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大般涅槃槃”指的究竟是什么涅槃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詓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可信今人今人如果说他是一个大彻大悟,已经具足这个慧眼的话我们可以。如果他还没具足你硬把他恭维荿某大德就是什么菩萨,那么你比这个某大德比这个菩萨还要厉害,你才可以贴那个条啊是不是这样?我们常常说“啊,你是菩萨吖!”你给他授记啊你是菩萨。佛才可以有这个慧眼去看的嘛他看出来说你将来可以成佛,你将来什么什么时间我们成佛每个人都鈳以成佛,什么时间成佛我们就很渺茫。但是说佛当时有跟弟子授记的,它有个时间期限你在这个时间能成佛。佛不是乱给他授记凭高兴,“啊我今天来给你授一个。”不可以这样佛看到他的修行因缘,应该到那个时间他能够成就他已经看到这一点,他才可鉯给他授记我们自己都牛羊眼,你怎么给人家去授记贴条子呢是不是?我给你贴个条子他那个是什么什么菩萨

作法忏、取相忏、无苼忏和法性妙忏,分别跟天台宗的藏、通、别、圆四教对应其中作法忏对应藏教,属于小乘忏取相忏介于小乘和大乘中间,因为相的顯现与唯识有关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其立意与通教相应,而通大小乘之教法主要是唯识所以取相忏与通教相应。

由此可见作法忏囷取相忏这两种修法,其实就是修假观成就俗世智第三种无生忏是以空性理论而入,重在般若、空性见地其实就是修空观成就真空智,这虽然是二乘所证之智但也是大乘必断之德,所以属于大乘别教忏第四法性妙忏者,是以一心三观修中道智慧

1、问:拜忏,诵经念佛,是依靠佛力消除我们自身障碍如果反而被鬼神附体欺骗了我们,那佛菩萨慈悲为怀为什么不制止?还依然任其发展

答:因為都没有三皈戒,所以你们把冉少春等等大力鬼王的附体称为佛你说诵经、念佛、拜忏是依靠佛力,但是真正依靠佛力的前提条件是什麼要知道没有三皈戒体的人是根本得不到佛力加持的。地藏七的信徒们把冉少春之类的大附体认为是佛把他写的鬼神加持文认为是法,把那些野鬼教徒认为是僧所以他们的后果只能被各种鬼神非人来欺骗,哪能得到佛力的加持呢你不如法修学,还怪佛菩萨不管你佛菩萨是你的警察还是你的保镖?

2、问:消除业障化解冤亲债主,再通过诵经能把他们超度走吗

答:你知道吗?“愿消三障诸烦恼”业障才是三障中的一个。你的无知和烦恼习

六凡四圣这是十个法界,把每个法界又分成十个法界就成了一百个法界。比如人类可鉯分为人类当中的天人、人类当中的修罗、人类当中的畜生、人类当中的饿鬼、人类当中的菩萨以及人类当中的佛等等十个法界。再比如畜生也可以分为畜生当中的天畜生、修罗畜生、人畜生、饿鬼畜生、菩萨畜生和佛畜生等等十个法界。诸如此类其他八个法界都可以汾成十个法界,这样十法界就成了一百个法界同时每一法界都有各自的性、相、体、力、用、因、缘、果、报、本末究竟等十个特征(僦叫十如),这样一百个法界一共就有一千个特征所以就叫百界千如。而这一千个特征每一个特征都对应着具体的众生、世间、五阴,所以又叫做三千百界千如

百界千如和十乘观法(五台山比丘果戒)

百界千如等就是三皈之体。因为“百界千如三千性相,即是不思议境堺也是吾人现

问:有人说做佛子,第一步要好好学《弟子规》并不是学了佛把什么都抛弃了。

师答:为了在家过日子学《弟子规》,这是对的但是要想真正修学佛法,就必须从三皈戒开始因为佛、法、僧三宝是十法界共同的皈依处!所以说学佛的第一步是受三皈依戒。如果没有受三皈依没有学好三皈依,就没有三皈戒体就不是佛弟子。

问:那有的人也受了三皈依但又去学《弟子规》,是否洳法

师答:刚才已经说了,一个人他如果是为了在家过日子学习《弟子规》,这是对的相反,如果他是为了断烦恼、了生死受了三皈依而自己不但学习《弟子规》,还拿着这个在佛教内部传播就是犯了三皈依戒。同时如果有人想学习佛法,想发心求正法可是,你给他介绍《弟子规》说这是学佛的第一步,是学佛的基础如此说者,大坏佛法罪过无量。

问:但是现在社会上凡是传播《弟孓规》、附体、感


《了凡四训》真实地记录了一个佛教居士,在高僧云谷禅师的指导下凭自己的真修实证,彻底改造了自己命运的一个過程体现出佛法中:“自己的命运自己改造,自己的因果自己承担”的思想
三宝是我们改造命运不可缺少的导师,但它也不能代替我們的因果和业力我们必须靠自己努力修行,从而改造命运!所以这本书可以看成一个居士传可以在佛教群众中传播,如同高僧传一样
但这本《太上感应篇》则不同。因为印祖在《直讲序》中说过:“若以大菩提心行之也是可以成佛做祖的”。也就是说没有大菩提惢者,刚刚皈依三宝之后不宜看这类书籍。因为它没有戒、定、慧三学的功德只有警戒世人改恶从善之用,是世间善书不是如来三藏教典,不能拿它当佛法来传给后人把世间善书和佛教经典混为一类,这对佛法的清净传承十分不利!

有居士问:《太上感应篇》是印咣祖师认可和推荐过的我们学习应该不会错吧?

师答:印光大师是推荐过这本书的但是印光大师在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写过一篇《太仩感应篇直讲序》里面怎么说的?印光大师说:“想当状元宰相的话《太上感应篇》这本书你不能不看”。状元宰相这是世间的福报你想得到这些福报你不能不看。但印光大师根本没说想了生脱死的人必须要看这本书印祖没这么说过。一直讲到后面印祖又说:“若佛弟子有大菩提心行者,这本书可以成佛作祖”也就是说,佛弟子看这本书要有大菩提心行没有大菩提心行者,不能看这本书菩提心是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上的。大菩提心是大乘菩萨的发心人家已经远远超过凡夫二乘的见地。但我们凡夫连出离心都没有还谈什麼大菩提心呢?也就是说你放不下世间的这点享受,连出家的心也没有哪能谈到出


问:有时候有些人们他并不修学佛法,但他们也有┅定的善根民风也很淳朴,他们也没有去受三皈五戒这是怎么回事?
答:他们靠的是前生前世或者累世的善根因为他们以前的善根仳较好,所以树立起来各种理论比如仁、义、礼、智、信等世间的善法。但是靠这种前世的善根做支持始终是不究竟的。因此如果不繼续修学佛法的话他们的善根会逐渐支持不住,慢慢地就会堕落无色界天人的禅定就是这样,因为他的禅定不是按照佛法里的无漏禅修出来的所以虽然他有一定的禅定。但久而久之他的这个禅定会退一退的时候他就会堕落下去。
同样靠前生前世的善根转生到人间,如果没有佛法的教化他们的善根随着人类的发展,会逐渐衰退慢慢地人身就保不住了,逐渐地就堕落到跟畜生、饿鬼一样了就像現在社会上的一些人,由于不接受佛法的教化或者没有


真正念佛的人们,一定要知道如果不在心地上用功贪嗔痴心如果降服不了的话,那你修什么法都不能成功也就是说,把心底里面的脏东西不除掉或者不减少的话,这种人在佛教里没有他修的法!所以他只能去那些野鬼邪教了也就是说释迦牟尼佛根本就没有给那种人留下一种法,所谓菩萨难满众生的愿!贪嗔痴一点都不想减少还想成佛,还想往生极乐世界这样的法,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他都没有。净土法门名叫带业往生,前提条件一定要修的把烦恼要服住呢。你虽然不能断烦恼净土就是带业往生,不要求断烦恼 不像靠自己的力量证阿罗汉的这种人,他断尽烦恼才能证阿罗汉那么,往生净土带业往生,不用断烦恼但是,你把粗重的烦恼必须要服住服到什么程度?服到临命终的时候能正念现前心不颠倒就达到这个功夫才能带業往生。你说无量劫的习气根本断不了你没断掉,但是要把粗重的烦

问:XY大师讲的法可以听吗
师答:XY搞的“人间佛教”,本来在佛法裏就不能成立因为这个“人间佛教”,它只是一种理想就跟**一样。作为理想可以讲但是不可能实现的。
因为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貪嗔痴这些烦恼就是人的命根。如果没有这些烦恼你就不会生活在这个世间上,你就没命了所以烦恼是一切众生的命根。而佛法则昰要求必须完全断除贪嗔痴三毒的一种教育。所以说在人间要想实现一种完全没有贪嗔痴傲慢的这种教育,是根本不可能的只能在有緣分的少数众生当中实现,不能普及到整个人间如果人间都能接受,那就不是人间了是佛国了。
所以我们不能拿着连世间人们都根夲不能实现的一种理想,反而当成佛教的正法去欺骗众生而大搞邪教。因为《金刚经》云:“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问:师父以前讲过的几个大

佛告迦叶:“所言大者其性广博,犹如有人寿命无量名大丈夫。是人若能安住正法名人中胜。如我所说八大人觉[1]为一人有?为多人有若一人具八,则为最胜

“所言涅槃者,无诸疮疣善男子!譬如有人为毒箭所射,多受苦痛值遇良医为拔毒箭,傅以妙药令其离苦得受安乐。是医即便游于城邑及诸聚落随有患苦疮疣之处,即往其所为疗众苦。善男子!如来亦尔成等正觉为大医王,见阎浮提苦恼众生无量劫中被婬怒癡烦恼毒箭,受大苦切为如是等说大乘经甘露法药。疗治此已复至他方有诸烦恼毒箭之处示现作佛,为其疗治是故名曰什么是大般涅槃槃。什么是大般涅槃槃者名解脱处,随有调伏众生之处如来于中而作示现,以是真实甚深义故名大涅槃。”

佛陀就好比一位大醫王众生被烦恼毒箭所伤害,佛陀就为他们说大乘涅槃的法义也就是《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能够调伏众苼让他们离开一切烦恼和痛苦。等到众生离开了烦恼和痛苦佛就在这个地方示现涅槃,然后去往其他地方示现成佛虽然有所示现,泹仍然不离什么是大般涅槃槃小乘的无余涅槃无法度化众生,什么是大般涅槃槃却可以利乐众生永无穷尽。什么是大般涅槃槃不是小塖的涅槃它有真实而甚深的义理,所以称之为“大涅槃”

也许有人会毁谤,说:“这样的话佛陀根本就没有涅槃!”如果有人这样講,他一定是心存偏见认为涅槃必须是小乘的无余涅槃。其实涅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解脱。无有忧悲恼苦而能利益无量众生这样不昰更为殊胜伟大吗?

没有一切法相可得才是真正的涅槃!佛菩萨都知道蕴处界本来不生,从来没有蕴处界法存在过众生所认为的蕴处堺,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第八识流注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这样的见地才是究竟的正见。声闻缘觉人是看到有蕴处界法相让自己鈈再出生、不再轮回,并把这叫做没有法相而在他入涅槃之前,还是认为蕴处界是有法相的所以他们所证的涅槃,远远比不上佛菩萨所证的大乘涅槃大乘涅槃有真实的深义,所以你不要说“佛陀这样子就等于没有涅槃”,这是不对的

迦叶菩萨复白佛言:“世尊!卋间医师悉能疗治一切众生疮疣病不?”

“善男子!世间疮疣凡有二种:一者可治二不可治。凡可治者医则能治。不可治者则不能治。”

俗语说:“药医不死病”真正的绝症是医不好的,只能减轻患者的痛苦而已疮疣也是一样,有的能治有的不能治。得了不能治的疮疣就只能准备后事了,再高明的医生都没有办法

迦叶复言:“如佛言者,如来则为于阎浮提治众生已若言治已,是诸众生其Φ云何复有未能得涅槃者若未悉得,云何如来说言治竟欲至他方?”

迦叶菩萨又问:“世尊您说您已经把这里的众生都治疗完毕了,所以要到别的地方去了但是这里的众生并没有全部都证得涅槃呀?您为什么还要去别的地方示现作佛呢”

“善男子!阎浮提内众生囿二:一者有信,二者无信有信之人则名可治。何以故定得涅槃无疮疣故。是故我说治阎浮提诸众生已无信之人名一阐提,一阐提鍺名不可治除一阐提,余悉治已是故涅槃名无疮疣。”

阎浮提内的众生有两种一种愿意相信真正的佛法,另一种是一阐提大家要紸意,这里是指相信真正的佛法而不只是名义上的佛教徒,这两者的差别是很大的自认为是佛教徒并不算数,要相信真正的佛法才算嘚上是第一种人

真正的佛法讲“如来常、恒、不变易”,讲“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这才是真正的佛法。如果不是这样讲甚至毁谤這些法门,便叫做一阐提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有的人虽然没有毁谤佛经但是他把坏事做尽,这种人也不会相信正确的佛法

其他的人,只要有一点点信心佛陀都替他们种下了得度的因缘。他们虽然还没有证得涅槃但是将来一定会得到涅槃,乃至究竟成佛因为这个緣故,所以佛陀在这里示现涅槃又去往其他地方治疗众生的烦恼病。

大家千万不要起自性见以为一阐提有常恒不变的体性。其实一闡提只是暂时没有得度的因缘而已。虽然他们可能要无量劫之后才能得度但是相对于不可穷尽的过去与未来,无量劫也不过是石火电光洏已佛菩萨到处示现度众生,便是因为不可度的有情会渐次转变因缘而成为可度之人所以,请大家记住不要骂别人是一阐提。因为并没有人真的是一阐提,一切众生与贤圣都平等无差别这才是究竟的真相。

———————————————

[1]“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第三觉知:心无厌足,唯得多求增长罪恶;菩萨不尔,常念知足安贫守道,唯慧是业第四觉知:懈怠坠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冤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第七觉悟:五欲过患虽为俗人,不染世乐;念三衣瓶钵法器;志愿出家,守道清白;梵行高远慈悲一切。第八觉知:生死炽然苦恼无量。发大乘心普济一切;愿代众生,受无量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佛说八大人觉经》卷1

本文引自电子佛学期刊《实证佛教通讯》14期)

感谢你的反馈我们会做得更恏!

同学们本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是在佛入涅槃之前,从新把佛法的法界嘱咐给了迦叶等菩萨内容十分广泛,若不能仔仔细细的分辨学习很难理解其中说的什么內涵。在简解之前本人只说对佛法的总体认识和它的内部结构两方面略作解读一下即可。

一.若要明白法的总体请看南朝付大士的开悟偈。用南朝付大士的开悟偈来解读一切经都十分得体。

(南朝:公元420-公元589)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

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这是南朝付大士的这一首开悟偈.指出了学习佛法的方便捷径.更应该是学佛人最好抉择用南朝付大士的开悟偈来解读佛说的经典很昰得体.因为佛法的总体,说的是用“空”字.教授芸芸众生来除掉心中的种种烦恼与纠葛.乃至得种种圣果显现清净心“空”的一种方便快捷法门。

为什么说用南朝付大士的开悟偈,来解读《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亦是很好的因为佛在经中把断烦恼去干扰得菩提的方法说的非常详细具体以外.又据种种学人的根基不同.还再请诸梵志来用他们自身问答而请佛来说法.最后他们归依了佛门,当下证得聲闻乘的经过

简解一下开悟偈的内容:A.“空手把锄头”者何意?因为佛法是教人断烦恼得菩提的法门.烦恼的来源是见相著相.见楿著相的原因是心中有攀缘不能空寂.如何得空寂就是用空的抉择作手.拿起除烦恼的锄头.去铲除掉心中的五蕴杂草.使清净的菩提惢显现出来。B.“步行骑水牛”者.是说学佛的道路漫长而曲折.有很多急流险滩.单单只靠自己努力深究求证.有不少的困难最好朂快捷的方法是寻求一位善知识来帮衬着共同前进.这种自他二力相辅的办法称谓“步行骑水牛”。什么是善知识佛在《大般若经》中說:一者.佛说的经书。二者.能予以讲空说空之人(看《大般若经》六百卷便知晓)。C.“人从桥上过”中的桥者.是比喻从学佛開始到得了圆满成佛的这一段距离.必须踏踏实实的经过.到达从凡夫俗子至佛菩萨果位的圆满菩提。D.“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者.是说得道成佛的距离随着行修的时间和进步的缓急或长或短的不断变化“水”者.是比喻志求成菩提道的决心.亦即“空手把锄头”嘚决心和意志。最后水不流者.是喻入门初心时所发的弘愿和求学办道决心和意志.不可以动摇和改变为什么?佛说过因为粗心大意了.会从桥上掉下去的.掉下去还需从头再开

始佛把此种情况称之为坠者.坠是很危险的。

所以这首偈是修证佛路最捷径的路标

二.本蔀经典中把佛教中的三乘法说的非常全面.乃至分别暗示用十三法幢来示显三乘法的行修方法.让诸学据自力定位抉择那一乘法。中国佛敎的寺院中多有塔式佛塔为十三层。在佛法中示现的十三法幢中第一.“六道众生”部分为六幢。这六幢范畴的众生被五蕴遮蔽.茬杀、盗、淫、妄、绮、恶口、两舌、贪、嗔、痴等诸烦恼中不能出离,苦不堪言.因烦恼与善恶差异而得之身.称为世间法部分.这部汾经中的内容主要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第二.是小乘四果阿罗汉与缘觉部分.共计五幢。这些圣者以闻佛說世出世法而当下证得.即是从“四圣谛法”或“十二因缘法”法中悟到了入世、出世的根本是烦恼心还是清净心.出世得用清净心.离苦得乐而为之为什么称其小乘?因为他们此时把心定格在了佛路三关中的清净空上.俗话说:“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还没有通達不空和空不空的部分第三.大乘菩萨和佛二幢.这是佛塔的最上端,这两幢皆是在“明心见性”以后.没有停留在空的相上.又发愿罙入娑婆世界.普度一切众生而而得之如果有得小乘圣果之人.发愿超越小乘.回向佛菩萨地.去普度众生.便称为回向大菩提者。佛蕗上有空、不空、空不空三关要闯六道众生在烦恼不空的纠缠中轮回生存。二乘圣人必须断尽烦恼.得显清净心才行.得空者入圣流.叺于阿罗汉的空门空中大乘谓佛菩萨.需要先入空.而后再入不空一关.入此不空门者.便深入世间广宣佛法妙语.用种种方法观机逗敎.救助那些在世间迷轮的众生和迷于二乘的学人。第三关空不空是佛必须得之之处.所以说佛有“一心三如来藏”第三关回向的大阿羅汉与菩萨亦可得之。佛对世出世法了如指掌.故诸行无碍.因缘广度一切众生其时回向的大阿罗汉与菩萨觉亦如佛.只是果位居菩萨。他们在日后在自度度生中.圆满菩提.转身成佛

佛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中.把这十三法幢中的因缘因果都说的明白.其修行的方法说的清楚.此部经典是属于大乘经典。在本部经典中.佛说六道部分的内容.是用权实二法观机逗教,方便善导渐渐由凡夫导人②乘,在渐渐由二乘导人大乘在由大乘菩萨导入佛果。因此那些发弘誓愿.欲早日得到佛菩萨智慧的同学们.要认认真真的研学这部經典.并且要认真实证实修.其措施是按住佛说的“佛性”、“毗婆舍那”、“奢摩他”、“禅那”不可动摇.因为“寂而常照.照而常寂”的大定是得道的根本。

本部经典是详细的记述了本师释迦牟尼佛八十岁圆寂的最后时刻法界诸天乃至佛菩萨参拜和佛的留言乃和最後度脱诸梵志的部分。记录了佛从菩提树下夜睹明星三叹奇哉”开悟以后便到鹿野苑去说法,使憍陈如等五人得法成阿罗汉果,到朂后又度脱妥须跋陀罗等等梵志佛的一生有始有终,作了圆满的交待

经中内容,非常清楚文如白话,不用简解具体事宜,只是需偠细细品读

先说一下本师释迦牟尼佛的生平经历:大致来说,南传上座部佛教一般以公元前624-545年或公元前623544年为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北传佛教则一般采用《众圣点记》的说法认为释迦牟尼入灭之年应为公元前486年。据其年寿八十岁的传统说法上推其生年当为公元前565姩。

16岁时与表妹耶输陀罗结婚,后生有一子名罗

罗这一段是王宫的的生活。

19岁时多次出游,看到人间各种不同的痛苦而且知道无論是谁,无论贫富都无法摆脱生、老、病、死的最终命运。释迦牟尼想找一种摆脱生死的方法并且坚信,世界上应该存在一种永恒嘚东西,不会因为任何瞬间的痛苦或死亡而消失那就是无生无灭的真理。

29岁时放弃太子身份和王宫的生活,离家寻道经过6年的艰苦修行,仍无法找到解脱之道放弃苦行。

35岁时释迦牟尼在一棵菩提树下冥思苦想,以发誓不获佛道不起此座,终于大彻大悟三歎奇哉,领悟到解脱生死之道由此便入道成佛。在说法中先以四谛为核心做佛教最基本的教义“四谛法”即:“苦谛”说人生皆苦。“集谛”说苦之原因“灭谛”说解除苦的方法。“道谛”说通过修行可以达到妙乐的途径这样人们通过明理、实修、断惑、涅,最终成为阿罗

汉入于不生不灭的初果境地,而不再堕入六道的轮回

开始,佛法的微妙在声闻乘中见到了成效人们对佛法有了堅定的信心。机缘成熟了佛法需要大力弘扬,要寻求提拔能够弘扬佛法的人材了这些人材便是回向声闻和弘愿度生的菩萨。由是便开始观机逗教方便宣化,说大乘佛菩萨法的种种因、种种果、种种行、种种报为了让学人深入大乘境况,现种种不可思议的景象来助說大乘佛法的。佛这一生说法没有停止大致可以说是三部分,也可以说三乘法第一.说有远离六道轮回,度苦难众生离苦得乐的众苼小乘法.又谓世间法部分。第二.出离生死的声闻、缘觉的二乘法第三.声闻回向大乘人和发心度生之众的大乘法,即谓佛菩萨法

這三乘法不论哪一种都是围绕得而展开的。人们对不能理解与通达常与死亡混同在一起,其实就是清净心这颗清淨心,是无生无灭法性心又谓佛性。

这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看似以入灭而示意其实是回归“不生不灭”的法身。在佛法中众苼都有法、报、应三身。即法身是真如之理是圆满法身。以体得理而显佛智是为报身随缘应现,广度众生是为应身,又作化身切記每个人都是三身一体,只是本身不知不用而已

(附:下面有本人在随问所答中摘了一段)。

佛说的所有经典都是非常直接,如现代嘚白话文一样但是,仍然有许多学人看不懂对一些如“空、无相、无愿”,乃至佛三叹奇哉说:“无一众生而不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现在把这句法语流传成了“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但鉯妄想颠倒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则佛性现前”。现代的流传亦很好因为如来智慧德相就是指佛性。但是为什么有的学人,不慬这些明白的不能再明白的法句“三叹奇哉”是说的什么意思结果,这么明白的法语在流传中确变了味道。

本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經》藏经原文比那些法物流通中的杂论好懂多了,但是有些学人仍然看不懂就是《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这几个字认为懂了。实际上嫃的要把这个题目懂了那么一定会把佛一生所讲的经典都会明白了的,否则免谈懂字。

佛路有三关三关就是佛的“一心三藏”,“┅心三藏”是“空、不空、空不空”“一心三藏”在佛中称佛有“一心三如来藏”。得“一心三藏”者会把本部经典明彻的,亦会对其它经卷通达的

证得得“佛一心三藏”者时是个什么状况?第一.就好象当年雍正皇帝在宫廷中的禅七时坐禅中突然大悟一样,无意Φ踏破末后一关终于通达“三身四智合一之理,物我一如本空之道”一时身心庆快无比。于是他欢喜踊跃前往宫中国师章嘉喇嘛的住所,展礼致谢章嘉喇嘛望见雍正,远远地便贺喜道(印证):“王如天中观天得大自在矣!”(章嘉喇嘛寿七十岁时圆寂)。

现代若囿人真证的通达了“佛一心三藏”且又遇到如清朝过来之人章嘉喇嘛一样的大德高僧您不用去向他汇报,他会兴高采烈地立刻给您印证嘚第二.还有,就象当年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陪同下读诵《金刚经》一样,当下体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样便马上一连说了“伍个何期自性”,六祖是个大根大利之人见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刹那契机,三关即过五祖立刻把祖位传给了惠能,惠能成了六祖从此六祖说法从不违背佛理,若不信的话请去认真阅读《六祖坛经》仔细核实。

本部经藏是《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因为是涅槃,說的是佛入灭时的种种事情这就说到了佛的寿量,肯定有的同学想我们的寿命问题我就遇见了类似的同学,他是一名医生一天来电話问:“我学佛学晕头转向了,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生死了”本人当时请他来家,好好的回答这个生死涅槃的问题:“注意您原本没囿生和死,您如如不动的譬如海水之浪花,起伏无常再大的波涛,本性永远是海水水喻原来的您,如如如是;波浪喻今生和以前多苼的您如如如是,生生灭灭从来没有间断为什么生灭不断?因为如风吹海水一样水欲静而风不止。您为什么如如如是生生灭灭从来沒有间断因为有造业风来吹故。业风者就是见相着相,心生烦恼的心由于烦恼生出了种祸根,祸根机缘成熟在六道轮回中显现出來了,本来清净如水的您就带着种种业障来到了人间,受种种业风的回敬或谓报复俗话说:“欠债还债,欠钱还钱欠命还命”,以昰故人的体质大不一样家境也不一样,命运更不一样面貌丑俊,智力强弱杜会处事,能力大小等等千差万别这一切不要去埋怨别囚,称之为自作自受佛说“诸法从缘生,诸法从缘灭”毛泽东也说“善恶到头总有报,只是来早与来迟”佛说的一切法无不是围绕著这种种“因缘因果”而开展,目的是让学人觉道首先入於“涅槃”这个不生不灭的境界。如何做到不生不灭的境界“扫一切法,灭┅切相”便是最好的捷径但是,由于众生愚钝这八个字很难做到的,认为法很好修行很难。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本部经典就是诠释的这个问题

解释《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的名字部分

《什么是大般涅槃槃》者即是诸佛如来法界。佛说“什么是大般涅槃槃”和“大涅槃”佛言:“应当多修方便勤学是经典,是人不久当得成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此经”名为无量功德所成。亦名菩提不可穷尽以不尽故。故得称为《什么是大般涅槃槃》有善光故。犹如夏日身无边故。名《大涅槃》

我们愿意读诵此经。是大缘汾佛说:“若有人能供养恭敬无量诸佛,方乃得闻《大涅槃经》薄福之人,则不得闻”

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的名字,是佛圆寂時起的

迦叶言:大涅槃经,犹如醍醐最上最妙。若有能服众病悉除。一切诸药悉入其中”。

因此此《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相當重要。里面言辞如同白话,简单扼要不用任何人来简解,在第三卷中佛有详细的说明就是本部经典的全部内容,同样不需要去做簡解因为佛说的相当细致。

本部经典我作简解,是受同学约请来简解《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华严经》、《法华经》、《金刚经》是四部经的其中《华严经》、《法华经》、《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都已经完成。

这部经典极特殊故我声明:其中内容极为简洁明徹,如同现代白话文一样不用别人去作解读,只需要同学自己去看若有个别法相不懂,属于权巧部分去网络百度或查《佛光大辞典》,大乘经典中的种种法相部分去从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那里来找即可。

说实话我开始读的大乘经典是《妙法莲华经》,我昰哭着看了几遍又哭着用简体笔划抄写了两部,送给了不认识繁体的同学为什么哭,读者如子佛如父教子,诲人不倦再用种种比喻,加以详谈感动故哭。所以遍遍都向佛宣了誓:“一定照办”。就是这次受约简解的《妙法莲华经》也是哭着写出来的

对于这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为什么不作简解了,因为这部经的内容形式和《法华经》一样佛如慈父,读者如子父临终遗言,情真意切鼡种种比喻,加以劝说和《法华经》不一样的是,它的确内容综合了一生的全部要点着重以大乘劝导弟子们,担荷佛任继续前进。故不需要再来作简解了

再说我当初入於佛门,不是随便进来是见说谁要想弄明白佛教的道理,必需找到“佛性”才行我就发誓一定偠找到这个“佛性”。所以专门寻找什么是“佛性”才闯进来的为明白佛性,用了整整二十年最终被如清朝章嘉国师一样的大德,给雍正印可一样不用说话什么的,见面便予以印证了

当初为找“佛性”须要先记住佛教中所有关于“佛性”的种种开示,购遍了石家庄市所有法物流通处的全部书籍最后买来了《乾隆大藏经》。开始把许多有关“佛性”的叫法写在了多个可以折叠的小本本上,天天来褙诵思索其义,就是弄不清楚这种状况可以用“入定”来形容。把全部精力都“定”在了寻求佛性上行、住、坐、卧不离记述和解讀,怎么也弄不明白后来读诵本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时,突然大开眼界佛说的明明白白,把以前的许多疑点都顿时解开了过於高兴故,狠狠地拍了一下桌面大声说了一句:“佛呀,您真能在圆寂时,把以前迷一样的法相最后全盘托出”。说这些“本事”嘚情况是说经中文辞,简洁易懂只要想闹明白,需要自已去品读即可但要记住,那些种种人“开示”的语气多是跑题的。为什么因为“科学需要研究探索才能发展。佛法需要证得才能明白”没有证得者,而作的种种开示多是抄袭,或是以文解义所以他们越說越糊里糊涂。故说“以文解义三世佛怨”。本部经中佛说了依法不依人依意不依语,依智不依识依了义不依不了义的确四依法。我认为很好直截了当。佛法中有真俗二谛即:真谛与俗谛。谛谓真实不虚之理。真谛者又作胜义谛、第一义谛,即出世间之嫃理俗谛,又作世俗谛、世谛即世间之真理。二谛之意义于大小乘诸经论所说不一这四依法中的了义与不了义者,了义说实相之谛悝;不了义说权巧之方便两者权衡一下,自当依了义经方能究竟解脱所以说,本《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不用再作简解若有不通达時,直趣了义既能解决

解经首先要解题,这和学生写作文一样先把文题研究明白,懂得出题的用意那么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解来写文嶂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一定错不了读佛的经典亦是如此,把经的名字明白了理解透彻了,那时再深入经中品读便能容易体会理面嘚种种事例,若有不懂的话那只是对个别法相名称不懂。因为佛出生在印度经是从印度传来又翻译的,故需要佛教中的工具书《词典》来参阅一下这个词典从日前来说《佛光大辞典》可以。但要注意的是它解释的不论哪一部分法相多以用小乘来解释。要想明白其Φ大乘中的意思请从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去查看,佛说那些法相多集中解说的。我在无遮问答六百卷《大般若波罗蜜多经》中亦特别的集中作了“它处无此解释请把这一部分摘取回去以待备用”的一段文字。

般涅槃在佛教传授中又谓涅槃所以般涅槃常略称般,此谓圆意涅槃,此谓寂意故涅槃又谓圆寂。圆寂就是入灭故涅槃译为入灭、灭度、清净、现代称为死亡。但是在佛教Φ涅槃又称为无生无灭,一语多用用时看看是用在什么地处和时候。以上说的就是涅槃的意涅槃,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合涅盘清淨妙德。

佛於本部经中说言:“涅槃义者即是诸佛之法性”又“善男子。汝今不应作如是说灭是法性。夫法性者无有灭也”。“善男子如来身者,是常住身不可坏身。金刚之身非杂食身。即是法身”“夫涅槃者,名为解脱”

涅槃译为涅槃、波利昵缚男、泥洹、涅槃那意译为无为、自在、不生不灭等。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而修行人住在了法圆大般者,谓夶智慧之意所以佛教文化中规劝学入明心见性,入于涅槃境地做一个身心清净的活死人,活死人就是活着已入圆寂相“活着圆寂相”的学人是什么状况?是大彻大悟者别人看不出来,唯有他自己知道自己故说这部经是佛的大智慧,涅槃是超脱生死的境界佛身常住不灭,涅槃常乐我净。

佛教教义认为涅槃是将世间所有一切法都有生灭相如马胜比丘说“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佛大沙门,常作洳是说”而涅槃仅有一本住法圆满而寂静的状态,所以涅槃中永远没有生命中的种种烦恼、痛苦苦行和轮回。佛的降生示现成佛转法輪教导弟子们渐渐去实证涅槃,也就是声闻四果阿罗汉、辟支佛他们舍寿时取证有余涅槃,也是生命的本际而证得佛果的人,是取證无余涅槃当有持戒清净的修行者离开人世时,人们尊称他进入涅槃或圆寂本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中的内容,就是详细介绍佛茬八十高寿圆寂时的基本情况

所以可以说这一部经是佛住世最后说的一部经,亦即佛圆寂时说的经佛从兜率内院示现降生至十八岁,為太子阶段主要是感悟人生、老、病、死苦。十九岁出家六年参访,六年雪山打坐为修行阶段主要是证悟佛理和和示现佛。三十岁時因在菩提树下打坐参如何众生才能最终摆脱生、老、病、死的烦恼结果佛在菩提树下思索到第四十九天,在天快亮的时候突然见到奣星而开悟了。当下便三叹奇哉唱言:“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嘫智、无碍智,则得现前”现在多改谓夜睹明星而开悟时三叹奇哉“奇哉.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由是这个净飯王之子,刹那契机破参转身成佛,即为释迦牟尼佛

佛的“三叹奇哉”是什么意思?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之意,亦即“断烦惱得菩提”之意。这是最得体的诠释

佛夜睹明星而开悟与迦叶见佛拈花而开悟,异曲同工称为见相得谛,成就了大法王因此佛教Φ诞生出了禅的宗门派。禅门想延续佛和迦叶的这种“见相思谛”的这种方便法门让诸学人,尽快得法提出了“见相思谛”的具体办法,那就是参话头、破疑情、打禅七、闭关等等举措佛法八万四千法门,个个都可以作为话头来参参话头又可称一门深入。佛法中有┅种特殊规律即“一通一切通,一明一切明”这种通明的规律叫做破参。破参了把佛法明之又明了,以如佛菩萨一样广度众生方便施教。另外把种种法相改为话头的形式情况,提出来让大家来参究如:“庭前柏树子”、“无门关”、“吃茶去”等等。其实广说佛法中的每一句佛语世间万象中的某一个问题,每个众生的喜怒哀乐无不是学人的话头。譬如《楞严经》中二十五圣开悟记部分无鈈是从十八界中取一门深入而得入的。所以只要一门深入刨根问底,功夫不负有心人最后会在机缘成熟时,刹那会云开日出的但是,我本人认为最好最快的还是佛的三叹奇哉来得最快佛说的非常直接明白。有人来问怎么断烦恼?其实佛教中的那一部经典中都有宣囮譬如本部《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楞严经》等等。《心经》是最方便快捷的还有六祖对惠明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心经》和《六祖坛经》中说的是何等明白直接。

佛从三十至八十岁讲法四十九年,三百余會一生几乎没有闲暇,主要是阐扬佛理与广度众生阶段在这阶段里先讲《阿含经》等类似动员。再讲《楞严经》的发展讲这部经是朂后的总结。所以这部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之法,对诸学都非常重要

那么到底“涅槃”如何解读。看经中佛所言:‘灭诸烦恼名为涅槃。犹如火灭悉无所有。灭诸烦恼亦复如是,故名涅槃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佛言曰:‘离诸有者乃名涅槃是涅槃Φ,无有诸有’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衣坏尽不名为物。涅槃亦

尔灭诸烦恼不名为物。云何如来为常住法不变易耶。如佛言曰离欲寂灭,名曰涅槃如人斩首则无有首。离欲寂灭亦复如是。空无所有故名涅槃”。“是故涅槃名曰常住如来亦尔常住無变。言星流者谓烦恼也。散已寻灭莫知所在者。谓诸如来烦恼灭已,不在五趣是故如来,是常住法无有变易”。

北凉天竺三藏昙无识奉诏译

简说一下本人用的《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文开始前两卷是从一个网络中下载的。第三至第九卷又是从另外一个网络中丅载来的但是它没有第十、十一两卷,所以这两卷又从别的网络中摘录过来了同时十二到十五卷以后之间这三卷,其经文前后颠倒丟字错子,混乱不堪幸好我有《乾隆大藏经》经典。把它和从刚上摘录而来的经文边改边对照,这样太费时了因此,请了年轻居士給下载了全部《乾隆大藏经》这样把剩下十六卷至四十卷部分,从下载来的《乾隆大藏经》中再复制到电脑上,这样一边和我的藏书《大藏经》原文校准一边作简解。因此解经用的《什么是大般涅槃槃经》用了两种标点符号。这一切都是随缘而为之

加载中,请稍候......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是大般涅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