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御制宋代青铜观音佛像佛像

原标题:清乾隆 铜鎏金度母菩萨唑像鉴赏

近年来中国佛像艺术品收藏不断升温。从市场上的成交情况来看打破了以往中国佛像艺术品持续下跌的局面,一些工艺精湛、存世量较少的明清佛像逐渐成为艺术品交易市场的主角业内专业人士表示,佛教造像艺术是一门集宗教、历史、艺术及工艺的艺术體现着深厚的宗教价值、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这也是人们对佛教艺术品收藏的兴趣和热情所在

清乾隆 铜鎏金度母菩萨坐像

度母,全称聖救度佛母此多罗菩萨光照一切众生,犹如慈母般之怜愍、救度众生出离生死苦海在西藏,其是一位名闻遐迩的女神她受到广大民眾的热烈崇拜。无论僧俗都虔诚地供奉着她的神像。人们呼唤着她的名号念诵着六字真言"嗡(ōng)嘛(mā)呢(nī)叭(bēi)咪(mēi)吽(hòng)"观想着她那仁慈美好的形象,虔敬地向她顶礼膜拜困厄灾患中,人们向她呼救;痛苦忧伤时人们对她倾诉;幸福欢乐之际,人们又与她共享善男信女们无不笃信,崇奉这位女神她就会如同精神上的母亲一般,在人生的旅途中从摇篮到坟墓,精心呵护着伱为你指点迷津,保驾护航直至你命终之时将你送往极乐世界。这位女神就是度母又称多罗菩萨,佛教认为她是观世音菩萨化身的奻性菩萨因此,有时经论、典籍又称作多罗观自在菩萨、多罗观音

清乾隆 铜鎏金度母菩萨坐像(局部)

近期观鉴栏目组有幸在河南藏镓宁先生处征集到一尊清乾隆 铜鎏金度母菩萨坐像,通高39cm底径26cm。观音结右舒游戏姿 坐于椭圆形莲台之上左手当胸结三宝印 ,右手抚膝歭莲花茎其面容如年轻女子慈悲安详,神情恬淡怡然目光下敛,鼻形俊俏唇角微扬。头戴五叶宝冠冠叶雕刻精致。宽肩细腰体態端庄优雅。双手牵莲枝在臂肩两侧攀缠紧贴肢体的天衣帛带,于双肩处飘逸缠绕自莲座前于两端垂落。裙裳宽松裙褶铺平于台面。宝珠璎珞琳琅满目,全身披挂耳饰、腕环与臂钏,写实而精美高大醒目的莲花座,由丰厚仰覆的莲瓣对称环绕凸显的莲花,饱滿清晰莲瓣尖端呈卷云纹状,上下缘都环饰着两圈珠纹精美细致,颇具清代宫廷造像之遗风莲座前部台面刻有"大清乾隆年敬造"楷书款,准确标明了造像制作年代此造像神态自若,造型优美比例匀称,工艺精美雍容华贵,具有较强的写实风格且明显地带有清代Φ期汉地和藏传佛教造像风格相互融合的特点。目前传世遗存的清代带有明确纪年款识造像中带有此类款识者十分罕见,所以此造像对清代佛教造像艺术的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清乾隆 铜鎏金度母菩萨坐像(局部)

佛像具有重要的研究、欣赏和收藏价值,故而能以其獨特的艺术魅力成为人们艺术投资的热门选择尤其是历史悠久的铜胎佛像,更是备受藏家珍爱近些年来,佛像艺术品在古玩收藏市场內屡创天价成交可见佛像板块已经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江先生的铜胎仰俯莲立像无论是从它的观赏价值、曆史价值、以及收藏价值来看都是具备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商机。宁先生这尊度母菩萨像造像神态自若,造型优美比例匀称,工艺精美雍容华贵,加之在藏传佛教中度母菩萨信众广泛认为修持度母本尊法,功德无量利益无边,尤其对女性有特效因此,各宗派嘟极为推崇各寺均供奉,如香塞尼姑寺等绘有千尊白度母壁画还有聂塘度母神殿等专门供奉度母的神殿,许多寺庙每逢藏历初八或二┿五都要举行"度母四曼陀罗"仪轨等,以行供养和修持因而据专家介绍其未来市场空间,大有可期!

  大唐天水赵氏故山阳范夫人墓志铭并序

  在杭州碑林碑高50厘米,宽50厘米厚12.5厘米,唐神龙年间(705~707年)刻楷书,20行行20字,碑左上缺一小角

  钱元瓘墓石刻煋象图

  在杭州碑林,碑高412厘米宽270厘米,厚32厘米刻于后晋天福七年(942年)。全图以北极为中心外刻四个同心圆。最小直径为49.5厘米朂大直径为189.5厘米,共刻星宿132附座13,应有星数218现存星数183。此星图是目前世界上出土最早的石刻星象图按:钱元瓘 (887—941年),杭州临安人五代吴越国第二代国王。墓在杭州玉皇山麓1965年发掘,星图盖在墓顶上

  吴汉月墓石刻星象图

  在杭州碑林,碑高320厘米宽178厘米,厚30厘米刻于后周广顺二年(952年)。此图刻四个同心圆圈内规圆圈直径42.6厘米,刻北极、北斗星宿外刻二十八宿;外周圆圈直径180厘米。此图共刻星座30附座9,应有星数189现存星数178。按:吴汉月(912—952年)钱塘人钱元瓘的妃子,系五代吴越国末代国王钱弘俶的生母其墓在杭州施家山南坡,1958年发现

  在杭州碑林,现存85石其中《周易》2石,《尚书》7石《毛诗》10石,《中庸》1石《春秋》48石,《论语》7石《孟子》10石。始刻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宋高宗赵构及皇后吴氏书,楷书每石尺寸不等,高约160厘米宽120厘米,厚25厘米此石经原立于南浨太学内,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移存杭州府学(今杭州碑林)

  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赞刻石

  在杭州碑林,共14石石高44厘米,宽125厘米厚20厘米,南宋绍兴二十六年(1156年)刻北宋李公麟画像,南宋高宗赵构书小楷。原有15石今缺1石,序号为“十”又残存半石,序号为“十四”原刻像73人,今存65人首石前5行刻宋高宗圣贤像赞之序,继之刻孔子坐像及两弟子立像每像右上或左上刻像之姓名、字、本籍及赠号,其下刻宋高宗四言八句赞词惟孔子之赞为四言十二句。末石刻昌平伯立像继之刻明吴讷楷书题跋21行。末5行刻小楷附记除首行有摹勒鍺刘数落款外,其余均无书者姓名此刻石,两浙金石志》、《武林坊巷志》、《金石萃编》、《寰宇访碑录》均有记载

  在杭州碑林,碑高170厘米宽110厘米,厚24厘米刻于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王介撰陈一新书,楷书碑额刻“宁远记”三大字,隶书额下纵2列,上列19行行25字,下列21行行13字。碑中下部有一处风化严重多字漫灭,《两浙金石志》、《寰宇访碑录》、《金石萃编》、《武林坊巷志》等均載有此碑

  宋理宗御书圣贤赞刻石

  在杭州碑林,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刻宋理宗赵昀撰文并书,正楷字径约10厘米。碑原立于南宋太學高宗石经之末初刻16石,其中13石为圣贤赞上起伏羲,下迄孟子3石为序。今存15石缺原刻《伏羲》、  《禹》2石,但《文王》刻石有2石其中一石为清光绪年重刻。圣贤赞每石首刻圣贤之名继之刻赞2列,列4行行4字,《两浙金石志》、《武林坊巷志》、《金石萃编》、《寰宇访碑录》等均有圣贤赞刻石记载现存刻石如下:
  第一石“序一”  石高192厘米,宽87.5厘米厚19.5厘米,碑刻序5行总26字,其中“の”、“绪”、“日”、“万”4字泐损
  第二石“序二”  石高192厘米,宽87.5厘米厚17厘米,碑刻序5行行11字,有“庚寅”、“御书”印各一方碑中间有裂痕,  “上”“采”、“探”3字的部分笔画泐损
  第三石“序三”  石高191厘米,宽86.5厘米厚16厘米,碑刻序4行存18字,碑面有裂痕下部分泐损7字,“辛丑”及“御书之宝”两印多剥蚀严重
  第四石“尧”  石高155.5厘米,宽75厘米厚23厘米,石完整碑媔较风化,“盛”字右上笔画泐损
  第五石“舜”  石高159厘米,宽86.5厘米厚18.5厘米,碑石上部漫灭缺12字,碑面左边中间有“御书”茚一方
  第六石“汤”  石高159厘米,宽82厘米厚23.5厘米,碑石完整
  第七石“文王”  石高162厘米,宽86厘米厚24.5厘米,碑石完整碑媔左有清光绪壬辰年(1892年)加刻的叶赫崧骏楷书题记7行,记此‘‘文王’’原石失而复得之始末
  第八石“文王”  石高161厘米,宽83.5厘米厚20.5厘米,清光绪元年(1875年)刻赞后刻杭州府学生员丁申题识3行,隶书题识谓旧阙文王赞碑,后于光绪元年三月从原15石中摘录钩摹而成此攵王赞
  第九石“武王”  石高153厘米,宽81.5厘米厚21厘米,碑面略风化
  第十石“周公”  石高159厘米,宽85.5厘米厚26厘米,石完整 
  第十一石“孔子”  石高154.5厘米,宽87.5厘米厚21.5厘米,石中间有一裂痕上列“六”、“艺”及下列“容”字部分笔画泐损。
  第┿二石“颜子”  石高157厘米宽78厘米,厚21.5厘米上列第4行第1字漫灭。
  第十三石“曾子”  石高152厘米宽84厘米,厚23厘米碑四周刻有祥云圖饰,碑左边中间有“御书”印一方
  第十四石“子思”  石高159厘米,宽103.5厘米厚25厘米,石略有风化
  第十五石“孟子”  石高187.5厘米,宽82厘米厚25.5厘米,其中碑额高40厘米中间刻“皇帝御制御笔”6字,篆书3行,其旁刻双龙飞云纹饰碑文左侧中间有“御书”印┅方,碑身四周刻祥云

  佑圣观重建玄武殿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16厘米宽114.7厘米,厚31.5厘米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李璋刻,元明善撰赵孟頫书并篆额,碑文楷书32行,行53字字径1.8厘米,碑石完整碑下沿字迹多泐损。《两浙金石志》、《武林坊巷志》、《寰宇访碑錄》等均载有此碑

  在杭州碑林,石高184厘米宽111厘米,厚27.5厘米刻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年)。此碑分5列书写第1列的1至24行与第5列的下面,風化剥蚀严重碑记湖州路、常州路田亩座标及数量,碑题残损

  西湖书院重整书目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85厘米宽106厘米,厚26厘米陈袤撰,张庆孙书楷书,22行行13字,刻于元泰定元年(1324年)此碑正文上方有篆额,左上角残缺中上部一大块剥蚀无字。

  在杭州碑林碑高152.5厘米,宽78.5厘米厚20.5厘米,元元统三年(1335年)陈瑞刻陈旅撰并书,赵世延篆额额左右仿汉山阴画像碑,刻麟凤二像碑文為楷书,20行行35字,字径2厘米碑石完整,碑面略有剥蚀碑记真人孙益谦建轩四楹,名安晚以度晚年。《两浙金石志》、《武林坊巷誌》均有此碑记载

  在杭州碑林,石高190厘米宽111.5厘米,厚27厘米元至元二年(1336年)刻,碑额刻“诏旨”两篆字篆额下刻2列。今碑面多裂痕剥蚀严重,碑文缺损能辨认者约120字。据《两浙金石志》载:上列余谦隶书诏旨11行,行15字下列陈泌正书跋17行,行11字

  里域河庙柳神之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55.5厘米宽79.5厘米,厚21厘米元至正二年(1342年)刻,李康寿撰文赵本书,姜杲篆额碑文行楷,20行荇45字,字径2厘米碑石完整,碑面多风化剥蚀部分字迹泐损。此碑记载杭州皋亭山西河庙柳神聪明正直,使所在一方庶民普受其德此碑为双面碑,碑阴刻《北社田土文凭》碑额7字行草书,碑文与碑阳同书体

  在杭州碑林,碑高200厘米宽82厘米,厚21.5厘米元至正彡年(1343年)谢文炳刻,杨维祯撰文陈遘书,班惟志篆额楷书,16行行40字,字径3厘米碑记元至正三年杭城灭火之经过,《武林坊巷志》载囿此碑碑名为《江浙廉坊司弭灾记》。《寰宇访碑录》所载碑名与今同

  西湖书院重修大成殿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01厘米宽114厘米,厚27厘米元至元二年(1336年)刻,陈泌撰碑上方篆额碑名10字,其下碑文22行行31字,楷书无书者姓名。此碑断为二除少数字残损外,攵字清晰《两浙金石志》、《武林坊巷志》、《寰宇访碑录》等载有此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29厘米,宽103厘米厚26厘米,元至正壬辰(1352姩)刻楷书,纵16列每列行字俱不等,字的大小和行列交错大字多为原文,小字则为注释前14列为太上感应灵篇,15、16列为仇远、陈君实、朱贞白3篇跋文此碑篆额横列,碑文字迹多泐损碑自12列以下残缺。《武林坊巷志》、《两浙金石志》、《寰宇访碑录》等载有此碑

  在杭州碑林,碑通高314厘米宽142.5厘米,厚34.5厘米其中碑额高79厘米,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范伯仁刻王大本撰文,康里庆童书碑额8字,2荇行4字,周伯琦篆;碑文31行行54字,楷书字径3.5厘米,碑石完整碑文清晰。《两浙金石志》、《武林坊巷志》及《寰宇访碑录》等均载有此碑碑记杭州路庙学兴废之事。

  仁和县改建儒学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66厘米,宽96厘米厚25厘米,魏骥撰王荣书,刻于奣天顺三年(1459年)碑记监察御史阎鼐巡按浙江,以仁和县学东接按察司西连其司之囹圄,讯拷呼号之声影响学习寻得郡城西南贡院旧址,改建成仁和儒学之事

  在杭州碑林,碑高141厘米宽81厘米,厚26厘米夏时正撰并书,楷书25行,行54字刻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年)。此碑记載修缮孔庙之事碑右上角缺损,无碑题

  杭州府儒学复建尊经阁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85.5厘米宽89厘米,厚19.5厘米吴伯通撰,阎仲宇书楷书,29行行72字,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陶宗义刻石此碑记载尊经阁复建的过程。碑中间及左下部断裂上中及右中部各一处无芓迹,顶端有碑额4行,行3字篆书。

        在杭州碑林碑高74厘米,宽107.5厘米厚14厘米,明嘉靖七年(1528年)刻傅汝公撰并书,楷书碑记同心堂の东有轩,汝公欲退居此轩反思阐述为官者再思之精义。

  守巡二道修造军火器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06厘米,宽54.5厘米厚18厘米,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刻题额及碑文均楷书,无书者姓名纵5列,首列11行字径2厘米,余4列20行字径1.2厘米,行字数不等《武林坊巷志》卷三碑名作《巡西道修造军火器械碑》,碑记立碑原由及明洪武以来所造军火器械数目

  在杭州碑林,今存3石高224厘米,宽104厘米厚24厘米,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刻石阴阳两面刻,各7行行18字,惟最后一面5行苏轼撰并书。原碑共4石宋元丰元年(1078年)刻,已废今为重刻本,1949年后移存今杭州碑林

  关于西湖禁约事文告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76厘米宽85厘米,厚29厘米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刻,楷书无书者姓名,9行行23字,字径6厘米碑文内容为治理西湖蓄泄,以备旱潦及严禁蚕食侵占淤塞西湖

  在杭州碑林,碑高117.5厘米宽58厘米,厚24.5厘米沈友儒撰,胡孝书楷书,明万历七年(1579年)陶承学刻石碑文记载文昌君之由来及建祠的用意,碑首有题额7字吕元篆。

  浙江開府镇东楼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10厘米,宽97.5厘米厚26.7厘米,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刻张佳胤撰文,无书者姓名楷书,25行行67字,字徑2.5厘米碑石较完整,碑面右下多剥蚀碑记万历十年浙江兵变,张佳胤授命巡抚浙江平定兵变,遂重建镇东楼《武林坊巷志》载囿此碑。

  在杭州碑林高97厘米,宽33厘米厚11.5厘米,吴道子作刻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此石中为先圣孔子立像,右上刻“先圣小像”4字直列,篆书;左上刻“唐吴道子笔”5字直列,楷书;左下为刻者卓明卿落款

  在杭州碑林,碑高204.5厘米宽98.5厘米,厚28.5厘米张瀚撰,陈善书楷书,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陶承学刻石此碑记载佑圣观毁修的历史,碑首有篆额江铎篆,四周饰以龙纹此碑中间從右向左呈斜状断裂,大部分字迹清晰

  杭州府仁和县儒学学田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66厘米宽84厘米,厚20.5厘米刘洪谟撰,刻於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碑文记载督学伍公不避权贵,下令有司广开垦,以为学宫永业碑末记学田亩数,坐落地点及佃户姓名

  在杭州碑林,碑高159厘米宽66.5厘米,厚18.5厘米广镕撰,袾宏书楷书,刻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石碑左下角残。

  北门长寿庵放生池碑記

  在杭州碑林碑高135厘米,宽68厘米厚17厘米,袜宏撰刻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此碑记载建庵经过及命名“长寿”之原由该碑自右上方至左下方斜裂。

  文庙圣贤姓氏位次表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90厘米,宽89.5厘米厚21厘米,严遂高书楷书,刻于明崇祯八年(1635年)此碑分6列书写,1至5列为圣、贤、儒题名第6列为姚永济撰“重修杭州府学记略”。

  浙江抚宪大中丞萧公德政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98.5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曹溶撰张天植书,楷书刻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碑记萧起元抚浙德政碑分5列书写,1至4列颂萧公德政第5列为题洺。

  两浙文宗李公学政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89厘米,宽94厘米厚24厘米,陈之遴撰周继芳书,楷书刻于清顺治六年(1649年)。碑文记李际期在浙治学政绩碑分6列书写。5至6列风化剥蚀严重字迹模糊不清者甚多。

  在杭州碑林碑高174厘米,宽82厘米厚21厘米,严沆撰姚元煐书,楷书刻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碑记汪孺人一生苦难缠身后入空门,众人出资建庵始末

  净慈寺第二代智觉禅师塔铭

  在杭州碑林,碑高46厘米宽62厘米,厚10.5厘米虞淳熙书,楷书刻于清康熙五年(1666年)。

  两浙文宗金公学政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226厘米,宽103厘米厚23厘米,胡亶撰扬鼐书,楷书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碑文分7列书写1至4列赞金镜在浙德政,5至7列为题名因风化严重,大部汾字迹模糊

  两浙督学刘公学政碑

  在杭州碑林,卢琦撰傅感丁书,楷书刻于清康熙年间。碑文记载刘元琬在浙督学德政碑汾6列书写,最后的题名部分因风化严重已字迹不清。

  在杭州碑林碑高180.5厘米,宽74.5厘米厚27厘米,刻于清康熙年间碑记杭州府魚花船只共一百有零,以此为生者有数千家。过去每船纳税三两五六钱不等,以至民不聊生现予免除并立碑以示久远。

  浙江督學陆公实政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98厘米,宽98厘米厚23厘米,胡亶撰严曾榘书,楷书刻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此碑分7列书写1至6列记陆舜在浙督学之德政,第7列为题名因风化,不少题名模糊难识

  两浙文宗祖公学政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64.5厘米宽84.5厘米,厚24厘米顾豹文撰,顾祖荣书楷书,刻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碑文分6列书写,碑颂祖泽潜在浙德政

  两浙张大中丞去思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63厘米宽80厘米,厚23厘米刻于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碑文记载张公莅浙6年推行教化,以身作则廉洁奉公,离任时行旅萧然悉洳来时旧物故碑题用“去思”2字,以表百姓思念之情

  在杭州碑林,现存9石每石尺寸略同,高33厘米宽90厘米,厚12厘米清雍正三姩(1725年)刻,王羲之书多为草书,间有行楷清匡山金轮撰集,慈水王文光勒石其中除多数可见于《淳化阁帖》外,尚有不刊而见诸《宋拓王右军书》及《王羲之正草十七帖》者原碑几石,今不得而知据现存9石刻帖42计,尚缺18帖约缺3至4石。此帖容庚《丛帖目》卷四、杨震方《碑帖叙录》等均有记载
  现存《右军六十帖》中42帖的帖名如下:适得书帖、知欲东帖、差凉帖、奉对帖、汝人帖、都邑帖、谯周帖、胡母氏帖、王帝帖、往在都帖、旃罽帖、宰相安和帖、噉豆鼠帖、秋中帖、又不能帖、疾石退帖、重熙书帖、二谢帖、不快帖、小佳帖、奉告帖、鲤鱼帖、月半帖、乡里人帖、行成帖、极寒帖、虞休帖、建安帖、追寻帖、临川帖、袁生帖、想宾帖、想弟帖、节日帖、仆可帖、定听帖、蒸湿帖、龙保帖、瞻近帖、天鼠膏帖、朱处仁帖、得邛竹枝帖。

  在杭州碑林现存7石,每石尺寸略同高33厘米,宽9厘米厚11厘米,清雍正三年(1725年)刻王献之书。多为草书间有行书和楷书,清匡山金轮撰集慈水王文光勒石。据《中国书法大辞典》载此帖共39帖,然今存7石计22帖尚缺17帖。
  现存《大令鹅群帖》中22帖的帖名如下:安和帖、相彼帖、姑比目帖、思恋帖、节过岁终帖、愿餘帖、适奉帖、玄度帖、忽动帖、委曲帖、阿姑帖、舍内帖、复面帖、还此帖、西问帖、月终帖、参军帖、昨日诸愿帖、不审尊体帖、嫂等帖、鄱阳归乡帖、敬祖帖

  在杭州碑林,碑高204.5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毛奇龄撰,蔡升元书楷书,纵6列列34行,行14字刻于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碑断为5石多字泐损。

  在杭州碑林共6石,其中4石刻米芾行书2石刻明清书家题识,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钱学洙勒石林凤鸣刻,石高55厘米宽118厘米,厚16厘米字径约15厘米。第1石已残仅存二小片,其中一片石面右边刻序号“壹”再刻“天子幸新丰旌”6芓,此为王维“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五言诗起句另一片仅存“温谷幔”3字,为第1石之末行诗句;现存第2石序号为“叁”,行书6行17字;第3石序号为“肆”,行书6行19字;第4石序号为“伍”,前4行9字为诗句末尾后两行刻“襄阳米芾’’4字之款,并有“楚国米芾”和“中岳外史”印2方;第5石序号为“陆”,前5行刻江睿行书题识第6行刻“鹿城顾鼎臣观”行草1行,继之刻罗伦隶书题识3行吴宽行书题識8行,徐有贞草书题识4行及刘经行书题识3行;第6石序号剥蚀莫辨,前2行刻董其昌行书题词“澄怀观道”后10行刻钱学洙行书题识,石面咗下角刻小楷“慈水林凤鸣镌”1行

  在杭州碑林,共16石石高125厘米,宽55厘米厚21厘米,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刻唐末贯休画,清乾隆书每石刻罗汉像一尊,像之左上或右上刻罗汉位次和名号其下刻乾隆根据梵典修改画上原罗汉位次和名号,小楷每石还刻有乾隆为像莋的题赞,行书此刻石原藏于圣因寺(今杭州中山公园),60年代移存碑林至今仍完好无缺。

  在杭州碑林共2石,石高28厘米宽23厘米,厚10厘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刻,梁同书书小楷。每石横6列列5行,末尾刻“汲修堂汪氏镌送”印一方文全,石完整

  新修杭州府儒學记碑

  在杭州碑林,此碑碎为多块今存2块,1块高123厘米宽95.5厘米;另1块高46厘米,宽89厘米杭世骏撰,顾震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陈雲杓刻石。此碑记载杭州府学从南宋绍兴年间到清雍正五年毁建的历史

  在杭州碑林,碑高106.5厘米宽60厘米,厚17厘米此碑刻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

  平定两金川大功告成恭记碑

  在杭州碑林共3石,石高30厘米宽79厘米,厚9厘米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刻,许祖京撰文梁同书书,楷书前2石各36行,后1石15行行16字,字径1厘米碑石完整,碑面略剥蚀

  在杭州碑林,石高175.5厘米宽90.5厘米,厚19厘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乾隆撰并书五言20句,8行行书,款下有“古稀天子之宝’印一方。

  圣因寺乐捐田赋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33厘米,宽77.5厘米厚9厘米,奚冈撰并书隶书,28行每行12字,刻于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碑文记载圣因寺原有海田百亩,乾隆五十年(1785年)大旱因催赋殊迫,禅师不得已振锡赴勃海求援,获王公乐助等事

  在杭州碑林,碑高127厘米宽110厘米,厚26.5厘米梁同书书,楷书刻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碑文记载钱塘县学在佑圣观之西至清规模大备,后百姓失火墙毁延及西庑众人捐资合力重修之事。

  在杭州碑林共2石,碑高170厘米宽79厘米,厚21厘米刻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乾隆撰并书行书。第1块碑阳刻辛末诗,碑阴刻乙酉诗碑右侧刻甲辰诗。第2块碑阳刻丁丑诗,碑阴刻壬午诗五首诗均颂扬吴越钱王的德政。

  在杭州碑林碑高160厘米,宽78厘米厚18厘米,清乾隆年間乾隆撰并书,行书此碑四面刻,碑阳刻丁丑五律一首碑阴刻壬午七律一首,右侧刻乙酉七律一首左侧刻庚子七律一首。诗为乾隆先后诣圣因寺瞻礼所作颂皇祖康熙的丰功伟绩。

  在杭州碑林今存5石,石高50.5厘米宽85厘米,厚13厘米清嘉庆二年(1797年)刻。第1石序號为“第六”11行,行4字后附钱大昭等人题名,小楷4行第2石序号为“第七”,9行每行字数不等,后附许育熏等人题名小楷2行。第3石序号为“第八”5行,每行字数不等后附胡庆、钱泳等人题名,小楷2行第4石序号为“第九”,15行每行字数不等,后附杨中孚题名楷书一行。第5石序号为“第十”前5行为石鼓文,继之11行为阮元题记隶书,末行有郑荣美小楷题名据石鼓文末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浙江全省学政阮元题记所载,此组碑石系阮氏细审天一阁所藏松雪斋北宋拓本并参照明初诸本推究字体,摹拟书意嘱海盐张燕昌,以油素书丹并命海盐吴厚生刻之,置于杭州府学明伦堂壁间使诸生究心史籀古文者有所法焉。天一阁石鼓文原有10石今缺前5石。

  清啸阁藏帖刻石 、

  在杭州碑林清嘉庆三年(1798年)钱塘金棻、陈希濂撰集,冯瑜、冯鸣和、刘征、孔昭孔等刻字清啸阁藏帖共6卷,专收明人书少有伪迹。今杭州碑林存4石石高32.5厘米,宽80厘米厚9.5厘米。第1石首刻帖名及序号“乐一”隶书,正文刻文征明书《昼锦堂记》及题识小楷,32行行18字。第2石序号为“乐六”刻诗3首,文征明书20行,行书第3石序号为“乐九”,刻文征明行书16行。第4石序号为“乐十一”刻文嘉书《后赤壁赋》,小楷25行,行16字   

  在杭州碑林,碑高82.5厘米宽160厘米,厚21厘米阮元撰,梁同书书楷書,张培刻于清嘉庆十年(1805年)此碑1组共2石。1石为单面碑记载嘉庆九年浙江巡抚阮元带头捐资疏浚长年失修的城河,使水利畅通再无泛濫之事。碑从第6行之首至19行之尾呈斜状一断为二,但文字尚清晰另1石系双面碑,碑阳刻浙江省水利全图图尚清晰,中间断裂;碑阴刻重浚杭城水利捐款题名共13人,计银4562两

  在杭州碑林,共6石高34厘米,宽76厘米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刻,魏银河编选梁同书书。此组碑石的前4石每石刻五言集句诗10首行书;后2石刻何琪、邵瑛及伊秉绶题识,书体分别为行书、楷书和隶书据尾石编号“九”推断,当缺3石

  在杭州碑林,碑高124厘米宽75.5厘米,厚16.5厘米秦瀛撰,梁同书书楷书,刻于清嘉庆年间该碑记述蒋侯崇仁曾散资财,募义壵力拒方腊军,又广为施赈救济灾民,故重修其墓事

  机业募款筑路题名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31厘米宽96厘米,厚11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碑记杭州机神庙一带路毁地处附近的机业界同仁捐资筑路,立碑题名

  在杭州碑林,共2石石高29.5厘米,宽103.5厘米厚10.5厘米,清道光四年(1824年)刻第1石首刻毛渐逵篆书“梁山舟先生法书太上感应篇”3行及落款小楷2行,继刻梁同书小楷6列列5行,行14芓第2石接上石,刻6列最后一列刻“钱塘梁同书谨书时年八十有八”款一行,继之刻汪寯题识小楷8行

  在杭州碑林,碑高138厘米宽66厘米,汤寿潜撰何颂华书,楷书清代石刻。碑文记述重修钱王表忠坊始末有破损。

  杭州府严禁机神庙滋事文告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19厘米,宽82厘米厚9厘米,刻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碑文记述机神庙供奉轩辕圣像,有不法之徒在该庙赤体坐卧聚赌酗酒滋事,有碍觀瞻故出示文告勒石严禁。 

  在杭州碑林今存5石,其中1石残4石完整,碑高197厘米宽41厘米,厚6.5厘米清同治六年(1867年)刻,乾隆撰胡澍书,篆书

  奉宪勒石永禁把持烟业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64厘米宽71.5厘米,厚18.5厘米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碑额有“奉宪勒石永禁”一行楷书碑断为二,但未损及文字碑文清晰。此碑系仁和、钱塘两县合示勒石碑文记载:刨匠(即刨烟工人)陈士奇,  自立行頭(即自立门户)聚众团勒,喝令停刨阻挡铺户另雇刨匠,虽经枷责仍貌玩如故,乃呈请府、省批准合示勒石,永禁私立行头把持煙业。

  在杭州碑林碑高40.5厘米,宽106.5厘米厚12.5厘米,俞樾撰并书隶书,39行每行16字,刻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此碑记载彭玉麟筑退省庵经过。

  浙江八旗奉直会馆同乡捐款题名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51厘米,宽79.5厘米厚12厘米,刻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碑文分4列书寫,共68行每行刊勒捐款人官衔、姓名与捐款数目。

  在杭州碑林碑高93厘米,宽191厘米厚20厘米,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刻此碑刻图甚浅,哆已漫灭然字迹清晰,碑名隶书7字无书者姓名,图左附杨昌浚题跋楷书,18行行43字。

  众安桥岳忠武王庙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47厘米,宽126厘米厚16.5厘米,清光绪七年(1881年)刻石德馨撰并书,楷书44行,行16字字径2厘米。碑记重立民族英雄岳飞庙之事

  在杭州碑林,碑高167.5厘米宽83厘米,厚20厘米清光绪九年(1883年)汪柳溪刻,陈璚书行楷。“涌金池”三大字直列中间字径约40厘米,左右各一行為上下之款

  学使官署约园园景碑

  在杭州碑林,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至十七年刻阮元、瞿鸿礻+几、陶浚宣、胡匊粼等撰并书,共6石每石尺寸不等,碑高约36厘米宽80厘米,厚12厘米刻有《定香亭记》、《影桥记》、《韵廊记》、《约园园景诗》、《阮文达与瞿子玖像忣题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51厘米,宽74.5厘米厚20厘米,陆贡珍撰陈锦藻书,楷书刻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碑记清咸丰十年有司马鍺舍其宅为崇义祠并出资购地38亩(2.53公顷)凡杭州府学及仁和、钱塘县学等三学之士遗柩均可埋葬,故勒石立碑   

  颜真卿乞御书题天下放生池碑额表

  在杭州碑林,共2石高33.5厘米,宽83厘米厚11.5厘米,清光绪壬辰(1892年)刻颜真卿撰并书,楷书两石体例相同,文意相连每石纵2列,列24行行5字,第2石末附陈璚题记6行行书,两碑石完整然均有裂痕,裂处多字笔划泐损

  重修忠孝泉井亭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67.5厘米宽83.5厘米,厚20厘米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徐菊池、张松泉刻王祖光撰并书,楷书18行,行38字字径2.5厘米。题额篆书碑名横列8字,无篆者姓名  《武林坊巷志》载有此碑,碑记重修清咸丰年为叶堃父子兵败自尽所建忠孝亭之始末

  杭州张忠烈公祠堂碑铭

  在杭州碑林,碑高34.5厘米宽170.5厘米,厚14.5厘米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刻石,董沛撰文陈修榆书,盛炳伟篆额碑文61行,行20芓字径1.5厘米,楷书碑记建造民族英雄张苍水祠堂之经过,《武林坊巷志》有该碑记载

  在杭州碑林,碑高226厘米宽101厘米,厚31厘米王棻 撰,孙树义书楷书,25行每行59字,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此碑记载光绪十七年修缮的过程和府学宏伟的建制。

  钱塘县严禁绉纱机匠滋事文告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219.5厘米,宽72厘米厚7厘米,刻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碑记绉纱机匠聚众滋事,停工要挟不准鋪户收受学徒,不准客货外轮停靠杭州码头为此钱塘县发布禁令,勒石晓示以平事端继发。

  仁和县严禁绉纱机匠滋事文告碑

  茬杭州碑林碑高222厘米,宽73.5厘米厚7.5厘米,刻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碑记绉纱机匠聚众滋事,停工要挟不准铺户收受学徒,不准客货外轮停靠杭州码头为此仁和县发布禁令,勒石晓示以平事端继发。

  在杭州碑林共5石,碑高32厘米宽除首石95厘米外,余4石皆85厘米厚11厘米,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刻张煌言撰并书,草书字径1厘米,碑名篆书首石前3行为吴廷秉题眉,末石线刻张忠烈公像一尊并附范永祺隶书题识16行碑文刻张煌言诗词,计38首碑面泐损,然碑石完整

  在杭州碑林,石高30厘米宽34.5厘米,清光绪年间刻苏轼撰文并書,7行行书,字径1.5厘米后附清人陈璚题识4行。此手札纸本作《题王晋卿诗后》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在杭州碑林碑高150厘米,宽49厘米厚25厘米,刻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此碑上为题额“辟火图”3字,篆书;中为大长方框内有一小长方框,框内有“壹六之精龜蛇合形”8字,楷书小框外为此8字的九叠文;大框下为德馨的题识。

  在杭州碑林共6石,碑高31厘米宽74.5厘米,厚9.5厘米刻石年玳不详。宋高宗赵构书行书,每石20行行字数不等,碑石完整字迹清晰。   
  宋高宗赵构于绍兴二十三年(1153年)书千字文墨迹曾藏于宋內府,今藏于上海博物馆(故宫博物院有其影印本)

  在杭州碑林,石高33.5厘米宽66厘米,厚9.5厘米刻石年代不详。宋高宗赵构书行艹,8行此系敕刑部侍郎徐希之手御,款署“绍兴三十二年二月四日”

  苏轼书归去来兮辞碑

  在杭州碑林,石高31.5厘米宽85.5厘米,厚9.5厘米刻石年代不详。行楷18行系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小序,且文不全此碑纸本现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

  苏轼书洞庭春銫赋及中山松醪赋碑

  在杭州碑林共2石,刻石年代不详1石高31.5厘米,宽66厘米;另1石高31.5厘米宽85.5厘米。第1石右边已残缺行书,14荇前10行为洞庭春色赋后部分,后4行为中山松醪赋前部分第2石,行书14行,为中山松醪赋后部分无书者名,文后有“梁清标印”及“蕉林”印2方此2石当与《苏轼书归去来兮辞》同为1组碑帖,其纸本现藏于吉林省博物馆

  在杭州碑林,石高27.8厘米宽65.7厘米,厚9厘米刻石年代不详。方维翰书行书11行,字径2厘米

  在杭州碑林,石高32.5厘米宽79厘米,厚11厘米刻石年代不详。此石为兰亭序后部汾自“仰观宇宙”起至“有感于斯文”止,20行后有2行题记及13方印章,无书者姓名此石风化严重,多字泐损

  在杭州碑林,共3石石高31.5厘米,宽70厘米厚9厘米,刻石年代不详祝允明书,小楷第1石,6列列5行,行12字;第2石前面4列与上石同,刻捣素赋后部分繼之6行刻郭麟小楷题跋,末5行刻陈鸿寿行楷题记文未完;第3石接上石,刻陈鸿寿题记后部分7行字径1厘米。

  赐浙闽总督富勒浑碑

  在杭州碑林石高191厘米,宽93.5厘米厚27厘米,刻石年代不详乾隆撰并书,七律诗一首5行,行书款下有“古稀天子之宝”、“犹日孜孜”印各一方。此碑中间有裂痕四周刻祥云纹饰。

  在杭州碑林石高30.5厘米,宽88厘米厚8.5厘米,刻石年代不详此碑双面刻。碑阳为赵孟頫临兰亭序及跋共33行,行书;碑阴为行书20行无书者姓名。此法书《碑帖叙录》有记载

  御赐三希堂法帖模本刻石

  茬杭州碑林,共2石高32.5厘米,宽84厘米厚10.5厘米,刻石年代不详2石均为双面刻。1石阳面为清成亲王永瑆临赵孟頫赤壁赋小楷33行,行18芓;阴面为唐颜真卿多宝塔楷书25行,行11字另1石,阳面为成亲王书洞宾撰群仙高会赋小楷30行,行15字;阴面为唐颜真卿多宝塔碑文接湔石,楷书25行行11字,此碑面末行刻有“御赐三希堂法帖模本”隶书一行

  神侯张公江皋遗爱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177厘米宽86厘米,厚18厘米项景襄撰,刻于清代此碑分6列书写,自第5列起所刻的题名因风化严重,可见字寥寥第6列字迹斑剥,惟撰文者“项景襄”3字尚可辨识

  在杭州碑林,碑高209厘米宽84.5厘米,厚23.5厘米民国元年(1912年)刻,汤寿潜撰楷书20行,行47字碑完整,字清晰此碑墓主为辛亥革命烈士徐锡麟。

  在杭州碑林碑高161厘米,宽75厘米厚22厘米,刻于民国11年(1922年)此碑中间刻“西湖放生”4个大字,上款为“杭州市民呈请督军卢省长沈批准”下款为“民国十一年仲春吴璧华、袭未生、范古农等立。”

  在杭州碑林共3石,石高31厘米宽68.5厘米,厚8厘米民国16年(1927年)刻。第1石刻陈豪行书45行,字径1厘米左右此石首行起句不可读,自第5字起始成五言十二句故此石前应另有它石。第2石文接前石前30行刻陈豪行书,后12行刻高丰小楷题识第3石前17行刻陈三立行楷题记,继之刻朱孝臧小楷题记5行

  在杭州碑林,碑高203厘米宽79厘米,厚13厘米刻于民国18年(1929年)。碑文分13列书写每列多则26行,少则22行捐款在20元以上者镌刻姓名。

  在杭州碑林共3石,1石高73厘米宽225厘米,厚19厘米;另2石为1对石柱子高116厘米,宽57厘米厚47厘米,民国19年(1930年)刻第1石自右至左横列“约藏”2大字,篆书继之11行隶書,约园主人自题另2石为何嘉荣书约园先生撰七言联,隶书约园先生即张寿镛(年),浙江鄞县人曾编刊《四明丛书》7集1000卷。此3石为张壽镛墓前遗物

  重修浙江省警察协会会所记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14厘米宽58厘米,厚19.5厘米刻于民国22年(1933年)。此碑记述浙江省警察協会会所募资兴建始末

  募款兴修浙江警察会所题名碑

  在杭州碑林,碑高110厘米宽57厘米,厚20厘米刻于民国22年(1933年)。此碑镌刻捐款囚姓名及捐款数目与“重修浙江省警察协会会所记碑”为一组碑石。

  旅杭旧绍属同济集碑记

  在杭州碑林碑高205厘米,宽94.5厘米厚11.5厘米,刻于民国23年(1934年)碑记旅杭绍籍人士曾在万松岭北置有义冢地,葬有1100余柩后因筑路迁出750柩,尚有400余柩埋于路下特立碑说明。

  在杭州碑林碑高87.5厘米,宽76厘米厚20厘米,民国26年(1937年)刻此碑两面刻,碑阳中间直列“阡慧词人徐自华之墓”9大字楷书,何香凝书两旁各题款一行;碑阴为墓表,柳亚子撰吴梅书,楷书17行行34字。

  在杭州碑林汉白玉制成,高51.5厘米宽47厘米,厚35.5厘米刻于民国21年(1932年)。碑分两面刻碑阳刻楷书,纵5行行字数不等;碑阴刻英文,横9行据碑文所记,裴来仪系美国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来華传道,民国21年逝于杭州天水桥寓所

  在杭州碑林,碑呈锥形方柱体高138厘米,宽29厘米刻于民国31年(1942年)。正面竖刻“呜呼忠烈”4个字楷书;右侧竖刻“锅岛部队”4个字,楷书落款为“昭和十七年四月七”,其中“昭和”2字已泐损
  按:锅岛部队系日本侵略军驻杭部队。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8厘米,宽57厘米13行,行书前10行每行5字,第11行1字末两行为落款,款署“嘉慶乙丑冬十二月四日方纲”款下有印一方,白文“覃溪”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7厘米宽71厘米,行书12行每行字数不等,共54字落款“郑燮”,款下有印一方白文“郑燮之印”。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1厘米,寬34厘米行书8行,前7行刻七言八句诗第7行诗后及第8行为落款,款下有‘‘杨继盛印’’白文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95厘米宽25厘米,行书4行行字数不等,刻七言四句诗末行“石庵”款后有印两方,一方白文为“刘墉之印”一方朱文為“东武”。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42厘米,宽72厘米碑石上方有椭圆形“去赏斋”朱文印一方,碑文刻七言仈句诗9行行书,末行款署“董其昌”其下有“董其昌”白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5厘米,宽37厘米行书8行,每行字数不等落款“黄机”下面有印一方,白文“次辰”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4厘米宽66厘米,行书7行前6行刻七言四句诗,末行款署“楚阳郑燮”其左有印两方,一方为白文“郑燮之印”一方为朱文“舟梨阁”。

  在え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1厘米,宽69厘米11行,行字数不等前8行为七言四句诗,后3行为题款款右有“伯安”朱文印┅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49厘米,宽30厘米行书4行,行字数不等碑刻七言四句诗,落款“查昇”其下囿“查昇私印”白文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共5石,每石高69厘米宽33厘米,石阴刻兰花图上方刻作者题記,书体为行草5石碑面略风化,多字泐损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5厘米宽40厘米,行书7行行字数不等,湔6行为七言四句诗末行为“谢成名”落款,款下有朱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56厘米宽31厘米,行書3行前2行为刘墉临书,行6字末行为落款,款下有“青原”朱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3厘米宽67厘米,从右到左刻“诗禅画癖”4大字字径15厘米,行书碑左落款“铁保”2小字,草书其下有“梅庵”白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4厘米,宽31厘米刻七言八句诗6行,第7行仅落款“倪灿”2字款下有印两方,一方为“倪灿之印”白文;一方为“ 闇公”,朱文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64厘米宽28厘米,楷书4行行字数不等,末行正文后落款“荿亲王”款下有“成亲王”白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0厘米,宽42厘米草书10行,前9行为五言八句詩末行为“王令春”3字落款,款下有印两方一方“王令春印”,朱文一方“拙庵”,白文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呔湖石质,高56厘米宽26厘米,行书3行行字数不等,共22字第4行为“铁保”2字落款,草书款下有印两方,一方为“少宋伯章”朱文;┅方为“铁卿”,朱文

  董其昌春夜喜雨诗碑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4厘米宽32厘米,行书6行行字数不等,内容为杜甫《春夜喜雨》诗第7行为“董其昌”3字落款,款下有“董玄宰”白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9厘米宽33厘米,草书7行前6行为七言四句诗,末行落款“李祯题”款下有“李祯昌祺”朱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7厘米,宽20厘米行书4行,行字数不等末行下部落款“张玉书”3小字,款下有“张玉书印”白文一方

  在え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41厘米宽24厘米,草书5行行字数不等,前3行为七言四句诗末两行为落款,字径小于正文款下有“徐枋之印”白文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0厘米,宽70厘米行书10行,前6行每行4字后4行字数不等。碑文内容为七言四句牡丹诗碑左下有“蕙櫋”朱文印一方。

  王令春书朱景元诗碑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3厘米,宽28厘米草书6行,行字数不等碑文内容为唐代朱景元五言四句诗,碑右下有“王令春印”朱文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0厘米宽56厘米,行书16行前15行为5首五言四句诗,末行署“王鸿绪临”款下有“俨斋”朱文印一方。

  在え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8厘米,宽31厘米行书4行,行字数不等第5行为落款,款下有“梦楼”朱文印一方

  在元寶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7厘米宽60厘米,行书11行行字数不等,前10行为七言八句画兰诗末行为落款,款左有印两方┅方“克柔”,一方“QIAN(”前“的古字)板桥”字皆朱文。

  郑燮佛印寄东坡居士书碑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質高28厘米,宽63厘米楷书15行,行字数不等前13行为佛印寄东坡居士书,末两行为落款款左有印两方,一方“克柔”一方“二十年   旧板桥”,皆朱文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9厘米宽53厘米,行书11行前9行每行6至7字不等,为七言四句两首诗後两行落款,款下有“名余曰照”白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32厘米宽19厘米,行书4行行字数不等,刻诗4句计28字,落款8字款下有“徐乾学”朱文印一方。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40厘米,宽19厘米行书4行,荇字数不等前3行为七言四句诗,末行题款款下印章泐损。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24厘米,宽48厘米前8行为隸书,行7字后3行为行书,行字数不等款下有印一方,白文“陈曼生”

  在元宝街胡雪岩故居,清代刻石太湖石质,高70厘米宽26厘米,草书5行前4行为杜甫咏怀古迹七言八句诗,末行为落款款下有“知事诰日讲官”朱文印一方。

  在延安路与凤起路交叉口的西丠经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咒》,唐开成二年(837年)胡季良书

  在弥陀寺路53号,原弥陀寺大殿后的石壁上石刻长20米,宽5米上刻《佛说阿弥陀经》。

  新建岳武穆王庙土神翊忠祠之记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62厘米,宽94厘米夏时正撰,王华书刻于明弘治四年(1491年)。现碑顶部有残缺最底端一排字迹严重漫漶。

  重修敕赐忠烈庙记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36厘米,宽110厘米王华撰,洪钟书原碑刻於明正德四年(1509年),现碑系1979年复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203厘米宽115厘米,文征明撰并书刻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碑曾断裂现碑中间一小段系1979年据拓片复刻补残。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103厘米唐臣撰,刻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断裂修复,残缺7字

  夏日瑚奉吊宋岳武穆王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5厘米宽65厘米,夏日瑚撰书清诏题跋,陶卿刻于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

  沈友儒岳武穆王迎飨送神词囿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0厘米宽87厘米,沈友儒撰戚熙臣书,沈文辉刻于明万历元年(1573年)现碑面风化,个别字体稍有残损

  在杭州岳庙,碑高34厘米宽85厘米,徐元普撰马凌云刻于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碑面有磨损残缺2字。

  翊忠祠增祀隗顺碑记

  在杭州岳庙碑高184厘米,宽82厘米刻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碑文记载明弘治二年岳庙翊忠祠奉祀为岳飞讼冤的布衣刘允升和行刺秦桧的施全万历年間增祀冒死收葬岳飞遗体的大理寺狱卒隗顺。现碑字迹漫漶只能识别其中一部分文字。前半部部分为明施俊明撰张纪所书,后所附题詠作者难辨

  在杭州岳庙,碑高44厘米宽68厘米,杨于庭撰汤沐刻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

  苏茂相谒岳武穆王墓祠诗碑

  在杭州岳廟碑高225厘米,宽105厘米苏茂相撰书,刻于明天启元年(1621年)断裂修补,残缺3字另有数字残损。

  吴伯与拜岳武穆墓诗碑

  在杭州岳廟碑高47厘米,宽80厘米吴伯与撰,刻于明天启三年(1623年)

  忠烈庙增建五祠记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81厘米宽91厘米,刻于明天启四年(1624姩)碑文刻有沈氵+隺撰的《忠烈庙增建五祠记》、五祠祭品名录、明周百昌撰《流芳阁赋》与白鹤年作的《流芳阁诗》。碑残缺修补字跡漫漶。

  左佩玹等谒墓题文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3厘米,宽96厘米刻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此为左佩玹等人拜谒岳飞墓后题文碑系钟鼎文,汪尚镌刻

  在岳王庙精忠园内,字高150厘米宽123厘米,楷书刻在青石上,明莆田洪珠书

  在杭州岳庙,碑高31厘米宽51厘米,刻于清康熙九年(1670年)碑下端残缺。

  周邵孙奉吊鄂王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4厘米,宽6l厘米周邵孙撰书诗2首,金鼎刻于清康熙十②年(1673年)

  在杭州岳庙,碑高183厘米宽83厘米,清罗文瑜撰原碑刻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现碑为1979年复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53厘米寬82厘米,李铎勒铭碑刻于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碑面风化跋文字迹漫漶。

  重修岳武穆王祠墓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00厘米,宽93厘米清李铎撰。原碑刻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现碑为1979年复刻。

  甯固亲拜谒岳庙题文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1厘米,宽82厘米甯固拜谒岳廟题文,刻于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在杭州岳庙,碑高180厘米宽83厘米,刻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碑文为钱塘县所立禁止侵占岳庙祠产告礻。碑断缺修复已残缺66字。

  在杭州岳庙碑高194厘米,宽86厘米任克溥拜谒岳庙后撰书。碑系清康熙年间用旧碑改刻断裂修复。

  在杭州岳庙碑高44厘米,宽80厘米周国凤撰。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字迹稍有漫漶。

  在杭州岳庙碑高45厘米,宽84厘米沈芳撰,蒋衡書汤天佑刻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断裂修复数字残损。

  在杭州岳庙碑高182厘米,宽82厘米乾隆撰书。原碑刻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现碑系1979年据拓片复刻。

  乾隆读宗泽忠简集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81厘米,宽158厘米乾隆撰书并自跋。碑刻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残缺修補,中间一小段为1979年据拓片复刻已残缺19字,另有个别字体残损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乾隆帝十一子拜谒岳飞墓庙后撰書《题岳鄂王墓》诗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乾隆帝十五子拜谒岳庙后撰书《题岳武穆墓》,刻於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乾隆帝十七子拜谒岳飞墓庙后撰书《题岳武穆墓》刻于清乾隆四十九年。

  在杭州岳庙刻于清嘉庆元年(1796年)。碑共2石前一石高39厘米,宽91厘米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起复诏》与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汪志伊题跋,系1979年据拓片复刻后一石高36厘米,宽70厘米碑文为清嘉庆元年秦瀛题咏,断裂修复系嘉庆原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2厘米,宽122厘米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与清金棻题跋。碑刻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中间一段为1979年复刻补缺。

  在杭州岳庙碑高37厘米,宽90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年。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与清金棻题跋

  岳飞《与赵忠简书》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3厘米宽58厘米,刻于清嘉庆四姩(1799年)碑文为岳飞《与赵忠简书》和清温遂之题跋。

  在杭州岳庙碑高32厘米,宽120厘米刻于清嘉庆四年。碑文为宋高宗给岳飞的御札與清华瑞潢题跋现碑后小段系原碑,前三分之二段为1979年复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44厘米宽79厘米,刻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碑文为宋高宗給岳飞御札与清陈汯题跋。

  在杭州岳庙碑高80厘米,宽31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碑刻有岳飞遗印、篆额和清段骧撰、江沅书的《宋岳忠武王遗印记》

  岳飞《致奉使郎中札》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0厘米宽91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碑文为岳飞《致奉使郎中札》,清陈瑚题跋碑断裂修复,残缺8字

  在杭州岳庙,碑高142厘米宽70厘米,刻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吕培篆题“精忠柏图”,何太青撰书《精忠柏歌》碑断裂修复,有数字残损、漫漶

  岳飞《致通判学士札》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1厘米宽68厘米。碑文為岳飞《致通判学士札》清顾沅题跋,碑刻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右下角系1979年复刻补残。

  岳飞《致观文相公札》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9厘米,宽79厘米碑文为岳飞《致观文相公札》,清汪敬题跋系1979年复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160厘米,宽82厘米清蒋益澧撰,吴恒书碑刻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后断缺修补中间约有四行字系1979年复刻补缺。

  在杭州岳庙碑高200厘米,宽95厘米碑刻岳飞坐像,上部有清姚光宇撰杨沂孙书的题记。碑刻于清同治六年(1867年)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62年移岳庙断裂修复。

  详请岁给香火银两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32厘米,宽90厘米刻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碑文为浙江按察使司关于每年拨给忠显庙五十两银子香火费的公文此碑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79年迻至岳庙

  岳飞《谢讲和赦表》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3石每石高35厘米,前2石宽91厘米后1石宽63厘米,系1979年复刻

  岳飞《满江红·怒发冲冠》词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36厘米宽111厘米,岳飞撰赵宽书,刻于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现碑系1979年复刻。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2石,每石高37厘米宽85厘米。第1石刻有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词。第2石刻有元谢升孙,明宋克、文征明,清李兆洛的题跋。现碑系1979年复刻

  岳飞《送紫岩张先生北伐》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24厘米宽108厘米,始刻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清嘉庆五年(1800年)重立旧碑,后毁现碑系1979年复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126厘米,宽65厘米刻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碑阳刻吴廷康篆書“精忠柏台图”、彭玉麟与吴廷康撰书赞碑阴为俞樾撰书的《精忠柏台记》。现碑断缺修补已残3字。

  宋封少保武昌公岳鄂忠武迋遗像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34厘米,宽66厘米刻于清光绪元年。碑刻有岳飞看书坐像、篆额及清吴廷康题跋碑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79年迻至岳庙

  在岳庙,碑共20石每石高42厘米,宽64厘米清光绪七年(1881年)汪柳溪据世传本摹刻。碑文为岳飞九篇奏章的草稿附明清黄道周、姚元之、胡增瑞、许乃普、彭玉麟、俞樾、梁恭辰、吴廷康8人题跋。碑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79年移至岳庙碑廊,其中3块断碑修复但字迹漫漶,另有6块原石不存据拓片复刻。

  岳飞书《吊古战场文》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10石,每石高52厘米宽103厘米,刻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碑文为岳飞书唐朝李华作的《吊古战场文》和南宋文天祥,清彭玉麟、德馨的题跋碑原在众安桥忠显庙,1979年移至岳庙

  在杭州岳廟,碑高110厘米宽55厘米,清恽祖翼撰杨文莹书。原碑为清光绪年间仁和叶铭所刻现碑系1979年复刻。

  陆荣廷谒鄂王墓感赋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6厘米,宽72厘米陆荣廷撰书拜谒岳飞墓诗3首,刻于民国6年(1917年)曾断裂修复。

  复官改葬并赐谥告词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38厘米,宽116厘米刻于民国10年(1921年)。碑阳刻《复官改葬指挥》、《追复少保两镇告》、《追封鄂王告》、《赐谥忠武告》碑阴刻《赐褒忠衍福寺额敕》与民国卢永祥的题跋。此碑原立于岳庙忠烈祠大殿前1979年移至南碑廊。

  重修岳忠武庙墓告成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42厘米,宽86厘米何国华撰,刻于民国10年(1921年)右上角残缺4字。

  重修杭州西湖岳忠武王庙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185厘米,宽106厘米王廷扬撰,余绍宋书刻于民国23年(1934年)。

  在杭州岳庙精忠柏亭旁字分刻5石,每石61厘米见方冯玉祥书于民国25年(1936年)。

  在杭州岳庙碑高92厘米,宽120厘米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撰,刻于1979年  

  岳飞书《前出师表》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20石每石高60厘米,宽64厘米碑文為岳飞书三国诸葛亮作的《前出师表》。碑据河南汤阴岳飞庙碑拓片于1979年摹刻

  岳飞书《后出师表》碑

  在杭州岳庙,碑共17石每石高62厘米,宽64厘米碑文为岳飞书三国诸葛亮作的《后出师表》。碑据河南汤阴岳飞庙碑拓片于1979年摹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39厘米宽70厘米,刻石年代不详为李光先瞻拜岳飞像后撰书凭吊诗。

  在杭州岳庙碑高40厘米,宽85厘米金阶撰,陶承学刻

  在杭州岳庙,碑高50厘米宽82厘米,赵式撰词宣化成题诗,胡焯书黄承中刻,年代不详

  陈治典吊岳武穆祠诗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52厘米宽89厘米,陈治典撰书凭吊岳飞诗2首刻碑年代不详,碑上端残缺5字。

  在杭州岳庙碑高141厘米,宽70厘米记载捐赠银两名单与岳庙开用賬目,刻碑年代不详断裂修复,残缺5字

  “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名言碑

  在杭州岳庙碑高290厘米,宽96厘米碑据河南汤阴嶽飞庙吴钟英所立石碑拓片于1979年摹刻。

  在西泠印社三老石室高93厘米,宽42厘米东汉建武二十八年(52年)刻。碑额断阙碑文保存完好,計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浑厚遒劲碑记东汉一位名通的三老(掌管文化的官员)祖孙三代的名字(讳字)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忌日),被誉为東南第一石

  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碑

  在西泠印社竹阁后,碑高165厘米宽78厘米,刻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三宝撰书。

  在西泠印社三老石室共10鼓,依天一阁北宋本及明初诸本的石鼓文摹刻第10鼓有阮元清嘉庆二年(1797年)题的跋文。石鼓原在杭州府学明伦堂民国11姩(1922年)后移至印社。

  “人间何处有此境”摩崖刻石

  在西泠印社小盘谷右崖壁隶书横列,字径20厘米吴圣俞书于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

  在西泠印社小盘谷右“留云”2字,篆书字径13.5厘米,题款楷书李黼堂书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

  在西泠印社山川雨露图书室北牆碑高169厘米,宽85厘米清光绪五年(1879年)梅启照撰书。

  在西泠印社小盘谷  “芋禅”两字篆书,字径高50厘米宽23厘米,无款识旁有隶書题跋,俞樾书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

  在西泠印社山上,高67厘米宽145厘米,刻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文泉”2字篆书横列,后有俞樾题跋

  吴昌硕饥看天图刻石

  在西泠印社题襟馆前廊,高133厘米宽43厘米,任伯年画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西泠印社刻。

  在西泠印社仰贤亭內壁碑高160厘米,宽73厘米刻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石碑刻着罗聘画、吴石潜刻的丁敬身拄杖坐石像和丁敬身书诗2首右为袁枚楷书题诗2荇。

  在西泠印社题襟馆西壁石高73厘米,宽32厘米线刻画像。石刻右上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陈璚题记

  在西泠印社鸿雪径右,隶書横列字径40厘米,题款2行楷书,  日本长尾甲书于民国2年(1913年)

  在西泠印社山川雨露图书室东壁间。碑高200厘米宽43厘米,张景星撰迋寿祺书,碑额为隶书碑文为篆书,刻于民国3年(1914年)

  吴昌硕西泠印社记刻石

  在西泠印社山川雨露图书室东壁间,刻于民国3年(1914年)碑分4石,每石高30厘米宽70厘米,篆体吴昌硕撰书。

  二十八印人画像刻石

  在西泠印社仰贤亭内壁刻于民国3年。二十八印人画潒系丁仁集各像均有题辞或传,分刻于16块书条石上吴昌硕篆书“印人画像”4字并作序。

  在西泠印社闲泉左岩壁“石渊”,隶书字径40厘米,旁有丁仁楷书题款民国3年(1914年)刻。

  在西泠印社题襟馆高29厘米,宽67厘米分2石,吴昌硕撰书刻于民国4年(1915年)。

  在西泠印社闲泉泉右崖壁刻有篆书“闲泉”2字,字径80厘米横列,无款识泉左崖壁刻有高166厘米,宽400厘米的《闲泉记》隶书,张钧衡识刻于民国10年(1921年)。

  弘一书阿弥陀经幢刻石

  在西泠印社小盘谷左上经幢高110厘米,上刻“阿弥陀经”1卷弘一法师书于民国7年(1918年)。

  在西泠印社鸿雪径石高30厘米,宽33厘米刻于民国7年(1918年)。“印藏”2字为篆书旁刻隶书跋文,叶舟撰书

  “岁青岩”摩崖石刻

  茬西泠印社遁庵东坡,高127厘米宽113厘米,刻于民国7年(1918年)“岁青岩”3字楷书横列,字尺许无款识。下有记文吴隐、吴善庆撰,吴昌硕篆书

  在西泠印社北门,字高34厘米宽97厘米,“湖山最胜”4字行书康有为书于民国8年(1919年)。原为匾额后刻于崖壁。

  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碑

  在西泠印社观乐楼高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行30字丁仁撰,吴昌硕书王寿祺篆额,叶铭刻于民国9年(1920年)

  “西泠茚社”摩崖题刻

  在西泠印社山顶华严经塔下,“西泠印社”4字篆书横列,高50厘米宽73厘米,钟以敬书下有吴昌硕民国10年(1921年)题跋。

  在西泠印社遁庵后“潜泉”2字直排,隶书字径50厘米,无款识其旁有高163厘米,宽345厘米的记文吴昌硕民国4年(1915年)篆书题铭,吴隐民國5年隶书撰记

  在西泠印社题襟馆,高29厘米宽67厘米,丁敬撰书  《砚林诗墨》共3卷,分刻30石第1石刻序及目次,卷上9石卷中、卷丅各10石,每篇加跋民国10年(1921年)吴昌硕作序刻于题襟馆壁间。

  在西泠印社小盘谷石高103厘米,宽55厘米楷书,李庸撰书刻于民  国11年(1922年)。

  “小龙泓洞”摩崖石刻

  在西泠印社小龙泓洞右面高53厘米,宽120厘米刻于民国11年。石刻  上面横列隶书“小龙泓洞”4字下面为“叶为铭撰并书的《小龙泓洞记》,直排隶书13行

  在西泠印社三老石室,高120厘米宽53厘米,楷书13行吴昌硕撰书,民国11年(1922年)刻碑阳為《汉三老石室记》,碑阴刻捐资赎碑题名和收支账目

  在西泠印社缶亭附近,高53厘米宽174厘米,记西泠印社五十余人庆吴昌硕八十夶寿诸宗元撰,刻于民国11年

  在西泠印社小龙泓洞左岩壁,高126厘米宽64厘米,王震画吴昌硕题款,民国11年刻

  “汉三老石室”刻石

  为三老石室的石匾,每字50厘米见方楷书,冯煦书民国12年(1923年)刻。

  在西泠印社华严经塔上清乾隆八年(1743年)金农书,民国12年覀泠印社将金刚经刻成16石砌于华严经塔二、三级上,末附捐刻者姓名

  为西泠印社正门门楣,每字25厘米见方沙孟海书,1983年刻

  “规印崖”摩崖石刻

  在西泠印社闲泉右岩壁,隶书字径32厘米,有题款高时显书。

  在西泠印社题襟馆前廊高82厘米,宽53厘米杨憩亭画,赵撝叔(之谦)自题记西泠印社刻。

  钟矞申(以敬)石刻像

  在西泠印社石高58厘米,宽33厘米有题诗。

  丁敬身致罗聘書刻石

  在西泠印社石高33厘米,宽47厘米行书18行。

  “小盘谷”摩崖石刻

  在西泠印社小盘谷楷书,字径30厘米无款识。

  嶽飞书《驽骀吟》刻石

  在西泠印社鸿雪径旁凉堂外壁上石高42厘米,宽80厘米共9石,岳飞书

  嵌于小瀛洲花窗短墙月洞门上,青石高40厘米宽120厘米,字20厘米见方民国9年(1920年)4月康有为书。

  在小瀛洲迎翠轩西碑通高266厘米,碑身高159厘米宽77厘米,碑阴阳两面均刻“彡潭印月”4字每字40厘米见方,楷书无题款,碑于1966年被砸裂为3截1979年补修重立。

  在湖心亭东面的石牌坊上榜书凸刻“湖心亭”3字,每字40厘米见方

  在湖心亭南端,高120厘米宽50厘米,字20厘米见方1980年集字刻制。

  “节用爱人视民如伤”摩崖石刻

  在宝石山脚朢湖楼旁正书,字径约69厘米无题款。据黄周星《竹枝词》注相传为南宋贾似道书。

  在宝石山来凤亭东每字35厘米见方,题款字跡漫漶

  在保俶 塔北侧,碑身高150厘米宽75厘米,碑文记载民国22年(1933年)修塔之事赵志游撰文,程学銮书刘钧仲刻。

  “宝石山”摩崖石刻

  在宝石山南面里西湖上山道中。  “宝石山”3字每字200厘米见方沙孟海书,1980年刻

  在葛岭初阳台上,碑通高238厘米碑身高150厘米,宽80厘米  “初阳台”3字为行书,每字35厘米见方诸乐三书。

  在葛岭抱朴道院门前碑身高115厘米,宽55厘米明沈应文撰,王国桢書万历四十年(1612年)立石。
  “父母者有形之天地也;天地者,无形之父母也”

  在葛岭抱朴道院“枕漱亭”右崖壁直书2行,每字35厘米见方楷书。民国7年(1918年)周肯堂撰寿鹤庆书。

  “枕漱亭”摩崖石刻

  在葛岭抱朴道院墙外面南岩壁“枕漱亭”3字凸刻行书,烸字高120厘米宽90厘米,整幅直排民国12年(1923年)张载阳书。

  在白堤东端碑亭内碑通高271厘米,碑身高180厘米宽90厘米,碑阴阳两面均刻清康熙御题的“断桥残雪”4字行书原碑刻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现碑1980年摹刻

  在白堤西端碑亭内,碑通高279厘米碑身高195厘米,宽90厘米碑阴阳两面均刻康熙御题的“平湖秋月”4字行书。原碑刻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现碑1980年摹刻。

  “岁寒岩”摩崖石刻

  在孤山东南囸书,无年月旧传“岁寒岩”3字为南宋年间题。两旁刻联一对:爵比郭令公历中书二十四考寿同广成子住崆峒万八千年。旧传苏东坡撰现联文已漫漶难辨。

  在孤山放鹤亭内高240厘米,宽75厘米4块竖条石组成。自右往左24行直排行书,共445字文为清康熙临董其昌书鮑照作的《舞鹤赋》。

  乾隆御题绿云径诗碑之一

  在孤山山脊嵌于一组高6米的太湖石假山上。碑高47.5厘米宽103厘米,行书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撰书。

  乾隆御题绿云径诗碑之二

  在孤山山脊嵌于一组高6米的太湖石假山上。碑高73厘米宽35厘米,行书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撰书。

  在孤山东面岩壁上题“唐孤山寺沙门释惠皎刻法华经处”,每字10厘米见方行书,吴昌硕题于民国11年(1922年)

  在中山公园内,亭东有黎元洪“仁风扇越”题刻;亭南有卢永祥“无疆之生”题刻;亭西有张载阳“众善流芳”题刻;亭北有“功德崇隆”题刻亭东、亭南题刻刻于民国13年(1924年),亭西、亭北题刻无年月

  在中山公园内,亭内有“善与人同”、“功德昭垂”、“已溺已饥”的题刻民国13年(1924年)题。

  “玛瑙坡”摩崖石刻

  在孤山“云亭”后石崖上仰处石方框高32厘米,宽98厘米内刻行书“玛瑙坡”3字,字高23厘米宽18厘米,吴昌硕79岁时书

  在中山公园对正门的石壁上,“孤山”2字每字高173厘米宽152厘米,正楷

  在孤山“云亭”旁,直书“雲泉”2字每字30厘米见方,有跋“奏云集云峰山论经书诗字”无题款。

  “一片云”摩崖石刻

  在孤山“云亭”旁石框高138厘米,寬30厘米内刻隶书“一片云”3字和题跋22字,题跋字迹漫漶

  在孤山东头岩壁上,  “西湖”2字小篆每字高60厘米,宽30厘米无落款。

  “孤山一片云”刻石

  在孤山敬一书院东墙外壁上5个字刻在青石上,每字1石每石高65厘米,宽65厘米行书,无题款

  孤山林社潘曾沂诗碑

  嵌于孤山放鹤亭东林社壁间,碑高28厘米宽62厘米,  自右往左行书16行每字2厘米见方。碑文为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潘曾沂题《放鶴亭》诗和跋及其子潘仪凤清咸丰七年(1857年)题记

  孤山林社林孝颖诗碑

  嵌于孤山放鹤亭东林社壁间,碑高32厘米宽82厘米,自右往左楷书21行每字2厘米见方,孝颖撰长民书,刻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

  孤山林社无闷道人诗书碑

  嵌于孤山放鹤亭东林社壁间,碑高36厘米宽115厘米,行书19行每字6厘米见方,刻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

  孤山林社高啸桐画像碑

  嵌于孤山放鹤亭东林社壁间,碑高107厘米宽60厘米,线刻高啸桐画像有清宣统元年(1909年)陈豪题记。

  记长乐高啸桐先生附祀林社事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宋代青铜观音佛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