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靠抒发怀才不遇美名留传于后代的成语青史的人究竟怀才与否

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选修1唐诗宋词全册教铺.doc 71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需要金币:120 &&
选修1唐诗宋词全册教铺.doc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选修1唐诗宋词全册教铺王维诗四首 一、作者介绍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后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任太乐丞,因伶人舞黄狮子事受连累谪为济州司仓参军。张九龄执政后擢为右拾遗。天宝十一载(752)任吏部郎中,迁给事中。安史叛军陷两京时,被叛军俘虏迫受伪职,其间作有《凝碧池诗》,抒写对唐王室的忠心,两京恢复论罪时仅受降官处分。后历任中书舍人、给事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晚年时无意仕进,常以禅诵为事,于上元二年卒于辋川别业。 王维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之一,与孟浩然齐名,世称“王孟”。其山水田园诗境界空明,宁静优美。早年曾出使边塞,写有部分边塞诗歌。他多才多艺,诗歌之外,兼善散文、音乐、书法、绘画,尤以绘画见长,被推为“南宗”山水画之祖。其诗能融音乐、绘画之理,营造出诗情画意相结合的完美意境。有《王右丞集》。 二、四诗简介 (一)积雨辋川庄作 1.写作背景简介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西南十余公里处的辋川山谷中,是王维在宋之问辋川山庄的基础上兴建的园林,主要景点有孟城坳、华子岗、文杏馆、鹿柴、辛夷坞、欹湖等,今已湮没。《旧唐书·王维传》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这是一首七律,作于辋川山庄。 2.基本解读 这首诗描写了久雨中的辋川别业优美风光(境),抒发了诗人淡泊宁静的情怀(意)。(主旨) 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葘”写田家劳作生活。积雨,久雨不停。诗人登高四望,只见天地一片潮湿,丛林上面静谧宁和,炊烟袅袅升起;女人们蒸藜炊黍,准备好饭菜,送到东面的田间地头。一个“迟”字,既写出了阴雨天炊烟缓缓升起之状,也写出了诗人心中闲散安逸的情怀。农家村妇田夫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炼字)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与首联一样,是诗人静观所得,写自然景色。在一片广漠空旷的水田之上,白鹭翩翩飞舞;在层峦叠翠的夏日丛林之中,黄鹂正用甜美的歌喉唱歌。两种景象相映衬,将积雨之时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写诗人独处山林之乐。在松林之中,诗人看木槿花开花落;采露葵供清斋素食。表面上看起来是太过清幽孤寂,实际上正是诗人对尘世喧嚣生活极为厌倦的写照。(寓情于景) 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是诗人与世无争的表白:既然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自适,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我应该可以脱离世间烦恼,悠游于林泉之中了。野老,诗人自谓。《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客人们再也不让座与他,而是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不再有隔膜了。“海鸥相疑”见《列子·黄帝》,说海边有一人与鸥鸟相亲近,后来其父要他将海鸥捉回来,等他再到海边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不再理他。此二典都充满了老庄色彩,一正用,一反用,共同抒写诗人澹泊宁静的心境。 3.鉴赏要点 2+2式结构:以农家田园生活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来衬托诗人隐居山林的情志。诗中前二联写景,后二联写情志。诗中用典故表达自己离尘脱俗的心态。 “诗中有画”。语言富于色彩之美;“争席”、“海鸥”二典,有生活画面,曲折见意。这正是“诗中有画”特色的鲜明写照。 用典。 4.问题探究 关于“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两句,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有诗句“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佳句”(《唐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不同意,反驳说:“摩诘盛唐,嘉桔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韦占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但据查,嘉韦占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了谁的诗句难以定论。再看二人诗句,有高下之分,如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韦占点化,以自见其妙。”(《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和“阴阴夏木”比“水田”和“夏木”画面显得开阔而又深邃。 (二)辛夷坞 1.写作背景简介 这是王维田园组诗《辋川集》二十首中的第十八首诗。这一组诗全是五绝,如同一幅幅精美的画作,从整体上描绘了辋川一带的风景。 2.基本解读 这首诗写辛夷坞幽静之景(境),表现诗人宁静淡泊情怀(意)。(主旨)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写春天来到,辛夷花开。裴迪的和诗中有“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的句子,正可说明辛夷花含苞欲放时,很像荷花箭,而且花瓣和色彩也颇多相似之处。木末指树梢。辛夷花开时,不同于桃李等花,其花是开在枝条的最末端上。红萼,辛夷花红色的蓓蕾。当春天来临,花的蓓蕾在山中怒放,灿烂无比。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写春天不永,花开花落。山中的居室空寂冷落,无声无息,只有纷纷扬扬的辛夷花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预览(按enter键查看全诗)
手机访问:
词牌名大全
年代:唐 作者: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以上为随机展示
怀才不遇(35首)
1、《》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2、《》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3、《》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4、《》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5、《》 ·松生数寸时,遂为草所没。未见笼云心,谁知负霜骨。弱干可摧残,...6、《》 ·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7、《》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8、《》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腊月草根甜,...9、《》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新知遭薄俗,...10、《》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11、《》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12、《》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13、《》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14、《》 ·云山有意,轩裳无计,被西风吹断功名泪。去来兮,再休提!青山尽...15、《》 ·平远江山极目回,古祠漠漠背城开。莫嫌举世无知己,未有庸人不忌...16、《》 ·零落栖迟一杯酒,主人奉觞客长寿。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17、《》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18、《》 ·细把君诗说。怅余音、钧天浩荡,洞庭胶葛。千尺阴崖尘不到,惟有...19、《》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奈何青云士。...20、《》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21、《》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22、《》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穷通与修短。...23、《》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所以知酒圣。...24、《》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不睹皇居壮,安知天子尊。皇居帝里崤函...25、《》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26、《》 ·天上何所有,迢迢白玉绳。斜低建章阙,耿耿对金陵。汉水旧如练,...27、《》 ·湖海倦游客,江汉有归舟。西风千里,送我今夜岳阳楼。日落君山云...28、《》 ·年年才到花时候,风雨成旬。不肯开晴。误却寻花陌上人。今朝报道...29、《》 ·危桥属幽径,缭绕穿疏林。迸箨分苦节,轻筠抱虚心。俯瞰涓涓流,...30、《》 ·迎春故早发,独自不疑寒。畏落众花后,无人别意看。...31、《》 ·其一明妃初出汉宫时,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尚得君王...32、《》 ·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33、《》 ·苜蓿阑干满上林,西风残秣独沉吟。遗台何处是黄金?空阔已无千里...34、《》 ·我治湖上园,占断山水窟。幽事日相关,颇觉无暇逸。有客来相过,...35、《》 ·璇室群酣夜,璜溪独钓时。浮云看富贵,流水淡须眉。偶应非熊兆,...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_哲理句子_文章吧
当前的位置: >
  引导语:一个人一生中,总是会碰到几个扭转他或观念的重要人物。我很,在我心存疑惑,想要有所作为时,总是能碰上指引我、给我方向,并带来的导师。在休斯敦这么一个毫不起眼的普通大学里,我遇到沃尔特先生。
  老教授沃尔特先生对我的启发偏向于&言传&。沃尔特老先生已经70多岁了,对我们这些不到20岁的年轻人,他开口闭口就是&&。他是犹太裔,即使年事已高,依然是一副精明、干练的样子;而他教授的&艺术简史&,也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
  沃尔特老先生并不是一本正经地向学生介绍艺术史,他偏向于介绍&艺术八卦史&。一讲起着名画家、着名雕塑家的八卦及野史传说,他就滔滔不绝。例如,米开朗基罗之所以能够将男性人体肌肉的线条表现得流畅而有力,据说和他同性恋的身份有密切的关系;而名垂千古的达&芬奇,不但也是同性恋,还是会社的重要人物,等等。他不但教了我们艺术是什么,而且,还使学习的过程变得趣味盎然。
  在他所教授的课程中,最令我震惊不已,并且影响我一生的一句话就是:。
  他说,从艺术史上可以看到,许多所谓&怀才不遇&的艺术大师,事实上并不像世人所认为的一辈子潦倒、默默无名而含愤去世。他们往往在世时就是许多人公认、推崇的艺术家。例如穷困潦倒、割耳示爱的艺术大师梵高,在生前就已是小有名气的画家,作品受到一些收藏者的喜爱,已受到广泛的关注。
  事情的真相是,这些名垂青史的艺术家,有些确实,但真正有才能的人,还是能够撑出一片天,而缺乏才能的人始终撑不过来。&如果你是真正有的艺术家,&老先生两眼放光,以坚决的语气强调,&你一定不会被埋没的!&这句话也许正是我最想要听到的话,对我起了很大的作用,成为支撑我看待事物的重要观念,因为&&它很公平。( )
  对我而言,&你有才华,你就会出头&正意味着我所要担心的事情,主要就是有没有才华。即使当时我并不确定,但我依然,每个人只要做做的事,自然就会培养出才华。至于&有才华会不会出头?&&有才华的人是否会被小人阴谋陷害?&等问题,我都无须操心。
  我只要努力做自己做的事就好了。
  事情变得很简单,我努力,我有才华,总有一天我一定会出人头地。这种简单而合理的逻辑,我相信这样的因果,如果游戏规则是这样,我愿意拼下去。这句话能够支撑我做所有的事情,做所有的决定,能让我敲所有必须要敲的门而不害怕,我会义无反顾地往前冲。
  毕业多年后,我的经验丰富许多,我也看到这句话在被一再验证。而我也地相信,因为他讲的就是事实&&真正有才华的人,绝对不会被埋没!在演艺界、音乐界,这些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例如全美最热门的歌手小甜甜布兰妮,她在少女时代因获得迪士尼举办的歌唱比赛第二名而崛起,该比赛一向被视为成为明星的跳板。接着,她转往纽约发展,在百老汇剧场演出,结果未能。于是,她纽约,返回家乡。但她并未就此被埋没,有经验的经纪人依然觉得她是可塑之材,将她发掘出来,制作唱片,结果一炮而红。小甜甜以成绩证明了自己的实力。其实,细细追查一些大明星、大作家、大画家、着名歌手、大富豪等的发迹经过,通常你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些人绝不仅有两把刷子,他们不是普通人,而且他们都很努力。
  多年的工作经验也让我知道,不管在哪行哪业,你在业界常听到的那一两个顶尖好手的名字,通常他们就是有那么好,就是有那么棒,就能一鸣惊人,这样的机会一定会来的。而一些常常自称&怀才不遇&或&时运不佳&的人,可能真的是因为不够好,或在某一个环节中有所缺憾,或才能有限,或努力不够,或牺牲不足。总之,都有其不足的一面。
  多年之后,我依然相信&&天下没有&怀才不遇&这回事儿!没有这样的事情!
经典好文章阅读,转载请保留出处!]
深度阅读:何以对将来青史!_小宗师专辑:日时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在全国范围迅猛发展的时刻,也正是毛主席他老人家发布关于开展文化大革命的“五一六通知”的第三天,全国人民都是怀着各种各样复杂而惊恐、盲从而自危的心情迎接着这场不知后果的革命的到来。这一天我早已经忘记了当天是我14岁的生日,随着势不可当的滚滚革命洪流去造中学班主任这个压制我们两年多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了。正如毛主席教导我们的那样,革命小将欢欣鼓舞的日子就是反革命难受之时。但谁也不知道就是在这一天,“三家村”的头号人物邓拓自杀了!他自绝于人民!自绝于文化大革命!肯定是死有余辜?!多少年以后,人们对于他自杀的意义仍然处于一个有分歧的状态中,其实,只要深入了解中共党史,只要深入了解毛泽东的心路历程,我们就不难打开邓拓的心扉,走进他的心灵深处,将一个悖反而复杂的灵魂解剖开来。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理路,李玲为我们显影出了一个在双重力量挤压下的变态灵魂。其《邓拓评传》的深度意义就凸现出来了。围绕着邓拓究竟是自由知识分子还是传统知识分子的问题,学界一直有着不同的观点,其实,这个答案并不难解,问题是我们能否站在一个更高的视点上去看待这个一直缠绕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不能自我确认前提下的命题?!很有意思的是,李玲在此书中似乎抓住了问题的命脉,她用了一个具有隐喻性的类比——将陈布雷和邓拓的遭遇进行比较,李玲援引了许纪霖先生对陈布雷的分析:“久而久之,陈布雷内心的‘道’就不知不觉地全部移情到‘君’的身上,以‘君’之‘道’代替了自我之‘道’。”从而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样的分析也同样适用于邓拓。邓拓由于‘独念万众梯航苦’才选择革命,但是当革命领袖的理念与‘万众’的生存境遇发生冲突的时候,邓拓只能把目光从‘万众’身上移开,而专注革命领袖的理念了。”此言一语中的!道出了一切现代知识分子一旦做了君王幕僚之后的最后思想归属,无论他投靠的是什么政党,臣服的是哪一位君主,都逃脱不了忠君思想的囚笼,而一旦在君与民之间发生冲突,忠君与道德两者都无法抉择的时候,放逐自我,消灭自身的肉体与思想,便成为惟一的选择。那么,屈原投江就成为千年文人士大夫们处于两难逆境时的最好的、也是最具有浪漫主义道德悲剧色彩的注释和象征。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五四以降,当一批饱吸了西方人文思潮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大革命的洪流中并没有洗尽君君臣臣的封建思想,换句话说,就是强大的根深蒂固的封建道统意识不可能将五四一代人改造成具有民主科学思想和自由人权意识的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这才是鲁迅这员宿将深感孤立无援的真实缘由所在。如果陈布雷是蒋介石的“文胆”,那么,作为毛泽东的“喉舌”,邓拓更是在反复无常的君主面前无所适从了,难怪他与挚友同僚道出的是凝聚着历代臣子血泪教训的谶语:伴君如伴虎!同样是被君王斥责,他不可能像梁漱溟那样拍案而起,即使落得个千夫所指也在所不惜。虽然梁漱溟还不具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素质,他只不过是站在传统的儒家道统的立场上来为民请命,但是他没有执政党党性的约束,所以便放纵了自己性格不羁的那一面。其实,性格并不是决定的因素,邓拓的性格深处也具有放浪形骸的血性一面,但是,错把君王意志当作最高的党性原则,使得他不能最大程度地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去说话。与储安平相比较,同样是办报,同样是想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发出真理的声音,但是在最紧要的关头,他们表现出的政治态度是不尽相同的。邓拓同样是把一个有价值的生命给毁灭了,但是,他最终都没有幡然悔悟,我以为他在临死时所写下的绝笔充满着对君王的阿谀奉承,这不可能是具有黑色幽默的反讽,而的的确确是他被冤屈而怀才不遇的心境,他想以死为諫,用玉碎的方式来获得君王的悔悟,但是他又错了,封建君臣关系中何有君王之错呢?!后人总是以忠君的悲剧来歌颂臣子的忠贞不二,殊不知,正是这种忠贞阻碍了中国的士大夫们向现代公共知识分子的转化!显然,邓拓与储安平这样的知识分子是有区别的,尽管他们的文风心性都有近似之处,但是从本质上来说,储安平是以站在党派之上的自由知识分子姿态来看待政治问题的,尽管储安平尚未转化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知识分子,当然,在那种政治语境当中也不可能产生出现代公共知识分子,但无论如何五四以来自由知识分子的最后侧影还是在他的身上显灵了。而邓拓基本上是需要站在党性的立场上来思考的,因此,他要比储安平多了一层精神的痛苦,因为他必须剔除灵魂深处的那一点所谓的小资产阶级自由知识分子的情结,把一切献给党!献给党的领袖!在他一次次被毛泽东无端的批评中,不能有丝毫反驳,只有长吁短叹的行状来看,把忠君等同于党性,是邓拓们失却知识分子本性的要害之处。正如作者所云:“邓拓在备受打击之时审视自己过去的岁月,追问自己的‘后来岁月,还能几许?’这种对时间的焦虑,在本质上是能否实现人生价值的焦虑。这种焦虑缘于邓拓济世救国的高远情怀,而不自信则是因为他把党认定为历史的正义的化身,这样,一旦党怀疑自己,固有的忠诚意识使得他不会去怀疑党与历史正义的必然联系,而只觉得自己可能要跌出代表历史正义的战车,堕入无边的历史阴影中,使生命失去意义。这样的焦虑,并没有对党的任何怨言,但是表现出对自我人生的强烈关注,因而仍然是一种相当个人化的思想漫游了。”在《邓拓评传》中,李玲抱着对历史叙述的客观态度将邓拓的生平进行了描摹,其中的文学细节的丰富想象自不必说,就是对每一处实地的细节调查也从不放过,好在她是福建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这对理解传主的性格和思想的成长大有裨益。然而,此书的最大看点却是缘于作者自身的公共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所洋溢出来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裁决!她在此书的总结中是这样阐释的。邓拓是一个具有高度敏感的人,所以,投身革命事业,他始终没有消磨去关注自我生命价值这一内心敏感,尽管这种内心敏感他只在非常私人化的夫妻关系、挚友关系中才有所表露。对自我生命意义的自觉意识,恰恰是他投身革命、忠诚于革命的根本动力。其中的内在逻辑是,邓拓认为个体生命要超越时空的局限性,就必须与历史理性挂上钩,而他认为只有马列主义才是代表历史必然规律的唯一真理。尽管对自我生命的自觉是邓拓投身革命的内在动力,但是革命的大一统原则又与个体生命的个人性特质之间存在着必然性的矛盾。邓拓一方面具有超越个体生命有限性的高度自觉,另一方面,他从来没有让个体生命的自觉走向对历史理性法则、意识形态法则的质问。邓拓的悲剧是忠诚者的悲剧。这一悲剧烛照出意识形态原则的残酷性,也烛照出把历史理性意识形态化,并且把意识形态组织、意识形态领袖绝对悬置于个体独立性之上这一观点自身的内在缺憾。的确,“邓拓的悲剧是忠诚者的悲剧”!正是这样的定位,才使得此书在梳理传主的生平时有了一个准确的价值判断——无疑,作者是力图站在一个公共知识分子的立场上来审视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的,而不为其他因素所困扰。不过,我对这一结论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有所保留,自以为将“马列主义”改成“毛泽东思想”更为合适,因为邓拓的忠君思想使他根本不可能将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分离开来作辩证的分析,当然,在那个红色恐怖的时代里产生出自由知识分子思想的几率甚小,就根本不可能将毛泽东思想中悖离马克思主义和悖离历史运行规律的成分剥离出来进行分析。正是忠君意识遏制住了中国知识分子由士大夫向公共知识分子蜕变的可能性。日的我正在和千千万万浑浑噩噩的人民们响应着毛主席的号召,欢庆人类历史上的那场空前的文化浩劫的到来,打倒一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包括“三家村”中的头号“三反分子”。然而,当历史的车轮滚进了21世纪的时候,又有几个人去反思这样的问题呢?难道这些思考一定得甩给历史学家吗?倘若我们真的无视这些人类必须思索的基本问题,就会如邓拓当年在痛悼王若飞和叶挺时质问国民党时的那样:“何以对将来青史”!如果我们在21世纪还不能蝉蜕,我们既对不起历史,也对不起未来,恐怕连这个有着深厚忠君思想的邓拓也对不起了。(作者单位:南京大学现代文学研究中心)提醒您本文地址: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流传与留传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