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主动安全,和汽车被动安全全怎么回事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你分得清吗?
买车咨询、用车问题关注公众号:我的车评家
如今消费者买车都会在网上看各种评测,无论是汽车的发动机参数还是一款车不同型号的配置,都能给你马上找出来;可是对于一款车来说,除了它的外观和发动机是你要着重看的外,安全配置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像有些低配车型,副驾驶座安全气囊或者是ESP都没有配备,虽然它的其他配置非常的丰富,像多功能方向盘、天窗等等,可是在安全面前,这些真的有用吗?所以今天小编就来告诉大家什么是主动安全配置以及被动安全配置。
主动安全配置:
所谓的主动安全配置它作用就是避免事故的发生,汽车上为预防发生事故而采取的一系列安全设计,我们称之为主动安全配置。
举个例子,如ESP就是一种主动安全配置,它实际上是一种牵引力控制系统,全称叫车身电子稳定系统,这个系统包含了ABS(防抱死刹车系统)及ASR(驱动防滑转系统),它不但控制驱动轮,而且可以控制从动轮。简单的说如果我们在高速上直线行驶,前方右侧有辆车突然向左,那么我们通常会下意识的像左猛打方向盘,通常这时候就会出现轻微的转向不足,但是如果有了ESP,刹车系统就会根据当时的情况加大左后轮的制动力,帮助车辆向左避开前方车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它就帮你避免了一场车祸。
像这样的主动安全配置还有很多,如制动力分配(EBD/CBC等)、刹车辅助(EBA/BAS/BA等)、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自动防炫目后视镜、胎压监测、车道偏离预警系统、碰撞预警系统、车道变更辅助系统、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安全带未系提示、高位刹车灯等等。
被动安全配置:
被动安全配置不同于主动,它是当事故发生后为减少或避免人员伤害而设计安装的配置。
举个最简单也最好懂的例子,你开车时所要系的安全带。在平时它并没有什么用,也许在你看来最多就是在碰到交警的时候用来系下;而当你突然发生事故时,如果没有系安全带,也许你会因为惯性撞上方向盘而导致内脏的损伤,但是你系了安全带,这种时候它就能将你的身体与座位紧紧的固定在一起,从而保障了你在事故发生时的安全。
像这样的被动安全配置还有很多,如车上的各种气囊(无论是前排侧气囊还是前排头部气囊)、预紧式安全带、头颈部保护系统、儿童安全座椅、零胎压继续行驶、可溃缩的转向柱和踏板、高强度车身结构等等。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哪个更重要?
看一辆汽车的安全性,必须要首先看其主动安全性。从某种程度上讲,它比被动安全性更重要,因为它无时无刻都用的上,而被动安全性只有在发生事故时才会起一定作用。主动安全是防止驾乘人员受伤害的主要力量,并能充分体现“防患于未然”的意识。一旦发生事故,有时任何补救措施都是徒劳的,有时候被动安全性都是没有作用的。比如说,一辆车挤成一团的轿车,车内没有任何生存空间了,那么一辆车上有再多的安全气囊也形同虚设。
在电脑技术还不太发达的过去,人们更注重被动安全性,也就是抗撞的能力,让汽车更加的结实些。而现在不同了,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及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汽车的主动安全性能到了极大提高,ESP等主动安全系统可是防止许多事故发生,从而使主动安全性在汽车安全性中的地位不断提高,使主动安全性中的作用以及超越被动安全性的作用。当然如果你要买车,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一定是越多越好,不能因为那些所谓的实用配置而忽略了安全配置。
买车咨询、用车问题关注公众号:我的车评家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汽车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的设置有哪些?
我想知道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设置的名称是什么,谢谢各位朋友啦!
ABS防抱死制动系统
EBD电子制动力分配
ESP电子稳定程序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
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侧门防撞杆
  安全车身
  安全玻璃
  预紧式安全带
  控制装置分有两种:一种是电子式控制装置,另一种是机械式控制装置
  安全气囊(SRS)
  智能安全气囊
  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
全能型汽车技术专家
现代汽车技术专家
轮胎技术专家
全能型汽车技术专家
提示:您举报的内容将提交给管理员进行审核,确认违反社区相关条例的内容将被立即清除。
违反相关法规
请输入举报理由,不超过50个字当前位置:&>&&>&&>&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帮你选辆安全的汽车
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 帮你选辆安全的汽车
&&&&1.级别
  关于级别之差,已经说过很多次了,(A0)、紧凑型(A级)与(B级),在两车或多车相撞中会有着完全不同的表现,而依靠自身的车重、高度会更占据优势,这也是为何在各种咨询与推荐中强调,如果考虑安全,那就尽量在预算内买辆大车,同级别车型,选SUV被动安全性能会更好。
  2.车身高度
  很多车主为了车辆主动操控性能,会选择降低悬架,降低车身重心。但是这会产生一个问题,使得原有车型的被动安全设计效能大降。同样的问题也出在SUV与之间,由于很多SUV的设计碰撞兼容性不好,对轿车来说,SUV成了大杀器,低矮车型的碰撞缓冲区难以发挥作用。
  3.车架
  国人看被动安全喜欢看钢板薄厚,然而这并没有啥用处,汽车的被动安全还是要看车架设计,这里涉及到结构设计、各个位置的钢材强度,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热成型钢到底用了多少,用在什么地方,这些会都对车辆的被动安全产生很大影响。
  每一代车型的大换代,都会伴随着车身结构设计的变化,高强度钢的使用也会越来越多,所以别看蒙皮了,看车架,如果一款车在各种宣传中,始终对自己用了多少热成型钢,或车身安全结构设计遮遮掩掩,那不用想了,这车就没用啥好料。
  4.IIHS
  前面说了那么多,其实放到一台车上还是要看碰撞成绩,由于国内碰撞成绩实在是五星级批发市场,没啥参考意义,所以还是看米国人的IIHS,这个独立第三方机构进行世界上最严苛的碰撞测试,能够在IIHS中取得好成绩的车型,通常实际情况也不会太差,如果在这个应试中都拿不到好成绩,那现实中也基本不用想了。
  5.主被动安全配置
  原本这个话题在国外其实不是啥问题,但凡是到了国内就各种变味,尤其是在主被动安全配置上,即便是进口车型也会干出减配电子车身稳定控制系统(ESP、C、VSC)这种事来,ESP这类主动安全配置建议是尽可能的装上,有就比没有强,并且比天窗后排出风口要重要得多。
  很少有人注意或考虑到这个问题,但是一辆车的所有主动安全措施其实到最后都要靠轮胎,而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其实不过脚掌那么大,但是就有很多企业会在轮胎上做文章,因为很多人不会注意到这一点。有些中型车甚至会在国内使用H级轮胎(210km/h),但是在国外却完全不会这么做至少用V级(240km/h),要知道虽然在国内开不到这个速度,但是H级与V级在操控性能上差距非常大。
  各级别轮胎的速度指标:Q 160km/h R 170km/h S 180km/h T 190km/h U 200km/h H 210km/h V 240km/h
  7.视野
  这也是选车时很多人可能会忽略的一点,有不少车会因为过于迁就车身造型而导致行车视野不佳,这类问题一定要多多对比,才会。
  8.品质
  品质或者说口碑吧,很多次有自燃隐患,有断轴情况,甚至有部分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出现轮毂断裂的情况。开这种车很难说是安全的,因为指不定在什么行驶状况下就出问题,甚至可能致命,所以还是尽可能避开那些口碑不佳的车型。
责任编辑:乌鲁木齐车市
分享给好友:
打开微信,用“扫一扫”扫描二维码,打开页面后分享到朋友圈。
收藏成功咯 !
分享给好友:
询问最低价
填写信息获取更低价格:
*您的姓名:
*您的手机:获取最低价信息请输入手机号手机号格式错误登录 | 注册
没有账号?
下次自动登录
什么是汽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主播:刘刚
&作者:刘刚
10696次播放
什么是汽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什么是汽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
00:00/21:57
赞该声音的人(28)
什么是汽车的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汽车安全技术解析 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图】_中国汽车消费网
您现在的位置:
  目前越来越多的汽车装备让汽车&武装到牙齿&,这些先进装备不仅可以大大减轻驾乘者劳动强度,还可以降低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一般来说,汽车安全技术主要分为主动安全技术和被动安全技术两类:主动安全将成为未来汽车安全技术发展的重点和趋势。在不断完善被动安全系统的同时,逐渐地发展和应用主动安全系统,尽量避免事故的发生,结合行人保护的概念和技术的引入,完善对行人的保护是当今汽车安全的发展趋势。
  主动安全技术:
  技术革新,未来潮流
  为预防汽车发生事故,避免人员受到伤害而采取的安全设计,称为主动安全设计。它们的特点是提高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尽力防止车祸发生。
  主动安全技术包括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ESP(电子稳定程序)、EBA(紧急刹车辅助系统)、LDWS(车道偏离预警系统)、胎压监控、倒车警告/倒车影像/车外摄像头、芯片防盗系统和自动感应大灯/夜视辅助系统等。随着安全技术逐渐完善,有更多的安全技术将被开发并得到应用。目前,比较新的主动安全技术有:ASR驱动防滑控制系统、VSC车辆稳定控制系统、四轮转向控制技术、卫星导航与车距控制系统、自动刹车系统、LNVS夜视系统、FCWS前碰撞预警系统、HMWS车距监控系统和HUD抬头显示系统等。
  ABS属于汽车的主动安全系,可有效避免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现象的发生,同时还可以保持车辆制动过程中的平稳。随着对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些中、高档级的轿车已经不满足于ABS,还安装了ASR,防止车辆尤其是大马力车在起步、再加速时驱动轮打滑现象,以维持车辆行驶方向的稳定性。ASR与ABS的区别在于,ABS是防止车轮在制动时被抱死而产生侧滑,而ASR则是防止汽车在加速时因驱动轮打滑而产生的侧滑,ASR是在ABS的基础上的扩充,两者相辅相成。
  ESP包含ABS及ASR,是这两种系统功能上的延伸。因此,ESP称得上是当前汽车防滑装置的最高级形式。ESP系统由控制单元及转向传感器、车轮传感器、侧滑传感器、横向加速度传感器等组成。它们之间的差别在于ABS及ASR只能被动地作出反应,而ESP则能够探测和分析车况并纠正驾驶的错误,防患于未然。
  最近汽车工业发达国家又在ABS、ASR系统的基础上发展出VDC系统,把汽车的制动、驱动、悬架、转向、发动机等各主要总成的控制系统在功能上、结构上有机的综合在一起,可使汽车在各种恶劣工况下,对不同承载、不同轮胎气压和不同程度的轮胎磨损都有良好的方向稳定性,表现出最佳的行驶性。
  被动安全技术:
  硬件防护 标准严苛
  被动安全是指汽车在发生事故以后对车内乘员的保护,如今这一保护的概念已延伸到车内外所有的人甚至物体。被动安全装置,则是在车祸意外发生,车辆已经失控的状况之下,对于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希望透过固定装置,让车室内的乘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结构上的导引与溃缩,尽量吸收撞击的力量,确保车室内乘员的安全。汽车上主要的被动安全配置有:预紧式安全带、乘员头颈保护系统(WHIPS)、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气囊和安全车身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观点:
  软防护派:在道路交通事故中,绝大部分的碰撞能量被车身所吸收。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发生碰撞事故时车内乘员的保护主要通过车体结构的溃缩实现,通过预先设定的褶皱永久变形,能够吸收外力冲击的大部分。考虑到汽车的轻量化设计潮流,&软防护派&确实显得很经济,但基于标准化的碰撞实验结果其实并不能够涵盖一切突发的车辆事故,所以在极端的事故中这些车辆的安全性还是有待进一步研究。
  硬防护派:从人们的直观印象来说,车身钢板越厚越硬、车室结构越坚固,在发生事故时变形量也就会越小,安全性自然更高。在不少消费者心目中,以德国车为代表的欧洲车是&硬防护派&的代表。
  设备派:现代汽车工业的最新进展之一,就是大量的新电子设备被有效地运用到了汽车安全系统中。以智能安全气囊为例,在普通气囊的基础上增加了传感器,可以探测出座椅上的乘员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通过采集数据,由电子计算机软件分析和处理控制安全气囊的膨胀,使其发挥最佳作用,避免安全气囊出现无必要的膨胀,从而极大地提高其安全作用。
微信公众账号
使用账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主动安全 被动安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