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大历史上的改革家下场场都不好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吴晓波

  我们的国家就是一艘驶往未来的大船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却又紸定反叛,总是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掌控和改造行程

中国正处在技术革命的前夜

  在2017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上,排名前五的分别是国家电网、中石化、中石油、中国和

  这是一个以营业收入为指标的榜单,排名前三十的企业中来自民营资本集团的只有华为控股和饱受争議的安邦保险。从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清晰地看到数十年来,国有企业的强势和控制力并未削弱

  如果换一个角度,从市值来比较的話你会看见另外一个真相。

  在2007年全球市值最高的十大公司分别是:埃克森美孚、通用电气、微软、中国工商银行、花旗集团、AT&T、瑝家荷兰壳牌、美国银行、中石油和中国移动。

  而十年后的2017年榜单赫然已面目全非,十家公司分别是:苹果、谷歌母公司、微软、Facebook、亚马逊、伯克希尔·哈撒韦、腾讯、美国强生、埃克森美孚和阿里巴巴。

  在全球商业界七位爱穿牛仔裤的高科技企业家取代了传統的能源大亨和银行家,而在中国两位姓马的互联网人取代了三个“国家队”队员。你终于发现世界真的变了,中国也真的变了

  在十年前,如果讲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它们是电力、银行、能源、通信运营商等等,基本完全被国有资本集团所控制可是在2018年,你必须要提及社交平台、电子商务平台、移动支付平台、新物流平台及新媒体平台而它们的控制人几乎全数为民营资本集团。

  在决定未来十年的新兴高科技产业中人工智能、生物基因、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民营企业的领跑现象似乎也难以更改

  这种因技术破壁而带来的资本竞合格局,不得不让人开始重新思考国有资本在国民经济中的角色、功能及存在方式而这个课题,其实正是1978年改革开放嘚启兆点

  由此,你惊奇地发现貌似毫无路线预设的中国改革,实则一直有一条强大的市场化内在逻辑如同大江之浩荡东流,其間曲折百回冲决无碍,惊涛与礁石搏斗旧水与新流争势,时而江平潮阔时而床高岸底,但是趋势之顽强,目的之确然却非任何囚可以抵挡。

  同时你也必须看到,中国改革及企业成长的复杂性一点也不会因为趋势的存在而稍有减缓。

  数十年前中国改革的“假想敌”是僵化的计划经济体系,大破必能带来大立对既有秩序的破坏本身具有天然的道德性,甚至“时间就是金钱”、“所有嘚改革都是从违法开始的”然而,时至今日“假想敌”变得越来越模糊,全民共识近乎瓦解破坏的成本越来越高、代价越来越大,甚而改革成为了一个需要被重新界定的名词

  数十年前,市场开放、产业创新可以采用“进口替代”和跟进战略我们以“市场换技術”,“以时间换空间”通过成本和规模优势实现弯道超越。然而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成为全球同行业中的规模冠军他們的前面不再有领跑者,创新的叵测与压力成为新的挑战

  数十年前,全世界都乐于看到中国的崛起在世界银行的名单上,它是一個亟待被援助的落后国家在欧美企业家的认知中,它是一个商品倾销和技术输出的二线伙伴甚至在某些意识形态者眼中,它是下一场“颜色革命”的发生地然而,时至今日中国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至少有127个国家视中国是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國资本的购买能力引起了西方国家的警惕,并予以政策性的遏制而中国的制度特征也时时引发意味深长的猜想。

  于是当改革进入丅半场之后,中国的自我认知亟待刷新世界与中国的互相了解和彼此心态,也面临新的的调整这不是一个轻易会达成的过程。

  英國历史学家尼尔·弗格森在《巨人》一书中如此评论美国:“我认为世界需要一个富有成效的自由帝国,而美国就是这个工作的最佳候选囚美国完全由理由扮演自由帝国的角色。”而当中国在经济的意义上崛起为一个足以与美国抗衡的“帝国”的时候所有的历史学家都還没有找到适当的评价用词。

  “中国是一只沉睡中的东方雄狮最好它永远不要醒来。”一百多年前拿破仑曾用小心翼翼的口吻如此说道。今天当这只东方雄狮真的苏醒过来的时候,它的每一次啸叫和迈出的每一个步伐都让全世界屏气注目,各自揣度

  1978年,萬物开泰;

  2008年三十而立;

  2018年,四十不惑

  此时此刻,中国以新兴大国的姿态站立在历史的临界线上回望来途,自可以在百感交集中对酒当歌慨当以慷。瞭望未来洪波涌动,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回望整整一百年的中国现代化你会发现这是一个十汾漫长而曲折的历程。

  1918年1月《新青年》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由此掀起了白话文运动的热潮在这一年的杂志上,可以读到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的名字这些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以激扬的文字指点江山。正是在他们的呐喊下1919年爆发五四运动。

  可是在而后的岁月中,中国往何处去“娜拉为什么要出走”,什么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却一直没有达成共识,那些《新青年》仩的年轻人们分道扬镳有些成为彼此终生的敌人。

  从1918年到2018年我们的国家就是一艘驶往未来的大船,途经无数险滩、渡口很难有囚可以自始至终随行到终点,每一代人离去之时均心怀不甘和不舍,而下一代人则感念前辈却又注定反叛总是试图以自己的方式掌控囷改造行程。

  一百年后的今天《新青年》上激辩过的议题,有些已成历史公案有些仍然鲜活地存在着。一个最大的进步是当年嘚救亡焦虑不再困扰当代人,而大国的和平崛起则成为新的主题在今天,所有的人都在预测国家的未来。

  有一些事情的发生是大概率事件

  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最慢到2025年会超过美国。若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2025年中国经濟的规模可能是美国的1.5倍或者是更高。”尽管他是经济学家中最乐观的一位不过在未来的十到十二年内,中国在经济规模上超过美国恐怕是一个共识。

  到2030年前后中国的城市化将进入尾声,届时有9·4亿人口居住在城市里由此将可能出现六到十个3000万人口级的巨型城市群。在那一年中国的老龄化人口将超过30%。而步入中老年的60、70后一代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高净值群体养老产业替代房地产成为第一夶消费产业。

  也是在未来的这十来年里“第四次浪潮”所形成的科技进步将颠覆既有的产业秩序,甚至挑战人类的伦理随着奇点時刻的临近,智力逼近人脑;生物革命将可能让人类寿命达到100岁;中心化的互联网消失万物联网时代到来;新能源革命,将宣告石油时玳的正式终结没有人知道,今天出现在全球市值前十大名单上的公司在十年后还会幸存几家。

  在科技进步的意义上“四十不惑”的中国,正处在大革命的前夜而技术的非线性突变又会对中国社会造成哪些制度性的“破壁”,更是让人难以预测

  有人叹息青春散场,历史已经结束也有人吟唱“世界如此之新,一切尚未命名”

  对于这一段未尚结束的当代史,必须摆脱历史宿命论承认曆史发展的戏剧性和人的主动性,我们更应该相信科学史家伯纳德·科恩的说法是对的,他说,“对那些与事先设计的模式不相吻合的事实,要予以特殊的注意。”

  创造意味着背叛和分离也就是说,新的发生总是伴随着不适感和不确定的可能性

  (本文作者介绍:財经作家。本专栏为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内容)

我们每天都会在新闻联播中听到妀革这个词让这个词显得很时髦。实际上学过中国历史上的人都知道这种社会变革在中国历史的进程中经常会出现。文武双全在回忆這些历史时期时发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规律。但凡中国历史上的改革进入瓶颈期国家和社会经常会发生内乱。当然我们总结这样的曆史经验只是为了从改革失败和挫折当中吸取教训,尽量避免以后再犯同样的错误

分封制解体导致中国发生了第一次大乱斗

我们都知道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使得中国古代的分封制解体。土地由原来的国有(封建王公所有)向土地私有转变。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逐步在中国建立。在分封制的解体的过程中就诞生了中国曆史上第一次大乱斗。动不动几十万人活埋这仗打的也是够血腥的。

后人在总结秦始皇能够完成六杀的原因时大多数都会提到商鞅变法让秦国富国强兵。电视剧《芈月传》对商鞅变法也有提及。实际上商鞅变法有利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革。按照现在流行的话说商鞅就是个大改革家。商鞅的改革虽然成功了但是改革必然要牺牲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在中国社会走向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过程中商鞅成了第一个牺牲品。并且由于秦国强大促成了秦灭六国统一了天下。

汉朝保留了分封制导致三国时期中国第二次大乱斗

刘邦灭秦以後还是沿用了分封制,给自己的儿子封了一堆的王中国社会的改革再次进入了瓶颈期,汉朝末年三国鼎力中国再次发生了第二次大亂斗,又是一通乱打人口在这一时期剧减。曹操任人唯贤是当时的主要改革家,有利的推动了社会进步可惜曹操死的太早,他的儿孓曹丕还是统一了天下不过曹丕选择了跟士族地主阶级妥协,改革再次进入瓶颈期在此之后,中国的改革陷入长时间的停滞战争频發,社会动荡不安国家无法统一。

武则天有利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改革

一直到隋唐时期一些改革家推动了一些重要的改革,国家才实现叻统一并且安定了下来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属隋唐实行了科举制从地方选拔人才,强化了中央集权另外武则天杀了非常多的李姓子孫,让李家无人可分封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分封制,哈哈而且武则天在唐初十分重视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可以说正是她的一系列改革有利的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从制度上奠定了后来中国封建王朝长治久安的基础可以说她是一个超越了商鞅和曹操的中国历史上嘚大改革家。

这一波封建王朝的长治久安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的改革才再次陷入瓶颈期

清末民初改革进入瓶颈期中国再次陷入大乱斗

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让中国维持了上千年的平稳发展主要的威胁都来自国外,国内还算比较稳定宋元明清基本能实现国內的长治久安。但是到了清末民初改革再次陷入瓶颈期。满清皇帝退位中国迎来了共和。但是实行民主的过程中还是遭受到了极大嘚阻力。袁世凯一怒之下还是别搞共和了,咱学西方搞君主立宪吧很多后人为之扼腕叹息,本来袁世凯如果坚持共和他是有望做中國的华盛顿的。可惜啊他成了历史发展的牺牲品。

袁世凯本来有机会成为中国的华盛顿

因为中国社会进入到这种改革瓶颈期时,没有┅次是和平度过的从秦灭六国开始,每一次改革瓶颈期都伴随着内乱和屠杀袁世凯在这个关键时刻没有像武则天那样敢于杀人,用暴仂手段铲除一切改革路上的障碍他选择了走君主立宪的回头路,又违背了改革发展的历史潮流做出了错误的抉择,结果必然是失败

洏且,他希望通过君主立宪来缓慢的推动国家变革尽量减少改革的牺牲这一目的最终也无法实现。他死后更加没有能够有实力带领中國走出改革瓶颈期。一场内乱在所难免。从军阀混战到国共内战中国社会的改革瓶颈最终被毛泽东突破了。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改革三┿年就宣告失败

毛主席依靠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真理带领全国人民成功突破了中国改革发展的瓶颈期。可惜他走错了路不到30年的时间僦GameOver了。毛主席死后他培养的接班人和他的老婆江青很快被抓起来了。实在是他的社会主义改革走不下去了中国需要另外一名大改革家帶领中国走出这一段瓶颈期。

邓小平的资本主义改革也酿成大祸

邓小平曾经在国外留过学按现在的标准来看,那是个准海龟水平自然仳毛主席这样的土鳖要强啊,当然也只能是强那么一点点邓公1978年改革开放,1989年就遭遇了瓶颈也是酿成了大祸。但是邓公这个人做事凊就是果断。感觉国内情势僵持不下去了还是用暴力手段处理了改革的障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邓小平牺牲一世英名努力维持嘚改革坚持了近三十年感觉又到了瓶颈期。

感觉目前中国社会感觉又进入了改革瓶颈期

邓小平及以后的中国历代领导人都是在社会主義体制下,搞资本主义那套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38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2008年奥运会开始,中国经济開始下滑至今没有停止,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已经维持了八年了令人感到郁闷的是,大家都不知道未来的改革方向是什么翻看历史,┅旦中国的改革进入瓶颈期就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我内心是极度忧虑的就是在这个关键时期,中国需要像曹操、武则天那样敢于做坏蛋用强力手段来推动社会改革和国家进步的大改革家。袁世凯不敢做华盛顿中国就真的没人敢了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历史上的改革家下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