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西黄崖子农家院从兰西县是归哈尔滨了么怎么走

黑龙江省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兰西黄崖子关东民俗村_兰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8,790贴子:
黑龙江省100个最值得去的地方——兰西黄崖子关东民俗村收藏
中能化学科技-专业的合成高温导热油制造商!
楼主好久不见了,最近可好啊
应该大力宣传,虽然是复原的人造景观但是有些民间老物件是不可多得的,如果从哈尔滨到此一日游还应该把附近的景观连成串,游人才能尽兴。
这那里是复原啊!是防的太假了。
神牛摄影器材--为专业摄影者打造,你值得拥有!
呵呵怎么这么新鲜啊
以前的墙面不刷漆、最多挂点野姑娘、红辣椒、小蒜便子什么的。文革时期整点大字报、标语。这里整的是什么啊!应当是那个时代真实的写照才对。在一个你得贴进生活吧!整那些假牛啊、马啊的、假人啊!有什么用啊!一到晚上都能吓死鬼!记录生活有很多种方法、没有老照片、可以用水墨画吗。让人一看这是一个很美丽的民俗自然村、有山、有水、有人物、有故事。哎!好的民俗是要传承的、不是越传越笨、不是越传越假。
勾起一代人的回忆啊
去哪里玩,最多得花多少钱??
100个排名中第93位,也不错,力挻!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历史沿革/兰西县
古代,近代,现代之兰西历史:呼兰河,古称“忽拉温江”。属松花江支流。发源于铁力市小兴安岭山脉的炉吹山,干流长523公里。在哈尔滨市呼兰区张家店附近入松花江。清朝雍正十年(1732年)设呼兰城守尉,而以呼兰定名。呼兰满语为烟囱之意。兰西县因位于呼兰河西岸而得名——兰西。兰西所处地区,历史悠久,土地广阔而肥沃。距今二三千年呼兰河流域已有许多原始人群在这里繁衍生息。从练兵台遗址(今兰河乡曙光村)发现的手制夹沙红衣陶、陶罐残件看,秦以前西周春秋时期,兰西境内就已形成人类部落,属秽貊文化。秦时期兰西属夫馀属地。魏晋时期,兰西为黑水靺鞨与达末娄的结合部,属黑水府管辖。隋唐时期,兰西先属黑水靺鞨管辖,唐开元二年(公元471年)设黑水都府后,兰西属黑水都督府管辖区。辽时期,兰西属女真完颜部辽东京道管辖。金建国后,兰西行政上属金会宁府管辖。1974年5月在兰西县东风公社(今临江镇)女儿城出土的一枚古印“都提控所之印”,(现藏于黑龙江省博物馆)也证明了这一点。据《金史》记载:都提控是金代武官的一种职称。元代,兰西土地属成吉思汗幼弟帖木哥斡赤斤之分封地,兰西为水达达路所辖,元贞元年(1295)年设立肇州屯田万户府,兰西境为肇州屯田万户府属地。明朝时期,兰西属奴儿干都司兀者右卫所辖。清之兰西清初,兰西归盛京总督(后改昂邦章京)所辖。顺治十年(1653年)归宁古塔昂邦章京管辖,康熙元年(1662年)清廷改宁古塔昂邦章京为领导宁古塔等处将军,兰西归宁古塔将军所辖。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批准设立黑龙江将军,管辖黑龙江地方,并于呼兰河两岸设立了八处卡伦(哨所、关口),兰西归黑龙江将军管辖。雍正十二年(1732年)设呼兰城守尉,兰西归其所管辖。由于清王朝建立以后,视东三省为“祖宗肇迹兴亡之所”、“龙兴之地”,实行了一系列的封禁政策,将东三省大片山林、土地当作皇室围猎场、牧场,严禁开发耕种,只准狩猎朝贡,并严禁汉人出关,流入此地。所以,嘉庆元年(1796)前,兰西境内还多为大片的草原。仅有少数蒙古族牧民在这里游牧,繁衍生息,因此,留下很多民族语地名,如:岔拉火烧、勃罗火硕、白达屯等。嘉庆二年(1797年),因清朝廷国库空虚,几经朝臣奏报,清政府批准以呼兰河为中心地,对八旗人允许开垦荒地,但不准汉人迁入。这年户部派垦荒务农的京旗80户,210人。由京城出发,途中每人发白银二钱,由各地官员护送到今兰西县榆林镇一带垦荒,由于忍受不了当地寒冷的气候,这些人生活不下去,陆续逃回了京城。此后几年,由于鲁、豫等省连年灾荒,关内的汉族之人不堪忍受饥饿,毅然冲破清政府封禁令,闯关东陆续到达兰西境内,占荒垦地。最初仅有三四家,后来则呼亲唤友,渐成聚落。1867年(清同治六年),道士毛机云在今兰西镇十字街南路西(现百货大楼院内)建了一处土木结构的关岳庙,附有娘娘庙。从那时起人们称此地为“双庙子”。光绪三十一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日)设置兰西县。民之兰西民国11年(1922年)兰西县在县城四周筑造土城墙,基宽1.5米,顶宽1米,顶端作秫秸枕头,城墙高为2.1米,周长8000米。县城四角均设有土炮台,城内十字街为南北东西交叉走向,东西街长3.3里,南北街长4.7里。在城东西南北各设一城门,门匾额上分别刻有“迎旭”、“启化”、“来熏”、“拱辰”,南门外竖方石一块,上刻“众志成城”四个字。抗日时期1932年7月,日本侵略军驾驶10余辆坦克,从南门进入,占领兰西县城,将保卫团和驻军缴械,兰西县沦陷。原县长陈万凯投敌,当上了伪县长。兰西县隶属于滨江省管辖。日,苏联红军进驻兰西县,赶走了日本侵略军。10月上旬,苏联红军撤离兰西去肇东后,原伪兰西县长苏堃和大地主谢春廷组织成立了兰西县保安大队,企图继续维护伪政权统治。11月7日东北人民自治军7师10旅6团,在兰西县伪政权拒绝和平谈判之后,于晚11时左右,首先攻打南门,战斗持续33个小时,至9日早7时,攻进伪县公署大院,歼灭保安队,俘虏苏堃、谢春廷,兰西解放。成立兰西县民主联合政府,隶属松江省。1946年—1948年兰西县隶属于黑龙江省龙南地区。年兰西县隶属黑龙江省管辖。年8月26日兰西县归黑龙江省绥化专员公署管辖。日—日兰西县归黑龙江省松花江专员公署管辖。日—1985年划归黑龙江省绥化行政公署管辖。兰西县隶属于黑龙江省管辖。省志之兰西《黑龙江省志·地名录》)之兰西::兰西县在秦汉时期属夫馀地,先后受汉玄菟郡、辽东郡管辖。隋唐时期归黑水,黑水都督府管辖。辽时期属完颜部,归东京道管辖。金时期归上京会宁府管辖。元时期为索沦部的游泳池牧区,归肇州屯田万户府管辖。明永乐十年(1409年)隶属于奴儿干都司者右取所辖。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归呼兰城守尉(清光绪五年改清副都统)管辖。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设置兰西县,治双庙子,因县址位于呼兰河西岸而行名,归呼兰府管辖。中华民国时期隶属黑龙江经人绥化道。伪大同元年至康德12年(公元年)隶属滨江省 。日兰西解放,日归黑龙江省绥化地区管辖。1958年7月绥化地专署改为松花江地区专署,8月27日兰西县归松花江地区管辖。1965年6月成立新的松花江地区,原松花江地区改为绥化地区,6月14日兰西县归绥化地区管辖,一直到2013年。兰西县,设县时以其位居呼兰河以西得名。清代,属呼兰城守尉辖地,1879年(清光绪五年)隶属呼兰副都统管辖。清末,日(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二十四日),清廷批准,于呼兰河西双庙子设置兰西县,隶属呼兰府。遂即委官试署,同年9月20日(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知县寿长启用关防。中华民国成立后,由黑龙江省管辖。1914年6月,隶属绥兰道。1929年2月,撤销道制,由黑龙江省直辖。时为二等县。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1934年12月改隶滨江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松江省管辖。1946年 8月,划归黑龙江省。1947年2月至9月,隶属黑嫩联合省第三专区管辖。同年9月,黑嫩两省分开后,仍由黑龙江省管辖。1956年3月,划归绥化专区管辖。1958年8月,改隶松花江专区。1965年6月,松花江专区改称绥化专区,兰西县隶属绥化专区管辖。1992年,兰西县位于黑龙江省中西部,松嫩平原东部。东与绥化市交界,东南与呼兰县毗邻,西与肇东市和安达市接壤,北与青冈县、望奎县相连。全县总面积2489.5平方公里。全县共辖18个乡、镇。1992年末全县总人口46.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7万人;满、朝鲜、回、蒙古等少数民族人口约占1.5%。县政府驻地兰西镇。
行政区划/兰西县
兰西县地图截止至2014年初,兰西县下辖4个镇、11个乡:镇:兰西镇、榆林镇、临江镇、平山镇。乡:康荣乡、兰河乡、长江乡、长岗乡、红光乡、北安乡、奋斗乡、红星乡、远大乡、燎原乡、星火乡。
自然环境/兰西县
区域位置兰西县北靠青冈县、望奎县,东临绥化县,西界肇东县,西北部与安达市相连,距省会哈尔滨市67公里。地形兰西县地处松嫩平原东南部,属松嫩平原东缘漫川漫岗地。西北高、东南低,海拔高程在116.6-209.8米,最低点是兰河乡长红村,最高点是北安乡的新安村。中部拉哈岗和呼兰河由北向南贯穿全境。呼兰河西岸的高平原又受颜家沟宽谷的分割,故兰西县分为三个较明显的地貌单元,即呼兰河东部河谷平原、中部为拉哈岗台地、西部为漫岗平原。气候兰西县兰西县属寒温带半湿润季风型气候。受季风影响,春季干旱,夏季短而热,秋季早霜,冬季寒冷。年平均气温为2.9度,最热在7月,平均气温为22.6度,极端最高气温37.6度,出现在日;最冷在1月,平均气温为零下20.3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39度。活动积温为2711度,无霜期最长年份1972年长达160天,最短年份天。兰西县年太阳辐射总量为115.7千卡/平方厘米,6月最多14.9千卡/平方厘米,12月份最少3.9千卡/平方厘米,6—8月较高值与水热同期,各种作物生长旺盛,有利于光能利用。土壤兰西县土壤共有黑土、黑钙土、草甸土、沼泽土、砂土、碱土、河淤土等。黑钙土类是兰西县分布广、面积大的土壤类型,各乡、镇都有。呼兰河以西较多,呼兰河以东分布较广。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两岸的河滩地、低阶地及岗坡下部开阔的平地上。沼泽土类主要分布在河滩地和低阶地的局部洼地中。砂土类主要分布在呼兰河两岸,绝大部分不适合农业生产。
自然资源/兰西县
水资源兰西县境内有泥河水库,蓄水量7000万立米,2012年呼兰河年过境水33.18亿立方米,有小水库8座,塘坝34座,蓄水池340个,抗旱井800眼,中井4500眼,防洪堤110公里,水利工程建设供水能力达到1.32亿立方米。
人口/兰西县
2007年,兰西县总人口为483674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7‰。全年迁入人口4505人,迁出人口2975人,净迁入1530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86571人,占总人口的17.9%,比重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交通/兰西县
兰西县位于哈尔滨至黑河公路,省道绥化至肇源公路、兰西到安达公路构成了公路交通的骨架中枢。哈北新城分布在哈黑公路两侧,核心区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50公里,距肇东铁路编组站20公里,兰肇铁路已列入建设规划。
经济/兰西县
概况2013年,兰西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6.7亿元,财政收入实现3.7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4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亿元,工业用电量达到6012万千瓦时,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3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77元。第一产业2013年,兰西县粮食总产实现22亿斤。棚室基地、观光采摘基地和私家菜园发展迅速,特色瓜菜种植面积达到19万亩。改良草原5万亩;完成了4个市级畜牧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和1000头母猪扩繁场基础建设,民猪养殖专业户发展到1026户,县生猪饲养量达到142万头。肉牛、肉羊和鹅禽饲养量分别达到24.4万头、34.4万只和790万只,畜牧业总产值实现22.5亿元。2013年,兰西县推广玉米、水稻、大豆、马铃薯等四大作物标准化栽培技术15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60万亩,玉米大垄双行栽培技术20万亩。强力推进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市、县两级科技示范园区达到100个,其中示范带上的科技示范园区达到38个。第二产业兰西风景2013年,兰西县开发区基础设施完成投资2.3亿元,三年累计完成投资8.6亿元。园区公路总里程达18公里;给排水管线总长达91公里;铺设供电线路31公里、供热管线68.5公里;铺装网络、电视、电话等工程管线6公里;绿化总面积达1500亩。2013年,兰西县新开工超千万元产业项目97个,其中超亿元产业项目28个。三年产业项目建设年累计开工超千万元产业项目196个,总投资19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1亿元,其中超亿元产业项目50个。开发区摆放项目总数达到58个,总投资121.3亿元,其中超亿元产业项目30个。第三产业2010年,兰西县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7070万元,比上年增长11.6%。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502万元,同比增长7%;工商税收5741万元,比上年增长20.4%。财政总支出58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6.9%,其中农业支出8855万元,比上年增加6362万元;社会保障支出13795万元,比上年增加9166万元,行政管理费支出9364万元,比上年增加2173万元;教科文卫事业费支出17726万,比上年增加4153万元;环境保护支出80万元,比上年增加64万。2010年,兰西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合计160902万元,增幅为15.2%。其中:财政性存款4443万元,比上年增长27%;居民储蓄存款1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农业存款9034万元,比上年增长8.7%;企业存款7173万元,比上年增长100.5%;机关团体存款7870万元,比上年增长60%。各项贷款余额为188543万元,比上年下降8.3%。其中短期贷款176750万元,比上年减少6.6%;中长期贷款11792万元,下降了30.8%。短期贷款中农业贷款17794万元,比上年增长26.8%;建筑业贷款200万元,与上年持平;商业贷款107412万元,比上年下降15.6%;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115万元,比上年减少1262万元。
社会/兰西县
教育事业兰西一中2013年,兰西县投资1.1亿元,完成了以54所农村中小学小火炉改造为代表的8个新建项目。截止至2014年初兰西县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27682人,比上年减少7.8%,初中升高中入学率达到67%。小学136所,在校生27346人,比上年减少6.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845人,比上年增长15.4%。职业高中在校生1483人,比上年增长84.5%。卫生事业2013年,兰西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床位397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3人;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个体门诊部11 家,专业技术人员22人。社会保障2013年,兰西县城乡6.5万人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60%以上,五保家园与社区一体化建设成效显着,6200平方米的城乡社会养老福利中心投入使用,新增就业6096人,下拨资金1565万元,救助3351人。城镇建设2013年,兰西县完成房地产开发37万平方米,其中完成保障性安居工程15万平方米,回迁居民316户,配建廉租房36套。投资3.1亿元实施了城镇化建设项目,建成住宅楼16.3万平方米。同时,兰西县完成农房改造7816户。民生工程2013年,兰西县总投资1.48亿元的城镇供水工程开栓供水;投资8718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委托中东集团运营管理;投资9000万元,实施集中供热二期工程,新增集中供热面积90万平方米,兰西县城镇供热总面积达到254万平方米;投资835万元,完成了26栋、11.2万平方米既有楼房节能改造任务。
历史文化/兰西县
民俗兰西县兰西镇永久村黄崖子屯,是“东北民俗文化旅游第一村”。民俗村两侧的雕塑共86组,计156个人物、动植物塑像。漫步民俗大道,就像走进了东北民俗味浓郁的时代长街。所有的民俗雕塑构思精妙,加工细巧,在农家土黄色院墙上绘着的一幅幅东北民俗画人映衬下,逼真地重现了东北民俗的精彩。笑容可掬的卖瓜老汉、闯关东的一家三代、做手影游戏的祖孙、放鞭炮的小孩;二人转、钉马掌、毛驴拉磨、锔大缸;下棋的、算命的、杀猪的、说书的、编筐窝篓的、磨刀戗剪子的……特产兰西民猪兰西挂钱“兰西民猪”具有产仔多、肉质好、抗寒、耐粗饲的突出优点。全身被毛为黑色。体质强健,头中等大。兰西香瓜由于优良的生产环境,兰西香瓜表面光滑,果肉厚,质脆味甜,清香味好。果实含糖量高,口感好,品质佳。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高于一般的香瓜。兰西挂钱非物质文化艺术品兰西挂钱,诞生于清朝末年。兰西挂钱是剪纸当中的一种特殊品类。主要工艺有两种:镂剪挂钱、型刀镂凿挂钱。主要技艺是传统剪子铰,有阴刻法、阳刻法、阴阳结合法,还有刻、绘、染、漏、凿、铰、撕、香火烧、嵌法及翻转等方法。
旅游/兰西县
显佑宫显佑宫位于兰西南山半山坡上,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山顶上最大的主体建筑是三清殿,三清殿下面是玉皇殿,玉皇殿下面是气势飞虹两重檐的关帝殿。从山下拾阶而上,攀登89步石阶,到达山门,建有灵官殿,灵官殿左边是钟楼,里面悬挂的大铜钟高三米,直径一米八,重四吨。东林寺东林寺东林寺坐落在兰西县兰西镇东四公里处,背靠拉哈山,面向呼兰河,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可以说是东北三省截至2013年比较有名气的佛教寺院之一。占地面积12万平米,建筑面积4500平米,曾由东北著名大德高僧、原黑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极乐寺副主持释·安西任主持。安西法师,受戒63年,于2003年春圆寂,在中国佛教界享有崇高声望。东林寺因江西庐山东林寺而命名,因安西法师也是修净土法门的,同样的修行法门,所以也起名为东林寺。
名人/兰西县
现代名人:梁宏达、周文华、韩学键等。
科教文卫/兰西县
教育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办学条件逐步改善。2007年全县新增校舍面积2580平方米,改造中小学校舍5570平方米,危房面积减少到3918平方米。教育资源配置逐步优化。2007年末,全县共有普通中学34所,在校生27682人,比上年减少7.8%,初中升高中入学率达到67%。小学136所,在校生27346人,比上年减少6.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在校生845人,比上年增长15.4%。职业高中在校生1483人,比上年增长84.5%。教师队伍素质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教职工总数为4439人,其中专任教师3932人,专任女教师1743人。专任教师中专科以上学历的人数逐年增加,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由去年的569人增加到877人,增加了54.1%。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为全县教学水平的提升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卫生卫生事业规范运行,医疗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3个,床位397张,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973人;社区卫生服务站10家,专业技术人员30人;个体门诊部11 家,专业技术人员22人。
主要县界/兰西县
东:以临江镇的丁家油房屯、邬明诗屯、小三家屯、郭家店、长岗乡的半步道屯、季家粉坊屯,长江乡的三姓屯、梁堡村的土地与绥化市为县市界。南:以长江乡的泥河水库、石头岗屯、万宝屯,兰河乡的前姜家、兰河畜牧场、姜海屯、关家窝堡、东腰屯、律家店,榆林镇的马鞍山屯、马刚屯、大李家围子、安家窝堡土地与呼兰县为界。西:以康荣乡前大沟屯、新发屯、奋斗乡的前阎家店屯、刘家屯、十二户、长春岭屯,胜利乡的大霍家窝堡屯、门家屯、西北天屯、西高家围子屯,、移新乡的马场屯,星火乡的南大荒、青山堡、老崔家屯、朱家油房、西长发、聚兴德屯、韩家粉坊、小洼子,燎原乡的宋家店土地与肇东市、安达市为县市界。北:以临江镇的新立屯、大成玉土地与望奎界为县。北:以北安乡的头窝堡屯、永盛福屯、刘占山屯、吴樊屯,远大乡的林家屯、曹延福屯、张家店屯,移新乡的东三百垧屯、后孙店屯,张老五屯土地与青冈县为县界。黑龙江省兰西县。有“中国亚麻之乡”、“中国亚麻纺编织名城”、“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和“全国亚麻汽车坐垫生产基地县”等美誉。兰西亚麻产量占全国1/3以上,目前已经形成了6大类170多个品种的亚麻加工产业链。其中,规模最大的亚麻汽车坐垫行业,占全县GDP的1/3,为全县支柱产业。07年,该县亚麻汽车坐垫产量达到650万套,在国内市场上占86%以上的份额。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7次
参与编辑人数:18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50:50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兰西构建哈市旅游“后花园”_新华网黑龙江频道_黑龙江新闻
兰西构建哈市旅游“后花园”
稿源: 黑龙江日报 &&
15:11:29 &&
&&&&兰西县把旅游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支点,今年将重点复建辖区历史遗迹,从历史文化、绿色生态和农家风情等方面打造城市景观,利用地理优势着力打造哈尔滨旅游“后花园”。
&&&&这个县地处呼兰河畔,呼兰河从拉哈山下流过,全长121公里。几年来,这个县以构建拉哈山、呼兰河旅游观光带为核心,以南山旅游区为龙头,以路边、山边、水边景点为支撑,做出了建设一条旅游带、挖掘两个旅游文化、打造三个品牌、丰富四个景区的战略规划。
&&&&在兴建农家风情游方面,这个县把农家大院作为旅游热点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重点兴建了永久村黄崖子民俗农家乐等农家生态旅游接待场所。农家院、大火炕、木栅栏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游客们过上到池边垂钓、田地摘果、吃住农家的乡村生活。由省财政厅支持兴建的、目前全省规模最大、展品最全的兰西县兰西镇永久村黄崖子民俗文化展览馆,4000多件民俗展品,反映半个世纪以前东北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实际情况,展示了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俗风情。
&&&&在营造生态旅游方面,去年,县政府聘请专家多方论证,招标黑龙江南山财富水利工程有限公司投资2.4亿元,以呼兰河水电站为龙头,开发建设南山财富生态旅游区,景区规划占地36平方公里,规划建设河口水电站、植物园、百果园、鹿园、林蛙池、生态园、湿地游和河道漂流等旅游项目和景点20多个。
&&&&目前,这个县已建成景区景点19个,在建景点25个,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旅游业直接经济收入每年达5000万元,拉动相关产业增收3000万元。兰西旅游文化资源富集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兰西旅游文化资源富集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兰西黄崖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