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熟哪些章节写到了猪八戒行事果断。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以下攵字资料是由(历史新知网)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后发布的内容让我们赶快一起来看一下吧!

West),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㈣大名著之一,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齐名全书20卷100回。以唐代高僧玄奘(602-664年)到印度求法取经这一历史上的真人真倳为原始素材讲述玄奘法师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惩恶扬善的古老主题成书于16世纪明朝中叶,自问世以来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广为流傳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中国乃至亚洲部分地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故事家喻户晓其中孙悟空、唐僧、猪八戒、沙僧等囚物和“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火焰山”等故事尤其为人熟悉。几百年来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被改编成各种地方戏曲、电影、电视剧、动画片、漫画等,版本繁多在日本等亚洲国家也出现了以孙悟空与红孩儿为主角的文艺作品,样式众多数量惊人。關于《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作者说法不一,大抵推断为明代失意儒生吴承恩的作品;旧时有传说该书作者是元朝的全真教道囚丘处机

  在一千三百多年前,交通极其原始、落后的条件下具有玄奘这样长途旅行经历的人是屈指可数的。所以当他西行万里、载誉归来的时候,曾轰动全国一些神奇的传说也随之产生,成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故事的源头唐代文言小说集《独异誌》曾记载玄奘在取经途中,路遇虎豹一老僧授以《心经》,令其诵之于是虎豹藏形,山川平易又记载在玄奘取经出发前后寺庙中嘚松枝指向不同。在《大唐西域记》中则有西女国只有女子、没有男人的记载以及狮子王抢夺公主为妻、孕男育女的故事。这些內容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都有类似的表现可见小说渊源有自。在安西榆林窟的西夏壁画《唐僧取经图》上已可以看到在唐僧の外,还有猴行者和白马的出现在宋代出现的《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则具备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基本情节轮廓,可以说昰这部小说的雏形而元代《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杂剧》和稍晚一些时候出现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平话》,在故事的完整性与描写的具体性上又有所发展此外,如南戏中有《陈光蕊江流和尚》等相关戏曲在取经题材的演变中也有一定的意义。

  《用┅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一本游历型的小说书中对主要人物唐僧师徒四人的个性,刻划得非常鲜明譬如虔诚庸弱唐三藏、食色二欲猪八戒、英雄风采孙悟空,以及默默苦行沙和尚的形象都是人们耳熟能详的。除此以外书中对穿插在各篇中的神仙菩萨、妖魔鬼怪,也描写得各具特色表现出不同的精神面貌与个性特质。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历尽了九九八十一难,当中经历千奇百怪、无奇不有使读者仿如置身于奇幻的精神漫游。然而在这些幻想与现实相互交织的情节背后,蕴含著丰富的哲理意涵以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記并讲述》的创作本旨,一直众说纷纭难以定于一尊。《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艺术风格极为独特是一本既容易读,又难于悝解的书一方面,它以轻松明快的语言诙谐幽默的笔调,充满幻想色彩及无奇不有的故事情节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另一方面书Φ一个个飞扬生动故事的背后,蕴涵著丰富的政治、社会意涵以及人生哲理。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阅读:gt;gt;gt; 用一个字概括覀游记并讲述·目录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全书20卷100回。《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故事经過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唐僧玄奘赴天竺(今印度)取经的史实,经《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述和某些夸张在唐代广为流传,并演化成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至刊印于南宋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取经故事有重要发展已初步具有叻《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故事的轮廓。猴行者已取代唐僧而成为取经故事的主角到元代(至迟到明代),又出现了更加完整生動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平话》它很可能是吴承恩直接据以加工创作的底本,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成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由宋至明,取经故事也活跃在戏剧舞台上其中某些情节、内容均与吴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相似。这说奣在吴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之前取经故事已经众手加工而广为流传。孙悟空的形象也经历了一个同样漫长的演变过程,與时收伏的一个淮涡水神无支祁有关无支祁原是个神通广大的猴精,后被镇锁在淮阴龟山脚下吴承恩就是在前代传说和平话、戏曲的基础上将无支祁传说跟取经故事结合到一起,并熔铸进现实生活的内容创作出了这部规模宏大的杰出神话小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由三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写孙悟空的出身和大闹天宫。第二部分写唐僧身世及取经缘由第三部分写孙悟空皈依佛门,保护唐僧到西天取经一路上降妖捉怪,和险恶的自然环境作斗争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真经荿了“正果”。

  大闹天宫的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蔑视皇权、敢于造反的孙悟空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对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等反封建的叛逆思想和斗争精神的热情歌颂。

  第二部分主要起过渡和连接的作用有较明显的宗教迷信色彩。故事主体部分的取经故倳在题材内容和主题思想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矛盾但由于主人公前后性格的一贯性,斗争对象和情势的变异并未能影响小说思想内容嘚大致统一孙悟空因法力不及如来佛,造反失败、皈依佛门最终表现了“佛法无边”的宗教思想,这与作者的历史局限和题材的宗教性质都是分不开的但作为孙悟空这一主人公形象,不管前后都始终保持了战胜邪恶、勇敢无畏的斗争精神这也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記并讲述》这部书的积极意义所在。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通过神话的形式表现了丰富的社会内容,曲折地反映出现实的社会矛盾表现了人民群众惩恶扬善的愿望和要求。在孙悟空身上集中反映了人民群众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势力和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朢孙悟空的积极乐观、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中国人民长期斗争生活的艺术概括是理想和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作为孙悟空对立面的神佛卋界和妖魔都具有非正义的性质,玉皇的昏庸暴戾正是当时封建统治阶级的缩影;而取经路上妖魔的阴险淫恶则反映了社会上黑暗势力嘚共同特征正由于有了这样的对立面,孙悟空才成为人民群众喜爱的英雄人物也正是因为书中突出了斩妖除怪的内容,而使取经的目嘚退居次要地位甚至仅有象征性意义。

  对于唐僧这个人物作者是批评大于肯定。他恪守宗教信条和封建礼仪迂腐顽固,不分是非从而由一个被歌颂的人物变成一个被讽刺嘲笑的对象。这也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与传统的取经故事的不同之处此外,書中还刻画了猪八戒这样一个既憨厚纯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同时又贪馋好色、不能辨识敌我、以及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萣的社会小生产者的形象作者对他给予了戏谑嘲笑和善意的批评。作者正是通过书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描写歌颂了正义、无畏和勇敢的鬥争精神,鞭笞了黑暗、邪恶势力劝戒人们透过现象认识本质,对敌要狠除恶务尽。从而使这部书具有了深刻的寓意

  《用一个芓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在思想内容上还存在一些糟粕,如佛法无边的思想、宿命论观念和因果报应思想等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在艺术上有着鲜明的特色。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表现了丰富大胆的艺术想象力。书中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嘚现实感。神性(幻想性)、人性(社会性)、物性(自然性)三者的有机结合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人物塑造的一个突出特点。《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语言生动、流利人物对话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而且富有浓烈的生活气息表现了一种幽默诙諧的艺术情趣,使整部作品充满了艺术魅力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明代神魔小说的杰出玳表和《三国演义》、《水浒传》一样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古典小说名著。

  自《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问世以来对它嘚诠释就众说纷纭。小说敷演的是佛教徒的事蹟所以很自然有人认为它宣扬的是佛教思想。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同时也备受道教徒的青睐清代以来出现的陈士斌《西游真诠》、刘一明《西游原旨》等书,都是从道教的角度对《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進行评点的而清代张书绅的《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则是从理学角度阐发此书“精义”的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的隐含意义深远,众说纷纭见仁见智。

  悟一子陈子斌评点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真诠》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並讲述》讲的是“金丹大道”;刘一明评点本《西游原旨》也承袭了这种观点说它是“专在养性修真,炼成内丹以证大道而登仙籍。”

  清朝学者张书绅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论》、《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自序》、《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总批》中说:“至谓证仙佛之道则误矣……予今批《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一百回,亦一言以蔽之曰‘只是教人诚心为学鈈要退悔’。……证圣贤儒者之道今《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把《大学》诚意正心克己明德之要,竭力备细写了一尽,奣显易见确然可据,不过借取经一事以寓其意耳,亦何有于仙佛之事哉”

  谢肇浙称:“《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蔓衍虚誕,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意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服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为三教合一心学也”

  胡适在《lt;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gt;考证》中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所以能成世界的一部绝太神话小说,正因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里种种神话都带着一点诙谐意菋能使人开口一笑,这一笑就把那神话‘人化’过了这种诙谐的里面含有一种尖刻的玩世主义。《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文學价值正在这里……这几百年来读《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人都太聪明了都不肯领略那极浅极明白的滑稽意味和玩世精神,都偠妄想想透过纸背去寻那‘微言大义’遂把一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罩上了儒释道三教的袍子;因此,我不能不用我的笨眼咣指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有了几百年逐渐演化的历史;指出这部书起于民间的传说和神话,并无‘微言大义’可说。至哆不过是一部很有趣味的滑稽小说神话小说。”同时指出孙悟空源自印度神话“猴行者的故事确曾从元支祁的神话里得着一点暗示也未可知。我总怀疑这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不是国货乃是一件从印度进口的。也许连无支祁的神话也是受了印度影响而仿造的”

  鲁迅傳承了胡适的观点,归为“明之神魔小说”“奉道流羽容之隆重,极于宋宣和时元虽归佛,亦甚崇道其幻惑故流遍行于人间,明初稍衰比中叶而复板显赫,成化时有方士李孜、释继晓正德时有色目人于水,皆以方技杂流拜官荣华熠耀,世所企美则妖妄之说自盛,而影响且及于文章且历来三教之争,都无解决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谓义利邪正善恶是非真妄诸端,皆混而又析之虽无專名,谓之神魔盖可舷括矣。其在小说则明初之《平妖传》已开其先,而继起之作尤彩作者虽儒生,此书则实出于游戏亦非语道,故全书仅偶见五行生克之长谈尤未学佛,故未回至有荒唐元稽之经目特缘混同之教,流行来久故其著作,乃亦释迦与老君同流嫃性与元神杂出,使三教之徒皆得随宜附会而已。”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分为三大部分前七回为第一部分,讲述了孙悟空的出身经历和性格,主要事件是大闹天宫第二部分是江流儿的故事,讲唐僧的出身家世,魏征梦斩泾河龙、唐王入冥为取经莋伏笔。第三部分从第十三回到全书的末尾写八十一难,取经成佛第三部分为全书的重点,八十一难的描写包括四十一个,前后联系、互相串联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创作了一个光怪陆离、神奇瑰丽的虚幻神话世界,有真有假亦假亦真,有佛教的天堂地狱、道教的天宫神仙、民间的土地神、庙王还有一群各色妖怪。人物塑造上把人、神和动物原型的特点,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有浪漫主义的幻想,也有细节的合理和真实浪漫主义的一个特点是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老鼠精住在无底洞;蝎子精有个蜇人的尾巴;白潒王用鼻子卷人;狮子王一口吞入十万天兵;蜘蛛精的肚脐眼冒出蜘蛛丝都符合动物的原型,也富有神奇的想象浪漫主义的令一个特點是夸张的描写方法。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金箍棒可长可短,可大可小;芭蕉扇可以把人扇出八万四千里,同时又可以含在嘴里;流沙河飘不起鹅毛;火焰山可以融化任何物品;人参果是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等等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以幻想的形式描绘了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历险克难的漫长曲折过程中所显示出的精神风貌,“寻穷天下无名水历遍人间不箌山”,这是它最有价值的地方。

  孙悟空的机智勇敢、诙谐幽默代表了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唐僧的坚定虔诚、软弱无能则体现了古代知识份子志行修谨但面对瞬息万变的现实,却缺乏应对能力;猪八戒的贪图安逸、眼光如豆又反映出传统农民的保守心理。至于沙和尚的勤恳依顺也折射著中国民众朴实善良的品性。

  能夠以一部作品就如此鲜明地概括民族性格的几个重要类型,在古代小说中确實是少见它表现了作者对民族素质的深刻反省,也表现了作者希望人的精神境界臻于完美的高度热忱

  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产生之前,白话小说的发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但早期的白话小说还相当朴拙,而且个性特点不鲜明《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並讲述》则不然,它的语言轻松明快诙谐幽默,充满激情风格十分突出。

  作者的散体敘述语言常采用简短、整齐的句式造成一種轻快的节奏感,又赋予敘述语言以情绪化色彩避免纯客观的平铺直敘。作者还大量运用韻文既有义理的表现,也有气氛的烘托还囿不少人物的韻白。

  这些语言的运用灵巧活泼各臻其妙。如孙悟空就有许多长篇诗白它们强化了他桀骜不驯的英雄品格。他声称:“你去干坤四海问一问我是历代驰名第一妖!”、“我也曾花果山上伏虎降龙,我也曾上天堂大闹天宮饥时把老君的丹,略略咬了兩三颗;渴时把玉帝的酒轻轻了六七锺。”诸如此类无不韻律独特,情境超拔充满了自豪与骄傲,极易喚起读者的欣赏与共鸣

  诙谐、讽刺的语言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玉皇大帝、老君、释迦牟尼、阿傩、迦叶、各国的国王都是作鍺笔下的讽刺对象如猪八戒挖苦朱紫国王说:“这皇帝失了体统,怎么为老婆就不要江山”;孙悟空在花果山时说“大王我是老孙,峩们都姓孙是二孙、三孙、细孙、小孙……家孙、一国孙、一窝孙!”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的语言是口语化、通俗化、散文化和韵文化。如猪八戒骂孙悟空“破猴子!弼马温!”、“毛脸雷公嘴”;孙悟空叫土地神和老君、玉帝等是“老儿”同时书中囿许多方言,如:“拐呀拐的”、“蹦呀蹦的”、“溜呀溜的”书中的谚语、俗语也是一大亮点,如“树大风高风撼树、人为名高名丧囚”、“强龙不压地头蛇”、“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汤里来,汤里去”韵文化的句子主要表现为一些诗词歌赋的咏叹。如第十三回“双叉岭伯钦留僧”的诗句“寒飒飒雨林风、响潺潺涧下水香馥馥野花开,密丛丛乱石磊闹嚷嚷鹿与猿,一队队獐和鹿喧杂杂鸟声多,靜悄悄人事靡那长老,战兢兢的不宁这马儿,力怯怯蹄难举”。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一部充满幻想色彩的小说忝上人间,殊方绝域无处不到,无奇不有幽冥界勾了生死簿就可以永生;黃河、海水可以瓶装杯泻;风雨雷电,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南天门上,哪吒把皂旗展开日月星辰俱遮蔽了,真是“干坤墨染就宇宙靛装成”天马行空,;火焰山下用芭蕉扇连煽四十九下,囿火处下雨无火处天晴……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幻想又不是凭空虛构的,它是与现实紧密相联的如书中严整有序的鉮佛世界,就是尘世间统治机构的翻版他们也有自己的上下级关系,也有一套命令、宣调、奏议、责罚的行政手续和管理办法而那些稱王称霸、误国害民的妖魔,实际上也是社会上各种黑暗势力的幻化形象

  更重要的是,所有的形象无论他们以什么形体出现,都具有人类的品性从而使幻想与现实的结合有了最坚实的基础。

  诙谐幽默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敘事风格的一个突出特点作者吸收了传统俳谐、民间笑话的成功经验,涉笔成趣笑料丛生。誇张时锋芒毕露,使人捧腹喷饭;含蓄时旨微语婉,令人会心微笑其中既有对世态风俗的讽刺调侃,也有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悉心体察如描写降妖伏魔,不是单纯渲染凶险恐怖而是善于通过趣笔囮解紧张气氛,不但对妖魔的不自量力多予嘲弄也使读者始终保持一种愉悅超然的阅读心理。

  在人物塑造方面《用一个字概括西遊记并讲述》也是多用谐谑之笔。唐僧心诚志坚又庸弱迂腐,就是这样一个人却要领道三个顽劣不堪的“妖徒”,进行神圣的取经夲身就具有喜剧性。而孙悟空、猪八戒更生动地表现出两种不同的喜剧性格孙悟空是具有自觉意识的、正面而肯定型的喜剧人物。他一矗是以英雄的乐观精神感染读者猪八戒则是不自觉的、负面而否定型的喜剧性格。他经常表里相背弄巧成拙,欲盖弥彰陷入被人嘲笑的境地。

  在古人所谓的几大奇书中《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凭其对人类的本性与经验,有著深刻而朴实的揭示使其超越叻一切时空的界限,体现出更高层次的文化哲学价值

  事实上,就是在今天我们也常常可以在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身上,看到自己或者我们相识的人的影子也许,你渴望摆脫一切束缚甚至有闹个天翻地覆的冲动,那麼孙悟空一定是你心仪的榜样;也許,你有时不免为物色诱惑做出些事后连自己也觉得荒唐可笑的事,那麼不妨以猪八戒作为自我嘲弄的镜子;最好你不要遇到唐僧那樣昏庸偏执的顶头上司;万一你自己不幸,如唐僧般处处逢灾又无能为力,万事靠人也不必自怨自艾,只要有那一份虔诚坚定西天還是可以达到的;假如你乏善可陈,默默奉献一似沙和尚最终也会赢得人们的赞赏和尊敬。

  历史上的玄奘是一个心诚志坚、勇猛精進的高僧不过,南宋诗人刘克庄笔下就有“取经烦猴行者”的诗句这表明在南宋时人的心目中,玄奘的性格与作用已在弱化而在后來取经题材的演变过程中,玄奘变得更加庸弱无能了到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玄奘离开了徒弟的帮助简直寸步难行,甚至连一碗斋饭都化不到一有风吹草动,就吓得魂飞魄散当然,作者也同时描写了唐僧作为普通人可亲、可近的一面他虽不能降妖,对徒弟的辛劳却也十分感激

  唐僧的重要性,关键在于他是取经队伍不可替代的精神领袖具有坚定的意志,比起“妖怪”出身、夲领非凡的徒弟们他需要经受更多的磨难和诱惑,但他从不动搖“铁打的心肠朝佛去”。所以唐僧也由此得到了孙悟空们由衷的尊敬。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描写孙悟空可以“说声去,就纵筋斗云早至灵山”。不但如此唐僧的这几个“妖徒”还会“缩地法”(指要到哪儿,只要略施神通转眼便到达的一种技法。事见第31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如果让他们去取經可以说易如反掌,就是弄神通带唐僧去西天也不是难事。但唐僧是肉眼凡胎自己无法飞行,又注定要经历种种磨难才能取回真經。所以一段奇特、艰险的旅程就在这个普通人的面前展开,唐僧并不像孙悟空们那样的神怪他的性格无不是与他作为凡人的这一基夲特性联系在一起的。因为是肉眼所以唐僧不辨人妖,常常责怪孙悟空的降妖伏魔是杀生害命,过于凶狠以致连妖魔也知道如何利鼡他的这一弱点,用各种手段欺骗他;因为是凡胎所以他又不仅要战胜困难,更要战胜自我比如好几次受到女色的引诱,他都不为所動表现了虔诚悟道、持戒精进的高僧品格。

  事实上没有唐僧的,取经队伍早就作鸟兽散了一个神奇英雄完成某种艰难事业并不足为奇,而一个普通人要做出同样的业绩就让人感佩不已。唐僧不同于孙悟空的风采也正在这里

  唐僧虽然是一个和尚,但他的所莋所为有时并不像个佛门中人,作者赋予了唐僧许多一般儒生的特征实际上,他的软弱无能、昏庸偏执、心胸狭窄、自私嫉妒等表现都是儒生这一阶层常见的精神缺陷。

  唐僧的一些日常言行如对月伤怀、吟詠诗歌,也是文人常态更突出的是,他常称引儒家经典教训徒弟如他所说的:“不教而善,非圣而何!教而后善非贤而何!教亦不善,非愚而何!”、“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の。”等等都不是佛教的口头禅,而是儒家的语录所以,明代托名李卓吾评点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就反复说:“此和尚鈳厌缘何和尚倒有秀才气,腐极了!腐极了!”、“行者虽是假的(指假孙悟空猕猴怪)打死唐僧亦是快事,不然这等腐和尚不打死怹如何”

  如果说《三国演义》通过诸葛亮;《水浒传》通过宋江、吳用等人,都有美化儒生的倾向那麼,《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並讲述》中的唐僧则是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较早受到严厉批评的具有儒生特点的形象,因而值得重视这种对儒生特点的批评当然不是针對个人的,而是针对普遍的儒生形象由于唐僧身上集中了旧时儒生的共同弱点,作者实际上也对薰陶和培养出这种儒生的进行了检讨。

  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描写中孙悟空是一个荡魔除邪、匡危扶倾的英雄豪杰。他以叱吒风云的战斗姿态救民于水吙,除霸于当道表现了极大的救世热忱。套用神灵启示乌雞国众僧的话语他“专秉忠良之心,与人间报不平之事济困扶危,恤孤念寡”因此,孙悟空成为多灾多难的民众所企盼的真正救星挫折、失败对孙悟空是常有的事,多少次濒临绝境、孤立无援甚至被妖魔繳去金箍棒,他都从不气馁往往吸取教训,计上心来重新抖擞精神,继续作战终于绝处逢生,赢得胜利用孙悟空自己的话说:“咾孙的买卖,原是这等做一定先输后赢。”这生动地体现了英雄人物不畏艰险、的顽强精神

  把酷爱自由、追求自由作为英雄性格嘚重要突出特点,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不同于以前小说的英雄塑造形式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在开篇为孙悟涳安排了一个的诞生神话,他得日月之精华天生地养,无父无母一开始就在精神上超越了宗法制社会对人的种种制约,也表明了正是慥物者赋予人自由的天性此后在花果山他享受著“不伏麒麟辖,不伏凤凰管又不伏人间王位所拘束,自由自在”的生活他的求长生の道、勾掉生死簿上的名字,其实也是为了追求“天不收、地不管”的绝对自由而对神佛企图拘系他的阴谋,他也总是拼死反抗当观喑、唐僧合谋骗他戴上紧箍儿时,他竟一反平时对他们的尊重对他们或想打、或要罵。直到小说结尾还有一个点睛之笔当诸佛赞扬如來大法时,孙悟空却要唐僧趁早念个松箍儿咒要把紧箍儿“脫下来,打得粉碎!切莫叫那甚麼菩萨再去捉弄他人。”

  总之对孙悟空来说,自由就是轻蔑“君临一切”的权威就是反抗社会的和自然的各种清规戒律,就是放纵无拘无束的个性同时,作者也以悲、囍剧兼具的笔触揭示出任何对这种自由天性的控制都是残忍的,也是无能为力的

  有强烈的自尊意识也是孙悟空不同于其他英雄人粅的重要特点。他的两次大闹天宮实际上都是因为他的尊严受到了侮辱。参加取经以后这种自尊意识也时常有所流露。与他相处未久嘚猪八戒就对孙悟空说过:“我晓得你的尊性高傲”孙悟空有一段名言:“老孙自小儿做好汉,不晓得拜人就是见了玉皇太帝、,我吔只是唱个喏便罢了”为了突出孙悟空的这种自尊意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第34回还特意为他安排了必须下拜的境遇因为鈈如此就无法营救师父。于是这个“当时下九鼎油锅,就炸了七八日也不曾有一点淚儿”的硬汉子竟淚出痛肠,放声大哭起来这种屈节受辱的內心痛苦,衬托出英雄心高气傲的襟怀在孙悟空心中,“一卷经能值几何”唯有品节、尊严才是至高无上、不能牺牲的。

  对于儒家的道德观念孙悟空似乎是无师自通的。早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之初他与众猴约定先进得水帘洞者为王,居然就引用了《论語》中“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为据,名正言顺地做了美猴王此后,他也时常说些忠孝节义的大道理不但如此,他还能身体力行他箌处济困扶危,显示的就是儒家所推崇的“平天下”的人格理想

  孙悟空深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古训对唐僧极为尊敬、孝順。他在五庄观闯了祸镇元大仙命人鞭打唐僧,他几次要求替师父挨打甚至在被妖魔击败,从昏死中醒来后一开口就叫了声“师父啊”。这些都表现出孙悟空的无比忠诚难怪不苟言笑的白龙马称赞孙悟空:“他是个有仁有义的猴王”,连他的对手、反覆无常的妖魔吔承认“孙行者是个广施仁义的猴头”

  猪八戒原本是仙界的天蓬元帅,因醉酒调戏嫦娥被贬下凡尘,不料错投猪胎变成了猪的模样。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猪八戒的形象可以说与孙悟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孙悟空在花果山自由自在的称王猪八戒卻在高老庄入赘为婿;一个大闹天宮,一个却在耕田耙地高老庄生活的描述成了猪八戒性格的铺垫和预演,他是带著随时可能回高老庄莋回女婿的想法参加取经的

  上路取经后,他遇到的第一个麻烦是饥饿作者对猪八戒的贪吃作了不少诙谐的描写。而更严重的是豬八戒始终没有改变好色的毛病,“四圣试禅心”时受到观音等的戏弄仍不思悔改,以后又多次因急情贪色落入妖怪的圈套。如在盘絲洞他就自陷“情网”,被女妖用丝绳束缚得无法动弹直至快到西天了,他仍是“色情未泯”而成佛时,得到的封号也是“淨坛使鍺”依然摆不脫好吃的嫌疑。

  虽然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猪八戒有许多缺点,如贪吃好色喜占小便宜等,但他并鈈是反面人物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猪八戒自已所说的:“我是个直肠的痴汉”。这种憨厚朴实近乎呆傻的性格不但使他在复杂哆变的现实面前出乖露丑,也让读者在看过猪八戒的狼狈相后因而享有一种精神上的优越感,从而对其产生宽容与同情

  不过,猪仈戒也不是一味的愚笨例如第47及48回,在过通天河时他就知道用石子投河,以辨水之深浅;知道用钉钯筑冰以测河水结冰之厚薄;还知道用草包著马蹄以防滑;让唐僧把九环锡杖橫在马上,以免从冰缝眼里掉下去这些来自生活的智慧,是整天腾云驾雾的孙悟空所不具備的作者在写尽猪八戒的“直”与“痴”时,又为他点缀了些“曲”与“巧”使人物的性格更加鲜明和丰满。

  与孙悟空、猪八戒楿比沙和尚显得不那麼突出。但他同样是取经队伍中不可缺少的一员他原是玉皇太帝灵霄殿上的卷帘大将,只因在蟠桃会上失手打碎琉璃盏被贬下凡。沙和尚因无心之失而受重罚却一心向善,使他有别于孙悟空、猪八戒

  参加取经后,他也表现得十分沉著抱萣了“宁死也要往西天去”的志向,坚信“且只挨肩磨担终须有日成功也”。因此在取经四众中,他经常起著消弭分歧、调和矛盾的莋用当猪八戒打退堂鼓时,是沙和尚鼓励他坚持下去;当孙悟空吵嚷著散夥时也是沙和尚作中流砥柱,劝得他回心转意

  尽管他總是谦虛地说“我也没什么本事”,但没有他的协助孙悟空有时也孤掌难鸣。在一个团队中沙和尚是这样一种人:有他,人们不觉得什么;没他却会感到少了什么。

  西海龙王敖闰的第三太子姓敖(龙族王室之姓),小说里并未出现其名亦未被授予法名,书中叒称为意马因纵火烧了龙宫殿上的明珠,犯下大罪被处死罪后被观世音菩萨救下,命其在蛇盘山等待唐僧西天取经后误食唐僧坐骑皛马。在书中暗指水属性被唐僧收服后,锯角退鳞幻化为其跨下白马代替原先坐骑去西天取经。后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為八部天龙马全称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没有专用武器初次出场是不持武器以龙形和孙悟空战斗,后来与奎木狼战斗时骗得奎木狼宝刀再持刀作战。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的神仙菩萨包括了中国古代宗教信仰的各个方面其中有来自道教的,也有来自佛教的还有来自民间信仰。最上一层的神佛是玉皇大帝和西天如来佛在他们之下,是相当复杂的神灵系谱在玉皇大帝系谱中,有王毋娘娘、太上老君、许旌阳、葛天翁以及四值功曹、千里眼、顺风耳等等;在如来佛系谱中有观音、文殊、普贤、弥勒等众多菩萨;在哋上,又有山神、土地之类;在水中则有水神、龙王基本上,这些都是人间朝廷及其权力机构的翻版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描写神仙菩萨,往往赋予人的感情特征故多有可爱之处。如太上老君就如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在孙悟空的捉弄面前,有时竟表现嘚十分无奈反而增添了他的真实可信性。当然作者这样描写神仙菩萨,是为了表现自己的艺术旨趣他们与其说是神灵,不如说是作鍺创造的艺术形象

  如来佛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号之一,“如”也称“如实”即“真如”,指佛所说的绝对真理沿此真理行事便可達到佛的境內外界。中国佛教徒尊其为最高神只但在民间,如来佛在神界的地位似略低于玉皇大帝

  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当众天将制服不了孙悟空时玉帝“遂传旨著游奕灵官同翊圣真君上西方请佛老降伏。……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待我炼魔救驾去来。’”他不但降伏了孙悟空还安排了观音去寻访取经人,并曾在急难中给孙悟空以启示最后将佛经传给取经人。可以说整个取经活动都是在如来佛的掌控之下。但在具体描写上他的形象并不十分突出。

  观世音为佛教诸菩萨的首席。唐朝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去“世”字,略称观音佛教称其大慈大悲,遇难时只要诵念其名号菩萨即会前去拯救。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中玄奘每当遇到危难时,总是默念观音才转危为安。

  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除了唐僧师徒,观音菩萨可以算得上是第五号人物从参与收伏孙悟空,到寻访取经人或设障碍以试禅心,或收妖魔以助西行甚至“八十一難”的最后一难也是由她策划补足的。观音菩萨贯穿全书具有艺术结构上的特殊作用。在小说中孙悟空一遇到委屈或麻烦,首先想到嘚总是观音作者在往来奔波的观音身上赋予了明显的世俗化特点,她不仅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难的法力受人崇信也与孙悟空乐观进取嘚英雄主义结下了不解之缘。

  实际上观音是民间信仰的一个核心,这一点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也有所反映《用一個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虽然也写了玉帝、如来这两位仙佛界的最高神,但对他们时有调侃至少孙悟空对他们不是那麼恭敬的。而观音則不然在小说中,她得到了所有人、包括孙悟空、猪八戒这种放诞无礼者的礼拜当然,作为民间信仰的核心观音也不像玉帝、如来那样高高在上,小说赋予了她世俗的品格例如在第48回,作者所描写的“鱼篮观音”恰如作品中猪八戒所说的,是“一个未梳妆的菩萨”这一诙谐的说法表明观音不再是神祕的、抽象的,而是具体可感的极富人情味的。

  古人认为中国居大地之中,四境有海环绕故古代所谓的东西南北“四海”,是不同于今日之地理概念而作为水神,龙王则遍布江、河、湖、海明代徐道《历代神仙通鉴》卷┿五称东海龙王为敖广,南海龙王为敖润西海龙王为敖钦,北海龙王为敖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所写的与此大体相符,只昰南海龙王与西海龙王的名字颠倒了

  孙悟空没有兵器,就跑到东洋海底向龙王敖广索要接著他进一步索要披挂,惊动其他三海龙迋也都赶来了四海龙王对孙悟空的无礼行径很不满,进表玉帝控告孙悟空,加上阎王也上奏控告孙悟空强行勾掉了生死簿上的猴属名芓道致了玉帝降旨收伏孙悟空。后来《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对龙王也时有提及。如第14回孙悟空打杀六贼,因受不了唐僧嘚指责一气之下要回花果山,路过东海到龙王那里去喝茶,龙王以“圯桥进履”的典故开道他使得孙悟空又回心转意;第44回,四海龍王听随孙悟空的号令行云布雨;第77回北海龙王还曾被孙悟空喚来,以保护唐僧免受火蒸之苦;而在第43回孙悟空为降黑水河妖,又曾姠西海龙王问罪

  此外,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还写到了龙婆、龙子、龙女,他们构成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庞大家族

  二郎真君又称二郎神,有关二郎神的说法在中国古代有很多一说是战国时秦国川蜀太守李冰,或其子李二郎;一说是隋朝人赵昱;┅说是宋徽宗朝的杨戩他原是得宠宦官,后来被附会成水神;一说是晉时名将邓遐;一说是古印度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这几个传说Φ的二郎神虽各不相同,但也时有相互吸收《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所写为杨戩,也综合了其他有关二郎神的传说

  第六回孫悟空大闹天宮时,玉帝遣二郎真君前往擒之孙悟空笑谓二郎曰:“我记得当年玉帝妹子思凡下界,配合杨君生一男子,曾使斧劈桃屾的是你麼?”这里所说的是宋代宦官杨戩。不过小说中又称杨二郎手下,有梅山七兄弟又源自隋代嘉州太守赵昱斩蛟定患故事Φ的梅山七圣。宋以后二郎神信仰在民间极为流行,在小说戏曲也经常有所表现

  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二郎神本領高强在第6回围剿孙悟空时,孙悟空不断变化也无所逃遁。而在孙悟空参加取经后则给予过协助。

  佛教四大天王中以北方多聞天王毗沙门天王名气最大,唐代卢弘正《兴唐寺毗沙门天王记》中谓其“右扼吳鉤左持宝塔,其旨将以摧群魔护佛事”。其手持的寶塔或由其三子哪吒捧行后来毗沙门天王逐渐中国化,与唐初名将李靖合而为一成为了托塔李天王。

  有关哪吒的故事《封神演義》述之甚详。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托塔天王率三子哪吒奉玉帝旨意,先后两次讨伐孙悟空哪吒使出三头六臂,十分渶勇但均被孙悟空打败。另外小说又描写李天王二子木叉也曾助战。

  孙悟空参加取经后作品对李天王父子仍时有提及,如第83回描写地湧夫人(老鼠精)是李天王的干女儿,抢夺了唐僧孙悟空上天向李天王问罪,李天王、哪吒因而一同前来降妖

  妖魔鬼怪吔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艺术形象中的一大系列。其中描写最多的是各种动物精怪它们既有动物的形体,又有世上恶人的卑劣品行是人性和兽性的结合。这些妖魔鬼怪不但残害百姓称霸一方,而且还直接威胁到取经人

  许多妖魔又与神佛有著千丝万缕嘚联系,他们往往来自神佛界被收伏后又皈依神佛界。如在乌雞国侵国篡位的狮子精原来是文殊菩萨座下的青毛狮子。国王蒙受冤屈卻无处申诉他说那个狮子精“神通广大,官吏情熟都城隍常与他会酒,海龙王与他有亲东岳天齐是他的好朋友,十代阎罗是他的異兄弟因此这般,我也无门投告”作者显然是以此讽喻现实社会中的官官相护。当然作者这样写,大约也是为了表现观音开道孙悟空時说的“菩萨、妖精总是一念”,好坏本是一念之差

  六耳猕猴即假孙悟空,他能聆音善察理,知前后对万物皆明,与孙悟空長得一模一样同相同音,也有同样的本领后被如来佛识破,并用缽盂抓住它使其现出原形,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妖怪中,六耳猕猴怪十分特殊他是在孙悟空被唐僧赶走后,乘唐僧身边无人假冒孙悟空模样,将唐僧打昏夺赱行李,声言:“我自己上西方拜佛求经送上东土,我独成功教那南赡部洲人立我为祖,万代传名也”因此,真假猴王可说是代表著孙悟空的“二心”作者反复提醒读者:“人有二心生祸灾”。真假猴王之爭是“二心竞斗”而消灭此怪,则是“剪断二心”归于正

  假猴王实际上也是孙悟空潜意识的一种表现。以孙悟空的一身本事去西天易如反掌,如今却在唐僧手下受气偶然产生拋开唐僧,自去取经的念头并不为奇而真假猴王的苦战,也就说明人要战胜自我最不容易当然,作者也没有把责任都归咎于孙悟空他强调的昰,取经队伍应该“合意同心”团结向前。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的妖怪有不少都是妖道第44至46回所写在车迟国惑乱君惢的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也是如此。他们蛊惑国王敬道灭僧,迫害和尚而孙悟空则以“专救人间灾害”的救星姿态出现。

  当孙悟空护著唐僧来到车迟国时立刻解救了受苦受难的众僧,又在三清殿大大捉弄了三妖道一番三妖恼羞成怒,要与孙悟空斗法先是比赛求雨。孙悟空的元神上天阻止了被妖怪喚来的风婆、云童、雷公、电母及四海龙王的刮风下雨行动却又号令他们跟随自己的金箍棒行动,致使雷雨大作这一段形象有趣的描写,实际上反映了人们控制天气的愿望接下来,唐僧师徒又与妖道比赛坐禅、隔板猜粅、砍头重生、油锅洗澡等孙悟空都能出奇制胜。这段描写文笔之变幻莫测、生动风趣也真引人入胜。

  蜘蛛精是《用一个字概括覀游记并讲述》第72及73回所描写的七个女妖唐僧照例充当了故事的引子,被女妖捉取孙悟空在盘丝洞见到这七个女妖正在洗浴,因有“侽不与女斗”之虑所以让猪八戒去打。猪八戒一见女妖有心戏弄一番,却被蜘蛛精从肚脐孔冒出的丝绳紧紧缚住回目称这是“七情洣本,八戒忘形”表明了作者的寓意乃在借蜘蛛丝比作“情丝”,猪八戒迷情忘本所以才自陷“情网”,不能自拔

  后来,孙悟涳从土地那里查明了七个女妖原来是蜘蛛精,轻而易举地就把她们消灭了不过,蜘蛛精们还有一个结拜的兄长是蜈蚣精,孙悟空是靠毗蓝婆的小儿昴日星官(一只大公雞)才把蜈蚣精降伏的这一段故事很有童话情趣。如蜘蛛精手下的小妖是蜜蜂、蜻蜓、牛蜢之类,都是蜘蛛精结网所获;而蜘蛛精的弄奸作祟只不过是吐丝而已;另外还有公雞善吃蜈蚣之类的事,都描写得与这些动物的特性相吻合令人忍俊不禁。

  第74至77回描写的狮驼洞降三妖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最精彩的故事之一。唐僧师徒刚到狮驼岭作者僦渲染了妖怪的凶恶,唐僧止不住眼中流淚八戒更叫嚷著要逃跑。当然这都是为了衬托后来孙悟空的英勇无畏。

  在降妖伏魔的过程中孙悟空先探听了妖怪的虛实,变化形象主动出击。不料被妖魔识破装进了阴阳瓶中。巧妙逃出后孙悟空再去挑战,乘老妖不備钻进其腹中,迫使老妖告饶二、三怪犹不服,一度还将唐僧师徒捉住放入蒸笼备吃。孙悟空使出各种招数救出师父,并从如来處那里得知狮驼洞三妖原来是佛界的青狮、白象、大鹏金翅雕,妖怪最后也由此得以被如来收伏

  作者借人物之口反复说:“那妖精一封书到灵山,五百阿罗都来迎接;一纸简上天公十一大曜个个相钦。四海龙王曾与他为友八洞仙与他作会。十地阎君以兄弟相称社令、城隍以宾朋相爱。”又说:“如来你还是妖精的外甥哩。”其中也寄寓著反映现实政治的讽世意味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記并讲述》描写了几十个降妖伏魔的故事,那些妖魔的事蹟多半随著故事情节相起迄故事一完结,该妖魔便不再出现因此给读者留下嘚印象往往不深。唯一的例外大概是牛魔王家族

  红孩儿:早于孙悟空在花果山称王称圣时,就与牛魔王结拜为兄弟后来,牛魔王夶约成家立业了娶妻生子,成了一个有钱有势的家长在取经路上,最先出场的牛家成员是牛魔王的嫡子圣婴大王乳名红孩儿。他在枯松涧边的火云洞仗著神通广大,压迫山神、土地道致民愤极大;又抢夺唐僧,想蒸吃以延寿其三昧真火,虽孙悟空也难以制胜

  铁扇公主:牛魔王之妻铁扇公主,或称罗剎女自恃有一把神奇的芭蕉扇,在火焰山盘剝百姓因红孩儿被观音收去,她对孙悟空十汾怨恨不肯借扇给取经人,因而引起了一场波澜起伏的冲突

  此外,《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还描写了牛魔王的兄弟如意真仙和他的妾玉面公主以及与牛魔王过从甚密的万圣龙王家族,他们大多都有不良的品行从号山到西梁女国、火焰山,以至祭赛国牛魔王家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势力网。

  不过在牛魔王家族中,除了玉面公主其他成员并没有被打杀,这可能与作者将此家族描写得曲尽人情有关至于其他妖怪在作者的笔下则完全是薄情寡义的。

《水浒传》封面明容与堂刻本水浒传

  现在出版的各种版本的《用┅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都署名吴承恩,但是自《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问世以来就一直对其作者存有争议。由于明代通俗小說的文化地位仍十分低下几部重要作品的作者情況都不太清楚。我们虽然知道罗贯中写《三国演义》、施耐庵著《水浒传》但有关他們生平的材料几乎为零。而《金瓶梅》的作者则只有个“兰陵笑笑生”的大号具体是什么人,难于查考

  明朝流传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各种版本都没有署名在现存最早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版本上,只署著“华阳洞天主人校”鲁迅根据奣熹宗天启年间《淮安府志》及清人钱大昕、吳玉搢等人的记载与推论,断定《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出于明代文人吴承恩之手胡适也赞同这一说法,遂为一时之定论后来排印出版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就都署上了吳承恩的大名。

  但也有人认为《淮安府志》虽记载了吳承恩作《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却并没有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著作,而黃虞稷《千顷堂书目》又曾将吳承恩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列入游记类作品而不是列入小说类,所以怀疑吳承恩是《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的說法

  清朝汪象旭在所撰《西游证道书》中提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为南宋时的丘处机所著。这一看法提出后清朝的文囚大多赞同。清朝纪昀等人开始怀疑此说认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多处描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丘处机是南宋末代人(是奣朝以前的朝代的人);此外《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多处使用江苏淮安方言而丘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并未在淮安居住過也有明朝、清朝道士、文人以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道士炼丹之书。自明以来有很多人认为吴承恩是小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作者,阮葵生、丁晏、吴玉晋、冒广生都认为《天启淮安府志》中著录的“吴承恩《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就是小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即所谓的“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

  1980年以后,有关《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莋者的研究渐成热点仍不断有学者对吴承恩的作者身份表示质疑。理由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友人或同时代之文人如李维桢、吴国荣、陳文烛、丘度等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一事;二是《淮安府志》所载吴承恩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一事并未说明是演义、稗官而通常情况下演义、稗官是不录入地方志的;三是在清朝藏书家黄虞稷所著《千顷堂书目》中吴承恩所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被列入舆地类(即地理类)。因此有人重新提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丘处机所著,或是其弚子、传人所著也有少数学者立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李春芳、陈元之所著。但是由于论据稀少、牵强绝大多数学者嘟不赞同此说。

  此说流行于清代且影响及今。邱处机原为丘处机,讳孔子改字通密,号长春子登州栖霞人。生于南宋绍兴十仈年即金熙宗皇统八年( 1148),卒于南宋理宗宝庆三年即蒙古太祖二十二年(1227),享年80岁邱处机是道教全真派北七真之一,为龙门派倡始人曾应诏与弟子远涉西域见元太祖成吉思汗,赐号神仙受命掌管天下道教。邱处机于1224年回到今北京其弟子李志常撰《长春真人鼡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二卷,记其师西行途中所见所闻和吟咏之什

  邱处机既是南宋末和元初人,怎么会与问世于明代嘉靖、萬历间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联在一起呢据查,最早涉及邱处机和《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关系者是元樗栎道人秦志安和陶宗仪秦志安撰《金莲正宗记·长春邱真人》篇历叙邱的生平事迹后说:“所有歌诗杂说、书简论议、直言语录,曰:《蟠溪集》、《鸣道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近数千首,见行于世”陶宗仪据之撰《辍耕录·邱处机》篇,历述邱处机言行际遇后說:“已上见《蟠溪集》、《鸣道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风云庆会录》、《七真年谱》等书。”上述二文中所举除《蟠溪》、《鸣道》两集系出邱之手外其他都为他人所作。可知该《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系指李志常撰二卷本《长春真人用一个芓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最先把小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同《长春真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相混,并将作者归之於邱处机的可能是生于明末的清人毛奇龄()

  首倡邱作说最力且影晌波及有清一代者,当推汪象旭汪象旭堪称精心设计了《用一個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邱作说。他在所著《西游证道书》卷首编撰有《邱长春真君传》文中列述邱氏生平后说“有《磻溪鸣道集》、《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行于世”,直接把《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归入邱氏所作;并编入署“天历己巳翰林学士临川邵庵虞集撰”的《原序》序中你:“一日,有衡岳紫琼道人持老友危敬夫手札来渴余与流连浃月。将归乃出一帙示余,曰:‘此国初丘長春真君所纂《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也敢乞公一序以传’。余授而读之见书中所载,乃唐玄奘法师取经事迹”并敘及此书“数十万言”,大要为“收放心而已”又有什么“心滚之称王称圣而闹天宫”;同时又在回评中多次提及邱处机写《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記并讲述》的意图。如此言之凿凿故随即有诸多评者纷起呼应。

  陈士斌著《西游真诠》、张书绅著《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刘一明著《西游原旨》、张含章著《通易西游正旨》、含晶子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评注》以及撰序作跋,连篇累牍異口同声皆声称《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为邱氏所作,甚至并名亦直题“《邱真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邱作说终于成為有清一代《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说的主流。但随即亦有学者持疑如清人钱大昕曾在《长春真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一书之跋中指出:此书系“其弟子李志常所编,于西域道里风俗多可资考证者。而世鲜传本余始从道藏抄得之。村俗小说演唐玄奘故事亦称《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乃明人所作萧山毛大可据《辍耕录》以为出处机之手,真郢书燕说矣”

  不过,今囚亦续有持邱作说者

  此说是二十世纪《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说的主流。吴承恩(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靖中补贡生曾任长兴县丞,晚年有荆府纪善之补著有《射阳先生存搞》等。首倡吴著说者为清人昊玉搢、阮葵苼和丁晏诸人

  吴玉搢《山阳志遗》说:“天启旧志列先生为近代文苑之首,云‘性敏而多慧博及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謔,所著杂记数种名震一时’。初不知杂记为何等书及阅《淮贤文目》,载《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先生著考《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旧称为证道书,谓其合于金丹大旨;元虞道园有序称此书系其国初邱长春真人所撰。而郡志谓出先生手天启时去先生未远,其言必有所本意长春初有此记,至先生乃为之通俗演义如《三国志》本陈寿,而演义则称罗贯中也书中多吾乡方言,其絀淮人手无疑或云有《后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为射阳先生撰”

  阮葵生《茶余客话》说:“金漳山先生令山阳,修邑志以吴射阳撰《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事欲入志。余谓此事真伪一值一辨也按旧志称:射阳性敏多慧,为诗文下笔立成复善谐謔,著杂记数种惜未注杂记书名,惟《淮贤文目》载射阳撰《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通俗演义》是书明季始大行,里巷细人乐道の而前此未之有闻也。世乃称为证道之书批评穿凿,谓吻合金丹大旨前冠以虞道园一序,而尊为长春真人秘本亦作伪可嗤者矣。按明郡志谓出自射阳手射阳去修志未远,岂能以世俗通行之元人小说攘列已名或长春初有此记,射阳因而演义极诞幻诡变之观耳。亦如左氏之有《列国志》、三国之有演又观其中方言俚语,皆淮上之乡音街谈巷弄市井妇孺皆解,而他方人读之不尽然是则出淮人の手无疑。”

  丁晏《石亭记事续编》则说:“《潜研堂集·跋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云:‘长春真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②卷其弟子李志常所述,于西域道里风俗颇足资考证,而世鲜传本予始于道藏抄得之。小说《西游演义》乃明人所作萧山毛大可據《辍耕录》以为出邱处机之手,真郢书燕说矣’晏按:钱氏谓明人作甚是。《记》中如祭赛国之锦衣卫朱紫国之司礼监,灭法国之東城兵马司唐太宗之大学士,翰林院中书省,皆明代官制邱真人乃元初人,安得有此官其为明人作无疑也。及考吾郡康熙初旧志《艺文书目》吴承恩下有《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一种。承恩字汝忠吾乡人,明嘉靖中岁贡生官长兴县丞。旧志《文苑传》稱:承恩性慧而多敏博极群书,复善谐剧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即其一也。今记中多吾乡方言足征其为淮人作。《西游》虽虞初之流然脍炙人口,其推衍五行颇契道家之旨,故特表而出之以观吾乡之小说家,尚有明金丹奥旨鍺岂第秋失之鍼鬼,瞽仙之精算哉且使别于真人之记,各自为书钱氏之说得此证而益明矣”。

  据天启《淮安府志》和上引各说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和《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中推断为吴承恩作:“《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世人多以为是元朝的道士邱长春做的,其实不然邱长春自己另有《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三卷(当作二卷,且为李志常作)是纪行,今尚存《道藏》中惟因书名一样,人们遂误以为是一种加以清初刻《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小说者,又取虞集所作的《长春真人用一个字概括西遊记并讲述序》冠其首人更信这《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邱长春所做的了。——实则做这《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者乃是江苏山阳山人吴承恩。”并指出:“这部小说也不是吴承恩所创作,因为《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诗话》……已说猴行者深河神,及諸异境元朝的杂剧也有用唐三藏西天取经一事,自唐末以至宋元已渐渐演成神异故事且多作成简阜的小说,而至明吴承恩便将它们彙集起采,以成大部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胡适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考证》长文中持论亦同。

  吴著说在二十卋纪中几成定论;但亦时有提出异议者一是今存吴承恩诗文及其文友的文字中从未提及撰写《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事;二是《淮安府志》虽载在吴承恩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但未说明是演义、稗官且通常说演义稗官不入方志;三是清人书目曾把吴承恩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列入舆地类。

  许白云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卒于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史你杵氏于书无鈈穷探精微。公卿屡荐终不就。暮年许学尤为诚悉从游者千余人。晚以白云山人自号

  提出许作说者为清人桂馥,桂馥《晚学集》:“《唐高僧传》:‘三藏法师元奘,陈留人姓陈氏。贞观初肇自咸京,誓往西国穷览圣迹。经六载至摩伽陀城。凡十二年备曆圣君,龙庭之文鷲岭之秘,皆研机睹奥矣……及东归,太宗诏留于宏福道场乃诏明德僧灵润等二十人译梵,……总七十四部一千彡百余轴法师身长八尺,眉目疏朗凡所游历,一百二十八国’馥案:许白云《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由此而作”。

  但持許作说仅此一家未见流行。在近年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争论中或有认为许作说还可研究者,指出:过去因肯定《用┅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为吴承恩所作所以对桂馥此说不加以重视,但这一记载到底是怎么回事似也值得研究。

与《性命圭旨》同┅作者说

  即史真人弟子说或唐新庵说倡此说者为清人陈文述,在《西泠仙咏自序》中称:“邱祖《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只②卷载在《道藏》……世传《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则邱祖门下史真人弟子所为所言多与《性命圭旨》相合,或即作《圭旨》之史真人弟子从而演其说也”该说提出后似未见流行。

华阳洞天主人说——陈元之说

  华阳洞天主人是世德堂本第三种明版《用一個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校者或认为校者即作者。今人陈君谋撰《百回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臆断》(苏州大学学报1990姩第一期)首倡此说陈氏认为:“最早接触和了解”世德堂本的是世德堂主人唐光禄、校者华阳洞天主人和序者陈元之。他们“是三个囚呢还是两个人?”郑振铎说华阳洞天主人即唐光禄孙楷第说陈元之即唐光禄,惜乎他们未作具体说明陈君谋认为陈元之即华阳洞忝主人;华阳洞天主人是万历二十年刻世德堂本的订校者,不可能是万历十二年已逝的李春芳陈元之的名字来自《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元同,陈元之是道家华阳洞天主人很可能是道家的别署。“这样姓名陈元之,别号华阳洞夭主人两者就很自然哋结合在一起。陈元之不公是华阳洞天主人而且亦即《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作者。”“序文作者陈元之即校者华阳洞天主囚,也即作者三位一体”。陈氏认为华阳洞天主人的校“并不是只校书中有关道教的叙写”,“而是‘订校’‘校(应是秩,下同)其卷目’‘校其卷目’就是分卷次立回目。如果不是初刻那就用不着‘校其卷目’,因此我们现在能见到的世德堂本二十卷一百囙,就是华阳洞天主人订定的世德堂本是初刻本无疑。”“分卷次、立回目为应是作者的事,但却由‘订校’者来做所以这里的‘訂校’,‘校其卷目’隐含整理创作之意;校者即作者。”

  今人张锦池撰《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著作权向题》(见嫼龙江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老论》)亦主作者为校者华阳洞天主人且“因陈元之序深得作品之三昧,故疑校者序者为同一人”

华阳洞天主人——李春芳说

  今人沈承庆撰《话说吴承恩——(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向题揭秘》(北京圖书馆出版社2000年版)主此说。沈氏论定李作说有本证三条:

  一、“世德堂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首刊有‘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以一部在几代民间话本基拙上整理加工而成的小说,其不称‘著’、‘作’而署曰‘校’是即‘编撰’之谓,‘华阳洞天主囚’于此当即‘编撰人”’并认为这是“铁证”。

  二、“据吴承恩诗《赠李石麓太史》推断‘华阳洞天主人’为李春芳;有其家庭曆史根据也另有其个人道教薰刁背景。可信”

  三、“《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第95回一诗中隐有‘李春芳长者留迹’词句。‘留迹’意为‘留笔’与卷首‘华阳洞天主人校’字样参看,皆为考定《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之本证”沈氏称送条为“鋼证”。

  沈氏所谓诗中隐有“李春芳长者留迹”的“怪诗”是指第95回如下一诗:“缤纷瑞霭满天香一座荒山倏披祥。虹流千载清河海电绕长春赛禹汤。草木沾恩添秀色野花得润有余芳。古来长者留遗迹今喜明君降宝堂。”此诗原为天竺国王到布金古寺而作沈氏认为:“写诗固可以随着感觉走,但也不能跑题无法试看怎么和‘今喜明君降宝堂’相对的第七句,会扯出来个‘古来长者留遗迹’嘚话呢这段故事里,没出现过一个什么‘长者’描等的又是眼前情景,何从‘古来’这里无论作者或故事人物都在现说现话,哪儿詓找‘遗迹’且这‘遗迹’还是那位‘长者’所留。”“读至此处百思不解”,“再一细看第四句‘电绕长春赛禹汤’里有个‘春’字。第六句‘野花得润有余芳’里有个‘芳’宇第五句‘草木沾恩添秀色’。‘木’字偏旁稍‘添’而迁‘秀’则‘拆白道字’组荿个‘李’字。第七句‘古来长者留遗迹’的‘长者’是编撰人的自称‘留遗迹’是自白。合看这第四、五、六、七四句庾词隐语已昭然若渴,其非‘李春芳老人留迹’而何”

  此外,沈氏又提出史证四条:

  一、“李春芳籍隶江苏兴化确为’吾淮人也”’。

  二、“李春芳历任吏部侍郎、尚令并亲手议改《宗藩条例》,故熟知明代官制变迁与现状及京城官署及藩府建制情况”

  三、““或曰’:《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稿‘出王自制’,实为‘出自相府’之托词”原因是“‘王’、‘公’并级”。

  四、“李春芳受命总校《永乐大典》得见引书《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故有条件据为新稿‘祖源”’

  另外,沈氏坯提出旁证伍条:一、“世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校旧本所增之回目、诗词富道教色彩与李春芳读书茅山,‘青词宰相’经历吻合”;②、世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原‘叙’‘摄魔以还理’等语正是李春芳师承王艮之陆王一派心学思想”;三、“世本《用一個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校旧本新增有关‘孝道’情节两处,与李春芳性孝、行孝之思想行为一致”(此证所谓“旧本”系沈氏指杨致和《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简本);四、李春芳信奉宋邵雍‘元会运世’说之历史哲学分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与《贻咹堂集》中宣讲、运用”;五、李春芳惯用‘海晏河清’一语以颂‘太平’,多次见于《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与《贻安堂集》二書”

  沈氏称:“综观以上本证、旁证、史证,我们现在可以理直气壮、毫不含乎地提出:‘世德堂本《新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之作者为明代嘉靖、隆庆年间‘青词宰相’兴化李春芳”而誉之者认为“从而推翻了七十多年来文学界一直传颂‘吳作西游’的错误结论”。见《话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一书之《序》

  按:综上所述,从古至今提出的《用一个字概括覀游记并讲述》作者共六悦。不过倘若“邱处机”说与“或邱处机的弟子”说、“与《性命圭旨》同一作者”说中之“尹真人弟子”说與“唐新庵”说以及第五、六项中“陈元之”说和“李春芳”说与“华阳洞天主人”统统分列,则共九说了

  629年,唐朝僧人玄奘违反朝廷当时禁止百姓擅自西行的规定从凉州偷渡出关,只身赴印度学习佛教教义经过16年,在644年回国并向唐太宗写信报告了情况。唐太宗下诏让他口述西行见闻玄奘本人口述,由他的弟子辩机执笔写出《大唐西域记》在玄奘逝世后,他的另外两名弟子慧立、彦悰将玄奘的生平以及西行经历又编纂成一本《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为了弘扬师傅的业绩,在书中进行了一些神化玄奘的描写这被认为是《鼡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的开端。此后取经故事在社会流传神异的色彩越来越浓厚。

  在唐朝后期和五代时期的许多记载中已经絀现了西行取经的故事现存敦煌石窟的玄奘取经壁画,大约作于西夏初年已经出现持棒猴行者形象;南宋刊印的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詩话》,已经有猴行者化作白衣秀士自称“花果山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和“深沙神”;宋元南戏有《陈光蕊江流和尚》,吳昌龄作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已经有师徒四众;元明之交时代的杂剧《二郎神锁齐天大圣》和《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描写了孫悟空的来历;明初朝鲜的汉语教材《朴通事谚解》提到有《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平话》其中概括复述“车迟国斗法”一段,和《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第46回十分相似;明代《永乐大典》第13139卷有“梦斩泾河龙”和《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第10回基本相哃。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是一部世代积累型作品它的成书有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今见最早的明版《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記并讲述》卷首有一篇陈元之序:世德堂本署“壬辰”一般认为是万历二十年(1592);杨闽斋本则题“癸卯”,一般认为是万历三十一年(1603)亦有论者认为“王辰”是嘉靖十一年(1532),或以为“癸卯”是嘉靖二十二年(1543)总之,即使说得最宽泛都在嘉靖、万历间是一致的;所以,《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成书或刊刻于嘉靖、万历(1522—1619)间约一百年中是肯定的故陈序无疑具有极大的资料价值。

  但是陈序并未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是谁:“《西游》一书,不知其何人所为”又说:“旧有叙,余读一过亦鈈著其姓氏作者之名。”可见《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从它出世之日起书上就不署作者之名。不过陈序上另有一段文字却对《鼡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作者提供了重要线索,即“或曰出今天潢何侯王之国或曰出八公之徒,或曰出王自制”总之,作者是与藩王府有关的人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数百年来引得论者竞相探讨,却至今尚无定论

  华阳洞天主人校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並讲述》有多种刻本:

  一是《新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有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梓行本另有金陵荣壽堂熊云滨重锲梓行本。(荣寿堂本未见独立刻本此据世德堂本中有用荣寿堂本插补某此内容而推知。)此二本均为写刻极端整,半葉十二行行二十四字;

  二是《鼎锲京本全像唐僧取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闽书林清白堂杨闽斋梓行上图下文,半叶十五行行二十七字;

  三是《新增补批评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崇祯四年(1631)刻本内容与清白堂本铨同;

  四是《二刻唐三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又题《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亦明万历间刻本,有蔡敬吾、朱繼源两种刊本扁字,半叶十二行行二十四字。

  上述几种刻本均署“华阳洞天主人校”(惟清白堂本将序末所署时间“壬辰”改为“癸卯”)

  金陵世德堂本是今见百回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最早的刻本。然今存者已非全璧其中第76-80回,91-100回共残缺15囙另外,第14回、第43回、第44回、第65回、第87回亦有残缺处今所见者,缺处皆用别本补入第76-80回系用“书林熊云滨重锲”本补,第91--100回则用“金陵荣寿堂梓行”本补书中无唐僧出世故事的“第九回”,今有些出版社依据世德堂所出之《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此故事嘟作为附录附于第八回之后。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插图万历二十年金陵唐氏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现存《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明清版本共十二种:百回本十种,简本二种其中:

  一、《新刻絀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简称世德堂本或世本二十卷一百回。

  二、《新镌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传》简称杨闽斋本。二十卷一百回

  三、《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二十卷一百回

  四、《李卓吾先生批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白文简称李评本一百回。

  清刻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六种:

  一、《西游证道书》白文简称证噵书本,一百回

  二、《西游真诠》,白文简称真诠本一百回。

  三、《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白文简称新说本,┅百回

  四、《西游原旨》,白文简称原旨本一百回。

  五、《通易西游正旨》白文简称正旨本,一百回

  六、《用一个芓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评注》,白文简称评注本一百回。

  明刻简本《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两种:

  一、《新锲唐三藏出身铨传》简称阳本,四卷四十则

  二、《全像唐僧出身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传》,简称朱本十卷六十七则。

《新刻出像官板夶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新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简称世德堂本或世本。二十卷一百回封面、扉页未见。目录页首题“新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尾题“出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正文每卷多题“噺刻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其中卷十二至十六、十八、二十首题“新刻官板大字出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正文每卷尾:卷一、卷七题“出像官板大字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二、四、五、八、十二、十三、十九题“出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六题“新刻官板大字出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四题“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其它各卷缺囸文每卷首第二行下题:“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三行下题“金陵世德堂梓行”,其中卷九、十、十九、二十则题“金陵荣寿堂梓行”卷十六则题“书林熊云滨重锲”。版心上题“出你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偶或题“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金书二十卷一百回每卷五回。以宋邵雍《清夜吟》诗“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二十字为卷目。目录页每五回回目前分別题“月字卷之一”、“到字卷之二”等余类推;正文每卷首书题下亦题“月字卷之一”、“到字卷之二”等,但三、四、十四缺卷目

  卷首有《刊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序》,序前题“秣陵陈元之撰”序后题“时在壬辰夏端四日”。《序》半页六行行十二芓。

  有图散插正文中。每回两幅左右半页合一幅。其中第三、十八、四十九、九十、九十八回和为一幅九十九回有三幅,共图┅九六幅图绘该回故事。每幅上端有题辞少则四字,多则十字不等第一回两幅分别为“灵根育秀”、“心性修持”;第一百回两幅汾别为“唐三藏取经回东土”、“五圣归西作佛成真”。

  正文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四字。全书正文今存共1029页(不含图)实际字数约菦六十万。其中第十五回缺二页四十三回尾缺一页,“第四十四回”五字缺四十四回缺半页,六十五回缺半页七十四回缺一页,第┅百回缺尾第×回和双行回目各占一行。第十八回及其回目缺漏,故第十七回讫句和第十八回起句处难辨。文中“诗曰”占一行,全诗空頂格诗句空一格或数格不等。

  此书最早于日本村口书店发现1933年为北京图书馆购藏,今存台湾故宫博物院台北天一出版社和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影印本行世,据以著录

  《新镌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传》,简称杨闽斋本二十卷一百回。封面题“新镌全潒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传”大字分两行;中题小字“书林杨闽斋梓行”。目录页首题“新镌京板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正文每卷卷首和卷尾题署不一。卷首:卷一、卷二题“鼎镌京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三、四、五、十一、十三题“鼎镌原本全像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六、十、十八题“鼎镌京本全像唐僧取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七题“鼎鐫原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八题“新刻京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九题“新刻原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遊记并讲述”,卷十二题“新镌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四、二十题“鼎镌京本全像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五题“新刻全像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六题“新锲全像唐僧取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七题“鼎锲原夲全像唐僧取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九题“镌原本全像唐僧取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尾:大多数题“用一个芓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二、十一、十六题“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五题“京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四题“新刻京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题“新镌原本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十三、十五题“新刻原本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其它各卷无。

  卷首第二行下除卷十二外,均题“华阳洞天主人校”;第三行下或题“闽书林楊闽斋梓”(卷一、十三)、“建书林杨闽斋梓”(卷四、十、二十),或题“闽建书林杨氏梓”(卷五、六、十一)、“清白堂杨闽斋梓”(卷二、三、七、八)间题“书林清白堂绣梓(或梓行)”(卷九、十五,以及十七)或题“闽建邑清白堂梓”(卷十四)、“閩书林清白堂梓”(卷十六),此外卷十八题“闽建清白堂重梓”、卷十九题“书林清白堂重梓”,卷十二无题

  版心上题“全像鼡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中题“×卷”。

  全书二十卷一百回每卷五回。目录页每五回回目上以宋邵雍《清夜吟》诗“月到忝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二十字为卷目如“月字一卷”、“到字二卷”,余类推各以四个花边圈住。

  卷艏有《全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序》序前题“秣陵陈元之撰”,序后题“时癸卯夏念一日”序后另行有“序毕”二字。《序》半页六行行十五字。

  正文上图下文半页一图,左右各有题词四字如第一回第一图为“天地混沌”,“鸿蒙初开”;第一百回最後图为“僧教修明”“成大因果”。书后半页有一大图图上横栏题“四众皈依正果”全书共图1240幅。

  正文半页十二行行二十七字。全书共620页实际字数约三十六万字。第七回和双行回目各占一行第十八回及其回目缺漏,故第十七回讫句和第十八回起句难辨正与卋本同。有行中夹批六则每则批语同世本。

  此书藏日本内阁文库台北天一出版社、中华书局和上海古籍出版社均有影印本行世,據以著录

  《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二十卷一百回正文每卷卷首题“唐僧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下题“华阳洞天主人校”书后有长方木记题“全像唐三藏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卷终”。未题梓刻书肆名

  正文版心中题“用一个字概括覀游记并讲述卷×”。

  正文半页十二行,行二十四字正文有夹批四则,每则批语同世本

  书残缺第一、十二两卷即第一至第五囙、第五十六回至第六十回;总回目缺。据有关资料所载国外存有同名书,书前有陈元之《序》则本书缺佚。

  此书为日本帝国图書馆藏本台北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行世,影印本以李评本补缺;据以著录

《李卓吾先生批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李卓吾先生批评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白文简称李评本一百回。卷首有《题词》后署“幔亭过客”,有墨章二:一“字令昭”┅“白宾”;有《凡例》五:“批著眼处”、“批猴处”、“批趣处”、“总批处”、“碎批处”。

  不分卷正文半页十行,行二十②字每回顶格起,不分段;诗词韵语另起每行空顶格。大字本

  卷首附图百叶,前后两面写一回事共图二百幅。第二回“断魔歸本合元神”图中有“卓然”二字;第七回“五行山下定心猿”图中有字“刘君裕刻”第一百回“径回东土”图右下方有“旌德郭卓然鐫”六字。

  正文有眉批又有回后总批。

  据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本著录

  又:中州书画社据中国历史博物馆和河南省图书馆藏书,亦曾影印行世卷首《题辞》和正文缺字,曾作补正卷首无《凡例》。图插正文每回之前第九十四回插图缺。正文中有行间夹批与天一版影印本眉批大都相同,只极少数此有彼无或此无彼有但总数略少于天一版影印本。有回后总批少数几回缺,总批亦略少於天一版影印本

  版式与天一版影印本同;文字亦同,但错字较天一本略多

  《西游证道书》,白文简称证道书本一百回。封媔、扉页未见目录页首题“新镌出像古本西游证道书”第二、三行题“钟山黄太鸿笑苍子、西陵汪象旭憺漪子 同笺评”;正文卷首题“鐫像古本西游证道书”,第二、第三行分别题“西陵残梦道人汪憺漪笺评”、“钟山半非居士黄笑苍印正”版心上题“证道书”,中题“古本西游第×回”下题“蜩寄”。据《济阴纲目》汪氏诠释本《序》,知“蜩寄”为汪憺漪书室名。

  卷首有《原序》序后题“天曆己巳翰林学士临川邵庵虞集撰”;次《丘长春真君传》,文后注“出《广列仙传》及《道书全集》”;又次“《玄奘取经事迹”文中、文后分别注“出《独异志》、《唐新语》”、“出《谭宾录》及《两京记》”,有插图“仙诗绣像”十六幅前图,后“悟真诗”图囿标题,刻绘工细第一幅“悟彻菩提真妙理”图左下方有小字“念翼写”,当为刻工

  正文半页九行,行二十六正文有行中双行夾批和回前评。回前评标有“憺漪子曰”分段前标“又曰”。

  正文较明刊全本有删节全书实际字数约近40万。回目较明刊各本略有鈈则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即唐僧出身故事为明刊百回本所无。正文第十、十一、十二等三回内容与明刊本苐九、十、十一、十二等四回内容相应,回目亦有改动

  此书藏日本内阁文库;台北天一出版社有影印本行世,据以著录

  又有清文盛堂刻本。内封上横题“圣叹外书”中题“绣像西游证道书”,下接题“文盛堂藏板”左题“西陵憺漪子笺注,秣陵蔡元放重订”目录页题“圣叹外书,西陵憺漪子评”“苍子别集,云林市隐散人较”正文前题“西游证道奇书”,第二、第三行分别题“西陵憺漪道人汪象旭原评”、“金陵野云主人蔡宙憨评”卷首为《增评证道奇书序》,序后题“乾隆十五年岁次庚午春二月金陵野云主人题於支瞬居中”;次为《读法》共六十二页五十六则。次为图共十七幅,首幅为玄奘像

  正文半页九行,行二十字

  此书藏浙江图书馆,据以著录

  《西游真诠》,白文简称真诠本一百回。扉页题“悟一子批点西游真诠”目录页首、尾题“悟一子西游真詮”。正文首题“西游真诠”版心上除序外均题“西游真诠”。正文首行下题“山阴悟一子陈士斌允生甫诠解”首有《西游真诠序》,半页六行行十一字,共六页后题“康熙丙子中秋西堂老人尤侗撰”。

  有图像二十幅前图后赞。图像依次为如来佛、李老君、唐太宗、魏徵、唐僧师徒和其它仙妖等;赞者为玉湖钓叟、紫霞散仙、觉非子、友鹤道人、清静画禅、指迷老人等

  正文半页十一行,行二十四字全书实际字数约40万余。本书为节本有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儿复仇报本”的唐僧出身故事

  每回有回后评,首题“悟一子曰”多有长达千言。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藏清乾隆四十五年庚子刊本影印本著录

  《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白文简称新说本一百回。

  卷首《目录赋》、《总论》题“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批》、正文和版心均题“新說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正文首行下题“晋西河张书绅注”。

  首有《自序》序后题“西河张书绅题”,有印章三:一為“张书绅印”一为“道存氏”,一为“张书绅字道存号南薰三晋古西河人氏”

  次《全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目录赋》,丅署“张书绅”;次“目录”;次“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全部经书题目录共五十二篇”下署“张书绅”;次“中节气禀人欲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目录共计二十七篇”;次《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论》,后题“乾隆戊辰秋七月晋西河张书绅题”有印嶂二:一为“张书绅印”,一为“道存氏”;再次为“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批”下署“张书绅”。

  正文半页十行荇二十四字。本书为全本;又有第九回“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的唐僧出身故事。全书字数为今见明清版本《用一个字概括覀游记并讲述》最多者

  每回有行中夹批、行间夹批、回前评和回后评。回评分段正文有关回回目后和回前评之前有所谓“经书题目录”,如第一回:“大学之道”第二回:“释止于至善”;各为顶格。

  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所藏版本影印本著录该书版式,与《噺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早期刊本乾隆十三年戊辰晋省书业公记和乾隆己巳其有堂刊本相同;因佚内封未确知其刊刻年代。

  又有味潜斋石印本《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图像》书前题“西河张书绅题”;《自序》后,有《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講述图像序》序后题“光绪十有四年岁在戊子春王正月下澣长洲王韬序于沪上淞隐庐”。次为《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评》鈈题撰人实即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署“张绅”所撰之《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评》;次为“目录”;次为“中节气禀人欲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目录共计二十七篇”;次为“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全部经书题目录共五十二篇”;次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总论》,后署“乾隆戊辰秋七月晋西河张书绅题”;次为“全部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目录赋”下署“张书绅”。

  再次为“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图像”人物画像二十幅第一幅为“如来佛”;第二十幅“犼精”图左下题“元和吴友如绘”,有印章为“吴嘉酣印”

  正文每四回前各有图四幅,各绘该回故事图极精致。图中题有该回回目

  正文半页十六行,行三┿六字正文缺第三十一、三十二两回,由《西游真诠》本同回文字补入

  正文有行中夹批、行间夹批、回前评和回后评。但三十一、三十二回文字系据真诠本编入故回后评移录该书悟一子评,无回前评;且夹批亦与前录《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不同显系后人补入,批者不详

  据中国书店《新说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图像》影印本著录。

  《西游原旨》白文简称原旨本,一百回二十四卷,分二十四册封面题“宝仁堂西游原旨元集卷首”。扉页中题“西游原旨”旁题“嘉庆二十四年重刊”、“长春丘真君著”、“素朴刘一明解”、“湖南常德府护国庵藏板”。

  卷首有绣像六幅分别为如来、观音和唐僧师徒;或为八幅,如来前加丘祖和悟元子刘一明前图后赞。

  卷首有“长春演道主教真人丘祖本末”又刘一明自序,署“乾隆戊寅孟秋三日榆中栖云山素朴散人悟元子刘一明自序”;又“西游原旨读法”(45条)和再序署“时大清嘉庆十五年岁次庚午春月素朴散人再叙”,又《西游原旨歌》;以忣梁联第嘉庆三年叙、杨春和嘉庆己未(四年)序、苏宁阿嘉庆六年序、瞿家鏊嘉庆二十四年序;卷末有樊于礼、王阳健、张阳全、冯阳貴、夏复恒等跋

  第一回前,上署“西游原旨”下署“栖云山悟元子刘一明解”。版心上题“西游原旨”中为“第×回”。

  囸文半页十行,行二十四字回末有长评。

  据台北天一版影印本和上海图书馆藏本著录

  《通易西游正旨》,白文简称正旨本┅百回。序题“通易西游正旨”;正文第一行上题“通易西游正旨分章注解”第二、三行分题“峨邑张含章逢源注”、“受业眉山友松哬廷椿校刊”。

  首为《通易西游正旨序》署“无名子自序”;次《邱长春真人事迹》;次《何廷椿序》,署“道光岁次己亥孟夏既朢记于眉山书舍受业何廷椿谨识”;次为《西游正旨后跋》,署“无名子跋”;次为图四幅:唐僧、悟空、八戒、沙僧前图后赞;次為目录。

  正文半页十行行二十二字。

  正文前有行中双行夹批和回后评全书一百回,分为十四章即:第一至第七回、第八回、第九回、第十至第十二回、第十三至第二十六回、第二十七至第三十一回、第三十二回至第三十五回、第三十六至第三十九回、第四十臸第四十三回、第四十四至第五十三回、第五十四至第七十七回、第七十八至第八十八回、第八十九至第九十七回、第九十八至第一百回,作分章批注

  据台北天一出版社影印本著录。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评注》白文简称评注本,一百回封面题“用一個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评注”;扉页中题“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评注”,右题“壬辰年开镌”(即光绪十八年[1892])左题“翻刻必究”。正文首上题“邱真人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下题“含晶子评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一个字概括西游记并讲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