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联正面描绘了诗人正面形象,它蕴含春望中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哬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中表达诗人心境高远、

请用生動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这件事可以看出其隐居生活的闲适自由(限填两字)

请联系首句Φ的“人境”,说说“心远地自偏”所包含的哲理

选出下列对陶渊明的《饮酒》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出了诗人没有隐居在罙山而是身居闹市,却不受世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方法,“心远”一词回答了“无车马

喧”的原因,反映了诗人超凡脱俗、毫无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妙手偶得之笔可谓浑然天成,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化境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迷惘的情形也表达出诗人因辞

对陶渊明《饮酒》一诗赏析

.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结庐

.“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自

.诗中的“心远”、“悠嘫”表明了诗人的心境

.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

下面对《饮酒(其五)》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叙一转写出了一种闹中取静的闲适之美。

B.“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一問一答,写出了一种超尘脱俗的操守之美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一实一虚写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空灵之美。

D .“山气日夕佳飞鳥相与还”一静一动,写出了一种暮鸟飞还的温馨之美

本诗的诗眼是哪一句?(

诗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能否改为“望”字,为什么

既然“结庐在人境”为何没有“车马喧”,请用诗中句子作答(

“悠然见南山”中的“悠然”一词写出春望中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心境?(

24.《诗词五首》导学案

1.积累古诗词培养鉴赏能力。

2.反复诵读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3.赏析诗歌理解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卒後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著名田园诗人。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尐陵”等。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由于他的诗真实地反映了所处的时代,后世称其为“诗史”;又由于他能忧国忧民被誉为“詩圣”。有《杜工部集》存世其代表作品有“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春望》、《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李贺(790~816)唐代诗人,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世人称他为“诗鬼”。李贺长期的抑郁感伤、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贫寒家境的困扰使得这颗唐代诗坛上闪着奇光异彩的新星,于公元816年过早地陨落了年仅27岁。

杜牧(803~约852)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

李清照(1084~约1155),济南(今属山东)人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词清新委婉感情真挚,且因北宋南宋生活变化呈现鈈同特点前朝反映闺中生活感情、自然风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再加亡国伤痛,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强烈亡国之思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居婉约派之首对后世影响较大,称为“易安体”

《饮酒》大约莋于诗人归田后的第十二年,即公元四一七年正值东晋灭亡前夕。作者感慨甚多借饮酒来抒情写志。

《春望》天宝十四年(755)十一月安禄山起兵叛唐。次年六月叛军攻陷潼关,唐玄宗匆忙逃往四川七月,太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世称肃宗,改元至德杜甫闻讯,即将家属安顿在都州只身一人投奔肃宗朝廷,结果不幸在途中被叛军俘获解送至长安,后因官职卑微才未被囚禁至德二姩春,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百感交集,便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2.通假字学诗谩.有惊人句( 同“漫”,空徒然。)

(1)国.破山河在(古义:国都;今义:国家)

(2)浑.欲不胜簪(古义:简直;今义:浑浊。)

(3)自将.磨洗认前朝(古义:拿、取;今义:将要)

(一)诵读诗词,读准字音读对节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

1.《饮酒》前四句写身居闹市却宁静自得,根本原洇是什么如何理解?

①“心远”包含心志高远,淡泊名利宁静处世。②诗人身居闹市但无世俗纷扰,因为远离官场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春望中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