听话的待在你旁边,这样到底哪里还做得不够?&/blockquote&&blockquote&你把自己的状况拿去问其他的女性朋友,她们也讶异,觉得「你确实很好啊,一定只是那个女生没眼光啦」。 或是很拢统的告诉你说:「女人重视感觉,在意安全感」。 但自己明明工作稳定、作息正常、没甚么坏习惯、又随Call随到,女生应该觉得安心好掌握,怎么反而过不了「安全感及感觉」的大门呢?&/blockquote&&blockquote&这实在是因为女性所追求的「感觉」与「安全感」,其实不是一般男生以为的东西。 大家得要先了解这两点女性真正的定义,如此你才会了解女性到底追求甚么东西。 这样你给予的东西才会对到胃口,以此设定进攻策略也才会有用。&br&关于安全感的两个时期&br&首先,女性「安全感」的需求,其实可以先大刀一切分成两个不同的时期 – 「结婚对象」、以及「交往对象」。 在这两个时期,通常追求的是不完全一样的东西。&/blockquote&&blockquote&女人在筛选结婚对象时,确实会着重于生活稳定以及小孩照护上。 这时候,你的工作、收入、没有不良习惯、每天早出晚归这类作息与生活型态会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吸引点。 可是请注意一下,这段第一句的两个字:筛选。 意思就是说,这些条件可是「决赛时」才有用的,而且目的是让女人在多个不错的男人间,挑出最好的一个。&/blockquote&&blockquote&但你要进入筛选阶段(也就是决赛),你得先通过「值得交往」的判断才行(也就是初赛)。 可是初赛阶段,则有另一个安全感的筛选器存在。&/blockquote&&blockquote&虽然女人可能自己不自觉,但女人其实极为看重初赛的筛选。 就算是适婚年龄要相亲的女性,都会不由自主地这么做。 明明急着结婚,认识的对方条件也不错,可是女人并非就立刻结婚了,她还是会想在男方身上找到某个自己也讲不太出来的特质。 找不到,很多女性就会觉得还该再多看看。&/blockquote&&blockquote&换言之,除非你拥有很好的物质条件,否则你想仅用平稳安适好男人的形象来打动一个女性,那其实是有困难的。 相反的,你得先让她觉得你有「适合交往」的安心感,可是适合交往的安心感跟男方的稳定度或是听话与否,并没有很直接的关系。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这类因子往往还会有负面的吸引力。&br&负面的吸引力!?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br&这部分就请容我从男女生活习性开始谈起。&br&照我的理解而言,男人其实是一种较习惯于稳定的动物。 但女人,从根本上其实是一种较习惯于变动的动物。 (注:这里指的是男女间相对性的比较。)&/blockquote&&blockquote&以去餐厅吃的东西而言,相较于女人大部分的男人较少冒险心,习惯点熟悉的餐点;女人却普遍喜欢尝试餐厅新的东西。 大部分成年男人除非工作(或与收入有关)需求,很少人会在晚上或周末特别空出时间去听讲座与上课;但女人普遍渴望想要多学些工作技能外的新知(就算那新知其实没甚么用)。 男人一般很少变换穿着与发型,一件外套可以穿十年八年;女人却更容易因为心情或是季节而做不同的调整。 家具摆设也是如此,男人定下来后就很少想搬动、最好沙发茶几就固定在那边;而女人总是一段时间想调整一下,改改位置、调整颜色、换换配置。&/blockquote&&blockquote&要有新鲜感嘛,女人通常如是说;但男人在大部分的生活本质上是不太喜欢变动的,习惯反而让他们安心。 也因为这习性上的差异,所以当女人提出「安全感议题」时,男人会直觉从他的生活经验开始推导,并认为自己若能提供某种「稳定不变」的感觉,女性也会因此感到安心。&/blockquote&&blockquote&这也是为何被质疑「没有安全感」时,男人会感到疑惑。 心想说自己明明工作稳定、女生也知道自己很喜欢她,每天下班自己很少乱跑、就在家里打电动、没别的女人(甚至也没甚么朋友),她说周末想去哪里我就陪她去哪里,这难道不就是很充分的安全感了吗?&/blockquote&&blockquote&但很高的机率,这些「特质」最后会被女人认为是单调、无趣、呆版、毫无生活情趣的象征。 而真正的安全感,其实是由下面三条件之一所成立的。&br&&br&条件一 危险但不危险的气氛&br&&br&女人其实喜欢进行「控制范围内的小冒险」。 一句话来定义,就是「把我放在一个危险(或刺激)情境、但是不让我感到危险。」&/blockquote&&blockquote&这就象是搭摩天轮一样 - 在一个有充分控制的环境中,感受一份刺激。 但这刺激不会损害到她其他重视的事物,那她会开心,也会因此觉得兴奋。&/blockquote&&blockquote&女性喜欢小小刺激的倾向,你可以从「风险VS穿着打扮」的观察上看出来。 治安好的地方,女性的穿着打扮会倾向去突显自身「性的吸引力」 - 热裤、短裙、丝袜、低胸、露背、与突显五官的妆扮。 更多小女生喜欢拍自己美美又性感的照片放在BLOG或是Facebook上。 这是为何? 因为她们希望如此能让别人注目她们。&/blockquote&&blockquote&被注目、被觉得美丽、被男人眼睛发直看着的感觉会带来刺激与得意,也会因此开心。 可是这些刺激却不会连动带来危险。 毕竟路上看到眼睛发直的男人又不能真的对她们怎么样,只能远远看看、吞吞口水而已。 这其实就是女生个人的小冒险。&/blockquote&&blockquote&但这种小冒险仅会在无风险的地方与时代进行。 若女人处在治安不佳的地区(或年代),就不会这样了。 她们会把自己包着紧紧的,并尽量避免别人的注目。 因为在那环境中,引诱就真的有可能带来危险了。&/blockquote&&blockquote&所以,如果你能为女性带来一种「冒险的氛围」,但其实没有真正危险,或危险度可因为你的出现而降低,那就会因此建立你的「可依靠度」。&/blockquote&&blockquote&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你个人的反差性。 比方说,你本身会让人感觉到一些不安或难以捉摩(比方说跟你相处好像有点危险性或觉得你很凶),但相处下却发现你其实对她不错。 这种形象落差,就会产生安全感。&/blockquote&&blockquote&你说女人才不会理会有危险气息或难以捉模的男人呢。 这认知就不正确了。 详细的分析下篇会提,但这篇你只要先知道:冒险的气氛是很吸引女性的。 事实上你若注意我们版面,你应该会看到常常有人来询问感情问题。 而最让女性放不下的,很少是那些好人宅男,大多是理性上不该选择的对象。 所以很明显告诉我们,好人宅男恐怕不是市场的需求,而冒险气息的吸引力是比一般人想象来的大得多。&/blockquote&&blockquote&但这不是要你作奸犯科当坏人。 而是要你在形象上不要这么安全,才会较容易产生安全感。&/blockquote&&blockquote&这段话若难以理解,请想想下面这例子。 人在一只温顺的兔子身边,会觉得兔子可爱,可是不会觉得兔子很可靠。 若换成在狮子旁边,会感觉有危险的压力。 可是若狮子温驯听话,对你没有攻击反应,但碰到别人却很凶猛,甚至可以保护你,这时候你就会对狮子产生依赖感了。 试想,能有只凶猛却不会进犯你的狮子在身边,这当然很有安全感。&/blockquote&&blockquote&所以这例子告诉你,始终如一的乖巧温顺、随传随到,并不会直接连到可靠度与安全感上。 相反的,要能提供「对比与反差」,然后你再适度地引导出依赖感,最后就会让女人觉得你很有安全感。&br&&br&条件二 创造能带着她参与的有趣环境&br&&br&前面提到女性喜欢生活上的小刺激。 但也请别误会,这刺激感并不是去抢银行、或颠沛流离的到处流浪这种;而是让她有机会体验一下不同的人生、学习不同的新知、开拓眼界、些微的堕落、甚至单纯就是让她觉得好玩。&/blockquote&&blockquote&这时候,你若是那个引领的人,在她感受刺激的同时,也感受到有人带领或是有人照顾。 这几个条件成立下,安全感也会产生。&/blockquote&&blockquote&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学生时代的社团。 就算是冷门的社团,如果有女生对那议题有兴趣而加入,最后有很高的机率会跟社长或是其中最强的社员交往起来。 这背后的原因也就是带她进入新世界的引导力。 当女生对某议题有兴趣、想踏入那世界,刚好又有人很懂那领域能引领她,这个让她放心能追随的人,自然就产生安全感啦。 这其实是安全感模式中最容易运作的一个环境。&/blockquote&&blockquote&这也说明了为何学生时代的情侣在毕业后很容易面临分手的原因。 女生出了社会工作,但男生跑去当兵。 这时候女生觉得自己变成熟了,而男生还是个毛头小子。 只要这女生素质不差,很可能会有同公司的男生开始追求。 这些男人可能年纪大些,可以教她工作方法、进退应对。 如果是阶层比她高的主管,可能会带她在外面跑、甚至带她吃些、买些、看些学生时代负担不起的东西。&/blockquote&&blockquote&如此一来,她藉由这个人看到了新世界,感受到了刺激、兴奋、拓展了眼界、而且感觉被引领与照顾。 这些兴奋与开心所带来的震荡与冒险性,不需要她担心任何事情,因为身边有这个新认识的男人带领着她 - 满满的安全感就此产生。 她回头来看,自己之前的男友则好似没甚么成长,甚至变笨了,放假回来唯一的兴趣可能只是找自己亲热(笑)。 两相比较下,高下立见。 新的这男人若还稍微有些追求手段,不转念才奇怪。&br&&br&条件三 环境造成的心跳加速&br&&br&另一种会投射安全感的状况,其实是让女性处在情绪高昂且感觉心跳加速的环境中。 虽然我并不知道具体原因为何,但女人在情感的感受上比较直觉,女人也一般不太会分辨「怦然心动」与「心跳加速」的差异。 所以女性其实很容易会把心情砰砰跳的感觉,转化成某种好感投射在当时周围的男性身上。 所以下面这句话就重要啦:「心跳加速的效果不一定需要是直接来自于你个人的魅力。 只要那样的环境,你也能继承环境带来的效果。」&/blockquote&&blockquote&比方说,你跟她一起做某件惊险的事情(如陪她一起上台表演)。 两人都很紧张,她紧张的心跳加速。 但你在她最紧张的这时候,仅是陪在周围,给予一个微笑。 她事后会把这紧张感、以及你伴随在旁的经验,变成某种「安定感的印象」,并留在脑中。 如果多有几次这样的经验,她就会潜意识的觉得你该是个可靠的人。 但好玩的是,你其实当场甚么都没做,只是因为环境因素而就自然得到某些好感值。 那另外可遇不可求的状况象是两人一起逃出火场或是处在灾难的环境中,也都能带来很高的依赖感。&br&&br&实质的稳定难道真的没用吗?&br&&br&当然,有人一定会反驳,周围也是有很多男生靠着买早餐、送消夜、温馨接送、以及稳定不变的奉献而抱得美人归。 难道一个男人工作稳定、专情、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听话安分,真的不能带来安全感吗?&/blockquote&&blockquote&讲完全不能是不对的,这伎俩确实是有其效果。 但这类技巧却带来另一个问题,就是你很容易会把自己放在备胎的位置。 万一过程中有个能带来更高刺激度的男人,极可能会一下就把她抢走了。&/blockquote&&blockquote&那些靠乖巧温顺招式赢得胜利的男人,并非这方法很棒,通常仅是因为「没有别人来抢」,或是「没有出现更吸引女方的男人」而已。&/blockquote&&blockquote&这类故事其实在周围很多。 女生交了无趣的男朋友,可是这男人工作稳定、又听自己话,于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实在是鸡肋一枚。 但丢掉不合理,所以先留在手里,但也不排斥认识其他新男人。 平时可能对鸡肋很凶、很冷淡、老有不合理的要求,就是想试探鸡肋的极限在哪里。 等到某个年纪没有找到更好的,才会决定死心跟鸡肋结婚。&/blockquote&&blockquote&这种是不是所谓的「安全感」? 当然也是。&/blockquote&&blockquote&问题在于,这方法风险太高,也太过被动。 成功完全得仰赖没有别人出来抢。 这绝非好的策略。 事实上,就算最后结婚,长期也可能纷争不断。 因为以女性而言,不让她真心觉得心悦诚服的对象,她其实总会露出对你的不满意。&/blockquote&&blockquote&总之,当温驯的小白兔肯定不是一个有利的手法。 因为你只是她出外冒险背后的救生索。 她找到更好的,就会把这救生索砍断;但若没找到好的,才会回头安全降落。 但就女方而言,采取这策略完全合情合理,也是必然的选择。(注:从我的观点而言,这选项是男女赛局的纳许均衡;也是女方最佳的稳定演化策略。)&/blockquote&&blockquote&但对采取这伎俩的男方就未必聪明了。 因为你可能自己小心呵护这么一段情,女方所有合理不合理的要求你都尽量满足,但其实你不是在跟对方的心理认知搏斗,而是在跟命运搏斗。 没人追她,那最后你赢;有人追她,你极可能就输了。 这类故事我看很多,大多都是这种模式,且悲剧结局通常多过于喜剧。&br&&br&结论&br&&br&&br&女性的安全感的起点,来自于冒险性。&br&关键的条件是下面三个 &br&- 落差的对比 &br&- 引导的力量 &br&- 心跳加速的暗示&br&&br&所以从这整篇分析中,聪明的男人应该看出来两个点。 一个呢,是你要尽可能去当那个能毫无危害带来刺激的人。 另一个呢,就是避免当成安全气垫 - 出了问题才会想到你。 换言之,你要成功的建构安全感,你就得创造环境、掌握环境,而不是当个环境的反应者。&/blockquote&&blockquote&要靠甚么方法达成,我们后续会再回来讲,安全感也仅是整个感觉模型的其中一块。 但总之,请记得:安全感的关键在于建立引导与互动上,而非男人以为的稳定与不变上。&/blockquote&&blockquote&那我在最后要强调一点:引导并不是控制欲。 控制欲是透过恐惧来让人服从,比方威胁别人你不如何如何我就怎么怎么。 引导则是透过暗示与观察,让别人不抵抗的来到某处。 可是那处对别人有留下的诱因,所以当你放松引导力量时,对方还会主动愿意留下来。&/blockquote&&blockquote&比较像跳舞的带领者那样,稍微透过动作牵引与眼神指示,两人最后变成某种默契,并自然地把舞步带下去。 两人都扮演一定角色,这才会是长期关系构筑的关键。 恐惧感虽然短期会有效,但那终究不是一种长期健康的东西。 所以请别搞混了这两点才是。&/blockquote&
关于女人要的安全感,我看过的最好的一篇文章:
贴上简体版。 你自问自己是个众人眼里的好男人 - 不抽菸、不喝酒、不赌博、不上酒店、生活单纯、且作息正常。 平时有稳定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就准时回家。 收入或许不高、但也算…
&p&她是我初中同学,人长得漂亮,性格也非常好,尤其是成绩还稳居年级前三名,是我们初三一班所有男生的梦中情人,中考那年,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高中,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她分到了隔壁班。&/p&&p&高一上学期,她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情,腿残废了,全家人的出路和希望一下子就全压在她身上,我认识的那个她变了,她很少再笑,休息时也很少出现在教室走廊,即使偶尔碰面了,也多是面无表情的点点头,一门心思就扑在学习上,甚至将一头漂亮的长发剪掉,就是为了学习。&/p&&p&她真是没日没夜的学习啊!&/p&&p&听她室友讲,每天提前一个小时起来去厕所看书,但要知道,我们早上6点就起床跑操啊;每天晚上10点半熄灯后,还要拿手电筒学习到12点,她这是按照一天26小时在过啊!!&/p&&p&慢慢地,她漂亮的大眼睛被厚厚的镜片挡住了,甚至连后背也佝偻起来了,一个多漂亮的人啊,居然驼背了,实在是找不到词语准确描述我的感受!!&/p&&p&看着她这么糟蹋自己,我实在忍不住想劝她,但那个时候特别内向羞涩,无数次给自己鼓劲,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她聊天,但也多是磕磕巴巴,词不达意,只是啰啰嗦嗦的劝她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这么拼不行,但效果完全没有用。&/p&&p&高考时,我是全校第一,她二本勉强达线。&/p&&p&还记得毕业时我们交换照片,她甚至连脸型都变了,一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我曾经心中的美好,就这么被毁掉了!&/p&&p&虽然我是应试教育的受益者,但因为她,我特别痛恨传统的应试教育方法,真的是活生生的毁了她啊!&/p&&p&这份怨念和痛心一直难以释怀,也让我对认知心理学和学习心理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在深入了解心理学理论和神经科学的研究后,我终于知道,为何她的方法不行,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努力,我特别痛恨那时的自己人微言轻,如果时间能够重来一次,我想慢慢告诉她:&/p&&p&&b&1、熄灯了还在看书?这样做是不行的,不说第二天精力,睡觉也是学习过程啊,还是最省事高效的学习过程。 &/b&&/p&&p&神经科学研究表明,睡眠时,脑细胞会收缩,细胞间隙变大,脑脊液会冲洗掉毒素,否则毒素残留会让大脑越来越低效,长期来看更是致命的,无论是抑郁症还是阿尔兹海默症(老年痴呆)都与缺乏睡眠有关。&/p&&p&睡眠也是记忆和学习的重要环节。睡觉时,大脑会自动回顾、梳理白天所学知识,一遍遍地加深、巩固知识间的神经联结。我们都有这种体验,如果睡前思考某个难题,那么一觉睡醒后,我们莫名其妙就找到了解决办法,或者对知识掌握更牢固、更深入。&/p&&p&熄灯了就睡觉吧,熄灯前倒是建议快速浏览下白天的学习笔记,但不要超过10分钟哦,等到明早你会发现,这些知识已经印刻在你的脑子里啦。&/p&&p&&b&2、又在题海战术了啊?题海战术有用,但并不是你这样用的啊!&/b&&/p&&p&认知心理学研究指出,学习新知识,本质是在大脑中创建新的神经联接,新生成的神经联接较为脆弱,需要通过专注的练习进行巩固、强化,所以必要的题海战术是必须的。但是,一口气吃不成胖子,练习也是,一旦超出了限度,就成了“过度学习”,非但没有用,还有坏处。&/p&&p&过度学习会导致思维定式,即同样类型的题目做多了,产生思维惯性,就不会再动脑思考了。此外,还会导致能力错觉,即看起来已经完全掌握了,但这只是一种错觉,因为忘得会更快。相对题海战术,间隔学习更加高效,即将一个学习任务分解,间隔多次练习,因为神经元的巩固需要时间。&/p&&p&另外,练习不可避免会导致思维定式,比如学习某章节,我们不用思考就知道用该章节知识答题,但考试并不是这样,我们需要判断用哪个知识解题,这种判断能力直觉决定考试成绩。&/p&&p&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即将自认为经典的、有价值的、容易出错的、难懂的题目抄写在一张张卡片上,然后随身带着,休息了,洗漱了,睡觉前,随便掏出一张自我测试下,训练自己的答题能力。&/p&&p&&b&3、考试成绩又不理想了,是不是非常疑惑,明明平时学的挺好,怎么考试就不会了呢?&/b&&/p&&p&这是你低效的学习方法导致的能力错觉,即你确信你掌握了,但其实你并没有。&/p&&p&研究表明,重复阅读、标记划重点、复习笔记等方式非常容易导致学习错觉,即当书本、笔记摆在面前时,只要轻轻一扫就感觉智珠在握,但你试过拿开这些东西,做个自我测试吗?不信你试试,你很快就能了解什么叫“梦幻泡影”。&/p&&p&心理学家做过实验,即同样一份材料,一组被试反复阅读进行背诵,一组被试阅读一遍,然后再回想一次,然后再阅读再回想,10分钟后,回想组的测试成绩高于反复阅读组,心理学家还跟踪测试,第二天、一个礼拜后再次测试,时间越久,回想组的成绩优势越明显。&/p&&p&为何回想的效果这么明显?研究表明,主动回想不仅对知识掌握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检测,回想过程还利用了“生成效应”,即回想是一种主动提炼的过程,提炼出知识的重点,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深度。&/p&&p&所以,在以后学习中,不要再低效的重复、划重点、记笔记,而要经常对自己进行测试,虽然这种方法相对较麻烦,但效果真的是很显著哦。&/p&&p&&b&4、你怎么总是不开心呢?&/b&&/p&&p&研究发现,当我们心情郁闷时,大脑中的学习中枢处于半关闭状态,这时的学习效率极差,你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要随身带着一面小镜子哦,心情不好时,掏出镜子给自己一个甜甜的微笑,你会发现,你的心情果然慢慢变好了,因为大脑很“笨”的,很容易就被行为蒙骗,不信你试试。&/p&&p&而且我知道,你的微笑,肯定是最美的一道风景。&/p&&p&。。。。&/p&&p&想说的还有很多,但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一句话:&/p&&p&&b&千万不要低效的努力!&/b&&/p&&p&&b&千万不要低效的努力!&/b&&/p&&p&&b&千万不要低效的努力!&/b&&/p&&p&你感动了我,也感动了自己,甚至感动了所有人,但你最终会毁了自己啊!!&/p&&p&不管前路如何,请笑着坚持。&/p&&p&祝福每一位努力的女孩。&/p&&br&&p&PS:
个人公众号“高太爷”,爱学习、爱心理的童鞋不妨关注,回复“刻意练习“了解如何高效努力。&/p&
她是我初中同学,人长得漂亮,性格也非常好,尤其是成绩还稳居年级前三名,是我们初三一班所有男生的梦中情人,中考那年,以全校第二的成绩考上高中,不过非常遗憾的是,她分到了隔壁班。高一上学期,她父亲在工地上出了事情,腿残废了,全家人的出路和希望…
&p&&b&11月28日 更新了几个故事,请拉到最下面哦。&/b&&/p&&br&&p&------------&br&&/p&&br&&p&要评价咪蒙,首先你要了解咪蒙,要了解咪蒙,首先你要了解她的文章&/p&&br&&br&&p&&b&首先咪蒙是谁?&/b&&br&&/p&&p&一个拥有500万粉丝的公众号大V,一个永远都能掐中粉丝G点,每篇文章都是100w+阅读量的超级写手,一个一篇软文能卖50万人民币的公司老板。&/p&&br&&br&&p&&b&咪蒙的文章为什么吸引人?&/b&&/p&&br&&br&&blockquote&&b&第1个套路:制造意想不到的反转,提高文章打开率&/b&&/blockquote&&br&&p&她的 &b&标题&/b& 都是这样的:&/p&&br&&p&&b&抛出一个大家习以为常的现象 & 用直白甚至粗鲁的语言制造反转&/b&&/p&&br&&br&&p&《女追男隔层纱?这种屁话你也信!》&/p&&p&《看到直男癌言论,我的脏话不够用了》&/p&&p&《什么门当户对,不就是爱得不够》&/p&&p&《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傻逼甲方》&/p&&p&《矮子们快来幸灾乐祸!原来长得高也很凄惨啊!》&/p&&p&《老子努力奋斗,就是为了包养一个男人》&/p&&p&《我能想到最性感的画面,就是你跪键盘的样子》&/p&&br&&br&&p&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p&&br&&br&&blockquote&&b&第2个套路:制造男人与女人的对立,吸引人读下去&/b&&/blockquote&&br&&p&我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呢?&/p&&br&&p&首先出于好奇,我爬取了咪蒙 &b&113篇文章的标题&/b&,对标题进行分词并用冯氏风格展现出来:&/p&&p&&img src=&/v2-40b126c10d501e908cada_b.png& data-rawwidth=&439&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9& data-original=&/v2-40b126c10d501e908cada_r.png&&发现有 &b&3类词&/b& 出现的频率最高! &/p&&br&&p&&b&男人、男生、男朋友、男孩 &/b&这4个词占比最高,达到 &b&20%。&/b&&/p&&p&&b&女人、女孩、女生、女神、少女 &/b&这5个词占比第二高,达到 &b&10%。&/b&&/p&&p&&b&婚姻、吵架、结婚、性生活、爱情、老公、出轨 &/b&等词占比第三高&b&,9%。&/b&&/p&&br&&br&&p&我还爬取了咪蒙最近发表的 &b&30篇文章 &/b&的内容,分词后的词云如下:&/p&&img src=&/v2-a095cbd628efcc711c46a9e_b.png& data-rawwidth=&430& data-rawheight=&36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30& data-original=&/v2-a095cbd628efcc711c46a9e_r.png&&&br&&p&&b&前十&/b&&b&频次&/b& 的词语如下:&/p&&img src=&/v2-ada620fbfb8eb0fed12bda_b.png& data-rawwidth=&876& data-rawheight=&59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76& data-original=&/v2-ada620fbfb8eb0fed12bda_r.png&&&br&&p&可以看到占据&b& 2,3位&/b& 的是 女生、男生,由此可推断她的第二个套路是探讨 &b&男女关系,&/b&而讨论最多的是 &b&结婚、出轨、吵架 等两性的负面现象&/b&。&/p&&p&你可能会问为什么不是朋友关系,朋友是词频最高的词啊!其实不是,因为这是咪蒙的第三个套路。&/p&&br&&br&&blockquote&&b&第3个套路:讲身边的故事,让你信以为真&/b&&/blockquote&&br&&p&“昨天半夜,一个认识多年的朋友说”,“黄小污的朋友南瓜以前也这样”,“小安是我大学的学妹”,“我们公司新招的实习生说”。是不是似曾相似?&/p&&p&咪蒙的文章都在讲故事,很凑巧这些故事都刚好发生在她身边,包括但不仅限于她的 &b&同事、朋友、实习生、大学同学、初中同学、高中同学&/b&。&/p&&p&这跟临时工的作用是一样的,如果有人质疑故事真实性,她可以说,&b&她不过是一个实习生,我有几十上百个实习生,你找去啊&/b&!&/p&&br&&br&&blockquote&&b&第4个套路:永远站在粉丝一边,为粉丝说她们不敢说的话&/b&&/blockquote&&br&&p&首先咪蒙的粉丝都是谁?&/p&&br&&img src=&/v2-ca802d407c97b51bdb6c_b.png& data-rawwidth=&368& data-rawheight=&10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68&&&p&爬取 &b&咪蒙微博&/b& 近 &b&10万 &/b&条粉丝评论 ,粉丝的分布如下:&/p&&br&&img src=&/v2-bca9bdcd9fc5c9_b.png& data-rawwidth=&390& data-rawheight=&35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0&&&p&&b&女性&/b& 粉丝占了绝大多数!&/p&&br&&br&&img src=&/v2-08dbfe95e9603126eaaacfa_b.png& data-rawwidth=&820& data-rawheight=&5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20& data-original=&/v2-08dbfe95e9603126eaaacfa_r.png&&&p&&b&23-28岁&/b& 的粉丝占了大多数!&/p&&br&&br&&p&这个年龄段的女生对婚姻和渣男应该是最敏感的!&/p&&p&那么当年收入上千万,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女皇咪蒙拿起话筒对准 &b&渣男&/b& 狂喷的时候,说实话,坐在电脑前的直男都高潮了!&/p&&br&&br&&blockquote&&b&第5个套路:为什么读咪蒙的文章特别顺滑?短句的堆砌&/b&&/blockquote&&br&&p&为什么咪蒙的文章那么长,读起来一点不累?因为她把长句统统拆成短句,一口口喂给你!&/p&&p&随便摘抄一段&/p&&img src=&/v2-a9c298dd3a4ef5dd68a6ec_b.png& data-rawwidth=&712& data-rawheight=&4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2& data-original=&/v2-a9c298dd3a4ef5dd68a6ec_r.png&&&br&&p&天啦噜!如果被小学老师逮到,分分钟给你不及格!你是有多爱短句,你是觉得粉丝很傻,理解能力有限么?&/p&&br&&p&不!&/p&&br&&p&&b&“要把读者当婴儿,把复杂的内容掰碎了喂给他”&/b&&/p&&p&短句的堆砌,可以缩短读者思考的时间,长句本身读起来就费时,更不用说理解,如果拆成三个短句,分分钟变德芙巧克力,一口顺滑!&/p&&br&&br&&blockquote&&b&第6个套路:用小清新的图,来掩盖鸡汤的毒&/b&&/blockquote&&br&&img src=&/v2-3d3b3e6c66ba533aac74c4_b.png& data-rawwidth=&717& data-rawheight=&6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17& data-original=&/v2-3d3b3e6c66ba533aac74c4_r.png&&&br&&p&&b&几米&/b&大杂烩有木有!从图中看到自己有木有!小清新范扑面而来有木有!&/p&&p&恩,&b&所有的糖衣,都会带着炮弹,所有的毒药,外面都包裹着糖衣!&/b&&/p&&br&&br&&p&&b&说到这,我打算复制一个咪蒙出来!&/b&&/p&&br&&br&&br&&p&大家好,我叫迷梦,我给大家推个文,要10w+哦!&/p&&br&&img src=&/v2-e316bcccdf2_b.jpg& data-rawwidth=&480& data-rawheight=&3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80& data-original=&/v2-e316bcccdf2_r.jpg&&&p&&b&《你不是不够努力,你是蠢!》&/b&&/p&&br&&p&前几天,我公司一实习生的姐姐,给我打电话哭诉 “为什么我那么努力维系,他还是出轨了”。&/p&&p&当时我的反应就是呵呵哒。&/p&&br&&p&&b&女人常常觉得,男人出轨,是因为她们对他不够好。&/b&&/p&&p&&b&特么你还能更蠢么!&/b&&/p&&br&&p&我一高中同学的大表姑妈,跟他老公十年恩爱,最后她老公还是出轨了,原因是小三的胸比较大。&/p&&p&我一朋友的母亲的大侄女,嫁给一渣男,因为那男的出轨的原因,是觉得她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小骚货了。&/p&&br&&p&&b&我说过一万次,男人出轨,那是他不够爱你,你应该努力投资自己,成为牛逼闪闪的女性,然后找一个真正爱你的人!&/b&&/p&&br&&p&我一实习生的妹妹的干妈,第一次结婚遇到一渣男,出轨,她头都不回,果断离婚,分得上百万的家产,自己开公司,不到三年成了一小富婆。&/p&&p&后来她找了一老公,长的就是一吴彦祖,还特别爱她,在郊区买了一套别墅,还只署她的名字,这种情况下,她完全心安理得,在家当起全职主妇,到现在也过得特别幸福。&/p&&br&&p&我一远房表弟的三姨父的姘头....我编不下去了。&/p&&br&------------&br&&p&评论区很多人说我编不下去是因为我弱,我把坑摁在这,明天来更 (? ???`?)?&/p&&p&------------&br&&/p&&p&别催了,迷梦来了。&/p&&br&&br&&img src=&/v2-d557bccf318bdd5a9de9_b.jpg& data-rawwidth=&1200& data-rawheight=&83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200& data-original=&/v2-d557bccf318bdd5a9de9_r.jpg&&&br&&p&&b&《我喜欢你,抠鼻屎的样子》&/b&&/p&&br&&p&我的朋友黄小仙昨天给我微信,说她很开心,因为男朋友送了她一件礼物。&/p&&br&&p&我以为她会说收到一个包包,或者一件衣服,或者一年的自助餐券(对,她很胖),结果她说收到一套耽美漫画,惊的我花容失色,但还是发了一个流口水的表情过去。&/p&&br&&p&黄小仙谈对象前,就是一个腐女,每天最爱做的事,是边看韩剧,边幻想男一和男二是一对CP。&/p&&br&&p&后来她牵手了,接吻了,恋爱了,把一切美好都向对方坦白,当然小心翼翼地隐藏了一部分不美好,比如她的喜好。&/p&&br&&p&有一天,她以前的日记掉在地上,页面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极拳什么时间练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