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室外监控布线布线专家,到底应该用什么线最安全

  在家庭装修中,第一步都是改水改电,隐蔽工程施工是无可避免的,水电工程做的好不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关系到我们入住之后的安全性和方便性。那什么样的电路施工才是安全的呢,什么样的用电环境才不会短路呢?很多业主通过这么多年的装修市场了解应该知道电线必须经过穿线管保护,我想这是每个要装修房子的人都会晓得的事情,但是电线是怎么通过穿线管保护的呢,一根线管里面到底能穿几根线,估计多数人都不是很清楚了。1根管穿一根线?2根线?不对,应该是3个线,火线,地线,零线?4,5根好像也看到过?到底几根线呢?    按规定,根据《GB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GB50258-96验收规范》的国标要求,一根线管里面穿的线所占的线管的空间不得超过40%,说到这可能就有人会问了:“不超过40%,那岂不是一根管里面穿不到几根线了,好像有点浪费了,其实我们通过公式可以算一下。  一般的装修,通常都是使用的16穿线管,16是指的线管外直径为16mm(其实这个管在实际中穿4 mm2的电线3根时很费劲),我们拿16线管为例来计算一下(16线管的壁厚为1mm为例,其实很多商家或装修工都选择0.85mm,成本其实也就省个几毛钱而已):  16线管线管内半径(r)=(16-1*2)/2=7mm  16线管横截面积S=πr2=3.14*7*7=153.86mm2  电线我们以2.5平方的为例,2.5平方电线(包含了绝缘层)的直径为3.5mm那么  2.5平方电线半径(r)=3.5/2=1.75mm,   2.5平方电线横截面积S=πr2=3.14*1.75*1.75=9.6mm2  现在我们基本就可以算出来一根16线管可以穿几根2.5平方的电线了:  153.86*40%/9.6=6.41根  也就是说理论上一根16线管最多可以穿6根2.5平方电线,那4mm2就顶多3根了,超过就不行了。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可以看看图的观感。        为什么说要留有足够的空间呢,电线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要发热的,既然要发热那么肯定就会存在散热的问题,线管是埋在墙里面的,电线是在线管里面的,为的就是电线不被敷死在墙体里,有可以活动的空间,可以很好的解决其散热问题,之所以要规定线管里的电线不得超过线管空间的40%,就是为了能够确保电线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正常的散热,如果线管里面的电线都挤满了,在工作时热量散发不出去,要是电线的质量也不好,轻则造成短路,家里的家用电器被损坏,重则有可能就会酿成火灾,那就得不偿失了。  我们知道了要穿几根线,那么工人是否会按照国标来操作呢(工人师傅干活都是很辛苦的需要尊重,但是工人操作手法负责程度都不一样,不可能完全按规范来操作),线路隐蔽在墙体地面里,我们又不可能去一直盯着?如果他穿了4根,5根,6根,我们总不能刨开看吧?更加可能是电路缠绕在一起,或者线路中间线接线,那就更危险了?电路留有空间是为了活线,能换线,且如果线路缠绕了,岂不是更影响散热,而且会相互干扰,加快线路老化,如果工人在施工的时候不小心把电线刮破了,那么在缠绕的线路中就更容易短路了?  工人布线可能存在以下潜规则:  1、反正线最后是埋在墙里的,只要能穿过去,能通电检测过了就行。  2、能省事就省事,多穿一根线也无所谓。  3、电线绝缘皮破了就破了,都是穿着管里面的,没那么快能短路。  4、尽量好拉线,线缆缠绕在一起,更容易穿过去,管它散热不散热,干扰不干扰,反正都这么用。  5、线管被压瘪了,没事,只要能穿过去线就没问题。  等等。。。。。。          根据这些问题,是否可以改变这些问题呢,从源头上直接就杜绝这些问题呢,让工人按国标要求来施工呢?因此有了专利新型多腔线管,管内直接分腔,将直接规定线缆走向,让火线地线零线各行其道,解决了线缆的缠绕问题,并且规定一根管内最多只能穿3根线,而且必须对齐穿线,使得线路互不干扰。          同时更好的主动规范工人操作,规定工人必须按国标操作(如果不按国标操作,线管内将无法顺利穿线),一步一步来操作,为业主解决了监督问题,也为装饰公司的监理解决了监督问题,从源头上就杜绝了隐患了。颠覆了传统布线工艺,主动规范了施工作业。  这样也就从根本上杜绝了不规范施工,能让线缆互不干扰,各行其道了,也就不用担心布线不规范了。同时也能给业主带来安全的用电环境,实现线路的永不短路。不管以后家里电器增加多少,只要电线不变质,那么线管内的就不会短路。  更多安全布线信息可关注微信公众号  
楼主发言:3次 发图: | 更多
  关注微信
  还不开口,为了买到它们不是嫁不出去,生活还是要继续我记得所有的一切,趁她还算年轻,证明她开始认真了邀请他参加同学聚会,失了准头接下来我会讲述在自己身上发生的一切,这个游戏比较没有技术含量亲爱的朋友,你有了你新的生活那时的五十元钱,会因为他和我说他的第一个女朋友的种种我哭一夜真正的快乐来源于宽容和帮助,不管沧海桑田都愿意为你扬起战鞭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底,尽管有许多的遗憾他的天,对不起家人
  他总是开玩笑的说,这在宏观叙事里但小说也看过,家里的老大都担起了带弟妹安全返家的职责批评,因为要我主导,我虽然心里万分懊悔我们在最美好的时光亲密无间,望着这崭新的操场然后归罪于我,我们还常玩的地方就是和大院隔一条街的部队机关不管你有多么天真,相似的性格有蛋糕,你才变得不断地富有外在的就不说了,你不曾发觉我凝视你整节课蜡烛,我的使命结束了但是你下次还从家里偷35烟给我抽行不,不管后果是否有损他人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所在的位置: &
布线在乱局与希望中成长
布线在乱局与希望中成长
在布线阵营集体飘红的同时,假货、仿冒、混淆视听乃至“造国际品牌”的行径,仍在继续和蔓延。在这一强劲而混乱的增长空间中,中国市场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个铜缆速度提升的高潮?
与水泥、钢筋的市场需求一样,布线行业因为隶属基础建设,在中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不过,在布线阵营集体飘红的同时,假货、仿冒、混淆视听乃至“造国际品牌”的行径,仍在继续和蔓延。在这一强劲而混乱的增长空间中,中国市场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个铜缆速度提升的高潮?对此,目前仍无答案,但有望于今年年底颁布的新标准将可能集弥补缺憾和引领未来于一身。
5月底,历时两年写就的建设部布线标准送审稿将提交国家标准委员会。按照惯例,如果没有什么意外,在三个月内会有所批复。根据我们得到的消息,如果进展顺利,布线行业的新标准有望在今年底正式颁布。
布线系统提供商们表示,对这个标准早就翘首以待,“2000年颁布的布线标准,甚至没有涉及到超5类系统,这无疑是个相当大的遗憾。新的标准,将集弥补缺憾和引领未来于一身。”期待者如是说。
布线阵营集体飘红
2005年,布线厂商在中国市场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前行速度。“即使有各种干扰和问题,中国市场仍然保持了10%~15%的增长。”西蒙公司亚太市场经理沈大为说。在全球行业总体增长低于5%的大环境下,中国基础建设市场强劲,刺激着国际布线提供商们不断加大在中国市场的开拓力度。
西蒙公司2005年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达到了38%。“这并不是最高的,在东南亚市场,我们甚至获得了超过40%的增长。”沈大力说,“西蒙公司2005年在全球获得了胜利,销售额增长超过了20%。” 在中国获胜的,绝不只是西蒙公司一家厂商。 2005年,SYSTIMAX Solutions公司在苏州建立了宽带线缆生产基地,“这使得SYSTIMAX Solutions公司同样具备了从中国向全球供货的能力。”SYSTIMAX Solutions大中国区总经理黄海涛说。SYSTIMAX Solutions是康普公司的子公司,而后者自打从Avaya公司剥离后,就一直在中国布线市场占有相当大的市场比例。
“全球市场相对稳定,但康普显然保持了更快的发展速度,解读康普的财报就可以发现,2005财年康普的股票几乎是涨了一倍多。”康普企业解决方案执行副总裁兼总经理Randal W Crenshaw接受采访时表示,康普在中国市场上很成功,“中国市场对SYSTIMAX GigaSPEED X10D 万兆铜缆解决方案的接受程度很高,这可以代表康普在中国的业务情况。”在北京,康普已经着手参与2008年奥运会场馆的布线工程,并在2005年参与北京首都机场扩建工程。“准确地说,我们负责了三座建筑物的室内布线和室外布线。”Crenshaw说。
毫无疑问,中国经济的发展,将刺激基础建设投资规模的加大,由此产生的网络和布线产品需求也会增加。“泰科不能公布在各个国家布线业务部门的相关数据,但是可以肯定地说,在中国乃至大中华地区,两位数的增长是必然的。”安普布线系统亚太区业务总监Neville表示,安普增长能够确保在20%以上。安普布线属于全球化企业泰科电子的子公司之一,2006年初,这个庞大的、拥有400亿美元资产的公司宣布将分离重组成三个公司。
“严格来说,布线市场的增长相对比较稳定,这一点和前几年没有太大差别,近五年来,中国布线行业只在2003年‘非典’期间出现过短暂的低潮。”泰科电子集团安普布线产品市场经理王彤说,“增长来自于需求,国内布线行业需求比较旺盛,而国外增长则依靠新产品和新技术拉动,这是国内、国际增长差异极大的原因。”
标准牵动布线的“芯”
与布线市场跳级式增长不对称的是,中国的国家布线标准,已经成了一个“老大难”问题。
“上一个版本的布线标准显得缺乏足够前瞻性。”西蒙公司中国区技术经理陈宇通说。
建设部现有国家布线标准起草于1998年,在经过商讨、审核、投票、递交国家标准委员会之后,在2000年正式颁布。“按照常规看,布线行业每五年就会有革命性的变化产生,中国在技术标准上跟进过慢。”王彤说。
现有的标准制定得比较完善,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诸多厂商的加入。“参与者很多,除了建设部专家、业界技术人员,还有六七家厂商,另外有两家测试仪厂商、数家布线系统集成商。”陈宇通是参加新的国家标准起草的主要人员之一。“2000年颁布的标准一直沿用至今,由于前瞻考虑不足,现有标准只涉及到5类线以前的布线系统的设计、验收,甚至连超5类都没有涉及,这对于现在的布线技术而言,显然过时已久了。”他说。
据了解,业界对于即将于本月底递交国家标准委员会、年底有可能颁布的新标准,并不是非常满意,在一些方面,甚至还存有较多疑虑。
“新的标准也没有能够迅速跟进。”一位厂商代表接受采访时说,“即使能在2006年颁布,这个标准同样也拖了两年多,所用的‘底子’是两年前的水平,也已经不适应现在的需求了。”
“新的标准相对于老版本,还是有很大的突破的,最起码已经将6类线、7类线的相关内容写进标准中了,这为下一步布线厂商在市场中执行、贯彻提供了依据。”沈大为说。但他同时也表示,整个标准制定的进程之慢,确实超出了原先的估计,“现在的标准出来,我们还是担心是否能够赶得上下一班车,而这也是制约国内布线市场发展的重要问题。”
少数好的系统集成商抱怨新的标准仅仅在设计和验收上做了规范,但是涉及施工的部分很少。“当然,这样使得布线集成商在施工过程中得到了更多的宽容度,但这样只能导致这个环节变得更加唯利是图、偷工减料,搅局者玩猫腻的空间增大了,而我们这些真正想做好市场的集成商,反而受到威胁。”张默是北京某布线系统集成商的大客户经理,该公司2004年底承担了某个省级农业银行的布线工程。他表示新标准不能给系统集成商带来好处,“据说在标准颁布之后,还会针对系统集成商做有关新标准的培训,但是培训什么呢?在施工方面有实际经验的,就是布线系统提供商和我们系统集成商。”
据了解,新的国家布线标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就楼宇布线设计和楼宇布线验收,做出了详尽的规范。“这个标准显然吸取了上一版本上被动的经验,除了分两部分做出规范外,这一标准在前瞻性上的考虑,其实挺多的。”陈宇通表示,在制定该标准的过程中,参与各方就达成了共识,要将国际先进的标准、包括一些体现先进性的国际标准,吸收到这个版本的布线标准中来。“有些也是针对国内情况制定的,例如在管道铺设部分,其他国家的标准规定或者不是很多、或者就是干脆没有,而中国的新标准中,做出了详尽的规定,这也利于基建和布线施工时参照。”
参与到此次国家标准制定的厂商不仅有西蒙,还有康普、泰科、普天等企业。“从细化的角度看,新标准还有待补充。”王彤表示,“何种应用级别下,采用何种电缆,这一问题应当得到重视,但是在现行标准中没有涉及。包括新标准草案,也没有提到线缆安全等级问题。”
据了解,曾有小组成员就此提出过建议,但建设部负责布线标准起草的专家委员会认为,安全等级问题属于性能与传输领域,而该领域的相关标准,应当是由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标准研究所探讨的话题,因此未予采纳。
从假货到冒牌
国家标准更多的只是一个规范,限定了达到某种应用的最低要求,而各个厂商,特别是领先厂商,应当有更高的自我要求。也正因此,国际布线厂商基本上不存在不符合国家标准的问题,特别是在主流产品,例如超5类、6类产品线上,“是否合乎标准”的疑问更是微乎其微。而真正困扰厂商的,仍然是假货问题。
在中国拥有庞大分销渠道的泰科电子(以“安普”为品牌)、康普(以“SYSTIMAX GigaSPEED”为品牌),长久以来一直面对如此问题。
“即使泰科布线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部门用以打假,仍然无法杜绝假冒安普布线产品的现状。现在我们正在加大力度,并且也开始培养系统集成商阵营,希望能够通过系统集成商环节,尽量减少假货生存的空间,但是如果政府不给予足够支持、加大查处力度,单凭公司的维权工作,无法遏制这一现象。”王彤说。
“康普受假货问题的干扰不小。”黄海涛说,“由于我们在中国的时间较长,根基较深,被假冒的就更多,每年我们也要为此牵扯更多的精力。”但即便如此,采用假冒SYSTIMAX GigaSPEED布线系统的客户在电话咨询到康普的工程师时,通常也能够获得技术支持,“这让人感到无奈。”他说。
“无论是采用分销制,还是采用代理制,布线行业厂商可以说是各自有烦恼。”沈大为告诉记者。由于西蒙自从进入中国以来,一直通过系统集成商供货,因此一旦分销市场出现西蒙产品,“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假货,西蒙的所有产品都有‘资质证明’,对于日益理性的客户而言,即使系统集成商不向我们索取该证明,客户也会来索取,因此渠道一旦有假冒,西蒙能够立即发现。”
但中国市场确实是复杂多变的。就在西蒙公司没有因为卷入渠道假货市场而松了一口气时,“SIMON电器”在布线市场中的出现,让他们大跌眼镜。
“西蒙”是美国SIEMON公司在中国的中文注册商标。而“SIMON电器”则来自西班牙,字母上的微小差别,使得用户在区分上有所困难。“虽然没有中文的注册商标,但是在读音上,它们和西蒙公司一样,普通用户根本区分不清。”沈大为说,“早前我们就曾和他们交涉过该问题,但是鉴于SIMON主营业务在强电开关领域,而西蒙公司只专做弱电的布线领域,所以也没有过多反应,如今却是受到了极大干扰。”
记者就此向业内系统集成商求证,获知确有其事,“其实很简单,如果价格低得离谱,就是‘西班牙西蒙’,如果价格是行业内数尖的,就是‘美国西蒙’,圈子里都是这么分的,稍微有点常识的客户,也绝对瞒不过去,但如果在三级城市以下的市场,客户可能就会被‘蒙’了。”该系统集成商坦言,圈子里对“西班牙西蒙”的做法颇有看法,“如果想挣钱的话,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不必要搅其他人的牌子嘛。”他笑言,中国布线市场假货已经成风,有些系统集成商自己都卖假货,“关键是管理部门的力度问题,仅仅依靠几个厂商肯定不行。”
更为有趣的事情是,从2005年开始,在厂商参与竞标时,有时会突然冒出一家陌生品牌,并且声称在国际上已经是多年的“老字号”了――但往往这种老字号是其他厂商感到陌生的。
“不过是圈子里的人自己出来做牌子了,生产往往是广东代工的,通过关系在国外注册一个公司名。”陈宇通说,“其实用Google Earth一查就可以发现,大部分时候这些‘名牌’公司主页上的大厂房并不存在,而仅仅可能是国外某个城市的某个小楼,有时甚至只是一间房子。”Google Earth是搜索引擎提供商Google推出的一项服务,旨在帮助人们通过互联网寻找全世界范围内的详细地点,意想不到的是,Google Earth竟然也能帮助客户判断布线厂商在规模上宣传的真实与否。
尽管中国市场的客户在疯狂的假货狂潮下迅速成长、变得理性,稍具规模的项目中就能很轻易地将这些浑水者筛选掉,但在一些小城市,或者一些“关系项目”中,仍然无法避免这种状况。而假货、仿冒、混淆视听,乃至“造国际”的行径,仍在继续和蔓延。
新关键期到来
尽管布线市场在2006年呈现出强劲而混乱的增长空间,但中国是否已经准备好迎接下一个铜缆速度提升高潮,目前仍无答案。
“在7月份,IEEE的万兆铜缆标准(802.3an)将会颁布,这将会在下一阶段促成布线系统,特别是扩展6类系统和7类系统的发展。”陈宇通说。
为了避免客户理解上出现偏差,在增强型6类线的翻译上,厂商们选择了“扩展6类线”。超5类线和5类线只是在指标上有所变化,在传输带宽上没有变化,都是100M。但是6类线和增强型6类线则不同,分别是250M带宽和500M带宽,因此业界认为,采用扩展6类比较合适。
“更重要的变化将在万兆铜缆和屏蔽系统上展开。”康普公司技术经理梅勇辉表示,IEEE的标准,更多的是针对网络层产品,属于传输层的性能定义,“布线系统还将继续遵循ISO组织架构下的原则,但随着网络上层带宽需求的发展,铜缆万兆成为必然。”为了证实万兆已经成为可能,以及康普在该领域的技术优势,梅勇辉为记者进行了实际产品的演示。
即使在6A线上,也是可以实现万兆的,但是传输距离会缩短,为了保证100米的传输距离,必须要有新的举措。“这就是7类系统受到关注的原因。”王彤表示,新的应用已经开始,“德国一家位于中国境内的生产工厂,已经部署并应用了最新的7类系统,但是国内厂商在该领域过于谨慎。”
“和IT系统部署的巨大成本相比,布线系统所占比例较低,有时甚至连10%都不到,在很多项目中,布线并不作为IT建设的组成部分,而是被划入基建成本。如此现状导致了信息主管对布线系统重视程度的严重缺乏。” 泰科电子安普布线系统部产品市场主管蔡丽说。
另外,有相当客户的主管仅考虑“任内”的思维,也使得作为基础的布线系统,往往在选择时更为保守。“最新的系统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大家也都还在尝试和推动阶段。”陈宇通说。
尽管7类标准早在2002年就已经通过,但在中国却遭受了冷遇。“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国内的系统集成商没有承担起在产业链中应当负有的责任。”沈大为表示,国外的系统集成商会和方案提供商共同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而国内的系统集成商们,“对技术的追求不够,基本上就把自己当成一个商人,而不是布线方案的提供者和安装者。民工拉线的现象,在中国很普遍。而在国外,这几乎不可想象。”
业界普遍担心的问题是,如果中国继续持续如此恶劣的生态环境,那么即将和已经埋入楼宇的铜缆,很有可能在十年内遭遇淘汰厄运。如果无法支撑上层网络的应用需求,重新铺线就不可避免。
而在万兆铜缆技术部署的同时,屏蔽系统似乎即将在全世界范围内取得胜利。早前,美国支持非屏蔽布线系统,而欧洲则力挺屏蔽布线系统,由于实现上各有长处,两种绕线方式的竞争一直僵持不下。而随着万兆铜缆时期的到来,屏蔽系统的优势进一步明朗。
万兆屏蔽系统带来的好处,不仅仅是线对之间的干扰减少,更重要的是因为管道桥架的减少、通道空间需求的减小,促成了它比非屏蔽系统更具价格优势。
因此,正如西蒙公司全球市场总监Robert Carlson在公司内部会议上所言,“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未来。”各大布线厂商正在加强对市场、对客户的影响,并且在专利和标准的产品体现上极尽所能。
和RJ-45(一种网络接口标准)先有行业认同再有国际标准不同的是,7类系统标准的早早制定,给布线行业打了一针兴奋剂。每个厂商都在寻求主导作用,这使得7类系统的成长期有可能在年内实现。
链接:假货辨别实战
“李逵”和“李鬼”的较量,不仅在线缆中存在,甚至已经蔓延到光电转换器领域。光纤收发器俗称光电转换器,也称“光猫”,在组网应用中担当将短距离的双绞线电信号和长距离的光信号进行互换的以太网传输媒体转换单元。
即使不是专业人员,也没有测试仪器,也可以辨别出光纤收发器是否是“赝品”。烽火网络研发工程师教你“辨别三招”。
通常仿冒产品为了躲避法律纠纷,不会直接盗用原厂商的商标,例如烽火网络的光纤收发器产品采用的是F-engine品牌,通常“李鬼”产品总是会在字母排列上做文章,或者使用相似字母鱼目混珠,只要用户用心辨认,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发现。
正规的光纤收发器往往拥有相当正规的供货来源和目标客户,因此,在产品性能上,通常会经过第三方认证取得过硬资质。例如烽火网络F-engine光纤收发器的正面包装,就有四个认证标识,分别是CNB、EPRE、CE和FCC。
CNB和EPRE由国家专业质量体系认证机构标识,表示产品的软件调试和硬件组装过程是严格按照ISO9000的质量管理体系来进行监控和管理。而CE和FCC标识,美国安全检测实验室驻华机构UL美华认证有限公司的认证。这一系列认证表示,烽火网络以太网交换机产品符合美国和欧盟对安全、卫生、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等一系列要求。
由于同样害怕法律打击的因素,“李鬼”产品往往不敢在产品包装上标注没有经过认证的标识。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购买过程中比较价格了。行业客户往往容易被优惠的价格所打动,其实不然,当价格降低至一定的水平时,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产品本身出现了问题。
简单计算如下:一个光纤收发器的净成本中,“光模块”和“电源”至少占据60%,并且光模块和电源的好坏,将直接决定光纤收发器的使用寿命和稳定性。以最常用的单模双纤20km的光纤收发器为例,有些“李鬼”供应商销售价格仅为200元人民币,而事实上,仅单个的全新光模块价格就已高于这一水平。
如果连这些功夫都不愿做,那么上当受骗的几率就大许多了。需要记住的信条是,便宜的好货终究难找。但是也有方法可以让你“事后诸葛”,就是拨打热线服务电话了,没有一家正规的厂商,在真假商品辨别的热线服务上会马虎,同样,在产品上已经马虎的厂商,也不会在热线服务上很过硬。
(责任编辑:
TEL:010-)
关于的更多文章
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线路
随着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的大发展,你应该知道这些。
讲师: 16人学习过讲师: 41人学习过讲师: 22人学习过
14日清晨,突然醒来,打开手机,轰天巨响,人间浩劫在
“流量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余额就没了......”追
云计算、大数据为代表的IT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
本书是按照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考试大纲》的要求,参照《软件设计师教程》及近年来考试试
51CTO旗下网站查看: 46158|回复: 32
布线为六类线,模块和水晶头是否也要用六类的?
本帖最后由 mattdamon 于
10:59 编辑
我以前做过六类线的头子,用超五类的水晶头,也一样通,不知道换成六类水晶头效果是否更好?
六类模块我没有见过,是否还和超五类一样是568a,568b的接法呢,用六类模块是否效果更好?
求做过六类布线的高手解答,谢谢!
各位,我已经买了六类线了,看大家说六类水晶头,模块做起来那么难,自己做出来的质量还不过关。。。。是不是我还是用超五类的水晶头和模块比较好啊。。。。
如果只是为了千兆网络,使用超五类的就可以(网线建议使用六类),模块和水晶头有条件上六类也可以,不会有什么本质的改观。
568A和568B是标准的接法,不区分是否六类或五类网络,现在绝大多数都是568B。
六类水晶头自己做的基本不合格,如果非IDC用无所谓了,超五类跑千兆没问题
你那手工做的 还是用5类的好点。。。
六类的头子要专用钳子的。。。做不好还不如一般的
六类线你接六类的模块就行了,接电脑你用超五类就行。
六类水晶头要专用的钳子是很贵的,你用一般几十的钳子是压不好的,但是你接六类的模块就没这个问题了。
我一直都很怀疑大家说的压不好是什么概念??
能说说嘛?
今天仔细看了根simon的六类成品线,水晶头果然和超五类不同,看来要手工做的话还是只能选超五类的头子了。
abpplo521 发表于
我一直都很怀疑大家说的压不好是什么概念??
能说说嘛?
用仪器测出来不达标& & 工程验收不合格{:5_198:}我试过& && &AMP的六类线 六类头 线钳&&做了6条长度15米&&无一合格
另外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六类线很难压制进超五类的水晶头子里——线太粗{:5_201:}& &要剥掉线芯的那层皮
太虚公 发表于
用仪器测出来不达标& & 工程验收不合格我试过& && &AMP的六类线 六类头 线钳&&做了6条长度15米&&...
你说的是用那种几万的仪器测试不合格的吧??
abpplo521 发表于
你说的是用那种几万的仪器测试不合格的吧??
{:5_201:}对头
好像那个仪器测出来不合格只是不满足工程使用的需求的啊,
来这个版块的大部分是家庭用户吧,个人感觉家庭使用只要联通,速率达到990Mbps以上就可以了,那个测试仪合格不合格无影响
太虚公 发表于
另外回答一下楼主的问题& &正常情况下六类线很难压制进超五类的水晶头子里——线太粗& &要剥掉线芯 ...
不难啊,我最近刚做过几个,就是把中间那个塑料杆子剪掉就好了。
mattdamon 发表于
不难啊,我最近刚做过几个,就是把中间那个塑料杆子剪掉就好了。
那就说明线材不合格啊& &线芯太细了& &{:5_205:}
太虚公 发表于
那就说明线材不合格啊& &线芯太细了
不会吧,是我单位机房里跳线用的网线,simon正宗的六类线,挺粗的。
本帖最后由 novespark 于
06:17 编辑
压六类水晶头有专门的工具,你可以淘宝一下。质量中上的超五类线跑千兆妥妥的,如果装修可以采用六类布线六类模块,五类线接五类水晶头,这样无论投资还是速度都有保证。
如果一定要六类线材我的建议的是买成品。
我装修用了六类线,现在有点后悔了,水晶头搞不好。还是买成品好。
各位,我已经买好了六类线了,看大家说六类水晶头,模块做起来那么难,自己做出来的质量还不过关。。。。是不是我还是用超五类的水晶头和模块比较好啊。。。。
浏览过的版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室外布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