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pwm整流器器为什么采用电压外环控制

基于单神经元的三相PWM整流器外环控制方法研究--《华东电力》2010年10期
基于单神经元的三相PWM整流器外环控制方法研究
【摘要】: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三相电压型整流器的外环控制方法。分析了传统PI模型,在负载电流前馈控制模型的基础上改进为一种神经元控制,通过对其权值的自动修改达到控制目的,并构造李亚普诺夫函数证明了其稳定性。该方法应用简便,易于实现。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鲁棒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M461【正文快照】: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设计主要分为电压外环控制和电流内环控制,电压外环控制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直流侧电压。其中PI调节器技术成熟,应用比较广泛。由于人们在长期应用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成为电压外环控制最基本的控制方案[1]。但对常规PI调节器来说,稳态与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姜建国;颜廷阁;;[J];自动化仪表;2012年10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兴,张崇巍;[J];电工技术学报;2001年03期
王宝诚,梅强,邬伟扬,孙孝峰;[J];电工技术学报;2005年08期
黄守道,陈继华,张铁军;[J];电力电子技术;2005年04期
赵振波,李和明;[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梁中华;林志明;刘鑫;许娟;;[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郭文杰;林飞;郑琼林;;[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2期
帅定新;谢运祥;王晓刚;;[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9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胡顺全;张庆范;李瑞来;;[J];变频器世界;2005年04期
王君瑞;;[J];变频器世界;2008年12期
赵俊梅;任一峰;赵敏;;[J];变频器世界;2010年06期
唐良瑞;杨雪;;[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9期
汪万伟;尹华杰;管霖;;[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石健将;陆熙;王宝臣;张际海;吴剑勇;张建国;何湘宁;;[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2期
张钢;刘志刚;王磊;全恒立;;[J];电工技术学报;2010年06期
倪靖猛;方宇;邢岩;孙农;;[J];电工技术学报;2011年02期
何越;李正天;林湘宁;;[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1期
石健将;杨永飞;王文杰;张际海;张建国;;[J];电工技术学报;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李砚民;;[A];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风能设备分会2011年度论文集(上)[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江辉;[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杨波;[D];浙江大学;2010年
刘子建;[D];中南大学;2010年
乐江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张辉;[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王辉;[D];湖南大学;2005年
许湘莲;[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郭文杰;[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欧阳帆;[D];湖南大学;2008年
李杰;[D];上海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孔德宁;[D];河南理工大学;2010年
荣智林;[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杨永飞;[D];浙江大学;2011年
曾嵘;[D];浙江大学;2011年
梁双全;[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赵英杰;[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骆祖国;[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公伟勇;[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李志鑫;[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谭国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海荣;徐政;;[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年19期
李彦栋,王凯斐,卓放,王兆安;[J];电网技术;2004年08期
郑超,周孝信,李若梅;[J];电网技术;2005年16期
丁冠军;丁明;汤广福;贺之渊;温家良;;[J];电网技术;2009年07期
梁燕;易映萍;姚为正;宋运昌;;[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3期
李远景;李志雄;汤双清;;[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9年15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鞠儒生,陈宝贤,陈燕;[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6期
赵仁德,贺益康,刘其辉;[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8期
王永;沈颂华;关淼;;[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1期
赵葵银;;[J];电工技术学报;2006年07期
乔树通;姜建国;;[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2期
杨培志;张晓华;陈宏钧;;[J];电工技术学报;2007年08期
杨德刚,赵良炳,刘润生;[J];电力电子技术;1999年05期
朱俊杰,周凯;[J];电气传动自动化;2005年03期
张兴;;[J];电气传动;1992年03期
赵振波,李和明,许伯强;[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宁;[J];仪器仪表学报;1995年01期
刘海波,周洪,林光锐;[J];电力科学与工程;2004年01期
周洪,杨晓光,童俊;[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6年06期
朱艳萍;[J];燕山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周秋月;[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3年01期
张华,李驹光,聂诗良;[J];西南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周重阳,王宁;[J];自动化仪表;2002年02期
王建辉,顾树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吴光强;[J];汽车研究与开发;2002年05期
李刚阳,李红星;[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汪德彪;宋乐鹏;钟秉翔;;[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C卷[C];2011年
周洪;毛远昆;;[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王宁;王树青;;[A];1995年中国智能自动化学术会议暨智能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论文集(上册)[C];1995年
张建明;王宁;王树青;;[A];1998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8年
任雪梅;龚至豪;王殿元;李向奎;;[A];1997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阮晓钢;;[A];1996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6年
梁树英;梁庚;;[A];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第7卷)——'2005系统仿真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交流会论文选编[C];2005年
王宁;廖莉莉;王树青;;[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林瑞森;王启宇;胡建华;;[A];1995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5年
阮庆军;万健如;高爽;;[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小参;[N];中国商报;2001年
;[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白建波;[D];东南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杜亚萍;[D];浙江大学;2006年
尚雪莲;[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5年
潘彩霞;[D];浙江大学;2006年
陈雪丽;[D];浙江大学;2006年
郎芸萍;[D];浙江大学;2006年
汪浩;[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黄海;[D];浙江大学;2002年
朱孔阳;[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黄翔;[D];浙江大学;2011年
孙涛;[D];东北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机电之家网变频器技术网
您好,欢迎来到机电之家网! [
国家企业信息化
电子商务示范平台
当前位置: && &&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添加:不详
对于大多数交-直-交电压型变频器,其交流输入侧常采用由二极管组成的不控桥式整流器。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整流器的能量只能单向流动,即能量无法回馈电网;由于二极管的非线性,使得网侧电流波形畸变,电网功率因数很低。为此,新型高功率因数的PWM整流器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类整流采用PWM技术对整流桥中的自关断器件进行控制,使得交流输入侧电流接近正弦波,其相位与电源相电压的相位相同,输入电流中只含有与开关频率相关的高次谐波,这些高次谐波容易滤除,这样,就使得输入侧的功率因数为1,从而可以有效解决对电网的污染问题,并且可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本文将介绍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主电路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并进行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对PWM整流器及其控制策略进行展望。2 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图1中ua,ub,uc为交流侧的三相电压源,ia,ib,ic为三相交流侧的电流,ud为直流侧的电压,R为整流器的负载,L为电抗器及线路的电感,C为直流滤波电容,容量较大时为有极性电容。电压型整流器直流侧采用电容进行直流储能,呈低阻抗的电压源特性,这种结构应用较为广泛,本文选择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可控二极管整流器存在的问题,对PWM整流器提出以下控制要求:交流输入侧能得到较高的功率因数;减小电流的畸变并且能够将再生能量回馈给交流侧;保持直流侧的电压恒定(由整流器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控制技术是PWM高频整流器发展的关键。为保证直流侧的电压恒定,控制系统多采用电压外环的PI 调节控制。要使PWM整流器工作时达到单位功率因数,必须对电流进行控制,保证其为正弦且与电压相位一致。PWM 整流器有多种分类方法,根据有无引入电流反馈可将控制方法分为两大类:引入交流电流反馈的称为直接电流控制;无引入交流电流反馈的称为间接电流控制。对于直接电流控制系统,可分为滞环电流控制和矢量控制,多数系统采用矢量控制。2.1 矢量控制矢量控制也称磁场定向控制。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德国F.Blasschke等人首先提出,以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比较的方法分析阐述了这一原理,由此开创了把交流电动机等效为直流电动机控制的先河。根据磁场等效的基本原理,三相静止坐标、两相静止坐标和两相旋转坐标系之间可以进行相互转换,这样就可以把对交流量的控制转变成对直流量的控制,简化了控制要求,使系统得到较好的动静态性能。同样,电压定向控制和虚拟磁链定向控制都是以矢量控制为基础的,下面详细介绍这两种控制策略。2.1.1 电压定向控制电压定向控制(voltage oriented control,VOC)也称为基于dq坐标变换的矢量控制,图2和图3 给出电压定向控制的矢量图和系统框图。由图2 的矢量图可知,经过坐标变换,整流器的交流输入侧的电压和电流矢量,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中表示为Va,Vb,Vc及ia,ib, ic,在两相坐标系下表示为Vα,Vβ及iα,iβ,在两相旋转坐标系中表示为Vd,Vq及id,iq。由坐标变换的基本原理,可以把对交流量的Va,Vb,Vc及ia,ib,ic的控制转变为对直流量Vd,Vq及id,iq的控制。由图3的VOC系统框图,电压外环用来保持整流器的直流侧电压恒定,电压调节器输出有功电流给定 ,又因为整流器要达到单位功率因数,所以无功电流给定 接着有功和无功电流给定与dq轴电流分量的反馈值进行比较后分别送入两个电流调节器,调节器输出经矢量变换后,通过空间矢量调制器对整流器中的开关器件进行控制,使得整流器的输出侧电流波形为正弦且和电源电压波形同相位,达到功率因数为1的控制要求。这种策略不仅具有直接电流控制的动态响应快、稳态性能好、自身有限流保护能力等优点,并且还可以消除电流稳态误差,达到单位功率因数,所以在工控领域应用十分广泛。2.1.2 虚拟磁链定向控制虚拟磁链定向控制(virtual-flux orientedcontrol,VFOC)是在电压定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如图4所示。把PWM整流器输入侧用虚线隔开,把前部分中三相交流电源及Rs,L看作是一台虚拟的交流电动机,这时Rs和L代表虚拟电动机定子的电阻和电感,而虚拟电动机输出侧线电压Vab,Vbc,Vca经坐标变换后得到Vα,Vβ再合成为矢量V,对该矢量进行积分Ψ=∫Vdt ,就得到虚拟磁链Ψ。虚拟磁链定向控制(VFOC)矢量图如图5 所示。对图1的PWM主电路采用基尔霍夫电压定为了使整流器达到单位功率因数,设定无功电流给定有功和无功电流输入电压矢量计算器[按式(10)和式(11)],输出直轴和交轴电压给定值,经过坐标变换后,由空间矢量调制器对整流器中的开关器件进行控制,达到所需控制要求。虚拟磁链定向控制也是基于坐标变换的矢量控制,虽然其算法复杂,然而相对于VOC ,它的显著特点就是输入侧省去了电流传感器,控制回路中省去了两个电流调节器,简化了电路结构,优化了系统性能,有着良好的动态性能和高的功率因数。2.2 直接功率控制在图1所示的PWM整流器主电路中,当整流器在不同开关状态时,列出系统的功率方程,可以得到系统的有功和无功功率表达式如表1所示。在此基础上简化表1中的方程,则可以得到有功和无功功率与开关状态的简单对应关系,由整流器的开关状态来估计有功和无功功率。用给定功率和估测功率进行比较,其误差经过迟滞比较器和整流器状态选择器,就可以输出整流器下一次的开关状态,达到了直接功率控制的要求。直接功率控制就是对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的直接控制,这种控制策略有以下显著特点:1)通过选择最优开关状态来直接控制有功和无功;2)不需要检测交流侧的电压信号,省去了网侧的电压传感器;3)控制系统中不含有电流调节块和电压调节块;4) 由整流器的交流侧电流、直流侧电压和功率器件的开关状态来估算有功和无功。下面介绍基于电压的直接功率控制(VDPC)和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VFDPC)。2.2.1 基于电压的直接功率控制基于电压的直接功率控制(voltage-based direct power control,V-DPC)是以电压定向控制为基础的,从电网侧输入的有功和无功为基于电压的直接功率控制是一种对功率的迟滞控制策略。图7给出了V-DPC 的系统框图,外环电压闭环保证整流器直流侧的电压恒定,反馈的直流电压和给定比较后经PI 调节器,输出为电流给定,它与反馈的直流电压同时进入乘法器,乘法器输出为有功功率的给定值P*。为保证整流器的功率因数为1,设无功功率给定值 。再根据式(12)、式(13),由电压矢量及功率鉴别器估算有功和无功功率,给定与估算有功和无功功率比较后,分别通过滞环比较器和复平面的扇区识别器来实时地控制整流器的下一次开关状态,最终实现对有功和无功的直接控制。2.2.2 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基于电压的直接功率控制(virtual-flux baseddirect power cont rol,VF-DPC)是以虚拟磁链定向控制为基础的,从电网侧输入的有功和无功为式中:ΨL为网侧的虚拟磁链矢量;ΨLα,ΨLβ为在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虚拟磁链矢量的αβ轴的分量;ω为输入频率。这也是一种对功率的迟滞控制策略。图8为VF-DPC的控制系统框图,由图8可知,基于虚拟磁链的直接功率控制与基于电压的直接功率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实现有类似之处,这里不再详细叙述。2.3 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展望直接功率控制的优越性能引起了很多研究人员的关注,这种控制策略主要是依赖瞬时有功和无功功率控制环,不需要检测交流侧的电压,不需要内环控制和PWM调制模块,通过估计值和给定值之间的误差来实时选择整流器的开关状态。它的系统结构和算法都很简单,不需要坐标变换和解耦控制,对于交流侧电压的不平衡和谐波失真也有一定的补偿作用。系统拥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鲁棒性好,容易数字化实现,但由于对功率的估算需要检测整流器的开关状态,所以数字化实现时需要快速的处理器和A/D转换器,但由于它把对能量直接控制的思想运用到PWM整流器中,所以它有着很好的前景和广阔的应用领域。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将不断深入,根据整流器本身的特点,其控制策略主要向以下几个方面发展。1)无交流侧电压及电流传感器的控制。从PWM整流器传统的控制系统中,需要进行检测的量有交流侧的电流、电压和直流侧的电压值。为了进一步简化控制系统的结构、降低成本和安装费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人们相继提出了无传感器的控制策略。2)电网不平衡条件下PWM整流器的控制。在三相PWM整流器的控制中,一般均假设三相电网电压平衡。而实际上,三相电网常处于不平衡状态,即三相电网电压的幅值、相位不对称。一旦电网不平衡,以三相电网平衡为约束所设计的PWM整流器就会出现不正常的运行状态,主要表现为:PWM整流器直流侧电压和交流侧电流低次谐波幅值增大,且产生非特征谐波;整流器网侧电流亦不平衡,严重时可使整流器发生故障,甚至烧坏装置。针对上述问题,又相继提出一些在电网不平衡条件下的PWM整流器的控制方案,这些研究主要是对在电网不平衡条件下,提出整流器网侧的电感及直流侧电容的设计准则,或者是通过控制系统本身去改善和抑制整流器输入侧的不平衡因素。3)PWM整流器的时间最优控制。常规的基于d、q轴模型的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一般是通过前馈解耦控制,并采用两个独立的PI调节器,分别控制有功和无功。而有功、无功分量的动态耦合和PWM电压利用率低的约束,影响了有功分量的动态响应。针对这一问题,人们提出了PWM整流器的时间最优控制和直流电压时间最优控制及优化系统的动态性能。4)智能控制。由于目前主要的PWM整流器的控制系统都是在电网平衡,功率开关器件为理想模型的基础上给定的,又由于系统中PI调节器的非线性和对于整流器中参数的依赖性,所以系统的鲁棒性较差,对于输入侧的谐波抑制能力有所欠缺,针对这些问题,人们对PWM整流器的控制中应用了智能性的控制器,如神经网络控制器、模糊逻辑控制器等。这些智能型控制器的设计不太依赖整流器本身的参数,它能实时地保证整流器输入侧电流波形为理想波形,从而达到功率因数为1的控制要求,同时,这种控制器对于LC滤波器引起的谐振也有抑制作用。总之,PWM整流器的不同控制策略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所以控制策略将不断地发展和深入,从而促进PWM整流器在更广阔的领域被更广泛地应用。3 结 语本文首先介绍了PWM整流器作为一种电力电子变流装置,以其特有的高功率因数,可抑制谐波等突出优点,在工业生产、电力系统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重点介绍了PWM整流器的拓扑结构,在此基础上详细论述了PWM整流器的矢量控制和直接功率控制策略的基本原理和系统实现,最后对PWM整流器的控制策略进行了展望。PWM整流器实现了网侧电流的正弦化,可以运行于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可以双向传输,又因为其网侧呈现出受控电流源的特性,这个特性使其应用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拓宽,可以预言PWM整流器将会在无功补偿和谐波抑制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具体来讲,这种整流器将在静止无功补偿器、有源电力滤波器、统一潮流控制器、超导储能、高压直流输电、电气传动、新型UPS 以及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并网发电等领域发挥重大作用。
作者:未知 点击:427次
本文标签: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
* 由于无法获得联系方式等原因,本网使用的文字及图片的作品报酬未能及时支付,在此深表歉意,请《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相关权利人与机电之家网取得联系。
关于“PWM整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的更多资讯
:西安上德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求购】 &&&
VIP公司推荐采用功率内环和电压平方外环的电压型PWM整流器_王久和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采用功率内环和电压平方外环的电压型PWM整流器_王久和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PWM整流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采用功率内环和电压平方外环的电压型PWM整流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采用功率内环和电压平方外环的电压型PWM整流器
【摘要】:根据电压型PWM整流器在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中建立的整流器功率控制数学模型,基于功率前馈解耦,解决了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互为耦合问题.为克服整流器电流控制策略、直接功率控制策略及非线性控制策略的不足,提出了采用功率内环、直流电压平方外环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新控制策略.由于采用直流电压平方外环,提高了整流器直流电压跟踪和功率跟踪能力,使系统具有响应快、稳定性好、抗负载扰动能力强及结构简单的优点.给出了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通过正常负载及负载扰动情况下的计算机仿真,证明了新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TM461【正文快照】:
PWM整流器具有网侧电流低谐波、单位功率因数、能量双向流动及恒定直流电压控制等优点,实现了电能的“绿色变换”.PWM整流器控制策略有多种,国内现行的控制策略主要有直接电流控制[1-2]、直接功率控制[3-9]及非线性控制策略[10-13].直接电流控制策略采用了交流电流内环、直流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久和,李华德;[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16期
邓卫华,张波,丘东元,卢至锋,胡宗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5年07期
王英,张纯江,陈辉明;[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3年11期
王久和,李华德,杨立永;[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王久和,李华德,李正熙;[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李正熙;王久和;李华德;;[J];电气传动;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久和,李华德,杨立永;[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王久和;张金龙;李华德;;[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李浩光;张加胜;;[J];变流技术与电力牵引;2006年03期
余天明;冼伟伦;;[J];船电技术;2006年05期
张志刚,黄守道,任光法,陈继华;[J];长沙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王久和,李华德,李正熙;[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周卫平,吴正国;[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2期
王付胜,刘小宁,潘胜明;[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5年04期
彭咏龙;肖淼;李亚斌;;[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6年02期
张恩,廖晓钟;[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明莲;王慧;杨雪峰;;[A];第十一届全国自动化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周京华;李正熙;刘坤;;[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熊文;刘惠康;唐兴隆;;[A];中国计量协会冶金分会2008年会论文集[C];2008年
肖淼;彭咏龙;李亚斌;;[A];电工理论与新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李建林;许鸿飞;武鑫;潘磊;赵栋利;张仲超;;[A];第八届全国电技术节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谢文涛;孟永庆;;[A];浙江省电源学会第十届学术年会暨新能源开发与电力电子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徐金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刘昊;[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5年
郑诗程;[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年珩;[D];浙江大学;2005年
刘其辉;[D];浙江大学;2005年
李建林;[D];浙江大学;2005年
林伟杰;[D];浙江大学;2005年
熊宇;[D];浙江大学;2005年
杨家强;[D];浙江大学;2005年
黄守道;[D];湖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晴;[D];福州大学;2004年
徐小品;[D];浙江大学;2004年
季建强;[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刘冬梅;[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刘树勇;[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4年
李海波;[D];兰州理工大学;2004年
王德昌;[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杨鹏;[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饶玲娜;[D];武汉大学;2004年
肖静;[D];武汉大学;2004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久和,李华德,李正熙;[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郑征,陶海军;[J];电气应用;2005年09期
刘前进,孙元章,宋永华,申铁龙;[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年16期
毛鸿,沈琦,吴兆麟;[J];电气传动;2000年03期
韩京清;[J];控制与决策;1998年01期
田伟;于海生;于金鹏;;[J];青岛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2006年04期
韩京清;;[J];前沿科学;2007年01期
朱敏;于海生;;[J];微特电机;2007年02期
于海生;赵克友;郭雷;王海亮;;[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08期
朱俊杰,吴舒辞,王辉;[J];中南林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海生;[D];山东大学;2006年
孙丹;[D];浙江大学;2004年
张兴;[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卞松江;[D];浙江大学;2003年
林勇刚;[D];浙江大学;2005年
邹振宇;[D];浙江大学;2006年
徐金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刘其辉;[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顺全;[D];山东大学;2005年
陈涛;[D];东北电力大学;2007年
任远;[D];广东工业大学;2007年
苏美娟;[D];苏州大学;2007年
张春莲;[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1年
张桂湘;[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2年
欧阳高飞;[D];汕头大学;2003年
刘晓燕;[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刘虎平;[D];西北工业大学;2005年
遇瑞;[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久和,李华德,李正熙;[J];电工电能新技术;2004年03期
鞠儒生,陈宝贤,陈燕;[J];电工技术学报;2002年06期
赵振波,李和明,董淑惠;[J];电工技术学报;2004年01期
潘永湘,董娟,李守智,张大卫;[J];电力电子技术;2000年06期
徐小品,黄进,杨家强;[J];电力电子技术;2004年02期
,叶芃生;[J];电气传动;2001年06期
王久和,李华德,李正熙;[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孙向群,王久和;[J];华北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张波,卢至锋,邓卫华;[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6期
罗毅,田涛,杨志远,宋春平;[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0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杨俊莲;;[J];电大理工;2011年02期
李小喜;宋建成;曲兵妮;耿蒲龙;刘国瑞;;[J];工矿自动化;2011年08期
张鹏;;[J];机电信息;2011年18期
陈江辉;邓红雷;王健敏;叶丽萍;;[J];电测与仪表;2011年06期
贾宇辉;李剑林;王孝洪;田联房;;[J];电测与仪表;2011年07期
张传金;庄茂东;;[J];变频器世界;2011年08期
郑铁军;刘建政;郭景维;王岩;;[J];电测与仪表;2011年06期
赵志旺;闫民华;张颖超;;[J];电源世界;2011年07期
侯世英;张诣;;[J];电子技术应用;2011年03期
丁冠舒;;[J];机电信息;2011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兴;[D];合肥工业大学;2003年
鲍建宇;[D];浙江大学;2007年
白皓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王广柱;[D];山东大学;2008年
韦统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电工研究所);2004年
丁新平;[D];浙江大学;2007年
徐金榜;[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江友华;[D];上海大学;2006年
黄继强;[D];北京工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彬;[D];山东科技大学;2003年
任国兴;[D];西华大学;2006年
周继开;[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芦梅霞;[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何圣仲;[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支丽欣;[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赵军;[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肖淼;[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6年
杨鹏;[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邱涛;[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