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华秋滨后周离金兰古道半日游攻略有多远

香港:+852-
海外:+86-21-
&&&最佳旅游城市最佳旅游景区&热门城市&金华中国青年汽车集团
金华市婺城区宾虹西路季家金华农耕文化园 - 距离3.6公里
金华市江南经济开发区 - 距离3.7公里
金华市婺城区定业新村石门农垦场内 - 距离4.5公里
金华市婺城区宾虹西路以南,紫金南街以西 - 距离4.3公里
婺城区秋滨街道后周新区 - 距离426.3米
婺城区秋滨街道后周新区 - 距离461米
婺城区秋滨街道后周新区 - 距离473.1米
秋滨街道后周新区 - 距离485米
始丰路 - 距离506.5米
秋滨街道石城街168号 - 距离532.5米
龙潭路288号附近 - 距离1.8公里
330国道小勇机电设备旁 - 距离2.1公里
陆村小区18幢 - 距离2.1公里
秋涛街盛达轿车租赁旁 - 距离2.1公里
祠堂前路时尚沙宣斜对面 - 距离2.2公里
秋滨街道秋高社区3幢 - 距离2.5公里
距离706公里
距离927公里
距离1058公里
距离1112公里
距离1601公里
距离1686公里
特价折扣酒店
入住最多酒店
高端豪华酒店
最佳口碑酒店
临江东路505 - 距离5公里
距离11公里
将军路298 - 距离7公里
金瓯路1366 - 距离12公里
玉泉西路 - 距离8公里
双馨路242 - 距离5公里
北山路1377号 - 距离10公里
八一南街651 - 距离6公里
距离11公里
距离11公里
环城西路1871 - 距离5公里
宾虹路889号 - 距离5公里
四联路260号 - 距离5公里
八一南街1566号 - 距离5公里
双溪西路298号 - 距离6公里
宾虹路836 - 距离5公里
李渔东路2166号 - 距离11公里
环城北路道院塘 - 距离9公里
环城南路西段333号 - 距离6公里
东阳街889号 - 距离6公里
新狮街道骆家塘社区怡泉路28号 - 距离8公里
距离10公里
兰溪街838 - 距离5公里
金帆街966 - 距离3公里
距离12公里
金带街938 - 距离10公里
八一北街972弄23 - 距离8公里
康济街146号 - 距离11公里
光南路666 - 距离9公里
距离10公里
距离10公里
八一南街1152 - 距离5公里
人民东路539 - 距离8公里
飘萍路432 - 距离7公里
丹溪路498 - 距离6公里
距离10公里
距离34公里
双龙风景区鹿湖北侧 - 距离16公里
距离19公里
新华街中华广场 - 距离7公里
宾虹路852 - 距离5公里
携程攻略每日推荐
横店、火腿、自然风光和老手艺将金华织成迷人之城。
正在发生的旅游热点
其他金华地标服务
金华旅游攻略指南? 携程攻略社区! 靠谱的旅游攻略平台,最佳的金华自助游、自由行、自驾游、跟团旅线路,海量金华旅游景点图片、游记、交通、美食、购物、住宿、娱乐、行程、指南等旅游攻略信息,了解更多金华旅游信息就来携程旅游攻略。 浙江旅游攻略导航:金华移动端旅游快速入口: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ll rights reserved. | 第七篇&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
金华是浙江省历史文化名城,全省旅游副中心,2001年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境内江河分属钱塘江、瓯江、曹娥江、椒江等四大水系。地貌呈内陆盆地形态,与中低山、丘陵错落交织而成。金(衢)兰盆地、永康盆地、浦江盆地、武义盆地、东阳江盆地、南马盆地、墩头盆地等串珠相连。山脉有千里岗、龙门、仙霞岭、大盘、会稽等5条,延伸绵亘于域区地带,形成山青水秀、风光旖旎,溶洞、峻峰、峡谷各具特色的自然景观,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处,省级6处,市级10处,县(市)级15处。
金华自宋元以来有“小邹鲁“之称,南宋淳熙年间()理学大盛,吕祖谦独树一帜,与朱熹的理学,陆九洲的心学三足鼎立,唐仲友则以经制之学鸣于世。他们收徒讲学,形成以杂博致用为特色的金华学派,在全国颇有影响,一直衍化到元末明初。1937年,杭州沦陷,金华一度成为东南抗日前哨,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计有13个抗战文化团体、9种报纸、50多种刊物、12个抗战剧团、20家书店,当时金华被称为“东南抗战文化名城”。金华市域名胜古迹众多,有国家级文保单位10处,省级文保单位32处,县(市)级文保单位390多处,馆藏文物达3万余件。如南朝齐隆昌的八咏楼、梁大同的大佛寺、唐代的法隆寺经幢、元代的天宁寺、明清的卢宅肃雍堂,以及太平天国将领李世贤将当时的清考试院拓建成的侍王府、浦江郑义门,都是江南著名的古建筑。
从1990年起,金华各级政府和众多有识之士,秉承祖先遗风,抓住机遇,加大投入,注重梳理山水,发掘文化,使原有的景区、景点得到了整修和提升,还开发建成十多处融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购物、餐饮、憩息为一体的新型风景名胜区。至2004年底,全市已成功开发各类风景名胜区40个,其中包括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的双龙、方岩、横店影视城、诸葛八卦村、卢宅明清古建筑群等等。历时十余年,投入二十亿元巨资营造的东方好莱坞横店影视城现已成为中国旅游界的一个奇迹。2004年,全市已有二星级以上旅游饭店80多家,国际、国内旅行社近50家,全年接待游客  万人次,比2003年上升   %;旅游产业总值  亿元,比2003年上升  %,相当于全市国民生产总值(GDP)的  %。中国国家旅游局局长何光(日韦)对此以“金华旅游,旅游精华”给予褒扬。
第一章风景名胜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双龙风景名胜区
双龙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城北8千米的金华山西南山麓,森林茂盛,水流潺潺,常年温度比山下低6℃,以山岳森林为背景,地下悬河、岩溶奇观、赤松祖庭为特色,观光旅游、康体休闲、避暑纳凉、海外朝圣为主要功能,年游客量在50万人次以上,1994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双龙风景名胜区分为双龙洞、黄大仙、尖峰山、赤松山、大盘山和家园里六大景区,其中双龙洞和黄大仙为核心景区,主要景点为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桃源洞、仙瀑洞、金华观、黄大仙祖宫、赤松宫等。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文字记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称“第三十六洞天金华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四次游历金华山,对著名的“金华三洞”作了如下概括:“朝真以一隙天光为厅,冰壶以万斛珠玑为异,而双龙则外有二门,中悬重幄,水陆兼奇,幽明凑异者矣。”
双龙风景名胜区素以林海莽原、奇异洞景、道教名山著称于世,全区共有各类景点151处,其中自然景点134处,人文景观17处。自然景点包括有观赏游览价值的溶洞10余处,山峰景观18处,岩石景观(溶洞和造型地貌)57处,植物景观18处,水体景观23处,天象景观4处,动物景观2处。最为有名的自然景观是分别以“卧舟”、“观瀑”、“赏石”、“探险”四种特殊游览方式扬名于世的双龙洞、冰壶洞、朝真洞和桃源洞。还有洞中泉、瀑、潭,自然天成,鬼斧神工,洞中瀑布落差73米,被称为“中国一绝”、“世界洞瀑之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双龙风景名胜区所处的金华山算不上险峻奇绝,但由于早在东汉时期道教文化鼎盛,被称为“江东名山”,与“五岳”齐名,尤其是黄初平经东晋道教理论家葛洪写进《神仙传》被尊为黄大仙后,“叱石成羊”的故事广为传播,金华山香火鼎盛,游人络绎不绝,成为名冠江南的道教名山和道教圣地。“黄大仙”与“金华三洞”并称“双龙四绝”。从梁武帝萧衍到明太祖朱元璋,曾有十六位帝王为金华山寺观及高僧、道长、隐士赐匾额、领封诰或避难、驻跸。古往今来,李白、王安石、苏轼、陆游、郁达夫、黄宾虹等名人和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朱镕基、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在双龙留下足迹。
方岩风景名胜区
位于浙江省永康市东部,距永康市中心22千米,由方岩、南岩、五指岩、五峰、石鼓寮、烈士陵园、灵山湖、状元湖等八大景区组成,以丹霞地貌为背景,峰险、石怪、洞奇、瀑美为特色,朝圣观光、旅游休闲、影视拍摄为主要功能,面积148.3平方千米,年游客量在70万人次以上。2004年1月,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五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方岩山是整个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海拔400米,周长约3000米,四边如削壁,形似方城,故名方岩。唐大中四年(850)始建大悲寺(后改名广慈寺)于山巅,是浙中佛教圣地和著名古刹之一。宋宝元二年(1039)之后,方岩因胡公(名则)大帝而名声倍增,香火长盛不衰,毛泽东对胡则为官也曾有好评。郁达夫写有《方岩记静》,称赞方岩自然美。方岩山共有大小景点30多处,其中著名景点有罗汉古洞、飞桥、天门、天街、千人坑、广慈寺、胡公祠等。罗汉古洞在南岩岩腰,是方岩山开山祖师正德禅师最早的栖身之所。洞中阔40米、高约7米、深10米,塑有十八尊罗汉。飞桥实为栈道,在悬崖峭壁间用钢筋混凝土筑就,长数百米,供游人徒步盘旋而上。在飞桥尽头的巨崖裂开一道口子,即为天门,自古至今欲登方岩绝顶,唯此而入,别无他径。五峰景区,南宋以来就成了文人墨客聚首讲学之所,古时五峰书院至今保存完好,陈亮、朱熹、吕东莱、周恩来等历史名人在此留下了踪迹。石鼓寮景区,以山清水秀、石怪峰奇著称,1999年1月,永康市一期投资700万元对其进行开发,定位为影视摄影基地,到2004年9月止,已连续接纳《天龙八部》等57部电视剧剧组来此拍摄。
第二节 省级风景名胜区
六洞山风景区是浙江中西部旅游线上的主要风景区之一,位于兰溪市东郊8千米外,交通便利,有杭金衢、金丽温高速公路相连接。景区于1982年开发,1985年正式对外开放,并编制了景区总体规划,报经省建设厅批准。1989年编制了景区详细规划,把多个景点组成团,连成片,面积扩为8.5平方千米,多石灰岩溶洞,总名六洞山。有史载白云、紫霞、水陆兼游的涌雪洞—“地下长河”,被誉为全国洞府泉流航游之冠。
六洞山最早历史记载见于唐代,宋元以来逐渐成名,到明朝名声远播。因其背靠青山,面对平川,山峰奇秀,峭壁耸峙,茂林修竹,古刹珍藏,岚光滴翠,洞奇钟秀,不少风雅之士慕名前来游憩,留下诗词和古迹。明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于崇帧九年(1636)十月到此游览考察,对涌雪洞作了高度评价,并写入《浙游日记》。清末民国初期,洞口崖壁塌方,暗河淤塞而洞闭。1982年4月,探明贯穿涌雪、玉露两洞长达千米的“地下长河”。经疏浚,“洞府水上泛舟”美景重回人间。日,兰溪县人民政府成立灵洞风景点筹建领导小组,历经三年开发、建设。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兰溪市六洞山风景区为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日成立六洞山风景区管理处。
涌雪洞(地下长河)内曲径幽深,景观扑朔迷离,河水源远流长;以神中有奇、奇中有神著称的玉露洞“太古幻境”亦为江南深洞一大奇观。六洞山麓下的洞源村依山傍水,地灵人杰,有一代名媛赵四小姐祖居的“绮霞园”;有始建于后唐长兴(930—933)年间的栖真寺,寺内“藏经楼”珍藏佛教经典《大藏经》梵箧本6376卷(全国原版传世仅三部)。
连续20多年,景区不断加大建设投入,丰富景区内涵,改进和美化景区环境,完善景区综合功能,景区内道路交通、通讯、供电、供水、环卫等基础设施都有了较大改善。集购、食、宿、娱、会议功能于一体的涌雪居,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1997年被省建设厅评为优秀建筑。1998年11月、2004年3月分别投资100、60余万元实施了涌雪-玉露贯通工程及灯光改造工程,改善丰富了游览环境和景观内涵。年游客量逐年上升,2004年达&&
地处浦江县北郊3千米,由仙华峰林、仙湖碧水、梅坞香雪、幽谷古寺等景区组成,共有景点92处,总面积18平方千米。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印度高僧宝掌自南蛮来此结庐参禅。仙华山巅,旧有庙,后改筑于山麓。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祷雨有应,三年(1203)正月敕赐“昭灵”庙额。明神宗万历三十年(1602),知县须之彦复于山上平夷处建观。明嘉靖年间建游步道以通山巅。1991年5月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始开发,由县政府累计筹资3506万元,重修昭灵宫、九宵亭等建筑,新建盘山公路、游步道、广场等基础设施。2004年游客量13.63万人次。
仙华峰林:是仙华山主要景区,面积6.21平方千米,簇拥耸立着21座峭崖石峰,形态各异,景点56处。其中少女峰海拔720.8米,尤为雄伟、灵秀和险峻,古称“华柱丹光”,常见云雾萦绕,相传轩辕黄帝的小女儿玄修于此升天成仙。依次是仙坛峰,海拔700米,建有仙姑庙,今称昭灵宫,多奇花野草,传说是少女为民治病采药炼丹处。玉圭峰与玉笋峰对崎,海拔660米,间距仅1米,是登少女峰的通道,建有石门,题有“天门”、“云路”字样,即古之“剑峡迟鸾”。著名景点有母子鹰、跳间猫、金丹石、鼎湖洞、织绢洞等。
仙湖碧水:位于仙华山西南麓,面积3.83平方千米,分西华湖与西安峡两大中心区,有宋濂隐居处、龙门、飞瀑等景点13处。
梅坞香雪:位于仙华峰林南侧,面积2.09平方千米,景点4处。明朝进士赵崇袍曾在此植梅数里。在宫山与凤山相夹而成的绿化长廊梅坞,今多已被名果桃形李替代,四月开白花,半月内漫山遍野似银装素裹。
幽谷古寺:位于仙华山东侧长2.1千米的峡谷内,面积5.87平方千米。峡谷两旁峭壁分列,山峦叠嶂,谷底枕石涧流潺潺。岩腹多洞穴,曾是吕祖谦等人读书之处。宝掌古寺座落在常年烟朦雾绕之中,宝掌和尚于此修行园寂。
历史上,仙华山是“三教”传经布道之所。从宝掌所云:“行尽支那四百州,此地偏称道人游。”可见道教先于佛教入驻。自宋至明,诗人方凤吟诵“仙华八景”,谢皋、吴思齐以诗会友,结成“月泉诗社”,举办“春日田园杂兴”赛诗会;元代本土才子吴莱、柳贯,以及明朝宋濂、刘基、吕祖谦等人,均为仙华山留下了诗文。
龙潭——郭洞
位于武义县中部,距县城15千米。原名龙潭——大莱口风景名胜区。1991年5月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面积35平方千米。1994年经省建设厅批复,溪里温泉区划入,面积扩大到58.88平方千米。1997年9月,经省建设厅批准,溪里温泉区划出,郭洞景区划进,更名为“武义县龙潭——郭洞省级风景名胜区”。
郭洞,1999年12月公布为中国民俗文化村。2003年11月,被国家建设部和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称号。据考证,郭洞村是宋朝宰相何执中的后裔何寿之,于元代至元三年(1337年)按照《内经图》设计营造的村庄。“山环如郭,幽邃如洞”,故名郭洞。在全村主要出入口,用河卵石砌起长55米的古城墙,高5米,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村旁古森林覆盖100万平方米,四季林木葱郁,有南方红豆杉、虎皮楠等国家一级珍稀树木,是一处森林浴场。村中何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以及鳌峰塔等文物古迹,至今保存完好。
龙潭景区以龙潭瀑和龙潭湖为主景,位于“V”字型峡谷之中,夏日凉爽宜人。进龙潭景区需循1000多级石阶,攀登而上,即可见三面环山的龙潭湖。
湖坝之下,是层垒而下的三口龙潭。头潭水流撞击似米筛筛落般匀细,故称米筛潭;二潭水花垂击,激起半潭白浪,另半潭水依呈绿玉色,故称“碧玉潭”。三潭岩高谷深,形成宽约14米,落差200米的瀑布景观。其次还有刘秀垄、寿仙谷、清风寨、大红岩、双岩洞等,景区内各具特色的风景点70余处。
三都--屏岩
位于东阳市近郊南部,俗称“龙头涧“,距市区5千米。1980年,吴宁镇和堂村和横店镇双月塘等地村民自发筹措资金进行开发建设。1985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东阳籍著名科学家严济慈登临此景,挥毫题写了“三都胜景”、“屏岩洞府”八个大字。1995年1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先后投资
2000多万元,开发建设了龙王庙、腾龙湖、五公庙、升天亭、白云洞、青云洞、石雕长廊、仙人谷、情人谷、包公府、天池、千佛塔、神话长廊、胡公庙、斤丝涧、百步峻等景点。整个风景名胜区分为“三都胜境”、“屏岩洞府”、“兰亭”、“灌顶寺”等大块,总面积22.06平方千米。2003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0多万人次。
三都胜境景区内凌崖屏峙,怪石峰峡,深洞遍布,奇险无比。悬崖、曲径、石林、飞瀑、天梯、斜栏、栈道在云遮雾罩之中,龙王湘、巨岩神龟、碧云亭、天福寺、天门等在云海中时隐时现。是攀春登秋、避夏赏冬的绝佳之处。
屏岩洞府景区以奇峰异洞、奇山怪石著称,被誉为“江南第一洞府”。林木葱郁,峰峦叠翠,壁立千例,硬石盘空,令人触目惊。2000年组成空中客运索道工程。区内景点20余处,其中“斤丝涧”最为游人钟爱,有一从山顶到山脚的纵深岩缝,宽约1米左右,深不可测,传说用1斤茧丝系石块入涧下垂,也未能到底,故取名谓之。游客到处,常以一项深涧或倾听涧内回音为乐。
屏岩洞府观光索道长1310米,上下站高差253米,平均倾角11度,共有吊箱56只,设备由国家索检中心检测合格的北京机械研究所设计和提供,钢索采用法国欧洲钢缆公司产品,安全、舒适。每小时单向运量150人次,迄今已安全运行6000余小时。
九峰山—大佛寺
九峰山位于婺城区汤溪镇南隅,距金华城区33千
米。又称龙丘山、九岩山,系仙霞岭山脉 ,括苍山余脉,面积10.38平方千米,分九峰山、桃花源两大景区,共有景点80多个。2004年游客量约10万人次。
九峰山属丹霞地貌,远望似芙蓉,近看如峰巢,峰峦嵯峨叠嶂,壑涧峡谷深邃,溪、泉、瀑、潭清洌。龙潭水深碧绿,四季不涸。兼有寺庙亭台楼榭等古建筑,整个景区像一尊玉雕镶嵌在八婺大地。
九峰山文脉久远。春秋时,姑蔑国置国都于其山下。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立太末县,县治亦置于此。东汉龙丘苌,东晋葛洪(道家)、南朝宋徐伯珍、达摩禅师,唐徐安贞,五代贯休,元黄公望等名流高士,在此求学、布道、传经,留下足迹和佳话。南朝宋元嘉年间(424-453),徐伯珍迁居九峰山,建“安正书堂”,“筑室讲学,授徒千人”,成为浙中最早的儒教中心。南朝梁天监元年(502),东土禅宗第一始祖嵩陀僧达摩始建九峰禅寺,九峰中有一主峰就以其取名达摩峰。唐徐安贞自幼读书于九峰山,神龙二年(706)中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告老归隐九峰山。后人于九峰寺建“三贤堂”,尊“龙丘苌、徐伯珍、徐安贞”为三贤,合祀供奉,与胡(则)公祠一样,香火长盛不衰。五代名僧贯休曾为九峰禅寺住持。元画坛魁首黄公望画下了“九峰雪霁图”,现珍藏北京历史博物馆。时代太常卿鸿胪寺卿胡森,自号“九峰”,留下许多石刻真迹。《汤溪县志》述及“自来贤士大夫,春秋佳日,偶事游观之乐,必于九峰”。
大佛寺位于金东区曹宅镇北隅,距金华城区22千米,面积11.8平方千米,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得益彰。2004年游客量&&&
南朝梁大同六年(540),始建大佛寺,迄今已逾1480余年,保存完好。寺庙中佛教迦蓝七堂俱全,大雄宝殿供奉的如莱佛侧卧塑像曾被誉为“中国第四大佛”,是浙中的佛教圣地。
景区鸳鸯林,坐落在寺门前的山坡密林中,所有树木都是连理同根对生成双,树种有松树、香樟、冬青、白栎、苦槠等。其中有一对古樟,树龄已达200多年。鸳鸯林树木缘何成双成对之謎,尚待后人分解。
主要景点还有洞中有洞的锣鼓洞、五百罗汉堂、玉佛殿、江南一龙、百鸟朝凤岩、铁堰湖水上游乐场、东岩胜境等。1999年动工兴建的“金华碑林”也已竣工,供游人观赏。
花溪—夹溪
位于磐安县境内,距县城前者8千米、后者30千米。总面积51.7平方千米。2001年4月被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别由龙头灵湖、平砥长溪、高峡平湖、夹溪峡谷、谷将山等景区,以及大盘山保护区、高岗生态园区、尖山服务区组成。景点共有78个,其中天景1个,地景36个,水景22个,生物8个,建筑7个,胜迹3个,风物1个。主要景点有千米平板溪、斤丝潭、火山湖、十八涡、水下空五泄瀑等。
千米平板溪,总长三千米,其中裸露长达1100米,宽10—15米。千米溪底平整如削,可行驶各种车辆,溪内流水清澈晶莹。若在平板溪上行走,犹如腾云驾雾,进入仙境。经专家考察,平板溪之出奇,是由亿年前火山喷发的流纹岩形成,既有稀罕、独特和不可再生的特点,又有难以替代的科学、社会和经济价值。沿岸还有龙王庙、双龙泻玉、上下双狮、卧狮、蟹峰叠翠等景点,生长着国家级保护植物长叶榧、香果树、七子花、野大豆等。
斤丝潭位于花溪风景区内,由瀑布冲击而成。一石横于潭内,将潭一分为二,外潭如扇,水较浅,内潭椭圆;相&&&
传水深无底,有人曾以一斤细蚕丝系铁测试,丝终而铁未着底。潭内有杂物沙石、树木积存时,大水从底部翻滚,将杂物冲出,谓之“洗潭”。近有竹摇风、梅花瀑、狮虎守门、三寨九瀑等景点。
十八涡,是一条南北长8千米的夹溪十八涡大峡谷,总面积9.6平方千米。两侧岩壁峭立,相对高度约300米。峡谷底遍布各种形状、大小不一的岩石,山涧最窄处仅1米,水流湍急。雨季,自夹溪桥而下,激流钻谷穿崖,逐级跌入深潭,形成十八个形式多样的险涡。景点有苍松古道、夹溪寨、回龙喷雪,平溪大桥等。2004年遭“云娜”台风侵袭,景区索道、交通等设施冲毁,关闭三月余,经修复重新开放。
水下空五泄瀑,处于胡宅乡横路村的澄溪。五级瀑布首尾相接,第一级落差55米,第二级落差15米,第三级落差20米,第四级落差20米,第五级落差10米。
第三节 市、县级风景名胜区
1992年以来,金华市域各级政府和业内人士,把开发当地风景名胜资源,挖掘和整修原有的山水人文景观,当作既是丰富人民生活的需要,也是扩大消费,促进经济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的必要补充,运用筹资、引资、集资等手段,由政府牵头,民营为主,对其进行巨额投资,全市计有24处分别被定为市级、县(市、区)级风景名胜区,成为当地群众喜闻乐道、游览憩息的好去处。
金华市级风景名胜区
主要景区或景点
面积(平方千米)
批准定级时间
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境内,东近东阳、南邻永康,距义乌城区25千米。
朱丹溪(),为金元四大名医之一,中国十大医宗之一。主要景点:石牌坊、念祖亭、寿龟池、爱仙亭、鹤望轩、松鹤苑、朱丹溪纪念馆等。
位于东阳市六石镇境内,东嵊公路北侧,距东阳城区18千米。
又名鹤岩山,位居浙东四大名山之首。主要景点:天鸡晓月、双牛角斗、乌岩卜居、净瓶青松、飞天月镜、鹤岩古庙、文昌遗书、东阳大佛、山中花园等。
位于东阳市上卢镇境内的天鹅峰下,距东阳城区6千米。
融宗教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一体。主要景点:古寺庙、枫林醉晓、竹海幽居、苍松迎客、摩崖石麝香、古月桥、笔架峰、松瀑泉等20余处。
坐落在永康市中山,壤接东阳、义乌的三邑界边。
主峰海拔718米,宛若五指探天,主要景点:五指献桃、三节楼、密浦寺等。
位于兰溪市西郊约17千米的黄店镇境内。
又名五带山,可登高览胜,山腰有白岩如带的断层。主要景点:乘仙殿、慧觉禅寺、忠隐庵等。
郑义门|玄鹿
位于浦江县东部郑宅镇境内,距浦江县城12千米。
“江南第一家”郑义门,玄鹿八景:桃花涧、风萧台、钓雪矶、翠霞屏、饮鹤川、五折泉、飞雨洞、蕊珠石以及宋濂故居遗址等。
位于浦江县西北部,距浦江县城约20千米。
景区“秀、奇、幽、野”兼具,景点38处。如绡慢垂天、马岭之巅、美女峰、龙磨硝、将军洞等。
位于武义县城郊。
有石鹅岩、鲸鱼岩、金牛岩、五神岩,还有洞内高20米、面积2500平方米的石鹅岩洞,以及明湖秀水、宗教寺庙、红军史迹等。
位于武义县云华乡境内,距武
义县城30千米。
台山三面凌空,陡峭,山顶建有千年古寺。山上有“妙云清风”等十景,山下有“七峰夕照”等八景。
位于婺城区琅琊镇境内,距金华城内18.5千米。
景点有琅峰绝壁、“手掌印”、伏虎岩、福音洞、蟠桃峰、狮球山、铁店古窑址、白沙古堰和浙江省最早建的水库等。
金华市域县(市、区)级风景名胜区
主要景区或景点
面积(平方千米)
位于金东区澧浦镇境内,距金华城内16千米。
积道山平地而起,是金华市区唯一的孤山。山顶建有千年古寺、景区内有蒲塘文昌阁、琐园明清古建筑群、慧明岩等景点。
位于金东区源东乡境内,距金华城内31千米。
景区分北片、南片。北片有慧因寺、骑龙岗、麒麟岩、岩里;南片有洞殿、文武殿、天门、曲廊、十八皇伞、伏虎山等景点,是施复亮、施光南故乡。
位于金东区孝顺镇中柔村,距金华城内32千米。
龙盘寺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迄今1400余年。由龙盘寺、九龙溪、青龙湾、白龙潭四景区组成。是金萧支队第八大队的抗日根据地。
位于义乌市赤岸镇桥亭村,距义乌市区20千米。
戚继光是明代抗倭名将,招3000名义乌兵,屡建奇功。戚家军纪念馆内由凯旋楼、长城、明代兵器、演武厅、屯田村、伏虎寨组级成。地形似巨蟹的两只蟹钳,有17座明代古墓。
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乔溪村之西,距义乌城区20千米。
与朱丹溪陵园、戚家军纪念馆连成一线,各相距2千米。这里是浙江省域的中心点,被称为“浙江轴心”。主峰名双峰,两尖并拔天表,有松瀑泉石、百步峻等景点。
位于东阳市吴宁街道辖区内。
八景,由吴宁台、木雕馆、竹编馆、白云洞、烈士碑、东岘峰、西岘峰、摘星尖组成,木、竹馆内有国宝精品。
吴宁第一洞天
位于东阳市千米镇之北,距东阳城区35千米。
原名西明洞天,明代兵部尚书许弘纲改名为吴宁第一洞天,并题额。由上洞、下洞、十八洞、水濂洞、玉皇洞、伏狮洞、米筛洞、岳阳楼、尼姑帽等组成。
位于永康市南部距永康城区3千米。
由白云锁雾区、野营度假区、怡情龙里区、桃源别墅区、游乐科普区等5个功能区组成。
位于兰溪市区西南隅
因古时盛产兰花而得名。山上有兰荫寺、庆候庙古刹、迎仙坛、神龟等古迹;烈士纪念碑和中共兰溪县委早年培训基地。
位于浦江县城东南约12千米处。
岩南峭壁高百丈,顶外倾,壁内削,崖脚10米内虽雨降而不沾。主要景点有官岩寺、胡公庙、薄刀弄等。
位于浦江县城西3千米处。
又名通济桥水库。湖中多岛屿,有“百岛湖”之称。大学士、名儒、诗人、画家在此留下足迹,集旅游观光、水上游乐、休闲垂钓于一体。
位于磐安县西南部,距磐安县城25千米。
旧名恶溪,现名好溪。主要景点有龙溪百丈潭、大智寺、灵山八景、潘潭风光、黄檀林海等。好溪源于大盘山马祥岭,入瓯江。
位于磐安县东部,距磐安县城20千米。
又名西溪、双溪,源自尚湖镇龙鸟尖,为婺江发源地。主要景点有水库、电站、螺丝岩、&&
剑封山、鲁王庙、窈川唐梅、双 溪庙会等,以及红军烈士墓。
位于磐安县大盘岭头,距好溪景区5千米。
昭明院为纪念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蒙诬避居于此而建,1994年重建,有五丈月镜、幸赏皇印、石龟上朝、百方巨岩、仙隐洞天等景点。
第二章文物古迹
第一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宁寺大殿
位于市区婺州公园对面。始建于宋,重建于元,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名大藏院,北宋大中祥符年间赐名承天寺,不久改名崇宁万寿寺。政和年间始称天宁寺。元延祜五年重建。大殿三椽栿下有元延祐五年(1318)重建题记。经碳14测定,部分构件为宋代遗物。面阔三间,通面宽与通进深均为12.72米。采用抬梁结构,彻上露明造,用梭柱,有“侧脚”和“生起”。全部梁拼合而成。外檐斗栱明间三朵,次间一朵,六铺作单抄双下昂偷心造,里跳用上昂。攀间铺作单栱。梁、柱交接处用丁头栱。脊下用丁华抹颏栱和叉手。单檐歇山顶。1978年落架大修。
太平天国侍王府
位于金华城东鼓楼里。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浙江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原貌保存完整,现存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建筑中极为少见。侍王李世贤,广西藤县人,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将领。清咸丰十一年(1861
),率太平军进攻浙江,五月二十八日攻克金华。遂以金华为中心,建立太平天国浙江根据地。侍王府为当年李世贤在浙江的指挥中心。
侍王府原系唐宋时州衙所在,元为宣慰司署,元末朱元璋曾驻此,明时为巡按御史行台,清朝试士院。太平军攻克金华后即在此召集工匠大加修葺,并在朱千户所旧址构屋数重,拓为西院,两院合组成侍王府。1863年太平军撤出金华,以后虽经破坏,但长期作为金华中学校舍,基本保持原貌。侍王府大体分宫殿建筑、住宅建筑、练兵场和花园4部分。大殿建筑雄伟高敞,为侍王召开军事会议场所。大股后为二股,三殿口三殿又称“耐寒轩”,庭院中有五代钱缪时植古柏两株,今枝叶繁茂,苍劲多姿。西院为住宅建筑,共4进,为侍王办公和居住之所。侍王府是太平天国艺术宝库。至1983年底已发现石、砖雕各11件,木雕526件,壁画119幅,彩画407幅。
明代卢宅建筑群
位于东阳吴宁镇卢宅村。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宅,为卢氏宗族聚居地,自明永乐(1421)卢睿中进士以来,五百年间,科第绵延,乡试中举27人,夺魁2人,殿试进士8人,涉足仕林150余人,其中不乏一代重臣。由于家世兴旺,卢氏家庭相继建房置产,致房屋千间,院落连片,街巷纵横,占地500余亩。
卢宅建筑群为多轴线组成,从明景泰丙子(1456)始建,最后到清康熙()年间全部完成。主要建筑是街北“肃雍堂”轴线,东侧平行的有“世德堂”轴线和“大夫第”轴线,西侧平行的有“世进士第”轴线,靠北平行的“五台堂”轴线,南面临街有“柱史第”、“五云堂”、“水玉堂”等轴线。“肃雍堂”是卢宅核心建筑。明景泰七年(1456)动工,天顺六年(1462)竣工。南北9进,纵轴长320米。占地6470平方米,厅堂及其附属建筑5406平方米。从大街进入“肃雍堂”有一条长120米砖壁甬道。大厅呈“工”字形布局。堂前附加一轩,翼以两庑,大厅3开间,重檐悬山造,抬梁式构架,内施斗拱。前檐平身科1斗6升,明间4攒,次间3攒。屋顶采用“勾连搭”形式。斗拱、梁、枋、檀同时采用东阳木雕艺术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传统的彩绘装饰手法。第四和第五进之间的石库门,是一道木制、镶砖、泡钉拉门。关上拉门,9进厅堂分为前后两大部分,前4进为聚议、吉庆、迎宾、祭祀场所。肃雍堂,是目前国内唯一长达九进纵深320米的民居,因此,有“北有故宫,南有肃雍”之说。卢宅建筑群古朴典雅,宏敞秀丽,气势非凡,是全国古建筑文化集大成者,反映了封建士大夫传统风水意识的厅堂宅第;是东阳木雕艺术荟萃的宝库,反映了东阳木雕浓郁的地方特色;还有根据肃雍堂的建筑结构,精心设计制作,以肃雍堂大堂灯为代表的100多盏灯,制作精巧,大小分等,有主有从,工艺价值很高,堪称华夏一绝。因此,该建筑群也被国内外专家誉称为“具有国际水平的文化遗产”。
诸葛、长乐村民居
位于兰溪城西18公里处,古名高隆,现存主要建筑为明、清建筑,1996年12月,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诸葛民居为诸葛亮后裔聚居地,以丞相祠堂、大公堂为中心,周围环布明、清民居近二百余幢,布局精巧,村落按八卦图布局建成。长乐村距诸葛村1公里,现存80余幢明清宗祠和民居,代表建筑有象贤厅、金氏大宗祠、望云楼等。其中望云楼为楼上厅,月梁曲线优美,檩条等构件雕刻大量狮子、凤凰和花卉等图案,富丽堂皇。大公堂据《诸葛氏宗谱》记载,始建于元代中后期,清光绪三年(1877)为纪念诸葛亮而扩建。坐西北朝东南,四进三开间,占地面积560平方米。门楼重檐歇山顶,气势宏伟。
丞相祠堂: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嘉靖年间续建,万历三十六年(1608)扩建,后被太平军烧毁,光绪二十二年(1896)重建。为高隆诸葛氏之总祠。坐西南朝东北,占地面积1900平方米。布局呈“回”字形结构,由门庭、廊庑、中厅、寝室、钟鼓楼等组成。
金氏宗祠: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83),后历代维修。平面呈“回”字形,中轴线上有门厅、中厅和享堂,两则厢房连接门厅和享堂,中厅独立,构成“回”字型。主体建筑中厅,单檐歇山顶,明间四根金柱分别用柏木、梓木、桐木、椿木制成,谐音“百子同春”,用材粗壮。明间前檐建重檐歇山顶门楼。
&望云楼:始建于明代,占地面积约530平方米,悬山顶。楼上厅明间五柱十一檩,为内四界带前重双步后双步廊,月梁造。次间抬梁与穿斗相结合,各节点均施斗栱,其檩条下皮大都有浮雕。两侧厢房(西厢毁)面宽各三开间,各间梁架皆为穿斗式。
&象贤厅:始建于明代,
占地面积668平方米,坐北朝南,共四进,依次为门厅、前厅、正厅、后寝。门厅正立面采用牌坊式门楼,明间单檐歇山顶,次间重檐硬山顶。前厅设戏台,明间梁架为内四界带前廊后四架卷棚,正厅露明造。正厅与后寝之间设穿堂。
位于武义县桃溪镇陶村东。199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后晋天福二年(937),原名福田寺,南宋绍熙年间赐名延福寺。建筑群在同一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观音堂和两侧厢楼,整个建筑群从山门开始逐步升高,殿翼然突起,观音堂背山轩立形成高低起伏韵律。元延祜四年(1317)大殿重建,为江南已发现元代建筑中年代最早者。历代均有修葺,但仍留元代建筑风格。清雍正十三年(1735)重建山门。光绪三十一年(1905)重建观音堂。现寺内有宋代宝祜二年(1254)所铸铁钟。观章堂前有元代石雕狮子一对,还有元泰定元年(1324)刘溪撰《重修延福寺记》和明天顺七年(1463)陶孟端撰《延福寺重修记》石碑。
俞源村古建筑群
位于武义俞源乡俞源村,于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俞源村原名朱颜村。南宋时期俞氏祖宗落户后逐渐形成俞姓聚居地。座落在山峦之间的盆地中。以上宅溪为界,村子分为两个部分,北面为俞姓居住之地,南面为李姓居住之地,均以血缘为纽带。村内现存有明、清和民国建筑80余处,古建筑及构筑物类型有民居、宗祠、商店、庙宇、古墓、桥梁、学堂,还有附属于民居的书馆、花厅及附属于祠堂的戏台等,村落形态完整。民居建筑平面多呈中轴对称的三合院形式,大型住宅一般是两个三合院前后串联。代表性的建筑有俞源宗祠、洞主庙、裕后堂、六峰堂、上、下万春堂、高坐楼、精深楼等。
俞氏宗祠:建于明代,坐北朝南,三进二院,五开间,两侧廊庑,占地面积3176平方米,有“处州十县第一祠”之誉。门厅明间后檐设歇山顶戏台。硬山顶,祠内存有明、清匾额9块。
六峰堂:又称“声远堂”,建于清康熙二年(1663)。坐北朝南。两进两天井,硬山顶。两侧厢房,有附屋。宅后建有六峰书馆。占地面积970余平方米。四柱三间牌楼式墙门,墙头砖雕刻“丕振家声”。后进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所建。
裕后堂:建于清乾隆六十年(1795)。坐北朝南,三堂两院,硬山顶。占地面积2640平方米。厅堂梁架九架前后双步,前后檐牛腿承挑檐檀。
精深楼:建于清道光二十年(1840),主体建筑为三合院。坐北朝南,有书房、守望楼、藏花厅和附屋等,院前有花园,占地面积2772平方米。主体建筑与入口门之间有曲折的夹道相连,设门多重,故又称“九道门”。
洞主庙:始建于南宋,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重建。四合院。前檐挑檐檀下均用牛腿。院落北侧有民国时期修建的三层五间的清幽阁,重檐,阁内天井四周楼层为敞开的回廊。南侧有附屋。
整个俞源村不但村里古建筑保存较好,而且周围环境清新幽雅,使得村落与山水田野融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郑氏古建筑群
位于浦江县郑宅镇白麟溪东10米,清代,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氏义门以孝义同居治家闻名于世,同居起于南宋至道年间,始祖郑绮,赐“冲素处士”,以孝义治家载入《宋史》。元至元四年(1311)和至元二十一年(1338)二次受朝廷旌表。明洪武元年(1368)受朱元璋旌表为“郑氏孝义之门”,洪武年间朱元璋又亲书“孝义家”,并赞九世同居,“孝冠天下”,为“江南第一家”,赐郑氏后裔可与颜、曾、孟子孙同班来朝行礼。至此,郑氏家族同居达到鼎盛期,合食共居竟三千余人口。至明天顺三年(1459)一场大火,结束了长达十五世历时330余年的同居历史。此后郑氏义门立小同居传承家范延及清末,继同居亦越十三世之久。主要建筑有:&
郑氏义门宗祠:坐东朝西。肇建于元初,清嘉庆二年(1791)重建。总占地4600余平方米。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为门楼、师俭厅、有序堂、拜厅和卧室等。梁架均抬梁结构,用材讲究,雕作朴素精致。尚存有元以来的历代碑刻、匾额,并有元代龙柏九株,传为宋濂手植。
建于元代的郑氏义门祠堂碑:青石质,高2.17米,宽0.85米,厚0.14米,记族教礼节和建祠经历。
圣谕楼 :郑宅镇白麟溪南40米,明代,县文物保护单位。坐南朝北,原建筑为郑氏家族香火厅,楼上供奉圣谕。曾几经重建。平面五间,通面宽19.2米,通进深17米。硬山顶。原有月台并有楼阁式木牌坊,毁于抗日战争时期。
玄鹿山房 :郑宅镇元鹿山下白麟溪南10米,又名“维仁斋”。清代。咸丰八年(1858)建。坐北朝南,楼屋,面阔七间,前设天井,两侧厢房,后置花园,建有“文昌阁”,外筑围墙,占地约600平方米。均硬山顶。明间内墙绘有水墨郑氏义门景壁画10幢。有“元鹿山房”石匾一方和“咸丰八年戊午(1858)郑氏竹岩建”手款石刻一处。
黄山八面厅
位于义乌市上溪镇黄山五村,
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据原木匾记载,建于清代,嘉庆元年至十八年(),因由8个厅组成,故名。坐西南朝东北。现存三进,两侧为厢房。大门为六柱五间石雕门楼。正厅面阔五间,通面阔18.6米,通进深9.3米。硬山顶。九架前卷棚后双步,用月梁。在门前所嵌青石板以及柱础上皆有石刻,以花卉等图案为主。厅内柱、梁、门、窗等均有木雕,刻人物、花卉。刻工精细,线条流畅。
位于义乌市赤岸镇雅治街村西部,东西横跨龙溪,是金华市境内最古老的一座人行桥,2001年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
古月桥建于南宋嘉定六年(1213),系单拱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建造的五边形石拱桥。桥全长31.20米,底拱长15米,桥面宽4.95米,东西两侧引桥各8.10米,其坡度约为30°。桥身分三层砌筑而成,其中底层呈五边形,每边6根,共30根梁与梁石架成,梁石与梁石交接处用横锁石承接,中层为条石横砌,其规模不一,桥面为沙泥和方石铺成,两旁辅之以宽为0.50米的压石栏。桥顶南面压梁石上刻有“皇宋嘉定癸酉季秋闰月建造”字样。
古月桥经几百年风剥雨蚀,虽石头风化比较严重,但仍保持古朴典雅的面貌,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铁店窑址群
位于婺城区琅琊镇铁店自然村,于200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铁店窑址群,系宋代窑址。窑为龙窑。出产乳浊油瓷、黑褐瓷。品种有缸、瓶、碗等。器物纹饰以素面为主。
铁店窑址群的产品除供民间使用外,也是大宗的外贸商品,外销日本、朝鲜和东南亚诸国。
第二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法隆寺经幢
位于金华市区金钱寺居委会。1963年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现存部分底座埋于土中,露地面部分高6.3米,底层呈八角形,幢身八棱柱形,覆八角宝盖,上刻有陀罗尼经文,约4000字,并刻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唐大中十一年十一月十五日树”。柱身浮雕文殊骑狮、普贤骑象及众多佛门弟子,雕刻形象生动,再上置圆形华盖,盖底有四个伎乐飞天,颇似敦煌石窟伎乐飞天。法隆寺经幢雕刻极为精致,线条粗犷有力,结构紧凑,比例匀称。
位于金华市区八咏路。1981年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玄畅楼,又名元畅楼。共4进建筑。第一进为主体建筑,重檐楼阁,歇山屋顶,翼角起翘,石砌台基。南朝齐隆昌元年(494)东阳太守建,郡守淳熙十四年(1187)扩建,将沈约的八咏诗勒于石碑。元皇庆年间()楼毁于火,碑亦不存。明洪武五年(1372)重造宝婺观,八咏楼废址建玉皇阁,后玉皇阁毁。万历年间()重建八咏楼。现存八咏楼为清末重建,1984年大修,日对外开放。
汤溪城隍庙
位于金华市汤溪镇汤溪村,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创建于明代,现建筑为清同治五年(1866)重建,1926年大修。占地面积67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坐北朝南,沿中轴线依次为头门、放生池、二门、过厅、正殿、寝殿等。头门设有戏台。梁架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九檩八步架,明间五柱,次间四柱,稍间五柱。头门与二门之间设放生池,石桥横跨其上。二门面阔三间,左侧有龙王庙,右侧有达生庵;左右建两庑。正殿面阔三间,通面宽14.10米,通进深9.20米。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十檩九步架,明间四柱,次间十檩五柱,各柱用月梁穿插枋连接,前檐柱牛腿承托跳檐檩,两侧建斋房。寝殿面阔五间,前置天井。二进柱础八角形,下置覆盆。三进柱础覆盆莲瓣形,其他各进柱础鼓形。整体建筑的牛腿、雀替、斗栱等木构件精雕细刻人物、花草、禽兽等;柱、梁、枋、天花绘人物、山水、花鸟等彩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年曾维修。
金华府城隍庙
位于金华市区明月路,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华府城隍庙创建于宋治平元年(1064),明洪武三年(1370)重建,现存建筑为晚清建造,年进行全面修缮。共三进,面阔五间。坐北朝南,依次为门厅、前厅、戏台和正厅;左、右廊庑十二楹,又厢房十一间。占地面积3727平方米。整组建筑群的屋顶均为硬山顶。梁、枋和牛腿等木构件雕刻精湛,尤其两个穹窿藻井十分精美,门厅的藻井以百余朵雕刻牡丹的枫拱盘旋至顶。
&府城隍庙二进单体建筑的主体结构面阔五间,通面宽20.41米,通进深9.14米。硬山顶。明、次间抬梁式,为五架梁带前后廊。梢间山面穿斗式,后廊与戏台连接,戏台面对三进的正厅。梁身浮雕蟠螭回纹、人物故事和吉祥图案。五架梁背安置柁墩和坐斗支托三架梁。单步梁雕作成卷曲的鸱鱼状。扇形雀替。柱头平杀,用石质鼓形柱础。阴阳合瓦。
2004年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保持原貌。整修后,对外开放。
位于金华市双龙乡鹿田村,于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系建于宋太平兴国年间的北宋鹿田寺。寺废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金华八县名流在此建鹿田书院。占地总面积2000余平方米。中轴线上有门厅、正厅和后厅。面阔各三间,前厅通面宽12.4米,通进深6米。两侧有厢楼。硬山顶。鹿田书院主要作为“金华学派”的纪念性建筑,具有相当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2000年大修,2001年竣工。
雅畈七家厅
位于金华市雅畈镇雅畈一村,于1997年公布为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建于明代早期,建筑坐北朝南,由照壁、天井、前厅、后厅和厢房构成。呈方形布局。前厅前置有照壁,上部用磨砖雕刻花牙子封檐,基座雕刻砖线脚。照壁与两侧厢房山墙连成整体,山墙处各开大门,上部置砖雕门楣。前厅面阔三开间,通面宽13.36米,通进深宽28.32米。梁架明间为抬梁式七架前后廊,两山为穿斗抬梁混合式,每进前后额枋与檐檩之间置一斗六升栱二攒。后厅面阔三间,为楼上厅,设后檐廊。两侧厢房为楼厅,面阔各为七间。前后厅及厢房石质形柱础,柱子侧脚,柱头卷杀,梁、柱交接处用双跳或单跳丁头栱,梁、檩交接处用十字斗栱。整体建筑结构简练,造型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位于浦江县城东龙峰山上,又名龙峰塔。1963年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天圣三年(1025)建。塔基用条石砌筑,塔身6面7级,昔可登高远眺,每层檐角下挂有风铎。后经宣和,宝祐年间两次重修,元至元廿九年(1292)遭雷击,塔身微倾,又重修。明正统年间遭火灾,万历年间再修,内部木结构,于正统年间毁于火。1979年又重修。现存塔身高36米,基本保持北宋时模样。
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东朱村东朱山墩头庵(现名谷潭渊)上,1988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丹溪(),名震亨,字彦修,义乌人。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著有《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伤寒论辨》等。原墓与妻、长子合墓。墓始建于元至正戊戌年(1358),经清乾隆十三年(1748)及1946年修葺。20世纪60年代被毁。现墓系1982年重修,墓丘呈圆形,下部石砌。墓前立有“元名医朱丹溪墓”碑,介绍朱氏生平。
位于兰溪市孟湖乡夏李村的李渔坝,是该市最早以名人命名的水坝。于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水坝用块石砌成,迎面截流。大水时,清流不及排泄,越坝顶直泻,水声哗哗,银花飞溅,蔚为壮观。
李渔是明末清初兰溪夏李村人,素以戏剧家和戏剧理论家著称。成名之前,在乡里时,被族人推为“祠堂总理”,为民兴修水利,倡议建了四处石坝,开凿了三条堰坑,总长6华里,环绕全村,引水灌田,便利民用。后人为纪念他,把他设计创建的“石坪坝”,称为“李渔坝”。
郭氏节孝坊
位于兰溪市灵洞乡洞源村,清乾隆四十年(1775)“为章学礼妻郭氏立”。石碑坊为四柱五楼式结构,高860厘米,宽690厘米,坊身有大量人物、花卉、麒麟、祥云、龙、凤、狮、鹤等高浮雕及镂空雕饰,技法纯熟,工艺精湛,是清中期具有代表性的石雕艺术佳作,也是我市现存各种古牌坊中规模最大、雕刻最精致的一座,于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武义县壶山镇,198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宋开禧三年(1207)建。全长140米,宽4.8米。9孔。桥墩用石砌。全桥有长廊覆盖,中有岁丰阁,重檐歇山顶,年修葺一新。日被洪水冲毁,于日重新修建竣工通桥。
上甘塔红军标语
武义县溪里乡上甘塔村,位于武义东部的崇山峻岭中,是一个小山村。过去只有一条羊肠小道可以出入,地理环境险恶,人民苦大仇深。1935年,工农红军挺进师一、二、三纵队由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到达浙西南,开展游击斗争,转战于宣平。8月7日,挺进师的一个连在上甘塔村宿营,并向当地财主邓友德筹款,邓友德闻讯出逃。邓友德家为一四合院民居建筑,高墙深院。红军进入邓友德家,一边开仓赈粮,救济百姓,一边进行革命宣传,用红墨水直接在墙上、板壁上、门架上及照壁上书写标语,共有72条之多。标语有大有小,内容有:“当红军最光荣”、“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政党”、“打倒出卖民族利益的国民党”等。一些标语由于年代久远,有些漶漫,但大多保存较好,是进行革命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现实教材。于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武义县白溪乡上陈村明招山。于1989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吕祖谦(),字伯恭。祖辈为赵宋名宦世家,家学渊远流长。南宋建炎年间(),从河东南渡金华。隆兴元年(1163)中进士,选入博学弘辞科,授太学博士,官至直秘阁著书郎、国史院编修。其文词闳肆辩博,凌厉无前,于诗书春秋,多究古意,故词多根底,学者以东莱先生尊称。他倡导致用之学,主张“讲学理,育实才而求实”,用以其独立学派与朱熹、张栻齐名,号称“东南三贤”,后又与朱熹、二陆(九渊、九龄)鼎立,影响很大。卒谥“成”,归葬于武义明招山。
吕祖谦墓居山麓,三面环山如拱,墓前有清水塘。墓原为土堆封面,1991年修理,平面圆形,下部块石垒砌,上部窟窿状水泥封面,有三级拜台。墓北有朱吕讲堂和明招寺,是吕祖谦当年讲学之处。吕祖谦弟吕祖俭、曾祖吕好问、祖父吕绷中、父吕大器等都葬于此,五墓毗邻,各有3-5级拜坛。
位于东阳南马乡葛府村南,东阳至永康公路边,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葛府窑址系五代至北宋时期古窑址,共有五个窑床,采用龙窑烧制,窑具特别讲究,有各种匣钵和垫具。出土产品有五代的和北宋的。五代产品有各类碗、盘、罐、盏托等。北宋产品特别丰富,制作极为规整精致。在全国考古学会第三次年会上,各地考古学者和古瓷专家认为该窑址的标本称得上是五代、北宋婺州窑中的精品,同时也算得上是全国的上品。
位于东阳市歌山村西边300米处马虎龙山的小丘陵上,
1989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歌山窑址系唐代至北宋时期古窑址。唐早期窑床叠压在北宋窑后半段下面40厘米处,北宋窑建在早唐窑之上,是一座龙窑。西侧为早唐窑床的堆积,东南角上层为北宋窑堆积。出土生产工具和产品极为丰富,早唐窑生产工具有垫柱、垫珠、转盘等,产品有各种碗、盘等;北宋窑生产工具有碾轮、匣钵、垫具等,产品有碗、盘、盏托、执壶等。歌山窑唐代早期产品釉色特别好,青釉较厚,均匀而有光泽,为其它窑口所不见。歌山窑北宋产品比较精细,为外销产品之一。
刘英烈士墓
位于永康市方岩镇橙麓村马头山麓。于1991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英()原名刘声沐,江西瑞金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政治部主任、挺进师政委、中共闽浙边临时省委书记和浙江省委书记。日,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同年5月18日就义于永康方岩。遗体由群众葬于方岩程氏宗祠旁。1953年修建刘英烈士墓。右侧为张贵卿(中共浙江省委员,衢州特委书记)烈士墓。1982年重建。
横跨在兰溪市梅江区石埠乡塔山村的梅溪上,是古代金华、义乌通严洲的必经要道。1993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据兰溪县志和碑文记截,通洲桥创建于康熙年间,现存的通洲桥为清道光三年的建筑。康熙年间是一座木桥,乾隆二十三年改为石桥,嘉庆五年被洪水冲垮,暂布木桥,道光三年重修并筑水榭21间。
桥长80米,宽4米。6垛5洞,青石桥面,石栏高1米。下临百尺长波,浅深无虑,且风雨堪遮。桥中有亭阁神龛,两端桥门飞翼横空挑出,其中雕梁画栋,壮观美丽。桥头有一座小山,名曰“挂钟尖”。山顶建筑有一座玲珑剔透的“文昌阁”。桥阁交相辉映,构成一幅别具风格的画面。
此桥与武义熟溪桥、永康西津桥均为楼阁长廊式木桥,颇具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发宝象龙塔
简称发宝塔,位于武义县城东北金鞍山上。1996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万历年间建成。6面7层,砖砌,高42.46米。1984年修葺一新。
紫薇山民居
位于东阳市黄田畈镇紫薇山村,建于明代,199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万历至天启年间南京兵部尚书许弘纲府第。坐北朝南,原有三条轴线,现仅存“尚书第”轴线门厅和诒燕堂;“大夫第”轴线开泰堂、后堂以及部分厢房建筑。诒燕堂面阔三间,通面宽13.75米,通进深9.75米。硬山顶。八架前单步后双步。柱头略卷杀,鼓形或礩形柱础。前檐斜撑承挑檐檩。梁、檩、枋及柱上部均彩绘。五花山墙墙头置鸱鱼。
位于东阳市巍山镇白坦二村,建于清代,199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前后共三进,两侧为厢房。正厅面阔三间,通面宽13.5米,通进深8.3米。硬山顶。九架前轩后单步,雀替雕刻戏剧故事。鼓墩柱础。后堂明间做一精细藻井,俗称“鸡笼顶”,现已毁于火灾。
位于东阳市巍山镇白坦一村,建于清代,199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西朝东,前后五进,两侧为厢房。正厅面阔三间,通面宽12.04米,通进深8.53米。硬山顶。八架前轩后双步,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船蓬轩。牛腿雕仙鹿,梁垫、雀替雕人物、动物。月梁阴刻三道鱼鳃纹,呈半月状。覆盆柱础。
马上桥花厅
位于东阳市湖溪镇马上桥村,建于道光丁酉年(1837),199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由门楼、照壁、正厅和两进后堂组成,左右为厢楼。正厅面阔三间,通面宽11.6米,通进深8.2米。硬山顶。九架前轩后双步。明间抬梁式,次间穿斗式。正厅前廊木雕全部采用多层次缕空的东阳木雕技法,扇形雀替雕饰花草、山水和楼阁,牛腿镂空雕饰神仙故事。门厅及所有门窗均亦采用木雕装饰。鼓形刻花柱础。
东阳石角山支石墓
东阳石角山支石墓位于东阳市六石镇祥湖村,于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墓位于高约20米的土丘上,由巨石构成东西向的长条状,全长12.6米,宽2.8米,高出地面1.3米,南北两壁用叠垒的石块或整块石板作为支石,形成有间隙的墓壁,上面覆盖8块壁石,盖石从东向西逐渐倾斜,墓门向西。墓前口立石露出地面1米,东西两端各有竖立的巨石作挡板,此墓建在长23米,宽9.5米,高4.6米的土墩之上。
该墓形制特殊,墓室的结构与浙江其他地区的土墩石室墓相一致,很可能是由支石墓向土墩石室墓过渡形式。因此,对于研究当时的墓葬形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兰溪世德堂
位于兰溪市黄店镇三泉村。于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德堂,又称“将士厅”,始建于南宋,是一座前后三进三开间的祠堂建筑。前有照壁和一对旗杆,门厅牌楼门为明嘉靖建筑,门厅后檐与戏台连为一体。柱子用材硕大,为梭柱,厅内悬挂数块牌匾。从结构特色分析,该厅主体约为明前期遗物,部分构件后代重修更换。最后一进建筑为享堂,重建于清末。
世德堂建筑完整,正厅风格古朴,用材较大,前檐施用出跳斗拱,并用扁作月梁,为我省民间建筑所少见,具有较高的建筑价值。
兰溪芝堰村民居
兰溪芝堰村民居位于兰溪市芝堰乡芝堰村,于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芝堰系陈氏聚居的血缘村落。村庄始建于宋代,明、清时期出现客栈、杂货等商业建筑。现存明、清建筑五十余座,分为宗祠、民居二大类。陈氏大宗祠“孝思堂”,约建于明中期,前后三进,依次为门厅、正厅、后厅,两侧建有厢房。保存较好的民居有“衍德堂”、“济美堂”、“成志堂”、“世德堂”、“承显堂”,“光裕堂”、“善述堂”、“世泽堂”等,从明代到民国年间,形成序列。对研究传统村落文化及传统民居建筑演变过程,提供了系统而丰富的实物史料。
义乌螃蟹形山墓群
位于义乌市赤岸镇乔亭村西的螃蟹形山坡上,建于明代,199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系冯氏家族墓地,依山而筑,共有14座墓,作一字形排列。墓的形制大致相同。墓前置墓碑,碑作亭式,以块石雕出四角起翘的屋顶,柱头出一攒斗栱,柱下用抱鼓石稳固。两侧设栏杆,栏板雕饰宝瓶、云纹、缠枝、鸟兽等。每座墓前均置石祭桌、石凳等。墓面用青石砌筑,石构件有浮雕,系同一家族墓群,保存完好。
冯雪峰故居
位于义乌市城南约26公里的赤镇神坛村。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坐北朝南,系四合院建筑,二进三开间,左右厢房各二间,内有天井。
冯雪峰(),原名福春,系义乌市赤岸镇神坛村人,冯雪峰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家、作家和诗人。长期从事党的文艺工作,是我国革命文艺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和坚强不屈的战士。历任中国文联第一届常务委员,中国作协第一任党组书记、副主席,人民文学出版社第一任社长。主要作品有《真实之歌》、《雪峰寓言三百篇》,电影剧本《上饶集中营》等。
冯雪峰同志的少年时代是在故乡度过的,抗战时期,曾在故乡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并在故居撰写过不少革命的文章、著作。故居内现陈列着冯雪峰同志生平事迹、照片资料和一尊铜像。
原置义乌市塔山乡双林寺内,原有两座,8面5层楼阁式,铸造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其一毁于战乱,今存这座仅两层,残高2.15米,铸有人物、动物、佛像、花卉、水波等图案的铁塔存于义乌市博物馆。
位于永康市方岩风景区中,于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宋著名学者陈亮、朱熹、吕东莱曾在该院著书立说,现在人们习惯上把五峰内的重楼、丽泽祠、学易斋、五峰书院等岩洞建筑统称为“五峰书院”。丽泽祠系明代学者应典于正德年间创建,祭祀陈亮、朱熹、吕东莱三位学者,故俗称为“三贤堂”,构筑在天然石洞中,宽16.4米,深13.3米。
学易斋位于丽泽祠西侧,是明代永康学者周佑康为纪念婺郡学者何北山、王鲁斋、金仁山、许白云、章枫山而建。其建筑面积较丽泽祠、五峰书院为小。
五峰书院建筑壁北朝南,三开间,略呈方形,洞宽12.75米,深11.3米,总面积175平方米,屋高二层,屋内设直径37厘米的圆柱18根,柱础造型系明代风格。书院久经沧桑,因洞造屋,建筑十分牢固。
位于永康县城西南,跨永康江。1997年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明代为浮桥,清初改木桥,清嘉庆年(1805)改建石墩木梁层盖式桥。多次重修,今全桥14墩13孔,全长163米,宽4米,桥面建屋59间。
位于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创建于明代万历壬岁(1592),现存为清康熙元年(1662)重建。于1997年公布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蔡氏宗祠朝东南,背山依水。宗祠平面为一纵轴线布局。由牌坊式门楼、天井、前厅、穿堂和后厅及两小天井和后厅组成。前厅、穿堂和后厅组成一“工”字形。整条纵轴线长32.25米,宽12.4米。平面为矩形。
宗祠里尚存南宋哲学家、教育家朱熹题赠的“理学名宗”匾额,是保存最完整的民间宗祠之一。
钟英堂:位于磐安县双溪乡梓誉村东,与蔡氏宗祠毗邻,建于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前。钟英堂的平面布局为一三合院的建筑,有正厅3间,东西厢房各六间,其中三开间的正厅,方砖漫地,是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整个厅堂造型优雅古朴,尤其是正厅贴雕中镂空的飞禽走兽形态逼真,堪称一绝。是乾隆时期木雕的代表作。
徐震二公祠
位于永康市古丽镇武义巷内,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1997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徐”为徐姓,“震”为行辈,“二”为排行序号。徐震二公(),讳希佑,字仲振。“自幼颖敏,好读书,不为嬉戏。平居安贫,未尝至官府”。坐南朝北,平面呈纵长方形,占地总面积1512平方米。中轴线上建有四进,面阔均五间。第一进通面宽18.16米,通进深5.99米。硬山顶。正门系五楼牌坊式结构,砖雕精细。各进檩条、牛腿均刻有人物、吉祥动物、花卉等高浮雕。各进明间、次间抬梁式,均为五架梁带前后双步梁。梢间山面为穿斗式。梁上有平盘斗,上施瓜柱,梁下施雀替。
第三节 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金华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共有390个,其中金华市区50个,金华城内主要有通远门、赤松门古城墙、通济桥、明月楼、一览亭、浙江潮旧址和仁寿堂。其他各县(市)共有文物保护单位340个,分别为东阳市113个,义乌市41个,永康市41个,兰溪市49个,武义县47个,浦江县29个,磐安县20个。
金华市区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各县(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统计表
第一节& 市区新建景观
1998年至2004年,在市区的大规模旧城改造中新建了一大批特色景观。其中主要有:
2004年3月建成开放,位于金华市中心,具有六大功能区,并建有象征八婺崛起,高达40米的标志塔和大型喷泉的城市大客厅----人民广场;
2003年12月建成开放,位于金东区政府门前,以中国著名“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先生命名,集市政、休闲和享受音乐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广场----施光南音乐广场;
2002年建成开放,金华市中心绿色明珠,标志性建筑,综合性公园----回溪公园;
2004年2月建成开放,位于婺江北岸宏济桥下游,八咏楼文化和金华小邹鲁人文景观为主题,按古典园林布局,建有大型&& 小码头,富有& 水性和观赏性的八咏公园;
2003年2月建成开放,位于大黄山,以茶花文化为主题,融山水、园林、花卉、建筑、展览、孔雀园为一体、文化内涵丰富,占地24万平方为的游览、休闲胜地----中国茶花文化园;
2003年1月建成开放,位于竹马乡,园内收集种植山茶科属植物18个组,2004个品种,国际上山茶科植物种类最多最全的物种园----国际茶花物种园;
2004年4月建成开放,位于金东新区义乌江南岸,具有滨江特色,由艾青之子著名艺术家艾末末设计,运用现代艺术理念,把艾青的诗歌文化完美地融入景观的艾青文化公园;
1999年6月建成开放,位于通济桥南端,按黄宾虹大师画意设计的黄宾虹艺术馆和始建于宋淳化11年(994)原址在清风龙头,雄伟壮观的清风楼。
在于004年12月10日开始建设的“婺江水景喷泉”,根据设计将建造喷水高度160米、扇型水幕跨经150米,列当代卉界同类建筑前10名的大型超高喷泉。这一国内之最,计划投资2000万元,于2005年3月竣工,建成后将成为市区三江口的一处新景奇观。
第二节 古子城建设
一、古子城的历史沿革
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位于金华老城区江北东部高坡上,地势北高南低,古城面临三江,东以东市街为界,南至飘萍路,西至胜利街,北至将军路,总面积26.1公顷。
关于古子城,明万历和清康熙《金华府志》均有专门的记载:旧有子城,在大司前谯楼至星君楼及大司后披仙台一带,周长四里,有四门,南曰保宁军门,西曰桐树门,北曰金华门,东曰熙春门。从东汉献帝初平三年(192)建立长山县起至清末民初,金华县政府迁出鼓楼前,1800多年,金华或曰长山,或曰东阳郡,或曰婺州府,古子城均是金华政治、军事、文化、教育的中心。
199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金华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同年,金华市人民政府在新的《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提出:“辟新区,保旧城,复风貌,保子城,继文脉,保重点”十八字方针,确定金华争创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奋斗目标。金华市人民政府在设立金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指导委员会的同时,正式成立了金华市古子城历史文化区管理委员会,负责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保护改造开发的具体工作。
二、古子城历史文化区保护改造规划方案
1997年金华市古子城管委会和市国土管理规划局委托清华大学编制金华市古子城保护改造规划。
规划确定古子城的性质:是金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存地,是展示和宣传金华1800多年历史和文化的最佳场所,是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也是金华向外展示民俗风采的窗口。
规划提出的保护改造方案是“一片三线四点六入口”。“一片”指文化核心区的保护修缮和改造,“三线”指八咏路、酒坊巷、鼓楼里改造,“四点”指保宁门广场、八咏广场、侍王府广场、桐树门广场的改造,“六入口”指古子城区域内六个入口处的规划改造。(附:1996年清华大学编绘的古于城保护规划草图)
2002年下半年根据古子城保护改造工作的具体情况,结合新一轮《金华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和《金华市创建历史文化名城规划》的调整,金华市古子城管委会、金华市城市规划设计院请同济大学专家对原清华方案进行了局部修编。新方案基本保留了清华规划的原貌,结合八咏公园和东市街拓宽规划,提出“保护优先,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规划方针,将古子城划分为重点保护点、重点保护区和风貌协调区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对象采取相应的保护和控制措施。(附:同济方案规划图)
三、古子城历史文化区已完成的保护改造现状
1、从1997年至2003年,古子城片区内共拆迁非保护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完成规划建筑面积1.68万平方米。其中古玩市场2352平方米,农贸市场3016平方米,八咏煲城、古戏台8505平方米,商住楼l、2、3、5幢及八咏楼周边A、B、C、D约2957平方米。
2、修缮拦路井、徐家古里、东市街31号、八咏路
268号、育婴堂等古民居遗存。
3、重建保宁门、八咏路牌坊。同时修复八咏路、鼓楼里青石路面和保宁门广场、八咏楼广场等。
(附:修缮后的建于清道光年间的徐家古里、古玩市场照片)
四、古子城历史文化区域内待建的主要项目
1、保护修缮八咏楼沿街明清古民居。八咏路全长783米有明清建筑路段约443米,明清时期民居店铺约4000平方米,其徐家古里、章宅、拦路井、鼓楼、八咏楼均集中在这一地段,需加保护修缮。
2、保护修缮酒坊巷传统风貌区。酒坊巷结合古子城城垣遗址,展示金华酒文化和金华抗战时名人名居,其中需改造和修缮《钱江潮》旧址、台湾抗日义勇军旧址、祝裕隆旧宅、金品黄旧居、胡碧芗旧居、真神堂、酒泉井等。
3、新建两条步行轴线并重建配套古建筑。在古子城片区内将迁移金华六中及相关单位,在八咏楼后及东侧新辟南北东西两条步行轴线并重建古练兵场,市博物馆、文庙、名人碑廊等配套古建筑。
4、规划建设两处文化休闲区。一处在侍王府东侧,以民俗展示为主,由综合服务设施及东市街休闲绿化组成,同时修复古子城东侧老城墙,复建宋代万佛塔,面向东市街,形成古子城特有的古城风貌。另一处复建与古子城环境相匹配的鼓楼里传统民居,同时将农贸市场改为古子城花鸟市场。
上述规划实施计划在2010年左右完成。
(附:古子城东侧万佛塔、老城墙效果图)
第三节县(市)景区开发项目
2000年前后,金华市属各县(市、区)均加快了景区项目的开发建设。
东阳市横店影视城明清宫苑(二期工程)和江南民居博览城建成开放;清明上河图景区经过整修,强化了宋朝年代特征和北宋古都市井文化原形,秦王宫景区新建了秦汉街,兵马佣展馆,相继推出了《漏顶棋馆》、《秦军箭雨》、《杨门女将》等影视表演项目;三都景区新开发了“龙床”、“仙人谷”景点等。义乌市完成了双林景区开发。永康市方岩景区开发了南岩新景观,并对石鼓寮景区进行系列改造。兰溪市实施了六洞山景区涌雪洞、玉露洞两洞贯通工程。武义县开发了俞源、郭洞景区,成功申报成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浦江县完成了仙华山景区求善长廊、江南第一家老佛社整修、白石湾流水山庄、神丽峡新景区等开发项目。磐安县夹溪十八涡景区和景观建成开放。婺城区加快了仙源湖和九峰山景区休闲、游乐项目的开发。金东区赤松山景区道教文化苑建成对外开放。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自古代至清朝处于自流状态,无专职管理机构。新中国建立之前,金华地域除位于城区的八咏楼、侍王府、天宁寺等古建筑为公有之外,余者多属非公有,分别由民间头首、寺庙住持、祠堂轮值、或地主、业主所有。1950年,在土地改革的推动下,非公有的风景资源地及其建筑物改为所在地乡镇或行政村管理,其中大部分祠堂、庙宇改作粮仓、办学之用,或改作住房分配给无房户居住。日,金华县商业局在双龙洞景区设立“金华县双龙洞服务部”,始行政府部门直接介入景区管理。1966年,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各个景区寺庙里的菩萨被捣毁,雕梁画栋遭斧劈,部分石牌坊和碑刻等古文物也被拆除,众僧尼被解教还俗务农。直到1979年,金华市域没有一个省、市级风景名胜区。1980年以来,根据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浙江省风景名胜管理条件实施办法》,以及国家有关文物保护等有关规定,全市各级政府对此加强了领导,并把组织机构、资源调查、开发建设、定级审批、管理保护等工作落到实处,使各个景区由冷落步入兴旺,并为旅游产业的兴起开辟了发展前景。
一、主管部门。按照《浙江省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第五条“市(地)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风景名胜区工作”的规定,1981年至1995年,全市风景名胜区分别隶属于所在县(市)建设行政部门主管。1996年,随着金华市旅游局的成立,兰溪、义乌、东阳、永康等市(县)建立风景旅游管理局,武义县建立文化旅游局,磐安县建立旅游局归口建设局管理。与此同时,双龙洞、方岩、六洞山、仙华山等国家、省级风景名胜区分别与各自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局合署,对内一套班子,对外两块牌子;全市风景名胜区的行政主管部门的执法地位不变,仍属金华市建设局。2002年,金华市政府机构经过改革,原并入建设局的规划部门划出,单独设立金华市规划局,并授权其为金华市风景名胜区行政主管部门。
为解决景区“两张皮”---两个管理机构的存在,景区与村民关系不好协调一致。1991年8月,金华市委决定,金华市双龙风景区管理处更名为金华市双龙风景名胜区管理局(二级局编制),并将双龙乡所属洞前、鹿田2个行政村划归景区管理局管辖。1992年位于双龙洞景区内的“双龙乡”建制撤后并入罗店镇,从建置上为双龙景区确立了统一完整的地位。方岩、六洞山、仙华山、郭洞等风景名胜区内的农村也一样从原属乡镇分离出来,划为景区统一管理。是年12月31日,金华市委、市政府决定建立金华市双龙风景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正县级),由分管副市长兼任主任,婺城区区长和市建委党组副书记等人兼任副主任,授权管委会代表市、区两级政府对双龙风景旅游区保护、规划、开发、建设实施统一领导,全面行使管理、监督、人事任免等职权,以及设在双龙风景旅游区内所有单位(不论其隶属关系)的主要领导任免有建议权。2003年8月,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仍为正县级单位,归口婺城区政府管理,并把罗店镇和竹马乡部分农村划归双龙风景旅游区管委会管辖。
文物古迹行政主管部门,2001年之前,是金华市文物局,是年12月,改为市文体局。
二、评审机构
1993年11月,金华市人民政府成立了“金华市级风景名胜区评审领导小组”和“金华市风景名胜区专家评审组”。是年12月,市政府印发了《金华市级风景名胜区申报审批办法(试行)》,五年后改为正式执行。领导小组和专家评审组的主要职能是负责市级风景名胜区的评审批复。对上报申请晋升为省级、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进行审查、评议、论证等等。
三、受让业主。年,在全市风景名胜区中,运用招商引资,有偿出让经营权的方式开发建设新景区的有:双龙风景名胜区的桃源洞、二仙洞2个景区,方岩风景名胜区的南岩、石鼓寮2个景区,以及浦江县的神丽峡景区等。在受让景区内,有关维修、服务、导游、安全等均由受让业主自行管理。
第二节& 景区管理
一、景容景貌管理。
(1)封山育林。1950年以来,双龙等多数风景区山林由县、乡(公社)林场管理,部分市(县)级风景区山林由所在地行政村管理。进入20世纪80年代,金华市各级风景区名胜区全面实行了封山育林,加强了景区植皮扶育管理,位于双龙景区的金华市北山林场曾因此荣获“浙江省绿化先进单位”称号。1993年,仙华山等景区相继成立了护林委员会、组建护林队、制订护林制度(守则),由护林队员专职负责封山育林。并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省政府《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的要求,成立了森林防火综合治理小组,加强对景区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完善了森林防火措施。1997年10月,双龙风景旅游区还组建一支森林防火应急小分队,送经专业培训后上岗值勤。截止2004年,全市各景区没有发生违反封山育林事件和森林火灾案件,森林植被覆盖率达95%以上。
(2)重点整治。全市各级风景名胜区在景区环境治理上突出重点,进行综合整治。月份,双龙景区开展了“保资源、治环境、拆违章、整秩序”的综合整治,查处了涉及6个行政村、12个企事业单位开山取土、乱砍滥伐等毁坏资源和污染环境问题,拆除坟墓88穴、铁笼子130只、临时建筑3000平方米,对景区内所有建筑立面进行了统一粉刷和油漆,新设和维修了广告牌、路标。沿八一水库至双龙公路增设了1000个水泥警示桩和28块交通标志牌。并以洞前景区的景容景貌整治为重点,集中人员,投资1800万元,拆除双龙电站宾馆、大仙宾馆、粮站饭店、皇后饭店(派出所)、医院、朦胧山庄、新信用社、旅游饭店等单位用房和民房共计9290.42平方米,为按规划进行恢复性改造扫清障碍,至年底,“旅游者中心”、停车场、历代名人碑刻等一批新建项目相继竣工,景区面貌焕然一新。
方岩、仙华山、六洞山等风景名胜区也对景区环境采取综合整治措施,加大力度,整治景区内“脏、乱、差”顽疾取得了明显成效。方岩风景名胜区理顺管理体制,整治景区旅游环境、门票秩序和购物环境,建立了投诉办法制度,加强了景区内部管理。六洞山风景名胜区拆除景区内2家石灰厂、2家水泥厂、搬迁了洞源村矿山,清除了景区粉尘污染,把风景名胜区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3)查处违章违规行为。1981年至1998年,全市风景区的建设项目基本上实行了“一书两证”制度,同时也有个别违规现象。1999年,金华市建设局印发了《关于必须依法实施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的通知》同年5月,发现郭洞风景名胜区刘秀垄景区大红岩景点擅自开发之后,金华市行政主管部门立即加以制止,并督促整改。省级的金华大佛寺景区建造占地770平方米、高21米的玉佛大殿,未经批准,擅自动工,金华市建设局于2000年4月下了停建通知,切实保护风景名胜资源和“一书两证”制度的实施。
二、风景资源管理
(1)资源调查。1993年金华市建设局会同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先后对双龙、方岩、六洞山、仙华山等26处风景名胜资源,进行了实地调查,为搞好景区管理、开发、整治、利用、保护、审批论证,搜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2)维护建设。1997年至2001年,金华市级以上风景名胜区维护建设投入资金6955多万元,其中省拨维护建设资金1010万元。年,又争取到省级风景名胜区建设补助资金1850万元。完成维护建设的项目有:双龙的冰壶轩、邮电所二期工程、仙瀑洞、停车场;方岩的方岩天桥、胡公文化城;六洞山的涌雪---玉露两洞府的包公府、空中索道;大佛寺的鸳鸯林曲径道、票房;石鹅岩的空中走廊、管理用房;社姆山的桐木寺扩建一期工程等40多个项目。其次,由当地政府和民间集资捐助维护建设的项目有:浦江县投资3000多万元,为仙华山风景名胜区新建主入口标志、山门、仙华大道、停车场、盘山公路、东西线游步道、栈道、昭灵宫及广场、昭灵水库、东皋心越纪念堂、心越阁等工程。武义县为龙潭----郭洞风景名胜区的俞源景区、寿仙岩景区、清风寨和刘秀垄景区,合计投资775万元,分别完成了游步道、通天遂道、票房、草堂、停车场、宾馆、森森公园等建设。
(3)实施“一书两证”(风景名胜区建筑审批书、规划许可证、建筑许可证)制度。根据建设部《风景名胜区建设管理规定》和省建设厅《关于加强依法实施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的通知》精神,金华市于1997年7月在东阳市横店召开了“金华市风景名胜区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实施“一书两证”制度。是年9月4日,金华市政府批准成立了《金华市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审批小组》。在具体操作上,按金华市建设局[号《关于依法实施风景名胜区建设项目“一书两证”制度的审批权限和报批程序的通知》,把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新建、扩建、改建的项目纳入管理和审批,包括景区基础设施、公共建设、景点建设、旅游服务接待设施、民居和其他建设项目。并对景区内申报的所有建设项目,先由评审领导小组派员实地踏勘选址,按程序依法办理选址审批书之后,核发“一书两证”。
三、服务质量管理。
全市各级风景名胜区在主管部门指导下,把景区各项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服务质量纳入各项管理制度,置景区服务质量于有效管理之中。1997年以来先后健全、完善了风景名胜区管理制度、财务制度、门票报送物价部门审批定价和领、售结算制度、景区安全制度、景区特种设施(空中索道车等)安全操作规程、各种岗位责任制及其考核办法、人事管理、劳动工资、医疗保险、功过奖罚等全套管理制度。在景区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双龙、方岩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仙华山、六洞山等6个省级风景名胜区,以及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市、县级风景名胜区,已购置电脑,试行科学化管理。同时,为提高景区人员素质加大了培训力度,在内部“长会短训”的基础上,由市旅游局注册成立了培训中心,采取送教上门、集中培训等形式,举办景区服务人员、导游、饭店主管(领班)等各种培训班80多期,共4400多人次。同时开展“十佳景区”、“文明导游员”、“双龙杯导游竞赛”、“微笑天使”、“最佳旅游饭店”等创优评比活动,金华双龙和永康方岩分别于1997年被评为“浙江省十佳美景乐园”,以及市级创优景区和众多先进事迹的推动下,使景区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得到了提高。
(1)文物普查。根据省政府办公厅[2001]41号《关于在全省开展历史文化遗产普查工作意见的通知》精神,市文物管理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市的乡镇、农村,开展历史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做到一处不漏,也不放过一处疑点,共计发现各种类型的文物古迹1765处,其中有古遗址、名人墓29处、古民居676座、古庙宗祠365座、古桥122座、摩崖石刻石碑30处、近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52处。这次普查基本查清了全市各地的历史文化遗产及分布情况,并编报造册存档,纳入依法实施保护的序列。
(2)文物保护规划。2002年,金华市在编报城市总体规划的同时编报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其中把文物保护列为重要内容,提出保护规划和要求,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执行并授权市、县(市、区)文体局为文物保护的行政执法主管机关,按照《文物保护法》的规定,依法对辖区内的文物古迹实施保护。全市文物保护纳入了法制管理轨道。
(3)文物抢救。市文体局与市广播、电视、报社等新闻媒体密切配合,及时宣传、报道文物保护工作的信息和新发现的文物,以及执法机关查处破坏、偷盗文物的案件等,使全市人民及时了解、关心、支持文物保护工作,在城乡建设和旧城改造施工中发现文物线索,大都能积极主动地报告文物管理部门,及时抢救和保护恐龙蛋、战国时期印纹陶罐、宋代谷仓、古钱币等珍贵文物。与此同时,金华市区对法隆寺经幢进行了纠偏和有机硅防风化保护,维修了山头下村沈氏大宗祠、白沙庙、琐园古建筑群、艾青故居,仁寿堂中药房整体搬迁重建,以及红军标语保护等。东阳市发动民间抢救文物,从1995年至2004年,连续集资上千万元,抢救维修了九如堂、李氏宗祠、蔡希陶故里、徐田村门楼,横店集团还把散落在民间或将被拆除的古民居、古家具、用具、农具搜集起来,或集体搬迁到横店,建成古民居博览城,集中加强保护。2004年,浦江县发现上山遗址,经国家文物专家到场指导挖掘、鉴定为比良褚文化早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浦江上山稻种遗址,有关部门将申报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
金华历史悠久、人文会萃、钟灵毓秀、文化璀璨、名胜古迹众多,早在1995年就被省政府批准公布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同年,金华市即提出了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目标,并成立了金华市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委员会。金华具有丰富的风景旅游资源、生态环境、交通区位、经济结构等优势,金华的旅游业,被列为优先发展的重点产业,计划到2010年,把金华建设成风景秀丽、环境优美、景观丰富、综合配套、连线成网的浙江中部旅游中心。
1996年,金华市政府成立了由市长任组长、20多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金华市旅游业发展领导小组”。1998年开展“创优”工作,建立了“金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领导小组”,由市长、常务副市长分任正、副组长,30多个相关部门负责人任成员,下设办公室。市政府与各部门签订了“创优”目标责任书,各部门也都制订了实施方案。1999年,市政府制定了《金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施方案》,向省旅游局提出了创建申请,由省旅游局向国家旅游局上报了金华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报告,并得到了批复。日,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动员大会,发动全体市民投入“创优”活动。同年6月27日,省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组到我市作指导性的检查工作,实地查看了创建成果和听取市政府领导的专题汇报。6月30日,市政府召开市本级各个风景区全面整治动员大会。7月11日,再次召开“创优”动员大会,要求各部门(单位)提高认识,明确责任,落实整改措施,促进旅游产业发展。7月20日,省“创优”初审团到我市进行初审,评定“创优”成绩941分,通过了初审达标验收,并上报和要求国家旅游局派检查团来金验收。在创优活动中,金华市共投入30亿元。进行旅游景点、配套设施的开发和建设,金华山先后动工的有仙瀑洞、双龙洞前广场改造等大型景点项目。市区完成了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太平天国侍王府中轴线打通工程、保宁门重建工程、天宁寺周围高层建筑拆除工程、省级重点文保单位八咏楼维修及周围民房拆迁工程、府城隍庙重修工程、市级重点文保单位明月楼、赤松门和通远门古城墙维修及周围民房拆迁工程。建成了严济慈图书馆、艾青纪念馆、吴弗之艺术中心、黄宾虹公园等文化基础设施。完成了市人民广场、婺州公园、樱花公园、茶花公园等改造、扩建、新建工程。并在“三江六岸”实施了“亮丽工程”,呈现了“人间仙境”的美妙夜景。全市交通、通讯得到了改善,建成500千米高等级公路,市域各县(市、区)之间基本形成了一小时交通圈。市区公交新购客车69辆、新开线路10条、延伸线路22条。出租车昼夜服务,招手即停,方便、安全、又快捷。市区沙(畈)金兰引水工程(第一期)投入9000万元,日供水量15万吨,市民全部饮用一级地表水。与此同时,加大了市区整治力度。拆除户外广告364处,清洗、刮除、粉刷乱涂乱贴广告10万余张,清洗建筑物1130幢,拆除各类违章搭建83处,捕杀违章饲养禽畜700余只,教育和查处乱扔垃圾、乱吐行为1500余起,并与沿街店面单位重新签订了“门前三包”责任书,市区主要街道基本达到整洁美观。
是年,为配合金华市区“创优”活动,原金华县也投入800多万元,对九峰山、大佛寺等风景名胜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改造和更新。
10月20日至24日,以国家旅游局管理司副司长刘志江任团长的国家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检查验收团,到金华市进行实地检查、验收。
日,国家旅游局批准,金华市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在全国同一批“创优”成功的41个地级市中名列第九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兰古道路线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