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氏制碱法的原理上谷堂的来历

中华侯姓追根溯源◎侯尚培
中华侯姓追根溯源◎侯尚培
侯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新排行第七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九。
&&&&据史籍记载,侯姓是黄帝姬姓的后裔。相传黄帝姓公孙,生于寿丘,长于姬水之滨轩辕山坡,所以改姓姬,号轩辕氏。黄帝生25子。其子玄嚣,玄嚣生极,极生帝喾,为高辛氏。帝喾的另一子放勋继父位为帝,称尧;尧封兄弃为大司农,管理农业,称后稷,赐祖姓姬氏。后稷为周部族的首领兼始祖,其子孙遂以姬为姓。代代相传,至姬昌,殷商纣王时,被封为西伯,积善行仁,政化大行。其子姬发推翻商纣王,建立周朝,称周武王,追封其父姬昌为文王。武王崩,成王立,其时唐有乱,成王灭之,遂封其弟叔虞于唐。唐有晋水,故称为晋唐叔虞。叔虞之子燮,改国号为晋,是为晋侯。十四传至晋侯缗,曲沃武公伐晋侯缗,灭之。晋侯缗之子孙,迁于他国,以侯为姓。晋侯缗即侯氏得姓始祖。
&&&&①出自姬姓。据《元和姓纂》及《唐书·宰相世系表》等资料所载,春秋时晋国国君晋哀侯和晋侯缗的子孙以先人受封爵位侯为氏。
&&&&②黄帝时史官仓颉的子孙有以侯为氏者。
&&&&③出自姒姓。据《姓氏考略》及《姓氏急就篇》等资料所载,禹(夏后氏部落首领,姓姒)的后裔被封于侯(故城在今陕西泾阳境),子孙有以邑为氏者。
&&&&④据《姓角》所载,春秋时,郑国共叔段之子共仲被庄公赐姓侯。
&&&&⑤改姓或其他。据《魏书·官氏志》、《路史》等资料所载,鲜卑族古口引氏、渴侯氏、古引氏、侯奴氏、俟伏侯氏汉化改姓侯;据《通志·氏族略》所载,世居库斛真水部落的侯莫陈氏随魏文帝迁洛后,后裔有简化为单字侯姓者;傈僳族以猴为原始图腾姓氏,汉姓为侯;瑶、彝、苗等族有侯姓者。
&&&&得姓始祖&&
&&&&晋侯缗。周初,晋国是唐叔虞的封国。传到晋哀侯时,哀侯发兵攻打诸侯国陉廷,第二年陉廷联合另一个诸侯国曲沃讨伐晋国,双方交战于汾水之滨,结果,晋哀侯成了俘虏,曲沃武公还派韩万杀了晋哀侯。晋哀侯之弟晋侯缗成了晋国的国君,在位二十八年,最终也被武公所杀。其子孙后代纷纷逃离晋国,并以祖上受封爵位的侯字为氏,称侯姓,并尊晋侯缗为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侯姓的最早发源地为山西境内,其早期的活动地点主要在今河南、山东省境内。秦、汉之际,侯姓以河北中部、西部一带繁衍最盛,主要分布于今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宁夏等北方省份。汉末,有北地(今宁夏吴忠西南)太守侯恕举家迁于北地三水(今陕西旬邑),并发展为当地望族。魏晋南北朝时期,侯姓北迁内蒙、辽宁等省,南迁贵州、四川、广东等省。由北魏鲜卑族侯奴氏、古口引氏等改姓后裔在河南发展成为一大望族,治郡为河南郡。河南密县人侯霸后裔于南朝陈时徙丹徒(今属江苏),后成为当地一大望族,治郡为丹徒郡。唐朝时,侯姓始入福建。据载,唐太和年间有闽县(今属福建)人侯固,以进士登第,官任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宋明时期,侯姓又播迁至湖北、湖南、江苏、江西、上海、广西、浙江、北京等地,可以说是遍布全国了。清代有福建、广东一带侯姓入居台湾,进而徙居海外者。今日侯姓五湖四海皆有其足迹,尤以湖南、安徽、河北、辽宁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侯姓约占全国汉族侯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八。
&&&&郡望堂号
&&&&侯姓郡望主要有三个:
&&&&①上谷郡,治所在沮阳(今河北怀来东南);
&&&&②丹徒郡,治所在今江苏省丹徒县;
&&&&③河南郡,治所在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
&&堂号:上谷堂、却币堂、救赵堂、勤慎堂、壮悔堂等。
&&&&却币堂、救赵堂 这两个堂号有共同的来源:战国的时候,秦国要攻打赵国,赵国于是向信陵君求救。信陵君没有兵符,不能指挥军队,于是拿着金币就找到侯赢,侯赢是一位71岁的隐士,职位是魏国大梁看门人,家里很穷却坚决不要信陵君的金币,他给信陵君出了一计,让如姬偷来了兵符。侯赢又介绍了自己的朋友屠夫朱亥参与用兵,信陵君得到了晋国的兵马,打败了秦国,救了赵国。
&&&&宗族特征&
&&&&①侯姓始得姓于爵位,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激励着侯姓后人勇于开拓、积极进取。
&&&&②侯姓名人辈出,有安邦治国之能臣,如侯峒曾等;有流芳百世之才子佳人,如侯方域、侯芝等。
&&&&③侯姓字行有序,寓意深长。如清代侯捷生所撰《侯氏家谱》中有安徽侯姓一支字行为:承训继先泽,齐家宜正伦。
&&&&名人精粹:
侯冈氏:姬姓,侯氏得姓开派始祖,后人称为仓圣帝君,中华文字的创造者,现遗留二十八个字。
&&&&侯宣多:战国时郑国大夫,足智多谋,郑国上卿(相当于后世的宰相)。开派中原侯氏家族。同时代侯氏人物,有大夫侯多羽,大夫侯晋,鲁大夫侯叔夏,郈邑令侯犯,齐有大夫侯朝,魏有忠义人物代表侯嬴等等。
&&&&侯&&嬴:战国时代魏国隐士,曾献计于信陵君,使其窃符救赵,由此而闻名于世,名句是:策冠信陵三千士,言倾项王百万兵。
侯&&生:又称侯仙,秦始皇时著名方士,国策顾问,著名天文学家。史书常以侯生、卢生并列。
&&&&侯&&公:山阳防东人,著名辩士,项羽与刘邦在楚河汉界相争时划分鸿沟的当事人,救护太公和吕后,被封为“平国君”,汉开国三十三位功臣之一。名句是:策冠信陵三千士,言倾项王百万兵。
侯&&封:汉高后时酷吏,重治朝政,得罪很多官员,支持吕后治国,吕后败时,家族倾亡人多。
侯&&刚:王莽时官吏,任尚书郎,反对王莽篡位,以刚烈知名,历史上有“双忠墓”,现存。
侯&&辅:侯公曾孙,曾任西汉州刺史,汉后录侯公开国之功,封之为明统侯,子这东汉宰相侯霸。
&&&&侯&&霸:河南密县(今属河南)人,王莽执政时,任淮平大尹(太守),东汉时历任尚书令、大司徒,被封为关内侯,曾治《谷梁春秋》,封则乡衰侯。子侯昱——孙侯建——曾孙侯昌均袭封于陵侯爵。
&&&&侯&&进;东汉光武帝时历任积射将军、破奸将军,为建立东汉立下汗马功劳,是东汉初期开国功臣之一。
&&&&侯&&登:东汉江夏太守,归光武帝刘秀后,被封为列侯。
侯&&昱:大司徒侯霸之子,曾任太仆,交趾刺史,建武十三年,侯霸逝世后袭封于陵侯。
&&&&侯&&建:于陵侯昱之子,袭封于陵侯。
侯&&昌:于陵侯建之子,袭封于陵侯。&&
侯&&霸:东汉前期金城太守,护羌校尉,有功于边疆,子孙留于青海,与东汉初大司徒侯霸同名。
侯&&胜:汉经学家,著名学者。
侯&&谨:敦煌人。著名东汉学者。少时家贫,为别人当佣人,但他非常好学,在夜间还点燃柴火在读书。朝廷屡次招他去做事,但他每次都以病推辞。后徙居山中,专心论著。曾作《矫世论》,讽刺当时的丑恶现象。又写了《皇德论》记叙当朝史事。河西人敬称他为“侯君”。
侯&&芭:东汉汉经学家,杨雄弟子,通太玄、法言诸经。
侯&&嘉:东汉末期官朝廷誎议大夫之职。
侯&&成:山阳防东人,名成讳伯盛,汉末金乡长。遗有《侯成碑》帖在世,是不可多得的侯氏历史文物。
侯&&成:三国时期吕布手下大将,汉北平太守,是吕布帐下资格最老的一批人马。后归于魏武帝。
侯&&猛:汉东阿太守,时太守侯猛到京城时不去拜谒梁冀,后来被梁冀妄加罪名处死。
侯&&昶:兖州刺史,1977年,东阿县文物普查组工作人员在曹植墓壁上意外地发现了一块铭文墓砖,其上标明此“陈王陵”,由兖州刺史侯昶遣200人造,建于“太和七年”(其时年号更替,应为青龙元年,公元233年)。
侯史光:字孝明,东莱掖人也。幼有才悟,受学于同县刘夏。举孝廉,州辟别驾。咸熙初,为典农中郎将,封关中侯。泰始初,拜散骑常侍,寻兼侍中。与皇甫陶、荀暠持节循省风俗,及还,奏事称旨,转城门校尉,进爵临海侯。其年诏曰:“光忠亮笃素,有居正执义之心,历职内外,恪勤在公,其以光为御史中丞。虽屈其列校之位,亦所以伸其司直之才。”光在职宽而不纵。太保王祥久疾废朝,光奏请免之,诏优祥而寝光奏。后迁少府,卒官,诏赐朝服一具、衣一袭、钱三十万、布百匹。及葬,又诏曰:“光厉志守约,有清忠之节。家极贫俭,其赐钱五十万。”光儒学博古,历官著绩,文笔奏议皆有条理。玄嗣,官至玄菟太守。卒,子施嗣,太守。
侯史旄:东莞太守,侯史旄校文:此侯史光之孙也,侯史光传(旄)作(施)。侯史旄〔东莞太守〕侯施门〔东莞太守,《通志》作“侯施”〕
侯&&馥:蜀国江阳太守,被誉为“忠规奋烈,美志不遂”。
侯&&龛:晋未中尉,燕散骑常侍,魏中山太守,上谷相,世居上谷(今北京延庆居庸)。
侯&&深:燕州刺史。遣武卫将军奚毅、前燕州刺史侯深率众镇北中。是夜,左仆射尔朱世隆、荣妻乡郡长公主率荣部曲,自西阳门出屯。
侯&&音:汉宛城太守,东汉末年宛城守将侯音。生卒籍贯不详。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十月,南阳地区官吏和百姓不堪徭役之苦,在宛城守将侯音的带领下举事反叛曹魏政权。乱箭射死郡功曹应余,擒拿郡太守东里衮。
侯&&参:益州刺史,公元165年,太尉杨秉揭发益州刺史侯参的残暴罪行,侯参畏罪自杀。杨秉进而弹劾其兄大宦官侯览,桓帝没有办法,只好免掉侯览(汉封高乡侯)的官职了事。
侯&&恕:三国曹魏时的北地郡太守侯恕,上谷郡人。由于羌胡造反安定郡,北地郡等数郡县内迁侨置。古北地郡辖地三水县(现宁夏)。
侯&&欣:侯恕裔孙,秦州剌史,子侯植,侄龙恩、万寿。
侯龙恩:封平高公,柱国大将军,因宰相宇文护被杀。
侯:龙恩之弟,封大将军,因宰相宇文护被杀。曾救护柱国杨坚一家,事见杨坚纪。
侯&&安:汉辽西郡太守,侯安也是一位名士,为了自己女婿的前途,他把公孙瓒送到洛阳之南的缑氏县,拜大儒卢植先生为师,读书做学问。
侯&&旭:吴中太守“庆宁十一年四月,吴中太守侯旭反叛,攻京都,城遂陷。”
侯文间:青州刺史。孝文时,青州刺史侯文间通规策,颇有密功。累迁廷尉卿,仍在侍御,营进御药,出入禁内。累迁御史而毕。高丽望见,谓若神功。稍加至右光禄大夫。
侯&&植:字仁干,上谷人也。燕散骑常侍龛之八世孙。高祖恕,魏北地郡守。父欣,泰州刺史、奉公。其以功拜统军,迁郡守。大统元年,授骠骑大将军、都督,赐姓侯伏侯氏。从太祖破沙苑,战河桥,进大都督,加左光禄大夫。凉州刺史宇文仲和据州作逆,植从开府独孤信讨擒之,拜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封肥城县公,邑一千户。又赐姓贺屯。魏恭帝元年,从于谨平,进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赐奴婢一百口,别封一子汧源县伯。后因从兄事以忧卒。赠大将军、平扬光三州诸军事、平州刺史,谥曰节。子定嗣。及护伏诛,从兄柱国大将军侯龙恩与其弟大将军、公侯万寿并预其祸。高祖治护事,知植忠于朝廷,乃特免其子孙。定后位至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
侯定周:侯植之子,袭封肥城公,秦州剌史,娶平陵窦氏为妻,唐太宗母亲之族。唐朝大将军侯君集之父。
侯&&渊:平州刺史。孝庄帝大喜,拜高乾为河北大使,高敖曹直阁将军,希望二人回到河北联络汉人豪强,招揽壮士,安定当地局势,消灭平州刺史侯渊。
侯&&渊:神武尖山人也。机警有胆略。肃宗末年,六镇饥乱,渊随杜洛周南寇。后与妻兄念贤背洛周归尔朱荣。路中遇寇,身披苫褐,荣赐其衣帽,厚待之,以渊为中军副都督。常从征伐,屡有战功。孝庄即位,除领左右,封厌次县开国子,邑四百户。后从荣讨葛荣于滏口,战功尤多。荣启渊为骠骑将军、燕州刺史。及尔朱荣之死也,范阳太守卢文伟诱渊出猎,闭门拒之。渊率部曲屯于郡南,为荣举哀,勒兵南向。庄帝使东莱王贵平为大使,慰劳燕蓟。渊乃诈降,贵平信之,遂执贵平自随。进至中山,行台仆射魏兰根邀击之,为渊所败。会元晔立,渊欲归之。常山太守甄楷屯据井陉,渊又击破之。晔乃授渊骠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定州刺史、左军大都督、渔阳郡开国公,邑一千户。前废帝立,仍加开府,余如故。幽州刺史刘灵助举义兵,屯于安国城,渊与叱列延庆等破擒之。后随尔朱兆拒义旗于广阿,兆既败走,渊降齐献武王,后从王破尔朱于韩陵。永熙初,除齐州刺史,余如故。
侯&&景:怀朔镇(今内蒙古包头东北)人,北魏大将,初为北魏镇守河南的大将,后投降南朝梁,被封为河南王,加宇宙大将军,篡萧自立,称汉皇帝。制造了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后被部下所杀。
侯子鉴:南北朝时,汉帝侯景时南允州刺史,景之手下大将,景败逃南方所终。
侯洛齐:人,姓侯氏。从外祖父仇款,因此又名仇洛齐。从州,以功超迁散骑常侍,又加中书令、宁南将军、进爵零陵公。拜侍中、将军、刺史,为内都大官。二年卒,谥曰康。养子俨,袭。柔和敦敏,有长者风。中,为虎牢镇将。九年卒,谥曰静。子振,袭。稍迁至中坚将军、长水校尉。
侯文和:青州刺史,《魏书·蒋少游传》:“高祖时,青州刺史侯文和亦以巧闻,为要舟,水中立射。滑稽多智,辞说无端,尤善浅俗委巷之语,至可玩笑。”
侯领州:徐州刺史。当时江陵以东,但以长江为限,江北地俱入北齐,江陵以西,仅至峡口,西蜀一带,仁威将军周铁虎,得擒住齐北徐州刺史侯领州,械送建康。
侯&&深:南北朝时期先后官刺史和节度使,封申国公侯爵。
侯&&渊:魏都督。魏书,与都督侯渊等讨葛荣余党韩娄,灭之于蓟。
&&&&侯&&瑱:字伯玉,巴国人也。父弘远,世为西蜀酋豪。元年,授侍中、车骑将军。二年,进位司空。&以功授使持节、都督湘、桂、郢、巴、武、沅六州诸军事、湘州刺史,改封零陵郡公,邑七千户,馀如故。二年,以疾表求还朝。三月,于道薨,时年五十二。赠侍中、骠骑大将军、大司马,加羽葆、鼓吹、班剑二十人,给秘器,谥曰壮肃。其年九月,配享高庭。子净藏嗣。净藏尚世祖第二女公主,以公主除员外散骑侍郎。太建三年卒,赠司徒主簿。净藏无子,弟就袭封。
侯安都:字成师,今乳源桂头(古曲江)人,世为郡里大族,安都涉猎书传,善五言诗,写得一手好隶书,又能鼓琴,兼善骑射,为“邑里豪雄”。历官主簿、太守、南蜘刺史、南豫刺史、司空。安都从弟侯晓亦为大将军。父与子都为始兴郡内史。
侯&&晓:安都从弟,陈东衡州刺史。文帝于是下诏,改桂阳的汝城县为卢阳郡,并分衡州的始兴、安远二郡,合三郡为东衡州,以侯安都从弟大将军侯晓为东衡州刺史。
侯慧纪:荆州刺史。陈国将军荆州刺史侯慧纪、湛文彻合兵三万多人,攻击只有三千守兵的和州,然后挥师指向南阳,直逼隋国的东部重镇洛阳。
侯敬中:韶州刺史,高僧之意得到当时韶州刺史侯敬中的重视,表奏梁武帝萧衍,遂于天监三年(504)建寺,赐额“宝林”。宝林寺几经兴衰,唐仪凤二年(677)在禅宗六祖慧能主持寺院。
侯长贵:泾州刺史。天光昼夜径进,抵安定城下,贼泾州刺史侯几长贵以城降。丑奴弃平亭走,欲趣高平,天光遣贺拔岳轻骑追之,丁卯,及于平凉。
侯&&辉:秦州刺史。谯纵果备内水,使其大将谯道福以重兵戍涪城,遣其前将军秦州刺史侯辉、尚书仆射蜀郡太守谯诜等率众万余屯彭模,夹水为城。十年六月,龄石至彭模,诸将以贼。
&&&&侯&&白:字君素,隋代临漳人,著名的幽默家、滑稽艺术家,善辩而滑稽,其表演出神入化。曾任儒林郎。
侯君集:唐代豳州三水(今陕西旬邑)人,肥城节公植之孙,曾随李世民作战,后太宗即位历任右卫大将军、兵部尚书、宰相等职,封潞国公,更封陈国公。两次为帅,曾纪功大漠而还。
&&&&侯&&果:字行果,唐开元时著名易学大家,中唐十八学士。
&&&&侯仲庄;唐朝安史之乱时大将军,封上谷郡王。赠洪洲都督。
&&&&侯希逸:唐朝时节度使,诏封司空,封淮阳郡王,图上凌烟阁。
&&&&侯&&固:唐代文宗太和中登第,官至鄜坊灵武节度使同平章事。
侯弘实:唐代人,少年时曾梦见自己变成虹在河中饮水。有僧人为他相面说:这是蜺龙啊!后官至节度使。
侯昌叶:唐朝仕至尚书,官封紫金光禄大夫。
侯知一:唐朝武则天时期吏部侍郎,七十岁了还不想退休。
侯&&矩: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618年——907年,唐天复三年(903)九月,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侯矩因成汭死,以州降宗本。
侯&&温:睦州刺史,北纳乌龙山南来之水,唐咸通十年(869),睦州刺史侯温开凿,历经1100多年。
侯&&晓:唐湖南衡州刺史,唐昭宗进士,先世河南密县,后迁山东兖州!后人居湖南等处。
侯&&鐈:同州刺史。建中初,策贤良对问第,授同州安邑尉。同州刺史侯鐈闻其名,辟为长春宫判官。属蒲贼侵轶,鐈失所,元膺遂潜迹不务进取。
侯&&进:营州刺史。徐欢收服营州刺史侯进,以侯进对抗南越两淮诸军,后来又施离间计,唆使永州刺史南城悦诱杀关中大行台赫拔岳,满以为赫拔岳一死,关中军群雄无首,指日可定。
侯道华,唐代芮城人,在河中永乐道净院打杂,好读子、史,手不释卷。人们问他看这书有何用,他回答:天下没有愚昧的&&仙人哪!人们听了都大笑。一天,他从集市上酒醉归来,把院前的松枝都一一砍去,说:不要妨碍我上升!相传七天后,松树上出现云鹤笙歌,他飞到松树顶上坐下,挥手辞别大家仙去。
侯弘度:丙辰,刺史侯弘度弃城奔寿州。言事者皆谓裴度不宜出外,上亦自重之。出资治通鉴。
侯文庆;唐朝时进士,官翰林学士,著名的画家。
侯云章:字号、籍贯均不详。唐敬宗宝历元年()“军谋宏远,材任边将”科登第武状元。
侯&&晓:号行已,字端士,号宏仁,唐朝进士,出任衡州府(今)刺史,任满时正值五季之乱,遂落藉今衡阳市西郊坊,子孙居衡州繁衍生息,已数十万众。
侯&&言:晋州刺史。天复元年三月,朱温大举进攻李克用,氏叔琮为一路,出太行;晋州刺史侯言为一路,出阴地关(今山西汾西东北)。
侯&&益:汾州(今)人,后周节度使,开封尹,封楚国公,宋立,太祖以旧友封为中书令。
侯&&章:与侯益同时代人也,后周时官任刺史和节度使,朝廷赐封申国公爵位。
侯仁宝:父齐国公侯益,妻赵普之妹。仁宝以父荫迁太子中充。后因功特赠工部侍郎。
侯仁矩:雄州刺史,己卯,雄州刺史侯仁矩卒。帝特遣中使护丧,官给葬事。仁矩子延广,亦有勇略,仁矩在雄州日,方饮宴,辽数千骑入城,居民惊扰,延广引亲信数骑驰出。
侯令仪:杭州刺史。四月丁酉朔,王以杭州刺史侯令仪为升州刺史,充浙江西道节度兼江宁军使。
侯&&赟:并州人。其父侯义,五代后汉辽州刺史。侯赟以荫补殿前承旨。入宋,侯赟为诸卫将军,累迁至右武卫将军。开宝中,历知建安军、、,皆有善政。宋太宗即位,移知,改右卫将军,累迁右卫大将军。太平兴国七年(982年),知灵州(今市),迁左卫。在朔方凡十余年,上念久次,求可代者而难其人。二年(991年),卒于灵州任上,享年七十四岁,赠本卫上将军。
&&&&侯&&细:原籍河东,宋枢密副使,弹劾了秦桧被罢官。秦桧死,复其职,任中书令,家族进入政坛,有三侯一将军,闻名于朝。侯叔桥封掌堂万户侯,侯叔桢官膘骑将军,侯仲达位定远侯,侯仲迁居定海侯,两代四官,三侯一将军;元代,侯彦辉封海潜万户侯,侯彦明任温州知府,侯彦通居京兆尹,三兄弟也显赫于朝。从官位、封爵上看,侯家似与武功、漕运很有关系。这一支明初式微,后代分布在今上海普陀、闸北、嘉定、宝山结合部。明朝时期,侯家老祠祭祖,数十里方园,人流络绎,蔚成壮观。
侯&&畐:字道子,号霜崖,南宋乐清缑山(今蒲岐侯宅村)人,文贡元、武进士第一,是一个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宋史》为他单独立传。宋封节义君王,四时祭祀。
侯希贤:宋宝章阁学士,丙午之变逃漠北,改名德,元史有传。
&&&&侯&&蒙:宋东平州知州,户部尚书,中书侍郎,副宰相。
侯叔献:(公元年),字景仁;抚州宜黄新丰乡侯坊人。著名宋朝大臣、水利家。侯叔献从小胸怀大志,刻苦读书,宋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中进士。始任雍丘县尉,改桐庐县令。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奸吏、豪强敛缩。后调制置三司条例司任秘书丞,参与议法。王安石特作《叔献公挽诗》一首:江河复靓舜重瞳,荒度平成继禹功。爱国忘家钦圣命,劳身焦思代天工。光山寺远星辰暗,薤露歌残血泪红。臣子如公直不愧,两全忠孝古人风。以示悼念。
侯&&寘:字彦周,南宋东武(今)人。晁谦之之甥,南渡后居,曾为县令,著名作词作家,有《懒窟词》一卷。
侯道济:盂县人,理学世家,世为河东大姓。其家世能追溯到侯氏的曾祖父侯元和祖父侯詗。侯元父子以武勇闻名,五代时期为刘知远部将,镇守盂县乌河川,以控寇盗之乱。侯詗之子侯道济生活在北宋盛世,始弃武以儒学登科,为润州丹徒县令,赠尚书比部员外郎。
侯&&氏:(一○○五~一○五二),太原盂县上文村人。(今属山西)人。侯道济之长女。十九岁归于程珦。仁宗皇祐四年卒,年四十八。由于她教子有方,被皇帝封为上谷郡君。事见《河南程氏文集》卷一二《上谷郡君家传》。
侯世甫:元封宁濮郡王,即驸马章吉(即郓城侯世甫)。至元二十四年(1287),章吉已届壮年,才受封为宁濮郡王,赐银印龟钮,奉命镇守西宁。
侯宗贵:名情(赠)字洪孚号宗贵,系汉大司徒关内侯霸公之后。宗贵聪颖好学,德行高尚,登宋咸淳元年(1265年)进士,历官太常寺正卿,忠君爱国,力保危宋。奈因天不祚宋,元兵大举向南宋进攻,直逼都城临安。侯宗贵率其子九人,扶宋幼主赵晶入闽。宗贵公驻廨于泉州西街万厚铺,后名旧馆驿。宋亡后,宗贵公避元不仕。令五子复回原籍,公与四子华资、华岳、华美、华和同留武荣,卜居南安怀德丰年里后头境系东溪支流四面环山的一片肥沃田野。地以公姓为名,日侯安,其南面之一山岭日侯安岭。宗贵公择吉地立祠堂,遂开南安侯安九甲侯氏一族,标堂号“上谷”。后华资、华岳、华美、华和分为四房,亦各立小宗,于东溪支流之畔,庙庭厝后,侯氏祠堂与各房小宗,依次排列。
侯华和:侯宗贵之四子,名讳仲资,号华和,以邑庠生拔例广东行省曹椽,出任广东藩台,既而进阶&,历升刑部省察大夫,诰授迪功郎。
侯安国:乡进士,教授梅州,开梅州文化风气。有南圣之称。
  侯世延:原名绍华,万历丙午科(公元1605年)举人69名,后任武岗知府;其弟侯世臣万历壬子科(公元1612年)举人,后任贵阳知府,世人称其兄弟刺史。二人曾移居沪江,入主竖匾在侯安祠堂。世臣墓在侯安古池内溪西厝后。
侯&&繇:(音由)赐进士出身,任河南道监察御史,诰封中宪大夫。明英宗九年(公元1444年)御史转浙江佥事。
&&&&侯&&挚:金进士及第,官任金宣抚使,后官任宰相,南渡著名大臣之一。
侯元善:原名元善,后改善,为避朱元璋,明初著名的文臣,官任洪武时参知政事。
侯建甫:侯元帅名侯建甫,曹公村人。元世祖时因有战功,被封为金牌元帅。据侯氏家谱记载,侯氏四世为敕授金牌元帅殿府。其祖为奉政大夫,推金牌元帅,敕授虎符,镇路。明天启二年(1622),侯元帅之孙立墓碑一通,碑高1米,正面文为“元始祖考侯元帅建甫妣苗夫人墓”。
侯&&泰:明允文皇帝时期官至刑部尚书,明朝迁都之战父子兄弟被杀害。
侯&&庸:山东平度人,明初进士,官至吏部侍郎。
侯&&保:赞皇人。由国子生历知襄城、赣榆、博兴三县,有善政。交阯初设府县,择人抚绥,以保知交州府,迁右参政。永乐十八年,黎利反,保以黄江要害,筑堡守之。贼至,力拒数月,出战,不胜死。
侯德天:明代朱元璋的驸马、镇蛮大将军,他在临桂茶洞定居,其后裔分居在两江镇的妙田和永福县罗锦的谷岭、高田的葡萄。
侯&&瓒:明人,官任南京工部尚书,进阶荣禄大夫。
侯&&观:明人,侯瓒之子,十八年升南京太仆寺少卿,正德五年改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寻晋本寺卿。七年升户部右侍郎,总督京通仓场。十四年升尚书,仍总仓场。赠太子少保。明至此百五十余年来,父子官尚书者才七家,公其一也,亦可谓世家也。
侯&&善:宁武人,字忠贞,为前明敕封镇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浩封二品夫人;二世侯樊敕封世袭千户,浩授武郎将军、二品夫人;三世侯刚、侯礼、侯壁、侯祥等史迹不详;四世侯定敕封世袭千户,浩授武德将军;五世侯守贤(字乐善)浩封世袭千户,官居兵部左侍郎;六世孙侯于放(字依仁)前明浩封孝子;七世孙侯绍(字天朝),浩封世袭千户,追封户部侍郎,明朝孝子,载人太原府志;八世孙侯汝瑚(字太珍),弟侯汝珊(字太宝)奉旨浩封世袭千户;嫡堂叔伯侯伦之子侯汝德为明正德年间进士,官居户部侍郎(正二品),人太原乡贤祠祭祀载阳曲县志;滴堂叔伯侯汝琼为前明辽东巡抚,右金都御史(正二品),人太原府乡贤祠祭祀。
侯恺:初在南京为官,后被封为武德将军,随蓝玉、沐英西征云南定居金齿(今保山)。侯氏家族目前在塘子沟已达多户,加上移居其他村寨的侯姓人家,目前总人数已达多人,其厚厚的一本《侯氏家谱》,明明白白地记录着他们家族南迁的原因。
侯廷训:明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礼部主事。嘉靖三年(1524)冬,因著《大礼辩》数千言而触怒世宗,被捕下诏狱。其子一元伏阙讼冤,得以释放,谪降泗州判官,又降曲州县丞,后稍迁漳南兵备佥事。为官清正,颇有政声。著有《笔山小稿》等书。其三子侯一元(),号二谷,嘉靖十七年(1538)考取二甲进士,授官南京刑部主事,后至左布政使。嘉靖四十四年,负责查抄严嵩在的家产。一生著作甚丰,主修隆庆《乐清县志》、《县志》、《县志》。侯一元六子侯傅邦,侄侯应宾在万历甲辰年(1604)同中进士,故有“侯门四进士”之誉。此外侯宅还有清布衣诗人侯思炳、书画家侯薛英等名人。
侯&&琎:明中期时云贵总督,兵部尚书,役于贵州普定。朝廷荫其子侯爵入锦衣卫,世袭千户侯。侯爵之子侃、侃之子夔、夔之子烈、烈之子序、序之子秉公、秉公之子嘉正,七代子孙均在锦衣卫。
侯&&隆:原籍省江南直隶滁洲县人氏,系大明世袭百户,子孙世袭有功,升副千户。迁居横州世系;一世始祖侯公讳隆,世系有功;二世始祖讳保,世袭百户;三世始祖侯公讳忠,世袭有功升副千户;四世始祖侯公讳康泰,世袭千户。
侯必登:字懋举,云南澄江人。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进士。隆庆二年(1568)以兵部郎中出任潮州知府。
侯&&铖:山东人,明考取进士,曾任明代边政总兵官。
侯东莱:明朝进士,官至山西巡抚。
&&&&侯国弼:明朝遵义总兵,所题“天子万年”大字仍在。
侯良柱:良柱祖代理四川总兵,镇守永宁。崇祯二年(1629年)八月,良柱祖同监军副使刘可训、副将邓纪率部,在五峰山桃红坝和鹅项岭与奢崇明、安邦彦大战,歼其部数万人,斩奢、安等,俘其党杨作等数千人,“奢乱”始平,时称“奇捷”。四川巡抚张论为良柱祖报功。崇祯七年八月,升为左都督,世荫锦衣指挥佥事。不久,任四川总兵,驻守。崇祯十年(1637年)十月,义军李自成部第三次入川,良柱祖奉旨率兵征剿,在绵州梓撞县倒马坎与贼激战。因年高力欠,殉身疆场,尸首分离,其侄侯采祖将尸体运回南溪,以黄金铸首,葬于县北观音滩,修造坟茔四十八所,以防贼人。部下李孝过耳感良柱祖旧日之情,将其首搬回后,葬溪侯虎山穴。良柱祖有二子拱极拱贞。
侯&&采:四川总兵侯良柱之侄,官至川南总兵。
侯&&缄:字世言,号三峰,临海人。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进士,历官刑部清吏司主事、刑部清吏司郎中、知府、江西按察副使,迁江西按察使,终福建右布政使。所著有《三峰稿》,后祀临海乡贤祠。
&&&&侯继高:明朝浙江总兵,书法留在地方古迹上供人参观。先祖侯端就任金山卫指挥同知,所辖千余盯眙籍于弟兵,分戍金山、青村、松江、南汇、川沙等卫所堡,分布甚广。侯端,是位抗倭名将,勇武过人,曾力杀猛虎。永乐十三年,倭寇犯境,侯端出东门迎战,不料南门失守,卫城陷落。他匹马双剑,跃越城壕,人城探视;旋当机立断,东奔敌人登陆处,火焚敌船,断其归路,终于全歼了敌人。从此,倭寇闻名丧胆,上海地区得到了一百多年的太平。
&&&&侯世禄:明朝山海关总兵,在援救北京时战死,入忠义传。
&&&&侯拱极:明朝山海关总兵,在援救北京时战死,入忠义传。
&&&&侯方岩:商丘人,明朝泗州总兵,守泗州时战死。
&&&&侯&&勇:李自成时左都督,在援救山海关时战死。
&&&&侯&&宗:永宁人,明朝时任贵州都指挥使司指挥使。
&&&&侯&&义:永宁人,明朝时任贵州都司挥使司指挥使。
侯&&显;明朝宦官,曾两次代明进藏入访,并与郑和两次入海航行,被后人列为位居郑和之后的航海家。
侯&&琎:字廷玉,泽州人。少慷慨有志节。登宣德二年进士,授行人。景泰初,贵州苗韦同烈叛,围新添、平越、清平、兴隆诸卫。命琎总督贵州军务讨之。时副总兵田礼巳解新添、平越围,琎遂遣兵攻败都卢、水西诸贼,贵州道始通。又调云南兵,由乌撒会师,开毕节诸路,檄普安土兵援安南卫,而自率师攻紫塘、弥勒等十余寨。会贼复围平越,回师击退之。遂分哨七盘坡、羊肠河、杨老堡,解清平围,东至重安江,与骥兵会。兴隆抵镇远道皆通。捷闻,进兵部尚书。进克赏改苗,擒其渠王阿同等三十四人。别贼阿赵伪称赵王,率众掠清平,琎复讨擒之。水西苗阿忽等六族皆自乞归化,诏琎随方处置。景泰元年八月以劳瘁卒于普定,年五十三。赐祭葬,荫其子锦衣卫世袭千户。子孙七代世袭锦衣卫千户。
&&&&侯掖川:明陕西巡抚,张居政时有书信多封与之商讨边政问题。
侯一元:(1512—1586),字舜举,号二谷,乐清缑山(今蒲岐镇侯宅村)人。自幼聪慧,5岁时父廷训授以章句,能随问随答。11岁随父读书南京。明嘉靖三年(1524)议大礼之争,父廷训属杨廷和继嗣派,反对张璁继统说,被逮械下狱。一元年仅13岁,随父北上,伏阙上书。七年其父得释,谪为泗州判官,又为县丞,寻迁漳南兵备佥事,又以疑狱被弹射,再下狱,一元再上书陈冤。都御史唐龙奇之而出其父。十七年中二甲进士,授南京刑部主事。二十年升郎中,外调广东布政司右参议,分守海北道。海北距省城千里,对民情了如指掌。后擢河南按察副使,在大名整训士兵,秋防倒马关,恰值敌骑侵犯边境,将士戒备森严,一元登楼赋诗,敌骑为之远遁。续升广西按察使,宗室骄横不法,严加约束,徭民廖金牙欲据阳朔要地三江口,督同蔡兵备予以平定。此后升河南右布政使,转江西左布政使。隆庆元年(1567),张居正任首辅,一元辞官归,在家乡创办环壁书院,移居郡城,辟园榭,日携骚人墨客登临唱咏者二十余年。万历十四年(1586)卒,享寿75岁。遗著有《二谷山人集》、《二谷山人近稿》、《二谷读书记》、《翼志七书》,又主编隆庆《乐清县志》、隆庆《平阳县志》、万历《泰顺县志》等。
侯一麟:字舜昭,号四谷山人,乐清侯山人。侯一元弟,性资机颖,学问广博,识见富达,孝思纯笃。然久困场屋,颇不得志。后弃科举,专攻诗文,其文甚古雅,独好司马迁之文;诗亦隽永,有唐人意境。书前有其兄侯一元隆庆六年(1572)序,和乡贤夏鲸嘉靖二十三年(1544)序。书后有其师乡人戴赏隆庆六年后序和乡人王诤的跋,然王跋在影印出版时却被误漏,甚为遗憾。而集中所记录的温州人物事件、社会风气、风光灾异,涉及温州史实颇多,实为一部难得的地方文献资料。
侯&&位:字世卿。正德六年(1511年)辛未科进士,一百六十三名。由知县升兵部主事,历浙江巡抚、兵部左侍郎,至应天都御史。附:正德六年进士登科录(&)&侯位字□,湖广平溪卫,官籍,生日1467年十月二十八日,父亲侯□,官职指挥使,祖父侯□,官职正千户,曾祖父侯辅,官职正千户,前母毛氏;夏氏,妻子许氏,李氏,国子生,排行□,兄侯爵(指挥使);兄侯禄(监生),弟侯勋。
侯友彰:(生卒年待考),字梦符;潭州衡山人。著名宋朝文臣。宋仁宗庆历六年进士。为临武尉,改桂林丞。廉谨俭约,取与不苟居官十年,布衣蔬食,无异寒士。有同年生访之,舆从绮丽,友彰饭以蔬粝。客去,其子以贫约为羞,友彰以寇準位兼将相,而宅无楼台诲之,并作诗有遗汝不如廉之句,为人传诵。
侯&&册:字君泽,中山人。少时,以斗鸡走狗雄视乡里。贞祐南渡后,翻然改悟,潜心向学,自汉魏六朝,唐宋诸家,无不研读。与杜仁杰、张澄、刘祁等交游,由是得名。为人任侠尚气节,虽家贫,遇朋友,倾听有共乐。平生诗作甚多,喜效西昆体,同王郁、刘祁多有唱和。天兴元年卒。其《寒食》诗云:交游零落叶辞柯,岁月峥嵘马注坡。燕子不来寒食近,满城风雨落红多。侯册其《醉中》诗云:
烂醉归来驴失脚,破靴指天冠倒卓。起来白眼望青天,
狂气峥嵘无处著。陶潜止酒意有在,铺糟醊醨良未害。
君看谢奕对桓温,得失老兵何足怪?螟蛉蜾蠃待二豪,
饮中宁有山家涛。平明经访陈惊坐,相对春风把蟹螯。
侯&&祁:字应文,人,明代嘉靖年间进士,曾任直隶县知县、荣河知县、兵部职方司主事、车驾司郎中、湖广岳州(今岳阳)知府。曾主修《郓城县志》。
侯正鹄:人,明万历年间进士。历任府推官、户部主事郎中、府知府。著有《亦咏草交声集》若干卷。
侯&&安:湖南人,率子侄从太祖朱元璋,因功封万户元帅,子侄四人因军功封卫指挥使。
侯世卿:字国辅,号贞轩,为县周窝乡郭院村侯姓高祖广第6代孙。明隆庆丁卯(1567年)中举人,翌年中进士,授大同府推官(主管勘问刑狱)。万历丙子年(1576年),世卿以主政之官迁任户部主事,后晋升户部员外郎、郎中。循序任命山西兵备。由山西兵备迁升湖广按察使。&后由湖广按察使迁升云南右布政使。
侯执躬:号澹轩,河南商丘人,与从兄弟侯执蒲都在万历十六年(1588)同为举人,次年成为进士。侯执躬曾任湖广参政,四川布政使,光禄寺卿。
侯执蒲:(1569——1641)字以康,号碧塘,归德府人(今商丘)。明万历十六年(1588)21岁时中举人,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中进士。初任宁津(今山东省宁津县)令,后官至太常寺卿。魏忠贤**气焰嚣张,侯执蒲被罢官归故里,在侯府东园课读诸孙。崇祯十四年(1641)夏卒,享年73岁。
侯 恂:(公元年),字若谷,号六真;河南商丘人。著名明朝大臣。明朝时任兵部侍郎,户部尚书等职,万历进士,后来朝廷中发生政变,下狱。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对于明朝留下的三品以上的官员,只用了他一个人。是《桃花扇》的主人公侯方域之父。明万历四十四年(公元1616年)丙辰进士,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广西道监察御史,太仆寺少卿,兵部右侍郎,户部尚书。他文武全才,一生为官清廉,任人唯贤,曾举荐史可法、袁崇焕等名臣。他刚直不阿,被誉为东林党党魁。明朝灭亡后誓不降清。清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农历3月,自江南回到商丘故里,筑南园而居之,足不入城十四年,终年七十岁。
侯&&恪:(1592——1634)明河南商邱人,字若木,一字若朴,号木庵,又号遂园。太常寺卿侯执蒲次子,侯恂之弟。侯恪少有异才,与兄侯恂同读于范文正公书院,受知于郡守郑三俊,兄弟二人迭为冠军。24岁(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不肯仕,闭门读书,3年不窥园。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侯恪就公车入对,选翰林院庶吉士。此后历任编修、庶子、谕德(太子署官)、左春坊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南京国子监祭酒等职。崇祯三年(1630),侯恪在国子监任上,厘正诸藏书,补其阙遗,积劳致疾,右臂不仁。逢乡试之际,勉强监试,病愈重。十二月,因病重告归。崇桢七年(1634年)七月十二日,侯恪病逝,终年43岁。著有《眠云阁集》、《嘤鸣集》、《静竹斋集》、《片石轩存稿》、《随史漫录》、《归田草》、《遂园诗草》、《雍余草》、《馆阁试草》诸集。
侯&&性:河南归德人。兄恂、恪。军功籍,以白衣径授镇守广东西宁参将。南明加太子太师、左都督,掌中军都督府事,封商丘伯。&
侯峒曾:字豫瞻,号广成,生于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八月十五日,12岁起,他随父亲赴铁花庵读书。侯岷曾与峒曾为孪生兄弟,可惜岷曾21岁少年早逝,三弟侯岐曾,字雍瞻,号广维,生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冬,峒曾15岁,三兄弟同取秀才,被学使誉为“江南三凤”。崇祯时任浙江参政,为官忠直,后在嘉定与清兵抗击中城破而投水自尽。这支侯姓至迟于明初迁人,他们原籍上谷。侯尧封和他的孙子侯震、曾孙侯峒曾四代三进士,以文采风流名闻天下,而侯炯曾、侯岐曾、侯岷曾有“江南三凤”之称,三兄弟有六个儿子,被誉为“侯氏六俊”。
侯方岩:字叔岱,明未河南商丘人。方岩为明未南京国子监祭酒侯恪第三子,年少即高才好学,倜傥放达,风度开朗。明末度乡园将乱,便学习兵法稻略,散财结客,以借之为国效力。后来他在家乡抵抗农民起义。“兵部尚书史可法闻其名,召置麾下,署为都督(即总兵),令帅一军以扼淮泗。”清军逼淮泗,方岩“知事不可为,乃解职回乡”。
侯&&安:明赐进士出身,官任总兵,明诰封资政大夫。其子孙世袭十七任五品官爵,其中侯时虎,明钦授骠骑将军辽东卫都指挥使,诰封大夫。侯时熊,明已卯科举武状元。侯朝忠,皇封一品钦差大臣。
侯振举:钦授世袭琉璃窑拖沙喇哈番,诰封昭武大夫。
侯三奇:升公长子,恩阴奉政大夫,首修侯氏谱书。
侯七乘:字仲辂,城内人。七乘兄弟三人,均才思敏捷,科考屡列前茅,名震河东,史称“河东三凤”。七乘为甲午举人,戊戌(1658)进士,初任吏部观政,后任汀州府县知县。丁艰后补授府闽县知县。因有政声,康熙十年(1671)八月升广信府同知。七乘一生著述颇多,今存《孝思堂集》10卷,未刊诗文有《过庭传书》等10余万字。
侯拱辰:明万寿公主附马,曾官宗人府宗正,卒赠都督。
侯良翰:字介夫,号筠庵,河南兰阳人。顺治三年进士。曾任严州推官。顺治十八年由刑部郎改广东学政,至康熙六年。
侯袭爵:汉军镶红旗人。顺治六年七月,管佐领。八年闰二月,授刑部理事官。十年十二月,擢总兵官。&康熙四年七月,补京口左路水师总兵官。十六年十二月,调广东高雷总兵官。十七年四月,擢广东提督。&二十一年十二月,调提督。&二十七年十二月,卒於官;年六十有二。&子居广,由荫生官布政使。
侯方域:(公元年),字朝宗;今河南商丘人。著名清朝文学家。他年轻时即有文才,撰文师法《史记》,并组织复社、几社,为当时文人所推崇,曾与方以智、陈贞存慧、冒襄齐名,称为明末四公子。明末诸生。祖父及父辈都是东林党人,均因反对宦官专权而被黜,有的还曾入狱。侯方域少年即有才名,参加复社,与东南名士交游,时人以他和方以智、冒襄、陈贞慧为四公子。曾为史可法幕府于扬州。入清以后,于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时,应河南乡试为副贡生。工诗、古文,字学韩愈、欧阳修。撰有《壮晦堂文集》十卷,《四忆堂诗集》六卷。
侯嘉繙:字元经,号夷门,隔溪人。生前名满天下而遭际困厄,胸有抱负又沉没下僚,49岁时竟一跌而死,生平著书50卷,现已十不存一,是当时天下著名的文人。
侯日曦:清代官员。南皮人。由贡生官中书,擢刑部主事,升司郎中,仕终施南知府。《励轩诗稿》。
&&&&&&&侯若源:(1855年前后在世)清官员。字菊坡。南皮人。元年(1851年)中副榜。官龙安知府。著作有《蜀游诗草》。
&&&&侯学诗:上元(今南京)人,清中进士,曾官任知府,子云松、女侯芝均成诗人名士。
侯芝:清代女文学家。字香叶,号香叶阁主人、修月阁主人,上元(今南京)人。早年习诗于其父侯学诗,晚年以十年之力,将仅以抄本流传的弹词《玉训缘》、《再生缘》、《再造天》和《锦上花》改编加序刻印,其中以《再生缘》最著名。它是写元代女子孟丽君与皇甫少华几经波折,终于团圆的婚姻故事。作品较成功地塑造了压倒须眉的女子形象——孟丽君。她竟位至三台,和男人一样出入朝廷,议论朝政,办理国事,惩恶扬善,突出地体现了作家有意为妇女吐气的愿望,也是这部书经久不衰的动人所在。侯芝自己也编写了《再生缘》的洁本,共十六本三十二回,题名为《金闺杰》。(摘自《南京史志》年第期)
侯云松:(),上元(今南京)人。嘉庆三年(一七九八)举人,官安徽教谕。写意花卉,专学陈道复,天真高澹,一洗凡习,题识亦多妙语。尝与改琦、廖云槎合作画箑。琦先成墨桃一枝,风致可掬。次及云槎,为蘸丹粉亦作衬其后,偃仰交插,已尽其态。云松无从下手,乃补夹竹桃数蕊於旁,气韵清逸,邃成妙品。题曰:亦是一家眷属。其隽思可想见。工诗,与黄钺、王应绶等友善。晚年家居鬻书、画自给。尝与汤贻汾、马士图等作诗画会。卒年八十。有《薄游草》。
侯文灿:字蔚鬷,号亦园,人。生于公元一六四七年,卒于公元一七一一年。侯文灿的父亲侯杲。侯氏自从明万历八年(1580)出了第一名进士侯先春之后,便成为世代的书香门第,进士、举人接连出现。侯先春的曾孙侯杲(),字霓峰,清顺治六年(1649)进士,官至刑部郎中。晚年筑园于映山岸,聘当时造园名家(今松江)人张南垣设计,并仿惠山秦氏而为之,故名为“亦园”。
侯&&桐:号,字叶唐,无锡人,自幼好学。嘉庆四年秀才,十八年举人,二十五年进士。官编修,奉天学政。道光十一年陕试,均任主考官。武英殿总纂修,国史馆副总裁。累官至吏部坐侍郎。赐紫禁城骑马,致仕归。
侯兴域:字蔚观,介休人,他在继承祖业的基础上,又苦心经营,使侯氏财产达数百万两以上。侯兴域发展起来的商号,著名的有在设的协泰蔚、厚长来、永、新泰义、;在介休张兰镇设的义顺恒、中义永;在晋南设的六来信等。这些商号大多是杂货绸布茶庄和钱铺。兴域有子六,即、恩来、庆来、迪来、章来、荣来。清嘉庆十三年(1808),侯兴域已年过花甲,便将其家产,除留一部分自己养老外,余皆分作六股,分给了六个儿子。不久,兴域故去。之后泰来、次子恩来相继去世,三子庆来成了家长,侯氏六门的生意皆委庆来掌管。
&&&&&&&&侯庆来:又名培余,字笃斋,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考中副榜,为人精明练达,颇有才干。他主持家政后,首先把在平遥开设的蔚盛长、协泰蔚、厚长来、新泰水商号都改为带有“蔚”字的蔚泰厚、蔚丰厚、蔚盛长商号。据说所以如此改名称,是因其父字蔚观,改为蔚字号是永志其父创业维艰、教育后辈永世不忘之意。道光初年,侯培余又适应市场变化,把蔚字号均改为票号,又经过其子侯荫昌的大力经营,业务飞速发展,使蔚字号成为国内著名的票号。
侯&&康:(1798——1837),字君模,原名廷楷。广东番禺人。祖籍江苏无锡。幼孤好学,喜读史。家贫无书,母张为称贷得钱买十七史,读之久,卷帙皆敝。爱南北朝诸史所载文章,为文辄效其体。阮文达督粤,开学海堂课士,赏其文,由是知名。清道光年间举人,曾仿裴松之注例《三国志》之法,注隋代以前诸史,其所注书目有《三国志补注》、《补后汉三国艺文志》、《谷梁疏证》等。
侯&&度:字子琴,原名廷椿。广东番禺人。侯康之弟。少贫困,佣书于外,夜归,灯下读书,儿女鸡犬环绕之,不顾。年三十七,始为县学生员。与兄康同年举乡试。道光二十四年,大挑一等,试用知县,分发广西,署河池州牧。例有馈礼于上官,独不馈,知府衔之。广西贼起,河池州居万山中,无城郭,先生伐木为栅,因山势联络,坚固可守。又使民十家为牌,民有从贼者,仿赵广汉銗筩法,使良民告奸民,十得六七。南丹土知州差役莫应和以事被拘,上官命先生鞫之,得实,将治其罪。时巡抚邹鸣鹤命民团绒,应和诉于府,谓出家财团练,而知州索贿。知府禀巡抚,巡抚奏之;既审其诬,犹回护前奏罚先生俸。贼攻桂林,巡抚命先生守城,宿堞旁数月。贼退,又命至梧州办盐事。遂告病归。甫至家,病卒。时咸丰五年五月,年五十七。
侯材骥:号仙舫,县人,诰授中议大夫,晋赠资政大夫,钦加盐运使衔福建候补道。历任台湾、福州、漳州等府知府,壬子(1702)、辛卯(1711)两科文闱内监试。
侯光职:黔西州人,道光举人,官广西郁林直隶州刺史,始祖学书于明崇祯时从四川富顺入黔,开水西旺族。次子元宾,族人光宗、元甲、敦本等均获五品以上诰封。
侯云登:清官吏。字梯月,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授内阁中书。累官刑部郎中,改御史,转给事中。充十年(。1860年)会试同考官,出为道。逾年,回民起义反清,陕甘回民遥相互应,宁夏局势危急。大府以他兼署总兵,督师镇压义军。同治二年(1863年)十月二十日,在守城战斗中卒于军。事闻,赠太常寺卿。
侯柱臣:字展高,嘉应(城区)人。道光丁酉广试举人,癸丑上京会试合格,任县知县。咸丰辛酉年(1861年),土匪窜来围困太和县城,侯知县组织民众死守抵抗,保护了城内街市商铺民居未遭抢掠,市民免于涂炭。而土匪蓄意报复,乘侯知县下乡处理公务时下手将其杀害,柱臣以身殉职,夫人方氏被匪所携,宁死不屈,跳下淮河自尽。皇帝下旨追封柱臣为三品大仆寺正卿,安徽升用道,并下旨拨出库银在太和县城内兴建侯公祠以供民众永远纪念。
侯起龙:原名侯朝阳,后改名侯起龙。县侯楼村(今属郸城县钱店镇侯楼村)人,后被皇封为镇台(总兵)之职。于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了会试及殿试,考取丙子科进士。
侯俊山:祖籍山西洪洞,寄居张家口。近代著名山西梆子、河北梆子演员,饰演花旦,成名于十三岁,被人称为十三旦。
侯&&福:据碑文考证,侯氏先祖源于,崇宁堡修复之时,侯福是筑堡人之一。到了侯秀麟这一代,侯家已在崇宁堡有了自己的房产,并拥有了自己的事业。侯秀麟与大家闺秀宋心爱婚后共生育五个子女,侯桢祥、次子侯桢瑞、三子侯桢生、长女侯梅香、次女侯改香。侯秀麟为了勉励三个儿子早日成才,出人头地,他将三个儿子名字中的祥瑞生作为自家门头上的匾额。如今,侯氏族人大多侨居美国,台湾、香港、北京、等地也有族人工作、生活在那里。半个多世纪以来,他们在海内外艰苦创业、顽强拼搏、各有建树。逐步形成了爷孙同博士、叔侄同博士、父子同博士、兄弟同博士的博士群。据统计,侯氏族人共有博士20余人。他们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侯汝承:(1859—1937),字意园,清咸丰九年(&1859&)出生于河南杞县名门望族。少时天资颖慧,禀赋不凡,且能奋志笃学,以县、府、院三试案首(第一名)传为美谈。入仕后,他在京畿曾任直隶署布政司理问、行唐知县、晋州知县等官职近&30&年,因奉法循理,方正廉洁,荐为太守,&1911&年奉调入都。&1912&年北洋政府委任其为军政执法处法审官,曾于&1914&年利用职务之便保释被捕的国民党员(据传为于右任)。后擢升陆军部部监长,在职数年,政绩卓著,授中大夫政事堂存记任用道尹,政府南迁始解职。&1934&年自北京回汴侨居,曾应时任国民政府监察院长的于右任之邀赴南京叙旧,游玩数月始返。
侯绍裘:江苏人,早期革命家,中共党员,领导过上海五卅运动。历任中共江苏省委书记、中共党团书记,后被国民党杀害。
侯国忠:(1904—1939)&&东满抗日联军的著名领导人之一。吉林珲春人。1932年11月参加珲春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任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第三团一连连长。1935年任第四团参谋长、团长。1937年5月升任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第二军第五师副师长。1939年7月任东北抗联第一路第三方面军副指挥。同年8月率部攻击安国县大沙河镇日军时牺牲。时年35岁。
侯梯云:朝阳乡古塘村人,生于一八九七年九月,乳名侯万元,一九二八年润二月十五日和唐天际率领的农军同赴后,受党组织派遣到安福、永新一带组织自卫队,担任过赤卫大队第一中队队长、大队长、赣独立第三师第二团团长,新独立第一师师长。侯梯云师长在茶垅遇难时,年仅三十六岁。
侯镇邦:()少将。字靖臣,云南宣威人。行伍出身,1929年4月任第10路军独立团上校团长,1937年7月任新编第10师1旅少将旅长,1940年8月任新编第11师少将师长,1943年2月任新编第11师少将师长,1946年5月任整编第58师新编11旅少将旅长,1947年10月任国防部少将高参,1948年3月任云南省保安司令部少将高参,同年回乡,1952年1月在云南宣威被处决。
侯树涛:遵义人,字沧帆,号素园归鹤,出生于书香门第。考为贡生。年逝于任上,享年岁。著有《素园诗草》,对黔北文坛有一定的影响。
侯维煜(1914—1979)&&&山西文城人。193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任中共朝阳大学支部书记,中共太谷县委书记。抗日战争爆发后,曾任八路军晋冀豫军区独立支队政委、二分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晋绥分局六地委书记兼六分区政委。抗战胜利后,历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秘书长、马列学院副院长。建国后,历任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等职。1979年病逝于北京。
侯野峰:内蒙古狼山(今杭锦后旗)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后任中央军委二局政治处干事、黑龙江日报社社长。建国后,历任九江县县长,中共九江市委、地委书记,江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中级党校党委书记,外交部非洲司副司长,驻突尼斯、伊拉克大使。&
侯雨利:(1900—1989)&台湾著名工商企业家。1955年与吴三连等人合资创办台南纺织公司,后又陆续建立一系列相关企业,形成台南纺织企业集团。曾任中兴海洋企业公司董事长,台南纺织、环球水泥等公司常务董事。在台日工商界颇有影响。
侯启兴:(192l~1985)&&章丘人。1949年被选为锦州市人民代表。后又当选为市政协委员、辽西省人民代表、省政协委员。日,在北京参加国庆观礼。1953年任辽西省工商联筹委会主任委员。1954年大陆机械厂实行公私合营时,被任命为厂长。1956年起任辽宁省民建、工商联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民建中央常务委员、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侯宝璋:安徽凤台人,著名病理学家、医学教育家。曾任齐鲁大学医学院病理学教授、中国医科大学副校长兼病理学教授等职。
侯宝林: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大师,他以深厚的艺术功底,精湛的表演技艺为广大群众奉献了无数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如《醉酒》、《关公战秦琼》等。
侯喜瑞:(公元年),回族,字霭如;河北衡水人。著名京剧演员。
&&&&侯镜如: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军事家,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名誉主席,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等。
&&&&侯德封:地球化学家,一级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侯德榜:工程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侯氏制碱法的发明者。
侯&&捷:(),第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建设部原部长、党组书记。
&&&&侯外庐:曾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院士,历史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名誉会长。
侯祥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的石油化工专家,石油工业部副部长。
侯德原:著名的侯氏三兄弟之一(侯德原、侯德彭、侯德润),生于泰州,著名邮电通信专家。历任邮电部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邮电部副部长、顾问、高级工程师。1995年当选为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
侯策名:自贡人,自贡市副市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人们称之为“红色盐商”。培养了自贡“侯氏三兄弟”侯朝炯、侯朝焕、侯朝祯,先后就读于蜀光中学,都是有名的学者、专家、教授,目前正活跃在科学、教育界,享誉全国。
上谷侯氏侯尚培
乙未年之夏再补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冠军侯的来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