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吱二手车视频有一期最后有讲到看二手车要用到的各种辅助软件是那一期或者是哪几个软件?

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对于财大气粗的车企而言,不怕媒体问你要钱,就怕媒体换了玩法,不是么?童济仁汽车评论 创始人丨老任最近两件事儿,让老任觉得,车企公关的职能和角色,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最近和很多车企朋友聊,大家都有一种新的危机感。其一,是38号对长城WEY品牌第一款车型VV7的油耗质疑,原本这并不是这个KOL评测视频的重点,结果被无限放大,双方互怼,一个全新品牌第一款车,被卷入风暴眼的问题,居然是“油耗”,原本就不怎么做PR的长城,完败。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第二件事儿,是今天刚看到,二手改装圈第一IP“李老鼠”,暴力拆解,或者说砸了一台福特锐界和大众途昂,途昂被自称“德粉”的李老鼠列入“垃圾车”行列,之前在主机厂眼中“无害”的李老鼠,推新节目《超级汽车破坏王》第一期,直接让上汽大众目前最畅销,利润最高的SUV车型——途昂,躺倒在地。▎车企公关圈,这两件事要好好推演一下如果你是这两家车企的公关人,遇到上述这两个情况,怎么办?估计脑中第一念头是:媒体环境,忽然巨变!每年给各大垂直门户网站的“保护费”交着,却没想到被新一代的KOL,彻底“扒了底裤”。媒体竞争激烈,终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38号对VV7的油耗判断并没有台面上的错误。但在行车电脑中,没有计入怠速油耗的不止长城一家。长城用了错误的方式,导致事件演变到后来两顿重的VV7,油耗比整备质量近2.3吨,排量更大的丰田普拉多更耗油,这个话题就扩散了,走偏了。赚到声誉的是38号这个车评人,躺枪的是长城,魏老板用自己姓氏担保的新品牌WEY,首战居然败在了民间。销量受影响了么?目前还没看出来,但坊间的段子已经有了,VV7变成了比普拉多更耗油的“新一代油老虎”。口碑和销量将来不受影响?不可能,因为这事儿还在慢慢发酵。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被李老鼠砸的两台车,大众的途昂真的只是“运气差”吗?2017年在国内市场,一般合资品牌最赚钱的车只有两台:一台是大众途昂,一台是别克新GL8;李老鼠选择途昂作为新节目第一期的车型,毫无问题,毕竟砸了GL8也没人关注。不过做绿叶的福特锐界,这次却出尽了风头,圈内人自然明白,绿叶的学问在哪里?这远比吸引人眼球的途昂,更值得上汽大众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公关和媒体策略。老任觉得,没人会真的花投资人的钱搞这么一期节目,所有的内容是联动的,砸完的车,后面继续可以做改装节目,应该还有后续故事。今天出了这档节目,如果从PR圈的角度看,上汽大众该如何作为呢?就这样兜进?不符合上海人的作风,后续怎么处理,值得关注。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看本质的话,李老鼠用一档新节目告诉所有的汽车主机厂,我没有傻到不赚你广告费的份儿上,你也别把我看做是纯粹的二手车/改装车屌丝,当屌丝需要逆袭打你车企的“七寸”的时候,一档新节目就够了!▎扒底裤这事儿,现在全面升级了以前,作为汽车工程师出身的营销人,我是从来不看所谓的“拆车类”节目的。道理很简单,无论借还是买来的车,拆一些外覆件,游标卡尺量量防撞钢梁,这两年再多一个甲醛测试,不痛不痒。阐述的观点,更多也是跟着主机厂广告预算走,没有“趣味性”和“公信力”可言。去年,吉利自己组织拆了一台博瑞,原本找雅阁和蒙迪欧,一台日系一台美系给自己“证言”中国制造,结果最后因为压力没有拆蒙迪欧,只拆了雅阁。24小时的直播,实际上厂商做东,KOL证言的方式。但新生代用户不傻,一很无聊,二太专业,三很冗长。即便如此,这也给吉利的制造和产品口碑做出了很有效果的背书,毕竟其它本土车企不敢拆,合资车企之间也不愿互撕,所以吉利最后成了赢家。今年不一样,我最近看了两档拆车节目,一个是王垠参考Autobild模式做的10万公里大拆解,拆了一辆二手奥迪Q5,最终打分A-,细致、专业,节目不错,我觉得这是媒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引入海外更好节目的一个优秀案例。但当我收到奥迪发来的Q5拆车后续讲解媒体邀请函时,我只能说,这事儿做得不够漂亮。厂商如此迫不及待地用这个方式来参与,真的不聪明,对双方都没好处。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相比之下,李老鼠的炒作套路更接地气,也更符合当下“怀疑心重”的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首先,大肆宣传新一档节目第一期就砸掉了近百万,真的破坏了两台全新的SUV;其次,非常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包括一开始对其它媒体包括拆车节目的否定,给人很大的吸引力;第三,节目剪辑编排很赞,30分钟的节目,可以像FMC一样,从头看到尾。对,而且我也真的从头看到了尾,丢西瓜、锤子砸、车里放鞭炮,脑洞100分!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群众的第一反应是,尼玛KOL和自媒体现在真有钱,新车买来就只为“砸”给我开心,棒!节目看着过瘾,也发现途昂是个“徒有其表”的样子货。不知道这个节目以及后续各种片段的碎片化传播,会给途昂带来多大的影响。至少老任觉得,今年各路诸侯媒体黑途昂的方式方法无数,这个是干得最到位的!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这样说是有道理的,不过这次暴力拆车节目,也向所有的车企公关和营销的朋友们敲响了警钟,时代变了,KOL扒你底裤的方式,也真的非常创新和独特了。▎坐以待毙,还是换思路主动出击?当然,媒体机构和KOL再有钱,投资人再富裕,和国内主流汽车厂商相比,还是大象和蚂蚁之间的差距。主流合资厂商推广一台新车,费用是以“亿”为单位花钱的,KOL和机构媒体,做一期节目,投入在10万以上的,都已经是土豪级别的了。但如果抓住了七寸,直接扒了底裤,几万元的投入,也可能在几个月的时间内,逐渐发酵直至搅黄你几千万的前期广告营销费用。这个问题,恰恰是过去十几年中,传统汽车制造商在中国媒体市场,没有遇到的新挑战。现阶段,国内车企公关(PR)绝大部分工作,还在维护媒体关系,组织活动等方面,一部分预算这两年逐渐转向内容营销,这块钱还得和市场部做激烈的斗争才能花得出。然而,媒体环境变化太快,车企需要尽快建立一套全新的评估机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应对措施”。坐以待毙,或者保持沉默,终究是最差的一步棋。但如何反击,甚至如何主动出击?却是未来两年汽车公关行业需要重点研究的新课题。车企的兄弟们需要反思一些问题,比如你的代理公司,是否也意识到类似的问题?是否有可行的规避方案?你没看错,不是解决方案。因为一旦出了状况再去解决,往往事倍功半。规避方案则更考验车企从业者和代理公司。记得去年下半年,我曾在很多车企内部分享过如何给KOL和机构自媒体做分类、分级,以及对所有头部KOL和媒体的动态实时监控,又有几家车企真的做到了呢?所有的规避,都来自于预先的准备和预警机制。比如,这次《暴力拆车》节目出现之前,大众是否把“李三吱”这个原本属于二手车、改装车领域的机构自媒体,放在重点关注对象中呢?如果一直保持沟通和关注,那么应该可以注意到其将做一档针对新车的节目前兆,如果有这些预防或预警措施,躺枪的也许不一定会是途昂。从这一点上,老任需要表扬一下长安福特,因为锐界并非“最佳选项”,如果纯粹从节目效果上看,应该是途昂和汉兰达做一下对比更合适。德系VS日系,话题更吸引屌丝。▎趋势不可逆,一手抓源头一手学反击国内多数车企,都需要重新梳理和审视一下国内头部KOL和机构自媒体的发展现状,以及新的内容趋势了。无论走栏目引进的Autobild的10万公里拆车,还是里老鼠的暴力拆车,他们都有实力用最吸引用户眼球的方式,扒掉你自家产品的“底裤”,这类风险愈发明显。对于汽车企业而言,不是你有大把广告预算堵住所有大的媒体平台,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微博堵住了38号么?对于这类KOL和机构自媒体,他们是内容、观点输出的源头。还是那句话,追根溯源,远比堵漏更有效,这是用大精力花小钱,办大事的唯一解决方法。还有个更高阶的方式,就是寻找反击的策略,这需要车企PR、市场包括服务他们的代理公司,需要对自己产品、品牌非常熟悉,了解产品背后的设计理念、以及产品的定位和市场使命。遗憾的是,老任在汽车圈也浸染了十年,至今也极少看到具备这些能力的代理公司或者厂商团队。这里引出一个话题,很多年前某车企PR的老前辈曾和我说,汽车PR传播,不仅需要厂商自己传递正确的声音,也需要有一群非官方的声音、亦或粉丝支持,亦或伙伴们的支持,这些非官方的声音要符合受众的需求,并不断扩散厂商需要传递的信息。不过在近两年,越来越多车企在移动端和社交媒体的大潮下,更多在绞尽脑汁玩手机屏上的所谓“创意”,如何用海报和H5刷爆自己的朋友圈。却忽视了最本质的东西,也就是如何用非官方的声音,亦或不断培育、挖掘有影响力、有潜力的细分、在细分垂直领域KOL和意见领袖,去帮助扩大厂商需要传递的正确信息。也就是说,这个时代到了,车企要去培育一群“新打手”的时代了。正因为如此,在KOL和机构自媒体内容时代,汽车产品的内裤,才如此容易就被扒掉了;相对应的是,如何规避和反击?多数汽车厂商,自己心里并没有底,不是么?另外,今天汽车之家正式发布《车家号》,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垂直类网站,也开始全面落实自由内容和KOL、MCN同在一个平台共发展的内容战略,足见对于任何传统PC和垂直端媒体平台而言,吸引眼球和用户时间的内容,都是非常重要和珍贵的。38号扒了WEY,李老鼠又砸了途昂,媒体换玩法了?媒体内容变了,车市也变了,传统的汽车营销和公关人,准备好迎接这一轮“两面夹击”的风暴了么?想要了解更及时、更全面的车市消息,立刻关注微信公众号:AutoTong
(文章来源:童济仁)
文章关键词:
微信朋友圈
<option value="100-0万以上
我只要德国车
欧洲车都行
我喜欢美国范
不买日本车
只买日本车
韩国车思密达
杠杠的动力和操控
大空间有大肚量
好养活的小伙伴
开着坐着都舒服
爬山涉水的越野高手
*手机号码:
*所在城市:
接收最新降价提醒
*底价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手机号码:
*订阅信息将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您的手机,个人信息不会泄露给第三方
*手机号码:
*所在城市:
||||||||||||||||||||
||||||||||||||||
更多选车参考:
选择车系:
请选择车系
真实姓名:
手机号码:
预约时间:
店面地址:奥迪A1-2011款奥迪A1 1.4T Ego李三吱和他的秘密车库
「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在日本买辆 GTR,然后在中国上个牌,换个五菱宏光的标,在五环上虐死保时捷 911。」上面这句话是李三吱说的。对于喜欢看汽车视频的人来说,这个名字一定不陌生。他用非常多的精力折腾老车,他的二手车评测视频火得不像话。他是很多人眼里的「网红」,同时他也是一个汽车领域的创业者。而在 GeekCar 看来,他绝对算得上是一个极客——专注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死磕一件事。前一阵听说他的老车仓库收拾的差不多了,于是我们赶紧过去瞅了瞅,于是有了上面的视频。这个视频其实并不是心血来潮拍成的,我们确实想找到身边或者传说中那些和汽车有关的有意思的人,把他们的故事用视频的方式讲出来。比如,我们之前拍过的小牛电动创始人胡依林,以及开云汽车的王超。所以,请想想你希望看到谁的故事,然后告诉我们,或者把你身边的牛人介绍给我们,再通过我们让更多人知道他。可以跳转到优酷平台播放。
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买二手车怎么找李老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