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秦汉时期是什么时期朝代?

当前位置: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魔方格
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填空题难度:中档来源:山西省中考真题
统一国家的建立(或大一统)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魔方格”主要考查你对&&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秦统一六国和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郡县制)汉武帝的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封国势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秦建立中央集权统治的表现:1、皇帝制度:嬴政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2、中央:三公九卿&&&&& 三公: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的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掌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丞相之下设有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3、推行郡县制:秦统一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是县长,县以下设乡、里基层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秦中央集权的特征:1、皇权的特征:(1)皇帝独尊:成为秦王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2)皇位世袭:“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是君主权利集中的另一体现。(3)皇权至上: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都由皇帝总揽;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也都由皇帝任免;军队的调动以虎符为依据,虎符由皇帝控制、发给。2、中央机构的特征:秦朝中央的主要官职,在地位、职位和权利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3、地方行政的特征:(1)地方上主要官员郡守县令等,直接由皇帝调迁,并且官位不世袭。(2)地方官员只有俸禄,无封地,只有地方行政权,绝对服从于中央。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历史意义:1、通过郡县制,实现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直接有效控制,有利于加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2、郡县制废除了奴隶主旧贵族时代的世袭特权,有利于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形式;废除了分封制,基本上解除了地方割据势力对封建中央政权的威胁,既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3、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和完善。秦朝中央行政机构关系图:&
&九卿:九卿是指低于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位官职的诸卿,习惯上称为久卿,但是实际数目不止有九。重要的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警卫;太仆,掌宫廷车马;卫尉,掌皇宫保卫;典客,掌少数民族事务及外交;廷尉,掌司法;治粟内史,掌全国财政;宗正,掌皇室亲族事务;少府,掌皇室收支。中朝:中朝又叫内朝,由皇帝左右亲信近臣构成,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提拔了一批有才干的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手,替他出谋划策,中朝实际上是在宫廷内逐渐形成的新决策机构。由侍中、常侍、给事组成中朝之职。外朝:以丞相为首组成的官僚机构处理一般政务的机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董仲舒为了适应汉武帝时期的大一统,他不但首倡儒学独尊,而且把孔子的学说宗教化,把封建专制制度理论系统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他宣扬“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念;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还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标准,后人归纳为“三纲五常”。“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与秦朝的“焚书坑儒”的实质是相同的:秦朝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是确立的思想不同,但都是为了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都属于思想文化专制的需要。比较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和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大一统的政策:1、政治方面:(1)改革官职,组成内朝和外朝,加强皇权。(2)大量选拔人才,重视官吏的任用与考核;实行刺史制度。加强中央对地方官僚的控制。(3)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中央集权。(4)强化完善封建法治,打击豪强地主势力,维护封建社会秩序。(5)强化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司隶校尉,监督和检举京师百官和皇族的不法行为。在地方设刺史,负责监督地方官员。2、军事方面:三次反击匈奴,改变了汉朝与匈奴的关系中的被动地位;进军西南地区,征服东越南越,设置南海等九郡。3、经济方面:改革币制,铸造五铢钱,作为通行全国的法定货币;盐铁官营,由国君垄断经营盐铁的生产和销售;“均输平准”平抑物价,征收大商人,高利贷者的财产税。4、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倡大一统,儒学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汉武帝还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确立了封建官学制度。此外还崇尚法治。尊儒尚法是他实行统治的根本思想。汉武帝:&如何评价汉武帝:汉武帝时中国历史上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在位的五十多年里,西汉国力最为强盛。他破格任用的人才,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进行改革,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的大一统逐渐巩固,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出现了封建大一统的鼎盛局面。但是到汉武帝后期,他连年征战,迷信奢侈,重用酷吏,导致了社会动荡,农民暴动。在这种状况下,汉武帝主动颁布承认暴政的《罪己诏》,着手于恢复民力,避免了一场严重的社会危机,汉武帝时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发现相似题
与“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九年级历史-魔方格”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265339081702781446346488951837秦汉后面是什么朝代_百度知道
秦汉后面是什么朝代
秦汉后面是什么朝代
我有更好的答案
秦 汉(西汉、东汉) 三国时期(魏蜀吴) 晋(东晋、西晋) 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这个时期王朝更替速度太快,国家太多就不一一说明了)宋、元、明、清。
采纳率:21%
来自团队:
朝被刘邦项羽所灭,刘邦灭项羽建立西汉,后来王莽改制引起起义刘秀中兴汉室建立东汉,司马炎建立西晋,之后杨坚建立隋朝,再然后是李唐接着是五代十国再然后是北宋之后南宋接着又是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是东晋然后是南北朝。东汉末年分3国
是三国时期
三国,西东晋
秦,西汉,新朝(王莽),东汉,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北宋-辽-金-蒙古,南宋-金-蒙古,元,明,清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其他8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秦汉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揭秘中国古代秦汉时期嫔妃等级&芈月为八子是哪个级别?
日18:03&&来源:
原标题:揭秘中国古代秦汉时期嫔妃等级 芈月为八子是哪个级别?
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消息称,陕西咸阳发现一座带有5个天井的唐朝墓葬。根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墓主为唐中宗昭容上官氏,即是民间赫赫有名的唐朝才女上官婉儿。
上官婉儿是唐代著名的女官,武则天身边的红人,她于景龙四年(711年)被发动政变的李隆基所杀。
女官又称内官、宫官,俗称女太监,是指替帝王家打理后宫事务、又没有妃嫔名分的高级宫女。作为帝王后妃体制的伴生之物,女官制度存续于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对古代宫廷乃至皇权产生着重要影响。
唐代一到三品官的坟墓全长40~80米,天井数量在4到12个之间,上官婉儿墓全长36.5米,共有5个天井,形制与其生前正二品的身份较相符,但墓的规模并不豪华。
据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介绍,墓主上官氏即唐中宗昭容(唐朝九嫔之第二级,正二品阶),民间更熟悉她的另外一个名字“上官婉儿”。两唐书有传,她是盛唐时代著名诗人,其诗作继承祖上“上官体”格律诗的形式和技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上官婉儿墓的发掘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为考古人员研究大唐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女官的存续
女官的设置早见于先秦时代。文献记述,周天子曾立王后、夫人、嫔、世妇、御妻、女祝、女史等。其中,除王后、夫人与天子坐而论妇礼,是天子的正牌妻子之外,嫔、世妇、御妻等既是妾也是女官。嫔负责后宫女子的教育,世妇掌管后宫祭祀、宾客事宜,御妻照顾天子的衣食起居。掌管后宫祭祀、祷词的女祝和负责王后礼职的女史,则属于专职女官。
秦汉时期沿袭了前代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等级被进一步细化。秦始皇将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8个等级;汉元帝更是将后宫妻妾列为皇后、夫人、昭仪、婕妤、良使、夜者等14个等级。在秦汉两朝的后宫里,除了皇后、夫人之外,其他妃嫔仍然既是妾又是女官,她们有爵位也有秩禄。
首次将妃嫔与女官析分开来的是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他专设女职以管理后宫事务,其职秩与外官对等,出现了内司、作司、太监、女侍中、女尚书、女贤人、女书史等不同职衔的女官,高者二品,低者五品。隋朝,宫中建立了六局二十四司的女官体制,以掌宫掖(后宫)之政。六局分别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工;六局之下每局下辖四司,司下又置若干职位,层级分明。根据不同等级授予不同官职,高者五品,低者九品。
(责编:孟竹、鲍聪颖)
什刹海冰场通过验收正式开门营业。今年什刹海冰场开放16万平方米的滑冰区域,其中包括6万平方米的前海冰场和10万平方米的后海冰场,前海冰场还设有夜场,营业时间为晚6点至晚9点半。中国朝代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1912年共和体制在中国确立以前,最高统治权力是以家族世袭为主的,这些世袭王族的更替组成中国朝代。由于各个民族建立的政权或朝代,通常定都中原,因此这些朝代通常又被称为中原王朝。
朝代 起讫年代 统治民族 帝王姓氏 国都  夏朝 约前年 华夏族 国君姓夏氏 都城阳城(正式国号为夏后氏,后羿篡位后,国号为,杀后羿依然以有穷氏为国号)  商朝(也称殷) 约前年 华夏族 国君姓子氏 都城不定,各王相异迁到殷(大邑商)后,至此固定。  周朝 约前1046年-前221年 华夏族 国君姓姬氏 都城:西周时期丰镐,东周时期雒邑周朝又分西周东周两代,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东周前770年-前256年,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前770年-前403年(始为战国)战国时期前403年-前221年。
  秦朝 前221-207年 华夏族 君主姓嬴氏 都城咸阳 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 修建长城 统一货币 为中华五千年文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是非功过众说纷纭  西汉 前202-公元8年 汉族 君主姓刘氏 都城长安 刘邦虽然出身贫寒但却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指挥家 对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强大作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新朝 9-23年 汉族 君主姓王氏 都城长安
王莽改制   25-220年 汉族 君主姓刘氏 都城洛阳 刘秀是有着皇族血统的一介平民 平定了新莽之乱 恢复了汉室王朝
  魏 220年-266年2月4日 君主姓曹氏 都城洛阳
蜀 221年-263年十一月 君主姓刘氏 都城成都
吴 222年-280年5月1日 君主姓孙氏 都城建业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自赤壁之战(公元208年)起,至西晋统一中国(公元280年)止。期间,曹氏的魏国,刘氏的蜀国和孙氏的吴国三国鼎立,故而,称为三国时期。&?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东汉末年,董卓专权,天下各路诸侯联军讨伐。其中,作为八校尉之一的曹操也参与了讨伐。从此之后,曹操势力日益强大,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奉汉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消灭北方的袁术、吕布、张绣、袁绍等人,统一了长江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公元208 年,曹操率八十余万大军,准备一举击溃东吴孙权的势力;此时,刘备的谋士的诸葛亮力劝东吴与其联手,合力抗曹。孙权接受了诸葛亮的建议,并在赤壁一战中以火攻击溃了兵力占优的曹军,而刘备则趁机夺取了汉中与蜀地,三国鼎力的局面正式形成。公元215年,曹操趁刘备与孙权为荆州开战之机,出兵攻占了汉中,直接威胁着刘备的蜀地。刘备与孙权和解回兵汉中,击溃曹军,并斩杀曹操大将夏侯渊。公元219年,刘备军大将关羽进攻曹操的樊城,曹操遣使与东吴联盟。孙权的大将吕蒙也建议借机袭取江陵。于是孙曹两军夹击,斩关羽于麦城。孙刘联盟被彻底破坏,北方的局势得以缓和。次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逼献帝退位,自立为帝,国号为魏。随后,刘备与孙权分别在成都建业称帝。刘备因身为汉室宗亲,故国号仍为汉,但其仅有益州一隅之地,故称为蜀汉。公元222年,刘备为给关羽报仇,发兵大举进攻东吴,但被东吴大将陆逊击败。刘备兵败逃至白帝城,次年病死于白帝城的永安宫。刘备死后,其子刘禅继位,是为蜀后主,由诸葛亮等人的辅助。为了实现刘备的遗愿,诸葛亮自蜀建兴五年至十二年(公元227—234年)六次出兵伐魏,但均告失利,本人也于公元 234 年卒于两军阵前。 此间,魏帝曹丕已于魏黄初七薨(公元226年)。其子曹睿继位,以司马懿为辅政大臣。此后,魏国大权逐渐落入司马氏手中。司马懿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多次出兵汉中,与诸葛亮、姜维等蜀将交战,遏制了蜀国的北扩。魏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遣钟会、邓艾等数路人马伐蜀,并于当年攻占成都,后主刘禅降魏,蜀汉灭亡。魏灭蜀之后,蜀吴联盟不攻自破,吴国完全处于魏的包围之中。公元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废魏帝曹奂,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这就是历史上的西晋王朝,司马炎是为晋武帝。此时,东吴的皇位已传于孙皓。吴主孙皓沉于逸乐,不问国事,致使司马炎大举发兵伐吴。晋军所向披靡,战无不胜,公元280年,晋军攻克建业,孙皓面缚请降,至此西晋统一全国。自东汉末年,由于连年战乱,使中国人口数量下降,经济水平大幅降低,而持续了近八十年的三国鼎立局面进一步加深了经济的恶化。无论蜀吴,都曾因粮食问题而不能完成其军事行动。故而,蜀汉魏氏及吴氏在其统治期间都将农业生产放于首要地位。而由于战争的需要,金属冶炼及造船等技术,在三国时期都有较大进步。但是,连年的征战毕竟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较缓慢的时期。三国鼎立局面在中国共维持了七十二年的时间,但三国时期人才众多,其中不乏在中国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被誉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就是以此段历史为背景写成的。
  晋朝 265-420年 汉族 君主姓司马氏 都城洛阳 317年后为建康晋朝又分西晋东晋,西晋266年2月4日-316年 都城洛阳,东晋317年-420年 都城建康  十六国 304-439 汉族和五胡 首都很多
  宋 420-479 汉族 建康  齐 479-502 汉族 建康  梁 502-557 汉族 建康  陈 557-589 汉族 建康  北魏 386-534 鲜卑(后来和汉族融合为汉族) 平城  东魏 534-550 鲜卑 邺城  西魏 535-556 鲜卑 长安  北齐 550-577 鲜卑 邺城  北周 557-581 鲜卑 长安
  隋朝 581-618 汉族 长安  唐朝 618-907 汉族 长安
  后梁 907-923 汉族 开封  后唐 923-936 汉族 洛阳  后晋 936-947 汉族 开封  后汉 947-950 汉族 开封  后周 951-960 汉族 开封   十国 907-979 汉族 首都很多
  北宋 960-1127 汉族 开封  南宋
汉族 临安   辽 (契丹)907-1125 契丹 大理  大理()937-1254 白族 上京  西夏
兴庆  金
女真族(后融合入汉族,非满族) 会宁(后迁都燕京)元明清时期(1206年-1911年)  元朝(成吉思汗建立)
蒙古族 北京  明朝
汉族 南京(后来迁都北京)  清朝
中华民国汉族 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_
北京  其他中华王国:吐蕃、西域各国、、高句丽、琉球王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回鹘、古代越南王国、等等。
  我国历史悠久,朝代更零星纷繁。每朝的创建者要首手办的第一件事就是确立国号(朝代名称)。国号就是一个国家的称号。《史记·》:“自黄帝至舜禹,皆同姓而异其国号,以章明德。”  朝代的名称是由什么决定呢?大致有五个来由:由部族、的名称而来,来自创建者原有封号、爵位;源于创建者原始所或政权统治的区域;源于宗族关系;寓意吉祥。  中国各朝代名称的来历:  夏:据传禹曾受封于夏伯,因用以称其政权为“夏”。另据历史学家先生说,禹的儿子启西迁大夏(山西南部汾浍一带)后,才称“夏”。  商:相传商(今河南商丘南)的始祖契曾帮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于商,以后就以“商”来称其部落(或部族)。汤灭夏后,就以“商”作为国名。后(今河南安阳西北)后,又以“殷”或“殷商”并称。  周:周部落到古公亶父时,迁居于周原(今陕西岐山)。武王灭殷以后,就以“周”为朝代名。周前期建都于镐(今陕西西安西南),后来洛邑(今河南洛阳),因在镐的东方,就有“西周”和“东周”的称号。  秦:据记载,本为古部落,其首领为养马有成绩,被周孝王赐姓为“嬴”,并赐给了一小块土地(今甘肃天水县,另说是陇西谷名)。后来襄又救周有功被封为诸侯,秦始皇统一六国,始建秦国。  汉:项羽封为汉王,以后刘邦击败项羽,统一中国,国号称“汉”。汉朝前期都长安,后期都洛阳,故从都城上有“西汉”和“东汉”,从时间上有“前汉”和“后汉”之分。  魏:汉献帝曾封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汉后便称“魏”。以皇室姓曹,历史上又称“曹魏”。  蜀:以四川为活动地区,蜀指四川,其政权帮称“蜀”。历史上也称“蜀汉”。汉指东汉的继续。  吴:孙权活动于长江下游一带,历史上曾建吴国,曹魏曾封孙权为“吴王”,故史称“孙吴”;又以地位在东,也称“东吴”。  晋:司马昭逼魏帝封他为“晋公”,灭蜀后进爵为晋王。后来他的儿子司炎继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为皇帝,国号“晋”。  隋:隋文帝杨坚之父杨忠,曾被北周封为“公”。隋文帝后袭用此封爵,称为“随朝”。他认为随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为“隋”。  唐:唐高祖李渊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为“公”,爵位传至李渊。后,李渊称“唐王”,后废杨侑建唐朝。  辽:辽原称“契丹”,改“辽是因居于辽河上游之故。  宋:后周恭帝继位后,命赵匡胤为归德节度史,归德军驻宋州(今河南商丘),赵匡胤为宋州节度使。故后,发迹在宋州,国号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据夏州(今山西),建国时以夏州得名,称“大夏”。因其在西方,宋人称“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位于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传其水产金,女真语“金”为“按出虎”。  元:据《》记载:“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是取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但也有人认为与蒙古人的风俗与图腾有关,有的认为与佛教有关。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义军之一,是继承而发展起来的,郭子兴属于白莲教组织。白莲教宣称“黑暗即将过去,光明将要到来”,借以鼓舞人民反对黑暗的元朝统治。所以又称“光明教”。白莲教的首领称“明王”(他的儿子称“小明王”),都体现其教义宗旨。朱元璋不仅曾经信仰白莲教,而且承认自己是白莲教起义军的一支(他曾为小明王左副元帅)。朱元璋取得政权后,国号称“明”。  清:满族是女真族的一支。女真族在北宋时建立金国。明末女真势力复强,重建金国(后金)。后金为了向外扩展,割断了同明朝的臣属关系,清太宗皇太极把“女真”改为“满州”,把“金”改为“清”。在宋时女真人受制于契丹人,他代针对“辽”字在契丹语中是 “铁”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铁更坚强有力,可以压倒“辽”。“金”改“清”的原因,史学家有不同意见,有人认为是皇太极要避免引起尖锐的矛盾而为之。从秦汉到现代 哪个时期中国女性服装最美?_爱玩网
从秦汉到现代 哪个时期中国女性服装最美?
不知道各位最喜欢哪个朝代里的服饰? 来源:百度贴吧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林青霞和秦汉再次见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