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虎式坦克为什么优于IS

is-2是中国吗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is-2是前苏联在二战后期开发的坦克。
IS-2重型坦克苏联二战后期开发的重型坦克。日,命名为S-2重型坦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D-25 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以及穿甲高爆弹。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有着优秀的装甲防护性,其早期型装甲厚度比虎式坦克略厚,后期改进型接近虎王,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其火力优于德军虎式坦克,迫使德军推出火力更加凶猛的虎王。中文名IS-2外文名ИС-2类
型重型坦克生产年份国
家苏联1基本信息编辑IS系列重...
is-2不是中国的相关信息,is-2是前苏联在二战后期开发的坦克。
IS-2重型坦克苏联二战后期开发的重型坦克。日,命名为S-2重型坦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分别采用铸造和焊接结构。IS-2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D-25 122mm火炮,火炮身管长为43倍口径,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以及穿甲高爆弹。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有着优秀的装甲防护性,其早期型装甲厚度比虎式坦克略厚,后期改进型接近虎王,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连同改进型IS-2M共生产3854辆()。其火力优于德军虎式坦克,迫使德军推出火力更加凶猛的虎王。中文名IS-2外文名ИС-2类
型重型坦克生产年份国
家苏联1基本信息编辑IS系列重型坦克是以苏联武装力量最高统帅约瑟夫·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IS(或JS,俄文翻译成英文的问题,此处取IS,俄文ИС)就是JOSEPH·STALIN(ИОСИФ·СТАЛИН)的字头。苏联获悉德国新型“虎”式坦克的存在后,在KV-85重型坦克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由SKB-2设计局(当时位于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ChKZ/No.100)开发出一种拥有强大火力和厚重装甲的新式重型坦克,战争期间共发展了3个型号:IS-1、IS-2、IS-3。IS系列重型坦克的炮塔和车体分别采用铸造钢结构和轧钢焊接结构,配备4名乘员。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构”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苏联后来的T-54/55和T-62也都采用这种转向机构。[1]IS-1重型坦克1943年秋,第一批IS-1重型坦克样车出厂。该车实际上是KV-85坦克的改进型,它更换了新型的IS车体,正面装甲增厚到100mm,侧面为90mm,也安装一门D-5T 85毫米火炮,故也称为IS-85坦克。该坦克发动机功率513马力,最大公路速度37千米/小时,车体前部装甲厚100毫米。主要武器为一门51.5倍径的D-5T 85毫米火炮,使用普通穿甲弹/高速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的穿甲厚度分别102毫米/130毫米,在1944年1月的战役中投入实战,但事实证明他配备的85毫米主炮无法在500~1000米的距离有效打击德国虎式重型坦克或黑豹坦克,因此只生产了200多辆便被后来配备122毫米炮的IS-2坦克取代。IS-2重型坦克在彼得罗夫将军领导下的设计小组在半个月内制造出一个装122毫米炮的重型坦克方案,日,该批坦克被批准定型,并命名为IS-2重型坦克。武器采用1门43倍径的122毫米炮,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使用曳光穿甲弹在1000米距离上垂直穿甲厚度为160毫米(有文章误将1957年使用新弹时的1500米距离30度穿深160毫米当作二战时穿深)。车重约45吨,底盘性能和IS-1大致相同,IS-2的重量和德国“黑豹”中型坦克(44吨)是一个级别,但是整体性能却和更重的“虎”式相当,火力更凌驾于“虎”式之上。IS-2重型坦克一共生产了2250辆。为了对付苏军这种重型坦克,德国于1944年又研制出一种火力更猛,装甲防护力更强的“虎”II重型坦克,即“虎王”重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和T-34/85中型坦克构成了二战后期苏联坦克的中坚力量。1944年2月,IS-2坦克首次参战,此后历经多次重大战役,从苏联一直打到柏林城下。战后初期仍是苏联红军主要坦克装备。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也曾引进少量IS-2重型坦克和T-34/85中型坦克,作为中国建国初期坦克部队的主力装备。2研发背景编辑研发原因1944年夏季东线第四近卫坦克集团军未知部队1944年夏季东线第四近卫坦克集团军未知部队顶住1941年德军的猛攻,又有了1942年莫斯科城下的胜利,苏军终于得到了开战以来的喘息时刻,此时,围绕许多兵器作战教训的议论也日渐升高,尤其是让德军官兵惊骇不已的T-34中型坦克和KV重型坦克。尽管对这2款坦克赞誉不断,甚至是KV更让德军感到惧怕,但KV重量过大带来的机动性能欠缺也招致了不少批评。苏军著名坦克部队指挥官卡图科夫还特别提到:只要有了火力相同,防守也不差,机动性优秀的T-34,根本不需要KV重型坦克。由此,重型坦克无用论便出笼了。重型坦克无用论使曾经研制KV坦克的设计局SKB-2(车里雅宾斯克基洛夫工厂,No.100厂)面临危机。“关闭KV重型坦克生产线,转产T-34中型坦克”的呼声越来越高。苏联两大坦克设计局的新一轮竞争也开始了。以科京为首的SKB-2准备把研发T-34的KB-520设计局(乌拉尔铁路车辆制造厂,UVZ/No.183)夺走的荣誉再重新夺回来,出路就是开发同时具备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优点的“强力普通”坦克。与此同时,KB-520也在着手开发以T-34为基础的普通型坦克——T-43(重量34.1吨,装备76毫米F-34型火炮)。试制新型坦克1942年4月,SKB-2开始试制KV-13中型坦克,KV-13缩紧了KV-1的车身,配合新的铸造车体结构,预备装载F-34型76毫米火炮和U-11型122毫米榴弹炮两种火炮。为减轻底盘重量,将6对负重轮减为5对,并改用T-34的履带和传动系统,将重量控制在31吨(装载122毫米火炮时为34-35吨)。为了抵御德军强劲的88毫米炮,把正面装甲加厚到120毫米,通过改进变速箱取得和T-34一样的机动性。同时,科京还试制了代号为IS的试验型坦克,并在1942年底拿出了样车。IS以KV-13为基础,包括两种结构形式:一种为装备ZIS-5型76毫米坦克炮,另一种为装备U-11型122毫米火炮。设计思想是将重量控制在37吨,兼备良好机动和防御,作突破坚固阵地用。IS-2重型坦克IS-2重型坦克(17张)开发原因IS-2重型坦克IS-2重型坦克就在IS试验坦克登场之际,给苏联坦克开发方以极大影响的德制新型坦克在列宁格勒前线出现了,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式重型坦克。面对重量56吨,前装甲达100毫米的“虎”式重型坦克,T-34和KV-1的76毫米坦克炮已经无法从正面击穿,相反“虎”式装备的kwk36 88毫米56倍径坦克炮能在米的距离上摧毁所有苏联坦克,包括以强大装甲防御能力著称的KV-1。1943年末,紧急对策会议召开了,军需工业部门,坦克、火炮开发及弹药制造等各部门的技术、行政负责人应召出席,共商打“虎”对策。会议结论是:“虎”式坦克的出现,终结了迄今为止苏联一侧所保持的坦克火力、防御能力的优势,坦克及火炮开发部门必须全力以赴,尽早开发出火力、防御能力数倍于前的坦克。坦克工业人民委员会对SKB-2提出迅速完成IS坦克的要求。SKB-2提交的IS坦克性能指标是:重量控制在46吨,前装甲防御能力超过KV或与之相同。坦克炮采用新开发的85毫米或107毫米炮。据此,SKB-2完全放弃了KV-13以来的设想,转向开发能和德军新型坦克正面对抗的重型坦克。1943年初夏,装载新坦克炮的重型坦克初型告成。两辆试验车都是大型铸造式炮塔,顶部焊接轧制钢板,炮耳内部用螺栓固定,车体侧沿用KV-13的铸造结构。至此,IS初型诞生了。可是,1发107毫米炮弹要占3发85毫米炮弹的空间,同时采用新的口径还需要搞条新的生产线,这使得SKB-2放弃107毫米炮,专心开发85毫米炮的IS重型坦克。在此期间,德军发起了库尔斯克攻势,苏联坦克又多了个强大对手——“黑豹”中型坦克。苏联坦克部队要求开发新坦克的呼声越来越高。3研制过程编辑IS-85安装了85毫米坦克炮的IS-1,也称IS-85。为了尽早实用化,SKB-2同时推出IS-85和KV-85两款装备85毫米炮的重型坦克。在克里姆林宫和ISU-152重型自行火炮一道摆到了IS和苏联政府、军队领导面前。日,IS签署最高统帅命令第4043号,正式开始IS-85、KV-85两种重型坦克和ISU-152自行火炮的批量生产并装备红军坦克部队。IS-85参加实战1944年1月,第13重型坦克突击团的下属一个连(IS-85坦克5辆)在T-34中型坦克和T-70轻型坦克组成的109坦克团支援下夺取德军装甲部队守卫的里夏卡村。守村德军以“黑豹”坦克(A型)迎战,仅仅10分钟的战斗IS-85就被全部击中,2辆被彻底摧毁。3月,IS-85与“虎”式进行了对决。4日,战场上浓雾弥漫,IS-85和“虎”式交火,苏军击毁对方1辆,自己3辆受伤。8日,阵地前移,2辆IS-85在行军中遭德军PAK40 75毫米反坦克炮伏击,均起火。16日,遭德军503重装甲营伏击,4辆坦克被击毁。几次战斗证明了:D-5T 85毫米坦克炮在“虎”和“黑豹”面前威力不够。在500—600米外,85毫米炮无法对“虎”和“黑豹”实施有效打击。好在SKB-2还留了一手,科京在8月初就根据特别调查委员会的报告,对各种火炮打击后的残骸分析,得出了122毫米加农炮效果不错的结论,并提出把它改为坦克炮,装备IS重型坦克的书面报告。IS-2的诞生第九炮兵工厂接受科京工程师委托,实施了把A-19型122毫米加农炮改装到IS重型坦克上的设计,于11月底完成。新的122毫米坦克炮被命名为D-25(43倍径)。很快,装备122毫米火炮的IS重型坦克在莫斯科郊外库宾卡开始了实弹射击实验。实验中,弹重25千克的122毫米穿甲弹在700米时贯穿了缴获的“黑豹”D型的正面装甲(80毫米倾斜装甲),在2000米射程里贯穿了侧面装甲(40毫米倾斜装甲)。另外,在米的距离虽未能贯穿“黑豹”正面装甲但能造成很大破坏,足以使“黑豹”失去战斗力。IS-2自1943年12月起和IS-85同时生产,年内既完成67辆IS-85和35辆IS-2。从1944年1月开始,IS重型坦克全部改为IS-2,并获得命名为“斯大林”的殊荣。至此,IS坦克终于完成了从IS-85到IS-2重型坦克演变的过程。为了在战役中摧毁德军的坚固防御工事和新式重型坦克,苏军决定发展威力强大的自行火炮。
自然是顶级炮 虽然穿深一样 伤害差多了 上个输弹机够了 过度车 要手感加炮控
前苏联IS-1重型坦克
  IS系列重型坦克是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准备用于对付当时德军重型坦克的。该坦克是以斯大林的名字命名...
"正面红五星那,122瞄好很稳的,幸运的话打着火,我试过。我从前为这个也苦恼来
苏联&T32,T34.&坦克,德国&虎式,豹式&坦克,日本38式步枪
大和族?要是他们是劣等民族还会有现在的经济第二强国吗?反到是现在的中国我看不太好,官场腐败成风,现在还有办事不送礼不受礼的吗!!当官的视察工作好象是封建官吏的出...
在俄罗斯如何换卢布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帖子主题:历史上的虎式坦克为什么优于is2
共&20088&个阅读者&
军号:2465908 工分:10319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的虎式坦克为什么优于is2
1942年虎式坦克在北非战场上最先露面,它那厚重的装甲和强大的火力无一不让盟军坦克手望而生畏, KwK36L/56 88毫米火炮在2000米的距离上可以击穿110毫米厚的装甲,几乎可以击穿当时所有的坦克的前装甲,但由于数量太少制空权的缺失,最终也没有取得太大的作用。但这也不能说明它就一无是处。1943年在苏联库尔斯克战役中,有位德国坦克车长报告,自己的坦克被命中215次但无一被击穿,坦克成员毫发无损,驾着坦克安全会后方检修。而自己的坦克却可在2000米的距离对t34一一点名,这足以体现虎式坦克防护能力和火力之强。对比斯大林2,表面上虎式和斯大林2的坦克d25火炮性能和虎式相差无几:在2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是120毫米,在1000米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是160毫米;而发射破甲弹时,则能够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200毫米厚度的垂直钢装甲。虎式坦克在 100m 500m m 2000m用Pzgr39穿甲弹: 120mm 110mm 100mm 91mm 84mm 和Pzgr40穿甲弹: 171mm 156mm 138mm 123mm 110mm(装甲倾斜度30度)。防护上斯大林2坦克装甲最厚处达到120mm,炮塔最厚处为160mm(装甲有倾斜)。虎式坦克炮盾最厚达150毫米,由于虎式坦克的炮盾几乎涵盖炮塔正面,所以也就算是正面炮塔防御力,再加上炮塔厚度,防护力将近200毫米,对比机动性能斯大林2坦克公路39km/h,越野19km/h;虎式公路45km/h,越野15km/h.可实际上斯达林2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可靠,由于虎式坦克并配置了极为精确的卡尔蔡司TFZ 9b 瞄准器,精准度惊人;而斯大林2坦克却没有诸如此内的瞄准器,所以不能先敌发现。在战场上经常出现虎式坦克对苏联坦克在超远距离射击,而苏联坦克却被动挨打,也有这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斯大林2坦克的固有缺陷由于坦克设计师过于强调坦克的低矮外形,火炮的高低射界很狭小,从而在复杂地形上应对能力表现不佳,并且也影响坦克精度,由于使用的是D25榴弹炮,所以射击精度肯定不能和反坦克炮相比,基本不要想在2000米距离上击中虎式,那是运气。所以这也限制了斯大林2坦克的发挥,斯大林2坦克基本在2000米上都是火力压制,以间接射击为主。还有由于狭小的空间内放不了更多的炮弹,只能放28发(通常为10发穿甲弹和18发榴弹),大大低于虎式坦克的84发,在战场上携弹量多少有时比炮弹威力还要重要,设想一辆坦克刚上战场就很快将炮弹打完了,哪还有什么战斗力!由于122mm火炮使用的是分装弹药,所以持续射速每分钟才1发,即使将成员增加到5人也只能每分钟2发,远低于虎式坦克8发每分。所以这就导致斯大林2坦克实用性远没有虎式强,不过斯大林2坦克的传动性能要好于虎式,由于虎式坦克过于沉重,其履带和发动机不堪重负经常抛锚,但发动机性能绝对是当时一流,虎式坦克也是当时机动性最好的重型坦克,没有之一。别拿潘星来比,论吨位那是黑豹的级别。再加上先进的无线电系统,实战中虎式占尽便宜。虽说苏军的斯大林2坦克和德国的虎式坦克防护性能数据对比相差不大,但是这其中还是有猫腻可循,苏军的装甲钢质量远远低于德军装甲钢,就拿苏军靶钢c8和c52来说,质量远低于德军的虎I正面装甲(PP7182、HB75、C81钢)。以至于苏军理论上的火炮威力绝对要比实际上小很多。曾有过一辆斯大林2坦克在1500米的距离上被黑豹命中正面装甲虽未击穿,但从主装甲上崩落的装甲碎片却严重杀伤了车内成员,以至于这辆斯达林2推出战场。而在战场上,85炮在任何距离内都无法击穿虎式的正面装甲,击穿侧面装甲必须前进到600米,122炮在1000米距离内理论能击穿虎式坦克的前装甲,但实际必须到700米才能确保击穿其正面装甲,击穿侧面装甲则必须前进到1000米,但斯大林2的精度实在差强人意,想首发命中必须有熟练地坦克手操作,还加点运气。实战中斯达林2遇到虎式一般选择就近埋伏,远处射击,至少保持1500米距离,以免被击毁,也曾有斯大林2的穿甲弹在100米内打在虎I首下装甲上被弹开的战例记录。所以在实战中,虎式坦克常常处于优势地位, 以下是1944年9月德军的报告中有一份关于虎式坦克连和苏军斯大林坦克遭遇的记录:“这个虎式坦克连接到命令去阻击已经突入一片森林地区的敌军部队,接到命令后他们便出发了。大约在12点15分,在一个步兵营的配合下,该连发起了进攻。茂密的森林严重影响了观察视野(只有50米的观察范围),狭小的地形迫使虎式坦克连只能排成一个单行前进。当虎出现时,苏军步兵便放弃了自己的阵地。尽管视野受限,敌军花了三刻钟才拉进森林地区的反坦克炮很快就被摧毁。一些被炮弹摧毁,另外一些则被弄翻了。还有很多完好无损的反坦克炮落入我们手里。虎式坦克连的先头排向森林里穿越了2公里后,排指挥官突然发现前方有一片被摧毁的树以及一个大的炮口制退器(这是斯大林2型坦克的122mm火炮特征)。他迅速给出开火命令:“穿甲弹准备!指挥塔方向!开火!”几乎同时,两发45mm反坦克炮弹打了过来,炮弹爆炸阻碍了他的视线。接着,该排的另一辆坦克穿过树林冲了过来和排指挥官的座车保持一线。尽管能见度相当低,排指挥官还是在35米的近距离上开火射击。斯大林坦克向后退到一座小土丘后面。此时,后面那辆冲来的虎式坦克接过指挥权并向敌坦克连射了三发。当它射击的时候,自己也被122mm炮弹命中无线电操作员位置下前部。不过由于虎式坦克所处的位置有一定倾斜角度,这发炮弹没有击穿它。而那辆敌军坦克却被一发穿过其火炮位置的炮弹摧毁。当这辆斯大林坦克后撤的时候,有另外一辆斯大林坦克在掩护它。又是一阵短促而激烈的交火,两辆虎中的一辆再次击中第2辆斯大林坦克的火炮下方。这发炮弹击穿了它的装甲,迅速导致整辆坦克开始起火。看来斯大林坦克的射速相当慢。”这次仅有四辆坦克参与的小规模战斗,德军两辆虎式坦克 Vs 苏军两辆斯大林坦克,结果是不言而喻的,德军以2:0取得胜利。战斗虽小,但是却从中看出很多问题来。该虎式坦克连指挥官在这次战斗后对与苏军斯大林坦克作战的经验总结如下:1.当虎出现的时候,绝大多数斯大林坦克都会立刻后撤以避免接战。2.大多数情况下,斯大林坦克尽量保持在远距离上和我们交火(2000米以上),而且一般他们都在自己处于有利位置时才开火,比如森林以及村庄边缘。3.敌军坦克手在被我们第一次命中后倾向于立刻疏散坦克。4.大多数情况下,苏军都会避免斯大林坦克落入我们手中,一般他们会采用拖拉的方式(回收受损的坦克)或者干脆将其炸毁。5.斯大林坦克也是可以摧毁的,甚至在远距离上击穿其前部装甲。(另外一支虎式坦克营报告说虎式坦克只有在500米以内的距离才可能击穿斯大林坦克的正面装甲)。6.应该集中火力攻击斯大林坦克的侧面和后部以摧毁它。7.此外,要避免使用排以下规模的坦克去对抗斯大林坦克。使用单辆虎式坦克那就意味着损失。8.下面这个经验很有用。在确认首发击中后,对斯大林坦克使用高爆弹将会使其观察视野彻底被毁坏。(这点似乎没有什么道理,可能是击中了观察窗)。这个战列相信大家都并不陌生,虽然一个战例不能说明问题,但也可以反映出虎式坦克的操控性还是很好的,以及坦克和坦克的协调还是很出色的,也体现无线电系统的先进。个人认为在战场上协调作战相当重要,就像大家开黑即使水平菜即使碰上大神也不一定会输。在这里我并不是贬低斯大林系列,但实战中斯大林系列实在差强人意,在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和埃及、叙利亚交手中曾有以色列用7辆超级谢尔曼(m4加装105mm炮)击毁3辆斯达林3而自身毫发无损的记录,而斯达林3根本来不及反应就被击毁。总之斯大林2还是很悲剧的,再在远距离黑枪,精度不够,观瞄设施又看不清目标,装弹速度又慢,炮塔转速又慢不能根据情况灵活处置,近处又怕被击毁,所以个人认为还是虎式坦克比较实用,只要不出故障,它就是一大神器,德国人总是精益求精,履带成交错轮布置,机动性相对来说要好些,负重轮多,对地面的压力小,通过性也比较好。但悲剧恰恰就在这里德国的履带极易掺泥沙和树枝,所以经常需要停下来清理,这在紧张的战场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传动机制太复杂,不仅生产不易,而且维护也麻烦,所以德国坦克在战场上极易抛锚,这也是德国坦克的一大诟病。总之虽然虎式有这些缺点,但还是要比斯大林2华而不实强多了!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历史上的虎式坦克为什么优于is2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2960 工分:913
左箭头-小图标
热回复背景
毛子没节操!!专业黑德30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2444 工分:15846
左箭头-小图标
2楼&一想起坦克世界里的虎式我就蛋疼(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 蛋疼那是因为你不会用,虎式跟T29绝对是游戏里最好的两款7级车,两款车都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而且这些特点在战斗中可以非常灵活的运用,虎式射速快、精度高、穿深良好,T29火力十足,而且头特赢,在起伏不平的路面哪怕是遇到8、9级车,采用仰射或者俯射的方式都可以有效牵制对方。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346461 工分:6660
左箭头-小图标
7楼&至少苏联人有了让虎式顾虑的坦克。14楼&不知道楼主从哪里来的数据,85炮在任何距离打不穿虎式前装甲,虎王还有可能。当年85炮是在缴获的虎式坦克身上试验过的,正常情况下1000米可以造成前装甲的有效伤害,800米可直接击穿。而且T34-85Z装备苏军后,虎式的战绩可是直线下降的。东拼西凑的文章加上意淫。 估计他是抄来抄去抄混了。85炮倒是打不穿黑豹的车体首上,虎的前甲在800米内还是稳稳击穿的,特定入射角除外,毕竟是小概率事件。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294322 工分:4318
左箭头-小图标
7楼&至少苏联人有了让虎式顾虑的坦克。不知道楼主从哪里来的数据,85炮在任何距离打不穿虎式前装甲,虎王还有可能。当年85炮是在缴获的虎式坦克身上试验过的,正常情况下1000米可以造成前装甲的有效伤害,800米可直接击穿。而且T34-85Z装备苏军后,虎式的战绩可是直线下降的。东拼西凑的文章加上意淫。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6069720 工分:203
左箭头-小图标
虎式坦克 造价维护 确实有点 悲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93396 工分:1085
左箭头-小图标
看上去虎式数据的确比IS2好,但是为什么德国还是要研发虎王呢?就是因为虎式在实战中打IS2的确有压力,为什么?首先要知道虎式的骄人战绩都是在防御战中取得的,在进攻战中实在无法像苏联坦克的榴弹炮一样提供有效火力,而且在防御战中,虎式防御的区域要相互叠加,因为虎式的炮塔转动速度实在是让人着急,如果在开往防御阵地的时候发动机出现问题,虎式坦克炮塔转动一周需要接近70秒。。。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922960 工分:913
左箭头-小图标
毛子没节操!!专业黑德30年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100506 工分:5544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hengweide
在第5楼的发言:虎式坦克的单车性能还是要好于斯大林2的虎1的成本是斯大林2的2倍。斯大林2的射速确实比虎1低很多斯大林2的炮塔转速也比虎1低....可以肯定的是,假如虎1和斯大林2一起让当时的苏联选择其中一种生产,苏联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斯大林2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6263 工分:73326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ssherox
在第8楼的发言:&以下是引用挂掉的章鱼保罗
在第6楼的发言:
只要是老虎参加的战役就没有赢的。
太讽刺了吧,但都是敌军损失惨重的西线虎式参加过的战役,同盟国比德国损失更大的只有一次市场花园行动。东线的话,苏联军队一直损失都不小,但是德国损失同样惨重。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244426 工分:83141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挂掉的章鱼保罗
在第6楼的发言:
只要是老虎参加的战役就没有赢的。太讽刺了吧,但都是敌军损失惨重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1958460 工分:57015
左箭头-小图标
至少苏联人有了让虎式顾虑的坦克。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856263 工分:73326
左箭头-小图标
只要是老虎参加的战役就没有赢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465908 工分:10319
左箭头-小图标
虎式坦克的单车性能还是要好于斯大林2的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494694 工分:152
左箭头-小图标
毛子的游戏 没办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3336659 工分:161
左箭头-小图标
它是我心目中的神器
如果在二战中 能不让履带卡壳 终端熄火 也许历史将会改写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319591 工分:35
左箭头-小图标
一想起坦克世界里的虎式我就蛋疼(这篇帖子是通过手机发表,请参与手机体验 wap.tiexue.net)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6条记录]&分页:
&对历史上的虎式坦克为什么优于is2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攻略 | 干货详解在《陆战雄狮》里如何将让虎王练就肉盾、奶妈和控场三大绝技 -
攻略 | 干货详解在《陆战雄狮》里如何将让虎王练就肉盾、奶妈和控场三大绝技
感谢本攻略作者:天启o摩西最近好几次活动都可以获得虎王重型坦克,因此借着这一阵风,对虎王坦克进行简要的分析。游戏中对虎王的战车介绍是这样写的:举世闻名的虎王重型坦克从1945年1月至3月共制造了489辆,相较于虎式,虎王坦克采用了倾斜装甲并换装了71倍径88mm炮,在防护和火力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然而由于出现时间较晚,并没有对战局产生影响。首先要指出的是,虎王坦克的生产并非始自1945年1月。实际上,虎II重型坦克(即虎王)是与虎式重型坦克同时决策发展的,而由于虎式坦克在战场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功,导致虎王的发展进度放缓。但苏联日被批准设计定型的IS-2重型坦克的出现,使得虎式坦克在战场上的优势难以延续。IS-2整体性能全面超越虎式:其重量与“黑豹”中型坦克基本相当,火力却凌驾于虎式之上。为了有效应对苏军的新型重坦,德国重新启动了虎王的研制进度。但由于虎王坦克造价昂贵、消耗工时久、且制造工艺极其复杂导致生产数量较少。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整体数量有限、装备时机太晚等原因使得虎王对整体战局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而在《陆战雄狮》为我们重新还原的历史战场上,虎王将改变这一无奈的命运,续写猛兽家族的传奇……由于设计精密但生产仓促,二战战场上的虎王机械故障频发,成为了其致命的软肋。虎王的总工程师埃尔温o阿德勒战后解释道:“虎王坦克的故障频出,主要归因于未经测试验证便仓促投入量产。”但在游戏属性中,虎王的生命初始值为1084,仅次于同品级重坦O-Ho战车,位列第二。也许就是出于久病成医的原因,虎王的特性技是“全面修复·超”:战斗中33%几率触发,立即恢复自身及相邻战车20%生命。虎王的装甲质量明显高于同时期盟军生产的坦克的装甲,更因为其更加厚重,二战中西方盟军和苏军任何一种火炮都无法在正常交战距离击穿虎王的正面装甲——游戏属性中,虎王的装甲初始值为112,仅次于同品级重坦O-Ho战车和KV-4。“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采用了防弹外形较好的倾斜装甲设计,正面防御能力明显优于虎式坦克——游戏属性中,虎王坦克的装甲倾斜值为60,在同品级重坦中属于中等水平,与AMX 50 100和卡那封并列第四。虎王坦克装备的KwK43/L71型88mm主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穿深最强的,能够在2000m甚至更远的距离上可以直接击穿二战中盟军几乎所有型号的坦克——也许是出于平衡性的考虑,游戏属性中,虎王的初始穿甲伤害值193-158,位列同品级重坦的第七位,仅优于O-Ho战车和KV-4。上述除装甲倾斜外,生命、装甲和穿甲伤害均是变量,能够通过战车升级、改造、功勋和训练不断提升,将其称作“三维”。三维初始值实际也体现了不同战车成长性的差异,其不同的特色将随着等级的提升不断显现。装甲倾斜与幸运则是固定值,目前还没有途径可以提升。而侦查-隐蔽、命中-机动、暴击-抗暴、暴伤-坚韧这四对属性没有固有的增强途径,但战车改造、科技树激活和装备都能够对这几项属性进行强化。侦查、隐蔽和机动方面,虎王仍与O-Ho战车和KV-4处于同一水平,各有千秋,均处于同品级重型坦克垫底水平。同样,在暴击和暴伤这对关联的输出属性方面,虎王、O-Ho战车和KV-4也同样是甘于人后。可见,虎王的基本定位与O-Ho战车、KV-4相同,属于凭借高防御具备极高生存能力的扛线战车。但细分之下,也各自略有侧重。仅就最能体现差异化的战车改造来说,9改后的O-Ho战车仅附加改造效果就提升生命值仅1万,再考虑到O-Ho战车是同品级战车中生命初始值最高,也就是生命成长性最好的,必然是一个巨大的血牛。还有一项不可忽视的就是O-Ho战车的抗性,不仅自身全伤抵抗能够达到45%(穿甲抵抗高达70%),还能够给相邻的战车提供40%的全伤抵抗,简直就是竖起了一道肉墙……KV-4则侧重于穿甲抵抗,过于偏科,且其他性能也较为平庸。与KV-4因偏废导致的平庸相比,虎王的均衡使它具备了成为前排核心的潜质。二战中,魏格曼公司就曾将20辆“虎王”重型坦克加装电台改装为指挥坦克。成为核心的关键之一就是虎王的特性技——全面修复。在肉盾、闪盾并存于前排的情况下,全面修复与全伤抵抗相比也许逊色,尤其是对于闪盾而言效率会更高。虎王的血量和装甲均非常优秀,尤其是血量,仅次于O-Ho战车,科技树激活后还有9%的加成,对于按照比例回血的技能来说,非常重要。同时,虎王的抗暴和坚韧也是其生存能力的重要保障:虎王抗暴和坚韧在同品级重坦中都是首屈一指的,科技树还能为虎王额外提供了抗暴 464,坚韧 96的加成。这使得虎王与史实定位相符,势必成为挡在以苏联战车为代表的暴击流的一道铜墙铁壁。此外,高抗暴也意味着虎王几乎与殉爆绝缘(暴击是殉爆的必要条件)。除了防御生存能力外,虎王的攻击模式也是它能够担当起前排核心大旗的重要原因之一。虎王的主动技能是“集群攻击”:对敌方前排相邻目标造成65%穿甲伤害,50%几率造成敌方乘员昏迷。其攻击点与虎式并不相同,而是与59式相同,所以从主动技和特性技来看,虎王都必须放在前排中间的位置。同时主动技攻击时50%几率附带控场最强的DeBuff——乘员昏迷。虽然乘员昏迷已经被弱化了很多(并且目前还存在昏迷后仍能保持高概率闪避的BUG),但是仍是制约敌方输出、提高我方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有人可能会认为削弱后的“乘员昏迷”和“火炮击破”在控场能力方面已经不如“弹药架击破”了,然而经过全面分析后,就会发现,也许“火炮击破”已经被超越,但王者依然是“乘员昏迷”。单纯从控制对方输出的角度来讲,“弹药架击破”可能比“乘员昏迷”更有效,因为目测来看,弹药架击破实际造成的伤害降低远不止50%,(这可能是由于伤害降低是在攻击方首先计算,然后再结合被攻击方的装甲,最后乘以技能加成比例的算法而导致的)。但从整体控制性来说,乘员昏迷即使仅作用一回合,仍是非常有效,因为在昏迷中,战车不可进行任何动作。也就是说无法释放普攻技攻击(自然也就无法通过普攻积累士气,从而间接减少了主动技的释放几率,进一步减少我方被挂上DeBuff的几率)、无法释放特性技(如果之前没有相应的Buff,理论上说也不能够释放“消除异常状态”和“加血”、“加抗性”的相应特性技),理论上来说,再此期间机动、侦查也应该为0(但貌似实际不是,这就是前面说的BUG)。可以看到,乘员昏迷是从攻防全方位对敌方战车进行制约的,效果明显更强。虎王的附带“乘员昏迷”的主动技攻击目标较多,概率也算不低,堪称进可攻、退可守的全能型控场技能。再推荐一下装备路线。主要思路是因势利导,首选能够强化虎王原本技能属性的装备,因此,两个配件槽毫无疑问应该优先搭载人体工学和修理工具。按照最理想的装备来看:①橙色人体工学——改进型舱室布局,5改后总共能够提升车体冲击(就是能够造成“乘员昏迷”)的几率71.2%,加上自带的50%溢出21.2%即使对方装备了防震装备也能保证高效控制。②橙色修理工具——备用配件,5改后总共提升战车修复205%,提高最大生命值75%,非常可观。此外鉴于59式人手一台,附带的78%火炮稳固也很实用。防护装备方面,首先考虑的仍是生命,推荐依次是通风系统、油箱、急救装备、轮轴组/防火层。①橙色通风系统——车内空调,5改后能提升最大生命值67.5%,提供1325机动,此外还附带了10%的殉爆防护和68%的发动机稳固(保证高机动)。史实中,极低的机动性能是虎王最根本的难言之隐,一系列问题都是由此引发,而在我们手上,虎王的机动性如果能够得到根本性突破,则无异于如虎添翼。②橙色油箱——惰性气体油箱,5改后同样能提升最大生命值67.5%,提升抗暴1568,油箱防火64.4%(一定程度上免受dot之灾)。③橙色急救装备——急救箱,5改后再度提升最大生命值67.5%,同时增加1325坚韧(这个意义都不大,因为抗暴那层都非常难以穿透了),以及78%的防震(虎王这个车如此之火,必然被趋之若鹜地追捧,这个就是防对方虎王的)。④第四个槽可在轮轴组和防火层之间选择,防火层提供生命、和弹药架稳固三方面属性加成,轮轴组则提供机动、装甲和履带稳固三方面属性加成。如果装备防火层,最有效的实际还是67.5%的最大生命值加成,而抗暴已经高的溢出了,对方弹药架击破技能则一般是针对后排DPS的,对虎王的战术作用无法起到根本性的制约;轮轴组则不同,5改的强化型轮轴组提供1447点机动对生存能力是一个很大的提升,并且还有71.2%的履带稳固作为机动保障,67.5%的装甲提升也并非无用,因此首选轮轴组,但考虑到其他闪盾需要优先配备此物,因此也可以选择防火层作为替代品。武器装备方面,由于虎王缺少命中加成,而前排往往有闪盾,为了确保控场有效性,命中应该作为武器的首选。同时,鉴于虎王并不以输出为主且目标分散,所以加强输出伤害的不必优先考虑,主要还是应从加强其控场效果来搭配,因此推荐首选炮塔转向、炮控系统。①橙色炮塔转向系统——电动转向器,5改后能提供1325点命中,提高伤害67.5%,附带78%装甲击破。相当于新增了破甲的DeBuff,加强其他DPS输出前排的效果。②橙色炮控系统——陀螺稳定仪,5改后提升命中1447点,提高伤害67.5%,附带弹药架击破78%。拥有能够给敌方前排加“弹药架击破”DeBuff技能的战车不多,虎王对前排目标覆盖较广,进一步加强其控制能力。更重要的是这两个装备总共能够提供的2772点命中,是一切控场技能的基础保障。考虑到有可能需要给其他战车优先使用陀螺稳定仪,还可以将橙色观察口作为备选。防护观察口5改后提升侦查2211点,提高伤害67.5%,附带装甲击破78%,与炮塔转向系统搭配能够确保破甲的成功率。此外,提高侦查值也能让虎王先下手为强,对于控场来说,先手优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身兼肉盾、奶妈和控场的虎王,尽显王者风范!搭载了上述装备的虎王将无可置疑地成为王中之王!往期攻略:攻略 | 三大数据告诉你如何利用DeBuff挑选战车组成最佳控场阵容攻略 | 如何利用【装备工厂】让你战力更上一层楼?战车与装备最佳搭配看这里!攻略 | 贴吧技术贴,目前最全的《陆战雄狮》战斗技能全解析!攻略 | 5大战斗场景下的9种阵型搭配方法,让你的作战事半功倍!攻略 | 如何抽图纸最划算?哪一系的紫图最容易产出橙品战车?—— END ——文字 | 天启·摩西图片 | 网络空中手游:一个爱聊军事的手游自媒体无条件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IS200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