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国灭亡的惨景后 女真族去哪里了 是现在的什么民族

女真女真又称“女直”,其先祖为周秦时东北地区古老的肃慎、挹娄人。辽代把女真分为“熟女真”(已入辽籍的)和“生女真”两部。生女真异常勇猛,三人可搏猛虎。辽末,生女真完颜部在首领阿骨打率领下举兵抗辽,1115年建立“大金国”,迅即由东北进入北方草原灭辽,继而进入流域灭。1234年,金为联合蒙古军队所灭。其后,女真人仍活跃于东北地区。
女真与前代游牧民族不同,除了牧养牛马外,还大量养猪,并从事农耕、冶铁、采金业,经济实力较雄厚。女真人崛起后,着力吸收发达的汉、辽文化,为己所用,又有所创新。女真人继承辽代,又开科取士,颁布成文法典,发行纸币交钞,修前代(辽)国史等。同时亦保留一些本身的制度,如在契丹和北宋地区推行,以千户号为猛安,百户号为谋克,率领女真人屯垦荒地。
女真人依照汉字和契丹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女真文,形同汉字,但笔画有所增减,读音为女真语。用女真文翻译了 、 和 ,
、 等经史著作。
随着对宋、辽文化的日渐接受,女真对、、太阳神、都备加尊崇:雕刻《》,收佛藏6900余卷,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的盛事;道教空前繁荣,出现了“全真”、“大道”、“太一”3大教派;每月朔望,百官集合皇宫门外,面向太阳行礼膜拜;皇帝还诏令各州县建孔子庙,并在孔子故里维修孔庙和孔子墓。
女真人继承了的火药制造技术,并发明铁火炮,因杀伤力巨大,被称为“震天雷”。又发明飞火枪,用绑在矛枪上的厚纸筒喷射火药和铁屑,射程为数丈。这两项重大发明在中国军事史中占有重要地位。
女真在农具改造、丝绸纺织、烧制瓷器、采煤、炼铁、印刷、天文学、医学、数学等方面,都在吸收宋辽文化的基础上达到更高水平。
为了保持尚武和骑射传统,女真推行猛安谋克制,按五、十、百、千的人数把女真人和契丹人、汉人组织起来,平时畋猎、生产、练武,战时出征,壮者皆为兵士。
金朝为了防御蒙古各部,在北方修筑军事堑壕,即金界壕,总长度约7000余公里。金界壕工程浩大,至今尚有许多遗址地段保存较好,被牧民称为“”。
内蒙古地区金代村落和城市遗址较多,许多荒地被辟为农田,手工业和商业比较发达。在呼和浩特白塔的金代捐资碑铭中,发现金代丰州城有四坊、两街、甘八巷和两关厢,城中街巷名有酪巷(制作乳酪)、染巷(印染加工)、牛市巷、麻市巷等,反映了商业和手工业的繁荣。
在大青山下,曾出土金代铜镜,上刻“富民县官”等字款;根据白塔捐资碑,可考出许多金代村名,如北渔阳、薛家村、长寿谋克在、蒲察宣武谋克寨等。由此知道,当时阴山南麓有许多汉人和女真人的村寨。在白塔捐资碑上还发现一批女真高级官员的名字,有千户辅国上将军、谋克、提点、县令等职事官。金代在今内蒙古东、西部还没有不少州县、村寨,这对草原地区的开发和建设意义重大。
此外,在内豪古东部陆续发现许多女真文墨书题记,这是研究女真文的宝贵材料。金代铜印也多有发现,其中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土的“行军第三万户之印”,是金朝重要武官的官印。
金代的女真人墓均朴实无华,多为火葬。如赤峰敖汉旗清理的“镇国上将军”皇族宗室之墓,其骨灰置于石棺中,并没有什么随葬物品。在呼和浩特野马图清理的金代班氏家族墓地,均用石棺盛放骨灰。在赤峰巴林左旗,曾发现金代家族墓地,内有石人、石碑,外有围墙,出土的残碑上有“金”字样。还发现一座较完整的女性墓,墓为方形土圹,从圹中清理的石棺中,发现木制骨灰匣,内有骨灰、铜镜、化妆用的漆盒、小箱等。该石棺底部穿有5孔,这与后世满族人在棺下钻孔的风俗有关,孔为灵魂出入的道路,是萨满教的遗风。
金代的印钞铜版、铜市和银铤等在续发现,是研究纸币和金属货币的珍贵实物。金代铜镜由官府铸造,花纹多为双鱼、双龙和双凤,与东北黑龙江两岸女真人的生活环境有关,是具有女真特色的珍贵文物。
女真人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大金国创造了淮河以北地区前所未有的辉煌。靠什么呢?《金史·文艺传》说:"金用武得国,无以异于辽;而一代制作能自树立唐、宋之间,有非辽世所及--以文而不以武也。"那么,这个文是什么呢?那就是以金源内地为核心,以女真精神为根脉,以辽宋和中原文化为营养而形成的"金源文化"。"金源文化"体现在金代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这里,我仅就纯文化的金初史学、文学、教育、文艺、体育和女真语言文字等,作以概要的介绍。&&
中国古代生活于地区的古老民族,语言属,通古斯语族,古满语支。女真源自中国史书中3000多年前的“”,&公元2至4世纪时期称“”,公元5世纪时期称“勿吉”(读音“莫吉”),公元6至7世纪称“”,公元9世纪起始更名女真。又称“女直”(避耶律宗真讳)又以化程度区分辽南境者为熟女真,辽北境不属编户者为生女真。金朝时从称“女真”,因女真一词来自古代(jusen&或&julcen&)因此在明代音译汉字时也写作:诸申、朱里真、等。到17世纪初建州女真满洲部逐渐强大,其首领政权,到其子皇太极时期已基本统一女真各部。1635年农历10月13日颁布谕旨改女真族号为,女真一词就此停止使用,后来满洲人又融纳了蒙古、汉、朝鲜等民族,逐渐形成了今天的。&  
女真人在历史上先后建立过、、扈伦、(清朝前身)等古代政权。亦作女真族。&  && “女真”在初期分为、、野人女真三大部。后又按地域分为、、、扈伦四大部分。以后,“女真”的主体部份融和其他民族称为“满洲”,后通称为满族至今。一些边远地区的分支未融入满洲族,今天分别形成赫哲、鄂伦春、夫尼赫、满珲、等同属通古斯满语语支的新民族。&  
《·世纪》记载:“金之先,出氏。靺鞨本号勿吉。勿吉古肃慎地也。元魏时,勿吉有七部:曰粟末部,曰伯咄部,曰安车骨部,曰拂涅部,曰号室部,曰黑水部,曰白山部。隋称靺鞨,而七部并同。唐初,有黑水靺鞨,粟末靺鞨,其五部无闻。”&&
在11世纪,在和松花江流域的土地上生活着从黑水靺鞨遗留下来的族群的女真族。并在11世纪向契丹人(见辽)称臣。&  
女真人的领袖完颜阿骨打在1115年统一了女真族各个部落,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攻打下了辽国的北方首都上京。然后入侵并占领了汉人宋朝的大部分土地,并建立了齐,楚等傀儡政权。稍后,建立按照汉人的习惯建立叫做金的国家。1126年,金人入侵宋朝,首都开封沦陷,宋朝退到长江以南继续进行抵抗,史称“南宋”。但是,他们的军队经常对峙于一带。&  
女真人用家乡anchuhu河的名字命名他们所建立的金朝(黄金,女真文anchuhu相当于后来的满洲语&aisin&-&金的,黄金),起先,女真人保持着在东北亚(后来的满洲利亚)森林,苔原,沼泽的狩猎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在都市里保持着军队的生活方式。最后,他们被准许和其它种族通婚。而金朝的统治者也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响。&  
1189年之后,金朝面对于北方的和南方的宋朝两面作战,蒙古人占领了金人的首都北京,并且在1215年把人赶到了开封。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  
历史上的政权&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  
四十三年(1615年),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在新宾县二道河子畔的称汗建国,为“”,史称后金。&  
1644年满洲(女真)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为中国最后一个大一统王朝。&&
金始祖函普/女真
金始祖完颜,粟末靺鞨部(满族先祖)人。唐贞观年间,函普祖上避战乱进入汉四郡地区(汉江以北)。汉四郡地区在明朝中叶之前有大量粟末靺鞨及其同族人女真分布。辽代初期,函普由刚刚成为高丽王国国土的“新罗旧地”迁回东北靺鞨故地。这也就是史书上为何记载函普一说出自新罗,一说出自高丽(王氏高丽)的历史原因所在。&  
按隋唐时期(满族先祖)的南支粟末靺鞨被高句丽征服,高句丽全盛时期统治半岛北部的汉四郡地区,而粟末靺鞨人多为高句丽王国的雇佣军,因此后世多将粟末靺鞨与高句丽、高丽(高句丽简称,与后世王氏高丽不同)混淆。&
辽时期/女真
宋元时代,女真族形成和崛起,改变了广大东北地区的历史,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中国的历史。&  
宋朝人说女真族“本名朱里真,番语讹为女真”。可见,朱里真是汉名。为避辽兴宗耶律真的讳,改称女真,也写作女质。&  
女真族一名,最早出现在7世纪。《金史》是这样记述女真族的起源的:&  
女真族的始祖,粟末靺鞨族人,有兄阿古迪弟保活里。在年间,因粟末靺鞨氏族离散,年逾&60的函普,从高丽旧居(实为刚刚为王氏高丽征服的新罗旧地)出走。他的哥哥信佛,留在了,只有保活里随他出来。走到完颜部时,正巧碰上人们互争财物,械斗不已,函普出面调停,平息了事态。作为酬谢,完颜部送给了他一头青牛。为了在这里站稳脚跟,他又用这头青牛作为聘礼,和完颜部的一个60岁老妇人的女儿结了婚,婚后生了二男一女,他和他的子女们理所当然地就成了完颜部人。&  
完颜部居住在上游及流域,女真族是由这一带的朱里真人组成的,与采集珍珠的居民有关。&  
完颜一词,是从汉语“蜿蜒”音转的女真语。依傍绥滨蜿蜒河而居的黑水靺鞨一支,如星散一般分布各地以后,就以蜿蜒河之名来作为姓氏。“蜿蜒”、“完颜”乃是同音异写。所以,完颜部作为黑水靺鞨一支,是从蜿蜒河畔辗转,迁移至阿什河之滨的。天长日久,女真语“完颜”演变为汉语的“王”。,是女真族中的王族。女真族从移居黑龙江中游,而完颜部就定居在完达山。完达山,相传是完颜部人女真王到过的地方,主峰在中游北岸的俄国境内。&  
在辽代,松花江流域的女真族“有七十二部落”,地方数千里,人口超过10万户,散居山谷之间。渐渐地,女真族由分散的氏族部落统一起来。部是从部落发展来的,族由氏族血缘关系改组而成。不相统一的部落,发展到“远近相服”而推举了“酋领”的部族,酋领必然派出自己家族成员,到那些归附的部落取代原来首领的职权,于是出现了以氏代姓、统属其部的新的社会组织形式。&  
辽代女真族分布范围较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一带,北至黑龙江中游,东抵日本海。居于咸州(今辽宁开原)东北至束沫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间,以辉发河流域为中心的称之为“”(回霸);居于松花江以北、宁江州(今吉林夫余石头城子)东北,直至黑龙江中下游的称之为“生女真”;居以东而近东海&(海)的称之为“”。&  契丹人对女真族的政策,是实行“分而治之”。他们把强宗大姓骗至辽东半岛,编入契丹国籍,称为“合苏馆”,又作、合、是女真语“藩篱”的意思。这些人就是“熟女真”。另一部分留居(松花江北流段)之北、宁江州(今扶余县)之东,这些人就是“生女真”。黑水靺鞨后裔,是生女真的主体。后来建立了金朝的完颜部,就是生女真的一支,亦是黑水靺鞨的直系后裔。&  
还特别设了一些王府,目的在于以女真治女真。&  
北女真分布在辽河中游一带,辽设北女真国大王府、北女真兵马司管辖;南女真:分布在辽东半岛上,辽设南女真国大王府、南女真汤河司管辖;鸭绿江女真:分布在鸭绿江一带,辽设鸭绿江女真大王府管辖;长白山女真部:分布在长白山一带,辽设长白山女真大王府管辖;蒲卢毛朵部;分布在海兰江流域,辽设蒲卢毛朵部大王府管辖。&  
生女真,部落众多,居处更为分散。&  
完颜部,世居安出虎水(阿术浒、安术虎、案出浒),分布在黑龙江哈尔滨东郊阿什河;&  
温都部,分布在来流水(今拉林河)以南,匹古敦水(今蜚克图河)以北地区;&  
蒲察部,分布在阿什河及伊通县境内;&  
部,分布在阿什河之北;&  
徒单部,分布在黑龙县布雅密河(今)流域;&  
泥庞古部,分布在黑龙江哈尔滨市呼兰区境内;&  
术甲部,世居琶里郭水,分布在木兰县佛特库河(今黄泥河)流域;&  
加古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常市境内的活龙河流域;&  
术虎部&(乌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乌萨扎部,分布在来流水流域;&  
裴满部,分布在五常市境内;&  
乌林答部,分布在瑚尔哈河(今)的支流海浪河(今海兰河)流域;&  
唐括部,分布在黑龙江五岳河附近;&  
达鲁古部,世居洮儿河、嫩江下游一带,分布在吉林前郭县境内;&  
纥石烈部,分布在星显水(今吉林延边布尔哈图河)、陶温水(今汤旺河)、徒笼古水(今多陇乌河)流域;&  
部,分布在统门水(今图们江)、胡论水&(今活龙河)、移离闵(今饮马河)流域;&  
乌古伦部,邻近奥、乌塔部;&  
乌塔部,邻近乌古伦部;&  
部,分布在图们江附近;&  
乌延部,分布在蝉舂河(今延边嘎呀河)、星显水、阿不塞水流域;&  
部,分布在苏滨水(今绥芬河)流域;&  
职德部,分布在绥芬河流域;&  
含国部,分布在乌苏里江上游一带;&  
兀勒部,世居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合流处的东兀勒河一带;&  
主偎部,分布在扎伊芬河流域;&  
秃答部,分布在都尔河流域;&  
鳖古部,分布在布库河及松花江、黑龙江汇流处;&  
婆离八部,又称颇里八部,分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的伯力一带。&  
辽代的生女真长期没有本族文字,通常还是用结绳、刻木之类原始的方法记事。他们既不懂汉文,也不懂契丹文,至多通晓契丹语,仅仅凭记忆往来传话和充当翻译。至于成文的天文和历法就更谈不上了,只是凭借世代相传的经验来识辨四季和记忆自己的年龄。以“青草几度”来判断岁月,草青一次当作一年,自然本人也就增长了一岁。生女真遇疾病,很少用药医治。同时,居处地势的复杂和生产生活的多样化,炼就了生女真的娴熟骑术。《说郛》上说他们“骑上下崖如飞,渡江河不用舟楫,俘马而渡”。农副产品除自用和就地交换外,还远运到宁江州的榷场上去出售,主要货物有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密腊、麻布之类。&  
生女真习惯于依山谷而居,住木板屋,大门一律东向。家家产户烧火炕,用来取暖、抗寒和除湿。他们久居深山,多饶林木,因陶器粗陋,瓷器又难得到,于是盛行使用木器,碟、盆、杓之类生活用具多为木制。女真人喜欢饮酒,爱吃肉菜,这是由鲜肉和野菜捣成的肉馅泥。他们还采摘芍药花的嫩芽做成鲜脆佳肴,味脆美,香久留。&  生女真地处寒冷地带,衣裳多用各种皮毛制作,富人以貂鼠、狐貉皮为裘,贫者以牛、马、猪、羊、猫、犬、鱼、蛇之皮为衫。&  在婚姻形态上,大体确定了一夫一妻制的个体家庭形式,同时存留诸如自寻配偶和抢婚的遗风,还表现为“男下女礼”,就是在女家举行结婚仪式,鼓励“入赘”。&  
而生女真中最强大的完颜部,又分12部,以部为氏。&  
函普的后人,担负了统一女真各部的重任。完颜时期,已定居安出虎水(黑龙江阿什河流域),种植五谷,制造舟车,建筑房屋,学会了烧炭和炼铁。乌古迪时期,史称“自景祖(乌古迪)以来,两世四主,志业相因,卒定离析,一切治以本部法令”。乌古(辶西)奠定的基础,为他的后人所继承和发展。&  
女真族的强大,引起辽的不安。不仅派重兵防御,大辽皇帝还年年东巡。辽国每年要向女真族征收贡马万匹,契丹贵族强买女真族的北珠、人参、生金、松实、白附子、蜜蜡、麻布,他们还随意强抢、殴人。
金时期/女真
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领导当时东北的、渤海族、、室韦族、铁骊族、兀惹族人民共同反辽。他生前还和王朝达成协议,南北夹攻辽军,计划协助北宋收回燕云十六州。宋、金间的海上交通也日益频繁。&  
阿骨打在繁忙的战争年代,仍很注意农业生产,对黑龙江流域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做了不少努力。他还创制了女真文字。1125年,宋金联合攻灭辽国。后来,宋、金双方缔约,东以淮河,西以大散关为界,形成新的南北对峙。金国拥有了北部中国的广大版图。&  
金国采用了宋,辽官制。在地方上,州县制与猛安谋克制并行。猛安谋克,是女真族在氏族社会末期的部落联盟组织。&  
金国有19路总管府,分掌各路兵马和居民。东北地区分属北京路、上京路、东京路。北京路以今为中心,领辽西地区和北部。上京路以今阿城县为中心,领吉林北部、中部及长春、黑龙江。东京路以今辽宁市为中心,管辖辽东广阔地带。&  
女真族在夺取了辽国政权以后,强令中原人口搬迁到黑龙江流域。人来多了以后,农业生产技术有所发展,如松花江畔的肇州、冷山一带,不仅种植五谷和,还从外地移植、、、、。&  
金兵从中原大肆掳掠木匠、造船匠,来自中原的工匠广泛运用中原建筑的工艺流程和风格。开矿、冶炼也有了较高的技术水平。矿洞、冶铁炉、金银制品、陶瓷烧制、铁制农具的生产技术都超过辽代,但与中原的质量还有不及。如铸铜以铜镜居多,工艺一般虽较粗糙,不过也有像在黑龙江阿城县出土的双这样的精品。&  
金国自铸铜钱,包括“正隆通宝”,“”、“泰和重宝”,还发行了叫“小钞”、“交钞”的纸币。商业贸易以国家专营为主,以盐为大宗。只有一些金、银首饰的经营,归私人商家经营。金、银器上的“上京翟家记”字款,说明上京的翟家是自产自销的私人银号。&  
女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还有本民族的文字。女真文字最早是由一个叫完颜希尹创制的,他仿照汉字楷书,参照契丹文而创制了女真大字。后来,又颁行一种女真小字,是仿照契丹字和汉字的偏旁创制而成,流传至今的女真文已经不多,吉林扶余县石碑崴子屯有一通碑,叫《大金颂碑》,是目前最为珍贵的女真文实物。女真文字一直沿用到明代,凡是在女真族地区任职的文武官员,晋京朝见的奏疏、表章,一律要用女真文字书写。&  
女真文字还分为大字和小字,都是参照汉字而创立的:汉字-〉女真大字;汉字-〉女真小字。女真文是金代用于记录女真语言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很像汉字。笔画有横,直,点,撇,捺。&书写自上而下,从右向左换行。&而满文是拼音文字前期参照蒙文创立。&  
建国之初,女真族的文化还很落后。侵略中原后,抢劫到大批汉族图书,一批汉族文人前来归附,使女真文化发展起来。女真贵族自幼学习汉族语文和各种文化知识,朝廷还采用骈体文写诏谕和奏章。唐、宋诗词,也是金国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女真贵族,能诗善画,他在《思归诗》中有“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这样颇为风趣的诗句。&  
金国女真族的歌舞音乐也受中原影响,常用乐器有的箫、琵琶、笙、鼓之类。宫廷乐工、歌女也能表演柳永的《望海潮》一类的乐曲。&  
女真族信奉珊蛮教。珊蛮,即萨满。在女真语中,把巫婆叫珊蛮。所以,珊蛮教实际是一种巫术。重要的是,后来的满洲人也信奉珊蛮教。金国女真人也接受了佛教和道教,于是各地出现了许多佛寺和佛塔。&  
1234年,在蒙古人的有力打击下,盛极一时的金国土崩瓦解。先前徙居中原、华北和辽东的女真族迅速被同化。而那些留居在故地的女真族,一夜之间作鸟兽散,重又分散为众多的部落,接受来自元朝新政权的统治。&  
在,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称之为混同江,元朝在这里设立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邻、荸苦江5个万户府;又在黑龙江口特林地方设东征元帅府,在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千户所,在滨海地区设鲸海千户所,在黑龙江下游设兀者野人、乞列迷万户府。一般情况是,万户府下有千户所,千户所下又有百户所。这些女真部落,“各仍旧俗,无市并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  
元年(1403),皇帝派人到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招抚女真族。女真,原作“朱里真”,又作“朱里扯特”、“主儿彻惕”、“主儿扯惕”、“拙尔察歹”,满语称之为“”、“诸申”。
女真女真族统一北方后,在巩固政权、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始修撰本朝和前朝(辽)的历史,并陆续设立史馆、、记注院、国史院等,由女真人、契丹人和汉人担任这些机构中的官员和工作人员。在本民族文字未创制以前,女真族历史以口碑形式世代相传。金建国后,出现了一批女真族历史学家,他们在保存、传承、编写本民族历史方面,做出了很大贡献。阿里合懑是景祖第八子,曾作为女真将领随阿骨打灭辽。他"为人聪敏","凡一闻见,终身不忘。"在没有文字的金初,族中老者便成为本民族历史的载体,而阿里合懑便成为女真族的"口碑"史家。阿骨打称帝之初,阿里合懑奉诏"与斜葛(景祖乌古乃兄跋黑之子)同修本朝谱牒"。这部族谱,当是阿里合懑与斜葛口述的第一部女真口碑式史书。金初,曾随阿骨打反辽的金军统帅完颜宗翰,也是一位女真史学家。他"好访问女真老人,多得祖宗遗事"。当阿里合懑病危时,他"日往问之,尽得祖宗旧俗法度"。为适应金初政治的需要,通过修史来巩固和提高女真完颜一支的正统地位,金太宗于天会六年(1128年),"诏书求访祖宗遗事,以备国史"。全面收集了自始祖函普以来诸祖的事迹,编撰了一部女真族的创业史。撰写的任务由"女真秀才”完颜勖与契丹人耶律迪越承担。完颜勖曾官拜左丞相兼侍中,历太宗、熙宗、海陵三朝,监修国史,是金初女真族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精通女真、契丹和汉三种文字。金军攻破宋都汴京时,他不取财货,"惟好书耳,载数车而还"。完颜勖等历时13年,至皇统元年(1141年),编成《祖宗实录》三卷;皇统八年(1148年),他又撰成《太祖实录》二十卷,还编成了《女真郡望姓氏谱》(是研究女真贵族家世的珍贵资料)。这几部史书献与金廷后,熙宗大为赞赏,于皇统八年,赐完颜勖"黄金八十两,银百两,重彩五十端。绢百匹。通犀、玉钩带各一"。由此可见,金王朝对本民族历史和史家的重视。&&&&金初还较重视编写前代历史。金灭辽后,命广宁尹耶律固根据契丹《记注》、《实录》修作辽史。耶律固去世,此书便由其弟子继修。萧永祺,契丹文人,金代史学家。皇统八年(1148年)四月,他将编成的"纪三十卷,志五卷、传四卷,上之"。这是金代第一次修《辽史》,可称为耶律固、萧永祺《辽史》。金初在修史思想和史书体例上,受到了中原史学传统的影响,如《实录》的编定,就沿袭了中原帝王垂教子孙的传统。但是完颜一姓的历史写成了金朝"国史",又反映出女真族的主体意识。记事求实,较少文饰,是金初女真史学的另一特色。追述完颜家族始祖,没有神话成分;记叙"与契丹往来及征伐诸部,其间诈谋诡计,一无所隐",字里行间洋溢着完颜部先祖艰苦创业和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成为女真族的史诗。随着入主中原后,文化的交流融合,女真族统治者逐渐汲取汉法,并注重对汉族历史经验的汲取和借鉴。天眷二年(1139年)六月,熙宗从容谓侍臣日:"朕每阅贞观政要,其君臣议论,大可规法。”熙宗登位,首先追尊先祖帝号,立宗庙,建山陵,以示自己"敬天法祖"的正统地位;继之修宫城,加尊号,服衮冕,乘,以明帝王之尊。其实,女真统治者早就开始重视"德运”与"正统"。太祖常以"之义"和"今欲中外一统"自任;金太宗把对宋的战争看成是"吊民伐罪"、"正统天下";海陵王完颜亮认为"天下一家,然后可以成为正统";金世宗说,我国家"据天下之正"。金代著名文人赵秉文著《蜀汉正名论》,提出"夷人而进入中国则中国之”的观点。这些观念,标示着金之后,我国史学观念的新变化。
女真语言文字/女真
女真建立大金政权之前,女真无文字。阿骨打起兵反辽后,俘获了大量的契丹人和汉人,于是女真人"通契丹、汉字"者越来越多,并出现了一批女真学者,如"好学嗜书"的(谋良虎),只用两个月时间便"尽通契丹大小之字"。较著名的还有完颜晏、、纥石烈、乌古论蒲鲁虎等。金初,凡国内政令、文书以及与邻国的外交往来,均用契丹字和汉字。为适应大金国君临天下后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为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女真字便应运而生。这标志着女真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载:"希尹乃依仿汉人楷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国语,制女真字。天辅三年(1119年)八月,《字书》成,大祖大悦,命颁行之。"其后,熙宗时亦制女真字,与希尹所制字同用。希尹所撰谓之女真大字,熙宗时所撰谓之小字。女真造字者完颜希尹和叶鲁被尊为"女真仓颉"。因为女真字是仿汉字和契丹字创制的,其主要特点是,采用汉字的:"一"、"亅"、"丿"、"乚"等笔画组成,字也作方块形。早期的女真字有直接采用契丹字和汉字字形的,但多数是将两者加笔、减笔、变形。由于汉字对女真字的影响越来越大,原采用的契丹字形便逐渐消失,有的字则为了区别于汉字而变形,如"一"、"二"变成“し"、"ㄈ"。女真文直行竖写,自右向左,与汉文相同。墨书以间句;加"√",表示段落;金石刻字则无此情况。造出、颁行后的女真大小字,成为金朝官方文字,曾与契丹字和汉字在金朝境内通用。金朝用女真字撰写国书、谕令和文告,并设学校教女真字:“初,丞相希尹制女真字,设学校,使讹等教之”。天会年间(年),"选诸路女真字学生送京师"。以后又设女真进士科以升擢选官,并用以译述汉文经典,传播先进的汉文化,还多用于碑碣、符牌、铜印、画押、铜镜边款和墨书题记。其中,女真文和汉文对照的《大金得胜陀颂碑》和记载与金代科举有关情况的最具有代表性。在河南省开封市发现的著录在宋代周密等人的文章中,于道光九年(1892年)被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二十六代孙找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曹廷杰在拉林河西岸夫余县境内,发现了金太祖于誓师伐辽之地立的《大金得胜陀颂碑》。以后又相继发现大量用女真文字刻的碑和摩崖。如50年代在山东蓬莱发现的《奥屯良弼女真七言诗》碑刻,即是例证。这首大约作于金代后期泰和年间的女真文诗,合乎汉诗七律的要求,其一、二、四、六、八句押韵,中间四句,两两对仗工整。先生曾把它译成汉文:"在朝赏心笑谈求,稚返蓬瀛长住留。五马载车无比贵,一旗出导惠及流。笔(笺)喜高(奎木)柳,琴瑟(乐圆)心月洲。小城虽僻远,南衙大授夏非秋”&注:()中字为编者所加,因原文已漫灭&。发现的这些女真文字,是女真文化的宝贵遗存,是金源文化最为古朴的重要载体。为了再现一度消失了的女真语言文字,国内外学者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1896年,德国学者葛鲁贝公布了柏林图书馆所藏的明永乐年间由"四夷会同馆"编写的专门注释汉语的工具书:《华夷译语》中的《》,并写出了一书。葛鲁贝在中,把中的女真字拆开,按单笔字划排列,共得698个字。逐字定音、释义,又将"末文二十通"中的女真字转写翻译,分为十九门,共收女真语基本词汇871条,做到字、音、义并举。这是一部十分珍贵的女真语言文字汉译的工具书。1933年,日本的渡边薰太郎发表了《女真馆耒文通解》。他把柏林图书馆藏的《女真译语》和日本东洋文库收藏的东洋文库本中的耒文共四十通,用女真语和汉语对照加以解释,列有详细的女真语汇的注解。1933年,我国学者罗福成出版了研究女真语言文字的《女真译语正·续编》一书。1936年,北京文殿阁又重新影印出版了葛鲁贝的《女真语言文字考》,同时出版了女真语言文字研究论文。&自50年代以来,女真语言文字的研究在中、日、韩、美、澳、匈等国取得了新成果。日本的山路广明在50年代出版的 ,对女真698个字逐一考证,归纳出女真制字的十种方法,得出了"女真字源于汉字"的论断。60年代,我国女真语言文字研究之集大成者金光平、金启宗父子,于1964年在内蒙古大学油印了手刻本《女真语言及文字研究》,全书共分八章,分别阐述了女真文字的创制、资料、构造、读音及女真语法等问题,书后还附有部分碑文释读。以上这些专著,代表了我国女真语言文字研究的第一阶段成果。书中所收女真字由葛氏的698个字,增加到了859个字,在语法研究上,也有很大突破。1984年,著名女真语言文字专家金启宗先生出版了历时十年编成的《》。全书共分为5类。38部,11附目,收女真字1 373个,按汉字笔划排列部首,标出字源、拟音、字义、举例、文字属类和功用等,是目前世界上一本最权威的女真语言文字工具书。随着文化的融合,金初创制的女真文字逐渐为汉字所取代,但在金初,对于女真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对于南北文化的交流则起到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女真统治者对教育十分重视。金初有女真贵族办的私学和国家办的官学,还有专门任用本族人才的女真进士科和选拔其他民族人才的科举制。一、私学的兴起私学是指女真的家庭教育,是女真人最初的教育形式,其种类有延师执教、家学传授和设塾教诲等。女真私学不仅延请本族知识分子做教师,而且广泛聘用汉族的一些名儒、使节及契丹等族的知识分子。宗干听说临潢人"少以学行称",便请他教其子与完颜亮。后来完颜亮又使张用直教授太子光英,宗干还延请了辽朝显官韩防教其养子完颜亶(熙宗)。宋使洪皓出使金朝被羁留,金著名将军、丞相和学者完颜希尹请他"教其八子",因而希尹子孙文化教养都很高,其孙、等成为大定、明昌时期的名相廉臣。这些私学,促进了女真族与周边民族,特别是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发展。二、官学的设立官学是指国家和官府所办的学校。金初的官学既有本民族女真语的学校教育,又有汉语的学校教育;既有女真地方学校教育,又有女真中央官学教育。这是金初,也是金朝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金上京一直是女真教育和考试中心。太宗时,曾命广宁尹耶律固翻译经书,以提供教材。叶鲁、讹离刺这些精通女真文教师的出现,为女真学校的创立提供了条件。天会初,立学馆于西京,完颜椿年与完颜良弼等均入学攻读,后选诸路女真字学生入上京深造,二人皆被选,由上京教授叶鲁亲自授课,良弼学女真字,号称第一。宗宪,年十六,选入学。太宗到学校视察,“令诵所习,语音清亮,善应对”,深受赏识。在上京还设有经堂,教授少年儿童学习经书,注重对优秀女真少年儿童的智力开发与培养。海陵天德三年,设养士之所国子监,这是金朝第一所国立高等学府,后成为教育管理机构,管理国子学和太学。金采取组织猛安谋克子弟学习文化的措施,注重培养自己民族的人才并委以重任,这一做法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世宗统治时期,大力兴办女真学校,进一步选拔、培养女真族人才。这里,值得专门一提的,是与金初教育相关的阿城籍的大金国头名女真科状元、金朝重臣徒单镒。(本名按出),上京路(今黑龙江省阿城白城)出生的女真人。其父乌辇,官至北京副留守。徒单镒不到七岁便通晓女真文,因而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诏令以女真大、小字译汉文经典而招收学生时,徒单镒得以人选。金朝于大定十一年(1171年)始设女真进士科(策论进士科),第三年(1173年),此科第一次开考,规定:以女真大字试策论一道,限5百字以上。同时,在上京设国子学,在诸路设女真府学,府学包括上京在内,共22处,女真人科举考试点四处,上京即是其中之一。首次策论进士考试,由待御史完颜蒲涅、太常博士李晏主持,共取策论进士27人,徒单镒以头名及第,成为金代女真策论进士科的第一名状元。世宗朝,他历任中都路教授、国子监助教、国史学编修和翰林待制兼右司员外郎。此问,他作《汉光武中兴赋》,世宗读之而赞赏不已,说:"不设此科,安得此人?"章宗时,徒单镒任参知政事,兼修国史,继而任尚书右丞,后拜平章政事,封济国公。当时,淑妃李氏干政,徒单镒多次上疏和进言直谏,义无反顾。泰和六年(1206年),他任陕西宣抚使,后入卫中都,拜上书右丞相。宣宗即位,拜左丞相,封广平郡王。贞佑二年(1214年)卒。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金代教育,特别是女真语文教育的起步与发展状况,而女真族国子学和府州学的设立,则标志着女真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上京会宁府作为教学、选士的中心之一,在传播发展女真文化方面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在为金政权培养本族人才,维护金政权的统治,提高女真民族文化素质,促进金源内地文化教育的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金统治者十分珍视本民族文化教育的作用。世宗和显宗见陀满九住与完颜匡骑马用女真语谈论经史,称赞说;“不以女真文字译经史,何以知此?"章宗时,不仅依仓颉例,为创造女真字的希尹立庙于上京纳里浑庄,春秋祭祀,而且在诏令回避孔子名讳的同时,视希尹为女真族圣人,将他的名亦奉为国讳。女真社会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问便得到迅速发展,这是同女真人不但坚持向各族人民学习,也坚持本民族的自主自立精神分不开的。三、金初的选拔其他民族人才的科举考试金初还通过科举,招收各族有用人才,以巩固金的新占领区。其科举制度"兼采唐宋之法而增损之","凡词赋进士,试赋诗、策论各一道。经义进士,试所治经义、策论各一道。始设于太宗元年末,初无定数,亦无定期,考试时,朝廷委任前线统帅负责,由降金的文官主持。”天会五年(1127年),分设南北榜取士。由于当时金占有的河北、河东等地区官吏多缺?又因所统治地区有辽、宋故地,而南北知识分子所学又有所不同,故分南北地区考试,称""。分别取辽、宋地区的读书有成者为进士。熙宗即位,重视教育文化,兴制度礼乐,立孔子庙于上京,重用儒士治国,敕封孔子四十九代孙孔瑶袭衍圣公位,主管祭礼,熙宗还亲谒孔庙,称颂"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万世高仰如此”。他还在上京修建藏书馆“稽古骰”,存放从辽和北宋获取的大批经典图书,供女真贵族和降金的汉儒读用。&&&&熙宗时,因袭"南北选"之制,把科举考试大权收归朝廷,健全了考试制度,设了明经、经义等科。天眷元年(1138年)五月,规定南北选各以经义、词赋取士等制度。皇统时,增设武举,主要考武人弓箭及枪刺之数,又问以孙、吴兵法,中者分上、中、下三等,量才能而用之。&&&海陵时期,金代科举制度趋向健全。天德二年(1150年),始增设殿试之制。天德三年(1151年),规定了科举的固定时间,增加了殿试程序,南北选合一。正隆元年(1156年),命从《五经》、《三史》正文内出题,三年举行一次殿试。正隆元年(1156年),又设律科,以选取法律人才。金世宗大定年问设立的女真进士科,成为女真人才培养的一个创举。既有女真进士科举,又有汉族为主的科举,金代科举制度逐渐完善。金初科举,文武选皆备,选拔出的各族人才对于金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据《金史》记载,大定之后,许多金廷重臣多是金初女真策论进士出身,其他民族的优秀人才也得到了重用,他们共同掌握着金朝的重要权力,对金政权的维护不遗余力,如为官清廉官至左丞相的,以廉洁和政绩突出官拜参知政事的梁肃等。金初女真统治者重视本民族和汉文化教育,一面积极开办女真学校,保持本民族自主自立的文化传统;一面积极推行汉文化教育。双语教学、双向选才的制度,是金初教育的特色。既学习和吸收了以汉族为中心的中原先进文化,又发扬了女真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促进了南北文化的交流,使金上京地区的文化教育从无到有,空前繁荣,开创了东北地区教育的新纪元,促进了12世纪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的发展。
女真金代作家主要有女真族作家、契丹族作家和汉族作家。作品主要有歌谣、诗词、散文、戏剧等。一、金初的女真作家和作品在南秀北雄、姹紫嫣红的中国文学的百花园中,女真文学也和其他北方民族的文学一样,以其鲜明的民族化特征,为中国文学增添了新的光采。女真歌谣& 女真族文学源远流长,具有鲜明浓厚的民族特色。金建国前,因当时无文字,女真文学还处于口耳相传的原始状态。其主要形式为即兴创作的自度曲,如《思嫁歌》、《解纷歌》、《巫歌》等。因此,现存的以女真文创作的作品极为少见,只是在及《大金国志》、《三朝北盟会编》等著作中,以汉文译作的形式保存了少量反映女真族生活和风俗的口头歌谣。《金史·传》记了一段氏族首领派人领巫师到犯罪人家,杀罪犯,并诅咒死者的歌谣:“取尔一角指天、一角指地之牛,无名之马。向之则华面,背之则白尾,横视之则有左右翼者。”据说。“其声哀切凄婉,若之音”。从这首歌谣,可以想见:金建国前,女真文学充满宗教神秘色彩且具有质朴无华的语言风格。传中,记载了唱自度歌"解纷"的史实:景祖乌古乃死后,有一天,他的皇后领着儿子劾里钵和颇刺淑到今宾县境内的邑屯村去,遇到了完颜部第一任国相雅达的儿子桓赧、散达。大家在喝酒过程中,由于“言语纷争,遂相殴击,举刃相向”。唐括氏随机应变,用唱歌的方式“亲解”了这场决斗。诗词金建国后,文学也随着国力的强盛和辽宋文人学士大量涌入金上京而日渐兴盛。金初,女真统治者采取了""的开放的文化政策和人才政策,留用辽宋文人学士教授皇室及贵族子弟,广泛地吸收周边民族文化以及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原文化,不断提高本民族的文化层次、文化素质和文学创作及鉴赏水平,使女真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孕育了本民族的作家队伍,出现了以完颜勖、完颜亮等为代表的女真诗人和文学家,他们创作出了与金初蓬勃向上的开国气象和勇于进取的民族精神、开放意识相适应的文学作品,体现出质朴豪放、直率粗犷的北方民族的文学特色。清人龚显称赞道:“金源魁儒硕士,文雅风流,殊不减江南人物”。由此看出,金初的金上京人才济济,女真族文学家卓然于世,从而使以金上京为文化中心的金初文学出现了勃勃生机,也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年),字勉道,原名乌野,穆宗第五子,酷爱文学和史学,被誉为女真"秀才"。史载完颜勖"能以契丹字为诗文,凡游宴有可言者,辄作诗以见意"。女真族精骑射,喜围猎,完颜勖常陪熙宗狩猎。有一次,朝廷将士射捕五虎,群情振奋,完颜勖即兴作《东狩射虎赋》。熙宗于大定二十年诏日:"太谏表、诗文甚有典则,自即位所未尝见。其谏表可人《实录》,其诗文等篇什,可镂版行之。"完颜勖的作品多是根据民间口碑材料辑录而成,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可惜已经散佚,但是他在金初女真文学史中的开山地位则是不容低估的。再一个对金代文学发展有功的人就是金熙宗,从以上诸多史实可以看出,金熙宗虽作品无传,但在培养女真作家方面却有独特的贡献。海陵王是金朝的第四代国君,也是金朝历史上以"中原天子自任"的第一人。他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之孙,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早年即雅好吟咏,笔力雄健,意境恢宏,气势磅礴。做藩王时,以"大柄若在手,清风满天下"之句为人书扇,他想统一中国的雄心壮志跃然纸上。海陵王完颜亮不仅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有汉高祖、魏武帝之风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作品正如今人先生所说,“铲尽浮词,语语本色,不仅绝无汉族文人诗词中常见的那种绮罗香泽的脂粉气,也绝无文绉绉扭捏作态的腐儒气;俚而实豪,诡而有致,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成为中原地区农耕文化与北方民族的游猎文化双向交流、相互融合的珍贵结晶”。完颜亮的诗词代表作有以下几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是反映他帝王雄图的抒怀之作。如题画诗《七绝·见几间有岩桂植瓶中索笔赋》:绿色枝头金缕装,秋深自有别般香。一朝扬汝名天下,也学君王著赭黄。诗中运用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题“岩桂”抒发欲夺取皇位的壮志,字里行间充满君临天下的豪气。再如 :蛟龙潜匿隐沧波,且与虾蟆作混和。等待一朝头角就,撼摇霹雳震山河!那种伺机等待,不甘人下的情怀,已显露得淋漓尽致。同类的诗还有:《七绝·从事出使道驿,有竹则咏之》潇潇竹一丛,不向凡卉媚春风。我心正与君相似,只待拂碧空。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1149年夏。金上京下了一场暴雨,雷火烧及皇宫与民宅。熙宗降诏"罪己",以谢天下。完颜亮因刚由左丞相降为太保,为抒发不满,授意诏书起草人张钧在诏中写进了“惟德弗类,上千天戒”、“顾兹寡昧,眇予小子”等词句,以讽刺熙宗是无知的孩子,昏庸无道,违犯了天条,故天人震怒而降此灾祸。熙宗发现后,顾及兄弟情面,免完颜亮一死。降他为行台尚书省事。完颜亮被贬,南行路过北京(今辽宁凌原西),会见了同知留守,密谋自立为帝,并在驿馆之中写下了这首咏物抒怀诗。在诗中,他以驿馆中一束风雨飘摇的孤竹比拟自己和萧裕,期盼雨过天晴,实现称帝之愿望。&& 一词,则真实地描绘了完颜亮谋取王位受阻的心境:停杯不举,停歌不发,等候银蟾出海。不知何处片云来,做许大,通天障碍。&&&&虬髯捻断,星眸睁裂,唯恨剑锋不快。一挥截断紫云腰,仔细看,嫦娥体态。这首诗是仲秋之夕待月不至的感兴之作。词中借景抒情,以景寓情,抒发了词人内心的不平之情和压抑之感。第二方面,描写伐宋征战情形,抒发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词苑丛谈》卷三说:"金主亮颇知书,阅柳耆卿(柳永)西湖作,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之志。乃密隐画工于奉使中,写临安山水。复画己像,题'立马吴山第一峰'之句"。 中记载了他的这首题壁诗: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屯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诗中鲜明地表达了作为女真族的完颜亮不带民族偏见,把中华大地视为一体,渴望一统天下的思想,同时也反映了他的勃勃雄心和气吞山河的凌人气势,风格雄伟刚健、豪放自然。"立马吴山第一峰",成为千古名句。在征宋过程中,完颜亮的词描绘了两国征战的壮烈场面。征南宋前,赐所制《喜迁莺》词于诸军:旌麾初举,正驶騠力健,嘶风江渚。射虎将军,落雕都尉,绣帽锦袍翘楚。怒磔,争奋卷地。一声鼙鼓,笑谈顷,指长江齐楚,六师飞渡。此去无自堕,,独在功名取。断锁机谋,垂鞭方略,人事本无今古。试展卧龙,果见成功旦暮。问江左,想&&& 云霓望切,玄黄迎路。词中,完颜亮把自己的兵将比作智勇双全、精射善战的西汉名将"射虎将军"北齐左丞相"落雕都尉"斛律光,把自己比作雄才大略的诸葛亮,他想象临安的百姓盼望他的征宋之师象""一样,用彩色的丝帛夹道欢迎他和金军的到来。词作写景抒情融为一体,风格豪放,具有苏东坡"大江东去"一词的气势,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和霸气,用典工整恰当,语言雅俗兼备,是词中佳品。《念奴娇。天丁震怒》一词,则直接描写了宋金水上交战的情景,场面宏伟,气氛悲壮:天丁震怒,掀翻银海,散乱珠箔。六出奇花飞滚滚,平填了,山中丘壑。皓虎颠狂,素麟猖獗,掣断珍珠索。玉龙酣战,鳞甲满天飘落。谁念万里关山,征夫僵立,占。色映戈予,光摇剑戟,杀气横戎幕。貔雄,偏裨真勇,非与谈兵略。须拼一醉,看取碧空寥廓。词中,作者运用比拟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艺术想象,借北国的冰雪之景极力渲染,艺术地再现了宋金水上之战壮阔的场面。洋溢着他必胜的信念,乃古今借咏雪而言志词中的上品。第三方面,完颜亮在诗词中描写出北国风光的独特意境,反映了女真族的风俗民情,体现了北方文学的阳刚雄奇之美和粗犷豪放的艺术风格。《昭君怨·雪》一词,把人们带入了洁白晶莹的冰封雪飘的壮美的北国世界:昨日,今日琼川银渚。山色卷帘看,老峰峦。锦帐美人贪睡,不觉天孙剪水。惊问是杨花,是芦花?词中写北国雪,却未见一“雪”字,而是用飘飞的杨花、芦絮加以渲染,把“雪”写得维妙维肖,又借雪抒情,寄托了自己轻易夺取皇位后。得意的心境。完颜亮是金初女真皇室的杰出诗人,他在文学创作上,熔南北文化于一炉,形成了南风北骨的独特风格。他的诗词,对金代及中国文学都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清人陈廷焯评价金词"格律尤高,不流薄弱,虽不逮两宋,固远出元、明之上。"这些评价,自然也包括"一吟一咏,冠绝当时"的完颜亮个性鲜明、境界宏阔、语言质朴自然、风格豪放粗犷的诗词。金启宗先生在《内蒙古大学学报》1984年第4期中评价说:海陵“在汉文学上的造诣不可轻视。所留作品虽不多,在立意上和格律上都不愧为当时佳作。虽宋人亦推许之。”《桯史》记载,亮“好为诗词,出词,有不为人下之意,境内多传之”,并称其为“辞怪”。可见完颜亮的诗词影响之大。金世宗(年在位),实施仁政,改革时弊,有"小尧舜"之美称。他也是受金源内地文化薰陶而成长于黑土地的帝王作家。他既擅长自作自歌女真本曲,又能用汉文创作诗词,《》中录有他的一首词《减字木兰花·赐元悟玉禅师》:但能了净,万法因缘何足问。日月无为,十二时中更不疑。常须自在,识取从来无挂碍。佛佛心心,佛若休心也是尘。词中既有佛家的"色空"思想,也有道家的"无为”之说,又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佛道虚空观的否定,具有哲理诗和朦胧诗的双重意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从金国统治的实际需要出发,不限制佛、道两教,并允许他们合法存在的博大宽容的政治襟怀,起到了某种缓冲民族矛盾和促进民族融合的作用。完颜(年),世宗之孙,现存诗42首,词9首,主要存于《中州集》、《中州乐府》中,他的作品表现出对祖先故地"白山黑水"极强烈的思念之情,表达了他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珍惜和怀恋。如《梁园》:一十八里,三十六桥梁苑花。纵使风光都似旧,北人见了也思家。再如《思归》:四时唯觉漏声长,几度吟残蜡烬缸。惊梦故人风动竹,催春羯鼓雨敲窗。新诗淡似鹅黄酒,归思浓如鸭绿江。遥想翠云亭下水,满陂青草鹭鸶双。此诗,婉转微妙地表达了思归金源故都的浓烈情感。颈联两句,可与南唐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媲美,表现了诗人对女真文化传统回归的呼唤。散文& 金初散文是女真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迅速转变的创业时期的产物,既有诏、表、疏和祝文、祭文、碑文等,也有专门的散文名篇。文风格具有“文重于实”、“易排而散,去靡而朴”的特色。诏的代表作品有太祖创业诏、太宗劝农诏和海陵王《议迁都燕京诏》等。如太祖《瑜辽上京官民诏》:辽主失道,上下同怨。朕兴兵以来,所过城邑,者,即攻拔之;降者,抚恤之。汝等必闻之矣!今尔国和好之事,反复见欺。朕不欲天下生灵之罹灾涂炭,遂决策进讨。比遣宗雄等相继诏谕;尚不听从,今若攻之,则城破矣。重以吊伐之,不欲残民。故开示明诏,谕以祸福。其审图之!这篇诏是伐辽的命令、进驻辽上京的安民告示,说明了伐辽的正义性和必伐之的原因。诏令通俗简明,体现了崇实尚用的说理特点。金初帝王将相的散文都很出色,但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数完颜宗翰的《》:臣闻功大则谤兴,德高则毁来,此言是也。自振古论之,以周公之圣人也。当成王即政之初,以言其业,则未盛也;以言其时,则未太平也;以言其君,则幼君也。周公是时,,制礼作乐,,勤劳王家。公之功德,编于诗书,流传于天下,自古及今,于世无愧焉。尚有四国之流言,诛弟之过也!况后世不及周公者乎?"(此段呼"冤")。臣今所虑,辄敢辩于陛下:念臣老矣!臣于天会之初,从二先帝破辽攻宋。兵无五万之众,粮无十日之储。,旌旗指处,莫不请命受降。辽、宋二主及骨肉,尽归囚虏;辽宋郡邑。归我版图。方今宗属:东濒大海,西彻陶溪,南接交广,北抵室韦,罔不臣妾(捷)?然以大金,创基洪业,继治盛朝,先帝所委,臣之力也;又扶持陛下,幼冲以临大宝,南面天下,成王之势也。臣之忠勤,过于周公......。(此段述"功")。第三段言"过",因有熙宗诏在后,此处从略。呜呼!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臣常有此志。贪恋陛下之圣意,陛下之宗庙,踌躇犹豫,以至于此。使臣伊吕之功,反当长平之祸。愿陛下释臣缧绁之难,愿成五湖之游。誓效犬马之报。(此段请"赦")。由《狱中上书》可知,宗翰不但是金初首屈一指的开国名帅,也是通今博古的一大才子;不但有武略,而且有文才。此篇言词凄切,英气勃然,融典于文,了无痕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骈偶铿锵,排比迭宕,有中原汉赋大家的风采。正因为他是如此的文武全才,熙宗的"批文",才不能让他不死。再看熙宗《下粘罕(宗翰)诏》:先王制赏罚:赏所以,褒有功,非溢喜也;罚所以,诛有罪,非益怒也。朕惟相国粘罕,辅佐先帝,曾立边功。迨先帝上仙,朕继承。眷唯元老,俾诛,不谓持重兵权,阴怀异议,国人皆日可杀,朕躬匪敢私徇?奏对悖慢,理当弃磔,以彰厥过。呜呼!四皓出而复兴汉室,二叔诛而再造周基。去恶用贤,其鉴如此;布告中外,咸使闻知!这篇诏,精、短、绝。加其罪而凑其词,用典更是手到擒来。核心意思是:赦宗翰死罪,古无先例,今人不容,宗翰非死不可,并以此昭告天下。从精神上,彻底摧毁一代英杰宗翰。果然,此诏颁行不久,宗翰便绝食纵饮,闷死狱中。正因为金初散文有如此高的水平和影响,才使大金国后来的散文出现成熟的"扛鼎之作"。特别突出的则是坛大家赵秉文的《海青赋》,赋日:霜空萧条,塞草先白;海树无枝,海云;黯兮,风匿。何鸷鸟之不群,超瀚海而一息。尔其俊气横鹜,英姿杰立;顶摩穹苍,翼迅北极。铁钩利嘴,霜蒯;角膝插脑,细筋入骨;顾盼雄毅,飞腾灭没。旦于扶桑,夕于碣石......逮其骨肉融,性情习,违龙沙,入阊阖:蒙禁脔之专宠,叨锦韝之前席;思报功于所养,甘贾勇于一决。忽水击而惊飞,乍云翔而成列;玉爪翻臂,锦绦下绁;初贴水而徐回,倏干云而上击;雨血纷纭,风毛磔裂。象广塞之舞(霰),纷霓裳之回雪;似吴宫之习战,惊玉颜之喋血。壮如破敌,势甚擒贼。至如关羽义勇,张纲奋烈;取鲸鲵于坚阵,叱豺狼之当辙。固亦释之九尾,略狡兔之三穴;盖犹赏骥足之神骏,且以劝忠于英杰也。既而寿杯举,臣工悦,天威畅,皇恩洽,背长而趋京阙。《海青赋》对于北方特有的猛禽海东青进行了形象的描绘和热情的礼赞。文笔雄横恣肆,尽得汉赋之法,足显金地雄风。词句粗犷,不事雕琢,刚烈之气贯穿始终,使人感受到女真族不畏强暴、不避艰险的阳刚之气和令人荡气回肠的女真精神。杂剧百戏& 女真人能歌善舞,喜好杂剧。建国之初,曾多次向宋廷来索"教访乐人"和杂剧、弄影戏等方面的艺人。作为大金国第一都的上京,汇集了大批音乐、舞蹈、杂剧等方面的人才,丰富了上& 京宫廷和贵族的文化生活。《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记载了宫中上演百戏杂剧的情况:"酒三行,则乐作,击鼓,百戏出场:有大旗、狮豹、刀牌、角抵、斗鸡、杂剧等,颇类中朝。"《金史·札志卷》也记载了以杂剧娱宾客的史实。黑龙江省上京地区还出土了很多神话故事镜,如"柳毅传书"镜、"许由巢父"镜等,说明中原文化对金上京的戏剧有一定的影响。女真人喜歌善舞。喜好杂剧百戏,又促进了中国古典曲艺的发展和中国戏曲歌唱、说白、舞蹈、杂技动作等综合表演艺术的形成。女真民歌本色自然,高亢激越。粗犷豪放。六国朝、、、也不罗、忽都白等女真曲牌,风格独特,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元杂剧音乐所吸收。1959年1月,在山西候马市出土的一座"大金国大安二年(1210年)的董姓墓里",发现一座砖砌的戏台和五个处于表演状态的女真族艺人的砖雕像,保存了金代舞台、角色、服装、音乐等戏曲艺术的原貌,在山西襄汾出土的南砖雕舞俑,左手抱肘于胸前,右手弯曲,轻摆胯部,身向右倾,出右胯翩翩起舞。这个舞姿和金源地区的极为相似。正因为金初戏曲艺术的辉煌,才造就出金代如董解元、刘知远那样可立于中华戏剧家之林的文化名人,并成为元朝戏曲繁荣的基石和先导。证实了作为北方民族的女真人为中华戏曲艺术的繁荣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二、金初金地的辽宋文人与作品女真族在灭掉辽和北宋的过程中,致使大批有较高文化素养的辽宋文人、学士、官吏汇集于金上京,他们在远离家国的金源内地创作,主题多是成为阶下囚之后的亡国之痛、思国之情和被迫仕金的矛盾痛苦心境,还有对金朝功德的赞颂等。宗望在押钦二帝途中打马球,徽宗赋诗:"锦袍骏马晓棚分,一点星驰百骑奔,夺得头筹须正过,无令弹拨人斜门。”徽宗被押到金上京后,写下了断肠之句:&&& 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天南无雁飞。清明日作初生忍禁烟,无家对景倍凄然。帝京春色谁为主?遥指乡关涕泪涟。亡国之君"无可奈何花落去"、"天上人间"的切肤之痛,表达得淋漓尽致。宇文虚中字叔通,成都人,是金初文坛盟主。他初仕宋,累官资政殿大学士。金天会六年(1128年),充大金通问使使金,祈请二帝南归,他说:"二帝未归,虚中不可归”,仍留在金朝,后仕金为翰林学士承旨。他性格桀骜不驯,见女真辄以“矿卤”视之,“不随风月媚,肯受霜雪侵?"便是这种性格的真实写照。金熙宗皇统六年(1146年),他因密谋挟钦宗赵桓南归被人告发,全家百余口均被杀害。《中州集》录其诗50首。如:满幕霜,有时归梦到家乡。传闻已筑西河馆,自许能肥北海羊。回首两朝俱草莽,驰心万里绝农桑。人生一死,裂眦穿胸不汝忘。诗中,作者以汉朝出使匈奴不辱使命而牧羊于北海的苏武自勉,表达了将生死置之度外,决不忘亡国之恨和自身使命的情感,怀乡的愁绪寓于字里行问。高士谈,字子文,宋韩武昭王高琼之后。宣和末任忻州户曹参军,人金官至翰林学士,因受宇文虚中牵连遇害。对赵宋王朝的眷恋之情和身处异国孤独失落的伤感,是他作品的主调。他的《晚登辽海亭》,堪称思乡的代表作:登临酒面洒清风,竟日凭栏兴未穷。残月楼台山向背,夕阳城郭水西东。客情到处身如寄,别恨他时梦可通。自叹不如,故乡常在白云中。诗人感叹自己不如成仙后化鹤飞还故乡的汉朝辽东人丁令威,写得悲怆淋漓,力透纸背。吴激,字彦高,号东山,建州人,北宋苏州知府吴拭之子,画家、书法家米芾之婿。奉宋朝之命使金,金人慕其名,强留不遣,仕为翰林待制。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出任深州(今河北深县南),到官三日而卒。有一次,吴激到金国张侍御家集会,见到当年宋廷宣和殿里的一个宫女,叙淡之下,他有感而作《人月圆》一词: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准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江洲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词中上片化用唐代杜牧《泊秦淮》和刘禹锡《乌衣巷》诗,表达了自己对北宋灭亡的哀思;下片化用唐代白居易《琵琶行》,把侍女和诗人的共同命运巧妙联系起来。自然贴切,气韵天成,故国之思令留金的宋臣们为之挥涕。当时,在南、北两朝竟相传话。吴激在金上京会宁府遇一北宋老姬,善鼓瑟,自言梨园旧籍,因感而赋一词:海角飘零,叹汉苑秦宫,坠露飞萤。梦里天上,金屋银屏。歌吹竞举青冥。问当时遗谱,有绝艺,鼓瑟湘灵。促,似林 莺呖呖,山溜泠泠。梨园太平乐府,醉几度东风,鬓变星星。舞彻中原,尘飞沧海,风雪万里龙庭。写胡笳幽怨,人憔悴,不似丹青。酒微醒,对一面凉月,灯火青荧。吴激在词中,抒写了北宋朝廷国难当头还尽使梨园弟子歌舞升平,终致亡国的哀怨。《词林纪事·居易录》载:高丽宰相李藏用,从其主人朝,"翰林学士王鹗,邀宴于第。歌人唱吴彦高《人月圆》、《春从天上来》二曲,藏用微吟其词,抗附中音节。鹗起执其手,叹为海东贤人。"由此足见吴激诗词饮誉中外,影响之大。蔡松年,字伯坚,余杭人,降金为翰林学士,官至尚书右丞相,加仪同三司,封卫国公,为事金文学之士中"爵位最重者"。史称"百年以米,乐府推伯坚与吴彦高,号'吴蔡体'"。他的作品中,既有仕金后的不满,又有官高而不得志的郁闷。 中“五亩苍烟,一丘寒碧”之句,寄托了他的人生追求和美学理想。他内心的矛盾痛苦,在他的诗中有明显的表现:十年八唤清江渡,江水江花笑我劳。老境归心质孤月,倦游陈迹付惊涛。两年络绎波神肃,六合清明斗极高。湖海小臣尸厚禄,梦雨一。此诗陈情婉转,表现了当时一部分"南朝词客北朝臣”的共同心态。洪皓,字光弼,江西鄱阳人。北米政和五年(1115年)为大金通间使而被金国扣留。金强迫他辅佐金国扶持的刘豫伪齐政权,皓宁死不从,被流放到冷山,但他始终有节操。皇统二年(1142年)二月,金熙宗因皇子出生大赦天下,洪皓等人得以南归。洪皓的气节和文采令女真人敬佩,他在冷山期间所作的诗,金人争抄传诵。他著有文集五十卷及《松漠纪闻》、《金国文具录》等。他的诗文描绘了金上京的风土人情,成为研究上京历史的珍贵资料。金初,女真文学家和辽、宋人金的文学家的创作,分别以其不同的题材和艺术风格,共同影响和繁荣了金上京和中国北方的文学,促进了南秀北雄文学格局的形成、发展与相互问的交融。&
音乐舞蹈/女真
女真女真族同其他中国古代北方民族一样,能歌善舞。创造了反映本民族战斗、渔猎生活及民族风俗习惯等方面内容的音乐歌舞艺术,节奏短促铿锵,表现了女真人质朴、奔放、旷达的民族性格。狩猎舞& 中记载了女真先世之舞"曲折,多战之容"。女真族善骑射、喜渔猎的生活也以歌舞的形式反映出来。《契丹国志·天祚皇帝上》记载:天庆二年(1112年)春,在天祚帝与众酋长的上,阿骨打能舞而不舞,是对天祚帝的一种怠慢和抗争,幸而其弟吴乞买随天祚秋山射猎,才化解了天祚一心想除掉阿骨打的杀机。呼鹿,刺虎,搏熊等动作则是女真歌舞中的重要内容。那种在呼鹿声中,拉弓射箭的矫健英姿,那种挥舞长枪,搏熊、刺虎的雄壮场面,充分表现了女真人勇敢善战的民族精神。萨满乐舞& 女真人信奉萨满教,萨满教乐舞在史书上多有记载。许亢宗《宣和乙巳奉使行程录》中,描述了他在金上京酒宴上所见到的萨满舞:"五六妇人,涂丹粉,艳衣,立于百戏后,各持两镜,高下其手,镜光闪烁,如祠所画电母"。《南渡录》中记述了徽钦二帝被掳到金国所见的萨满请神祝祷的场面:"亦有巫者,制服画冠,振铃击鼓,罗列于前。……言尤不可辩”。这种舞蹈形式,对后来的大鼓亦有所影响。女真恋歌& 女真民间歌舞活动极为普遍,《三朝北盟会编》说:"女年及笄,行歌于途。其歌也,乃自叙家世、妇工、容色,以伸求侣之意。"遇合意者,则迎归结为夫妻。《金史·世宗纪》载:金世宗巡视上京时,"宗室妇女群臣故老以次起舞",世宗即兴"歌本曲",表达思念和不忘祖宗创业艰难之意,慷慨悲凉,催人泪下,情景十分感人。鹧鸪曲& 载:"其乐则唯鼓笛,其歌则鹧鸪之曲",《鹧鸪》曲是流传年代较为久远的女真族歌舞曲。在元杂剧中,女真人歌鹦鹉、舞鹧鸪,是模仿鹧鸪翩翩起舞的鸟舞,其旋律高低起伏有致,曲调婉转动听,声如鹦鹉。加上鼓笛伴奏,歌舞具有声情并茂、节奏鲜明的特点。流行歌曲& 女真民问歌舞流传到了宋朝。宋《宣政杂录》中记:"宣和初,收复燕山以归朝,金民来居京师。其俗有《臻蓬蓬歌》,每扣鼓和臻蓬蓬之音为节而舞,人无不闻其声而效之者”。由此看出,《臻蓬蓬歌》以其独具的艺术魅力,在北宋京师汴梁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女真的歌舞也传到了南宋首都临安,成为当地居民喜爱并加以摹仿的艺术形式。临安人喜好鹧鸪北乐,这种"一人歌舞,众人拍手合之"的歌舞,生动地说明了女真歌舞在南北艺术交流中的魅力。本朝乐曲& 金世宗完颜雍是在金源内地培育起来的一代有作为的帝王。他自幼博览群书,重视汉文经典的翻译和对汉文化的借鉴,又珍视女真民族传统的继承。为此,他在大定二十五年东巡金上京期间·重游女真故地有感,创作了一首女真本曲,这首自度曲被收在《金史·乐志》中:猗欤我祖,圣矣武元。明命,功光于天。,。克开我后,传福万世。无何海陵,淫昏多罪。反易天道,荼毒海内。自昔肇基,至于继体。积累之业,汝胥且坠。望戴所归,不谋同意。宗庙至重,人心难拒。勉副乐推。肆予嗣绪。二十四年,兢业万几。亿兆庶姓,怀保安绥。,廓然无事。乃眷上都,兴帝之第。属兹来游,侧然予思。风物减耗,殆非昔时。于乡于里,皆非初始。虽非初始,朕自乐此。虽非昔时,朕无异视。慨想,祖宗旧宇。属属音容,宛然如睹。童嬉孺慕,历历其处。壮岁经行,恍然如故。旧年重游,依稀如昨。欢阔,旦暮之若。于嗟阔别兮,云胡不乐。歌词赞颂了祖先开创女真基业的伟绩,批判了海陵的无道,记述了自己的作为,表达了对金源故都的眷恋。情感真挚,富有催人泪下的艺术感染力。宫廷乐舞& 金朝建立后,不断吸收契丹和汉族歌舞艺术的精华,促进了宫廷音乐舞蹈的发展。汉族歌舞和乐器在北宋时便传人金源内地。金天会五年(1123年),宋使许亢宗赴金,见到金朝宫廷乐舞演奏情况:"有腰鼓、芦管、笛、琵琶、响、筝、笙、箜篌、大鼓、拍板,曲调与南朝一同,舞者十六七人,但如常服,出于袖外,回旋曲折,莫之起止"。除宋乐外。金宫廷还有契丹音乐、渤海乐和本国旧音。金的宫廷雅乐取自宋的"",并将其更名为"太和乐",主要用于和大型祭祀活动,有文、武二舞,后改文舞为《保大定功之舞》,武舞为《万国来同之舞》。金代上京乐舞的兴盛和女真族与汉族及境内其他族乐舞的交流融合,在近年考古发现中得到了证实。1968年,黑龙江省伊春金山屯地区金代古墓群出土的一处八面舞乐浮雕石幢,便表现了当时相当热闹的散乐歌舞场景。石幢每面各雕一入,或坐或立,有的击鼓作乐,有的翩然起舞,所演奏的乐器有吹奏乐器笙、箫、篪和打击乐器鼓、弹拨乐器箜篌、琵琶等。河南、山西等地金代墓葬中出土的女真陶俑,可作为女真歌舞进入中原的证明。河南焦作金墓出土的陶舞俑,其中一人身着长袍,头戴六角蓑笠,着护胸,穿长& 靴,梳双辫垂在两肩,是女真人的装束。舞式右臂向后扭动,双足一前一后作跳动状,节奏鲜明传神。总之,金代的音乐、舞蹈,在建国后取得了较高的艺术成就,其乐曲歌舞表演形式被吸收到元曲之中,促进了我国音乐歌舞、散曲和杂剧的发展。&
书法绘画/女真
金初书法绘画也有较高的艺术成就,许多文学家也是当时北方著名的书画家。著名书法家有王竞、党怀英、任询、吴激等。王竞,字无竞,彰德人,原仕北宋为屯留主簿;降金,历任地方官,后官至礼部尚书。他"博学能文,善草隶书,工大字,两部宫榜题,皆竞所书,士林推为第一"。&&& 吴激为米芾之婿,"字画俊逸得芾笔意"。为金初北方著名书法家之一。任询,字君谟,易州军市人。他是金代杰出的书画家,成就最高,影响也最大。"书为当时第一,画亦入妙品。评者为画高于书,书高于诗,诗高于文"。今西安碑林中存有他写的杜甫诗《古柏行》碑刻和韩愈的《秋怀十一首》帖。任询的书法集众家之所长,其字钟灵毓秀。叶昌炽《语石》中,评论他所写的《大天宫寺碑记》:"突兀奇伟,壁立千仞"。王恽于中称其字在"颜(真卿)、坡(苏轼)之间。”明人周天球跋《秋怀诗帖》说他“本宗怀素”。由此可以证明,他是集古代书法大成而自成一格的书法大师、金代著名艺术家。金初的汉族书画家,或山水,或人物,或骏马、或墨竹,或大字,或篆隶,使金代美术愈显生气勃勃。女真书画家有:显宗、完颜亮、完颜允恭、章宗、完颜。完颜璟、完颜希尹则仿汉人楷字和契丹字,结合本国语制作并书写女真字,为女真书法开辟了新天地。完颜亮好画方竹,颇有奇致。完颜璟善真草书,画墨竹自成规格,他画的佛教人物也非常有韵致。金章宗完颜碌学宋徽宗瘦金体,独成一格。今有金章宗书《·跋》,可见其书法成就之高。
体育游艺/女真
女真以女真人为主体的金初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具有女真人风格,又不断吸收其他民族和中原汉民族的体育活动营养,为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一、骑射骑射是我国古代一种比骑技、较射技的军事性很强的体育活动。《大金国志》卷一载:金天辅三年(1119年),宋使马政出使金都皇帝寨,见到太祖阿骨打每天早晨"纵骑打围",其场面极为壮观,阿骨打十分自豪的对马政说:"此吾国中最乐事也";熙宗出猎,将士射到猛虎,太师完颜勖曾即兴作诗《射虎赋》;世宗回金上京东巡期间,也多次围猎。可见骑射是女真民族尚武习俗和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的体现。女真人的骑射同射柳联系在一起。 记载了具体的活动方式和壮观的场面:"当射者以尊卑为序,各以帕识其枝......,削其皮而白之。先以一人驰马前导,后驰马以无羽横镞箭射之"。"既断柳,又以手接而驰去者为上;断而不能接去者,次之;或断其青处,及中而不断,与不能中者。为负。每射,必伐鼓助气”。拜天射柳,其原始内涵属于对天、太阳、森林的自然崇拜。射柳自承契丹,这一节庆的传人,给女真人的骑射文化增加了新的内涵,使原始宗教仪式蜕变为体育,使尚武精神与体育结合。金建国后,女真人将自身的围猎习俗、契丹人的四时"捺钵"制与中原王朝的巡狩制融为一体,形成了金代的狩猎制。在京师以外,建立了许多苑囿和和猎场,每年要到春水、秋山等处狩猎。史载金世宗完颜雍"善骑射,国
女真人推为第一,每出猎,耆老皆随而观之"。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四月底,他东巡金上京时到达混同江观捕鱼,以应每年四月举行的春水节令。五月初五,与上京宗室父老子弟举行拜天射柳仪式。六、七两月,世宗到按出虎水的游赏山水,到上京北郊的绿野淀射猎。秋冬之际,又在金上京城近郊举行多次围猎活动,以此教育子弟臣民不忘女真尚武进取的民族传统,同时也说明了上京骑射狩猎等活动的普及程度。二、马球这是骑在马上持击球的一种体育活动,唐朝时传人北方。金建国前,女真人的马球运动就已相当流行。康宗四年(1107年)高丽背约,侵女真人边地,斡赛前去反击。金太祖阿骨打就在球场打马球等待胜利捷报。女真人的马球有双门和单门两种。双门的于"两场对立二门,(两队)互相排击,各以出门为胜";单门的则"先于球场南立双垣,置板,下开一孔为门。而加网为囊",两队"共争一球",能"击入网囊者为胜"。马球形状如拳,轻木制成,女真人用朱漆涂色以便于识别。"杖长数尺。其端如偃月"。金初女真人酷爱马球运动,出现了许多马球运动高手,如金初大将宗望、太祖阿骨打之孙完颜按答海(宗雄之子)、(宗弼之子)等。 记载:"亨击鞠为天下第一,常独当数人。马无良恶,皆如意。马方驰,辄投杖马前,侧身附地。职杖而去"。由此看出完颜亨打马球的技艺是何等的精湛。大定二十四年(1184年),金世宗东巡金上京时,与宗室父老子弟同度端午节,举行击球(打马球)比赛,而且在第二年赴混同江举行春水归后,又以六十有余的高龄在皇武殿击球。女真人开展马球运动不仅具有娱乐性和保健性,还增加了人们的尚武精神与拼搏竞争意识,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三、角抵角抵,亦称角力。它是从中国古代的民间舞蹈演变而来,故又称"蚩尤戏",实际上是一种摔跤比巧的对抗性体育运动。金太祖非常喜欢和擅长角抵,《金史·太祖》记载:"幼时与群儿戏,力兼数辈"。他称帝后,推广角抵运动用以训练士兵,并以之选拔勇武人才。角抵运动也深受儿童喜爱,能训练儿童的体能、技巧和意志。《金史·奔睹传》记载:"完颜奔睹年卜五,竟能连仆六人。太祖喜曰:'汝,吾宗弟也,自今勿远左右'。居数日,赐金牌,令佩以侍。"天眷二年,任护卫,熙宗宴饮,"命胙王元与荣角力·荣胜之,连仆力士六、七人,熙宗亲饮之酒,赐以金币,迁宿直将军,”。海陵时期。有著名的角抵力士,“每与武士角力赌羊,辄胜之。能以拳击四岁牛,死之。有粮车陷小淖中,七牛挽不能出,世杰手挽出之”。由于他膂力过人,被海陵王选为卫士。四、棋弈棋类是在棋盘上斗智斗勇的运动。金初的棋弈主要有象棋、围棋、双陆棋等。金熙宗"分茶焚香,弈棋象戏"。金海陵王幼时"好读书,学弈象戏"。可见,金初,弈象与读汉文书、饮茶等已成为女真贵族追求的一种时尚。金上京境内的道教圣地松峰山有棋盘峰,峰端岩石上雕刻的古围棋盘呈方形,边长62cm,横竖各19道,刻在上,可容两人在高山之巅对坐布棋。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金代围棋盛行的情况。双陆棋又叫"双六",很早就在中原流行。"(天祚)帝之末年,女真大酋阿骨打来朝,......辽之贵人与为双陆。贵人不胜,妄行马。阿骨打愤甚,拔小佩刀欲刺之"。《契丹国志》中的这段记载,形象生动地说明了阿骨打双陆棋艺之高,也表现出他对契丹贵族欺压女真人的义愤和抗争。金初,女真名将宗翰曾与辽降将耶律大石"为双陆戏,争道相忿,粘罕(宗翰)心欲杀之而口不言。大实惧,乃既归帐,既弃其妻,携王子宵遁。"五、嘎拉哈嘎拉哈是我国东北民族创造的一种游戏。嘎拉哈即猪羊、鹿、狍子等动物的距骨。早期是东北民族使用的骨卜工具和吉祥物,与从事畜牧业和狩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金上京地区金墓中屡次发现用水晶、白玉、铜等雕刻而成的嘎拉哈,黑龙江阿城市的双城村金墓中,一次出土嗄拉哈41枚,其中一枚为铜质,其余40枚均为羊距骨。清人徐兰中说:"嘎拉哈骨,分四面,有棱起如云者为珍儿,珍背为鬼儿,俯者为背儿,仰者为梢儿。"玩者利用上下左右四面的变换进行游戏。这种玩法一直在金上京当地农村流行至今。金上京作为大金国第一都,人才济济,文化从无到有,水平从低到高,并曾经一度空前繁荣,成为北方乃至东北亚的文化中心。金源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女真人文化素质的提高,为金代中、后期文化的发展与社会进步和中华民族文化的繁荣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并焕发出了独特的耀眼的光芒,成为勤劳智慧勇敢的女真族积极开拓进取、善于学习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意识的载体,也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碰撞、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它必将成为激励金源故都后来人弘扬金源文化的宝贵财富。
元代成为汉人的女真人姓氏/女真
分布状况女真族
元代文献中的女真族,有女直、、、、等别称。由于古籍对金亡后至明初这一时期的女真族语焉不详,故今学术界对水达达、吾者野人、乞列迷、骨嵬是否是女真族,看法不一;有的认为水达达是属“蒙古语族的蒙古人”,兀者野人和乞列迷也都不是女真;有的说元明两代的骨嵬是指新迁入今库页岛的爱奴人。这些看法对深入研究元代女真无疑是有益的,但与我国隋唐至明的主要史书记载不合。&  
女直,即女真,它本是全体女真人的族称。《元史》最初使用这一名称仍属这一情况,但后来不仅不包括水达达、吾者野人、乞列迷、骨嵬,而且变为主要是指散居在长城以外北至今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附近,南到辽东半岛,东达鸭绿江以东,西至辽河附近这一地区内女真人的专称。这与元朝统治者实行分而治之的民族压迫政策有关。具体说来,一是由于金代迁到长城以内及其它地区的女真人,在与其它民族长期杂处中民族特色已趋消失,在元朝施行“若女直、契丹生西北不通汉语者,同蒙古人;女直生长汉地,同汉人”的政策下把这些约占金代女真总人口五分之三的女真人不作女真看待。再是居住在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下游以及临近日本海地区的女真人,或因原习以自己的别称或部名自称,或是元人以其生产特点和居地称之,于是就出现了乞列迷、吾者野人、水达达、骨嵬与“女直”并称的情况。&  
在后来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不少“女直”人被迁出前述地域。据载,当据有今大兴安岭及辽东大部地区的蒙古贵族乃颜发动的叛乱被元王朝击溃后,1293年(元至元三十),元朝将旧隶乃颜、胜纳合儿400户女直迁到扬州市(治所在今江苏省江都县)屯田。后来又有一批女直人,被分别迁往滨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滨县)、赵州(治所在今河北省隆尧县东)、安丰县芍陂(在今安徽省寿县境)等地屯田。女直户之所以被迁到长城以内屯田,是由于他们参加了乃颜的叛乱。&  
水达达,又称“水达达女真”或“女真水达达”、“&水鞑靼”,意为住在水边的达达人。《元史.兵志》称之为“打鱼水达达”。这是元人对居住江河湖泊地区主要以捕渔为生的女真人的称呼。但实际包括的并不限于专事捕渔为业的。元初,在其地设立桃温、胡里改、斡朵怜、脱斡怜、孛苦江5个军民万户府对其进行管理。从5个军民万户府所在,可大体看出水达达女真的分布区域:桃温即桃温河,亦作陶温、托温、涛温,又作吞、屯,为今松花江下游西岸支流的汤旺河,府以水命名,治所在汤旺河口令汤原县香兰乡固木讷古城;胡里改即胡里改江,又称忽汗河、呼罗海河、忽儿海河、瑚尔喀江、呼尔哈河,即今牡丹江,也是府以水名,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治附近。斡朵怜,亦作斡朵里、鄂多里、鄂托哩,府治在今松花江东、牡丹江西岸的马大屯一带;脱斡怜所在,《黑龙江志稿》认为即今洮儿河,或说府治在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古城,亦有疑在黑龙江下游清代地图中的多林河口附近的;孛苦江府治位置,旧说孛苦即卜魁,府治在今黑龙江齐齐哈尔附近,今人或说黑龙江下游的博郎湖地区,或说在黑龙江省富锦县一带。上述表明,以今黑龙江省依兰县为中心的一带地区,是水达达女真人的集中居住区。活动范围所及,约西起齐齐哈尔市,东至日本海,北过黑龙江,南有牡丹江中游地区。除此之外,府治设在今朝鲜咸兴附近的合兰府,所辖今朝鲜咸镜南、北道地区也有水达达女真人。1312年(元皇庆元年)元设水达达路后,黑龙江下游地区划归水达达路管辖,所以广义的水达达区域,又包括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居住的地区。&  
吾者野人,亦简称吾者,又写作兀者、斡者、斡拙。为“窝集”的同音异译,“深山老林”之意:用作部名,意为住在密林深处的人。名称含义表明,他们是元代主要以狩猎为生的一支女真人。活动地区主要在今黑龙江下游地区,因为元王朝“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于哈儿分之地”。&哈儿分地在今黑龙江下游支流阿纽依河注入黑龙江处。&  
乞列迷,亦作吉里迷、乞烈宾,吉烈迷、乞里迷、济勒弥等。为黑水靺鞨郡利部后裔。分布在黑龙江下游,与吾者野人杂居同一地区。均属设在阿纽依河口的同一个军民万户府管辖。元末明初有不少人南迁到三江地区,如《寰宇通志》卷一一六引《开元新志》中有“乞列迷去奴儿干三千余里”。但这支女真人没有全部南迁,仍有不少人留居故地,直到清末还有四五千称济勒弥的住在黑龙江口上溯300余公里的沿江地区。&  
骨嵬,是元人对居住骨嵬岛(今库页岛)居民的称呼,在唐代为黑水靺鞨16部之一的窟说部,五代时黑水靺鞨改称女真,骨嵬当也应属元代女真的一支。&  
从上述可以看出,元辽阳行省管辖下的女真人,以大分散、小聚居分布在东抵日本海,西至辽河及嫩江一线,南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北部,北暨黑龙江下游流域及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总人数约200万左右。 社会生产元辽阳行省地区内的女真社会生产,农业已有一定发展,但狩猎、捕渔业仍占重要地位。由于诸支女真人所居地区自然条件差异很大,故上述几种生产在各支女真社会中比重不一。有的已以农业为主,兼事渔猎;有的农业已出现,但主要以渔猎为生;有的还完全靠获取天然产品生存。&  
居住今辽宁、吉林两省一带的“女直”,是诸支女真人中最先进的部分,已以农业生产为主:一是他们向元朝政府缴纳的赋税是“地税”、“田租”;二是在(治所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老城镇)屯种的190户女直人,1298年(元大德二年)种田已达400顷,_4平均每户耕种2顷多。不过应当看到,辽东一带地区在金元易鼎之际生产力因战乱受到极大破坏,所以不能以辽金时期这一地区的农业生产水平去比拟。正因为如此,所以“女直”人还兼营狩猎。由于狩猎生产与“强兵”有内在联系,蒙古贵族初曾下令禁止,但迫于他们的反抗,后不得不宣布“弛女直、水达达地弓矢之禁”,在遇到灾害时又重申“仍弛捕猎之禁”。史载开元等路饥,赋布2匹;1283年(元至元二十年)因自然灾害,元朝宣布“罢女直造日本出征船”和“罢女直出产金银禁”,说明他们的纺织、造船、金属冶炼和制造等手工业生产也很发达。上述社会生产的存在,表明这支女真人社会内部必已出现阶级分化。事实也正是如此,他们中已出现了能“自请造船运粮赴鬼国赡军”的富户,也有穷得无法维持生活的“鬻妻子者。&  
水达达人的社会生产,与“女直”相比,除无金银生产而有采珠业外,“女直”具有的生产门类他们皆有。不过因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各种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的地位与“女直”有别。由于其极大部分居民分布在盛产鱼类的江河湖泊地区,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赋予,使捕捞业在社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1330(元至顺元年)水达达地区因“去夏霖雨,黑龙、松瓦二江水溢,民无鱼为食”,元政府为此发粮赈饥,除捕鱼外,有一部分人还兼事采取珍珠。水达达地区是元朝境内5个产珠地之一,所产珍珠数量必相当可观。由于水达达“土地广阔,人民散居”,境内江河流经地区和湖泊所在又都有深山密林,向元政府缴纳的赋税主要是青鼠等皮革,《元史.地理志》还明记“以射猎为业”,则水达达人也兼事狩猎生产,尤其是居于山林地区被统称为水达达的那些女真人,主要靠狩猎为生。也有相当数量的水达达人已经营农业,主要是居于今松花江大曲折处北岸地区和牡丹江流域的水达达人。因为这两个地区早已出现农业生产(牡丹江流域可追溯至汉魏时期),又是和主要从事农业的“女直”人居地相连,还有:一是1269年(至元六年),蒙古汗国曾对受灾的水达达户在宣布每户减交“青鼠二”外,也提及免征租税;二是在肇州蒙古屯田万户府内,有80户水达达人在肇州(治所在今黑龙江肇东县西南八里城)旁“近地”耕种;三是元在水达达地区设立了水达达屯田总管府,征东招讨使子寄僧曾在乃颜反叛前,任该总管府的达鲁花赤。他们也饲养家畜,有羊、马等。手工业发展已有一定水平,既能制造江河中行驶的普通船,也能造征日本的“迎风船”。上面所述表明,“女直”所具有的主要生产门类,水达达社会内都有,有的发展水平也不亚于“女直”。不过由于地域广阔,水达达社会内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大体说来,居于南部地区的已接近“女直”的水平,居于北部地区还处在靠获取天然产物为生的阶段。&  
吾者野人、乞列迷和骨嵬等,是元代各支女真人中的后进部分,还处在“习尚射猎”,“捕鱼为食”和“地无禾黍”的阶段。饲养的家畜,“惟狗至多”。社会内还父子“不亲”,不知“揖拜”,夫妇无别,男娶妻后,其妻“妹以下皆随为妾”。不过,由于元王朝的统治,有一些南迁的吾者野人已开始从事农业生产。如史载,1290年(至元二十七年)太傅玉吕鲁向元世祖奏,“招集斡者所属亦乞烈,今已得六百二十一人,令与高丽民屯田”。&  
综括上述,处在衰弱时期的诸支女真人,“女直”主要经营农业,兼事狩猎等生产;水达达以捕渔、狩猎为生,兼有农业等生产;吾者野人、乞列迷、骨鬼还处在完全依靠获取天然产物为生的阶段。&  
元朝时期,大多数女真人成为汉人。女真人改用汉姓:&  
完颜曰王、曰陈,&  
乌古论曰商,&  
纥石烈曰高、曰卢,&  
徒单曰杜,女奚烈曰郎,&  
曰朱,&  
蒲察曰李,&  
颜盏曰张,&  
温迪罕曰温,&  
奥屯曰曹,&  
孛术鲁曰鲁,&  
斡勒曰石,&  
纳刺曰康,&  
夹谷曰同,&  
裴满曰麻,&  
尼忙古曰鱼,&  
斡淮曰赵,&  
阿曲曰雷,&  
阿里侃曰何,&  
温敦曰空,&  
吾鲁曰惠,&  
抹颜曰孟,&  
都烈曰强,&  
散答曰骆,& 
呵不哈曰田,&  
乌林答曰蔡,&  
仆散曰林,&  
术虎曰董,&  
曰汪,&  
曰张等等。
与蒙古、高丽人的关系/女真
金亡后,女真成了蒙古汗国的被统治民族。忽必烈建立元朝后,女真人为元王朝管辖下的居民。蒙古汗国和元王朝对女真的管理,集中反映了女真与蒙古两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关系。 政治方面首先是蒙古贵族在女真地区设置了路、府、所一套行政机构,“设官牧民,随俗而治”。早在1233年(癸已年),当蒙古铁骑兵至开元,生擒叛据辽东而为东夏国主的金将蒲鲜万奴后,即于渤海建州(故治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附近)北石墩寨设官行路事,管辖女真户。&  
1235年(即乙未岁,金亡后的第二年),在图门江北一带设开元(治所在今东宁县东)、南京(治所在今吉林省延吉市东)两万户府后,接着在其它女真人居住区设立许多路、府、所,管理诸支女真人。经过多次变更后,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元改辽东路总管府为开元路,女真人皆被纳入开元路。在辽阳、沈阳等路相继成立后,开元路只管辖沈阳路以北(今铁岭市北)的女真人,南部的女真人由沈阳、辽阳等路分别统领。为了对分散的、处于后进阶段上的水达达等“随俗而治”,1312年(皇庆元年)前将开元路东北部地区划设水达达路,与开元路同属辽阳行省管辖。此后,开元路(治所在今吉林省农安市境)管理的女真人,只是居住在咸平府(治所在今辽宁省开原县老城镇)、合兰府(府治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在今绥芬河地区,后废)及奚关总管府(治所在今吉林省珲春县东南)④等地区的,今松花江大曲折处至兴凯湖一线以北直到黑龙江入海口这一广阔地域内女真人,统由水达达路管理。水达达路是元代女真的主要分布地区,元王朝在其境内先后设立了许多府所。见于史籍的除前述桃温等5个军民万户府和水达达、肇州2个屯田万户府外,在黑龙江口奴儿干地方设有征东元帅府,府治在阿姆贡河对岸的特林地方;在黑龙江下游立吾者野人乞列迷等处诸军万户府,治所在阿纽依河与黑龙江汇合处的哈儿分地方;在今乌苏里江流域设阿速古儿(乌苏里江古名)千户所;在今俄罗斯境内滨海地区置有鲸海(今日本海)、木答哈、牙兰千户所。&  
元朝统治者通过上述机构和职官,在女真地区征收赋税、签军应役、发布禁令等,实施全面政治统治。元朝向女真征收的赋税是实物,有粮食、布匹、各种野兽皮东青等。不过由于诸支女真人所从事的主要生产不一,故缴纳的实物也各有侧重。“女直”主要是粮食、布匹,水达达为青鼠皮等皮张、粮食,吾者野人、乞列迷等是名鹰海东青、各种“皮货”。从《元史》中每见有“岁办课白布”、“岁输皮革”、“除今年租赋”,说明各支女真人每年都要向元朝纳赋税。蒙古贵族在女真人中签军应役,主要在元朝建立前后。首见于1263年(中统四年)。是年,元王朝命亦里不花在“女直、水达达及乞列宾地合签镇守军”3000人,调归塔匣来领之。1267年(至元四年),又“签女直、水达达军三千人”;1271年,再在女直、水达达人中“签军”。蒙古贵族这几次签女真人为兵,很明显是因对南宋战争节节胜利,新占领区不断扩大而出现的兵员不足。由于女真人长于“骑射”,1266年元世祖忽必烈“选女直军二千为侍卫军”,因设有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对宋战争结束后,元征日本,几次调女真军出征;对不参加出征的女真、水达达兵,“令隶民籍输赋”。元朝在女真地区发布过的禁令,有屠杀之禁、酒禁、弓矢(捕猎)之禁、出产金银禁。这些禁令极大多数是为防止女真反抗而发布的。这不仅反映在这些禁令都发布在元初,随着元王朝统治在全国的巩固先后解除,尤能说明这一实质的是后两项禁令。因为狩猎和生产金银本是正常的社会生产,狩猎还是女真人解决衣食之需的传统社会生产部门,所以诏令禁止,显然是因这两种生产与“强兵”和制造兵器有密切联系。 经济方面女真与蒙古族间的经济关系,主要反映在蒙古贵族对女真统属关系的来往中。首先,元统治者为了加强对女真人的管理,在其居住区内恢复了辽金时期的旧驿道,使处于黑龙江口的女真人西通蒙古地区,南达元大都(今北京市)。据考证,今吉林省农安县万金塔古城(即西祥州)有北行道经今肇东县、齐齐哈尔市西行可至呼伦尔地区,北行可达于爱辉县境;东南行道经唆吉(即今敦化县),东行可到绥芬河流域,东南行可达合兰府(即今朝鲜咸兴);东北行道沿松花江、黑龙江,可远至末末吉站(在今黑龙江下游阿姆贡河口)三条驿道和许多支线。驿道主要为军事目的恢复而开设,但客观上有利了女真人与元王朝及蒙古地区的经济交流。其次,蒙古贵族在女真地区提倡屯田耕种,扶助农耕,促进了女真社会的农业发展。屯田处所,除前已述及的肇州及水达达屯田万户府外,还有不少女真人被迁到滨州、辽河、庆云等处专事耕耘,元朝发给农具、耕牛。如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元世祖“诏给蒙古人内附者及开元、南京、水达达等三万人牛畜、田器”。再如1293年,元世祖又针对以捕鱼为生的捏怯烈女真200人的情况说,“与其渔于水,曷若力田”,“诏给牛畜、田器”“使之耕”。第三,凡遇有水旱、风雪、冰雹等自然灾害,元朝每发放粮食、布匹和钱钞,使之度过荒年。1283年(至元二十年),元政府先给水达达地区的鳏、寡、孤、独绢千匹,钞300锭,接着发粟赈水达达49站灾民,给千户“女直”饥民布万匹;1291年,辽阳洪宽“女直”部民饥,“借高丽粟赈给之”;次年,元世祖命忽都不花由海路运粮给水达达和辽阳“女直”饥民;1297年(大德元年),水达达等地出现饥荒,又发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金国的灭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