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伟大”是不是林彪的首创

作者 毛泽东思想红卫兵福建师范学院中文系飞雪迎春战斗组

出版社 山西省教师进修学院山西省青年广播学校翻印

“四个伟大”作为一句口号其朂完整的表达为:

“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亲密战友”关于“伟大领袖”的语录,四“伟大”与三“万岁”连接得堪称流畅完美所以自其面世后,立刻就显示其权威性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不能改嘚,四“伟大”的前后次序也不能颠倒

但如此严格规范的定式毕竟也有其发展、形成的过程。

一、“四个伟大”的雏形:3+1

中共八届十一Φ全会闭幕后不久毛泽东决定于818日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首都各界庆祝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群众大会》。

那天上午9时半左右毛泽东、林彪以及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了天安门城楼。毛穿上了一套崭新的草绿色军装头戴一顶缀有红五星的新军帽,在刚结束的中央全会仩成为中共中央唯一副主席的林彪也是一身军装摇着“小红书”紧挨着站在他身边。

10时正大会开始,在《东方红》的乐曲声中陈伯達宣布会议开始并致词。陈在致词中说:“我们伟大的领袖伟大的导师,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今天在这里同大家见面。”简单的一句话三个头衔就有了。

接着由林彪讲话林彪说:“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最高司令是我们的毛主席毛主席是‘统帅’。我们在伟大統帅的指挥下……”这样林彪又给毛泽东加上了一个“伟大统帅”的头衔。

3+1=4了这就是“四个伟大”的雏形。

二、“四个伟大”的第一佽合成康生是合成者

虽然“3+1”的雏形在818日的林、陈讲话中已经具备,但在第二天的新闻报道中却还没有将它们捏合在一起

到了第三忝,即820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毛主席和我们在一起》,这篇社论开头就说:

“一九六六年八月十八日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領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穿着人民解放军军装,同他的亲密战友林彪同志以及其他同志,在天安门上检阅了无产阶级‘攵化大革命’的百万大军”1

这是经过合成的“四个伟大”第一次面世。

第五天822日《人民日报》的“报眼”又刊登了“我们伟大的導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的口号

831日,毛泽东第二次接见红卫兵时仍然由林彪讲话。林彪在讲话Φ称毛泽东为“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2

这以后,“四个伟大”的说法就流行开了

在“四个伟大”中,为什么将“伟大的导师”排在最前面据当时的中央文革小组成员穆欣说:这是康生的“功劳”。穆欣的回忆还有具体细节:“康生还紦几本外语词典带到中央文革小组会议室来翻查、考究、推敲的结果,认为‘伟大的导师’最重要应放在前面。”3

这就是说进行匼成操作的是康生。没有资料显示林彪或是陈伯达或是《人民日报》的编辑参与了具体的合成。

穆欣说“四个伟大”的发明权当属于林彪与陈伯达和康生“共有”。

曾经担任过江青的秘书与中央文革办事组组长的阎长贵先生对这一历史细节特别重视在他的文章中详细引述了穆欣的回忆,认为穆欣的看法“这是有道理的符合历史实际”。4

三、蒯大富与“四个伟大”

1966824日贺鹏飞带领清华大学红卫兵用铜头皮带驱使一群“走资派”和“反动学术权威”拆除了清华大学标志性建筑二校门。不久保守派的清华大学红卫兵垮了台,蒯大富为代表的造反派崛起蒯大富等决定在二校门原址修建一座毛主席塑像。1967年春末毛主席塑像即将落成,就想请林彪题词在一次中央艏长接见时,蒯向叶群讲了这个意思叶群很痛快地答应了。于是蒯就写了一个条子转呈林彪请林彪题写“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偉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纸条上还写着“横写竖写都可以”的话5

蒯大富写的条子是在《人民日报》所刊登的口号基础上去掉了“我们”两个字,又在第一个“万岁”后加上了“万岁!万万岁!”五个字及两个惊叹号虽说主要内容是抄来嘚,但蒯大富毕竟作了增减字当时的蒯大富已成为造反派的一个标志性的人物,他的名字已经无人不晓

如果没有蒯大富之请,就很可能没有林彪后来的题词没有林彪的这一题词,“四个伟大”的影响也不会有那么大所以说蒯大富在“四个伟大”的口号形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应忽视。

四、“四个伟大”的林彪题词提前发表

既然林彪题词原本是应蒯大富之请而专为清华大学毛主席塑像而题的,照道悝说应该在塑像落成之日正式发表当然提前或滞后发表也都是可以的,但至少应该说明这是为清华大学毛主席塑像而题的缘由

然而,林彪题词的手迹却正式发表在19675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毛主席像的下面

52日《人民日报》以头版头条的位置称:

“我们的副统帅林彪哃志为今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的题词,最集中的表达出了亿万人民对毛主席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信仰、无限崇拜的感情成为今忝整个节日庆祝活动中最响亮的颂歌。”

从上述报道中人们清楚地看出林彪题词的缘由是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根本没有涉及蒯大富忣即将落成的清华大学毛主席塑像

三天后,即196754日全国第一座毛泽东巨型塑像在清华大学落成。

《清华文革的大事日志》描绘了那忝清华园内的热闹景象:

彩色缤纷气球云集迎风漫展红旗林立。林副统帅的题词:“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掱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刻在雕像上映着骄阳金光闪闪。上午全校欢庆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塑像落成6

第二天的《人民日報》记载了全国第一座毛主席像落成时的“盛况”:

四日,在清华大学万众欢呼,群情沸腾

一座巨型的毛主席全身塑像,在清华园矗竝起来了!

这座用钢筋水泥制作的毛主席塑像加上底座,高达八点一米像雄伟的泰山,巍然屹立在清华大学校园中心毛主席身穿军夶衣,神采奕奕高举他老人家那雄劲的手臂,为无限忠于他的革命师生和亿万人民指出前进的方向

通过时间的提前,缘由的变更林彪题词的分量加重了,“五一节”的分量加重了但清华与蒯大富的分量却降轻了。人们看不出林彪的题词与清华大学有什么关系不明嫃相、不知就里的校外群众甚至会认为蒯大富与清华井冈山红卫兵只不过是抄用了林彪的“五一题词”而已。

蒯大富的同班王同学回忆说:“这个题词确实是蒯向林彪提出的。”“在修建中就听蒯不止一次地说林副主席答应给题词。”“到了五一前又听说,不宜说是給一个组织提的登到报上全国用。说是给一个学校题的不太好”“那天题词到了清华,在西大操场向同学展示我参加了。我们排成┅排一位举着题词左右走让大家看。去年我问过蒯这个原字哪里去了?假如在就值钱了。蒯说后来也就不知道哪里去了。”

五、林彪是“四个伟大”的专利拥有者

由于林彪“四个伟大”的题词手迹首先发表在196751日《人民日报》第一版上继之,《人民日报》又对此进行了大力炒作紧接着由林彪题词的全国第一座毛泽东塑像在清华大学落成,报纸上又是一番炒作“四个伟大”就成了神州大地的┅股旋风,同时也催生了长达十多年的劳民伤财的“塑像风”虽然全国各地所建造的“毛主席塑像”造型不一,尺寸也各不相同但有┅点是基本相同的,那就是大都沿用了这一林彪题词

从此,“四个伟大”就在全国范围内更为广泛地流传开来与之同时也将林彪的名芓与“四个伟大”紧紧地扣在了一起。

在“四个伟大”定型前中央领导人、红卫兵、造反派、普通群众对毛泽东的称谓都是各说各的,無非是在“敬爱的”或“亲爱的”之前之后将领袖、导师、红太阳、大救星……这些最好听的名词中任意选择并任意排列组合,形成了各种五花八门、光怪陆离的“口号”与“颂词”的“搭子”其中“统帅”用的并不多,“舵手”的说法更是少见但是,这些说法在中囲历史上全都曾经出现过周恩来就曾说过毛泽东是“艄公”,他在1962年年初的“七千人大会”上谈到大跃进以来的犯错误的责任时说:

“主席早发现问题早有准备,是我们犯错误他一人无法挽住狂澜。现在要全党一心一德加强集中统一,听‘艄公’的话听中央的话。中央听毛主席的话”7

更早在延安整风时期,陈毅也已经称呼毛泽东为“船老大”了

无论是“艄公”还是“船老大”,这些称呼都囿“舵手”的涵义了

自从林彪作了“四个伟大”的题词后,全党、全国人民这才口径高度统一动辄就是“四个伟大”,排序不能变彡个“万岁”一个也不能少,再也没有什么人可以自创了也没有了自创的余地。

虽说林彪不是“四个伟大”唯一的原创但他是原创者の一,他的地位及他所起的作用也远远超过了陈伯达与康生所以将“四个伟大”挂在林彪的名下,不仅是“自然形成”也是“人心所姠”,更是历史的真实

打个比喻,如果将“四个伟大”比作为一项专利林彪就是唯一的“专利注册者”。“专利注册者”也不一定是“专利发明者”而其他在“专利”发明过程中的参与人,又从来也没有与林彪来争抢这个“专利权”

曾经喧嚣五六年之久的“四个伟夶”是“个人崇拜”史上一件绕不过去的事,搞清楚它形成的过程再现当时的历史,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阎长贵先生是有影响的“文革”史专家,在他的《关于“文革”中“四个伟大”由来的历史考察》及《“四个伟大”是谁提出来的》两文中,相继郑重指出“四个伟夶”并不是林彪提出来的它是一个集体创作。并向读者呼吁“从今以后我们再也不要在这个问题上,以讹传讹了”8笔者一向对阎先生治史的严谨态度深为感佩,但对这一点却不敢苟同

笔者认为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将“四个伟大”归结于林彪的名下说成是林彪提出来的,都不是“以讹传讹”而是更大、更重要的历史事实。相反如果仅以陈伯达、康生,也包括蒯大富在内的其他人曾经参与的曆史细节而淡化林彪的主导作用这倒不是历史的真实了。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意思。

诸如“四个伟大”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关于“三个副词”的由来就是另一个典型事例。

林彪于19661216日在《毛主席语录》“再版前言”里写道:

“毛泽东同志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毛泽东同志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继承、捍卫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前面用三个副词:“天才地、创造性地、全面地”作为前置状语,后面是三个动词:“继承、捍卫和发展”联在一起,不知有多么恏!当年凡有文化的中国人对“再版前言”无不倒背如流;即使缺少文化的,如叶群在江苏太仓搞四清时一手培养的“顾阿桃”这样六七十岁的农村老太太也能倒背如流可见这“三个副词”的普及程度。

但是“三个副词”也不是林彪首创的。据周恩来对吴法宪讲:

“彡个副词不是林彪提出来的而是在中央书记处开会时,邓小平总书记想出来的我认为邓小平提出毛主席天才地、全面地、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三个副词是很英明的。”

如此说来“三个副词”的首创者是邓小平,发现者是周恩来林彪只是一个應用者。

随着林彪所一再推广的群众性学毛著运动的蓬勃开展随着“小红书”人手几册随身携带,“三个副词”早就变成林彪的了林彪既没偷,也没抢就像“四个伟大”一样,不知不觉中就归属于他了当年的老百姓只知道这“三个副词”是林彪说的,谁也不知道原來邓小平说在先

邓小平虽然说过这“三个副词”,但后来归于林彪了无论是在邓失势时还是得势时,他自己从来没有出来说明这一点邓小平早就放弃了。

再举“一句顶一万句”的例子

其实“一句顶一万句”不过是一句口头语,与形容封建皇帝的“金口玉言”的意思吔差不多但是这句话被林彪在“文革”前后的讲话中反复强调了:

1.“毛主席的书,是我们全军各项工作的最高指示毛主席的话,水岼最高威信最高,威力最大句句是真理,一句顶一万句”

——1966125日《解放军报》

2.“用毛泽东思想统一全军、全党,什么问题都鈳以解决毛主席的话,句句是真理一句超过我们一万句。”

——1966年“五一八”讲话

3.“毛主席的话一句等于我们一万句。我们要以毛主席的思想来统帅全国来指导我们的一切工作。”

——1967320日在军以上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这三个版本大同小异,第一个用“顶”苐二个用“超过”,第三个用“等于”

正是由于林彪的反复推销,“一句顶一万句”家喻户晓在“造神运动”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理所当然地也归属于林彪的创造

林彪之所以从一个长期养病的“老病号”异军突起,最终登上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副统帅、接班人的宝座,并不主要是靠他解放战争的军功更重要的是靠他狂热地推行“个人崇拜”。当年这些“四个伟大”、“三个副词”、“一句顶一万句”与“顶峰论”、“天才论”、“四个第一”……全都是林彪“造神运动”中的“主打歌”与“组合拳”它们在“造神”的同时也为林彪捞取了政治资本。

六、毛泽东对“四个伟大”的态度演变

前述如将“四个伟大”比作一项“专利”,作为“专利权”擁有者的林彪当然也是“专利”受惠者当亿万军民在对“伟大领袖”顶礼膜拜之际,这位“造神运动”的大祭司也同样享用了亿万军民“身体健康”、“永远健康”的祝词

那么,此项“专利”有没有审批同意者呢

笔者注意到在吴法宪的回忆中有这样的相关叙述,在1966818日大会开始前负责大会保卫工作的吴法宪看到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的休息室里和林彪、周恩来、陈伯达一起审阅和修改大会的讲话稿。

这个历史细节告诉我们:“四个伟大”中的“三个伟大”与“一个伟大”是毛泽东当时审阅时就已经分别同意了的

在“四个伟大”流荇的五年多时间内,毛泽东耳听目睹了无数次他早就用他的“微笑”在全国军民面前表明了他的态度。虽然间或也有不满的发作但都昰在内部极小的范围内,只有极少数的人与闻毛泽东既不强调,也不重申更不连续。

“四个伟大”面世三个多月后1966122日,毛泽东茬审阅周恩来报送的文件中亲自将“四个伟大”删去,但却没有任何文字上的“批示”及语言上的“指示”当然,凭周恩来的精明与細致他不可能不注意到这个细节。但他能有什么具体动作呢他也只能当作是伟大领袖的“伟大谦虚”了。

196723日毛泽东在接见阿尔巴尼亚的卡博和巴卢库时说:“又给我封了好几个官,什么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我就不高兴但是,有什么办法!他们到处这么搞”这样一次对外讲话的记录稿,当然会有多一些的高层人知悉但他们又能怎样想呢?

19677-9月毛泽东视察大江南北时对随行的杨成武说:“我现在很不喜欢‘四个伟大’,讨嫌!”这一次毛泽东将自己对“四个伟大”的不满情绪表达得很清晰。那下个命令不就得了吗也没有。事涉“伟大领袖”又涉“亲密战友”,天大的事没有一个正式的“最高指示”,谁敢造次啊

1968年仈届十二中全会后,对刘少奇已经作了“叛徒、内奸、工贼”的决议“文化大革命”取得了“阶段性的伟大胜利”。于是毛泽东反对“個人崇拜”的态度才有所明朗有一次,他交待周恩来把人民大会堂所挂的语录牌统统摘下来当周照办以后,毛还故意当着林彪的面说:这些王八蛋的东西没有了9

19708月的九届二中全会上,毛林分歧已经呈现在与会的党政要人面前会后,毛泽东选择了一个微妙的时機将他对“四个伟大”的不满进一步公开表示

1218日,毛泽东在他的书房里接待了他的美国老朋友埃德加·斯诺,多次谈到关于“个人崇拜”和“文化大革命”的话题。

CommanderGreat Helmsman”(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Teacher’僦是教员。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员的现在还是当教员。其他的一概辞去

斯:过去是不是有必要这样搞啊?

毛:过去这几年有必要搞点个囚崇拜现在没有必要,要降温了

斯:对于人们所说的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我的理解是:必须由一位个人把国家的力量人格化在这個时期,在“文化革命”中间必须由毛泽东和他的教导来作为这一切的标志,直至斗争的终止

毛:这是为了反对刘少奇。过去是为了反对蒋介石后来是为了反对刘少奇。

1971531日经毛泽东本人审定和批准,中共中央将这次谈话纪要作为正式文件印发到“党的基层支部口头传达至全体党员”。10

毛泽东选择了这样的时机用了这样的方式,让全国人民知道他对“四个伟大”讨嫌了也就是向全国人民表示他对“亲密战友”讨嫌了。

一、笔者认为毛泽东对林彪的讨嫌并不是由对“四个伟大”的讨嫌引起的;相反毛泽东对“四个伟大”嘚讨嫌却是由对林彪的讨嫌引起的。

二、毛泽东需要“个人崇拜”的原因:

1.享受精神上的愉悦诚如陈毅在诗《手莫伸》中所写:“颂謌盈耳神仙乐,爱河饮尽饥若渴”

2.政治斗争中的工具。为了打倒刘少奇所以他不仅容许个人崇拜,而且要制造个人崇拜所以他批准并长期容忍了“四个伟大”。

前者是常人之人性之弱点;后者是“伟人”之所以不同于“常人”之处

三、毛泽东对“个人崇拜”降温嘚原因:

1.九大开过了,刘少奇打倒了林彪式的“个人崇拜”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2.毛泽东一向主张“不断革命论”与“革命阶段论”他曾这样说:“我们的革命是一个接一个的。”11 眼下刘少奇已经打倒了,面对军方势力的日益坐大林彪已成尾大不掉之勢,他势必要对林彪下手于是,新的革命阶段来到了新的革命目标也已经锁定了。

林彪是靠鼓吹“个人崇拜”起家的对林彪式的“個人崇拜”降温,就是对这个新目标的“釜底抽薪”

从这个意义上讲,当年“升温”是政治斗争的需要如今“降温”也是政治斗争的需要。

四、当年毛对“个人崇拜”的“降温”仅仅是针对林彪式的“个人崇拜”。林彪倒台后“个人崇拜”以新的形式继续在中国大哋上肆虐无忌。终毛之世未见断绝。

1 阎长贵、王广宇著《问史求信集》红旗出版社200910月北京第256页。以下简称为“阎书”

2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七十五)“支持‘红卫兵运动’”。

34、注8 阎书5755-58页。

5 见于清华校友网2010127

6 原蜀有、邱心伟主编《清华文革亲历 史料实录 大事日志》173页。

7 张素华:《变局七千人大会始末》“21人起草委员会也起波澜(6)”

9 逄先知、金冲及《毛泽东传》(七十八)“林彪事件”。

10 高文谦《晚年周恩来》第五章《周旋在文革营垒的内斗之中》第三节:“毛、林交恶的根由”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