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诗词学会有授予监利县诗词之乡时间

中华诗词学会文件中诗[2018]30号

关于授予湖北省阳新县“中华诗词之乡”称号的通知

在全党、全国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好形势下,你县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责任心带领全县人民群众,弘扬中华诗词传统文化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努力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经考察,符合中华诗词学会关于中华诗词之乡的评定标准决定:授予你县“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同时批准你县枫林镇、龙港镇为“中华诗词之乡”批准你县检察院、陵园路社区、阳新一中为“中华诗教先进單位”。

希望你们珍惜荣誉不断创新,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廳、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进一步团结引领广大诗人词家和人民群众,建立长效机制巩固創建成果,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诗词事业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新的贡献


近日衡水市安平县被中华诗词學会授予“中华诗词之乡”荣誉称号,授牌仪式在安平县人民会堂举行安平县是衡水市第一个荣获“中华诗词之乡”的县市。河北省诗詞协会副会长、衡水市诗词学会会长马金辉宣读授牌决定河北省诗词协会会长王学新代表中华诗词学会为安平县授“中华诗词之乡”牌匾,安平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金燕代表县委县政府接牌王学新致词并对安平县“中华诗词之乡”创建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安平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先后走出了西晋三张、博陵崔护、荷花淀派创始人孙犁等无数风流才俊两千多年来有诗词曲赋传世的安平县历代先贤囲40多人,传世作品500多首尤其是崔护的“人面桃花诗”、崔爰的“座右铭”、张载的《剑阁铭》等千古名篇,更是脍炙人口厚重的文化底蕴激励着当代安平人民谈诗词、学诗词、诵诗词、写诗词,诗词文化在安平大地吐露芬芳

氛围浓厚诗香四溢。活动开展以来该县各類媒体迅速行动,安平惠民网主页、政府网站、《安平文学》纷纷开辟诗词之乡创建专栏和诗词作品专栏大力宣传创建诗词之乡的重要意义,积极动员干部群众为创建中华诗词之乡作贡献及时宣传报道“创建中华诗词之乡”活动进展情况,集中刊发县内外诗词作品向外推介本县诗词作品。县电视台在及时播出创建动态的同时还利用文化驿站、教育纵横等专题栏目,开办诗词讲座、创建访谈等专题节目讲解诗词创建工作的重要意义,分享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活动开展以来,县直各单位、社区、景点及8个乡镇迅速掀起了创建高潮利用电子屏打出宣传标语150余条次,张贴、悬挂标语条幅800余条利用单位网站、微信公众号、诗词微信群、诗词QQ群等新兴媒体,发布创建标語、报道创建动态交流诗词作品共计10万多条。“创建中华诗词之乡”舆论宣传形成铺天盖地之势“读诗词、学诗词、写诗词”蔚然成風。

六进八有根基稳健该县坚持分类实施,示范引领的原则深入实施“六进”活动,即:诗词活动进机关、进乡村、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景点为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专门制定了“八有”标准即参与创建单位要有领导机构,有诗词组织有活动场所,有活動经费有诗教计划,有活动记录有创作成果,有展示场所为使诗词创建工作稳健推进、步步为营,在部门分包的基础上诗创办专門建立了“辅导员制度”,辅导员负责到诗词创建重点单位进行驻点指导协助诗词分会开展工作,帮助分包单位浓厚创建氛围做好诗詞培训工作,帮助分包单位组织诗词活动帮助分包单位建好诗词博客、QQ群、微信群等网络平台,编印一本诗词作品集或诗词刊物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