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皮蟹爪纹芝麻花

热门家居生活问答
热门关键词热门搜索:
&&& & 正文
史上最全水盂图鉴
  水盂是历史悠久的汉族传统工艺品。属于文房第五宝,古时用以给砚池添水。沿用在茶席上,用于盛接泡茶过程中的弃置茶汤、茶渣。近几年,很多茶友用来盛放喝过茶的茶杯,这是一种新的用法。这里主要针对茶席上的水盂做一个分类图鉴。
  水盂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
  水盂按材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原矿紫泥外用段泥装饰。
  陶土水盂是用黏土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
  瓷水盂是最常见的水盂,其易清洗的特点受大众所喜爱。
  寿山石镂雕工艺,雕花卉图纹,交织缠绕,雕工流畅自然,娴熟到位。
  绿松石属优质玉材,中国清代称之为天国宝石,视为吉祥幸福的圣物。古人称其为碧甸子、青琅秆等。欧洲人称其为土耳其玉或突厥玉。绿松石是国内外公认的十二月生辰石,代表胜利与成功,有“成功之石”的美誉。
  由于金属容易生锈,铜制水盂的观赏性要大于实用性。
  水晶是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水晶文化历史悠久,古人曾赋予它一串极富美感的雅称:水玉、水精、水碧、石英等。以此制成水盂,有镇宅、辟邪、挡煞,净化全身,去除病气,趋吉开运的美好愿望。
  玳瑁是一种海龟科的海洋动物。这里指其背部的甲片。表面呈暗褐色的半透明体。并有暗褐色与乳黄色的花纹,平滑而有光泽;内面密布白色的条纹或斑点,并有纵横交错的沟纹。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气无。有药用价值。但站在保护野生动物的角度上,小编极力倡议尽量避免流通动物角制品。
  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以此材质制成的水盂晶莹剔透,手感滑润。水盂外部圆雕花卉、缠枝图案,刻画细致,巧妙无比。
  玻璃水盂透明厚重,做工规整。观赏实用俱佳。
  老酸枝水洗,包浆有老气,木质纹理,密度和光泽,雕刻寿桃水洗,大气流畅。
  天然贝壳制成,精妙巧饰,生趣盎然,生动可玩,收藏亦可。
  水盂按釉色图案可分为以下几类:
  青花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钴料烧成后呈蓝色,具有着色力强、发色鲜艳、烧成率高、呈色稳定的特点。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
  缠枝纹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纹饰之一。作为瓷器上最常见的纹样。盛行于元代以后。明代或称为“转枝”,以植物的枝杆或蔓藤作骨架,向上下、左右延伸,形成波线式的二方连续或四方连续,循环往复,变化无穷。缠枝莲、缠枝牡丹、缠枝草蔓均属此类。因其结构连绵不断,故又具“生生不息”之意,寓意吉庆。
  景泰蓝,中国的著名特种瓷器工艺品之一,春秋时已有此技术,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瓷器工艺技术制作达到了最巅峰,用这种技术制作的瓷器最为精美而著名,故后人称这种瓷器为景泰蓝。
  掐丝珐琅,其制作一般在金、铜胎上以金丝或铜丝掐出图案,填上各种颜色的珐琅之后经焙烧、研磨、镀金等多道工序而成。
  粉彩瓷是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烧好的胎釉上施含砷物的粉底,涂上颜料后用笔洗开,由于砷的乳蚀作用颜色产生粉化效果。粉彩瓷装饰画法上的洗染,吸取了各姐妹艺术中的营养,采取了点染与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绘的对象,无论人物,山水,花卉,鸟虫都显得质感强,明暗清晰,层次分明。
  绿彩描金属于色地描金瓷,也就是釉上加彩,是陶瓷的装饰技法之一。它是用各种彩料在已经烧成的瓷器釉面上绘制各种纹饰后二次入窑,低温固化彩料而成。釉上彩绘瓷历史久远。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纯色釉或一道釉。由于瓷釉内含不同化学成分,瓷器烧成后就呈现出不同的单一色泽,如青釉、红釉、黄釉、黑釉、绿釉、蓝釉和白釉等。单色釉瓷器虽然颜色单一,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是对“美到极致是自然”这一境界的经典诠释。
  炉钧釉创于清雍正年间,盛行于雍正,乾隆二朝,因低温炉内烧成仿宋钧釉而得知其名。有“素炉均釉”与“浑炉均釉”两种。图为素炉均釉。素炉均釉面呈蓝绿相间的麻点纹,在素坯上底喷翡翠(以氧化铜着色的粉彩颜料),面喷广翠(以氧化钴着色的粉彩颜料)。结晶在器物釉面上形成长短不一的垂流条纹,有的弯曲,有的垂直,还有的似山岚云气与斑点交混在一起,布满器身。如同五彩缤纷的孔雀尾羽一样,整齐美丽。
  工艺精湛,造型秀美,釉面蕴润,高雅素净的丰韵而独具风采。汝瓷造型古朴大方,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之美妙,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磬,明亮而不刺目。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
  钧瓷两次烧成,第一次素烧,出窑后施釉彩,二次再烧。钧瓷的釉色为一绝,千变万化,红、蓝、青、白、紫交相融汇,灿若云霞,宋代诗人曾以夕阳紫翠忽成岚的诗句赞美之。这是因为烧制过程中,配料掺入铜的气化物造成的艺术效果,此为中国制瓷史上的一大发明,称为窑变。
  哥窑的主要特征是釉面有大大小小不规则的开裂纹片,俗称开片或文武片。哥窑瓷胎体有厚有薄,釉色主要有粉青、月白、米黄数种,釉面光泽如肤之微汗,是为上品。
  照形古朴,经典的青瓷,冰裂纹开片,有玻璃质感,口部卷草纹、底火石红明显。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
  水盂按器型可分为以下几类:
  【Tips】清理水盂时,倒水时尽量轻、慢、以免废水溅落到茶桌上,并且要做到及时清理废水;
  在根据个人审美爱好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开口较大的水,以便处理茶渣、拿取杯子和清洗。
来源:一茶&&编辑: 黄少波宝丰概况您当前的位置:>
宝丰文明网
  观音文化
  香山寺位于宝丰县东十公里,中岳嵩山之南约百公里,巴山山脉香山峰顶,全称香山普门禅寺。是现在已知的中国早期佛寺之一,始建于公元181年东汉光和四年,是汉化佛教最早的观音道场之一。被尊为观音祖庭、观音圣地。史料称,宋代祖《隆兴佛教编年通论》载:“今震旦境内,唯香山最殊胜。山在嵩山之南二百里,今汝州香山是也。”宋代金盈之《新编醉翁读录》明确记载:“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证道香山。”明成化《河南通志》载:“香山,在宝丰县东二十里,其东峰名大龙山,西峰名小龙山,相传为观音证道之所。”当代著名高僧、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在研究了宋蔡京书丹的《香山大悲菩萨传》后,认定宝丰香山寺为“观音祖庭”,并亲笔题写“大香山”、“观音祖庭”,进一步确立了香山寺在佛教界的独特地位。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确认香山是“观音圣地”,东土“第一香山”、“观音祖庭”。正如清代王松涛诗云:“香山名胜地,驻马正斜辉。塔影迷岗气,钟声入翠微。”千年大香山,名不虚传。
  香山观音大士塔为八角九层楼阁式砖石塔,高33米,据考证其前身是东汉末期与寺同时建立的四方形木构楼阁式塔。唐时寺塔并存,后世毁损。今塔为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敕建。在观音大士塔下的券洞内,立着一通千年古碑,这就是被誉为“三绝碑”的《香山大悲菩萨传碑》 。它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它有力地确立和奠定了宝丰山香山寺作为观音“根”文化性质的历史地位。就版本来说,是当世有关观音身世的源头之本,一切关于观音的历史研究都无法绕开它的存在。
  该碑是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所立,由唐代高僧道宣口授(其弟子义常记述),汝州知州蒋之奇润色,北宋重臣被后世誉为宋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书丹,立于观音大士塔下券洞内。 碑文依据道宣天人对话,阐述妙庄王之女妙善铁心向佛,苦心励志,舍身救父,最终涅盘道化千手观音的宿世因缘。
  该碑所叙观音证道于香山这一佛缘史实确立了宝丰香山寺作为汉化观音原生地在佛教史上的地位。该碑也是唐代以来广为流传的妙善观音证道于香山的范本和根据,是关于观音证道原生地最权威文本。
  宝丰香山寺是中原重要的文化遗产。香山周围关于妙善公主白雀寺出家、香山修行、舍身救父、成道的故事代代相传,家喻户晓。关于香山、龙山的传说,宝丰境域是龙的故乡,龙山山神救护妙善公主出家至香山修行;关于白雀寺的传说,有祥瑞之鸟白雀落于寺内古槐而得名,楚庄王三公主妙善出家修行的地方;香山观音文化以“慈孝”为核心,宝丰境内自古就有观音崇拜的传统,观音文化群众基础牢固。有“家家有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香山寺庙会香火经久盛旺,特别是农历二月庙会,源自宋代,因纪念观音农历二月十九的诞辰日而起,九百多年来绵延不断,形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宝丰境内,观音信众甚多,广泛宣传慈孝理念,践行慈悲精神,倡导和谐思想。
  具有着“宝丰香山、观音祖庭”之称的香山普门禅寺,则为香山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建设赋予了灵魂。近几年香山寺风景名胜区的建设,以其所承载的观音祖庭为特色,兼具宗教、游览观光、休闲娱乐、佛教音乐、武术研习、佛学教育、特色餐饮、园林艺术、国学文化保护传承等功能为一体的人文、风景游览胜地为定位,融合“综合服务区、香山寺院区、塔林区、大龙山游览区、小龙山游览区、观音文化苑区、小龙山红石寨遗址区”七大功能区。将与嵩山少林寺、洛阳白马寺、开封相国寺等佛教资源形式互补,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和佛教资源联动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2013年5月宝丰香山寺观音大士塔及碑刻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曲艺文化
  马街书会历史久远。据马街村广严寺和火神庙碑刻记载及考证,书会起源于元代延祐年间(公元一三一六年前后),距今已有七百年的历史。关于书会的起源,正史无载,民间有十余种传说,如《庙会说》、《悼师说》、《哥德说》、《会艺说》、《皇恩说》等10种说法,其中以《悼师说》最为盛行。马街村一带民风淳朴,热情好客,待艺人如亲人,对前来赶会的艺人管吃管住,分文不取,因此艺人赶会乐此不彼,这也是书会形成的重要原因。
  历史记载马街书会的鼎盛时期是清同治二年。时任“会首”的司士选,为了弄清赶会艺人的数目,让说书艺人到火神庙里进香钱。香案前放一大斗,规定不能不进,也不能多进,每人只投一枚铜钱,结果有二千七百枚。也就是说,那年到会艺人有二千七百人。那时赶会的艺人不仅有说书的,还有其它民间艺人,如跑马、杂技、踢毽、风筝、提偶、玩猴、玩老虎的等等。
  清末民初,连年战乱,水旱频仍,书会曾一度萧条,但从未间断。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年兴旺起来。“文革”期间,书会曾被诋为“四旧”,予以取缔,但艺人驱之不散,仍坚持在这一带游转说书,马街村民暗中留他们食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给这个古老的传统书会带来了新的生机,每年到会艺人不下七百摊二千余人,规模越来越大,影响愈来愈深远。从一九八零年起,马街书会每年都要评出书状元,至今不断。
  马街书会曲种繁多,书目浩翰,堪称“书山曲海”。据统计,历年来在马街书会演出的曲艺种类有河南坠子、三弦书、大调曲子、大鼓书、凤阳花鼓、湖北渔鼓四川清音、西河大鼓、京韵大鼓、单弦、陕西快板、陕北说书、山东琴书、徐州琴书、快板书、相声、评词、评书、道情、山东柳琴、河洛大鼓、鼓儿词等四十余种,曲(书)目有上千个之多。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每年都有大批的党政和文化界领导、曲艺界名流到书会调研考察,全国各大新闻媒体也广泛予以关注。尤其是近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原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河南省政协主席王全书。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副省长孔玉芳等中央、省、市领导曾亲临宝丰和书会现场调研宝丰文化。曲艺界前辈陶钝、骆玉笙、罗扬等,中国曲协领导刘兰芳、姜昆、董耀鹏、黄启钧等和一大批著名艺术家多次到书会现场指导和助兴演出。
  1996年被列为“中国十大民俗之一”;2004年8月,马街书会被公布为河南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之一;2006年4月,马街书会民俗园被确定为河南省2006年重点实施完成的十大文化产业项目之一。2006年5月,被国务院正式公布并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10月,书会被列为河南民俗经典之首;2008年12月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宝丰县为首批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定位宝丰是:民间演艺之都、中华魔术之乡;日,举办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民间曲艺大会——宝丰马街书会”认证活动颁证仪式,世界纪录协会高级认证官大卫o威廉和张健先生分别宣读认证词,本年度马街书会书棚(摊)计297棚,艺人数量达1518名,达到了一个空前盛况,堪称世界第一。
  自2005年以来,宝丰县委、县政府投入数千万元建设马街书会民俗园,修建了书会大路、进出通道、应河大桥,应河边建造了两岸甬道、亭台楼榭,说唱俑标志雕塑、书状元及名人雕像,建造了中华曲艺展览馆,并对周边进行了绿化、硬化、美化。建造了书会牌坊和书会文化墙,文化墙的一侧是党和国家领导人、著名艺人的题词,另一侧是书会简介、大事记、历年书会状元名单。与此同时,多次组织举办了全国性的曲艺活动。 2003年在书会上举办了首届由市县政府部门牵头组织的“计生杯”曲艺大赛,2006年至今,与中国曲协在书会上举办了两届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连续六年举办了“全国河南坠子优秀人才研修班”、“全国鼓曲唱曲邀请赛”、“河南省鼓曲唱曲大奖赛”、“河南省少儿曲艺展演”、“晋冀鲁豫津五省市‘宝丰杯’曲艺大赛”等。宝丰县委、县政府组织了三届“写书竞拍”和“写书送书下乡”活动。在举办多种大型活动的同时,利用多种传媒优势扩大书会影响。一是在2005年拍摄了30分钟的历史文化片《宝丰神韵》,该片着重介绍了以马街书会为主题的民间文化;二是2003年日本铁木真电视制作公司赴书会拍摄了60分钟《当田园成为舞台的日子》专题纪实片,在日本电视台播放;三是2007年中央电视台《曲苑杂坛》栏目拍摄了60分钟的马街书会专题片,并在央视滚动播出;四是马街书会盛况多次上榜中央电视台,2008年以来多次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五是三十多家各级报刊、电台、电视台每年逢会必宣传报道;为方便媒体报道,县委、县政府每年都组织召开一次马街书会新闻发布会;六是全国各地摄影家每年有上百人到书会现场采访报道,作品多在海内外报刊刊发;七是网络宣传,各大网络每年都派员到会采访报道;八是专家学者每年莅会,写作了许多研究马街书会的论文,刊发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并在国内外获奖。日,在“2012年河南省民俗经典——马街书会座谈会”上,河南省艺术研究院研究员马紫晨的论文《马街书会寻根》引起专家的重视,他从中原书会的变迁演变中引经据典,最后他的“以马街书会为代表的几个大型书会的历史应为北南宋之交的靖康元年至绍兴七年(1126年——1173年)”的论点得到与会专家的一致认同,自此马街书会的起源向前推进了180余年,即北宋南迁之间。
  中华曲艺展览馆
  中华曲艺展览馆位于宝丰县马街书会会场西北侧,是马街书会民俗园重要景点之一。展览馆场馆占地面积 9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3300 平方米,总投资3000万元,内设展示厅、演艺厅、中华曲艺交易中心、乐器制作坊、乐器展厅等。一楼是中国曲艺发展历史的介绍,二楼是反映马街书会的历史与繁荣、所有实物、图片、文字资料是从专注马街书会研究的专家学者、社会热心人士征集而来。其中,征集摄影图片3000余幅,征集在马街书会演唱过的曲种 23 个,征集有关研究马街书会的论文9篇,论著2册,专著4册,书籍128本,光盘203套。其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教授李留海创作的大型民俗人物国画《马街书会》之一《八方云集》和《马街书会》之二《竞亮书艺》捐赠给中华曲艺展览馆珍藏和展出。曲艺展览馆另存有自1980年以来共26名书状元和8名代表性的民间艺人的演唱节目视频,共69段。
  魔术文化
  宝丰魔术历史悠久,源渊流长。起源于唐宋,明清以来,宝丰赵庄乡周营村人就以此卖艺糊口,这种世代相传的古老民间技艺,改革开放后得以迅速发展。农民们忙时务农、闲时从艺,并逐渐形成了组团演出、滚雪球式发展模式。至2012年底,全县从事魔术表演、服装、道具、音响制作等文化演艺产业人员6万余人,演出团体1400多家,年创收入达11亿元。宝丰魔术团体发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由几个团发展到十几个、几十个、上百个直至今天的一千多个团;魔术专业村发展到50多个;魔术乡镇发展到7个,宝丰魔术团的壮大,以自由灵活的机制,以市场需要为取向,以家庭式股份制经营为主,1个团可以十几人、几十个人或上百人,以灵活机制适应市场需要。宝丰魔术团占有发展市场从农村集市的演出点不固定以大棚为形式的演出,到今天城市游园、旅游景点、大剧院的大舞台演出,实现了由粗放到精品质的提升。演出足迹遍及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缅甸、越南、新加坡等国家,并多次为外国友人专场演出。
  赵庄乡是神奇的魔术之乡,位于宝丰县城北部,地处汝(州)、宝(丰)、郏(县)一市两县交界处,东邻石桥镇,南接肖旗乡,西跨虎狼爬岭,北临北汝河,总面积44.63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3.6万人。在很早以前,这里就以“汝水作带(指北汝河),虎狼为壁(虎狼爬岭),山清水秀,老幼竟艺”而闻名。在这些专业村上,上至70岁老翁,下至6岁玩童,都能即兴变三两套戏法,或唱几首歌曲、跳几个舞蹈,60%的男女青年都能登台演出。
  周营村是全县魔术的发源地村,位于宝丰县城北10公里,赵庄乡政府东南3公里处,石河环绕该村东、北两面,土地肥沃,水利条件优越,全村430户、1619人,党员29人,耕地2300亩,是远近闻名的“魔术专业村”。
  据传,周营村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大将养由吉因爱其风水宝地,曾迁居于此。唐宋年间周营村有村民玩提线木偶、撂明地变戏法等。建国前,村民为了生存,就学几套木偶、魔术,背井离乡、浪迹天涯、卖艺谋生,社会上至今仍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周营村,圆周周,不唱大戏玩木偶”。
  建国后,周营的魔术文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57年,村组建第一个木偶剧团,代表市、县参加河南省首届曲艺、木偶、皮影汇演,其节目《伍子胥过召关》荣获一等奖。同年,成立宝丰第一个魔术团,编排了《箱中换人》、《人头搬家》等20多个魔术节目。改革开放后,赵庄乡的魔术团由当初的几个,发展到如今的112个,演出节目380多套,从业人员2900余人,其中周营村880人,占全村总人口的二分之一。
  2006年,宝丰县被中国杂技家协会命名为全国第一个“中国魔术之乡”。2002年以来,宝丰县成功举办了五届中国o宝丰魔术文化节。魔术节从乡村办到县城,从县城办到平顶山市,成为全国乃至国际魔术界一个不可替代的文化节品牌。2008年10月举办的第四届魔术节上有来自全国16个省和香港、澳门等地区100余名魔术高手与会参会参赛,法国、德国、葡萄牙、乌克兰、韩国的9名国际一流魔术大师助兴表演,盛况空前。2011年12月,举办的第八届中国杂技金菊奖第五次全国魔术比赛暨中国o宝丰第五届魔术文化节上,来自国内外的100多名魔术师与会角逐金菊奖。法国、委内瑞拉、西班牙、意大利、韩国的6名特邀魔术大师参加开、闭幕式的嘉宾演出。
  通过举办魔术节,宝丰农民魔术师积极参与,观摩交流、共同提高,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节目研发质量,培养了人才,打造了宝丰魔术领军人物。2012年,宝丰农民魔术师专场于7月12日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7月26日,宝丰农民魔术师丁德龙父子录制的《父与子的较量》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魔幻七月见证奇迹》栏目播出。7月27 日,宝丰农民魔术师靳全亮《我要上春晚》节目在央视综艺频道(cctv-3)播出。2013年春节,宝丰县的农民魔术师丁德龙登上了蛇年春晚舞台,圆了宝丰魔术师几代人的梦想。
  宝丰魔术文化传承和弘扬了我国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来自于民间,根植于农村,有浓厚的群众基础和极强的生命力。其产业趋势日趋成熟,市场的导向作用和内在的机制活力推动了宝丰民间演艺业的蓬勃发展,创造了“农民创造文化、文化造福农民”的独特经验,成为以非物质文化生产方式增加收入创造财富成为重要的创举,得到了中央、省、市领导和专家的首肯。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培养新型农民、维护农村稳定、促进社会和谐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红色文化
  宝丰是解放战争时期红色革命圣地,中原红色首府。1947年,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野战军,陈赓率太岳兵团,陈毅、粟裕率华东野战军越过黄河,挺进中原,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序幕。三路大军呈“品”字形阵势相互策应,纵横驰骋于江淮河汉之间,歼灭、调动并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队,迅速扭转了中原战局。
  为加快中原解放步伐,便于集中兵力协同作战,日中共中央决定:加强中共中央中原局领导,由邓小平任第一书记,陈毅任第二书记,邓子恢任第三书记;并决定重建中原军区,刘伯承任中原军区司令员,邓小平任中原军区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军区第一副司令员,李先念任中原军区第二副司令员;刘邓领导的晋冀鲁豫野战军及陈谢集团改为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邓小平分别任司令员和政治委员,陈毅任中原野战军第一副司令员同时仍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由中原局、中原军区统一领导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中共中央作出这样的战略部署,便于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逐鹿中原。中原解放战争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阶段。根据党中央、中央军委的战略部署,经过慎重选址,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率领加强后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领导机关移驻宝丰县,同年11月16日全部离开宝丰。中原局、中原军区及中原野战军领导机关选址宝丰主要是因为:宝丰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和革命基础,以及独特的交通优势和战略地位,西靠伏牛山东向平原,便于指挥。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把宝丰作为重要落脚点,在宝丰工作生活180多个日日夜夜,在此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略中原,宝丰成为当时中原地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在宝丰期间的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下辖中原广大地区,设豫西、鄂豫、豫皖苏、桐柏、皖西、江汉、陕南七个区党委和二级军区,管辖区域包括黄河以南、长江以北、西至秦岭、东至大海的广大地区。党中央在中原战场的各项战略意图、部署、计划都得到圆满实现,为淮海决战、渡江战役、解放江南作了准备。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领导机关在宝丰部署和指挥了一系列战役。主要有:宛东战役、开封战役、睢杞战役、襄樊战役、郑州战役和桐柏江汉战役。开封当时是河南省省会,解放开封是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攻克的第一个省会城市。襄樊战役体现了刘邓胸怀全局、趋利避害和机动歼敌的军事思想,被朱德同志称为“小型模范战役”,俘虏了国民党复兴社特务头子康泽,对当时青年教育很大。郑州战役是邓小平、陈毅到前线指挥的,是淮海战役的先声、序幕。通过这些战役,人民解放军彻底粉碎了国民党军在中原的防御体系。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领导机关在宝丰期间,召开了旅以上干部政治工作会议、团以上干部会议和宝丰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一系列会议,把中央关于推进人民解放战争、关于中国革命面临胜利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原地区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贯彻落实。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的一系列会议都有深刻的内涵,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统一战线、土地改革、党的建设、军队建设、整党整军等方面进行政策教育和全面部署。
  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领导机关在宝丰制定了一系列文件。制定有《中原局关于执行中共中央&一九四八年土地改革工作和整党工作&的指示》(简称《六六指示》)、《中原局减租减息纲领》《中原局关于发动群众贯彻减租减息政策的指示》(简称《九九指示》)、《关于进一步恢复工商业的指示》《关于争取、团结、改造知识分子的指示》、《中原局关于货币问题的指示》《关于禁止白洋流通决定》《中原局关于秋季征收公粮的指示》和《中原军区入城守则》等。这些文件,有的上报中共中央,有的下发各级党委,有的做出战略部署,有的总结经验教训,有的安排具体任务,有的纠正“左”的错误,有的推广先进经验,都有其具体针对性,意义重大。
  中原局在宝丰培养了大批干部,为新中国的建设作了充分准备。中原解放战争发展很快,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每当开辟一个县,要配齐一个县的县委、县人民政府和区、乡、村几级机构,急需大批的干部,所以中原局创办了中原大学(即现在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前身),迅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地方干部。人民解放军攻克开封后,河南大学和文化教育界的一批进步教授、学生参加到人民革命的行列里。中原局任命陈毅担任中原大学筹备委员会主任。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野战军负责人都是中原大学的教师,经常去讲课。中原局为了迅速地有计划地训练大批能够管理党务、经济、文化教育等项工作的干部,还责成豫西行署在宝丰创办了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后来演变为现在的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原大学和豫西行政干校培养了大批干部,为中原地区政权建设和新中国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宝丰县委重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在宝丰留下的革命旧址保护工作。2005年5月,宝丰县商酒务红色旅游群被列为河南省“十一五”红色旅游规划纲要中的“2526”工作,在宝丰涉及中原局、中原军区、中原程之一。2010年结合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野战军领导机关驻宝留下的红色革命遗址就有20多处。为整合这些红色资源,在宝丰县城文化产业创意园区内建设了中原解放纪念馆,同时对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及政治部、宝丰会议、中原大学等旧址,以及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旧居进行保护修复。通过纪念馆建设和旧址修复进一步展示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无产阶级革命家逐鹿中原的那段光辉历史、峥嵘岁月,继承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胸怀理想、顾全大局、勇挑重担、协同作战、不怕困难、实事求是、必胜信念”的中原逐鹿精神,唱响社会主义主旋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中原解放纪念馆
  中原解放纪念馆于日动土兴建。日正式开馆,并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刘伯承元帅之子刘蒙、李达上将之女李彤妍等专程赶来祝贺。刘蒙将自己手书的“得宝丰者得中原,得中原者得天下”对联赠送给中原解放纪念馆。
  中原解放纪念馆东西长55.5米,南北宽36米,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前面广场矗立刘伯承、邓小平、陈毅塑像,中原解放纪念馆分为接待区、展示区、库房区、办公区等几大功能区。该馆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其中展厅分为千里跃进、逐鹿中原;运筹帷幄、问鼎中原;薪火相传、光耀中原;中原首府、魅力宝丰四部分。主要采用文字、照片、历史实物等形式对中原解放历史和红色革命精神进行集中展示。
  据历史记载,解放战争时期,宝丰县曾是中共中央中原局和中原军区所在地。1948年,邓小平、刘伯承、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指挥了江汉、郑州等6场战役,办起了中原大学、豫西行政干部学校,召开了著名的宝丰会议,为淮海战役决战做了充分准备。
  汝瓷文化
  宋有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其中以汝窑为首。汝瓷造型古朴大方,其釉如“雨过天晴云破处”,“千峰碧波翠色来”,土质细润,坯体如侗体其釉厚而声如擎,明亮而不刺目,具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特点,被世人称为“似玉、非玉、而胜玉”。汝瓷以名贵玛瑙为釉,色泽独特,有“玛瑙为釉古相传”的赞誉。随光变幻,观其釉色,犹如“雨过天晴云破处”之美妙,温润古朴。器表呈蝉翼纹细小开片,有“梨皮蟹爪芝麻花”之称。北宋时汝瓷器表常刻“奉华”二字,京畿大臣蔡京曾刻姓氏“蔡字”以作荣记。两宋期间,宫廷汝瓷用器,内库所藏,视若珍宝、与商彝周鼎比贵。被称之为“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说明汝瓷烧制工艺达到了我国陶瓷史上的最高水平。
  汝瓷曾经见证了宋代的盛世辉煌,它采用“供御”的方式供帝王使用,其中挑选出来的珍品,被称为“汝官瓷”。然而,宋徽宗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艺术天赋发挥殆尽,就被金军掳去,珍贵的汝瓷尤其是“汝官瓷”也自此失传。在艺术鼎盛的清乾隆时期,乾隆皇帝下令景德镇仿制,却未成功,留下“人巧久绝天难留,窑空烟冷其奈何”的哀叹。汝瓷的烧制,也因此成为了中国陶瓷艺术史上的千古之谜。
  五十年代初,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交谈中,对中国的汝瓷大加赞赏,他说:我对贵国的汝瓷情有独钟。当总理得知汝瓷已经失传后,1956年明确提出:“要恢复和发展汝瓷生产。”1986年发现,通过数次考古发掘,宝丰清凉寺为寻觅半个多世纪的汝官窑遗址。汝官窑遗址位于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2000年10月河南省文物局、宝丰县政府联合举办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宣布。清凉寺汝官窑遗址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月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5年被财政部、国家文物局列入全国100处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2011年汝瓷烧制技艺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4月清凉寺汝官窑遗址被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国家重点大遗址保护项目。汝官瓷为北宋宫廷御用瓷器,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高雅的艺术风格、精湛的工艺技术、含蓄的时尚美学,器形有盘、洗、瓶、碗、樽、炉、盏和容器注子、套盒等,种类丰富。汝官窑瓷器传世品极少,全世界仅有70余件。近几年来,在国家和省、市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下,宝丰县在保护、开发、利用汝瓷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发展汝瓷研究机构和烧制厂家18家,生产的汝瓷天青釉、月白釉通过省部级专家鉴定,具备了汝官瓷的独到特征,填补了国内空白。 宝丰清凉寺汝瓷研究所,2000年9月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包括18种汝瓷艺术品和18种日用瓷器的“清凉寺牌”汝瓷产品商标注册证书。
  汝官瓷文化产业园被宝丰县委、县政府列为宝丰县六大文化产业园区之一,日开工建设。日,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遗址公园建设启动。园区规划有景观区、汝瓷烧造区、汝官瓷文化展示区、古标本陈列室、陶吧、精品展览厅等,集汝瓷生产、展览、销售、观光旅游等为一体。
  宝丰酒文化
  宝丰历史悠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西依伏牛,东瞰平原,沙河润其南,汝水藩其北,菽麦盈野,地涌甘泉,为中州灵秀之地。追溯宝丰的酿酒起源,有历史根据的是仪狄造酒。
  历史典籍中关于仪狄造酒的记载很多,最早见春秋时期的《世本》载:“仪狄始作酒醪,以变五味。”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在“审分览第五o勿躬”篇里,列举了中国古代二十项创始发明,“仪狄作酒”是其中一项。汉代史书《战国策o魏策》里载:“昔者帝女命仪狄作酒而美,献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东汉字圣许慎在《讲文解字》里对酒的注解说:“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宋代朱肱的《北山酒经》里说:“酒之作尚矣。仪狄作酒醪……岂以善酿得名,盖抑始于此也!”
  中国白酒创始人——仪狄,中国最早的地理图志书《星野图考》里载:“汝海应野多酒事,仪狄造酒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取其水尔。”汝海:即北汝河,在商酒务北二十多里处,商酒务就在北汝河南岸;应邑:即古应国的都城,在商酒务东南三十多里处,商酒务正在应邑郊野。“多酒事”的“汝海之南,应邑之野”就是指古酒镇宝丰县商酒务。宝丰商周时为应国属地,古应国遗址现在宝丰县城东南十公里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古应国遗址上先后发掘墓葬100余个,出土文物万余件,其中酒具酒器就有3000多件。从质地上分有铜、石、陶、玉、骨、玛瑙、绿松石等;从用途上分有杯、盅、壶等。
  其中最珍贵的是一组是:“提梁卣”、“蟠龙纹香”、“耳杯”、“铜方壶”、“应伯壶”和“铜爵”等。从爵内的大篆铭文上可以看出宝丰酒业历史之悠久、规模之宏大。综上所述,“汝河之南,应邑之野”就是现在的宝丰地区。隋唐时,宝丰酒业得到了长足发展。历史上就有“唐兴宋盛”的说法。大唐王朝还把宝丰酒定为贡酒,通过当时的东都洛阳送到长安。
  北宋时,汝州有十酒务,仅宝丰就有商酒务、封家庄、父城、曹村、守稠桑、宋村等七酒务。酒务是宋朝官方专门经营酒的地方,年收税万贯以上。当时宝丰“万家立灶,千村飘香”、“烟囱如林,酒旗似蓑”。宝丰酒业繁荣昌盛惊动朝廷,宋神宗钦派大理学家程颢监酒宝丰。治所双酒务,并广传宝丰酒法受益于天下,双酒务在宝丰县城西北25里的地方,现更名为商酒务镇。
  金时,宝丰酒业兴盛不衰,资产万贯以上的作坊100余家,贩粮售酒者如流,监酒官有镇国上将军、忠校尉、忠显昭信尉等16人,官高三品。据《宝丰县志》记载:金朝正大之年,收酒税四万五千贯,居全国各县之首。
  酒这种产品与其它产品不同,它具有极浓的文化色彩。某种酒的兴旺与否与名人的是否推崇关系极为密切。宝丰酒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上乘的质量,赢得了历代名人的赞誉。
  唐代著名诗人刘希夷是汝州人,上元年间他登进士后,与宋之问、沈伦期结伴游三峡,归至故园,以家乡汝州龙兴美酒(宝丰酒的前身)盛情款待友人,赋诗《故园置酒》,畅言“愿逢千日醉,得缓百年忧”。
  宝丰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大麦、小麦、豌豆混合制曲,陶瓷地缸发酵,采用“清蒸二次清”的酿造工艺,具有“清香纯正、绵甜柔和、甘润爽口、回味悠长”的特点,是我国清香型白酒的典型代表之一。
  1956年,宝丰酒被评为河南名酒;1979年、1984年,第三届、第四届全国评酒会上,宝丰酒蝉联两届国优;1989年第五届全国评酒会上,宝丰酒以最高得分荣获国家金质奖章,晋升为中国名酒。
  2006年,洁石集团收购宝丰酒业,累计投入4亿多元,改造厂房,增添设备,扩大原酒生产,开拓销售市场,使企业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2007年11月,宝丰酒顺利通过国家名酒质量复查鉴评,蝉联“中国名酒”称号。2008年,宝丰酒酿造技艺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1年,宝丰牌注册商标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先后获得“国家质量信誉AAA等级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等荣誉称号。宝丰酒系列产品先后被授予“河南十大公商务接待用酒”、“河南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先后通过了国家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和国家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标志认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梨皮蟹爪雨后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