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英语常见俗语的俗语/成语/词语/句子是出自武侠小说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100个熟语词
1“死党”即为朋友尽死力
死党这个词很古老,最早出处在《汉书·翟方进传》。唐代颜师古注解道:“死党,尽死力于朋党也。”死党最早是个褒义词,指为朋党效死尽力。死,是动词当名词用,有“为什么赴死”之意;党乃朋党,古时士大夫结成利益集团,被指为朋党。
后来,死党渐成贬义词,指为某人或集团出死力的党羽。《宋史·奸臣传三》说:“浚( 张浚)在永州 ,桧(秦桧)又使其死党张炳知潭州。” 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把最好的朋友称为自己的死党,则是贬词褒用。(摘编自《合肥晚报》)
2.“两面三刀”指瓦工水平高
“两面三刀”是个贬义词,比喻人前一套,人后一套,玩两面手法。其实,它原是古代的一个建筑术语,是瓦工技术水平高低的一个标准。两面三刀的原意,是指瓦工砌墙的基本功和基本动作。两面是指砖的两个粘结面,一般是指下面和一个顶面或侧面。三刀就是指砌一块砖时,瓦刀从灰泥桶中挖上一点泥浆后,分三次批上砖的粘结面,即正面粘结的两条灰埂子和顶面或侧面粘结的一条灰埂子。技术差的师傅,不是三刀定案,而是要四刀甚至五刀才能定案。(摘编自《太原晚报》)
3.“吃”字何时代替了“饭”
“饭”字在古代就是“吃”的意思。“饭”字真正当名词讲,应该源于南北朝的《玉篇》。但那时的“饭”,意义比较窄,只表示主食。如李渔的《闲情偶寄·饮馔部》中说:“饭犹舟也,羹犹水也。” 随着“饭”的动词转名词,“吃”字应运而生。如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中就写道,“临岐意颇切,对酒不能吃”等。“吃”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很多词语随“吃”字产生,诸如吃亏吃苦吃不消等,这让“饭”字难以比拟的。(摘编自《广州日报》)
4.孟姜女的“姜”是块啥“姜”
春秋时叫“姜”的很多。比如,郑国郑武公的老婆是申侯的小女儿,后人称其为“武姜”;鲁庄公娶了齐襄公的女儿,叫“哀姜”。
“姜”这个称呼是后人给她们的谥号,有的是根据事迹命运,比如哀姜;有的随老公名讳,如武姜。“姜”既不是姓,也不是名,而是个女性专用的称谓词,是后人对前辈女性的一种尊称。称“姜”的女人,出身普遍比较高贵,是大宅门里出来的大小姐。“孟姜”的意思应该就是孟家的令人敬重的女子。估计孟姜女出身不会太高,否则她丈夫不至于被抓壮丁了。那么给她称“姜”,就是老百姓从心里抬举她,觉得她配称个“姜”。(摘编自《读史》)
5.“天花乱坠”原意吉祥
天花乱坠一般用来指说的话夸张而不着边际。实际上,天花乱坠原本出自佛教,本意是指讲经讲到妙处时感动了上天而出现的一种吉祥景象。《妙法莲华经》中描述:释迦牟尼为众菩萨讲经时,“天雨曼陀罗花,摩诃曼陀罗花,曼殊沙花,摩诃曼殊沙花,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人人身心欢喜。(摘编自《新说文解词》)
6.“太上皇”和“太上皇帝”是两码事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仅有一字之差,所以经常被人们混淆,甚至通用。事实上,“太上皇”和“太上皇帝”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秦始皇称帝后,他将业已去世的父亲追尊为“太上皇”,是为史上的第一位太上皇。刘邦称帝后为表对父亲的尊贵,尊自己的父亲刘太公为“太上皇”,太上皇虽然地位极其尊贵,但是不能发号施令,只是一个虚衔。而真正的太上皇帝,是事实上处于国家权力集团内部的核心人物。清朝的乾隆皇帝将皇位禅让给嘉庆后,还实际掌握着朝中大权,他在退位前就要求,在朝廷公文中必须称自己为“太上皇帝”。(摘编自《华夏文化》)
7.“黎民”和“百姓”不是一回事
如今,很多人以为“黎民”和“百姓”是一回事。其实不然,几千年前,在黄河流域集中着几个较大的部落,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和九黎族等。
他们之间经过多年的征战,最后形成了以黄帝、炎帝族的部落联盟,共同战胜了蚩尤部的九黎族。其中黄、炎、夷三个部落的联盟,是由大约100个氏族构成的,因此统称“百姓”,而在战争中抓到的九黎族俘虏就称作“黎民”。
“黎民”被俘后就成了“百姓”的奴隶。 所以“百姓”与“黎民”的区别,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摘编自《旧闻新知》)
8.“梅开二度”的由来
在足球比赛中我们经常用梅开二度来形容一个球员一场比赛进了两个球,其实“梅开二度”这个词是来自中国传统戏曲剧目《二度梅》,《二度梅》主人公梅良玉父亲被奸臣陷害,他侥幸被人救出并送到其父好友陈日升家中寄居。陈视梅良玉如同己出,常带他在花园的梅树边拜祭其父。一日,盛开的梅花被夜晚的风雨吹打得凋谢了。陈日升带梅良玉诚恳地再拜,祈求让梅花重开。诚心感动天地,结果真的满园芬芳,梅开二度!这是个吉兆,梅良玉最终学成进京,中了状元,还和陈日升的女儿结为琴瑟之好。(摘编自《青年文摘》)
9.“失足”原指不知所措
前段时间,官方用“失足妇女”来形容从事色情行业的女性,让人感觉好像失足是因为一不小心误入歧途的意思,其实失足在古代并不是这个意思。失足出自《礼记》:“子曰:'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是故君子貌足畏也,色足惮也,言足信也。”意思是说,君子不在人面前丧失进退的节度,不在人面前丧失容色的严谨,不在人面对丧失说话的分寸,所以,君子的外貌就足以让人敬畏了。所以根据孔子的意思,“失足”就是指进退失据,不知所措。(摘编自《新说文解字》)
10.“给力”系古代支付薪俸方式
要论今年最热的网络用词,非“给力”莫属,但“给力”一词的出处,却众说纷纭。最近有学者称“给力”是中国古代官府给官员支付薪酬的一种方式,即以力役的形式向官员支付薪俸。具体而言,就是朝廷根据官员的等级,拨给数量不等的劳役,为官员免费耕种田地或提供家政服务。
秦汉以来,历代朝廷都制定法律规定,百姓除纳粮外,成年男子必须为朝廷服力役和兵役。服力役的百姓有“力、力人”等各种称谓,所以朝廷向官员供给劳役就叫做“给力”。(摘编自《长江日报》)
11.“和尚”原可指出家女人
“和尚”这个词原来是从梵文出来的,这个词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后来到了汉地被读作“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尊称,要有一定资格,堪为人师的才能被称为和尚,并不所有出家人都能叫和尚,这个称呼原来并不限于男子,出家女子有资格也可以称为和尚,但后来词义发生了变化,用来指一般出家人的称呼,而且一般专门指出家的男众。(摘编自《文史博览》)
12.“房东”为何叫房东
自古我们就有以东为上为大的传统,在《礼记》中的《曲礼篇》记载:“主人就东阶,客就西阶,客若降等,则就主人之阶。主人固辞,然后客复就西阶。”这句话说的是有关主客之间礼仪的规定。从文中可以看到“东”位就是代表主人。所以东房就是上房,中国的老式房屋组成一般都是一座向南朝向的主屋,主屋的前面两侧再造东西向的厢房,主屋的东首房间就是上房,而上房定是主人或家中最权威的人的住房,上房连晚辈和下人都不能住,就更不要说是出租给外人住了,所谓的房东就是住在东首上房的人,也就是主人的意思。(摘编自《光明日报》)
13.“国学”究竟指什么
近年来,“国学”越来越热。那么国学究竟指什么呢?在晚清“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争论中,“国学”是“夷学”、“西学”等概念的对立面,这时它是个文化名词。在学制改革中,“国学”作为经史子集“四部之学”的总称,与从西方传来的文理法商工农医“七科之学”形成对立,这时它是个学科分类体系教育名词。而现在所说的“国学”应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摘编自《文史博览》)
14.“小康”指和谐社会
典出《诗经》上的《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句子。在这里,小康是生活比较安定的意思。儒家把比“大同”思想较低级的一种社会称为小康。《礼记·礼运》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贵族世袭)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设置)田里,是谓小康。”这里的小康更多的是注重精神内涵上的充实和社会的有序和谐。后来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小康的概念又有了变化。(摘编自《熟语典故》)
15.“学究”是科举考试一科别
最早,“学究”一词是专门名称,出于唐代的科举制度。唐代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其中明经这一科又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和“学究一经”几种。经,指经书。五经就是《易》、《诗》、《书》、《礼》、《春秋》。应科举考试的人可以应五经考试的,叫做“学究”。从字义上说,学究一经,就表示学通五经其中的一部经书。后来“学究”作为书生的美称在民间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词意的变迁,“学究”一词也渐渐产生了贬义,人们开始把读古书、食古不化的人称为“老学究”。(摘编自《新说文解词》)
16.“钟馗”本是一种植物
捉鬼天师钟馗,是因民间流传甚广的钟馗捉鬼图而为人所熟知。其实钟馗并非人的名字,而是一种植物的名称。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对此早已记述得很清楚。
钟馗源于仲葵,是一种植物的名称,属于一种椎形菌类。椎本是一种敲打器物的工具,可以当武器用。于是,有人便借用其谐音,编出一个手执仲葵椎打鬼的钟馗。因故事讲的是专门捉拿恶鬼的,很符合人们的心理,故受到欢迎。这样,菌类仲葵便变成了打鬼的钟馗,一个植物的名字也就变成了捉鬼英雄的名字了。(摘编自《家庭百科报》)
17.“天气预报”因战争而诞生
1854年11月,克里米亚战争正在激烈进行,英法联军准备在黑海的巴拉克拉瓦港登陆。突然间,黑海上狂风大作,法国一艘旗舰经受不住暴风雨的袭击,沉入海底。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非常恼火,下令巴黎天文台台长勒弗里报告这场风暴的起因。1855年3月,勒弗里正式向法国科学院提出建议,由政府组织气象观测网,将观测资料集中起来进行分析,绘制天气圈。第二年,法国组建了第一个现代天气服务系统,用电报传送各地当日的气象观测结果,开展天气预报服务。不久,伦敦《泰晤士报》开创了报纸刊登天气预报的先例。 (摘编自《精神文明导刊》)
18.“空手套白狼”原为赞颂君王
“空手套白狼”现在指自己不投资而设法让别人投资,利润却由双方共享或自己独吞。其实,这原来是个褒义词。
在中国古代,白狼是一种祥瑞的动物,它的出现往往和圣人、改朝换代联系在一起。据战国时魏国的史书《竹书纪年》记载:“有神牵白狼衔钩而入商朝。”《帝王世纪》也记载:“汤得天下,有神獐、白狼衔钩入殿朝。”
据《国语·周语》记载:周穆王征伐犬戎,得到了四头白狼、四头白鹿,非常高兴地凯旋了。可见白狼是祥瑞的征兆,每个得到它的国君都认为自己的道德高尚,获得了白狼的青睐。“空手套白狼”因此也是褒奖之语,褒奖那些能够空手把祥瑞象征的白狼套住的有道国君和勇士。(摘编自《百科知识》)
19.“敲门砖”的由来
典出明朝田艺蘅的《留青日札 非问事》:其未得第也,则名之曰“撞太岁”,其既得第也,则号之曰“敲门砖”。明朝时,科举制度中规定了一种特殊的考试文体,名字叫八股文。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严格的格式要求和字数限制。在这种考试中很难将考生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清楚,于是当时很多的考生便不再考虑实际的考试内容,专门在八股文的形式上下工夫,他们将八股文的套路练得很熟练,然后在考场上运用,若是没有考中,便称之为“撞太岁”,若是侥幸得中,便将其称为“敲门砖”。 后人自此便用“敲门砖”来表示想达到目的的手段或目的,目的达到后,便将其弃之不用。(摘编自《熟语典故》)
20.“白色恐怖”为什么姓“白”
在中国的辞书上,通常是这样解释“白色恐怖”的:“白色恐怖”通常指在反动政权统治下,反革命暴力所造成的恐怖,如大规模的屠杀、逮捕等。这类恐怖,为什么与自然界的一种颜色“白色”联系起来呢?一般认为,“白色恐怖”这种说法源自法国,最初它产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而到了波旁复辟王朝时期,它的意义更加明确,在更大范围内使用,并为欧洲其他语言所吸收。波旁王室的旗帜是缀有百合花的白旗,故波旁王室施行的恐怖事件,在白旗飘扬的情况下发生的恐怖行为一开始就被称为“白色恐怖”。
随着波旁王朝退出法国的统治舞台,以后发生的类似恐怖事件,自然不再与旧王室的白旗标志存在什么关联。然而人们把“白”这种本来是一种天然的颜色,概念化、抽象化、政治化,“白色恐怖”一词脱却了形成时的具体关联,约定俗成地表示反动政权统治时期用大规模的屠杀、逮捕等暴力行为造成的恐怖。(摘编自《学习时报》)
21.“荒诞”的诞是小动物
据我国西汉东方朔所著的《神异经》记载,“诞”是一种小兽的名字。这种小兽也称“讹兽”,生活在西南的边远地区。它的身形就像兔子,却长着一张人的面孔,而且居然能像人一样说话。但它所说的话都是些不实之词,它说往东就是往西;它说是好的,却可能是坏的。“荒诞”一词就是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演化而来。由于“诞”这种动物喜欢撒谎,后来人们就用“荒诞”表示“弄虚作假”、“不合常理”。(摘编自《百科知识》)
22.“老头子”最初称呼乾隆
“老头子”典出《清朝野史大观》。乾隆年间,盛夏的一天,纪晓岚因为禁不住酷暑,脱了上衣,袒胸露乳坐在那里校阅书籍。正巧乾隆皇帝走了过来,纪晓岚来不及穿衣服只得躲到桌子底下,用桌布盖住身体。
过了一会儿,他没听见乾隆的声音,以为乾隆已经走了,便露出头来问:“老头子走了吗?”不想乾隆没走,很生气地问纪晓岚“老头子”怎么解释。
纪晓岚从容答道:“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老头子。”乾隆听了很高兴就原谅了他。“老头子”后来泛指老年男子。(摘编自《熟语典故》)
23.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由来
“打破沙锅问到底”出自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其愿意本来是“打破砂锅璺到底”,璺读作wèn。因为和问同声,所以就改用问字了。璺就是沙锅上的裂纹,沙锅即泥烧制成的锅,多为人们用作熬制中药或冬季煲汤的器具,这种锅稍不小心极易破碎,而且一碎就会一裂到底。“打破沙锅问到底”实际应为“打破沙锅纹到底”,即裂纹直到底部,比喻对于问题追根究底。(摘编在《熟语典故》)
24.“网开一面”其实开了三面
典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
说的是,一天,汤王外出巡视,看见有人在四面张网捕鸟,嘴里还祷告着:“让天下从四面八方飞来的鸟,都飞到我的网里来吧。”汤王见了叹息说:“你这不是要把天下的鸟都打绝吗?”就叫捕鸟人去掉三面网,然后祷告说:“鸟啊鸟啊,你喜欢向左飞就向左飞;喜欢向右飞就向右飞;如果你真的厌倦了你的生活,就飞到这张网里来吧。”
这个成语原本应做“网开三面 ”。后来,人们把它改为“ 网开一面”,比喻采取宽大态度,给人一条出路。(摘编自《熟语典故》)
25.“出类拔萃”说孔子
“拔”是超出,“类”指同类,“萃”指草丛,同类丛聚。典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孟子,是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学生。他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是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孔子非常推崇。有一天,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老师,古代的伯夷、伊尹同孔子差不多吧?”孟子说:“孔子的学生有若曾这样说过:'如果将孔子和寻常的百姓比,那正像麒麟同其他走兽比,凤凰同其他飞鸟比,泰山同其他小石堆比,河海同水洼细流比。圣人和其他人也是同类,但圣人已远远超出、高过其他人了。自有人类以来,道德、学问没有胜过孔子的。’”这就是说,自古贤人都是与众不同的,而孔子又是一个更加突出的人才,比伯夷、伊尹强多了。
“出类拔萃”一成语便出于此,指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作为褒义词,经常用于人或事物。
26.“乘龙快婿”说萧史
典出《列仙传》:箫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旦,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
相传春秋时代,秦穆公有个小女儿叫弄玉。弄玉公主聪颖绝伦,她经常一个人呆在深宫里,品笛吹笙。
有一天夜里,公主在月光下赏月,倚著栏杆吹起笙来。这时似是有一阵袅袅的仙乐,在和着公主的玉笙。一连几夜,都是如此。穆公便派大将孟明根据公主所说的方向去寻访吹箫的人。这个人原来是一个青年隐士,名叫萧史。后来,萧史和弄玉结成夫妻,从此萧史就教弄玉吹箫学凤的鸣声。学了十几年,弄玉吹出的箫声就和真凤凰的叫声一样,甚至把天上的凤凰也引下来了,停在他们的屋子上。
一天晚上,奏完笙箫之后,萧史对公主说:“我很怀念华山幽静的生活。”公主也说:“这宫廷生涯,我压根儿就厌烦,我愿意与你去同享山野的清静。”从此二人便隐居在华山的中峰之上。有一天,弄玉带着玉笙乘上彩凤,萧史带上玉箫跨上金龙,一时间龙凤双飞,升空而去。当时的人们便把萧史称为乘龙快婿。
现在,“乘龙快婿”作为一种褒义的说法,经常用来称赞别人家的女婿,指别人家找到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好女婿。
27.“车水马龙”
典出《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仓头衣绿褠,领袖正白,顾视御者,不及远矣。
汉光武帝的皇后马氏知书识理,经常阅读《春秋》《楚辞》等著作。汉章帝刘煌即位后,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不久,一些大臣建议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关后妃家族不得封侯的规定,明确地反对这样做,她说:“马家的舅父,已经很富贵了。我身为太后,每天节衣缩食,让左右的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但不好好反省,反而笑话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访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来来往往就像是一条游龙。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领和袖雪白,再看看我们的车上,比他们差远了。他们只知道自己享受荣华富贵,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现在,人们仍然用“车水马龙”来形容车马往来,络绎不绝的场景。
28.“朝三暮四”骗猴子
典出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人喜欢养猴子,大家都称他为狙公。狙公懂得猴子的心理,猴子也能听懂他的话。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没过多久,老人变贫穷了,所以他想减少猴子的食物,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栗子,晚上给你们四颗栗子,可以吗?”猴子们听了,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一听,早上的栗子又由三个变成了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朝三暮四”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现在,作为一个成语,“朝三暮四”常比喻人的行为变化之快,也用来形容数目之多。
29.“绰绰有余”原指随心所欲
典出《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坻蛙辞去灵丘县令到国都担任谏官,他做了好几个月的谏官,却从来没有向齐王劝谏过。孟子对坻蛙说:“谏官是要求进言的官,你做了几个月的谏官,却始终没提过建议,看来你不适合做这样的官。”坻蛙听了心里很不好受,觉得自己没有尽到职责,于是向齐王辞去了谏官的职位。后来,其他人纷纷议论说:“孟子倒是屡次向齐王进谏,可是齐王都不采纳,他却不走,他对坻蛙说那些话是嫉妒他吗?”孟子满不在乎地说:“我无官无职,又无进言的职责,我的进退不是随心所欲吗?”
现在,“绰绰有余”与最初的意思有了一些出入,用来形容数量远远超过了需求。(摘编自《熟语典故》)
30.大臣劝武则天别“搞名堂”
“搞名堂”与武则天修建明堂有关。“明堂”是先秦时期帝王会见诸侯和进行祭祀的场所,也是帝王颁布教化、发布政令、举行典礼的地方。这种建筑始创于黄帝时期,周代时才叫作“明堂”。唐朝武则天在位时,经济繁荣,国势强大起来,她也提起了修建明堂。这时大臣刘允沦觉得这太劳民伤财,于国于民都不利,于是又写了《明堂赋》,指出,“弄什么明堂”,“搞什么明堂”,《黄帝明堂经》里说的都是子虚乌有,劝武则天打消这个念头。
自此百姓们就流传开了“搞明堂”这个词,又因“名”与“明”同音,后来就成了“搞名堂”。“搞名堂”在古代用来形容别出心裁、独树一帜,现指出一些莫名其妙、不伦不类的主意。(摘编自《熟语典故》)
31.“名落孙山”
典出宋.范公偁《过庭录》:吴人孙山,滑稽才子也。赴举他郡,乡人托以子偕往。乡人子失意,山缀榜末,先归。乡人问其子得失,山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吴人孙山是个能言善辩且颇为幽默的才子。按朝廷的规定,他到外省去应聘举人。临行时,乡亲把儿子托付给他。放榜的时候,孙山的名字虽然被列在榜文的倒数第一名,但仍然是榜上有名,而那位和他一起去的同乡的儿子,却没有考上。孙山见自己榜上有名,便高高兴兴地回家乡了。同乡便来问他儿子有没有考取。孙山既不好意思直说,又不便隐瞒,于是就随口念出两句不成诗的诗句来:“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他这首诗全部的意思是说:“举人榜上的最后一名是我孙山,而令郎的名字却还在我孙山的后面。”从此,人们便根据这个故事,把参加各种考试,没有被录取的,叫做“名落孙山”。
32.“问鼎”就是去问鼎
“问鼎”出自《左传·宣公三年》。楚国强大后,一次楚庄王讨伐陆浑之戎,陈兵周王室境内。此时周王室衰微,得罪不起楚庄王,只好派王孙满前往犒劳楚军。见面后楚庄王问:“我从没眼福看看九鼎,先生能不能告诉我鼎的大小?”
九鼎是大禹所铸的九座青铜器,代表当时全部国土的九州,是王权的象征。楚庄王问鼎,明摆着是垂涎周王室的王权。王孙满毫不含糊地答:“周王室是天命所归,虽然现在衰微,但天命未改,因此鼎的大小,不可问。”
周朝灭亡后,九鼎下落不明。“问鼎”图谋夺取政权的意思却保留下来,最终变成了在某方面取胜或在体育比赛中夺冠。(摘编自《新说文解词》)
33.卖油翁演示“熟能生巧”
典出《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景》: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陈尧咨擅长射箭,在当时几乎找不到对手。他也因此而洋洋得意。一次,陈尧咨在自家院里射箭,一个卖油的老头在旁边看了好长时间也不走。陈尧咨射出的箭十之八九都能中靶,但老头也只是轻轻地点点头。
陈尧咨看老头的神态,很生气,他就问老头:“你也懂射箭吗?我射箭的技术不好吗?”老头说:“没什么了不起的,只不过熟练而已。”陈尧咨更生气了,说:“你敢轻视我的射箭技术?”老头说:“凭我倒油就知道射箭的道理了。”说完,老头取了个葫芦放地上,又把一枚铜钱扣在葫芦口上,从油瓶中舀出一勺油,慢慢往葫芦里倒,油愣是一滴也没沾到铜钱上。老头说:“我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熟练罢了。”“熟能生巧”指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34.“拿手菜”原来是贬义词
古代的时候,某国遭到他国的大举入侵,国王为了保护自己的疆土和百姓,大量招聘人才随军出行,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保障将士们能够吃饱喝足的厨师一职。招聘的告示一贴出来,大量的厨师来应征随军入伍,这其中不乏一些技艺低下的人滥竽充数。
战争赢得了胜利,国王非常开心,命每一个随军的厨子都做一道自己做得最好的菜为将士们庆功。当吃到色香味都极差的一道菜时,国王大怒,便将做这菜的厨子找出来问他是什么菜,厨子哆哆嗦嗦地回答说:“……拿手菜。”旁边一个大臣解释说:“这是他拿手做的一道菜。”国王听完后非常生气,便将那个厨子给处死了。
“拿手菜”本是个贬义词,没想到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便经常用它来比喻做事的绝活。(摘编自《熟语典故》)
35.谁肚子里有条“应声虫”
典出《隋唐嘉话》:有患应声病者,问医官苏澄,……过至他药,复应如初。澄因为处方,以此药为主,其病自除。
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名杨勔得了一种怪病,他每说一句话,肚子里就有一个同样的声音发出来,这使得杨勔非常窘迫尴尬,都不敢出门见人了。他四处寻访名医,后来终于找到一位有名的大夫,大夫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的肚子里面有一只名叫“应声虫”的小虫在作怪,他要按照《本草纲目》上面的药名,逐个念下去,什么时候念到不再有回声的那个药名时,这个药就是治疗他的病的。于是杨勔每天抱着《本草纲目》不停地念,终于有一天当他念到雷丸时,没有听到回声,他一连念了很多遍,并且买回此药一连服了几天,后来他的病终于好了。
这听上去似乎很传奇,但是“应声虫”这个词却被人们记住,并且一直沿用至今天,表示自己胸无主张,随声附和他人。(摘编自《熟语典故》)
36.“囧”有3000岁了
本报讯 据《现代快报》报道,前天,南京农业大学BBS“南农试验田”贴出了一个“最新发现,南京农业大学最囧的地方”的帖子,帖子贴出三张照片,第一张是大大的“囧”,第二张“朙”,第三张是汉隶体的“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
帖子引出一串跟帖,“早知道了”,“我还真是第一次知道”……是错别字吗?还是刻意写成这样的?记者调查发现,早在3000多年前“囧”是非常普遍的偏旁部首,西周毛公鼎上的“明”字就写成“朙”。专家说,囧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有3000岁了。
农业文明博物馆好“囧”。被同学们称之为最“囧”的地方躲在校园西北角,边上就是女生宿舍。“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的牌子有两块,一块是博物馆的匾额,简体字版本;还有一块是繁体的汉隶,在一巨石上,阴刻。远远就能看到“朙”字,住在旁边的女生们早就见怪不怪了。
“以前,我朋友来玩,看到这石碑上的几个字就笑,'你看那个朙,好囧’。”住在女生宿舍的小刘告诉记者,石碑上的“朙”字总能引起朋友们的关注。
3000多年前“明”用“囧”旁。明字怎么可以写成“朙”?一听记者说,南农大把“明”字写成了“朙”,南京博物院古代艺术研究部的张蔚星就笑了。“太正常了,中国文字经历了陶文,甲骨文,金文。到金文时期,明的写法就是朙。这里'囧’寓意为有瓦的窗户,月亮透过有瓦的窗户就明了。”台湾故宫博物院的镇院之宝毛公鼎上也有“朙”字,这个鼎是西周时期的,距今已有3000余年。(来源:广州日报)
“商人”一词原指一个民族的人,它的来源与我国商朝有着直接关系。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在黄河下游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这便是古代的商族,他们的祖先叫契。由于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在“商”这个地方(今陕西商县),而后逐渐扩大形成部落。契的六世孙王亥聪明多谋,很会做生意,经常率领奴隶,驾着牛车到黄河北岸去做买卖。一天,王亥去贩运货物,在途中被狄族易氏袭击了。易氏抢走了货物和随行的奴隶,并杀死了王亥。王亥的儿子甲微,听到父亲被害的消息后,兴兵讨伐易氏,最后终于灭掉了易氏。之后,商的势力扩展到了易水流域。
商朝建立后,商族人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其手工业也相当发达。后来,周朝取代了商朝,商族人由统治者变成了周朝的奴隶,生活每况愈下,于是,商族人又纷纷从操旧业——做生意。久而久之,人们便觉得,做买卖的人就是商族人。后来,人们简称商族人为“商人”。
现在,人们称作买卖的人为“商人”,这一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沙龙”源于意大利语,原意为大客厅。第一个举办文学沙龙的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她从1610年起,在家中举办聚会,开始接待宾客,很快就声名鹊起。
17世纪“沙龙”传入法国,最初为卢佛尔宫画廊的名称。日后逐渐指一种在欣赏美术结晶的同时,谈论艺术、玩纸牌和聊天的场合。在17、18世纪初时的法国,作为社交场所的沙龙,具有很大的影响。进入18世纪以后,沙龙的性质有所变化,在沙龙里所谈论的,主要的不是文学艺术而是政治科学,有时也出现过激的言论,因而那时的沙龙往往成为革命的温床。不久,由沙龙派生出来了只讨论政治问题的俱乐部。正宗的“沙龙”有如下特点:一是,定期举行;二是,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三是,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四是,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自由谈论,各抒己见。
沙龙一般都有一个美丽的沙龙女主人。沙龙的话题很广泛,很雅致;常去沙龙的人都是些名流。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著名的女建筑学家林徽因也曾办过一个沙龙,可见这种社交方式早就传到了中国。“沙龙”现在也指文人雅士或者某一领域的人们在一起谈天论地的场所。
“散布”一词源于古人的食药风气。魏晋南北朝时期,士大夫因盲目追求延年益寿,服食五石散成为风气。五石散的主要成分是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这五种矿物质,再搭配栝蒌根、防风、桔梗、海蛤、白术、人参之类的药材。五石散中的某些成分有较大的毒性,会损害人的身体健康。服食后,必须使药性发作,身体发热,才能减轻对身体的伤害。当时人们称药性的显现为“散发”,药性若不显,便有生命危险。为了使药性能顺利的散发,食药后人们不能静卧休息,必须行走,以刺激药性的发作。这种行走叫“行散”。到唐代,人们服用五石散的风气见衰,而行散这种漫步的爱好未减,行散于是演变为散步。韦应物有诗曰:“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可见,“散步”与服药行散已脱离了关系。
现在,“散步”又成为一种为了锻炼身体而到处走走的运动方式。
“三军”一词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军队编制。春秋时期,“三军”的意义与现在意义上的“三军”大不相同。春秋时,一些诸侯大国通常都设三军,如晋、齐、鲁、楚等国军队都设有上、中、下三军或中、左、右三军。三军各设将、佐等军衔,而中军将则是三军统帅。随着时代演进,上、下、中军渐渐被前军、中军、后军所代替。到了秦、汉以后,这样的编制已成为军队的固定建制。这时三军的主要标志是担任不同作战任务的各种部队,前军是先锋部队;中军是主将统率的部队,也是主力;后军主要担任掩护和警戒任务。在中国古代的军队中,最大的编制单位就是军。
今天,古代的前军、中军、后军编制在我们的军队建制中已完全消亡,取而代之的是陆、海、空三军。现在的“三军”专指陆、海、空三种部队。(来源:熟语典故)
语出《晋书.周处传》:父老叹曰:“三害未除,何乐之有!”处曰:“何谓也?”答曰:“南山白额猛兽,长桥下蛟,并子为三矣。”处曰:“若此为患,吾能除之。”父老曰:“子若除之,则一郡之大庆,非徒去害而已。”
在西晋时期,有一个叫周处的人,官至御史中丞。他是一个很奇特的人,从小体力就超出一般的人,他喜欢骑马,打猎,不注意小节,放纵性情,为所欲为,乡里人都认为他是一个祸害。周处知道他受到乡亲们的厌恶,很是感慨,他决定改过自新,做一个让大家喜欢的人。他对父老乡亲们说:“现在天气暖和,收成也很好,为什么你们还是闷闷不乐呢?”一个老人唉声叹气地说道:“三害没有除掉,我们有什么好高兴的呀!”周处说:“您说的三害是指的什么呀?”老人说:“南山的白虎,长桥下的蛟,第三个就是你了。”周处说:“如果我把这三害除掉了,你们是不是就高兴了呢?”老人说:“如果你能真的除掉,乃是全村人的一大喜事,不仅仅是除害而已啊!”。于是周处上山射死了老虎,又来到河里去杀蛟龙,可是并没有那么顺利,他和蛟龙斗争了三天三夜,乡亲们都以为他死了,心想三害终于被除掉了,全村都在欢呼,这时候周处却从河里出来了。周处看见乡亲们这么厌恶他,于是就离开了家乡。他去拜访陆云,准备好好学习,做一个有教养的人,经过陆云的指导,周处勤奋好学,最终官至御史中丞。后来人们就用“三害”来指残害百姓的祸害。并且沿用至今。(来源:熟语典故)
语出《论语.先进》:子曰:“由之瑟,系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圣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在教授学生的时候强调学习礼乐。有一次他听到子路在弹琴,可是内容却不是《雅》、《颂》一类的古典音乐,于是孔子很不高兴,他说:“子路,你为什么在我这里弹琴呢?”因此孔子的其他学生都不尊敬子路。孔子就说:“子路在学习上已经达到了升堂的地步,可是还没有入室。”在古代“堂”是指的正厅,“室”是指的“内室”,也就是说“堂”在前面,“室”在后面。孔子用“堂”和“室”来比喻学生学习的好坏。入门,升堂,入室用来比喻学习由浅入深的几个阶段。
“入室”指的是学问技能深得老师传授,达到了精深广博的境界。今天我们依然用“入室”一词来形容学习好的学生,有“入室弟子”一词。概括地说,“入室弟子”可以引申特指师父亲近且有成就的弟子。(来源:熟语典故)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子公怒,染指于鼎,尝之而出。
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子公和公子子家,一起进宫去拜见郑灵公,快要进宫门时,子公突然站住抬起右手,笑眯眯地让子家看。子家不解地看着子公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子家说:“这谁不会啊?”于是也伸出自己的右手,让自己的食指也一动一动的,子公看了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你仔细看看,是他自己在动啊。”子家认真的看了看,然后又动了动自己的食指,发现和子公的果然不一样,就问是何缘故,子公说:“每当有新奇的美味等待我去尝的时候,我的手指就会情不自禁地动。我想今天大王一定会有美味赏赐给我们的。”两人说说笑笑进了宫门,这时正好遇见郑灵公,于是把刚才的原委说了一遍。郑灵公觉得他们二人非常没有规矩,便没有说话。正巧那天御厨在为大家做一条很大的甲鱼,当大夫们都到齐了的时候,郑灵公让御厨将甲鱼拿来给大家分吃,然而当每个人都大快朵颐的时候,子公却傻傻地呆坐在那里,原来他的碗里并没有甲鱼,这当然是郑灵公吩咐的,子公也不敢说什么,他看见别人吃得很香,没有一个人注意他,他就忍不住走到大鼎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此后便有了“染指”一词,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来源:熟语典故)
“圈阅”据说是由王安石发明的。自三国时,就有在文字和契约上签字署名的做法,史书上称为“押”。唐宋时期,大臣们进呈公文或传阅书牍时,不再署全名,而只是写上自己的字,表示阅过。
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宋神宗起用,任参政知事,每天都要接触大量的公文、呈文。他每次阅过文件,都要写上—个“石”字。由于文件多,他又是急性子,且不太注意书写,因此,“石”字经常被他写成一横一撇下边再加一个圆圈。因为他画的圆圈还大多不圆,这样给别人造成很多麻烦。于是,一次议政会议上,他声明自己“阅毕”的文件符号是,一横一撇下边再加一个圆圈。事隔不久,他索性去掉了横和撇,仅保留了那个圆圈。时间一长,其他同僚也纷纷效仿,久而久之,圆圈就变成了“阅毕”文件的特殊符号。现在,“圈阅”这一做法仍被沿用。(来源:熟语典故)
典出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百步洪》:佳人未肯回秋波,幼舆欲语防飞梭。轻舟弄水买一笑,醉中荡桨肩相磨。
秋波即秋水,是秋风中的湖波涟漪。古人用秋水来形容女子的眼神。第一个将“秋水”一词用在文学作品中的是诗圣白居易,他在《筝》这首诗中写道“双眸剪秋水,十指剥春葱”,诗鬼李贺也写到“骨重神寒天庙器,一双瞳人剪秋水”。然而“秋波”一词的出现却是在苏轼的《百步洪》,这首诗引用了《晋书.谢鲲传》里记载的一个故事。谢鲲家住在建康,他有一家姓高的邻居,邻居家里有个女儿,人长得非常美丽,谢鲲便常常挑逗这高小姐。有一次谢鲲又去挑逗她,高小姐这个时候正在织布,对他的无礼行为非常恼怒,于是随手抛出了她正在织布用的梭子,说来也巧,这梭子正好打在谢鲲的嘴上,并且将两颗门牙打掉。
今天人们依然用“秋波”一词来形容女子的眼神非常美丽,清澈得像是秋天的水波。(来源:熟语典故)
最初,“清真”的意思也和现在大不相同。从南北朝到宋朝的八百多年间里,“清真”一词在文人笔下只是用来赞美品格高尚的人物或描写清雅优美的环境。到唐宋以后,“清真”一词便开始与宗教有了联系。因为宗教都主张“清静无为”,都自称“清道”,所以喜欢用“清真”一词。而到了明朝中后叶,回族穆斯林赋予“清真”新的含义。他们认为“清”者是指真主“超然无染,不拘方位”,“真”者是指“真主永存,独一至尊”。伊斯兰教信仰的中心是:“万物非主,惟一有真主。穆罕默德,是主使者。”这两句话一般被称为“清真言”。所以,一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把伊斯兰教称之为“清真教”。后来,人们把按照伊斯兰教风俗习惯制作的各种食品,都称为“清真食品”、“清真糕点”等。另外,还有“清真餐厅”、“清真小吃店”等。现在,“清真”一词基本成了伊斯兰教的专用词。(来源:熟语典故)
典出刘向的《楚辞.大招》:“青春受谢,白日昭只。”“青春”一词始见于汉代,为文史学家刘向首先使用。“青春受谢,白日昭只。”的意思为春季降临,万物复苏,呈现勃勃生机。此后七百多年间,文人墨客用“青春”一词都表示这个意思,与现在意义上的“青春”有很大不同。如杜甫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里面的“青春”也是指春季。
直到唐玄宗时期,诗人王维赋予“青春”一词新的含义,泛指人的青年时期。他写的《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中的“青春”就是指青年。于是,“青春”一词逐渐失去春季的词意,成为青年的代称了。
现在,“青春”一词不仅指青年时期,还用来比喻美好的时光、珍贵的年华。(来源:熟语典故)
典出《孟子.万章》: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被尧、舜之泽者,若己推而内之沟中。其自任以天下之重如此,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在战国时期,有一天,孟子的学生问孟子:“老师,听说商汤时候著名的贤臣伊尹是一个地位很低的人,他先是一个作为陪嫁的奴隶,后来做了汤的厨师,博得了汤的信赖,最后才成为宰相的,是这样的吗?”孟子回答说:“没有这样的事情,伊尹是一个非常有才华,不被权贵所屈服的人。他一个人在山林里过着闲鱼野鹤般的无忧无虑的生活,汤知道了他的贤明之后,三次去山林里请他,来辅佐汤的江山,前两次都被伊尹婉言谢绝了,伊尹说:'我一个人在这里种田,悠然自得,为什么要去接受朝廷的聘请呢?’当汤第三次来聘请伊尹的时候,伊尹为汤的行动所感化,他想,与其一个人在这里悠然自得,快乐地过日子,何不去辅佐国君,治理天下让所有的百姓都可以快乐悠闲的生活呢。于是伊尹接受了汤的邀请,来到朝廷帮助汤处理政务,使百姓安居乐业。后来,伊尹还说服汤兴兵讨伐残暴的夏,不再让百姓流离失所。”说到这里孟子又说:“伊尹真的是一个贤明的臣子啊,能够把天下百姓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是个圣人啊,怎么能说他是个阿谀奉迎的厨师呢?”
“匹夫”原意是指普通的老百姓。现今多指不用计谋,只凭个人意气办事的人。(来源:熟语典故)
“拍板”一词,源于旧时商行拍卖货物成交时拍打木板的方式。原来,拍板是资本主义国家和旧中国的人们在交易中决定价格、表示成交的一种方式。在市场交易中,无论是买方还是卖方,都不免要进行激烈的讨价还价。这种局面持续到一定程度后,由市场管理人员根据价格讨还的情况,喊出一种双方较易接受的价格。如果双方没有异议,就用木板拍一下桌子,表示同意。因此,“拍板”就成了交易的代名词,引申开来,就有了“决定”的意思。另外,“拍板”还指中国碰奏体鸣乐器。又称檀板、绰板,简称板。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合奏。现在,人们说的“拍板”主要指第一种意思,即指“决定”。 (来源:熟语典故)
“明星”一词是一个舶来词。西方的天文学家为了更加清楚地分辨和认识天上成千上万的明星,便将天上的星星归为一个个星座,然后把每一个星座里的每一颗星按照他们的亮度分为几等,最亮的是一等星。数字越大,说明这颗星的亮度越小,五等以下的星用肉眼已经是不可见了。后来星被西方社会的人们用来恭维各界的出色人士,包括科学家,包括探险家,当然也包括演艺明星。不久之后这种用法传入中国,人们因为新奇竞相使用,将“星”冠于社会各界,特别是戏剧界的台柱子上。后来人们又将“星”之前加了个“明”,这样这个词看起来便更加引人注目了。“明星”的本意是天上亮晶晶的星星,后来便引申表示电影电视界,甚至是文化界中较为出名的或较为出色的人士。(来源:熟语典故)
“社稷”一词始于西周。“社稷”在现在是一个词,而最初,“社”和“稷”为两个词。“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又把祭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两者本来各不相干。“社”,与“土”本是一字,后来加上了“衤”旁,也就成了土地神的名称。社祭的神坛也称为“社”。从天子到诸侯,凡是有土地者都可以立社,甚至乡民也可以立社祭祀土地神。“稷”原是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西周始被尊为五谷之长,与社并祭,合称“社稷”。根据《周礼.考工记》,社稷坛设于王宫之右,与设于王宫之左的宗庙相对,前者代表土地,后者代表血缘,同为国家的象征。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礼记.曲礼下》:“国君死社稷。”就是国君与国家共存亡的意思。 现在,“社稷”即为国家的意思。(来源:熟语典故)
“使节”一词源于古代的一种官职凭证。“使”字,有派遣、奉命的意思。我国古时的使臣办涉外事务,要持以“符节”作为国君代表的信物。据《周礼.地宫.掌节》载:“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
“节”,一般都是用竹子为柄,节上缀牦牛尾饰物,亦称“旌节”。如苏武出使匈奴时,持的就是这种“节”。“节”,是皇帝亲授,表示持有者是皇帝的正宗代表,对使臣来说,他所持的节又是皇帝和国家的象征,人在节在。正因为古时的使臣持节作为国家代表的信物,因此历代都把“使”与“节”联称,就是近代持“国书”赴任的全权大使、特使,也被世人称为外交使节。现在,“使节”的含义有了变化,指一国常驻他国的外交官,或派驻他国临时办理事务的代表。(来源:熟语典故)
53.“文学”原为官职名
西汉时期,学校的负责人不是叫校长或教官,而是称“文学”,即负责人称为张文学、李文学等。汉武帝为选拔人才,特设“贤良文学”科目,由各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上京考试,被举考者便叫“贤良文学”。“贤良”是指品德端正、道德高尚之人;“文学”则指精通儒家经典的人。魏晋后期,“文学”一词成为语言艺术的专用名词。史书上记载的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即是现今所指的文学含义。(摘编自《文史博览》)
54.“胜券”为何物
稳操胜券,又称稳操左券。典出方苞的《颂铭》“决胜千里,如操左券”,“左券”即是“胜券”。左券最初指的债券,古代的债券就是现在所订立的合同。债券用竹简做成,上面书写所要订立的内容,然后分为左右两片,双方各执其一,左片称为左券,由债主收执,作为以后索债的凭证。而右券则由借债人收执,作为偿还债务的凭证。讨债或还债时,双方都要拿出各自收执的债券,合在一起,确认债券有效,债结清后,债券随之焚毁作废。(摘编自《旧闻新说》)
55.“天府”原指关中平原
天府一词最早出自《周礼》,乃是一种官职,负责掌管宗庙里的器具宝物,用作地名的代称,最早是战国后期的苏秦对秦惠王的游说。苏秦说:秦国是四塞之国,四面都是天然的屏障,“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西汉前期,张良也劝说刘邦定都关中,正式推出“天府之国”的称谓,可见最早的“天府”指的是关中平原。后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四川称:“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至此,“天府之国”正式成为四川的代称。(摘编自《新说文解字》)
56.“差强人意”原指振奋人
差强人意指“大体上能使人满意”。其实“差强人意”原指很能够振奋人的意志。典出《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意思是说,吴汉指挥作战,在形势不利,将士惊慌失措时,仍整修兵器,鼓舞士气。汉光武帝听到这一情况后感叹地说,吴公颇能振奋人的意志。但这个词语绝不是“使人感到差劲”的意思,之所以有人将“差强人意”理解成“使人感到差劲”是将“差”字作“不好”解了,其实这里“差”字应做稍微解。(摘编自《新说文解词》)
57.“天龙八部”是哪八部
金庸的武侠小说《天龙八部》大家一定不陌生,那这个天龙八部到底指什么呢?天龙八部是佛教术语,包括八种神道怪物,八部包括:一天众,即生活在各层天的天神;二龙众,就是 我国传说中的“龙王”;三夜叉,一种护法善神 ;四乾达婆,又称为“香神”,是一种不吃酒肉、只寻香气作为滋养的神;五阿修罗,一种男的很丑,女的很美的神;六迦楼罗,指“金翅鸟神”。就是一种大鸟 ;七紧那罗,就是歌神;八摩呼罗迦,大蟒神,人身而蛇头。因为“天众”及“龙众”最为重要,所以称为“天龙八部”。(摘编自《读写天地》)
58.“天之骄子”原指匈奴
典出《汉书·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汉朝时汉武帝多次派卫青、霍去病等大将率军征讨匈奴,每次都取得了胜利,但是还是不能完全消灭匈奴。公元前90年,匈奴单于狐鹿姑又率军南侵,汉武帝派李广利迎敌,被匈奴人活捉。汉武帝只好采用和谈才平息事端,匈奴单于给汉武帝写信道:“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炫耀匈奴的强大。然而在80年代,天之骄子的词义发生了转变,专门用来褒喻大学生。(摘编自《新说文解字》)
59.“胴体”原指屠宰后的牲畜
报刊上常用“胴体”形容女性的美好裸体,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辞源》对胴体的解释为屠体,即家畜被屠宰后的躯干部分,特指牲畜屠宰后,除去头、尾、四肢、内脏等剩下的部分, 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没有人体美的空间,相应的词语也就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于是,“胴体”也就越俎代庖,登堂入室,渐渐成了“裸体”的代名词。(摘编自《新说文解字》)
60. “黄色”为何指代色情
在中国古代,黄色是皇家御用的。用黄色指代色情是受了西方的影响。1894年,英国《黄杂志》创刊,该杂志形成一个被称为“颓废派”的文艺集团。他们的作品,有时带有色情意味。当时著名剧作家王尔德,因同性恋罪名遭逮捕。当时报纸称,王尔德在被捕时腋下夹了一本《黄杂志》,其实他胁下夹的是一本黄色封面叫《爱神》的低俗小说,从此“黄色”与色情等概念发生了联系。(摘编自《包头晚报》
61.“安乐窝”的由来
人们常用“安乐窝”比喻自己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安乐窝这个词出自《无名公传》:宋朝英宗时期有一高士,姓邵名雍,他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他精于数学,通天彻地,但生性淡泊,不愿做官,30岁他迁洛阳时,生活颇为艰难。他在洛河南岸搭了一个草棚,作为栖身之所。这里每逢下雨,满屋都是水。附近的人都讥笑他,他却满不在乎,仍自称其住所为“安乐窝”。安乐窝这个词由此流传下来。(摘编自《中国民间掌故精选》)
62.“参军”为何叫入伍
参军,也叫入伍,它的由来与我国古代军队编制有关。据《周礼》载:我国古代军队里“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从西周时代起,军队就是按伍、两、卒、旅、师、军编制的。
那时,社会基层单位叫“比”,一个村庄、一个部落住在一起,五户为一比。当兵时,五户各送一名男丁,一比共送五人,组成一个伍,不管干什么,五人总是在一起。
历代军队编制虽然不断变化,但“伍”的叫法却一直流传至今。到了近代,虽然近代的班、排、连代替了古老的伍、两、卒,但人们仍习惯把参军叫“入伍”。(摘编自《文史参考》)
63.“下榻”就是把床放下
现代汉语将“留下高贵的客人住宿”称为“下榻”。此语出自唐初王勃的《滕王阁序》:“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其中有个趣事。据《后汉书·徐稚传》记载,东汉时期豫章郡(今江西南昌境内)的高士徐稚知识渊博,品德高尚,豫章郡太守陈蕃对他也非常敬重。 陈蕃第一次将徐稚请到家里时,两人相谈甚欢,到夜晚仍意犹未尽。后来,陈蕃在家里专门预备一张床接待徐稚,平时他把这张专用床挂起来,徐稚来了便把床放下来留徐稚住宿。(摘编自《知识窗》)
64.“王府井”是谁家的井?
外地人到北京王府井大街往往会奇怪:哪家王府的井这么有名?王府井大街本名“十王府街”,因明代这条街上有10座王府。清依明制,亦在此街上建王府,其中以豫王多铎府最大。多铎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地位特别尊崇,故清代多称此街为“王府街”。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清朝重新厘定地名,因街南端有一甜水井,故与王府合称,改名为“王府井”。(摘编自《北京晨报》)
65.“牢骚”原来是刷马时的哀叹
“牢骚”现指发泄烦闷不满的情绪。那么,这两个字是怎么组合在一起的呢?“牢”是象形字,本义是关养牛马等牲畜的圈。《说文解字》解释道:“牢,闲养牛马圈也。”“骚”是形声字,从马,蚤声,《说文解字》解释道:“骚,摩马。”摩马,如今人之刷马。“牢骚”毫无疑问最早和畜圈里的马有关。马和马车是古代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赶马车的御者一天劳累下来,晚上还要在马圈里刷马,不免哀叹自己的身世,就是“牢骚”。(摘编自《这个词,原来是这个意思!》)
66.“丈人”原指老年人
如今的“丈人”一词,都是指妻子的父亲。但在古代,“丈人”是指老年人。东汉王充所作《论衡》曰:“人身以一丈为正,故名男子为丈夫,尊公妪为丈人也。”这说明在古代丈夫不是指女人的配偶,是男子的公称,丈人也不是专指老先生,也指老太太。
唐宋以后,人们开始把妻子的父亲称作“泰山”。这个称呼与唐玄宗到泰山封禅有关。又因为泰山是五岳之首及泰山上有丈人峰等原因,所以人们又把妻子的父亲称作“岳父”或“丈人”。(摘编自《西安晚报》)
67.“雕虫小技”的虫不是昆虫
“雕虫小技”里的“虫”不是昆虫,而是虫书。虫书也叫鸟虫书,是以篆书为主体的一种美术字体。开始它只是篆书笔画之外连缀一些鸟或虫的形状,后来发展到以鸟虫形状代替篆书笔画。西汉时期,隶书逐渐流行,虫书和篆刻已经很少使用。
“雕虫小技”最初写作“雕虫篆刻”,出自西汉文学家扬雄的著作《法言》。有人问扬雄年少时是不是喜欢作赋,扬雄答曰:不错,但那只是童子雕虫篆刻般的技艺,成年就不作了。扬雄贬低“雕虫篆刻”,不是因为它们学起来容易,而是因为它们最难学,但实际作用又很小。后来,人们便把“雕虫篆刻”说成是“雕虫小技”。(摘编自《百科知识》)
68.“人不可貌相”说的是谁?
“人不可貌相”是中国人挂在嘴边的一句古语。那么,那个“不可貌相”的人是谁呢?这个人复姓澹台,名灭明,是春秋末期的鲁国武城人。他天生异相,面貌丑陋,去拜孔子为师孔子爱答不理。澹台灭明对孔夫子以貌取人的态度颇为失望,离开孔子开始了漫长刻苦的自学历程。
澹台灭明自学成才后,四处游历讲学,名气传遍各诸侯国。孔子不胜感慨:“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澹台灭明字子羽)。”慢慢这句话成了“人不可貌相”的提醒。(摘编自《齐鲁晚报》)
69.司马迁首创“中国人民”一词
先秦时还没有“中国人民”这个词,当时“中国”和“人民”都是单独使用,词义也不同于今天。“中国”本意是指京城,如《诗经·大雅·民劳》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后来,“中国”也引申指中原地区、天下之中心等。
而“人”与“民”,在先秦也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概念,《说文解字》说:“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民,众萌也。”
那么,“中国人民”作为完整独立的语音单位是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呢?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山西、山东、江南、塞北等地的物产,“皆中国人民所喜爱”。
这里的“中国人民”,虽与先秦时的意义并无大差别,但它却第一次将两者连在一起,构成偏正词组,所以说是司马迁最早创造了这一词汇。(摘自3月20日《羊城晚报》阎泽川 文)
70.唐以前“洞房”与新婚无关 古代名为“青庐”
萧玉田绘画《孔雀东南飞》,有句曰“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在古代,结婚用的婚房不叫“洞房”,而称“青庐”。在《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曹操与袁绍年轻的时候,非常要好,经常出去“侠游”,这样就免不了做一些恶作剧的事情,有时还会偷鸡摸狗。有一天他俩见一对新人结婚,便偷偷地溜进人家的院子,看到新娘貌美,就冒出了个坏主意。突然大喊“抓贼”,把“青庐”里的人都引了出来,混乱之中把新娘劫走了。我们姑且不去论证这个故事的真假,但古代人把举行婚礼的时候临时搭建的帐篷叫“青庐”,却是千真万确的。
从东汉至唐初,古人都是在青布搭成的帐篷里举行婚礼,“青庐”一般设在住宅西南角的“吉地”上,下轿的新娘从特备的毡席上走过,最后进入青庐。《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礼异》:“ 北朝婚礼,青布幔为屋,在门内外,谓之青庐,于此交拜。” 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神女》:“公子辞而出,曰:'明夜七月初九,新月钩辰,天孙有少女下嫁,吉期也,可备青庐。’”古人除把“青庐”作为新人结婚用的婚房外,有时也把结婚称为“青庐”,这一点,与我们现在用“洞房花烛”指代结婚是一样的意思。到了近现代,仍有人把“青庐”指代结婚,如郭沫若《卓文君》第二景:“卓翁,你该晓得,司马长卿名扬四海,如今尚未青庐,假使他能得女公子为他的内助,那岂不是天作之合吗?”唐代以前的“洞房”一词又是什么意思呢?
唐以前“洞房”与新婚无关。“洞房”在唐代以前并不是指新婚夫妇的卧房,它是指宫廷中豪华而又幽深的居室。《楚辞·招魂》:“姱容修态,絙洞房些。” 司马相如《长门赋》:“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北周时庾信的《三和咏舞》中虽然让“洞房”与“花烛”携手了,“洞房花烛明,燕馀双舞轻”。但这里的“洞房”依然不是描写新婚之夜的。由于唐代的文人骚客多用“洞房”一词来指代男欢女爱的场所,时间久了,人们便把“洞房”一词专门指代新婚用的卧房了。刘禹锡《苦雨行》:“洞房有明烛,无乃酣且歌。”顾况《宜城放琴客歌》:“新妍笼裙云母光,朱弦绿水喧洞房。”《古今小说·金玉奴棒打薄情郎》:“双双拜了天地,又拜了丈人、丈母,然后交拜礼毕,送归洞房做花烛筵席。”洪深《少奶奶的扇子》第二幕:“二十年以前,男女总要在入洞房以后,才说到爱情。”还有宋人洪迈在《容斋随笔》:“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等等,这里的“洞房”都是新婚夫妇的新房之意。(来源:广州日报)
71.“卖关子”
关子是宋代的票据,最初是在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因婺州屯兵的需要,出于筹措军费的目的而印造的。商人以现钱在婺州换取关子,然后到设在临安的榷货务兑换铜钱或者盐引、等,类似于现在付款后取货的贸易凭证,还不能算是一种货币。用钱换了关子后,不能马上兑换成现钱,存在一定的悬念,因此卖关子就是从这里引申出来的。(摘编自《万事由来随手查》)
72.“朋”和“友”是两个不同的词
在古代“朋”和“友”是两个词。“朋”在古代是一个货币单位,相当于现在的元角分,通常是五贝为一朋。《诗经》中就有:“即见君子,锡我百朋。”而“友”在甲骨文中就是把两只右手合在一起,表示两个人握手的意思。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个原本不相干的词联合了起来,如《论语 》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里的“朋友”和今天意思一样。(摘编自《文史博览》)
73.“工资”叫薪水来历
薪水本指打柴汲水。东汉以前,一般俸禄都发放实物(粮食、布帛),唐以后一直到明清,主要以货币形式为俸禄发给朝廷官员。而在魏晋六朝时,“薪水”一词逐渐发展成日常开支费用的意思。据《南史·陶潜传》记载:陶潜送给他儿子一个仆人,并写信说:“你每日生活开支费用,自己难以供给自己,现在派一个仆人来帮助你打柴汲水。他也是人家的儿子,要好好待他。”现代一般人按月支取的工资近乎古代的“月俸”、“月费”,因此,人们常把工资称为“薪水”。(摘编自《万事由来大全》)
74.“耳环”最初用来防妇人幽会
女人佩戴的耳环,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最初叫“珰”,东汉刘熙《释名》说:“穿耳施珠曰'珰’。兴于蛮夷,盛于华夏。”史料记载说,当初,妇人大多不守妇道,有时竟趁着丈夫熟睡逃出去和情人幽会。做丈夫的便在她的耳根穿凿一个洞,扣上两个金属圆环。这样,女人稍微一动,耳环发出声音,只得打消幽会的念头。另一种说法是,起初,女子没有贞操观念,只要有陌生男人路过,女人便迎上前去,主动搭讪,请陌生男人留宿。次日清晨,男人离开时按惯例应送一只耳环给女子,作为留念和酬谢。女人耳朵上的耳环越多,越是显出女人的魅力。(摘编自《羊城晚报》)
75.“风骚”
“风骚”这个词在今天的日常用语中绝对不是个好词,它差不多等同于“放荡”和“轻浮”。特别是用它来形容女性的时候,这简直是对被形容对象的重大侮辱。风骚的这一惯常用法,在文化程度较低的人群中尤其突出。然而,风骚的本义却与放荡、轻浮一点也不沾边儿。它最初的意思是《诗经》与《楚辞》的并称。因 为《诗经》中有“国风”,而《楚辞》中最著名的篇章是《离骚》,“国风”与《离骚》是《诗经》和《楚辞》的精华,所以古人取国风的“风”,与《离骚》的“骚”合成一个词“风骚”,用以指代文学素养或文采。在古代,用风骚形象人,是指被形容者才华丰赡,不同凡响。比如,北宋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载:“沙门贯休,钟离人也,风骚之外,精于笔札。”这句话中的“风骚”,即是文采的意思。毛泽东词《沁园春·雪》云:“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注意,毛泽东将“文采”与“风骚”对举,可见其意思是基本对等的。后来,“风骚”一词又发展出容貌俏丽的意思,比如《红楼梦》第三回说:“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再后来,风骚便演变成今天人们最为熟知的“轻浮放荡”之义。虽然,在有中国古代文史方面修养的人那里,都知道风骚在古代并不是坏词,但约定俗成的力量实在强大,因此,既然大多数人已经习惯于它的贬义用法,也就没有人再愿意拿它来赞美别人的惊才绝艳和风姿绰约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与“风骚”命运相似的还有“风流”一词。(新京报:高建军)
76.“烧饭”
据史书记载,辽、金、元时、契丹、女真、蒙古等族,都有一种重要的礼俗——“烧饭”。清初,满族刚入关时,也保留了这一习俗。然而,“烧饭”之俗的具体内容究竟如何,有关史书的记载并不一致,所以后人对其理解也不尽相同。
据李杰《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契丹主死后,须设置大穹庐,然后用金铸成契丹主之缘像,并将金像放入穹庐中,每至节辰、忌日及初一、十五,则在穹庐前举行祭祀仪式。祭时,筑起一座一丈多高的台,台上放一大盆,盆内撒以酒食,用火焚烧,俗称“烧饭”。《辽史·礼志一》也有类似记载,但称为“爇节”。字文懋昭《大金国志》又记载,女真族人死,“其祀祭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叶子奇《草木子》也载:“元朝人死,致祭日烧饭。”不少人依据上述记载,认为所谓“烧饭”是一种祭奠死者的祭礼,所烧物品是酒食。但也有人认为,“烧饭”不仅用于祭奠死者,还用于祭祖和祭天。其依据是《元史·祭祀》有这样一段记载:“每岁,九月内及十二月十六日以后,于烧饭院中,用马一,学三,马湩,酒醒,红织金币及里绢各三匹,命蒙古达官一员,偕蒙古巫觋 ,掘地为坎以燎肉,仍以酒醴、马湩杂烧之。巫觋以国语呼累朝御名而祭焉。”既然是呼唤历朝先帝之名而祭,当然是一种祭祖的仪式。对焚烧的物品,也有不同的看法。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记载,女真人死后,“死者埋之而无棺椁,贵者生焚所宠奴婢、所乘鞍马以殉之,所有祭祀饮食之物尽焚之,谓之烧饭”。有人认为“殉”与“祭”并无绝对差别,由此断定,女真贵族在举行“烧饭”祭祀时,不仅焚烧酒食,也焚烧活人和马匹等。近年还有人认为,所谓“烧饭”。其实就是火葬。此外,又有人推断,这一习俗实际上并不始于辽、金,早在魏晋时,北方的少数民族就有此类焚烧物品祭奠死者的习俗。王沈《魏书》记载,乌桓人葬死者时,以歌舞相送,并取一只肥狗及死者所乘马匹、生前衣服等,一并焚烧送之。这一习俗流传到辽、金时,才被汉译为“烧饭”和“爇节”。
77.“书记”溯源
书记原单指用以记事的书写文字。曹丕《与吴质书》中有“元瑜(即阮瑀)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之句,这是曹丕对“建安七子”之一的阮瑀的文采的赞扬。其中的“书记”是指章、表、书、疏等类的文体。到了南北胡,书记才成为专称,南朝粱任彦升《齐景陵文宣王行状》:“ 谋出股肱,任切书记。”
在《文选注》中,吕向注:“书记,谓文字之士也。”到了唐代,元帅府和节度使的属官,又有“掌书记”,主管撰写文字,也可称为“书记 ”。如杜甫《送高十五书记》诗,诗题下鲍注云:“高书记适也。……哥舒翰表为左骁卫兵曹参军,掌书记。”可见高适的职务是左骁卫兵曹参军,以其掌书记,故杜甫称他“高十五书记”。现代以党、团各级组织中主要负责人为书记。(来源:万事由来)
78.“家长制”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国家,小生产的宗法家长制为统治,源远流长,根深蒂固,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明代吕居仁把“齐家治国”运用到家长对待家庭成员的态度上,与在官场中对待上下左右的方法一一对号,用当家长的办法当官长。这样一来,家庭不啻为当官的“试验田”和“培训班”了。
用当家长的办法当官为政,由家无二长到国无二主,由事亲到事长君,这是适应封建宗法制社会基础和“三纲五常”理论的统治手段。在封建社会,可以把所有的上下级关系都纳入父子关系之中,君臣如父子,皇帝“以天下为家”,俨然是全国的“大家长”。因此,下级对上级要象儿子服侍老子一样,上级对下级则如同家长对待妻儿老小,有权任意责罚打骂。所谓“父母之命不可违”,家长训斥儿子,“不论是非,但当俯首默受,毋当分理”。完全适用于官场。
由于家长制的表现,有的领导以长辈自居,象对待家庭成员那样,颐指气使,大权独揽,乾纲独断。动辄要“家长”威风,以“一家之长 ”的姿态凌驾于集体领导和组织之上,把上下级关系变成人身依附关系。
今天要使经济体制改革顺利发展,必须清除封建主义的思想残余,清除“齐家治国”论在政治领域中的余毒,则是保证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条件。(来源:万事由来)
79.“炎黄子孙”的来历
广播、报纸中常出现“炎黄子孙”的字眼,这个词是怎样来的呢?原来“炎”和“黄”是中国古代传说中著名的两个部落的首领。这两个部落大约在距今五千年以前,曾经居住在黄河、长江流域一带。炎帝姓姜、黄帝姓姬。传说他俩还是亲属,有人也把中华民族称为“黄帝子孙”。那时候,有一个名叫蚩尤的部落首领,非常凶猛。他打败了炎帝所统辖的部族,并经常侵扰其他部落,搞得中原不得安宁。黄帝愤于蚩尤的蛮横无道,率兵与之决战,双方在涿鹿(即今河北省的涿鹿、怀来一带)进行激烈的搏斗。最后,黄帝得到各个部落的拥护,成为中原地区的部落联盟首领。他率领部属从事农业耕作,努力生产,奖励发明创造。炎帝也积极教人耕作、采药,故又称为神农氏。传说中也有“神农尝百草”的故事。在炎、黄两帝的努力下,天下兴盛。他俩的功绩得到后人的赞颂,人们把他俩视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看作是中国文明开创者的化身,而把自己称为“炎黄子孙”。 (来源:万事由来)
80.“大排档”一词的由来
“排档”是个来自广东的词汇,指敞开式的简易大众就餐场所。然而,这种叫法很可能是一种古代腐败的遗迹。根据发现的南宋宫廷菜单考证,皇宫里连肉也不是每天都有的。有时,宫廷侍官们就自己掏腰包,请皇帝、贵族、大臣吃饭。一下子竟形成风气,由于是轮流请客,排队当值,称为“排当”。
刚开始当然是自己掏腰包或找地方报销,到宋理宗的时候,开始拿到中央和各级财政的金库报销了。当时广东经略使陈宗礼调任枢密院签事,就是从军区指挥官调到统帅部当高级助理,看到这种“腐败”现象,十分不满。他说,下级请上级吃饭,无非两个目的,一是在报销时捞点油水吃差额,一是拉拢关系,所以应该禁止“排当”这种现象。但是报告递上去,没有什么结果。吃喝的人看没事,自然吃得更来劲啦,而且也开始不限于吃喝这种低层次的消费。后来,“排当”被引进到民间,成为简易、廉价、大众消费的形式。由于经常设在街边,摆有大量桌椅,同时广东人常称摊位为“档”或“档口”,也进而转变为“排档”了。(来源:海南新闻网)
81.“使节”之称的来历
“使”字,有派遣、奉命的意思。我国古时的使臣办涉外事务,要持以“符节”作为国君代表的信物。据《周礼·地宫·掌节》哉:“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
“节”汉时用竹制成,柄长八尺,节上缀牦牛尾饰物,故称“节旌”。公元前一百年,汉武帝派遣中郎将苏武,“使持节”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返藩邦,到匈奴后,该国变卦,将苏武囚禁并软硬兼施劝降。苏武热爱国家,死不叛汉,表现了崇高的气节和操守。当年苏武所持的“节”,是皇帝亲授,表示持有者是皇帝的正宗代表,对使臣来说,他所持的节又是皇帝和国家的象征,人在节在,这是他在异国十九年,“汉节”不离手的精神支柱。正因为古时的使臣持节作为国家代表的信物,因此历代都把“使”与“节”联称,就是近代持“国书”赴任的全权大使、特使,也被世人称为外交使节。(来源:万事由来)
82.“秘书”溯源
秘书是古代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的官,汉代以来有秘书监、秘书郎,三国魏有秘书令、秘书丞,可见“秘书”之名早于“书记”。但秘书并非官名,必须在秘书下缀上“令、监、丞、郎”等字样才是完整的官名。此外尚有“秘书省”,这是南朝梁始设的官署,是行政机关,虽有 “秘书”之名,与秘书无涉。明清不设此官署,也没有“秘书”的职称,明代陈继儒虽有《许秘书园记》一文为长(常)州许自昌作,但许自昌仅是一位喜藏书、刻书的士绅,称之为“秘书”想是对他的美称。清代各衙署设文案,一般称“师爷”不称“秘书”。民国时,大多数的行政机关都设秘书,恽宝惠先生(巳故)就曾任冯国璋的秘书长,可见秘书在我国官制史上还很年轻。现在,党、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一般都设有不同级别的秘书。(来源:万事由来)
83.“染指”
人们用“染指”指分取不应该得到的利益,也指插手某件事情。典出《左传·宣公四年》。
春秋时期,有一天,公子宋和子家去见郑灵公。将进宫门公子宋忽然停住脚步,抬起右手,笑眯眯地对子家说:“你看!
子家莫名其妙地看着公子宋的手,只见他的食指一动一动的,不禁摇了摇头,也伸出自己的右手,却了动食指,说:“这谁不会!”公子宋哈哈大笑,说:“你以为是我让食指抖动的吗?
不!这是它自己在动。不信你再仔细看看!”子家认真地观察了一会儿,再动了动自己的食指。果然,公子宋的食指的抖动与自己食指抖动的状态不一样。公子宋得意地晃着脑袋说:“看样子,今天有好吃的在等我们哪!以往每当我这食指动起来以后,总能尝到新奇的美味!子家将信将疑。两人进宫,发现厨子正在把一只已经煮熟了的甲鱼切成块儿。这只甲鱼特别大,是一个楚国人进献给郑灵公的。郑灵公见这只甲鱼很大,可以分给好多人吃,决定把它分赐给大夫们尝尝、子家忍不住朝公子宋翘了翘大拇指。公子宋笑着晃起了脑袋。郑灵公见这两人这么没规矩,不禁皱了皱眉头,问:“你们在笑什么?”子家就把刚才宫门外的情况讲了一遍,郑灵公听了,含含糊糊地说了句:“喔,真有这么灵验?”便不再说什么。
过了一会儿,大夫们到齐了。那只已经切成块儿的大甲鱼入在鼎(当时用来煮食物的青铜炊具)内由厨子装进盆子,先给郑灵公,然后给各位大夫。郑灵公先尝了一口,称赞道:“味道不错!”示意大家一起吃。大家便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但是,公子宋却呆呆地坐着。原来,他面前的桌案上什么也没有。显然,这是郑灵公安排好的。公子宋窘迫不堪,脸上红一阵,白一阵。他看着郑灵公,郑灵公正吃得很香,一边和大夫们说笑,似乎根本没有注意到他。他又看看子家,见子家也吃得起劲,一边还朝他扮鬼脸。公子宋再也忍不住了,忽地站起来,走到大鼎面前,伸出指头往里蘸了一下,尝了尝味道,然后,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摘自《熟语溯源》)
84.雌黄曾是“涂改液”?
雌黄是种黄色矿物,可轻易研磨开。古时人们写字用黄纸,如果写错了,用雌黄涂一涂就可重写。 “信口雌黄”源于《恶书·王衍传》。王衍是东晋有名的清谈家,爱约人在一起闲聊,侃侃而谈时经常漏洞百出,但即便别人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随口更改。于是人们都说他“口中雌黄”。后人就将不顾事实地乱说称为“信口雌黄”了。(摘编自《福州日报》)
85.“三更半夜”源自哪两个人?
“三更半夜”一词源于宋太宗时的两个名人:陈象舆和董俨。《宋史·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这是说,陈、胡、董、梁等人常聚在赵昌言的家里谈至深夜,人们戏称陈象舆为“陈三更”、董俨为“董半夜”。这就是“三更半夜”一词的来历。(来源:快乐老人报 文/刘绍义)
86.“不倒翁”的始祖是谁?
韩非子在《和氏》中记载,春秋时,楚人卞和得到一块玉璞,献给楚厉王。厉王认为是块石头,下令砍掉卞和的左脚。楚武王即位,卞和又献玉璞。武王也认为卞和骗他,下令砍掉卞和的右脚。及至楚文王即位,知道原委后命玉匠将玉璞剖开,果然石去玉现。楚文王称赞说:“卞和真是个扳不倒之翁也。”此后人们便 用“不倒翁”喻指那些不屈不挠的人。(摘编自《郑州日报》)
87.“绰绰有余”原指随心所欲
“绰绰有余”典出《孟子·公孙丑下》: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战国时期,齐国大夫坻蛙辞去灵丘县令到国都担任谏官,好几个月都未向齐王劝谏过。孟子说:“看来你不适合做这样的官。”坻蛙很不好受,于是辞职。有人议论说:“孟子倒是屡次进谏,可齐王都不采纳,他却不走,他对坻蛙说那些话是嫉妒吗?”孟子满不在乎地说:“我无官无职,又无进言的职责,我的进退不是随心所欲吗?”(摘编自《知识窗》)
88.“三性”
所谓三性,从宗教伦理的立场,一切法可分为善、恶、无记等三类:对于现世、来世和自他都是顺益的,如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的一切善根是为善性。对于现世来世和自他都是违损的,如贪等恶心所起的一切恶业是为恶性。非善非恶为中庸之法,是益是损不能预测是为无记性。
89.“三牲”
“三牲”的本义三牲:飞禽类、走兽类、鳞甲类。其中飞禽类以凤凰为主,走兽类以麒麟为主,鳞甲类以龙为主。当然,祭祀时绝对不可能找到这三样了,只好退而求次。“三牲”最早就是指三个不同的活牲畜,并没有特指“哪三个”。古代的牲畜都有应用等级,两两不同,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组合祭祀、大型组合宴会中的“三个不同等级使用的牲畜”,“一神”或者“一人”肯定只占一个等级,不可能“一神”或“一人”纵跨多个等级,因此,古代“一神对应一畜”“一人对应一畜”,三牲,就意味着“三个等级”或者“泛指多个等级”的组合,准备“多种活的牲畜”。最早的三牲,对马、牛、羊的具体要求是:第一等马:駠驹,即:二岁的黑鬃黑尾红马;第二等牛:黄牛,即:三岁的土黄色公黄牛;第三等羊:羝羊,即:三岁的黑色公绵羊,是汉朝记录的,先秦东周时期祭祀五方上帝之一的白帝的礼节,记载于《史记》(司马迁)和《汉书》(班固)。在道家文化中,“三牲”以麞、鹿、麂为玉署三牲。当代民间泛指“三牲”有大小之分,大三牲指羊、猪和牛;小三牲指鸡、鸭和兔(一说大三牲指猪、牛、羊,小三牲指鸡、鸭、鱼)。后来也称鸡、鱼、猪为三牲。
90.“百花齐放”原是讽刺武则天
“百花齐放”这个成语源于神话故事《镜花缘》。女皇武则天有一天心血来潮,要显示一下她的皇权威力,便在寒冬腊月给百花下了一道圣旨:“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催。”百花畏于皇权,并受到三令五申的威胁,不得已违背自己的开花时令,制造了一个虚假的百花齐放的盛况。这则故事本身是对皇权的一种讽刺,后来人们却渐渐用“百花齐放”来表达繁荣之意。(摘编自《知识窗》)
91.“人浮于事”本来是廉洁行为
“人浮于事”这个成语的演变很有意思,今天的意思是机构重叠,人员过多,或者人多事少,人人都像浮在事情的表面一样,真正干事的人反而很少。因此,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不过在古代,“人浮于事”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
此语出自《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辞贵不辞贱,辞富不辞贫,则乱益亡。故君子与其使食浮于人也,宁使人浮于食。’”这段话是孔子说的,“食”指俸禄,古代的俸禄以粮食计算,故称“食”。“浮”不是浮起来,而是超过。这段话的意思是:如果人人都像真正的君子一样,宁愿推辞掉富贵,安贫乐道,那么天下就不会出什么乱子了。如果所得的俸禄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和奉献,那就类似于贪污,为君子所不齿;只有自己的能力和奉献超出了该得的俸禄,才能称得上廉洁。因此,君子宁肯少拿工资,使“人浮于食”,也不愿意“食浮于人”。
由此可知,“人浮于事”最早应该写作“人浮于食”,是指个人的能力和所作的贡献超出了该得的俸禄。只有“人浮于食”,才能称作君子的风范,所以说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褒义词。大约到了清代,人们已经不理解这个词最初的含义了,加上古代“食”和“事”同音,于是望文生义地改成了“人浮于事”,人好像浮在事情的表面一样,这个词从此就变成了一个贬义词,真是令人浩叹!(摘编自:三晋都市报)
92.“中坚力量”的由来
典出《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光武乃与敢死者三千人,从城西水上冲其中坚。” 李贤注:“凡军事,中军将最尊,居中以坚锐自辅,故曰中坚也。”古代有三军,称中军﹑左军﹑右军。由于军队主帅一般位于中军,所以中军的力量最强大,最坚锐,故称中坚,后引申为集体中最有力的并起较大作用的成分。(摘编自《中国人最易误解的文史常识》)
“垂青”《现代汉语规范词典》释为“用黑眼珠看,表示重视或喜爱”。据《晋书·阮籍传》所载,阮籍狂放不羁,他能作青眼(黑眼珠)和白眼,两种眼神各有所用。对情投意合的人,他就青眼相看,对那些“礼俗之士”,便以白眼对待。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用“青眼”和“白眼”分别表示重视和鄙薄。“青眼”,即眼珠在中间,正视。后人用“青眼”、“眼青”等表示对人的尊重和喜爱,而“垂”是正视的意思。正眼看人,表示对人尊重或喜爱。(摘编自《旧闻新知》)
94.“独眼龙”
“独眼龙”一词源于五代时期后唐先祖李克用,李克用乃射箭名手。唐僖宗曾命画师潜入大漠中窥探李克用的形貌,因其平素在张弓搭箭时总是紧闭左眼,被误传为一目失明,僖宗在观看其射箭的图像后不禁赞叹道:“此真猛将独眼龙也!”另有说法: 梁元帝萧绎先做湘东王,后做皇帝。皇帝者,龙也;他只有一只眼睛,因此,又被人称为“独眼龙”。“湘东一目”与“独眼龙”两词被喜好围棋者借来,凡眼形不全之大棋,便被称为“独眼龙”。(摘编自《万事由来大全》)
“监狱”起初并不叫监狱。夏朝时期监狱叫“夏宫”,商朝时期监狱称之为“圉”,周朝时期监狱名为“圜土”,秦朝时期监狱称之为“囹圄”,直到汉朝监狱才开始叫“狱”。秦朝时,不仅京城有狱,地方也开始设狱。汉朝时期,监狱更是名称繁多。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又开始掘地为狱,发明了“地牢”。唐朝时,各州县都有了监狱。宋朝各州都设置了类似周朝“圜土”的监狱,白天犯人出去劳役,晚上入狱休息。到明朝以后,又称监狱为“监”。再后来,才将“监”和“狱”合并为一体,统一称为监狱。(摘编自《万事由来大全》)
96.“帽子戏法”
在足球比赛中,我们经常听到“帽子戏法”一词,这是什么意思?这种说法最早起源于19世纪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当时在板球比赛中,一名投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很难的,如果出现这种情况,这名投手往往被授予一顶帽子以示荣誉。因此,“帽子戏法”本意是指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被奖励一顶帽子。后来,“帽子戏法”被广泛应用于足球比赛中。指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3次将球踢进对方球门,但不包括在决定比赛胜负的点球大战中的进球。(摘编自《万事由来大全》)
97.“打草惊蛇”警戒贪官
唐朝时当涂县令王鲁经常掠夺钱物,他手下那些官吏也变着法子搜刮民财。一次适逢朝廷派员下来巡察,老百姓联名写了状子,控告县衙主簿营私舞弊。状子首先递到王鲁手上。他一看,上面列举的罪行和自己的违法行为几乎一模一样。他在状子上写下:“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意思是你控告主簿,虽然像是打地上的草,但我就像躲在草里的蛇被吓了一大跳!
后来人们引申出“打草惊蛇”来比喻给予甲惩罚,乙也受到警戒。现在人们多用它比喻不必要的举动导致对方察觉到自己秘密的意图。(摘编自《知识窗》)
98.“含沙射影”原是种病
含沙射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个成语,来源于古人对一种疾病的认识。据《竹书纪年》记载:“周惠王二年,王子颓乱,王出居郑,郑人入王府多取玉,玉化为蜮射人。”《搜神记》则明确记载:“其名曰蜮, 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则身体筋急、头痛、发热,剧者至死。”这里说的都是含沙射影的事,有一种叫做蜮的动物,常藏在水中,当有人经过时,用嘴含取沙子射向人在水中的影像,凡是影子被射中的人,都会发病甚至死亡。
古人很早就发现这种病,由于找不到发病原因,所以将其与狐、蜮这样的动物联系起来,想象出含沙射影的发病机理,如此曲径通幽便产生了含沙射影的成语。(摘编自《北京青年报》)
99.“东山再起”源于哪个东山
据《晋书》记载,东晋时贤人谢安坚决辞官,隐居到浙江会稽的东山。41岁时,谢安又到南京城东一个土山上造了一座别墅,把此山也称东山。公元383年,前秦苻坚带百万大军进攻东晋,东晋统率谢玄向谢安请教良策。在谢安的指挥下,东晋军民以少胜多,赢了这场“淝水之战”,之后谢官至东晋宰相。
后人用“东山再起”比喻失势者再次雄起。但关于东山,学术界一直存在“浙江东山源”和“南京东山源”的争论。(摘编自《金陵晚报》)
100. “中医”的“中”不是中国
“中医”的“中”并不是中国之义,而是中和。
“中医”一词在西汉就已出现,那时西医还没形成气候,更别说传入中国,所以中医并不是对应西医出现的。“中药”一词出现则与西医传入有很大关系。西医传入中国前,我国所有医学典籍中都没“中药”一说,直到20世纪20年代出现中西药并存的局面,人们才将“本草”称为“中药”。 (山东烟台刘友铸荐自《南湖晚报》)
12:10:52 20:14:06 22:03:34 18:28:20 23:06:10 22:46:37 18:17:30 03:53:44 02:48:52 22:41:56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常见俗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