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幕末太阳传历史,前辈们能推荐点书吗

51棋牌游戏大厅_官网51棋牌游戏大厅_【存取款秒到】》》
51棋牌游戏大厅:魅蓝3从体检版怎么刷到稳定版
责任编辑:巩想响
拥有多款富有51棋牌游戏大厅主题色彩的老虎机及电子游戏,打造一个精彩刺激及极受欢迎的新51棋牌游戏大厅热点!!!
51棋牌游戏大厅:魅蓝3从体检版怎么刷到稳定版。双胞胎,合法二胎的名额怎么算51棋牌游戏大厅:魅蓝3从体检版怎么刷到稳定版 池塘草鱼吃食时躁动不安是什么原因?酒店客房案例今天衡阳到桂林g431还有票吗有什么方法能够既锻炼腹肌还不伤腰吗我是天津人,5月13日去北戴河穿什么衣服合适
本文系转载,不代表参考消息网的观点。参考消息网对51棋牌游戏大厅的真实性、及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以及其权利属性均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请读者和相关方自行核实。
这种是属于属于皮肤的什么症状在屁股下边酒店客房案例
云南民族学院94级预科班班主任是谁有什么方法能够既锻炼腹肌还不伤腰吗...
51棋牌游戏大厅锐参考
51棋牌游戏大厅阅读推荐
51棋牌游戏大厅延伸阅读
51棋牌游戏大厅延伸阅读
51棋牌游戏大厅排行榜幕末风云:扭转日本历史的“池田屋事件”_新沪江日语网_日语学习门户
分类学习站点
幕末风云:扭转日本历史的“池田屋事件”
の名を世に轟かせたの大事件、「屋事件」。名前は知っていても、実際何が起きたのかはよくわからない&&という方のために、ここでは「池田屋事件」のを簡単にご紹介します。
作为让新选组名声大噪的幕末大事件&池田屋事件。也许你知道名字,但该从何说起呢?就不造了......由此,在这里将简单地介绍一下&池田屋事件&的概要。
「池田屋事件」の登場人物
江戸の道場「試衛館」のであった近藤勇や、の土方歳三、沖田総司といったメンバーが中心となって、京都で「将軍護衛」のために結成したのが新選組です。
以江户道场&试卫馆&的代课师傅近藤勇,弟子土方岁三、冲田总司这些成员为中心,在京都作为&将军护卫&集结而成的新撰组是也!
将軍=徳川幕府を守る立場、「佐幕派」となった新選組。佐幕派である会津藩のとなり、京都で怪しい人物を取り締まったり、幕府を倒そうとする勢力との戦争に出陣したりと、活動していました。
站在&将军&即&守卫德川幕府&的立场所形成的新选组。与一样是佐幕派的会津藩保留在一起,一边取缔京都的可疑人物,一边出动打击倒幕势利,以此为活动宗旨。
副長である土方歳三が作った隊則「局中法度」は、厳しすぎる規則として有名です。したら切腹、遊びすぎても切腹、勝手な喧嘩で負けたら。この鉄ののもとで鍛えられた新選組は、圧倒的な強さを誇りました。
副局长土方岁三所订的队规&局中法度&以行峻言厉的规则而闻名。一旦发生逃跑现象、切腹;行为浪荡不羁、切腹;随意挑衅却败下阵来的还得切腹。(⊙﹏⊙b汗)在这铁一般的法则下被锤炼的新选组,以压倒性的强力而夸耀着。
倒幕派の志士
幕末になると、徳川幕府を倒して新しい日本を作ろうとする「倒幕派」が現れました。長州藩や薩摩藩といった藩のもとで育った志士が、幕府を倒すために様々な活動を展開します。
幕末时分,旨在推翻德川幕府、建立新日本的&倒幕派&出现了。在长洲藩和萨摩藩培育出的倒幕志士们,为了推翻幕府展开了各种各样的活动。
有名な倒幕派の志士といえば、薩摩藩の西郷隆盛や大久保利通、長州藩の木戸孝允(桂小五郎)、高杉晋作などが挙げられます。2015年大河ドラマ「花」の主人公?杉文の兄は、長州藩の革命家?吉田松陰ですが、木戸孝允、高杉晋作も吉田松陰の教えを受けていました。
说起那些有名的倒幕派志士,就不得不提萨摩藩的西乡盛隆和大久保利通,以及长州藩的木户孝允(桂小五郎),高杉晋作等。2015年大河剧《花燃》的主人公&杉文的哥哥便是长州藩的革命家&吉田松阴,而木户孝允和高杉晋作也是受教于吉田松阴。
相关热点:
加载更多评论
如何突破没有机会开口说日语的困境?
从事务所发言来看明星热恋概率
日本全国最可爱的特产点心七选
你可认识那些日语中的诡异汉字?
阅读排行榜
沪江日语微信
请输入错误的描述和修改建议,非常感谢!
错误的描述:
修改的建议:最新资料 &&&& &&&&&&&&&&&&&&&& &&&&&&&&
学习资料库,由广大资源爱好者通过共享互助而共享各种学习资料,大家可以免费下载学习使用,但学习资料库无法保证所共享
& 版权所有 Gzip enabled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中国历史书单_要了解中国历史,这九本书值得读一读
查看: 26495|
摘要: 中国历史书单要了解中国历史,这九本书值得读一读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是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看史书,明真实。1、中国近代史作者:陈恭禄中国工人出版社 内容简介民国史家写史,少了些意识形态 ...
微信获取书单,关注公众号,搜索:推荐书(tuijianshu-net)
以下推荐图书,如未有购买链接,可直接点击以下各大知名网上书店进行购买:
中国历史书单要了解中国历史,这九本书值得读一读培根说,读史可以使人明智。历史是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看史书,明真实。1、中国近代史作者:陈恭禄中国工人出版社 内容简介民国史家写史,少了些意识形态的牵绊。少了些主观臆断。本书以详尽丰富的史料,比较真实地还原了那段历史。八十年后再版,证明了其价值。本书一书是陈恭禄著作中影响最大的,时至今日,仍被公认为代表民国时代最高学术水准的中国近代史著作,是代表该时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独立立场和观点的著作。本书19章,近70万字,以叙述为主,分析辅之。本书根据近代以来发生的大事,分为鸦片战争、太平天国、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民国以来状况等几大主题,为中国近代史架构了基本的叙述轮廓。尤为令人称道的是陈恭禄尝试以一种公正的态度对待历史,他认为“本书论断,著者非诋毁时人,或为之辩护,不过以公平之态度,说明其立场”,比如在讨论中外冲突及中外关系等问题时,“对于侵略之罪恶,决不为之稍讳”,但更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一味诋毁。由于本书持论公允,资料翔实,详略得当,成为当时中国近代史最完善的教材。2、剑桥中国晚清史(1800年~1911年)作者:(美)费正清 等编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编译室 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一些颠覆“常识”的史实以及晚清诸多改革失败原因的探究。本书原为《剑桥中国史》的第10卷和第11卷,起自清代的道光时代,止于辛亥革命。这两卷能够自成体系,可以单独成书,我们特先译出,以飨我国读者。为了兼顾《剑桥中国史》原书名和它所论述的晚清时代的实际内容,此书定名为《剑桥中国晚清史》。剑桥历史丛书的历际学术界有一定的影响。对《剑桥中国史》已出的各卷,国外纷纷发表过书评,予以肯定。它们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截至出书前为止的西方中国史研究的水平和动向。我们希望这两卷中文的出版,对促进中外学术交流能有所助益。本书引用的中文材料,我们均尽力查找过中文原文。但是,某些地方因仅系片言只语,遍查不着;某些引文引自在台湾省或外国出版的书刊,我们无书查对;个别书籍在北京甚至一直未能找到。在这些情况下,我们不得已而采用了直译办法,幸读者鉴谅和指教。3、作者:中华书局& 内容简介这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本书英文本被美国多所大学采用为教科书,并两次获得美国书卷奖历史类好书的提名;中文本问世后,好评如潮,成为众多作家、学者、企业家、高校师生的案头书,并入选《新周刊》和《书城》“改革开放20年来对中国影响最大的20本书”。另有日文、法文、德文、韩文等版本。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的眼中,其间的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而我们的大历史之旅,也自此开始……  这次中华书局特别推出增订新版,重新核校全部文字,进行修订。为了使更多读者阅读这本书,特别推出了定价18元的版本,以惠及天下读书人。 4、中国大历史作者:黄仁宇三联书店 内容简介以短短的二十余万字的篇幅,勾画了整个中国历史长达数千年的全貌。(尽在:)本书中文简体字版自1997年面世以来,十来年里二十余次刊行而不衰。作为一部成功的历史学著作,其读者面早已不限于史学界,作为华裔学者中比较突出的法国年鉴派学术代表人物,黄仁宇极善于从历史的细微末节人手,而又摆脱具体历史事件的束缚,找寻更为准确的历史时代特征,此即大历史观。他强调将人物与历史大背景结合起来,且不放过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使那些本来被史学界研究得很深的人物得以以新面孔再现于读者面前。& 5、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作者:孔飞力上海三联书店内容简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这股妖风冲击了半个中国,百姓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叫魂》所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盛世妖术”的故事。在中国的千年帝制时代,乾隆皇帝可谓是空前绝后的一人。他建立并巩固起来的大清帝国达到了权力与威望的顶端。然而整个大清的政治与社会生活却被一股名为“叫魂”的妖术之天错地暗。在1768年由春天到秋天的那几个月里,这股妖风竟然冲击了半个中国,百性为之惶恐,官员为之奔命,连乾隆也为之寝食难安。作者细致入微的描写令人颤栗,他生动地再现了各省的恐慌是如何演变成一场全国性的除妖运动。本书也表现出了一种更为宏大的学术视野,在构建以“叫魂”案为中心的“大叙事”的过程中,在方法论的层次上将社会史、文化史、政治史、经济史、区域分析、官僚科层制度分析以及心理分析等研究方法结合在一起。本书可作为学生必读参考书。6、中国通史(1—7) 傅乐成主编九州出版社 内容简介本书是由台湾人编纂的普及读本。简单明了,图文并茂。少说教。 傅乐成撰写的《中国通史》一书,在台湾史学界影响颇大,日本史学界评价他“为一不可忽视的史学家”。《中国通史》2010年在大陆首次出版,著名史学家许倬云先生写序推荐:“在中国通史之中,公认最好的一部作品。相对于钱穆先生的《国史大纲》,傅著并没有特殊的史观,却十分重视经过考订的历史现象。钱先生的大著,吸纳了顾炎武、顾祖禹、顾栋高、赵翼和钱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国史大纲》中,埋藏了上百个可以作为博士论文的题目。傅先生的《中国通史》,则是综合已经成定论的许多研究发现,做个总结。两者各有长处,而两者也正可以在几十年教条主义的框架下,提供另外一些读史的角度,对读者绝对是有益处的。”7、革命年代 作者:高华广东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廓清历史,不忘使命。《革命年代》这本集子所收的是我最近二十年所写的部分文章,最早的一篇写于1988年,最近的一篇写于2008年11月。文章所论及的,无论是近代转型、孙科、还是延安的新话语、建国初50-60年代的社会变迁等等,都发生在一种叫做“革命”的大背景下,虽然每一次的“革命”的内容、目标不一;而文章的内容则涵盖国民革命、共产主义革命、“继续革命”,故以《革命年代》为书名。这本集子既不是对革命的,也不是对革命的批驳与诘难,而是我对生活其中的那个已经远去的革命年代的一份思索和纪念。 8、读史求实 作者:杨奎松浙江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有两种“历史”。一种是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一种是后人对过去发生的事情的认知。本书共收录了作者杨奎松12篇读史文字,分为三编,从“读史”、“讨论”、“评论”三个角度对中国现代史进行了分层式的解读。“读史”是作者对中国革命史中一些富有争议性的事件和过程的看法,“讨论”是作者回应其他学者对其的质疑,“评论”是作者对一些所谓的“历史学著作”的个性评价。9、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 &作者:杰克·威泽福德重庆出版社&内容简介 &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扫除了东西方之间的疆界,开辟了洲际通道。于是,东西方的文化与经济交流更为频繁便捷。从而建立了国际关系的新秩序。 《成吉思汗与今日世界之形成》几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方面——边境、政治、科技、战争、商业、服饰、艺术、文学、语言、音乐——都留有成吉思汗和他所创立的王国的印记。  成吉思汗发展了自己的战争理论,创造了闪电战和包围战等革命性的进攻战术。在他的指挥调度下,蒙古帝国从未派出过超过10万人的大规模军团,却在25年的时间里征服了比罗马帝国400年征战还要广阔的土地。  他建立的帝国边界从西伯利亚直达印度,从越南直达匈牙利,从朝鲜半岛直到巴尔干半岛。蒙古帝国重新勾画了世界版图,把原来相互隔绝的帝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新世界、新时代的到来划定了新的秩序。  成吉思汗还是一位富于创新的领导者,他将法律的力量置于自身权力之上、鼓励宗教自由、创办公立学校、准予外交豁免权、废除酷刑,并开通自由贸易。他所创建的贸易路线不仅促进了商业发展,也促进了思想、技术以及专业知识的交流,并由此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身边的人!
我们一直在努力……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多读书,读好书,我们给您推荐好书!
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①群: (已满)推荐书书友QQ群:书友②群:
欢迎进入本站板块一起交流!
微 信: 推荐书(tuijianshu-net),扫描左侧二维码或公众号搜索推荐书
上一篇:下一篇:
关于中国汉代历史书单,写汉朝历史背景的小说需要读什么书? 曾经有一段时…
1、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传救世主还是恶魔:神圣罗…
近代史书单 | 南京大学近代史推荐书目推荐参考书目1. 罗威廉 (William T.Ro…
Powered by Discuz! X3.2
Comsenz Inc.幕末维新时代六位侠士的精神风骨_东方历史评论_传送门
幕末维新时代六位侠士的精神风骨
东方历史评论
整理:刘亦凡 叶晨阳《东方历史评论》微信公号:ohistory编者按:画册《幕末?维新长州杰士列传》通过六位幕末至维新期间侠士的真迹,力图呈现这一群体在日本历史关节点上的精神风貌。它既包括维新时期登堂入室的木户孝允、伊藤博文、井上馨,同时不乏吉田松阴、高杉晋作、久坂玄瑞等倒幕领袖。透过他们留下的笔墨,我们能感受到尊攘时代流溢出来的精神风骨。更重要的是,它向我们展示了这个“侠士”群体精神传承、流变、乃至消沉的踪迹。他们不但用武士刀与毫素书写了“尊王攘夷”的序幕,更哺育了之后“维新的一代”。吉田松阴《留魂录》剪影:“此身虽殉武葬野,枯骨犹唱大和魂。余去年以来,心迹百变,实难一一列举。诚如诸友人诸君所知,余尤为崇敬赵之贯高、楚之屈平。往者子远(按:入江九一)送别之时诵‘燕赵多士一贯高,楚荆深忧只屈平’,正因此事。然五月十一日,因知晓关东之行一事,故而于‘诚’字上又颇付一番工夫。其时子远以‘死’字相赠,余并未用之。而求一白锦,以孟子‘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缝于其上,携至江户。携此至评定所,以表吾志。”这部《留魂录》是安政六年(1859),关押于安政大狱中的吉田松阴()写给弟子的遗书。作为伊藤博文、山县有朋、高杉晋作的老师,执掌“松下村塾”的吉田松阴素来被认为是19世纪日本的“倒幕维新之父”。他少时研习兵法,美国舰队于1854年扣关之后,开始持有强烈的现代化主张,并将思考的重心引向如何使日本攘外安内。1858年,幕府与美国签订《通商条约》,标志着日本实际开放了贸易与居住。吉田震惊于幕府对外国人的奴态,并意识到《通商条约》的签订将影响日本整个国家,而不单独是幕府或者诸藩:“此事发生在天皇的版图之内”,因此,幕府的表现不仅软弱畏缩,并且在实际上是冒犯君主、出卖国家的大罪。继而制定刺杀幕府“老中”间部诠胜的计划,并号召各藩公卿通力相助。7月,江户幕府的大老井伊直弼下令打压攘夷派,吉田松阴即于次年8月被投入安政大狱。最初,吉田认为自己最多不过被处以流放之刑。然而,在10月17日听闻桥本左内已被处刑的消息之后,吉田已经有了死的觉悟,他于25、26日两天之内写下这份绝笔。在全十六章的篇幅中,他记述了自己直至临刑为止的经过,并交代了他对政治、思想、日后行动的主张。他呼吁“草莽”志士起而造反,恳求武士和独立的村民心甘情愿地离开他们的家庭,形成一个直接行动的组织,最终,“通过起义摧枯拉朽的力量,小人会被驱除,恶人将被赶走,贤明之君将能得归其位。”。吉田松阴松下村塾不日,吉田受到处决。但幸运的是,他的游魂如愿留了下来。伴随着维新之后吉田松阴逐渐成为日本国家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留魂录》也化作“侠士”精神寓居的灵柩,以供应声而起的“草莽”之士躬耕顶礼。《留魂录》在松下村塾的门生之间来回传阅,并被认为是维新的原动力。其后,久坂玄瑞、高杉晋作、乃至伊藤博文等应声而起的“草莽”之士经过数代努力,使吉田勾勒的日本蓝图在19世纪成为现实的同时,赋予了吉田未散之魂强有力的身体。其中,被称为“松下村塾双壁“的久坂玄瑞()与高杉晋作()不仅继承了吉田的遗志,他们也延续了先师一贯峻峭的笔锋。久坂玄瑞诗书——“投笔请缨志撼轲,秋风孤剑发悲歌,王师未报擒夷将,边柳萧疏胡马多。”久坂玄瑞锦绘吉田逝世之后,幕府继续推进《通商条约》的实施,筹划相继开放新泻、兵库和江户、大阪等地的部分贸易,同时按照美方要求调整了汇率,先后将日本银元与美元比价上调。这直接导致外商用美元兑换的一分银抢购日本黄金,再以更高的国际标准价格在中国沿海销售,截至1860年初,日本黄金大量流失。“草莽”之士意识到,唯有通过政治行动才能让条约的条款为民众所知,继而对德川政府制造影响。他们的方法之一,就是对幕府大臣及他们的仆从发动攻击,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860年3月在江户城堡大门刺杀井伊直弼。1861年9月,继7月刺杀英国公使计划后,久坂玄瑞策划了一场对外国公使馆的刺杀,这首诗就是奔赴神奈川实行刺杀的久坂写下的。久坂在诗中不仅自喻荆轲,他还成功地运用了“缨”的意象。“缨”本指冠上的纽带或装饰物,在久坂诗书的语境中,它引申出困缚异族的绳纽之意,此去攘夷之决意,跃然纸上。这样来看,未擒敌将的王师指的就是幕府,而“边柳萧疏”之地指的正是此目的地神奈川,那里停泊的“胡马”如今已是外国商船。诗如其人,久坂的争战决绝一直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1864年,久坂带领进兵京都、领导发动禁门之变,在御所附近激战中负伤,自杀于鹰司邸内。高杉晋作二行诗——“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高杉晋作用过的盔甲相形之下,高杉晋作虽同是毅然决然的志士,但在吉田眼里,高杉之“志”更显九曲回肠。高杉的父亲是长州藩的一位中坚家臣,因此他理所当然具有汉学修养,在他进入松下村塾时,吉田对他的评价是“有将事物向往自己有利的方向解释的倾向”。最初,这种倾向表现在高杉对古典汉籍的阅读和解释中,随着高杉投身长州藩倒幕活动,“六经注我”转变为一种特殊的为政之道。左图中“见日月不为明目,闻雷霆不为聪耳”这首二行诗就是一个例子。它既可以解读为对盲从他人、愚昧不堪之人的讽喻,也可以理解为在与世事阻隔时,“今日之我不见世人所能见之人,不闻他人所能闻之人”的另一种表达。高杉将这种作风带到了倒幕运动之中。1863年,高杉在长州组建“奇兵队”,其西化的训练、装备乃至贱民阶层的士兵,在当时均属“剑走偏锋”。1864年-1866年,在两次带领长州藩军队击退幕府征讨后,高杉于盛年罹患肺病,并在1867年去世。或许是因为创业未半,抑或是源于近乎命定的性情,在慷慨激昂之余,他的绝命诗延续了二行诗中“无可无不可”的气质:赫赫东藩八万兵,袭来屯在浪华城,我曹快死果何日,笑待四邻闻炮声。祖神开辟二千年,亿万生魂成散烟。愚者英雄共白骨,真乎浮世值三钱。这种带点戏谑、又不失豁达的玩世不恭,同样能在高杉晋作的师兄木户孝允()身上找到有趣的印迹。日本名女咄,右侧所绘为木户孝允坂本龙马手书萨长盟约:“表中所记六条盟约,与萨摩小西带刀、西乡吉之助及阁下桂小五郎、在下坂本龙马同席相谈内容并无分毫差别。而今无论发生何事,此约定内容之无改,皇天后土,实所共鉴。”尽管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并称“明治维新三杰”,木户允孝最为人称道的事迹仍是他在倒幕运动中的合纵连横和军事功勋。他不仅与高杉晋作并肩推动了长州藩军的近代化,更重要的是,在决心攘夷、但不得不依赖幕府的孝明天皇去世的前一年(1866),他代表长州藩在京都与萨摩藩倒幕领导人西乡隆盛等缔结了萨-长盟约。到1867年11月,尽管主事幕府的德川庆喜也已意识到推行现代化乃至与长州和解的重要性,然而长州与萨摩的现代化军队已开拔前往京都。土佐藩则要求德川庆喜辞去其将军职位,并许诺建立一个由大名和朝臣组成的两院制议会、重新拟定对外条约,同时建立一支天皇的海陆军。为了保全自己在江户建立的改革,德川庆喜未经与京都磋商就接受了这份建议,他甚至主动提议所有大名按一定比例将自己的部分收入和土地献给朝廷,以备改革之资,但德川此时已无法阻挠幕府中主战的领导人,1868年1月,幕府军与萨-长联军在伏见-鸟羽交锋,尽管双方部队都尽其所能奋勇作战,但前者在已经实现近代化的对手面前不堪一击。4月,随着明治天皇与萨-长同盟共同拟定的《五条誓约》出台,惊魂未定的日本史此时已然明晰,木户允孝自此踏上了“维新”的快车道。木户允孝:戏画两幅史书对木户允孝的记载,往往突出他长袖善舞的帅才和“高冷”的性格。但令人意外的是他也有颇具“市井味”的“玩世不恭”的一面。本书保留了木户孝允的两幅“戏画”,它们都是为劝谏当时的长州藩政周布政之助纵酒之事而绘,从中足以管窥木户其人之诙谐。周布政之助出身平民,凭其清正廉直擢升至藩政之位,但酒品恶劣,因为酒后失言,甚至常常引来“杀身之祸”。1862年,因在酒席上对土佐前藩主山内容堂恶言相向,长州藩不得不对外宣称“周布政之助已死”以表歉意,周布政之助也因此改名麻田公辅,如此方算捡回一命。在上图中,木户孝允分别画了观止天下的“君子之眼”和酩酊大醉的“小人之眼”。后者中心来回打圈,小人君子双目相对之下,画纸仿佛正用木户的声音嬉笑:“快快醒酒,睁开你的双眼”,不过恐怕,此时的周布还沉溺在美酒之中吧?下图则大致作于周布改名之后,在画风上与前者有异曲同工之妙。笨拙而寥寥的几根线条,勾勒出一只愤懑不平的酒碗。个中悬浮着“麻田先生性命”,酒碗的下边则写着“喝呗,喝呗!”木户虽劝诫周布好饮酒的癖性,但他也没能克制住自己对艺伎的偏爱。不过,在同样恋慕一名艺伎的井上馨()和同门师弟伊藤博文()的通力协助下,木户与明治诸臣却成功地改造了日本。后二者同为明治政府元老重臣,凭借自己的机锋权谋使日本走进了强国之列。井上馨二行诗——“若得此身浮世外,愿为青猿戏山间。”长州五杰像——下排右一为井上馨,上排左一伊藤博文。尽管都是从刀山火海中走来,但此时身居要津的志士早已不复“草莽”。对井上和伊藤而言,游士时代的生活已然尘封,而今他们须以股肱之臣的身份面对崭新的时局。1887年,井上馨筹备的修改条约草案遭到泄漏,其未能彻底修改不平等条约的情况大白于天下。在“诺曼顿事件”的外交危机尚未平息的情况下,一时间民怨鼎沸,井上馨只能在9月宣布辞职,从此蛰伏于兴津(静冈县)。辞职之后,井上开始以“三猿”、“世外”自号,十余年后,在答复益田孝重新出山的请求时,年近古稀的井上写下了左图中的二行诗:“若得此身浮世外,愿为青猿戏山间。”井上首次使用“世外”这个词,是在庆应年间。当时正值萨长同盟、第二次长州征伐、王政复古相继发生,案牍劳形之间,井上即以“浮世之外”这样颇为老气横秋的词句自居。经历了近40年的宦海浮沉之后,如猿猴一般“勿视、勿言、勿听”,仍旧是井上的座右铭。尽管晚年的井上事实上仍在幕后深刻影响着日本财、政界,但对那些不得全身而退的“志士”而言,谁说“待价而沽”不是另一种“与世隔绝”的方式?伊藤博文诗书——“渤海湾头新战场,两军忠骨土犹香,思仇元是非私怨,追吊当年转断肠。当然,对另一些仍挺在风口浪尖的志士来说,此时除了披荆斩棘似乎也已别无选择。1905年,日俄战争的胜利宣告了尊攘志士们念兹在兹的“攘夷”大业即告功成的胜利。此役不仅打破了“白种人优越论”的神话,更是将朝鲜半岛收入日本囊中。已退而主持政友会的伊藤博文被任命为第一任“韩国统监”。虽然年迈,但伊藤博文却已敏锐地意识到,此时的日本从未像现在这样孤立无援。日,伊藤博文在造访位于“满洲”的日俄战场时,写下了这首绝句。此行的目的本是与俄国协商朝鲜事务,未曾想6天之后,他在哈尔滨被朝鲜志士安重根枪杀。虽然很难判定,这首绝句第二行开头用的“思”字是否纯系笔误,但一首普通的绝句最终成为伊藤博文的绝笔,本身又何尝不是历史误打误撞的结果?“恩仇”写作“思仇”,“恩仇”蕴含的人生悲喜瞬间消弭于笔尖,“恩”代表的“喜乐”对于已经深埋地下的战死者而言,已丝毫没有意义,对故人、家族、国家之“思”此时已取代私“怨”公“仇”,成为临吊战场时恰如其分的感情。恰如反战小说家德富芦花在日俄战争后所言,尽管日本在战争中战胜了俄国,但是一场空洞的、充满“忧郁”的胜利。作为唯一一个黄种人缔造的世界强国,它用白骨与热血夺取的一场场胜利,换来的很可能不是志士们当初所期许的“荣光”。世界的冷眼相待、自我的愤懑不平,乃至安重根这样的“志士”在忧郁与狂喜之间不断生长。在这样的世变面前,笔墨也只能遣达意气,而无法浇灭心中的块垒。也不知吉田松阴若是地下有知,他的灵魂能否得偿安慰?特别感谢笹川平和财团的胡一平女士和小林義之先生对于本文的贡献。
觉得不错,分享给更多人看到
东方历史评论 微信二维码
分享这篇文章
4月17日 15:02
东方历史评论 最新头条文章
东方历史评论 热门头条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幕末高校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