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馓是什么意思

(繁体字:) 拼音: sǎn 注音:ㄙㄢˇ

部艏:  部外笔画: 12 总笔画:

简体部首:  简体部外笔画: 12 简体总笔画:15



  1. 〔~子〕一种油炸的食品古时环钏形,现在细如面条呈栅状。


分开由聚集而分离:分散。解散涣散。散落散失。散逸
分布,分给:散布散发(f?)。天女散花
排遣:散心。散闷(m坣 )
解雇:他干的不好,让那家饭店给散了


没有约束,松开:松散散漫。懒散散曲。散记散板。散文披散头发。
分开的分离的:散居。散乱散座。散兵游勇
零誶的:散碎。散装散页。
中医称药末:散剂丸散膏丹。

[《廣韻》蘇旰切去翰,心]
[《廣韻》蘇旱切,上旱心。]
(1)分散由聚集而分离。
(10)清代对翰林院庶吉士进行甄别考试后按其成绩优劣分别委派不同职务之称。
(11)以竹括押马耳不使马惊
[《廣韻》蘇旱切,仩旱心。]
(1)不自检束;不受约束
(3)指文章不受韵律约束。
(4)零碎的;不集中的
(6)粗疏;粗陋。参见“散2略”、“散2車”
(7)不成材;平凡。參见“散2木”、“散2民”
(8)闲散,没有固定职务亦指闲散之职。
(9)谓光线不够集中明亮
(11)指寒食散。又名五石散
(12)中医脉象之一。指

【卯集下】【攴字部】 散; 康熙笔画:12; 页码:
〔古文〕枚【廣韻】【韻會】蘇旱切【集韻】顙旱切?音傘。?通作散。【易·說卦】風以散之。【禮·曲禮】積而能散 又【公羊傳·莊十二年】散舍諸宮中。【註】散,放也。 又【博雅】布也。【廣韻】散誕也。【增韻】又宂散閒散。【韻會】不自檢束爲散【莊子·養生主】散人又惡知散木。【註】不在可用之數。 又姓。【書·君奭】有若散宜生。【傳】散氏,宜生名。 又酒尊名【周禮·春官·鬯人】凡疈事用散。【註】漆尊也,無飾曰散。【儀禮·燕禮】酌散西階上。【註】酌散者,酌方壷酒也。【禮·禮器】賤者獻以散。【註】五升曰散○按《周禮》《儀禮》《禮記》《釋文》?音素旱反。《韻會》獨引此條入去聲非是。蓋上去二聲可通讀也 又藥石屑曰散。【後漢·華陀傳】漆葉靑?散。 又琴曲名【晉書·嵆康傳】有廣陵散。 又【廣韻】蘇旰切【集韻】【韻會】先旰切,?音鏾義同。 又【集韻】相干切與跚同。【史記·平原君傳】槃散行汲。【註】索隱曰:先寒反,亦作珊。音同。

意为不集中;药末可起药名:益肝化石散。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