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江河本色”的变体美术字创意设计

刘永懋:淡水污染该整治了
刘永懋:淡水污染该整治了
&&&&今年是联合国确定的第一个“国际淡水年”。在第十一届“世界水日”和第十五届“中国水周”到来前夕,记者采访了国际水污染研究与控制协会中国委员会委员刘永懋。20年来,刘永懋一直从事水资源保护与水环境研究工作,特别是对松花江水污染及其防治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刘永懋说,目前,全世界水资源污染十分普遍,并日趋严重,这无疑会使本来已经很匮乏的水资源更加雪上加霜,其承载力在急剧下降。他说,为使世界经济得以持续发展,人类用上安全的淡水,当务之急是重拳治理污染,谨慎利用淡水资源。他呼吁各级政府应用良好的措施和政策,规范人类的自身行为,尊重自然,努力实现人与水的和谐发展。
&&&&淡水短缺
亮出“黄牌”
&&&&据刘永懋介绍,由于大气环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世界淡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约65%的水资源集中在不到10个国家,而约占世界人口总数40%的80个国家和地区却严重缺水。目前,占全世界人口约40%的人,即20余亿人缺少饮用水。预计在2025年以前缺少淡水的人数将增至55亿,占全世界人口的2/3,水荒笼罩着全球。
&&&&我国是全球13个最贫水国之一。尽管水资源总量达28124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6位,但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与耕地、人口的分布也不相适应,从全国来看,南方水多、人多、地少;北方水少、人少、地多,形成了南方水有余,北方水紧张的局面。
&&&&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实施了“南水北调”工程,以缓解北方的缺水困境并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尽管如此,从整体上看,我国每年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的1/4,位居全球第110多位。到2030年,我国人口高峰将达到16亿,届时,人均水资源量将下降到1700立方米,从而进入世界公认的用水警戒线。淡水已向中国亮出了“黄牌”。
&&&&全国有668个城市,其中,有400多个城市缺水,严重缺水城市达110多个,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水利部《21世纪中国水供求》分析:2010年我国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环境总需水量,在中等干旱年为6988亿立方米,供水能力为6670亿立方米,缺水318亿立方米。这表明,2010年后我国将开始进入严重的缺水期。缺水越来越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淡水污染
&&&&刘永懋说,随着人口增加,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污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在逐年上升,导致江河湖库等地表水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在一些地区淡水的污染已向人们亮出了“红牌”。
&&&&他说,目前,我国年度污水排放问题仍居高不下,以2001年为例,全国废污水排放总量高达626亿吨(不含火电直流冷却水),其中,工业废水占62%,生活污水占38%。大部分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江河水域。在调查的12.1万公里评价河长中,有4.6万公里的河流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同时,水是流动的,还将影响江河中下游的水质。有资料显示,每一吨废水污染8吨淡水。
&&&&由于水域受到严重污染而毁掉饮用水水源的先例,在我国屡见不鲜。据刘永懋介绍,松花江是哈尔滨市的主要供水水源,有约200万市民饮用松花江地表水。可是,松花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接纳上游的废污水,成为纳污的水体。近些年来,松花江每年接纳的废污水都达到30亿吨左右,导致江水受到了严重的有机毒物污染,目前,已基本失去了饮用水的使用功能。为了保护广大市民及子孙后代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哈尔滨市人民政府早在五年前就决定,把磨盘山水库的优质水引到哈尔滨市内,作为市民的饮用水,保证市民的用水安全。在对松花江水治理与保护的同时,将其用于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等非饮用方面,缓解水资源的紧张局面。
&&&&吉林省四平市是一个严重的缺水城市,该市有一个大水库“二龙湖”,库容7.04亿立方米,由于长期接纳废污水,目前已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污水库”,丧失了许多水体功能,使四平市几十万居民,守着“大水缸”而喝不到洁净的饮用水。可见,污染是破坏淡水资源的罪魁祸首。
&&&&我国的水库,多为城镇居民的供水水源,在评价的182座主要水库中,有145座水库水质良好,达到Ⅰ、Ⅱ、Ⅲ类水质标准。在未达到Ⅲ类水质标准的37个水库中,水污染极为严重的劣于Ⅳ类水质的水库有7座,同时,有114座水库处于中度以上富营养化水平。
&&&&流经城市的江河段,90%以上受到了严重污染的同时,面源污染也是不可忽视的。如农用化肥、农药的施用量在逐年增加,其有效利用率均在40%以下,其余的通过地表径流和灌溉回水,又污染了地表水域,破坏了淡水功能,使有限的水资源再度出现量的减少,导致淡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刘永懋认为,从发展的前景来看,水量不足、污染加剧、生态恶化,导致淡水资源的承载力不堪重负,水的未来将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到2030年,我国最大的需水量将达到7000亿至8000亿立方米,这是难以维系的。
&&&&重拳治污
&&&&对于我国淡水短缺和污染的现状,刘永懋说,防治水污染是永恒战略,我们应拿起法律与科学的两大武器,让污水和污染物远离淡水水域,还江河以本色。他表示,在整治水污染的过程中,有些措施的应用是可以达到良好效果的。
&&&&在工业结构调整中,应大力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原料转化率,减少能耗和水耗,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在生产过程中少产生和不产生有毒污染物,把污染消灭在生产的源头和生产的过程中,达到污染物减少的目的;
&&&&各企业的污水不能只满足于达标排放,因为达标后的废水仍是污水,应再提升一个档次即净化后循环再用或直接排放。企业应承担分散处理的责任;
&&&&各大中城市均应建设二级或三级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污水处理后,实施安全排放;
&&&&凡是有饮用水功能的水域,一切污水均不得排入,如有违者,可视为环境犯罪,依法惩处;
&&&&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应大力开发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物理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控制面源污染。同时,推广先进的农灌技术,减少水耗,避免回水污染江河。
&&&&刘永懋认为,全面节水是长期方针。从目前的情况看,要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科学开源、综合利用”的原则,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安全可靠的供水保障。
&&&&整体上看,目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很低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随处可见。节水不是权宜之计,而是长期的方针。我国的节水潜力很大,如农业目前的年用水量达4000多亿立方米,有效利用率不足40%,而以色列等用水先进国家,因为采用的是先进农灌技术,水的有效利用率可达75%以上。如果我国农灌也采用滴灌和微灌等先进技术的话,水的利用效率至少能提高到50%以上,如按10%的提高率计算,年节水可达到400亿立方米,由此可见,节水可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
&&&&刘永懋指出,加强生态建设,营造天然水库,是淡水战略的崭新观念。森林是“绿色水库”,有拦截大气降水的独特功能。水多时它能蓄,水少时它能吐,一公顷森林可以涵蓄降水约1000立方米。湿地是“地球之肾”,是与海洋、森林并列的世界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也称“湿地水库”。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其中最为突出的是拦截洪水,贮蓄淡水,我国是一个湿地大国,利用湿地涵蓄淡水是科学有效的。“土壤水库”不但涵蓄淡水量巨大,而且也可以减少水资源的蒸散发,与森林、水库、湿地水库“三库联防”,对解决我国的水资源短缺必将发挥巨大作用。
&&&&刘永懋强调,要因地制宜,开发新水源。他说,我国大多数的有水地区,通过控污节水均可以解决水资源的不足问题。可是,特殊的缺水区必须因地制宜地开发新水源。如我国西北的干旱地区,可以开展雨水、雪水两水集流,利用水窖,贮水于民,随用随取,满足需要。沿海缺水区可以开展海水淡化,以满足生产用水要求。缺水城市,进行污水资源化处理,开辟第二水源,利用处理后的水灌溉花草和树木,以减轻饮用水的压力。特殊缺水区可以采取调水工程,把水从远方引来以满足对水的需求。
&&&&实行水资源的统一管理,防止结构性的水污染与水浪费,实施水的优化配置。同时,应开发水的产业,把水推向市场,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强化人们对水的价值观念认识,提倡科学用水,惜水保水。
&&&&刘永懋最后说,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未来之水”;“中国水周”的主题是“依法治水,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这鲜明的主题,响亮的口号,呼唤人们:治污节水,面向未来,保护淡水资源,以水的可持续利用,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把人类带入美好的明天 (陈广俊)
&&&&经济参考报 日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电话: 86-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体美术字生成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