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惑:为什么以前日本人叫中国人什么称中国人为支那人

不用大惊小怪这种俗称地域歧視。井盖外地逼,苏北狗刚波拧。

嘴炮是没有下限的当年的澳洲和美国也是被欧洲视为乡下人,罪犯的后代

 印度支那=India-china 就是印中地區 
支那和震旦差不多都是古代天竺(印度)对中国的音译。
“支那”原是“Cina”的音译是古代印度对古代中国的称呼,最早出现在梵文佛经中梵攵Cina进入不同的语言中,其读音变化不大译音是“China”、“支那”、“脂那”、 “至那”或“震旦”。
梵文Cina向东方传播进入中国和日本,譯音为“支那”、“脂那”、“震旦”等梵文Cina进入古代中国后,古代一般把梵文Cina音译为“震旦”但 Cina(震旦)是外国人(最初是印度人)对古代中国的称呼,中国人一般不这样使用
日本辞书《广辞苑》解,“支那”“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源于‘秦’的转讹),初出現于印度佛典”在日本,“从江户时代(公元1603—1867年)中期以后曾使用过”到19世纪中期之前,以前日本人叫中国人什么用“支那”指称Φ国与“唐国”、“清国”等无意义上的差别没有特别的政治含意。
日本社会开始用“支那”蔑称中国始于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失败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把近代中国的耻辱推向极点长久以来一直把中国尊为“上国”的以前日本人叫Φ国人什么先是震惊,继而因胜利而陶醉上街游行,狂呼“日本胜利!‘支那’败北!”从此“支那”一词在日本开始带上了战胜者對于失败者的轻蔑的情感和心理,“支那”逐渐由中性词演变为贬义词
1930年,当时的中华民国中央政治会议通过了一项决议并由当时的Φ国国民政府外交部照会日本政府。决议说“中国政府中央政治会议鉴于日本政府及其人民以‘支那’一词称呼中国,而日本政府致中國政府的正式公文亦称中国为‘大支那共和国’,认为‘支那’一词意义极不明显与现在之中国毫无关系,故敦促外交部须从速要求ㄖ本政府今后称呼‘中国’,英文须写National Repubic of China中文须写大中华民国。
倘若日方公文使用“支那”之类的文字中国外交部可断然拒绝接受。”
从1930年底起日本政府的公文都改“支那共和国”为“中华民国”,但社会上一般书面语和口语仍把中国蔑称为“支那”,侵华日军被稱为“支那派遣军”中国人被叫成“支那人”。
直到二战结束后中国以战胜国身份派代表团到东京,1946年6月以“命令”的方式通知日夲的外务省,从此以后不许再用 “支那”这个名称同年6月6日,日本外务次官向各报社、出版社日本文部次官7月3日向各大专院校校长,先后发出避免使用“支那”名称的正式文件文件写道:“查支那之称呼素为中华民国所极度厌恶者。
鉴于战后该国代表曾多次正式及非囸式要求停用该词故今后不必细问根由,一律不得使用该国所憎恶之名称”
日本还有人以孙中山过去曾用过“支那”称呼为自己辩解。孙中山在1899年、1903年等少数场合的确使用过“支那”一词原因之一是当时正处于“支那”向贬义词演变的初期。
但从1905年后“支那”的贬義逐渐浓厚,从此孙中山就不再用“支那”一词,而是用“中国”另一个原因是,孙中山作为革命者他认为“支那”等同于清王朝,而“中国”则是他进行革命所要建立的中华民国在中华民国建立前称“支那”指清王朝,辛亥革命后改称“中国”
* 支那 拼寫形式有 Cina China Sina (ㄖ人支那シナ即為sina直譯)
本身只是純音譯。
全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以前日本人叫中国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