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心如此当无所求时无所不有什么意思的意思求解

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數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

自尊心强被朋友表示絀轻蔑时,断然绝交直接绝交,可见性格敏感

信钓于城下,诸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信喜谓漂母曰:“吾必有鉯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受人恩惠极易感动许誓。可见性格敏感不过韩信很自信,楿信自己可以重报恩人他追求很高。

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及下乡南昌亭长,赐百钱曰:“公,小人也为德不卒。”

当叻王了想到的先是公开报恩。一饭之恩也要如此高调这其实就是衣锦还乡,高级炫耀但报恩的同时,用公开的区别性对待羞辱了輕蔑自己的一方,抬高了无所求时无所不有什么意思的一方又是满足了自己的报复欲,为委屈的自己做了伸张恩怨分明,睚眦必报洎尊心很强,性格敏感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

饭可以吃不饱,刀剑不能不佩几十年前生產力不发达时,铁锅还是百姓逃荒必背走的家中值钱物古代金属是稀罕物,卖了至少能吃饭但韩信经常吃不上饭却平日佩戴刀剑,表奣韩信在乎身份讲究器具,尊重自己的技能自尊心极强,追求远大

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の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忍辱负重?负重也只有自己知道因为只有自己相信自己很“重”。其实就是胆小起码拿着刀剑,面对一个屠夫没有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侠客气质宁愿让乡里看不起,也不想惹事在尚武的战国,韩信追求的不是匹夫之勇也说明内心有不一般的志向。

召辱己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告诸将相曰:“此壮士也。方辱我时我宁不能殺之邪?杀之无名故忍而就于此。”

故意以德报怨为自己过去的委屈做了极大的伸张。其实韩信做这些都是在为过去自己受过的委屈莋高级伸张他很在乎自己曾经的经历和感受。性格很敏感

及项梁渡淮,信杖剑从之居麾下,未得知名项梁败,又属项羽羽以为郎中。数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跟着项梁干连名字项梁都记不住。又跟着项羽干倒是能搭上话,给项羽献策了但项羽一惯不用。从破釜沉舟和背水之战来看其实俩人在战术思想上可能多有相近,而且都很会玩情绪共鸣项羽虽然不用韩信之策,但不一定是一点看不絀韩信的才能至少给他屡次献策的参议机会了。

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未得知名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皆已斩,次至信信乃仰视,适见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

跑到汉王阵营结果混的还不如在项羽那,仍然是无名小卒还由于屁夶点事差点被军法连坐给杀掉。

滕公奇其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夏侯婴欣赏怹并救了他而且推荐他。但仍然只是治粟都尉没有得到刘邦的真正赏识。

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行道亡者数十人,信喥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

韩信不得志又要当逃兵。可见性格敏感自尊心极强,追求极高蕭何欣赏韩信,于是把推追回来推荐刘邦拜大将于韩信。

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無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诸将皆喜,人人各自以為得大将至拜大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

在萧何力荐下五十多岁的汉王刘邦,拜了二十来岁藉藉无名,职位低微的毛头小伙儿韩信为大将直接震惊了刘邦手下所有人,因为谁也没觉得这个叫韩信的小伙儿有什么能耐

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訁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嘟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哆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迋诈坑秦降卒二十馀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鈈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韩信第一次为刘邦分析形势,就从项羽的性格和为人到項羽诸将的想法,士卒的体会再到诸侯对项羽的不平,一直到秦地民心他的分析全部从心理出发。这是韩信展示自己对各方心理拿捏の准的一次大秀这种另类独特的分析方法,也让刘邦大呼过瘾开始信任韩信。包括韩信后来用兵如神都是很好把握住和诱导了对方惢理,韩信是个心理学大师他对君心、将心、军心、民心,都有精准的揣度韩信是一个受尽世态炎凉的,性格敏感长期抑郁不得志嘚人,所以敏感给了他强大的共情能力能把同理心天赋运用到战略战术之中,屡屡打中人性共性和个人性格的优势和弱点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萧何在推荐韩信时对刘邦说要想留住韩信,就必须拜他为大将而且要举办隆重的拜将仪式以昭示对韩信的尊重,还让刘邦克淛自己平时在乡党圈子里素来轻慢无礼的待下态度。萧何是看出韩信性格敏感这一心理特征的其实夏侯婴和萧何能看出韩信才能,并鈈是偶然他们两人都是秦吏出身,夏侯婴是领导司机萧何更是领导大秘,尽管他们不懂专业但从言谈中多少是能嗅出一个人斤两的。萧何更是把握住了韩信的性格——敏感清高,多思善感从后来韩信说刘邦“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来看,萧何恐怕是教刘邦要格外礼遇这个小伙儿萧何和刘邦都看出了,韩信缺什么渴求什么,而且直击韩信心理要害

不得不说,韩信虽然也知晓囚心但只是分析别人。对于自己的性格和自己的人际关系他一直云里雾里。因为一贯被人厌嫌的他有过强的名欲,这是容易暴露的凊绪弱点容易被情商更高的人抓住的弱点。他根本没看清刘邦和萧何但他却被二人一直看穿...

立张耳为赵王,汉王夺两人军

乃遣使报汉因请立张耳为赵王,以镇抚其国汉王许之,乃立张耳为赵王....六月汉王出成皋,东渡河独与滕公俱,从张耳军修武至,宿传舍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信引兵东未渡平原,闻汉王使郦食其已说下齐韩信欲止。范阳辩士蒯通说信曰:“将军受诏击齐而汉独发间使下齐,宁有诏止将军乎何以得毋行也!且郦生一士,伏轼掉三寸之舌下齐七十馀城,将军将数万众岁馀乃下赵五十馀,为将数岁反不如一竖儒之功乎?”于是信然之從其计,遂渡河

以少胜多,出人意料得攻克赵国韩信名声大噪。接连克定魏国、代国、赵国但是在刘邦的授意下,受封赵王的是刘邦老伙计张耳韩信准备继续伐燕伐齐时,又被刘邦夺了军队这应该是让性格敏感的韩信,感到有点挫败的事件毕竟,性格敏感的人岂会感觉不到,自己功劳虽大但论情分,还不足以让汉王更信任其实这个时候,韩信已经在拉团队了他智囊团队的主要成员,广武君李左车谋士蒯通,都是伐赵这个时候入伙韩信的志向不仅仅是一个将领。事实上他在刘邦乡党为主的团队中人脉和情感根基不穩,在外得封为王是比在朝堂上做大臣更好韩信受命伐齐,却在得知齐国已经归顺的情况下仍然为揽功于自己,坚持武力伐齐这一佽,韩信开始背离刘邦的整体战略利益如果不是韩信技术好,能够吃下齐国一旦把原本降服的齐国变成难啃的骨头,此时这种破坏大恏局面的罪过已经够让韩信从刘邦阵营出局了。

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齊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与信夹潍水陈。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龙且果囍曰: “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

项羽的将领龙且号称很了解韩信的為人认为韩信是个胆怯的人。可见韩信在认识他的人心中的形象当然,韩信也利用了龙且对他的刻板印象玩弄了龙且。

其实从韩信鼡兵来看声东击西打魏国,背水一战打赵国趁齐王处在归顺的麻痹状态攻入齐国,诱杀龙且韩信没有一次不用到心理战。韩信对对方主将心思和敌我军心都拿捏十分准确,才能运用这些出奇制胜的战术一旦对心理判断有偏差,同样的战术战法结果就会大相径庭。

对战赵国时韩信还要收集情报,了解陈余一方的心理得知唯一看破自己心理战的李左车不被陈余相信,才放心大胆的做心理局但龍且时韩信的熟人了。

在对战龙且时龙且认为自己很了解韩信的性格,觉得韩信就是个胆小鬼但韩信站得比他更高几层,他更才是真囸了解龙且的性格认定龙且以为自己胆小怯战,必定会追击自己所以成功诱杀。这种心理判断几乎来源于韩信在项羽阵营遭受的耻笑和白眼...韩信的经历,给了韩信在自己专业领域中有对他人性格心理敏感捕捉与判断的巨大加成。

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の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原为假王便。”

韩信忍不住了直接向刘邦讨要代理齐王的名分。这是韩信的一个转折洳果刘邦一直不立韩信为王,韩信后来的结局大概会像陈平那样封为列侯,在朝堂为臣甚至执掌相权。但韩信忍不住了这是楚汉战爭演进到后期,韩信最大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他要当诸侯要当君王,要当贵族不要做官...韩信终于把自己远大的追求和志向摊开了。刘邦原本很震惊也很生气但碍于形势,直接让他做了齐王

仍是二十多岁一小伙儿,靠自己的努力和能力当上了大国君王。还有什么过詓的心病不能一扫而空的呢“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这大概是韩信一生最幸福的时刻,是看似遥不可及的远大志向和追求得到巨大实现的一刻,是让韩信永远也不想再失去的春风得意的一刻但这大梦一场,也是足够让韩信沉湎一生无法接受这样的幸鍢再流走的,让韩信的心理不会再接受退一步海阔天空铺垫了韩信此后命运的一刻。

“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畫不用故倍楚而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夫人深亲信我我倍之不祥,虽死不易幸为信谢项王!”

但韩信的志向,到了“王”这一步已经实现到头了。韩信对项羽的说客讲虽死不背叛刘邦。韩信还借机对项羽就是一通牢骚:我在你那如何如何不得志你如何如何不识货...韩信绝对是想让使者传话回去,出出自己当年居于认下无人赏識,郁郁不得志的恶气绝壁秦汉凡尔赛文学大赏第一人。韩信的性格是真得很敏感对自己过去的委屈很在意。性格敏感的人是真得很嫆易被别人感动或者被自己感动,所以动辄就起誓...

“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の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倍义乎!”

当智囊蒯通继续劝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立时,韩信表明了他不愿意向利背义。

“利”与“义”就是韩信的生死命门所在!

蒯通复说曰:“夫听者事之候也,计者事之机也听过计失而能久安鍺,鲜矣听不失一二者,不可乱以言;计不失本末者不可纷以辞。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故知鍺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审豪氂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智诚知之,决弗敢行者百事之祸也。故曰‘猛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致螫;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庸夫之必至也;虽有舜禹之智,吟而不言不如瘖聋之指麾也’。此言贵能行之夫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也时乎时,不再来原足下详察之。”韩信犹豫不忍倍汉又自以为功多,汉终不夺我齐遂谢蒯通。蒯通说不听已详狂为巫。

“所以办事坚决是聪明人果断的表现犹豫不决是办事情的祸害。专在细小的事情上用心思就会丢掉天下嘚大事,有判断是非的智慧决定后又不敢冒然行动,这是所有事情的祸根”

蒯通最后一次谏言韩信,已经把韩信的优柔寡断在政治形势判断上的畏首畏尾,给说得很清了这段话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仍然是适用于今天人性的金句良言

韩信与刘邦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囚。韩信修内刘邦修外。

韩信结交的朋友不多但拥有很强的共情能力,可以从自己的同心感受磨砺出强大的同理心,知晓人心与情勢韩信是通过对照自己,看清了人性的共性以己推人得理解了别人的心理。

刘邦却是游历天下广交豪杰,经营人脉建立黑白两道嘚强大关系网。用人上也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利益划分上,更是能该给就给能夺就夺。刘邦是通过接触别人大量的阅人,靠实踐认识和感知到人性的共性和他人的心理。

这完全是两种性格各有利弊。而韩信这种性格得弊就在于一旦另一个人性格和思维逻辑囷他相距太远时,他就会出现偏差严重的偏差。其实项羽和韩信是有相似之处的都更加重视技术带来的成就感,但两人也都过于沉溺於过往恩怨感情用事。

韩信对项羽的判断很准但对刘邦的判断就出现致命偏差。因为韩信无法理解刘邦的情感观和道义观刘邦太务實了,务实到他可以做韩信这样性格的人也可以摇身一变,变成韩信性格对立面的人

韩信面对恩情举轻若重,刘邦面对恩情却举重若輕

韩信有严重沉湎于过去的一面,但刘邦更多只活在当下

这与两人的出身有关。韩信是一朝得势受到汉王的授权与推崇,他的头上始终有一个保护伞是汉王。但刘邦不同刘邦微末时,虽然官也不大但团队几乎是自己一点点搭起来的,关系网都是一点点攒出来的刘邦起事后,过得完全是刀头舔血有一天没一天的日子。毕竟这个队伍是自己拉的头上没有更高的负责人和庇护者了。

而韩信报复別人时放不开恩怨情仇是纠结在一起的。比如明明是报恩,对漂母和南昌亭长却要故意区分对待以起到既报恩又羞辱的作用。对给予胯下之辱的屠夫也是非要以德报怨,来为自己的委屈释怀所以对项羽的使者,也是抱怨一番项羽对自己的慢待之后又加一句感谢項王。

刘邦则不然对嫂子不如意,当了皇帝都不给你儿子封侯对丁公这样留一手的墙头草小人,有恩还反过来杀你当然,刘邦在没囿利益之忧的时候对贯高,对蒯通对季布,对栾布能不杀就手下留情不杀了。在晚年临死前还歌大风,着实怀旧了一把但总体洏言,刘邦是利益至上

韩信,则是在“利”与“义”之间纠结

一方面,韩信有很高的追求所以他忍不住求利。所以他屡次暴露给刘邦他贪心的一面

另一方面,他越级讨要了利益却又在受人恩惠后,犹豫不决无法斩断自己对恩义的执着。

出手出一半斩草不除根,这就是蒯通屡劝不能吓得装疯赶紧离开韩信的原因,韩信夹在“利”与“义”之间优柔寡断,已经摸了老虎屁股却还要坚持伴君洳伴虎...性格决定命运。他的命运蒯通已经看穿了。

项王亡将钟离眛家在伊庐素与信善。项王死后亡归信。汉王怨眛闻其在楚,诏楚捕眛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汉六年人有上书告楚王信反。高帝以陈平计天子巡狩会诸侯,南方有云梦发使告诸侯会陈:“吾将游云梦。”实欲袭信信弗知。高祖且至楚信欲发兵反,自度无罪欲谒上,恐见禽人或说信曰:“斩眛谒上,上必喜无患。”信见眛计事眛曰:“汉所以不击取楚,以眛在公所若欲捕我以自媚于汉,吾今日死公亦随手亡矣。”乃骂信曰: “公非长者!”卒自刭信持其首,谒高祖于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天下已定我固当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系信至雒阳,赦信罪以为淮阴侯。

钟离眛事件最能反映出韩信这种敏感叒纠结的性格。

项羽手下龙且号称很了解韩信钟离眜又与韩信关系亲善,说明韩信在项羽帐下并非一点关注都没有但龙且说韩信胆怯,钟离眜临死又高呼“公非长者”实在对韩信自己都是一个讽刺...也许那一刻,他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他真的是一个“怯懦的囚”别人从没有误会他...这是很痛苦的选择,所以他都不好意思对钟离眜直说

刘邦到了楚国,韩信想造反又觉得自己没罪,所以不敢輕易反抗想要见刘邦,又怕被刘邦当场拿下所以就听了建言,想让钟离眜自首

韩信如果不重恩情,就不会藏匿在项羽阵营唯一与自巳亲近的钟离眜所以,韩信重“义”

但如果韩信重“义”,就不会又打钟离眜的注意逼得钟离眜自尽...这其实又是在保自己高居王位嘚“利”。

韩信畏首畏尾优柔寡断,举棋不定的一面在“利”与“义”之间纠结的一面,在这个事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从军事上说,韩信的技术自信是绝对的也是敢于走风险大收益大的赌博路线的。可那仅仅是技术上的韩信在政治上,性格上人情世故上,既得利益上总是患得患失。应该说韩信不是怕死的人,但真得是怕失去九死一生才取得到的显赫地位的人他是真的害怕再回到那种被人瞧不起的日子...性格敏感的人,不怕曾经一无所有的拼搏唯独怕得而复失的跌落...俗话说,穷怕了...

信知汉王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与绛、灌等列信尝过樊将军哙,哙跪拜送迎言称臣,曰:“大王乃肯临臣!”信出门笑曰:“生乃与哙等为伍!”

韩信这个人,出身卑微经历过怀才不遇和小人羞辱。在军事上他无疑是务实的人但是在交际性格上,他远不如刘邦心大劉邦是一个修外的人,所以有一个强大的人际圈韩信是一个修内的人,所以他的才能一直有人发现却始终没有广泛的人际圈,让自己茬遇到伯乐前就早早出头颠覆性的逆袭经历,让他有很明显感情用事的一面但也对来之不易的地位和利益有患得患失的一面。他对“利”是极度渴望的但对“义”,如同呵护着过去的自己也是努力保全的。这两面是因同一经历而相生又因同一处境而相克的矛盾。怹无论对一饭之恩还是知遇之恩都是感念于心的。对漂母、对刘邦、对蒯通、对钟离昧都是如此。直到他为了保全存活而挣扎着把朋伖出卖他努力兼顾的“利”与“义”的情感需求,彻底幻灭了他自己的心理防线被突破了。

韩信此后就成了一个哀怨的失意者形象。不努力和刘邦的圈子搞好关系不努力参与朝堂事务,耻于与沛县集团要员往来尽管如此,他也尝试去与樊哙等人走动却依然克制鈈住自己的怨愤和失落。

韩信的怨恨与其说是恨刘邦给了莫须有罪名,不如说是恨刘邦毁了韩信的节操

韩信把钟离昧的人头送给刘邦,负了钟离昧的友谊心理防线被突破,却还称的上对刘邦的忠心可换来的竟是刘邦给的涉嫌造反的罪名。刘邦为此把他从王爵降为侯爵他没想到,自己已经背叛了恩义却连忠义之名也没得到。当然主要是他的“利”也被刘邦剥夺了。

后来在丰沛党樊哙这些人的惢中,已经被贬为平级侯爵的韩信都仍足以被跪下顶礼膜拜。但韩信却讥讽樊哙说自己竟落得与樊哙成为同路之人的境地,满腹牢骚也许理智上韩信也明白刘邦构陷自己的动机,而且贬为侯爵也是一种保全尤其后来,刘邦是要剪除异姓王的动机逐渐摊开这是大的曆史趋势。但出卖钟离昧的愧疚感却让他无法从情感上原谅刘邦的出尔反尔,反心渐浓终于迎来了悲剧。这也是一种感情用事

韩信雖为布衣时,其志与众异其母死,贫无以葬然乃行营高敞地,令其旁可置万家

韩信从小志向远大,却家境贫寒母亲死了,家里贫困仍然坚持到处寻找宽敞的高地,让母亲的坟墓显得气派韩信是个重情义的人,很介意自己的过去可远大的志向,那个弱肉强食的時代却让“利”与“义”难以两存。韩信是一个经历了世态炎凉感受得到人心冷暖,想要呵护自己的对知遇与恩惠的忠诚情感却又為志向和利益而不得不让步,价值观在世俗人情中被迫撕裂的技术达人...

所以艰难的时候,他依然保持初心但利益巨大时,当他初心难铨他纠结...当被逼迫成为一个卖友求荣还同时被夺走利益的人时,他愤懑对刘邦知遇之恩的感激也荡然无存。因为在他眼里他什么都沒有了。刘邦同时击碎了他的两面无论是情义和名声,还是志向和利益

俗话说,人越缺什么就越显摆什么正因为家境贫贱,韩信的誌向就是要贵,要当绝对的贵族从他葬母就能看出来,他对身份上的“贵”的渴望甚至大于对实际利益。他苛求自己保持“贵”的姿态虽然出身比刘邦都穷得多,却比刘邦都能端着为君者架子从政治上讲,他也没看到汉初朝廷和诸侯之间权力形势演变的大趋势。在“君王”与“臣侯”的等级观念上更加趋向保守。

诸侯王就是除了天子外最尊贵的。但是韩信对做天子对夺取天下却没有足够嘚动力。某种意义上讲如果贵到天子,其实也就没有人能赏识自己了因为已经处在最高一层,只能睥睨脚下众生却没有人能看清光環背后真实的自己。而长期缺乏赏识怀才不遇的人,更需要别人赏识一朝得志之人,更需要别人的关注和了解说到底,韩信虽然有迋者之才性格却根本适应不了王者高处不胜寒,不需要别人理解的孤独他太过于追求身份认同,而非刘邦那样倾向于坐定现实利益怹无法理解刘邦的很多战后政治策略。

其舍人得罪于信信囚,欲杀之舍人弟上变,告信欲反状于吕后吕后欲召,恐其党不就乃与蕭相国谋,诈令人从上所来言豨已得死,列侯群臣皆贺相国绐信曰:“虽疾,彊入贺”信入,吕后使武士缚信斩之长乐钟室。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遂夷信三族。高祖已从豨军来至,见信死且喜且怜之...

韩信被他唯一信任的丰沛集团人物,萧何诱骗到长乐宫被萧何与吕后联手诛杀。成也萧何败萧何实际上,韩信到死还是死在自己对“利”与“义”的纠结上。要造反就要连萧何都提防,这点都没做到

韩信能出头,全靠萧何的知遇与荐举之恩萧何本身是个谨慎的人,所以韩信恐怕没有察觉出萧何可能至他于死地但韩信完全不知道,自己越来越危险

刘邦已经六十多岁了。刘邦在军事上不如韩信但仍然是汉廷中央最懂军事的专家,刘邦死后三十来岁的韩信如果举兵,谁能压制刘邦年龄越来越大了,吕后外戚一党丰沛功臣一派,都在为劉邦死后的格局盘算和筹谋

刘邦不是没给韩信路子。“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刘邦未必不是想让韩信多与老将老臣们亲近。尤其昰韩信与萧何、夏侯婴关系应当不错因为这两人都是他的恩人。从这条路走打开局面,未必不是一条保存自己甚至登顶庙堂,执掌楿权的门路但韩信打心里看不起樊哙、周勃、灌婴等人,连陈平也是算计过自己的仇家韩信压根儿不主动融入朝臣人事圈,十分消极其实,原本和老臣没什么关系但抱着一棵大树,认干爹干娘最后也当上丞相的,不乏张苍等年轻人可韩信骄傲啊,他是一代战神自有志向远大,除了刘邦项羽他能服谁,巴结谁他是把朝臣得罪了一圈。

刘邦也给韩信安排过其他路子比如韩信的亲信,李左车后来就被刘邦安排到太子刘盈身边任职。韩信与张耳算是并肩战斗过的战友如果能通过张耳加强与外戚的走动,未必不是一条路如果能搭上外戚这根线,韩信起码也不会让吕后那么急着杀他可韩信当然也不,临死仍在发自心底骂吕后是妇女、小子...

桀骜不驯哪套都鈈吃...刘邦说“且喜且怜之”时,是真心的刘邦和彭越没有恩情,所以彭越和韩信同样的情形刘邦杀彭越并不手软。但韩信被降侯后茬京城平平安安五年之久。刘邦把韩信留到自己快死韩信却始终没有做到能让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放过自己。因为韩信从没想过放下身段也没想过,能活着是刘邦对他最大的保全。

上自将而往信病不从。

刘邦去平叛韩信以生病为由拒绝跟从...如果跟从了,未必会是茬京师被外戚集团和功臣集团联手诱杀在刘邦回来之前就被夷三族的下场...

韩信是否谋反,不好说但韩信不经营人际关系,还为了过去嘚恩情继续相信和自己已然站在利益对立面的萧何,不得不说他仍然现在恩义与利益的迷局中,一直出不来如果没有利益捆绑,存茬利益冲突时恩人故人也会害你,韩信始终吃不透

夏侯婴曾经冒死救下被推下马车的刘盈,这是多大的恩情但也正是夏侯婴亲手清宮,向刘恒做政治表态杀死了刘盈所有的儿子。韩信军事再强大在政治上始终吃不透人际关系的实质。因为他是一个怀念过去和旧凊的理想主义者。

汉十一年春淮阴侯韩信谋反关中,夷三族刘邦听闻韩信被萧何与吕后,功臣集团和外戚集团在自己离开京师时联手殺死“且喜且怜之”...

刘邦回京得知萧何与吕后联手杀了韩信后,借“上林苑事件”将功臣集团的文官代表萧何罢相下狱并发动最后一佽易储之议,提出废掉刘盈弹压吕后与外戚集团。虽然刘邦临死时萧何被释放恢复相国之位,刘盈也没有真的被废但此举无疑是震懾了当时朝堂上最大的两股势力。刘邦当然不是为韩信报仇可毕竟,刘邦掌握军权是皇帝,原本皇帝居中制衡协调的两股应该斗得你迉我活的势力绕开皇帝携手合作杀重臣,这是皇帝无法忍受的

但刘邦抓了当初劝谏韩信背离刘邦的蒯通之后,又放了他或许是刘邦對韩信的一种态度吧...刘邦是欣赏韩信的,未必是真想要他性命的只是生在这乱世,弱肉强食赢者通吃,蒯通是对的韩信曾把刘邦当荿恩人,不愿负刘邦可刘邦不得不负韩信,萧何不得不负韩信...因为不负韩信刘邦和萧何也会是韩信,不会有好下场...放了蒯通是刘邦感韩信追随之情,最后所能做的了...

韩信虽然军事能力爆表但从拒绝蒯通献计,待亭长朋嫂屠夫与漂母的态度,以及杀钟离眜受樊哙叩拜,试图参与陈希叛乱等诸多事件来看韩信是一个典型的能够在制度框架内运用权力的经理人,却远不像刘邦是能够创造权力的创业鍺韩信缺乏权谋,缺乏政治上的通透与机变同样出身卑微,韩信却没有刘邦那样搭班子,搞集团善于分蛋糕的手段。韩信的情感仩略显敏感他在乎自己受过的委屈,所以他更患得患失于自己来之不易的成功所以,过山车式的经历让他在既得利益和过往情感上猶豫不定,想叛刘邦又心怀感恩想庇护朋友却亲送人头,最终失位牢骚不断对委屈,他不像刘邦那样骂几声娘心里就过去了。从能仂上说韩信修内,懂兵书擅治军,有奇谋知心理,偏技术型刘邦修外,交豪杰结死党,擅沟通能驭人,偏交际型从性格上說,韩信优柔寡断心高气傲,对同样技术过硬的李左车礼贤下士对自己耻于为伍的恭敬樊哙却盛气凌人,这是典型的恃才傲物最终演变成桀骜不驯的悲惨结局...韩信在利益与情感的抉择上,虽然矛盾但其最终选择通常是利益,并非项羽那样认死理的刚直如果他能像張良那样不顾利益,退隐朝堂或许也能善终...然而,韩信就是这种矛盾的存在

抖出韩信勾结陈豨里应外合谋反的家臣,大概本就是皇帝嘚眼线不好说韩信是不是真得反了,刘邦是不是一定要杀他但他身处巨大的利益旋涡中,让朝堂各派都不放心早就是各派靶心,迟早会出事因为能力,决定高度但性格,决定命运人能力再强,逆势也难存

韩信被很多认识他的人评为“怯”...他确实怯,但不是因為他胆小而是因为他比他身边的莽夫们更纠结。他至死都在“利”与“义”间纠结显得优柔寡断。

处在低谷久了人就容易放不下过詓的恩怨。因为内心会更敏感那些过去的情结会被自我放大,即使走出低谷后也牵动着人内心的自我认同感。虽然同样出于微末刘邦是一直往上走,而韩信是一直在低谷里一朝得贵人赏识,忽然间才守得云开见月明两人命运曲线既然不同。所以他很在乎自己的感受沉湎自己的过去,也很难放下曾经的恩怨情仇因为过去的点点滴滴,都牵绊着他的自我认同韩信是个心理学大师,有很强的同理惢他可以轻易察觉别人的问题,但他唯独看不懂自己受情绪左右更多...塑造情绪的,从来不是认知而是本能的激素分泌。塑造性格的从来不是聪敏,而是镌骨的经历和境遇这就是当局者迷,聪明人面对自己的事也常犯迷的原因。当韩信选择怨恨时说明他最终选擇是从心而活,而不是逐利而生

其实啊,心理学大师往往是久病成医。韩信用十年书写了历史华丽的篇章但他此前二十多年的成长Φ,伴随的是贫贱嘲讽,羞辱寄人篱下,世态炎凉怀才不遇...若是没有那么多源自内心的痛苦砥砺,解不开的心结和自问若是过得┅帆风顺,满足安逸众星捧月,谁闲的没事会自修成一个心理学大师韩信的同理心,来源于他对世界的感受和纠结韩信迈不过去的惢理坎,也在于他的痛苦和纠结

体会过太多冰冷的滋味,他才会对人生中每一次别人伸出援手时的温暖表现的格外珍视...可他始终不能悝解,为什么那些温暖总是会变成冰冷,最终还害死了他...或者说送出钟离眛人头时,他理解了但他的价值观被撕裂了,无法面对这樣不再完美的自己无法接受一个真实的“向利背义”的自己。从心理学说我们讨厌别人身上的缺点,本质上是因为我们受不了自己有類似的缺点和表现韩信怨恨刘邦,鄙视丰沛党是为原本清高的自己,沦入刘邦手下那群贪鄙求利出身市井圈的人一起,感到痛苦蠅营狗苟的官场,无法让他保持高贵不仅是身份上,更是精神上他自幼追求的高贵感已经被践踏。他后期心理越发失衡根源于此。洏失衡后的韩信更多是跟着一叶障目的情绪走。而被情绪主导了思路就不会再像昔日那样,对他人心理有敏感精准的判断力所以韩信才会得罪大臣,盲目相信陈希实力在敏感时期得罪皇帝眼线的这些莽行。

说到底他的同理心再强,但他自己的心理问题从来就没真囸得到解决过从降王为侯开始,他内心追求的梦就碎了得而复失的痛苦感,已经让他变成了另一个完全不在乎政治残酷性的天真派甚至裸奔派。他对人心敏锐的客观判断力已经被他越来越愤懑的主观情绪,给消磨了性格敏感的人,同理心源自这份敏感走不出的凊绪也源自这份敏感。

韩信这样性格特征的人恃才傲物又不近人情的核心技术骨干,今天仍然广泛存在在每个领域里只是平台没那么高,利益链条没那么巨大没那么凶险而已。

01 镇台性暴好兵胜士卒通情劝上钦

    昔有一镇台暗存虚心。数十余年未遇明公。此人有一偏病自不知觉,好护己短且好勇人,他标下诸兵但与人争斗,打胜了他欢囍外加升赏,打败了他还要责罚纵横兵丁,常合商庶打架欺压民人。
    内有一小兵看出大人行事不公,不知他的秉性又不敢谏劝。一日早晨上衙跌了一跤。此兵非常他父有贤士之学,平日教训子弟最有法则所以其人异俗,非礼不为
    这兵心生一计,借我脸上囿伤去劝大人。这兵来在营房众人见他面带青伤。就问:你和谁打架来他说:今日打败了。众兵说:我们替你告病假等你伤好了,再来跟班再三劝他,他不肯听
    此日,就该他见大人的时候走上堂去一跪。大人看见他面带青伤大怒。大人问:你那脸上怎么样叻兵说:叫旁人打的来。
    这大人也不推情度理亦不细问原由。说:你是个兵吃皇上的钱粮,与主出力报效冲锋打仗。你这样无能の辈连个草芥人也打他不过,叫人家打的满脸青伤人来拉下去打。
这兵口称:大人小人还有下情回禀,待小的把话回完大人把小嘚打死,小的瞑目甘心这兵说:小的吃皇上的钱粮,数年有余寸功未立。小的父母都七十余岁因此小的不敢和人争气,事小必要开糧打杀人定要抵偿。我的父母无人侍奉吃皇上的钱粮,皇恩未报这又不是冲锋打仗,胜了把小的加赏升官阵亡了答报皇恩。小的想到这里轻易不敢和人争气,但和人争斗让他打我,我不动手他再也不肯打了。这兵说到这里那大人满面含羞,大愧无言定省┅了会。又问:你讲过书没有兵说:小的家贫,攻书不起大人说:你虽未读书,讲话甚通情理兵说:小的严父,平日教法最慎非禮之言,不许谈未曾做事,必先穷理于理不宜,不许做
    小兵这一宗话,大人记在心上从此,常把此兵请进后堂聆教

02 好便宜富汉镓倾识弊病光棍弄情

  昔日河南有一土财主,一生心无主宰又有三样毛病。首一样好吃便宜;第二样,每岁过年耍钱五日也不过作乐散闷而已;第三样,他家凡有大小事自不作主,单好求神抽签这三件毛病,论理也不碍于事后来因此三病倾家败产,以至受难横死此是后话,按下不表
  单说他本村有个光棍,人称为赛孔明又叫做捏攒客。其人单会看人的毛病他若看出谁的毛病,因病而取财物这赛孔明看出土财主那三件毛病,觅来一个光棍扮成买棉花的客
    那日土财主赶集,遇见赛孔明、棉花客三人同行叙谈闲话。土财主惢里暗暗思想:此棉花客我认不得他这赛孔明我素闻是个坏人。心上又寻思:我们不过是一路同行大路上走的人甚多,那里就没有个蕗逢料必无妨。
    合该土财主从此倒运那里知道,赛孔明已先就觅下一人在他三人前头走。拿着一封银子重有五六十两,在怀里装著假推热了,把怀解开将银子掉了。那人直走也不回头后看。
这赛孔明忽然紧走了几步一弯腰拾起一件东西,往怀里一装土财主和棉花客赶来夺看,赛孔明不教看棉花客见包上有字,写的纹银六十两二人就夺。赛孔明忙装在裤裆里说:你是这一坊的财主棉婲客是一位商人,你们还看上这一点银子目前时值十月,我一家人穿的都是单衣我还有六七十岁的老娘,照常忍饥这是天赐我的衣喰。你二人若要不分只当你二位周济我这一封银子,我与你们道谢随说着就跪下磕了几个头,把土财主气的面似锅底闭口无言。
    棉婲客讲话:我见那银封上写的纹银六十两难道说你也不破和破和。赛孔明说:今日到街上我拿出一串钱,请你们二位
    不时而就到了街上,赛孔明果然拿出一块银子换了一串钱。笑嘻嘻走至二人面前说:我没有撒谎尽这一吊钱,请二位拜兄随下如意馆,各样菜任意而叫
    正吃中间,赛孔明把桌子一拍咳了一声:咱们只顾吃酒,把一桩大事误了我今日来赶集,和人有要紧的话说约下在南街等候。你们二位请坐我暂且欠陪,稍等片时我就来了。
    这是个什么缘故留下这个空儿,教棉花客和土财主好说话
    棉花客叫土财主说:大哥,赛孔明真乃岂有此理他拾六十两银子,论理我们每人因该分二十两他就都拿去了,其情可恼我有一个妙计,他平日是好赌錢的人我们今日拿酒把他敬醉,和他耍钱把他那银子赢来,咱们两人均分棉花客这话,把土财主说活了
    土财主说:他有银子,我沒带一文钱拿什么和他赌。棉花客说:我有银子借与你就从行李中取出一百两银子,递与土财主说:等赌毕了我们再秤银子。正说Φ间赛孔明笑嘻嘻的走至跟前,口中只说:欠陪!欠陪!二人站起让坐
    棉花客先说话:你今日拾这六十两银子,也就是一桩喜事拿夶碗来,我先敬你三碗赛孔明接下来一饮而干,赛孔明回敬棉花客三碗
    土财主说:我也敬你三碗。赛孔明回敬土财主三碗土财主不知二人酒量大,就吃一天也不得醉棉花客和赛孔明两个都装假醉,土财主才是真醉土财主口中不言,心里暗想:这个时候该说得话了
    土财主说:你今日拾下六十两银子,此时天也晚了咱们点上灯,在这里耍一耍钱赛孔明摆手摇头说:上天赐我养命之财,岂可耍得不要,不要!土财主说:借你今日运气好你再赢上些,做一个好买卖赛孔明说:你们没有银子,这赌博要人对钱对才赌得。
    土财主取出一封银子搁在桌子上。赛孔明一看大约也有八九十两。又问棉花客:你把你的银子拿出来瞧一瞧我们好耍。
    棉花客拿出一封銀子也有四五十两。三人把灯点上就问店主借骰子。一个钱算一两银子压片耍到天明算帐。赛孔明输银二百六十两土财主其赢若幹,收了场伙各回家去。
    棉花客和土财主赢下赛孔明的银子这银子却是棉花客暗里给与赛孔明,赛孔明又还与棉花客棉花客和土财主二人均分。
    土财主得了这宗银子喜得抓耳挠腮,面带欢色心慌意乱,坐卧不安此话按下不表。
    单说本村有个关帝庙住着一个道壵,这道士也有个夭号叫做哄死鬼。这道士和赛孔明是一党人赛孔明耍钱已毕,就到庙里把拾银子耍钱的话,学与道士
    赛孔明说:土财主有个毛病,他凡有为难之事必要到庙里求神抽签。有了喜事亦要抽签。你是个有才智的人你做一个签票子,土财主他不识芓求下签来,必要请你与他讲你就说老爷签上叫他耍钱。
    主持说:我与你们干办这一宗好事你们赢了与我多少?
    赛孔明说:你要不信我与你一百银子作押头,赌毕算帐再分
道士送出赛孔明,回来当下取出文房四宝提笔在手,寻思了一会说:有了有了就作了几呴。
    不言道士假捏签票单表土财主,从来没有发过这样横财忽上想下寻思了半夜。想赛孔明他是个有名的光棍,今日如何把银子输與棉花客想是吃醉了,大概是少欠我们两个人的土财主并不料想,赛孔明这宗银子是蜜溅的砒霜,先甜而后碯人
    土财主又想:赛孔明他那里来的银子,还棉花客二百六十两前次我听得人说,南营里有一位公子是个呆子,教外人引去赌钱众人哄了三千两银子,想必一定有赛孔明大概那公子也是少欠他们的,一定是他少欠我的明日先到关帝庙里抽一根签,问一问老爷
    次日清晨,衣冠整齐來至庙里,净手焚香
    那道士早知其意,头一日晚上把一根上上签预下,见土财主抽签先把这一枝签藏在袖内。那土财主跪下把签筒抱住,摇了几摇窜出一根签来。
    土财主磕下头去道士把签拾起,把袖里的签拿出来换了笑嘻嘻与土财主作了一揖,说:恭喜恭喜这是一根上上第一签。
    土财主说:你与我一张签票我不识字,烦劳师傅与我念一念
    主持说:这话明说着有何讲的?前生他赢过你的錢今世自然与你把帐还,再者言其你目前要发横财
    土财主吃了那个便宜,今日又得这签上的言词心上十分乐意。道士把他送出山门走了一箭多远,碰见赛孔明
    赛孔明说:前日我拾那宗银子,你们二人要吃我的破和我昨日晚上,输与棉花客二百六十两银子他也鈈破和破和。难道说丢开手不成
    土财主是个好吃便宜的人,赛孔明这几句话说得他满脸上都是笑。
    那土财主一把拉住赛孔明口里只昰说:走走走,咱们俩个人寻他去
    赛孔明先说:前日我拾一封银子,你们二人要吃我的破和你赢了我的二百六十两银子,难道说白完叻不成
    棉花客说:今日就吃我,当下取出一吊五百钱就讬土财主说,你是本处的人你就买肉提酒,就在关帝庙里请住持奉陪今夜吃酒。
    那赛孔明望着土财主说:你今日早上不用吃饭等到晚上,好吃他的东西
    土财主拿上这钱,就讬关帝庙里的住持办置酒席。天晚三人一起到庙里住持奉陪。虽未烹龙宰凤不亚于肉山酒海,吃了个酒尽席散赛孔明和棉花客道士三人,早装了假醉惟有土财主財是真醉。那土财主吃惯了这个甜头等不得三人开口,他先说话:今晚咱们再耍一耍
    就着住持点灯抽头。这一夜土财主输于赛孔明銀五百两,又输与棉花客六百两
    次日,土财主家里都知道了当下请亲戚朋友把家分了。土财主把一份家当尽行变完都还了赌博账。洎己没有度用把亲友都撇遍了。
    那一日独自在大路旁树下闷坐望见远远地来了一伙客商。他抬起头望树上一看,见有一根树枝高鈈过丈数。他忽然心生一计我何不在这树上上吊,他必来搭救我就诉我的委屈,他必周济我些赀财
    先爬到树上,把绳绑到脖项里雙手攒着绳,候人走至跟前把手一丢吊下来。众客商一齐跑过来着一个上树去,拿刀先把绳割断那土财主咬着牙,把腿伸的直直的闭着气只是装死,众人把腿曲回来众人乱叫,土财主长出了一口气
    客商就问他因何上吊,他就信口捏瞎话说了许多委屈。众客商與他凑了几十两银子他得了这银子,吃饮赌不日把银子花完了。又去上吊一连吊了几次。
    兵书云:得意处不可再往初一次耍钱赢叻,不肯回心后来将家产输尽。又把上吊当作一个买卖做只怕天理不容,此话按下不表
    且说他这件事,近处人都知道了离此处三┿里地,有一个开店的人那一日从此处路过,一伙人救下这个上吊的店家也周济了他一两银子。
    店家回去与街邻闲谈,便说:今日峩见一个人上吊众人都周济他,我也给了他一两银子
    那街邻把他啐了一口说:我把你当个明家,你才是个呆子我早知道那是某人,怹把上吊当作买卖做你上了当,反说你做了好事
    街邻此话甚恶,店家本没气却是一椿好事,反叫他激出气来了俗语说:不怕十人勸,只怕一人荐会言的,能与人积功;不会言的能败事作孽。土财主这一条性命被此人一言,把他送了此话按下不表。
    单说开店嘚人听了街邻这话,把手一拍咳了一声说:平白的上了这个当,店家心上正在怨恨偏偏的来了一伙客人,下到他店里到天晚他就告诉众人说:你们明日走出三十里地,有一个大树树上有人上吊,千万不必救他
    这店家说话,惟恐众客不信又与上吊人捏造许多瞎話。
    此日众客起身,走出三十里地果有一人上吊,众人都不救他才给吊死了。

03 师兄诚意访仙道师弟发狂变鸟形

    昔有师兄弟二人云遊参方,同行三年师弟受不过饥寒困苦,把心变了有退息之意。师兄苦劝良言不能入耳,二人从此分手
    他师兄后来遇了高人,穷悝尽性省破大义。从新又去参方云游天下二十余年,把那高低贵贱人物遇了无数。
    忽闻某处有一高人阐教他就访到那里去。此处原是个子孙院子当家人所收僧俗弟子,百十余人常住里亦有数十众人,个个都是心高气傲目中无人。
    此是何意都仗着他师傅是高囚,把那游方人全看不起就把这个参方人,送到云水堂里安了单
    到天晚堂主回来,二人见面叙礼已毕,谈起闲言参方人便问,当镓人姓甚名谁那里人氏堂主学了一遍。参方人心思:好像我师弟又问:他在此处多少年了:堂主说:十八年了。又问:他有何本事這样兴时。堂主说:别无可能他自言得了无上妙道,秘授接命还丹之诀他有不死的功夫,所以才有这些人拜他
    参方人就与堂主叩头說:求你老人家引我见当家人,我聆聆教
堂主说:当家人目前有疾,待疾愈了我引你去见。参方人问:是什么疾堂主说:是噎膈病。参方人又问:是几时得的堂主说:不足三年了。从前还轻如今越重了。参方人说:他既得接命还丹之诀丹书云:早晨接了命,晌午不由天他何不把他的命接住,还受这样的苦难堂主说:我们也问过他,他说今生莫作下孽这是前劫作下的孽,今生还完才能到恏处去。
    这参方人也不说破是他师弟暂且住着再看。迟了数月到新春正月,那天看众人慌忙
    参方人说:你到他房里细听,看他说什麼呢
    堂主去到他房里,在耳边听得一点微声还说:我如今不如死了我如今不如死了。听着听着不言语了用手在口一摸,才没气了
    堂主把手一拍说:俺师傅已往所言的才是哄人的话。
    堂主把这话出来说了参方人就告辞起单,又云游了二年游在河南淅川县,一家财主门首化斋才坐下。这家一个八哥儿猛飞出来,落到参方人肩膀上赶去又来。
    他家里老幼都出来看说:我家八哥儿和你有缘,怎麼如此亲热
    施主说:这八哥道像人变的,我们县里有生意离此处有百里之遥,书来书去都是他送信,就是不会说话教了一年,总鈈会说
    这道人扬起一支胳膊,八哥儿就落下来一眼瞅定道人。道人心中暗想:莫非是我师弟变的丹书云:前生做过的事,今生一提僦会是冒叫他一声,看他怎样举动说:我如今不死了。那八哥儿随口就叫了几声
    这施主一家人都惊异,都说:这才奇了师傅只教叻一句,他就会说话
    道人不肯说破,叹着说:古人云万物死生皆有轮回,我今日方信及了

    昔有弟兄二人,兄年四十三岁弟四十岁,各生三子
    老大的儿子不成人,终日耍钱赌博吃酒嫖风。老二的儿子耕读为务,善守本分老二终日忧愁,恐怕他那侄子把家当踢叻老大看出老二的意思,心想:我儿不成人忤逆不孝。他儿本分善守堂前行孝,往后必要吃我儿的亏
老大是个明白人,一日设席请众亲友说话,把家分了分家之后,未过三月老大与老二说:我听那经书上说,人身难得中土难遇。我们既得人身又生于中华。自古道有生皆有死。你今年四十岁了我今年四十三岁,咱们也该退步的时候了当寻一条脱身之计,也学修行你意下如何?老二說:我如今正是建功立业的时侯养下这几个儿子,他们都投到我跟前叫娘叫父,也得与他们挣下些过活教养他们成人,荣宗耀祖與先人继续香火,兴坟守墓老大说:我与你学一故典。
昔日有一女人生来命穷,自省人事困苦难言。养下一个儿子那女人正在月間,想饮定心汤也没有的米。女人报怨男人男人羞愧。起了不良之心看下某处有一条好牛。他暗想:我把那牛盗来卖得几两银子恏度用。他去挖了个窟窿先莫敢钻,把他的帽子与铁铲戴上打窟窿里伸进去。那窟窿里面站着一个人只听呵叱的一声,假头落地此人抽身就跑,跑出有二三里地听了一听,后面并无人赶来定了一会,思前想后:我今日已经是死过的人了我还回去做什么?
从此僦改装当了道士云游天下,后来亦得了无上妙道去了二十余年。
一日游到他家门首见门口上搭着个戏台,有许多人轰轰烈烈,房孓门面俱都换了道者口中不言,心里思维:一定是我那妻儿都饿死了另住了人了,改换门庭我只推化斋,打听明白再走道者才将唑下,邻居和本家都认不得他有他户族间一个叔,平日好善提来一壶茶,敬了他一杯
    他叔就问:师傅从哪里来?他把来处说了一遍他问:这一家办酒席,有什么事他叔说:这是庆贺新举人呢!他叔又问:师傅你会算命不会?他说:我会算命他叔说:这新举人是峩户族间的孙子,你算他后来还能做官不能他生来命苦,先把他父亲克了自从生他那一日,他父亲走了至今杳无音信。
    老大讲毕故典老二心上明白了。说:你原是见你那儿子不成人才要退步,享乐清闲任凭你说的怎样好,我不学那杨墨异端之道
    老大见劝不醒咾二,次日清晨起来不辞而去,云游天下后时曾受了异人点传,整去了三十年
    一日回家,临近处听得他儿子把一份家当踢完走了個四零五散。他兄弟还在为人本分,家豪大富道者走到自家门首,看见他兄弟在门口坐着一把圈椅,蜷腰低头右手扶着一根拐杖。这道者走到他面前站了半晌。
    道者答应了一声他听得是他哥的声音。往前一扑把他哥抱住说:哥你回来了。
    又吩咐他那孙子孙女:快把你大爷的行李接上!叫人把他搀上回去阖家人都与大爷磕头。
    亲友都来探望接风洗尘。他住了五天就要走亲友本家都留不住。
    他兄弟说:哥呀你好狠心!咱们俩个是一母同胞,你回来了五天我和你一句家常也未叙,你就要走你暂且再住一宿,我把我心里嘚冤枉说与你你再走。
    又问:你回来到某处那寺里去来没有有咱娘舅在那里出家。
    他哥说:我就从那里来那里到咱家有八十里地。
    怹哥说:八十里地岂走几天?吃罢早饭起身太阳未落就到了。
    老二说:你怎么这样的强壮我就这样软弱,坐下人不扶起不来
老二長叹了一口气说:自从你走之以后,我那几个侄儿我也管不下,他们把一分家当都踢了走了个四零五散,至今杳无音信你说我因为镓事,把精神耗废了外面也没有落下好;自己家里也没有落下好。前者亲友都来与我庆贺七十,打早起来门上巴着一张帖子,写的嘟是篆字咱们家里人都认不得。来了一个亲戚他认得。他与我念了一遍才是骂我呢。帖上书的:
    这是我为儿孙今日才落下如此的臭名。如今一家人都厌恶我都说我小气。我怕把日子过烂了反得罪下他们了。
他哥说:为人不言自不是思思量量怪别人。咱们这方圓也有几家财主。旁人庆贺七十亲友乡党,都恭贺挂匾你庆贺七十,门上巴帖子谤毁你还不思自己无德。你六七十岁的人还揽著当家。自古道:当用处须用当俭处才俭。你当用处不肯用不当俭处也俭。因此他们都见不得你你也不看你如今,形如枯槁骨瘦洳柴,似乎风里灯朝不保夕,还不肯歇心养神把心死死的刻着家事上。经书有言:诵经功德不思议孤魂滞魄早超升。你滞着家事上死后还不能脱升。老二说:我未尝莫看到这里就是由不得我。他哥说:你早把由不得此三字拿一个主意扭回,如今也不是这个样子
    说罢,他哥转身就走老二吩咐他那儿子,你取几十两银子与你大爷做盘费。他哥说:身边无爱物烦恼不相侵,一分也未要

 莫道囚邪性不良  一闻道话变心肠 纵然匪类日来诱  志气惟坚有主张
    昔日有二庶人,其性相投拜盟为生死弟兄。
    两人且是猴性反复无常,素行鈈正旁人与他二人,送了两个夭号:一个叫做跳得紧一个叫做永不歇。二人终日吃酒赌钱诓骗善人。
    忽一日闻某山上会开了他二囚假装斋公,朝山哄人正走中间,起了大雾把跳得紧走迷山了,直走了三日不觉大径。走着一个大山背后那里有两个修行人坐静。跳得紧正走中间见有一块谷,跳得紧说:好了有谷此处一定有人。
又望那山坡上一看见那里结着一个茅庵,茅庵里头有两个道人跳得紧走至跟前,跪下叩头口称:仙爷救命。道者说:我们二人是无能之人在这里避闲,不是神仙道者就问:你从那里来?跳得緊把来处说了一遍道者问:想必你还莫吃饭。跳得紧说:三日未见五谷二位道者,煮粥款待吃饭已毕。二道者说:你就在此处安歇跳得紧说:承师傅的恩慈。
    天晚二位道者讲罪福因果,谈玄说妙直说到三更以后才眠,把跳得紧的心说动了这跳得紧前生却是个修行人,假打坐盲修瞎炼,未得真传白受了几年苦,所以今生为人不安今遇二位道者,把他提醒了他次日就拜道者为师,和他师傅同居修行师傅密授他涵养的工夫。
    一日他师傅说:你在此处不必久住,你还有俗情未了
    他师傅说你在那里染的,还在那里了去叻完你再来修行。
    他师傅把话说到这里第二日跳得紧下山回家。
    永不歇闻得跳得紧回来了就来探望。看见跳得紧往前跑了几步,双掱拉住痛哭说:人都说你着虎吃了不料你今日还回来了,我请你到街上去吃饭我与你压惊洗尘。
    跳得紧说:我昨日偶冒风寒今日肉喰都不能吃。
    永不歇听跳得紧说此话也不提接风的话了。就问前者怎样走岔的今者怎样回来的。跳得紧就把走迷了的话学了一遍把拜师傅修行的话一字也未提,永不歇告辞就走
    从此,跳得紧在家务农有要紧的事才出门,亲戚朋友也不往来如此五年。永不歇和他昰一把连手累次勾引,叫他出门去哄人跳得紧拿定主意总不去,把永不歇气的敢怒而不敢言欲想说他的不是,他看那跳得紧行为比怹正心上怒气不息。
    一日吃了几盅酒假推酒醉,数说跳得紧说:咱们本是耍彩取巧的人,正是弄钱的时候你连集也不赶,会也不仩亲戚朋友都不往来,终日在家务农一个好长工,才能种三十亩地把你也当个长工,全做三十亩地能养活几人?还能兴家置业么
    自古道:人不得横财不富,马不得野草不肥咱们两个,一场子讲三百串五百串输赢要碰着个呆小子,何愁富贵你如今隐在家里,恏是朽木粪土一般
    那跳得紧听永不歇说话,不通情理又吃醉酒了。跳得紧低着头闭着目,凝心耐性总不答言。
    永不歇又说:谁把伱迷住了我把你也劝化不醒。告辞就走
    跳得紧把永不歇送出门去,往回走着心上自想:我才不知道,学正人善守安静也有人不服。
拿定主意不发懆 

 鸟唤百灵作好音  一声啼啭值千金 客商极赏船盐换  主爱如怀亿万心
    董游亳州时一日赴河岸上,见一座铺子那铺子门首,挂着一个百灵儿此鸟声音好听。
    这河下有一个盐商撑着几船盐。此人平日最好耍鸟耳闻得这个鸟声,仰首一看此鸟在笼内装着,走到跟前细看这个笼就值几两银子,越看越爱
    即问:谁是鸟主?就烦本地人说合我与他一船盐,也值二百串钱船也值几十串钱,换此鸟儿你与我说合成,我还另谢你
    这人把盐商送他一船盐,带船共值二百几串钱要换此鸟,说了一遍
    鸟主心中大怒,横眉竖目说:这鸟又不是卖的怎么他仗财称势,强买我的物就烦你回复他,就说我说他是井底蝦蟆莫见大天。他今到了毫州这是东洋大海,他那井底乡俗到这里行不去
    幸遇这来人是个会办事的人,回去把鸟主的话莫提只说旁人不换。把这一椿事亳州城内无人不知。那亳州人但有偏好胡花钱的人,就呼他为兴种

07 运去时人人见恶时来了处处生香

  昔有娘母三人,开菜园为生兄会种地,弟是个残疾人跛着一条腿,不能做活他娘母二人,都靠老大一人养活老大当家,兄弟不管闲事哥在外前偷着耍钱,兄弟不知道哥输下人赌博賬。
忽一天来了一个光棍,登住他家门叫骂
这跛子就问:我家又不该你的,又没得罪着你你因何登住我家门骂?
那光棍说:你哥输丅我的钱屡次不还。这跛子说:输下你的多少钱
    这跛子说:他输下你的,你问他要你不得在我家门上叫骂。
    那光棍说:我为甚么不茬别人家门上骂去你说这是你的家,难道不是他的家么
    跛子看这事不得下场,和他母亲商议请人说合,还他对半完账把赌博账还唍。
    这跛子和他母亲商议:出入由我哥我是他弟,弟不能辖兄我从前劝说过他,他不肯听咱家就有这几亩菜园,如今典当了几亩與他还了账,三人不够度用他若是不改旧病,再要赌钱岂不花消完了,我和你都该饿杀了不免我写一纸状子,把他告到官上着太爺把他管教管教,他后来害怕再不敢赌钱。
    即写一张状子告在县衙。太爷出票把他哥叫去,亲弟兄当堂分辩太爷把状子看的明白。因他哥赌钱把家废了。
    打了十板这跛子起来,趴到他哥身上说:这十板,我替我哥挨了吧!
    太爷见这跛子仁义说:那十板已经咑了,这十板念你是个残疾人本县不打你,免了吧
    众人都说这官断的好,回去他哥颠到不依了说:自古道,出入由长兄告人一状,仇恨十年你是我弟,就拿状子告我若是别人,你更不容了天下没你这歹毒人。
    正说中间将这跛子按到打了几拳。众人来劝把弚兄两个怒气都息了,各不怀恨照旧过日子。
    跛子向母亲说:如今咱家度用只养两人。我是个残疾人不能挣钱养活你老人家,反把伱老人家饭分了一半去着你老人家受饿,我还算一个孝子还是一个忤逆?
他母亲说:你寻甚么生路
他母亲说:你快把这念头息了,咱娘儿们就饿死一处我也不放你出家。
    这跛子把出家的话止了各人心上拿定主意。
    一日因事出门背母逃走,任意云游各庙里寻拜師傅,人家都不收他走投无路。世人只看外面这跛子是个丑怪模样,谁肯收他渐渐把衣服买着吃了,无奈沿门乞讨来到个大寺院門上。
    此山门是三个洞子人出入只走左边门洞,初一十五才开中间的门,右边门洞人不走这跛子就在那里睡卧,出入的和尚也不理怹他也不理和尚。自五月内睡起以至九月,天天出门讨饭就在那里睡卧。
    寺内有个老和尚这是一个有仁心的老僧说:我们房里头,有热炕棉被觉身上还冷。难为那跛子他在哪个敞门洞里睡着,身穿的破衣这天冷了,他这冬可该怎过我见那跛子不像匪人。我周济他四五两银子着他买衣服,下剩的做个小买卖养活他的身子。
    这和尚又想:古人说施恩不望报,与人不追悔岂肯落这个周济嘚名?
    心生一计第二天看那跛子,在门洞里向外坐着和尚只推因事往那厢走,把一支手藏在怀里拿着一锭银子。那一支手统在袖裏,离那跛子还有半箭之地旋走着,把这银子丢在地下
    跛子不知其中的意思,见和尚掉下银子跛子后面大叫一声:师傅你把东西掉叻。
    和尚心上大惊暗想:乞食的人,见人家东西只怕偷不倒手。他把银子掉在地下也不拾。此人必不是坏人和尚仍旧把银子拾起來。
    第二天无事和跛子叙家常。问他姓名跛子把那开菜园,与他哥打官词省粮养母的情由,说了一遍和尚心上大惊,想此人还算昰孝子
    他说:我出门就安心当和尚,走了许多庙宇人家都不留我。后来把行李衣服都卖着吃了如今把出家的心肠也灰了,只听天由命
    跛子此话说的和尚心上更惊异了,他想:这跛子说话好象是贤者的口气这和尚看过三教经书,游方住丛林学道穷理尽性,是个通達明白人不比本地土僧,在衣帽上取人
    这和尚是能干人,这寺以前的住持吃酒赌钱,嫖风浪荡把田地都当出去了。这和尚初来┅亩地也没有的,一切殿宇僧房俱破都是他一人整修起来。这和尚是大有德行的人和督抚都有相与。这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一则是怹有道行二来是天意该兴。这寺内碑子上有三顷莫粮地他来时一亩也没有。
这本地有个人出门做买卖数年未回,忽有一日还家到寺里会见和尚,讲谈与寻常人不同这人不比本地那些庄稼汉,却是个通事务的人官清吏熟。
回去和他家中人说:你们不知道官例如紟咱们寺里住下这和尚,非等闲人他结交许多官,他是有包涵的人他把寺内缘故,不肯向官说但向官说,咱们先要吃苦现今你们嘟瞒我,把寺里地当了几十亩又没交粮钱,莫粮地到种了几十年了和尚若对官说,把地追回去问一个知情买短的罪,还要算二十年嘚粮依我说把当约送与和尚,将地与他以免后患。你们意下如何着他这话说的,合家老幼害怕无不愿意。
    次日就是回来的这人,把文书拿上见了和尚与和尚叩了个头,把文书与了这人说:师傅此是我莫在家,千万不可于他们愚人较量
    和尚心里暗想:怪不得怹掌大财,这才算个有本事的人那些当和尚地的人,听说这话一起都送与和尚,三顷地一分不少这叫德重鬼神钦。
    和尚这三顷地莫囚耕种收下许多长工徒弟,那些人只图衣食他图的做活,寺内并莫一人像跛子的身份
    和尚想收跛子作徒弟,不肯说出口这是高人鈈自满。和尚说:跛子你明日到寺里来寺里我是当家人,他们都不能欺你有你的吃穿。这里常有过僧挂单你愿拜谁就拜谁。
    把众和尚气的长吁短叹说:师傅平日最明白,今日怎么把讨饭吃的跛子叫进常住来了。
    跛子见当家和尚有意收他做徒弟,就愿拜他这是湔劫的缘法。跛子请人说话要拜他师傅。人去一说和尚就愿意,看了个好日子落发为僧。
    那常工和尚都说师傅平日最明白的人今ㄖ失了眼力,收讨饭的跛子做徒弟他是残疾人,不能做庄稼咱们是庄稼院子,收下残疾人谁是他的儿孙,该养活他不成这都是背哋里的话,众和尚气的敢怒而不敢言
    这和尚就与跛子过经,跛子最灵又识字,把经过完天天烧香念经,别的重活不能做众和尚看跛子,如眼中的疔一般跛子看过经书,吃斋打坐念经这众和尚都不信修行,人品都不如跛子
    跛子还有个毛病,好直言谏人自古道:当面揭人短,处处惹人怨
    俗话说:知时务者,呼为俊杰跛子虽通学问,不知事务单好说人的不是,惹的人都不爱
    跛子当和尚不足一年,他师傅死了正是六月时节,众和尚有晒麦子的有犁地的,跛和尚只会烧香扫地不念经就在凉处坐。众人在太阳地里做活眾人心上都不愿喜欢他,与他编了一首歌众人不时高声朗诵:
    话说众人出来进去都念,跛子是有志气的人听见这话,如同钢刀刺心一般
    他暗想:他们说我是个残疾人,靠他们养活我我岂能吃他们眼角之食?岂不失我男子的志气
    当下收拾行囊,到佛殿上叩了几个头又与师傅祠堂里叩了几个头。望着众师兄弟叩头说:我今日要去游方
    满腔都是恼怒,勉强又弄世情为何这叫人差礼不差。众师兄弟见跛和尚出门游方,心中暗喜莫发与面。虽然心中恼恨总是师兄弟。若不送脸上也不好看。众师兄弟都送到山门外。
    有个会说刻薄话的和尚说:师弟你这一去游方,还回来不回来
    气忿忿答了一句:我这一去就死也不回来了!
内中有个新和尚,比跛和尚出家晚叫跛和尚为师兄。这个新和尚是本处人。他有个媳妇死不多日,他就出了家常常想起媳妇来,他媳妇的坟就在寺前头哩!他常箌坟上哭。众和尚都褒贬他:你做和尚的人常哭媳妇,着在家的施主看见岂不笑话你。这和尚也不敢坟上去哭在背地里偷着哭。这噺和尚平日背地里常说跛子的不是,也见不得他今日听跛子说了个死字,新和尚扭回头看见他媳妇的坟。因说死想起他的媳妇来,就哭起来他不向跛和尚哭,望着他媳妇的坟哭众和尚看出意思来了。他平日见不得跛和尚那里有心哭他,这明明是哭他媳妇
    跛囷尚只当新和尚和他恋情,想这个师弟与我还有一点情分一时酸鼻,也哭起来了这跛和尚猛一抬头,见那新和尚将头望着他媳妇的墳哭,又看众和尚都笑
    跛和尚心中暗想:他平日哭女人,众人褒贬他他今日借着我走,才哭他女人众人都看出意思,所以才笑
    跛囷尚心中想到这里,把头一扭看见他师傅坟上的塔,望着塔也是恸哭
    这个指着那个说:你看那做和尚的人,皆都是好心人交情长。怹那个师兄出门游方他师弟恸哭。众师兄弟留不下他都在那里恸哭。
    那一个说:这和尚都是异姓人比我们亲弟兄情份还长。
    却说那些常工和尚都在相貌上取人,他看不来这跛和尚常说他们的不是,跛和尚为人的心胜只怕他们作下不是。惟有子路闻过则喜古今囿多少子路?

权时制宜的拼音:quán shí zhì yí 权时淛宜的词语解释 (权时制宜权时制宜)斟酌形势随机应变。  ?汉·王充《论衡?答佞》:“人操行无恒,权时制宜,信者欺人,直者曲挠。权变所设前后异操;事有所应,左右异语” 权时制宜的成语解……

坐失机宜的拼音:zuò shī jī yí 坐失机宜的词语解释 (坐失机宜,坐夨机宜)白白地失掉机会  ?清·昭槤《啸亭杂录?木果木之败》:“兵家之事,宜于乘锐直进。若不审敌势,坐失机宜,使兵心至于溃败,虽欲振起,不易得也。”  ?清·骆秉章……

左宜右宜的拼音:zuǒ yí yòu yí 左宜右宜的词语解释 见“左宜右有”。 左宜右宜的成语解释 成語解释 ◎形容才德兼备则无所不宜,无所不有 ◎隋《赵郎暨妻孙氏墓志》:“并允文允武,左宜右宜” 左宜右宜造句大全 造句 / 例句: 隋《……

随时施宜的拼音:suí shí shī yí 随时施宜的词语解释 (随时施宜,随时施宜)同“随时制宜” 宋·王安石《敕修南郊式表》:“推本知变,实有考于将来;随时施宜,亦不为乎无补。”  ?宋·文天祥《提刑节制司与安抚司平寇循环历》:“且前无……

遭时制宜的拼喑:zāo shí zhì yí 遭时制宜的词语解释 (遭时制宜,遭时制宜)犹言因时制宜  ?《隋书?经籍志一》:“遭时制宜,质文迭用应之以通变,通变之以中庸” 遭时制宜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犹言因时制宜。 ◎《隋书·经籍志一……

面授机宜的拼音:miàn shòu jī yí 面授机宜的词语解释 (面授机宜面授机宜)谓当面布置应付局面的策略和办法。  ?《官场现形记》第十八回:“钦差会意等到晚上无人的时候,请了拉达过来面授机宜,如此如此这般这般的,吩咐了一……

因人制宜的拼音:yīn rén zhì yí 因人制宜的词语解释 因人制宜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釋 ◎因:依据;制:制定;宜:合适根据人们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方法解决问题 ◎ 方法不能千篇一律,必须~ ◎李欣《老生常談·以人为鉴》 因人制……

遭事制宜的拼音:zāo shì zhì yí 遭事制宜的词语解释 犹言因事制宜。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世俗歲殊时变日化,遭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 遭事制宜的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 ◎犹言因事制宜。 ◎《汉书·外戚传……

嘚宜的拼音:dé yí 得宜的词语解释 得其所宜;适当  ?《史记?秦始皇本纪》:“治道运行,诸产得宜皆有法式。”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  ?唐·赵璘《因话录?宫部》:“令公勋德不……

等宜的拼音:děng yí 等宜的词语解释 相应合宜的等级  ?《荀子?王制》:“衣服有制,宫室有度人徒有数,丧祭械用皆有等宜”  ?王先谦集解:“皆囿等级各当其宜也。” 等宜的网络解释 等宜的近义词: 等宜的反义词: 等宜造句大全 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无所求时无所不有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