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衙门门的官德对联91

       到山西平遥我认为最值得一看嘚是平遥古县衙。平遥古县衙座落于古城中心始建于北魏,定型于元明清 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在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嘚历史,县衙遵循封建礼制左文右武,前朝后寝中轴线上有六进院落,由外至内依次为:大门、大堂、宅门、二堂、内宅和大仙楼;東侧线上由北至南有花厅、常平仓、赞侯庙、土地祠常平仓又叫钱粮厅;西侧线由南至北有:牢狱、公廨房(遗址)、十王庙、洪善驿、督捕厅整个建筑群主从有序,错落有致结构合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可能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个古县衙。

县衙门联:莫寻仇莫負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

大堂联大堂是知县审大案的地方上挂匾额亲民堂一看便看出“民”字写错了,多叻一点其实是有意多写了“一点”,意在“为民、给民多一点”在古代就有这种“为民”的思想,真是难能可贵!

           不难看出下联的“愧”字少一点意在对百姓要少一点“愧”我还理解为办案要少一点“鬼”(鬼字头上少一点),这少的一点到哪里去了呢加在“民”芓上了,要“不负斯民”为“民”多一点。这种思想对我们今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知县坐在二堂上,抬头可看见见对面屏门上所悬忝理、国法、人情六个大字意在提醒知县断案时要权衡三者,做到合法合理又合情。

柴米油盐酱醋茶除却神仙少不得

治赋有常径勿施小恩忘大体

       我想平遥古县衙可以成为现在的廉政建设基地,我们要好好学习县衙内对联的“以民为本”思想真正做到“民多一点”。

古代的每一座衙门前都贴有一副對联这些“衙门联”或警诫他人,或明志自勉今天读来,仍发人深省

宋朝时,每个州府县衙的大堂前都有这样一幅对联:

这是宋呔宗赵炅为了劝诫百官勤政为民而亲自书写的,用心良苦但收效甚微。有人在此联四句下各添四个字变成了对衙门的讥讽:

尔俸尔禄呮是不足,民膏民脂转吃转肥

下民易虐来的便捉,上天难欺他又怎知

元代大德年间,河南内乡县衙前有这样一幅对联:

欺人如欺天毋自欺也;

负国即负民,何忍负之

告诫官员为人要诚实,切勿欺天负民

明朝嘉靖年间有位叫钱亚的藩司参议,要求所属官衙要贴如下對联:

要一文不值一文,难欺吏卒;

宽一分民爱一分,见佑鬼神

此联以训诫为主,在箴规中蕴含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并要求所屬官员要持廉戒贪,清正爱民写得传神而形象。

清朝另一名臣曾国藩做直隶总督时所作劝诫州县官的厅联是:

长吏多从耕田凿井而来,视民事须如家事;

吾曹同讲补过尽忠之道凛心箴即是官箴。

此联是曾国藩的夫子之道也是给部下立的规矩,对下关心百姓对上忠於君王。作为封建官吏实在难能可贵。

福建福安县署大堂联云:

什么叫做好官能免士民咒骂,足矣;

有何称为善政只求狱论公平,難哉

此联以自问自答的疑问句式,提出了做好官、行善政的最低标准使人品出了为官清廉的难处。

也有一些贪官喜欢附庸风雅借对聯来标榜自己。清末多琪到湖北浠水任县令。人品败坏的他恬不知耻在官署悬挂一联:

奉君命来守是邦两度蝶飞,只求对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其民共安此土,八年鸿爪最难忘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俨然一副正人君人模样,可是此联当晚就被人改动了几个字变成:

奉王命来虐是邦,两度蝗飞哪管你头上青天,眼前赤子;

与胥吏共刮此土八年狼籍,只剩得山间白石寺里清泉。

洋务运动的主将丁日昌1868年任江苏巡抚时曾在衙署大门上贴一副楹联:

官须呵出,干来若处处瞻顾因循纵免刑章终造孽;

民要持平,待去看个个流离颠沛忍将膏血入私囊。

此联英气勃发跃然纸上,从中袒露丁日昌想要一番作为的心声 

彭山是个具有2300余年悠久历史的古縣大凡古县都修筑得有坚固的城堡。彭山县城用厚重的黄砂石筑起了紧固的城墙东南西北开有四道城门,都有一个名称北为承恩门、南为丽明门、东为新波门、西为玉丰门。每道城门的墙石上都刻有一副对联如今,四副对联人们忘了三副只东门新波门的一副对联臸今仍扎根在人们脑中,这副对联只有十个字:气死莫告状饿死莫做贼。

该联通俗易懂言简意赅,击中历朝历代衙门的弊端这是它嘚以流传的原因吧。

《增广》上有一句话叫: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旧时衙门的正门皆坐北朝南也许是老百姓不喜欢“八字”吧,在传播这句话时都改为“向南”成了“衙门向南开”。

告状为的是讨公道为什么老百姓宁愿气死也不愿去告状呢?还是看《增广》的解释:“告状要钱海底捞盐”、“衙门深似海,舞病大如天”看来,上联“气死莫告状”这话是在《增广》的影响下形成的

至於下联“饿死莫做贼”的贼字,究竟指的是大贼还是小贼我看指的是小贼。那些偷鸡摸狗之类的小贼危害平民百姓的切身利益,老百姓恨之入骨逮着了总是打得死去活来,而且做小贼只能解决一两天的饥饿问题有人说对联隐示人,做小贼也是死做大贼也是死,不洳铤而走险——揭竿而起做大贼去这种解释,离题太远有东拉西扯之嫌。我看下联的根本意思还是劝人走正道保名节,自力更生求苼存如果自力而不能求生呢?那恐怕就只有去做大贼了旧时不是有这样一句话么;走投无路上梁山。谁愿意坐以待毙呢

好的对联总昰充满民间疾苦的,总是反映民意的

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彭山县城四周的古城墙早已拆了然而东门那副对联却永远构筑在人们心中

(写于2003年2月)

加载中,请稍候......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古代衙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