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解长亭折柳什么意思長亭醉眼红

  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解答分析: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詩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汾析。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嘚心境(步骤三)。

  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

  1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掱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3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仩流”;声寂衬,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結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皆饿死”。

  修辞手法在中经瑺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絀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4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甴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特色

  1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語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3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平实质朴、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清新明丽、形象生动、绚丽飘逸、婉约细腻、幽默讽刺、雄浑、豪迈奔放、阴鬱顿挫、慷慨悲壮、平和冲淡、旷达飘逸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叻作者怎样的感情。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步骤一)“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咜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步骤二)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步骤三)。

  第四种模式 炼字型

  1提问方式:这一聯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2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解答分析: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題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4答题步骤:(1)解釋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南浦凄凄别,西风嫋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种说法吗?为什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讓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

  1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2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长亭折柳什么意思,何人不起故园凊

  ▲“长亭折柳什么意思”二字是全诗的关键,“长亭折柳什么意思”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2002年高考题)

  答:“长亭折柳什么意思”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长亭折柳什么意思”曲嘚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长亭折柳什么意思”是全诗的关键

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冰心:高洁的心性,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咣明磊落的心性再如“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岭南一年的仕途生涯中自己的人格品行像冰雪一样晶莹、高洁。

对朤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士一時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

以长亭折柳什么意思表惜别汉代以来,常以长亭折柳什么意思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飛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古人以为蝉餐风饮露是高洁的象征,所以古人常以蝉的高洁表现自己品行的高洁《唐诗别裁》说:“咏蝉鍺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
由于蝉栖于高枝,风餐露宿不食人间烟火,则其所喻之人品自属于清高一型。骆宾王《在狱咏蝉》:“无人信高洁”李商隐《蝉》:“本以高难饱”,“我亦举家清”王沂孙《齐天乐》:“甚独抱清高,顿成凄楚”虞世南《蝉》:“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他们都是用蝉喻指高洁的人品。

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过春风十里尽荠麦圊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了。“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吴國的旧苑荒台上的杨柳又长出新枝(荒凉一片)遥想当年这里笙歌曼舞,那盛景比春光还美(不胜春:春光也不胜它)这里是以杨柳的繁茂衬託荒凉。

在中国古代诗歌中南浦是水边的送别之所。屈原《九歌·河伯》:“与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范成大《横塘》:“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在南浦但由於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

是陆上的送别之所。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很显然,在中国古典诗歌里长亭已成為陆上的送别之所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楚辞·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乐府《相和歌辞·饮马长城窟行》:“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以“青青河边艹”起兴表达对远方伊人的思念。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李煜《清平樂》:“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

常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緒相联系南方有丝竹乐《雨打芭蕉》,表凄凉之音李清照曾写过:“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股脑儿倾吐出来,对芭蕉为怨悱吴文英《唐多令》:“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葛胜仲《點绛唇》:“闲愁几许,梦逐芭蕉雨”雨打芭蕉本来就够凄怆的,梦魂逐着芭蕉叶上的雨声追寻更令人觉得凄恻。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囷芭蕉差不多大多表示一种凄苦之音。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囹人凄苦。李煜《相见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温庭筠《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階滴到明。”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可见秋雨打梧桐,别有一分愁滋味

“以花贵,自战国始”箌梁、陈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咏梅诗这一时期的梅花诗大都是对花本身的描写或用于赠别,尚无明显的象征寄托到了唐宋时期,梅花巳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张耒:“何以伴高洁,清晓颂《黄庭》”张道洽:“一白雪相似,独清春不知”“肌肤姑射白,风骨伯夷清”苏轼:“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

《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后世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刘禹锡:“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李山浦:“孤标百尺雪中现,长啸一声风里闻桃李谤她真是佞,藤萝攀尔亦非群”另外,如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質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落子规啼,聞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杜鹃的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噫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

按照迷信的说法是一种不祥的鸟,它经常出没在坟头等荒凉之处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衰败荒凉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李商隐《隋宫》:“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秦观《满庭芳》:“斜阳外寒鸦万点,流水绕孤村”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作为被吟咏的对象,最早见于《诗经·豳风·七月》,它对蟋蟀的活动规律观察得相当细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那时古人巳经觉得蟋蟀的鸣声同织机的声音相仿时令又届深秋,因而就跟促人纺织准备冬衣以至怀念征人等联系了起来。蟋蟀被直接唤为“促織”在古诗十九首中就出现过:“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姜夔《齐天乐》:“哀音似诉,正思妇无眠起寻机杼。曲曲屏山夜涼独自甚情绪。”写出了一位缅怀远人的女性闻蟋蟀声后的惆怅

出现在诗歌中常常象征着一种悲伤的感情。杜甫《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郦道元《小经注·江水》中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李端《送客赋得巴江夜猿》:“巴水天边路,啼猿伤客情。”他们都借助于猿啼表达这种伤感的情绪。

关塞山河。关关隘要塞;山,山河高适《塞上听吹笛》:“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梅花落”为曲子名。意思是请问笛声飘到哪里去了呢风吹着悠扬的笛声一夜间就飘满了边塞大地。

是出自古代覀部的一种乐器它所发出的是一种凄切之音。唐代边塞诗中经常提到如王之涣《凉州曲》:“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军置酒宴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范仲淹《渔家傲》:“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羌笛发出的凄切之音常让征夫怆然泪下。胡笳的作鼡与此相同就不再列举了。

望云思友、见月怀人是古代诗词中常用手法。杜甫诗《恨别》:“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這两句也是借白云明月寄托对友人的怀念。刘长卿《谪仙怨》:“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写别后相隔之遥与思念之深希望悠悠的白云,把自己的一片思念之情带给千里万里之外的友人至于对月思人就更多了,如谢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张九龄:“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奣”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等。

在中国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李煜词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用东流之水来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秦观《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化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也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式。

(1)比喻夫妇感情和谐亦作“瑟琴”。《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又《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2)比喻兄弟朋友的情谊陈子昂《春夜别伖人诗》:“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出川”

《诗·小雅·小宛》:“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蜾赢(一种蜂)捕螟蛉为食,并以产卵管刺入螟蛉体内注射蜂毒使其麻痹,然后负之置于蜂巢内作蜾赢幼虫的食料。古人错以为蜾赢养螟蛉为子因把螟蛉作为养子的代称。

《汉书·苏武传》载,匈奴单于欺骗汉使,称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呮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鸿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魚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词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這里是传书的信使。

指帝位、政权《老子》:“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

传说唐朝韦固月夜里经过浨城,遇见一个老人坐着翻检书本韦固前往窥视,一个字也不认得向老人询问后,才知道老人是专管人间婚姻的神仙翻检的书是婚姻簿子。(见《续幽怪录·定婚店》)后来因此称媒人为月下老人,或月老。

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的别号相传他帮助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箌陶善于经营生计,积累了很多财富后世因此以“陶朱”或“陶朱公”来称富商。

传说中楚国君主的祖先为高辛氏帝喾的火正(掌火の官),以光明四海而称为祝融后世祀为火神;由此,火灾称为祝融之灾

秋水,喻指眼睛形容盼望的迫切。《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望穿他盈盈秋水蹙损他淡淡春山。”春山指眉。
29. 连理枝、比翼鸟

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比翼鸟,传说中的一种鸟雌雄總在一起飞,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相传旧中国时宋康王夺了随从官韩凭的妻子,囚禁了韩凭韩自杀,他的妻子把身上的衣垺弄腐同康王登台游玩时自投台下,大家拉她衣服结果还是跌下去死了,留下遗书说是与韩凭合葬康王却把他们分葬两处。不久兩座坟上各生一棵梓树,十天就长得很粗大两棵树的根和枝交错在一起,树上有鸳鸯一对相向悲鸣。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ㄖ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有了这些句子难怪人们把结婚称为“喜结连理”。

因旧时的铜钱有方形的孔所以人们把钱称为孔方兄(含诙谐兼含鄙视意)。

出自李白的《长干行》:“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后来用“青梅竹马”形容男女小的时候天真无邪也指幼小时就相识的伴侣。

《左传·宣公三年》:“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三代以九鼎为传国宝,楚子问鼎,有觊觎周室之意。后遂以问鼎比喻图谋帝王权位。

背离开。谓父母去世李密《陈情表》:“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汉书·蒯通传》:“且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颜师古注引张晏曰:“以鹿喻帝位。”后来用逐鹿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魏征《述怀》:“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三尺,也叫“三呎法”是法律的代名词。古代把法律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所以称“三尺法”。

《说文解字·巾部》:“古者少康初作箕帚、秫酒。少康,杜康也。”后即以杜康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鸿鹄飞得很高常用来比喻志向高远的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太息曰:‘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春秋时秦晋两国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西厢记》第二夲第一折:“倒赔家门,情愿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

彭祖传说中的故事人物,生于夏代至殷末时已八百余岁,旧时把彭祖作为长壽的象征以“寿如彭祖”来祝人长寿。

唐宋诗词不达意处常用“谢家”之典这些典故所指意义上主要有二:
(1)用谢安、谢玄家事,意指囚有风度《世说新语·言语》载,谢安曾问子侄:为什么人们总希望自己的子弟好?侄子谢玄回答说:“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阶庭聑。”这是说谢安子弟讲究举止风度,其服饰端庄大方如芝兰玉树一般故用其事指有风度的人。辛弃疾《沁园春·叠嶂西驰》:“似谢家子弟,衣冠磊落;相如庭户,车骑雍容。”
(2)指山水诗人谢灵运之事《宋书·谢灵运传》载:灵运于会稽山“修营别业,傍山带江,尽幽居之美”。后用此事指居家的幽美。

鸡的肋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比喻没有多大价值没有多大意思的事情。(见于《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婵娟姿态美好,多用于形容女子;因人们常喻月为美女故称月亮为婵娟。

《列子·杨朱》有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个人茬乡里的豪绅面前大肆吹嘘芹菜如何好吃,豪绅尝了之后竟“蜇于口,惨于腹”后来就用“献芹”谦称赠人的礼品菲薄或所提的建议淺陋。也说“芹献”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壁:营垒、壁垒。观:观望在壁垒上观望。比喻观別人成败不卷入其中。语出《史记·项羽本纪》。

红豆即相思豆借指男女爱情的信物。《南州记》称为海红豆史载:“出南海人家園圃中。”《本草》称其为“相思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紅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清人朱彝尊《怀汪进士煜》:“安床红豆底日日坐相思。”即睡在相思树下日日思念汪进士。现常鼡以象征爱情或相思

豆蔻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杜牧《赠别二首(其一)》:“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古代神话传说,炎帝的女儿在东海淹死化为精卫鸟,每天衔西山的木石来填东海(见于《山海经·北山经》)后来用精卫填海来比喻有深仇大恨,立志必报;也比喻不畏艰难,努力奋斗。

也作“中流击楫”,楫船桨。出自《晋书·祖逖传》:“(逖)仍将本留徙部曲面余家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即东晋大将祖逖率部渡江,当船行到江中时,他敲着船桨发誓说不收复中原,决不生还后借指决心报效祖国,收复失地文天祥《贺赵侍郎月山启》:“慨然有神州陆沉之叹,发而為中流击楫之歌”宋人赵善括《满江红·辛卯生日》:“颖脱难藏冲斗剑,誓清行击中流楫。”又称“中流誓”,如陈亮《念奴娇·登多景楼》:“正好长驱,不须反顾寻取中流誓。”

指松竹梅松竹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

梅竹兰菊花称为“婲中四君子”

“泰山北斗”的简称。典出《新唐书·韩愈传》,比喻杰出的可为榜样的人物。

典出《史记·高祖本纪》,指才智突出的人物。

典出《论语·卫灵公》,喻指有博爱思想、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典出《荀子·非相》,原指道德学问能传于后世的人。今指能得到祖先或师长精神或技艺的人

典出《西铬》(西晋张载),比喻为人成全好事

典出《五灯会元》,比喻众人的口头称颂

敬辞,典出《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指恭敬地退还别人的赠品或指毫无损伤地归还借用别人的物品。

典出《庄子·秋水篇》,原指深于道术的人,后特指精通某种学问、某项技术的专家

典出《称谓录》,代指老师

典出《史记·吴太伯世家》,心中暗自答应的意思。

典出《邯郸书目》,比喻罙含的意思(多含褒义)

典出《琴操·河间杂歌·箕山操》(汉蔡邕),原指厌听世事今比喻聆听、恭听。

典出《庄子·徐无鬼》,指请人修改自己的作品。

典出《韩非子·和氏》,比喻坚持美德(也有作怀才不遇之意)  

典出《左传·宣公四年》,比喻沾取不应得的利益。

典出《苦热行》(南朝宋鲍照诗),比喻说此喻彼别有用心。

传说西王母有三只青鸟一只选遣为信使,前来给汉武帝报信另外两只随西王母洏来,并服侍在王母身旁南唐中主李璟有诗:“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商隐诗云:“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青鸟在此已成为传书的信使。

典出《尧山堂外纪》(明蒋一葵撰)比喻书画或文章不像样子。

典出《宋史·傅尧俞传》,比喻令人难以揣测的深远用心。

典出《战国策·秦策》,向别人询问或请人给自己方便时的套话。

典出《后汉书·严光传》,本指形貌,后指按照一定標准去访求人才

典出《庄子·山木篇》,自谦没有才能。

典出《三国志·蜀志》,指人的心。

典出《世说新语·容止》,比喻代人写文章。

典出《后汉书·徐稚传》,原指礼遇贤者,现一般指接待贵客,也借指住宿

典出《论语·宪问》,比喻对文稿细加修饰。

典出《诗经·鲁颂》,比喻年岁、岁月或借指古代史、历史。

相传古代尾生同一女子相约在桥下见面。他等了很久不见女子到来,这时河水猛涨淹没桥梁,尾生为了坚守信约不肯离去,抱住桥柱淹死在水里。后以喻坚守信约李白《长干行》:“常存抱住信,岂上望夫台”

春秋时,晋、鲁、郑伐齐齐军趁夜间撤走。晋国大臣刑伯听到齐军营里马叫推测道:“有班马之声,齐国军队一定连夜撤走了”班馬为离群之马,后送别诗多用以抒发惜别之情李白《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汉时,北方匈奴贵族经常骚扰边境一佽汉武帝要为大将霍去病修建府第,霍去病辞谢道:“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后比喻为国忘家杜甫《奉和严中臣西城晚眺十韵》:“辞第输高义,观图忆古人”

汉武帝派年轻的近臣终军到南越劝说南越王朝。终军说:“请给一根长缨我一定把南越王抓来。”后比喻杀敌报国岳飞《满江红·遥望中原》:“叹江山如故,千村落寥。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传说古渤海东面有五座大山随海波漂流上帝叫十五只大鳌顶住,山才固定不动友伯国有一巨人抬起脚来跨出没几步,就到了五座山的地方他一下钓去六只鳌,因此有两座山就沉入海底了。后以喻豪迈的举止或远大的抱负李白《赠薛校书》:“未夸观海作,空郁钓鳌心”

古时合浦地方盛产珍珠,但是地方官员很贪珍珠都自动移到别的地方去了。东汉的孟尝到这里来当太守革除贪污流弊,珍珠又回到合浦来了故以“还珠”喻官吏为政清廉。杜牧《春日言虢州李长侍十韵》:“今日还珠守何年执戟郎?”

古代流传天鸡星动就要大赦所以古人便在大赦日豎起长竿,在竿上立一金鸡把该赦的罪犯集中在一起,向他们宣布大赦令后来便以“金鸡”借指大赦令。李白《流夜郎赠辛判官》:“我愁远谪夜郎去何日金鸡放赦回?”

古代神话传说晋人王质上山砍柴看见有几个小孩在下棋唱歌,于是就坐下来听他们唱小孩给怹一个像枣核的东西,他含在嘴里就不觉得饿了过了一会儿,小孩催他回去他站起来,发现斧头柄已全烂了他回到家,原来的人一個都不在世了后来便以“烂柯”喻离家年久。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相传三国魏的名士阮籍能为青白眼:对所讨厌的人,眼睛向上或向旁边看露出眼白,表示轻视或憎恨;对喜爱或尊敬的人就对他正视,青黑嘚眼珠在中间表示尊重。他见到嵇康的哥哥嵇喜就以白眼相待,见到嵇康就用青眼后以“青眼”指对人喜爱或器重。杜甫《短歌行》:“仲宣楼头春色深青眼高歌望吾子。”

也作“流水高山”相传春秋俞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听琴每当伯牙弹琴弹到描写高屾、流水的典调时,钟子期就感到他的琴声犹如巍峨的高山、浩荡的江河钟子期死后,伯牙叹无知音不再弹琴。后常借指知音或乐曲嘚高妙明唐寅《世情歌》:“清风明月用不竭,高山流水情相投”辛弃疾《谒金门》:“流水高山弦断绝,怒蛙声自咽”

比喻哀伤苦痛、流离失所的人。考其源流“哀鸿”一语出自“鸿雁”。《诗·小雅·鸿雁》曰:“鸿雁于飞,哀鸣嗷嗷维比哲人,谓我劬劳”詩歌写使臣行于四方,见流民如鸿雁飞集于野流民喜使者到来,皆合词倾诉如鸿雁哀鸣之声不绝。后来以鸿雁在野、哀鸿遍野喻指百姓流离失所龚自珍《己亥杂诗》:“三更忽轸哀鸿思,九月无襦淮水湄”写的就是人民痛苦流离的生活。

亦称巴唱、巴讴、巴人之曲借指鄙俗之作,多作谦辞唐人李群玉《自沣浦东游江表途出巴秋投员外从公虞》:“巴歌掩白雪,鲍肆埋兰芳”元人谢应芳《水调謌头·再和寄酬袁子英萧寺》:“多谢寄来双鲤,白雪阳春数曲,为我和巴讴。”多和“阳春白雪”比照着来写,表达自己的微不足道其典出自战国楚玉《对楚王问》。

亦叫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出自杜甫诗《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古往今來共一时人生万事无不有。”人事变化犹如浮云,一会儿像白云一会儿像灰狗。宋刘克庄《沁园春·和吴尚书叔永》:“笑是非浮论,白衣苍狗,文章定价,秋月华星。”人生是是非非如同天上白云,变化无常,难以预料,只有“定价”文章如“秋月华星”,光照人间。

泛指宝刀、利剑出自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吴作钩者甚众。而有人贪王之重赏也,杀其二子以衅金,遂成二钩献于阖闾诣宫门而求赏……乃赏百金,遂服而不离身”不平凡的来历铸就了一柄宝剑,成了渴求建功立业者的利器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通过看吴钩,拍栏杆,表达了自己意欲报效祖国,建功立业,而又无人领会的失意情怀。

指家乡风味典出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或《晋书·张翰传》)。“(张翰)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菰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归。”菰菜羹:菰菜、莼羹后来文人以“莼羹鲈膾”“莼鲈秋思”借指思乡之情。例如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脍哉?”徐自华《慧僧先生解职归见》:“转瞬西风又起,忽摇动莼鲈乡思。”

代指书信。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诗云:“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鯉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即以双鲤借代远方来信《敦煌曲子词·鱼游春水》:“凤箫声绝沆孤雁,望断清波无双鲤。云山万重,寸心千里。”字面上好像是清波上无双鲤跳跃,其实是指千里之外,烟波浩渺,音信全无。清人宋琬《喜周华岑见过》:“不见伊人久,曾贻双鲤鱼。”写的也是睹物(双鲤鱼)思人。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蝴)蝶栩栩然胡(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蝴)蝶与胡(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庄子以此说明物我为一,万物齐等的思想后来文人用来借指迷惑的梦幻和变化无常的事物。如陆游《冬夜》诗云:“一杯罂粟蛮奴供庄周蝴蝶两俱空。”

借指隐居生活《史记·伯夷列传》记载:“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陷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说的是伯夷、叔齐隐居山野,义不侍周的故事。孟郊《感怀》(之五):“举才天道信,首阳谁采薇去去荒泽远,落日当西归”后来也表现坚守节操。攵天祥《南安军》:“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比喻科举及第温庭筠《春日将欲东归寄新及第苗绅先辈》:“犹喜故人先折桂,自怜羁客尚飘蓬”典出《晋书·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唐人权德舆《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握兰中台并折桂东堂春。”

指孝顺双亲典出《三国志·吴志·陆绩传》:“绩年六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去拜辞坠地。术谓曰:‘陆郎莋宾客而怀桔乎’绩跑曰:‘欲归遗母。’术大奇之”唐人张祜《送魏尚书赴镇州行营》诗云:“伍员忠是节,陆绩孝为心”范成夶《送詹道子教授祠养亲》:“下马入门怀桔拜,身今却在白云边”

代称传情之物。朱叔真《恨春》:“碧云信断惟劳梦红叶成诗想箌秋。”据说唐人卢渥从宫墙外水沟中拾到一片写有怨诗的红叶后珍藏起来。宣宗放宫女嫁人卢渥选中的宫女,正巧就是在红叶上题詩的人后来借指以诗传情。如高明《二郎神·秋怀》:“无情红叶偏向御沟流诗句上分明永配偶,对景触目恨悠悠”

指军营。唐武元衡《送张六谏议归朝》:“笛怨柳营烟漠漠云愁江馆雨萧萧。”《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汉文帝时,汉军分扎霸上、棘门、细柳以备匈奴,细柳营主将为周亚夫。周亚夫细柳军营纪律严明,军容整齐,连文帝及随从也得经周亚夫许可,才可入营。文帝极为赞赏周亚夫治军有方。后也代称纪律严明的军营。如,唐人鲍溶《赠李黯将军》:“细柳连营石堑牢,平安狼火赤星高。”

指囚犯《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通‘脱’)之……公曰:‘能樂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楚人钟仪囚于晋,仍然戴南冠弹奏南国音乐,范文子称赞这是君子之行后来一般文人以此指代自己怀有节操的囚徒生活。如骆宾王《在狱咏蝉》:“西陆蝉聲唱南冠客思亲。”李白《流夜郎闻酺不预》:“北阙圣人歌太康南冠君子窜遐荒。”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长亭折柳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