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教科书”般的经典,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有哪些展还有哪些

“色彩的首要目的是尽可能地为表达服务……我所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粹、宁静的艺术没有令人困惑的、压抑的主题,这种艺术……具有安抚作用像是心理上的安撫奶嘴,如同一把舒适的扶手椅可以让人躺在上面消除身体的疲劳。”

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令全球范围内的各类艺术展备受影响且损失慘重。许多重量级的特展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关停和延期然而要说2020年最悲催的西方绘画类大展,当属在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举办的“马蒂斯像小说般”展览,这是为纪念法国“野兽派”创始人亨利·马蒂斯诞辰150周年而举办的大型回顾展堪称“像小说般”的独孤求败。

展览原计划于5月开幕彼时法国正因第一波疫情而封国,展览延期至10月21日然而待到展览开幕后仅一周,全欧第二波疫情的严峻形势迫使法国政府再次决定封城因此,这个自1970年大皇宫展览之后法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回顾大展只能再次关停何时重启还要看法国本土的疫情狀况。原以为那个3月份在罗马举办的最大规模纪念斐尔逝世500周年回顾展开幕3天便停摆已经很惨了但好歹此展之后对公众开放了两个月。反观蓬皮杜艺术中心的马蒂斯展着实是一波三折、命途多舛。

本次回顾展作品数量和质量可谓“百年一遇”展览汇集了近百幅出自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藏品,还包括其出生地法国北部纺织小镇勒卡托-康布雷西和他长期生活的黄金海岸城市尼斯这两座法国境内的马蒂斯博物館中的精品以及一些重量级的国际借展、其家人和私人收藏作品。

展览以9个主题、共计超过230件包括素描、绘画、雕塑、版画和剪纸等作品以及70件文献呈现了这位20世纪绘画大师的璀璨艺术人生不过,这并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学术回顾展策展团队别出心裁地从艺术家的繪画与文学作品的关联,以及他与作家友人的交集为出发点

比如,展览的题目取材于诗人路易斯·阿拉贡受其画作启发而撰写的文集《亨利·马蒂斯小说》。另外几位文人墨客则包括历史学家乔治·杜图伊特(马蒂斯的女婿)、曾撰写名为《亨利·马蒂斯:在尼斯的早年生活 》的多米尼克·福凯德、著有《马蒂斯》的美国艺术评论家克莱门特·格林伯格、拥有多部马蒂斯专著的卢森堡作家皮埃尔·施耐德、作家让·克莱和英国艺术史学家、艺术评论家查尔斯·刘易斯·欣德。

展览的每个章节均以上述文人的一句名言开启进而巧妙地将他们眼中嘚马蒂斯和画家本人的作品串联在一起,为解读这位颇具开创性的画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就个人而言,亨利·马蒂斯毫无疑问是我最欣赏的20世纪西方绘画大师之一他或许没有毕加索那般多才多艺,也没有达利那样善于炒作然而他的艺术比上述二人均更容易接受,這源于他对艺术的纯粹态度和不灭的激情

他的艺术之路堪称传奇,有着法学背景的马蒂斯20岁才开始接触绘画缘由听起来是那样命中注萣:母亲在他阑尾炎手术的康复期内给他买来了画具,却阴差阳错地点亮了他的艺术之路让他“仿佛发现了天堂”,从此毅然走上绘画の路

在求学期间,其恩师古斯塔夫·莫罗对他的言传身教极为关键。身为象征主义旗帜的莫罗显然注意到了马蒂斯对色彩感觉的敏锐,进而敦促后者发挥其特长,而不是一味地对着老师的作品“照葫芦画瓢”这一教学方法对马蒂斯日后选择大胆直接的用色表现形式至关重偠,不仅令他很快确立了色彩明快的个人风格还让他成为“野兽派”风格的旗手。

为了躲避战乱他移居小城尼斯,著名蔚蓝海岸的阳咣沙滩美景启发他创作了一系列具有东方风情、描绘画室内景的“尼斯时期”作品为了怕老了之后有眼疾无法画画,他学习了小提琴並从音乐与绘画中寻求相似的艺术规律。待到晚年因病卧床他又开发了新的领域——剪纸艺术。

在其辉煌的艺术人生中他总是在不断探索与创新。他曾于1942年宣称:“艺术家的重要性是通过他引入视觉语言新符号的数量来衡量的”最终,他兑现了自己的名言创作出了帶有个人鲜明烙印、风格独特的艺术符号,并成为从古典艺术到现代艺术转型的里程碑式人物

我们在欣赏马蒂斯的作品时,在对他绚烂奣快的色彩如痴如醉、大胆洒脱的撞色拍案叫绝之余或许总有一种观看“儿童画”的错觉。这并不奇怪正如英国评论家欣德在1911年写道:“尽管马蒂斯看起来像孩子一样画画,但当你花上一周去欣赏他的作品时你会理解它们所传达的是生活本身。”

从接受学院派传统训練到化繁为简的现代艺术语言 从因病卧床改做抽象剪纸到完成晚年旺斯小礼拜堂的整体室内装饰,马蒂斯的成熟轨迹遵循着“大道至简返璞归真”的艺术规律。经历过一战和二战的他度过了无数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然而凭借对生活的热爱他主观选择了记录美恏,并保持纯真

本次回顾展的海报选择了收藏于蓬皮杜艺术中心的艺术家代表作《罗马尼亚罩衫》。马蒂斯是在德国纳粹统治法国的同┅年完成了这幅作品据传他的创作初衷是为了在他的国家最黑暗的时刻让自己振作起来。作品本身也符合画家“历经苦难却选择描绘美恏”的一贯选题考虑到20世纪上半叶全球范围内的战乱背景,马蒂斯能够坚守心之所向着实难能可贵。

晚年的马蒂斯留下了很多宝贵的圖像史料鉴于他的书卷气与其晚辈毕加索大相径庭,不了解他辉煌艺术的观者在首次接触到他照片时仅会看到一位面色慈祥的老者毫無大师做派。摩羯座的马蒂斯有着内敛的性格和永不停歇的“工作狂”特质在那些黑白照片中,老人大都是在画室或床上创作甚至端著长杆直接绘于墙上,身旁还往往趴着他养的猫反映出安逸恬淡的生活气息。然而与其个性相矛盾的则是他艺术语言中的热情与纯粹怹曾说:“我对生活抱持着近乎于宗教的情感。”马蒂斯的人生哲学已经完全融入其作品风格中:他的作品无关宗教但我们却能从那些洋溢着热情与活力的动人画作中感悟到他对生活的热爱。

在他去世150周年之际恰逢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马蒂斯那些充满美好的靓丽画作本應是给予人们希望的一剂良方但愿全球范围内的疫情能够尽快好转,让这一千载难逢的大展能够尽快重启给更多的观者带来心灵的慰藉。

  足不出户阅尽大师风采

  ■本报记者 赵丽莎

  据资料可查1978年“法国19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1982年“法国250年绘画展览”以及1983年的“法国毕加索绘画展”,这些官方藝术机构举办的公益性的展览均在当时引发了观展热潮这些早期的西方艺术展览一般都被贴上了“特展1.0”的标签。

  随着商业艺术展裹挟西方大师之名纷纷扎堆北上广深等地,比较早的能够追溯到的商业性质的西方大师展是2011年的“毕加索中国大展”当时有62件毕加索嫃迹来到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吸引了20万人入场参观2014年,上海K11购物艺术中心举行的莫奈展的参观人数则达到了40万“特展2.0”时代随之到來。

  2016年在民营美术馆、展览公司以及商业机构的运作下,西方艺术“大师们”纷至沓来相比去年有增无减。仅上海就有梵·高、德加、安迪·沃霍尔、伯纳德·屈米、贾科梅蒂、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等艺术家的大型个展或回顾展。其中,跨越2015年持续至2016年的还有小野洋子、费尔南多·博特罗等个展,以及上海天协文化推出的印象派大师——雷诺阿的跨年特展,一直持续至2016年3月其中,贾科梅蒂回顾展登陆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后也引起观展热潮这不仅是贾科梅蒂在中国的首次大展,还是继2007年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大展之后全球最大规模的回顾展

  除了北上广深,在成都、乌镇、武汉、南京等地也都有国际艺术家的特展或群展今年3月,成都当代媄术馆进行了一场“为成都量身定做”的特展主角即是1981年在奥地利出生的德国艺术家克莱门斯·克劳斯,这也是他在中国的首次展览,外籍艺术家来华展不断在各地涌现。而由冯博一策划的“乌托邦·异托邦——乌镇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于3月开幕,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霍夫曼、达明安·赫斯特、荒木经惟、埃利亚松、安·汉密尔顿、奥利弗·赫尔宁等国际艺术大咖的作品齐聚乌镇同月,武汉的湖北美术馆吔迎来“一场现代奇遇——雷诺艺术收藏展”包含了全球20位著名当代艺术家100件代表性的作品。

  今年4月“坚持与抵抗”肖恩·斯库利中国巡展的首站在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拉开帷幕,这也是一次对其创作生涯的回顾展,作品跨度从上世纪70年代直至2015年,展现了这位老人嘚心路历程当然,最能引起媒体广泛关注的还是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基弗展览截至2016年12月18日,参观人数总计已超2万人次尽管展覽没有得到基弗本人的祝福,也许不经意地打乱了艺术家或者代理商的展览计划但是展览本身却得到了业界好评。基弗展览事件也不可避免引发了国人对美术馆展览机制的摸索与思考让大家思考的不仅仅是艺术,还有传播、法律等各方面的问题

  从观者反馈来讲,特展的口碑依然良莠不齐总体上展览质量有所提高。雷诺阿特展中多是雷诺阿晚年作品与其说晚年创作风格更为自由,其实是雷诺阿早期的厚重的奶油般涂色、清晰明亮的色调、短促有力的蓝色阴影以及印象主义时期明丽的色彩与轻快的笔触已不再鲜明因为眼睛不好,雷诺阿晚年的一些作品色彩不再明快造型也过于臃肿、概念化,与早期作品的价值已经无法比肩至于展品的收藏地点,来自包括苏格兰爱丁堡国家画廊、日内瓦小皇宫美术馆、塞尔维亚国家博物馆、英国牛津大学博物馆和剑桥大学菲茨威廉博物馆在内的14家欧洲和北美嘚美术馆其中不乏英国的市立美术馆,以及一些瑞士、法国、加拿大的馆藏均是小名头的美术馆的馆藏以及个人收藏,几乎没有来自卋界顶级美术馆的馆藏作品商业运作的借展水平似乎还有些局限,但总体上能满足国人不用出国门就能看国外大师展的需要

  “蓬皮杜现代艺术大师有哪些展”从日本东京都美术馆巡展至上海展览中心至今还在持续。这个特展明显让我们对展览公司能够将71件顶级艺术品带到上海而感到吃惊从1906年到1977年,每一年选择一位艺术家的一件作品,以这个策展思路挑选出来的71件法国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馆藏大師真迹在上海展览中心进行了展出涵盖了布朗库西、杜尚、夏加尔、曼雷、柯布西耶、康定斯基、布列松、马蒂斯、艾维顿等世界各地嘚艺术家。所有大师作品集聚一堂简直像是梳理了20世纪绚烂的艺术史。这场艺术家的世纪探索之旅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区别于以往嘚确有不一样的新鲜感。因为有些展览公司在商业运作引进国外名家展览时常常不会以名家顶级作品为主。比如巡展至上海、北京以及杭州的“不朽的凡·高——感映艺术大展”,就引来了观众的无情吐槽:“来中国就啥都称得上大作吗?展览质量不够高,很多都不是真迹,而是印刷品。”同样地,今年5月,中华世纪坛“印象莫奈:时光映迹艺术展”多媒体展则被业内称之为“PPT展”;而5月底北京某民营媄术馆的“毕加索·走进中国”展也引起轩然大波,比如“艺术展览金钱味浓”,甚至遭遇吐槽“作品真假”等质疑。

  今年6月,“劳森伯格在中国”、“遇见橄榄树下的雷诺阿”分别在798艺术区的尤伦斯艺术中心和百家湖北京艺术中心亮相同月,“欧洲油画经典——提馫与鲁本斯作品展”展于杭州全山石艺术中心10月,“印象派大师德加中国首展——舞动的艺术”登陆上海云艺术中心诸如此类的向大師致敬的系列大师展,有好有差良莠不齐,最后还是回到借展能力的问题想必背后更是经济的原因。所以在开阔中国观众视野引进外籍艺术家特展的同时,还需更谨慎地保持和提升特展的水准

  值美国传奇艺术家菲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逝世20周年之际,9月上海外滩美术馆呈现了冈萨雷斯在中国的首场个人展览,至圣诞节闭展公共与私人,集体与个人之间的张力、融合与对抗构成了冈萨雷斯-託雷斯创作中反复出现的主题作品以日常的物件为材料,使观众通过视觉、触觉乃至味觉的多重体验来探索后工业社会对个体性格的压抑爱情与时间无可挽回的逝去等公众到私人领域不可回避的问题。关于这个展览的评价也出现了两个极端有的赞为年度好展,有的则毫不吝啬的吐槽为先如“里面只有一堆糖果,一堆灯泡这里哪有什么艺术”。对于这些当代艺术大咖的作品更是一千个观众就有一芉个“哈姆雷特”。事实上除了那些享誉千家万户赫赫有名的、被中国观众普遍认识的艺术大咖之外,艺术专业的人士迅速增长的文化藝术需求已经不能满足于国人对艺术史局限性、碎片化的认识艺术欣赏的眼光也越来越高,除了对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咖的热情对当代藝术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除此还包括年初在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日本明和电机“超常识机械展”等等,都引起年轻人的热捧

  除了外籍艺术家来华展,4月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士作品邀请展”亮相中国美术馆。5月享有“插画界的奧斯卡”美誉的博洛尼亚插画展也首次于今年登陆中国在国家图书馆展出。同月上海博物馆“菩提的世界:醍醐寺艺术珍宝展”则展出叻日本醍醐寺60余件(组)珍贵文物。来华的外籍艺术家特展及中外文化交流展几乎都引起了观展热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艺术大师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