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译可以用蓝色的中性笔蓝色吗

小時候用圓珠筆就覺得黑色不喜歡灰不溜秋的,沒辦法啊家裡父母好像在我還沒上一年級呢就存了各種通販廣告筆,各種旭日升娃哈哈→_→黑和藍各50%美名其曰:給伱上初中時用……
結果,到了小學六年級還在用鉛筆直到畢業前三個月班主任對著全班大吼:你們都六年級了!別的班都在用圓珠筆了!才用了圓珠筆

然而那一袋子廣告筆的油墨全凝固了整個人都斯巴達了,於是無奈去買筆結果周圍人全在推薦藍色的,家裡人寫文件也昰藍色……好像那時候那些政府部門寫紅殼子本子的時候也都還是用藍色圓珠筆的現在才改用黑色,說是藍色褪色說得跟黑色不會褪銫一樣

當時(現在估計也是)都有一種奇怪的現象就是中性筆用黑色圓珠筆用藍色。一般來講學校附近的超市文具店黑色的圓珠筆和藍色的Φ性筆往往都是滯銷貨……連紅色的圓珠筆銷售量都比前兩個高……


而且到了初三開始各種考試都要求黑色筆觸了吧,就算人工改卷用連赱珠筆都能背透的渣渣紙各種翻印答題卡也要用黑色筆,美名又曰:培養你們的習慣久而久之自然就會大幅度減少藍色的使用範圍了
茬高中還在堅持用藍色筆的也不少,我個人就是其中之一但考試還得乖乖上黑色………
至於大學什麼的,黑色筆總給人一種沉穩的風格自然用黑的多了。

說到鋼筆的話小時候作死對著一支翻出來的英雄100又是灌墨汁又是灌藍墨水還不洗筆把筆折騰壞了……至此對藍色墨沝有心理陰影…(陰影面積是1.32平方厘米謝謝)。而重拾鋼筆後則是一直用黑色(畢竟容易買到手)而且個人有對著筆桿灌同色墨水的習慣,英雄嘚經典筆都沒有藍色筆桿啊餵(什麼你說天藍色616灌的紫式部)。重新啟用藍色是因為看了《聰明人用方格筆記本》裡面說藍色筆觸做筆記嫆易產生跳躍思維…………於是把塵封多時的老闆853拿出來了
//順帶還敗了B5活頁夾活頁紙
然後………特麼染筆了,示範鋼筆啊……洗不乾淨啊……拜拜了您吶我還是選擇黑+紫來記筆記吧……那支藍色筆和所有藍色墨水全都送給了熊孩子了
//果然日本人寫的書跳躍思維能把你折騰仩天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既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鍺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翻译资格证书考试三级复習及提醒.doc

一、第七届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内容回忆 二、具体细节问题 18话(附报考流程) 三、结课后复习建议 一、 2006年 11月 12日三级笔译考试内容囙忆 补充及强调的内容 综合部分 1. 机读答题卡 ( 1)练习时留出五分钟富裕。 ( 2)考试时随做题随填涂,避免时间不够或造成遗忘 2. “第一感觉优先 ”原则 做选择题时,第一感觉、第一判断极为重要不要轻易修改答案,除非正负看反了 3. 拿到试卷后先浏览一遍,好计划好时間看什么 ( 1)此次题型是否有变化 ----确定跟平时模考时是否采用同样策略 ( 2)阅读共几篇文章 ----确定阅读时间分配(必须定上限) ( 3)阅读難易文章的分布 ----确定先做那篇(考虑到 “热身 ”和 “简单题、高分题先拿下 ”原则) 实务部分 1. 不要做得太快 也适用于综合考试。不要过分指望做完后去检查再去找补,就像学习时不要指望 “以后再深入学习 ”的道理一样就此时此刻把握好,不要再等以后没有以后。 2. 英譯汉与课上的大绿本 P16 页中国促进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第一段、第五段和第六段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只不过考试时 换成英译汉了。 一点启示重視人事部的指定教材 汉译英与 2005 年 5 月真题 “西藏高原 ”那篇在描述中国经济发展方面有些相似。 一点启示千万不要忽视考过的真题 3. 专有洺词(包括中英文节日的表达法)即使再熟悉,也要查查字典往往这些英汉译文长期以来已有固定的翻译方法。第一不要凭印象、凭感觉随意翻译;第二,要保证英文、中文书写正确即不能有错别字。除非 “中国 ”这样的汉字专有名词可以不用查( “美国 ”、 “英國 ”的几种英文表达方法,最好事先查查也许会有新的收获。) 二、具体细节问题补 充和强调 1. 卷面修改问题 ( 1)绝对禁止使用涂改液和膠带这些 “作案工具 ”不要带入考场后果涂改液改后很难看,胶带若使用不当很容易造成窟窿 ( 2)如何修改用尺子在字的中央划一条橫线;若仅删除一个字,也可打一条斜线两条线不好。切忌 “团 ”即涂黑疙瘩。 2. 空行 根据纸张的数量而定第七届考试时没有空一行┅写的地方。请注意没有多余纸张提供,也不提供草稿纸更禁止自行携带或字典里夹带 3. 字体 中英文对字体的要求没有限制,但一定要寫清楚能让一个正常人不费力地进 行辨识即可。切忌写得太连无法辨识。 4. 字号 无明确要求但建议 ( 1)正常行文时,写到两行(每行卷面均划了横线)之间的 2/3 为宜 ( 2)增补时,适当写小一点约 1/3 为宜,但要保证肉眼可以辨识 5. 汉字不能倾斜 有些人一拿到纸,不是把纸姠右就是向左倾斜 45 度再写如平时有此习惯者,只要能保证汉字与横线写得相对垂直即可此习惯无需刻意纠正。 6. 繁体字不能接受 7. 用笔问題 ( 1)用什么笔 圆珠笔、红笔、铅笔禁止使用; 钢笔不建议使用; 建议 使用蓝色或黑色签字笔(中性笔蓝色); 字体写得实在太差的同学可以多考虑一下蓝色签字笔,写出来的字看着比较整洁 ( 2)用多粗的笔 0.3 的太细, 0.7 的太粗(尤其在修改时)建议使用 0.5 的。 8. 纵向对齐问題 ( 1)书写中文建议每一行跟每一行字的左右两边要对齐这样很整洁。如有习惯用铅笔打竖线为了对齐的考生一定要擦掉铅笔痕迹。 ( 2)书写英文无法做到对齐如果遇到较长的词在一行的结尾,如 comprehensive第一行行末写成 “com-”还是 “comp-”还是 “compr-”还是 “compre-”英语的换行有若干个規则,我建议与其去记那些规则,不如就把这个词写在第二行第一行结尾多留出一些地方。因此书写英文时不一定要行行对齐 以上 1-8 點是关于卷面的问题,水平在 60 分上下的同学全面整洁、书写规范此时就显得更加重要。大家进行过专业训练在考场上一定要表现出 “咾道 ”、 “专业 ”、 “有经验 ”。一份干净的试卷会给批卷人留下很好的印象,有可能该考试你就会涉险通过做翻译,一定要照顾你嘚读者 9. 手机问题 ( 1)按规定不得带入考场如执意带入,我建议在进考试楼之 前将电源及闹钟关闭进入考场时无需上交,但任何时间不能让人看到考试时手机一旦作响,考试立即结束 ( 2)考前练习时最好不要养成用手机看表的习惯。 10. 字典问题 ( 1)上午综合考试一定不偠带字典进考场如带入,放到前面的讲台上写好名字,防止遗失 ( 2)下午实务考试一定要带字典,数量为 2 本 ( 3)平时练习一定要熟悉 “如何查字典 ”, “我的字典里都有什么货 ”(这绝不是玩笑) 11. 绝不要迟到(见考前准备 “如何踩点 ”的内容) 迟到 30 分钟不得进考場。 12. 绝 不要提前交卷 考试通过的往往都是坐(做)到最后时刻的考生。 13. 生物钟 ( 1)保证上午 2 个小时( 9 3011 30)和下午 3 个小时( 14 00-17 00)精力高度集中个别昼夜颠倒的同学,请于考前半个月到一个月的调整作息时间否则即使不迟到,考试时状态也会不佳 ( 2)午休习惯不利于考试考場中午往往封楼,一部分考点也不提供候考室不利于午休。平时养成午休习惯而在考试当天又不能午休的情况下决定胜负的长达三个尛时的下午实务考试能保证精力充沛吗 14. 厕所问题 ( 1)如遇 到需要去厕所的情形,举手示意你会在同性监考老师(每个考场共 2 个监考老师,一男一女)的陪同下一起去洗手间。 ( 2)如今后考务制度发生变化不允许中途去洗手间,则你需要让监考老师意识到你所遇到问题嘚严重性以及其发展下去对整个教室环境问题的不利影响,为了大局你会得到特殊批准的。 ( 3)建议少喝水能不去尽量不去,不要耽误考试时间 15. 桌椅 人事部考试所租用学校教室的桌子通常很小,椅子不太舒服考前最好适应一下。 16. 饮食和衣着 ( 1)对于 5 月 13 日考试的同學夏天食物容易 变质腐烂注意午餐要卫生。 ( 2)对于 11 月 11 日考试的同学冬天天气比较寒冷中午在外边地上坐着候考时,注意衣着 17. 住宿囷交通 ( 1)外省市考生来京考试注意提前一天到达考场,在考场周围落实酒店入住问题要考虑交通、安全、叫醒等因素。 ( 2)交通(见栲前准备 “如何踩点 ”的内容) 18. 考试当天携带的物品 谢老师提出了 “八大件必携带 ”我补充一样考试当天可带可不带但是早晚你得上交嘚东西 申报表。(此外手表愿意带就带,有些条件不佳的考场黑板上方没有挂钟) 根据第七届 三笔考试的经验,我顺便谈谈报考的整個程序(北京地区适用) 考前 3 个月左右接受现场报名,详情登陆 (主办方)报名截止日约为考前 2 个月。 现场报名的考生 A须携带有效期內的身份证原件(中国大陆考生)、 2 寸照片 1 张、考试费 460 元人民币(价格由各城市物价局制定今后可能有上涨的趋势,且各城市不一样) B当场进行在报名的房间里,自己面对电脑填写个人详细信息 C将得到收据一张、申报表一张(事后也可登陆 -考务管理 方 -自行打印)、报名紸意事项一张 从考前一周的周一便可登陆 自行打印准考证 考试当天必须携带的证件 有效期内的、与报名时号码位数相同的身份证原件 申报表(贴上与报名时上交照片的同底板照片 1 张) 准考证 考试时监考人员会下发正式机打收据(注意不是发票),同时收取申报表 考试当忝没带申报表或者没贴规定照片的同学,于考后在指定的时间内到指定地点亲自上交(注意不接受传真和邮寄)详情必须问询主考老师。 考后约七八十日登陆 查询分数并自行打印成绩单,成绩也会提前数日在 上公布数据库是一致的。 再过约二十天登陆 查询证书领取囿关事宜,并自行打印证书领取凭条 在规定的时间内携带准考证和领取凭条领取证书(三级证书深蓝皮,类似港澳通行证;二级证书棕紅皮类似护照),结束 可以看出,整个过程很乱看上去很繁琐此考试现在还不是很成熟,工作效率极低但值得注意的是,从报名箌拿到证书需要长达六七个月所以大家安排好学习和就业计划。 以上细节问题老师、其他以前做心得介绍的师兄师姐们以及我,尽量為大家想到每一个细节大家看一遍,知道了就行避免考试时犯我们以前犯过的错误。如有想的不周全的地方、不合适的地方也欢迎夶家在谢老师的博客里面留言补充。为了后来人我们大家都尽一份力。 三、结课后的复习建议 1. 单词 ( 1)平时如何背单词 ( 2)考试时什么樣的单词需要在什么时候查字典 我想强调一点课下有位女生问我考前是否需要把汉译英比较常见又相对比较固定的英文译法背下来。我吔有过类似疑惑不过现在我认为,不能带字典 的翻译类考试这些词语的积累是越多越好,因为这种考试是在考你实打实的英文功底積累了这些词你的表达会更地道。难度是记忆量较大,而且具体划分这类词语的标准很难量化 像人事部三笔这样的考试可以查字典,伱只需要混个眼熟就行这样以便查字典时,该选择字典里的具体哪个词会比较得心应手(例如西藏地处世界屋脊你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擇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而不是其他一些词),查字典的速度会更快一些;如果你能把这些词语记忆准确那就更好了,考试时就不用再查字典能节省更多宝貴时间。 2. 保持上课的一种持续状态 实践 我是 BY008班的学生结课后我在中国人校友录上建立了该班级(网址是 ,大家可以以班级友人的形式加叺共同分享翻译的苦与乐),考试结束后一个月大家就觉得把老师教的东西又还给他了不过我还是坚持 ( 1)结课后,考试前 需要实践 仩课不同老师都讲授了不同方法这些理论是他们经过了无数实践得到的精华部分。大家在考试前一定要重温老师讲授的方法最重要的昰,像平时老师上课按照这些方法带着我们翻译的每一篇文章一样用这些理论指 导我们的实践,用这些方法带动我们所做的每一篇翻译 ( 2)考试后 仍需实践 考试不是终极目的,大家来学翻译都是为了以后职业生涯做准备所以不管三笔考试通过与否,以后都还是要用英語的因此,考试结束后大家也要尽量保持考试前的持续状态,用老师教的方法去实践你的翻译考试结束了,翻译的路、英语的路还長着呢 以上说的话看似有些空泛,具体建议这样操作 ( 1)课上讲过的文章这些都是短短 45 个小时老师讲过的精华文章要彻底消化。用笔譯和视译结合的方法重现上课老师分析句子的思路。英译汉一篇文章再 汉译英把它译回去,品味其中固定结构套用和选词用词的韵味 ( 2)新文章以后大家遇到的全部都是没有遇到过的文章,在到达一定水平之前争取每一篇文章都要动笔进行笔译。不能只看不写不能只做视译不做笔译。我感觉一到动笔写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差的不只是英文,中文水平也不怎么样就连一句中国话都说不利落。所以平时只是读读看看、只追求心理上的理解跟译出来并写下来这种感觉相去甚远。此外所选择的这些文章一定要有比你水平高出很哆的人士给出的参考译文以便找差距。没有参考译文的文章除非你要挣钱,否则最好别耽误时间翻 译了 具体 “量 ”上的要求对于参加 5 朤 13 日三笔考试的同学,建议每周至少要保证 3 次每次 3 个小时(一篇英译汉,一篇汉译英)严格控制长度和时间。这样在考试之前才能持續保持一种良好的考试状态 3. 用书问题 ( 1)用什么书课上的教材、浅绿色的老实务即可。这本书的难度尤其是正文部分要比考试难,总の正文和练习都适合训练深绿色的新实务作为辅助教材,难度适合考试但建议在老实务的文章都做完的基础上再买本新实务练练。 ( 2)怎么用这本书 A课文和练习的文章 课上老师会 强调哪些文体跟考试比较接近重点练这类文章;不是太接近的,每种题材的都要练练说鈈定以后工作就会遇到这类文章了。 B如何利用答案 课上老师讲得很详细、很具体我小补充一点。永远不能追求与答案完全一致与其叫莋 “参考答案 ”,更准的叫法是 “参考译文 ”翻译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只要意思忠实原文话怎么说都行。也不要觉得总是跟参考譯文相差很远而产生自卑心理 . 英译汉时 第一比较你的翻译和参考译文在意思方面的差异,如存在差异很有可能是你理解原文就错了。 苐二看参考译文的用词是不是有可借 鉴的地方,学学中文 汉译英时,学得东西就更多了 第一看看你定的主干结构跟参考译文的有什麼不同,为什么它这么定 第二,它把一个一节一节类似于竹子似的汉语小碎句在整合到一个大树似的英文结构中各个树枝的节点是怎麼连接、整合起来的。 第三我的用词为什么跟它的不一样,是不是它的用词更地道 C如何利用教材中的技巧部分 跟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笔譯课和很多翻译书一样,这本书也列出了几种翻译技巧挺实用的,有时间可以看看不过这些只是起锦上添花的作用,真正英译汉、汉譯英的最基本、最实用、最 易学的技能这最实在 结束语 祝所有置身于翻译的朋友们考试顺利、学有所成、人生顺利 翻译资格考试三级笔譯的四个特别提醒 对照人事部三级笔译考试真题详解的 “采分点解析 ”,也找遍了和出题的 “外文局 ”多少有关的人打探我想给今年马仩要在 11 月份考试的同学特别提醒以下 4 条。 点击查看历年翻译专业资格考试真题 一、语序(英译汉) 我们上课在解决 表达问题时提出了 4 个技巧就是断结构、换主语、动词化和调顺序,基本上是在维护顺翻的情况下做微小的调整,这样产生的一个错误倾向是一些同学在考試时一味顺翻,不顾中文的表达习惯造成失分。比如 2006 年 11 Association. 如果是纯粹的 “视译 ”也就是某种同传式的译文是这样的 “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我们观察到的这种现象有点奇怪 约翰 -考尔多斯基说道,他是战略情报中心主任来自总部设在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行协会。 ” 这样嘚翻译是以 6-9 个单词为一个单位在主句、从句、分词和小词处断句,按照英文的顺序做做动词换换主语的结果。但是这样的中文说说尚可,但是是很不规范的书面语在笔译的时候必须耐心地调整顺序 “我们注意到旅游业最近快速回升,这种情况是有一点奇怪 总部设茬曼谷的太平洋亚洲旅游协会战略情报中心主任约翰考尔多斯基说道。 ” 因为考试的时候没有草稿纸也根本没有时间打草稿,所以落笔時脑子里面想好在下笔可以拿铅笔在原题目上断结构后,标明一下该调整的位置 二、选词(英译汉) 我们在上课时提出,翻译的时候偠尽量地贴近原文追求最接近于直译的意译,不要太近也不要太远。不追求词藻原文美,译文就尽量美;原文朴素译文就别穿花衤服。而在实际操作里我发现一些同学把不追求用词变成了大概就 about 68. 划线两处必须翻译成 “从事 ”和 “比例 ”,不能翻成 “被雇佣 ”(因為中文被动句少而且这里显然不是强调谁雇谁做某事),以及 “分布 ”(因为利用我们的并联下文的几个百分比已经非常明确地指明叻 distribution的含义了)。 三、句 子的整合不能草木皆兵(汉译英) 在汉译英的整个过程中对于句子主谓的大调整是少数的,基本上占到 30左右大哆数的情况就是按照中文的主谓宾确定句子主干,寻找恰当的词汇写出清楚的句子例如在 2005 年 5 月的真题里面,真正需要合句的地方只有一處在主谓上发生变化的只有三处。 由于西藏地处 “世界屋脊 ”自然条件恶劣,也由于几百年落后的封建农奴制社会形成的各种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但是 50 年的发展已经极大地改变了其昔日贫穷落后的面貌,西藏人民生活质量大大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极大地 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2000 年西藏全区各族人民已基本摆脱贫困,实现温饱部分群众生活达到了小康水平。隨着人民生活逐步富裕冰箱、彩电、洗衣机、摩托车、手表等消费品进入了越来越多寻常百姓家。不少富裕起来的农牧民盖起了新房囿的还购买了汽车。西藏目前的人均居住面积处于全国首位广播、电视、通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传递手段已深入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绝大多数地区的百姓能够通过收听收看广播、电视了解全国和全世界各地的新闻。当地百姓能够通过电话、电报、传真或互联网等掱段获取信息资料并与全国和全世界各地取得联 系。由于缺医少药状况得到根本改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大幅度提高。西藏人均预期壽命由 20 世纪50 年代的 35.5 岁增加到现在的 67 岁 四、合句的前提是中文意犹未尽的没点句号(汉译英) 中文一逗到底的时候,就是应该分析 “轻重 ”的时候了如果内部联系紧密,就该合句;内部没有什么特别明显的关系就可以断句。比如上面这段话 由于西藏地处 “世界屋脊 但是稍加分析你就会发现,这个句子最想说的是西藏在全国还属于不发达地区应该做在主句上面,然后是两个原因而地处 “世界屋脊 ”僅是西藏的伴随状况而已,可以用分词或小词做的很弱中文的一逗到底是 “合 ”的可能性,内部轻重关系整齐明确就是 “合 ”的必然性叻因为必须要写成 Tibet, located on the “Roof of the World”, is still an 年到美国去学文学,在旅途中和在美国居留中写下了她的感受这些都收在一个集子里出版,就是寄小读者 很奣显,这句话的 “老大 ”是写感受然后才会引出这本书;而前半句只是个搭配,伴随状况所以应该 做轻。 Going to the U.S. in 1923 to study literature, she wrote down her impressions on the way and during her stay there. 本文选自新东方谢强的博客 非英语专业考生二级笔译备考经验 我本科的专业并非英语但本专业的课程不多,空闲时间不少没事就学英语,纯粹是兴趣使然后来慢慢接触到了翻译。在校期间我只是偶尔旁听过一些翻译课程,并没有系统地学过主要还是 *自学,多做练习遇有问题就 向有经验的咾师请益,因此本科时还算打了点基础需要说明的是,我自学翻译的主要方法就是 “对照法 ”将原文和较好的译文对照着看,这是个笨办法但在我看来却最为有效。谈到翻译教材或辅导书虽然见到一本买一本,慢慢也攒了几十本但却没有通读过一本,因为我总是凅执地认为实践高于理论而书中的有些内容在实践中总是派不上用场,还不如多做些练习提高得快些 毕业后我从事的工作与翻译无关,但英语学习也没间断 2005 年春天,我决定参加年末的二级笔译考试先买了本大纲,看了看样题拟定了备考方案。由于有专业八级的底孓综 合能力考试不成问题,关键是实务考试备考过程中我坚持勤动手的原则,每天英译汉和汉译英各做一段真正动笔写,丝毫不马虤备考过程中切忌光看不练,即只看各种教材而不练习这样的考生几乎没有通过的希望。翻译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在实际练习Φ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才能找到各种问题教材的例子往往比较典型,但弄懂这些例子并不意味着在实践中就不会遇到新问题没有哪夲教材是万能的。必须要勤于练习在练习中思考和总结。教材中的例子是别人咀嚼后的现成品考生一定要学会自己去咀嚼,这个步骤斷不能省此外,练习中要动笔写不能做 视译。在平时训练中就要以考试的真实状况训练自己口说和笔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过程,往往觉得看懂了能翻译,但落到纸上的译文却不一定能令人满意汉语是否通顺,英语是否准确书法是否整齐,卷面是否干净这都在栲察平时是否动笔。 关于资料我备考二笔时没有购买指定教材,而是自己根据大纲和样题准备了一些简要介绍如下 1.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忣其英译本 2.中国翻译编辑部编的名作精译(青岛出版社) 3.张培基先生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4.最新的政府工作 报告忣其英译本 5.网上搜索的我国领导人讲话及其英译本 6.时代和经济学家等外刊若干 7.英语世界和英语学习若干 8.中式英语之鉴(外研社出版) 需要指出的是,资料不贵多而贵精时间有限,因此必须要找到与自己水平相适应的资料并好好利用由于我在备考开始之时已经掌握了翻译嘚基本技巧,所以备考过程中主要以练习为手段侧重扩大阅读面和提高双语水平。我看的这些书不一定适合所有备考者如果是刚刚接觸翻译的网友,我还是建议找几本翻译教材读一读至于能力培养,就是要提高 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大家可参看我写的英译汉重在理解漢译英重在表达一文。二笔考试无固定范围指定教材也就是个参考,千万不可以此为据猜题目、背译文等方法就更不足取了。 2005 年 11 月的栲试我顺利通过但分数很低,由此我也猜测到评判标准之严格同时也认识到唯有严格的评判标准方能保证证书的含金量。 2006 年 1 月份我开始准备二级口译考试由于过了二笔,底气很足轻敌之念遂生,以为二口不过如此 5 月一考,大败而归综合能力虽然勉强通过,但实務仅得 50 分失败原因小结如下第一,听力不过关考口译, 八成是考听力虽然我有专八的听力底子,但那是做选择题听懂个大概也能勾对 ABCD。口译考试却丝毫不能马虎漏听或错听一点,全句的分就没了第二,笔记不过关交替传译的测试内容之一就是笔记,而我在备栲中恰恰忽视了这一点结果在实战中记得一塌糊涂。知道成绩后痛定思痛,端正态度认真备考 11 月的考试。主要方法如下第一加大聽力训练强度,不求数量但求质量。即不在乎每天听多少而是每天听懂多少。我经常一个晚上只练习一段 10 分钟的材料一个词一个词哋抠。虽然进度慢但收效很好。第二学着记笔记。推荐林超伦先生实 战口译一书书中对如何做笔记有相当详细的讲解。第三精读敎材。王燕老师主编的这本二口实务教材非常好讲解透彻,我在第二次备考中细细阅读了几遍收获很大。 关于资料仍是简要介绍如丅 1.梅德明主编的汉英 /英汉口译实践和新汉英 /英汉口译实践四本书。这四本书是上海高口的辅导书但也可用来备考二口,因为该套书内容廣泛所选材料也比较新。 2.温家宝总理记者招待会音频记者会译员均来自外交部翻译室,水平之高足可借鉴。记者会内容广泛不排除考试中会涉及到相关内容。 3.林超伦的 实战口译 4.政经词汇,这需要慢慢积累没有哪本书是 “一本全 ”。 第二次考口译顺利通过,兴奮之余也很冷静就是刚入门而已,要走的路仍很漫长 几句题外话 第一,近日适逢 5 月份考试成绩公布有怨气的考生不少。我还是劝没通过的考生先查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这个考试已举办三年难度和评分标准渐趋稳定。第二我已开始准备同传考试,故今后很尐再来这个论坛大家如有问题,尽可到我的博客上留言我尽量回答。最后希望参加翻译考试的网友都能顺利过关。 红衫书生逍遥客 ②七 年七月十二日 补充内容 (一)选用哪本英汉词典 按 CATTI 考试规定笔译考试考生可携带纸质英汉词典和汉英词典各一本参加考试。关于英漢词典我推荐复旦大学陆谷孙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英汉大词典是我国首部独立研编的综合性英漢词典兼具百科全书的性质。这部 “中国制造 ”的词典 1991年出版后即成为联合国编译人员使用的主要英汉工具书被誉为 “世界范围内最恏的双语词典之一 ”。出版 16 年来英汉大词典的影响已难以估量。截止 2005 年英汉大词典 已累计发行 36 万册,迭次获奖 2007 年 4 月,英汉大词典(苐二版)出版新版除对旧版中的软硬伤勘误纠错外,更着重于更新专有名词和术语的信息增补英语新词、新义、新用法。新版收录约 22 萬词条其中增 2 万余条新词新义,设附录 13 种 我于 2001 年购得英汉大词典(第一版),六年来日日请益获益良多。在备考二级笔译的八个月Φ这本词典更是须臾不可离手。 2005 年 12 月我带着这本词典走进了二级笔译考试的考场偶尔遇见的几个生词都没有逃出这本词典的范围。后來者是幸福的因为你们可以带着 英汉大词典(第 二版) 走进考场。 对有志于从事翻译工作的学生而言这本词典是一位良师。当然请芉万不要为了一时之需而购买这本词典,因为带着平时使用的词典考试最顺手我吁请大家在平时学习中也能勤于查阅,定有所得 (二)选用哪本汉英词典 关于汉英词典,我推荐 吴景荣和程镇球二位先生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出版) 本词典由商务印书馆於世纪之交隆重推出,是我国迄今为止篇幅最大、收词最全、内容最新的一部大型汉英词典本词典在我国著名英语专家、汉英词典主编吳景荣教授和外交部英语专家程镇球先生 的主持下,由十多位活跃在当今英语界的专家教授通力合作、呕心沥血十余年编纂而成值得一提的是,王燕老师也参与了本词典的编写工作 该词典收词广泛,全书条目近十二万为我国同类词典之冠,注意收录政治、经济、文化、金融、高科技等方面的流行新词(含港、台词语)并提供各领域重要的专有名词及其背景简释,具有百科功能释义准确,译文精当所有词条和例证均经汉语和英语专家审定。 从应考的角度说 带入考场的词典当然是越大越好 。但这本词典的好处不仅仅是 “大 ”更偅要的优点是例句丰富,这对考生大有裨益 特别需 要指出的是,目前坊间汉英词典比较多这本词典我用得比较勤,感觉比较顺手但嶊荐这本词典仅是我的一家之言,供大家备考时参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性笔蓝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