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 电视剧》的一对后封建的夫妻是

  关于《孔雀东南飞》的研究综述    论文摘要:《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梁代徐陵编订的《玉台新咏》,距今已有1 450余年的历史,对它的研究在文学史上也有着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本篇综述整理了目前对《孔雀东南飞》主题、婚姻悲剧和人物性格等多方面的研究现状。    论文关键词:《孔雀东南飞》 主题
性格 影响      作为古代民间文学伟大的诗篇之一,《孔雀东南飞》以现实主义的表现方法,记录了一千七百年前人民的真实的感情。它是艺苑的奇葩,是历史的镜子。20世纪,国内的《孔雀东南飞》研究论文有近400篇,充分显示了研究队伍的强大和研究成果的丰硕。具体地说,1949年以前可称为研究的拓展期,学者们对《孔雀东南飞》诸多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讨。五六十年代是研究的转型期,研究者除对《孔雀东南飞》的产生年代、作品主题等继续进行讨论外,又从诗歌的阶级性、人民性等角度进行了探讨。这一时期的研究带有较为浓厚的庸俗社会学色彩。80年代以后,《孔雀东南飞》的研究进入深化期,且研究角度趋于新奇,研究层面之更加深广。    一、对《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阐释     《孔雀东南飞》是美与悲完美结合的文艺作品,王世贞誉之为“长诗之圣”[1],沈德潜赞其为“古今第一长诗”[2]。建国以来对这出婚姻悲剧所揭示主题的研究观点集中在: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讴歌反抗压迫的叛逆精神;反对汉代婚姻包办制度;歌颂刘、焦夫妇忠于爱情、追求自由等。    1. 反封建礼教和反封建伦理道德
    在通行的文学史教材中,游国恩说它“表现反封建礼教的主题思想”[3];章培恒、骆玉明认为它“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4];余冠英的《汉魏六朝诗选》则称它“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的罪恶”[5];鲍鹏山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说这首诗“揭露了封建礼教的罪恶,赞扬了焦、刘夫妇反对封建礼教的不妥协精神”[6]。     50年代,有孙殊青肯定它热烈地歌颂了他们对封建势力的不妥协的斗争[7];俞平伯提出“它之所以成为中国最伟大的叙事诗,在于能当反抗礼教的旗手,对着传统伦理的最中心点‘孝道’给了一个沉重的打击,当头一棒”[8];陆坚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篇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控诉书——控诉了封建家长制的罪恶,控诉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9]。    80年代以后,坚持这一主题的讨论文章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朱思信认为,刘兰芝的形象之所以完美,就在于《孔雀东南飞》“把揭露与批判的矛头对准了封建的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从本质上否定了这套反动的东西”[10]。吴小如认为,《孔雀东南飞》是通过家长压迫下的悲剧,暴露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性[11]。谭学纯认为,《孔雀东南飞》以否定的形式批判根深蒂固的封建礼教,悲剧性地表现对人的尊严的追求[12]。对此观点持不同意见者在50年代有王汝弼,他认为,“本诗的主旨,固在废除片面的礼教,但绝不主张废除全面的礼教”[13],而到80年代他对此观点提出修正,认为诗歌“准确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相互关系,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 [14]。石雅琴提出“《孔雀东南飞》成功地塑造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这些人物形象表达了具有深刻而巨大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的反封建礼教的主题。”[15]田明清认为“焦仲卿、刘兰芝的死无疑是对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冲击,他们以死来表示对这个时代的不满和反抗,对这个制度的嘲讽和抨击。”[16]
    60年代,李嘉言、何法周指出,焦、刘二人“衡量是非的标准,辩论的理由、依据都是封建礼教”,“不可能从根本上否定、反抗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体系”[17]。80年代以后,反对此观点者较多,如赵新尉认为“从诗作中可以看出,刘兰芝是一个深通封建礼教,并且按封建礼教处事的‘规矩’女子”[18]。因此,研究作品要从原文出发,不要给作品套上人民性、斗争性、反封建礼教等作品本身不存在的东西。季寿荣认为,本诗的主旨是以儒家的“折中”思想来反对恶性膨胀的人欲对传统礼教的迫害,以此维护和加强封建礼教的统治[19]。汤斌认为,他们婚姻的本身,乃是奉行礼教的结果,于是坚持这种婚姻,就不属于反抗礼教的范畴[20]。葛崇烈也反对把反封建礼教当作《孔雀东南飞》的主题[21]。何承恩的《焦仲卿论》明白表述:“在兰芝和仲卿的心目中,反抗的对象仅仅是焦母和刘兄超过礼度的迫害行为,根本没有认识到这是一场反抗礼教的殊死斗争。”[22]    2. 反对汉代婚姻包办制度    50年代游国恩在他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中提出: “作者在有意无意中,用积极或消极的手法一个个描绘出来,直接暴露焦母、刘兄等人的罪恶,间接暴露封建制度的罪恶”[3]。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里提出“焦刘的婚姻是被外力活活拆散的”,“他们之间的爱愈加炽热,最后双双自杀,用以反抗包办婚姻,同时也表白他们生死不渝的爱恋之情”[23]。唐弢说“《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思想之所以如此鲜明、如此深刻,就因为作者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封建制度”[24]。余冠英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伟大不在于故事哀艳,不在于篇幅长短,也不仅仅在于文字优美,主要在于它暴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罪恶,表现了受封建制度迫害的人们的反抗。” [25]80年代以后,王汝弼对此观点提出修正,他认为,诗歌“准确地描绘了封建社会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相互关系;从而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吃人本质”[14]。但吴惠娟认为,诗中的反抗就其实质来说,“反的是封建的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对现存制度还是承认它的合理性”[26]。    进入新千年,支持这一观点的学者也不断出现,赵莉认为“《孔雀东南飞》真实地反映了汉代母权的高高在上,出嫁女子的卑微下贱,汉代愚孝之风的盛行以及女子再婚的习俗”[27]。张丽红提到“男权制社会中,社会成员作为隐性的签约者,他们必须履行男权制契约的约定,违背这一契约就必将受到惩罚,无论签约者的追求、行动多么具有进步性,多么符合人性的要求。《孔雀东南飞》展示的就是各种契约冲突下的人生悲剧、爱情悲剧、婚姻悲剧。”[28]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3. 歌颂爱情
    这一主题和前两说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同一矛盾的两个方面。李明劼认为,《孔雀东南飞》是一个“重返伊甸园神话的缩影,它在神话的世界里,暗示着焦刘二人脱离人世英雄步入神明仙境之后重新团聚,重获幸福的美丽”[29]。罗竹风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主题是“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罪恶,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30]。王运熙认为:长诗“一方面勇敢地揭露了封建家长制度和封建礼教的罪恶”,“另一方面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忠于爱情的高尚品德”[31]。杨玉芝提到“对刘兰芝和焦仲卿爱情悲剧的惋惜伤怀之情及希望此后这类爱情悲剧不再发生的心愿。这种情感的流露就是‘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的表白,这也正是作者创作动机和创作目的之所在,也即作品主题之所在。”[32] 张秀英倡导“《孔雀东南飞》的深层主题是对中华民族爱情情结的揭示,是对人性中最美好爱情的讴歌。”[33] 李杰提到“它振颤人们心灵和激起历代读者共鸣的恰恰是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和生死相许信念的感染力。”[34] 此外,还有田明清的《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年);刘德敏、马春元的《&孔雀东南飞&主题新探》(文学评论2007年第9期,安徽文学万方数据)等都不同程度地采用了这一观点。 80年代以后,坚持这一看法的有黄庆华[35]、乐承忠[36]、王运熙[31]等。    师文古在50年代就反对将爱情列入《孔雀东南飞》主题,他认为把此诗的主题看作“歌颂青年男女对自由幸福的爱情追求”是不恰当的,但他承认爱情在诗中的地位。林怀宇认为:“人们几乎想当然地把刘兰芝与焦仲卿看作是一对自始至终、忠贞不渝的夫妻,其实这是阅读上的盲点”[37]。王富仁的《主题的重建》更对爱情说提出尖锐批评。“在这样一种条件下,怎能会建立起我们现在所理解的爱情呢?”刘兰芝充其量只能严守妇德,尽义务。焦仲卿对妻子是满意、同情的,“但这基本上还不是爱的感情,而是一种维持比较满意婚姻形式的努力。”“他们有婚姻而没有爱情。”据此,王富仁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主题首先是一个人生的主题,是人的生与死的主题,是人物命运的主题[38]。此外还有潘啸龙的多主题说。《孔雀东南飞》出现人物较多,结构上又是“双线推进”,虽情节不复杂,但“蕴涵的意义却并不单一,其所触及的社会课题,自也带有多重性。”因此,不能用单一的主题去概括它[39]。      二、婚姻悲剧探源    (一)无子    《孔雀东南飞》中未出现与此种观点相关的字句,论者多以“揆情”为出发点,认为无子乃是客观事实。如赵新尉认为“他们在婚后这么长的时间里,兰芝却没有生育过一个孩子”,这应是焦母和兰芝的真正矛盾所在。焦母提出为焦仲卿再娶东家女也“正是从焦家衍繁后代这一点着想的”[18]。赞成此说者有田禾[40]、郭利群[41]、许兵[42]等。    (二)越礼和对家长制的反叛    50年代,唐弢认为焦母不喜欢兰芝,因为兰芝不能满足她的统治欲。孙殊青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认为兰芝和焦母矛盾的根源是兰芝那种与妥协空气不能相容的坚贞不屈的反抗性。二人的矛盾实质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本质力量尖锐的悲剧冲突”。80年代温安仁坚持这个观点[43]。潘朝录、车光斌认为,焦    母、刘兄所体现的封建家长意识是主人公悲剧产生原因的重要方面;从被压迫的角度看,兰芝与仲卿所具有的对封建家长意识的反叛精神是他们悲剧产生原因的另一重要方面[44]。吴常鑫认为,“封建礼教所宣扬的婆媳关系,就是主奴关系”,封建礼教是焦母驱遣刘兰芝的罪恶根源[45]。    (三)爱情    五六十年代只有师文古从这一角度去分析,他认为《孔雀东南飞》的主要矛盾就是焦仲卿为了维护既得的爱情生活与破坏他们这种生活的封建家长的矛盾。80年代以后,吴惠娟认为“爱情实质上是封建婚姻制度的对立物”。汤斌认为,焦刘的悲剧原因在于家庭内部的婆媳关系。焦母“对焦仲卿有强烈的母爱,而这种母爱是排他的,包括自己的儿媳妇”。“在焦母的寡妇心态背后,有性嫉妒、性虐待的行为在内”[20]。赵谦益认为焦母不能容忍儿子、儿媳之间的那种“真挚热烈的爱情”,刘兰芝被驱遣的原因即爱与被爱[46]。杨宁宁“从人性的角度去思考”,认为焦母和兰芝之间的关系“就是一种爱的情感分割与争夺问题,具体就是焦仲卿将自己的爱分割不匀,引起二人的争夺”[47]。其结果必然是一场人间悲剧。    
  (四)门第观念    萧涤非在《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引黄节(晦闻)语,“‘贵’谓大家子,宦台阁;贱谓妇也。贵贱相悬,遣妇不为薄情”。余冠英、唐弢认为,焦母谓仲卿“汝是大家子”,兰芝自谓“生小出野里”,这些语言印证起,似乎焦刘两家门第稍有不同(不是阶级不同)。焦母对兰芝憎恶之外又有轻视,这大约也是造成矛盾的原因之一。80年代以后,陈庆荣说焦刘两家婚姻是“门不当,户不对”[48]。陈祖美认为,焦母对兰芝“久怀愤”的理由一是她认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另一个理由是兰芝自己也认为“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都表明贫富等级对他们的毒害,可以说兰芝的被遣,和门第不是没有关系”[49]。90年代末,赵红娟的《〈孔雀东南飞〉中家庭悲剧的心理析解》就是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去分析悲剧成因的。“焦刘两家都父亲早亡,焦母和仲卿之间存在着极深的‘恋子’与‘恋母’情结”,“前者是造成婆媳不和的最主要因素”,刘兰芝刚烈的性格“客观上也有激化婆媳矛盾的消极作用”[50]。汤斌认为焦母对儿子的“母爱”有极端的自私性和排他性,刘兰芝又是“一位果断而有胆识的女中豪杰”。“从人类发展过程来看,却是父系家庭中不同性氏的母党争夺家庭内部统治权的斗争的表现。”而刘兰芝的性格和王熙凤属同一类型[20]。    进入新世纪,研究婚姻悲剧的产生还有:王瑞媛认为“产生刘、焦悲剧的真正原因在于婆媳矛质,而婆媳矛盾的产生,则是因为焦母的顽固和刘兰芝的倔强。”[51]葛宏认为“焦母的人性中的弱点(当然包括缺点、缺陷等)借助于封建家长制获得了破坏性力量,从而酿成了悲剧。”[52] 郭全芝认为“焦刘双方的家长之所以采取遣媳(造成两人婚姻的结束)、逼嫁(导致两人自杀殉情)的行动,其实是与汉代社会风习紧密相关的,因而蕴含着时代因素,并非仅仅相关礼教。[53]       三、人物性格的褒贬    (一)刘兰芝刚烈焦仲卿懦弱    五六十年代的论者唐弢认为,兰芝是“普通家庭里生长起来的有主见的女子”,在她的善良、温顺中有一种“反抗意味的刚性———被压迫阶级自觉意识的原始形态”。而“仲卿出身于官宦人家,富,自己又在太守府里做吏”,这种经历使他“养成了拘谨懦弱的性格”。80年代以来,这种论调仍在发展。如陆坚、齐世昌、徐应等人都坚持了这种说法[54]。杨宁宁还认为焦缺乏独立的个人意志,对母亲有极强的依赖心理,是一个生性懦弱、胆小自悲、谨慎怕事、敏感多疑的人[47]。    (二)否定焦仲卿的软弱    50年代就有高度评价焦仲卿的反抗的文章出现,如孙殊青就认为,“焦仲卿的性格,积极反抗的一面始终都占主导地位。在他性格中虽含有一些消极的成分。但这不是主要的东西”[7]。李嘉言认为,“从作品表现焦仲卿的完整形象上看,我并不觉着他的性格懦弱。他同刘兰芝都是作品中的正面形象,都是始终不向封建势力妥协的可贵人物”。针对一些文章中对焦仲卿性格的矛盾评价,李嘉言认为,“如说焦仲卿没有表现出丝毫的动摇,态度始终是坚定的。接着又予以否定,如说他斗争之初不够坚强等等,这种说法有矛盾,使人不易理解”[55]。80年代以来,焦仲卿在研究者眼里变得坚强起来,吴常鑫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各人的具体情况虽有别,反抗礼教、封建家长制的方式也各有异,但他们反抗的性质和目的却是同样的,反抗的意志同样是坚强的。所以说焦仲卿的性格软弱,是不合情理的”[45]。何承恩则根本不承认焦仲卿性格有什么逐步转变,“他一出场就是坚决地反对以焦母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一出场就是坚决地站在受封建礼教迫害的刘兰芝一边。”他背叛了孝道,“做了那个时代所能做到的最强烈的反抗”,所以,“焦仲卿是中国文学史上独一无二的男性人物形象”,“其典型意义应在刘兰芝之上”[22]。刘玉玺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具有同样的勇气和意志,焦仲卿的一些看似妥协退让的斗争行为,“实际上是策略方式的从长计议”[56]。80年代以后的研究者运用精神分析、心理分析等手法,使《孔雀东南飞》的人物研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四、影响研究    20世纪的《孔雀东南飞》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研究阶段,不同阶段的研究者有着不同的研究重点。1949年以前的研究者注重于作品产生年代的探讨;1966年前的研究者着重于作品主题的分析;而1978年以后的研究者则着力于运用新理论、新观点对作品中的人物心理、行为的深层次的开掘。    总的看来,20世纪对《孔雀东南飞》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呈现出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成果不断更新的趋势,虽然原因较为复杂,但越来越接近于事件本来面目的趋势,主要因素是作品本身的价值。世纪末,新方法的运用也使《孔雀东南飞》研究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参考文献    [1]方忠铭.《孔雀东南飞》价值论[J].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1).     [2]沈德潜.古诗源[M].中华书局,1963年.     [3]游国恩.中国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2-07出版).     [4]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由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中国文学史[M].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85年版.     [5]余冠英.汉魏六朝诗选[M].人文社出版1978年版.     [6]鲍鹏山.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3年版.     [7]孙殊青.论《孔雀东南飞》的人民性和艺术性[J]·新建设,.    [8]俞平伯.漫谈《孔雀东南飞》古诗的技巧[N]·光明日报,(4).    [9]陆坚.《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主题[J]·语文战线,-27.    [10]朱思信.刘兰芝形象的典型意义[J]·新疆大学学报,.    [11]吴小如.古典诗文述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4.    [12]谭学纯.双璧———显示着人性美的真谛[J]·名作欣赏,-90.    [13]王汝弼.《孔雀东南飞》一诗的人物及其思想[N]·光明日报,(4)[14]王汝弼.乐府简论[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4.     [15]石雅琴.《孔雀东南飞》主题表达探析[J].晋中学院学报第24卷第2期2007年4月     [16]田明清.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美[J].中学语文(下旬·大语文)论坛2008年第2期     [17]李嘉言,何法周.《孔雀东南飞》描写的主要矛盾是什么[N]·光明日报,(4).    [18]赵新尉.新探刘兰芝被逼走的主要原因[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5.    [19]季寿荣.《孔雀东南飞》主旨新探[J]·华东师大学报,    -88.    [20]汤斌.《孔雀东南飞》的悲剧与父系社会家庭结构形式的瓦解[J]·文学遗产,-55.    [21]葛崇烈.《孔雀东南飞》反封建礼教说质疑[J]·扬州大学学报,-37.    [22]何承恩.焦仲卿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110.    [23]袁行霈 中国古代文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08月版.     [24]唐弢.谈故事诗《孔雀东南飞》[A].乐府诗研究论文集[C].作家出版社1957.     [25]余冠英.介绍《孔雀东南飞》[A].乐府诗研究论文集[C].北京:作家出版社,1957.     [26]吴惠娟.论叛逆女性形象[J]·北方论丛,-75.    [27]赵莉.《孔雀东南飞》与汉代婚姻家庭[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报,2006,第20卷第3期.     [28]张丽红.爱情契约与男权契约矛盾冲突酿成的悲剧——《孔雀东南飞》主题的另一种解读[D].语文讲堂.     [29]李明劼.《孔雀东南飞》神话考[J].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5.     [30]罗竹风.论《孔雀东南飞》[J].语文教学,1956.     [31]王运熙.论《孔雀东南飞》的产生年代思想艺术及其他问题[J].语文教学,1956.     [32]杨玉芝.《孔雀东南飞》主题解读[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3]张秀英.《孔雀东南飞》主题驳议与新探[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7卷第2期2004年3月.     [34]李杰.恨人间、情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孔雀东南飞》爱情主题的凄美色彩[J].甘肃高师学报第12卷第1期2007年.     [35黄庆华.《孔雀东南飞》琐谈[J]·中学语文教学,-30.    [36]乐承忠.谈《孔雀东南飞》[J]·东海,-71.    [37]林怀宇.无情、生情、殉情———刘兰芝心路里程解读[J]·名作欣赏.-87.    [38]王富仁·主题的重建[J]·名作欣赏,-25.    [39]潘啸龙.《孔雀东南飞》主题、人物争议论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106.     [40]田禾.“焦母遣归刘兰芝”新探[J]·语文教学通讯,.    [41]郭例群.杀人何必恶婆婆? [J]·文史知识,6-107.    [42]许兵.《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再探[J]·文学遗产,4.    [43]温安仁.为什么被遣归? [J]·教学研究,.    [44]潘朝录,车兴斌·也谈焦仲卿与刘兰芝悲剧的成因[J]·文史知识,3-127.    [45]吴常鑫.刘兰芝被遣和焦仲卿性格质疑[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6.    [46]赵谦益.也谈焦母、刘兰芝婆媳矛盾的原因[J]·中学语文,-23.    [47]杨宁宁.《孔雀东南飞》婚姻悲剧原因探析[J]·思想战线,-34.    [48]陈庆荣,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婚姻是“交易”吗? [J]·语文教学研究,.    [49]陈祖美·汉魏六朝诗歌鉴赏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50]赵红娟·《孔雀东南飞》中家庭悲剧的心理析解[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8-112.    [51]王瑞媛.《孔雀东南飞》悲剧探因[J].高等教育研究第23卷第1期2007年3月     [52]葛宏.浅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J].名作赏析第29期2007年.     [53]郭全芝.《孔雀东南飞》的时代烙印—析焦刘婚姻悲剧成因[J].淮北煤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1期     [54]徐应,等·中国古典文学名著赏析·婀娜多姿,哀婉动人———谈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J]·昆明师范学院学报,.    [55]李嘉言·焦仲卿的性格懦弱吗?———兼及如何评价古典作品的问题[N]·文汇报,(3).    [55 ] 刘玉玺. 从“孝爱双全”到“不孝之子”———《孔雀东南飞》焦仲卿形象新探[J ]1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1998 , (2) :52 -55.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孔雀东南飞》说课稿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孔雀东南飞》说课稿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孔雀东南飞读后感10篇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一):
  读《孔雀东南飞》的时候我的心颤抖了,因为我看到完美的感情被世俗禁锢,被礼教肢解,并最终因感情本身容不得分离,而死亡的这一过程。
  然而,又是残酷也造就了完美的契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感情,在他们殉情之后,也随之涅磐,让当时的社会觉醒了DD又有些事物是不会被摧毁的,有些事物是不会随着时间的变迁而改变的,比如感情。
  我怀疑上天为人们定下缘分之后,总会制造出一些杯具,让人们的生活更加生动,也更加凄美。如果它不想让这份缘分与感情被浪费,便会让人们去另一个世界,去继续他们未走完的路,只留下人间的空虚与悲伤。
  因为上天的这个习惯,人们只得,一次又一次为感情苦恼而又无可奈何,于是便有了&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于是便有了&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有了&明月不谙离别苦,斜光到晓转朱户&的佳句与感慨。
  于是,因为上天的这个习惯,人们只得一次又一次地理解苦难的洗礼。梁山伯与祝英台的魂化彩蝶,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红楼缘怨,《大话西游》中的经典对白,以至于网上《第一次亲密接触》的生死决恋,能够说,人每走一步,感情就在人的脚边建起一座坟墓,一座情冢。[由整理]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无奈,两人的反抗,始终没有摆脱世俗的枷锁。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选取,它用血洗清无瑕感情上沾染的尘世污垢。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觉醒,告诉人们只有感情才值得人用生命I卫。
  《孔雀东南飞》是一种感叹,哀叹人生苦短只有珍爱才能在空间隽永。
  正可谓:百媚千红只识君,君我不见愁益深。
  愿为鸳鸯叹孔雀,告与东西南北人。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二):
  仲卿和兰芝两情相悦,不能长相斯守,便有了&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的苍凉。为了摆脱独自徘徊的悲凉,他们选取了共同殉情。留下了&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千古盟誓。终究,他们还是走在了一齐,好不令人掬泪的悲凉&&&生不偕老&,好不令人慨叹的幸福&&&死求同穴&&&
  对于兰芝为焦母不容而致使夫妻分离的缘由众说纷纭,各执其辞。我虽不才,也还想置喙几句。在我看来,还有两大可能:
  《礼记内则》中说:&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仲卿&甚宜其妻&,这无疑问DD当焦母坚持遣兰芝走时,只听到仲卿绝望而悲怆的呼喊:&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从前嘘寒问暖,无所不谈,可谓母子深情矣。此刻小夫妻昵喃燕语,忘乎所以。巨大的落差,强烈的失落感猛然袭向焦母,她踉跄失措。试问向来都把全副精神寄托于独子身上的她,情何以堪?于是,杯具的序幕被拉开&&此或为其一。
  其二,焦母守寡多年,独独地守着这么的一个宝贝儿子。深闺一贯孤独寂寞,自我的日子不好过,也便见不得别人比自我幸福。时下,却忽然地瞧见儿与媳的卿卿我我,如胶似膝,好不恩爱。不论是嫉妒也好,忌恨也好,反正,她愤怒了!
  你听我说,这并非谬论。张爱玲的《金锁记》里,主人公七巧就是翻版焦母。七巧出身低微,嫁入豪门。丈夫却是患有骨痨,离不得床半步的。且豪门是非多,这样的生活,尽管七巧非善男信女,与幸福大概也沾不上边吧。守到大女长安长大了,要嫁人了,七巧还困着女儿不放。别人以为是爱女心切吧。推掉了几个忠实信徒,长安步进了尴尬的年纪,最后遇了那么的一个男人,她以为幸福就要到来了!这时,七巧却轻手轻脚地从阴森的木梯上吱吱地走下来。应对着准女婿,她也许只要轻轻地问候一声,甚至仅是牵动嘴角的一丝笑就能够了。然,她没有,轻轻地张口,微微地笑道:&长安还在上方吸着烟呢,再等一下吧,或是&&&幸福的水晶苹果让七巧轻轻地一抹,碎片散落一地。天明白,为了这男人,可怜的长安早已戒掉烟了!
  曹七巧,这母亲,她到底怎样了?难说不是仲卿的母亲心里怀的鬼胎在曹七巧身上还魂了。
  终究,兰芝还是穿着新娘妆向清池赴身而去了。这与祝英台葬身梁山伯的坟里不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一身的嫁妆,漫天的通红,本该都是洋洋喜气的一片,然而这轻轻的一跃,那&生不偕老,死求同穴&的追求却教这一切都于瞬间停止了,这美丽举动如流星被定格,在数千年的时间荒野里,数亿人的心灵深处,是瞬间,也是永恒!
  看完《孔雀东南飞》,心中一片戚然,&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那坚定凄楚的誓言穿越了时空,时常回响于耳畔。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三):
  感情绝对不是一种能够理性分析的咚咚。
  因此,爱一个人需要理由吗这个问题很难说有一个正确答案。
  感情更多的时候表现为一种固执的信仰,
  骨子里跃然而出的是邪教的气息。
  大凡信仰与坚持,都是形而上的。
  如头顶灿烂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一样,
  看上去很美,事实上不知所云。
  一、那个自挂东南枝的男人
  百度百科中带给了《孔雀东南飞》的中心思想
  据说&控诉了封建礼教、家长统治和门阀观念的罪恶,表达了青年男女要求婚姻感情自主的合理愿望。&
  无言&&崩溃。
  一对相约自杀的男女值得学习吗?
  这个世界,有什么咚咚比生命更为重要呢?
  对于殉情的歌颂有时候是一种教唆,
  个性对中学生而言。
  教唆自杀、帮忙自杀、相约自杀,都是一种犯罪行为。
  因为,在人性的角度,
  无论什么动机或价值,都不能成为用生命换取的对象。
  日,16名太阳圣殿教的成员用群众自杀开始了他们的天狼星之旅。
  他们的遗书显示:真正的死亡不存在,他们是去寻找另一个极乐世界。
  那个叫做焦仲卿的男人,那个叫做刘兰芝的女人,
  何尝不是认为他们在寻找一种新的存在方式,或者说,在另一个世界中不离不弃。
  感情总会渲染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烘托出一种伟大的奉献欲和牺牲癖。
  因为,他们认为,感情能够超越凡身,能够超越时空,能够以一种自杀式的行为艺术升华。
  至少,还能够写入中学课本。
  为后人所效仿,信仰和信徒由此开始。
  倘若用法律语言来描述焦仲卿和刘兰芝的行为:
  当事人:焦仲卿,男,生前系庐江府公务员,年龄不详;刘兰芝,女,无业,年龄不详。
  案情简介:接群众报案,庐江府发现两具尸体,经勘验现场、走访群众、,广泛调查后,确认事实如下:两名死者分别为焦仲卿、刘兰芝,排除他杀的可能性。两人原为夫妇,后离异。某月某日,两人相约自杀殉情,刘兰芝投湖死亡,焦仲卿上吊自尽。
  行为定性:相约自杀本是一种帮忙自杀的行为,可成立故意杀人罪,但相约二人均已经死亡,欠缺可罚性,故不应以犯罪论。
  二、焦仲卿的另一种选取
  以下资料,纯属假设,仅作娱乐。
  东汉末年,一个叫做焦仲卿的公务员,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刘兰芝。
  那一年,焦仲卿20岁,刘兰芝17岁。
  婚后,二人情深意笃。焦在单位勤勉向上,深受领导赏识;兰芝在家操持家务,然与婆婆不和。
  后迫于压力,焦仲卿与刘兰芝离婚。
  不久,正在单位加班的焦仲卿听说刘兰芝又要嫁人了,万分鬼火。
  那一夜,月黑风高,焦仲卿约刘兰芝密谈。
  表白、慷慨陈词后,两人决定相约自杀。
  在湖边,焦仲卿对刘兰芝说:&你先跳,我立刻来&。
  刘兰芝义无反顾的跳下湖去,一边挣扎一边要求焦赶紧跳。
  焦看着水中起伏的刘兰芝,再看看浩瀚的星空,月光很温柔的看着他。
  顿时,焦仲卿觉得人生完美,不能为了一棵桃树放下整片桃林,
  Disappear,回家,睡觉。
  刘兰芝看到焦仲卿竟然临阵脱逃,悲愤,从水里爬起。
  回家,嫁给太守之子,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这种选取,可能无法换取眼泪,但是,能够挽救生命。
  因为,反人性的信条总是可疑的。
  只有怀疑,才会有理性,
  才会打破邪教的根基。
  摆脱邪教,就是还原人性。
  因为,不好不坏的人才是可爱的。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四):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罗米欧与朱丽叶》代表的西方经典感情杯具,而一曲《孔雀东南飞》更见中国感情的悲壮,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期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感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感情杯具不也正在上演吗?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且看仲卿与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誓别,难道不令我们感动吗?他们&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场面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焦母的逼迫,使这对恩爱夫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直到双双殉情,仲卿与兰芝在历史上演绎了美丽的&孔雀东南飞&的感情杯具。
  山无陵,江水为竭,东雷震震,夏雨雪,天地会,乃敢与君绝。仲卿与兰芝虽然没能白头偕老,但他们留给后人的却是无尽的暇思&&
  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仲卿的份,有情人要被生生拆散,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怎能不让人叹息?人世间竟不能生相依,那么死则化蝶翩翩起舞吧。&渐行淅远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我认为梁祝化喋不应有恨,因为这种凄美已成永恒,代表了感情的忠贞,成为千古传奇。他们的感情杯具着实浪漫凄美。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浮L一洌谐馗蟆I矫怂湓冢跏槟淹小D⒛⒛&又是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陆母逼迫夫妻离异,陆游随母意而另娶,唐婉也易嫁赵士诚。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又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残灯灭!&美丽的邂逅竟铸就了一个感情杯具,但它却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啊,放手让爱的人走,谁能做得到。焦刘之爱,梁祝之情,陆唐之恋,哪个不是杯具,但哪个又不是美丽的,浪漫的呢?文学史上,从《关雎》到《静女》、到《氓》、到《孔雀东南飞》、到《王西厢》之张生和莺莺、到《牡丹亭》之柳梦梅和杜丽娘、再到《红楼梦》之宝玉和黛玉,这些文学作品表现了多少感情的完美、多少怨男恨女、多少始乱终弃、多少出生入死终成眷属,一代代青年男女大胆地追求着真爱,憧憬着完美的生活,他们为爱而歌而欢,为爱而怨而恨,为爱不求功名,为爱忠贞不渝,为爱抛洒滴滴红泪,他们因爱而生,因爱而死,因爱还魂,谱写了一曲曲感情悲歌。
  谁以前拥有过的一切完美回忆,就算结果是杯具,又能怎样?虽然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杯具,因为杯具总是把完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令人伤怀,但也只有杯具才会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值得人如此回味。因为杯具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毁灭的美;杯具的不幸,更在于它往往不仅仅仅是杯具,而是永远的生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们总是向往大团圆式的感情,殊不知那惊天地泣鬼神,经受风雨洗礼的杯具感情是更美丽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五):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一把辛酸泪,铸就了感情的至死不渝;泪眼问天,抒发了内心的激愤;举身赴清池,执着见证感情的誓言;哭号百转,只为仲卿独守闺房。。。。。。
  谁的旋律,将谁缠绕?谁的凄凉,让谁断肠?纵有万般真情,都会弥漫在暗淡的黑夜中。当思念化成灰烬,我仿佛看到了兰芝的无奈,当世界依然萦绕在你的脸颊,一切的一切,都将从顺入流。于是乎,我感慨道:以前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也许仲卿与兰芝的&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在后人眼里但是是过眼云烟,什麽山盟海誓,什麽至死不渝,都是一席空话。
  如果说西方的感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感情的史诗,那么中国的《孔雀东南飞》将是感情追逐的绝唱。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纵不回。千般的缠绵爱恋,柔情的相思只为彼此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刘兰芝深赴黄泉,焦仲卿自挂东南枝,义无反顾反抗对不公平命运的束缚。为感情,为自由,他们不惜一切,这是何等的倔强啊!就应说,这是对感情倔强的追求。但无情的偏见,蛮横的剥夺了一个柔弱女子爱与被爱的权利。
  一朝为情死,万念皆下情啊!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痴心,都将成为虚无。即使是无,也要固守感情的忠贞不渝。&人世间有百媚千红,我独爱你哪一种&今生今世的诺言,亘古不变。
  兰芝啊!汝何所惧?即使黑暗中的感情,我相信,真情的曙光会驱逐一切。从古至今,&不守妇道,红杏出墙&诸多都是在形容你,但我相信你的坚强,只要自我做过的,都会无怨无悔。千般恋爱万种情,一切尽在不言中。纵然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你宁死不再嫁,只为仲卿对你许下的承诺,你的专情,你的专一,让我倾佩。
  仲卿的爱,枝头空。似乎又重演了《梁祝》的凄惨。你爱兰芝,爱的无怨无悔。你对她许下的&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的誓言,让我置身在封建社会看到了你的执着,看到了你对感情的追求。但在当时,你的&孝道&未免对兰芝有些残忍吧!你尊你的老母,但又将兰芝置身何处呢?我也许不是你,不能体会你的情绪。兰芝只是一个女人,作为一个女人,最不能承受的便是自我最爱的人手里的一纸休书。如果在现代,我相信你对兰芝,必须是不离不弃,对吗?
  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时间在老去。那时的花开,那时的刹那芳华,我们目光集聚,没有别离!青山依旧在,真情万古存。棒打鸳鸯,说到底就是一种现实的罪过,这种罪过拆散了多少有情人!我,来不及陪你一世,来不及问你什么是永恒,甚至还来不及哭泣,你就这样悄然而走,头也不回。。。。。。
  君泪盈,妾泪盈,
  洛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六):
  孔雀东南飞,飞到天涯去不回,千般恋爱万种柔情相思成灰。心碎的时候,秋声格外让人悲。天若不尽人意。我愿生死相随。大江上下残照斜阳万物低垂,情深的时候哪种离别不伤悲,这次痴心赴水何时何地相会,我愿有情人共饮一江水,红尘外柔情内有没有断肠的泪,但求真心以对今生何惧何悔。
  《罗米欧与朱丽叶》代表的西方经典感情杯具,而一曲《孔雀东南飞》更见中国感情的悲壮,红尘有爱,人间有情,我们总期望有情人终成眷属,使他们的感情从起点到终点,经历磨难回归美丽的团圆。然而,纵观一下滚滚红尘,一幕幕感情杯具不也正在上演吗?
  &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且看仲卿与兰芝这对恩爱夫妻的誓别,难道不令我们感动吗?他们&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的凄美场面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焦母的逼迫,使这对恩爱夫妻劳燕分飞,各奔东西,直到双双殉情,仲卿与兰芝在历史上演绎了美丽的&孔雀东南飞&的感情杯具。
  山无陵,江水为竭,东雷震震,夏雨雪,天地会,乃敢与君绝。仲卿与兰芝虽然没能白头偕老,但他们留给后人的却是无尽的暇思&&
  几百年后,一个叫梁山伯的寒士,一个叫祝英台的士家女子,两情相悦却有缘无仲卿的份,有情人要被生生拆散,演绎了一出无奈的&化蝶&,怎能不让人叹息?人世间竟不能生相依,那么死则化蝶翩翩起舞吧。&渐行淅远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我认为梁祝化喋不应有恨,因为这种凄美已成永恒,代表了感情的忠贞,成为千古传奇。他们的感情杯具着实浪漫凄美。
  &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碰掮浮L一洌谐馗蟆I矫怂湓冢跏槟淹小D⒛⒛&又是几百年后,一个叫沈园的地方,一个叫陆游的诗人,娶了一个叫唐婉的女子,伉俪相得,琴瑟相和,好一对神仙眷属。然而陆母逼迫夫妻离异,陆游随母意而另娶,唐婉也易嫁赵士诚。几年后的一个春日,陆游满怀郁闷踽踽独游,邂遇唐婉,唐遣人送酒致意,陆游满怀伤感,词成《钗头凤》一首,唐婉和之。不久,唐婉抑郁而亡。&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又千千结。夜过也,东窗未白残灯灭!&美丽的邂逅竟铸就了一个感情杯具,但它却留下了永恒的美丽。
  自古多情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是啊,放手让爱的人走,谁能做得到。焦刘之爱,梁祝之情,陆唐之恋,哪个不是杯具,但哪个又不是美丽的,浪漫的呢?文学史上,从《关雎》到《静女》、到《氓》、到《孔雀东南飞》、到《王西厢》之张生和莺莺、到《牡丹亭》之柳梦梅和杜丽娘、再到《红楼梦》之宝玉和黛玉,这些文学作品表现了多少感情的完美、多少怨男恨女、多少始乱终弃、多少出生入死终成眷属,一代代青年男女大胆地追求着真爱,憧憬着完美的生活,他们为爱而歌而欢,为爱而怨而恨,为爱不求功名,为爱忠贞不渝,为爱抛洒滴滴红泪,他们因爱而生,因爱而死,因爱还魂,谱写了一曲曲感情悲歌。
  谁以前拥有过的一切完美回忆,就算结果是杯具,又能怎样?虽然每一个人都不喜欢杯具,因为杯具总是把完美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令人伤怀,但也只有杯具才会有如此的艺术魅力,值得人如此回味。因为杯具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毁灭的美;杯具的不幸,更在于它往往不仅仅仅是杯具,而是永远的生活。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人们总是向往大团圆式的感情,殊不知那惊天地泣鬼神,经受风雨洗礼的杯具感情是更美丽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七):
  此刻世俗的感情让我有点看不大懂,此刻更多的感情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上的,也许在朋友之间,谈起真爱还真有点不好意思,最近看了《孔雀东南飞》一书,去找一下传说中的感情。在看之前,还特意了解了一番:此书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人称之为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是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它讲述了发生在庐江郡的一桩婚姻杯具。历代传唱,成为艺术创作不竭的源泉。
  如果问爱一个人需要什么?也许我会想半天,转着眼珠还想不到一个让我坚定的回答。在看完这本书后,给我的感觉是主人公似乎在回答我,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渝的信念&&书中的主人宫身边发生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也许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一波没停一波又起的兴风作浪,这些渗透进了他们的感情中,出现裂缝,必须要及时补全,不及时修复这后果根本无法想像。
  文中由于男母的极度冷眼,嫁入才两年的妻子无奈之下回了娘家。对此,男主人宫却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断然选取了妥协。纵使男主人宫极力的保护着自我爱的人,无奈之下送了爱人回了娘家,也许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两全的办法,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家中变故,也许当初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根本不会料想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的同时也隔绝了两颗相爱的心。
  按照当时的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家也就相当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时局下,经过了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男主人宫当时鉴别时给她的誓言和期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再三劝说让她重新再嫁下,与处在当时环境的她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之下,她最后还是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了家里人说的再嫁一事。也许当时的她只仅仅为了明白他还是爱她的,他立刻就会来接她的,她是在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呢,在我看来,这场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如果那个熟悉的声音再次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绪怎样能不使她欣喜若狂,此时的他们深情对望着,她的心结不复存在。但男主人宫的话却深深的刺痛了她,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这时后悔不已的她应对另外一个误解,她无能为了了。
  在她认为只有死以证明她对他的爱之深,爱之烈。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感情的唯一方式。在最后他们临死前,心中不再疑惑什么,不再猜忌、没有误解。那些以前让他们尝尽心酸的事情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感情了。他们能够相爱到永远。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八):
  爱一个人需要什么?我说不出。但焦仲卿与刘兰芝会坚定的告诉你:这份感情需要全身心的付出,致死不愈的信念,真心的告白等等。不明白你发现没有,围绕在焦、刘身边的种种事端全都被一样东西所驱动和主宰,那就是人性中阴暗的一面,怀疑、猜忌、误解,无不一波未停一波又起的兴风起浪,这些渗透进他们的感情中,如不及时化解,后果是灾难性的。
  由于焦仲卿之母的极度冷眼,嫁入焦府才两年的刘兰芝无奈的被遣回了娘家。对此,仲卿显的无能为力,在孝字当头的社会里,他选取了妥协。且不谈焦母与刘兰芝谁对谁错,单是焦仲卿为兰芝极力的袒护中,焦仲卿爱刘兰芝是有目共睹的。或许送走刘兰芝只是权宜之计,公务缠身的他实在无法顾及这家中变故,也许只想缓和一下局势的他,怎样也料想不到由此而引发的后果。从此人隔两地,两颗心也隔绝了。
  根据其风俗,媳妇被婆家赶回娘家无异于被休弃了。在这种风气的定势下,在漫长而又消沉的岁月中,焦仲卿临别时给她的誓言与期望,犹如残留的烛光一样越来越暗。在家人的止不住的劝说再婚下,与内心里萌生的怀疑,种种的叠加,她最后支持不下去了。心神不定的她糊里糊涂的答应再婚。不要责备她,她仅仅只为了明白他还是爱她的么,他什么时候来接他?她是为了确定什么还是在试探什么,我想这场感情皆因此而暗淡下去。
  当那个熟悉的声音划破夜空传来时,那种雨过天晴心,花怒放的情绪怎能不使兰芝欣喜若狂,奔出门去,两人深情对望时,兰芝的心结不复存在。但仲卿的话却深深刺痛了她&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悔恨不已的兰芝应对另一个误解,她无能为力,唯一死以证明她对仲卿爱之深,爱之烈,超越生死与时空。
  结局是美满的,他们完成了他们认为最能保留这段感情的唯一方式。在临死前,他们心中不再疑惑,不再猜忌、误解。在此之后,那些曾令他们尝尽辛酸的东西将永远不会再撼动他们的感情了。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九):
  千百年过去了,读着《孔雀东南飞》,仿佛还能看见美丽勤劳妇女工作的身影;还能看见面目深沉的婆婆责备媳妇的情形:还能看见软弱无能的府吏跪在床前哀求的表情;仿佛还能听见妇女与府吏别时的信誓旦旦。媒人来了,妇女为了感情,为了誓言,毅然&揽裙拖丝屐,举身赴清池。&成就了一段惊天动地的感情杯具。
  美丽勤劳的妇女是谁?兰芝是也。一个愿意为感情而牺牲的人,她与焦仲卿是真心相爱的。但因为焦母,自我的父母兄长,她走上了绝路。兰芝死去了,她的死不是一种逃避,而是一种解脱;她的死不是懦弱,而是刚强的另一种诠释。
  兰芝,死去千百年了,但她那对感情的坚贞不移的精神却活到此刻,播撒在神州的每一个角落,感动着每一个炎黄子孙。兰芝的死令人感到惋惜,但死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更能展现她对感情的忠贞,对自我的解脱,而这也许就是她唯一的选取。
  既然兰芝之死是那么令人惋惜的,那兰芝之死又是谁的错呢?焦母?还是兰芝的父母兄长?这一向都是人们所众说纷纭的。千百年过去了,人们最后晓得:兰芝之死是由于那个时代腐朽的封建制度所造成的,也就是说兰芝但是是那时代的一件牺牲品,有更多的兰芝在我们所不知年代悄然成了牺牲品。而兰芝算是幸运与幸福的那个,至少在这天还有人记得她,记得当年可歌可泣的感情,为她愤愤不平。而更多的牺牲品甚至还说不出名字。对此,我无奈地说:&那是一个末世,是一个人吃人的道德制度下的末世。&
  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十):
  半残轮回半无圆,沧月犹现那时凉。望绝望月绝望月,空白离合转成空。
  在这个苍凉的夜里,独剩她一个人在回忆。她是多么期望他能理解她啊!但是她此刻只会对着清澈的池水发表感慨。
  她十三能纺织,十四会裁衣,十五善箜篌,十六懂礼仪,十七为人妇。但她还是被休回到娘家。她在想他说过他会像磐石坚固沉稳,不管什么都不会使他动摇。她以前也说过她会像蒲苇柔软结实,如丝一样不断裂。但事与愿违,有些事她自我也不能左右。上天也给过她一段真挚的感情,她也心满意足了。今晚的月亮真圆啊!她的命在这天也即将完结。&池水清清,悠悠我心&她纵身跳进清冷的池水中,在阴间去与他相会。那声音令人心碎,回响在池水中,消失在苍凉的夜晚。
本页面《孔雀东南飞读后感》的转载信息
本页标题:
本页地址:
转载请以链接标题或地址的形式注明出处,谢谢!
CopyRight 短美文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孔雀东南飞ppt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