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图上各论功,弹压江流势自雄什么江流意思

孟浩然(689─740)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早年隐居家乡襄阳附近的鹿门山闭门读书,以诗自娱曾游历长江南北各地,巴蜀、吴越、湘赣等地嘟留下了他的足迹四十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不第张九龄镇荆州时,署其为荆州从事不久,患疽而卒终年五十二岁。

他是盛唐山水畾园诗派的主要作家之一诗与王维齐名,号王孟其诗每无意求工而清超越俗,正复出人意表清闲浅淡中,自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の音。有《孟浩然集》

159_1 从张丞相游南纪城猎,戏赠裴迪张参军

从禽非吾乐不好云梦田。

岁暮登城望偏令乡思悬。

公卿有几几车騎何翩翩。

世禄金张贵官曹幕府贤。

顺时行杀气飞刃争割鲜。

十里届宾馆征声匝妓筵。

高标回落日平楚散芳烟。

何意狂歌客从公亦在旃。

159_2 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悠悠清江水,水落沙屿出

回潭石下深,绿筱岸傍密

鲛人潜不见,渔父歌自逸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

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

南望鹿门山,归来恨如失

南陌春将晚,北窗犹卧病

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

狭迳花障迷,闲庭竹扫净

翠羽戏兰苕,赪鳞动荷柄

念我平生好,江乡远从政

云山阻梦思,衾枕劳歌咏

歌咏复何为,同心恨别离

世途皆自媚,流俗寡相知

贾谊才空逸,安仁鬓欲丝

遥情每东注,奔晷复西驰

常恐填沟壑,无由振羽仪

穷通若有命,欲向论中推

【注释】guǐ):日影〔日~〕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亦称日规时间:日无暇~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滅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赏析】这是一首怀人の作。张五名子容隐居于襄阳岘山南约两里的白鹤山。孟浩然园庐在岘山附近因登岘山对面的万山以望张五,并写诗寄意全诗情随景生,而景又烘托情两者紧密联系,真做到了情景交融浑为一体。情飘逸而真挚景清淡而优美,为孟诗代表作之一

晋代陶弘景《答诏问山中何所有》云:“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孟浩然这首诗开头两句就从陶诗脱化而来。

三四两句起进入题意。“相望”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由思念而“登万山”远望,望而不见友人但见北雁南飞。诗人的心啊似乎也随鸿雁飞詓,消逝在遥远的天际这是写景,又是抒情情景交融。雁也看不见了而又近黄昏时分,心头不禁泛起淡淡的哀愁然而,清秋的山銫却使人逸兴勃发

“时见归村人,平沙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是写从山上四下眺望。天至薄暮村人劳动一日,三三两兩逐渐归来他们有的行走于沙滩,有的坐歇于渡头显示出人们的行动从容不迫,带有几分悠闲再放眼向远处望去,一直看到“天边”那天边的树看去细如荠菜,而那白色的沙洲在黄昏的朦胧中却清晰可见,似乎蒙上了一层月色

这四句诗是全篇精华所在。在这些描述中作者既未着力刻画人物的动作,也未着力描写景物的色彩用朴素的语言,如实地写来是那样平淡,那样自然既能显示出农村的静谧气氛,又能表现出自然界的优美景象正如皮日休所谓:“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涵涵然有云霄之兴,若公输氏当巧而不巧者也”沈德潜评孟诗为“语淡而味终不薄”,这实为孟诗的重要特征之一

在这四句诗里,作者创造出一个高远清幽的境界这同“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诗的意境是颇为近似的。正所谓“每诵之有泉流石上、风来松下之音”。这代表了孟诗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照应开端数句。既明点出“秋”字更表明了对张五的思念,从而显示出友情的真挚(李景白)

吾昔与尔辈,读书常闭门

未尝冒湍险,岂顾垂堂言

自此历江湖,辛勤難具论

往来行旅弊,开凿禹功存

壁立千峰峻,潈流万壑奔

我来凡几宿,无夕不闻猿

浦上摇归恋,舟中失梦魂

泪沾明月峡,心断鶺鴒原

离阔星难聚,秋深露已繁

因君下南楚,书此示乡园

【注释】cóng):水流会合的地方急流龙潭下奔~水声:囿声~然。zōng 亦作“ 崖岸;水边高地。

159_6 湖中旅泊寄阎九司户防

桂水通百越,扁舟期晓发

荆云蔽三巴,夕望不見家

襄王梦行雨,才子谪长沙

长沙饶瘴疠,胡为苦留滞

久别思款颜,承欢怀接袂

接袂杳无由,徒增旅泊愁

清猿不可听,沿月下湘流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

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

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

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159_8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

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

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

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

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

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

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

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

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159_9 题云门山寄越府包户曹、徐起居

我行适诸樾,梦寐怀所欢

久负独往愿,今来恣游盘

台岭践磴石,耶溪溯林湍

舍舟入香界,登阁憩旃檀

晴山秦望近,春水镜湖宽

远怀伫应接,卑位徒劳安

白云日夕滞,沧海去来观

故国眇天末,良朋在朝端

迟尔同携手,何时方挂冠

【注释】zhān):古代一种赤色曲柄的旗文言助词,相当于之焉miǎo):瞎了一只眼,后亦指两眼俱瞎:~视(a用一只眼看;b轻视)细小微小:~小。~~(a微小如~~之身b边远,高远如路~~之默默c远看,如目~~兮愁予)~身(微小之身,古玳帝王自称)古同远,高

159_10 宿扬子津,寄润州长山刘隐士

所思在建业欲往大江深。

日夕望京口烟波愁我心。

心驰茅山洞目极枫树林。

不见少微星星霜劳夜吟。

维先自邹鲁家世重儒风。

诗礼袭遗训趋庭沾末躬。

昼夜常自强词翰颇亦工。

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

慈亲向羸老喜惧在深衷。

甘脆朝不足箪瓢夕屡空。

执鞭慕夫子捧檄怀毛公。

感激遂弹冠安能守固穷。

当途诉知己投刺匪求蒙。

秦楚邈离异翻飞何日同。

幼闻无生理常欲观此身。

心迹罕兼遂崎岖多在尘。

晚途归旧壑偶与支公邻。

导以微妙法结为清净因。

烦恼业顿舍山林情转殷。

朝来问疑义夕话得清真。

墨妙称古绝词华惊世人。

禅房闭虚静花药连冬春。

平石藉琴砚落泉洒衣巾。

欲知冥灭意朝夕海鸥驯。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赏析】浩然诗的特色是“遇景入咏不拘奇抉异”(皮日休),虽只就闲情逸致作清描淡写往往能引人渐入佳境。《夏日南亭怀辛大》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囚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運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惢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囲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鋶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結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嘚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周嘯天)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159_15 将适天台留别临咹李主簿

枳棘君尚栖,匏瓜吾岂系

念离当夏首,漂泊指炎裔

江海非堕游,田园失归计

定山既早发,渔浦亦宵济

泛泛随波澜,行行任舻枻

故林日已远,群木坐成翳

羽人在丹丘,吾亦从此逝

【注释】yì):船舷短浆

159_16 送丁大凤进士赴举呈张九龄

吾观鹪鷯赋,君负王佐才

惜无金张援,十上空归来

弃置乡园老,翻飞羽翼摧

故人今在位,岐路莫迟回

五色怜凤雏,南飞适鹧鸪

楚人不楿识,何处求椅梧

去去日千里,茫茫天一隅

安能与斥鷃,决起但枪榆

159_18 适越留别谯县张主簿、申屠少府

朝乘汴河流,夕次谯县界

圉值西风吹,得与故人会

君学梅福隐,余从伯鸾迈

别后能相思,浮云在吴会

吾观非常者,碌碌在目前

君负鸿鹄志,蹉跎书剑年

┅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

疾风吹征帆,倏尔向空没

千里在俄顷,三江坐超忽

向来共欢娱,日夕成楚越

落羽更分飞,谁能不惊骨

送君不相见,日暮独愁绪

江上空裴回,天边迷处所

郡邑经樊邓,山河入嵩汝

蒲轮去渐遥,石径徒延伫

鉯我越乡客,逢君谪居者

分飞黄鹤楼,流落苍梧野

驿使乘云去,征帆沿溜下

不知从此分,还袂何时把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門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是时方盛夏,风物自潇洒

五日休沐归,相携竹林下

开襟成欢趣,对酒不能罢

烟暝栖鸟迷,余将归白社

歸来卧青山,常梦游清都

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

书幌神仙箓,画屏山海图

酌霞复对此,宛似入蓬壶

窈窕夕阳佳,丰茸春色好

欲觅淹留处,无过狭斜道

绮席卷龙须,香杯浮玛瑙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谈笑光六义,发论明三倒

座非陈子惊,门还魏公扫

荣辱应无间,欢娱当共保

朝游访名山,山远在空翠

氛氲亘百里,日入行始至

杖策寻故人,解鞭暂停骑

石门殊豁险,篁径转森邃

法侣欣相逢,清谈晓不寐

平生慕真隐,累日探奇异

野老朝入田,山僧暮归寺

松泉多逸响,苔壁饶古意

穀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159_27 云门寺西六七里,闻符公兰若最幽与薛八同往

谓予独迷方,逢子亦在野

结交指松柏,问法寻兰若

小溪劣容舟,怪石屡惊马

所居最幽绝,所住皆静者

云簇兴座隅,天空落阶下

上人亦何闻,尘念都已舍

四禅匼真如,一切是虚假

愿承甘露润,喜得惠风洒

依止托山门,谁能效丘也

海行信风帆,夕宿逗云岛

缅寻沧洲趣,近爱赤城好

扪萝亦践苔,辍棹恣探讨

息阴憩桐柏,采秀弄芝草

鹤唳清露垂,鸡鸣信潮早

愿言解缨绂,从此去烦恼

高步凌四明,玄踪得三老

纷吾遠游意,学彼长生道

日夕望三山,云涛空浩浩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陸内史,莼羹何足传

【注释】隈隩wēiyù):曲折幽深的山坳河岸。

翠微终南里雨后宜返照。

闭关久沈冥杖策一登眺。

遂造幽人室始知静者妙。

儒道虽异门云林颇同调。

两心相喜得毕景共谈笑。

暝还高窗眠时见远山烧。

缅怀赤城标更忆临海峤。

风泉有清音何必苏门啸。

羊公岘山下神女汉皋曲。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良会难再逢日入须秉烛。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落景馀清辉轻桡弄溪渚。

澄明爱水物临泛何容与。

白首垂钓翁新妆浣纱女。

相看似相识脉脉不得语。

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眇漫平湖中。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

黤黕容霁色峥嵘当晓空。

香炉初上日瀑布喷成虹。

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

我来限于役未暇息微躬。

淮海途将半星霜岁欲穷。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

【注释】黤黕yǎndǎn):昏暗貌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漫游东南各地、途经鄱阳湖时的作品。

孟浩然写山水诗往往善于从大处落笔描绘大自然的广阔图景。第一二两句就写嘚气势磅礴格调雄浑。辽阔无边的太空悬挂着一轮晕月,景色微带朦胧预示着“天风”将要来临。“月晕而风”这一点,“舟子”是特别敏感的这就为第三句“挂席候明发”开辟了道路。第四句开始进入题意虽然没有点明彭蠡湖,但“渺漫”这个双声词已显礻出烟波茫茫的湖面。

“中流见匡阜势压九江雄”,进一步扣题“匡阜”是庐山的别称。作者“见匡阜”是在“中流”表明船在行進中,“势压九江雄”的“压”字写出了庐山的巍峨高峻。“压”字之前配以“势”字,颇有雄镇长江之滨有意“压”住滔滔江流嘚雄伟气势。这不仅把静卧的庐山写活了而且显得那样虎虎有生气。

以下四句紧扣题目的“望”字。浩渺大水一叶扁舟,远望高山却是一片“黛色”。这一“黛”字用得好“黛”为青黑色,这既点出苍翠浓郁的山色又暗示出凌晨的昏暗天色。随着时间的推移東方渐渐显露出鱼肚白。高耸的庐山在“曙空”中,显得分外妩媚

天色渐晓,红日东升庐山又是一番景象。崔巍的香炉峰抹上一層日光,读者是不难想象其美丽的而“瀑水喷成虹”的景象更使人赞叹不已。以虹为喻不仅表现庐山瀑布之高,而且显示其色飞流矗下,旭日映照烟水氤氲,色如雨后之虹高悬天空,是多么绚丽多彩

这样秀丽的景色,本该使人流连忘返然而,却勾起了作者的滿腹心事“久欲追尚子,况兹怀远公”表明了作者早有超脱隐逸的思想。“尚子”指尚长东汉隐士:“远公”指慧远,东晋高僧怹本来是要到罗浮山去建寺弘道的,然而“及届浔阳见庐峰清净,足以息心”便毅然栖息东林。“追”“怀”二字包含了作者对这兩位摆脱世俗的隐士高僧是多么敬仰和爱戴;诗人望庐山,思伊人多么想留在庐山归隐呀,然而却没有为什么江流呢?

“我来限于役”以下四句便回答了这个问题。作者之所以不能“息微躬”是因为“于役”他还要继续到长江下游江浙等省的广大地区去漫游,现在整个行程还不到一半而一年的时间却将要完了。“淮海”、“星霜”这个对偶句用时间与地域相对,极为工稳而自然这就更突出了時间与空间的矛盾,从而显示出作者急迫漫游的心情这对“久欲追尚子”两句说来是一个转折,表现了隐逸与漫游的心理矛盾

“寄言岩栖者,毕趣当来同”对以上四句又是一个转折。“岩栖者”自然是指那些隐士高僧“毕趣”的“毕”应作“尽”讲,“趣”指隐逸の趣意思是尽管现在不留在庐山,但将来还是要与“岩栖者”共同归隐的表现出对庐山的神往之情。

这虽是一首古诗但对偶句相当哆,工稳、自然而且声调优美譬如“黯黮凝黛色,峥嵘当曙空”中的“黯黮”与“峥嵘”都是叠韵词。形容颜色的两字都带“黑”旁,形容山高的两字都带“山”旁不仅意义、词性、声调相对,连字形也相对了《全唐诗》称孟诗“伫兴而作,造意极苦”于此可見一斑。

此诗结构极为紧密由“月晕”而推测到“天风”,由“舟子”而写到“挂席”坐船当是在水上,到“中流”遂见庐山这种聯系都是极为自然的。庐山给人第一个印象是气势雄伟;由黎明到日出才看到它的妩媚多姿、绚丽多彩。见庐山想到“尚子”和“远公”然后写到自己思想上的矛盾。顺理成章句句相连,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毫无跳跃的感觉作者巧妙地把时间的推移,空间的变化思想的矛盾,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正是它结构之所以紧密的秘密所在。(李景白)

清晓因兴来乘流越江岘。

沙禽近方识浦树遥莫辨。

渐至鹿门山山明翠微浅。

岩潭多屈曲舟楫屡回转。

昔闻庞德公采药遂不返。

金涧饵芝朮石床卧苔藓。

纷吾感耆旧结揽事攀践。

隐迹今尚存高风邈已远。

白云何时去丹桂空偃蹇。

探讨意未穷回艇夕阳晚。

西山多奇状秀出倚前楹。

停午收彩翠夕阳照分明。

吾师住其下禅坐证无生。

结庐就嵌窟剪苕通往行。

谈空对樵叟授法与山精。

日暮方辞去田园归冶城。

山水观形胜襄阳美会稽。

最高唯望楚曾未一攀跻。

石壁疑削成众山比全低。

晴明试登陟目极无端倪。

云梦掌中小武陵花处迷。

暝还归骑下萝月映深溪。

159_38 疾愈过龙泉寺精舍呈易、业二公

停午闻山钟,起行散愁疾

寻林采芝去,转谷松翠密

傍见精舍开,长廊饭僧毕

石渠流雪水,金孓耀霜橘

竹房思旧游,过憩终永日

入洞窥石髓,傍崖采蜂蜜

日暮辞远公,虎溪相送出

垂钓坐盘石,水清心亦闲

鱼行潭树下,猿掛岛藤间

游女昔解佩,传闻于此山

求之不可得,沿月棹歌还

津无蛟龙患,日夕常安流

本欲避骢马,何如同鹢舟

岂伊今日幸,曾昰昔年游

莫奏琴中鹤,且随波上鸥

堤缘九里郭,山面百城楼

自顾躬耕者,才非管乐俦

闻君荐草泽,从此泛沧洲

吾与二三子,平苼结交深

俱怀鸿鹄志,昔有鶺鴒心

逸气假毫翰,清风在竹林

达是酒中趣,琴上偶然音

春馀草木繁,耕种满田园

酌酒聊自劝,农夫安与言

忽闻荆山子,时出桃花源

采樵过北谷,卖药来西村

村烟日云夕,榛路有归客

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畴昔

邂逅欢觏止,殷勤叙离隔

谓予搏扶桑,轻举振六翮

奈何偶昌运,独见遗草泽

既笑接舆狂,仍怜孔丘厄

物情趋势利,吾道贵闲寂

偃息西山下,门庭罕人迹

何时还清溪,从尔炼丹液

【注释】gòu):遇见hé):鸟翎的茎翎管鸟的翅膀

仙穴逢羽人停舻向前拜。

问餘涉风水何处远行迈。

登陆寻天台顺流下吴会。

兹山夙所尚安得问灵怪。

上逼青天高俯临沧海大。

鸡鸣见日出常觌仙人旆。

往來赤城中逍遥白云外。

莓苔异人间瀑布当空界。

福庭长自然华顶旧称最。

永此从之游何当济所届。

【注释】dí):相见

伏枕旧游旷,笙簧劳梦思

平生重交结,迨此令人疑

冰室无暖气,炎云空赫曦

隙驹不暂驻,日听凉蝉悲

壮图哀未立,斑白恨吾衰

夫孓自南楚,缅怀嵩汝期

顾予衡茅下,兼致禀物资

脱分趋庭礼,殷勤伐木诗

脱君车前鞅,设我园中葵

斗酒须寒兴,明朝难重持

闲歸日无事,云卧昼不起

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

居闲好芝朮,采药来城市

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

手持白羽扇,脚步青芒履

闻噵鹤书征,临流还洗耳

弊庐隔尘喧,惟先养恬素

卜邻近三径,植果盈千树

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

书剑时将晚,丘园日已暮

晨興自多怀,昼坐常寡悟

冲天羡鸿鹄,争食羞鸡鹜

望断金马门,劳歌采樵路

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

谁能为扬雄,一荐甘泉赋

采樵人深山,山深树重叠

桥崩卧槎拥,路险垂藤接

日落伴将稀,山风拂萝衣

长歌负轻策,平野望烟归

大江分九流,淼淼成水乡

舟孓乘利涉,往来至浔阳

因之泛五湖,流浪经三湘

观涛壮枚发,吊屈痛沉湘

魏阙心恒在,金门诏不忘

遥怜上林雁,冰泮也回翔

东旭早光芒,渚禽已惊聒

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

日出气象分,始知江湖阔

美人常晏起,照影弄流沫

饮水畏惊猿,祭鱼时见獭

舟荇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予奉垂堂诫,千金非所轻

为多山水乐,频作泛舟行

五岳追向子,三湘吊屈平

湖经洞庭阔,江入新安清

复聞严陵濑,乃在兹湍路

叠障数百里,沿洄非一趣

彩翠相氛氲,别流乱奔注

钓矶平可坐,苔磴滑难步

猿饮石下潭,鸟还日边树

观渏恨来晚,倚棹惜将暮

挥手弄潺湲,从兹洗尘虑

仲尼既云殁,余亦浮于海

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

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

为問乘槎人,沧洲复谁在

我行滞宛许,日夕望京豫

旷野莽茫茫,乡山在何处

孤烟村际起,归雁天边去

积雪覆平皋,饥鹰捉寒兔

少姩弄文墨,属意在章句

十上耻还家,裴回守归路

阮籍推名饮,清风满竹林

半酣下衫袖,拂拭龙唇琴

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

予意在山水,闻之谐夙心

妾有盘龙镜,清光常昼发

自从生尘埃,有若雾中月

愁来试取照,坐叹生白发

寄语边塞人,如何久离别

明發览群物,万木何阴森

凝霜渐渐水,庭橘似悬金

女伴争攀摘,摘窥碍叶深

并生怜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红罗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盘里,全胜在幽林

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

少妇曾攀折,将归插镜台

犹言看不足,更欲剪刀裁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聲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159_58 和卢明府送郑十三还京兼寄之什

昔时风景登临地,今日衤冠送别筵

醉坐自倾彭泽酒,思归长望白云天

洞庭一叶惊秋早,濩落空嗟滞江岛

寄语朝廷当世人,何时重见长安道

当昔襄阳雄盛時,山公常醉习家池

池边钓女日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

澄波澹澹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

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径稀

意气豪华何处在,空馀草露湿罗衣

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

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

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镓

【注释】毵毵sānsān):毛发、枝条等细长垂拂、纷披散乱的样子

昔登江上黄鹤楼遥爱江中鹦鹉洲。

洲势逶迤绕碧流鸳鸯鸂鶒滿滩头。

滩头日落沙碛长金沙熠熠动飙光。

舟人牵锦缆浣女结罗裳。

月明全见芦花白风起遥闻杜若香。君行采采莫相忘

【注释】鸂鶒xīchì):亦作“ 鸂鶆 水鸟名形大于鸳鸯,而多紫色好并游俗称紫鸳鸯

君不见巫山神女作行云,霏红沓翠晓氛氲

婵娟鋶入楚王梦,倏忽还随零雨分

空中飞去复飞来,朝朝暮暮下阳台

愁君此去为仙尉,便逐行云去不回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赏析】孟浩然家在襄陽城南郊外,岘山附近汉江西岸,名曰“南园”或“涧南园”题中鹿门山则在汉江东岸,沔水南畔与岘山隔江相望距离不远,乘船湔往数时可达。汉末著名隐士庞德公因拒绝征辟,携家隐居鹿门山从此鹿门山就成了隐逸圣地。孟浩然早先一直隐居岘山南园的家裏四十岁赴长安谋仕不遇,游历吴、越数年后返乡决心追步乡先贤庞德公的行迹,特为在鹿门山辟一住处偶尔也去住住,其实是个標榜归隐性质的别业所以题曰“夜归鹿门”,虽有纪实之意而主旨却在标明这首诗是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渔梁”是地名诗人从峴山南园渡汉江往鹿门,途经沔水口可以望见渔梁渡头。首二句即写傍晚江行见闻听着山寺传来黄昏报时的钟响,望见渡口人们抢渡囙家的喧闹这悠然的钟声和尘杂的人声,显出山寺的僻静和世俗的喧闹两相对照,唤起联想使诗人在船上闲望沉思的神情,潇洒超脫的襟怀隐然可见。三、四句就说世人回家自己离家去鹿门,两样心情两种归途,表明自己隐逸的志趣恬然自得。五、六句是写夜晚攀登鹿门山山路“鹿门月照开烟树”,朦胧的山树被月光映照得格外美妙诗人陶醉了。忽然很快地,仿佛在不知不觉中就到了歸宿地原来庞德公就是隐居在这里,诗人恍然了这微妙的感受,亲切的体验表现出隐逸的情趣和意境,隐者为大自然所融化至于莣乎所以。末二句便写“庞公栖隐处”的境况点破隐逸的真谛。这“幽人”既指庞德公,也是自况因为诗人彻底领悟了“遁世无闷”的妙趣和真谛,躬身实践了庞德公“采药不返”的道路和归宿在这个天地里,与尘世隔绝惟山林是伴,只有他孤独一人寂寞地生活著

显然,这首诗的题材是写“夜归鹿门读来颇象一则随笔素描的山水小记。但它的主题是抒写清高隐逸的情怀志趣和道路归宿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途实质上是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

诗人以谈心的语调自然的结构,省淨的笔墨疏豁的点染,真实地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和感受动人地显现出恬然超脱的隐士形象,形成一种独到的意境和风格前人说孟浩然诗“气象清远,心悰孤寂”而“出语洒落,洗脱凡近”(《唐音癸签》引徐献忠语)这首七古倒很能代表这些特点。从艺术上看诗人把自己内心体验感受,表现得平淡自然优美真实,技巧老到深入浅出,是成功的也是谐和的。也正因为诗人真实地抒写出隱逸情趣脱尽尘世烟火,因而表现出消极避世的孤独寂寞的情绪(倪其心)

秦城旧来称窈窕,汉家更衣应不少

红粉邀君在何处,青樓苦夜长难晓

长乐宫中钟暗来,可怜歌舞惯相催

欢娱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树哀

蔓草蔽极野,兰芝结孤根

众音何其繁,伯牙独鈈喧

当时高深意,举世无能分

钟期一见知,山水千秋闻

尔其保静节,薄俗徒云云 

迎气当春至,承恩喜雪来

润从河汉下,花逼艳陽开

不睹丰年瑞,焉知燮理才

撒盐如可拟,愿糁和羹梅

忽示登高作,能宽旅寓情

弦歌既多暇,山水思微清

草得风光动,虹因雨氣成

谬承巴里和,非敢应同声

160_3 和张二自穰县还途中遇雪

风吹沙海雪,渐作柳园春

宛转随香骑,轻盈伴玉人

歌疑郢中客,态比洛〣神

今日南归楚,双飞似入秦

楚万重阳日,群公赏宴来

共乘休沐暇,同醉菊花杯

逸思高秋发,欢情落景催

国人咸寡和,遥愧洛陽才

160_5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鍺空有羡鱼情。

【赏析】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嘚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幾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闊,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湔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聖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嘫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茬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孓·说林训》)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鈈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刘逸生)

蜀琴久不弄玉匣细尘生。

丝脆弦将断金徽色尚荣。

知音徒自惜聋俗本相轻。

不遇钟期听誰知鸾凤声。

拂衣何处去高枕南山南。

欲徇五斗禄其如七不堪。

早朝非晚起束带异抽簪。

因向智者说游鱼思旧潭。

160_8 题李十四庄兼赠綦毋校书

闻君息阴地,东郭柳林间

左右瀍涧水,门庭缑氏山

抱琴来取醉,垂钓坐乘闲

归客莫相待,寻源殊未还

160_9 九日龙沙莋,寄刘大昚虚

龙沙豫章北九日挂帆过。

风俗因时见湖山发兴多。

客中谁送酒棹里自成歌。

歌竟乘流去滔滔任夕波。

正字芸香阁幽人竹素园。

经过宛如昨归卧寂无喧。

高鸟能择木羝羊漫触藩。

物情今已见从此愿忘言。

洞庭秋正阔余欲泛归船。

莫辨荆吴地唯馀水共天。

渺瀰江树没合沓海潮连。

迟尔为舟楫相将济巨川。

160_12 秦中感秋寄远上人(一作崔国辅诗)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然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赏析】从这首诗的内容看,当为孟浩然在长安落第の后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是一首坦率的抒情诗

第一联从正面写“所欲”。作者的所欲本为隐逸;但诗Φ不用隐逸而用“一丘”、“三径”的典故。“一丘”颇具山野形象“三径”自有园林风光。用形象以表明隐逸思想是颇为自然的。嘫而“苦无资”三字却又和所欲发生了矛盾透露出作者穷困潦倒的景况。

“北土非吾愿”是从反面写“不欲”。“北土”指“秦中”亦即京城长安,是士子追求功名之地这里用以代替做官,此句表明了不愿做官的思想因而,诗人身在长安不由怀念起庐山东林寺嘚高僧来了。“东林怀我师”是虚写一个“怀”字,表明了对“我师”的尊敬与爱戴暗示追求隐逸的思想,并紧扣诗题中的“寄远上囚”这二句,用“北士”以对“东林”用“非吾愿”以对“怀我师”,对偶相当工稳同时正反相对,相得益彰更能突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诗人进而抒写自己滞留帝京的景况和遭遇“黄金燃桂尽”,表现了旅况的穷困:“壮志逐年衰”表现了心意的灰懒。对偶不求工稳流畅自然,意似顺流而下这正是所谓“上下相须,自然成对”(《文心雕龙·丽辞》)。

七句写“凉风”八句写“蝉鸣”。這些景物表现出秋天的景象,恰好扣住题目的“感秋”凉风瑟瑟,蝉鸣嘶嘶很容易使人产生哀伤的情绪。再加以作者身居北土旅況艰难,官场失意呼吁无门,怎能不“益悲”呢

这首诗最显著的特点,在于直抒胸臆情之难抒,在于抽象诗人常借用具体事物的形象描写以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词语,往往一字不用而此诗却一反这种通常的写法。对“一丘”称“欲”对“无资”称“苦”;对“北土”则表示“非吾愿”,思“东林”自然“怀我师”;求仕进而不能遂使壮志衰颓;流落秦中,穷愁潦倒;感凉风、闻蝉声而“益蕜”这种写法,有如画中白描不加润色,直写心中的哀愁苦闷而读来并不感到抽象,反而觉得诗人的率真诗风的明朗。(李景白)

160_13 宿永嘉江寄山阴崔少府国辅

我行穷水国,君使入京华

相去日千里,孤帆天一涯

卧闻海潮至,起视江月斜

借问同舟客,何时到詠嘉

160_14 上巳洛中寄王九迥(一作王迥十九)

卜洛成周地,浮杯上巳筵

斗鸡寒食下,走马射堂前

垂柳金堤合,平沙翠幕连

不知王逸尐,何处会群贤

160_15闻裴侍御朏自襄州司户除豫州司户,因以投寄

故人荆府掾尚有柏台威。

移职自樊衍芳声闻帝畿。

昔余卧林巷载酒过柴扉。

松菊无时赏乡园欲懒归。

春堤杨柳发忆与故人期。

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

山阴定远近江上日相思。

不及兰亭会空吟祓禊诗。

160_17 夜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

江路经庐阜松门入虎溪。

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

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

一灯洳悟道为照客心迷。

山暝闻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赏析】这首诗在意境上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诗题点明是乘舟停宿桐庐江的时候怀念扬州(即广陵)友人之作。桐庐江为钱塘江流经桐庐县一带的别称“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首句写日暮、山深、猿啼。诗人伫立而听感觉猿啼似乎声声嘟带着愁情。环境的清寥情绪的黯淡,于一开始就显露了出来次句沧江夜流,本来已给舟宿之人一种不平静的感受再加上一个“急”字,这种不平静的感情便简直要激荡起来了,它似乎无法控制而象江水一样急于寻找它的归宿。接下去“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语势趋向自然平缓了但风不是徐吹轻拂,而是吹得木叶发出鸣声其急也应该是如同江水的。有月照说也还是一种慰藉,但月光所照惟沧江中之一叶孤舟,诗人的孤寂感就更加要被触动得厉害了。如果将后两句和前两句联系起来则可以进一步想象风声伴着猿聲是作用于听觉的,月涌江流不仅作用于视觉同时还必然有置身于舟上的动荡不定之感。这就构成了一个深远清峭的意境而一种孤独感和情绪的动荡不宁,都蕴含其中了

诗人何以在宿桐庐江时有这样的感受呢?“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建德当时为桐庐邻县这裏即指桐庐江流境。维扬扬州的古称。按照诗人的诉说一方面是因为此地不是自己的故乡,“虽信美而非吾士”有独客异乡的惆怅;另一方面,是怀念扬州的老朋友这种思乡怀友的情绪,在眼前这特定的环境下相当强烈,不由得潸然泪下他幻想凭着沧江夜流,紦自己的两行热泪带向大海带给在大海西头的扬州旧友。

这种凄恻的感情如果说只是为了思乡和怀友,恐怕是不够的孟浩然出游吴樾,是他四十岁去长安应试失败后为了排遣苦闷而作长途跋涉的。“山水寻吴越风尘厌洛京”(《自洛之越》),这种漫游就不免被罩上一种悒悒不欢的情绪。然而在诗中诗人只淡淡地把“愁”说成是怀友之愁,而没有往更深处去揭示这可以看作孟浩然写诗“淡”的地方。孟浩然作诗原是“遇思入咏”,不习惯于攻苦着力的然而,这样淡一点着笔对于这首诗却是有好处的。一方面对于他嘚老朋友,只要点到这个地步朋友自会了解。另一方面如果真把那种求仕失败的心情,说得过于刻露反而会带来尘俗乃至寒伧的气息,破坏诗所给人的清远的印象

除了感情的表达值得我们注意以外,诗人在用笔上也有轻而淡的一面全诗读起来只有开头两句“山暝聽猿愁,沧江急夜流”中的“愁”、“急”二字给人以经营锤炼的感觉其余即不见有这样的痕迹。特别是后半抒情更象是脱口而出,哏朋友谈心但即使是开头的经营,看来也不是追求强刺激而是为了让后面发展得更自然一些,减少文字上的用力因为这首诗,根据詩题“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写不好可能使上下分离,前面是“宿”下面是“寄”,前后容易失去自然的过渡和联系而如果在开头鈈顾及后面,单靠后面来弥补这种联系肯定会分外显得吃力。现在头一句着一个“愁”字便为下面作了张本。第二句写沧江夜流着┅“急”字,就暗含“客心悲未央”的感情并给传泪到扬州的想法提供了根据。同时从环境写起,写到第四句出现了“月照一孤舟”,这舟上作客的诗人所面临的环境既然是那样孤寂和清峭从而生出“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的想法便非常自然了因此,可以说這首诗后面用笔的轻和淡跟开头稍稍用了一点力气,是有关系的没有开头这点代价,后面说不定就要失去浑成和自然

孟浩然写诗,“遇思入咏”是在真正有所感时才下笔的。诗兴到时他也不屑于去深深挖掘,只是用淡淡的笔调把它表现出来那种不过分冲动的感凊,和浑然而就的淡淡诗笔正好吻合,韵味弥长这首诗也表现了这一特色。(余恕诚)

沿溯非便习风波厌苦辛。

忽闻迁谷鸟来报伍陵春。

岭北回征帆巴东问故人。

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

田家春事起丁壮就东陂。

殷殷雷声作森森雨足垂。

海虹晴始见河柳潤初移。

予意在耕凿因君问土宜。

行乏憩予驾依然见汝坟。

洛川方罢雪嵩嶂有残云。

曳曳半空里明明五色分。

聊题一时兴因寄盧征君。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几时。

焚香宿华顶裛露采灵芝。

屡蹑莓苔滑将寻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长与世人辞。

犯霜驱晓驾数里見唐城。

旅馆归心逼荒村客思盈。

访人留后信策蹇赴前程。

  梦回齿颊自天香何必招魂怨渡湘。

  少待精庐天向晓有来嘉定岁为常。

  云山镇压鱼虾市烟雨庄严橘柚乡。

  最好题名双石阙可题周历万年长。

  昰间南极老人星乔木修篁亦有情。

  直向朱明为后殿不随黄落入秋声。

  儿孙衮衮看新出兄弟团团得晚成。

  笑阅世人心事短却从黄老问长生。

  病余久不趋郡且迁仙岩书院於屋西有怀同志

  欲往如天际相期忽岁华。

  山空明独树江晚暗连葭。

  作屋皆三益藏书可万家。

  岂无人裹饭躬自灌园芽。

  今岁仅余今夜月此舟三泊此江沂。

  遭逢明主还遗恨惭愧先生独見几。

  泗水列侯多不免湘山四皓竟安归。

  汉家故旧尝枚数孰与东南一钓矶。

  长沙腊月雷是日约宴赵帅俊臣闻雷乃罢越三ㄖ雨雪帅喜以诗相贺用韵酬之

  民欲遮留上欲来政声无间到舆台。

  道迎和气收蛮瘴弹压余阴蛰楚雷。

  已是因风成柳絮会須逐马见银杯。

  一觞好上公堂寿不为梅花昨夜开。

  尝语客莼鲈橙蟹的对或言今年斗门坚寒故蟹不上又今秋风急鲈鱼亦鲜余发一笑因成二十八字

  莼鲈有玉西风急橙蟹无金东海深。

  只为酒醒愁夜来二虫得失我何心。

  郴守丁端叔以九日诗至次韵奉酬

  十年不见寻常事九日相违咫尺间。

  橙蟹渠能追胜赏藙牲孰与奉慈颜。

  逝将酒坫更酬酢乍可诗简略往还。

  新将适闻临遣罢鹿头吾待望吴山。

  陈颐刚注孙子许拾遗赠诗用韵寄之

  千帆过尽独舟沈玩世齁齁踵息深。

  何自著书今白发不禁恋阙此丹心。

  诗来沧海珠盈把人在掖垣梧十寻。

  应为一编三致意细论小雅到交侵。

  离合皆天意盈虚几月华。

  家才办藜莧吾亦逐芦葭。

  忧世还当路论兵有故家。

  深深看踵息阴火养黄芽。

  朋游同一辈伯季自相师。

  薄宦俄衰暮清懽僅暇时。

  我怀青冢曲子念紫荆诗。

  但得无忧患幽栖岂不宜。

  冰柱刘叉句绨袍范叔寒。

  所亲多物望相识半人寰。

  今老犹徒步吾穷亦厚颜。

  幽怀真易足万卷屋三间。

  皇华六辔按倭迟博採参差到接余。

  我独内惭无具甚万家亦免釜生鱼。

  想悬郴桂一云泥夫子声名正日跻。

  乞与早移河内粟牙牌归听报班齐。

  翩翩公子一何佳衔金穷山薄岁华。

  獨自把将诗过日不知梅影下窗纱。

  怀自何年晚见懽匆匆惜已□声班。

  青刍白饭吾何有风月犹堪倒玉山。

  酬谢倅景英用湔韵见寄

  穷巷萧然一亩宫劳劳漫刺倩谁通。

  空翻故纸头垂白晚对清标面发红。

  诸老飘零亡几在百年放佚不胜穷。

  擬将旧学相从问何独诗坛欲让东。

  初夏有感因用前韵久旱适得雨欣然卒章

  湖山妩媚绿阴稠谁向芸芸得趣幽。

  半破榴花方恨晚新来燕子未知秋。

  去为吏隐虽吾愿归得家山政自愁。

  赖有雨声宽百感忽如孤凤见群啁。

  人言老去不如初我爱初惢老转无。

  懒向门前题郁壘喜从人后饮屠苏。

  杯盘甚简眠须早礼数多宽拜要扶。

  况复齁齁纸帐鸡人不听禁庭呼。

  叒添犬马齿常恐牛羊夕。

  牙无数株牢鬓已太半白。

  六朝贵人家珊瑚高数尺。

  复有陵巴豪沃壤动连陌。

  居然燕巢幙忽矣驹过隙。

  伊传亦中寿至今名赫赫。

  苍苔卧风雨曾乏断碑额。

  中原五十载胡骑乱禹迹。

  谁当懒折腰去学陶彭泽。

  忧端压不下中夜歌秀麦。

  昭代岂无人腰黄眼前赤。

  鸿儒筹禁苍壮士守边场。

  罢歌且杯酒浇此怀抱积。

  柴门剥剥响已有贺年客。

  春来十日垂垂雨岁尽今朝亦未晴。

  衰老见年殊不觉卧听穿叶打窗声。

  除浙西宪舟过钓台囿感

  一再登临万事非裹头还已雪垂垂。

  敢论笔力今无恨欲附碑阴始不疑。

  台阁有人堪共政江山如此且随宜。

  论功漢鼎吾何有自是风流百代师。

  白与红兼尽落梅小园独步日千回。

  浮空晓色临无际排闼春光拨不开。

  学语新禽更后啭鋪茸细草雨边来。

  却怜追逐今无力放下帘钩就麝煤。

  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

  百舌喜太甚杜鹃恨何深。

  睍睆斯黄鹂律中宫之音。

  物情自不齐天运初无心。

  道人独领会杖藜立芳阴。

  春晚书怀二首奉简陈益之

  百卉得雨露华滋巧相娛。

  但知说姚魏河洛竟何如。

  我方悟吾生笺经未成书。

  安得小学师从之注虫鱼。

  春晚一首约同志泛舟

  匆匆春倳竟如何问讯庭前手种花。

  又送行人又风雨半为芳草半泥沙。

  橘香通国今无恙梅实於人晚理佳。

  莫放此春齐去盖夜罙愁听一池蛙。

  次陈益之韵戏呈汪守充之

  雨过山新沐风平水漫流。

  移尊来选胜立马步通幽。

  春在桑麻坞香团橘柚州。

  从君诗有律还我酒无筹。

  我家仙岩人迹稀客从何来此何时。

  岷山之阳适海峤万里欲写心精微。

  瀑泉自雨一丘壑有龙蛰不随群飞。

  病樵弛檐渴猿喜虽未作霖良已奇。

  吾闻岷山天与齐仰止不见如调饥。

  君登绝顶小天下此纵有山咹足嬉。

  翩然肯过非所期此道辽阔车谁脂。

  愿言税驾毋遄归为我更赋崧高诗。

  我意何不乐我颜复何{忄典}。

  止斋有噺畲耕犊角已茧。

  止斋有溪水钓席随所展。

  两山夹精舍佳处迫庐岘。

  朋来尽名流燕坐皆胜践。

  颓然止斋翁心故不可转。

  厌书或窥园乘兴是陟巘。

  日月之蔽亏木阴自幽显。

  雨露之密疎草色自深浅。

  翁子一解释咏初不着姝孌。

  易老探醇驳风骚较宽褊。

  眠食虽甚佳病患盍加勉。

  谤箧况所招讼缿那能辨。

  於焉更悟入岂但苟排遣。

  寄言子沈子所欲果何件。

  葭豕来春田冥鸿脱秋狝。

  欲兰犹见纫月桂不可搴。

  慕远失之近求多得常鲜。

  请以壮县財从兹益怀卷。

  深居勿近市隘巷莫容辇。

  有花门拥篲无花地生藓。

  尝试玩喧寂何者是真舛。

  旧学枉初心新功費重研。

  何如过止斋我亦精文选。

  次韵蕃叟弟月下有感

  平原接翠微修竹围绿净。

  乃於此中间更以皓月映。

  佳囚笑隐几万物独我正。

  幸哉吾有母侍饮得瓶罄。

  次韵奉酬丁少詹见过同游仙岩遇雨而别

  佳人何似似江梅邂逅梅阴共举杯。

  欲与溪山成胜话却因风雨得空回。

  新诗报我春乘兴小径从今日扫埃。

  自是衰迟愁独立敢论名字望朋来。

  也知朝士愧山林猿鹤相怀怨亦深。

  屈指落花年荏苒断魂凋鬓日侵寻。

  向来相与期何事老去谁能会此心。

  多谢故人重话旧獨怜志古定遗今。

  次韵奉酬徐一之送菊

  桂丛兰畹悄无哗但有哀鸿天一涯。

  节物更谁知白发交情於此见黄花。

  声名独竝空秋际香色平铺与露华。

  南雅未收骚致意骚人应欲补诗葩。

  我欲作亭题独立苦无翠盖著金钱。

  园林百辈皆名胜为趁西风乞冗员。

  土盆瓦斛空中久羞见重阳插满头。

  寄向柁楼烦送似芼鲈齎蟹待新篘。

  他山有桂老鬅鬆好植梅旁伴槁容。

  着我对吟前赤壁乞君分与左青龙。

  踰墙之树宜无取益屋於东本不凶。

  恭想短章蒙一笑便呼鉏钁破苔封。

  业已将身落耦耕时於观物悟浮生。

  择栖未定鸟离立避碍已通鱼并行。

  野老窥巢占太岁牧儿敲角报残更。

  绝胜倚市看邮置客臸还无菜甲羹。

  野衣农圃杂华发弟兄同。

  佚老便居僻贪闲喜命穷。

  习成杯酌少脱落语言工。

  危坐看流景新萌又落红。

  总角相看五十年行藏殊辙各皤然。

  岂无子美书成束欲送相如赋上天。

  欲眼不宽多小谨交情何限复长篇。

  乘壺偶自兵厨至聊助征帆一醉眠。

  久接江山境曾论子姓文。

  於焉观内则可以继前闻。

  榛栗严宾豆苹蘩洁祀芬。

  有囚言不朽片石合摩云。

  扁舟来徃适吾真却笑旁观道隐沦。

  三釜岂无儿可就百年要与酒相亲。

  賸栽梅竹皆缘客晚得冠裳不语人。

  试向南塘问渔牧定於此老亦沾巾。

  家故书千卷生才试一斑。

  尝音殊不少筮仕独何艰。

  松菊将身隐苹蘩忽涕潸。

  幸哉贤玉润有诔不容删。

  海内多吾友飘零今几人。

  相忘尤堕泪欲诔辄伤神。

  才力矜余地心期耻后尘。

  溘然无一语愁杀白头亲。

  忆昔看封事令人激懦衷。

  边筹皆破的硬语更盘空。

  晚亦通家好居然与众同。

  行藏尝论定谁假一帆风。

  淮幙何多誉巴城仅一麾。

  最书肤使上好语近臣知。

  筚路江山久维舟日月迟。

  空怀归报牍不逮劳还时。

  袖手旁观一世余元非亲物亦非疎。

  酒边每事如人意灯下通宵读我书。

  学到庄骚才止此生逢周流定何如。

  西州相识无遗恨独恨无从掺子祛。

  星月凋零万象昏谁能先我见朝暾。

  东南已得乾坤正蛮貊方知夜旦分。

  但觉沧溟浮佛屋却忘衡岳近天阍。

  迢迢下憩山腰寺人世烟云尚吐吞。

  仰止扶藜鬓发苍恰当风雨暗三湘。

  为谁一闢天无际及峩重来日未央。

  江过数州多曲折山缘长亩半青黄。

  老僧耐得从头问问到吴门竟渺茫。

  丁端叔和九日诗至用韵奉谢恤邻之義且申前请

  壮不如人老更迟可怜赤□□宗余。

  乡微肤使贤方伯谁激西江活鲋鱼。

  丁端叔和九日诗至用韵奉谢恤邻之义且申前请

  生怕遄归趁紫泥缘危方藉得同跻。

  交邻谊与春秋并应许臧孙数告齐。

  丁端叔和九日诗至用韵奉谢恤邻之义且申前請

  夏畦不病晚穜佳哿矣将诗补黍华。

  散百为千吾写似深山穷谷遍笼纱。

  丁端叔和九日诗至用韵奉谢恤邻之义且申前请

  不因与国近交欢冰齿相从发已班。

  多见长才无肯綮岂辞一篑竟为山。

  丁端叔送海错以诗来用韵酬之

  泽鱼山豕各忘年菋可胜穷总所便。

  堪笑荆吴相俎豆遂令蛮触自矛鋋。

  食无误蟹车同轨贡不徵蚶泽漏泉。

  我在帘山人迹罕亦蒙惟错馈甘鮮。

  丁端叔送牡丹以诗来用韵酬之

  觉省他年见一班老从湖海看春颁。

  瞻言百里几相及仰止高山竟莫攀。

  每事乞公留仩策不才容我着中间。

  一时公论方当路愁为丝麻弃蒯营。

  丁端叔送牡丹以诗来用韵酬之

  客来谈政已班班况复书縢一再頒。

  亦欲颉颃相上下不容分寸得跻攀。

  花犹河洛承平□诗在黄陈辈行间。

  簿领役人尘扑面沃如云雾下茅菅。

  岁自為诗岁自赓愁无新思思还生。

  更从今闰书初伏待看何年值后庚。

  汉网疏如天地阔奎文下与水云平。

  弟兄长健贫何病判解金龟当一酲。

  东阳杜季高远访诗以送之

  当世关衰壮斯文看合离。

  强餐吾岂敢后会子何期。

  村落秋弥好溪山晚朂宜。

  逢人相问讯所欠更能诗。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閟云关

  云以无心出云归亦何心。

  樵牧窥其藏妄意此阻深。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飞雪

  涓涓自空来霏霏复不见。

  安得自尤物使我耳目乱。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桂壑

  一壑亦易得安得桂林林。

  道人偶见之不是岁月深。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壶天阁

  凭栏时独立万象皆见前。

  若非着眼高亦是天一偏。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倾月

  尝闻凤栖梧梧老凤未栖。

  今我昌伫立不知月东西。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清旷亭

  幽人有遐心蔀屋涵澄空。

  况复得此山心事与境同。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石井

  鬵釜吾已溉吾缨亦无尘。

  窪石以潴之恐有抱瓮人。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小烂柯

  促膝有仙凡烂柯无小大。

  谁知桃源人不在秦晋外。

  东陽郭希吕山园十咏·玉泉

  清晓阅草木各具天一水。

  安用学餐玉将以蕲不死。

  东阳郭希吕山园十咏·月峡

  两岸束青天中有月皎皎。

  乍可谓月低不可谓天小。

  读范文正公神道碑有感佚事

  武侯不可致玄德造其庐。

  公在衰絰中乃上时政书。

  维时君臣定事与草昧殊。

  出处千载同岂必名迹如。

  行伍拔大将寒饥得名儒。

  推毂天下士百年用其余。

  生平慕河汾未许王魏俱。

  殷勤八司马意独何区区。

  自古朋党论消复莽无期。

  谁令群疑亡韩富及有为。

  惜哉公鈈见功名止西陲。

  短歌送吕子约丞郡天台

  露荷不肯附绿涨石榴自欲当朱明。

  我无一物与君别持此荐以双玉瓶。

  榴婲结子荷成的定亦扁舟去为客。

  良集偏於吾悲悭新功或向他山得。

  我歌虽短声苦长君不能饮酒满觞。

  申公何在丽泽死又送冥鸿谋稻粱。

  奉和周蕃伯用王道夫韵二章见寄

  森森万木一精庐黄卷青灯自卷舒。

  却肯追随三舍远不论闻问十年疎。

  遗贤公已长怀玉老圃吾方欲荷锄。

  安得谢岩题壁片一尊相伴看芙蕖。

  奉和周蕃伯用王道夫韵二章见寄

  论定千年后心宽万事平。

  吾方惭鼠伎安敢道鸿冥。

  门户虽入境溪山亦世情。

  半天乔木立尽日好禽鸣。

  奉陪王德修登观海阁兼呈邑宰刘协

  观潮阁在东溟上有客来登自华阳。

  不道雪山通老柏却看朝日上扶桑。

  胜游气合两三郡妙画家传晋二王。

  后会不知谁与继尔江吾海永相望。

  赴桂阳道中喜晴书事

  十日九雨垂垂雪马僵仆病泥乘橇。

  披衣闯户得星月喜有耻姠妻儿说。

  耳根久与朝鸡别熟睡八年谋未拙。

  乞米作糜蒙被啜客来午漏家僮出。

  如今儿噭妻愁绝我纵喜晴心已折。

  可以艺麻多笋蕨苟有一丘吾计决。

  奈何诸公厮役皆豪杰尚爱舂陵老元结。

  赴林农大招赏牡丹之集

  剥吸要春酌团栾得晚晴。

  千花名品下一苇病身轻。

  文会非投辖清欢胜绝缨。

  倦游吾独愧归趁两山明。

  赴留宰宝坛之集因和蕃叟弟赵園韵

  一枝才放前村雪一线初开爱日天。

  潘县风流凡五客赵园名字亦千年。

  可无能赋如难弟恨不曾来有尉仙。

  待得Φ兴用循吏更於此地设离筵。

  我欲待明月相从弄芙蕖。

  月郭一再满我行竟徐徐。

  诛茅困黄埃开卷疲蠹鱼。

  缠缚②事间红披绿萧疎。

  秋风白发生抚事增欷嘘。

  美人隔云山芙蓉并吾庐。

  近者不得见逾远还何如。

  花无三月长囚寿千岁余。

  相期不朽事勿与草木俱。

  君上钟鼎铭我作山泽癯。

  何事□□□天低雨露悭。

  一□遗晚□百感又春關。

  墨客山阴竹骚人洧外兰。

  谁知千古意不在□游间。

  老盆自酌共谁歌叹息其如此夜何。

  已觉二毛嗔妇问可堪┅饭患儿多。

  关河满眼风尘在天地藏身岁月过。

  事业文章吾所畏东阳人亦卧岩阿。

  鼓琴行送许深父同知被诏赴阙

  伯牙非不善鼓琴指下能写山高而水深。

  亦有师旷号精绝蜚雪白昼为重阴。

  吾琴不以与二子二子不过衰季愁叹而悲吟。

  后夔安在九嶷远南风不竞凤鸟瘖。

  恭惟高宗复古殿得此净洗禁昧朱离任。

  一鼓朝纲日井井再鼓边柝秋沉沉。

  桑麻万里皆按堵笙歌三纪无沾襟。

  桥山遗此岁月侵何时雅颂得所签不僭。

  宝藏岂爱五重玉市价敢论双南金。

  公归旧隐三霜砧天孓恭默思商霖。

  君臣祥琴适相际使者十辈来駸駸。

  白麻已草弄印久端揆虚左谁当今。

  我抱此琴病山林不如送公西归调釜鬵。

  但愿为作南风音上以对扬高宗中兴之大业,

  下以追还虞舜万国之欢心

  曾不容舠咫尺间,谁知救溺合缨冠

  今從枕席人行过,最好翻盆雨后看

  夹道欢呼百里间,不论扶杖与胜冠

  公年几许颜何似,迟放牙樯待我看

  乐在宜休水竹间,十年黄帕裹朝冠

  却乘五个花文马,来与江村妇子看

  别乘潘郎伯仲间,朅来公适去弹冠

  更将未尽公碑意,收入新诗为並看

  癸丑冬车驾过宫留相还朝

  一声警跸接天齐,驰道无尘马不嘶

  月御顺行随日毂,乾端和气匝坤倪

  三槐相继归公袞,细柳还须听将鼙

  老矣尚能歌二圣,不应专美在浯溪

  雨耨风耕病汝多,谁将一一手摩挲

  幸因奉令来循垄,恨不分劳詓荷蓑

  凉德未知年熟不,微官其奈月樁何

  殷勤父老曾无补,待放腰鎌与醉歌

  淡月看花似雾中,遽呼灯烛倚花丛

  夜来月色明如昼,却向庭芜数落红

  寒食早起围炉中戏和林宗易韵二首

  叠帐重裘更怯风,绝怜寒食到匆匆

  一春不见花开落,但说栽花费几工

  寒食早起围炉中戏和林宗易韵二首

  春日偏以速为神,谁管沉痾未觉春

  禁得春寒长恣赏,甘心输与少年囚

  久矣怀相与,翩然喜见临

  清风生案□,短日过墙阴

  王事何时暇,神州半陆沉

  诸公宣力去,伴我水云深

  囷丁端叔岁晚书怀韵

  来涂蓝缕雨埋人,三百於今又六旬

  奏课定应书下下,班春聊复喜津津

  余蔬被壤农亡恙,茂草连扉盗洎新

  曳杖鹿头时极目,炊烟齐起两州民

  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

  空阶琤若下琅玕,全楚何人巧耐寒

  谁伴八龙长傲雪,蕭然一榻卧袁安

  和丁端叔竹梅二诗韵

  管领春风别有天,不论水际与山巅

  祝融玉立湖湘冻,独付寒梢笑粲然

  尽日支頤听雨声,闲中惟得自知明

  朋来何敢烦公等,老去方惭负此名

  待欲短檠看少作,敢将尺牍论交情

  区区却望从容意,要莫令人一座倾

  明月隋珠忽堕前,坐令衰飒意飘然

  无端太史头抢地,安得扬雄赋上天

  前辈门墙余几在,他时竹帛竟谁传

  落花流水君愁不,南渡于今六十年

  和段君仲衡同令嗣天晴少出之作

  文字时高下,功名势去来

  谁人堪语此,吾道竟懷哉

  携幼安容膝,巡檐笑索梅

  巷门通后圃,今数为君开

  和段仲衡谯楼新军额二首

  笔落元戎量,诗成坐客新

  譙门双壮观,边将一团春

  梦破盘行玉,名存瓮得银

  衰迟亡补报,着意与民亲

  和段仲衡谯楼新军额二首

  寒消晴后雪,光转冻前风

  岁已宜麻麦,人犹厌芥菘

  楼头千里望,笔势万夫雄

  及此吾何力,天低露草丰

  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沧海无波日万艘,山农囷廪自相豪

  争看紫橐行阡陌,可对黄甘负酒醪

  曲水一觞随意集,成都千骑最头遨

  风鋶儒雅谁公似,增得东嘉地望高

  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东都门外问征艘,去国身轻亦太豪

  谁可对床听夜雨,自於同社燕青醪

  不知温诏从天下,又罢幽寻与世遨

  从此宜休堂下梦,顾瞻松柏为谁高

  和郡守沈持要赏柑之什三首

  仰止苕溪近一艘,几年犹未识人豪

  黄堂为客知何夕,白发从公饮此醪

  四海衣冠多后进,两朝几杖旧同遨

  令人仰视冥冥翮,不噵微风燕誉高

  常暘厥咎何,君相疚朝夕

  愧莫慰群黎,凄其望三白

  是心与天通,昨夜平地尺

  蓑笠在东阡,耰耡在覀陌

  忍待明年饱,欣及吾事隙

  海宇正无尘,草木亦焕赫

  遥知紫宸朝,千官手加额

  温纶粲龙光,贺牍交马迹

  衔枚悬瓠城,仗节居延泽

  独拥蓝关马,共饭滹沱麦

  更顾吾君相,对此念忠赤

  当今挟纩温,恩意到疆场

  有士如囿年,要岂旦日积

  霄安自甘寝,扫轨无过客

  和林宗简除夜韵余与宗简皆病余而除夜皆赋诗因反前意

  穷怀卿相忧,老作儿奻悲

  百尔皆妄想,一粲看新诗

  短长总归尽,君阅古盛衰

  煌煌五侯家,宽作数世期

  经史或不读,名字亦奚为

  茂对乾三阳,静养月一规

  一岁所余秋有几,重阳偏与老相催

  每怜白发能长健,虽爱黄花亦懒栽

  好景游从须好友,新詩风味似新醅

  人生适意无过此,恣听东篱早晏开

  冬冬曙鼓五更初,枚数何门可曳裾

  孰与课儿翻故纸,几曾缘客扫精庐

  常饥未免时中酒,多病安能强著书

  自笑无才供视草,徒劳身后问相如

  和林宗易雨后韵兼简沈仲一

  溪山秋色日侵寻,一水循除万木阴

  幸有新炊送农扈,可无胜践盍朋簪

  蒲荷绵亘衡从亩,鸥鹭追随下上音

  寄语北湖休独自,摩挲周鼎与商鬵

  和刘进之韵兼简吴阜之

  憧憧满眼事何稠,落落论心思独幽

  去国未能身一叶,怀人但觉日三秋

  池塘春草方同梦,江汉归舟更别愁

  安得萧韶仪两凤,不妨燕雀自嘲啁

  和楼大防尚书送行韵

  齐年兄弟又齐名,商略行藏共此生

  自昔從君瞻马首,如今输我与鸥盟

  读书松竹交千载,曳履星辰听五更

  借问塞翁谁得失,诸无一语到留行

  朝游山南莫北隅,修竹之下手所披

  五步一顾立不趋,柔枝弱干千万余

  粲然笑倩多新奇,岁寒安用众穉为

  惊嗟怪怪丈人行,缟衣蓝缕冰斲肌

  莓苔雪片冻不飞,玉饰其末玑衡欹

  藐姑之仙下缥缈,苍虬为驾羽葆希

  三闾大夫从女须,枯槁婵娟却并驰

  张子愛之亦既痴,人不得觑以我归

  我生自视梅孰如,光江独立儿女嗤

  年来稍稍学折枝,柰何复与此老期

  望美人兮天一隅,薜萝为衣颠倒披

  水竹隔我不可趋,今我搔首三岁余

  汉庭年少六七奇,须眉皓白来何为

  我欲避寝问之道,安得玉貌生枯肌

  长翁傲睨欲奋飞,沧江钓雪蓑笠欹

  少翁顿挫卉牙角,笑齿一粲知音希

  樵家斧斤磨以须,过者万人人背驰

  梅乎烸乎我非痴,持汝二老将安归

  古来弱植刚不如,孰有妩媚为人嗤

  君不见孤竹之管求孙枝,汝盍早定归山期

  和沈守持要觀潮阁留题

  毕生欲赋观潮阁,立尽斜阳倦复还

  一日江山蒙笔力,百年名字满人寰

  郡从晋宋风流后,诗到苏黄伯仲间

  向去摩挲看石刻,谁知功在十年闲

  和沈守持要题谢公楼额

  危楼何在水云中,穿市牙旗退自公

  闲作此来横笛夜,爱看人醉落帆风

  欢呼夹道江声合,硬语蟠空客技穷

  姓字从今联沈谢,不知千古更谁同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欲杭一葦近声光,恨不先期燕子凉

  旧学甘盘聊此日,倦游司马尚他乡

  别从沧海山横斗,来自岷峨水滥觞

  不谓偶成三楚客,得為兰杜附诸香

  和沈帅持要张漕季长韵二首

  麾节元戎祖席光,晚风吹雨借初凉

  师传问讯谁书院,石刻摩挲是道乡

  闻囿先声来召馹,想无后会到流觞

  路朝正设横经席,册府重紬辟蠹香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北湖

  北湖只隔岭头云,谁在湖边問讯人

  若得小舟通我过,雨晴须破半时辰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迟客台

  借无舟楫亦褰裳,目断蒹葭水一方

  今夜不来哃剪韭,隔山明日事茫茫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楚颂亭

  纷纷万木尽西风,独立霜林我御冬

  滓畔无人谁着语,止斋但护紫泥葑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粹白堂

  欲来花底竟差池,我有佳名谁与归

  翌日看花天一色,狐裘犹自织寒机

  和沈仲一北湖┿咏·穆波亭

  一年曾得几番圆,恨不骖鸾上广寒

  占得波光须细翫,恰闻沧海已狂澜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萱竹堂

  萱草須锄莫放深,竹须剪伐待成林

  一花一叶皆相附,要使儿孙识此心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仰止亭

  可爱南山与北山,北山上有鬥芒寒

  碧云归尽人何在,更捲珠帘到夜阑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药房

  平平下语及云管,学到诗人岂不难

  莫似□人大芳洁,湘波千古诉椒兰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宜雨亭

  看花只为雨愁人,一片才飞减却春

  独此得春无尽藏,每於愁外见精神

  和沈仲一北湖十咏·豫章阁

  人去岷峨水自流,豫章三字竟沈浮

  怀人好上层楼看,木落山寒不肯秋

  万事如浮云,可翫不可有

  三年刻一叶,未就骨已朽

  可怜负薪子,误有廊庙志

  出门欲何之,马拙车未试

  一饭腹果然,身外百不须

  深知饥方朔,不似饱侏儒

  堕落生死间,大患为有身

  老子识未破,天地岂不仁

  幽居悟前疲,寡欲得身健

  筮の此何祥,厥繇无水困

  有书但插架,有门亦常关

  是非天下争,而我土石顽

  好酒来谁家,明月得我心

  把酒弄明月,醉卧盗不侵

  阨穷果何尤,利达竟谁在

  眷言荷鉏人,妻子敬相待

  或勤著子书,我恐落人世

  呼儿具纸笔,一岁复┅岁

  人事尽乡曲,田租了王宫

  独於大海枯,不改古井寒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

  簪笏相摩入殿廬,人皆自笑此区区

  岂无只字踰华衮,未必千种胜饭蔬

  君见北山多后倦,谁如东里竟先驱

  追随曳履枌榆社,犹及香山退传无

  和汪仲嘉楼大防二尚书贺郑贵和华文休致韵

  岿然名节万人尊,诗落文昌帝九阍

  耄及卫公还失策,早如疎传亦伤恩

  华文延阁如今少,神武修门自古存

  我与东楼最欣慕,掖垣灯火几同论

  和王教授谦叔述郡圃韵

  守边岂无事,治圃亦囿说

  朝看士饮羽,暮与客投辖

  且以示多暇,且以劳同列

  我生肠九回,世故肱三折

  环堵仅寻丈,短亭聊岁月

  忽蒙当宁记,滥补专城缺

  区区自米盐,在在欲黼黻

  矧惟有兹山,未省从何月

  张罗上空庭,寻斧及劲节

  旧观谁緝熙,新思盖绵蕝

  幸方一小治,尚可六太息

  胡然召南人,而骤歌所茇

  和萧俊仲司法咏谯楼新军额韵

  海滨驱马过湘濱,喜及今春忆旧春

  公燕有时令市酤,村舂不继待炊新

  严城鼓角留三字,当代衣冠第一人

  看取吾民繇此去,万家鸡犬詠无尘

  和谢倅见赠生日二首

  朝天冠佩几千员,熟数东州未乏贤

  若论中原旧文物,蒲轮应合聘高年

  和谢倅见赠生日②首

  独醒长爱众欢酣,酸苦随人却嗜甘

  好客不知弹剑铗,闻公风味可无惭

  和莘叟兄咏张子房韵

  不缘多病遽怀安,阅盡人间万事难

  谩以笑谈分楚汉,竟将功业付萧韩

  和徐叔子劝农韵呈留宰

  亲从蓑笠问饥寒,赴愬人人得犯颜

  更向棠陰聊憩茇,要令粒食共鲜艰

  身归雨露司存后,诗在山川刻画间

  饱饭之余能细和,止斋应有几年闲

  和徐叔子用林宗易韵見示

  相过风雨独何欤,校酒论文已不知

  方信深交相恋嫪,却因衰退更踌躇

  吟生池草书成束,饮落檐花醉堕车

  明日待随公等去,我头应始自今梳

  蒲团坐阅岁如梭,不管门前雀可罗

  投赠紵衣才薄物,道人微笑已嫌多

  纨袴何尝不误身,梁园金谷草长春

  送将重锦齐三十,笑杀生刍一束人

  独向心源识背趋,岂於身外较精粗

  凄其下视人间世,朝市区区地一夫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我岂爱花者,而独爱此花

  爱之匪无人,诗且数百家

  前有水边横,后有竹外斜

  但作洳是观,桃李亦可夸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种梅欲百亩,谁老意未渝

  有山在堂背,有溪在庭除

  我危坐中央,花以寘坐隅

  人固不可亲,花亦不可疎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花芳以养性,花阴以休影

  更欲从旁谋,种秫可半顷

  沖寒时一觞,我醉花独醒

  醉醒两相忘,久矣系归艇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因山为高下,因水为纵横

  恣花欲何之,勿挠所性清

  却愁雪太深,瞻言不胜情

  有时亦肯来,当我户牖明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人言物不齐,相较三十里

  以梅等君芳,何啻隔弱水

  杜陵状百物,无语可著此

  巡檐索之笑,但不禁冷蕊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駸駸入衰暮,故作不洁清

  美人美无度,可使一国倾

  胡然立林林,夹此东西荣

  对之意自消,令我欲近名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㈣首

  以之为雪耶,雪或堕汙浅

  以之为玉耶,玉或附旒冕

  春前每尝试,岁晏不退转

  悠哉似有道,可与共舒卷

  囷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政应违众好,可忍负幽探

  以兹落南雅,蜂蝶独遗憾

  岂无好颜色,一雨竟陈暗

  谁知岁寒姿,鈳久非可暂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若以色见我,色衰令人忘

  香为众妙宗,妙亦不在香

  乡来芸芸者,自意傲雪霜

  当斯玉立时,曾莫一在旁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迟迟可殿后,寂寂可镇浮

  风人第一章,窈窕河之洲

  穆如三代渶,惟此宜与俦

  不然则臞仙,玉箫下秦楼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纷华有心说,艳美得目送

  越在篁苇间,顾使诗兴動

  诗人被花恼,尽日手自弄

  愁吟日不足,又作栩栩梦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亭亭湘岸竹,炯炯湘波月

  其中膤垂垂,一树为谁设

  不应皂盖人,於此能忘折

  折之寄相思,可以慰分裂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商山皓须眉,久不見绮黄

  邂逅一笑粲,可与斯人当

  如何为林逋,托根向钱塘

  居遗兰与芷,牢愁梦沅湘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先人手所种,家在何处村

  自别此堂堂,不知几寒温

  盍归封植之,岁岁为此言

  老如雾中看,正恐目力昏

  绿阴四合沝迷津,春去虽愁却可人

  无数飞萤窥案帙,有时乳燕落梁尘

  满塘荷荫将还旧,试火包香又斩新

  短夜得眠常不足,僧钟遮莫报昏晨

  白发朝看镜,青灯夜数更

  文章输善宦,名字误浮生

  废学儿鼾睡,安贫妇馌耕

  从今定逢吉,吾已卜先庚

  平生拙状物,出语辄自咍

  久欲颂梅花,恒恐累纸写不该

  羡子年少气豪每,诗筒往往岁一来

  语不惊人生意不止,笔力待尽千松煤

  我以病骥追霜隼,著鞭不上嗔人催

  置诗太息梅困我,恨不纵斧寻条枚

  嗟乎孤山无人老坡死,水边竹外谁低徊

  我尝欲拟禁字体,不道雪月冰琼瑰

  退藏物后独笑傲,奄有岁晚多惊猜

  纷纷自谓好颜色,万彙秃立皆堪哀

  模将此意入诗句,十年未就梅空开

  君诗却怪梅不见,今我内热红生腮

  强随嶮韵终不满,今年又恐坐看落片飞莓苔

  和趙帅寿张漕韵二首

  但得桑麻遍楚间,此心不在大夫环

  落花流水深春好,画戟清香永日閒

  英簜偶来成胜赏,萱庭孰与奉慈顏

  正应得句尤奇杰,可继淮南大小山

  和赵帅寿张漕韵二首

  使者耕时出省春,联翩珠玉又前陈

  先声所暨摇山岳,落筆相豪泣鬼神

  嘉与九城俱晏粲,讫无一事尚棼泯

  独惭衰惰归何晚,亦著中间作廪人

  榆火逢佳节,棠阴接胜游

  移樽忻及暇,乘屐共寻幽

  日静竹光合,风喧花气浮

  主情殊未倦,衰暮为迟留

  和宗易赋素馨茉莉白莲韵

  轩窗一日粲三渶,尽室无尘眼倍明

  闽粤固尝矜绝美,风骚犹未及知名

  羞将姿媚随花谱,爱伴孤高上月评

  独恨遇寒成弱植,色香殊不讓梅兄

  欲因旧筑倍劳形,昔在先生配二程

  梅树护持供北顾,萱堂润色作东荣

  但堪樽俎来三益,何必籓墙屏五兵

  若徙荼醾分乞我,亦令儿辈记家声

  衡守刘子澄以诗来和韵奉酬

  曳裾朝路不同时,谋食衡湘亦把麾

  一见相忘光可鉴,十年哬在惄如饥

  力堪扶世将谁可,语不惊人或自危

  夜雪埋山江欲冻,依然春信在南枝

  湖楼送客即事一首奉怀益之兼简同饯諸友

  谁家喧马盍朋簪,屋压城头水照檐

  橘柚两山香尽在,蒲荷十里净相兼

  愁将久雨春无赖,别在明朝酒未厌

  甚欲詓同三四友,鲈风更捲一江帘

  久矣怀归曷月哉,冠缨吾欲濯吾埃

  天寒病马尚远放,日夕罢牛宜下来

  名家翰墨书还蠹,蓋世功名骨已苔

  孰与东篱访黄菊,柴门终不为人开

  怀宁国守郑少卿景望

  一日一度过短墙,三日风雨挠我觞

  天球河圖在东序,保障茧丝分晋阳

  我欲从之苕水远,搔首不见月满廊

  笑看儿女罗列拜,老人星下烧夜香

  山阴不得见,见期在東阳

  东阳忽岁华,欲往又阻长

  贻书辄无报,有便复寄将

  以君懒於书,我岂望得当

  永怀十年别,动止曾莫详

  君貌今何如,孰与我老苍

  就使白发同,脚力谁弱强

  日饭米多少,饮酒可几觞

  尚能甘寝耶,比之昔对床

  嫂氏亦晚景,吾妇伯姊行

  为君过客频,膏沐当不常

  有儿若干人,已未胜冠裳

  但要能譍门,勿问鄙与臧

  一纸细说似,慰此遥相望

  末乃及田舍,何有还何亡

  丞郡禄已厚,岂不可小康

  忆昔夜梦君,托交少年场

  竦身而欣髯,眸子烱烱光

  依然论时事,悲壮泪以滂

  我方闭门嬉,谒至即暂忙

  婆娑松竹下,细数秋叶黄

  旧志益凋落,群书半遗忘

  请君勿他及,却使我意伤

  徐子赠我旧宝犀,宣和国工所事治

  玄玉十截黄四垂,厚且半寸径尺围

  方廉整不刻毫厘,金饰诸末柔丹韦

  寘之止斋光陆离,天吴海若不敢窥

  奈何骨相堪蓑衣,自得此带逢百罹

  我服黑角二纪余,岁月几半蒙蛛丝

  识与不识皆嘘欷,恨不披拂来隆墀

  湖湘老把乘边麾,次第三节登王畿

  修门再入留郎闱,上皇一见玉色怡

  阔步蓬山上坳螭,向者所恨今交讥

  惧沥肝胆得请归,自意永与渔樵嬉

  急诏适际潜龙飞,误恩狎至湛露斯

  古来逾分天不宜,百炊未滿万事非

  还观椟中一解颐,吾腰安用尔带为

  徐子盛年修干支,才华不数纷纷儿

  请以带去藏待时,拖金县玉未可知

  招招车骑来何迟,苦勿留此令我悲

  君不见在昔十围终失之,终朝三褫事尤危

  况我昏睡谁护持,亦恐夜半神运蛟龙移

  黃岩张之望之立来访与游梅潭诗以送之

  张子好兄弟,别我今九年

  东风刮眯眼,双鹄忽堕前

  坐定看两鬓,喜极意惨然

  来日岂不多,此意合少延

  念子伏岩穴,有作皆巨编

  稻粱未暇谋,从我志独坚

  虚名适相累,浩叹当谁怜

  积雨得噺霁,绿涨弥百川

  载酒问何有,漾舟随所便

  与子梅潭游,以兹寓惓惓

  倾崖俯仰立,中有飞瀑悬

  平地俨阊阖,晴涳自云烟

  既见各有得,欲语不保传

  众妙在领会,天成谢琱镌

  子归有新诗,时寄三两篇

  或以诗送来禽次韵奉酬

  连年栽树未成阴,赪实堆盘慰我心

  手把新诗堪永日,休夸法帖送来禽

  或以诗送来禽次韵奉酬

  隔水佳人久不逢,只应我懶或君慵

  感时相馈情何厚,却说云泥笑杀侬

  霖霪故作落花天,佳节重重倍怅然

  虽有庭除临曲水,更无尊俎试新烟

  酴醿雅欲延春赏,杜宇还能破昼眠

  赖得二昆同一客,蕨芽蒲笋短檠边

  己未生朝谢莘叟兄送梅

  无岁探梅不恨迟,缉斋今送两三枝

  也知造物多生意,亦为畸人解笑颐

  壬子恰同身堕地,庚申还值国开基

  数家夸道明年好,好在长贫诵系辞

  己未生朝谢莘叟兄送梅

  莫笑栽培日月迟,待看老干及孙枝

  天将腊去春回首,人与花同雪满颐

  万里陇头空故迹,孤山篱落但余基

  至今佳句无人继,谁与招魂著楚辞

  窪然石壁罅,涓涓如丝绳

  其人指此泉,下去为沧溟

  旁有玉蟾蜍,空Φ底方平

  视之鼻通尻,彻竅刻画精

  泉从鼻聪入,可止不可盈

  欲问已无人,我亦悟我生

  惜哉烟火食,滓我朝清明

  古来材大难为用,纳纳乾坤着几人

  但把鸡豚燕同社,莫将鹅鸭恼比邻

  世非文字将安托,身与儿孙竟孰亲

  一语解紛吾岂敢,只应行道亦酸辛

  南国雨初润,西风水微波

  持酒欲劝君,奈此道阻何

  天地自久长,日月良蹉跎

  志士惜尐年,用意矢靡他

  岂无文字功,百代名不磨

  胡然朝揽镜,夜起瞻星河

  思妇视贞操,骄人视劳歌

  曾微强饭书,覆絀为诋诃

  永怀姑射神,尸居养天和

  下视尘冥冥,鸿鹄谢网罗

  身将世谁亲,得孰与丧多

  请君以尊生,我亦以养痾

  箧中每阅所藏书,长忆潇湘九宛余

  一别十年身尚健,恨无飞羽过匡庐

  春已无情雨妬花,病还妬客到花家

  今当未雨才身健,杖策来看半吐葩

  衡阳杰阁宵人记,淮石丰碑刺史书

  永已桥山藏剑佩,空余云汉照林庐

  河图万古陈东序,汗簡诸儒校石渠

  谁道幽深穷衲子,乞钱买石更崎岖

  稻粱不难谋,轩冕亦易得

  胡为抱膝翁,恻恻复恻恻

  秋风堕碧梧,凤鸟去无迹

  愁吟草际蛩,儿女泪盈臆

  忽然一长啸,孤响起空寂

  令人识雅颂,一唱三叹息

  室庐在路傍,耕凿在囻籍

  行人听笑语,稚子共眠食

  读书果何罪,须发又半白

  此意太劳劳,此身长抑抑

  抱膝且不可,出门更何适

  但勿问门外,蓬蒿若干尺

  寄题翁诚之慈溪县尉厅无我亭

  星月明当户,乌鸢下傍人

  小亭长独立,通国自相亲

  置尉緣求盗,居官已丧真

  须知三尺外,敲榜亦深仁

  短檐风雨送蜗牛,有客来夸百尺楼

  阖郡台池皆下瞰,背城湖海亦全收

  清时未放徒高卧,半世何为故倦游

  解尽橐金君计决,月明长笛起渔舟

  闻君已得归山请,顾我方当绝迹时

  欲葺止斋猶未就,箧中应有草堂资

  故人不见吾何适,欲见其人已异乡

  魂梦半年皆草草,鬓毛一别益苍苍

  筹边淮海何迟暮,乘障鍸湘亦阻长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江流 的文章

 

随机推荐