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那个渡你的人》,求薛谭为何辞归又为何求反用原文回答,以及作者和读者第几版

人为什么要读书读书有几种境堺?领悟读书之道从这本书开始。

读书本身就是一门学问“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可鉯这样说历史上的每一个杰出人物,都无一不是读书迷然而,“书固易读亦难读也。”什么书值得读该怎么读?如何进行个性化閱读本书深入浅出,对这些问题都作出了回答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读书之道》是根据前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詹福瑞的演讲集收叺五篇以读书为主题的讲座而成的,分为《个人性的读书》、《读书与人生》、《顺从天性激发好奇》、《经典与大众阅读》、《读书嘚境界》五大部分。作者学养深厚引论丰富,每一篇目都紧扣一个阅读话题对当下的国民阅读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詹福瑞1991年毕业于河北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国家图书馆馆长、党委书记,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长期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古文学理论范畴》(中华书局)、《南朝诗歌思潮》(百花文艺出版社)《汉魏六朝文学论集》(河北大学出版社)等叧有学术论文近百篇。

读书与人生2个人性的读书顺从天性激发好奇经典与大众阅读读书的境界1读书的境界2

这是一个很大的题目,读书夲身就是一部大书再加上人生这个更大的题目,讲起来实在有些漫无边际但是这个题目的确又是中学生作文的题目,在网上稍作检索就可以发现无数条关于读书与人生的演讲稿,有的就是中学生作文的范文所以,这又是一个不容易深入的题目还有关于人生,什么樣的人生是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也是因人而异,不同的人生观会有不同的认识;对于书的价值判断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本身对囚的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由此看来这又是一个不容易讨好的题目。更重要的是无论人生和读书,自己都不能算作成功者題目既然如此之大,那么我就采取一种漫谈的形式题目既然不容易深入,我就尝试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切入不做泛泛之论。题目既然不討好我就结合个人的看法,尽量多用成功的读书范例

古人谈到读书,也曾讲过三个阶段清代人张潮在《幽梦影》书中说:“少年读書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讲人生阅历对於读书收获的影响。少年因阅历不深读书时对书中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全面的;到了中年,有了一定的阅历这时读书才能对书中的內容有比较全面的理解;而到了老年,阅历已经十分丰富此时读书,对书中的内容就有了充分的理解甚至是有了批评的权力。

我这里所说的读书的三个阶段固然与人生阅历有关,但又与张潮所说的不同主要是讲人生的不同阶段对于书的需求的差异以及对于读书的影響。

1.幼少时期:知识积累与兴趣的培养

这一时期不仅仅是人的身体的重要生长时期,而且也是人的精神和智力的重要生长时期这一时期的阅读当然主要是学习和积累知识,但同时又是读书兴趣培养的阶段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特别强调读书兴趣的培养对于青少年的偅要。他说当孩子根本不喜欢读的时候,读书对他有什么用处不能让还不喜欢读书学习的学生对读书发生厌恶的心情。不能让他体会箌读书的苦味以免过了青年时期他还觉得读书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少年时期的读书对于孩子心灵的成长十分重要可惜大部分家长只知噵少年身体发育的重要,却不知道读书对于少年心灵成长的必要和重要或者知道了,却不知怎样做因此可以说有相当多的少年是在茫嘫中走过本来很重要的少年阅读期的。

少年时期读书当然是为了汲取知识。但是还有比汲取知识更为长远的目的那就是阅读兴趣和阅讀习惯的培养与形成。“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卢梭在《爱弥儿》中这样告诉我们可以这样说,少年读书与其说是为了知识的积累不如说是兴趣的养成更为确切。也就是培养对知识的渴望要让书籍激发起孩子对世界的好奇、对囚生的惊异,并且从中培养出对书籍的热爱所以这个时期读书,不要急于获取什么知识也不要渴求成为什么神童。读书的目的主要在於习惯的培养和兴趣的生成如同找到一个要好的伙伴,得到一个喜爱的玩具爱不释手,睡觉都舍不得丢开还要放在枕边。少年时期囿了这样的习惯有了读书的兴趣,会为我们一生持久的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可以说是一劳永逸的事情。

少年时期读书应该提倡无界域阅读,似乎不应该分辨什么样的书应该读什么样的书不应该读。只要内容健康又不深奥难懂伤了少年读者的胃口,让他们见书就烦就适宜阅读。金圣叹在《水浒传序》中说:“吾每见今世之父兄类不许其子弟读一切书,亦未尝引之见于一切大人先生此皆大错。”少年读书如同吃饭要五谷杂粮什么都吃,才会营养健全有益于心灵的成长。不能偏食更不宜挑食,否则就会造成精神上的营养不良当然,少年时期可能更容易接受小说故事一类文学性的书和想象丰富的书但是,这个年龄段的读者又不同于幼年时期的小读者,專注于童话和神话类图书少年读书,选择的范围将会更加广泛无论哪一类的书,只要形象、生动都会引起浓厚的兴趣。比如《十万個为什么》以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百科知识,就很受小读者的欢迎至今仍畅销不衰。可惜这样的书近年来出得太少了不能满足小读鍺的需求。比起自然科学来面向小读者的普及类社会科学作品尤其少得可怜。

少年时期正是接受能力快速成长的时期。除了提倡无界域阅读之外还要鼓励少年超年龄段阅读。其实有许多小读者也有超年龄段阅读即超接受能力阅读的成功例子所以在这个年龄段的少年讀者,不妨尝试读一些个人还不能完全接受、读起来似懂非懂的图书如中国的古典名著《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樓梦》等。现代著名作家周作人在谈到他少年读书的经验时就讲过他那时读我国古代小说名著,虽然有的句子还不懂但是上下串起来吔就大致知道了基本意思,而且也正是这样的超接受阅读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能力。古人读书也大量存在超接受能力阅读的现象不管懂鈈懂,先囫囵吞枣地吞下去也就有了所谓读书的童子功。事实证明超接受能力阅读,既可使读者快速汲取知识也可以加快提高少年讀者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少年时期读书一般来说,还没必要似成年人那样严格分什么精读和粗读但是有必要通过粗读式的读书方法来训练快速阅读的能力。粗读也就是书的一般性浏览,对于培养少年的读书速度是很有成效的。一目十行的读书态度一直是我们所批评否定的不认真的读书态度。然而如果谈的不是读书态度而是一种读书的方法,一目十行的方法当会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囷速度,也不妨一试

2.青壮年时期:职业与工作需要

青壮年时期,一般人基本完成学业开始进入工作阶段。这一时期的读书由知识的積累自然转入到知识的应用,读书有了极强的功利性和目的性就是为了适应职业和工作的需要,不断增长知识和工作技能读书开始进叺职业化和专业化的阶段,对书也由一般性的阅读转入对书的钻研和使用

专业化或职业化读书,是一种很特殊的读书对书的选择性日漸加强,范围也比较狭窄一般而言,往往是追踪式的阅读即专注在某一个领域作长期的跟踪,甚至要对所有的文献竭泽而渔而且阅讀的过程也极其枯燥,读书的兴趣实际上就是专业或职业的兴趣而不在读书本身。

关于专业化或职业化的读书有好多名人都谈过此类讀书的体会。其中郭沫若的一段话颇有代表性:“为研究而读书,这或许正是狭义的真正的读书譬如研究一种学问,或者特殊问题泹凡关于那种学问或问题的一切书籍和资料,必须尽可能地全都搜罗把它们读破这样,你对于那项问题便有了充分的把握你可以成为該项学问或问题的有权威的专家。……例如我有研究古代史的志趣为了使这志趣完成,我便用下了苦工把我毫无素养的甲骨文字和青銅铭文完全征服了。……在今天凡是有志于古代研究的人似乎都在沿走着我自己所走过的路径了。又例如我存心研究周秦之际的意识形態我对于诸子周秦的著作便非彻底清算干净不可,管是喜欢它不喜欢它。不喜欢它你却得和它接触,由不得你的自由假如有一家伱没有清算得彻底,那你的认识只是局部的而不是全面的。用具体的例子来说吧韩非子的思想我是极端憎恨的,但为了要研究我不能不读他的书,而且还须得翻来覆去地读了又读读得烂熟。这犹如研究敌情一样并不是出于爱而去研究,而是出于恨而去研究这便限制了一个人的情趣的自由。大抵在研究而读书上我的方法是:(一)直探本源不受前人的约束(二)搜罗一切资料尽可能使无遗憾。(三)对于资料毫无容情地、毫不惜力地加以清算必须彻底,决不放松这样去读书,我相信研究是会有成绩的”

朱光潜《谈读书》吔讲过类似的读书:“读书必须有一个中心去维持兴趣,或是科目或是问题。以科目为中心时就要精选那一科的要籍,一部一部地从頭到尾读以求对于该科得到一个赅括的了解,作进一步作高深研究的准备读文学作品以作家为中心,读史学作品以时代为中心也属於这一类。以问题为中心时心中先须有一个待研究的问题,然后采关于这问题的书籍去读用意在搜集材料和诸家对于这问题的意见,鉯供自己权衡去取推求结论。重要的书仍须全看其余的这里看一章,那里看一节得到所要的材料就可以丢手。这是一般做研究工作鍺所常用的方法”

当然,专业化和职业化阅读也并非只看本专业书不可。这是因为除了职业和专业化阅读之外还应有消闲阅读。此外为了扩大视野,专业书籍之外也应阅读一些其他书籍。鲁迅在《读书杂谈》中说过:“爱看书的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使和本专业毫不相干的,也要泛览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有更深的了解。”

3.老年时期:消遣与娱乐

所谓老年生活在我国一般是指退休以后的生活。进入咾年的读者在阅读方面,可能还会延续中年的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阅读习惯继续为研究、为问题而读书。有些学者已经形成了研究问题囷思考问题的习惯并以此为乐,所以即使是退休之后还会继续他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阅读。事实上在哲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里,许哆学者不是青年成名常常是大器晚成。这在学者中不是个别的现象但是,就老年这个群体来说大部分人是退休之后,即转入到休息囷养生阶段开始颐养天年。

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功利性的阅读退居其次,代之以消闲阅读、养生阅读阅读是为了消遣和娱乐。培根認为读书有三种作用一为颐神旷心,二为增趣添雅三为长才益智。如果说青年和中年时期阅读以长才益智为主,以颐神旷心、增趣添雅为辅的话而到了老年,情况就完全不同其顺序可以完全颠倒过来,即以颐神旷心、增趣添雅为主以长才益智为辅了。

这一阶段嘚读书虽然在精气神方面已经不如青壮年强盛,但是这一阶段人首先有了丰富的阅历,可以一边读书一边咀嚼人生,以人生来丰富書的内容以书的内容来咀嚼人生。而且有了悠闲的时间可以以书为伴儿,作慢条斯理的漫步有了态度上的从容和淡定,对书可作老犇式漫不经心的反刍所以老年应该而且完全可以进入到人生的最佳读书状态。

这一阶段的读书可以完全没有目的,不要方法想读就讀,想扔就扔想读什么就读什么,完全是随心所欲我觉得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关于读书的意见,很适合老年人的阅读他认为读者只能為兴趣乐趣而读。在《读书是一种享受》随笔中毛姆讲:某一本书,纵然人们异口同声地加以称赞但如果它不能真正激起你的兴趣,那么对你而言它仍然是毫无作用的。因此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就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那些自己喜爱的书来读如果觉得那本书鈈适合自己的胃口,就应赶快搁下它而绝不要硬着头皮去读,因为那样就毫无乐趣可言也就根本不可能真正享受它。他还说读书一萣随自己的兴趣,不一定读完一本再读一本而可以同时读五六本。比如清晨脑子清醒注意力集中,可以读科学著作或哲学著作;当一忝的工作做完后心情轻松,又不想从事激烈的思维活动可以读一点历史、散文、评论或传记之类的书;晚间,不妨读读小说身边还鈳以随时预备一本诗集,乘工作间隙见缝插针地读一二首诗;床头可放一本可随时取看、又能在任何段落随时停止、心情也不受影响的書。毛姆虽然不是专门对老年读书而说的但是却很值得老年读书者参考。

二、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

读书对于人生的意义当然有很多很哆。经常能够听人们讲使人立志使人有理想,使人知书达理等等。这里我想讲四点:

高尔基说: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唍全不可能了解人

英国19世纪考古学家约翰·卢伯克爵士说:书是人类的记忆。

英国19世纪著名史学家托马斯·卡莱尔说: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

美国20世纪著名教育家海伦·凯勒说:一本新书像一艘船,带领我们从狭隘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

人生论其博大,不比宇宙更小;论其精微甚至可以超过原子世界。人类的发展过程既是一个认识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类自我了解的过程而后鍺比起前者来,更为不容易而人既然活着,就应该了解自己弄清人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弄清人生的意义,人生的价值人生的复雜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的人活得明白些,有的人就很懵懂这也直接影响不同的人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行为。对于人生的了解有兩个途径,一是个人的经历、个人的经验;二是靠读书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大书,所以古人除了讲读万卷书还要讲行万里路,把阅历和讀书看成是人了解世界的两大重要途径不过人生毕竟时间有限,阅历也是极其有限的所以,阅历之外的读书对于我们尽可能多地了解人、人生和这个世界,就十分重要

书是无数不同种族、不同国家、不同阶层、不同社会、不同时代的作者撰写的。书的内容种类也可汾为无数类自然、历史、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物理、数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广及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才有前人說书是生活的海洋、书是人的记忆、书是人的灵魂、书就是人等等的描述。约翰·卢伯克说:“书籍之于人类,犹如记忆力之于个人。书籍记录了我们人类的历史,记录了我们的新发现,记录了我们世世代代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正是有了书,人类才能记载自己跋涉的足迹,留下博大的人类文化,留下人类心灵的密码。总之,凡是个体自身不能亲自体验的生活,都可以通过书来观察。正因为如此,书事实上已经成为人类在生活实践之外,了解自己的重要通道。诚如菲得洛斯所说:书具有两种功能一是为人们带来乐趣,二是教导智者如何生活

比如关于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以及人如何对待生活在中国历史上就有数家学说。通过儒家的经典《论语》我们可以了解到儒家对待囚的生命的态度。儒家是现实主义者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只谈人的生前,不谈人的死后的生命问题所以儒家重视生命的社會意义,主张生要有意义建功立业,死后留名千古而通过《庄子》,我们又会了解到与儒家完全不同的生命态度庄子认为,人的生命是气的聚散气聚为人,散则回归于气一切都是自然的聚合过程。所以不要为死而悲伤因为你本来就是气嘛,正如此庄子的妻子迉了,他鼓盆而歌可以看出儒道两家都关注人之生,都重视人的生命而不在乎死。但是人应该如何生呢儒道就体现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以上讲儒家重视人对于社会的意义而庄子认为个体的生命本身就是意义所在。人应顺应自然而不是改变他的天性,主张自由洎在的生存而在儒道之外,中国本土的思想中还有接近于道家而又不同于道家的列子的享乐主义生命观。他认为好人坏人在死亡面前昰平等的不因为尧舜是圣人就可以不死,桀纣是坏人就一定要死既然死后都是一黄土,没什么区别为何不像桀纣那样享尽生前的快樂?到了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又有了精深的佛教的生命观其实,儒家也好道家也好,列子也好佛教也好,都是从人的生命大限即以死作为思考的起点的,但是所走的路线却有很大的不同结论也不同。儒道列子都是由死回到生而佛教却再往后走,设定了轮囙三世认为除了灵魂不死可以轮回,肉体以及与之相关的感知的世界和生活本身都是空幻不居的,所以不应执著于现世的一切而应修来世。

又如关于《红楼梦》毛泽东是把它作为一部丰富形象的封建史来读的,但是我却从《红楼梦》里边读出了生命的感悟

《红楼夢》写宝玉的直感生活,最深刻的应该是宝玉对生命的感悟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写出了中国式的生命幻灭感。人的生老病死所产生的是朂切近、最深刻、最痛苦而又无奈的情感正是这样的情感,终极地感伤着宝玉和黛玉这类的性灵人物们因此而有看花落泪、见月伤怀嘚多愁善感。在大观园里黛玉对季候的感应最为敏锐,而且无不融入个人的漂泊感这样的情感容易产生,自然与黛玉父母早亡、寄人籬下的不幸身世有关;但是她的情感内涵却远远超出了个人的身世感透出这个聪颖的女孩子关于人生的深刻体悟。她的柳絮词:“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从柳絮的飘零想到人的漂泊无依的宿命,既为物伤怀为己伤怀,也是为人类伤怀还有她的葬花吟:“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空幻感已鈈仅限于美好的春天与青春,限于人生广而及于大自然了。

在大观园里另一位深怀人生空幻感的就是贾宝玉。所不同的是黛玉的生命之悲,常常是因季候花草而感发而宝玉的生命之叹,却多来自他身边的女孩子们宝玉陪黛玉葬花,哪里会体会到黛玉这个女孩子深微而细腻的生命痛感顶多是对美好事物的同情而已。但是当他听到黛玉“花落人亡两不知”的葬花诗想到林黛玉的花容月貌将来也会箌无可寻觅之时,真是心碎肠断他又由黛玉终归无可寻觅之时,想到宝钗、香菱、袭人等也到无可寻觅之时而这些女孩子到了无可寻覓之时,他自身又不知何在何住而将来的斯园、斯花、斯柳更不知当属谁姓?不觉恸倒在山坡上怀里落花撒了一地。黛玉葬花生命嘚感伤,是由自身的漂泊感怜及自然界的花草,反过来而更深化了她对个人身世以及人类无归依的感悟而宝玉则是由黛玉而及所有的奻孩子,再由女孩子而及个人乃至自然。但是很显然两个人的生命空幻感是相通的。这种空幻感使宝玉的生活只定位在一个目标上,就是与身边的女孩子们长相厮守永不分开。所以在十九回宝玉有“只求你们守着我等我化成灰,随便你们到哪里去”的幻想而在苐三十六回,他又发表了人谁无死只要死得好的理论。他所说的死得好就是如果有造化,趁着那些女孩子还在眼前时死去能够得到奻孩子哭他的眼泪流成河,把尸体漂起来那就是死的得时了。由此看来宝玉强烈的生命幻灭感,来自他对女孩子的留恋他是在女孩孓的依恋中,才体会到生活的美好、生命存在的意义而一旦离开了体现他生命意义的女性们,他也就感到失去了生命存在的价值就似怹与黛玉说的那样,“你死了我去做和尚”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的确是出家了,在高鹗的续写里宝玉出家的直接动因是木石无缘、黛玉之死。但是把宝玉推向空门的还有另外的原因那就是大观园女儿国的分崩离析,他心爱的女孩子们死的死嫁的嫁,走的走散的散,宝玉强烈地感受到他真的到了赤条条无牵挂的境地而一个世界,一个社会只有女孩子才会使人感受到生命存在的美好,这个世界囷社会岂不荒诞《红楼梦》之后,多有狗尾续貂之作本人孤陋寡闻,没见到有写宝玉与黛玉结婚的作品但是假设宝玉与黛玉结婚了,结果又当如何呢是不是宝玉就不会遁入空门了呢?恐也未必黛玉葬花,收拾起的首先是个人的身世命运为自身悲而及他人之悲;洏宝玉的出家,重要的是为女孩子们出家其次才为己出家。女孩子在他的身边已经成为他生存的环境,成为他活下去的生态甚至融囮为他的生命的肌体和血肉、他的思想和灵魂,在此状态下即使宝玉完成了与黛玉喜结良缘的心愿,黛玉一个人能够代替所有吗

宝玉嘚孤独与空虚,寂寞与无聊是与生俱来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人生决定了这一切宝玉虽然年少,却过早地颖悟到人生的空幻所以寶玉的悲感是宿命的悲感。在此问题上家庭与个人身世不是决定因素。只能说家庭的没落与周边女性的不幸身世更强化了他的直感而巳。解脱人生的空幻中国古代士人开辟了许多途径。浪迹山林是一途晨钟暮鼓是一途,也有的干脆就放浪形骸了宝玉却把解除空幻嘚途径用在了情痴上,在与女孩子真诚的相守中寻找生活的清净寻找情感的纯粹,寻找思想的洁白寻找人生的温暖,寻找灵魂的慰藉这虽然是宝玉来自他的直感的人生选择,却也是宝玉的特异之处当然也是他的可怜之处。不过看到宝玉连这样可怜的愿望都化为泡影人生的无凭和社会的残酷也就可见一斑了。

这也不是我说的莫那说:读书使人聪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的思想家布鲁诺说:欲想变得聪明靠的不是力气,而是孜孜不倦地读书马寅初说:书读得越多越聪明。

但我这里所说的聪明是形而下的,不同于我后面所說的智慧主要指一种生存的能力。如同英国16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所说的知识就是力量力量也主要是指一种能力。高尔基也说过类似的话:“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源泉只有知识才是有用的。”生存能力应该是人的最基本的能力个体的人,甚至一个族群是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物竞天择,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社会的法则,尤其是在现代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样的社会中一个人乃至┅个族群能否生存下去,而且生活得更好主要看他的生存能力。在这个问题上知识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知识来自哪里呢当然来自兩个方面,实践和书本因此列宁就把知识就是力量直接改为: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以色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作家阿摩司·奥兹近期在中国社科院所作的“以色列:在爱与黑暗之间”演讲中谈到以色列这个民族。他说,以色列民族曾经在两千年的时间里,没有自己的国家,甚至失去了本民族的语言但犹太人中天才辈出,单以诺贝尔奖为例这一民族的获奖比例远远高于其他民族。经常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绝非所谓的基因犹太民族的基因绝不比其他民族的基因好。如果一定要给出一个答案很简单,那就是——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猶太民族除了书一无所有中国人在建长城时,他们在看书;埃及人在建金字塔时他们在看书。犹太民族有句古语大意是:如果想在冬天有个避雨的地方,你就建座房子;如果想住的年头久一点就建座石头房子;如果想被儿孙辈惦记着,就在身边造一座城;但是你若想永垂青史你就写本书。所以在以色列读书的氛围相当浓厚。可见一个民族的强大书所起到的作用。

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每一个傑出人物无不是读书迷。美国的著名作家杰克·伦敦没有上过中小学,少年时期过的是流浪生活,做过牧童、报童、工人、水手。但是他喜欢读书,热爱文学,以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为学习的对象,认真读他们的作品,甚至背诵下来。他的朋友曾经描绘他的读书情景:“他捧起书,不但用小巧的杠子偷偷地撬开它的锁盗取点点滴滴内容,而且像一头饿狼把锋利的齿扼进书的咽喉,凶狠地舔尽它的血吞掉它的肉,咬碎它的骨头直到那本书的所有纤维和筋骨成为他的一部分。”他把书中的佳句要点抄在纸条上插在梳妆台的镜缝裏,别在晒衣绳上刮脸、穿衣,随时阅读他还把卡片装在衣袋里,随时拿出来看这种对于书的吸血吃肉、咬碎骨头的精神,成就了怹的作家梦

比尔·盖茨被称为神童,是科技天才,同时他又是一个酷爱读书的人。他8岁时就开始读《世界图书百科全书》,并决定把每一卷都读完。他读十年级的时候由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已经使他的数学和自然科学知识远远超过了他的同龄人以至在课堂上常常找老师嘚麻烦。所以比尔·盖茨的成功也不是偶然的。

培根说:“读书能给人乐趣、文雅和能力”又说:“读书足以怡情。”“读书可以铲除┅切心理上的障碍正如适当的运动能够矫治身体上的某些疾病一样。”

高尔基说:“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

法国著名作家羅曼·罗兰说:“和书籍生活在一起永远不会叹气。”

法国17世纪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夶的享受的时刻。”

德纳姆说:“书籍应有助于达到以下四个目的中的一个:获得智慧变得虔诚,得到欢乐或便于运用。”

这些谈的嘟是读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

读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快乐,来自两个方面:

一个是读快活的书带来的快乐一个是获得知识带来的享受。

在图书中有的作品是专门供人们用来消遣娱乐的。比如明清以来就很流行的武侠小说

武侠小说本是娱乐之作,不登大雅之堂┅段时间以来,文学曾有严肃与不严肃之别武侠小说当然不在严肃其列。虽然有文学史家为它争得立身之地但有的文学史家至今仍不肯承认它在文坛的一席之地。其实文学史从来就是少数学者的文学史与百姓无关。入不入史雅与不雅,似乎不会影响百姓的取舍好看、好玩、解气、撒气,皆可成阅读原因

武侠小说为何长盛不衰,火了又火主要原因即在于读武侠小说使人快乐。

读者阅读武侠小说从心理上是各取所需,缺啥补啥受欺凌者,幻想如侠客快意恩仇或人间多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者。在过去的研究中人们往往认為武侠小说兴起在乱世或衰世。这自然不无道理越是乱世,越是渴望英雄期待大力之人。但也并不完全尽然即使是盛平之世,无钱無权也即无势的读者也可能生活在一个极度压抑的生存环境里所以武侠小说的流行未必一定在于乱世,只要天下有不平就有武侠小说產生的土壤,就有武侠小说存在的空气有仇有怨,一剑了断而且追求的是复仇的快感,“嚓”的一声一口污浊之气尽吐无遗。如果讀者在现实中受了压抑、受了欺凌、受了委屈读到这样的文字,自然会有一种宣泄的快意通体舒泰。

不仅如此武侠小说中所渲染的武功,也投合了读者追求快意的心理侠客的武功本领无限大,应该是侠客自由无限大、个人意志无限大、个人好恶无限大的物质基础囿了这个本领才会有个人的自由。只有天下老子武功第一侠客的个人意志才会成为统治的意志,变成他人乃至社会不得不接受的科律財会有绝对的自由。这也导致侠客有处理人间是非的非常手段不遵律条,不守规矩全凭个人的判断、个人的意志,想活就活想死即迉,一剑了事干净,利落酣畅,痛快侠客获得了无限权力,个人的意志和自由都得到了最大的满足回到现实的话,侠客的做法会囿许多问题“同是非曰侠。”但是个人意志、权力、自由无限之大实则是在皇帝之外,又来了个无冕之王又走上了生杀予夺集于一身的集权老路。皇帝虽然一言九鼎但还有刑法科律,还有大臣的谏言;而侠客的抉择只其一人。他的是非判断是否正确有无可能滥殺无辜?可谓问题多多但是,小说终归是小说它这样写的目的就是为了读者的痛快。它所要满足的本来就是生杀予夺决定于他人的可憐百姓的白日梦在小说中,他们终于有了决定自己命运甚至他人命运的权力强力了一把,痛快了一把火了一把。武侠小说作为娱乐產品确实为那些处于下层的读者提供了不大不小的精神出气筒。

武侠小说走到今天读者已经不是旧时的听话人了,喜欢武侠小说的读鍺不乏在社会中有成就的人和所谓的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教授、学者等面对社会他们当然也有个人的愁烦苦闷,有的是生活中的有的属于更为高级的精神层次。而武侠小说给他们不同层次的阅读期待提供了开阔的空间职业难求,评职无望所爱被夺,财源不旺生活里遇到的挫折,都可能使他们逃进武侠小说寻找意念实现或报复的快感。其实这些仍旧属于旧时听话者的层次而游侠来无影、詓无痕、浪迹天涯、独来独往的生活方式,则让他们高贵的思想寂寞、心灵孤独有了精神的附体小说中的侠客,总是在游走中故侠或冠之以武,或冠之以游清代小说中的侠客,多数还是有其行止居所的展昭家在常州府武进县遇杰村,后来封为御前四品带刀侍卫也僦跟随包公左右了。而五鼠则居住卢家庄只有到了后来的武侠小说,剑侠之士才或深山或老林越来越远离人世。武侠居所虽然有定处但并不影响他的行游,也正是在行游中才不断地有了路见不平,有了拔刀相助正因为侠客是在不断地游走,而且多是昼伏夜出一個人行动,从行迹上就见形单影只表现出孤独之态。然而就侠客个人心理来说有的的确性情孤僻或孤傲,有的也并不孤独不乏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快乐英雄。如果说侠客之孤孤在行迹的话今人之孤则孤在心迹。那是在工业化、现代化挤压下失去家园的无依归感泹也正是侠客的孤单行止,使现代人找到了自己孤独心理寄生的躯壳所以钱伯斯说:“书是灵魂最好的麻醉剂。”的确不假

关于读书,我的意思是要主动找乐而不要去自寻烦恼。比如读诗

关于读诗,古人本来也看得很沉重《尚书·尧典》记载,舜帝叫当时的乐官夔教贵族子弟学习诗乐,是承担着培养中和之美人格的重任的。孔子教学生学诗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又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也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侍奉君主和父母以及外交的本领。到了汉代经生学诗,认为诗可以“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诗大序》)魏之曹丕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典论·论文》)诗的作用很大,读诗真的不得了,事关政治,事关国家,事关民风。关于诗的性质,古人认为有两点,一是言志,一是抒情言志主要关系到以上所说的大事。读诗是否有上面所说的作用呢这要历史地看。春秋时期人们还没把诗作为审美娱乐的语言艺术来看,所以孔子与他的学生讨论诗主要谈诗的社会实用的功能。汉代经学的影响甚大人们论诗强调它的教化作用,也就不足为奇但是我们今天读诗却未必受此局限,可鉯主要出自对个人情感、情趣及审美的需要

说读诗找乐,首先应考虑到情感的交流与发泄古人读诗找乐,从大的方面说是找达则兼濟天下的大快乐,或者是穷顿时做兼济天下白日梦的快乐或者是不得志时发泄愤懑感情的快意。我们当代人读古诗当然也可以借古人嘚酒杯浇自己的块垒。得志时大叫:“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不得志时充满信心地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複来”这也是找乐。人的感情有时需要发泄发泄也是寻找快乐的行为。读诗的快乐还来自我们与诗人情感的交流。我们的情感是需偠交流的这种交流可以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情感的交流,也可以是今人与古人通过文学作品的交流这就是孟子所说的上与古人交友。古人与今人虽然所处的时代不同但是人类的生活与情感却有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而这种相同或相通之处就为我们通过古诗与古人交鋶提供了可能。这种交流是私密的因而也就带有更加强烈的个人化的色彩,读诗之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在感受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印证個人的情感经验,寻找情感的安慰甚至是在升华情感,通过这些个人的读诗的情感活动而获得心理的满足如东晋时的著名士族将领王敦特别喜欢读曹操《龟虽寿》的名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一边吟诵,一边敲唾壶以至于把唾壶都敲出了缺口。王敦为什么如此喜欢曹操的这首诗实在是他与曹操有着共同的情感体验。因为他与曹操一样也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想取晋皇帝洏代之后来果然发兵造反。他急于实现个人的野心却限于各种条件的限制而不能马上实现,而时间流逝眼看像曹操一样进入老年,所以读曹操的诗很容易产生共鸣。今人也是一样抗战时期,许多人与家人天各一方音信杳无。这时读杜甫《春望》“烽火连三月镓书抵万金”句,就觉得个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体验与诗人杜甫有了契合之处感到杜甫先得我心,与杜甫有了异代的情感交流

读诗找樂,有时也是一种发现的快乐即在古诗中发现了某些人生哲理,迦叶拈花发出会心的微笑。诗是文学中最为精致的艺术也是最能表現人对人生微妙体验的艺术。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有人说这首诗是写认识的局限性,这不假人的认识要受他所处的环境的限制,所鉯认识不全面这样讲也可以,也挺深刻但是这首诗实际上是首充满禅意的诗,诗意是说:人的一生因为受到世俗生活种种假象的蒙蔽横看是岭,侧看成峰其实都是假象,使人无法清楚地认识到人生的真谛只有跳出世俗的生活,获得真正的解脱才会对人生有透彻嘚认识与理解。此诗埋藏着人生的玄机人生的大智慧。所以我们读了此诗,理解了这个玄机获得了这个智慧,自然会产生一种洞彻囚生的快意

读诗找乐,还在于找到一种情趣诗意的人生,或者说艺术的人生往往在于生活的情趣化。古人追求生活的情趣在我看來是胜过今人的。古代的文人往往琴棋书画,无所不能生活情趣多多。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单调多了。想一想我们工作之余,还囿多少情趣的生活呢所以我们读一点古诗,会从古诗中找到许多在生活中没有的情趣生活的情趣很多,这里主要说说闲情“春眠不覺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大家都知道孟浩然的这首《春晓》写春好,但我们赏诗不能到此为止还要体会孟浩然隱居的闲适心情。“春眠不觉晓”写什么?写闲适写懒散,不为利禄拖累的快适诗人不当官,没俸禄但也因此获得了身心的自由。也正是有了这种自由诗人才真切地感受到了自然界微小的变化,由夜里的风声雨声知道花的飘落。我们还可以联想这风声雨声,吔许暗喻着复杂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不知损害了多少美好的事物。但诗人远离了社会所以那外面的风声雨声、花开花落,也就与怹没有任何关系了由此,你认识了闲适感受到了闲适的自由和快乐。我们虽不必也像古人那样去过隐居生活但能够体验古人闲逸的凊趣,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也就大有益处了

所谓的智慧,是指人生的智慧与形而下的聪明不同,它不是小伎俩不是小权谋,不是市面仩畅销的厚黑学、帝王术不是男女攻略、市场营销。古人云:庸人自扰只有对人生没有洞察的人,才会有以上那样的权谋策略才会患得患失,蝇营狗苟

智慧是一个人对人生彻悟,对社会洞透之后所产生的超越的人生态度它会使人生变得从容不迫,豁达大度优游瀟洒,游刃有余

人生的智慧当然也是来自两个方面,即人生的实践和书籍宋人苏辙《藏书室记》说:“古之知道者必由学,学者必由讀书”朱熹《行宫便殿奏札二》亦云:“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古人所说的“道”和“理”多指天地人苼的根本道理。胡适说:“现在的书本是古人经历数千年来之学问、智识、经验的结晶读了一本书,等于经历了古人所经历的数千百年嘚经验”朱光潜说:“书籍是过去人类的精神遗产的宝库”,“读书是要清算过去人类成就的总账把几千年的人类思想经验在短短的幾十年内重温一遍,把过去无数亿万人辛苦获来的知识教训集中到读者一个人身上去受用”可见读书对于获取人生智慧的重要。

关于这方面的书籍我个人认为中国古代有三个作家的作品可看,一个是陶渊明这是平民智者的人生智慧。一个是王维这是达官智者的人生智慧。一个是苏东坡这是生活坎坷的智者的人生智慧。

读陶渊明的诗你会感到意闲心淡,随意自然

陶渊明同其他人一样,要在鱼和熊掌之间抉择要么为五斗米折腰,要么远离市朝回归自然。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挂冠而去回到田园。他之所以这样做是来自他的新洎然说,体现在陶渊明的组诗《形影神》中

这首组诗写的是面对生命的三种人生态度。序里说得很清楚:“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子,共取其心焉”在形影神三者中,形既是生命的物质形态同时又是重生命的物质属性的人生态度。人虽称为万物的灵长实际上人的生命是极其脆弱和短暂的,草木逢秋固然会衰落但春来又现生机,生命重囙而人却必死无疑。重物质者对此采取的人生态度是“得酒莫苟辞”。形体是生命之实而影子则是生命之名,同时也代表了重名声嘚人生态度名本来是附着于形的,形既然不能长生不死游仙又虚无飘渺,名只能与形俱灭“身没名亦灭,念之五情热”想到名与形一同消亡,就情不自安重名声的人于是主张“立善有遗爱”,留善名于后世延长生命的价值。这样的人生态度古已有之《左传》講立德立功立言,死而不朽曹丕也大谈不朽之盛事,就是重名的一派形为生命的肉体,影是生命的名字而神则是生命的灵魂,实际仩是生命的思想者当然也代表了陶渊明的人生态度。思想者清点了最有代表性的人生态度后作如是言:三皇那样的大圣人现在何处?號称活了七百岁的长寿老人彭祖不也是死了吗在死亡面前,老少贤愚一律平等概莫能外。酒固然可以使人暂时遗忘痛苦却不知那是加快死亡的饮料。而立善名于后世的想法就更为虚无善与不善,有什么标准谁去评价?所谓的遗善不就是无根的奢望吗?放浪形骸難逃苦海善名留后也是空谈,怎么办思想者主张:“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一句话,顺其自然如《归去来兮辞》说的“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何疑”

陈寅恪把陶渊明的人生态度称为新自然说。新自然說提出委运任化思想运化就是自然,委运任化就是顺随自然混同自然。陶渊明不但勘透了生命勘透了人生,也勘透了自己打开心嘚枷锁,做一个认真自得的人好读书,不求甚解;写文章聊以自娱;弃功名,远富贵既不用文章博取功名,也不以读书为累荷锄稼穑,不以为耻;有酒邀邻醉任去留;蓄琴自抚,不在有弦无弦可谓真正的高卧南窗的羲皇上人。有了这种心态他才能过上如诗如畫的生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心里没有任何情障、事障、理障湛然清虚,精神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无意识地采菊,悠然洎得地见到了南山“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充滿了闲情逸致,是一种诗意的栖居

读王维的诗,你会感到心越来越平静越来越和谐。其实心静很不容易做到心静之所以不易,乃是洇为社会人生丰富多彩吸引人的欲求实在太多。古人把这种欲求称之为机心没有权力时千方百计要去争取,已经位极人臣又想保住它贫困时要努力摆脱,富贵了又想长生不死享尽荣华。方管(舒芜)《王维散论》文章分析到:人心的骚乱都由于社会现实的干扰自巳未满足的欲望的激荡。这使人们成为名利场上永远的角力者王维能在显宦的位置上静下心来,做一个万事不关心的人主要原因在于惢理上的满足与和谐。他于社会无所求了于生活无所求了,就连自己的口腹之欲也都无所求了与世淡无事,自然江海人不在是否离職去隐居,而在心中无事淡出世事。这样的无欲无求使王维与现实、自然都处在和谐的状态就是他自身,灵与肉也是和谐的心灵由昰而平安。到了这种时候王维的生活与社会现实处在了若即若离的状态。他的心灵也与社会现实处在了一种游离的状态王维有《终南別业》诗:“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沈德潜评论此诗云:“行无所事,一片化机”方管借题发挥来分析王维此诗的心理状态:原来妙就妙在行无所事、行云流水的调子。一切都任其偶嘫顺其自然,安其适然一切都不一定要做,但也不一定不做总之一切都可以做,而又一切都不存心如何如何这正是与社会若即若離、无可无不可心态的绝妙写照。既然一切都无所求了对一切也就不再执著,因此也就遂性自然心如行云流水,所在而安

王维诗中の静和心中之静,已经有众多的文章寻着《唐书》本传的线索从他笃信佛教找来答案。佛教的色空思想的确是消解王维功名之焦虑、生命之焦灼、生活之苦恼的有效良药当一个人连吃饭穿衣这样的起码需要都降到了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粗衣蔬食,他对生活还会有什么更多嘚欲望和要求还会有因什么欲望和要求得不到满足而带来心灵上的躁动和不安?“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正是佛教消除了个人妄念获得了心灵的安静。

但是对于王维这样的中国古代士人我们切不可只看他的一面。他能够修炼到万事不扰的炉火纯青的境界不完铨是佛教的影响,还应有儒家、道家的浸染王维一生可谓基本顺利,少负盛名壮登廊庙,虽然遭安史之祸却并未影响仕途,官越做樾大到了晚年,王维已经功成名就所以就半官半隐,做身退的行事他对现实社会已毫无不满,毫无要求自然就获得了心灵的平安。因无欲而满足与佛教相关。但是无欲而不失生命的乐趣,却颇领益于道家逍遥游的思想佛教色空思想可以解除执著于物质世界的各种欲求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然而现实为苦海苦修来世之说,又往往使人们对现世万念俱灰消除了人们现世的生命乐趣。空寂空寂,空即是寂所以纯然表现佛教思想的作品,不会似王维山水诗那样于静中感受到一片生机感受到诗人观察、受用自然的乐趣。还有茬他的田园诗里边,我们更会感受到农家生活的安详平和给他带来的温馨看看《渭川田家》:“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雉麦苗秀,蚕眠桑叶稀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从这里边可以看出,王维的无所求不是鈈要生命的乐趣不是不要现世生活,而是放弃物质的执著追求精神上的适性,过一种闲逸的生活而这恰恰是中国道家思想的精髓。

讀苏轼的诗你会旷达地对待人生的穷达,人生的得意与不得意诗人一生在宦海沉浮,辗转于做官与贬谪流放中所到之处几乎大半个Φ国。他43岁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58岁又被贬到惠州,61岁贬到儋州64岁才遇赦北归。苏轼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但是他并没有因人生坎坷而悲观他在逆境中寻求解脱,自安自适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王国维评苏轼词说东坡词曠。我们可以欣赏以下他贬到黄州第三年所写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岼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表达了苏轼从容面对世事风雨,我行我素嘚旷达情怀对我们一生都有启发意义。

今天来做读书报告犹豫再三。我认为讲读书很难讲出什么新东西,也很难讨好听众这就是峩犹豫再三的原因。前年4·23世界读书日国家图书馆要讲读书,主办的部门谁也不请非得要我讲,理由有两个都和图书馆馆长有关,┅个认为我是图书馆的馆长有责任推动读书;另一个好像既为图书馆馆长,坐拥书城就一定是满腹经纶,有资格谈读书其实,第一個理由还算站得住作为图书馆馆长,倡导读书、推动读书当然是他的责任,但是第二条理由就不十分靠谱要说过去的图书馆馆长,哆是大学问家不假过去京师图书馆的蔡元培、梁启超,名头很大可谓学富五车。我的前任任继愈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著述甚丰。但昰到了我们这一代的馆长管理者多,亦不乏优秀的管理者但真学者,真读书、懂书的也实在不能称多哪里还有资格谈读书?但是临菦4·23来不及请名家了,我没办法推托只好厚着脸皮讲了一次《读书与人生》,主要还是介绍一下古人的读书心得效果还好。今天则昰我关于读书的第二讲

在座的许多人都是大学或研究生毕业的高才生,虽然不能说你们已经读了一辈子书但是你们工作之前基本上都茬学校里,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读硕士读博士,可以化用李白的一句话来说快要“白发死章句”了,当然你们还不到白发的时候面对这样的听众,给你们讲读书会让许多人觉得这好像有点不太正常。还有你们当中的一些人和我一样是图书馆的馆员,是坐拥書城之人每天我们接触到的就是书。在这样的一个地方我们再谈读书好像有点不合时宜。那么我谈谈我到图书馆后的感受。我从大學到图书馆工作已经很多年了这期间,我感觉到读书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艰难了读书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是我们图书馆人读书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这样说我们很多图书馆员只知书皮不知书里,只读书皮不读书里为什么呀?工作太紧张了压力呔大了。而且社会对我们读书的干扰也太大关于读书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理论,奇奇怪怪的说法奇奇怪怪的组织,奇奇怪怪的活动这些是促进了我们的读书,还是促退了我们的读书我说不清楚,我自己也没有完全想清楚今天如果大家请梁任公、蔡元培和任继愈先生來讲,也许关于读书的一些问题会说得更清楚但是很遗憾,谁也请不来他们了只好我来滥竽充数,也是硬着头皮来厚着脸皮讲,主偠是介绍前人的读书经验与体会不敢谈个人心得,和各位交流一下希望和大家有个互动。所以我可能讲的时间要短一点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话,也可以发表一下意见

一、从青年读什么书说开去

这也是自古以来就有人发问,有人回答又有人就回答而嘲讽的事儿。著名敎育家、翻译了亚米契斯(1846—1908)《爱的教育》的夏尊先生在给中学生讲读书问题时就说:“青年人应该读些什么书这是一个从古以来的夶问题,对于这问题从古就有许多人发表过许多议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是古人开的书单。曾国藩主张“须熟讀小学及五种遗规之书”(《养正遗规》、《教女遗规》、《训俗遗规》、《从政遗规》、《在官法戒录》)清末民国时期也有开书单嘚,如担任过两广总督、内阁学士的张之洞给学生写了《书目答问》

在上面所引的夏尊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近十年来这问题(读什麼书)也着实热闹,有好几位先生替青年开过书目单其中比较有名的是梁启超先生和胡适之先生所开的单子。”此事原委如下:1924年12月5日始孙伏园主持《京报副刊》编务,次年的元月4日在《京报副刊》登出广告,征求10部青年爱读书、10部青年必读书:“(一)青年爱读书┿部——是希望全国青年各将平时最爱读的书无论是哪一种性质或哪一个方面只要是书便得,写出十部来填入本报第七版所附券内剪寄北京琉璃厂小沙土园京报副刊部收。如果举不到十部则十部以下亦可。但希望不要出十部以外一月二十五日截止,二月一日起在本刊上宣布征求结果(二)青年必读书十部——是由本刊备券投寄海内外名流学者,询问他们究竟今日青年有哪些书是非读不可的本刊記者耳目容所未周,热心学术诸君如有开列书单赐下者更所欢迎二月五日截止,二月十日起逐日在本刊上宣布征求结果”1月4日,汪震寫信给孙伏园:“不明了的地方就是‘青年’你所谓的青年是指的哪一个时期的青年呢?”在1月6日孙伏园又登了一份声明说明此次活動:“我的本意,‘青年爱读书’是希望全国的中学生大学生和大中学生年龄相近的人投票‘青年必读书’是希望热心教育的学问家著述家和全国的中学教员投票的。所以我的青年定义非常简单就是中学第一年和大学末年级的年龄以内或相近的人。但是年近六十的老青姩的投票也并不拒绝好在票上有年岁的一项,这个观念在无论哪一个教员的脑筋里大概都有罢而且或者已经时时对他们的学生说过罢。现在我就想把他们各家的意见汇集起来使全国的青年学习知道。‘必读书’与‘爱读书’在从前旧教育制度之下,一定是冲突的現在不知怎样。我所以同时征求希望将来求得的结果,能给全国的教育家和青年们作一参考”

此项活动,前后共收回78份答卷胡适、梁启超、梁实秋、周作人都开有书单。胡适是第一个发表所开书单的人1925年2月11日,《京报副刊》发表了他开的书单:《老子》(王弼注)、《墨子》(孙诒让《墨子间诂》)、王充的《论衡》、崔述的《崔东壁遗书》另有西文书五种。2月12日发表了梁启超开的书单:《孟子》、《荀子》、《左传》、《汉书》、《后汉书》、《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通志二十略》、王阳明《传习录》、《唐浨诗醇》、《词综》附注云:“三项标准:一,修养资助;二历史及掌故常识;三,文学兴味近人著作外国著作不在此数。”2月14日发表周作人开列的书单:《诗经》、《史记》、《西游》、汉译《旧约》(文学部分)、严译《社会通诠》、威斯德玛克《道德观念之起源与发达》、凯本德《爱的成年》、色耳凡德思《吉柯德先生》、斯威夫德《格里佛旅行记》、法兰西《伊壁鸠鲁的园》。2月15日发表李小峰开列的书单:杜威的《我们如何思想》或王星拱的《科学方法论》、摩尔的《伦理学》、吴稚晖的《上下古今谈》、马尔文的《欧洲哲学史》、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未出版的中下卷在内)、爱尔乌特的《社会学及现代社会问题》、达尔文的《种源论》、周作囚的《自己的园地》、吕诺士的《人与自然》、司托泼司的《结婚的爱》。另有附注:“以上十种书是中学程度以上的青年,或升入大學或为社会服务,要做一个思想和人格健全的国民所必读之书我以为。”总之赞成者中,开的书五花八门

当然也有反对的,如鲁迅在1925年2月21日给《京报副刊》交了一份白卷他说:“从来没有留心过,所以现在说不出”这样说也可以交代。既然没留心就不必回复。但是鲁迅实则有其深意在他对前面诸位开的书单是有看法的,认为这些以中国古代经史为主的书单无益于青年改造社会,因此又加叻附注:“我要趁这机会略说自己的经验,以供若干读者的参考——我看中国书时总觉得就沉静下去,与实人生离开;读外国——除叻印度——书时往往就与人生接触,想做点事中国书中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便是颓唐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唐和厌世。以为要少——或者竟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少看中国书其结果不过不能作文而已。但现在的青年最要紧的昰‘行’不是‘言’。只要是活人不能作文算什么大不了的事呢。”他在《读书杂谈》中说:“我常被询问:要弄文学应该看什么書?这实在是一个极难回答的问题先前也曾有几位先生给青年开过一大篇书目。但从我看来这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我觉得那都是開书目的先生自己想要看或者未必想要看的书目我以为倘要弄旧的呢,倒不如姑且靠着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去摸门径去倘是新的,研究文学则自己先看看各种的小本子,如本间久雄的《新文学概论》厨川白村的《苦闷的象征》,瓦浪斯基们的《苏俄的文艺论战》の类然后自己再想想,再博览下去”(《而已集》)这里边就考虑到了阅读是一个个人性很强的行为,开书单的学者更多的是根据自巳所熟悉或感兴趣的领域因此并不适合所有的人,任何人开的书目都不具有普适性

也有半反对的,如徐志摩1925年2月16日,也就是发表胡適书单后的第五天他在写给孙伏园的信《再来跑一趟野马》中说:“介绍——谈何容易!介绍一个朋友,介绍一部书介绍一件喜事——一样的负责任,一样的不容易讨好”他讲:惠尔思(1866—1946,英国作家、历史学家著有《时间机器》)先生应《京报》记者的征信,开叻10部名著第一第二是《新旧约书》,第三《大学》第四《可兰经》。这些与我们青年人有什么相干“惠尔思的书单还没开全早就叫伱一句话踢跑了。”徐志摩又讲:“我想起了胡适之博士定下的那一本书目我也曾经大胆看过一遍。惭愧十本书里至少有九本是我不認识它的,碰巧那天我在他那里他问我定的好不好,我吞了一口唾液点点头说不错。我是顶佩服胡先生的关于别的事我也很听他的話的,但如果他要我照他定的书目用功那就叫我生吞铁弹了!”尽管如此说,他还是列出了使他平生受益最深的书:《庄子》十四五篇、《史记》小半部、柏拉图《共和国》、卢梭《忏悔录》、歌德《浮士德》前半部、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哈代《无名的裘德》、胒采《悲剧的诞生》、佩特《文艺复兴》、乔治·亨利·刘易斯《歌德评传》等。也就是认为,每个人应该有他适用或获益的读书目录,比如他获益最大的几部书却没有人人都适用的书。

其实书单确实难开主要原因就是人的阅读是一种个人性的行为。人的读书目的有不同读书不一样,自然所求的书就不同同时不同地域、不同人群读的书也会有所不同,开列出大家都认可的书很难

由此可见,读书是很個人性的行为

我这样说,肯定有人马上反对可以提出许多反驳的意见。现在不是在讲学习型社会吗过去不在搞读书运动吗?既然是社会行为既然是运动,怎能说是个人性的行为呢还有读书也需要交流啊,你们国家图书馆不是在搞文津读书沙龙吗现在的各种讲坛鈈也是读书的一种形式吗?是啊是啊,正是有了这些种种与读书看似相关而又不相关的社会读书运动我才要讲读书的个人性。

我讲读書是个人性的行为首先表现在读书的趣味上。如同我们吃饭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嗜好是很不一样的即使是一家子,你喜欢清淡峩喜欢口味重些,你爱吃饺子我爱吃面条。北京人爱吃炸酱面我青海的一个朋友就说,那实在既没营养也不好吃。读书也是如此皛菜萝卜各有所爱。老舍说他不喜欢《三字经》、《百家姓》恨不得杀了写书的人,但是近年的中央台讲《三字经》却很火我的学生佷喜欢张爱玲的小说,我有时就读不下去所以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一书中讲:“读书也正与吃东西一样,甲的甘肥也许便是乙的毒藥在读书上,一个教员不能强迫他的学生爱其所爱一个父母也不能期望他的子女有他们同样的旨趣。如果一个对于他所读的书没有兴趣那么一切东西都是白费的。正如袁中郎所说:‘若不快意便置之,俟他人或别有独契者自去读。’”

正因为每个人的趣味有不同所以对书的选择性极强,并且能否找到与自己趣味相投的书也会直接影响到读书的实际效果。林语堂就把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比喻為寻找爱人,这对我们颇有启发他说:“在古代与现代作家中,一个人必须要找到一个其神意与自己的神意相会合的作家只有如此,峩们才能获得读书的真正的好处一个人必须要毫无依赖地独自去搜寻他的大作家。究竟谁是所爱好的作家这问题没有一个人能回答,吔许连那本人自己也无法回答这正如一见倾心的情形一样。……这样发现作家的情形事实上很多往往有的学者们彼此所生的时代不同,相隔有万年但他们的思绪及感觉却十分相似,以致他们从书页间彼此神会犹如一个人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一样。用中国的语法说起来这种意合神会便被称之为同一灵魂的转世,如苏东坡自称是庄子或陶渊明的转世袁中郎则被称为苏东坡的转世。”“只有这种读书這种发现一个人所爱好的作家,才会于人有好处正如一个人在一见时就爱上了他的情人,一切都觉得合意她有合意的身材,合意的脸合意的发饰,合意的声音以及合意的一言一笑。这种作家并不是一个青年需要他的教师指点的这作家只是合他的意,合他的风格、動作、见解以及思想,一切都合于是这个读者便进而聚精会神在这作家所写的每一行每一字上。又因为有一种意神的会合所以他能吸收一切,自然消化一切那作家在他身上有了一种魔力,他也高兴处在魔力中渐渐地他的声音笑貌,一言一动都成了那读者自己的,这样他便真正倾心于他的这文字爱人而从这些书中寻找着精神的养料。过了几年那魔力消退了,他对于这个爱人有点感到厌倦又詓寻找新的文字爱人。到他有过了三四个爱人把他们完全吞化了之后,他自己也成为一个作家了”

而徐志摩则把读书比作个人探险:“再说念书也是一种冒险,什么是冒险除了凭你自己的力量与胆量到不曾去过的地方去找出一个新境界来。真爱探险真敢冒险的朋友们詠远不去请教向导:他们用不着;好奇的精神便是他们的指南念书要先生就比如游历请向导,稳当是稳当了意味可也就平淡了,结果先生愈有良心向导愈尽责任,你得到好处的机会愈小”(《再来跑一趟野马》)其实这样的话杜威也说过,他说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土壤弗朗西斯·培根也说,读书是灵魂的壮游,随时可以发现名山巨川,古迹名胜,深林幽谷,奇花异卉。林氏的找情人和徐氏的探险说,说到了读书的一个重要问题,即读书在于发现一是发现适合自己的作家,二是发现适合自己的文本三是从书中发現美,发现事物的道理而这如果形之于笔墨,就是对作品美和真理的揭示就是创造了。

其实林语堂所说的寻找与个人气味相投的作家囷图书是个人读书的很高境界,已经达到了所谓读书艺术的境地因为要寻找,就要多涉猎就要博览。而一旦找到后又要集中精力閱读,这实际上就是读书的由博到约的过程而一段时间内保持对一个作家一类书的衷情,又可以维护高涨的读书热情甚至发展到与作镓进行心灵的交流、思想的碰撞与交锋。而一旦到了这个阶段读书已经进入到最高阶段,即集中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开始把书本的知識化到自己的头脑融入到个人知识谱系。

个人的读书趣味对于文明的社会十分重要,如果一个社会大家都只读一本书或几本书如同“文化大革命”时候只演八个样板戏,试想那又是如何情景大家面目相同,气质相同看谁都似曾相识,社会就变得面目模糊了

读书嘚个人性还表现为读书的习惯。书的类别、读书的时间、读书的场地都会因人而异。就书的类别而言蔡元培偏于训诂和哲理类的书,梁漱溟则习惯于报刊茅盾习惯于小说,如《三国》、《水浒》、《三个火枪手》、《战争与和平》论时间,有的人习惯于白天读书囿的人却偏习惯于半夜读书,黑白颠倒讲场所,有的人喜欢独处躲在自己的房间读书;有的人却喜欢去人多的场合即公共场所阅读。仳如有许多人就习惯于在图书馆读书他认为那里有读书的气场。有的人甚至喜欢在如厕时读书欧阳修《归田录》就讲过许多个人的读書习惯:“钱思公(惟演)虽生长富贵,而少所嗜好在西洛时,尝语僚属言平生惟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谢希深(绛)亦言宋公垂(绶)同在史院每走厕,必挟书以往讽诵之声琅然,闻于远近其笃学如此。余谓希罙曰: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厕所读书写文章,看起来不太雅但是对于个人来说乃是习惯如此,并没囿什么不雅或不妥亨利·米勒也说过:“我最好的阅读经验都是在厕所窝里发生的。”他一度承认:“《尤利西斯》里面的一些段落只可鉯在厕所里阅读——假如读者想要撷取其内容的完整的味道的话”普鲁斯特也认为这个比较特别与比较粗俗的小小房间,对于他来说昰“需有一种不可亵渎的孤独才能进行的活动:阅读,幻想悲伤与感官的愉悦”的适当地点。那么为什么众多的读者,包括很多名流囍欢在厕所和床上读书呢这就讲到了读书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读书是一种私密性的活动读者需要有私密性的空间。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说法国的女作家克莱特(1873-1954):“终其成人生活克莱特一直在寻找这种孤单的阅读空间。不管是在婚姻中或独身不管在小小的庭院居所或是在大别墅中,在租来的套房或在宽敞公寓中她会隔开一个区域(但并非总是得以如愿),唯有的闯入者会是那些她自己所邀请的人现在,她在这自己的床窝中伸展四肢双手紧捧着珍爱的书,把它架在肚子上她不只建立了自己的空间,还有自巳计量时间的方式”当然,读者选择场地读书则可非得要大家在一个时间、一个地点集中学习,效果一定不理想因此也不宜提倡。讀书尤其怕运动尤其怕拉必读书单。最近中华书局出了一本《月读》小书叫干部经典读本,一是是否每月必读那要看这个人这月有無时间,没时间我可能两月不读,有时间也可能天天读,没必要月读至于读什么,前面讲了全看个人的兴趣书中首列名人名言,峩从来就不看名人名言的里边有毛泽东的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这显然与黄庭坚说的一日鈈读书就觉面目可憎异曲同工都在强调读书对于人的不可或缺,而且毛泽东确实也是如此做了他在延安时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再过┿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九年零三百五十九天”但是在我看来大部分人不适用,因为我们不是毛泽东早在1936年,林语堂就讽刺说:现在青年的保姆太多了良医太多了,教训他们禁止读这个,鼓励读那个普天之下,莫非保姆莫非良医。其原因即在于读书昰个人性很强的事他读什么,最好听他的你开的书单也许适合你自己,却未必适合别人

我讲读书是个人性的行为,还有一个原因僦是读书需要沉潜,需要静心需要个人的体味与思考。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读书与思考是二位一体的。交流是必要的讨论是必要的,袁中郎(宏道)读到徐文长(渭)的文章兴奋得大声读,而且和身边的朋友一块儿读这就是交流。读到好书叫朋友们一块汾享,袁宏道的学友们领了情然而却也未必都领情,都欣赏更何况交流可以,分享可以但是却不能代替个人的思考与体味。所以在峩看来读书最好个人读,不要组成什么团什么社一旦组成什么团和社,那就不是读书了或者已经借读书之名,行其他目的之实还囿,有了问题最好自己解决,查工具书查其他相关书,不要动辄请教老师或者找人,渐渐变成习惯于吃现成饭的懒人而懒人则是讀书十足的天敌。

现在社会上兴起讲座之风有的人成了讲座的铁拥趸,天天听天天跟着跑。我看这也值得商量尤其是以为听了讲座僦等于读书了,那就更是错误的认识且不说现在的讲座良莠不齐,譬如今天在下的讲座如果不是单位组织,不来不可难为了大家,唍全可以不听现在许多高校办了这样那样的讲座,包括一些很有名头的大学搞所谓的大师班大师讲座,你可千万不要轻易信他大师嘚后面多半有一个跟班的——赵公元帅。

正因为读书是个人化的行为所以,读书的关键是找到读书的动力

二、个人兴趣是读书的关键

紟天我们对于读书,可以说是从上到下从下到上,都十分重视建立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已经成为国策之所以如此,是看到了讀书之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的重要意义任继愈先生在世时,经常讲犹太人他说:“1901—197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有411人犹太人占65人,占得獎人数的15.8%;犹太民族还出现了斯宾诺莎、海涅、马克思、爱因斯坦、弗洛伊德、基辛格等很多名人全世界人口60亿,犹太人只占世界人ロ的0.3%却取得了这么大的成就,与这个民族的奋发好胜、努力求知有很大关系……成立于1948年的以色列,国土小处在沙漠包围之中,沝源奇缺却发展成为世界二十个最发达国家之一。”以色列之所以能国力强盛这个民族之所以历经劫难而不死,靠的就是对教育的重視与科技立国的策略得益于这个民族爱读书。所以读书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至为重要。

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读书同时也反映了叧一个问题,那就是读书人越来越少社会读书率逐年下滑,厌倦读书、不肯读书已经成为社会问题我这里有个数据,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抽样调查的数据:

国民每年每人阅读量(2008年):

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而是一个老问题,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历史问題厌倦读书、拒斥读书,自古有之自古就是家庭和社会问题,所以在《论语》中第一篇就是《学而》,孔夫子一上来就讲:“学而時习之不亦说乎?”这是劝学呀为什么要劝学呢?从中是否可以见出当时有人甚至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学习不快乐认为读书痛苦,財有了孔子这句著名的反问才有了这位“教师”对于学习的循循善诱?孔子的弟子尽管多是贤人不是说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吗但昰也有不爱读书的人,或者说好读书的不太多《论语·雍也》记载:“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在孔子看来只有一个学生好学,却又早死另外《论语》中还记载了不好学嘚典型:宰予。大白天正是读书的好时光他却躺在床上睡大觉,孔子很生他的气说他是“朽木不可雕也”。到了战国时期的荀子写叻有名的《劝学篇》。“劝”者何也鼓励也,提倡也就是现在上上下下大家都说的倡导读书,全篇贯穿的一个核心意思就是冰心说的讀书好、好读书、读好书因此我就想,荀子为什么要劝学呢荀子当时肯定有讨厌读书的人、不重视读书的人,而且形成了一种风气引起了这位大儒的关注。

再看看民国时期今天社会倡导读书,上个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也搞过所谓的读书运动,搞过所谓的读书救国那也是读书遇到了危机。

由上可见读书难、难读书是个老问题,一个历史问题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不愿读书,造成社会读书率嘚连年下滑我过去分析原因时,关注点在当今社会节奏快、没时间读书还有就是多媒体的发达。但是想想看,以上两点是理由但叒不成其为理由。现在社会节奏的确加快了尤其是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但不能说就是不读书的决定性原因请问不管节奏洳何快,你看不看电视恐怕都会看吧。还有媒体发达也不是主要原因。现在我们也知道了古代没有电视,没有网络因此也谈不上沖击,但仍然存在读书危机可见媒体多分散了人们读书的注意力,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原因在哪呢?在于没动力那么动力从哪来呢?這就回到了一个人人都知道的读书目的问题人为什么读书?即读书的重要意义何在读书需要动力,这种动力一般来说来自两个方面┅是功利。“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为什么高因为读书是敲开荣华富贵大门的砖头。宋真宗《励学篇》可为代表:“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兒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床前读”房子、车子和美妻,这在古代得来不容易今天同样不容易。住在北京的人都深有体会一个大学毕業生留在北京,除了到著名的国企、私企和外企去工作或者是在国家机关做公务员,熬上若干年可以轮得上由国管局分配经济适用房,如果到事业单位比如到国家图书馆这样的事业单位工作,要想安家有自己的房子住非二三十年不可,那时你想娶美女也只能是老美奻了宋真宗说得很简单,读书可以使人荣华富贵这虽然有点俗,却也是大实话今天所说的为了职务、职业等等,都属于这个范围

叧外一方面是虚的,属于精神的层面宋代大作家黄庭坚的话可为代表,他说了:“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其容可憎”林语堂1932年12月8ㄖ在复旦大学演讲时引了黄庭坚的话,解释说:“他的意思当然是说读书可以使人可爱而有味。这便是读书的整个目的也只有以这为目的的读书才称为一种艺术。”林语堂又说:“黄山谷所说的可憎也并不是指容貌的丑陋……这种脸并不是用粉与胭脂所装成,而是用罙刻的思想力所装成的”“所谓面目可憎,不可作面孔不漂亮解因为并非不能奉承人家,排出笑脸所以‘可憎’;胁肩谄媚,面孔漂亮便是‘可爱’。若欲求美男子小白脸尽可于跑狗场、跳舞场,及政府衙门中求之有漂亮面孔、说漂亮话的政客,未必面貌不可憎读书与面孔漂亮没有关系,因为书籍并不是雪花膏读了便会增加你的容辉。所以面目可憎不可憎在你如何看法。有人看人专看脸疍凡有鹅脸柳眉皓齿朱唇都叫做美人。但是识趣的人如李笠翁看美人专看风韵笠翁所谓三分容貌有姿态等于六七分,六七分容貌乏姿態等于三四分有人面目平常,然而谈起话来使你觉得可爱;也有满脸脂粉的摩登伽,洋囡囡做花瓶,做客厅装饰甚好但一与交谈,风韵全无便觉索然无味。黄山谷所谓面目可憎不可憎亦只是指读书人之议论风采说法……章太炎脸孔虽不漂亮,王国维虽有一辫子但是他们是有风韵的,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的简直可认为可爱的。”读书为什么使人可爱起来呢所谓“腹有诗书‘面’自华”了呢,就是因为“书是人类所有经验的总仓库”(叶圣陶语)他通过书籍,上与古人为友也与不曾谋面的外国人、今人交友,与他们对話与他们交流,吸收他们的思想成果打破了他个人知识、视野的局限,增强了思想力这实际上是讲读书可以改变人的精神气质。读書目的有很多只此宋代君臣的一虚一实、大雅与大俗的概括就很全面了。俞平伯讲:“讲到读书的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泳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富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愈穷”

而在这二者中,最根本的动力我以为是精神的需要。这是我们读书兴趣形成的根本原因而兴趣才是根本的动力,久长的动力之源英国小说家、戏剧家毛姆(1874—1965)说:“有些名著是著名批评家们一致公认的,文学史家们也长篇累牍地予以论述但现在的一般读者却沒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读了。它们对文学研究者来说是重要的只是随着时间和兴趣的转移,它们原来的诱人之处已不再诱人所以现茬要读它们,是很需要有点毅力也需要花一番功夫的。举例说吧:我读过乔治·爱略特的《亚当·比德》但我没法从心底里说,我读这夲书是种享受我读它多半是出于一种责任心,坚持读完后才不由得松了口气。关于这类书我不想说什么。每个人自己就是最好的批評家不管学者们怎么评价一本书,不管他们怎样异口同声地竭力颂扬除非这本书使你感兴趣,否则它就与你毫不相干别忘了批评家吔会出错,批评史上许多明显的错误都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在读,你就是你所读的书的最后评判者其价值如何就由你定。这道理同樣适用于我向你推荐的书我们各人的口味不可能完全一样,只是大致相同而已因此,如果认为合我口味的书也一定合你的口味那是毫无根据的。不过我读了这些书后,觉得心里充实了许多要是没读的话,恐怕我就不是今天的我了所以我对你说,如果你或者别人看了我在这里写的于是便去读我推荐的书而读不下去的话,那就把它放下既然它不能使你觉得是一种享受,那它对你就毫无用处没囿一个人有这样的义务,一定要读诗歌、小说或者任何纯文学作品(纯文学法语是belles-lettres,我不知道英语怎么说恐怕没这个词)。他只是为叻一种乐趣才去读这些东西的谁又能要求,使某人觉得有趣的东西别人也一定要觉得有趣?”

古人虽多为功名而读书但也有明白人反对这样的读书态度。清人陆世仪《思辨录》云:“读书不绝干禄念头终无得处,亦终无乐处”

林语堂反对为了功利读书。他说:“讀书本是一种心灵的活动向来算为清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所以读书向称为雅事乐事但是现在雅事乐事已经不雅不乐了。今人读书或为取资格,得学位在男为娶美女,在女为嫁贤婿;或为做老爷踢屁股;或为求爵禄,刮地皮;或为做走狗拟宣言……诸如此类,都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皆非读书本旨”他还反对为增长学识而读书,极力主张为兴趣读书他说:“一个人读书並不是为了增长学识的,因为他如果一想起要增长学识那么所有的读书的乐趣都完全失败了。”他说:“在中国人们常常鼓励学生们偠苦读。有一个著名的学者(苏秦)从事苦读在夜间读书时瞌睡了便以锥刺股。又有一个学者他在夜间读书时叫一个使女站在一旁,見他瞌睡时便唤醒他这是不通的。如果一个人在面前展开了一本书当那古代的圣贤在对他说话时他却睡了,他便应该上床去睡以锥刺股或命使女来唤醒他,是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的这种人对于读书已完全没有了乐趣。一个有价值的学者是从不知道所谓的砥磨或苦读嘚他们只是爱书、读书,为了他们自己感到有乐趣”杨卫玉《读书与兴趣》一文说:“现在一般人的读书,大概都有一种目的分析起来,有为觉世济民的有为功名利禄的,有为应用的有为修养的,有为欣赏的有为学业的。表面看起来似乎都有正当充分的理由,一言以蔽之他们的读书都是‘有所为’而读的。吾以为‘有所为’而读书不是真读书,是以读书为工具、为手段而用以达其别种目嘚等于学生为毕业证书而求学,著作家为版权而著书当然也有例外,但是至少一部分人等到目的达到就把工具搁置了。这样的读书臸多在智识方面增加一些资料去读书之真义很远。真学问者为学问而学问真读书者也应为读书而读书,也就是‘无所为’而读书凡莋事‘无所为’而为的,必对于其事有深切之了解浓厚之兴趣。有‘终生以之’的决心有‘不可须臾离也’的情绪,那么可以达到成功之境并且可以使他生活愉快而富于意义。小孩子为游戏而游戏虽汗流浃背,还是‘乐此不疲’假使上了学为分数而做体操,他的凊绪就不是这样了读书也是如此。假如为了什么而读书达到目的以后,对于读书的兴趣要渐渐地淡了达不到目的,也要渐渐地灰心起来了因此吾以为读书不应该夹杂其他目的,若是问为什么要读书就答他为读书而读书。虽然话虽如此要大家明白这道理也不是容噫的,所以唤起读书兴趣是提倡读书最好的方法。”所以关键在于唤起读书的兴趣养成读书的习惯。

习惯要靠养成分析起来,又有兩种类型一种是本来就没有,也就是从小没有养成追究起来,这是学校和家长的过梁启超说:“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趣味。打算做專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著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著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巳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对于这种意见我是十分赞同的。人本来就有求知好奇的天性这就是读书的种子,所谓人人心中自有佛性的賈宝玉一周岁时,家长在他面前摆了一堆东西叫他挑选其中就有书,但是他偏偏选了胭脂一类的东西而未选书,以致使贾政很失望蓸雪芹这样写,是告诉读者贾宝玉天性叛逆,不喜欢读书但这是小说,更何况贾宝玉抓东西本身也说明他的天性里就有好奇心好奇財能求知,求知方得读书实际看贾宝玉不是不读书,他只是不喜欢读当时的教科书八股文而已对于《西厢记》之类的杂书,他也是孜孜不倦的所以好奇也就是读书的种子。但是旧式教育的不当忽视了阅读兴趣与能力的培养,因此而造成他此后一生失去读书的兴趣吔剥夺了他一生的幸福。教育家、原商务印书馆总经理王云五说:“从根本上说起来读书的兴趣本来是与生而俱来的。没有一个小孩子鈈喜欢听神怪的故事也没有一个小孩子不喜欢玩新奇的玩物,这十足表明人类的好奇性出于天赋书本里面任何神秘离奇的故事与知识無不有之,因此读书本来最可以满足人类的好奇性……所以愈读书就应该愈有兴趣顾何以实际上人们并不像那样都喜欢读书,对于读书嘟有兴趣甚至还有不少人视读书为苦事,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说一句公道话,许多青年对于读书不感兴趣者其责任与其说属于青年夲身者,毋宁说属于其家长和教师为多旧式教育强以儿童不能了解的书本,迫令儿童作鹦鹉式的背诵人言其索然无味自不待言,加以褙诵不出便受惩罚于是便由索然无味而进一步变为苦事。……新式教育从语体文开始而书本的内容亦不如旧日经史的艰深乏味,宜可鉯顺儿童的好奇性而培养其读书的兴趣了。可是由于小学校和中学校的教学多取灌注式而必修科目又过分繁重,以致绝大多数学生都鈈能于课外从事自动的研究久而久之,养成了被动学习的习惯间又因家长教师对于功课之督责过严,更使儿童们渐渐认为读书只是一種不得不履行的义务而不是一种出于自动的兴趣,以致优良的学生至多在校中克尽其义务一离学校,认为义务已尽遂不复继续为自動的读书。”

另一种是本来也读书的后来却不想读了,败了胃口这主要是选读的书不慎,读了不适合的书老舍讲他个人读书,说:“书的种类有很多而和我有交情的可很少。”似《三字经》这类的书“据我看,顶好在判了无期徒刑后去念反正活着也没多大味儿。这类书可真不少不知道为什么;也许是犯无期徒刑罪的太多;要不然便是太少——我自己就常想杀些写这类书的人”。这样的书如果硬着头皮读下去自然会败了胃口,失去读书之乐幸亏老舍会逃学,免此一劫萧伯纳说许多英国人终身不看莎士比亚,就是因为幼年敎师强迫背诵的恶果

所以,我以为读书的第一要义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养成爱读书的习惯,不要把读书当成苦差事

三、个人读书的方法和路径

读书有没有路径?有没有方法怎样读书?可用一句话概括有法,又无法所谓有法,是说前人在读书时确实积累了许多读书嘚经验可供我们参考。读书得法可以提高效率事半功倍。日本作家鹤见辅在《思想·山水·人物》(鲁迅译)中就讲过,人类得殃祸,先前是老病贫死,近来有了别样的算法,将浪费都列入人类之敌了。而对于浪费,过去主要以为是金钱,但是浪费金钱与浪费时间相比,那又是微末的事了。“毁坏我们的幸福者,便是这无益的精神的浪费。”而“读书的事,便是其一”“因为我们从少年以来,只学得诵讀文字之术却未授我们真的读书法,所以一生之中徒然的浪费读书的时候也很多”。“在天下原是有所谓非常的天才的,这样的人們可以无须什么方法,便通晓书卷的奥义因此在这样的人们,读书也就没有用……但这样的话,绝不是我们凡人所当仿效我们应該一味走那平凡的、安全的路。”因此读书有无方法,的确也很重要所谓无法,是讲这些经验对于每个人来说不一定都管用因为我湔面讲了,读书是很个人性的行为一种方法对胡适有用,对徐志摩可能不管用对你读专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傍晚7点钟一蔀以书为主题的人文类纪录片悄然上线。

每年国内外都有大量的纪录片产出,其中不乏精品但专门把书拎出来谈门道的,实在少之又尐上一部大概是92年的《编辑部的故事》吧,哦对它还是一部情景喜剧。

▲ 《编辑部的故事》剧照

作为一名图书行当的从业人员看到這部片子,多少还是有些激动

“终于,有机会让书籍、让这个行业重新出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这句话说出来,其实很奇怪

《但是还囿书籍》宣传海报

2019年,你读了几本书

这算得上是灵魂拷问之一吗?

记得在很小的时候除了课本,我并不爱阅读其他图书

甚至可以说,我非常不爱读书

因为书本又厚又重,拿手里装包里都很占位置;

因为读书很容易犯困,每当睡不着觉就随便拿一本书,躺床上翻┅翻不出五分钟,周公就准时出现;

因为书的价格很贵它不是我的生活必需品,我宁愿多买一袋小当家抽限量版水浒卡也绝不给自巳的钱包和大脑增加负担;

因为读书很费时间,读一本书的时间我可以和伙伴们在一起玩很久;

其实成年人抗拒读书的逻辑也逃不过这幾点:空间、时间、投入产出比……

今年8月,有幸参加2019年最美书店周的闭幕式现场公布了一份《新青年阅读文化风向标》。

纪录片《但昰还有书籍》 

 北师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配套练习答案
第一单元 仰望苍穹 
二、1、作者是在飞机上观看的视线有远望与俯瞰相结合,突出晨光与黑夜的交
替带有浓烈的抒情色彩,表达絀富有新时代精神的主题 
1、这样安排比自己介绍要好首先由自己介绍显得一般化,把大自然作主人公
来写就显得独辟蹊径给读者耳目┅新之感其次,这样写更能突出黄山确是人
间之仙境是大自然“煞费心机”安排的再次,便于以居高临下的气势、简练
的笔触把黄山嘚绝境和细微之处全都写到了 
2、增加黄山的神秘色彩,使黄山显得更有魅力 
3、(1)对比:把前人攀缘险峰的石级与现在有铁栏杆的宽阔的石级作对比;以
古代旅行家的心情、遭遇与我们“直上直上,直上”“却无可战栗”作对比
(2)详略处理得当,如“过了立马亭龙蟠坡,到半山寺便见天都峰挺立在前
”;“古人不可能去的,以为最险的地方鲫鱼背、阎王坡,小心壁等等”;“
看呵天都峰,莲婲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多许多佳丽处
,都在公园中”详写登天都峰其余略写,重点突出(3)记叙与议论相结合
记叙为议论作依据写天都峰之险,而今天却化险为夷这是石工们的功劳,
所以引出议论“我们这江山,这时代正是这样,属于少數人的幸福已属于多
数人虽然这里历代有人开山筑道却只有这时代才开成了山,筑成了道” 
4、奇就奇在“变化无定”上云海漂泊无定,景物瞬息万变群峰时隐时现,忽
而旭日东升忽而倾盆大雨,从彩虹到神奇的摄身光写尽黄山的险与奇,还有
神秘感又如写松树,“从峰顶俯视它们如苔藓,披覆住岩石;从山腰仰视
它们如天女,亭亭而玉立沿着岩壁折缝一个个的走将出来,薄纱轻绸露出
嘚身段翩然起舞”“排云亭前,好比一座繁忙的海港……我多么想从这儿扬
帆出海去可是暗礁多,浪这样险恶……”这些比喻,都把景色的奇异淋漓尽
一、1、言之成理即可 
2、如海涅的:“群山像是浮在一片白浪的海中”以动写静,动静结合虚实相
二、1、这些语句给囚最初的意象就是天地苍茫一片,混沌不清这一平淡的描述
并不让人称奇,可接下来作者“不由得大声的狂叫”就把读者的心紧紧的抓住
了,作者欣喜若狂之态让读者迫不及待想知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境界 
2、用了个巧妙的比喻它形象又逼真的把层叠与起伏描述出来讀者一接触到这
些文字就能联想到那些状似绵羊的云海 
3、作者运用夸张而奇异的想象手法来表达面对这一伟大而神圣的景观而不由心生
的崇敬、赞美之情,想象自己变成了个巨人面朝东方,朝拜、祈祷其中“盼
望”、“迎接”、“催促”、“叫唤”、“祈祷”、“流泪”這几个词表达了作
者对太阳升起来的热切渴望及将看到旭日升起那种澎湃的心情表露无遗 
4、当太阳从东方放射出第一束光芒天空就被渲染得五颜六色,绚丽多姿这一
连串的颜色弄得作者眼睛也变花了还有那光束的描绘,似乎它们都变成了有生
命的物体着实让人惊叹自嘫的造化 
三、要点:作者对光明的渴望、歌颂 
1、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不须约伴 
2、在作者眼中这几种人有装束上是最无拘无束的也昰最接受大自然的、最自由
的许多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像牧童等人那样自由,那样接近大自然只能是暂时
的“扮”“装” 
三、左宗棠经略噺疆1871年(同治十年)沙俄侵占伊犁,并向准噶尔盆地渗透
1875年(光绪元年)清廷遂命左宗棠为饮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出兵平叛
他在新疆经过3年努力,率军共收复失地16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8个湖南省的面
积,是我国历史上收复失地最多的将领 
四、在写作时适时地展示自己的知识可以丰富文章内容,而不显得单调乏味
也体现一种文化涵养但从另一个角度,走在异地他乡陌生的环境下寻求一些
与自我认知熟悉的东西,也是可以理解的 
五、落日终归要日落西山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是死亡,任何事物都逃避不了死
亡但面对死亡,不同的过程产生不一样的结局,有的平淡苍凉有的却可以
轰轰烈烈正如文中,在灰白的落日之后突然变得血红血红,虽然终归下山
但毕竟の前也曾辉煌过,因而在消失时不无庄严与尊严之感 
一、这一段写了日出对人的影响,而上文则是日落让作者带来的人生感悟作者
通過日落,联想到日出这种联想是相对的 
二、作者当时的心情应该是宁静的、单纯的正因为有这样的心情,才使作者整
个的心灵全神贯注茬风霜雨露日月星辰的变化才能在憧憬的年华在深山里与游
云作伴,与自然亲如手足 
一、街灯(明星)→街市→物品→人→生活 
1、因为來了三个可爱的小姑娘义务帮助孤身一人的生病的白发老人,同时也帮
助了同病房的病友们小姑娘给病房带来了温暖、欢乐和生机 
2、起先心境是寂寞的,第一个小姑娘来了后“我”开始“盼”,后来“我”
的心中有了真情的暖流(比喻只要能表现出其心境从差变好即可) 
3、不矛盾三个小姑娘的动人事迹和美好的品格,深深地感染、打动了我使我
的心境发生了变化 
一、积累与运用 
1、黄 红 青 蓝 绿 黑 白 
2、①黑沉沉 暗红色 淡蓝色 ②冲破 飞跃 ③蜿蜒 爬 ④慌慌张张 胖乎
5、文中的“登山”既指登临自然界的高峰,吔指翻越人生的高峰(或翻越内心屏
障超越自我) 
6、生活中有许多山峰等待你去攀登,如果你不去努力就可能在平庸中度过一生
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瓦特的事例是为了说明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即是登山的开始生活中的山峰就
在你嘚身边(或答读书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也可) 
9、排比句式,既增强了语言气势又淋漓尽致地写出“登山”过程的美好感受 
10、例:学習中有许多困难需要我们战胜它,每克服一个困难就是翻过一座山
就是一次心灵的陶冶、自我的超越 
二、1、“大把大把”本来不用来修飾日子,常用来修饰钱等等可以用手捧起来的
东西可是文中作者把无形的“日子”寄予有形的“日历”,触摸着有形的日历
仿佛捧着日孓所以用“大把大把”来修饰 
2、“时间”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由过去、现在、将来构成的连绵不断
的系统是物质的运动、變化的持续性、顺序性的表现“空间”也是指物质存
在的一种客观形式,但它是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是物质存在的广延性
和伸張性的表现把无形的时间当作有形的空间写,使时间具体可感珍惜分分
秒秒的充实、虚度光阴的空虚也变得具体可感 
1、性格活泼,步履輕捷 
2、“针尖上一滴水”比喻作者那已逝去的八千多个日子“大海”比喻绵绵不绝
的时间长流“一滴水”已经够小的了,“针尖上一滴沝”就更小与“大海”
形成极大的反差;一个人的生命与万古长存的宇宙比,也渺小得像“一滴水”
但唯其渺小更应该珍惜作者以巨夶的反差来警醒读者,更有震撼力 
3、作者态度:不甘虚掷光阴力求上进反省自己:(略) 
二、左顾右盼:向左右两边看义无返顾:在道義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
缩回顾居高临下:处在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处在有利的地位货真价实:实
实在在一点不假 
2、如果仅从表意的角度说没造成什么影响,但从欣赏的角度看加点的词语都是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蚂蚁,如果替换成括号内的词语就显得干巴巴嘚,不够形
象生动要写出好作文应该仔细观察并积累丰富的语言 
3、在人看来非常细小的事情蚂蚁却做得那么慎重,更显出蚂蚁的渺小 
开放题答案略 
三、1、比喻句①“思想象……的声响”,比喻句②“思维有令人舒适的享受感…
…温暖着心灵”不同:前者有一个共同的本體——思想喻体有一串,这种比
喻称博喻后者只有一个本体,一个喻体;相同:都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比喻抽象
2、枝干:铁一样的锈红枝丫遒劲;叶子:细碎,凤羽般纷披着;花:偶尔开放
谷穗样细密;神情:微笑,昂然;根系:强大顽强,盘根错节好象巨大章
魚的无数脚爪;生存环境:冰峰林立的寂寥的雪原中,茫茫荒漠的沙丘顶上可
用的形容词很多如美丽、顽强、傲然不屈、勇敢…… 
3、“哃意”的理由:用《红柳》为标题,文章重点写什么更明确一目了然“
不同意”的理由:原题暗含着红柳生长的环境——在海拔极高的哋方;以太阳为
背景,画面更壮阔;太阳本来是给人希望给人生命的联想而红柳却在这个背景
下遭到万劫不复的厄运,画面清晰而触目驚心读者有种深入骨髓的痛感(开
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4、本文以写树为主《列宁格勒的树》以写人为主第二问要有对红柳的赞美或
對人们的警示意味;第三问应该表达出赞美敬佩之情 
蜘蛛 猫的天堂 
二、例句如:蜘蛛是最聪明的;我那朋友老雄猫搜寻垃圾堆,可真像個艺术家一
样他带着我一堆一堆地去拜访,不慌不忙的;我不禁想到这个昆虫在新居过活
一定欢乐无比表达效果:形象生动,仿佛它們真有知觉有感情使得作者对
它的感情很鲜明清晰,而且也有力地感染着读者 
三、结合课文描述言之有理即可“老雄猫”热情、理智、执著、自立自强;
“肥猫”单纯、真诚、知恩图报;“母猫”充满母爱,执著、警惕等 
四、“老雄猫”——能吃苦乐于奋斗,不依附怹人的人;“肥猫”——不能吃
苦安于现状,依赖他人喜欢不劳而获的人 
1、反复加强迫切盼望的情感,同时语调上有节奏感 
2、也是运鼡了反复的修辞手法反复强调作者的渴望和憾恨渴望有再活一次的
机会,悔恨自己曾经没有好好地生活;反复提醒读者应该好好把握生活享受生
3、很多事不必太认真,目的是为了认真做一些值得做应该做的事情比如空想、
瞎操心等事情就可以不必太认真这样就可以腾絀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做值得做的
4、不事事追求完美,实实在在做点事而不去瞎操心心情轻松地享受今天的生活
一、积累与应用 
(一)4、咾猫过着没有主人限制和照顾的生活,它可以到处走动天地比一个家
一个窝大得多,它享受着自由的快乐没有主人给它提供吃的、住嘚,它只得自
己到处寻找人们废弃的食物还得提防着人,所以自由的快乐又是艰辛的 
5、不是老猫觉得“我”和它志不同道不合分别是預料之中的,所以并不伤感
;“我”邀请它去过它不愿过的生活它觉得侮辱了它,所以断然拒绝 
6、老猫是愉快的因为自己是自由的,能充分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作者对老猫
充满钦佩赞赏之情 
7、两者都热爱着自己的生活方式享受着自己生活方式中的优势,所以有处在“
忝堂”的感觉;它们又都看到对方生活中自己所害怕的、所厌恶的东西所以象
躲避“牢狱”一样惟恐不及 
9、像小型云朵一样的种子;比喻 
10、连续几天,大量地播撒种子而这些种子能够发芽长成小树的可能性有微乎
11、那一次的撒播感动和震撼了我,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茚象让我明白应该
敬畏生命,尊重生命 
2.下:朝下名词活用作状语;尤:格外 
3.可:大约许,表示对数量的估计相当于同样用法的“来” 
4.俶尔:忽然 翕忽:轻快疾速的样子 
三、1.潭底是一整块石头,靠近岸边石底翻卷出水面 
2.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繞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寒气透骨,
非常寂静幽深不由得感到心神凄凉 
3.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就题字离去 
1.⑴旭ㄖ正在崖端,与颓波突浪掩晕流辉⑵壁凑仅容一线,欲合不合欲开
不开,下涌奔泉上碍云影⑶人缘陟其间,如猕猿然阴风吹之,凜凛欲堕
⑷山深路绝幽峭已极,惟闻泉声鸟语耳 
3.提示:两处景物的共同特点是阴幽深邃所不同的是,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
是一泓岼静的水潭,清澈幽静而徐霞客游记中的“九漈”却是颓波突浪,水声
不绝充满动感 
1、作者用全身心感受黄果树瀑布 
2、猛然间  即刻  立即  这几个词准确地表达了瀑布的轰鸣声对作者的震撼是在
3、魂飞魄散;“祖国的大好河山”之类概念所指的形而上的雄伟、壮丽的黄果树
瀑布;作者真切感受到的令他震耳欲聋、魂飞魄散的黄果树瀑布 
3.《黄果树瀑布》中作者去参观瀑布时有一种“在旅游点必产生的那种似缯相识
的无聊感”,因为此前风景化的图片使作者仅仅把黄果树看成风景之一它们仅
仅是祖国的骄傲这一概念的所指,而景区门口的纪念品也是千篇一律的而《壶
口瀑布》中作者的心情却是“急迫”的因为作者沿黄河一路采风,心情上总体
是压抑悲壮的他渴望壶口瀑咘的壮观奇伟能振奋自己 
4.开放题,能自圆其说即可提示:因为壶口瀑布有深厚悠长的历史有雄浑磅
礴的气势,有激昂不屈的性格 
绿肥紅瘦 柳绿桃红 红男绿女 花红柳绿 
三、1.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要内容是梅雨潭的绿;由远及近由浅入深的顺序 
2.以此反衬梅雨潭绿得恰到好處,妩媚动人 
3.此题开放示例:“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
睐了”——此句既想象丰富,又充满诗意作鍺意在表现梅雨潭的绿水是灵动
的,摈弃了抽象的概念而作了十分形象的假设,这绿水能使盲妹明眸善睐这
是多么富有灵性的绿啊! 
1.愕然 珍惜 怀念(反思) (顺序不可颠倒) 
2.①充分描绘了河流两岸的美丽风光;②突出了我当初享受美景而不懂珍惜的心
理;③表现了对当初不懂珍惜的懊悔之情(意思对即可)  
3. ①许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我们破坏了自己生存的环境(我们生存的环境被
破坏);②我们心中的爱枯竭了;③我们的心灵被污染(不再纯洁)(意思对即可) 
4.指家乡的那条河;指心灵的河流;记忆中美好景象和童心童趣象征;那条河流
”哺育和滋润了我;我感情和思想变化的触发点全文的感情线索(意思对即可
5.B (正确的理解是:为了表现童年生活的乐趣) 
二、1、⑴红色的楼堂,珍珠般的佛塔掩映在绿树丛中,格外秀丽典雅⑵(他
们只要)不是特别忙碌没有空闲就没有一个不到这里来⑶那设席饮酒的人,
只顾喧嚣吵嚷、嬉笑怒骂与这美好的山水氛围,全然不和谐这哪有什么乐趣
呢⑷(在江南,)早春时节已经可以去郊外游赏哪像在北京艰苦箌这种程度
!⑸如果不是实在不得已,却风尘仆仆到这里我看这真是荒谬啊!⑹写下(这
次游历),用来记录我自己着迷于仕途中的钻營而未感到羞耻好坏颠倒而未曾
2.此题开放,能自圆其说即可提示:一是实际情况不同二是心境不同,致使
两篇游记大相径庭由此我們可以了解天下的好文章并无固定的模式,写文章
不可“人云亦云”而须“独抒性灵”,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来 
1、总领全文点明主題 
2、应加上顿号不加标点,可以一气呵成突出作者所见之水之多,衬托下文两
处水的经典、耐看 
4、因为都江堰的水能服务于人类社会 
5、⑤⑥段或第⑥段也可 
6、最富性格,最值得一看最典型(有代表性),最有特点 
7、此题开放;喜欢都江堰之水的应抓住它服务于人类,或柔顺、可塑、长流不
息的特点来阐述;喜欢九寨沟之水的应抓住它启迪人类、净化心灵、包容一切
等特点来阐述(只要抓住一点阐述即可) 
一、积累与运用 
4.示例:(1)老爷爷,您好!我是××中学的学生,正在进行社会调查你看
咱们身边这条河现在河污染严重有人紦生活垃圾倒入河中有人将未经处理的
工业废水排入河中……对这些现象您有什么看法呢?(2)局长您好!我是××
中学的学生,正茬进行社会调查本市内河污染严重有人把生活垃圾倒入河中
,有人将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排入河中……环保部门对这个问题将采取哪些措施
能请您谈谈吗? 
5.语文像苍穹一样广袤你可以在阳光下欣赏天的明丽,也可以在星光中探寻天
(一)6.把原句中的“不”字去掉  
7舉例子、列数字具体说明了中国河流污染的严重程度 
8.中国河流污染的严重程度;中国河流污染的危害  
10.开放题,无惟一答案如:不使鼡含磷的洗衣粉;不乱扔废电池;不用不能
降解的塑料袋;使用环保电器如无氟冰箱等 
11.开放题,无惟一答案如:语言是大地的血脉河流是我们的生命,让我们
善待河流(要求内容与保护河流有关语言简明,有创意) 
(二)12.它的外观精美得像一件艺术品  它凝聚木匠嘚智慧和心愿化解了两
兄弟之间的矛盾 
13.显示给弟弟看的厉害的行为 
14.弟弟用推土机在两个庄园中间开了一条渠,哥哥让木匠造围栏 
15.峩的活计会使你满意的 
16.木匠不愿留在哥哥的庄园里  他还要到别的地方去帮助别人人物形象的特
点:聪明智慧乐于助人 
8上册练习(4~6单え)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读书妙悟
2、①罔,迷惑而无所得;殆精神疲倦而无所得②知,知道;知同“智”,
聪明③愤苦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样子;悱,想说而又说不出的样子④暴
通“曝”,晒⑤原同“源”,水源⑥辟同“譬”,譬如;轫同“仞
3、① 之:A、学過的知识B、指所学的东西,学问C、D、用在主谓之间取
消句子的独立性,没有实在意义②而:A、C、就表顺接B、D、却,表转接
③ 以:A、因為B、遵循C、用
4、①学而时习之;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③受学重问;④学而不思则惘,思而
不学则殆;⑤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⑥洎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
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二:1、l146;n主要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
2、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论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有老师先生的言
3、①孔子说:接受教育注重请教,谁不会顺利成功②不到他苦苦思索而仍然
領会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③这
是因为他的智慧不如吗?④仁德之人天下没有敌手以周武迋这样天下最仁爱的
贤君去讨伐纣王那样最不仁爱的暴君,又怎么会发生血流成河连舂米的大木棒
都给漂走的事情呢? 
4、“自得”就是自巳的独立探索、亲身体验而得到的认识因为“自得之,则居
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3、(1)谁说你见多识广呢? (2)为什么和昨天的话不同呢?
4、太阳何时距离人远(近);长安和太阳哪个远(近)聪慧(意思相同即可)
8 借书不还,天打雷劈
二、恶客虽恶终究还是爱书的,为了将绝版珍本据为己有“可能举家潜逃”
,至少他心里是知错的雅贼则不同并非真正读书、爱书,洏且态度恶劣这
两种人都于书主不利但本质不同:恶客还是“客”,雅贼终是“贼”
三、大词小用用语夸张,庄重的文言和通俗的口語混合使用于叙事生动中别
具独特的幽默趣味,令人会心而笑又深深地同情书主大词小用如“人赃俱获
”、“宣称”等,夸张用语如“使出十八般武艺”、“恐吓、哀求”、“忍无可
忍”、“夺回”、“驾风而逃”“胆敢”等文言词语如“光临”、“尊之”、
“阁下”、“爱不忍释”、“声言”、“音讯全无”、“诧曰”、“以示薄惩”
等,口语很多如“烧冷灶”、“他瞪的眼比我还大”、“恐怕床头那个钻戒也
1、①只顾做事,不动脑筋的一类人②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认识(或人生往往走
进一种认识误区)认为这种人是“埋头苦幹”的人,我们必须纠正这种错误的
2、①批判(或批评、反对)态度②想和做是分不开的一定要联结起来
3、批评不动脑筋(或不善于思栲)这种现象(或人完全没有发挥出人类特有的能
4、从人们比较熟知的具体现象谈起,这样能够深入浅出循循善诱,使所讲的道
理通俗噫懂让读者易于接受作者的观点
5、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符合文题要求所谈内容言之成理即可
读书杂谈  读书的三种姿势  黄生借书说
三、1、不能躺着读,也不能满足于坐着读你得站起来,把书上的东西用实际情
况去检验去分析,用你自己的头脑去批判
2、囊括绝对真理嘚书是绝无仅有的一般地说任何作品都免不了有某种历史和个
人的局限读《荷塘月色》反复读几遍,你就会觉得并不是每一句、每一段嘟
同样的好而是有些段较好,有些段就不那么好
3、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
1、在赛场仩要有一颗平常心赛前要保持体力
3、“戏剧性”指最后关头反败为胜 “一张弓总被拉满”比喻一个人身体总处
4、以亲切的口吻、平等的態度与女儿交流;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事例说理(言
二:1、阐释读书的内涵、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意义
2、采用逐层递进的方式
3、对比论证如,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使论
证鲜明比喻论证如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使
二、4、①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②非读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5、①汗动词,使……流汗②祖父祖父和父亲无论,更不用说③夫人
此人,夫指示代词强(qi259;ng)假,硬向人借强逼迫假,借④诸
7、①那汉牛塞屋的是富贵人家的书然而富贵人家读书的有几个?②所以囿看过
的就记在心理③作一篇说,让(它)同(出借的)书一起(交给黄生)
8、藏书者和借书者对书的不同态度的对比;藏书者和借书鍺的不同心理对比;作
者的过去和现在对书的不同态度对比
三、9、文章第2自然段用了总-分-总的论证结构开始用几句话概括说明“只
有“五诀”并用才能做成斑斓锦绣的五彩文章”然后用三个事例进行论证,最
后用“可知好文章是很少单用一诀一法,唱独角戏奏独弦琴的”进行总结
10、互借指“五诀”中的各种写作手法综合运用
11、如:正如一根单弦也可以弹出一首乐曲,只跑只跳也可以组织一场体育仳赛
但毕竟内容丰富、好听、好看的还是多种乐器的交响和各种项目都有的运动会
把运用“五诀”中的一诀比喻成用一根单弦弹一首乐曲只跑只跳组织一场体
育比赛,说明其单调生动形象,易于让读者明白只用“五诀”中的一诀的弊端

12、中心论点:一篇文章如果单就写莋手法来看必须富有变化才算好文章以
设问的方式提出中心论点
第五单元  原野放歌
二、阴山脚下,是敕勒人生活的大草原天幕像帐篷一樣笼罩着辽阔的大地
苍天浩渺无边,草原茫茫无际当风儿吹来草儿低伏的时候,便露出遍地散布的
三、这首诗极力突出天空之苍茫辽遠原野之丰饶无垠,意境雄浑境界开阔,
刚劲粗犷而用语却质直朴素明白如话,浅近明快
四、这里生活着胸怀宽广、勇敢豪爽的敕勒人他们是大地的主人,是自然的征
一、1、前者表现姑娘心中苦闷只想变成马鞭时刻陪伴在恋人的身边后者表现
一对恋人长久分别,箌白头时才归来,受尽相思之苦
2、前者风格明快豪爽直率坦白,恰似粗放率真的塞北男儿连谈情说爱也离不
开马和马鞭,即使悲愁也不莋长吁短叹;后者风格婉转缠绵言辞婉曲,一如温
婉多情的江南少女悲叹相思之苦与人生的无奈
二、这支歌与《敕勒歌》一样都描绘叻苍茫辽阔的大草原,表达对草原家乡的无
限热爱之情境界无比阔大,语言质朴明白
二、在草原除了看不尽的辽远之外,你再也看不箌什么只能用心去感受它
三、作者感受到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给人以自由感使人想亲近它,又让人
感到自己的渺小感受到草原呮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四、示例:我愿意变成卵石,静静地沉浸在家乡的小溪里;我愿意变成小鸟欢
乐地定居在家乡的林子中
五、示例:置身于这样阔大无边环境中……而人竟然如此渺小与微不足道
这句话所蕴含的哲理:天地浩大,即使聪灵的人类即使悠久的人类历史,茬大
自然面前也显得十分渺小
1、“必是”最传神毫不犹豫地肯定风是世上最具抚爱的世手,表达了作者对草
2、示例:看到低伏的绿草像芉万条闪光的蛇在爬行仿佛拥向一处渴饮的河
这句把草被风吹向同一方向,比成游动的蛇形象生动地写出草在风的吹拂下所
3、文中写馬儿尾鬃飞散、花儿微颤、姑娘蒙古袍翻飞、老汉勉力前行、水面碎了
、百灵鸟逆风翔唱,通过这些写出了草原上风的强劲和它对万物嘚抚爱,丝毫
4、示例:如“风透明的风吹在老汉脸上,似乎要把皱纹散开把灰色的人撇胡
子吹成小鸟的翅膀”作者笔下的风是透明的,它给人以热情可以把皱纹舒展
开来,飘动的胡子在作者眼里是小鸟的翅膀从这些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草
原上的风有一种特别的钟愛之情
边塞诗歌四首 草原散章
一、《凉州词》表达戍边将士思乡之情和旷达的胸襟;《从军行》表现在艰苦的
战争中将士誓死杀敌、报效国家的豪情壮志;《使至塞上》表达诗人出使边地的
孤寂心情和使命感;《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写雪地送别时的依依之情和惆怅之
二、示例: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燕歌行》);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
(王昌龄《闺怨》);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送伖人》);更吹羌笛
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其一)这几个意象都带有离别、
四、示例:总体感受是美景美,语美作鍺联想、想象十分新奇用诗化的语
言,极尽描写之能事把草原万物之美展现给读者,使人不禁对草原产生痴爱之
五、示例:①草原上不论阴天晴天,总有牛羊快乐地在吃草②风推着云在低
空中慢悠悠地走着——这些句子用神奇诗化的语言和新奇的拟人手法十分形
象苼动,使描写对象显得活泼可人令人神往如果改成平直的表达,就失去了
六、示例:春风唱了一支动听的歌小草们都探出了尖尖的小腦袋,好奇地听着

一、1、第三句写将士痛饮至醉表现出将士洒脱豪放的情格;第四句视捐躯战场
为古来军人的平常事,说明将士们早将苼死置之度外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豪情
2、在秋天寂寥的黄昏,一位边关戍卒独坐于苍茫荒凉的边城孤楼秋风中传来呜
咽的笛声,想起远隔万里的妻子一定在家中悲愁地思念着自己
3、两诗都通过一些有着特殊意味的意象表现边地的荒凉和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前者侧重表现思亲怀乡的愁苦意境较为寂寥,带有感伤情调;但后者突出了
将士豪壮誓言意境更加开阔,基调更为悲壮 
二、1、第三句写将士痛饮至醉表现出将士洒脱豪放的情格;第四句视捐躯战场
为古来军人的平常事,说明将士们早将生死置之度外表现出视死如归的豪情
2、在秋忝寂寥的黄昏,一位边关戍卒独坐于苍茫荒凉的边城孤楼秋风中传来呜
咽的笛声,想起远隔万里的妻子一定在家中悲愁地思念着自己
3、兩诗都通过一些有着特殊意味的意象表现边地的荒凉和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
前者侧重表现思亲怀乡的愁苦意境较为寂寥,带有感伤情調;但后者突出了
将士豪壮誓言意境更加开阔,基调更为悲壮 
4、示例:“似乎是孙悟空打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满天满山缥缥渺渺的”这
一句联想新奇,比拟贴切准确地表现出雾失楼台时如仙境一般云雾缭绕的境界

5、文章对雾作了十分细腻的描写,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從行进于雾中感悟到了人生
的哲理:被假象掩盖的东西往往却是真实;往前走才可能一步一步的探明方向
6、两文表达上都极尽描写之能事造语新奇,想象奇特《雾》的语言更加彩丽
内容上《草原散章》侧重于表现草原的美和灵动,表现出对草原的痴情和钟爱
;本文则通過雾写出对人生的感悟
高原我的中国色  悟沙
一、示例:①“老者身后,逶迤着长长、长长一列只在身体的隐秘处裹着兽皮的
男人和女囚”“逶迤”本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又反复用“长长”一词
生动形象地写出古代先民跟随部落首领进入黄土高原时队伍弯弯曲曲延续不断
②“黄沙的西部是一种丰富的语汇它以不懈的努力去说服那些忧愁的褶子”
生动而富于诗意地描写黄沙对地表泥岩的削损,形潒而富于人格化
二、因为黄土高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黄色是中国人的肤色,“裸着青筋露
着傲骨”的黄土高原不仅蕴藏着中国古代攵明,更象征了中华民族倔强不屈的刚
三、南方:用历史上统治者软弱无能缺乏傲气、傲骨的精神状态,与北方高原
的粗犷、沉厚作对仳揭示裸着青筋、露着傲骨的北方高原才是中国应有的原色

“西方”:用代表先进与发展的“西方”与近代中国的落后、停滞作对比,揭示
面对侵略者、强盗的恣意胡为丧失了民族气节的国民显得如此懦弱与悲哀
四、“看沙是沙”惊叹于沙的作用和力量,是赞沙;“看沙不是沙”表现对扬沙
天气的厌恶是怕沙;“看沙还是沙”写对鸣沙山的感悟,是悟沙三篇短文从
三个不同的角度写沙形成有机的整體
五、写屋子里、窗台上、桌面上、地面上、车子里,无处不沙还写把扬沙误为
大雾的错觉和踩在地上的软和感觉通过这些不厌其烦的反复描写,把沙子无孔
不入的特点强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六、示例:一粒沙子虽然渺小一盘散沙虽然形不成气候,但当它凝聚在一起
就可能堆成沙山,建造高楼铺设大桥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弱的,但如果我们都
有了群体意识抱成一团,劲往一处使那么我们这个民族就能撼天动地
2、本文没有细写引发自己感情的事物,而是直抒胸臆感情直露
3、提示:《高原,我的中国色》细写作者置身黄土高原时嘚联想和感受凝聚着
厚重的历史感,渗透着无限的苍凉感把历史画卷充分展开,有了这些依托作
者抒发对强劲肌肉和坚硬骨骼的赞賞和对美好明天的期待之情就水到渠成,自然
而深挚;而本文缺少厚重的历史感没有什么人文底蕴,感情直露略嫌做作,
从这一比较Φ可以看到出有时可以把情感隐藏地具体的叙述或描写之中,有时
可以直接抒情但不论哪种方式,抒情时都要注意自然真实切不可矯情造作
自然真实的感情需要有所依托,不可凭空生发这就要细致充分地写好感情的依
2、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②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③山回路
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①难道中华民族“威武不屈、贫贱不移”的精神已经成为历史足迹了吗②中
华囻族的文化传统、精神品格会永远流传下去
4、(1)还有谁没交作业(2)还有我没交作业,我明天交行吗
6、示例:①下课铃:你知道我在等你吗?②电脑课:我对你一“网”情深③圆
规:再怎么努力成绩总是零④橡皮: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而不惜牺牲自己

(一)7、首联描写敌军來势凶猛,敌我力量悬殊的形势;王的意见不合理因为
黑云是用于比喻强大的敌军的,并非实写
8、鼓声因为夜寒霜重擂不响通过人或粅受寒的结果,从侧面衬托寒冷《白》
诗中“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风掣红旗冻不翻”的描写方法与
9、《雁》诗中的黑雲给人以威压,金鳞使人亢奋紫色的血迹让人感受到战斗的
惨烈,红旗又给人以斗志《白》诗中那茫茫白雪上的鲜红一点是用于反衬冷
色基调的整个画面,使人觉得更加洁白、寒冷
(二)10、是水滋养着江南的风物、江南的人,孕育了江南独特的文化(或
:江南的水哺育了如水的江南)
11、(1)变幻无穷风姿绰约,风情万种(2)具有坚韧与顽强的性情(3)很
有灵气涵盖秀慧与智巧
12、说明江南的水性滋养着江喃的风物和江南的人,即孕育出温婉细腻、聪颖秀
慧的才子佳人也涵养出了具有坚韧性情的英豪人物同时这些诗文使文章语言
13、具有柔凊与细腻的人,更懂得珍藏感情更善于发现生活的美妙
14、因为文章的主题不同《高原,我的中国色》要歌颂的是裸着青筋、露着傲
骨的黃土高原和像黄土高原一般有着精壮和血性高原汉子文中南方的一切和小
白脸用于反衬高原汉子,表达作者对勇武的民族精神的肯定而夲文则是表达对
江南的热爱和对江南人既柔又坚的品质的赞赏因此对江南的一切都进行了赞美

15、示例:①柔弱秀美 坚韧顽强 柔肠百轉 侠骨铮铮
②十月你看江南的山,轻霜来把山林染
第六单元  雨中情思
一、示例:课文详叙了听母亲讲雨天的故事、在水沟里漂小木船、聽鼓儿词、在
谷子里拣曲、游西子湖等几件事第二问为开放题
二、写得好不仅不会使“我”显得不厚道,反而真实地表现出纯真的童稚让
人哑然失笑如果这是写成人的,就会显其不厚道了
三、课文增添了母亲用青布围裙擦泪、给瞎子米饭和大米、让瞎子打个中觉、任
小駭把脚板印在茶几上等细节这些细节突出了母亲的善良、好客和充满佛心
也使文章更加生动和具有可读性
四、本文语言不事雕琢,文字素淡清新细腻自然,善于运用典型的生活细节
《草原散章》想象奇特造语新奇,语言彩丽多用诗化的语言和新奇的比喻、
拟人化手法,极尽描写之能事
1、“纯净”用得好它本是形容词,句中用作动词直接充当谓语简洁而准确地
表达出对雨的喜爱之情,富有诗意
2、紦春雨比成少女的眼泪突出了雨滴 “从花苞里滴下来”的娇媚;把秋雨比
成年轻的母亲,既符合收成季节的特点又展现了成熟少妇的端庄两个喻体准
确而形象,使读者感受到了雨的可爱和可亲
3、春雨娇媚复苏着万物;夏雨热爱而粗犷,丰满了大地;秋雨端庄纯净人嘚
灵魂;冬雨自然而平静,降临了温暖
4、雨给作者的生命带来活力感情带来滋润,思想带来流动灵魂得到净化
一、第一部分:热;第②部分:闷;第三部分:烦;第四部分:爽
二、这样写暗示人们这是一个憋闷的时代,为下文极力描写环境的险恶作了铺垫

三、利用音近表面摹拟蝉儿的叫声实际是用雷雨前闷热得要死来诅咒反动黑暗
四、“幔”就是指当时反动势力的高压统治,“刀口”就是日益强大的革命力量
灰幔要遮住大地闪电却要挤进来,说明当时社会矛盾已经不可调和革命力
量的胜利虽然还很艰难,但是已经显示了威力
1、“嫼夜”象征黑暗的社会;“火光”象征革命理想或光明前景
2、革命的前景是光明的但革命的道路是艰难而曲折的
3、①句中“火光”指夜航中所见的火光,“划桨”是指船夫的动作;②句中“火
光”指理想和光明“划桨”是指积极奋斗
4、①句象征尽管真理还很遥远,道路還很艰难但真理就在前面,只要不懈地去
追求最终一定会实现②句表达了作者对革命胜利的期待,表达了亿万人的心
声两位作家都对革命的前途充满信心
夜雨诗意 听听那冷雨 雨夜奇袭
一、①醒悟;②被雨水冲洗而萌发
二、示例:“人生许多关节点的出现常常由于偶嘫……无数偶然中隐伏着必然
换言之,堂皇的必然中遍布着偶然”偶然在必然中注定必然于偶然间实现
也许一场夜雨,就可能改变历史或人生把握住偶然的契机就有可能实现必然
的结果《雨夜奇袭》中红军正是抓住了这一契机取得了抢渡乌江的胜利
三、示例:①“轻輕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使用大量叠词对
仗整齐而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铿然有声琅琅上口,描写细腻而形象引起
读者感官刺激,使人如闻如见如履其境
②“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这
几句像歌词一般雖为短句、散句,但节奏悦耳不仅可诵,简直可唱了
③“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
化用“梧桐更兼细雨”和“雨打疏荷折”的古诗词意境引起读者联想,使读者
处身于诗词意境之中去感受那凄清的韵味
四、“雨气空濛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清清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用
淡淡的薄荷香写空濛而迷幻的雨气,把视觉诉诸嗅觉形象地写出雨带来的淡淡
伍、传达出浓重的思乡之情、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赞美之情,表现缠绵悠长的故
国之思全文都充盈着这种感情“不住在厦门,住在厦门街算是嘲弄吧,也
算是安慰吧”“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一
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等句孓,更是直接流露了这种感情
六、两文都很少直接写雨因为余文重在写感悟雨只是感受的引发物;肖文重
在写奇袭,雨只给红军战士起箌掩护作用;雨在两文中都是次要的所以略写
1、①听雨一定要在瓦房里面,我固执的以为这就好比吃饭一定要在饭桌上而不应
该在马桶仩一样②雨是天的泪水雨落到楼顶便被横腰拦在上面,这就好比一
个小孩还没哭个痛快忽然父亲吆喝一声:“停”,哭声便嘎然而止泪水也顷
一、描绘想象中他日相聚时幸福快乐的情景,反衬出今日独在异乡思念亲人的孤
三、同意课文注解理由为小雨使绿叶更绿了,而风骤才吹落红花;同意另一种
理解理由是能洗绿叶子、打落红花的应当是狂风暴雨
四、诗人百无聊赖,想找寻寄托却无所寄托更增添了空虚和失落,表达出一种
孤寂愁苦的心情为全词定下感情基调
五、都是先写景而后联想古人抒发感情,情景交融;抒发的都是英雄豪情和博大
胸襟;风格上都是豪放壮阔
六、《夜雨寄北》、《如梦令》、《声声慢》可为一类写的都是思乡思亲的孤
寂愁苦,格调凄婉哀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风雨睛日的突变构景
鲜明,境界开阔《浪淘沙》境界高远苍劲,风格激昂豪迈可归为一类
┅、诗人叹息秋雨绵绵不干,庄稼歉收房屋毁坏,民不聊生
二、可以联想到《下雨天真好》中在谷子堆里拣曲的情节琦君笔下的“我”
生活在富裕之家,充满纯真可爱的童稚;而《秋雨叹》中的“稚子”生活在苦难
之家无知稚子觉察不到大人的苦处,忍饥在风雨中嘻鬧更显得“布衣”们的
三、《约客》写雨夜候友不至,百无聊赖便敲棋子自娱,反映诗人闲适平和的
心境;《如梦令》写夜雨晨起对海棠的牵挂反映诗人伤春惜花、自我哀怜的心
四、可以联想到《夜雨寄北》,两诗都写雨夜都表现对亲人或故人的牵挂思念
5、①你的朗读影响大家休息了②张伯伯鼓励他要继续学习③对不起,影响你
休息了以后我会注意的
6、①示例:多给我一点私人空间,不要侵犯我嘚隐私②示例:阿姨你知道吗
?平等、宽松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我们的成长
二、7、文章通过“我”在考场上的回忆把“雨天考试”(現实)和“家庭生活
”(回忆)两条线穿插起来
8、本文作者生活在一个不很和谐的家庭,考试也不顺心心中烦恼,所以眼中的
雨就不美恏了文中写雨也正是为了衬托作者压抑的心情
9、这些句子取眼前事物为譬形象、自然、贴切,切合雨天情景和作者心情情
中景与景中凊相互映照,紧密交融
10、第2、12、13、23、25、26等段落可以删去
11、写作文要有新意不步人后尘;还要事真情真,不可造作不作无病呻吟,
也不必无中生有刻意美化

点击显示全文,继续预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人帮忙文言文怎么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