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号身愿愿你善其身是什么意思思

【益西彭措堪布关于法王如意宝甚深教言·怀业时语讲记】

此《怀业时语》是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晚年以怀业任运展开弘法利生事业时,安住于大圆满空乐无别的智慧中任运流现的甚深教言

“怀业”是息增怀诛四种事业之一,按藏文怀业即自在业之意。一般而言以怀业可摄受国王、大臣、王妃、班智达等人类;天龙、夜叉等非人;衣食受用等财富;戒定慧功德与弘法利生事业等,而得到事业之自在因此,怀业为可怀柔摄受一切而嘚自在之事业全知麦彭仁波切在《大幻化网总说光明藏论》中说:“怀业亦即怀柔王臣后妃、班智达等人,与天龙、夜叉等非人以及洎在验相、证相、功德等圣德,饮食、衣饰等财富”是故,怀业作用甚大凡是显现法,无论是有情抑或无情皆可以怀业摄受而得自茬。

“时”即时期大恩上师今世示现极其宏伟的佛行事业,其一生弘法利生之过程以窍诀教言作为分界标志,可分为几大阶段比如,《忠言心之明点》、《教诲甘露明点》、《胜利道歌》等皆是标志弘法利生不同阶段之教言。如《胜利道歌》即标志大恩上师遣除弘法利生之违缘,而获得胜利当时,大恩上师于弘法利生过程中遇到极大违缘,然以三宝加持最终遣除一切外内密违缘。此时于夶恩上师智慧中,自然流现《胜利道歌》以本教言而言,大恩上师住世的最后几年是弘法利生最后阶段,即以怀业弘法利生之机缘已嘫成熟的阶段此教言即为标志以怀业弘法利生时期的窍诀性教言,加持力极大故异常珍贵。

须知大恩上师、上师事业、喇荣道场,鉯及我们所念修之法皆具怀业特色。比如大恩上师乃为怀业已得大自在之成就者;且以怀业的自在力,于此生示现极为广大自在、吉祥圆满的弘法利生事业;此喇荣山谷呈半月形为尤其适合修持怀业的殊胜圣地。学院每年神变月召开的持明大法会亦是依靠观音九本澊而修持怀业,目的是欲以大修之力量令佛法广大兴盛于十方世界,且使每个修行人于受持清净戒律、安住三摩地、增长智慧等获得自茬我们每日课前念颂大自在祈祷文,亦是修持怀业凡此皆体现了修持怀业的特色。

千禧年五月初八耍坝子时,大恩上师安住于轮涅洎在的境界任运流现此《怀业时语》之教言。其为净心乳海中流出之醍醐一经纳受必定诸恶消除众善速集,诸持教者若能奉为圭臬領纳于心,真实行持则定能无碍展开弘法利生的事业,令佛教于此世界发扬光大无边众生将由此趋至解脱安乐地。比如以本学院而訁,即具怀业自在的不共特色学院的上师弟子们讲弘佛法,十分顺利自在法露普泽众生。大恩上师所培养的高僧大德外弘佛法皆具攝受众生、弘扬佛法的不共能力。此等皆是怀业之验相

副标题——“空乐赤电闪烁之光”是以比喻结合意义所取之标题。“赤电”比喻涳乐无二的智慧;“光”比喻利生事业诸佛伟大的利生事业必定是从大智慧中流现,犹如赤电必然闪现光明而照亮天下如是,铺天盖哋、摄受万法的怀柔事业唯一是从空乐无二的智慧中流现。智慧乃体事业为用,无大智慧则无大事业若能安住空乐无二的大智慧中,即能任运以大悲周遍显现摄受万法的大事业摄受调御无边众生。此即“空乐赤电闪烁之光”的含义

全教言唯八颂,以下分三部分讲授前两颂分别是顶礼立誓与劝请聆听教言,中间五颂是教言正体最后一颂是回向。

略释分三:一、初善;二、中善;三、后善

甲一、初善:一、顶礼立誓;二、劝请聆听教言。

乙一、顶礼立誓:一、顶礼句;二、立誓句

心间不坏明点虹宫中,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

加持甘露喜宴利乐雨,降入众生大海愿欢喜

此颂前两句是顶礼了义文殊本尊,后两句是立誓宣说教言

于心间不可毁坏的明点虹光宫殿Φ,安住的觉空智慧了义文殊本尊降下其加持的甘露喜宴利乐妙雨,注入众生相续大海中愿周遍虚空的有缘众生,皆能生起至心欢喜

以丅逐一详释此颂内容:

心间不坏明点虹宫中,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

1、顶礼方式:通常内道论师于开始造论时,皆须顶礼立誓以祈求加被与申明造论目的。此处亦不例外然顶礼方式却迥异常规。

概而言之顶礼约有三种:下品是以二取心识缘有相胜境礼敬;中品是安住茬见解中顶礼;上品则是泯灭心与心所契合法界称性而礼。一般大多以身口意敬礼有相的三宝及三根本而此处大恩上师安住于大圆满觉性中,以无离无合的方式顶礼了义文殊尊而非顶礼外在有相之文殊。大恩上师金口曾宣:“自心无生光明性即是了义文殊尊,住于无離无合中了悟本面而顶礼。”如是不离觉空无二的智慧能礼所礼不二,不堕二取戏论之网即为最上等之顶礼。大恩上师虽外现大阿闍黎形相然从密意界而言,大恩上师本身即是觉空无二了义文殊本尊大恩上师曾多次对具信弟子说,十五岁证悟大圆满后自己与文殊刹那亦未曾分离。不离文殊此即上品顶礼。

依基道果上品顶礼的对境可分三种:即从基而言,顶礼之对境是现空双运的法界;从道洏言是大乘智慧方便双运的正行修法;从果而言,则是全体显露的三身无二觉空双运了义正觉佛本顶礼句含意极深,可谓二句之中摄盡究竟的见修行果作为大乘行人,必须首先认识此不坏明点或如来藏之本基进而修持无勤作无分别的大止观道,证得三身无二的了义攵殊正觉果

2、不坏明点:明点有世俗明点与胜义明点之别。“不坏明点”指胜义明点即如来藏光明、唯一法身明点。因如来藏光明是夶无为法不可能以外在灾害或内在烦恼等任何因缘而有丝毫损坏,故言“不坏”不坏明点无始以来即以远离盈亏之方式安住于众生心間,弥勒菩萨在《宝性论》中说:“心之自性为光明犹如虚空无转变,妄念所生诸贪等客尘诸垢不能染。依于业及惑水等不能令彼噺生起,以死病老猛烈火亦复不能焚烧彼。”如来藏光明犹如虚空无有变易不可能以邪分别所引生的贪欲等客尘而染污,亦不可能为迉病老之猛火所焚毁故名“不坏明点”。

按了义大密宗之观点依名言,在一切众生心脏中安住着不坏明点比如,在名言中可说宝瓶Φ的空性空性安住在宝瓶里,然此唯是以名言假立能依所依的关系如是,所谓“心间不坏明点”亦仅以名言假说不能将心与不坏明點理解成别别之二法,认为不坏明点安住于心间就如同苹果置于盘子上一般,倘若如是理解则差矣

显宗第三转了义经典中亦有类似观點。比如佛成道时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然以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若离妄想,则无师智、无碍智、自然智自嘫现前”《如来藏经》亦云:“善男子!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备如我无异。”凡此皆云众生相續中安住有如来藏之观点

4、了义文殊:即觉空智慧,亦即心间不坏明点“了义”是相对“不了义”而言。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凡夫夶多执著具足相好、执剑持函之童子为真正的文殊岂不知此仅为了义文殊的幻化相,真正的文殊乃自心觉空无二的智慧”因此,有相攵殊是不了义文殊即二取心识前显现的十六岁青春童子相的文殊菩萨。“了义文殊”是离一切相的觉空无二智慧并非以形相而能诠表。

“文殊”汉义是妙吉祥大恩上师讲授《如来藏狮吼论》时,曾如是解释道:“心之自性清净从最了义角度而言,未断二障而自性解脫故名‘妙’;十力等一切身智功德不需新得而本来圆满,故名‘吉祥’;将执著轮回与涅槃别别他体而取舍等之分别相彻底消于法界故名‘勇士’。”

从究竟胜义而言佛为不可见之实相,法是不可说之真如且无能证之智与所证之如的差别,唯是一味大涅槃性;从洺言而论佛是能证,如来藏是所证不坏明点虹宫是所住处,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是能住之佛此仅为方便说法而已。实则如来藏或不壞明点清净如虚空法身亦清净如虚空,二者无离无合在名言中强说为住。

加持甘露喜宴利乐雨降入众生大海愿欢喜。

为令无边众生皆获广大无变之安乐上师觉空智慧了义文殊尊降下其加持的甘露喜宴利乐妙雨,纷纷注入众生相续大海中任其欢喜恣情地享用。此即夶恩上师宣唱此教言前所立誓愿圣者金刚语谛实不虚,有缘众生若能汲取教言精华融入相续则定如畅饮甘露喜宴般,尽享大利益与大咹乐

“愿欢喜”为大恩上师之祈愿。大菩萨一心唯愿众生得到欢喜故于如是降注甘露喜宴利乐大雨之时,祈愿每位善缘道友皆能由衷苼喜世事无义,不值生喜而上师的言教,对我等生生世世皆有暂时与究竟义利,故唯有教言融入相续方值得我等欢喜。

三学如意樹顶竞绽放三信莲花善缘之道友,

请听净心乳海中流出年迈大恩老父此心语。

大恩上师慈爱地劝请我们:

“从三学如意树顶端绽放具有三种信心莲花的善缘道友,请谛听我这年迈大恩老父亲从净心乳海中流露之心声。”

此颂前两句是讲本教言的当机众后两句是劝聞之教言。

三学如意树顶竞绽放三信莲花善缘之道友,

何者为本教言之当机众即具有三种信心的善缘者。三种信心即清净信、欲乐信及胜解信。此三种信心并非无故产生而是从戒定慧三学功德所生。是故此处上师以诗学手法,将善缘者比喻为“三学如意树顶端绽放、具有三种信心的莲花”莲花具多种功德相,比如绽放与清净如是,若具三种信心则心一定是开放、清净之状态,不会封闭而不受教亦无怀疑之垢染,悉能领纳教言之加持所以,此处以莲花比喻信心

为何具有三种信心方是堪受教言的善缘者?因为无信心者即使听闻如此殊胜之教言,亦不愿信受奉行如此教言于彼根本不起作用,故言彼是无缘者、非为本教言之当机者;相反若具信心,则必恭敬谛听上师言教闻已铭记于心,且会以正知正念依上师教言行持如是,上师教言于彼即能起到极大的加持作用对其相续影响至罙,如同将一极为深重之物深植心田遂能不断影响、推动其相续,令彼今生来世得大利益

请听净心乳海中流出,年迈大恩老父此心语

“净心”指清净菩提心,由“净心乳海中流出”可知教言来源非常清净以大恩上师的菩提心清净无垢之故。

从大悲心的角度阐释“净惢”:上师说此教言悉为饒益有缘弟子而无任何希求名闻利养与异熟果报的杂染私心,故发心极为清净犹如慈母以无私的慈爱,将乳汁奉献自子而无任何希欲,唯子得乐母心足已;

从智慧的角度解释“净心”:凡夫智慧有限,目光短浅故所说话语多少夹杂染污,鈈符实相而上师的教言,悉从照见因果实相的大智慧中所流现非以分别心假想臆测,故无不成、不定以及相违的过失。

如是上师從智慧与大悲所流现的圣言谛实不虚,悉皆清净无垢故说是“净心乳海中流出”。

为何将“净心”比喻成“乳海”“乳”乃取其精华の意。比如母乳是最能滋养婴儿身体的精华,婴儿若肯吸取母乳则定能长养身躯。如是大恩上师从净心乳海中流露的心语,乃教言の精华极其珍贵,即便点滴融入相续亦决定能长养慧命。上师的教言具有长养慧命之用非余平凡语言所能比拟。

“年迈大恩老父”昰指本教言之作者法王晋美彭措。

“年迈”:宣说此教言时上师已近七十高龄,故云“年迈”;大恩上师已于多劫中历尽了菩提之噵,圆具修证体验故曰“年迈”;“大恩老父”是指以妙法养育我等年幼的法子、具有深重恩德的法身父亲。

如今具三种信心的道友能值遇上师、妙法,实为往昔积功累德、善根成熟之果既然我等皆为具足善缘之当机者,而大恩上师亦是从净心乳海中流出教言精华徝此胜缘之际,我等当以希求心、殷重心领纳受持

甲二、中善:一、恒时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二、修持有缘本尊、净观他宗;三、成為苦难众生之商主;四、护持高尚善规;五、修持怀业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乙一、恒时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

我等善业愿歌所招引聚于清凉雪山之圣地,

师徒不离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修行我心语。

在善业愿歌的招引下,我等师徒今日相聚于清凉雪山喇荣圣地值此胜緣之际,师徒恒时不应离开发菩提心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之修行此乃我衷心劝诫尔等之忠言。

此颂前两句可用五圆满诠释。五圆满即导师圆满、眷属圆满、环境圆满、时间圆满和法圆满

导师即大恩上师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根据传记记载:大恩上师曾是普贤王如来於密严刹土法界宫转光明大圆满无上法轮时的结集者——金刚藏菩萨;三十三天大圆满教主天王之子——德瓦桑炯;金刚持尊前结集密宗鍺——智藏菩萨;本师释迦牟尼佛姨母——众生主母;大持明者嘎绕多吉降临人间弘扬大圆满时的母亲——德丹旺母;阿阇黎蒋华西宁的艏座弟子——如意贤婆罗门;莲花生大士于印度八大尸林传授无上密法时的继承法太子——释迦莫扎;尼泊尔的哲纳麦扎;莲师在西藏时嘚二十五大弟子之一——降魔金刚;后弘时期克什米尔的措普大译师在宁玛派的传承上师中,如大持明者郭吉得澈坚、乐旦多吉、阿革旺波、伏藏大师班玛陈列与伏藏大师列绕朗巴等皆为上师前世。

为调化不同根机之众生、弘扬各宗派之教法大恩上师曾于印藏化现为各大宗派之教主。法界金刚大师的伏藏品中授记:“昔日印度罗汉萨革拉莲师座下降魔金刚尊,萨迦派法王根嘎嘉村格鲁派中给洛华桑尊,木纳地方根索秋扎等”此授记明确指出:大恩上师曾是印度阿罗汉萨革拉;莲师座下的大持明者降魔金刚;萨迦派的法王萨迦班智达;格鲁派教主宗喀巴大师的大弟子克主杰;木纳地方的根索秋扎。

伏藏大师离垢觉性金刚的伏藏品中亦记载:“尊者昔日是帕思巴法迋、明朗教主、道孚大智者拉龙华多、列绕朗巴等列绕朗巴再过五世将成为时轮金刚军队的主帅,统领五万眷属降临人间消灭外道凡與之结缘者均可往生香巴拉刹土。”

由上可知大恩上师是诸佛菩萨的真实化身、乘愿再来浊世度化有缘众生的大成就者。颂中所说“我等善业愿歌所招引”从上师的角度而言,上师的本基虽为真实的法身如来然以本愿力为缘,而于我等凡夫心识前化现为阿阇梨之形楿。诸佛如来皆从法身之中以本愿力自然于清净与不清净眷属前,显现报、化二种色身影相我等是以业力转生于娑婆世界的不清净所囮,当化缘成熟时上师自然于我等根识前显现化身影相。

以今生来说公元一九三三年,于释迦牟尼佛示现神变降伏六外道本师之吉祥ㄖ——藏历一月初三大恩上师诞生人间。与常人不同上师出母胎时头部朝上,且落地之后即结跏趺坐睁开双眼对众人微笑,将胎盘洳披法衣般甩到左肩上口中念诵文殊心咒七遍。

上师于襁褓中时即具信心与慈悲心。每见宰杀牛羊时即油然生起难以堪忍的大悲心,焦急地想:此等众生无故遭杀实在太可怜了!如有可能,我宁愿以自己的生命去挽救它们然却无法言表此悲悯之情,只能抱着母亲哀哭每次见到苦难众生时都会想:我若能将他们从痛苦的深渊中救护出来,让他们得到安乐满足他们一切愿望,那该多么好啊!如此時时流露俱生的菩提心

三、四岁时,上师即对全知麦彭仁波切具有不共信心每次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时,即认为是在祈祷文殊菩萨從那时起,屡见形象各异的佛菩萨如平常之事。

五、六岁时上师即具无碍神通。对于高山岩石阻隔遮障的物体能通彻无碍尽收眼底(無碍眼通);别人心中所想所思清清楚楚全然知晓(他心通);昔日于莲师座下谛听大圆满法要,及于夏嘎巴上师前闻受大圆满法以忣在贡智云丹嘉措尊者前闻法的情景,悉皆了了分明、历历在目尤其是九百多年前,成为格萨尔王的意子丹真意吾布美大臣时之情形恍如昨日之事(宿命通)。

十四岁时上师舍离世间,于扎宗堪布索南仁亲前披剃出家受沙弥戒。从此开始了日夜精进闻思修行的出家苼活出家初期,依止了数位具相善知识广泛闻思显密教法,背诵五部大论为主的经论每天不下三百偈颂。且如同全知无垢光尊者十㈣岁时开始转法轮一般上师从此时起,即不断地为有缘者转法轮

上师十五岁广闻无量显密教法的同时,对光明大圆满产生了极为猛利の信心至心祈祷全知麦彭仁波切,短期内念诵全知麦彭仁波切祈祷文一百万遍且于读诵《直指心性》一万遍时,显现大彻大悟真实攵殊菩萨化现上师形相的全知麦彭仁波切,以幻化身摄受赐予“阿旺罗珠宗美”之美名。上师当时的证悟境界悉皆著于《大圆满直指心性注疏》中十六岁时,上师安住在自然觉性中撰著了《大圆满实修密诀》

十六岁那年,上师听到托嘎如意宝尊名时周身汗毛竖立、眼泪流溢,心中暗自思忖:无论如何一定要去谒见依止他老人家翌年,母亲离世上师遂奔赴石渠江玛佛学院依止托嘎如意宝。一见托嘎如意宝的尊颜上师顿生无比信心,粗大的分别念全然消失并默默发愿:我一定要终生以三喜恭敬依止上师。之后于恩师前恳切全面哋听受显密教法尤其是大圆满的灌顶传承窍诀。

在石渠求学的岁月中大恩上师非常刻苦,住的是极其简陋的草坯房只能勉强容身,遮风避雨遇到狂风暴雨时便摇摇欲坠;冬季大雪纷飞时,草房即被埋在雪中如一雪堆;无论冰天雪地的寒冬,或是酷暑炎炎的夏季┅年四季身穿从尸陀林捡来的破布所做成的粪扫衣;止渴裹腹的是僧团中分下来的少量酸奶。上师如同全知无垢光尊者依止恩师革玛燃匝求学一般追随前辈高僧大德的足迹。上师当时为求法所经历的苦行常人所无法想象,众人见他竟能如此吃苦都十分钦佩。

除依止根夲大恩上师托嘎如意宝之外上师还依止了观音上师班玛斯德、大成就者南堪晋美等十余位上师,于彼等面前听受诸多显密法要曾有弟孓请求上师著自传,大恩上师说:“我无甚传记可写然有一点,凡是我所依止过的上师我从未作过令彼等不欢喜之事,对任何一位上師都是恭恭敬敬、谨遵师教此乃我一生中唯一之传记。”

二十二岁时大恩上师认识到真正受持释迦佛教法的是比丘,便于托嘎如意宝湔受近圆戒此后,上师护戒如眼尽管期间曾历经十年浩劫的动荡时代,戒体亦未曾破损大恩上师一向以清净的比丘形象弘扬佛法,致使如今身著红黄僧衣的出家人遍布大地

在大恩上师二十六岁时,藏地佛教遭遇惨绝人寰的灾难在此佛教遭到严重破坏、违缘重重之際,大恩上师仍坚持传法、护持清净戒律比如,于狮堡静处上师搭起茅棚建立道场。当时周围驻扎着许多军营但上师每天仍坚持为陸十多位眷属传讲《七宝藏》为主的显密法要。传法时战火冲天硝烟弥漫,枪声不断有时子弹落在身边,有时击到树上但法王却神態自若,从容不迫地传讲佛法犹如河水般的军队来来往往、川流不息,有时昼夜巡逻却丝毫未发现法王传法的场面。在此期间所有絀家人几乎都已被迫还俗,与在家人一起放牧、务农因此,始终护持清净戒律者极为罕见在持戒违缘重重的情况下,上师依然严持戒律即使细微学处亦不违犯。当年与大恩上师形影不离的嘎多堪布,曾深有感触地说:“不用说违犯戒律甚至他老人家的钵盂、锡杖、三衣也从未离过身。你们年青人绝对不知在那种处境下如此护持清净戒律有多么不容易啊!”大恩上师自己也曾说:“当时若舍戒还俗,会受到上级表彰嘉奖似乎全天下无一人支持守戒。但我想到人生委实难得戒律是一切功德之根本,所以尽管困难重重我一直如護眼目般守持净戒。”

一百多年前第一世敦珠法王曾在《未来授记》中写道:“自此再过一百年,佛法仅成虚名已尔后一段时间中,康区匝热神山处降魔金刚化身者,重立佛法之胜幢若能点燃宗派炬,前译教法更辉煌”再过一百年后,佛法徒剩虚名此后一段时間当中,在康区的匝热神山(亦即喇荣沟对面的心宝山)降魔金刚的化身将重新树立佛法胜幢。若能点燃宗派之火炬前译教法将会更加辉煌。

与此授记完全相符历经浩劫之后的藏地佛教,完全陷入瘫痪状态于此存亡攸关之际,大恩上师重新树立起佛法胜幢当时,夶恩上师冒着生命危难召集具足近圆戒、为数不多的比丘,于心宝山上共议大事随后举行传戒仪式,为数十位至数千位僧人传授沙弥戒与比丘戒从此僧人数量逐渐增多,最后形成庞大的僧团将已濒临隐没、残缺不全的别解脱戒重新健全完善。大恩上师还为僧人们授予《文殊大圆满》灌顶等传授显密深法,使佛法进入再弘时期

如今藏地显密教法传承,尤其是戒律传承能够一脉相承而不断绝皆是夶恩上师力挽狂澜的结果。

公元一九八零年十月十日大恩上师创办了喇荣五明佛学院。此后大恩上师正式树起佛教胜幢,开始日益广夶的弘法利生事业建院二十余年中,大恩上师不间断地为弟众广转显密法轮如传授显宗的五部大论,密宗的甚深修部以及顶乘大圆滿窍诀、续部、注疏等。经大恩上师培养学院出现诸多高僧大德。当时大恩上师经常派遣许多堪布活佛,至藏地各地区传讲佛法重振各地佛法。

公元一九八五年大恩上师对三千多僧众传授《教藏集》的大灌顶,当时大恩上师认为整顿僧团内部存在的弊端迫在眉睫,便当机立断召集藏地各大寺院的住持与大德,共同商议众人一致赞同。随后发布一份《公函》大意为“修行人必须闻思修行、清淨戒律、弘法利生,除个别密咒师之外寺院僧人必须全部出家、受持清净的别解脱戒。按经续之要求戒律不清净和破誓言者,一律不准与僧众共住作为僧人,应当认真闻思修行放弃一切世间琐事,具备应供之条件”此公函推行后,四川、青海、甘肃为主的大小寺院都开始守持清净戒律,僧团重焕生命力

在公函推行的过程中,反对派制造种种违缘设制障碍。由此大恩上师心头蒙上淡淡阴影彡月十八日当晚,在光明梦境中本尊现身安慰道:“善男子!莫灰心,你定能肩负起住持佛教之重任佛于《文殊根本续》中已明确授記。你将来弘法利生之事业辉煌无比”次日,大恩上师命丹增洛吾堪布等查阅大藏经果于《文殊根本续》中发现明确授记:“名为啊芓大德者,住持佛陀之正法具慧功德诸尊敬,授记获证正等觉将悟我之诸菩提。”

六月四日大恩上师于千余名僧众前说:“今天,峩立下誓愿发殊胜菩提心:上则能引导整个南赡部洲的众生趣入解脱;若不能如此,中将尽力救度央央大国之众生;至少将雪域同胞安置在解脱道中”

大恩上师于境界中,曾亲见雪域三大文殊(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萨迦派的萨迦班智达、宁玛派的无垢光尊者)并于彼等前聆听法要传承,获得灌顶加持

大恩上师在石渠求学初学《量理宝藏论》时,难以理解一些因明密语于是一心祈祷上师本尊。一晚梦见萨迦班智达为他传授《真实名经》并赐予加持。醒后对显密法要无所不知,尤其所有因明之疑问悉皆涣然冰释。如是沉睡了兩三日醒后异常兴奋,然说:“我病了”

一九八一年冬,大恩上师在学院传《大幻化网》期间曾多次出现瑞相。一天上师在卧室Φ闭目沉思,睁眼忽见五彩斑斓的光芒中全知无垢光尊者与益西措嘉佛母现身降临,赐予《大幻化网》的灌顶之后腾空而去。

一九八陸年七月二十日大恩上师端坐于床,忽有一身着三衣、头带黄色班智达长耳帽之大士随着一道眩目白光现于眼前,上师知晓其为宗喀巴大师便上前敬礼,大师遂为上师传授《三主要道》且付嘱道:“我现于弥勒菩萨座下,法号文殊藏如今汝弟子中,若人背诵《三主要道》受持八关斋戒,以法性力之加持暂时定可转生兜率天,将来我成佛作狮子吼如来时彼等为我首座眷属。”言毕便化光而去

大恩上师于一九八六年开始发心摄受度化汉地众生。汉地乃文殊菩萨之化土故大恩上师决定先朝礼五台山。此缘起在一九八六年为六芉多僧众灌顶时即已显露。一日上午大恩上师正进行《文殊幻化网》之灌顶,念至迎请天尊仪轨时大恩上师忽从法座上腾空而起,後又徐徐落在法座上入定良久后对大众说:“刚才,在我感觉中汉地五台山的文殊菩萨、布玛莫扎亲自来此迎请我们。从今起我将與汉地众生结缘,度化他们以后,我们学院可能会有许多汉族弟子前来求法、修学而且会将显密佛法弘传到世界各地……”

一九八七姩,大恩上师率众朝拜五台山在五台山菩萨顶,大恩上师对汉、蒙为主的众生传授《菩提道次第摄颂》、《佛子行》等法要于大塔院寺佛舍利塔前,为度化一切众生而与众眷属一起念诵《普贤行愿品》并且发愿:凡是与我结缘之众生皆往生极乐世界。

在五台山的善财洞大恩上师严格闭关二十一天,时年四月二十九日于净现中现见寂静相之文殊菩萨。身色金黄头戴五佛冠,左手持书函右手高举寶剑,金刚跏趺座圆满报身装束,以寂静姿态安住大恩上师在文殊菩萨面前发愿:生生世世当中度化沉溺无边轮回苦海中的一切众生,令彼等摆脱业惑枷锁获得无上安乐,趣入究竟法界于此期间,大恩上师在大圆满自然觉性中流露出《忠言心之明点》等论典

五台屾东台的罗岩窟山洞,是《华严经》中授记文殊菩萨安住之处所大恩上师于此闭关十四天。大恩上师说:“在此期间我日夜处于殊胜咣明境界当中。”以了义与不了义文殊的殊胜加持大恩上师造了《文殊静修大圆满——手中持佛》等殊胜论典。而且与此同时格萨尔迋等护法神悉皆发誓,全力协助大恩上师弘法利生

在大恩上师离开五台山返回藏地之后,始有汉族弟子来喇荣沟求学正法

大恩上师是諸多大德共同顶戴的大上师。比如十四世达赖喇嘛在大恩上师前得过《文殊静修大圆满》与《项带金刚橛》的殊胜灌顶,以及《文殊静修大圆满》窍诀与华智仁波切的《大圆满三要诀》等无上大圆满甚深基道果修要达赖喇嘛对大恩上师供献吉祥哈达与释迦佛像,赞叹上師为释迦教主;十世班禅大师于大恩上师前得过《三主要道》等法赞叹上师是圣者法王;不丹国师顶果钦哲仁波切在大恩上师前得过《忿怒莲师》、《金刚橛》等甚深灌顶;贝诺法王在大恩上师前得过《四心滴》等灌顶,以及《三大休息》、《定解宝灯论》等殊胜法要;夶成就者亚青阿秋喇嘛在大恩上师前得过《上师心滴》;年龙佛父佛母在大恩上师前亦得过颇多灌顶与大圆满等法此外,一九九三年九朤清定上师亦拜大恩上师为师,且于大恩上师前领受殊胜灌顶

以上仅从外层简单介绍导师圆满,然大恩上师于内、密、极密方面尚囿许多不可思议之事迹,此处无暇一一作述

早在两百年前,大成就者菩提金刚便在授记中写道:“单坚阿拉木天喇荣沟邬金莲师化身洺晋美,彼于菩萨四众眷属中广弘显密教法如明日,利生事业顶天立地也清净所化眷属遍十方,凡结缘者皆生极乐刹”

此金刚句授記道:右有单坚神山、左有阿拉神山、中具木天女神山的喇荣沟当中,有名为“晋美”者及邬金莲花生大士之化身,他将在菩萨四众眷屬中如明日般广大弘扬显密圆融之教法,利生事业顶天立地清净所化眷属周遍十方,凡与其结缘之众生皆能往生极乐世界授记中的“菩萨四众眷属”,大恩上师说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在喇荣山谷会有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的四众弟子;另一种即指藏族喇嘛、藏族觉姆、汉族四众弟子以及藏族居士一九九三年冬天,自大恩上师环球弘法之后所摄受之眷属遍布十方,在美国、加拿大、法国、荷兰、英国、日本、比利时、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台湾、印度、尼泊尔、不丹等世界各地都有大恩上师的弟子以本道场而言,聚集过各民族的在家出家修行人

大恩上师住世期间,曾以《普贤行愿品》的四句偈为四众眷属指点殊胜之修行内容,此四句偈为“清净┅切善业力摧灭一切烦恼力,降伏一切诸魔力圆满普贤诸行力。”其中以“清净一切善业力”要求藏族居士修持净土,《百业经》為主的因果法门以及《普贤上师言教》等前行法门;以“摧灭一切烦恼力”要求藏族觉姆修持《入行论》与戒律法门;以“降伏一切诸魔力”要求汉族弟子修习皈依、发心、中观般若、大幻化网中的生圆次第三摩地;以“圆满普贤诸行力”要求藏族喇嘛学修普贤行愿与光奣大圆满。

大恩上师曾在《胜利道歌》中讲道:“遇此胜法善缘众前世累劫积资果,与普贤王同缘份诸道友当生欢喜。”能值遇顶乘無上大圆满能得到殊胜灌顶与传承之善缘者,乃多生累劫中积集资粮善根成熟之果报。值遇前译金刚密法实与普贤王如来具同等缘份。此处常住道友或曾经常住之道友大多皆得过大圆满的灌顶与密法,确实为具有大善根福德因缘的善缘者此亦是以往昔善愿力,今苼因缘圆满时才会到此喇荣山谷依止大恩上师,寻求以无上大圆满为主的显密妙法来此之道友,多数皆为往昔多生累劫作过修行、资糧具足的善缘者故皆为条件圆满之道友。大恩上师的眷属都是学习大小五明之智者也是修习从前行直至无上大圆满的修行者,世间其怹任何团体极难有如此众多、如此贤善的眷属亦难以有如是团结和合、清净戒律、闻思修行的圆满眷属。此即眷属圆满之意四众弟子皆依教奉行,具足如是的菩萨四众眷属即眷属圆满。

从大处而言雪域西藏乃观音菩萨之化土,全民信仰上师三宝以莲花生大士、堪咘菩提萨埵和国王赤松德赞殊胜的世俗缘起,西藏佛法极其兴盛;

从特别来讲喇荣即清凉雪山之圣地。一百多年前第一世敦珠法王在此建立密宗道场,时有百余座修行者的茅棚敦珠法王有十三位大弟子于此证得虹身成就的无上佛果,故此喇荣沟是十三位虹身成就者加歭之圣地此山谷呈莲花开敷之状,表示在此修行可成就怀业自在,故为怀业自在之圣地藏文“喇荣”全称是“喇嘛荣瓦”,即到此哋后修法容易成就、可作引导上师之意;

按密宗来说此圣地是莲花部空行母聚集之圣地。喇荣亦为康巴的五台山每台皆迎请了出世间朂大的护法。为阿仲玛等三大护法常住之圣地因为此处有大德,有护持清净戒律的巨大僧团是故曾立誓护持修行人的护法神皆不会离開。

夏天耍坝子之处为发愿成就地修行人来至喇荣沟,不论受持戒律或成就三摩地与智慧,还是作弘法利生的事业以圣地的缘起力洎会得极大加持。甚至在此圣地中雪猪子、狼、山羊可以一起玩耍,和睦相处

一九九五年,开第一次持明大法会时大恩上师在光明萣中,现见此道场中有十万持明成就者云聚在此道场还显现过众多瑞相,比如在坛城上曾显现观世音菩萨的圣像,现场有几百人亲眼目睹;在吉祥法会期间常常天降舍利。比如在第一次持明法会期间,两颗宛若鸡蛋般的舍利子从天而降一颗落入大恩上师房内,一顆降下之后又飞回天上此乃上万僧众白天中午现量所见;在大恩上师上课的玻璃窗上,曾显现过全知麦彭仁波切之圣像此等皆可说明環境圆满。总而言之不论是获得传承上师之加持,还是自己修持戒定慧之功德或者向外作弘法利生的事业,喇荣圣地皆为容易成就的圓满之地

所谓时间圆满,即极为殊胜的因缘圆满成熟之时刻大恩上师前世乃华严会上五十三参的善财童子,当时为利益众生发下无量菩提大愿故于生生世世中,大恩上师皆发愿摄受饶益我们直至今生,仍为救度我们而不断发愿摄持

比如,一九八七年时大恩上师茬五台山佛舍利塔前,大恩上师与随行眷属共诵《普贤行愿品》猛利发愿:凡与我结缘之众生皆往生极乐世界。

一九九零年在印度金剛座菩提树下世尊法座前,大恩上师任运流露殊胜大愿《愿海精髓》其中有一颂词:“一切贤劣业系众有情,此生命终往生极乐刹获嘚无量光佛语授记,智悲力之威势愿圆满”在此愿海中,也是发愿生生世世要摄受、饶益诸有缘众生度我等至极乐世界。

一九九七年大恩上师在峨嵋山的千佛顶,与众弟子共同念诵《普贤行愿品》追随普贤菩萨之大愿,发殊胜大愿既然大恩上师以如是尽虚空、遍法界之大愿摄受,我等亦具深厚的善业因缘在往昔善业愿歌招引下,从五湖四海来此清凉雪山圣地在喇荣沟与大恩上师聚会,此为万劫难遇之因缘际会故是时圆满。

尼敦秋杰宁玛活佛早于《莲花深藏》中如是授记:“怀业山沟莲花开,洛若金鹰空中翔宏亮声音传┿方,飞禽皆集彼羽下”“洛若寺金色雄鹰”是指大恩上师,“空中飞禽”指包括我等在内的眷属此授记意为:在形如莲花开敷之怀業山沟——喇荣沟中,洛若寺的金色雄鹰在空中飞翔宏亮法音传遍十方世界,所有有缘之飞禽悉聚集在它巨大的羽翼下

大持明者具力金刚亦曾授记:“色达地方法鼓之声震天动地,悦耳动听的妙音引来四面八方的蜜蜂云集此处”

大恩上师传授我等无量显密妙法,从因果法门乃至顶乘大圆满妙法悉皆圆满传授以显宗为基础,从密宗的外加行、内加行、近加行乃至正行之法修持圆满后,便弘法利生所传法包括《因明》、《俱舍论》、《中观》、《戒律》、《般若》、《大圆满窍诀》、《七宝藏》、《三休息》、《三解脱》、《四心滴》、《中观五论》、《弥勒五论》、《一切有部戒律》、《菩萨戒》、《密乘戒》、《时轮金刚注释》、《普贤上师言教》、《百业经》、《入行论》、《贤愚经》、《大幻化网》、《上师心滴》等。故此道场中上师所传皆是显密圆融、见修结合、次第分明之法,比如《忠言心之明点》、《文殊静修大圆满》等皆为如是具有次第的实修法门。

闻思之外大恩上师一年定期为弟子安排四次大法会,即藏曆神变月的持明大法会、萨迦月的金刚萨埵法会、释迦佛转法轮吉祥日的普贤云供法会以及天降月的极乐法会。此四大法会对我等皆甚重要,具极大利益:持明大法会是大众共修怀业成就弘法利生之事业;金刚萨埵法会是大众共同念修金刚萨埵心咒忏除业障;普贤云供法会是成就殊胜发愿的法会,于此法会中念诵《普贤行愿品》、地藏王菩萨心咒与名号每天举行大量水供和灯供,由此积聚资粮、成辦所愿;极乐法会是修集净土资粮、求生极乐世界的法会

诚如六百年前,宗喀巴大师在拉萨举办祈愿大法会一般大恩上师举办持明大法会之目的,唯愿令佛正法广大兴盛于十方三世持明大法会期间,大恩上师总让众弟子祈祷全世界的持教大德长久住世;祈祷全世界的佛教兴盛广大;祈祷全世界人民和平安宁所以,大恩上师的心愿唯一是护持、弘扬圣教、利益一切众生我们念修《大自在祈祷文》、念修九本尊的仪轨与心咒,对于佛教的弘扬兴盛有极大作用

上师金刚萨埵法会,是大恩上师特为汉族弟子所安排一九八五年,大恩上師开取莲师所造的金刚萨埵伏藏品在伏藏品仪轨当中,莲师亲自授记此法门将极大利益以汉地为主的全世界众生。是故大恩上师为弘扬此法门,特别决定在释迦佛诞生、成道、圆寂三大节日的藏历四月初八开始举行金刚萨埵共修法会。

普贤云供法会也极重要大恩仩师一生极为重视《普贤行愿品》的念修与弘扬,每日上课大众都要念诵《普贤行愿品》大恩上师晚年常对大众说:“我现在对什么都無希求,但是对僧众每天能念一遍《普贤行愿品》却有强烈的希求心如果僧众每天能够如法念一遍《普贤行愿品》,我住在此世间也觉嘚很有意义”从大恩上师的话语之中,我们可体会到念修《普贤行愿品》之重要性

开极乐法会也有极殊胜之必要性,大恩上师晚年最夶心愿即摄持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大恩上师曾经多次鼓励我们:“凡是能够如理如法念诵三十万阿弥陀佛心咒以及一百万阿弥陀佛名号者,必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大恩上师因此举办极乐法会,让我们共修净土此亦是上师的大慈悲。以如是共修法会的形式可令我们快速積累往生净土的资粮。

因此此四个法会的共修内容极为重要,第一是修持大自在的怀业、成就弘法利生;第二是修持消业障的金刚萨埵法门;第三是修持普贤行愿积累资粮;第四是念修阿弥陀佛名号心咒往生极乐世界

以上通过较长的篇幅抉择了五种圆满,以期增上学人嘚欢喜与信心

大恩上师说:“我等善业愿歌所招引,聚于清凉雪山之圣地”

“我等”是指导师圆满和眷属圆满;

“清凉雪山之圣地”昰指环境圆满;

以“善业愿歌所招引”而相聚是指时圆满;

相聚时所学修之法皆为显密圆融之正法,指法圆满

具足如是五种圆满之时,應如何

师徒不离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修行我心语

此是要求我们善加珍惜、把握此等因缘,时时不远离趣入佛子行、积资净障的修行

须知,如是五种圆满具足之机缘万劫难遇,若能善加把握便能从中摄取极大义利,可以此有漏身趣入大乘道乃至获得即身成就。故珍惜因缘、利用因缘才为智者之作法。相反假如因缘圆满聚集之时,不知珍惜利用待因缘消散时,则后悔亦莫及所以,不懂得珍惜和利用因缘之人确实是自我损坏之愚人。

如何方是珍惜与利用因缘

在此圣地,因缘聚合之时即外具大恩上师愿力之摄受,内具洎己之善愿显密妙法皆未欠缺,如是须日夜不离大乘之修行时时皆须趣入佛子行,刻刻皆应积资净障

万法不离因缘,若因缘不具即便欲稍作修行也极困难。比如身处红尘,有各种世间琐事牵缠;周遭环境有众多修行违缘;外无上师摄持;内乏心力坚持;又未值遇清净圆满之正法,是故欲在一日之中稍修一点正法亦极困难。然我等已具如是条件唯须发心、用功,便可闻思修行设如此时,不知把握时机仍去忙碌世间八法,无义空耗则即非常愚痴颠倒,诚若身处宝山不知取宝,唯取一些无甚价值之瓦砾一般如是浪费宝貴因缘,是对自己最大的伤害

因此,道友们须牢记大恩上师的教言我们今生与大恩上师结上法缘,一生中最要之事即趣入大乘积资净障之修行而非搞世间法或外道法。

大恩上师用了“不离”一词份量颇重。此“不离”实乃生生世世尽未来际皆不远离。从今生而言即尽形寿不远离,日夜不远离此为我们努力之方向。若能作到“不离”才是真正实现人生之大意义,才是真正把握因缘不离何者?即不离佛子行不离积资和净障。每天皆须反观是否在行菩萨行,有无远离积资净障若唯追求物质享受,仅为名利唯散乱于声色Φ吃喝玩乐,唯希求个人解脱唯放纵贪嗔,唯在无记状态中空过只是上网吧聊天、看电视、打麻将,此等皆是远离悉为空耗宝贵人苼。作为一初学者须时时不离佛子行,确具较大难度然每天起码有一段时间能致力于利他之发心与行为上,能积聚一些清净资粮或妀正一点不良之行,有如是向上之心从短时间不离,逐渐进步到时刻不离如是才是真正利用因缘,以人身摄取心要

我们来至世界最具意义之事,莫过于将己身心投入佛子之修行即以身心来实践六度四摄,能够实行少许如是之佛子行皆得无量功德,全知无垢光尊者說:“菩提心之福德云不可思议无有量,如来功德极稀有广如法界无边际。”

若归纳一切佛子行即积资与净障此二支。米拉日巴尊鍺说:积资净障摄尽一切修法此外再无其它修法。《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宣说:一切修法成就之前提即具足顺缘之积集资粮、遣除违緣之净治罪障。所以不论欲获何种佛法成就,积资净障必不可少否则三士道任何成就皆不会获得。因此大恩上师教诫我们日日夜夜皆须精进地积资净障,此乃成道之根本唯日日不离积资净障,方能步步向上若无基础,或基础不够深厚欲在佛法上有所成就,决无鈳能无资粮,如榨沙求油无法获就修法之证相;无净障,如明镜蒙尘不现智慧影相。大恩上师在新加坡对信众传金刚萨埵灌顶时缯如是开示:“我们之所以不能生起生圆次第乃至圣道智慧,主要是由于无始劫以来造下无数深重罪业,要想证悟真谛、获得妙智必須要净除如山罪障的遮蔽,所以忏悔必不可缺。”

因此对修行人而言,积资与净障重于饮食日日皆不应远离。全知无垢光尊者在《竅诀宝藏论》中说:“依止四力对治净罪恶尽力以十法行积二资。”

乙二、修持有缘本尊法门、净观一切他宗:

切莫偏袒执著各宗派慥下毁坏自他舍法业,

修持有缘本尊之法门净观一切他宗我心语。

千万不要因偏袒执著各自宗派而造下毁坏自他的舍法恶业。应善加修持与自己有缘的本尊法门对于其他一切佛教宗派,应平等以清净心观之这是我内心对你们的忠告。

此颂中“偏袒执著各宗派”是舍法之因;“毁坏自他”为舍法之果;“修持有缘本尊之法门、净观一切他宗”乃舍法之对治或从应遮与应持的角度而言,前二句是大恩仩师教诫我们应当遮止的邪行后二句是教诫所应行持之行为。

以下先从教理上分析颂词含义再以大恩上师的传记激励道友,随学上师岼等护持一切圣教的行为

首以教理分析颂词含义:

1、舍法之因——偏执宗派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广论》中说:“一切佛语或实或權,皆是开示成佛方便有未解是义者,妄执一类为成佛方便及执他类为成佛障碍,遂判好恶、应理非理及大小乘,谓其菩萨须于是學、此不须学执为应舍,遂成谤法”本来一切佛所说的教法,无论直接或间接唯一都是开示补特伽罗成佛的方便法。未能理解此意義之人妄执一类佛法是成佛的方便,又执著其他一类佛法是成佛的障碍于是便分别善妙与恶劣、应理与非理,以及对于大乘法与小乘法认为菩萨对于此法必须修学,于彼法则不须修学且执著彼法是应当舍弃之法,如此便造下谤法罪业何言此乃“毁谤”?因为本来┅切佛所说之法皆是成佛之方便法门,然若认为有者是成佛之障碍则是歪曲事实,应成毁谤

由此可见,舍法、谤法之因即对于宗派嘚偏执亦即以自己的邪分别,将本来平等是成佛方便的妙法执为两类:一类是成佛的方便,为应取之法;一类是成佛的障碍乃应舍の法,如此即造舍法罪业

比如,修习显教者言:藏传密教只是印度婆罗门的一种教法不是成佛的法门。遂因心生厌恶而舍弃藏密如此即成舍法;或习密之人,认为净宗行人仅念一句阿弥陀佛是成佛的障碍而非成佛之方便,遂舍弃之如此亦成舍法;或者,如今诸多學密宗者认为密法中唯格鲁派的法最殊胜,宁玛派的大圆满根本不能成佛;或认为宁玛派的大圆满能够成佛格鲁派的法都是劣法。如昰以贪嗔烦恼执著一者善妙一者恶劣;一者是成佛的方便,另一者是成佛的障碍由此取一舍一,即是造作舍法罪业

《遍摄一切研磨經》中说:“曼殊室利,若于如来所说圣语于其一类起善妙想,于其一类起恶劣想是为谤法。”

《大方广总持经》中说:“佛言:弥勒!如汝所说我从成道乃至涅槃,于其中间所言所说皆悉真实,无有虚妄若有愚人不解如来方便所说,而作是言:是法如是是法鈈如是。毁谤正法及佛菩萨我说是辈趣向地狱。”

《般若八千颂》说:“舍利子!若以舍法心云:‘此法非为汝与吾等应学因此法不應理,此法非能调伏此法非本师之教,此法非佛说之语’如是说已,自己舍法令他人不起信,毁坏自他之心扰乱自他之心……舍利子!吾不愿闻彼人之名,况复与其相触”

2、舍法之果——毁坏自他

毁坏他人:即以舍法、谤法而破坏圣教法,由此将挑坏无量众生之法眼令众生不得解脱。毁坏自己:即以谤法、舍法的极重罪业将感受极其痛苦难忍的异熟果与等流果。

《地藏十轮经》中说:“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灰烬,断坏一切八支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

以比喻而言圣教法本为能将无量众生救度至解脱彼岸的法船,若人将之毁坏则无量众生将因此沉于苦海不得救度,于无量劫中辗转造业受苦无量众生之所以如是感受巨苦,皆与前者的谤法有关从另一角度而言,许多劣性众生将受此谤法罪业之染污不明是非地随声附和,加入谤法行列以致谤法罪业扩展蔓延。如是谤法之罪业若有体相则尽虚空界亦无法容受,故须格外谨慎因圣教法是无比殊胜、严厲之对境,若于其赞叹、随喜、护持、宣扬则于自他皆有大利,超胜一切世间善法之功德;相反若舍弃、毁谤圣法,或随喜谤法恶业于一刹那间即会造下滔天罪业,毁坏自己与无量众生的善根其过患超过一切世间恶业之过患。

因为此问题极为关要故以下尚须引教證说明。索达吉堪布在《密宗断惑论》中曾翻译许多殊胜的教证下面再引其中的教证与公案阐述谤法之过患。

(1)毁谤密法之过患:

《涳边平等续》中说:“若于胜密之密法何人舍弃并诽谤,则彼舍弃佛胜密永时远离解脱道。”

《智慧深圆续》中说:“心违密法造恶鍺定堕地狱真可愍。”

《意护续》云:“若谤普贤密意法乃至虚空之边际,死后堕入金刚狱”若有人毁谤普贤密意的密法,则此人乃至虚空穷尽之间死后将于极漫长的时劫中堕入金刚地狱。

《眼珠续》云:“浊时众生增盛烦恼及邪见以嫉妒心舍弃佛法,尤其诽谤密法者尽管此人已对轮回生厌离心,趣入佛门并恒时修法然以彼舍法罪,堕入无间地狱、金刚地狱等无边恶道受大苦楚。”

《文殊根本续》云:“此乃殊胜最妙法胜者所供之法藏,世上若人舍此法则彼堕入无间狱”。密法乃最殊胜微妙之法是胜者佛陀所供养的無上法藏,世间若有人舍弃如是妙法其人必定堕入无间地狱。

《金刚萨埵灌顶续》云:“曼殊室利未来有诸恶业深重之有情,于此理鈈起深信……彼云:‘此法非佛陀之说’彼等损毁自他二众,吾言彼等之人定无密宗之成就也。”

《毗卢遮那菩提续》云:“将来诸未证心性而迷乱者或云:‘此法并非佛说之语,乃由臆造者所造’秘密主,彼等愚人将入二道,一为地狱二为傍生。秘密主吾訁彼等无有稍许善根也。”

曾有一位精通显宗的大格西以前世业力所感,经常毁谤宁玛派的大圆满密法且砸毁拉萨附近莲花生大师等嘚密宗佛像,其与眷属最终活活陷入地狱五世达赖喇嘛经常引用此公案,且于《协庆加查佛教史》等许多史书中皆有记载当年彼等陷叺地狱之处,现今仍有遗迹

以前,瓦蒙格西造论毁谤密法后堕豺狼身。

(2)毁谤大乘之过患:

《大智度论》云:“毁呰般若波罗蜜則为破十方诸佛一切智,一切智破故则为破佛宝;破佛宝故,破法宝;破法宝故破僧宝;破三宝故,破世间正见;破世间正见故则為破四念处,乃至破一切种智法;破一切种智法故则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罪;得无量无边阿僧祇罪已,则受无量无边阿僧祇忧苦”

比如,近代有人毁谤《楞严经》、《圆觉经》为非佛说、《大乘起信论》是后人所臆造非为马鸣菩萨所造等,凡此皆是毁谤大乘罪过极为嚴重。

《入大乘论》云:“毁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此人受业报实智之所说。生堕地狱中大火炽燃身,焚烧甚苦痛业报罪信尔。熾燃大铁犁具满五百数,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恼。(有熊熊燃烧的巨大铁犁数目满五百个,以此等炽燃铁犁于谤法者的舌头上耕作谤法者全身悉皆为犁所碎而万分苦恼。)若从地狱出复受诸恶报,诸根常缺漏永不闻法音。设使得闻者复生于谤法,以谤法因缘还堕于地狱。(如果从地狱中出来以余业影响,尚须感受许多恶报诸根常有缺漏,无法听到正法妙音即使听到,然以同行等流果所感仍将造作谤法恶业,以谤法之因缘还将堕入地狱)”

宝盖灯佛的像法时代,有一快见王子出家学道因曾贵为王子,故出家后仍囿傲慢习气和尚传讲甚深空性法门时,其闻后反生邪见和尚灭度后,快见谤言:“和尚无智但知赞叹空性,我后世不欲见彼”又說:“阿阇黎具足智慧辩才,愿其生生世世成为我之善知识”言毕后,便教弟子受持邪见虽其守持戒律,然以毁谤般若、执持邪说故命终后堕入阿鼻地狱,于八十亿劫中感受无量巨苦罪报穷尽后从地狱中脱离,转生为贫贱者五百生中痴聋瞎眼,一千二百生中常作丅劣仆人

汉传佛教曾有过辉煌历史,如盛唐时代曾出现十宗鼎盛之局面汉地所盛行者,皆为大乘法门若于学习藏传佛教后,反而轻視、毁谤汉传佛教则十分颠倒。对于伟大的汉传佛教每位汉族佛弟子皆当平等地恭敬、顶戴、赞叹、护持,如此圣教方能弘扬、兴盛

(3)毁谤声闻缘觉乘法之过患:

《地藏十轮经》云:“复有一类,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实是愚痴,自谓聪敏于我所说声闻乘法、缘觉塖法毁呰诽谤,不听众生受持读诵下至一颂。如是等人名为毁谤佛正法者,亦为违逆三世诸佛破三世佛一切法藏,焚烧断灭皆为咴烬。断坏一切八支圣道挑坏无量众生法眼。”

藕益大师在《赞礼地藏菩萨忏愿仪》中说:“呜呼!大法久湮人多谬解,执大谤小舉世皆然。宁知地狱众苦已随其后喑哑余报,复更难穷故我地藏慈尊,于大集会中现声闻相,而世尊广叹胜德盖末世之中,驾言於大乘甚易而躬行于僧行实难。宁知废小谈大并其大而亦非,悟大用小并其小而亦大。”大法久已湮没佛教徒每多错解,执著大塖、毁谤小乘举世都是如此。岂知地狱众苦已紧随其后喑哑之余报更是难以穷尽。所以我地藏慈尊在大集会中,显现声闻形相而卋尊广大赞叹其殊胜功德。在末法时代以大乘而夸夸其谈十分容易,然欲真正实践比丘的行为则著实困难岂知废弃小乘而高谈大乘,則连其大乘亦不应理;证悟大乘而善用小乘则连其小乘亦成大乘。

(4)若无极大密意亦不应毁谤外道:

《毗卢遮那菩提续》云:“不能诋毁外道宗,若人诋毁外道者远离毗卢遮那因。”

《月灯经》云:“世上其余外道者不应于彼起嗔心,而应发起大悲心此乃第一忍耐法。”

全知麦彭仁波切于《大乘庄严经论》注释中说:“如来教法——大乘经典之量没有限定范围所以五明皆是以佛的善说对于诸菩萨宣讲而安立的,诸菩萨如实住持之后为了利益有情,在各个时代幻化为具足五种神通的仙人与大婆罗门等后所宣说的也是无量。”

从释迦佛的传记中亦可了知佛陀因地行菩萨道时,亦曾多次以外道婆罗门、仙人等形象度化众生是故,若无极大密意与必要于外噵亦不应毁谤。

(5)谤法罪超过五无间罪不得解脱:

《般若八千颂》云:“何人若造五无间,不及相似谤佛法”五无间罪是杀父、杀毋、杀阿罗汉、出佛身血,以及破和合僧若造此等罪业,死后无间即堕入无间地狱然谤法罪之过患尤甚五无间罪。

续部中说:“何人偏执自宗派轻易毁谤诸他宗,罪障之中最深重彼人不得诸果德,死后堕狱受痛苦此乃等同无间罪。”

《宝性论》云:“若由数近恶囚故具有恶心出佛血,杀父杀母杀罗汉破坏最胜和合僧,若能思惟修法性此人速疾从此脱,若人恶心谤圣法此人焉能有解脱?”所以若以恶心造下五无间罪,依靠思惟、修习法性尚能解脱然以恶心毁谤圣教法,则必断绝解脱

米拉日巴尊者说:“佛法岂有好坏別,执著宗派即谤法是为斩断解脱根。”

(6)谤法是往生西方净土最大的障碍:

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第十八愿说:“我作佛时十方众苼,闻我名号至心信乐,所有善根心心回向,愿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大恩上师住世时,常苦心教诫我们往生净土最大的障碍,即毁谤正法所以,凡欲求生西方净土者须时时谨慎防护,切莫以贪嗔烦恼造下谤法恶业

鉯上已从因、果两个角度解释“应遮”。概言之即须远离一切偏执自宗、毁谤他宗的邪行。诸如此类邪思分别语言皆须禁止心不作是意,口勿出是言无垢光尊者在《三十忠告论》中说:“护持自宗破除他宗者,虽思辩论清除教法尘依彼生起烦恼之因故,禁止自语即昰吾忠告”以下解释“应持”之善行。

3、对治——修持有缘本尊法门、净观一切他宗

首先分三方面解释“净观一切他宗”:1、净观一切佛教宗派皆是诸佛引导众生成佛之方便;2、净观一切佛教宗派皆为一补特伽罗成就二利之方便;3、净观一切大乘佛教诸宗的究竟密意无二

(1)净观一切佛教宗派皆是诸佛引导众生成佛之方便。

诸佛以大悲为体其本愿即引导众生成就与彼同等的菩提果位。然以众生之根机意乐有别诸佛应机而接引,故为契合众生根机所施设的教法亦有八万四千法蕴之别。因此我们须以清净心观想此等法蕴,皆为诸佛從大圆觉海中流现之度生方便

《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胜乐金刚续》云:“众生根基既无边如来幻化亦无边,若于自宗不相同即时不能作毁谤,应当发愿将来知”

《华严经》云:“善逝幻变既无量,为调伏一切有情众现示彼色形色等。”

(2)净观一切佛教宗派皆为一补特伽罗成就二利之方便

以自利而言,若欲获得断证圆满之佛果即须断尽一切过失、成满一切功德,而诸佛任何一教法善說即具断除一分过失、成就一分功德的作用,故皆为令我等趣入断证圆满之方便

以他利而言,大乘菩萨若欲真实利益三乘种性乃至无量根性的众生则须精通一切八万四千法蕴,如是方能契合众生根机而圆满利他是故,对于一切佛教宗派不但不应舍弃且应发愿通达,如是方能成就遍知果位

(3)净观一切大乘佛教诸宗的究竟密意无二:

虽然大乘各大宗派暂时抉择的方法、修行的仪轨等有所不同,然其究竟密意皆是一致此乃因各派大师皆为同一化身之故。

四世班禅大师:“大智成就莲花生化身具德燃灯尊,又化乐桑扎巴华(宗喀巴)我无其余皈依境。”

《无偏佛教史》引述夏嘎措周让卓的金刚语:“于前宏时期由释迦佛授记之化身莲花生大士照耀佛教明灯后宏时期莲师化现燃灯尊者,其化为具德上师乐桑扎巴等出世的无数化身”

大智者土官在智慧品书当中说:“阿底峡尊者与无等达波瓦、法王宗喀巴都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

在《莲师广传》中授记萨迦班智达是莲花生大士的化身

由以上教证可知,各派大师都是一体无二且各派大师所抉择的法要,究竟为同一密意

全知刚夏让卓尔说:“大手大圆中观等,智者之前同密意愚者对此舍法也。”

三世嘎玛巴自生金刚说:“远离戏论大中观远离伺察大手印,此乃诸聚大圆满”

米拉日巴尊者在《胜乐金刚明释》中说:“心性明空无别者,夶手印谓无分别大圆满谓法界性,波罗蜜多谓空性”

虽然无量法门皆为成就菩提之方便,然补特伽罗的缘份具众多差异故于净观一切他宗之前提下,尚须修持与自己有缘本尊之法门

阿底峡尊者说:“不得毁谤诸正法,何法起信求彼法” 于外,须平等净观一切正法不应毁谤;于己,则须于八万四千法门中寻求一起信之法门,一心专修

比如,米拉日巴尊者最初依止宁玛派上师修持大圆满,但根机与法不相应后依止深具宿缘的上师玛尔巴尊者,修学有缘的大手印法门而获得成就又如,庆哲王修的见歌中如是唱道:“我学的昰萨迦教典精通的却是宁玛密法,此前世因缘真稀奇;我修习的是密咒道果证悟的却是自现大圆满,此前世因缘真稀奇;我祈祷的是瑜伽自在却唯有莲师赐予加持,此前世因缘真稀奇”

是故,趣入何种法门、修习哪个本尊确与前世因缘密切相关。大恩上师教诫弟孓于己之修学,应当修持有缘的本尊法门

以下再从大恩上师生平事迹中,深入体会“净观一切他宗平等护持圣教”之理:

大恩上师┅贯平等护持佛教各大宗派。上师曾言:“时至末法佛法本已极其衰微,故各宗派更应互相帮助携手共进,不应互相排斥打击如是佛法便会兴盛,否则唯加速佛法灭亡而已”

一九八九年,应第十世班禅大师的邀请大恩上师在北京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对宁玛、格鲁、萨迦等各大教派的大德传授《定解宝灯论》为主的法要,且为彼等赐予甚深灌顶、修要与窍诀闻者均受益匪浅。

此后班禅大師又邀请上师同往扎什伦布寺。座谈会上各派大德皆发表演讲赞叹自宗。最后班禅大师请上师如意宝代表宁玛派作一简要开示。大恩仩师引用众多教证、理证阐述各大教派所抉择之究竟密意互不相违,当时班禅大师高度赞叹上师乃“护教之圣者法王”。

在从拉萨回途中大恩上师应邀前往噶举派著名寺院哲贡寺。当时于上师境界中,噶举派大护法神——阿谢曲尊在烈火狂风之中前来恭迎上师,餘者亦现见许多奇特征相

途中,上师立即造下阿谢曲尊护法神修法仪轨且对哲贡寺僧众说:“以后你们噶举派,若能常念诵此仪轨鈳令自宗佛法不断兴盛。”

大恩上师经过涅塘(此为阿底峡尊者当年来藏住过三年之地)时有一群僧人迎请供斋。上师进餐时对众人说:“葃晚我梦见仲敦巴尊者供斋予我由此推测你们当中一定有仲敦巴尊者的化身,我应当求得加持”饭后,上师起身请求摸顶僧人们慌忙后退,惶恐羞怯大恩上师至彼等面前,一一以头恭敬触手彼等甚是畏惧,躬身九十度是故,大恩上师确实由衷恭敬各大教派之成僦者

在学院,除宁玛教法外上师亦传授余派教法。

比如于格鲁派,上师曾传授宗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菩提道次第摄颂》且多次传授《三主要道论》,克主杰大师的《因明七部庄严论》等;于噶举派曾传授《那洛六法引导》、《大手印引导文》以及米拉ㄖ巴传记等;于萨迦派,曾传授萨迦班智达的《量理宝藏论》、萨迦无著菩萨的《入行论注释》与《三十七佛子行》;于觉囊派曾传授遍知多洛瓦的《宝性论注释?善说日光》、《时轮金刚》的灌顶与注释。为护持弘扬噶举派教法大恩上师特于五明佛学院开设噶举班,委任齐美仁真大堪布对噶举派弟子传授噶举派教法

大恩上师一生普遍弘扬显密教法,二十余年中曾传授戒律、唯识、中观、净土、因果塖等无量法门。于戒律方面传讲《戒律根本颂》、《戒律三百颂》、《一切有部毗奈耶颂》、《三戒论》、《沙弥五十颂》;于唯识方媔,传讲《唯识二十颂》、《唯识三十颂》;于中观方面传授龙树菩萨的《中观五论》、月称菩萨的《入中论》;弥勒五论亦曾圆满传授;于净土方面,传讲《无量寿经》、《阿弥陀经》、乔美仁波切的《极乐愿文》、全知麦彭仁波切的《净土教言》等;于密宗甚深灌顶、续部、窍诀方面的传讲内容上已述讫

一九九九年,大恩上师委托管家与索达吉堪布负责修建坛城上各大宗派的佛堂平等供奉宁玛、噶举、格鲁、萨迦等藏地大小宗派与汉地诸大成就者。由此可见大恩上师平等护持一切圣教的伟大愿力。

一九九五年内外密因缘聚合,大恩上师示现重病在成都国际大都会,著名专家教授经过多方治疗丝毫不见起色。虽然众弟子一再祈请上师长久住世然上师一直沉默不语。

一晚上师在光明觉受显现中,阿底峡尊者、仲敦巴尊者、全知麦彭仁波切与罗珠上师现于眼前阿底峡尊者缄默不语,唯以雙目慈悲注视上师仲敦巴尊者说:“我等此次前来,主要是因阿底峡尊者倍加垂念你不久以后的三月十日,大海汹涌之波涛便会中断善男子,其义明白否”言毕,二大尊者遂消逝于明空无别之法界

全知麦彭仁波切威严端坐,以忿怒相猛利祈请莲花生大士遣除迷亂分别所现一切邪魔鬼神,随后安住于清净之坛城中祝愿大恩上师以禁行胜伏一切违缘,排除一切障碍弘法利生事业究竟圆满。祝愿後亦化光而去

罗珠上师则微笑说:“稀有善男子!汝当安住一切轮涅皆为大圆满之境界中,出定后修持自他交换菩提心如是一切显现皆转为顺缘,安乐之明日亦将从心中升起。”又宣说一些其他教言随后融入光明之中。

从此段传记中亦可了知诸佛菩萨不可能如凡夫般偏袒执著自他宗派。无偏弘扬一切圣教实乃诸佛菩萨共同心愿。是故一佛出世,众佛护持

大恩上师在《愿海精髓》中如是发愿:

无垢圣教兴盛常住世,无偏众生享受胜利乐

意中所愿恒时唯有此,祈赐加持成办圣谛语

清净无垢之圣教兴盛,恒住于世间一切众苼无偏享受殊胜之利乐,一切时中我心中唯一祈愿上师三宝赐予加持,成就圣谛之语

我们亦应随学上师,如是发誓:决不造下谤法重罪决不毁谤诸佛正法,决不挑坏众生法眼决不断灭三宝种性。生生世世发大乘之心无偏弘扬如来圣教,平等皈依诸佛圣教法

乙三、成为苦难众生之商主:

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

勿执自族亲友他怨敌,成苦众生商主我心语

三界众生平等皆为我等之父母亲,所以应当以大慈大悲心平等地护持彼等不能有自他方的偏袒执著,认为此为我自族亲友彼为他方怨敌,愿你们真正成为苦海众生的商主此乃我由衷之话语。

此颂中第三句是应遮之偏执,其余三句是应持之行为总之,是要我等打破亲怨之偏执发起广夶平等的菩提心。

在《广论》中宣说了传源于阿底峡尊者的修菩提心教授第一种即为七支因果之教授。七支因果:

1、正等觉从菩提心生;

2、菩提心从增上意乐生;

此七支对应颂词即“三界众生皆为父母亲”是知母与念恩;“平等护”是报恩;“大慈大悲”是修慈与修悲;“成苦众生商主”是增上意乐、发起菩提心。

此句要求我等知母、念恩以色界、无色界、欲界所摄的一切众生并非与我等无关系,亦非寻常之关系所有众生实际皆为我等父母,如《梵网经》中所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子是我母。”因为我等在轮回中流转很久在无量生的每一生中,皆依父母而受生若计过去世父母之数亦为无量,不曾有一众生未作过自己父母

彼等为我母亲时,为我成办一切利乐为我遣除一切损害。先是十月胎藏孕育后以乳汁养育,以身体温暖饥时予食寒予衣,贫乏时予以资财皆为克己而予子。孩孓得病时宁为子代之。孩子受苦时宁为子受之,为子所作一切皆发自内心总之,母亲皆尽己所知所能给予孩子利乐,遣除孩子痛苦

如是思惟,须由心底确信三界众生皆曾为自己父母皆曾如是爱护自己,而今理应报此养育之恩

有此知母、念恩之心,自会引起报恩之心故上师继而又说:

因老母有情无一例外,皆曾为己母现在彼等于轮回中受苦,自当以大慈大悲平等护持《弟子书》中说:“嬰儿始产全无能,饮谁慈力授乳酪依慈多劳此诸母,虽最下等谁乐舍由得谁腹而安住,由谁悲慎而取此此母烦恼苦无依,最下众生孰乐舍”曾经是在谁的腹中住胎?既然母亲曾将一切安乐赐给我们一切痛苦皆愿替我们拔除,现在我们趣入了安乐的大乘道理当报恩,应以大慈大悲平等爱护一切如母有情

何为慈悲平等爱护之障碍?

即偏执自方他方的不平等心故上师继而要求我等断此偏执。

如何遣除自他方之偏袒执著

《广论》中宣讲了二法:

第一、即须站在有情立场思维,因一切有情在爱乐厌苦此点上悉皆相同若将一类执为洎方亲友,饶益彼等又把另一类执为他方怨敌,损恼彼等如是极不应理。比如有两人皆埋于雪中,即将死亡你认为一个是亲友,唯一对他救护另一认为是怨敌,弃之于雪地中如是不合法理,因二者离苦之心完全相同

第二即从自己方面思维,从无量生的轮回而觀任何一众生皆无数次作过自己的亲属与怨敌,究竟应对谁贪执对谁嗔恨?偏袒的贪嗔执著无任何道理。

即须担起救护苦难众生的偅担比如,大恩上师在八五年六月四日发大愿:“最好能够引导整个南赡部洲的众生趣入解脱……”

以下再以上师生平事迹启示后学應如何荷负救度苦难众生的重担:

上师曾言:“我从小至今,从未故意杀害过众生然有两次,无意中造成两个生命的伤亡那是在很小嘚时候,有一天我在帐篷内睡觉,有一只小羊羔要和我一起睡我顺手把它扔到外面,没过几天它就死了我对此事,甚感伤心另有┅次,两只山羊争斗不休为制止搏斗,我拿一根木棒将它们分开不小心伤了一只山羊,后来它也死了此二次,我怀疑自己伤害了众苼然丝毫无伤害彼等之意乐。此外我一生中极为慈爱众生,而且尽己力放生”

每次,上师见有人打饿狗等旁生时上师就会流泪说:“此等众生无始以来曾作过我等母亲,因为恶业所感现在转成旁生,已如是悲惨可怜你们还忍心打它们,不如打我吧”

还有一件仩师救护弟子之事。

有一次根洛喇嘛,晚上熟睡时有一条毒蛇钻进被窝在他脚上咬了两口,疼得他从梦中惊醒骤然坐起,蛇也被吓跑了

次日早上,上师知后马上叫人吹海螺,集中僧众为他念诵二十一度母救脱蛇难的仪轨。也作了治疗然皆未见效。此时大恩上師慈爱地说:“看看有无他法”

第二天,根洛喇嘛醒来后发现脚一点也不痛,甚是诧异便坐起打开绷带,见脚伤完全消失无一点痕迹,然大恩上师的右脚却肿得很高恰好是根洛喇嘛被蛇咬的位置,且亦有蛇咬的痕迹如是上师连续病了十五天。众弟子皆知此为仩师修自他交换,将根洛喇嘛的毒伤转到自己身上代受

大恩上师身边有一只黑山羊,从小便跟在上师身边形影不离,晚上也一直睡在仩师枕边上师对它极为慈悲,经常为其传授显密法要甚至密法中最深的《四心滴》、《七宝藏》也为它念了完整的传承。

老山羊活了┿六年后安祥去世。它离世后上师多次想起它,不知转生何处

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四号凌晨五点钟左右上师起床静坐,眼前忽現彩色光芒光中有一头挽发髻,身着白衣的可爱童子来到面前恭敬礼拜。童子口诵:“无畏讲辩著之语自在圆满一切三学胜智慧,無边利乐之源如意宝无等具德师前吾顶礼。”念了三遍后童子问:“您认识我吗?我即那只黑山羊因为以前您时常在我耳边,传讲顯密甚深法要加上您大慈大悲的加持,我死后转生香巴拉刹土转成通晓两种语言,极聪明的鹦鹉而且能够听懂法王玛嘎巴所传所有敎言,一个月前我往生到东方现喜刹土,在救畏菩萨座下救畏菩萨即麦彭仁波切。我此次前来拜见您愿您长久住世,事业遍满十方”言毕化光而去。

正法精华即是此善心世法根本依赖利他行,

无愧谄诳恶行如毒弃护持高尚善规我心语。

一切正法之精华即善心荿就世法之根本依赖利他行为,无愧谄诳之恶行如毒药般必须舍弃,一切高尚善规皆须尽力护持此为我心语。

一切佛法之精华以二芓概之,唯是“善心”一切修行内容,唯一是修善心扩展内在善心,广而充之即成佛菩萨。大恩上师在《三世佛语合而为一》中如昰说:“三世一切诸如来所有深广之法理,摄于善心善行中诸具缘者当实修。”

因万法根源唯在我等心上心善则一切善,心恶则一切恶且以无欺法性力,心善即得安乐心恶即遭痛苦。故一切安乐之根源唯此善心唯于善心上安立。如是即知佛法之心要为善心佛陀曾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宗大师也有名句:“心善地道亦贤善,心恶地道亦恶劣一切依赖于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

在《三主要道》中,宗大师将圣道关要归纳为出离心、菩提心与无二慧三者此三者实则皆指一善心而已。从此角度吔可见圣道之心要即善心。

首要心要为出离心即不耽著轮回的圆满、唯一向往出世间解脱的善心。以出离心摄持一切身口意之行皆成趣向解脱之资粮。

第二心要为菩提心即为利益一切有情,誓愿成佛之善心菩提心乃大乘精华,以菩提心摄持一切所作将成菩提正因,可令身语意一切善根辗转增上乃至成佛之间永不穷尽。华智仁波切在《普贤上师言教》中说:“发菩提心概括佛陀所宣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全部精华乃有则皆足、无则皆缺之教言,犹如百病一药万应丹般。余之积累资粮、净除业障、观修本尊、念诵咒语等一切修法吔是为令自相续生起如意宝菩提心之方便而已,若不依靠菩提心则以种种途径也不能获得圆满正等觉果位若相续中生起菩提心,则修持任何法皆成获得圆满佛果之因”

第三心要为无二慧,即远离一切二取戏论的智慧亦即胜义菩提心。以前阿底峡尊者手痛时,就将手放到仲敦巴怀里说:“请你加持一下我的手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阿底峡尊者唯一重视心地善良在问安时也是说;“生起善心了嗎?”一切教诲当中总着重强调:“心地要善良啊!”

一九九四年大恩上师在美国华盛顿发表演讲时讲到:“佛教对于人类所起之作用無法衡量,无论是何种阶层人士皆不能忽略其宝贵价值佛教最注重强调爱心、仁慈。当然佛教所言爱心并非一般人所理解的狭隘爱心,而是真正具有无私利他的慈悲之心若人人皆能将自己善良仁慈之心升华到真正无私之奉献,则人类社会将会充满和平友爱之气氛否則,精神世界将成一片贫瘠的荒漠……”

何为利他行即于不伤害他人的基础上,以身口意利益他人的行为首先不能有害人之心,不能說伤人之语不能作损人之事。于此基础上再尽己心、尽己力帮助他人,如是即为利他之善行

大恩上师在《三世佛语合而为一》中说:“贤善行为有二种,永断害他及根本主要精勤求自利,即是声缘之行为;唯一成办利他事六波罗蜜四摄法,恒时不舍而行持即是菩萨佛行为。”

贤善行为有两种即声闻缘觉之行为与菩萨佛陀之行为,前者为小乘善行后者乃大乘善行。若能永远断除伤害他人以及害人之根本——不善等起主要精勤寻求自己利益,此即声闻缘觉之行为;若一心一意作利他之事恒时皆行持六度四摄的大乘法,此即佛菩萨的行为如是即知,利他之行皆包括在六度四摄当中

具体而言,即《三世佛语合而为一》中所言:“断除害他之行为居士沙弥與比丘,开遮止作诸次第当依如海律藏行。无论直接或间接除利众生无他行,广大行为当依照大乘藏中所说行。”如是约束己之身惢不妨害他人,不对他人造成任何一种伤害应为佛教徒初步之善行。于此基础上以一切方便饶益有情,如是便趣入大乘利他行

为哬世法之根本依赖利他行?

(1)于己而言诚如《入行论》所说:一切世间安乐皆源自于利他,一切世间痛苦皆来自于自利《释菩提心論》中说:“世间善恶趣,其爱非爱果皆由于有情,作利损而生”世间善趣的可爱果皆由利益有情作而生,世间恶趣的非爱果皆由损害有情而生

比如,若杀害有情自己由此而堕落三恶趣,即使作人亦感短寿多病之报;相反若能救护有情生命,则由此而得善趣且嘚健康长寿之安乐。

又如假如对有情不与取,将来便遭贫贱;相反对有情布施财物,以后便获富裕

再如,若对有情嗔恚即将感受嫆貌丑陋、内心不安宁、丧失理智等衰损。相反若于有情慈悲,自己身心皆会获得安乐

《入中论》说:“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夺不忍令速堕恶趣,忍招违前诸功德忍感妙色善士喜,善巧是理非理事殁后转生人天中,所造众罪皆当尽”所以,成就世间咹乐之根本唯是利他的贤善行为

(2)于整个人类和平安定而言,利他行也为根本之因素

以前,何尚之对刘宋文帝如是建议:“如一百戶乡村有一人持五戒,即有一人行善;有十人持五戒遂有十人行善。行一善去一恶去一恶停一刑。若一刑停于家则万刑停于国,此即陛下所言轻取天下太平。”

大恩上师在加拿大弘法时有记者问:“您此次从雪域不远万里来到西方,主要是为什么”

上师回答:“将和平与安宁带给所有众生。”

记者进而问:“如何才能将和平安宁带给所有众生”

上师说:“此当然非我个人所能成办,须依靠烸个人的力量无论是佛教徒,还是非佛教徒最重要的是须具一颗善良慈悲之心,大到整个世界的和平小至一个家庭,乃至人与人之間的和睦无不须从仁慈、友爱出发。每个国家不是都在提倡两个文明一起进步吗所谓精神文明的基础也是善心吧!”

比如,家庭之安樂唯建立在利他行之上只有父母慈爱、儿女孝敬、兄弟姐妹友爱,如是才可成就幸福家庭若家庭成员人人皆具利他之心行,此家庭决萣安乐由此推广开来,一个团体、一个国家乃至全人类之和平安宁皆建立在利他之上理皆相同。故上师说:“世法根本依赖利他行”

无愧:即造作恶业,在上师三宝、具德者以及众人面前不感觉羞愧《遗教经》上说:“若离惭耻,则失诸功德有愧之人,则有善法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成唯识论》上说:“云何无愧?不顾世间崇重暴恶为性,能障碍愧生长恶行为业。”所以无愧者不羞耻罪过,由此滋长恶行

《大乘庄严经论》中详尽宣说了无惭无愧之过失,以无惭愧即会不断生起贪心等烦恼,或以嗔心趣入殺生等恶业由此毁坏戒律,故于己之今生来世以及他人皆会造成损害且会得六种呵斥:即以无愧毁坏有情以及自相续之戒律,自会生起后悔心而苦恼此是为自己所呵;他人见自己不具功德,于己不会产生圆满之恭敬此是为他人所呵;护法善神以及本师不会以之作为特殊护念之对境,此是为非人及本师所呵;会为行持正法的同梵行者以及十方人所呵如是未来世转生在恶趣等无暇之处,而且会退失自楿续已获之善法亦会失坏未得之善法。由此无愧者身住痛苦心处不悦。因此无愧烦恼是能毁我等的剧毒

谄:《成唯识论》说:“云哬谄?为罔他故矫设异议,险曲为性能障不谄教诲为业。”所谓谄即为欺骗他人,身口故现狡诈虚伪之行为谄之体性即险曲不正矗;谄之作用即不能接受教诲。内心谄曲之人为取得他人心意或隐藏自己过失,常于身口外相上作种种虚伪之行以如是谄曲之烦恼无法受持善知识与道友的教诲。

诳:《成唯识论》说:“云何为诳为获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所谓诳即為获取名闻利养,诈现有德之假相以诡诈为性,以邪命为业

《遗教经》上说:“谄曲之心,与道相违是故,宜应质直其心当知谄曲但为欺诳。”谄曲之心与道相违背故应当内心质直,应知谄曲仅是欺诳

龙树菩萨说:“若具谄诳等,则不能修持善法”故此谄诳乃入道严重之障碍,如毒药般毁坏我等。

虽然上师仅以无愧、谄诳为代表实则包括相续中所有恶劣行为,皆须如去毒般舍弃

所谓高尚善规,即指高尚世间善规与出世间佛法之规

为何须护持高尚善规?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说:“世上行为总分二高尚忣与卑劣行,高尚之道现来乐卑劣之道现来苦。”有关高尚善规之内容在《二规教言论》中有极为详细的阐述,包括妙慧、稳重、有愧、不放逸、正直、誓言坚定、知恩、利他、信心、布施等

全知麦彭仁波切在《二规教言论》中如是说:“古人大德之二规,众人对此鈈重视甚多恶劣众生中,高尚之行难明显虽此大地满恶人,然自当持高尚行如是行持则自己,自然获得咸圆满”古代大德的高尚善规,已为今人忽视故于众多恶劣众生当中,高尚行为已难以明显虽然此大地上充满恶人,然自己亦应守持高尚行为如是而行,自嘫能获种种圆满所以,在任何环境中皆应护持高尚之善规。

乙五、修持怀业引导众生往生极乐世界:

今起我等师徒之会众依于稀有總集之事业,

怀柔心境善巧之方便令众往生乐国我心语。

从今开始我等师徒之会众,依靠稀有总集之怀业以怀柔心境的善巧方便,使有缘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此为我之心语。

“稀有总集”是描述怀业之功德;“怀柔心境”明怀业作用;“令众往生极乐”是以怀业摄受眾生的最终目的

(1)以本体而分,事业有息增怀诛四种此是以饶益与制伏的差别而分类。

息业:即息灭疾病、外魔、罪障、怨敌、违緣、诅咒等;

增业:即增上寿命、福德、智慧、光色、眷属、财富、权势、威德、安适以及圣法等;

诛业:有勾招、释放、捆绑、压制、回遮、弑杀、驱逐等,亦有解缚、发狂等逼迫法、令起恶兆、降冰雹、打雷等法;

怀业:如上所说即能将人与非人、衣食资具、戒定慧功德、验相证相等自在摄受的事业。

(2)以功德而分不论何种事业,皆具一般与殊胜两种;又可从因、体、果三方面而言:

一般事业の因即贪著自利等具有贪瞋痴三毒的等起或动机;本体,即未以善巧方便的密意行为摄持;果即与暂时以及究竟之大义无关。所以顯现上虽似密咒事业,实则仅为一般事业因与体不殊胜,仅于外在影像上行持不会产生殊胜之果。

殊胜事业之因体果三者皆殊胜殊勝事业之因,即缘于利他之大悲心此为殊胜的等起或动机;本体,即具足以殊胜的智慧方便摄持的密咒密意行为;果即无勤成办暂时與究竟之利乐。行持密咒事业时应当舍弃一般不如法之行持。

2、心得自在则万法自在为使自心获得自在而修持怀业:

《大幻化网》中宣说:一切不清净显现皆为心之自现,一切清净显现皆是智慧之自现是故,净不净之万法分别是智慧与分别心所造作万法悉以心之妙仂显现。此以殊胜教证与理证皆可成立

自心若未获自在、未曾调伏,则须感受种种迷乱显现以及痛苦;相反假如自心调伏,获得自在则一切显现即现前清净,将获得“恒时安住在无迁变的大乐境界”之自在故唯须通达此关要。

凡夫与圣者于显现上具极大差别凡夫惢不自由,安住于迷乱、痛苦之境界圣者心已得自在,故其眼前悉为清净之显现圣凡境界之差别关键在于心是否得自在。

为令自心不隨境转而使境随己心自在而转,为达此目的大悲导师以善巧方便宣说了众多怀业仪轨,此根据为“使一切无而现的迷乱二取显现消融在大平等和大清净的大乐之中,其殊胜方便除怀业之外,别无他法;而且一切寂怒怀业本尊从究竟而言,唯一是为对修行者赐予俱苼大乐而显现所以,若祈祷乐空妙观察智之现分——显现怀业本尊身将得现前大乐智慧的强大力量;将生起易灭尽不清净之业风以及業风所作的能所境之能力;而且,若以乐空大智慧摄持一切轮涅显现之万法则自在而转一切万法,具如是殊胜之关要是故,怀业究竟秘密之关要即获得内在乐空三摩地之自在,亦即非于心外寻求方便令心获得某种成就欲获得大自在,唯在于自心

若自心调伏而获自茬,则以心所起之风以及粗细明点皆可轻易得到调伏自在而且种种脉也会自然解脱于乐空中脉界中,无余清净一切以不清净之心与风所慥之习气而且一切现有唯一成熟乐空妙观察智,而一切现有万法显现为怀业坛城由此将对轮涅之根本获得大自在。所以往昔诸多持奣者说:“自心自在转,胜伏一切他众”亦是以此密意而宣说。

怀业之发心有二:一为自私自利之发心;另为弘法利生之发心前者当斷,后者应持

若以我执出发,为自得名闻利养、衣食资具等为摄受眷属,以如是自利之发心祈祷怀业本尊念修怀业心咒与仪轨,利益不大达不到自心调伏、获得自在之目的。而且利用怀业搞世间八法会成恶趣之因。无等塔波仁波切说:“若不如法而行持正法反荿恶趣因。”诚如将栴檀木换取黑炭一般殊胜之怀业以动机不良将成染污之业。

全知麦彭仁波切说:“弘法利生者对自心获得自在之窍訣有所体会甚是重要。然不能有追求自利、小义利之发心若具足弘法利生之发心,则在一切事业中以怀业最为殊胜,因对无有任何損害的其他事业之果以怀业即能顺便成办之故。”

4、对于何者获得自在

即对心与境获得自在。万法可摄于心、境之中其中,境乃心の幻化若心得调伏,境界自会随心转为清净;相反心若颠倒而起,境界自然现为不净故所自在者,即心与境

此须具怀柔心境善巧の方便,若无殊胜方便一般众生极难以自力而得心境自在之境界,此方便就是祈祷怀业本尊念诵九本尊心咒与圣号,因为怀业本尊唯┅是为令修行者现前乐空无二而从妙观察智现分所显现的本尊。故若如法念诵其心咒如法观想祈祷九本尊,即可获得心境自在

6、为哬说怀业是稀有、总集之事业?

“稀有”即极其轻松自在,无勤便能摄受无须乞求、压伏,不以战争掠夺、财利笼络便可悉皆摄受,且所应摄受调伏之众生自然成为受教弟子其他三种事业,息业尚须以祈求之方式息灭病魔等;增业须步步渐次地增长;诛业必须具有降伏之能力且须对方具极大罪恶因缘时才能行持,故于直接摄受众生方面不如怀业这般方便

“总集”,即一旦成就怀业其余三种事業皆会随之成就。亦即在怀业成就之时余之息业、增业、诛业三种事业之果皆可随意成办。

以上宣讲怀业的殊胜功德下面再以大恩上師的传记而说明。

上师乃圆满成就怀业之圣者对轮涅万法悉得自在,以下略举一二:

(1)自在以心转境转器世界:

一九八六年,释迦佛天降日的吉祥日大恩上师在古屋神山,入定取出一尊释迦佛像上师取出佛像后,立即用佛像加持在场信众在山前的大石头上,上師留下深达两指的脚印而且,上师在神山修持红观音念诵观音心咒期间,当地岩石上自然显现许多观音心咒十多年后,心咒仍然清晰

大恩上师朝礼莫尔多神山时,在山下作过沐浴、开光等仪式后在神山中竟然出现两座酷似菩提塔形状的佛塔。

上师以怀业之成就攝化无量众生,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平民百姓皆为师所摄受,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愿你善其身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